职业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2024-05-24

职业学校教研工作总结(共9篇)

篇1:职业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语文组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教研活动总结

为了提高全体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我校每学期教研活动的内容都很丰富:

1、年级组内互相听常态课,2、以年级组为单位集体备课并进行汇报展示,3、齐心协力帮助指导青年教师参加沙区的大赛课,4、教案实行教导主任督促、教研组长和各年级组组长定期查阅的检查方式,作业则以低、中、高年级段内互相查阅的方式进行检查。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依照学期初的教研计划稳步开展,具体内容如下:

一,学期初进行本学期的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抓好教学、搞好教研,力求向扎实的常态课中要成绩,通过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提高语文教学的能力,快速成长。每位教师手中的《新课程标准》就是老师教授语文课程的大纲、依据,教师不能只一味地埋头教书,而要时时翻阅课标,以检验自己的教学方向和方式方法是否正确。

二,语文组进行集体备课和评课环节的展示,从一开始的定课、备课、磨课、评课,到今天的完整呈现,全体语文老师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了展示活动。本学期,我校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坚持学习,积极进取,团结协作,营造浓厚的教研氛围,勤恳耕耘,积极参与各项教研教改实验活动。分别对《月球之谜》等多篇课文进行了教学研究。认真备课,设计教学设计,互相切磋。听课后认真评课。如教学内容布置是否恰当,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评论、研讨。再由任课教师反思后,改进教学设计,再执教、组内再听课、再评课,执教老师再改进再指教。一个流程下来,全组教师的教学均有提高。听评课活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我组全体教师的专业生长。这堂课没有鲜明的闪光点,却处处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质:扎实,实在。以文本为载体,环节清晰。真正将识字、阅读、写字等语文目标落到实处。随后年级组其他老师分别从识字与阅读方面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的评课客观、用心,从专业的角度对本课进行了分析,使上课和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

三,本学期教案检查四次,做到定时检查,及时整改,作业检查一次,做到谁检查谁负责,及时反馈,积极整改。在各年级组长、各位语文老师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了检查工作。本次作业检查,要求和以往一样,各班将所有语文作业抱至实验室,采取一、二年级互查,三、四年级互查,五、六年级互查的方式进行。重点检查教师作业布置的项目、形式、数量,作业的批改及二次批改情况,学生作业是否规范,字迹是否工整。优点:

1、各位老师均能按照新课标对本学段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作业布置。作业项目设计合理,体现在写字、练笔、积累、阅读紧密结合;布置内容紧扣课文,当天学习哪篇课文,就布置与之有关的抄写、听写及小练笔的作业,做到课上精学,课后巩固。

2、老师们均能做到布置次数与批改次数同步,及时做好二次批改。有的老师会在学生书写较好的地方贴上红花,盖上刻有各类图案及话语的印章,以示鼓励。有的老师会及时通过评语激励学生,如“今天的作业很整洁,希望你越写越好,加油!”“批改你的作业真是一种享受!”“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你会成为小小书法家,加油!”。这种形式的鼓励,大大提高了学生书写作业的积极性。

一、二年级的学生较小,对于书写不规范的学生,老师们会打字头,进行范写,让学生明确汉字的占格。

3、大部分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作业,做到书写规范,字迹工整。出现的问题:有些学生字迹不工整,铅笔书写用完橡皮有很多橡皮屑,钢笔书写错误时清理不当,造成本子上有黑团,很不美观;有些学生本子内侧页面出现卷角,没有及时铺平。在检查的过程中,各年级的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交流,借鉴他人的好方法,改正自己的不足,大家都有所收获。教案是教学的前提,作业是教学的成果,两者都做好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成绩。

每个忙忙碌碌的学期都给教师创造了进步的环境、上升的空间,作为一个年轻的教研组,我们的工作存在着许多缺乏,在今后的工作中仍要不时完善,我们将会加倍努力、勤奋工作,使我们的教学教研工作日趋完美。只有不断积累经验,挑战新问题,才会取得成绩,唯有埋头苦干,才会看见蓝天。

市第56小学语文组

2014年6月

篇2:职业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总结

2013年12月

时光流逝,伴随着炎炎夏日的来临,一个紧张、充实、有序、奋进的学期又将结束。回顾一学期的教研教改工作,我校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认真落实课程计划,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搞好校本教研,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一学期来,我校教研教改工作成效显著,现将此项工作总结如下,以备日后的教研工作能更好更快地发挥应起的作用。

一、加强学习,树立新的理念

1、利用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新课程标准》,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生本课堂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还鼓励教师自学,充分利用好学校征订的报刊和互联网上的资源,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并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积极参加镇、市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为我校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这样一来开阔教师的视野,提高其授课艺术。使广大教师能运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教学。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辅助教学。教师由单纯的以传授知识为主转变为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确立了“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民主教学思想,构建一种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相信学生都存在发展潜能,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的条件。

2、充分发挥已有的光盘、音像资料、媒体手段等的作用,组织教师观看、学习,做好校本培训活动,并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课改培训活动。引导教师把学到的新理念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并认真确实提升校本培训的效果。

二、加强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

(1)深化校本教研,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确实抓好每周语数教研活动,在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分别进行语文和数学的教研活动。除集中研讨教学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学习课程标准及一些教改前沿的理论文章外,本学期学习研讨的专题定为“如何当一个好教师”和“倡导爱的教育”。每周语数教研组各确定一人针对这两个专题中的一个进行发言,真正做到定主题,定发言人,定时间,扎扎实实地开展好校本教研活动。

(2)继续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每位四十五周岁以下的老师都上一节研讨课,听课后集中研讨,针对课改理念的落实情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这一课题实验方式进行评课,强化思维的过程、创新的设计和教学的反思,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个性,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每位老师都能积极听课,一学期下来听课节数都在25节以上。

三、狠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以《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办法》为指导做好各种常规教学管理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坚持按课表上课,提倡课堂作业应尽量当堂完成,确保学生正常休息。学校加强平时检查力度,建立巡课制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形成规范的课程管理制度。

2、突出检查指导管理。建立每月一次的教案、作业等检查制度,并做好登记,把检查结果在教师会上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措施。加强随机听课,进一步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发展,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学校组织了 “师徒结对”活动,做好传、帮、带工作,指导教师能经常深入课堂,进行指导。

3、强化质量管理。

要求每位老师每一单元检测后都要及时做好质量分析,查找存在的不足,扬长避短,并进行补缺补漏。扎实抓好各科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期中考后,每位老师都能做好期中阶段性总结,努力查找存在问题,并制定好改进措施,以及培优扶差的方案,努力提高合格率与优秀率。

四、开展教研活动,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我们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本学期的中心工作来抓。本学期我们主要落实了以下几项工作:

1、通过考试成绩分析的方式摸底,深入分析各班现状。根据各班教学质量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再通过教师对单元检测的反思全面了解常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进一步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的制度。为了规范教学管理,制定并完善了《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教师考核实施办法》、《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考勤管理制度》等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在考核中加强了教学常规的考核力度,加强了随机抽查的力度,通过对教师备、教、辅、改、考各环节的检查,了解教学中突出的问题,及时予以指导纠正。

3、积极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开展了“待进生思想教育”、“复习课教法研讨”等一系列教研活动,组织全校教师进行计算机、新课程培训,收效良好。我校举行的教师新课程培训活动、信息技术培训与考核活动,激发了教师学习的兴趣。学生竞赛活动更是深受学生欢迎。本学期举办的学生竞赛活动有:庆“三八”、第二届实践与创新

技能大赛、作业展览、优秀课堂习作展、歌咏比赛等。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培养了一批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存在的不足:

1、部分教师对新课程标准把握还不够准确。少数教师对教研的成果没有很好地运用于平时的教学之中。

2、由于教师教学任务重,教研活动的计划还有得进一步落实,有时计划好安排被临时的任务或外出等工作耽误。

3、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教师的学习仍显得不足,经验无法上升为理论,学习跑皮面、不深入。

4、教学经验不足,学生第一手资料掌握不够等。

总之,教研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我们不能停止脚步。回顾本学期,我们创造着、体验着、收获着;展望下学年,我们期盼着、憧憬着、努力着„„

达州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篇3:农村学校教研工作现状与对策初探

一、农村学校教研现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在全国推进, 已由表面走向深入。倡导和推行以“学习, 培训, 科研, 教研和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究, 为每一所学校, 为每一位教师提出了大量的研究课题。而农村中小学教研工作却令人堪忧。

1、在全国逐步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 有些学校仍“我行我素”, 故步自封, 他们认为课程改革无非是换一下教材, 摆点花架子, 评价学校的好坏和教师水平的高低还是要看分数, 看学习成绩, 看升学率, 论“分”排位, 师生被禁锢在应试教育的考试中, “穿新鞋走老路”。学校谈何校本教学研究。

2、教师整体素质低。据报载:教育部师范司对全国22个省区市的农村教师队伍现状进行了调研, 发现农村中小学教师群体中, 45岁以上的教师占到近四成, 并且大都是转正的民办教师和代转公教师。由于历史原因, 他们多数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 知识结构、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落后, 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更为严重的是他们自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 惰性强, 人未老心先衰, 学习意识差, 没有进步愿望, 对新课改被动应付, 对教研工作更是“雷打不动”。

3、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不足, 教学设施落后, 普遍存在教学硬件跟不上的现象。教师上课还停留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块黑板和一本书的传统教学条件上。有的学校甚至连一台微机也没有, 更谈不上多媒体和网络的运用, 又缺少图书资料, 有限的资料也不能及时更新, 教师自学苦于没有资料可学, 教师自研苦于没有资料可查, 也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 开展教研工作有点“力不从心”。

4、农村一些学校教研员形同虚设, 一些教研员是由学校班子成员兼任, 因为上传下达, 报送帐表数据和协调关系等事务性工作太多, 根本没有时间钻研业务, 对教师业务指导就大打折扣;一些教研员是半路出家, 对一线教师的业务指导根本无从谈起, 说什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只是一句空话。

5、农村中小学面广量大, 一个乡镇分布有十余所学校, 有的学校规模很小, 几十个学生和一、二个教师, 都是包班, 一人担了很多学科, 同学科教师“单枪匹马”, 开展校本教研又存在先天性缺陷, 真是举步艰难。

二、改变现状的方法与对策

1、加大农村学校资金投入, 搞好教育软硬件设施建设。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基础教育的投入, 对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更应加大力度投入。发达地区主要由地方财政投入, 而贫困地区应主要由中央财政投入。进一步调动全社会重视教育、支持教育的热情。只有具备充分物质的保障, 才能为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公平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教育资源向农村倾斜, 增加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教育资金投入总量, 改善学校办学条件, 提高教师质量, 才能最终提高农村学校教学教研水平, 逐步缩小城乡教学质量的差距。

2、教研工作要结合学校实际进行。学校教研工作重点应放在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上,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效果最终目的和有效手段, 是把教学设想转化为教学效果的桥梁。一是虚实结合, 以虚带实, 即一手抓教学思想的转变, 一手抓教学方法的改革, 把前者落实到后者上;二是大小结合, 以小为主, 采取小范围的大改, 大范围的小改, 从实际出发, 致力于小改小革, 积小胜为大胜, 从量变到质变;三是“三管齐下, 重点推广”, 三管指:实验、移植和推广, 特别是要善于总结、善于推广;四是单项改革与整体性改革并举, 由单项逐步过渡到整体。农村学校一方面要有整体改革的设计和思路, 另一方面要发动和组织教师广泛开展单项改革或专项研究。通过试验、提炼、筛选, 把有效的经验配套成龙, 以形成学科性的整体改革和阶段性的整体改革, 再进而组成纵横配套, 前后贯通, 课内外结合的全校性或区域性整体改革。

3、教研工作要着眼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学校教研工作要最终落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上。事实证明, 教研与教师的业务素质成正比。教师承担了教研课题后, 就要多方搜集信息资料, 找人探讨交流, 然后形成研究方案。在实施过程中, 课题承担者将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 迫使他不断查阅资料, 以至拜师求艺,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完成研究任务后, 还要在科学的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研论文或实验报告, 以便推广使用。随着研究过程各个环节的反复思考, 一个最佳的研究方案形成了, 新的一轮研究又开始了, 形成教研的良性循环。这样, 不论是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 还是教师的教研意识与教研水平都会有较大的提高。反过来, 教师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就能自如地遵循教学规律, 辩证施教, 对落后的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 从而达到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目的。

4、重视校长在教研工作中的作用。校长参加教研工作, 一是能起表率作用, 更好地带领全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教研, 形成良好教研氛围;二是校长可更好地把握全校的教研情况, 掌握工作主动权, 继而形成学校的教研风格;三是能直接从教研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课题、经验或存在的问题, 促使教学教研工作向深层次发展。另外, 校长最好要有自己的实验课研究, 或是要参与学校某一课 (组) 的研究工作, 担任其中的部分研究任务, 这样既可融洽领导与教师的关系, 又能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 更好地全面管理学校。

篇4:职业学校教研组工作探析

关键词:职业学校;教研组

教研组是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专业性基层组织,教研组的工作范畴有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管理、教师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深入研究职业学校教研组工作的规律,对职业学校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职校教研组的工作特点

普通中学按学科划分教研组,职业学校则按专业组织教研组。职业学校教研组的工作除了教学研究、教学常规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还要兼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工学结合课程开发、学生技能考证等多项工作,教研组工作面宽、任务复杂。

(1)学科交叉,教学复杂。职业学校的教学是按专业组织,一个专业包含众多的学科。专业的定位不同,教学内容存在巨大的差异,如机电专业有机加工方向和电子方向,两个方向的教学内容差异巨大。又如语文教学在机电专业、会计专业和文秘专业中教学内容各有不同,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教学情况复杂。

(2)教研带有鲜明的专业特征。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则以形成职业能力为宗旨,各学科的教学具有鲜明的专业特征。这就要求学科教学内容要符合企业、行业的需求,因为行业、企业随着市场快速变化,一些新知识、新技能要迅速在课堂内补充,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一年内同一科目可能变换两种教材。

(3)理论结合实践的要求高。职业学校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紧密,理论内容是否配合好实践,影响着教学质量。反过来,实践中也需要理论知识,尤其是学生在实践环节中要参加技能考证,这就要求学生既有实操的能力也要有理论知识,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为紧密。

二、职业学校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

(1)认识层面。教师与学校对教研组的认识不清,教研组对自己的工作性质、任务和作用不清晰。现实中教研组工作很多是上传下达,教师将教学与教研分开对待。由于教师的认识不足,教研工作积极性不高,教研的实效性很差,教师的专业成长缓慢。认识层面出现的偏差导致教研工作无序、低效,教研活动开展的难度大。

(2)制度层面。教研活动的制度不完善,如会议制度和教研制度等,学校对教研组的评价不到位。学校评价体系中对教研组评价不充分,评价内容较为笼统、模糊。注重对常规工作的检查评价,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教育教学效果等评价并不完善,教研工作停留在表面,评价的导向不清晰。

(3)学科导向层面。职业学校有鲜明的专业特性,教研组开展工作时不注意专业的特点,与实际工作脱节。学科导向不清晰的后果就是教学研究效果差,再加上活动主题不清晰,活动内容层次不够,导致专业与学科之间脱节,教育教学改革难以深入。

教研组建设存在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教研组开展工作时,没有明确的主线,没有形成核心的价值观。学校要用评价制度导向教研组的工作,学科要用专业导向学科建设,教师的思想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引领。

三、职业学校教研组开展工作的侧重点

教研组要针对学科特点,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用创新的视角开展工作,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

1. 教研组要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重要基地,教研组要为教师提供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的教研环境,教师之间要共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共同成长。第一,布置明确的学习任务。具体明确的学习任务保障了教师学习的共性部分,也是导向教师学习方向的重要手段,比如每个学期完成“六个一”任务: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写一篇教研论文,听一次学术报告,参加一次教学观摩交流活动,完成一个好的教学设计。第二,创设优良的学习环境。如组织教师参加科研课题研究,参加学校课改实验的研究,参加教材教参的编写或修改,参加校际之间公开课的研究,参加实习实训等。为提供教师展示的平台,每期教研活动请一名教师主持,就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态度、看法和解决方法等。这样的活动,教师在准备过程中会有意识地加强学习,也能使其产生一种被认同感,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第三,走出去,开拓教师视野。如拜访名教师,请教授专家来组内讲课,去兄弟学校观摩或是研讨教学情况等。从学科同行、专家那里教师可以得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帮助,通过借鉴别人的经验,使得教研组快速成长。

2. 教研活动要符合学科特点。

第一,课题研究要结合专业特点。教研线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要注意课题要符合职业学校的特点,必须是大部分教师感兴趣的、关注度很高的问题,有大多数教师愿意参加,且有能力参与其中。如笔者所在的教研组曾选择“机械专业的活性评价、专业导师制与学长制”等这样一些“小”而“热”的话题做研究课题,效果都比较好。第二,采取切实可行的研究手段与方法。利用教学反思、行动研究、教育叙事等,符合教师工作状态的方法开展研究,不做假、大、空的科研课题,引导教师求真务实地完成教研工作。只要坚持不懈,很快就会让教师从中尝到甜头,进而激励教师快速进步。同时教研活动的附属项目要借助外部力量开展,如各种技能竞赛、论文比赛、说课比赛和发明创造等,借助外力能促进教师的持续进步。

3. 教研组成长要用文化引领。

教研组文化是教研组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教研组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水平、传统等的综合体现。教研组文化包括全组教师共有的信念、精神成果与文化观念,表现为教风以及教师的工作态度,可以说是教研组整体精神风貌的体现。教研组的工作要逐步走向文化引领的层次,才能保持教研组持续、稳定地发展。第一,形成规范的制度文化。建立健全的教研组活动制度、备课组活动制度、例会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说课制度和评课制度等,教研活动要定专题、定人员,确保实效。第二,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教研组愿景是一个教研组的精神与灵魂,反映了教研组的工作宗旨,为改革与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共同的愿景其核心就是共同价值观。教研组平时要注意收集物质资料,如教案、论文、课题、课件等,通过具体的事例导向教师的价值观,产生高品位的教研组物质文化,树好教研组形象,以一种无形的力量激发师生的求知欲和使命感,提高教研组的价值观认同度。一个好的教研组要用文化引领,形成共同的价值观,逐渐从制度管理走向文化引领,这样即遵循了职业学校的发展规律,又能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长期发展。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胡宝星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万朝炯.浅谈学习型教研组的建设[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0,(4).

[2]徐香云.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3]李叶峰.教研组长课程领导角色的质性研究[D].2010年4月.

[4]胡君武.教研组建设的几点观察和思考[J].东方青年·教师,2011,(1).

[5]周向阳.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建设初探[J].文教资料,2006,(16).

责任编辑 何丽华

篇5: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教研工作遵循“高质量、低投入,分层次、突重点、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原则,学习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研与教改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促使我校教研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

一、主要完成如下工作:

1、采取多渠道学习,追求有效的师资培训

学校现有教师9人,教学班7个。在教研活动中,学校将做到了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平时学习与定期交流相结合,记读书笔记与教学反思相结合。各老师积极参加了上级部门举办的教研培训学习、讲座等活动。同时,开展了“观看教学光盘”、“听名师讲座”等活动。坚持远程培训课程的学习,发挥网络的资源优势、互动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网络专题论坛,使网络学习、网络教研逐渐成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的桥梁。通过学习,教师们的理论水平得到提高,教师专业得到发展。同时,学校还发挥教学能手的作用,让他们定期利用网络进行学科培训,达到本校教师互通有无、共同提高的目的。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

学校坚持集体备课,以不同学段单位,每双周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商讨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办法。人人上公开课,注重教学反思,积累优秀案例。所有教师师都能积极主动参与听课及评课活动。活动中,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每一次讨论与碰撞都能使大家感受并学习到更好的方法、更新的理念,也使大家真正感觉到教学研究活动是一个行之有效的科研活动,为上好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3、坚持课题研究,追求有效的教研活动

我们学校根据教研计划,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我校的刘志杰、刘亚峥、李丹宁三位教师都独立主持一项县级课题,全校教师全员参与研究。今年十月份,刘志杰老师的县级课题已顺利结题。课题主持人定期向老师们汇报课题的进展情况,各教研组根据教学内容,结合教学中的问题或困惑进行主题教研。通过说课、听课、评课、教学沙龙等多种形式展开讨论,集思广益,达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各教研组的子课题,以论文的形式向全校老师进行了展示。

4、利用互联网和远程培训项目,学习提高,建立个人校本资源体系,使之成为学校教学资源的交流平台。教师坚持用好全覆盖资源,备课、上课、做记录从不间断,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

篇6: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与学校各位教师的努力配合下,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打造特色教育的精品为目标,以实施课程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为两大重点,以深化教研和科研为动力,以加强队伍建设为保障,以狠抓教育管理为抓手,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一、积极推进课程改革。

搞课程改革,态度积极,步伐稳妥,作风扎实,工作深入。我们把各方面的工作纳入到课程改革的体系中,并切切实实地加强了对“实施课程”的指导。

1、加强学习,立足校本培训,全员参与。重点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施方案》、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大纲)等文件,通过学习,明确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教育观念、改革目标和任务,相关政策和措施以及新教材教学的具体操作等。

2、加强新设课程的实施研究。配合上级部门,重点进行新课程任课教师的上岗培训。在培训学习和实践探索中,真正把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要求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和具体的教学行为。

3、大力宣传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使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形成课程改革的共识,创设课程改革的良好氛围,配合区教育科组织有关教学调研,认真做好对新课程学习、宣传以及实施情况的总结

二、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学校与教师在社会上的声誉和形象。为此,本学期我们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开学之初要求老师列出本班被辅导对象,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根源。加大培优辅差力度,增强教师的质量意识,共同寻求科学合理、切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的对策,使后进生取得了进步。

2、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在备、教、改、辅、考等各个教学环节上,狠抓规范,落到实处。

备课,必须在依纲扣本的基础上写出规范的教案,坚决杜绝上无准备之课。新任教师备课要写详案,每位教师超前一周备课。

上课,要严格执行课程设置方案,把握好教学进度,大力推行教学现代化手段,积极探索教育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教材实际,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在传授双基的同时,重视学习情感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本学期每位教师听课15节以上,每位领导的听课20节以上。

作业布置有明确性和针对性,不机械地重复地盲目地抄写,注意作业的深广度和份量,及时检查、批改、讲评。

认真组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以考风促学风,教师认真做好阅卷、分析、讲评工作,努力为差生学业辅导,同时加强他们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3、抓好教研组建设,教研组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协调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教研组长认真组织教研活动,做到了时间、地点、人员、内容、主持人“五落实”。对于组内开设的常规课、汇报课、示范课、研讨课等公开课,人人参与听课、评课,并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了教研活动质量的提高。

4、精心准备,切实做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教导处加大了教学调研的力度,对部分年级、部分学科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调研主要采用听、看、测、问等形式。听:即听随堂课;看:即看教师的备课笔记,作业批改;测:即是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抽测;问:即问卷调查,了解教育教学中突出的问题。

5、抓好特色教育,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舞蹈、绘画、体育、鼓号队等兴趣班,既抓了普及面,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又抓了提高层,并在各类竞赛中获奖。

三、大力抓好队伍建设。

良好管理体制和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我们顺利实施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抓好队伍建设是我处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

1、抓好教师的培训工作,本学期有计划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对各年级教师进行了新教材培训。同时发挥了中老年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抓好中青年教师自身的再提高工作。

2、抓好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本学期启用了一批既肯干又能干的骨干教师安排到教学的重要岗位上去挑大梁、压担子。尽力为他们提供展示个人才能的条件与机会。

3、以教科研为先导,以课题为载体,在教学与科研中优化师资队伍的业务素质。首先,选配骨干教师任教研组长,加强教科研的领导力量,其次,在教科研工作的运作过程中,坚持两个抓。

(1)抓重点研究。注意处理好重点与一般的关系,集中力量抓课题的研究工作。(2)抓群众性研究。每位教师根据自身教学实际自选课题,并根据学校的主课题,确立深入到课堂领域的子课题组成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与教师的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以此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

四、努力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

建立规范的教学秩序,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也是一所学校崭新的精神面貌的具体体现。

1、课程标准是教学大法。是在具体的教学领域和实践中必须遵循的“法律”,因而严格地按照课程标准来开设课程,安排课时,制订教学进度,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教师在具体执行时,无随意变动课程、增减课时,坚决做到了按表上课。

2、抓住了新学期刚开始的有利契机,加强了对《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贯彻与落实,坚持不懈地抓好了学习常规的训练与课间活动的管理。努力创建了一个洁净、文明的校园。

3、因地制宜地组织了体育课堂教学,开展各项体育达标训练与各类游戏活动作为主要的体育教学内容。此外,也有序有效地组织了各类活动课。

篇7: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一、扎实有效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不断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1、强化常规教研活动专题性。学期初成立了三个教研组,召开教研组长会,商讨、制定好计划,提出了各科研究专题。在教学视导时,各学科教研组长对各组教研计划进行检查,并督促各教研组按照计划开展活动。

2、坚持校本教研、校际交流的有机结合。本学期我们一月一次教研活动,每次活动都有专题、有总结、有反思。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各兄弟学校间的教学交流,并分享各校教研成果,我校5月举行了教学开放日活动

二、狠抓教学过程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坚持推门听课。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坚持推门听课活动。通过听课,全面了解教师课堂教学的水平,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诊断,通过这一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2、坚持教学周签月查制度。我们采取教研组长周签、学校领导月查制。每周五由教研组长对教师的教案签字主要看是否做到了超周备课,每月底由学校领导全面检查。主要查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研。对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教学反思、是否是导学案、作业中是否有激励性的评语、学生是否有错题纠正本等)重点检查。检查结束后,学校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教师面对面的总结成绩、指出问题,对于存在的问题督促教师整改。从而有效地调动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3、学校认真组织了期中、期末教学检测,每次检测结束后,学校要求教师写好质量分析报告,并召开质量调研反馈会,同时学校对每次考试的成绩进行了全面统计,对教学成绩及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教学改革意见。

三、参加比赛,激励成长

1、我校曾多次派学生参加各项比赛,并在比赛中屡屡获奖,这一切和学生们的努力练习,教师们的倾力指导是分不开的。

2、我校也积极选派教师参加举行的一些比赛,部分教师获奖,既体现的教师的才艺,也提高了教师的水平,这一切也同教师们的努力分不开的。

四、教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本期的教研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对学习的关注度不够。虽然我们的教师都在参与学习,但少部分教师的学习还只是放在表面的学习上,并未对学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应用,未能真正达到学习的目的。在今后的学习方面还需从意识上提高,让教师真正把学习落实到实处。

2、参与交流的意识还有待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是教师发展和提高的最佳途径,但在教师的经验交流方面,部分教师的参与热情不够,更多的是“单干”的研讨方式,这对教师自身成长不利,对全体教师的提高也是不利的。除调动教师积极参与外,这需要运用制度来强化,保证交流意识的形成。

3、教学研讨的形式较多,而实际效果不明显。建议今后的课题研讨要注重实效性,而不能只提不做,或者只有表面的形式的工作。

篇8:职业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1. 制定详细的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

体育教研组工作计划的制定, 是根据上级部门体育工作计划指令, 根据本校工作实际, 制定一套适合本体育教研组实施的工作计划;工作计划的制定, 是指导全体体育教师进行体育教育、教学的方向, 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依据,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2. 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 一些人忙于第二职业、工作期间娱乐等一些与教育无关的事情, 甚至占用工作时间, 疏于自身工作, 缺少对本学科的钻研, 上课时对学生缺少教育和管理, 特别是在实施绩效工资的前提下, 有些人认为干多干少一个样, 只要与领导相处好, 一切都能解决;而制定严明的规章制度, 要与考勤、奖惩挂钩, 与教育教学等级评定挂钩, 与职称挂钩, 甚至与聘用挂钩, 让一些人无孔可入, 让大家都能自觉主动地遵守规章制度, 并转变成自觉的行为。

3. 培养团队意识, 增强凝聚力

良好的团队意识能体现强大的凝聚力, 作为体育组的每一个成员, 都要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团结一致, 就能所向披靡, 克服一切困难, 从而出色完成各项工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要抛开私念, 不计较个人得失, 以大局为重, 为体育教研工作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良好的团队意识是在工作中产生的, 使我们大家在相互合作、相互信任的基础上, 增进了友谊, 加强了凝聚力。体育教研组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或比赛, 在校内或校外举行, 通过活动的开展, 增进友谊, 增强凝聚力。

4. 以老带新, 教学相长

在体育教研组中, 作为老教师, 要带领本组成员迅速成长, 从备课、上课到评课, 从理论到实践, 从教育、教学、开展活动等一系列内容着手, 不厌其烦地教导本组成员, 让他们能迅速掌握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与技术, 培养他们的各项能力, 在引导本组成员成长的同时, 也使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有所提高, 不断进取, 共同进步。忌倚老卖老, 高高在上。成员之间要相互学习, 不耻下问, 让自己不断成长, 努力成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育人才。

5. 分工合作、全员参与

作为体育教研组的每一个成员, 既要服从分工, 又要讲究合作, 体现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体育教研组内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而又繁琐的工作, 从教育到教学, 从上课到课外活动或训练, 甚至还要协助其他部门做好各项工作, 一些体育教师甚至在学校其他部门担任职务, 如果我们体育教研组内的工作由一两个人来完成, 是非常吃力的, 甚至效果也不够理想。而我们体育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其中, 主动积极地完成本教研组的各项工作, 大家分工合作, 共同完成各项工作, 将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6. 落实相关精神, 让体育学科走在前沿

新课标实施以来, 中央和地方都相应出台各项文件, 对体育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体育教研组要组织大家学习各项文件精神, 吃透各项要点, 并在教育教学、课外活动中实施, 让精神落到实处, 让学生得到实惠, 让体育学科走在教育教学的前沿;学习相关精神, 也使体育教师能进行知识的更新, 教育方法的转变, 充实自己的知识技能, 让体育教研组每一位成员都能迅速成长。

7.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体育教研组成员, 要寻求突破口, 不仅要上好体育课, 组织好课间操, 带领学生坚持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还要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活动, 组织全校师生共同参与, 让学生锻炼身体、陶冶情操,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从新课标的七大模块入手, 选择适合本校校情和学生的内容, 可进行改制或创新, 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其中, 从而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让教师参与其中, 能缩短师生间的距离, 增强师生间的友谊,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8. 加强与校外交流, 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

加强教师知识和能力的提高, 不能局限于在本组或本校内, 而应加强与校外沟通与交流, 通过多种形式, 构建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可以将体育教师送出去进修、培训、听讲座, 或将名师请进来, 让体育教师能与同行及专家进行零距离接触, 接受知识的洗礼, 发表自己的看法或听取别人的意见,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激发灵感, 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有力提高本体育教研组成员业务水平及综合能力。

篇9:职业学校教研工作总结

一、推进校级教学研究的意义

1.职业教育当前形势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并站在历史和现实高度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把职业教育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适应时代要求,我们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上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开展相关课题的研究、探索与实践。

2.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要培养数以亿计具有较高综合职业能力的技能型人才,还面临诸多问题,如教学观念、培养模式、校企合作、师资建设、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学生评价等。这些问题单靠行政命令、专职研究工作者的理论指导和照搬外来经验都很难解决,只有通过组织教师开展改革与研究,大胆实践,才能实现发展目标。

3.学校教学研究科学化、规范化的需要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多,变化频繁,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决定了教学必须时刻与社会、市场接轨,课程与内容也随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而变化,这必然带来教学上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研究机制。

4.建设特色学校的需要

职业学校要以质量求生存,关键是要有自己的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这就需要从学校层面加大教学研究力度,把教学研究放在教学工作的前沿,广揽全局,大胆探索,创新求变,形成科学规范的校本教学研究体系。职业学校都有不同的成长历史,有各自的文化底蕴,办学条件更是千差万别,在教学研究方面千篇一律显然不现实、不客观,也解决不了教学中的实际问题,需要在学校特色领域进行研究、探索与实践。

5.提升教师素养的需要

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认知能力、设计能力、表达能力及其教学基本功、教学艺术、人格魅力的形成与提高,需要长期的修养与磨炼。只有积极从事教研活动,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才能及时了解本专业(或工种)、本学科的发展动态,把学科的最新知识反映到教学内容中去;才能轻松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深入浅出、有章有法地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由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并发展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只有从事教研活动,教师才能摆脱各种偶然性因素的束缚,透过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找出职业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从而使教育教学活动在更高层次上得以开展;也只有长期坚持教研活动,教师才能将自己零散的教学思想系统化、理论化,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模式,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学风格。

二、当前校级教研存在的问题

1.思想重视程度不够

一是不少学校认为职校的主要任务是抓好招生和毕业生推荐工作,而且这两件工作的确每年都要耗去职校领导和老师的大量时间和精力,没有时间进行教研活动;二是缺乏合理的利益导向机制,有无教学研究成果一个样,好的成果与一般成果一个样。

2.重形式、轻效果,被动开展教研活动

上级职教教研部门每年都要对职校教学研究工作进行组织指导,有具体的活动要求。而学校往往从单位声誉和教师个人利益出发,按照活动要求,仅仅参加而已,或仅为取得个好的成绩。一些有多年教学实践经验的骨干教师,虽然教学能力强,经验丰富,但由于缺少应有的教育科研能力,达不到骨干教师应有的水平。

3.研究范围狭窄

一些学校的教研工作停留在优质课评比活动、论文交流活动、多媒体课件评比活动等传统形式上,很少触及教学的细微环节和规律。

4.职教特色不明显

职业教育面对人才培养目标、素质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诸多问题,与其他教育相比,尚未形成成熟的系统体系,特别是微观操作层次的研究成果缺乏,或虽有少量研究成果,但应用少、水平低。

教学研究一直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薄弱环节,能否搞好职业学校教学研究工作,是当前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能否深入开展并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

三、校本教研的开发

根据职业学校特点,从宏观层面讲,教学研究的重点应定位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探索上。从微观层面讲,教学研究要触及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具体内容的处理、学生个体的教育和教学的评价等方面。

1.开发原则

①“微观、当前、应用”原则。教育对象的可变性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施教对象不同必然遇到不同的问题与困惑。作为校本教学研究,需要研究当前教学中面对的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问题是校本教研的资源和动力,这就要集中教师的智慧进行研究,寻求解决问题之道,开展改革实验,验证试验效果,最终形成成果,成为学校的学术财富。

②教育教学规律与改革创新相统一的原则。应该支持和鼓励广大职校教师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勤于探索,勇于创新,但是这种改革和创新一定要结合职业教育的对象、培养目标、学制长短等具体条件,按照教育规律扎扎实实地进行,注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

③教学领域与职业领域相互联系的原则。教学与职业的结合是职业教育的特征,教学研究始终不能脱离职业教育所承担的任务,如果离开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所有的教学研究都是徒劳的。

④提升教师水平原则。师资水平始终是影响办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只有在教研活动中提高教学理论素养、教学基本功和教学研究能力。

⑤全员参与与协作原则。开展教学研究实验,单靠行政命令是不能实现的,需要多数教师甚至全体教师的认同和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在学校形成科研氛围。另一方面,学校还可采取与职教教研机构协作、校内协作、校际联合、区域合作等方式,共同选择研究课题,分工合作,各个击破,不断提高职教教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

⑥外来经验本土化改造原则。任何好的经验和做法都有其可取的地方,也有其推广的局限性,经验拿来后,多会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学习外地的经验,关键是汲取思想精髓,然后根据本校情况,研究其应用的可行性,加以改造,为我所用。

2.开发内容

职业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基础,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依据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运用科学的方法,系统地进行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评价体系的改革,构建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理的教学体系。职业教育要强化创新能力,学校在教学改革上,要注重调整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课程设置要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趋势,考虑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学内容要反映先进的自然、社会、人文科学的最新成果。教学方法要采用开发人的智力、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科学方法。教学手段要采用最先进的电化教学设施。

教育科研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服务,教育改革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科研。教学的本质要求提高全体学生素质,而客观上学生又存在着差异性。教育教学改革要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基础上注重每个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使教学改革在破除陈规陋习的同时不断创新,成为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

四、校本教研体系的构建

1.思想构建

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教学研究不是少数专职人员的专利,而是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这一点毋庸置疑。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需要专家型的教师,而非“教书匠”。教师只有以研究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解决教学问题的能力,学校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才能成为可能。教师开展的校本教学研究应是“解决问题”式的行动研究,应是自觉和自动的,这是学校教学改革与创新的活力所在。

2.组织构建

搞好校本教学研究,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真正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整合学校教学研究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发展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通过开放的教研网络,经常和校外的同事保持沟通和联系,使每位教师的困惑能得到及时的回应,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每位教师的经验能及时与同事分享。校长要及时、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开展不同形式的学习、研讨,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尊重、保护教师教学研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教师的职业自信心。

3.内容构建

基层职业学校开展教学研究工作,简单来讲可以从构建以下几个模块展开:专业建设模块——学校教学工作的龙头;课程开发模块——教学改革的核心;技能培养模块——培养综合能力的重点;教学方法模块——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手段模块——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灵活方式;课堂环节模块——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教学艺术模块——理想课堂;教学评价模块——建立学生多元化成绩评价体系;业务提升模块——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4.制度构建

建立校本教学研究模块关键是骨干队伍的建立和机制的保障。学校需要有一批校本教学研究的引领者,他们应是学科教学的佼佼者,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理论功底,具备教学研究的能力和水平,能够团结和协调周围教师一起工作,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校要建立校本教学研究的畅通渠道,从研究课题的确立、论证、实施到成果的认定,学校应给予时间和物资上的保证,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以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上一篇:中国美食课堂实录下一篇:民事起诉(民间借贷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