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成语故事

2024-04-30

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成语故事(精选7篇)

篇1: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成语故事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成语故事

[释义] 焉:怎么。不进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原指不亲历危险的境地;就不能获得成功。现也比喻不经过艰苦实践就不能认识事物或取得重大的成就。

[语出]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超如微笑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佛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正音] 得;不能读作“děi”。

[辨形] 穴;不能写作“血”。

[反义] 胆小如鼠

[用法] 多用在历经艰险;才能获得成功方面。一般作主语、分句。

[结构] 复句式。

[成语故事]:

东汉明帝时,班超同匈奴打仗,立了大功,于是皇帝便对他委以重任,派他出使西域。班超先到了鄯(shàn,善国。鄯善国王知道他很有才干,对他十分敬重。但过了一些时候,国王却对他怠慢起来了。

班超感到形势不妙,便召集同行的三十六人研究对策。他分析当时的情况,说:“最近,鄯善国王之所以对我们冷淡,一定是北方的匈奴派了人来联络,使国王犹豫起来,不知道应该和谁修好。我们已经处于很危险的境地了。匈奴人才来了几天,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说不定再过些日子,他就会把我们绑起来统统送给匈奴。那样,我们的骨头就要被豺狼吃掉了啊。大家说该怎么办呢?”同行者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不管是死是活,我们都听你的!”班超十分激动地说:“对!不进老虎洞,就得不到小老虎。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今天晚上去杀掉匈奴派来的使者。只有这样,才能使鄯善国王归顺汉朝。”

于是,班超和属下在晚上发动突袭,一举消灭了匈奴派来的使团。第二天,班超便提着匈奴使者的脑袋去见鄯善国王。国王大吃一惊,马上表示愿意和汉朝永久友好。

后来,人们就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来比喻不下决心、不深入险境、不经历艰苦的奋斗,就不能获得胜利。

[造句]:

1, 祸去祸又至,曰前门拒虎,后门进狼;除凶不畏凶,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3, 中国人有一句老话:“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毛泽东

4,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诅咒与旁观都非我们应取的态度。

5, 他为了得到敌人的情报,怀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抱负,独自一人混进了敌人的部队。

6,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们不深入到大山深处,就很难找到珍贵的药材。

7, 可是,小裁缝毫不气馁,还是高高兴兴地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8,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只有敢于靠近火山的摄影家才能拍摄到火山喷薄的那一刹那的壮观景象!

9, 想发达就得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精神准备。

10, 这件事是有风险,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去冒险又怎能尝到甜美的果实?

11, 既然本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前来,不达目的绝不回头。

篇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班超奉命率部下出使西域,首先来到了鄯(shàn) 善国。

鄯善国的.国王开始对他们很尊敬,礼节也很周到。但是没过多久,班超就发现鄯善国国王突然对他们冷淡疏远起来。班超觉得肯定发生了什么事情,连忙召集手下商议。经过分析,他们认为,一定是北方匈奴的使者来了,国王不知应该服从哪一方,所以态度才摇摆不定。

他们的猜测很快得到了证实。有消息说,匈奴派出的一百多名使者正在要挟国王。面对严峻的形势,班超对手下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铲除匈奴使者,我们就无法完成陛下交给我们的任务。”于是他们趁着夜色,冲入匈奴使者的住所,杀掉了他们。

第二天,班超将鄯善国国王请来,并把匈奴的头颅给他看。国王吓得不知如何是好。班超对他作了解释,并加以抚慰。这样,鄯善国国王终于被说服了,同意归顺汉朝,并把儿子送到汉朝去当人质。

篇3:不入虎穴不得虎子成语故事

在一次作文写作课时, 我也是照例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大讲特讲各种写作技巧, 突然我听见一位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一句:“千篇一律的道理!说得容易, 你写一篇我瞧瞧!”这句无意的话, 让我深受触动。的确, 如何写好作文, 从小学开始老师就无数次地理论指导了, 可有几个老师能做到和学生平等地同时同题写下水文, 用事实来形象地显示你的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的?我意识到讲明写作方法固然重要, 但道理毕竟抽象、枯燥, 而学生的思维具有形象性, 善于模仿也正是初中生学习的特点。学生信不信, 听不听, 服不服,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本身“会不会”。老师就应该身体力行, 起表率作用。在反省了几天之后, 我决定在学生写作文时, 自己也动笔写下水文, 用事实来证明写好作文并非难事。何况写作练笔一直是我的一大课余喜好, 教学相长, 何乐而不为?

身教重于言教, 于是每次学生作文时, 我都静坐在一边, 积极思考, 认真动笔。当然每次我的下水文总能占些优势。

一、精巧构思示范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篇文章的情节只有跌宕起伏, 出人意料, 又合情合理, 才能引人注意、让人卒读。泰格特的《窗》、莫泊桑的《羊脂球》、美国著名作家欧·亨利的小说, 都是以巧妙的构思, 曲折的情节而闻名。于是, 我首先要求学生作文时精心设置跌宕的情节, 避免直来直去, 学会设置悬念, 欲扬先抑, 结尾出其不意等简单技法。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我决定师生之间轮流出题。一次轮到学生出题, 学生提出以“回忆”为话题, 自拟题目, 精心布局写一篇作文的话题。我灵机一动, 立马想起中学时代我曾写过并在当时《少年作家报》发表过的一篇文题类似的习作, 于是稍加构思整理, 立马写成了《最美好的回忆》一文, 此文曾被我在论文中几次引用。

最美好的回忆

教师下水作文%薛锁英

她站在讲台上, 穿着一袭洁白的连衣裙, 讲台下是一班还不到讲台高的幼儿。她讲啊, 讲啊, 把孩子们都带进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那个大雪飘飞的大年三十夜, 孩子们的脸上有的还挂着晶莹的泪珠……

“报告老师, 我快憋不住了, 我要撒尿!”望着孩子憋得通红的小脸, 她忍不住轻声责怪道:“为啥不早点报告去厕所?”“老师, 你不是说过随便打扰老师上课不是好孩子吗?”她笑了, 仿佛看到了一粒粒种子正吮吸着春雨在悄悄地生根、发芽……

花圃里, 她带着这群孩子在捉迷藏——找妈妈, 她扮演“妈妈”。“妈妈, 你在哪儿, 在哪儿呀?”一个个被蒙住双眼的孩子在呼唤着, 摸索着……她左躲右闪, 快活地和孩子嬉闹着。突然, 一个小女孩掀掉面纱, 抱住她连喊:“妈妈, 我找到妈妈了!”她被叫得羞红了脸, 是啊, 人家还是一位青春少女嘛!她故作生气地扬起了手巴掌, “妈妈, 你打吧!妈妈, 你打吧!”她终于忍不住被那孩子逗笑了, 抱起那孩子亲了又亲, 她似乎看到了一颗颗幼苗正沐浴着阳光在茁壮地成长……

大道上, 一个个行人都纷纷向她招呼问候:“老师, 我得感谢你啊, 你让我家小明守规矩了!”“老师, 我诚心诚意谢谢你啊, 你让我家小艳懂礼貌了!”听着家长们的一句句肺腑之言, 她不由地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前面孩子们手拿鲜花拼命向她奔来, 她激动得张开双臂向他们拥去……

醒来, 只见我紧紧地抱着被子!噢, 原来是南柯一梦!未来的梦, 美好的梦, 你将永远埋在我的心海里, 成为我最美好的回忆!

当我当堂朗读完之后, 学生们直竖大拇指:“妙极!妙极!”“佩服!佩服!”我则拱手摇头:“过奖!过奖!”完了之后, 我就再问:“真妙吗?谁能告诉我妙在何处, 让我能坦然接受诸位夸奖?”于是, 学生们议论纷纷, 有的说片段组合巧妙自然, 有的说构思新颖, 梦既是回忆, 更是作者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最后, 学生们终于悟出了“文似看山不喜平”的要领。当然, 我还常常要求学生指出我下水文的不足, 并提出改进方略, 教学相长, 相互促进。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又使学生于耳濡目染之中提升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这一招的确很有效, 一学期之中, 我班就有近十名学生的习作陆续发表, 尤其是我班郭龙同学的那篇《美丽的谎言》自从在《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发表之后, 因其出色的构思多次被其它刊物转载。

二、语言积累示范

在阅读时文章语言给读者最直接的审美体验, 这是其它写作技巧无法取代的。一篇作文除了有精巧的构思之外, 还必须配之以传神、凝练、隽永的语言, 否则无论情节多起伏, 细节多动人, 读者读起来终究会觉得干巴巴地味同嚼蜡, 更激不起读者的审美愉悦。但是语言表达的功夫又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 于是我常常引导学生读美文, 背名家散文、经典名言, 在潜移默化中, 积累美化学生的语言。在一个阶段的下水作文时, 我则有意把示范重点转移到语言的积累和表达上。记得一次和学生一起写《假如_______》的半命题下水作文时, 我是这样写的:

假如生活不够慷慨

教师下水作文%薛锁英

常常, 听到你叹息:叹息人生不能如愿, 叹息生活不够慷慨!终于, 声声叹息在你的四周淤积成一座高墙, 闭塞了你的视听, 衰老了你那颗本该年轻向上的心, 使你终日不思进取, 怨天尤人!

虽然还没有走完春天, 可你却总是感叹春色易老!

真难过, 你会变成这样!多少次, 我想对你说:人生, 哪能总是遂心可意?成功的路, 坎坷又崎岖, 山顶的灵芝岂会信手可摘?纵使生活会无比慷慨, 它又怎能圆你每一个美妙的梦幻?扪心自问:对于生活, 我又付出了多少?许多青春的日子, 就在那无聊的叹息中白白流淌!吝啬之人又怎敢奢想生活的慷慨?

又有多少次, 我想告诉你:纵然生活不够慷慨, 你又何必回报吝啬?获得是满足, 可给予不是更快乐吗?《千手观音》的表演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灵, 不仅仅因为那精妙绝伦的表演, 更因为表演者是一群特殊的青年!不, 那是一群精灵!面对生命的不幸, 她们勇往直前, 付出了满腔的热情, 最终赢得生活的青睐, 笑傲红尘, 使生命灿烂如花!生活中有多少这样的面对上苍的不公和吝啬, 却满怀感恩, 积极进取之人?张海迪, 霍金……

多少次, 我还想深情劝告你:何必太在意那早已凋零的旧时落花?往前走, 生命里还有很多份不同的惊喜和盼望在等待!只管真心付出, 又何必太在乎是否曾经真正拥有;只管默默耕耘, 有哪管年末收获会怎样;只须孜孜追求, 哪怕是渐近线永远无法达到, 又有何憾?

少一份叹息, 多一份珍惜, 朋友!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寸时光, 珍惜生活中的每一片阳光!抛开假如, 学会珍惜, 生活才会慷慨地放出七色阳光!

(注:文中黑体为后来学生斟酌修改或添加的语言。)

写完, 我照例在全班朗读, 我对学生坦言:“这些词句的专利并不属于我, 我只是平时读书多, 用心记而已, 巴金也曾毫不隐讳地说过自己文章的结尾也曾借用过别人的经典句子, 其实本文语言还不够精美, 但我确信极富灵性悟性的你们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之效!”随后我要求大家对我文章的得失优劣展开热烈讨论, 学生兴趣盎然, 有的还用自己平时积累的一两句传神妙语巧妙帮我添改了几处, 使文章锦上添花。如“虽然还没有走完春天, 可你却总是感叹春色易老!”一句, 原先我是这样写的:“虽然还没有走完春天, 可你却总是感叹春光易逝!”“只须孜孜追求, 哪怕是渐近线永远无法达到, 又有何憾?”这一句也是学生在讨论中借助数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诠释添加的。

该文后来在《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刊登……从那以后, 大家读美文, 背精短散文的热情更加高涨, 全班同学还自然养成了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时做读书笔记, 遇到好词佳句随时摘抄, 久而久之, 学生不仅增强了语感, 而且丰富了语言, 作文语言表达能力大面积提高了, 引得同学科的老师对我班同学的作文语言赞不绝口:“经典深刻”“充满诗情画意”“妙趣横生”……我班朱丽丽、江珊等同学的精美散文《花开无声》、《诗意的青春》、《我愿做那颗流星》先后在《作文通讯》、《优秀作文选》等刊物刊出……

其实, 我写下水文, 不仅在构思、语言方面充分示范, 还常常在细节的传神、人物语言的个性化、选材的典型贴切等方面示范引导, 这里就不再赘叙。就这样, 在我坚持不懈的下水文的熏陶和感召之下, 我所教的一届又一届初三毕业班学生, 每年中考语文成绩总在全县名列前茅。这也让我深切体悟到, 对于孩子, 榜样的力量真的是无穷的。

在作文教学时, 教师和学生同写同读同品, 不仅能激发兴趣, 活跃气氛, 调动学生作文的主动性, 还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教学理念。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同行的你, 还犹豫什么?赶紧拿起你的生花妙笔吧。

参考文献

[1]薛锁英.片段组合法作文例谈.课堂内外·创新作文.课堂内外杂志社, 2002.6.

篇4:秦山,不得不说的故事

秦山核电对中核而言是二次创业的先锋、样板和硕果。

我与秦山人有说不完的友情、思念与感激。秦山基地是我的第二老厂,是我的第二故乡(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另一头就是我的老家——慈溪)。

我参与了秦山三大工程从争取立项、政策支持到建设经验总结的全过程。如今,30年过去了,回忆起来,当年的故事、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核电长子 中央关注

秦山是共和国核电的长子,备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1986年元旦刚过,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同志从北京专程赴秦山考察。1月5日,在当时的上海市长江泽民同志陪同下考察了秦山核电厂建设现场。这是我国核电方针转折前的一次调研,我随蒋心雄部长参与了这次活动。当时秦山30万千瓦核电工程已经开工近9个月,安全壳本体高出地面8米。李鹏副总理在现场听取了核电厂领导和总设计师欧阳予的汇报,对工程技术参数和核电站投资,预测的发电成本等经济指标问得很细。在对职工的讲话中,他指出:“要在实践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经验,走自己的路,同时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把我国第一座核电站建设好。”李鹏副总理还为核电站题了词:“同心协力、保证质量,为建设我国第一座核电站而努力奋斗。”江泽民同志也题词:“预祝我国自行设计自己制造的第一座核电站早日建成。”

回上海后,李鹏副总理还把发展核电的整体想法与蒋心雄、周平等同志进行了交流。他说:“想把核电站建设都交给核工业部。水电部现在整天忙于水电、火电都忙不过来,哪有时间研究核电。你们就不一样了,党组首先研究这个问题。这样,30万职工的积极性就都调动起来了。”“还准备把彭士禄副部长从水电部调入核工业部。”

在上海宾馆的会客厅里,挂有苏轼的一首五言律诗,其中两句“许国心犹在,匡时术已虚”。李鹏同志反复念了两遍,对大家说,这正好反映了核工业战线上一些老同志的心情。核工业部现在保军转民,你们的战略地位很重要,但目前有困难,处于低潮,要保存力量,把核这个事业继续下去。从1986年到1996年10年间,李鹏同志三次视察秦山基地。

1992年12月,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将近一周年,我随中核总领导蒋心雄、黄齐陶等同志向当时在杭州的邓小平同志办公室汇报了秦山核电的情况。小平同志派邓楠和吴医生等同志专程考察了秦山核电站。他们说,小平同志非常想来秦山看看,但后来未能如愿。小平同志请邓楠转告核工业职工:他对核电是很关心的,也想去秦山看看,就是那边的路不好走,弯弯曲曲,这次就不去了。小平同志还询问秦山共搞多少核电,再次强调“核电还要发展”。

秦山核电站顺利并网发电后,如何确保持久安全运行,是摆在全厂面前的首要大事。鉴于当时制造厂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条件,核电站的一些设备和众多零部件的质量与寿命存在不少问题,必须进行彻底更换和技术改造。这就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当时核工业正处在转民的低谷,资金十分困难。总部机关的财务司、政策研究室和秦山核电公司多次研究商量,走访有关部门,提出了一些缓解资金困难的方案,总公司领导组织了向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汇报,争取优惠政策,获得了多方支持。1993年,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秦山核电站免征产品税的通知》。紧接着,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下发了《关于对秦山核电站实行增值税先征后返的通知》。这些优惠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秦山核电的生产发展。

以我为主 中外合作

1985年末,核工业部在北京京丰宾馆召开工作会议,接到时任国家计委主任宋平的指示,要核工业部研究在秦山一期基础上建设60万千瓦核电站的可行性。经反复研究确认后,责成我和计划司张志峰同志起草给国家计委的回复报告。后被流言误传为,核工业部两片纸,把苏南核电站拉下马。其实这是国家从全局考虑作出的选择。不久,中央财政领导小组办公会确定:“‘七五’期间,核工业部在秦山扩建两台核电机组,每台容量为60万千瓦,可列入计划。”1986年年初,经国务院常务会研究,我国核电发展方针有一个大的转变,那就是由过去百万千瓦起步,改为从60万千瓦起步;技术上从“以国外为主,合作设计”,改为“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原想从苏南起步,改为从秦山起步;管理体制上,由原来以水电部为主,改为以核工业部为主。所以,秦山二期是首次实践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的核电发展方针。这一方针是非常正确的,指导我国自主發展民族核电,对外既不依赖又不排斥,意义十分重大而深远。

秦山二期立项后,因资金困难迟迟不能开工。当时核工业总公司提出与地方合作,吸纳地方资金,组织股份制核电公司。但中核总的资本金仍没有着落。于是,再次组织财务司、政策研究室和核电秦山公司谋划办法。最后提出,利用秦山一期煤代油资金,滚动发展秦山二期的想法,并责成政策研究室起草报告,向国务院领导和国务院有关部门汇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邹家华同志在听取中核总汇报时说:“7.4亿元的煤代油的钱,计委可以研究这个问题。以我看,没有什么可争的,都是国家的钱。首先要肯定,这笔钱谁也不准拿走,就用它来搞核电。”又经过整整两年的反复努力争取,最后,国家计委以煤代油专用资金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将浙江秦山核电站一期工程的煤代油基建贷款本息转为浙江秦山核电站二期工程中央项目资本金的通知》,确保了二期工程资金到位,推进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多元发展 放眼未来

1995年,李鹏总理在听取国家计委“九五”计划汇报时说:“在充分利用我国已有条件的基础上,要重视吸收国际上先进核电经验,比如重水堆可以使用天然铀,是一大优点。通过积极引进新技术,为下世纪核电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中加重水堆项目实质性合作始于1993年。当年9月,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江苏省电力局联合组团赴加考察,由中核总总工程师马福邦任团长,团员有时任核电局局长李玉崙、政研室主任郑庆云和江苏省电力局局长吴文炜等。加方特别是加拿大原子能有限公司对此十分重视,派出部门经理大卫·鲍克全程陪同。这次出访的背景是,我驻加多伦多领事馆根据华人信息向国内发来外交电报,说加方有多套重水堆核电设备有望优惠引进。当时国内有关省市,如江苏、广东、山东等,也曾有过引进重水堆的想法。不久,国务院和国家计委领导批示,由中核总牵头组团考察。

引进重水堆一直是想干而又不便直言的敏感项目。因为1983年国务院决定我国核电走压水堆为主的技术路线。所以当破题提出引进重水堆之初,上级领导就明确批示:“资金有限,不能再开一种堆型,尽管重水堆也有许多可取之处,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务院组织过大论证,对此事已作过决定。”但经过这次细致考察,对引进重水堆的利弊作了充分分析,认为20世纪80年代决定走压水堆路线并不否定像我们这样的大国可拥有少量成熟的其他堆型,“发展核电的基本路线是压水堆,主要是指制造能力以压水堆为主。”重水堆以天然铀为燃料,对分离功的需求小,能充分有效地利用中子,生产多种同位素,这对完善我国军民结合的核工业体系很有好处,而且当时国内资金紧张,重水又难以配套,而加方承诺可以提供可观的贷款、租赁重水;加之加拿大地处北美,发展与加强中加两国关系在外交上、政治上对我有利。经多方论证,我们的信心更足。为了清晰地表达论证的结果,我们还请姜云宝同志修改文稿,报最高行政领导审批。在两国领导人多次互访的推动下,经多方努力最终批准可与加方进行实质性谈判。

此后又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斗,在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在中核总机关、秦山基地领导和骨干的超常规努力下,1996年2月6日,国家计委以计交能[1996] 226号文批准《秦山三期(重水堆)核电站工程项目建议书》。

重水堆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行,均创造了优异成绩。最近几年又不断传来重水堆核电的好消息:如利用重水堆实现同位素钴60产业化,年产钴60同位素600万居里,可满足国内80%市场需求;成功实现压水堆回收铀在重水堆上利用的示范试验,预计可提高铀资源利用率20%以上。去年,重水堆走出国门,与阿根廷签署了政府协议和项目框架合同,标志着我国已成功进军国际竞争性商用核电市场。这都表明,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元发展、适当的技术储备是必要的,有的效果是当时想不到的。

站在高处 看秦山基地

秦山核电基地圆满建成,現拥有9台核电机组,总装机654.6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00亿千瓦时,为华东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还需站在高处来看秦山基地的角色与历史重任——她是我国核电的发祥地,掌握技术、培养人才、自主管理的目的大于发电。那么,这个高屋建瓴的愿景达到了吗?中核集团公司在组织工程验收的同时,组织了系统的经验总结,力求全面回答这一问题。我与政研体改部的张果等与秦山基地的林德舜、于英民、王森、鄢斌等同志,历时一年半时间,完成了《关于秦山核电站建成并网十周年经验总结》、《关于我国首台60万千瓦核电机组建成经验总结》、《关于秦山重水堆核电站建设经验总结》等一系列文章,对此进行了归纳提炼。

中央领导和国务院相关部门对这些经验非常重视、充分肯定并作了重要批示。当时的《求是》杂志和《人民日报》、《经济日报》都全文刊载。2004年中核集团又汇编成册——《秦山核电建设基本经验选编》,为制定“十一五”规划及中长期规模发展核电提供了资料。正如周恩来总理在1972年8月的中央专委会上所指出的:“有实践就要有总结。通过实践,总结提高,上升到理论,再去指导实践。”又说:“规划要有经验的总结,否则是空的。在总结的前提下搞规划。这是很重要的。”

通过总结把三个独立的工程连成一幅完整的图象,那就是:从秦山一期我国核电起步,秦山二期核电站国产化新的跨越到秦山三期核电工程管理与国际接轨,实现了核电设计建造、设备制造、燃料配套、调试运行和安全管理的全面提高和创新发展。

篇5:成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意思

【释义】不进入老虎的巢穴,怎么能捉到小老虎呢?比喻不经历艰险,就不能取得成功。也只需通过实践取得真知。

【出处】《三国志;吕蒙传》:蒙曰: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后汉书;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忠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典故】永平十六年,奉车都尉(官名,掌管皇帝所乘车马)窦固带兵出击匈奴,任命班超为代理司马,让他率领一支军队另外攻打伊吾(地名,在今新疆哈密市)。双方交战于蒲类海(西域国名),斩得很多首级回来。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派遣他与从事(官名,州刺史的佐吏)郭恂一起出使西域。班超到了鄯善国,鄯善国王广接待他们的礼节非常完备,而后忽然变得疏远懈怠。班超对他的随从人员说:可觉察到广的礼节变得淡漠了么?

这一定是有匈奴使者到来,使他犹豫不决,不知道该服从谁好的缘故。目光锐利的人能看到未曾萌生的苗头,何况已经很明显了呢?于是唤来一个服侍汉使的鄯善人,用话套取(真情)他说:我知道匈奴的使者来好些天了,现在住在哪里?这侍者一慌张害怕,全部承认班超所揭示的情况。班超于是关押了这个侍从,全部召会与他一起出使的三十六个人,与大家一同喝酒。等喝到非常痛快的时候,顺势用话煽动他们说:你们诸位与我都身处极边远的地方,要想通过立大功求得富贵荣华。现在匈奴的使者来了才几天(裁:通才,仅仅),而鄯善国王广对我们的礼待就废弃;如果让鄯善王把我们缚送到匈奴去,我们的尸骨将成为豺狼口中的.食物了。对这情况怎么办呢?随从都说:我们现在身处危亡境地,生死听从司马决定!班超说:不入虎穴,不得虎子。现在的办法,只有乘夜晚用火进攻匈奴使者。他们不知我们有多少人,必定大感震惊恐怖,可以消灭光了!

只要消灭这些人,鄯善王广就会吓破胆,我们大功就告成了。众人提议道:应当和郭从事商量一下。班超发怒地说:吉凶决定于今日一举;郭从事是个平庸的文官,听到这事必定会因为害怕而使计划暴露,我们死而成就不了声名,就不是壮士了。大家说:好。天一黑,班超就带领兵士奔袭匈奴使者营地。

篇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是褒义词吗

3)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想了解事物的`真相,就必须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

4) 做事情要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这样成功的几率才大。

篇7: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主人公是谁

(32年-1),字仲升,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人,东汉著名将领、外交家,是开拓和维持汉代与西域关系的重要人物。

他出生在文仕家庭,是史学家班彪之子、《汉书》的编撰者班固之弟,三人合称“三班”。但他的成名并不是因为文学成就,而是选择投笔从戎,投身于为汉朝稳固边疆的事业中,成为一代东汉名将。

班超的生平经历

投笔从戎成语“投笔从戎”,意指读书人投身军旅。班超不仅是投笔从戎的语源,同时也是历代投笔从戎者的榜样及祖师。班超[2]年少时有大志向,为人孝顺严谨,口才出众。后来兄长班固被召入洛阳为官,班超与母亲随之一同迁居京城。

当时家里比较贫困,班超为官府抄写书籍,赚取微薄的薪水以贴补家用。

上一篇:[学习体会]韩麟—谈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融合下一篇:矛盾排查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