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人员不得在外兼职

2024-05-08

财务人员不得在外兼职(共2篇)

篇1:财务人员不得在外兼职

职工王某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A签订期限从2008年9月起至2013年8月止的劳动合同并履行。2010年4月,王某通过公开招聘考试进入A单位,并办理了A单位入编手续,后A单位聘用王某到中级技术人员岗位,并任命王某为部门主任,王某历年年度考核均为称职。2012年8月,A单位以王某从2009年起长期在外担任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由,决定解除王某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免去行政职务及辞退王某。王某不服提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要求撤销A单位作出的全部决定。

案情评析:

一、王某和A单位之间属于劳动关系还是人事关系?

王某与A单位原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至2013年8月终止,A单位于2012年8月作出辞退决定时,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首先,应确认劳动合同效力,才能准确判断在作出辞退决定时双方的法律关系。2010年4月,在王某参加A单位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试并办理列入A单位编制手续后,根据原人事部《全民所有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管理暂行办法》(人计发〔1990〕17号)第二条规定,王某经机构编制部门审核纳入全民所有制事业性质的A单位编制并列入财政统发工资范围,王某用工身份已转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王某和A单位双方明知存在劳动关系的前提下,王某选择参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考试要求招录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A单位同意招录王某,双方已形成不再履行原劳动合同的合意,原劳动合同即应视为王某和A单位双方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协商一致解除而失效。因此,原劳动关系仅存在于王某列入A单位的事业编制前,即2010年3月前双方建立的是劳动关系,2010年4月后双方为人事关系。

二、A单位解除王某行政职务任命和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任行为是否属于人事争议仲裁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条第(三)项明确,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除名、辞退、辞职、离职等解除人事关系以及履行聘用合同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审理范围。上述审理范围不包括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因职务任命、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的争议,因此,A单位作出的解除王某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聘用、免去部门主任行政职务的决定不属于人事争议仲裁审理范围,王某就此两项争议不能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对于聘任专业技术人员岗位的争议,王某可以依据国务院《关于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国发〔1986〕27号)等规定及聘任合同的约定处理。

三、A单位能否以王某在外兼职为由以辞退方式解除与王某的人事关系?

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1992〕发18号)第三条对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可以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条件进行了明确,但辞退条件中没有包括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外兼职这一情况,即国家没有授权事业单位可以对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外兼职作出辞退决定。A单位以管理人员王某在外兼职为由,对王某作出辞退决定不符合人调发〔1992〕18号文件规定的辞退条件。同时,王某在外单位兼职任法定代表人期间,王某的年度考核均合格,且王某被任命担任部门主任,说明王某与其他单位建立用工关系对完成A单位安排的工作任务没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A单位以辞退方式解除与王某的人事关系的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应予撤销。

案情启示:

对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外兼职行为应当依法处理,事业单位与工作人员之间属于人事关系,应严格按照人事法律规范调整双方之间的法律权利和义务。显然事业单位不能套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项等劳动法律规范,以工作人员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为由解除人事关系。对于事业单位解除与工作人员人事关系行为,国家有专门的规定。如原人事部《关于印发〈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的通知》(人调发〔1992〕18号)、2012年9月1日起实施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监察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事部〈关于在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的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35号)等法律规范均有明确规定,事业单位根据工作人员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情节和过错程度等,可以选择不同解除工作人员人事关系方式,但应当严格按照其中的解除条件、程序、方式进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十八条第一款第(六)项明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有从事、参与营利性活动或者兼任职务领取报酬行为,达到情节严重程度的,可以给予开除处分。情节严重一般理解为不能完成本单位工作任务、给本单位造成严重损失等。中央和地方直属事业单位可以由本单位或者有关部门直接作出,其他事业单位由其主管部门作出开除决定。开除处分程序要严格按照调查、收集、查证证据材料、形成书面报告、告知被调查人员、听取陈述和申辩、复核记录在案、送达当事人并在一定范围内宣布、存档等程序进行。但要特别注意的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二条第(三)项规定事业单位和工作人员人事争议仲裁受案范围不包括“开除”行为,受开除处分人员对处分决定不服的,只能依据《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申请复核及就复核决定向原处分决定单位的主管部门或者同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提出申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不能对“开除”争议进行受理和审理。

(作者系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调解仲裁管理处副处长)

篇2:在外兼职被辞退是否有道理?

在外兼职被单位发现,辞退我是否有道理?

我在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做销售,又接了另一家公司的兼职,每周六周日去做软件开发,前不久,部门主管无意间看了我的聊天记录,知道了我兼职的事情,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我认为兼职并未影响本职,每月的销售任务都按时按量完成,甚至有时还超额完成。请问公司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合法吗?

律师答疑:

不合法。你们的劳动合同应继续到合同到期,合同到期之后的续签由双方协商决定。但你最好及时终止兼职劳动关系。目前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禁止国家公务部门的公务员、工作人员与工人,公共机构和公营部门的正式编制人员从事有报酬的私人性质的工作,或以私人名义从事领取报酬的工作。企业任何受薪雇员均不得在法律规定的最高工作时数之外从事属于本行业的领取报酬的工作。一般而言,自由职业者、非全日制工作者可兼职。个人的兼职可能会对企业造成两种利益损害。一是侵犯了原企业利益的可能性,二是在兼职企业工作时,出工伤等事故时则会使兼职企业蒙受损失。

深入解读:

目前,我国的主流思想基本上还是反对多重劳动关系的,而且社会保险问题也是兼职很难突破的一个关口。由于一般只承认单一的劳动关系,因此在我国每个人也只有一个社会保险关系,不可能有两份或是更多。因此,仅从社会保险来看,兼职就会造成用人单位之间权利和义务不对等。更何况还有其他相关的配套法规。

签了劳动协议,还是拿不到工资

去年寒假,我在校内宣传栏内看到一则招聘市场调研员的启事,每天报酬120元。我直接电话联系了招聘方负责人刘经理。经过面试,我顺利上岗,工作是通过市场问卷向消费者推广一款新品牛奶。虽然工作没有技术含量,但也很辛苦,我连续干了一周。当我第七天晚上准备向刘经理索要报酬时,他的电话关机,我当即报了警,但由于拿不出任何相关凭证,民警无法立案。请问,大学生兼职有什么方法可以保障我们的权益?

律师答疑:

大学生兼职利益的保护在法律上还是一个盲区。大学生的身份还是学生,工作也是临时性的,这种行为并不受劳动法保护。我国《劳动法》中有相关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而因为没有相关的劳动协议约束,一些企业更是借机将在校学生视为廉价劳动力,不仅给予的报酬奇低,甚至恶意欠薪。在打工无凭证的情况下,大学生讨薪困难重重。不过,并不是签订了雇佣合同后,就可以高枕无忧,因为兼职工作不属于劳动关系,不受劳动部门保护,大学生在签订合同后遭遇侵权行为,同样面临维权难的窘境。但如果大学生与用工单位签订了合同,双方就属于雇佣关系,雇佣合同是受合同法保护的。但在兼职过程中产生的纠纷,劳动仲裁机关并不受理。如果大学生在兼职过程中,发生用工单位欠薪问题,大学生如果有用工单位出具的工资欠条,可直接向法院起诉。

深入解读:

上一篇:读《魏书生的教育》有感下一篇:《我如何在股市赚了200万》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