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咏劝学翻译及注释

2024-04-07

张咏劝学翻译及注释(精选5篇)

篇1:张咏劝学翻译及注释

张咏劝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文言文

初,张咏①在成都,闻准②入相,谓③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④不足尔。”及⑤准出陕⑥,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⑦供帐,大为具待⑧。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⑨曰:“《霍光传》⑩不可不读也。”准莫喻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宋史·寇准传》

2、翻译

张咏在成都的时候,听到寇准当了宰相,便对他下边的官员说:“寇准虽然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材,但可惜在学问上还有欠缺。”后来寇准罢相,出知陕州,适逢张咏从此路过,受到寇准的盛情招待。当张咏将要离开时,寇准亲自送张到郊外,问道:“您有什么临别赠言呢?”张咏慢慢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啊。”寇准听了,一时没有弄清张咏的用意;回家后取出《汉书·霍光传》来读,读到“不学无术”的话时,才恍然大悟地笑着说:“这就是张咏对我的规劝啊!”

3、注释

①张咏:宋朝初年名臣。

②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③谓:对……说。

④学术:学问。

⑤及:等到。

⑥出陕:出任陕州知州。

⑦严:敬重。

⑧大为具待:盛情地款待。具,备办。待,接待。

⑨徐:慢慢地。

⑩《霍光传》:载《汉书》,传末 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篇2:张咏劝学翻译及注释

原文:

君曰:子学可以已不青,取之。于,而蓝于青蓝;冰水为,,而寒于之。木水直绳。以为中,其轮中曲规。有槁暴,不复虽者挺,使然也之故木。绳则受,直就金砺利,君则子博而日参省乎学己,则明知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而日思矣不,如须臾之学也所;吾尝望而,矣如登不高博见也之登。而高招,臂加长非,而也者见远;顺而呼风声非,加疾也,闻而者。彰舆马者假,非足利也,而千里;假舟楫者致,能非也,水绝江河,而子生君异也非善,于物也假 。

土积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生焉;积龙成德善而,神自得,明心圣备。故不焉积跬,无步以千至;不里积流小,无成以海。骐江一跃骥不能十步;驽马,驾十功,在舍。不而锲之,舍朽不折;木锲而舍不金石可,镂蚓。无牙爪之利,骨之强筋,食上埃土,饮黄下泉,心一用也。蟹跪而二六,非螯蛇之穴鳝可寄无者,托用躁也心 。

文译

君子:学习不说可停以止。

靛青是 从草中蓝提的取但,它颜色比蓝的更青;草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冷更一块木材。直,很合乎木匠拉直墨的线假,用如烤使它弯曲做成轮,车它弯度的就可符以合规圆的画。即使圆又干了,也晒再不再能挺,直这由是于人力加使它变成这工的.样所。木以经材墨划过线斧锯,加工就了直,属金剑刀拿到刀石上磨磨过就锋了利,君子泛地广学而且每天习对己检查自省察,能聪慧就明达行,就为没有过错会 。

篇3:张咏劝学翻译及注释

1816年, 斯莱尔马赫 (Schleiermacher) 在《论翻译的方法》中指出, “翻译只有两种方法, 不是译者不打扰作者, 尽可能让读者靠拢作者, 就是译者不打扰读者, 让作者靠拢读者, ”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学者影响颇深。之后, 韦努蒂将斯莱尔马赫的第一种方法称之为“异化法”, 将第二种方法称之为“归化法”。他在《翻译再思》一书中称他十分欣赏布朗绍的名言, 并以突出的位置将它引用在自己的文章中:“翻译是纯粹的差异游戏, 翻译总是涉及差异, 也掩盖差异, 同时又偶尔显露差异, 甚至经常突出差异, 这样翻译本身就是差异的活命化身。”[1]而奈达提出的归化理论则认为:翻译的理想是用最贴切的自然对等, 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 主张译文应尽量适应照顾目的语的文化习惯, 为读者着想, 替读者扫清语言文化障碍。[2]自此, 翻译界对于这两种翻译策略就开始争论不休。本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对两种翻译策略进行比较研究, 并且提出:在跨文化交流的影响下, 如果异化法和归化法都难以使译文准确表达并且保留原文的韵味, 可以使用注释法。

2 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比较分析异化法与归化法

2.1 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

众所周知, 文化与语言密不可分。文化为语言提供语境支持, 而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一部翻译作品能否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间相互沟通和理解, 不仅取决于译者对原作语言的理解, 更取决于他对原作语言负载的文化因素的理解和传达。[3]由于不同地区文化风俗迥异, 语言之间存在交流障碍, 无形中都增加了翻译工作的难度。在中国有一个很著名的洗涤用品品牌“芳芳”, 其英文名直接音译为“Fangfang“。在中国的传统认知中, ”芳芳“代表”花容月貌的女子“, 但是在英语环境中”Fangfang“则理解为”a snake’s poison tooth (蛇的毒牙) “或者“a long, sharp tooth of a dog (狗长而锋利的牙齿) ”, 中英文联想截然不同, 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影响, 也是翻译的难题。所在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不能忽视文化因素的潜在力量。

2.2 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比较分析异化法与归化法

文化差异是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形成的, 消除文化差异几乎是不可能的, 那么译者在翻译时就会考虑是让译文更贴近使用语读者还是更贴近目的语读者, 这就产生了异化法与归化法。这并不是说所有的翻译都要严格地区分归化法与异化法, 有些句子采用哪种方法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例如:David's girlfriend is as beautiful as Helen.[4]这句话可以译成“大卫的女朋友像海伦一样美丽。”或者“大卫的女朋友美若西施”。对于中国读者来说, 如果没有读过特洛伊的故事, 也许不知道海伦是谁, 但是通过beautiful就可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卫的女朋友很漂亮。

然而, 在有些译文中, 采取异化法还是归化法就会产生很大的差异。且以《红楼梦》译本为例, 比较一下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斯的两种译本。对于“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霍克斯的译本是“Some garden, where, before the frosts, was planted;The glory of autumn, being our destination.”杨先生的译本是”Who has planted this flower before the frost under the moonlight?Where springs this autumn glory by balustrade and fence?”霍克斯采用了更容易让英语读者接受的归化的译法, “栏外篱边”成了“some garden”, ”霜前“成了”before the frosts“, 这种翻译破坏了原文中的意境美和意象美, 外国读者也无法感受到秋天凄清萧索的情境。而杨先生的译文, 采取了异化的翻译策略, 让英语读者可以自然而然地接受”霜前“”月下“”栏外“等意象, 充分地表现了诗歌的意象美和意境美。从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方面, 杨先生采用的异化法更胜一筹。[5]

然而异化法适用于所有的译文吗?先看一个例子Kill the goose that lays the golden eggs”, 这个短语取自《伊索寓言》中杀鹅取金蛋的故事。但是在中文环境中, 人们很少接触鹅, 因此也很少有与鹅有关的成语或习语。源语中“鹅”与“金蛋”的文化意象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和思维习惯。因此在译成汉语时, 将“鸡”的意象取代“鹅”, 译成”杀鸡取卵“, 这样更容易使中国读者理解和接受。如果硬采用异化翻译外来语, 带有不必要的异国情调, 不符合目的也内部发展变化的规律, 是对目的语的偏离。[6]所以采用归化法能够拉近与目的语读者的距离,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

通过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对异化法和归化法的比较分析发现, 很难界定二者孰优孰劣。因此在翻译过程中, 译者要充分考虑译文的受众群体、传播媒介和译本所要产生的功效。只有这样, 才可以做到有的放失, 不会出现不搭调的尴尬局面。

2.3 注释法的桥梁作用

异化法和归化法是一对相互对立的翻译策略, 似乎很难兼容。但是笔者认为, 当归化法和异化法无法取舍且两种翻译策略都无法完美地翻译某一文本时, 注释法就会发挥桥梁作用。注释法是一种补偿性的翻译方法, 它可以使异化法和归化法找到一个平衡点。[7]从跨文化交流角度探究注释法发现:它可以使不明确的信息明晰化;增加文章的生动性;为译文提供必要的文化背景, 使读者了解到相关的历史典故和风俗习惯;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传播。且以英译中和中译英的例子进行分析研究。

“It brings one to the 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how and by what standards are films selected these days?“此句的难题在于翻译“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是直接把他译成“64000美元的问题”还是”最关键的问题“?不管是哪种译法, 中国读者都不能完全明白这个词的意思。这时候就可以采用注释法, 对译文进行如下翻译:“现在到了最关键的问题:如何筛选电影, 依据的标准是什么?“ (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question源于二战时期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举办的一种有奖问答活动, 奖金数从1-2-4-8-16-32-64的数目递增, 最难的一题如果答对了, 就可以获得64美元的最高奖。最难解决的问题称作the sixty-four dollar question了。后来, 这种节目越做越大, 奖金也增加到了64000美元) 。如果在翻译过程中能够加上词语的来历, 大部分中国读者都可以明白这句话的意思。此句将“sixty-four (thousand) dollar question“译成”最关键的问题“, 符合中国读者的思维习惯。在注释中解释了这个名词在西方文化中的来历和背景, 从而让读者能够在中西文化间建立一种联系, 也能使同化与异化两种策略达到平衡状态。在翻译中对存在文化差异的词采用注释法, 有利于为读者提供了文化背景, 在中西文化中搭建了一座桥梁, 从而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再以中译英的例子进行剖析。“我们结束了吃大锅饭的时代“可译为”Gone are the days when we ate from the same pot.” (It is a misguided kind of economic equalitarianism.Under this equalitarianism, among units or individuals those who work hard and those loaf are treated similarly.) 如果没有添加注释, 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的人没有经历过中国的大锅饭时代会对”the same pot”产生困惑。但是通过注释法, 读者会明白“大锅饭”意味着人不分工作的性质、效率和努力程度, 都享受同等待遇。这样, 人们就会在中西文化间建立联系, 然后产生共鸣, 这就是注释法的桥梁作用。

注释法在跨文化交流环境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也应该注意注释法使用的场合和频率。如果一篇几百字的译文, 注释的内容就占了一多半, 不免显得冗长。所以我们应该正确使用注释法, 使其功效达到最大化。

3 结束语

翻译的本质目的是沟通, 不管是采用异化法还是归化法, 都是为了使读者能够理解原文的意思。因此, 我们不应该过分强调两种方法的优劣, 而是应该在跨文化交流的大背景下审视这两种翻译策略, 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策略, 争取能够既让目的语读者读懂译文, 又能够对源语国家的文化起到宣传作用。同时, 当异化法与归化法都无法完美地表达原文的意思时, 使用注释法是一种权衡之计。注释法有利于在两种语言文化间搭建一座桥梁, 更好地展现不同语言的文化内涵, 真正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

摘要:如何在翻译中处理不同的语言, 更好地传达信息, 在翻译界有两种意见:异化法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和归化法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以凡努蒂 (Venuti) 为代表的异化派和以奈达 (Nida) 为代表的归化派就产生了关于异化法与归化法优劣性的论争。该文从跨文化交流的角度探究这两种翻译策略在翻译中的应用, 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研究, 初探注释法在翻译中的桥梁作用。

关键词:跨文化,异化法与归化法,注释法

参考文献

[1]罗选民.论文化/语言层面的异化/归化翻译[J].外语学刊, 2004 (1) :102-103.

[2]Nida E A, Taber C R.the theory of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Man chester:St.Jerome, 1969.

[3]Nida, Eugene.Language, 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3.

[4]许建平.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M].3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5]严金波.同化顺应归化异化的认知基础[J].商业文化, 2010 (7) :144-145.

[6]高凤江.归化与异化翻译策略选择的理性和习性原则[J].语言与翻译 (汉文) , 2005 (4) :56-57.

篇4: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下面是荀子《劝学》原文注释及翻译。

【原文】

1.1君子曰(1):学不可以已(2)。青,取之于蓝(3),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以为轮(4),其曲中规,虽有槁暴(5),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6),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释】

(1)君子:指有道德的人。

(2)已:停止,终止。

(3)蓝:即蓼(liao了音)篮,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叶经过发酵后可以提制深蓝色*的有机染料靛蓝。

(4)糅(rou柔音):通“煣”,用微火熏烤木料使它弯曲。

(5)有:通“又”。槁(gao搞音):通“熇”,烤。暴(pu)瀑音):古“曝”字,晒。

(6)参:检验。省(xing醒音):考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固步自封。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出来的,但比蓼蓝更青;冰,是水变成的,但比水寒冷。木料笔直得合于墨线,但把它熏烤弯曲而做成车轮,它的弯曲度就与圆规画的相合,即使再烘烤暴晒,它也不再伸直了,这是熏烤弯曲使它这样的啊。所以木料受到墨线的弹划校正才能取直,金属制成的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才能锋利,君子广泛地学习而又能每天检查省察自己,那就会见识高明而行为没有过错了。

【原文】

1.2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1),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2):“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3),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4)。”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注释】

(1)干:同“邗”(han韩),古国名,在今江苏扬州东北,春秋时被吴国所灭而成为吴邑,此指代吴国。夷:我国古代居住在东部的民族。貉(mo莫):通“貊”,我国古代居住在东北部的民族。

(2)引诗见《诗·小雅·小明》。

(3)靖:安。共(gong供):通“供”。

(4)介:给予。景:大。

【译文】

所以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远;不俯视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没有听到前代圣明帝王的遗言,就不知道学问的渊博。吴国、越国、夷族、貊族的孩子,生下来啼哭的声音都相同,长大了习俗却不同,这是教化使他们这样的啊,《诗》云:“唉呀你们君子啊,不要常常歇息着。安心供奉你的职位,爱好正直行为。上帝知道了这些,就会给你大福气。”精神修养没有比融化于圣贤的道德更高的`了,幸福没有比无灾无难更大的了。

【原文】

1.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2),善假于物也(3)。

【注释】

(1)跂(qi气音):通“企”,踮起脚后跟。

(2)生:通“性*”,指人的资质。

(3)这句喻指君子凭借学习贤师益友来提高自己的修养。

【译文】

我曾经整天地思索,但不如学习片刻之所得;我曾经踮起脚跟瞭望,但不如登上高处所见之广阔。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远处的人能看得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强,但听见的人觉得很清楚。凭借车马的人,并不是善于走路,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凭借船、桨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但能渡过江河。君子生性*并非与人不同,只是善于凭借外物罢了。

【原文】

1.4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1)。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2),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3),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4)。兰槐之根是为芷(5),其渐之滫(6),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注释】

(1)蒙鸠:即鹪鹩,俗称黄脰鸟,又称巧妇鸟,全身灰色*,有斑,常取茅苇一毛一毳为巢。

(2)苕(tiao条音):芦苇的花穗。

(3)射(ye夜音)干:又名乌扇,一种草本植物,根入药,茎细长,多生于山崖之间,形似树木,所以荀子称它为“木”,其实是一种草。一说“木”为“草”字之误。

4)《集解》无“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八字,据《尚书·洪范》“时人斯其惟皇之极”《正义》引文补。

(5)兰槐:香草名,又叫白芷,开白花,味香。古人称其苗为“兰”,称其根为“芷”。

(6)渐(jian尖音):浸。滫(xiu朽音):淘米水,此引为脏水、臭水。

[译文]

南方有一种鸟,名叫蒙鸠,它用羽一毛一做窝,还用一毛一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芦苇的花穗上,风吹来,苇穗折断,鸟蛋打破,小鸟摔死。它的窝不是不完善,是窝所系的地方使它这样的。西方有一种草,名叫射干,茎长四寸,生在高山之上,因而能俯临七百多尺的深渊。它的茎并非能长到这么高,是它所处的位置使它这样的。蓬草长在大地中,不去扶持它也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土中,就会和黑土一样黑。兰槐的根就是芷,如果把它浸在尿中,君子就不再接近它,百姓也不再佩带它。它的本质不是不美,而是所浸泡的尿使它这样的。所以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乡里,外出交游时必须接近贤士,这是防止自己误入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原文】

1.5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1),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2)。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3),禽一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4),林木茂而斧斤至焉(5),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蜹聚焉(6)。故言有召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注释】

(1)柱:通“祝”(王引之说),折断。《大戴礼记·劝学》作“折”。

(2)构:结,造成。

(3)畴:通“俦”,类。

(4)质:箭靶。的(di底音):箭靶的中心。

(5)斤,斧子。

(6)醯(xi西音):醋。蜹(rui瑞音):飞虫名,属蚊类。

【译文】

各种事物的发生,一定有它的起因;荣誉或耻辱的来临,必定与他的德行相应。肉腐烂了就生蛆,鱼枯死了就生虫。懈怠疏忽而忘记了自身,灾祸就会发生。刚强的东西自己招致折断,柔一弱的东西自己招致约束。邪恶污秽的东西存在于自身,是怨恨集结的原因。铺开的柴草好像一样,但火总是向干燥的柴草烧去;平整的土地好像一样,但水总是向低湿的地方流去。草木按类生长,禽一兽合群活动,万物都各自依附它们的同类。所以箭靶一张设,弓箭就向这里射来了;森林的树木一茂盛,斧头就来这里砍伐了;树木一成荫,群鸟就来这里栖息了;醋一变酸,蚊子就汇集到这里了。所以说话有时会招来灾祸,做事有时会招致耻辱,君子要小心自己的立身行一事啊!

[原文]

1.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1),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2),不能十步(3);驽马十驾(4),功在不舍(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螾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6),非蛇、蟺之穴无可寄托者(7),用心躁也。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8),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9),鼫鼠五技而穷(10)。《诗》曰(11):“一尸一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12)。其仪一兮,心如结兮(13)。”故君子结于一也。

[注释]

(1)跬(kui傀音):行走时两脚之间的距离,等于现在所说的一步、古人所说的半步。步:古人说一步,指左右脚都向前迈一次的距离,等于现在的两步。

(2)骐骥:骏马。

(3)步:长度单位,六尺为步。

(4)驾:古代马拉车时,早晨套一上车,晚上卸去。套车叫驾,所以这里用“驾”指代马车一天的行程。十驾:套十次车,指十天的行程。此指千里的路程,参见2.8。

(5)舍:舍弃。指不放弃行路。

(6)八:《集解》作“六”,据《大戴礼记·劝学》改。跪:脚。螯:螃蟹等节肢动物身前的大爪,形如钳。

(7)蟺(shan善音):同“鳝”。

(8)冥冥、惛惛(hun昏音):昏暗不明的样子,形容专心致志、埋头苦干。昭昭:明白的样子。

(9)螣(teng腾音)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

(10)鼫(shi石音)鼠:原作“梧鼠”,据《大戴礼记·劝学》改。鼫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穷:窘困。(11)引诗见《诗·曹风·鸤鸠》。

(12)仪:通“义”。

(13)结:结聚不散开,比喻专心一致,坚定不移。

[译文]

积聚泥土成了高山,风雨就会在那里兴起;积蓄水流成了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成了有道德的人,自会心智澄明,而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起一步两步,就无法到达千里之外;不汇积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成为江海。骏马一跃,不会满六丈;劣马跑十天也能跑完千里的路程,它的成功在于不停脚。雕刻东西,如果刻一下就把它放在一边,那就是腐烂的木头也不能刻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属和石头都能雕空。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也没有强壮的筋骨,但它能吃到地上的尘土,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八只脚两只螯,但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栖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喂养。那些善人君子啊,坚持道义一个样。坚持道义真专一,思想就像打了结。”所以君子学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

[原文]

1.7昔者瓠巴鼓瑟而沈鱼出听(1),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2)。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3)。为善不积邪(4),安有不闻者乎?

[注释]

(1)瓠(hu户音)巴:楚国人,善于弹瑟。沈:《集解》作“流”,据《大戴礼记·劝学》改。沈:同“沉”。

(2)伯牙:古代善于弹琴的人。六马:古代天子之车驾用六匹马拉;此指拉车之马。仰秣:《淮南子·说山训》高诱注:“仰秣,仰头吹吐,谓马笑也。”一说“秣”通“末”,头。

(3)崖,岸边。

(4)邪(ye爷音):同“耶”,疑问语气词。

[译文]

篇5:荀子劝学原文及注释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君子生 通:性)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注音

木直中(zhòng)绳

其曲(qu第一声)中(zhòng)规

揉(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通“叁”)省(xǐng)

知(zhì)明

须臾(yú)

跂(qǐ)

假舟楫者 假(jiǎ)

楫(jí)

生(xìng)非异也

跬(kuǐ)步

骐骥(qí 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蛇鳝(shàn)

朽(xiǔ)

假舆(yú)

善假(jiǎ)于物

朽木不 折(zhé)

爪(zhǎo)牙

注释

1.君子:指有学问有修养的人。

2.学不可以已:学习不能停止。

3.青取之于蓝:靛青,从蓝草中取得。青,靛青,一种染料。蓝,蓼蓝。蓼(liǎo)蓝: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于:从

4.青于蓝:比蓼蓝(更)深。于:比。

5、中绳:(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以为轮:輮 :通“煣”,用火烤使木条弯曲(一种手工艺)。以:把。为:当作。

7.规: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有,通“又”。槁,枯。暴,同“曝”,晒干。槁暴,枯干。

9.挺:直。

10.受绳:用墨线量过。

11.金: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拿到磨刀石上去磨。砺,磨刀石。就,动词,接近,靠近。

1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参省乎己:对自己检查、省察。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省,省察。乎,介词,于。博学:广泛地学习。日:每天。知:通“智”,智慧。明:明达。行无过:行动没有过错。

14.吾尝终日而思矣:而,表修饰

15.须臾:片刻,一会儿。

16.跂:提起脚后跟。

17.博见: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而,表转折。

19.疾: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彰:清楚。

21.假:借助,利用。舆:车。

22.利足:脚走得快。致:达到。

23.水:指游泳。名词,用作动词。

24.绝:横渡。

25.生非异: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生,通“性”,资质,禀赋。

26.善假于物也:于:向。物: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7.兴:起,兴盛。

28.焉:于之,在那里。

29.渊:深水。

30.蛟:一种似龙的生物。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得,获得。而,表因果关系。

32.跬:古代的半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骏马,千里马。

35.驽马十驾: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驽马,劣马。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舍,停。

37.锲:用刀雕刻。

38.金石可镂:金:金属。石:石头。镂: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39.用心一也:(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用,以,因为。

40.六跪: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跪,蟹脚。(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另一说,“六”虚指。这两说高中课本中没有提到)

41.螯:螃蟹的大钳子。

42.躁:浮躁,不专心。

43.神明:精神智慧。

44.跪:脚,蟹腿。

上一篇:明阳天下魔鬼训练拓展下一篇:与信仰对话策划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