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业后创业

2024-04-09

先就业后创业(精选8篇)

篇1:先就业后创业

应该说“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出发点是积极的,在竞争加剧,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找一个单位就业,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是最为务实的做法,但企业却犯了难。

一位国企人事部负责人表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方面要花费很大精力,在大量的求职简历中几经筛选,最后认定你是合适人选了,才会给你发录用通知书。现在有的大学生,签约时信誓旦旦说得好,可几个月后找到好工作了,掏出钱就毁约,弄得企业措手不及,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不说,给企业的正常工作也带来了很多麻烦。有鉴于此,海尔集团因学生跳槽而不得不设防,他们一改以往的做法,以延长签约期来应对,其人力资源部主管孙先生说,海尔将对新进人才进行长达半年的严格培训,然后再竞聘上岗,他希望新人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期,给自己足够的适应期,也给单位较长的考察期,他们的就业协议一改往年的一年一签为三年一签。

对于大学生就业中先拉个“垫底”的做法,也就是今天大学生常挂在嘴边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点不少用人单位同时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现在是一个“信用抵万金”的社会,“爱信用如同爱眼睛”,没有信用将一事无成。一个大学生从大学一走向社会,如果抱着“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态度,其诚信度必将大打折扣,因为他不仅会增加用人单位对他的不信任感,甚至还会浪费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他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体现。

一些用人单位则明确提出反对的意见,他们表示这种毕业生选择单位,完全属于一种无奈的选择,而这种无奈是不会维持长久的,来了单位后,一旦觉得单位不满意,外面一找到机会就会飞,这样的人不稳定,我们宁愿不要!

篇2:先就业后创业

http://blog.china.com.cn/art/show.do?dn=luochuanyin&id=1050009&agMode=1&com.trs.idm.gSessionId=A193EAE776EA2398D49F0BF6294FF938 类别:职业教育 | 浏览(421)| 评论(2)2009-08-19 06:30

标签:就业无差异曲线大学生经济价值效用

目前,自主创业的观点已在大学生中流行,但是大学生对于创业时机的选择,却与社会上的一些看法大相径庭。

据中新网,有创业经历的学生中69.58%都选择了在校期间就创业,有16.18%的学生选择毕业当年创业,只有14.24%的学生选择毕业5年内创业。但是有71.99%的受访企业认为大学生应在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再创业,有14.10%的受访企业认为大学生可在离校前就着手创业项目,而对于毕业后马上开始创业持支持态度的企业只有8.38%。

这里面涵盖着大学生先就业后创业的科学依据。

一、为什么要先就业后创业

大学生多在20到25岁之间,这个年龄的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要求独立地、有主见地处理自己的事情,依赖父母的心理逐渐消失,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明显增强,同时又处在人生的重大转折和突变时期,有很大的可塑性,是开发潜力、发展创造力的最佳时期,大学生因此而被确认为最佳的创业群体。

目前自主创业的就业方针给大学生演变成了广阔空间,国家从各个层次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帮助,设立“高校自主创业指导站”“高校毕业生创业资助资金”,无偿资助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各地方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制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政策。

另外还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服务工作。人事、劳动保障、工商、税务等部门要积极搭建平台,开设高校毕业生创业服务窗口,汇编并发放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服务指南,为自主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资金贷款、人才招聘、项目交流等服务。

但是目前还培养不出比尔·盖茨。据对中南大学的调查,如果你有机会创业,最大的困难是自身能力不足占68%,相关社会配套服务不够占67%,资金短缺的占66%,缺乏胆量的占63%。从问卷调查和走访的情况统计分析,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无法把自己的创意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来,缺少个性化的信息传递;对目标市场和竞争对手情况缺乏了解,分析时采用的数据经不起推敲,没有说服力等等,这些无一不反映出大学生创业知识的缺乏,有理想抱负但缺乏经验。

另外,调查大学生的创业企业发现,影响企业成败因素中,“自身能力、资金条件、市场环境”这三个选项的选择比例超过了3成,其中大学生创业能力不够,被学生认为是自己创业失败的最大原因。

美国职业教育研究中心设计出了一个由五个阶段构成的终生学习创业模式:

第一阶段,创办企业的职业意识、基本技能、经济基本常识;第二阶段,创办企业的兴趣和能力意识;第三阶段,创造性地运用职业技能和企业能力;第四阶段,建立企业;第五阶段,长期发展,重新定位。

这些不同阶段可以在不同的时期展开,其中前三个阶段与学校创业教育和先就业后创业的实践经验有关。就业为创业提供了实践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实战的基本能力。

二、先就业后创业的模型分析

对任何一个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来说,经济需求和发展需求占有同等的位置,因此从个人的效用最大化来说,不同的就业无差异曲线代表不同的就业效用,增加不同的经济价值或发展价值。

自主创业的发展需求和经济需求是人们一种主观评价的满足状态,所以可以有无差异曲线来衡量它,如果用横轴OJ表示大学生追求的经济价值,纵轴OD表示大学生追求的发展价值,可以画出大学生自主创业满足状态的一簇就业无差异曲线W1W2。

在图中,AB是大学生先就业后的自主创业,它与无差异曲线W2切于F

点,表明在F点实现了他的最大就业效用;HG是大学生无就业的自主创业,它与无差异曲线W1切于E点,表明在E点实现了他最大的就业效用。

由于F点在W2上,E点在W1上,而W2表示的安全满意程度更高,因此,相

对于无就业的自主创业,先就业后自主创业的发展需求可能存在较大的空间,经济价值和发展价值明显超过无就业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所显示的就业无差异双曲线是弧度会更平坦,远离圆点,其所涵盖的就业效用也可能达到是最大。

由于先就业后创业追求是一种创业能力的追求,相对具有刚性;这意味着如果两个人作为自主创业追求所实现的价值相同的话,那么先就业后创业追求实现价值较大的那个人满足水平会更高,就业效用也会更大。

三、先就业后创业的重要意义

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只要不是单纯的主观愿望,环境的多变性直接影响需要的多变性;在不同的社会条件下,在某一特定的情境或场合下,总有某一种需要处于优势地位,这种占优势地位的需要是主导需要,其影响行为的强度最大;因此,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先就业后创业涵盖了不同的需求,经济价值和发展价值,跨度超过无就业的自主创业者。

事实上,调查也发现,尽管创业大学生的百分比连2%都不到,但是有60.85%的大学生认为有机会就要创业,有14.37%的大学生认定自己一定要创业,考虑创业的大学生比例较之前两年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说明创业的想法正在大学生中逐渐得到认可。

由于大学生没有先定的本质,人的本质只能在社会活动中创造、形成、显现,而这个创造、形成、显现的过程又不是一次性完成的,为了寻求自身的创造、形成、显现,或是自身工作持久的生命力;它要通过社会中的人与人的社会不断的相互作用,在时间的无限推移中展开。

大学生先就业后创业这种行为就是通过对自身本质的不断塑造、展露,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对自己进行自我超越和修正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给大学生带来生存和发展,同时体现大学生适应环境生存价值的变化。

因此,先就业后创业应当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就业,正是有较高的发展价值追求和经济价值回报,同时对自身生存能力的选择,固将创业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创业,正是大学生对社会的理解又是大学生对社会超越的途径,从而可以从自身的创业行为中找到自身的社会价值。

只有当大学生对社会不断解释,从而获得对人和社会的不断理解时,社会历史实践才会以不同于过去的向度、深度、速度、规模展开,从而人的本质塑造和显现才有了新的可能性和实现途径;正是因为社会理解是人对自身生命活动的意义阐释、澄明,而这种阐释和澄明最终指向刻画大学生的自身发展。

篇3:先就业后创业

一、“先就业再择业”不利于择业者社会心理的成熟

结合近几年大学生就业情况, 加上对已往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对“先就业后择业”观存在不同程度的误解。部分毕业生认为“先就业”就是随便先找个单位, 于是, 当理想职业与现实状况相差较大的情况下, 他们就在短时间内频繁跳槽、辞职考研或考公务员等。出现这种认识上的偏差, 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理解好“先就业后择业”观的实质。“先就业”, 是要求我们摈弃陈旧择业观念, 即等待国家分配, 盲目定位, 期望值偏高的心态。通过先就业, 在涉世之初积累社会和工作经验, 在工作中不断进取, 在社会竞争中发现机会, 为以后职业发展和职业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二是随便找个单位, 盲目降低期望值。许多学生认为, “先就业”就是先随便找个单位, 不管其岗位如何, 只要单位要我, 我就去, 反正我也不会呆太久, 不适合就走人。于是在就业时, 盲目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当理想与现实相差较大时就跳槽走人。三是急功近利, 存在“骑驴找马”的心态。不少学生持有“一毕业就要赚好多钱”的想法, 特别是面对社会“富人”一族, 其急功近利心态更迫切, 总想一毕业就满足自己的物质欲, 却不知年轻人更应看重专业能力的提高、经验的积累及好的职业发展前景。因此在就业时, 总想往高薪水工作领域跳, 甚至不顾及其兴趣、爱好、专业等因素。于是就当现实薪酬与理想薪酬相距较大时, 跳槽就频繁出现。其实, “先就业后择业”观是让大学生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值, 从观念上接受、肯定自己的职业选择。而绝不意味着仓促就业与频繁跳槽, 大学生就业要考虑清楚了再出手。不要仅仅把第一份工作作为人生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小小“跳板”, 实际上, 它更是人生职业生涯中一个重要的开端。“万丈高楼平地起”, 一个好的职业开端将是个体今后获得职业成功和职业满意必不可少的条件。

如果毕业生只是带着盲目性和短期打算走上工作岗位, 既不利于他们专长的发挥, 也不利于为自己找到良好的社会定位, 更不利于他们社会心理的成熟。在他们需要学习与积累的阶段, 不能打下良好的事业基础。倘若跳槽, 虽然有短暂的工作经历, 也难以帮助他们得到更好的工作岗位。

二、用人单位不甘心只做“培训基地”

“先就业”确实是一种比较务实的就业态度, 近些年来, 越临近毕业, 大家找工作的要求就越低。然而, 企业并不高兴, 尽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屈就”, 企业却不一定愿意“笑纳”这些人才。一些企业人力资源主管强调, 不要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想法, 高流动率会让用人单位望而却步。一位人力资源主管说:“我们这里不是培训基地, 请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低“成活率”和频繁跳槽现象, 使企业培养人才的苦心“付之东流”。这让不少用人单位在选择人才时不得不小心谨慎。某地产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的一份调查数据, 在过去12个月到18个月内, 人才流失增加了38%;其中73%的雇员是从前一份工作辞职过来的, 24%的雇员已经有过3份或更多的工作, 22%的雇员有可能在加入的次年离职。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是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大都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态度, 让不少用人单位培养人才的苦心“付之东流”, 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没有任何一个企业会承诺以“先就业”为前提, 一定给予从业者“再择业”权力。企业对高职学生的“频繁跳槽“是防不胜防。

三、“先就业后择业”不是解决就业之道

“先就业后择业”不是解决就业之道。首先, 整个就业市场需要同步增长的需求市场, 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经济积极扩张, 产生更多职位来容纳、消化继续增长的新劳动人口。就此而言, 即使个人与企业克服了客观障碍, 没得到就业机会的人仍然没有岗位去接收, 不会因为不加选择的全天候就业形态而增加岗位数量, 容纳完所有亟待就业的劳力。无条件就业不是创造新岗位的方法, 只是个人解决竞业的态度与择业机会稀少之反映, 不属于解决途径。其次, 在于就业市场是就业问题不是择业问题。对客观障碍屈从的人, 只是意味着他把本来可以获得的机会让渡与他人, 转移了岗位, 留在愿意克服障碍的人手上。但就业压力来自过大的供应面对过小的需求, 也就是说, 就业因为同期人数巨大发生激烈竞争。这就表明, 就业问题的第一性是就业竞争, 是能不能得到工作权利的问题, 而不是择业竞争, 取得满意工作机会的问题。择业发生于个人职业规划中。困难发生于第一性, 即取得岗位的困难与取得岗位机会的稀少增加的这种取得艰苦。人们本来就没有充分就业机会, 又何谈择业, 何谈不就业呢?

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高职院校毕业生应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主要可从以下几点把握好:

1. 认清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为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设计

职业生涯, 又称职业发展、职业发展历程, 它是一个人在一生中所从事的各种职业的总称, 或是一个人一生中从事各种职业工作的历程。而职业生涯设计则是对个人一生职业发展道路的设想和规划。大学生进行自我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就是协助个人达到和实现个人职业目标, 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 认清自己以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并在评估内外环境的优劣、限制等的基础上, 设计出合理可行的、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职业生涯设计要以“兴趣、爱好为中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也是最初的原动力。从事一项自己喜欢的职业, 职业生涯就会变得更有趣、更为有意义, 也更易获得职业满意与成功。很多成功事例都证明了这一点。正是对足球的执着和热爱, 才使贝利步入足坛, 把足球事业作为他终生的职业目标, 也正是足球给他带来了无穷的乐趣、荣誉和财富。

2. 珍惜现有的工作机会, 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找工作时, 很多大学生喜欢将自己所找的岗位跟周围的人或周边的同学对比, 其往往仅从待遇这一方面进行对比。比如, 搞技术的人跟做销售的人进行对比, 搞IT行业的跟做化工行业的对比……一系列的对比后, 如发现自己的待遇不好, 就会出现挫败感、情绪变得低落, 进而对所选择的工作失去信心, 人也变得好高骛远、不切实际, 甚至随意丢弃现有所择岗位, 与签约单位毁约等现象。其实这种心态是不对的。原因在于这种对比是较片面的, 部分是由于行业结构或个人努力程度的不同而造成的, 进行这种对比根本没太大意义。我们在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后, 就要认真、有毅力、有信心地坚持下去, 一步一个脚印, 努力向人生的职业高峰攀登。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 珍惜现有的每个工作机会, 脚踏实地, 努力向前, 才是职业选择成功的基础。

3. 在竞争中发展自己, 在发展中规划自己

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 培养雄厚的竞争实力, 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这就要求大学生要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和扎实的实际操作能力, 避免出现所谓的“眼高手低”现象, 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这也是目前很多用人单位选拔大学生毕业生着重考察的一个方面。

4. 不断地完善自我, 树立自主创业和终身学习的观念

国家对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和一些有效的支持政策, 如大学生创业“免收创业前两年税收”等。大学生在进行职业选择时, 要善于发现自身存在的潜能, 打破“铁饭碗”的传统就业观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进行自主创业。把自主创业当成职业生涯的一部分, 在创业中寻求人生的快乐和奋斗的精神点。再者, 目前我们所处的是知识经济的信息社会, 每天的信息量瞬息万变, 知识就是财富, 要善于把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研究显示:在大学所学的知识, 毕业三年后有50%的已跟不上时代发展, 可以想象, 不主动去学习新知识, 毕业几年后一名大学生就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文盲”。因此, 高职院校毕业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毕业并不意味着学习生涯的结束, 相反它是另一种学习方式的起点:自主学习。通过自主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 取得更好的发展, 获得更多的职业成功与职业满意, 以便更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5. 不能一味地只盯住大城市, 要树立到中小城市、农村去的观念

如今,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 很多领域人才已相对达到饱和, 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却出现了人才匮乏现象, 特别是一些优秀的高科技人才尤为缺乏。只要你是一块“金子”, 走到哪里都会发光,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 国家正在积极开发西部, 为此也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西部发展的人才优惠政策, 高职院校毕业生要积极响应西部志愿者计划, 敢于锻炼自己, 在最需要的地方施展自己的才华。

参考文献

篇4:先就业再创业

2001年毕业后,刘艳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家境贫寒缺少资金,找不到创业启动资金,必修通过打工积累启动资金。她先在杭州打工,在异乡尝尽了打工的辛酸,在2002年上半年返回徐州。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当时缺少周转资金,几乎每隔2~3天就要骑着自行车去市内的批发市场进货,每次单程骑车要2.5个小时,凌晨就要出发,说实话一个女孩子确实挺害怕的,到了市场还要和人家讨价还价,真是一言难尽!后来生意渐渐有了一些起色。

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要成立自己的食品厂,要注册自己的公司。多次向家乡政府寻求支持,跑来了贷款,加上开店所赚的钱,终于建成了自己的食品厂,2002年下半年在淮海食品城注册了徐州今喜多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公司起步阶段举步维艰,生产的食品档次太低,市场没有打开,资金周转不畅,重重困难接踵而至。很多时候身心俱疲欲哭无泪,很多时候想到了放弃,但是发家致富造福家乡的信念鼓舞她迎难而上。搞市场调查,确定生产方向;多方学习,改进食品工艺;诚信经营,努力拓宽市场,科学管理,团结员工,形成合力。企业走出了低谷,2006年创办铜山金对河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固定职工60余人,公司资产总额达500余万元。

篇5:先就业后创业

被称为“最难就业年”的已经过去,但的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被称为“更难就业年”。昨天,教育部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百问》,针对毕业生关心的话题,详细解答了“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享受哪些帮扶政策”、“在校期间高校毕业生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提升就业能力”等问题。为保证大学生就业,国家还给予大学生自主创业众多优惠,如税收优惠、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等。

可否在就业当地落户?

“目前扬城关于大学生未就业落户的规定,和全省还有所不同,此前就已经取消了相关限制,扬城的大学生都可以‘先落户后就业’。”市人才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专科以上学历毕业生自愿来扬州就业而暂未落实就业单位的,他们的户籍关系均可委托市人才服务中心代理。

如何“先落户后就业”?这位负责人表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报到、派遣工作一般统一从7月1日开始办理。根据往年惯例,市人才中心确认收到毕业生档案后,方予办理有关就业手续。凡在市区落实用人单位的大中专毕业生办理报到手续,须携带毕业证书、报到证、户口迁移证、报到证复印件,以及其他相关证明,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双选协议书、体检证明等有关材料。

自主创业有哪些优惠?

现在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享受哪些优惠政策?

据介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税收优惠:持《就业失业登记证》的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年度内从事个体经营的,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支持: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从事微利项目的,可享受不超过10万元贷款额度的财政贴息扶持。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免收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毕业2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享受培训补贴:对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学年(即从毕业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个月)内参加创业培训的,根据其获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就业、创业情况,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

如何帮扶困难家庭毕业生?

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可享受在各级机关考录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时,免收其报名费和体检费。

为帮助困难家庭的高校毕业生求职就业,高校一般都会安排经费作为困难家庭毕业生的求职补助,或对已成功就业的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奖励。困难家庭的毕业生可向所在院系书面申请。

从20起,对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毕业年度内高校毕业生,可给予一次性求职补贴,补贴标准由各省级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当地实际制定。

基层就业有何优惠政策?

为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教育部按照文件规定,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高校毕业生,符合公益性岗位就业条件并在公益性岗位就业的,按照国家现行促进就业政策的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公益性岗位补贴。

对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其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就业的,给予薪酬或生活补贴,同时按规定参加有关社会保险。

对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并履行一定服务期限的高校毕业生,以及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的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实施相应的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

篇6:先就业后创业

先就业再择业或先择业再就业辩论赛

一、活动背景: 经济危机稍稍平息,面对前段时间的就业压力不少大学生还是 心有余悸。对于我们这些在校大学生来说是择业还是先就业显得尤为 重要, 有的同学说先就业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保证就业率, 有的同学说 先择业是对自己负责任, 有利于以后事业的长足发展。但是不少同学 还处在迷茫之中,所以指导同学们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迫在眉 睫。

二、活动目的: 本次辩论赛主要为了解同学们对择业与就业的看法, 指导同学 们树立正确的择业与就业观, 加强模具一班和二班的交流, 活跃校园 气氛开拓思想,体现大学生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发 掘辩论人才,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视听、演讲和其他能力,团队的 组织和团结协作能力。

三、活动宗旨:

友谊第一, 比赛第二,挑战自我,团结奋进。

四、辩题: 正方:先就业后择业 反方:先择业后就业

五、参赛队伍: 模具 1131与模具 1132各出一支由 5名同学组成的参赛队。

六、活动时间: 2011年 12月 6日 晚 6:20 地点:西教 419

七、参赛要求:

1、两参赛领队、队员仔细阅读本次辩论赛赛制、规则及评分标准 熟悉有关赛程安排。

2、两队可自行决定各场比赛的排阵, 即一辩、二辩、三辩、四辩、五辩, 名单必须在每场比赛前一天交至赛委会, 名单一经提交不得更 改。

3、为了方便评委团评判,便于观众(听众了解辩论的内容及进 度,要求参赛队员用普通话表述。

4、各参赛队队员请在每场比赛之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 并在每 场比赛开始前 30分钟到达比赛现场,配合主办方对赛事的统筹安排 及必要的赛前事宜。

5、比赛中辩手不得离开座位,不得打扰任何一方辩手发言。

八、赛事安排:(一、前期:

1、在两班进行宣传

2、做好报名工作的统计

3、组织两支参赛队伍抽签决定比赛辩题

中期:

1、借教室(大及比赛所需设备

2、安排人员提前到场布置现场

3、比赛过程中安排工作人员进行维持现场秩序 后期:

1、赛后安排人员打扫教室

2、做好活动总结

(二、辩论赛程序(由主持人执行 :

1、主持人开场,队员入场,介绍对垒队伍及所持立场,参赛 队员自我介绍,主持人发言并宣布比赛开始。

2、对垒双方就辩题展开辩论。

3、一辩总结陈词之后中场休息, 同学自发上台表演为各自班 级助威。

4、之后进行正反两方自由辩论和正反两方五辩总结陈词。

5、比赛结束,请老师点评本场辩论赛,并评出双方得分。

5、宣布比赛结果及本场最佳选手,并给予一定奖励。(三、赛场布置:

1、模具一班、二班班委全面负责:包括 PPT、音响、座次表、组织入场及会场的清理等等。

九、评分标准:(见附表

十、赛制:(见附表

十二、人员安排 :

总负责人 :陈冬 拍照人员 :廉中正 所需物品采办:封晨 现场秩序维护:陆一帆 蒋念 主持人 :冯晶晶 计时人员 :刘浩

活动策划人 :张羽倩 冯晶晶 陈冬 中场休息表演人员:张羽倩 陈顺清 梁鑫 正方辩手 :单扬 张羽倩 叶旭 叶盼 杨少晖 附表: 赛制 :

1、比赛由 2个班级各出一个代表队对决

2、辩题由赛委会提前 3天通知。

3、比赛由陈词、攻辩、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四部分组成。1、开篇陈词:由正方一辩、反方一辩先后进行,各有 2分钟。、攻辩阶段:顺序由正方二辩、反方二辩、正方三辩、反方三 辩、正方四辩和反方四辩分别选择对方的二辩、三辩或四辩开展一对 一攻辩,问答双方同时站立。每次提问方提问时间不得超过 10秒, 答问方回答时间不得超过 20秒,双方总用时不得超过 1分 30秒。3、攻辩小结:由正方一辩、反方一辩进行攻辩小结,各有 2分 钟。、自由辩论:由正方开始,每队各有 4分钟。

注:自由辩论规则

(1 在自由辩论时间里, 每一位辩手的发言次序、时间和次数 都不受限制。但是, 整队的发言时间每队自由辩论的规定 时间。辩手应充分利用这段时间, 加强自己的观点, 反驳 对方的言论,若流于空乏谩骂,则会影响该队分数。

(2自由辩论时间开始时正方任何一位队员起立发言,在其 发言结束后,反方的任何一位队员应立即起立发言双方 依次轮流,直到双方时间用完为止。

(3两位计时人员将分别为两队计时,若一队的发言时间用 尽,另一队还有剩余时间,则该队队员可以继续发言, 直至该队时间用完为止。

5、总结陈词:正反方四辩分别进行总结陈词,双方各有三分钟。注:

1、选手必须按照辩论赛的规则进行辩论,不得有诋毁他人、拍 桌子等不文明行为。

2、当每位辩手发言时间剩下 30秒时,主持人提醒示意,时间到 发言完毕,选手必须立即停止发言。

团体评分标准: 根据辩论队的整体形象,从辩风、整体配合、语言运用、临场反 应(语言、风度、举止、表情 等方面评分;有团队精神, 相互支持;论辩衔接流畅;反应敏捷,应对能力强;问答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有 效的打击对方。

1、立论陈词:(1开篇立论逻辑清晰,言简意赅(2论点明晰,论据充足,分析透彻,引证有力(3论据内容丰富,引用资料充分确当(4分析的角度和层次具有说服力和逻辑性

(5 语 言 表 达 流 畅、有 文 采(20分

2、攻辩环节:(1全面归纳对方的矛盾和差错,并做系统的反驳和 攻击(2提问简明,击中要害

(3辩护有力、有理、有据,说服力强(30分

3、自由辩论:(1攻防转换有序,把握论辩主动权(2针对对方论点、论据进行有力反驳

(3 坚 守 并 能 进 一 步 巩 固、扩 大 阵 地(20分

4、总结陈词:(1全面总结本方的立场、论证,系统反驳对方的进 攻,为本方辩护(2能针对辩论会整体态势进行终结陈词,不脱离实 际(20分

5、团队配合:(1表达清晰、论证合理而有力(2回答问题精准、处理问题有技巧(攻、守、避合 理(3推理过程合乎逻辑,事实引用得当(4 针 对 性 强 , 有 理 有 据(10分 个人评分:

1、语言表达:(1普通话标准、语速适中(2语调平和合理(3口头、肢体语言和谐(4修辞得当、表达合理

(5表达流畅、说理透彻

2、逻辑推理:(1逻辑推理过程清晰(2论证结果合理、有力(3善于处理逻辑难点

3、辩驳能力:(1提问简明(2设问针对性强、火力强劲,(3回答问题精准、处理问题有技巧(4反驳有理有据、论证有力(5引用实例恰当

4、临场反应:(1反应敏捷(2用语得体(3技巧多元得当

5、整体意识:(1分工合理、协调一致(2衔接有序、互为攻守

(3自由辩论错落有制、气氛调节有度

6、综合印象:(1 仪态、着装合理(2 台风与辩风(3 有风度及幽默感

(4 尊重对方辩友、评委和观众 正反两方在激烈交锋

中场休息同学奉上精彩节目

精彩的辩论赢得热烈的掌声

老师在做最后的点评

活动总结 本周星期二晚自习第九、十两节课,我们班同学和模具 1131 班 同学在职业生涯规划课陈香娟老师的安排和指导下进行了一场辩题 为“先择业后就业还是先就业后择业”的辩论赛,目的是加强我们对 自己专业的了解并树立正确的就业和择业观。“先就业再择业”我方以此辩题与反方进行了激烈辩论。本次辩 题紧扣我们大学生将来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就业难。通过这次辩论 赛,同学们对本专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扩充了同学们的学习思考 空间,对先就业和先择业的利弊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也让辩手们懂 得了如何尊重对手,加强了我们两个班级之间的友谊。赛前同学们通 过广泛地收集资料,寻找有力证据并且对赛场进行了规划布置,为辩 论赛顺利进行奠定基础。同时在整个辩论赛过程中,体现了一种更加 值得发扬的精神——团队合作精神。五个辩手分工合作,形成了一个 密不可分的战斗集体。为了缓解会场紧张气氛,我们还安排了精彩的 节目表演,让辩手们在紧张之余稍微放松了心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还是感到我们有几点不足之处。同学们在 准备阶段缺乏交流和沟通。在辩论会上,同学们都是自己在说自己的 观点,甚至还出现自己一方说的观点令对方不知所云的情况。我们 缺乏锻炼的机会,在公众场合发言比较紧张。辩论赛结束后,我听到 有的同学说:我坐在

自己的位置上明明想好了应该怎么说,但当自己 站起来的时候,思维就一下子短路了,刚刚想说的话就不知道跑哪去 了。这就是我们过于紧张、缺乏锻炼展现自我的结果。而且,在会场

篇7:先就业后创业

2010年04月20日 09:37北京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

2条

在今年结束不久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举行了主题为“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这次采访云集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万达总裁王健林等多位“中国式盖茨”,也引发了一场关于大学生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的讨论。

一部分观点认为:鼓励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去创业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去创业,有两大“害”。第一“害”是对大学教育的冲击。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就开始想着怎么样做生意,忘掉了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把自己的底蕴变厚些。第二“害”是给学生带来了心态上的问题。因为创业的学生大部分都遭遇了失败,成功的例子非常少。而另一种看法则认为:大学生应当先试试创业,不行再就业。

目前,时值应届生毕业时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市场的活跃度也越来越高,创业还是就业这个话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学毕业生的关注,对此,各方专家也以切身经验为毕业生讲述创业还是就业的不同选择。

●观点交锋●

主张“毕业先就业再创业”

观点一: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工作几年再来创业

4月8日下午,在北京联合大学的一间学生实训咖啡厅,校长柳贡慧教授一边喝着咖啡,一边与十几名同学和老师聊着天。张钊同学是广告学院2008届的毕业生,是“同学吧”网站的创办人,也是联大毕业就创业的联大校友。柳校长问他,你作为创业的过来人,你认为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好呢,还是先就业好呢?

张钊介绍,如果让他向现在的师弟师妹来交流经验,他的忠告是:毕业先就业,如果有创业的想法,可以在工作几年后再出来创业。“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是在每天不断的困难中苦苦的煎熬,只有承受了别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做出了别人无法达到的事情,才有成功的可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功,我们正准备迎接更大的困难、承受更大的痛苦,这样方有成仁的一天。但是你想过你的家人吗?在你痛并快乐着的时候,你的家人也承担着巨大的风险。他们本该安享晚年,看着你有稳定的工作,娶妻生子,但却由于你的这个决定,不得不背负和你同样的压力。” 北京联合大学柳贡慧校长介绍,2009年3月,为了扶持学生创业,学校成立了北京联合大学创业扶持基金,拿出20万元,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分别用不同的额度扶持10个学生创业项目。过了一年的时间,10个项目还有5个存活。所以从个人感觉来讲,大学生毕业就创业还是要慎重。大学生还是应该先就业,在企业中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了各种经验和人脉关系再创业。

观点二:创业困难多,学校知识不足

关于大学生创业有何种不利因素,张钊介绍了自己创业中经历的困难。他介绍说,矛盾出现在几个方面:

首先是资金严重不足:创业半年左右的时间,自己的积蓄和家人又赞助的2万元已经全部花光。大学生俱乐部每月只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根本抵不了网站的开销。

其次是发展思路错误:自己的公司既有大学生俱乐部,又有网站。大学生俱乐部挣的钱不多,但却耗费了我们大量的精力,反而制约了网站的发展。

三是技术方面的缺失:由于找建站公司做的网站,自身并没有技术人员,网站遇到的问题得不到及时地修改,很多急需的功能无法按时完成。有一次网站被黑客攻击了,等了一个星期才得到修复。

四是团队逐渐松散:那会儿正好是毕业生该找工作的时候,创业团队成员的家里都给了或多或少的压力,看看前方依旧是困难重重,很多成员打了退堂鼓。

五是家人强烈反对:自己的家人也希望我找个稳定的工作,家里甚至托关系给我找到了一个4A广告公司的工作机会。之后的每一次晚饭都变成了批斗会,父母强烈建议我找个工作。

据张钊介绍,他在大学时就是校园活动的积极分子,办过同学俱乐部,做过市场推广、策划等活动,也为了开展校园活动找过赞助。他觉得自己算是个有主见的人,上学时选课就挑对自己创业有用的课来上。创业时,也是经过仔细的市场考察后才做出的决定。但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很多问题是他上学时没有想到的。

观点三:大学生普遍不具备专业技能

北京联合大学招生就业办负责人表示,资金不足、技术缺失、团队松散等等问题,其实就是大学生创业普遍会遇到的问题。由于学校开设了创业基金,经常会有学生来咨询创业的问题,这位负责人表示,学校请了一些企业家、投资人、创业人士作为创业基金的评委,从学生咨询的问题来看,最主要的还是对创业会遇到的困难认识不足。

北京青年宫副主任杨志宏介绍,为了鼓励青年创业,青年宫举办和承办过一些创业大赛。从以往的经验看,他个人并不鼓励大学生一毕业就创业。杨志宏表示,现在的一些大学生创业项目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主要集中在一些简单的商业领域,这也不可能创造很多工作岗位。从创建一个企业来讲,从刚开始的工商注册、招聘人员,到企业运作中的成本核算,大学生基本都不具备这些知识。因此,先就业,可以在企业和社会中学习一段时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资本之后再寻求创业的机会。

●新闻回放●

俞敏洪反对“一毕业就创业”

在今年的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是一个误导”的言论引起了很大争论。日前,本报记者采访时,俞敏洪先生依然坚持他的观点。

俞敏洪先生表示,如果一个人一辈子没有一次创业经历的话,那是一件非常遗憾的事情。但由于现今大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对于行业的了解、容忍度等都尚不成熟,在面对极其复杂的创业环境时,会给创业增添几分风险。因此,在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大背景下,社会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实际上是一个误导。

他说自己研究过一些国家的教育体制,仅有美国是在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创业的国家。“我们讲创业就会谈到比尔·盖茨,为什么呢?毕竟像比尔·盖茨这样具有天赋的人屈指可数。”俞敏洪说,大学是大学生认真研究、学习的地方,而现在中国的大学中却有这样一种时尚,大学生在一二年级便开始琢磨如何去做生意,把大学四年应该认真学习、如何积累知识的使命给忽略了。因此,鼓励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会带来诸多不利因素,同时,这也是对大学教育的严重冲击。

“如果说鼓励大学生在校创业的话,请问我们有几个老师有过在校创业的经历?我们的老师会理解大学生创业的艰辛吗?”他说,“每次谈到鼓励让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去创业这个话题,我都会泼凉水,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俞敏洪指出,大学生在校期间或毕业后就创业成功的例子非常少,因为一旦创业失败之后,首先,会给学生带来心态上的问题。在创业中遇到困难或挫折时,通常情况下年轻的大学生不会自我反思,找出真正失败的原因以积累经验再次创业;他们只会怨社会太黑暗、极不公平,认为社会资源高度集中于少数人手中。另外,他们还会怨人心,比如创业初期约定与几个同学合作,但当遇到问题时便会推卸责任,把问题归结于创业团队的懒惰、贪婪、不合作,从而对创业团队、社会失去信心。

一旦一个年轻人对社会失去信心、对周围的人失去信心之后,未来的学习、工作就会没有激情。只要认真观察就会发现,一些大学生毕业后就直接创业,由于初期创业的诸多因素而失败之后便会对未来缺乏信心。因此,俞敏洪认为大学生毕业应该先工作,即便是在你父母的单位工作,毕竟现在很多父母本身就是创业者。他说,“比如我的孩子长大了,就会鼓励他到我这里来实习,通过我的言传身教,告诉他如何应对各种困难,如何对社会、对人保持信心与激情。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可以观察到老板在如何工作、如何与同事相处,尤其是在权衡利益与权力的人群社会之中,变成令大家折服的人。”

●观点交锋● 主张“毕业先创业”

观点一: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素质训练

在本次采访中,支持创业的专家、企业家们也没有认为大学生应该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盲目地去创业,他们之所以被划入创业支持者的行列,其实是他们对创业抱有更多的激情和紧迫感,进而也就被人为地划入了“鼓吹”创业之列。

“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是一个伪命题!”《创业家》杂志创办人、社长兼主编牛文文对于目前大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的问题表达了担忧,他认为,创业并不应该是相对于就业的另一种选择,而该成为每一个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素质锻炼。

“大学生都应该经历这么一个创业锻炼的过程,就像是国家对大学生进行军训以锻炼其纪律和军事素养一样,应该有更多的投入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培训。”牛文文表示,创业并不适合每一个人,只有一些具备创业素质的人才适合进行创业。而如何判断是否具有这种素质呢?只有通过创业锻炼,而这一机会的提供更多的应该有赖于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各种企业在内的整个社会。

而对于很多人担心的创业失败可能带来的后果,牛文文认为,无论这个培养是成功或失败,都将会对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产生积极的作用。“极少数具备创业素质的人可以因此而开始自己的事业,而经过创业的训练发现自己不具备这个资质的人,也能够更好地了解整个社会运作的机制,并且从中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定位。只有经过创业的过程,一个人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并懂得定位自己社会位置的成熟的人。” 牛文文还专门提到“创业指数”这个概念,“创业指数”是一个国家经济活力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美国和中国的创业指数高,是这两个国家持续增长的重要点,而相比而言,日本的发展就显得不够有力。未来30年,中国将进入一个创业型社会”。

观点二:鼓励创业,会带来大量就业岗位

据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相关人士介绍,以创业氛围比较浓厚的上海为例,创业带动就业效应近年来逐渐显现。截至2009年12月,该基金会创业企业为2196人提供了就业岗位,其中本科以上学历1612人。在创业者核心团队中,博士生所占比例为12%,硕士生37%,本科生42%,大专生9%。

“我觉得,先就业还是先创业没有一定的规定和约束。关键是看你是否准备好了。”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教育研究部总监李俊认为,包括承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创业所需的资金准备、创业实践中的知识准备、是否充满着创业激情、是否具有明确的创业目标、是否具有创业的能力等方面都是自我判断的标准。“如果你是一个有准备、有激情、有目标、有能力的创业人才,那么可以毕业之后就去创业,如果没有的话,还请先就业,再去创业。在就业中为创业做好准备。”同时,就业紧迫的情况也是不容忽视的,李俊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就业岗位的缺乏。“鼓励创业,会带动大量的岗位。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本末倒置。就业是创业的结果,而不是目标。仅因为就业而去创业,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要鼓励创业,特别是鼓励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的创业。”

观点三:创业也是学习的过程

京东商城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认为,先创业还是先就业,这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而定。刘强东说:“我在大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创业,创业的过程很曲折,也经历了挫折。但我在其中学到了很多处事的道理,接触到真实的社会。大学毕业后我去‘就业’,在公司中学到大量的管理和运营的经验,这同样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后,我又一次开始了创业,直到现在。”

刘强东表示,在不同的阶段,无论是创业还是“就业”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只有经历了这一切后,你才会清楚地知道自己到底想去做什么,是继续在公司工作,还是选择自己去创业。在学校的时候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学习,如果有精力可以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但学业依然是最重要的!不要盲目地创业,不要为了创业去创业。

作为另一个也在互联网上创业并刚刚尝到一点成功滋味的张钊来讲,虽然他列举了大学生创业之难,但他同时也在提交给学校的一份报告里说到:“创业决不是一时的激情,如果你已经选择了创业,那就坚定下来、坚持下去。在这条充满荆棘的路上,随时都会开出希望的花朵;在这片充满血腥的海域里,激情与挑战并存。在路上,你的家人会为你骄傲;在路上,你将证明你是一个强者。相信在到达彼岸的时候,你将感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快乐。”

●记者手记● 创业不分先后

创业对于当前的中国社会,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在上世纪90年代初,也流行一个词叫“下海”,“下海”是指那些放弃铁饭碗,拿起“泥饭碗”的人,其中有人是给老板打工,有些就是自己创业。在那个流行“下海”的年代,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创业的兴起,对于当前中国经济转型、走出金融危机的影响、维持社会稳定有重大意义。其中一点是,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要有大量的活跃的民营经济作支撑,民营经济还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目前民营经济的发展步履维艰,体现出了创业之难,进而无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就业难,并不是岗位总数不够,而是结构不合理。创业难,所以就业难;只有创业易,才能就业易。解决了民营经济的创业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学生就业的困扰。对那些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来讲,创业应慎重,创业不分先后。

呵呵,那你想创什么业?根据你自身的能力去看好创什么业,不要盲目的去追求创业!

我是个创业者,知道创业的难处,我原先的学习也很好,一直梦想能上到大学,可是我的家庭条件不允许,所以我就很早算是辍学了,踏入了社会,我的家庭条件很差,于是就想自己创一番事业,改变自己的家庭,当时没有任何的资金,没有任何的人帮我,连亲戚朋友都不愿意帮我,这就是家穷造成的!

于是我就边打工边学习,边打工边看领导是怎么管理的,是怎么处理关系的,我从92年踏入社会,一直学到98年,七年的时间,我打工赚来的钱都投资在了学习请客打关系上,99年我拿着手里仅有的700元,创立了我第一支打工队伍!

又经过自己几年的摸索进取,终于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淄博双龙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现在好多了,那些亲戚朋友们也想争先恐后的借给我钱了,也想争先恐后的帮我了,可是我现在不需要了!

可是在创业中我又遇到了另一个难题,就是知识和学历的缺乏,自己干了这些年也有很多的关系了,有时有朋友让我往政界发展,可你知道吗?政界发展的第一要求就是学历!

朋友,听我的,先踏入社会给别人打工,要想成为一个好的老板,必须从最基本的做起,先当好一名员工,一个地方不要工作的时间太长了,太长了会磨灭自己的意志的!三个月就足够了,一定要学习一个企业的长处,学习每个人的生存观念,看看那些员工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板,再看看好的老板是怎么管理的!等到自己打工超过六个地方,一年半的时间,那时你就应该成熟了,知道员工和老板的区别了,那你就可以创业了,但是一定不要创大的,从小做起!我把我的座右铭送给你:

一、相信自己!

二、为君者言出必行,行必果!

三、一定要冷静、沉着、缜密、恒心!

朋友,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有恒心!一定要坚持,这是创业者所应具备的第一要点!那些半途而废的都是坚持不下来的!三分钟的热度是不行的!明白吗? 我原先酷爱写作,只是学历太差,一直怕自己写不了,可是我坚持写,在没事的时候就坐在办公室写,呵呵,现在我的小说有好几家出版社想和我签协议,行云之龙就是我的笔名,在主页可以搜到!

朋友,先学习后创业,我支持你!如果有创业这方面的问题,可以和我聊聊,我虽然不是很懂,但是我会努力给你解答!

祝你早日创业成功,或许我们会成为以后的创业伙伴!我的联系方式在我公司的网站上有,我叫龙行云!

现在经济危机大背景下,哪有那么多工作岗位任你选呢?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裁员啊,你先找个单位,把工作岗位先占上,先挣着工资才是真的,觉得专业不合适以后再跳槽就是了,难道为了等个合适的工作岗位在家先蹲上几年不成?你父母不唠叨你?早点自食其力才是真!你怎么知道刚开始选择的职业不适合你呢 呵呵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自己的适应能力!找工作无非就是看条件:工资高,待遇好,离家近,时间稳定,或者一个好的老板!这几样怎么也要有一条沾边的,不要再等了,祝朋友上岗成功!你怎么知道刚开始选择的职业不适合你呢

我举一些例子给你!1:择业是为了更好的去就业。

2:通过择业,可以培养自己对自己的责任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3:既然伯乐难遇,我们就应该自己主动创造机会去寻找伯乐,择业是前提、基础,通过正确的择业,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发挥自己最大的才能。通过择业能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4:试问大学生毕业后选择就业,那所有工作岗位不都饱和?而且并没有择之以才,那么整个社会会怎样呢? 举例:1:近年来,学生、家长和学校绞尽脑汁,千方百计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先就业后择业”就是高校为了促进毕业生就业、提高就业率采取的一项措施。然而,它可能在短期内取得较大成效,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值得商榷。近日广州市一项调查显示,应届大学生“成活率”在用人单位中只有10%。意思是说,有九成应届毕业生背叛老东家,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工作一段时间后很快便流失了,以致一些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

2:我们不能不看到,“先就业后择业”的观点必然影响大学生的诚信形象。绝大多数应届毕业生将用人单位作为跳板,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不良现象,它必然使用人单位感到伤心和失落,产生被欺骗和被玩弄的感觉,甚至会逼迫他们采用更加强有力的自我保护手段以约束求职者。事实上有的用人单位干脆“拒用应届毕业生”。企业把录用应届毕业生当成一场赌博,这对大学毕业生来说决不是好兆头。到头来,形成恶性循环,用人单位和大学应届毕业生之间“麻秆打狼---两头怕”,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长远利益,也影响人才市场的正常健康发展。

3:首先,有的学生迫于生计压力,不管是否喜欢或者是否合适,可能会选择了一个“好工作”,但这个工作可能并不适合他,但由于生活所迫,不得不在现在工作上干下去。比如,有一个大学生在大学毕业的时候参加了县的公务员考试,最终以全县第二名的成绩,最后进入了县某机关部门工作。但是到机关以后,由于自己性格并不喜欢应酬,也不喜欢喝酒,但工作又要求她不得不应酬和喝酒。她感到工作就像受罪一样,但她又不能舍弃一个月两千多块钱的收入。先就业后择业的结果就可能是“干一辈子自己并不合适的工作”。其次,有的学生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在工作过程中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总想跳槽。在单位里边稍微遇到一点问题和困难,就跳槽。有的大学生在毕业不到一年就换了好几个工作。有一个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年内没有跳槽的毕业大约只有20%左右。有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到了一个超市作销售工作,还来觉得超市工作时间长,就跳到某企业作市场运销工作,后来又发现作市场营销工作成天在外面奔波太辛苦,就跳到某公司做办公室文员,在办公室里边有发现同事关系不太处理得好,她又想换工作,但自己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换什么样的工作了。可以,先就业后择业却变成了一个不断逃避现有工作的借口。不断跳槽的结果是工作始终没法稳定下来,始终处于“找工作”的状态之中。

4:郭召良博士说,没有职业理想职业目标的“先就业后择业”结果只能是“瞎就业”。我们就业要“超越找工作”,在职业选择的过程中,要有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的概念。

5:郭博士说,“先就业后择业”和“先择业后就业”形式上看来没有太差的差别,实际上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不同。“先就业后择业”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们是在现有可供选择的情形中进行选择,他们会随波逐流,他们没有什么目标。“先择业后就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是事前确定自己的追求目标,然后选择一个合适地地方开始自己的职业,他们主动为下一次职业变动做准备,总是在自己准备好以后,变动自己的职业。

6:郭召良博士鼓励大学生说,“只要你的职业理想够高,你就不会怕起点够低。”

我总是感慨,大学培育出来的“天子骄子”的你,到底都学了些什么?连对这个问题都还感到彷徨,亏你父母养育你这么久,你知道什么叫“羞耻”吗?平时你的自命不凡、嚣张跋扈呢?怎么到了现在就怂了?后悔没有学得更多更扎实?后悔之前缺乏社会实践?一次次求职被拒自信全无被打击得体无完肤?看到别人顺利拿到offer你自惭形秽吗?

你一定很焦虑、很恐惧吧,有没有觉得自己现在像个乞丐,在乞求别人给你口饭吃啊?或者,像不像条没人要的流浪狗,只能吃些残羹冷炙,甚至是别人不要的垃圾?这一切是谁造成的?还不是因为你的愚蠢。你已经工作两年了,一直干的不开心,现在辞职待业,不太清楚自己的发展方向?如果刚毕业的大学生尚且可以姑息的话,那么作为已经踏入社会两年了的你,是不是白痴得彻底了一些?辞职后发现世道不一样了,工作难找了吧?辞职前跟老板拍桌子瞪眼的勇气去哪了?搞不清楚状况就冲动,活该你莽撞!不过你的出现还是有价值的,起码让那些毕业生们知道,不仅仅在离开校园时会遇到就业问题,即使工作两年了问题依旧。愚蠢跟年龄没什么关系。感谢你成为了有力的反面教材。非常感谢。

最后,我不知道为什么你还在看我的文字。我从一开始就在挑衅你,侮辱你,你怎么还能坚持?喜欢被我的文字践踏吗?中国武术博大精深,十八般武艺无数兵器。但是,刀枪棍棒你不学,你偏偏学“贱”;上剑中剑你不学,你偏偏学“下贱”。莫非你真的相信“人至贱则无敌”这句鬼话?那么对于你的无敌,我很无语。

言语是有力度的。你现在心情如何?在大动肝火吗?听到你愤怒的消息,让我很开心。因为我可以想象你的情绪让你体内的细胞分泌出毒素然后隐藏在你身体里。用一些词语就能达到这种“杀人于无形”的效果,令人畅快淋漓。

无论如何,你已经看到这一行了,感谢你的宽容。事实上,我知道你不会那么仇视我的。因为,如果你真的在待业中,那么上面那些尖酸刻薄的词语,一定在你的脑海里浮现过,你一定不止一次的对自己说过这些恶毒的负面言语。只是这次是由我复述出来而已。

原谅我用这么下流的手段 —— 给个巴掌,给个甜枣。其实我更喜欢香港那边直白的说辞 —— “一口砂糖一口屎”。

有时候我是个商人。在生意场上,客户是要经过挑选的。有些客户根本不会为你创造任何价值,那为什么要给他提供服务?

有时候我是个培训师。作为培训师,学员是要经过挑选的。我深刻的理解到,愚蠢的学员是不值得帮助的。因为除了耗费相当的时间、精力和苦心之外,留下的只是他的抱怨和咒骂。为什么不把心血花在更有价值的学员身上? 有时候我是个写手。当然,读者同样是经过挑选的。如果你一开始就不喜欢我的诠释方式,又何必耗费时间呢?你一定有更好的选择。好吧,我不应该如此含蓄的。我的真实想法是,愚蠢的人根本不配看我的文字。我的经历、心得只愿意跟智者分享。从一开始我就没打算迎合所有人的胃口。

所有的人都无知。所以智者和愚者的根本区别在于:智者知道自己的无知同时能坦然接受;愚蠢的人看不到自己的无知,或者看到了却极力去掩盖,仿佛自己什么都知道。多么可悲啊,愚蠢的人总是一辈子忙着向别人证明 —— 自己不是人。

相信我,我做的蠢人蠢事比你想象得多的多!蠢事做多了,才会学着聪明了起来。当一个人开始坦然承认自己的愚蠢时,就已经不再愚蠢了。因为牛逼,都是从傻逼开始的。如果现在你依旧为你的愚蠢感到自责的话,先冷静点,别着急。在没有确定方向之前不要有任何行动。别再拿“渴望独立”、“要赡养父母”、“责任”之类的屁话来为自己的鲁莽找借口了。反正你已经蠢了20多年,再多蠢些日子又如何呢?用这些时间来参与【邪恶学堂】吧,我会在这里连载,帮你走出困境。三流的培训师给答案,二流的培训师给方法,而我是一流的,我会为你引导方向。

大学生创业网讯 昨天上午的“政协委员谈促进就业”的集体采访中,不少委员提出大学生不必全往就业的道路上挤,应当鼓励创业;然后,也有委员立即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应当“先就业再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大学毕业生年纪很轻,有的是资本去闯一下。”徐冠巨委员说,这么多大学生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国家就业压力非常大。以创业带动就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根本途径。

王健林委员认为,现在大学生出去创业少。大学生不能创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创业勇气,不敢去试。

不过,新东方的“掌门人”俞敏洪立即提出了不同观点。“假如我从北大一毕业出来就创业的话,我现在不知道到哪儿去了。请大家不要一毕业就创业,除非你是比尔·盖茨。”

他说,从现实来看,学生创业大部分是失败的,也许会给他们的心理带来影响。

说法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

鼓励创业,但不强求

大学毕业生,到底应该先创业还是先就业?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认为,现在面对大学生出台了很多创业优惠政策,在学校教育中就引进创业内容和创业辅导,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总的来说是为了鼓励大学生创业。当前大学生创业的氛围还不是很热烈,2009年江苏有45.9万应届大学生,选择去创业的只有1000人左右,比例还相当少。当然,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并不等于每个大学生一毕业就能创业,沈健认为,不要把个别的典型现象当做普遍现象。创业需要很多条件,有内容、有项目,还要有能力和物质条件等,对大学生创业,沈健的态度是,鼓励有创业能力的大学生去创业,但不过分要求每个人都去创业

大学生留学生:先就业还是先创业

大学毕业后,究竟是先就业还是先创业?随着中国大陆的一阵“大学生创业”风潮的鼓舞,许多海外的留学生也纷纷受到鼓舞,在资金与海外阅历、背景的优势下,这些“海归族”“留洋族”在创业这个话题上似乎比传统的大学毕业生更具有先天性优势。

据中国某媒体报道,4月18日,在中国一高校举办的商界传媒企业家高校巡讲会上,与会的4名商界精英都对大学生创业态度保守,劝告大学生要认清自己、耐住寂寞,在就业阶段积累创业基础。而迈普通信执行副总裁罗鹏更加直截了当地说,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只有1%,余下的99%都得失败。(成都商报4月19日)

最近一段时间来,无论是资深的企业家还是80后年轻的一批创业成功新秀们,都似乎不约而同的对大学生毕业生创业持保守态度。此前,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指出,由于人生经验,人与人相处能力等能力的不足,大学生没有必要一毕业就创业。

媒体们喜欢捕风捉影的鼓吹那些创业成功的例子,但细数下来,从2005年到2010年这5年间,究竟数的出几个真正意义上通过白手起家、成功创业的大学毕业生典范?或许有人会立即哪那几位80后创业典范如李想,茅侃侃等人,的确在2000年初,当整个中国乃至全世界都正酝酿在一场IT、网络的革命性时期,不仅中国的一批80后IT精英随之孕育而生,美国的Facebook,MySpace 等等创始人也从大学校园里诞生。但这些奇迹背后的时代背景,却往往被一些鼓吹“大学生创业热”的人给“不经意”给淡化了。

也有冷静的旁观者说,大学生创业从来就没在大学生中热过——有关资料显示,在中国大学毕业生中,毕业选择创业的不到1%——所谓的“大学生创业热”,其实是政府部门和校方的一厢情愿,他们将毕业即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出口,大加“鼓励”和“引导”。查阅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就业工作文件,鼓励大学生创业都是近年来的就业工作要点之一。因此,确切地说,企业家们应该为政府部门和学校引导大学生创业“热”泼冷水。

社会的发展需要企业家、创业者,但不能盲目的鼓励甚至虚构出一幅美轮美奂的“大学毕业生创业热”的假高潮。

难道身在就业第一线的高校,都不了解大学生创业的实际情况,却需要企业家来泼冷水吗?并非如此,查看各高校发布的就业工作报告,往往有如下描述——“我校加大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引导,有15位同学自主创业”,广西正源电机有限公司,这15位同学相对于这所学校六七千名应届毕业生来说(本科加研究生),比例只有千分之二、三,哪有什么“创业热”可言。

但如果有人站出来指出,对于绝大多数的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所必须的主、客观因素还远远无法达到,那势必引来各界的抨击:鼓励引导大学生自主创业可是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工作“重点”,需要重点宣传、重点鼓励。而原因也再明显不过了:教育部门和高校的领导层、决策者真的认为当今大学生创业会达到多大规模吗?不见得,甚至压根就没有人回去期待,但这种积极的暗示、引导和鼓励,可以很光荣的把大学生就业难的“责任”,一定程度转移到大学生自身身上。

这是个很好的逻辑关系:政府部门和学校出台了多么优惠的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环境给你们创造了,毕业生们还是安于传统的就业观,墨守陈规,不敢创业,这就无怪乎就业难了!

近年来政府部门官员和高校负责人,总爱批评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对工作挑肥拣瘦,“有业不就”,这样一来,就业难的责任不就归属于大学生了吗?但有多少大学生“有业不就”呢?现实是,不少大学生甚至提出“零薪酬”求职,对于淘粪工、卖猪肉这类工作岗位,也趋之若鹜。连“打酱油”的也看不过去了。

让极少学生的创业作为解决千军万马毕业军团的“工作重点”,把极少学生、“富二代”的“有业不就”上升为普遍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意识“不端正”,然后总结大学生就业难的“两大根本原因”? 这样的论调,正能让明眼人士叹息:政府、高校们在为学生毕业求职的问题上已经“无计可施”了。

真正问题的根源无人深究:高校育才的方式与社会、企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的供需脱节无人去反省;高校大学四年的综合素质提高结果与企业选拔人才时衡量的标准究竟有多大的鸿沟无人去探讨;而集中火力在凤毛棱角的大学生创业问题上?

就真的以以大学生创业而言,若教育部门和高校真正重视大学生创业,就应该从根本上为大学生创业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同时改变当前的大学教育中对于独立思考,个性化的普遍性打压----试问,那些创业成功的80后们,放在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思路中,真的会被鼓励?

重视大学生创业,如果意识只是停留在一两次讲座和政策宣传就能起到作用,那就太幼稚了。

客观上说,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创业率高达20%相比,我国大学生创业率极低,但是,这不是靠几张文书宣传和讲座论坛就可以提高的。如果大学生在高校、乃至整个教育体制中被“驯服”成缺乏独立思考与处世能力、抵抗压力的心理素质,就是有创业的机会也难以把握。

我国社会给民营企业留下的发展空间很是有限——统计资料显示,在上海,大学毕业生已把去国企作为就业的首选,就业的选择已是如此,遑论创业?当大学生本身能力具备,外界环境恰当,选择创业,那是自然而然的事。

在630万大学生就业难的宏大背景下,讨论大学毕业是就业还是创业,“有业不就”,是否太过明显的避重就轻了?这些就算不至于为细枝末节问题,也绝对无法排到“重点”工作任务的名单上吧。政府部门、学校和社会舆论不要把大学毕业生都看作为冲动的、非理性的人——他们中可能极少数如此——绝大多数的大学生,还是在做教育投入与回报的考量,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家庭环境的就业(或创业)机会。

大学生择业就业该有怎样的心态?听俞敏洪与大学生展开对话——“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

他们或者即将毕业,正忙着找工作;或者已经毕业,就业出现了难题——今年,全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将走向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实,无疑使他们的就业道路出现了诸多障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最近与大学生展开了一场对话,透过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热门话题,传递着诸多人生经验,或许,这对更多大学生会有启发。

关于面试 “面试中愿意弯腰捡两张纸的细节,摆明了他的踏实认真和仔细,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在就业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去面试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

俞敏洪:在面试以前接受一些面试技巧的培训,这是必要的。比如说如何面对老板,怎样做到有问必答,答得恰到好处,包括眼神脸色到底应该怎么展示。

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真正实在的内核,是把你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曾经有家大公司面试时,故意在地上放两张纸,所有的学生进去面试,都不去捡那两张纸,夸夸其谈说自己有什么才能。结果最后走进去一个学生,一句话没说,把两张纸捡起来放在总经理的桌上,然后才开始回答总经理的问题。结果总经理什么问题都没问,说“我录取的就是你”。为什么?细节!愿意弯腰捡两张纸这个细节,就摆明了他做事的踏实认真和仔细,当你的品德和特质露出来的时候,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相信您也面试过很多本科生,您最不满意他们哪一点?

俞敏洪:现在我们遇到的麻烦,就是年轻人心态浮躁。看了锅里的、想着碗里的,看了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我最烦听到的,就是有人来向我抱怨,说这个社会对他如此地不公平。其实人的出身由不得你自己选择,但人生的终点,是由你们自己选择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跑的是一辈子。所以我完全不在乎现在你钱多我钱少,你有社会地位我没有社会地位。钱和社会地位是你可以争取来的吗?福布斯榜上排着的那几百号人,我曾经查过,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农村,来自身无分文的家庭。任何一个只要把社会和别人当做自己敌人、当做自己生活不幸来源的人,你的人生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也不会成功。任何一个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在社会中应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得靠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成功。

关于第一份工作 “只顾耕耘不问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学生:即将毕业的一个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第一份工作的成败与否?

俞敏洪:你面对第一份工作时,就不要去想成败,而是应该去想我怎么样全力以赴地把这份工作做好。你全力以赴以后做成功了,那表明你做这件事情是合适的。如果说全力以赴以后依然做失败了,也很正常,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也许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做。只顾耕耘不回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到大得到了父母较多的呵护。一旦面临找不到工作之类的考验,心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

第一,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你失去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这就是得失。所以我常常说失业能够知道生活的艰辛,失恋能够知道感情的珍贵。

其实我最担心的不是大学生的就业,而是大学生的心智和知识结构。我觉得浮躁本身不算一件坏事,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想要往前走的国家和人,才是存在浮躁,浮躁表明我们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国家。不浮躁死水一潭,就表明社会结构秩序已经全部完成,甚至带有某种意义上的僵化。但是大学生浮躁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大学生活这四年,大学生除了为工作做好准备,还应该得到心灵净化和心灵提升。

学生:相对于本科毕业的时候,研究生毕业时肯定对职业的期望值更高,很可能第一份工作与内心期望之间的落差很大,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俞敏洪:我这儿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地说,其中大部分人表现得“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总经理,恨不得上来给他的一份工作,就是全世界工资最高的。这中间有很多爱面子的成分。其实,当一个人为别人活着时,就非常麻烦了。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如果不坚持自己的追求,你的尊严和自尊同样得不到保证。

我在面试时,有时会试着问:“同学,你想要的工作,我这儿都没有了,但是有两个卫生间没人打扫,你愿意不愿意干?”几乎不会有学生说愿意,实际上他在拒绝扫两个卫生间的时候,丢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打扫厕所,很明显是对你的考验。你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绝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表现是不是符合那种正常的坦然接受一份工作的心态?当你真的把两个卫生间打扫得如此干净,你想我能让你一辈子打扫卫生间吗?至少我给你增加工资,我给你打扫四个卫生间;当你把四个卫生间打扫干净以后,我会考虑,是不是把所有打扫卫生间的后勤人员都给你管理,你不是很自然变成管理者了吗;当你把这些打扫卫生间的人员管理得井井有条,整个公司的环境因为你的管理变得赏心悦目,我不把你提到后勤主任这个位置上我提谁?你如果又干得非常出色的话,我不把你送到哈佛大学去读MBA我送谁去?当我把你送到哈佛大学MBA学完了,你回来你不当总裁谁当?

关于专业 “就业、职业、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学生:我本科是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毕业,是一个非常非常冷的专业。

俞敏洪:你喜欢不喜欢你这个国学专业?

学生:我喜欢它,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非常快乐。

俞敏洪: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这个东西找不到工作?

学生:对,我们的硕士和博士的就业形势都不是很好,您对我们的建议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俞敏洪:如果说实在找不到工作,你必须要有一个另外能找到工作的技能,假如说你在学国学的同时,你的英文水平很好的话就可以去当英文老师。

你现在的问题是你对国学感兴趣,但是你需要有一个养活自己的技能,大学生毕业以后首先就是要工作。我把它叫做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先就业就是赶快先找一份工作不要父母养活了。所谓的职业就是一辈子我想做的职业,当你职业做到一定程度,比如说你做了会计,最后自己出来开一个会计事务所,这就变成你的事业了。你把前面的就业、职业和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现在的大学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工作不对接。解决的方法呢,第一就是大学生学专业的时候,和未来工作对接要思考得更多,尽可能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在本科所学的专业用上。第二个情况,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各种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都在不断成长,招人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我建议,大学生有一个比较切实的心态,先找到工作再谋求发展,最后再去寻求自己的事业。

学生:我是去年毕业的学生,今年也在做传媒。很多人失业了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工作会选择回学校继续读书,您觉得合适吗?

俞敏洪:这是一种逃避。已经找到了工作,在工作中有很多心得体会,未来自己喜欢这个工作,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还不够,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回去读书。大家进入社会以后一定要学会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堆面粉放在案板上,你用手去一拍这堆面粉就散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把它加点水揉一下,你再拍就不一定散了,但是还是一堆很松软的面粉,如果说你再不断地给它加水,把它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你再怎么拍都不散了。你继续给它揉,它就不仅仅是一堆面团了,你即使用手给它拉,它也不断,这就变成拉面了。人的神经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你才能去参与社会,在社会中间奋斗。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拍案而起的人,肯定是没有度量和心胸的人,找工作一次被拒绝就不找了,那你说你能找到第二个工作吗?

关于职业规划 “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第一个叫经历,第二个叫体验,第三个叫升华”

学生:有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准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您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达到事业的巅峰的?

俞敏洪: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确定自己一辈子事业的年龄是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所以中间可以做无数调整。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每天干活没劲呢?因为工作本身不是一个目标。有的人把工作本身变成了一个自己每个月能够拿点工资,每天来上八小时班,完成我的任务就算完了的一件事情。如果这样的话,你的生命也同样失去了目标。有目标就意味着我心中有一个梦想,我想去实现。

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比较恰当。第一个叫做经历,第二个叫做体验,第三个叫做升华。一辈子有很多不同的活法,你可以很懒散地过一辈子,什么也不做地活下去,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你可以一辈子待在一个城市里,也可以一辈子走遍全世界。所有这一切的决定,全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这颗心。因为人是随着心来动的,你心想走到哪里,你人就可以走到哪里。

大多数人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地方,生活在一种习惯中间,生活在一种思想的禁锢之下,而没有任何创新,没有任何创意,没有任何激发自己生命的那种动感和令自己感动的生活状态。其实仔细想想,你找不到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你的生命得到了甜酸苦辣的体验。未来你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你知道这份工作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多么值得你去珍惜。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你找得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我去年夏天毕业时,选择了一家电视制作公司,这个工作不是待遇最好的,但的确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但是这份工作我只做了四个月,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这是一个比较著名的韩国企业,他们当时给的职位、待遇更好,所以我受到了诱惑,可是去了之后我发现,我完全不能胜任市场部经理这个工作,最后辞职了。

俞敏洪:你是否问过自己,你到底喜欢做什么?当然第二份工作作为一种尝试,虽然最后你发现不适合,但其实是一种收获。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她本来是商学院毕业的,也能找到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她偏偏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感兴趣,所以她就申请去为天津电视台制作组的人拎包,扛机器,帮着收拾东西,而且没有工资。她的工作心态非常好也非常努力。一年后,大家觉得这小姑娘不错,就开始给她开工资了。后来又发现这个小姑娘说话也挺到位,所以就在小的新闻节目采访时候让她出镜,后来她就变成了天津电视台很好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流或者变成一座高山。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以后,你生命就不会摇晃,这样你才能够做成事情。伟大与平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平凡的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但是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相关链接 俞敏洪感言

●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的四件事情:

第一就是一定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摔倒了十次就再也不愿爬起来,他就永远是失败,但是他哪怕是摔倒了一万次,他一万零一次继续站起来,往前走实在站不起来了,我爬也要爬着往前走,这就叫成功。

●这个世界上失去什么东西都不可怕,惟一可怕的是失去你的心,失去你的勇气,只要你坚韧不拔地奋斗,只要你眼睛看向未来,生命就永远属于你,生命的辉煌也一定永远属于你。

●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这等于是沙滩上造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篇8:先就业后创业

一、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对大学生就业的意义

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 以创新性和创造性为基础内涵, 强调培养高职学生的竞争能力和择业能力。创业教育是指培养学生创业素质的教育活动。高职院校要把创业教育这一种理念贯穿于教学及课外活动中, 主要通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 以及第二课堂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 能够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对促进和指导就业指导教育有着深远的意义和作用。

1. 创业教育有利于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社会分工不断整合, 人们转岗机会增多, 转岗频率加大。我们应该提升当代高职学生的转岗就业观念和创业意识, 拓宽他们的就业视野。

2. 创业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创业教育旨在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 开发和提高他们创业的基本素质, 为国家培养各种高等技术应用性的创造性人才, 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创业教育能使高职学生在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知识创新、经验积累和技能培养等创业的智力因素方面得到锻炼, 并培养他们的理想、信念、意志、毅力等创业的非智力因素, 毕业后能担负起创业的重任。

3. 创业教育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途径。

创业教育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 使他们学会做创业计划, 敢于自己去开办企业、经营公司, 从而不仅实现自己的就业愿望, 而且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的路径选择

学校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它的教育过程是通过各种教育资源培养大学生具有创业精神、创业思维、创业能力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 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路径有以下几条。

1. 以职业生涯教育促进创业教育。

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要与职业生涯教育相结合, 教育学生职业理想的实现总要受到时代和社会条件的制约, 任何一个想要奋斗成才的人, 都必须把自己的理想根植于他生长的社会时代, 置身于特定的历史环境和社会关系之中。艰苦奋斗,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这既关系到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 又关系到每个青年学生的前途和利益。鉴于目前就业“困难”, 高职学生更应该为国分忧, 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不能只“就”不“创”, 要立志创业。为培养他们的创业理想, 要把为社会创造了大量财富, 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的创业“明星”作为高职学生的追“星”对象, 宣传“星”的创业事迹, 产生榜样作用。也可把创业有成的毕业生请回学校作经验介绍, 让在校高职学生感到创业成功其实离他们并不遥远, 只要肯登攀、肯努力, 就会创业成功。

2. 以创新精神培养为主, 培养高职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培养合格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是当前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开展创造教育主要是激化人在自然历史进程中的各种潜能, 使之得到充分的发展。在计划经济时代, 教育的功能难以发挥人的创造性。而在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 大家可以感悟到,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一个“既成”和“未成”的结合体, 具有未确定性。教育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激化学生的自由意识, 使之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现成的存在物, 而是一种必须通过自身创造性的活动, 不断向未来开辟可能性并塑造自我的存在物。另一方面, 也是最重要的, 教育要引导人们去创造。教育的最根本意义就在于把人的自由本质引申出去从事创造, 去打破已有的生存, 迈向更高的“未成”, 使人在永无止境的创造过程中不断提升, 不断丰富自己的“人”的内涵。因此, 以创造教育激活创业意识对习惯了旧模式就业的高职学生群体来说非常重要。对他们开展创业教育, 首先要让他们明白, 创业不只是社会精英分子的所为, 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的高素质、高技能劳动大军的基本义务, 更要成为高职学生的勇敢追求。

3. 建设一支有高职特色的教师队伍。

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必须加强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支撑, 学校要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教师定期到社会和企业学习和培训, 增强实践能力。同时, 还要积极聘请行业、企业和社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专业技术人员和创业精英做兼职老师或特聘指导。要针对创业能力培养的实际需要, 借鉴国内外成功的教育经验, 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来指导组织教学过程, 制订教学内容, 安排教学途径, 选择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制订要体现时代性, 引导学生关注前沿, 面向未来, 不断吸收最新科技成果和先进文化成果;教学过程要注重在探究和解决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欲望, 从而萌发新思想、新方案;教学方法要强调以学生为主体, 把教学和实验、实习、科研结合起来, 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 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操作的能力。

4. 重视具有高职特色的创业教育特色课程建设。

重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建设, 是开展创业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高职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社区条件和财力, 开设有自身特点的校本课程。学校通过在校内创建模拟公司、模拟创作室、模拟中介机构等, 通过校企合作, 利用企业的设施、设备和条件等, 甚至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在校内开办服务公司, 或将学校所属的学生服务部、食堂、书店交予学生经营, 等等, 为学生提供体验创业过程、培养和检验创业能力的实践、实训条件。因此, 开设创业教育的实践、实训课程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通过实践、实训的模拟整合, 可以检验、测评学生的创业能力, 反馈创业教育的实际效果, 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不断提高。

5. 学校要注重创业教育良好氛围的营造。

营造创业教育氛围如同营造学习氛围一样重要, 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要持续存在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对入学时的专业思想教育可能知其然, 而不知其所以然, 甚至不以为然。但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就可能促使学生理性思考未来, 及早地确立人生奋斗目标, 规划职业生涯, 端正学习态度, 努力掌握专业技能。营造创业教育氛围的途径和方法很多, 包括宣传栏、校园刊物、报告会、系列讲座、课堂教学、校园网、学生社团组织和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等, 这些途径和方法同时又是创业教育的有效手段。

总之, 高职院校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创业教育、创业训练是很有必要的。学校要帮助他们转变择业就业观念, 培养他们创新精神和创业的能力, 增强创业意识, 为他们自主创业、岗位立业做好准备, 这也是高职教育展望未来, 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

参考文献

[1]涂德虎.试论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9, (10) .

[2]吴启运.我国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08, (3) .

上一篇:精选推荐的初级职称评定自我鉴定样文下一篇:碗的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