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就业再创业

2024-04-30

先就业再创业(通用9篇)

篇1:先就业再创业

应该说“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出发点是积极的,在竞争加剧,整体就业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走一条面对现实,降低起点,先找一个单位就业,融入社会再寻求发展的道路是最为务实的做法,但企业却犯了难。

一位国企人事部负责人表示,企业在招聘新员工方面要花费很大精力,在大量的求职简历中几经筛选,最后认定你是合适人选了,才会给你发录用通知书。现在有的大学生,签约时信誓旦旦说得好,可几个月后找到好工作了,掏出钱就毁约,弄得企业措手不及,浪费了人力财力物力不说,给企业的正常工作也带来了很多麻烦。有鉴于此,海尔集团因学生跳槽而不得不设防,他们一改以往的做法,以延长签约期来应对,其人力资源部主管孙先生说,海尔将对新进人才进行长达半年的严格培训,然后再竞聘上岗,他希望新人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期,给自己足够的适应期,也给单位较长的考察期,他们的就业协议一改往年的一年一签为三年一签。

对于大学生就业中先拉个“垫底”的做法,也就是今天大学生常挂在嘴边的“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观点不少用人单位同时还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现在是一个“信用抵万金”的社会,“爱信用如同爱眼睛”,没有信用将一事无成。一个大学生从大学一走向社会,如果抱着“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态度,其诚信度必将大打折扣,因为他不仅会增加用人单位对他的不信任感,甚至还会浪费人才培养的时间和精力,这也是他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体现。

一些用人单位则明确提出反对的意见,他们表示这种毕业生选择单位,完全属于一种无奈的选择,而这种无奈是不会维持长久的,来了单位后,一旦觉得单位不满意,外面一找到机会就会飞,这样的人不稳定,我们宁愿不要!

篇2:先就业再创业

这是一个关于大学生自主创业数据的有趣对比。

湖南高校学生营销创业大赛昨日落幕,短短的时间内吸引了省内10多所高校的多名在校大学生热情参与;而省教育厅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的数据统计,这几年登记的自主创业人数,全省每年没有超过200人,譬如全省20多万毕业生人,登记自主创业的毕业生20为125人,229911人,登记为107人,仅占就业率0.05%。

是什么造成大学生自主创业这种“一半火焰一半海水”的现状?

虚拟大赛激发大学生热情

这次湖南高校学生营销创业大赛有省内10多所高校的330支队伍共2000多名大学生参赛。参赛团队经过销售实战、创意陈述和模拟创业三个环节,最终产生了15支优胜团队,其中冠亚季军分别为恒久STAR团队、寻绎团队和途中团队。

主办方表示,从大学生们的热情可以看出,类似的创业大赛这种企业走进校园的活动,对锻炼大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就业竞争力,是很有必要的。

自主创业遭遇“四难”

“尽管我们不断呼吁、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但受资金、经验、人际关系等方面局限,目前大学毕业生选择创业的还是很少。”湖南省大中专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夏学军如此表示。

大学生自主创业,首要的是启动资金,寻求“第一桶金”是面对的第一道难题。从民政学院毕业的小张,本想在学校附近开一家烧烤或茶饮料店,但来自农村的家庭无法给她资金支持,她的.开店梦暂时破灭。

传统就业观念根深蒂固是第二难。不仅家长,不少大学生也认为自主创业是迫不得已才作出的选择,找工作才是第一要务。目前传统就业观念还是根深蒂固。

经验不足是第三难。湖南师大一个学生毕业后在杭州投资四十多万搞大棚蔬菜,不料台风来袭,让他的努力瞬间付之东流。省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有关人士认为,高校创业教育的缺乏与滞后是导致目前大学生创业低迷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尽管一些部门表示毕业生自主创业,将在户籍管理、项目扶持、贷款担保、税费减免、社会保障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但一些大学生反映,这些规定真正落实起来程序繁杂且非常艰难,这是另一个难题。

先就业再择业后创业

年从湖南师大树达学院毕业的张同学,目前在长沙经营一个演出公司,两天前他回到母校招毕业生。树达学院负责就业的刘卫老师说,这个小张当年就很爱琢磨演出这方面的事情。在她看来,在校大学生具有创业禀赋的,经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创业训练,如能有所发明创造,甚至拥有知识产权,再通过风险投资和社会保障机制的作用,就能完成知识的转化,而高校应该有的放矢地加强这个方面的教育。

夏学军介绍,目前上海市已经出资亿元设立大学生创业帮扶资金,辽宁等地也设有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大学生创业。湖南应通过政府拨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帮扶资金,其主要意义不在于能否帮助多少大学生创业,而在于改变学校的机制,激励更多的学生创业。

篇3:先就业再创业

Jeff Platt是Sky Zone室内蹦床 公园 (Sky Zone Indoor Trampoline Park) 的CEO。有一次,他的一个大学好友在讲述自己愉快的欧洲之旅时, Platt似乎突然间意识到了什么。“那种感觉有如醍醐灌顶。”他回忆说。

那时的Platt只有24岁,但是他已经感到心力交瘁了。他的公司总部位于洛杉矶,最近,他们在圣路易斯开设了第二家蹦床公园,可是,Platt在这两年时间里,每周都需要工作7天, 而且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16小时,他甚至从来不曾休过假,也几乎没有任何社交活动。遵循着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家族传统,他全力以赴发展着由父亲Rick创立的企业。但是,这种工作习惯并不可持续,因为它会让创业者达到精神和身体的极限。

“我感觉自己有些迷失了。”他说, “我不断地工作,疲于奔命。我必须放慢节奏,退后一步,然后对自己说: ‘是时候雇一些人了 !’”

创业者总会给人一种感觉,让人觉得他们无所不能,不仅能够同时处理多项工作,甚至还可以无时无刻地保持工作状态。但是这样无休止地工作其实是一个坏习惯,对业务、健康, 以及原本打算通过努力工作去获取的生活品质,都是百害而无一益的。

由于创业早期资金的匮乏,创业者很容易陷入到过犹不及的工作状态之中。虽然创业者充满雄心壮志,但是在他们当中却很少有人明白一个关于效率的秘密,那就是所谓的“先充电,再发力”原则。其内容核心是—— 当你退一步重新给脑力和身体充电的时候,反而可以更有效率地完成工作任务。研究表明,工作中只要得到一定的休息,无论时间长短都可以提升工作表现,不管是休个长假,还是短暂休整30秒钟。

后续乏力

长时间的消耗会引发焦虑反应, 比如压力、疲倦和负面情绪,这些都会消磨创业者的专注力和身心机能。 大脑的自我调节能力,比如保持自律, 也会随着与日俱增的工作而逐渐消耗。 这种消耗需要能量上的补充,否则你就会难以集中精力并且保持专注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我们能够使用的认知资源其实是非常有限的。”Allision Gabriel说。他是弗吉尼亚联邦大学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的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工作需求和员工激励方向的研究。“当你不断地消耗能量,你的工作效率就会下降。如果能量消耗殆尽,工作表现就会衰退,而且无法坚持工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我们似乎都习惯了一种文化,即必须通过不懈的工作来达成销售目标、 击败竞争对手,甚至要为了成功无所不用其极,这是多么反人性啊 ! 可是对大多数创业者来说,休息是普通人才需要的 ; 他们认为休息会延误大好未来的到来,虽然这个未来遥遥无期。似乎每一天创业者都在进行铁人三项运动,他们需要不惜一切代价越过终点线,哪怕用四肢爬行过去。

Dan Sullivan是多伦多Strate GIC Coach公司联合创始人,也是《成长的法则》(The Laws of Lifetime Growth) 一书的作者。他说正是这种心态让创业者们精疲力竭、困顿不堪,并且错失大量商业机遇。他创立了一个百万美元级别的创业指导项目,其中一部分内容就是建议创业者们做出他们最难以想象的决定:放慢脚步。他认为, 工作效率和成果都来自非业务时间, 工作以外的闲暇时光才是精力、创造力以及专注力的来源,并能最终引领你走向成功。

“关键不在于每天你工作多长时间。”Sullivan说道,“创业者是通过解决问题和创造力来获得成功的。如果你充分放松的话,就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Janathan Gassman就是Dan Sullivan的一个客户,他来自纽约Gassman金融集团,现在已经成了这种理念的信奉者。在接触Sullivan之前,他自认为是个工作狂,每年只有一次为期一周的假期,并且事实上这还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假期,因为在这期间, 他仍然要花费大量时间通过网络与办公室保持沟通。通过Sullivan的指导, 他让自己有了更多的空闲时间。“结果,我个人和公司的收入都大幅攀升, 我已经创建了两家公司,要知道这一切在之前是不可能实现的。”他说道, “这其中的关键是你必须要让自己的时间质量变得更高,而且要让高质量的时间变得更多。”现在,Janathan Gassman每年休假6周,在此期间他会完全摆脱办公室工作的束缚。

经过数年的疲倦工作和频繁的商务旅行,Saurabh Bhatia发觉他原本充沛的工作精力已经消耗殆尽了。“我感觉没了以前的工作劲头,也感受不到工作的乐趣。”Bhatia说。他是移动视频广告公司Vdopia的联合创始人兼CEO,该公司位于加州弗里蒙特市。 后来,他听一个电视评论员谈到篮球明星勒布朗·詹姆斯是如何通过休假来调整竞技状态的,Bhatia就想,这不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吗 ?

Bhatia开始了自己的放松计划, 这其中包括日常的休息 ( 散步开会,和朋友吃午餐,以及游泳放松 ),周末的户外运动如攀岩或者和家人朋友一起自驾旅行,还有像一起做饭这样的家庭活动,等等 ; 这些都可以帮助缓解压力。

“你不必一天到晚都保持忙碌状态。”Bhatia说,“现在我有更灵活合理的工作模式,最后发现少做一点工作效率反而会更高。我的大脑得到了更多的养分。生活方面,我也更加注重健康并且花了更多的时间去陪我的女儿。”

正如Bhatia发现的,工作效率并不来自事必躬亲,而是取决于你的大脑是否在充分运转、保持专注并条理分明地进行思考。人也如智能手机或i Pod一样,必须充电,否则终有一天会耗尽自己。

管理你的认知资源

大多数人如果已经打了一小时篮球,或者跳了一小时减肥操,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去休息一下,但是精神上的疲倦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大脑通常会被人们看作是一块独立于肉体和生理规律而存在的奇妙的领域。事实上,大脑灰质一般在身体感到劳累之前就已经处于疲倦状态了。如今,几乎每个人从事的都是脑力劳动,管理认知资源已经不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它已经成为必须。

Gabriel说:“大脑就像肌肉,你可以让它更加强壮,也可以不断消耗它。如果你能为这块‘肌肉’蓄能充电, 就会感觉精神状态非常好,并且工作表现也会有所提升。”

通常,精神能量补充 ( 输入 ) 是有质量地输出的前提,因为大脑也是一个能量机器,尽管它只占人类身体基本静息 - 活动周期的2%,但是却消耗了人体机能中20% 的卡路里。因此, 消耗掉的能量必须得到补充。

正如心脏一样,长时间的消耗会导致大脑疲劳。“如果过度压迫心脏,你就需要放松,否则会有致命的危害。”Jeff Stibel说。 他是Dun& Bradstreet Credibility Corp公司的CEO,也是《我们改变了互联网, 还是互联网改变了我们》(Wired for Thought) 一书的作者。“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大脑,负荷太大就会让你筋疲力尽,导致你做出糟糕的选择。”

一项研究表明,连续三个小时的工作会导致精神疲倦。还有科学家认为,大脑每隔90分钟就需要休息一下, 这就是“基本静息 - 活动周期”。

如果不断消耗精神资源却不及时补充的话,会给人带来压力,令人筋疲力尽,更会让一个人的工作表现不尽如人意。压力会使得大脑无法集中注意力,让你无法专注于制定规划和做出好的决策。

实际上,在保持专注于一项工作的过程中,我们会消耗一种关键的认知资源:自控能力。研究表明,管理我们的情绪会消耗大量能量。实际上在“自我损耗”科研领域有这样一种观点,认为我们每次进行自我约束的时候——无论是集中注意力,还是压制情感,或是为了迎合文化规范去管理自己的行为——我们都在使用有限的管理资源,并减少进一步自控的能力,继而消耗能量,并造成疲倦。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和得克萨斯农工大学的研究显示,进行抉择的过程会导致自控能力的下降。同时,该研究还证明,自我约束会引发大脑活动能量消耗 ( 这里提到的“能量”其实就是人体内的血糖 )。

从你的腿部肌肉到大脑神经元, 规律是一样的:无论什么样的能量消耗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过程。那么该如何恢复呢 ? 你要通过停止活动或休息来关闭能量消耗需求,还可以补充新的能量,比如精力和自我控制, 来替代被消耗的能量。管理认知资源的目标,就是要在心理上摆脱负面感觉,包括紧张、忧虑、愤怒、不满、 疲倦等等。你可以用积极的行动来提升注意力和活力,这些行动包括娱乐、 休闲活动、学习和提高专业水平。

休息时间

恢复精力的时间和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比如你可以在工作间隙休息, 也可以回家后休息,或是参加一些周末活动,度假或睡觉也可以。

多伦多大学的John Trougakos领导了一项科学研究,研究表明:那些在工作间隙进行休整的人,在休息后会显示出更高水平的积极工作效果 ( 通过可观测的情感表现出来 ),休息可以恢复人们的控制能力,从而提高注意力和韧性。利用工作间隙进行一些恢复性的活动,如放松、社交活动,会让休息的人从中受益,而那些利用间隙处理杂事的人反而达不到这样的效果。

午餐时间是一天工作当中最长的休息间隙,可以作为恢复能量的好时机。Trougakos的研究发 现, 一边吃饭一边工作对于恢复精力毫无帮助, 反而是彻底放松能让你摆脱工作中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缓解疲倦。在午餐时间锻炼也可以获得不错的效果。 瑞典研究人员发现,每周花上两个半小时做运动虽然会让工作时间减少6.25%,但是工作效率却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休假后重返工作岗位也可以大幅提高工作表现。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远离工作压力 ( 你可能需要两周时间才能从疲倦的工作中恢复 ),另外休假也可提升你的自控能力,并且重新构建自己的社交人脉关系。

放下手头的工作其实是最重要的恢复策略,当然,这点也是最难做到的。 如果你下班了还对工作内容念念不忘, 那么就不会有调整效果了。

那么,什么样的休整无法让你从中受 益呢 ? 答案就是 看电视。 根据《 心流 》(Flow) 一书作者Mihaly Csikszentmihalyi的看法,通常人们在看电视时处于轻度抑郁状态。所以, 你应该去尝试一些新的爱好,或是一些全新的体验,以满足核心心理需求 ( 比如自主性和自控力 ),这样可以让你积蓄能量,从而减缓工作压力。

如果你能有效地利用工作内外的时间,就可以获得出色的工作表现, 就像前文提到的Sullivan的客户那样。 Noah Katz是Foodtown/Freshtown公司的联合总裁,该公司位于纽约,拥有850名员工。他说:“我们公司的规模已经扩大了四倍。”事实上,Katz加入Strategic Coach公司的商业指导项目已经有12年了。“你需要重新充电,这样才能更有活力,搞定更多工作。”

摆脱紊乱状态

让我们重新回到文章开头提到的Platt身上。虽然他的蹦床事业获得了成功,但是他依然需要帮助,比如公司招聘就让他感到非常头疼。由于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公司运营之中,他很难将生意交给其他人去打理。即便他给了经理人决策权,也会在做公司决策的时候再次凌驾于他们之上。

Platt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那就是事必躬亲。创业者往往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非核心、非专业的领域里面,而这些时间本应该投入在构建创新和增强公司盈利能力上面。

“ 这并不是 真正的创 业者精神。”Don Mroz说。他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中西部城市沃特伯里,是普斯特大学校长兼该校波多里奇商学院创始人。 “真正的创业者需要推动公司前进,他们需要投身于创新上,而非完成工作任务清单上那些琐碎的事情。”

在花了3年时间接受导师的辅导, 并意识到自己的表现已经阻碍了公司的发展,Platt才开始放弃部分控制权。 “工作在不断累积,我不仅不能做到及时反馈,反而还错过了一些机会。”Platt回忆说。目前他的公司已在世界各地开设了71个蹦床公园。“我必须把工作重心放在公司的核心运营上。”

有时创业者需要付出惨重代价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自己不能也不应该总事必躬亲,否则最后的结果就是自己变得筋疲力尽。Sullivan的客户往往是在危机发生后才向他求助,比如婚姻问题等。那些人一般都会认为必须花费大量时间工作才能取得成功, 而Sullivan会告诉他们这样做很可能会造成相反的结果。

在Sullivan的项目中,他会给创业者创立一个新的日程表,分为摒弃工作或者邮件和办公事务的空闲时间, 用来计划和准备的缓冲时间,以及进行高质量专注式活动的专注时间。这对那些几个月都不休息一天或者数年不休假的人来说无异于是一种“休克疗法”。

但是当学会了如何放权、专注于最专业的领域,并用空闲时间积蓄够能量之后,Sullivan的客户们不仅业务蒸蒸日上,而且每年还可以休息一个或者几个月时间。

Sullivan解释说:“远离工作, 让自己全身心地投入思考和业余爱好中。重整旗鼓之后再回到工作当中, 工作成绩反而会出得更快。”

思考是放慢脚步后收获到的最重要的好处之一。要知道,除了忙碌工作以外,你需要拥有高质量的时间, 然后利用这个时间进行反思,在提出解决方案和创新上有所突破。

Flow Traq是一家位于新罕布什尔州的软件公司,他们致力于解决网络安全问题。该公司首席执行官Vincent Berk说:“如果你不给自己一定的时间用来思考和放松,那么就无法获得能够让你成功的创造力。”

这样说是有一定道理的。“当你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使用的往往只是大脑的某一个或者某两个区域,” 来自Dun & Bradstreet Credibility公司的Stibel说,“但是解决方案并不一定在那些区域。通过休息,信息会在大脑中沉淀,然后传导到大脑内部的其他区域。”

Stibel已经把这一理念付诸于实践。他的公司大约有700名员工,每个人都可以灵活选择各种休闲和放松活动,比如瑜伽课、动感单车、冲浪、 按摩等等。而他自己有两个最主要的放松方式,一是获得更多睡眠 (7—9个小时无干扰睡眠 ),二是每隔45到90分钟休息一次。

现在,Platt已经允许员工自己做决策并且学会了休息,而他自己也感觉好多了。“如今,即便我离开两个小时,公司业务也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他说,“我可以每天都去健身房,享用健康食品,整个人也变得更加快乐、 精力充沛了。”

停下来休整

1. 创业者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才智来充电,制定一个类似于商业计划的充电策略。以下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些有帮助的方法:早上和下午各安排10到15分钟的休息时间,让自己的身心远离工作,重新调整。听听音乐, 散散步,或是做些可以使你缓解精神紧张的事情。

2. 不要在办公桌上吃午饭。走出去,换一个场景和思路。

3. 每天留出15分钟的时间思考和反思:你喜欢做什么 ? 什么会使你开心 ? 什么会让你精力充沛 ?

4. 除了你的工作日程之外,准备一个生活日程表,记录晚上和周末的社交活动和娱乐。

5. 培养一个你会经常参与的新的兴趣爱好或者运动,这可以强迫你脱离无所事事的状态,给你的大脑充电。

6. 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的锻炼,以此来增加脑部各部分区域的血液循环。

7. 休假是对抗疲倦最好的方法, 而且至少要休息两周才能达到效果。 一种很聪明的做法就是为公司招聘到合适的人,这样即使你离开也可以有足够的安全感。

8. 每天晚上睡眠7—9小时。

9. 学会对你不需要做和不喜欢做的工作放权。

篇4:先就业再创业

2001年毕业后,刘艳认识到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家境贫寒缺少资金,找不到创业启动资金,必修通过打工积累启动资金。她先在杭州打工,在异乡尝尽了打工的辛酸,在2002年上半年返回徐州。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当时缺少周转资金,几乎每隔2~3天就要骑着自行车去市内的批发市场进货,每次单程骑车要2.5个小时,凌晨就要出发,说实话一个女孩子确实挺害怕的,到了市场还要和人家讨价还价,真是一言难尽!后来生意渐渐有了一些起色。

她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梦想,要成立自己的食品厂,要注册自己的公司。多次向家乡政府寻求支持,跑来了贷款,加上开店所赚的钱,终于建成了自己的食品厂,2002年下半年在淮海食品城注册了徐州今喜多食品商贸有限公司。公司起步阶段举步维艰,生产的食品档次太低,市场没有打开,资金周转不畅,重重困难接踵而至。很多时候身心俱疲欲哭无泪,很多时候想到了放弃,但是发家致富造福家乡的信念鼓舞她迎难而上。搞市场调查,确定生产方向;多方学习,改进食品工艺;诚信经营,努力拓宽市场,科学管理,团结员工,形成合力。企业走出了低谷,2006年创办铜山金对河食品有限公司,现有固定职工60余人,公司资产总额达500余万元。

篇5:先就业再深造一辩稿

先就业再深造更有利于个人成长。我方认为原因有三:

其一,先就业再深造更有利于我们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及人生方向。相比于停留校园中的深造而言,踏入社会的就业意味着更加多样性的选择。发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不适合自己的时候,就可以全身而退,去追求下一个目标。如此这般,通过自己的切身实践最终定下的方向,一定是最适合自身的方向。这样就为以后的深造以及整个人生指明了方向,而目的更加明确的深造必将更加高效地推动个人素养的发展。

篇6: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

如果能把不爱做的工作做得“足够好”,那你在任何行业都能所向披靡。

如今昂贵的学费,直接导致大学生踏出校门时对就业的高需求,这一点无可厚非。但是,个人认为选择是基于拥有基础上的,就像一个饥饿的人如果长久没有吃饭,突然见到几种食物,相信他第一个念头肯定不是选择的问题,而是拥有,可以马上解决生理上的需求!现在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很多人力资源部门普遍对应届毕业生不看好,一方面是因为缺乏工作经验,需要公司投入资金提供专业培训并且承担培训合格后的不辞而别,另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大学生要求过高。所以,本人认为,可以适度的择业,大学生刚毕业首先应该考虑个人发展方向,选择与个人发展方向相符的职业,而不是选择薪酬待遇的高低。择业是要主动去选择职业,你所有的一切必须满足职业需要,而就业是被职业所选择,你可以在磨练中成长 ;

实践第一,生存第一。在进入社会以后,在工作或创业的过程中,一边工作,一边要根据社会需要不断充电;

就业,就是在给你们一个机会去锻炼去磨练,去考察自己的能力,和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方向。

不是有句话叫骑马找马吗?讲的不就是这方面的事吗?虽然你第一次遇到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马,但是你可以骑着它去找下一匹好马啊,如果你觉得马不好你就不骑了,那你走的速度不就更慢了吗?你又怎么能找到更好的马呢?大学生就业就是这样啊!先不管这行业是否适合你,你先骑上他,然后用它做跳板去找更适合你的工作。与此同时,你还在原来的工作中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人际社交能力,这是你在到新的工作岗位不就能更成熟的发挥你的特长了吗?!骑马找马,先就业在择业,无疑于是大学生最好的走上社会的过程。

问题:

1、你平时很喜欢吃包子,可是在你饿的不行的时候你面前只有一个馒头,你会怎么办呢?不吃就会饿死,吃?还是不吃?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业让你有更稳定扎实的经济基础,如果你连自己都养不活还谈什么择业不择业。

3、请问对反辩友,高考报名时是你选学校还是学校选你?

4、如何看待“骑马找马”这个问题?

5、大学生创业的导师新东方校长俞敏洪、谷歌总裁李开复、智联招聘校园关系高级经理孟广都告诉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应该先就业再择业。

1.先就业再择业,可以增加工作经验,弥补课堂学到的不足,这样才能积累择业的资本;

2.先就业再择业,可以增加社会阅历,学会为人处世,为择业打下社会基础; 3.先就业再择业,提高自己的提高自己的经济实力,给择业积累所必须原始资金。

篇7:先就业再创业

坛坛 发表于2010年03月17日 16:30 阅读(7)评论(2)分类: 与尔共享 举报

上班闲暇这之余,看到了这篇文章,似乎对自己当前面临的工作选择问题有些启发性的思考。因而摘录下来,与各位处于茫然选择之际的友人共享,希望能给有需之人一点启示。

他们或者即将毕业,正忙着找工作;或者已经毕业,就业出现了难题——今年,全国有611万大学毕业生将走向社会,经济不景气的现实,无疑使他们的就业道路出现了诸多障碍。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最近与大学生展开了一场对话,透过大学生就业、择业中的热门话题,传递着诸多人生经验,或许,这对更多大学生会有启发。

关于面试:“面试中愿意弯腰捡两张纸的细节,摆明了他的踏实认真和仔细,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在就业时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去面试不知道如何展示自己。

俞敏洪:在面试以前接受一些面试技巧的培训,这是必要的。比如说如何面对老板,怎样做到有问必答,答得恰到好处,包括眼神脸色到底应该怎么展示。

但这只是一个表面上的东西。真正实在的内核,是把你真实的自我展现出来。曾经有家大公司面试时,故意在地上放两张纸,所有的学生进去面试,都不去捡那两张纸,夸夸其谈说自己有什么才能。结果最后走进去一个学生,一句话没说,把两张纸捡起来放在总经理的桌上,然后才开始回答总经理的问题。结果总经理什么问题都没问,说“我录取的就是你”。为什么?细节!愿意弯腰捡两张纸这个细节,就摆明了他做事的踏实认真和仔细,当你的品德和特质露出来的时候,老板是不能不用你的。

学生:我相信您也面试过很多本科生,您最不满意他们哪一点?

俞敏洪:现在我们遇到的麻烦,就是年轻人心态浮躁。看了锅里的、想着碗里的,看了碗里的、想着锅里的。我最烦听到的,就是有人来向我抱怨,说这个社会对他如此地不公平。其实人的出身由不得你自己选择,但人生的终点,是由你们自己选择的。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跑的是一辈子。所以我完全不在乎现在你钱多我钱少,你有社会地位我没有社会地位。钱和社会地位是你可以争取来的吗?福布斯榜上排着的那几百号人,我曾经查过,百分之六七十来自农村,来自身无分文的家庭。任何一个只要把社会和别人当做自己敌人、当做自己生活不幸来源的人,你的人生一辈子都不会幸福,也不会成功。任何一个认为自己才是自己的主人,在社会中应该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得靠自己能力的人,才能够把事情做成功。

关于第一份工作:“只顾耕耘不问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学生:即将毕业的一个大学生,应该以怎样的心态来面对第一份工作的成败与否?

俞敏洪:你面对第一份工作时,就不要去想成败,而是应该去想我怎么样全力以赴地把这份工作做好。你全力以赴以后做成功了,那表明你做这件事情是合适的。如果说全力以赴以后依然做失败了,也很正常,因为你没有工作经验,也许这份工作不适合你做。只顾耕耘不回收获,是做第一份工作时最重要的心态。

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大部分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到大得到了父母较多的呵护。一旦面临找不到工作之类的考验,心里会有很多失落感。我想告诉大家几个要点:

第一,苦难让人成就自己;第二,你失去东西的同时另外一件事情一定在得到,这就是得失。所以我常常说失业能够知道生活的艰辛,失恋能够知道感情的珍贵。

其实我最担心的不是大学生的就业,而是大学生的心智和知识结构。我觉得浮躁本身不算一件坏事,为什么?因为只有一个想要往前走的国家和人,才是存在浮躁,浮躁表明我们是一个充满了生命活力的国家。不浮躁死水一潭,就表明社会结构秩序已经全部完成,甚至带有某种意义上的僵化。但是大学生浮躁不是一个好事,因为大学生活这四年,大学生除了为工作做好准备,还应该得到心灵净化和心灵提升。

学生:相对于本科毕业的时候,研究生毕业时肯定对职业的期望值更高,很可能第一份工作与内心期望之间的落差很大,对于这种情况您有什么建议?

俞敏洪:我这儿每年都要面试几百个本科生,坦率地说,其中大部分人表现得“眼高手低”,恨不得上来就当总经理,恨不得上来给他的一份工作,就是全世界工资最高的。这中间有很多爱面子的成分。其实,当一个人为别人活着时,就非常麻烦了。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如果不坚持自己的追求,你的尊严和自尊同样得不到保证。

我在面试时,有时会试着问:“同学,你想要的工作,我这儿都没有了,但是有两个卫生间没人打扫,你愿意不愿意干?”几乎不会有学生说愿意,实际上他在拒绝扫两个卫生间的时候,丢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机会。我让一个大学毕业生去打扫厕所,很明显是对你的考验。你在打扫卫生的时候,我绝对会关注你的一举一动。你的表现是不是符合那种正常的坦然接受一份工作的心态?当你真的把两个卫生间打扫得如此干净,你想我能让你一辈子打扫卫生间吗?至少我给你增加工资,我给你打扫四个卫生间;当你把四个卫生间打扫干净以后,我会考虑,是不是把所有打扫卫生间的后勤人员都给你管理,你不是很自然变成管理者了吗;当你把这些打扫卫生间的人员管理得井井有条,整个公司的环境因为你的管理变得赏心悦目,我不把你提到后勤主任这个位置上我提谁?你如果又干得非常出色的话,我不把你送到哈佛大学去读MBA我送谁去?当我把你送到哈佛大学MBA学完了,你回来你不当总裁谁当?

关于专业:“就业、职业、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学生:我本科是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毕业,是一个非常非常冷的专业。

俞敏洪:你喜欢不喜欢你这个国学专业?

学生:我喜欢它,在读书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非常快乐。

俞敏洪:你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这个东西找不到工作?

学生:对,我们的硕士和博士的就业形势都不是很好,您对我们的建议是什么?您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俞敏洪:如果说实在找不到工作,你必须要有一个另外能找到工作的技能,假如说你在学国学的同时,你的英文水平很好的话就可以去当英文老师。

你现在的问题是你对国学感兴趣,但是你需要有一个养活自己的技能,大学生毕业以后首先就是要工作。我把它叫做先就业再职业再事业!先就业就是赶快先找一份工作不要父母养活了。所谓的职业就是一辈子我想做的职业,当你职业做到一定程度,比如说你做了会计,最后自己出来开一个会计事务所,这就变成你的事业了。你把前面的就业、职业和事业做好了,失业就永远找不到你。

现在的大学生,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工作不对接。解决的方法呢,第一就是大学生学专业的时候,和未来工作对接要思考得更多,尽可能在未来找工作的时候,能够把自己在本科所学的专业用上。第二个情况,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比较快,各种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都在不断成长,招人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我建议,大学生有一个比较切实的心态,先找到工作再谋求发展,最后再去寻求自己的事业。

学生:我是去年毕业的学生,今年也在做传媒。很多人失业了或者说是没有找到工作会选择回学校继续读书,您觉得合适吗?

俞敏洪:这是一种逃避。已经找到了工作,在工作中有很多心得体会,未来自己喜欢这个工作,发现自己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还不够,这个时候,可以继续回去读书。大家进入社会以后一定要学会锻炼自己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堆面粉放在案板上,你用手去一拍这堆面粉就散了,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心理承受能力,你把它加点水揉一下,你再拍就不一定散了,但是还是一堆很松软的面粉,如果说你再不断地给它加水,把它揉到最后,就变成了一个面团,你再怎么拍都不散了。你继续给它揉,它就不仅仅是一堆面团了,你即使用手给它拉,它也不断,这就变成拉面了。人的神经承受能力一定要达到这种状态,你才能去参与社会,在社会中间奋斗。遇到一点点事情就拍案而起的人,肯定是没有度量和心胸的人,找工作一次被拒绝就不找了,那你说你能找到第二个工作吗?

关于职业规划:“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第一个叫经历,第二个叫体验,第三个叫升华”

学生:有数据显示:三分之二的大学生没有自己准确的奋斗目标和职业规划。您是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达到事业的巅峰的?

俞敏洪: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确定自己一辈子事业的年龄是从二十岁到三十岁,所以中间可以做无数调整。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每天干活没劲呢?因为工作本身不是一个目标。有的人把工作本身变成了一个自己每个月能够拿点工资,每天来上八小时班,完成我的任务就算完了的一件事情。如果这样的话,你的生命也同样失去了目标。有目标就意味着我心中有一个梦想,我想去实现。

我觉得人生用六个字来表达比较恰当。第一个叫做经历,第二个叫做体验,第三个叫做升华。一辈子有很多不同的活法,你可以很懒散地过一辈子,什么也不做地活下去,也可以做出惊天动地的事业来。你可以一辈子待在一个城市里,也可以一辈子走遍全世界。所有这一切的决定,全是来自于你自己的这颗心。因为人是随着心来动的,你心想走到哪里,你人就可以走到哪里。

大多数人一辈子只生活在一个地方,生活在一种习惯中间,生活在一种思想的禁锢之下,而没有任何创新,没有任何创意,没有任何激发自己生命的那种动感和令自己感动的生活状态。其实仔细想想,你找不到工作是一件幸运的事情,因为你的生命得到了甜酸苦辣的体验。未来你找到一份工作的时候,你知道这份工作是多么地来之不易、多么值得你去珍惜。如果我们有了这样一种心态,你找得到工作、找不到工作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我去年夏天毕业时,选择了一家电视制作公司,这个工作不是待遇最好的,但的确是我当时最喜欢的。但是这份工作我只做了四个月,就跳槽去了另外一家公司,这是一个比较著名的韩国企业,他们当时给的职位、待遇更好,所以我受到了诱惑,可是去了之后我发现,我完全不能胜任市场部经理这个工作,最后辞职了。

俞敏洪:你是否问过自己,你到底喜欢做什么?当然第二份工作作为一种尝试,虽然最后你发现不适合,但其实是一种收获。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她本来是商学院毕业的,也能找到这方面的工作,但是她偏偏对电视节目主持人特别感兴趣,所以她就申请去为天津电视台制作组的人拎包,扛机器,帮着收拾东西,而且没有工资。她的工作心态非常好也非常努力。一年后,大家觉得这小姑娘不错,就开始给她开工资了。后来又发现这个小姑娘说话也挺到位,所以就在小的新闻节目采访时候让她出镜,后来她就变成了天津电视台很好的节目主持人之一。

当你决定了一辈子干什么以后,你就要坚定不移地干下去,就不要随便地换。你可以像一条河流一样越流越宽阔,但是千万不要再想去变成另外一条河流或者变成一座高山。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以后,你生命就不会摇晃,这样你才能够做成事情。伟大与平凡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一个平凡的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但是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俞敏洪感言

● 每一位同学在大学的时候要做的四件事情:

第一就是一定要学到很必要的知识;第二要学会交到很好的朋友;第三如果有可能的话,体验一下爱情;第四要为未来就业做好准备。

● 摔倒了十次就再也不愿爬起来,他就永远是失败,但是他哪怕是摔倒了一万次,他一万零一次继续站起来,往前走实在站不起来了,我爬也要爬着往前走,这就叫成功。

● 这个世界上失去什么东西都不可怕,惟一可怕的是失去你的心,失去你的勇气,只要你坚韧不拔地奋斗,只要你眼睛看向未来,生命就永远属于你,生命的辉煌也一定永远属于你。

● 凡是想要一下子把一件事情干成的人,就算他干成这件事情他也没有基础,因为这等于是沙滩上造房子,最后一定会倒塌。只有慢慢地一步一步把事情干成,每一步都给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每一步都给自己一个良好的交代,再重新向未来更高去走一步的人,他才能够把事情真正地做成功。

篇8:先就业再创业

据介绍, 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是自主创业的两大类型:前者指的是为了抓住和充分利用市场机会而进行的创业, 而后者则是因找不到合适工作而进行的创业。通过对约9万份2013届高职毕业生的抽样问卷调查的统计, 《报告》显示, 2013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3.3%, 比2012届高0.4个百分点, 比2011届高1.1个百分点。其中, 48%因为有成为创业者的理想而开始自主创业, 18%因为有好的创业项目, 13%认为自主创业未来收入好, 8%则因他人邀请而加入创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 2013届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中, 仅有7%是因为未找到合适的工作而创业。

“公众对职业院校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普遍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解。”《报告》主编之一、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马树超分析说:“根据调查, 大部分高职院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的事业。而且, 相比于偏重学术知识的本科教育, 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在创业中更加脚踏实地, 在创业项目上更容易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 专业对口率更高。”

除毕业半年后的自主创业比例外, 《报告》对2013届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月收入、理工农医专业相关度和母校总体满意度等反映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指标进行了追踪调查。结果显示, 2013届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90.9%, 比上年度提高0.5%;月收入为2940元, 比上年度增长7.7%。以2011届毕业生月收入为基准, 三届毕业生月收入呈持续上涨趋势, 而且“跑赢”近年来我国通货膨胀率。

2012年首次发布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是我国第一份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和相关部委委托第三方机构面向全社会发布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 至今已连续发布3次。

篇9:苦练劳动服务技能 先就业再创业

掌握好业务技能是开业创业的基本条件

微型项目的创业从根本上讲还应归于经验型创业,与它对应的就是靠知识来创业。与后者相比,经验型创业要求我们的开业创业者要尽可能做自己能做的。诚然,熟悉业务和业务操作能力对于所有的创业者都是非常重要的创业元素,但对于微型项目,尤其是低资本金的创业者,业务的熟悉与否和是否具备相关的劳动技能更是生死攸关的因素。简单地讲,掌握好业务技能,这里主要就是劳动服务技能,是低资本金开业创业的基本条件。

举个例子:有3个人,一个有钱(资金),一个有房子(商址),一个有手艺(业务技能),在单独创业中哪个人更有优势?我们认为,有手艺的人更有优势,因为微型项目的创业者更多的是在业务经营这一个层面,业务经营对于技能的要求远甚于对资金和营业场地的要求。创业者需要时时面对消费者的直接需求,一个有手艺的人在整个业务经营过程中贯穿始终。一旦开业,资金和商址对于业务的支持虽然必不可少,但归根结底还是依赖于业务技能的生成效果。一个进了面馆的人最在意的是面食的口味,一个想配钥匙的人最关心的是配好的钥匙能否使用……这些显然都必须靠手艺支撑。如果考虑到三者中手艺与人的统一属性,我们必须承认,一个有手艺的人是最容易创业并且相对容易取得成功。

上述内容说明,与其他行业和某些项目对技术层面的要求不同,微型项目创业强调技能,有一个突出的内容,那就是创业者对于劳动服务技能的掌握。微型项目以服务业为主,很多项目都得全天候伺候着,5000元资金开业意味着不可能人手充足,这就得要求开业者自己能独当一面,拥有过硬的劳动服务技能。

创业者应当树立先就业后创业的观念

我们还希望在这个领域靠低资本金起步的创业者首先是一名相关行业的从业者。有的人或许会说,我不是从业者,没有相关的就业经验,也可以去培训机构学习相关技能,这行不行?我们一般会这样回答:不是不行,而是不大可能。对于大部分的低资本金开业者,资金的缺乏和生存的压力决定了创业者没有充裕的资金操作空间,自身对于业务的一知半解无法通过外援(聘用专业人员)来解决,开业初期只能是靠自己,而通过就业熟悉业务、培养劳动技能乃至了解相关市场无疑是一条捷径。此外,这个领域的创业者的身份和自身条件注定了不适合靠培训来解决上述问题。或许,在短时间你能学会一两门手艺,但这仅仅够你做事(就业),而对于创业而言,市场前景预期、成本控制、内部管理等等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靠简单的培训不可能解决。

我们建议低资本金的微型项目创业者先就业再创业,还有一个考虑,那就是这些项目本身的特点非常适合从业人员实现创业梦想。正如前面所讲,一个项目的运作有很多方面要兼顾,我们的就业者能不能尽可能多地掌握它们,对于创业成功与否非常重要。微型项目的特点恰恰是以有效的功能需求为原则,也就是能省则省,能简则简。一些在大型项目经营中的高深理论和复杂操作在这里被无限地浓缩,像市场预期、选址、成本核算这些方面都能通过体验式的观察思考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因此,我们认为有志于微型项目的开业创业人士应先就业再创业,苦练劳动服务技能。退一步考虑,如果一个人连就业的能力和勇气都没有,凭什么让人相信你能成功创业呢?

充分利用政府资源和优惠政策

前面我强调了劳动服务技能的重要性,这是第一位的要素,但是对于低资本金的创业者还是必须充分考虑资金问题。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是低资本金创业者的一大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成本控制和努力创收外,尽量争取政府资源和优惠政策也是一个重要途径。从表面上看,我们或许难以将政府资源和政策优惠与资金直接挂钩,但仔细分析则不难得出结论 不论是政府免费提供的政策指导、培训,还是廉价场地、税收优惠乃至担保贷款,所有的资源和优惠最终都落到了一个点上,那就是为创业者节约成本,缓解时间和资金压力。

具体到5000元资本金开业者而言,大部分都应当是符合鼓励个人自主创业的扶持政策的,这样如果申请成立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开业者就能获得相当多的优惠政策。以一家家政服务社为例,其开业者能获得的优惠就有:

(1)减免税费。在开业3年内免缴营业税、所得税等地方性税收,并免缴社会保险以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你可以将其看成是成本的降低,也可以当作是额外的营业收益,在开业初期能降低对流动资金的要求。

(2)免费培训。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的业主可以参加政府补贴的开业(创业)培训,从业人员可以参加政府补贴的技能培训。开业者从相关培训中得到的间接利益就不说了,光是培训免费这一项就省下了不少钱,对于低资本金开业者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3)从业风险综合保险。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从业人员可参加从业风险综合保险,在工作过程中造成第三者人身伤害、财物损失或自身伤害的,可申请保险理赔。保险费为每年30元,最高理赔金额为10万元。

(4)免费服务。政府通过购买开业服务成果,鼓励开业服务机构为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提供发票申领、代办保险等免费服务。即使不考虑部分开业者在这些方面的能力欠缺,这一部分的服务也切实分担了开业者的部分经营事务,为开业者集中精力处理业务提供了保障,而由此产生的效益显而易见。

除了这些,社会保险缴费优惠、贷款担保、从业风险综合保险等方面的政策也都为开业者提供了很多帮助。

上一篇:记那一抹的温柔叙事作文下一篇:二年级日记100字:我帮妈妈洗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