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乡台湾评论

2024-04-14

原乡台湾评论(精选9篇)

篇1:原乡台湾评论

刀口评论:台湾、大陆最终走向统一

由总装防化研究院某研究所承担的我军陆军人体特征参数调查采集工作日前完成,并形成全新的陆军人体参数测量数据库。该项目负责人丁松涛介绍,随着新数据库推广应用,我陆军装备将有新“版型”,根据新数据库生产的装备使用起来将更得心应手。

据介绍,从2009年开始,该研究所对2万余名服役年限内各年龄段陆军官兵的人体特征进行了基础数据采集,并通过测量分析人体各部位尺寸、各肢体力量、各关节活动角度及生理和心理特征等确定人体差异,从而为我陆军装备设计制造、医学科研等提供依据。

有关数据显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军官兵体格发生较大变化。与20年前相比,我军官兵平均身高增加2厘米,腰围增加5厘米。官兵体型变化,随之带来装备“版型”调整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参照30年前人体参数设计制造的某型坦克,如今正常体型坐进驾驶舱会显得局促;步枪枪托过短,则会影响射击精度„„

“生活中,穿衣讲究大小得体,战场上,装备讲究得心应手。什么样体型搭配什么样装备,是装备制造基本原则之一。”项目负责人丁松涛说:“新数据库从服务战斗力角度出发,着重考虑人体基础数据变化对装备设计、制造产生的影响。”

据了解,此次人体基础数据调查内容从原先的7项增加到28项,新数据库还首次把人机工程学参数纳入采集内容,力求最大限度实现“人装合一”。比如:采集手部肌肉力量数据,可确定扣动手枪扳机的最佳力度,既避免因手指扣动力度过大而影响射击精度,也不至于因扳机过松而走火„„

截至目前,该数据库已为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多种装备的设计定型提供了科学依据。

刀口:这个调查还算认真,应该鼓励。

不过,不穿防弹衣的解放军子弟兵陆军仍然显得不专业,缺乏现代化作战的意识。某些集团军自己搞的快速车辆也很自以为是,有点不动脑子,缺乏调研也没有认真跟踪世界军事发展的大趋势,也没有汲取美军的教训,看上去很令人担心。

俺是小白 发表于 2014-2-18 15:36

从2011机的发动机喷口那又短又粗的形状来看应该就是太行。

敌对势力还在攻击咱们的发动机,而不少傻逼还...我们注意看太行发动机喷管的内外两层叶片。

内层要缩进去一截,与外层之间有一圈比较宽的互相不覆盖的距离。注意看我画的图上的箭头之间的距离。再与2011的喷管比较一下,虽然模糊,但是隐约可辨。原图本来就不清楚,再对照原图。

=======================================

jk2005 发表于 2014-2-18 21:

52转两则新闻:

中航成发为美国普惠最新一代燃机提供动力涡轮

转两则新闻:

中航成发为美国普惠最新一代燃机提供动力涡轮

历时两年十个月的努力,中航工业成发日前终于获得普惠动力系统公司(PWPS)认可,成为其FT4000动力涡轮在亚太区的唯一合作伙伴,为FT4000燃机机组在全球市场范围内提供动力涡轮。

(2014年)1月24日,成发公司和PWPS公司在成都举行FT4000动力涡轮单元体合作签字仪式。成发董事长陈锦、PWPS总裁彼得·克里斯曼分别代表合作双方签署了项目合作备忘录,彼得还向成发签发了首个两台份FT4000动力涡轮单元体订单。

FT4000是PWPS公司最新一代航改燃型工业燃气轮机,是以普惠公司PW4000航空发动机为蓝本而派生出的工业燃气轮机。PW4000级别的涡扇发动机装配于波音777和空客A330大型商用飞机,已累计成功飞行2600多万小时。FT4000秉承自由动力涡轮的设计理念,保留了FT4和FT8工业燃机的优点,使用PW4000核心机作为燃气发生器,并对低压压气机、涡轮和动力涡轮重新设计,进行工业优化。机组设计为单循环、联合循环和热电联产构型。FT4000输出功率为60兆瓦和120兆瓦,是这一市场现有航改燃机发电机组中输出功率最大的燃气轮机。

······

R0110重型燃机通过168小时联合循环运行考核

(2013年)11月29日,中航工业黎明研制的R0110重型燃气轮机在中海油深圳电力有限公司完成168小时联合循环试验运行考核。截至29日10时,联合循环试验燃机累计运行209小时20分,汽机累计运行187小时57分,机组各项性能指标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到目前为止,R0110重型燃机在外厂共累计运行300小时。

==========================================

感觉美国人的动作真是太快了!R0110基本负荷114500千瓦(114.5兆瓦)和FT4000是一个级别,这分明是普惠想借道成发将R0110扼杀在摇篮中嘛,难道成发这次要做普惠的买办?不知道中航是怎么想的!

刀大能否解毒一下?

兄弟的理解可能有误。

近几年中国已经向普惠和GE出口燃气机的低压涡轮叶片,每片3000美元,说明我们的低压叶片很棒了!居然出口给老牌的燃气机制造商,同时说明我们的材料很棒,可以接受20万小时以上的考验,这是了不得的事。

另外,日本也向英国的罗罗出口低压涡轮叶片,部分F35的低压涡轮叶片也是日本造。我们为什么不出口,出口说明我们比日本的还好,同时可以挤占日本的市场,何乐不为呢? 另外,燃气机也好,航空发动机也好,核心机是关键。如果是合作,核心机会是以黑箱模式安装到合作的燃气机上。等于是,我们出低压涡轮,美国出核心机,一起赚钱。否则都赚不到钱,美国考虑的是成本,中国考虑的是打开市场。

至于RO110应该是不冲突的,市场不一样。

与你_同行 发表于 2014-2-19 00:28

梦幻泡影马习会

凤凰这样的文章就不要转了,连标准用词都不会,是不是故意的还是装傻?

台湾和大陆才是两岸的标准称呼,不能说中国和台湾,也不能说中国和国民党。中国不论从国家的概念还是地理的概念,台湾都是中国的一部分,一个省,是13亿中国人中的一部分人。

从法律的概念,台湾算是叛军,大陆军队是政府军。台湾地域里有握有武器的叛徒,它的所谓的”政府“是不被国际社会承认的,因为它不合法。

大陆和台湾之间目前仍然处在内战的状态下,即便是战争,战争的性质也是清剿和肃清,或者说平定叛乱。

这个要清楚。

篇2:原乡台湾评论

我古铜色的心境

拓展,你刻满岁月的驼背

感化,以我的怀柔

流浪

你缁衣的清纯

出自你轻裹的.雾晨

携我穿行的温抚

春季

是你的高度

你匍匐的语言学

是你浑厚的嗓门

压下,你苍天的感恩

黄土地

以你汗水的血液

反哺

我收藏一叶的秋天

你留下,你厮守的心事

赋予我

你匿名的下弦月

勾画

我素描的刀痕

你九月承担,你命运的收成

金黄色

是你眼里的咆哮

挖掘你埋藏的冬季

你思路的沟壑

穿透

你欲念的低处

穿戴你沧桑的风采

你亮度的光明

拂动

我季风的浪子

坠入我裹腹的乡情

你的夕阳

换我的朝阳

夜是我静默的安抚

篇3:台湾画家席德进的原乡情结

席德进是台湾颇具影响力的现代艺术家之一, 担当着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现代运动”及六十年代“乡土运动”的先觉者角色, 他的绘画历程是台湾美术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席德进的作品多表现台湾亚热带自然风光、乡土民居之美, 以及他内心隐秘的情欲世界。在这些艺术中, 无时无刻不流露出对传统文化根性的追求——原乡情结。原乡情结是艺术家对故乡本能的记忆、述说和描绘。而席德进的艺术却是对故乡的“投射”, 在他眼里, 台湾是远在蜀地的家乡——南充的影子,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 他将艺术内容与孩提梦乡统一起来, 将现代艺术形式与中国文脉贯通, 形成了“投射”的原乡情结。

一、南充记忆的“投射”

席德进 (1923—1981) 眷恋故乡——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 其生命最后时刻写的“故乡人今如何?常念念不忘”可明证。

南部县坐落在四川东北部, 山清水秀、民风敦厚, 民间文化留存丰富, 民俗活动十分活跃。在席德进的日记中, 故乡的水田竹林、大佛寺、山洞、飞来石、瓦房、外婆家的四合院, 淳朴的年节风俗、婚丧嫁娶的礼仪, 母亲绣花的巧手, 卖杂货的货郎仔、嘉陵江船夫等, 都是他艺术人生的生命原乡。席德进1948年去台湾, 不是因战乱, 而是向往原始神秘岛屿的美。后来海峡两岸的隔膜使其归家的愿望成为泡影, 因此, 席德进的艺术选择了对生命原乡的投射, 他为台湾树碑的背后始终隐见故乡的影子。

童年记忆使席德进对乡土之美有独特的感受力, 其艺术有3次重要转折。

(一) 1955年—1962年对乡土文化的探索。

1955年席德进成为职业画家, 其《卖鹅者》 (1956年) 因描写本地人, 岛性浓厚, 入选第一届巴西圣保罗国际艺术展。

(二) 1962年—1966年欧美游学期间乡土观念觉醒。

1962年席德进受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访学, 翌年转往巴黎并逗留欧洲三年。对席德进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集美博物馆的亚洲艺术收藏, 如健陀罗佛像、日本浮世绘、敦煌帛书、西藏密宗画、中国陶瓷、青铜器, 以及家具等。1965年, 席德进将中国民俗图案造型与欧普和硬边艺术的表现形式结合, 在巴黎浩特·帕夫画廊举办旅欧个展, 但画坛反应非常平淡。这使他领悟到要探索中国的现代艺术, 与其留在巴黎做虚无缥缈的乡土绘画之梦, 凭着一些概念化的图案与残存的记忆在异乡拼凑, 不如扎根于家乡的土地、立足于自己的文化背景。

(三) 1966年—1981年回归乡土的阶段。

1966年, 找到了母体文化自信的席德进从欧洲返台, 其文化血缘再次接上了中国文化的基因源头。他积极寻找发掘台湾的民间艺术和建筑艺术。民艺方面, 他历时8年, 收录了皮影戏、布袋戏、傀儡戏、神像、陶器、版画、家具、砖刻、木雕、服饰、糊纸等民间艺术品, 汇编为《台湾民间艺术》 (1974年) , 成为研究台湾民间艺术的第一本书。民间建筑方面, 席德进曾说:“从中国建筑里, 我才看见中国人的灵魂、民族的特性、中国人的意欲、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国人的美学观、中国人的色彩学、中国人高超的技艺和神奇的创造力。”

在那样一个全盘西化的年代, 席德进是一位本土文化的先锋者、觉知者。他从台湾民俗民情和生活百态中提炼出庶民的审美观, 感悟形塑质朴、单纯、有人味的乡土美学。他强调:“绘画就是要表现生活化, 有生命, 有真实感的东西。”[1]经过台湾民间艺术的洗礼, 席德进表现在绘画上的色彩更为精纯、艳丽, 画风趋向宽约、厚重, 逐渐掌握台湾民间艺术中所展现的中国特质, 孕育出他台湾造型、中国意境的创作基因。

二、中国文脉的“投射”

席德进的画作蕴藏了三个主要的生命流程;现代的西方, 乡土的台湾, 以及文人气质的中国, 而乡土的根永远扎于中国文脉之上。

席德进幼年在南充老家上私塾时就酷爱画画, 喜爱山水, 曾遍临各种图谱。

1941年, 席德进就读四川省立技艺专科学校, 庞熏琹是他乡土意识的启蒙者。庞熏琹曾组织“决澜社”, 对中国现代美术的发展产生过历史的影响力。当时, 庞熏琹在云南研究古代陶器、铜器、石器等工艺美术图纹, 同时也研究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服饰图案。席德进从他那里知道了毕加索、马蒂斯, 也知道了从西方回归东方的艺术之途。

1945年, 席德进在国立艺专受教于林风眠, 并与赵无极等画家多有往来。林风眠的办学理想是:“介绍中国艺术, 整理中国艺术, 调和中西艺术, 创造时代艺术。”对席德进的艺术道路影响深远。

和同时代其他艺术家一样, 席德进身上兼有西洋和中国画两种传统。五十年代, 他追随过西欧现代派风格。从六十年代起, 他身临欧美, 认识到追随潮流的苦恼, 转而思索如何建立属于自己、且属于中国的绘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要从中国的文化背景中, 从台湾的气候中, 从中国人深厚的民族感中脱胎而出。”

席德进的作品中油画和水墨水彩最为重要。油画无形中记录了他从跟风欧美到乡土精神觉醒的轨迹。

水墨水彩画则展示了这位四川人眼中具有中国精神的台湾风情。在杭州求学期间, 林风眠要求学生从自然中寻找, 用线条表现物体, 而不是追求光影变化。席德进从林风眠的刚劲屈曲线条中, 发展成强劲有力, 粗黑直线的精确技法。在乡土观念觉醒后, 为适应表现他这种独有的感受, 他将水彩画与中国的传统表现方法相结合, 以各种深色色韵代替墨韵, 以沉着稳健的笔势, 浑厚而又大笔淋漓地表现出台湾亚热带风景特有的润湿气氛和宁静的诗意。[2]这种影响来自李可染融合西方写实技巧以传统水墨创作出的新山水画, 也来自林风眠水粉加水墨并结合民间艺术的探索。

席德进更从风景画转移到水墨画的创作, 他沿用水彩画的着色法, 将各种色料调和到近于灰色再予上色, 灰中透着颜色, 有别于一般水墨画以墨为主再另以颜色敷彩, 使画面产生余味, 给现代国画作了实质上的诠释。

上述创造, 皆根源于中国文脉和师承, 诚如中国美术学院许江院长所言:林风眠和席德进等人之间不仅是师生关系, 更是一种东方新兴艺术的血脉关系, 他们融汇东西文化, 在创造中重视文化血脉之根, 找到了中国文化复兴的独特范式。这种范式具有创新的使命、会通的精神和诗性的传统, 同时重视生命真切的体验, 秉持中国精神的“象”的内涵。

三、结语

林风眠说:“席德进同学是一个很诚实的人, 他沉醉在大自然中, 追求他美好的梦境, 他用西方写实的技术表达了东方绘画的传统精神。”[3]席德进的艺术融书法、油画、水墨的精粹而成, 乡土是他创作的泉源, 也是他艺术蜕变的根源。这种乡土之情连带的是席德进孩提的家乡记忆,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 他将此原乡投射到第二故乡, 他曾说:“我将来要用我的热忱在台湾再生活、再创造, 我要使台湾不朽。”一个“再”字对这种“投射”的艺术人生做了很好的诠释。

席德进在西方与东方, 传统与现代之间争论不休的年代, 扎根中国文脉, 深入地探索民间艺术和传统建筑, 以平凡、真实、热切的心拥抱本土, 为台湾美术留下了最珍贵的一章。他主张现代的中国画家应该忠于生活, 画出我们民族深厚、沉着、丰富、永恒、灿烂的一面, 乃是原乡情结最高境界的诠释。

参考文献

[1]郑惠美.祭献美神——席德进传[M].联合文学出版社, 2005.7:6.

[2]翁祖亮.彩笔未干心犹憾——纪念台湾著名画家席德进.美术, 1982, (3) .

篇4:台湾之初的原乡旧事

我走向城市之西,直至沧海桑田处——安平。昔日大家都嫌弃它“土”,而今保育风潮却造就了台南“古老当时兴”的小镇情怀。那些到此寻找古意的游客和熙攘的商铺似乎只是背后那些古街窄巷曾经繁荣过的一个证据。安平是台湾的源头,古名“一鲲鯓”,又叫做“台湾窝”。“老”,分明就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旅游潮味。

越过中华西路,沿路左侧是颇具盛名的台南运河。运河曾是连接安平港与安平市区的重要通道,1865年,安平开港,正式名称为“台湾关”。清中叶,安平港逐渐因淤积而不利于航行,往昔桅樯林立的兴盛景象一去不返。

经历过兴衰的城市总有种宠辱不惊的淡定,从风光显赫的商港到寂静没落的渔村,安平已经走过了近400年。如今,昔日的行政中心赤崁楼、全台首学孔庙、延平郡王祠等历史古建筑呼应着东区的水泥建筑。老街、旧聚落、古堡、炮台、行商洋楼、渔港在现代文明下被映衬得更加安详。

安平记忆台湾之初

走在安平街上,依稀听到有人唱那首“安平思想起”。循声觅去,就在石板红墙下,老妇人为我们唱出“身穿花红长洋装,风吹金发思情郎……”,统治了台湾38年的金头发的荷兰人,至今在安平歌谣里撩动老一辈的记忆。

1661年4月,郑成功率军通过鹿耳门港道,9个月后,荷军终于投降。从此安平人敬郑成功为“国姓爷”。他治理台湾22年,使得台湾丰衣足食,人心安定。他的塑像在赤嵌楼矗立,我们当然只是循例而至,做导游的台南老人说至情深处几近哽咽,被年轻人的分神而反衬出几分不合时宜的尴尬。

安平古堡有一个几近炫目的名字——亿载金城。时间的拉力把古堡变成仅存的一点颓墙,经历亿载却固若金汤的愿望,终究是敌不过岁月的磨砺。带着我们去的台湾导游,会抚摸着那堵颓墙自豪地说:“这堵墙有接近400年了,是我们台湾最古老的一堵墙。”我不语。对于5000年中华文明而言,400年的历史不过是风里一个细小的微笑,但对于远离大陆的台湾岛,它诚然就是一条蔓延的根,让它不至于随波漂流。

沿古堡街南行不远,就到了延平街。300多年前,延平街在荷兰人规划下,成为热闹的商业贸易中心(当年称为热兰遮街),也是全台湾第一条商业大道。当年,这700米的窄街遍布一些古老的行业:香烛店、碾米厂、面粉厂、中药房、参药铺、杂货店、蜜饯行、打铁店等店面在街上紧密毗连……如今看这条街,只是台南的一条毛细血管,大一点的车辆都无法通行,虽然,早年它和运河一起担任着动静二脉贯穿台南。

我被人潮推动着,走在延平街上。古老的安平传统房屋尺寸都小,门窗低矮。有人认为这是因为靠海为生的渔民贫穷所致,也有人认为是因为要防海风吹袭,更有一种理论认为,安平渔人习惯了船上的小尺寸构造,所以哪怕在陆地上,也无法适应空旷住处。当然狭小有狭小的好处,人和人的距离骤然拉近,到现在,人情味还是这座城市最典型的气息。

“古早”风气之下,寂静了许久的安平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老人抱怨说安平的发展为当地带来很多新商机,房价也被拉高。随处可见的商贩和游客让安平变得拥挤,停车,塞车,叫卖,垃圾都成为安平人的生活困扰。但是安平人性格始终是知足的,“有口饭吃的日子已经很不错,发展,总是好事”。这个夏日里,说话的老人摇着扇子,我满头大汗。

小吃台南大众铭刻

台南的人情味以食物的香气的方式贯穿了台南的大街小巷。

我希望每天早上都能够很饿地起床,然后依次吃下路上那些鱼丸汤、虾仁肉圆、蚵嗲、虾卷、蚵仔煎和传统豆花。

最早的时候,因为安平渔获容易取得,遵循闽旧例,渔民总喜欢在出海前或入港后来碗热腾腾的点心。和其它旅游城市不同,它们是台南人生活的一部分。周氏虾卷、古堡蚵仔煎、安平豆花、天从伯鱼丸汤、吴老太太的芋粿与虾仁肉圆,每一家都得用“挤”来形容,才能顺利从当地人中杀出重围,抢到一两碗吃吃——味道还真的是不负众望。人人都要吃的天从伯鱼丸汤看起来清白异常,近似开水的汤底不见一丝油星,但味道分明是甜甜的海鲜味,弹牙的雪白鱼丸比婴儿的脸蛋还要细嫩些,吃起来甚至都让牙齿产生了罪恶感。

前脚从车上下来,后脚就迈进了鼎鼎大名的“度小月”。这三个字如此浪漫,原来意思不过是一位老渔民为了度过渔获少的“小月”而制作出来的一碗面线而已。

当然又是满座。好客的店员在门口骑楼下为我们摆上低矮的小桌子小板凳,门口几口大锅里煮着卤水猪脚,大瓦锅边上挂了一两寸厚的“老胶”,显示着这是一锅经历了日子的老卤。吃的不过是一碗面线,只一口的分量,面上一只虾。汤头清甜可口,分量恰好宜人,让肠胃还有位置吃下一只卤蛋、一只卤肉丸、一块卤豆腐。卤水带甜,是清香的台派卤水,卤好的猪脚轻轻一戳就骨肉分离,到嘴里又有嚼劲,问起秘诀,师傅谦虚地说:“用心去做就好啊。”

台南人通过口腹之乐极好地保存了台湾的传统文化。对“古早”味的推崇让现代台湾人努力学习传统事物。新潮的擂茶馆里一群衣着时尚的孩子遵循古法一下一下地把茶叶和芝麻捣碎,老人家的膨糖和芋冰总是最早售罄的物事。

最后,台南繁荣的夜市文化更让所有热爱食物的人陷入疯狂。城市里有巨大得如同另一座城市的夜市,不是一个,而是接近10个。每天轮流开张和休息,最出名的花园夜市所在地曾经只是一个废弃的荒野。我们不小心进入花园夜市,再出来的时候已经是“脑满肠肥”。天啊,请赐我多一点点容量,我还想去吃一碗香辣的大肠面线,吸溜着鼻涕,唏嘘着再回味一次它的浓香和顺滑。

民俗血脉颤动的联系

也许真的是因为远高大陆吧。这里,满眼都是台南人对神明的敬畏。因为台南最早的居民多半以海为生,海上的风云变幻让生活处于一种不可测的命运中。所以,台南每一部社都设有主庙,将原乡所崇奉的观音菩萨、妈祖、保生大帝、城隍爷及王爷等信仰带到本地。在台南,只要抬头张望,便可看到三步一小庙、五步一大庙的景象,而为祭祀活动制作供品的作坊更是随处可见。最让人赞叹的是各种手扎手绘的纸扎楼台,画工细致,轻盈玲珑。恨不得带一个回家当工艺品摆着。

路过府城隍庙,这是台湾第一座城隍庙,1669年建立,依然保存完好。这座三进双护龙的建筑,格局狭长幽暗、神像威武狰狞、座前案桌、枷锁刑具、警世威赫的匾额楹联、斗大的算盘,处处显露阴森诡谲的气氛。而三川门内高悬一匾,上书“尔来了”三字,浅显直白,却让我寒毛倒竖。

正正遇到衣历五月十一城隍爷诞辰。据说城隍爷按例于诞辰前夜行辖境,探访民情,是年度最热闹的庙会。而各街道上的小城隍庙也会次第举办仪式,黑白无常亦被请出游街,气氛热烈。参与庆典的大人和小孩都要在脸上画上花脸,那个兴高采烈挥舞令旗的孩子,城隍老爷在他的童年里,也许有着比变形金刚更深刻的记忆。

除了庙宇以外,在台南的安平区走动,随处可见房屋上贴着各种桃符或者一些在电影里见到的图腾和辟邪之物。在台南,这些东西叫做“厌胜物”。自古以来,安平房屋格局矮小逼仄而居民众多,巷弄纵横,檐角相错,所以容易违反中国传统所崇尚的风水命理学说。为了抵煞制冲,祈求屋宅平安,各种镇宅辟邪的器物和图腾也就应运而生了。

台南的厌胜物有很多种,从屋脊上的风狮爷、门楣上的八卦牌、倒镜、狮牌,到墙篱厅堂的照墙、照屏,式样繁多。材质上,或木或陶。一般在安置时都要讲求一定的仪式与禁忌,一般民家多将之请到庙中,或聘道土到家中作法,以开启灵性。

在台南东部的现代住宅区,已经不常见这些厌胜物了,纵有,屋主也不尽知道所以然。据说这些厌胜物里最有名的是风狮爷,是专门镇风用的,对于靠海为生的人而言,镇住了风,就保住了命。风狮爷多为武士骑狮造型,相传狮座上人偶为蚩尤的化身,以红砖或陶土烧成,高踞屋脊,威风彪炳,又称“瓦将军”,但是如今仅仅在博物馆还能见到几件,一般民宅已难觅踪迹。

篇5:《原乡》观后感

思老母不由人肝肠痛断,想老娘不由人泪洒在胸前。

眼睁睁高堂母难得见,儿的老娘啊!

要相逢除非是梦里团圆。

________《四郎探母》

我自认不是一个随意在别人故事里留下眼泪的人,但对于《原乡》,它值得我用心去看,值得我从头到尾抹去的眼泪。

对于这个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被两岸所关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已经淡忘了当年那种痛彻心扉的乡愁,但是,一旦再次被提起就会赤着脚在尖刀上行走一般,从脚底疼到头顶。作为一个80后末梢的青年,我对祖国建立的历史还是比较感兴趣的,我敬佩那些为祖国而战的英豪。活下来的为祖国继续奋战,那些他们没能等到祖国胜利的只能含恨离去,而这些在战场上折损的英烈们,他们又有多少能回归故里呢?这几天,韩国在归还朝鲜战争中中国英烈的遗骸,他们回家了,等了一个轮回,他们终于可以回来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母亲是否还在,是否还能到墓前看一看当年那个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报国的孩子。

政治上的博弈,是这些老兵的悲剧,少小离家而不能老大回。三十五年的离别,割舍不下的是故乡,是故乡的爹娘,是故乡的妻儿!再严厉的律法也不能制约人们心中对故乡的渴望,所以才有了洪根生他们冒死也要回乡探亲的决心。杜守正的大陆之行,把这样原始的本能的亲情以及那个年代纯粹的坚贞的爱情放在了观众眼前。从福州到江西到山西到山东到四川,就是在这样一条纵横中国的的路线上,老兵们当年在此拜别爹娘走上战场,本为等到打了胜仗就可荣归故里,怎知这一等就是三十五年,双亲已逝,徒留自己在海峡一端苦苦想念、盼望!

我曾经读到过一篇内容类似的文章,讲的是一位老母亲,在三十多年里一直坚信自己当兵的小儿子还活着,餐桌上必要留有小儿子的位置,甚至是因为搬了新家害怕小儿子找不到家而在原地做了一个大大的牌子为他引路。故事的结局很

美好,他的幺子即使是满头华发了也跨越海峡找了过来,并在母亲牌子的指引下顺利的找到了家。

杨四郎纵使盗令箭也要去宋营探母。

每个人的老娘都是一样的,想老娘的心是一样的。不是他们不想回,实在是要留着命去见老娘!

篇6:《原乡人》影评

《原乡人》影评

钟理和带着平妹到了满洲,起初当了出租车司机,后来辞职了;又出于民族自尊心,拒绝高新轻松的日本翻译工作,他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思考了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种种事件看来,钟理和非常有理想,有志向的,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写作不是纯粹为了写作,而是为了“原乡”,为了祖国大陆!这样的理想无疑是伟大的,但是同样也要付出代价„生活的重负,身体的逐日衰弱,儿子的夭折,对家人的内疚,还有一次次的退稿,但是都没有使他真正停止写作,尽管中断过,但是他还是坚持着写,但是如此有理想的人,却未能“成功”。然后又在获得稿费之时,旧病复发,最后死在了写字台上。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同在一个院子里,同为租客,同为下层劳动人民,裴大娘对私奔到异地的钟理和和和平妹伸出了援助之手。从介绍小工,充当接生婆,自助满月酒,期间无不充满着暖暖的街坊邻里的互助之情。难怪怕生的平妹在分娩时也只相信裴大娘一个。不知道是否生于农村的缘故,面对这种纯朴的邻里乡情,我总是感到很舒畅、自然。原乡人,原乡人,虽然是在日寇侵占了的满洲,但是还是洋溢着不变的邻里乡情,或许这正是作者刻意描写主角对原乡(祖国大陆)的眷恋、怀念的自我认同的原因之一。在这部影片中,钟理和和钟平妹的爱情也是非常值得钦佩的,主人公坚信他们的爱情是可以禁得起考验的,所以不顾家庭的阻挠,私奔到原乡,在那里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在那里,钟理和受到邻居大伯的影响,决心投文,把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弘扬出去。钟平妹得知自己的丈夫想写小说,不但没有反对,而且表示非常赞同,在这一点上,没有坚实的爱情基础和没有大气的胸襟的女人是很不会有这样的表现的。抗战胜利后,这对小夫妻回到家乡台湾,这时的宝岛台湾已经被日军蹂躏到千疮百孔了,但清贫的生活却让他们更惺惺相惜,更珍惜对方。后来钟理和患肺病,而钟平妹有条不紊的持家,而且原意卖掉父亲留下来给他们的地来给自己的丈夫治病,这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妇女的三从四德,而且给钟理和的写作生涯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在他们在这段路途中,生活虽然坎坷,但他们不放弃;日子虽然艰苦,但他们乐在其中。他们的爱情平凡而又朴实,真挚而又温馨,像细水一样长流。

篇7:《原乡人》观后感

为爱痴狂

“想要问问你敢不敢,像你说过那样的爱我”,人总有少年轻狂的时候,那时候的钟理和,满怀激情,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面对自己的一生所爱,花言巧语早已是多么的无力和脆弱,恐怕只有用尽一生的时间去证明爱有多深、情有多重。钟理和与钟平妹的婚事因为同姓的原因遭到父母的`坚决反对,因为在当时几乎所有人都无法接受同姓的婚姻。但他们并没有因此而放弃,而是冲破旧俗,离开了家乡,去到一个举目无亲的地方,两人只能相依为命了。他们用行动去证明了对对方的爱和信任,不是每个人都会有如此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然而,两人的生活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现实中的他们还是要为了温饱而惆怅、彷徨。

“我”的理想

一开始为了生计,他成为了一名司机。显然,小小的车子承载不了他要成为作家的理想。在他看来,实现理想是他生存的意义。生活的拮据并不能让他低头,更不能让他向日本人屈服,他拒绝了日本政府的高薪工作,同时也辞去了司机的工作。一心一意地用手下的笔,把他的一腔热血挥洒在纸上,让世人听到他的声音。但这很明显又加重了家庭的负担,毕竟在那个时代,写作并不能使生活得到保障。尤其是当他得知自己得了肺病以后,全家人一度陷入困境,为了支付昂贵的治疗费,不仅要变卖家产,还要拖着虚弱的身体更加努力地写作,不断地投稿。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他的《笠山农场》得奖了。然而,他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他对理想的忠贞和坚持深深地撼动了我的心。正因为他对理想有如此坚定的决心,才能使他在艰难的条件下继续他的理想,坚持不懈地创作,留下了许多令人赞叹的好作品。

戏剧人生

篇8:原乡台湾评论

关键词:台湾“名嘴”,大陆媒体,评论特色

响。

一、台湾“名嘴”登陆现状

被冠以“名嘴”的言论明星, 一般指受邀到节目中议论时政或是社会现象的专家学者, 这些人因常上电视而出了名的, 便可称之为“名嘴”。在台湾, 活跃于各大评论栏目的名嘴们, 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媒体从业人员、民意代表和专家学者。他们不只在台湾家喻户晓, 在大陆也炙手可热。2005年, 央视《海峡两岸》开办《岛内一周时事述评》专栏, 邀请岛内名嘴赵少康评述当天和一周岛内发生的大事, 开启岛内“名嘴”登陆大陆媒体的大幕, 引起两岸观众的普遍关注, 该栏目的收视率大大提高。“2005年《海峡两岸》平均收视率0.28%, 2006年上半年平均0.40%, 下半年上升到0.50%”。[1]之后, 尹乃菁、兰萱、江岷钦、郑又平、周荃、陈彦伯等纷纷登陆。进入2008年, 随着两岸关系发展出现新形势, 大陆地方媒体, 如“深圳卫视、东南卫视、厦门卫视等, 也先后推出多档依托台湾‘名嘴’打造的节目。而在纸质媒体方面, 福建日报社集团旗下的《海峡导报》从2006年起, 全新包装推出‘对话台湾名嘴’专栏。”[2]目前在大陆媒体出现频率较多的台湾“名嘴”除了前面提到的几位之外, 还有黎建南、雷倩、汪用和、张友骅等。

二、台湾“名嘴”时事评论特色体现

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与拓展, 民众对台湾的关注面越来越广, 对资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台湾“名嘴”在大陆媒体的亮相契合了民众的需求。他们针对对岛内的新闻事件阐述背景、分析来龙去脉、发表个人看法与意见, 本身就是一大看点, 总结起来, 台湾名嘴在大陆媒体时事评论主要有这样一些特点:

(一) 内容上趋向多元, 台湾人说台湾事

虽然以时事评论员的身份参与大陆媒体节目栏目, 笔者观察, 台湾“名嘴”所涉及的内容还是相当广泛, 从台湾司法弊案到选举文化, 从两岸直航到台湾房价, 无所不谈, 无所不包。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尹乃菁看台湾》为例, 在2010年7月份尹乃菁发表的九篇文章中, 有两篇涉及台湾司法弊案, 两篇涉及两岸直航, 两篇有关ECFA, 一篇关注台湾人才机制和台湾学生大学流向, 围绕的都是台湾社会中热点, 展现了台湾的多元, 因为所谈及的内容丰富、信息量大, 给予“名嘴”们内容选取上更多的自由, 实现了“台湾人说台湾事”, 从另一方面也吸引了更多的台湾“名嘴”加入大陆媒体的阵营, 台湾资深媒体人林天琼在参加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时就说, “这个节目最大的特色就在其选题与众不同, 很有吸引力, 不仅仅局限在政治议题, 还有很多有趣的社会、文化议题。而且专题节目不仅包括动态现象, 还有静态观察。”[3]

(二) 角度上深入浅出、入木三分, “台湾”特色鲜明

在网络媒体的新兴发展中, 卫星连线、短评、快评、现场直播各种形式遍地开花, 涉台评论在形式上似乎已经没有更多的玩法了, 能够比拼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内容, 看谁在内容的深度与细致、角度与视野上下了功夫, 谁就能有能力真正赢得关注。台湾“名嘴”多数有着双重身份, 比如黎建南, 台湾资深新闻评论家, 任职台视, 同时他又是台湾的自由作家、政治观察家, 曾加入国民党成为新竹县、宜兰县党部书记, 对岛内选举政治有着深入研究;又如雷倩, 曾任民意代表, 在台湾东森新闻S台主持《雷倩ICQ》。他们丰富的经历和阅历让他们有敏锐的新闻洞察力、独特的新闻视角和透过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把握问题实质的能力, 无论是电视栏目还是专栏文章, 没有思想负担, 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 事实充分, 信息量大, 没有官话、套话、车轱辘话, 而且言辞犀利, 分析问题入木三分, 让人听了很解渴, 具有鲜明的“台湾”特色。

(三) 形式上表现丰富, 注重细节, 鲜活生动, 赋予新闻节目“台湾风”

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新闻评论内大篇幅的官话、套话、车轱辘话让本来应该出彩的主题变得枯燥无味。台湾“名嘴”从在大陆媒体出现的那一刻起, 就充分地展现了他们“深入浅出、直达人心”的功力, 表达能力强、形式简洁活泼、情感丰富、细节生动, 赋予新闻节目一股清新的“台湾风”, 这种“台湾风”在一段时间内与大陆嘉宾吞吞吐吐、欲言又止的文风形成鲜明对比, 自然受到受众的欢迎。

这种“台湾风”最直接的体现在台湾“名嘴”的语言风格上:轻松活泼, 个性极强。如黎建南先生, 每当要评论某件大事时, 总要取出预先备好的资料, 并要吟诗一首, 或说句笑话, 读首打油诗, 风趣而有分寸;江岷钦学者风度极佳, 侃侃而谈, 常用古诗、成语作喻, 生动形象, 名言警句也很多, 体现了深厚的学识涵养, 为正经的新闻评论增添了不少的风味;赵少康的评论站得高、看得远, 一针见血, 铿锵有力, 深得受众信赖且有过瘾之感;而对于尹乃菁、兰萱类的女“名嘴”们, 伶俐的口才、清晰的思路、入木三分的分析以及靓丽可人的屏幕形象, 深得大陆观众的喜欢。他们鲜明的个性, 不仅为评论增色, 也在日复一日中培养了不少的粉丝。“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的江岷钦教授、台湾大学的郑又平教授等一批嘉宾成为大陆家喻户晓的名人。郑教授在北京打车被出租车司机一眼认出, 下车时坚决不要他的钱, 说‘能为《海峡两岸》的名嘴服务是荣幸’。”[4]

“台湾风”最重要的是表现在“情”上。在目前登陆的台湾“名嘴”中, 几位女性以她们特有的丰富情感去点评时政, 语速虽然都比较快, 但在嘻笑怒骂、风趣幽默的言谈中有较多的人情味在, 而几位男性的时事评论也非常注重“诉诸情感”。2012年3月10日, 台湾政论家黄创夏在台海网发表专论《台湾人只会胡说瞎说不会倾听了》一文, 题目出彩, 让人过目不忘, 文章并没有一开始就大说特说台湾社会中浮躁不安, 只说不听的形势, 将焦点对准周美青倾听一位布农族小女孩开始, 细致入微, 通过文字给人塑造了一幅恬静、倾听的画面, 而后笔峰一转、切入正题。文中写道“这位女士, 她的名字叫做周美青, 倾听, 正是她带给当下台湾最不一样的风格。”[5]强烈的感情色彩很快就引起受众的共鸣, 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 真正达到“言之成理, 述之有情”, 网络媒体的转载率相当高。

据笔者长期的观察, 台湾“名嘴”所带来的“台湾风”还表现在评论中, 尤其是说到岛内政界要人时有着特别多的生活化细节呈现。如尹乃菁曾在央视《尹乃菁点评台湾一周时事》中, 有一次谈到马英九访美归台后的“马扁会”的话题, 她就提到马英九的幕僚特别就着装咨询了她, 最后听从她的建议, 马英九选择了黑色西装、白色衬衣和浅蓝色的领带, 诸如此类, 给严肃的新闻评论带来不少趣味。

针对大陆民众对台湾发生的事件没有身处其中的经历, 对于台湾过去的部分和现在进行的变化有一些基本事实不那么清楚的情况, 台湾“名嘴”在评论中表现方式非常丰富, 包括大量地运用题板、表格、图片等较多的资料, 把隔海相望的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比如尹乃菁在2006年分析北高市长选举行情时, 就准备了历届民进党、国民党参选人得票的表格题板。江岷钦节目中运用小题板的情况也很多, 一表一题, “名嘴”们讲得清晰, 观众看得明白。

三、台湾“名嘴”登陆的影响

台湾“名嘴”们对台湾时事、社会, 有板有眼的评论与介绍, 不仅让大陆的受众直接深入了解台湾提供了一个渠道, 更重要的是, 在传媒领域、两岸交流领域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首先, 台湾“名嘴”登陆增色了涉台新闻评论。如前所说, 台湾“名嘴”在大陆的新闻评论, 一贯继续台湾时事评论的特点, 观点鲜明犀利, 资料翔实丰富, 表现手法多样, 再加上他们自有特质的表达方式, 使得硬性的评论在受众中软着陆, 于一针见血中一目了然, 于有血有肉中产生共鸣, 对大陆媒体涉台评论的文风影响甚大。

其次, 台湾“名嘴”登陆增加了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登陆的台湾“名嘴”多数都是台湾政论评论员, 对台湾的时事了解透彻, 对新闻运作也有着自己的渠道, 增加了受众对信息源的信赖, 他们生在台湾、长在台湾, 对台湾历史、社会和政治制度如数家珍, 无论说起台湾哪个方面, 都更有说服力。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的特约评论员林天琼就认为, 相比早期中国社科院、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等智囊机构的学者, 台湾名嘴们更了解台湾社会、政治的动态进展。目前除了央视的《海峡两岸》外, 深圳卫视的《直播港澳台》、东南卫视的《海峡深呼吸》等在受众中都有较高的认可度, 与台湾“名嘴”的加入不无关联, 有网友就这样表述:“这几位评论员让我们看清楚了台湾的现状, 我们看到了许多台湾老百姓在台风、水灾、物价疯涨中挣扎, 看到红衫军在街头烈日下抗争。”[6]这样的交流沟通也发生在登陆的“名嘴”们身上。在多个媒体担任时事评论员、开设专栏的尹乃菁就曾表示, 通过她在大陆媒体的评论与介绍, “不但大陆受众获得新知, 我自己也可掌握大陆民众兴趣, 也更深入了解两岸差异, 这样能更好地把大陆民众的想法传达到台湾。”

再次, 台湾“名嘴”登陆催化了两岸合作。两岸媒体的合作随着两岸形势的发展不断的拓展, 从互派记者采访到两岸媒体共同采访, 从转换节目内容到合作办栏目, 都在摸索中增进彼此的感情与交流。台湾“名嘴”大规模的登陆, 立足大陆受众, 交流了想法, 了解了彼此的差异, 使得相互了解更加直接与深入, 也成为媒体交流中的另一种形式。

可以这样说, 台湾“名嘴”登陆大陆媒体是两岸交流中的一种必然出现的现象, 随着交流的深入和民众对两岸信息的需求增大, 大陆时事评论员登陆台湾媒体也是可以预见的一件事情。

参考文献

[1]海外节目中心对台部.2006年央视对台宣传实现了三大突破[EB/OL]. (2008-06-23) http://cctvenchiridion.cctv.com/special/C20624/20080623/106518.shtml.

[2]张燕娟.台湾“名嘴”在大陆媒体中的角色衍变[J].东南传播, 2010 (11) :109-110.

[3]付可.台湾名嘴现身深圳卫视[N].南方都市报, 2009-06-02 (SA36) .

[4]李海明.谈《海峡两岸蜕变史》[EB/OL]. (2009-04-01) http://news.cctv.com/china/20090401/103270_1.shtml.

[5]黄创夏.台湾人只会胡说瞎说不会倾听了[EB/OL]. (2012-03-10) .http://www.taihainet.com/news/twnews/twmzmj/2012-03-10/823195.html.

篇9:台湾诗人席慕蓉的“原乡”情

“马有马心,人有人心,马心通人心,马也会想家。”2016年9月19日晚间,台湾著名诗人席慕蓉现身天津,在南开大学开讲“母亲的草原”,倾诉“原乡”情。

一切都似曾相识

席慕蓉1943年出生于重庆,成长于台湾,父母皆为来自内蒙古的蒙古族人。她是台湾现代散文家、女诗人、知名画家,曾于东海大学美术系任教。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出版后引起轰动,热销致短时间内重印6次,风靡华人圈。

近些年,席慕蓉常常回返大陆,在各种场合演讲中尤喜谈草原故乡。对于久居南方的席慕蓉来说,远隔千里的蒙古高原一直是她生命中不可磨灭的情思。1989年,46岁的席慕蓉才第一次见到内蒙古大草原。在那里,她追寻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流。天空、草原、牧民……故乡的一切都强烈地撞击着诗人的心灵。

记者近几年数次接触席慕蓉,无论是公开的演讲还是私底下的讲述,她的主题永远是“原乡”—那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当我第一次踏上草原时,我的第一感受就是我好像来过!”席慕蓉说:“我觉得我走在自己的梦里,一切都似曾相识。”

一段时间以来,席慕蓉一直在为这种感觉寻找一种合理的解释,直到2014年10月,有三位医学家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表明:潜藏在人类大脑深处的海马回掌管着人们的空间认知,这样的认知是祖先留给每一个人的生命密码。

“原来我们的乡愁是有科学根据的生理上的乡愁,这是解决我的疑惑的最好的证据,原来在我的海马回里,还包括我的先祖的一层一层的记忆。当我站在‘父亲的草原’上,面对高原原貌的时候,我觉得好像一泓清泉,解我心里面的渴。所有祖先曾经见过的草原,他们所有的资讯,在我到了草原的那一刻醒了过来,我走在祖先的梦里。”2015年10月,席慕蓉同样在南开大学的演讲中如是说。

因为这个缘故,席慕蓉应著名歌唱家德德玛之邀创作了歌曲《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父亲曾经形容草原的清香,让他在天涯海角也从不能相忘,母亲总爱描摹那大河浩荡,奔流在蒙古高原我遥远的家乡,如今终于见到辽阔大地,站在芬芳的草原上,我泪落如雨,河水在传唱着祖先的祝福,保佑漂泊的孩子找到回家的路。”歌词里写尽了席慕蓉作为一个游子的心声。

2005年,席慕蓉又做了一件被人称之为大胆的事。她带着81岁高龄的同族诗人叶嘉莹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使叶嘉莹成为家庭里第一个踏上蒙古原乡的人。短短8天的行程里,席慕蓉与叶先生东上大兴安岭,西到巴尔虎草原,还登上了北魏拓跋鲜卑先祖所居石室嘎仙洞。一路上叶先生神采奕奕,詩兴大发,几乎每到一处都要口占绝句一首。“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护我更如佳子弟,还乡从此往来频”“伫立中区还四望,天穹低处尽吾乡”……一路上,席慕蓉被叶先生的诗人风范深深吸引。“最佳勇气奖应该颁给叶老师”,席慕蓉如是说。

“看到叶老师第一次来到蒙古高原的模样,我想到了自己。”席慕蓉说道:“当我第一次踏上原乡,与族人低头叩首时,我深切地感受到自己是这个小族群的一份子,虽然共同怀着对祖先的愧疚和思念,但内心却有一种幸福感。”

2015年7月,席慕蓉在草原见到了青铜时代游牧民族为了纪念男女英雄而留下的鹿石纪念碑,它告诉后人先祖曾经怎样生活过。

“我要把这个写出来,在见到鹿石时,我感到诗来找我了。”久未写诗的席慕蓉这样说。

在母亲的草原上遇见铁蹄马

2016年4月27日,席慕蓉首次参加了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公祭仪式。她告诉记者,为了参加这一盛典,自己五天前专程从台湾赶来。她称,20世纪90年代当她第一次来到成吉思汗陵时,第一感觉是,跪下去、跪下去,告诉祖先这个远方的孩子回来了。

席慕蓉透露,在中国台湾地区,和她一样的蒙古人约有400人,每年到了成吉思汗查干苏鲁克公祭这天,总会自发地在家中对着祖先朝拜。这一次能来这里亲自参加祭拜仪式,是第一次,也圆了自己的梦。

除了草原和人,席慕蓉多次提到草原上的马。她认为,草原上的马也对自己家乡的方向十分敏锐。

此次天津演讲,席慕蓉又特意以“在母亲的草原上遇见铁蹄马”为题开讲。“马和草原似乎有一种注定的联系,这让牧人即便在摩托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普及的今天,仍然不愿放弃自己的马匹。”席慕蓉演讲中展示了自己在寻访蒙古高原的旅程中所拍摄的一张张照片,岩画、雕塑……饱含着游牧民族对自然的敬仰。

“草原上的马对自己家乡的方向十分敏锐。”席慕蓉说,20世纪60年代有一匹被送去越南的战马,花了不知多久的时间回到了乌兰巴托,瘦骨嶙峋、浑身是伤。见到主人后,大颗的泪珠滚出老马的眼眶,主人与它“抱头”痛哭。

席慕蓉还讲到,同时期一位蒙古画家来到越南,一匹又脏又瘦的蒙古马慢慢向他走近。画家知道马在说:我知道你是从蒙古来的,你可不可以带我回家?

“马有马心,人有人心,马心通人心,马也会想家。”席慕蓉说,草原上一种珍贵的蒙古马“铁蹄马”还让她忧心不已。此马因蹄质坚硬而得名,相传曾是成吉思汗禁卫军的专用马匹。面对现代生活方式对养马、牧马的冲击,席慕蓉还与一些专家和两位淳朴而坚毅的牧民一道,在母亲的草原上开启了一段寻马、护马的苦旅。

上一篇:班竹中学卫生评分细则下一篇:部队驾驶员个人工作总结与酒业公司销售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