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家长的变化作文范文

2024-05-26

体验家长的变化作文范文(共3篇)

篇1:体验家长的变化作文范文

感恩教师,体验教师心得体会

我是南湖幼儿园中三班喻钰涵的妈妈,2016年11月24日,感恩节这天下午,应幼儿园号召和安排,我有幸作为家长在幼儿园体验了半天的幼儿园老师的生活。总结起来就是一个字:累!两个字:疲惫!与我之前的兴致勃勃和期待形成鲜明对比,在体验幼儿教师时状况百出,同时也参杂着各种惊喜!还是细细的回味一下吧。

中午3点半之前来到了幼儿园,开始了我在幼儿园的工作。这本是我和女儿共同期待的。因为本周幼儿园有了这个计划后,我的女儿喻钰涵就兴奋地问我说:妈妈,你想到我们班当老师吗?这是女儿对我们共同的幼儿园生活的期待。我心里也很希望能和自己的宝贝一起在园里生活一次,看看她升到中班后和刚入园时候有什么变化。我们共同的期待因幼儿园的安排在星期四最终成行,而我的身份不尽是家长,更主要的是班里的老师。学校安排的是我先当主班老师,负责上课,之后是副班老师负责打饭。

15:30叫醒睡觉的小朋友,有一个小朋友米尔夏力怎么都不起床,让我抓耳挠腮,最后连哄带骗才叫醒所有小朋友,让我吃惊的是我的女儿喻钰涵竟然自己穿好衣服了。起床后负责小朋友上厕所、洗手、喝水、擦桌子、拖地、加餐、上课,17点后后由副班老师取来晚饭,一起分发饭菜给小朋友!今天的晚饭饭是牛肉面。每人一夹半面一勺子汤。这时我的女儿在我面前只是诸多小朋友中的一位,但是妈妈的角色始终让我目光围着她转!我提醒自己要顾全所有的小朋友,很快,有的小朋友吃完了,举手表示还要一碗,有的举着一根手指,代表要汤,他们的规矩我还不太懂,差点给孩子们发错了。17:40孩子们基本吃完,碗筷收拾完,桌子整理好,准备放学了。以下是我参加幼儿园生活的流程:

15:30——15:50 起床,收拾床铺,洗手,喝水,上厕所。15:00——16:00下午加餐(今天是香蕉)

16:00——16:30 我负责上一节语言课(故事)

16:30——16:40 回教室喝水,上厕所 16:40——17:10 益智游戏

17:10——17:30 准备吃晚饭

17:30——17:50 晚餐时间

通过幼儿园半天的生活,我看到了自己孩子的表现情况,清楚的知道了她在幼儿园的真实生活,看到了自己孩子和别的孩子的成长情况的差异,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的差异,这样就能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孩子,也能更好的制定养成和培养计划,比如自己吃饭如何,睡觉如何,自理能力如何,都能从幼儿园的生活中感受到。这样在家里我们就能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孩子,知道自己孩子的优点和不足,更好的配合好幼儿园,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总之,这次的家长体验日收获颇丰,我认为幼儿园的工作是辛苦的、繁琐的、责任重大的,老师很辛苦。非常感谢幼儿园提供这次机会给我,也感谢方振宇的妈妈配合。同时也感谢中三班胡老师及所有照顾教育我家喻钰涵的南湖幼儿园的老师!孩子交给你们我们很放心,希望以后可以继续配合好老师,教育好我的孩子。幼儿园的半天体验生活生活累并充实着快乐,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笑脸自己也由衷的高兴。再一次感谢幼儿园的园长及老师,祝愿幼儿园越办越好,祝福每一位老师和每一个孩子及家长!

中三班喻钰涵妈妈 2016年11月25日

感恩教师、体验教师

中三班喻钰涵妈妈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篇2:体验家长的变化作文范文

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境地将一去不复返了。因为新教材已不再像过去那样单单是现成知识的载体了, 而取而代之的是活动1、活动2、活动3……也就是说, 这就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共同去探究新知识, 从而发现新知识。教师已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帮助者和激励者。教师已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服务生”了。

二、营造宽松的教学情境

(一) 创设宽松、民主、平等、互助的环境

在课堂上, 教师要着力营造出一个宽松的让学生能自由发挥的时空来, 要充分地相信学生、激励学生, 给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同学们放飞思维, 大胆质疑、探索、思考的殿堂。

(二) 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哈佛大学曾流传着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让人不断地提出问题、思索问题。只要宽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出来了, 学生才有发问的“安全感”。实践中, 要允许学生出错, 允许学生提怪异的问题, 允许学生有不同见解等等。只要学生“敢问”, 就已成功一大半了, 就怕学生不开口、不提问。

(三) 教学过程设计要利于学生自主探究

物理学研究本身就有一种思想, 即把深奥、难懂的规律“浅显化”, 再运用“浅显化”后的易懂的规律去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积累、运用类似方法, 不拘泥于书本, 以已有知识为基础, 再联系学生生活实际, 放手让学生独立地去探索、研究、体验。如果有的学生没有按照你的设计意图来做, 而是生出一些所谓的“奇思妙想”来, 教师更要多加鼓励、引导。只有这样, 学生才能不仅得到了鱼, 重要的是得到了“渔”,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探究———发现”的乐趣。

三、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

面对新教材, 教师要能很好地适应它, 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高质有效的服务, 就必须认真地做好教学反思工作。1.做好教学前的反思工作, 让自己的教学行为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过程;2.教学中的反思, 是为了使教学活动能有序、高质、高效地开展下去的一个保证;3.教学后的反思, 就是在教学实践结束后, 很好地去整理、撰写反思集, 将平时积累的点滴经验记录下来, 整理成文, 使之条理化直至理论化。我想这也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一条必由之路。

篇3:家长眼中孩子的变化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之中,是有必要用正义之道来约束自己的。犹太人之所以是一个坚强不屈的民族,是因为他们以《圣经》为道。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始圣,与他的弟子整理了指导人们修身的典籍《论语》,堪当我们中国的《圣经》。

孩子在学校开展的《论语》诵读活动的影响下,收获还真的不少。

就拿几天前来说吧。孩子与同学闹别扭了,吵着要报告老师——当然只是孩子之间的小事,但是想让她心服口服,平息怨气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我猛然想到了《论语》,故意问道:“‘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这句话讲的是什么意思?”女儿答道:“伯夷、叔齐两位兄弟不记念过去的仇怨,别人对他的怨恨也就少了。”说完,女儿顿时释然,说:“妈妈,我不报告老师了。”真言一句,点石成金啊!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从这些既有伦理美又有节奏美的文字中,孩子学会了乐观生活、以诚待人。同时,小小的头脑中对语言文字的品味能力也悄然提升了。讲话时,偶尔从稚嫩的口中吐出“之乎者也”,逗得全家乐翻天。我书柜里“休眠”了两年多的《庄子》、《大学》终于得到了她的“恩宠”。今天,我带女儿去师范学院听公开课《伯牙绝弦》。三年级的女儿听懂了六年级的古文课,还领略到了“钟子期善听”和伯牙失去知音的伤怀。我想功不可没的当是学校平日的诵读活动。

《论语》诵读不仅让孩子在吟诵国粹的过程中感受了传统文化,还在潜移默化中完美了孩子的人格,让孩子们在书声琅琅的校园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康的生活态度。

以“论”服人

学校开展读《论语》活动是非常必要的。自从孩子学了《论语》后,就有许多进步。

有一天晚上,我拉帘子的声音大了些,孩子马上就对着我说:“缓拉帘,勿有声。”我马上向孩子道了歉,并且表示以后再拉窗帘的时候一定注意,声音要小,不要影响到别人。

更有意思的是那天下午,爷爷说,他打台球非常棒,很少有失误的时候。孩子又冒出一句:“三人行,必有我师。”爷爷当时就红了脸,说:“对,对,我孙女说得对。”

这些都说明了《论语》教会了孩子好多做人的道理。也许我的孩子还不懂得什么叫“人格”,什么是真正的“做人”,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会慢慢体会到的。

然然懂礼貌了

我接触的人比较多,所以家里常有客人。以前,见到客人时,然然总是爱搭不理的,有时甚至还有些厌烦。但近来家里有客人时,然然学会了给客人端水倒茶。客人们都夸:“你女儿真有礼貌。”我听了很欣慰。

儿子懂得了谦让

我家生活并不富裕,但该给孩子花的,我们绝不犹豫。好吃的、好玩的不比别人差,干活就更不用孩子了。所以,孩子养成了吃独食、不让人的毛病。我看到孩子的样子也很着急,但不知道有什么好方法能让他改正。

三年级的时候,孩子开始读《论语》了。不知不觉中,我发现了孩子的变化。一天,在吃西红柿炒鸡蛋时,他把鸡蛋夹给了我和他爸爸。后来,吃完饭后,他就帮我收拾碗筷。这些在以前绝对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一点点渗进我的生活。

我知道是《论语》改变了我的孩子。孩子现在变得很乖,学习自觉,生活自理,还懂得了谦让别人。我感到无比欣慰。

见贤思齐

一天,我与孩子在路上走着。前面有一帮小朋友在吃零食,一边吃一边往地上扔零食袋。孩子默默地走过去,把它们一一捡起并扔到了附近的垃圾箱里。前面的小朋友见了,也不好意思再往地下扔了。我心里一阵触动:孩子近来变了。要知道以前她也有往地上随手扔垃圾的坏习惯。她不但改掉了这个不好的习惯而且还带动了其他人,真好!过后,我问孩子是什么促使她这样做的。她竟脱口而出:“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我不禁欣然。

真希望孩子能从《论语》中学到更多、更好、更有价值的东西。

儿子懂事了

那天中午,我一回到家就开始洗衣服。他妈在厨房淘米、洗菜……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快来,帮我炒炒菜,我都忙不过来了。”他妈朝我喊。“我洗衣服呢,你自己先做吧。”他妈一听,就发火了:“现在是洗衣服的时候?吃饭的点儿,不说帮我做饭,洗什么衣服?”我也不甘示弱地喊:“你做饭,我洗衣服,多节约时间,咱们两不耽误。怎么?干什么事都是你有理!”孩子听见我和他妈在吵架,赶紧出来调解矛盾:“现在是吃饭时间应该先做饭。吃完饭再洗衣服也可以嘛。要不我和妈妈一起做饭,爸爸继续洗衣服吧。”听了孩子的话,我们又开始干着自己的事情,这时我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孩子,我和他妈肯定又得吵大半天。

上一篇:永安一中校友录(更新至201104)下一篇:美术课程教案——船儿出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