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合作

2024-04-11

中美关系合作(通用8篇)

篇1:中美关系合作

中美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

前面两个章节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关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如果说工业革命开始、金融和贸易理论的出现标志着现代国际经济关系的形成,那么一般认为,1648 年签订的威 斯特伐利亚和约标志着现代国际政治关系的形成。导言中已经指出,没有自由市场谈不上世 界经济,同样,没有民族国家就谈不上现代意义上的国际政治。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在国际关 系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结束了欧洲 30 年战争,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民族国家的出现,并 且提出了现代国际关系最初的基本原则:

一、在国际政治格局中,行为主体是民族主权国家。

二、只有国家才拥有完全的法律行为能力,这是由国家拥有主权这一基本属性所决定的。

三、1主权是不能割让的。民族国家刚刚登上世界舞台就已经表明,它们将遵循一套前所未有的行为准则。在此之前,国家间的竞争有如在封闭的角斗场上展开,相对获益是判断胜负的标准;在此之后,国家间的竞赛逐渐演变成超长距离的马拉松,绝对获益与相对获益一样成为核心的游戏规则。推动这一变化的是生产方式的革命和生产能力的飞跃。

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使公众随时能感受到各国生活水平的差异,促使他们对政府提出更

多的要求。不仅要实现绝对获益,而且要实现相对获益;不仅要持续增长,而且要赶超其他 国家。结果,在现代国际体系中,因落后而消亡的国家极为罕见;但因为不能达到国民的期 望值,而失败垮台的政府则层出不穷。在世界经济整体增长的同时,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日益 激烈,要分出上下高低

【解说】中国社会科学院25日在京发布《中国国家竞争力报告》蓝皮书,报告中指出,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之间的国家竞争力差距正日趋缩小。蓝皮书指出,2008年,全球100个主要国家和地区国家竞争力排名前10名分别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新加坡、德国、英国、荷兰、瑞士、法国。中国国家竞争力近20年间由73名上升至17名。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相比之下,美国整体竞争优势依然较大,特别是经济结构、全球联系、人力资源结构层次等方面优势更为明显,有许多方面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但中国在经济增长速度、需求潜力、国内外经济关系等方面已经逐渐取得竞争优势。日本国家竞争力长期位列前三甲,在亚洲保持了绝对领先地位,中国国家竞争力正处于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与日本的差距也逐渐缩小。与印度相比,当前中国的国家竞争力总体略强于印度,而印度在社会管理、产业集中等领域领先中国。专家指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发展需要的是公平、合作、开放,属于“包容性增长”,不能把中国经济的强盛、竞争力的提升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等同起来。

现在奥巴马上台,说中美两国既是合作的伙伴,又是竞争者。我想提法有改变,但是精神内涵是一致的,就是今天的世界,美国当然还是毫无疑问,全球最有实力的,经济军事或者政治强权。但是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所以中美两国的关系是有越来越紧密,也是多元化,多层次这种相互交错非常复杂的关系,这里面有许多共同点,需要合作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竞争的关系,这又是一个客观的现实,所以我想奥巴马的说法,词语不太一样,但是也可以说一脉相承。

奥巴马认为,中美关系的关键是,两国要保证彼此间的竞争是针对消费者以及市场的良性竞争,是符合国际规则的竞争。如果说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建立并维持新的商贸模式,那么两国都将最终获益,国际社会也将因此获得更大的稳定。

这场经济危机是美国人完全意识到,要解决当前中美间的商贸模式,不仅要依靠美国人改变储蓄和消费习惯,同时也意味美国要向中国出售更多的商品,靠中国鼓励其国民购买更多的美国产品。”

为此需要尽可能延长保持其第一经济大国地位的时间,以确保“一超”的物质基础。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迅速发展的大国,未来10-15年亦是推进长远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并坚信在建国100周年前后能够实现成为中等发达国家的目标。这种经济实力的竞争不可阻挡。尽管届时中国人均GDP仍远低于美国,但经济总量将可能超过美国。世界银行和美中情局甚至认为,2年后中国可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超级经济大国。这种竞争态势导致的实力消长势将动摇美国“一超”的经济基础,引起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即使中国经济规模永难超越美国亦是如此,正如人们常说的田径比赛一样,跑在前面的总会担心后面的。因此,要确保“一超”地位,美国内当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看到中国真正强大起来。其次,实力的消长可能导致中美双方地位的变化。美国家安全报告及其他战略报告基于此认为,在未来10-15年内美国仍面临缺乏单一挑战对手的“战略机遇期”,但此后并不确定,中国和俄罗斯可能具有挑战能力。显然,美国总有人会有根有据地从历史上大国关系演变寻找线索,认为新的经济强国难

以避免地要挑战现存超级大国的地位。为防患于未然,遏制欧亚大陆出现一个挑战美国家利益的战略对手已列为美全球战略的主要一环。小布什甚至认为,中国可以“得到一个大国应得的尊重”,但应将中国的“势力范围”限制在亚洲。遏制必然引发反遏制,这同样是一种竞争。从这个意义上分析,意识形态可以说不是中国被美国内定位为“战略对手”的主要甚至重要的原因,美国同样会把任何一个崛起的大国包括美国的盟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再次,两国对国际格局与秩序看法不同引发观念上的竞争。中国认为世界在不可阻挡地走向多极化,这与认为世界“离开美国将一事无成”、并试图建立“单极统治”的美国的看法截然不同。在安全关系上,中国的新安全观旨在建立新的多边合作安全,而美国则要建立别国难以消失疑惧的的同盟安全体系。在国际秩序上,中国认为现存国际体系不平等,需要改建新的、非霸权国家控制的国际体系,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最主要原则应是不干涉别国的内政,不干涉别国的社会制度,国家主权要得到充分尊重。而美国以人道主义为幌子,实质是要以“新干涉主义”为建立未来国际秩序铺路。

近几年,中国的进口每年都新增千亿美元左右,已跃居全球第三大进口市场。但是,随之而来的是不断增多和升级的贸易摩擦问题,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已经从微观的商品贸易摩擦如纺织品、家具等扩及到人民币汇率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宏观层面的经济制度性摩擦。此外,经济摩擦政治化和社会化的趋势也日益明显。如何理性看待中美经济摩擦问题,需要将其放在世界经济新的发展趋势中来分析。中国和美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的大国代表,在这些新的趋势和潮流中,彼此间的冲撞和摩擦会表现得尤其激烈。

中美日益密切的经济依存关系为双方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两国在贸易平衡、货币升值、知识产权、政府补贴、市场准入及其他领域增加了摩擦。

(一)把经贸关系政治化

全球化使美国经济外交越来越频繁,政府更加重视经济实力在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并要求其他国家降低市场门槛和开放市场,同时竭力促使其接受美国经济模式、采取美国式的市场制度。这除了直接服务于冷战后的美国经济利益外,还包含更深层的目的:就是使一个统一在美国文化价值观下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的世界早日到来。在经济和贸易政策被高度政治化的华盛顿认为,在贸易问题上采取软身段,不仅所获有限,而且将冒被称为不关心困境中的美国中产阶级状况的风险。政治化也是为了向中国提高要价。对人民币施压已成为美国政客的首要关切,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曾使日本经济陷入长期衰退的“广场协议”。事实上,美国对华经济战略和美中经济关系已与日本当时的情形相似。[5]由于普通美国民众的国际知识很少,政府在外交上操纵民意并不困难,甚至会为了维护国内声望而制造国际危机。美国出于国内政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原因,坚持把两国经贸关系政治化,这样做可以转移国内矛盾,为政策失误开脱责任。当前的中美经济摩擦至少从两方面看对中美关系构成了威胁。首先,随着美国大选的临近,两党候选人可能为了迎合选民而把经济问题归罪于中国。其次,这种印

象的长期影响及由此造成的报复行为,只能进一步导致经贸关系政治化,对两国经济都将造成伤害。中国人以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是留给自己享受,但从中受惠的美国人并不领情。相反经贸问题已成中美关系紧张日益增长的源泉。仅2007年,美国会就提出了50多项保护主义色彩浓厚的涉华议案。然而,使用贸易

保护主义做法,要求某一国家为美国济自身存在的结构性问题承担责任,不仅无效,而且将损害美国利益。何况“中国政府所做的与日本、爱尔兰等所做的没有什么不同,不应该区别对待中国”。[6]

(二)国内问题国际化美国因伊拉克战争而债台高筑,使共和党政府面临巨大舆论压力,特别是来自民主党的批评。民主党对于扩大开支有很多想法,但对于如何减少开支却一筹莫展。现在80%的美国人认为国家的方向有问题,持续的不满会使愤怒的人们寻找替罪羊。面对巨额赤字两党都无计可施,于是就拿中美逆差说事,容易吸引选民眼球。从国内储蓄角度看,美国为了发展就必须引进外国资金。为了交换这一资金,就得购买外国产品,而为了吸引外国资本就必须保持经常账户赤字。如果只是从贸易和资金流入源头找问题,那么美国的贸易逆差就根本无法解决。如果把中国从广泛的宏观经济背景中孤立出来单独讨论,显然也是错误的。因为减少与一国的双边贸易赤字,对于严重缺乏国内储蓄的美国而言,丝毫无助于解决本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问题:减少对华赤字的结果,只能把它转移到其他国家。面对日益萎缩的制造业以及来自中国越来越强劲的竞争,美国政治精英的担忧不无道理,何况一度垄断世界制造业市场的正是美国。不少议员对于中美贸易不平衡十分忧虑,正如众议员曼祖罗所说,如果一个国家要在世界上扮演重要角色,就必须具有大规模的制造业。所以,国会和2008年总统候选人进一步对布什政府施加压力,要求立即在中国的汇率和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问题上取得进展。

篇2:中美关系合作

摘要:中美关系是影响当今国际政治经济舞台上最为重要的关系之一,对国际战略格局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牵动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发展变化。近年来,中美两国的互动更趋频繁,总体呈现出相对稳定性,这与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强大有重大关系。从世界和平和统一发展的共同主题下,两国关系将主要以合作共赢的形态存在,但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存在,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性。

关键字:合作竞争经济发展战略利益

自苏联解体以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一超多强”的条件下,它有恃无恐地推行霸权主义,海湾一战,布什借大胜之威,以“美国领导”为旗帜的“世界新秩序”正式出台,不顾西欧盟国的反对,搞“单边主义”,单挑伊拉克,这都是美国以霸主的姿态显示其超强大国的威力。金融危机后,虽然美国的经济有一定的衰落,但这是从顶峰上的衰落,它在经济力、军事力、文化力、科技力、人才力等方面仍具有优势,仍是世界最强的大国。但不管美国是否足够强大,他都不是单一的存在,他不能通过单干实现自己的国家发展,它需要盟国需要合作才能实现。而从我国发展情况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与质量、结构和效益的关系正在日益趋于改善,经济与社会发展趋于协调,一些突出矛盾正在逐步缓解,国家正朝着宏观可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我国已经渐渐在世界舞台上占据重要位置。由经济发展可见,我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前景,将是促进世界经济复苏的强大力量。因而我国作为新兴崛起的发展中强国,必然会成为美国为谋求国家利益发展战略盟友的重要选择之一。同时在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发展中,各国合作互赢,良性竞争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中美两国的关系必定是以稳定的合作为前提的,但由于两国的文化政治差异,必然也会存在一定的竞争和冲突。

在举世关注中,2012 年美国总统大选落下帷幕。现任总统奥巴马成功连任,将继续执政四年。在奥巴马第一任期内,奥巴马政府表示“欢迎一个和平和繁荣的中国的崛起”,寻求与中国更多的合作。曾任奥巴马政府国家安全委员会负责东亚事务的高级主任杰弗里 • 贝德(Jeffrey A.Bader)也论述道,奥巴马政府打算“用一种平衡的方式应对中国的崛起”,为此确立了对华战略的三大支柱 :其一,美国欢迎中国的崛起、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其二,美国决心让中国的崛起符合国际规范和法律 ;其三,美国要努力塑造亚太地区的环境,以确保崛起的中国成为地区的一个稳定因素。

中美之间既有利益交汇点,也有明显的分歧和矛盾。各种因素纠结其中,使得中美关系出现非常复杂的局面。但概述之,都是合作与竞争共存的关系。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主观上中美两国决策层都认识到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中美合作对于亚太地区乃至全球的重要性。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上升,美国上下日益认识到中国的重要性,发展对华关系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已成为两党主流共识。2012 年 11月20 日,奥巴马总统与温家宝总理在金边会晤。温家宝总理指出,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奥巴马表示,“美方继续致力于与中方建设强有力的合作伙伴关系”。他提出,双方高层可尽快进行沟通,为下一个四年美中关系发展制定具体路线图。

其次,客观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中国的重要性日益明显,美国需要中国的合作。事实上,经过多年的发展,中美两国之间的共同利益不断拓展。随着中国国力的不断增强,两国关系愈发重要,已经远远超越了双边关系范畴,有着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全球性的内涵。除了传统的安全威胁之外,中美两国还面对许多非传统安全的挑战,两国利益的交汇点在增多。中美两国无论是在双边问题上还是在多边层面上,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涉及国际反恐、军控与核不扩散、地区安全与稳定、打击贩毒和非法移民、能源与环保、气候变化等诸多领域。事实上,在许多涉及地区和全球的重大问题上,中美之间都会事先进行沟通和磋商,协调立场。

再次,中美相互依赖日益加深,推进双方经贸合作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目前中美互为对方的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出口市场,中国是美国出口增长最快的市场。美国在华有巨额投资,中国是美国海外第一大债权国。在当前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推进对华经贸关系的发展对美国极为重要。奥巴马政府一直要求中国遵循国际规则,对华不断施压,但并不希望出现贸易战,因为那样只会两败俱伤。

最后,中美之间的磋商与合作日益机制化,并能就出现的问题及时沟通,有助于减少双方的误判。自 2009 年以来,中美元首会晤多达 12 次,胡锦涛与奥巴马成为中美建交以来会面最多的中美最高领导人。中美两国领导人还多次通过书信以及电话方式就双边关系以及重大地区和国际问题进行交流。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至今进行了四轮,促进了两国高层战略沟通,加深了对彼此战略意图和政策的了解,有力地推进了互利合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中美缺乏战略互信的情况下,这些机制有助于增信释疑、促进合作,对于中美关系的平稳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然,我们对于中美关系的复杂性还要有充分的认识。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中,中美两国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明显不同,对于外部世界的看法也有着明显的差别。中国的和平发展与美国单极霸权之间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个是当今世界唯一的霸权国家,一个是正在崛起的新兴大国 ;一个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的“领头羊”,一个是当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一个是发达国家,一个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些明显的差异决定了中美两国看待当今世界的不同。

总之,未来美国对华政策依旧是两手 :一手是直接同中国接触,试图影响中国发展的方向,寻求中方在一些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合作 ;另一手则是在中国周边地区布局,对华施压,包括利用第三方来牵制中国。随着中美力量对比进一步拉近,双方关系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中美之间的合作与博弈都会有所加强。而加强协商与沟通、妥善处理相互之间的分歧和矛盾将成为中美关系能否良性发展的关键。

参考文献

篇3:中美矿业合作趋势分析

关键词:中美两国,地矿合作,技术交流,互利互补,富有潜力

中国高度重视矿业对经济发展的支撑能力。近年来,中国重点成矿区带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覆盖率年均提高近5个百分点,完成了铁、铜、铝、钾盐等25种重要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石油、天然气、煤炭、铀、钼、镍等新发现了一批具有世界级储量的矿床,矿山年产能已从68亿吨增加到近100亿吨。

世界各国资源禀赋各不相同,矿业经济紧密依存。深化交流合作,促进优势互补,才是实现各国矿业共赢发展之道。21世纪, 中国继续深化地质和矿产资源领域对外开放与合作,鼓励外商充分发挥资本、技术、管理等方面优势,依照有关法律,积极参与中国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页岩气勘查开发等,共享发展机遇。1在深化合作、推动矿业共同发展的过程中, 中美地质矿产合作走出了一条共赢之路。

一、合作目的

美国矿产资源丰富,矿业发达,地质矿产领域技术力量雄厚,科研水平较高;中国则矿产资源丰富,独特的地质条件,可观的科技力量,良好的研究开发势头,均有利于中美在地矿领域取长补短,开展合作,共同受益。美国对华地矿合作目的包括以下三方面:

1.通过国内和国际地学现象进行比较来扩大美国国内研究的范围,获得现有的和潜在的中国资源信息;

2.扩大美国在地学方面的影响,通过科学合作和数据交换,为美国政府制订对外政策提供必要的科技情报;2

3.开辟输出设备渠道,寻找高回报的投资机会。

对中国而言,主要是通过合作交流,借鉴吸收美国的先进技术、经验,为中国经济建设服务。

2007年1月中国国土资源部与美国内政部签署了 《关于促进自然资源领域合作的备忘录》,双方合作重点包括:土地、矿产及地下水资源的评估、开发、保护和合理利用;地质灾害的监测及防治;现代科学技术在自然资源领域内的应用;土地、矿产资源的利用和规划及信息系统;土地、矿产资源管理中法律法规及决策技术研究;降低矿产开发对环境的影响;矿地复垦等。

二、合作背景

1972年中美互设联络处后,两国在地矿领域的交往逐渐增多,由于西欧国家对华贸易态度灵活、技术先进适用,一些矿山设备大宗贸易为西欧企业所获得。1973年,中国从西欧国家进口了43套综合机械化采煤设备。1978年再次大规模进口煤矿设备,其中有100多套综采设备、100套掘进设备、开滦范各庄选煤厂成套设备、霍林河露天开采设备等,总成交额超过10亿美元。 这批买卖的最大得主是西德和奥地利厂商。这对美国颇有诱惑力,为使其在同中国地矿领域交往中更多受益,1978年7月美国总统科学顾问率代表团访华期间,与中方就地学领域进行科技合作的可能性交换了意见。1979年4月,中国地质部代表团访美,与美国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地调局)就地学科技合作进行了会谈。1980年1月24日,《中美地学科技合作议定书》正式在北京签署,该议定书于1985、1991年两次各延长5年,为中美在这一领域的合作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合作研究稳步发展

中美地学科技合作由启动时期的拘谨、探索走向广泛接触、 深入了解,导致双方合作在20世纪80年代蓬勃开展起来。双方各种代表团学者进行学术互访、开展人员培训;相关院校对口交流;科研机构研究人员从共同选定项目到一起密切配合试验研究等,使科研工作由广泛向纵深发展。双方合作的领域不断拓宽,涉及到基础地质研究、矿产资源评价和管理、环境地质、勘查技术、测试分析等。合作的项目逐渐增多,经双方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或阶段性的成果;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上的某些研究项目取得了优异成绩,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1.矿产的勘查与开发。该领域中美合作项目很多,如“铀矿床的勘查与分析”项目,中国核工业部铀矿地质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能源室1983年开展合作。通过考察与研究,发现我国的砂岩盆地的许多地质条件与美国有类似之处,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指导寻找铀矿。煤炭部陕西煤田地质公司在与美国地质局1982~1983年合作进行“煤盆地的勘查与分析”的过程中,利用计算机化的数据系统总结煤盆地成煤环境、煤资源的勘探与评价方法,从而使中方对美方煤炭资源数据系统、岩心编录方法以及利用航空遥感照片进行煤盆地的解释与制图有了进一步了解。“遥感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项目于1982~1983年由我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与美国地调局所承担。其间,美方获得中方提供的地质图件、地球物理图件共45幅、标本约300块、柴达木盆地的四盘地质数据磁带以及钻井、测井地质资料等,这对美国研究全球地质构造和资源分布很有帮助。生物采油是一种有发展前景的新技术,美国NPC生物采油技术已在我国华北、新疆等几处油田进行现场试验,对其进行技术评价、经济效益分析有助于技术进步。

美国的有些矿业学者对煤、金属矿等的开采和处理低品位矿,对新型合金开发利用、创新,以及对老矿区资源的充分利用有一定技术和经验,值得中方在合作中加以借鉴。

在国际油气市场上,中美两国面临的真正挑战不是对有限油气资源的争夺,而是如何实现充分、合理的利用,保持油气供应和价格的稳定。两国企业界正携手开拓第三国油气勘探开发市场、共同建设第三国大型油气生产基地,利用双方在工程技术服务方面的互补优势开展合作。32012年12月,康菲石油与中石油达成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石油获取位于西澳大利亚海上布劳斯(Browse)盆地波塞冬(Poseidon)项目20%权益,以及陆上凯宁(Canning)盆地页岩气项目29%权益;双方还共同对中国四川盆地内江—大足区块页岩气资源开发进行研究。

引入国外合作伙伴共同勘探和开发气田,已成为中国石油企业加速我国天然气开发的重要途径。四川盆地川东北区块天然气田属高含硫气田,中石油从众多国外石油企业中选择美国雪佛龙公司,采用国际惯用的产品分成合同模式,对四川盆地川东北区块天然气进行合作开发生产,双方组建的合资公司将向该项目投资47亿美元。4

由于页岩气的大量开发,美国国内的天然气价格走低,这间接打击了美国传统能源企业的竞争力,在此背景下,大量美国天然气企业来华拓展商机。2013年1月份,延长石油集团与美国斯伦贝谢集团及斯伦贝谢长和公司签订天然气开发技术合作协议,该协议确定三方共同在陕北延长气田进行天然气开发技术合作及低渗透技术增产服务,实现合作区块天然气资源的高水平、高效益开发。5

2.对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的研究。1983、1984年,地质部矿床研究所和美国地调局先后就“火山作用与成矿关系”及“成矿作用与矿石沉积环境”两项目,对有关矿床成矿等问题进行了合作研究。在前一项的活动中,中方考察组对美国西部火山岩地区进行了为期40天的野外地质和实验室考察,系统了解了该火山岩与有关矿产的成矿关系,对我国东部火山作用和成矿关系的研究具有参考价值。而在后一项合作过程中,中方小组通过对美国西部科罗拉多州、新墨西哥州、内华达州、加利福尼亚州一套空间和成因上有联系的钨、锡、钽、铍、铜、钼和银等金属矿床的考察和对比研究,加深了对太平洋两岸金属矿床特征、矿石堆积和成矿机制的认识。美方小组于1984年9月来华考察了湖南东坡矿田,并就“犹他州矿产资源评价”等问题在华作了学术报告。 80年代后期,冶金部天津地质研究院与美国地调局在“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合作项目中,也通过互访、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分析测试,获得大量关键性的科学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矿床成因及成矿模式,中方在项目中进一步了解了国外对复杂矿床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3.地学科技交往与合作。根据《中美地学科技合作议定书》 第10项,1984年4月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矿测试技术研究所派员赴美考察矿物学分析技术,同年10月美方测试专家来华进行了考察。美方80年代考察我国花岗岩型铀矿、钨矿及煤田后,对寻找同类型矿床从理论认识和地质条件对比上有一定帮助。20世纪80年代我国曾派学者赴美考察岩溶水资源的勘查、评价、开采与保护问题,了解到美国广泛使用计算机模拟岩溶大泉出露地区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和开采,以及在岩溶水资源分布地区普查阶段和找水定位时,应用卫星照片对其解释应用,从而认为这是了解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值得我国岩溶大泉分布地区推广使用。

1991~1993年地矿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和美国地调局进行了“中美含油气盆地类比分析”,美方达到了其全面接触中国含油盆地的目的。

4. 借鉴矿业开发管理经验。地矿事业的发展和矿产合理开发利用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提高管理水平。中方注意了解国外对地矿的管理经验,吸取其精华。其中制定和完善有关法律是一项重要内容。1986年中国《矿产资源法》颁布后,为了借鉴国外矿业开发管理等经验,1988年地矿部曾派一小组赴美考察矿业开发管理体制和法规等,了解到美方对矿区土地复垦、水污染控制、固体废物处理、有毒物质处理等均有法可依,从他们对矿产资源法规也根据情况变化而不断加以修改等,受到启迪。中国矿业法规在改革中不断充实和完善,《中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 《地质矿产行政法》和《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管理规定》相继出台,我国的矿产资源法规已与国际接轨,经修订的《矿产资源法》 于1996年8月颁布实施。在交流矿产管理经验中,1998年,美国矿管局应邀访华洽谈加强双边交流事宜。

四、双方合作优势互补,潜力巨大

中国的经济建设发展有赖于加强与海外合作交流、引进技术装备,在资源勘探开发上寻求伙伴,以及招商引资等。美国的厂商、大型公司早看好中国矿业广阔的市场、良好的投资环境, 纷纷前来推销产品、转让技术、合作生产,经贸往来频繁。

1.合作开发。我国矿产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中美在石油天然气的合作勘探开发起步较早,涉及面较广,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诸如1992年,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与美国ARCO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签署了海南岛西南海域海底天然气开发项目,投资12亿美元以上。1996年3月,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与美国埃克森公司签署了塔里木盆地合作勘探石油的两项合同。

21世纪在中石油、中石化页岩气开发的海外合作伙伴名单上,几乎将全球能源巨头一并囊括,包括美国康菲石油、美国雪佛龙等,中海油的主要海外合作对象则为康菲石油。中资石油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快速学习成熟技术,力争加快国内页岩气开发步伐。

2.兴建合资企业或合作生产。中国胜利石油管理局与美国能源企业公司合资建立胜利高原有限责任公司,主要生产美方专利产品ROTA—FLEX抽油机和地面驱动螺杆泵等。1991年中国地矿进出口公司在美国建立了合资公司。中美在地质矿业技术设备方面各有所长,双向交流具有互补性。在矿山设备领域, 1983年10月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CMEC)与美国哈尼施菲格公司(Harnischfeger Corp.)签订了合作生产大型矿用挖掘机的技术转让合同,引进美方技术和关键设备,为山西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江西德兴铜矿、准噶尔煤矿等提供了大型电铲,产品国产化率达到70%。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被誉为哈尼施菲格公司最可信赖、合作最好的商业伙伴之一。1987年美商来华考察, 发现北京地质仪器厂自行研制成的航空磁测探矿用光泵磁力仪,精度为0.01伽码,高于美国,美国EN EG公司下属Geomet ries与该厂于1988年6月达成协议,由中方生产探头,美方生产其它部件并组装成产品,销往国际市场。

中美合资陕西鑫隆石油设备有限公司是由总部设于纽约在国际上久负盛名的美国蓝山公司与具有多年石油天然气装备设计制造经验的陕西鑫隆石油设备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主要生产海洋浅海钻井平台及其配套钻机,产品畅销大庆、长庆、延长、 新疆、胜利、辽河、大港等油田,并批量出口到美国、挪威、新加坡、哈萨克斯坦、墨西哥、乌兹别克斯坦及非洲、中东和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3.引进技术、成套生产线。1986年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公司与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就一揽子引进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卡特彼勒新型推土机及有关的履带总成、变速箱等生产制造技术达成协议。卡特彼勒公司1978年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办事处,上世纪80年代又将技术转让给12家中国企业。卡特彼勒目前在中国有24家制造工厂,雇员超过15000人。大港油田从美国引进螺杆钻具及整筒抽油机泵2套生产线。华北石油钢管厂从美国引进了石油管材内涂层生产线,配合中方长输管道生产。

4.发展贸易、寻找商机。中美双方注意挖掘潜力,提高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积极扩大地矿业产品在对方市场占有率。我国的地矿制造厂家为此开发优质适销产品,北京地质仪器厂就是一个例子,其所产HC—85型光泵磁力仪、210型双道原子萤光光度计等受到国外欢迎,于1990年出口到美国、加拿大。我国拥有某些市场开发潜力较大的矿产品,适合美国等西方国家需要,如金属铯是光电产品必不可少的材料,可在西藏大量提取以打入国际市场。我国对地矿工程承包有一定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国地质工程公司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承揽了一批项目,完全有实力在美国及其它西方国家承包地矿工程。美国的设备、仪表产品有些水平较高,为地矿业的发展,我国有针对性地作了引进,如大批进口其数字地震仪、数控测井仪以及计算机等。在从美国进口商品中, 也有矿砂、矿石、加工后矿产品等,可见发展中美地矿业双边贸易是大有潜力可挖。

5. 中资企业积极介入美国石油市场。美国本土石油产量的50%、天然气产量的60%是由美国1.3万家中小石油公司生产的。在这1.3万家中小石油公司中,大部分具有市场竞争力,也有一部分公司经不起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冲击,逐步陷入资金周转困境,美国大银行强迫它们还债付息,直至将其资产列入拍卖程序。这些公司不得不提前寻找买家,以减少损失,有的公司以购入价的一半贱卖其拥有的油田或油井,有的则希望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共同开发。一些中国石油企业收购陷入困境的美国本土中小石油公司而自主经营,或通过注入资本、提供勘探、 开采设备和技术入股等方式,进行合资经营。美国本土现有65万口油井和天然气井,大多数属于“边际井”,即日产原油15桶以下或日产天然气9万立方英尺以下的低产井。中国本土许多油井也是低产井,在开采技术方面具有竞争优势,中资企业正择机介入美国边际油田开采。6

2012年初,中资企业通源石油公司在美国成立全资子公司, 业务范围包括射孔、企业并购等,2012年9月,通源石油公司向美国的子公司追加投资300万美元,主要用于参与开发美国当地油气公司CAL持有的7.77平方公里油田区块。

2013年12月,中国神华海外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与美国能源公司(简称“ECA”)就页岩气项目合作开发签订《并购与合作开发协议》,其内容包括:ECA公司将其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格林县的足以用来开发25口天然气井的特定油气租约的50%不可分割权益及相关数据、信息转让给中国神华海外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篇4:中美关系新发展:合作+磨擦

奥巴马可以说是在后冷战时代出现的非常难得的一位具有良心的、有正义感的总统。我们观察他对伊朗和北朝鲜的政策,有几步轻重缓急:第一、美国目前的当务之急,是振兴国内的经济问题,尤其在奥巴马执政的前四年,否则再往下走可能连任无望;第二、奥巴马提出无核世界的理想,下决心要在2009年与俄罗斯完成新的、消解进攻性战略核武器的谈判;第三、在北朝鲜问题上,相信较早前派遣克林顿赴北朝鲜,事前没有跟中国大陆商量,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奥巴马向金正日转达一个非常强烈的政治讯号——和平的解决朝鲜半岛的无核问题,美国无意军事进攻北朝鲜;第四、在伊朗问题上,奥巴马甚至公开呼吁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美国与伊朗可以做朋友。

奥巴马新政:「不树敌」

因此,奥巴马的政策是非常明显的「不树敌」,在这个大的战略思考的前提下,就注定了奥巴马时代的对华政策,是一个以接触、对话为主,以扼制、磨擦为辅的时代。

这也是基于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为考虑:第一、客观环境上,台湾海峡的问题,基本迎来了和平的局面,中、美之间爆发直接军事磨擦的可能性大大降低,甚至可以说台湾海峡的军事磨擦未来几年几乎不再存在;第二、奥巴马的首要目标是振兴美国经济,这就离不开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合作,包括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北京,谈的首要问题,就是希望中国购买更多的美国国债,也就是中、美经济合作的因素在加大,国际上反恐的需要、北朝鲜问题上双方利益的一致、台湾海峡磨擦的因素大大降低,使奥巴马时代的对华政策是温和的。

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没有磨擦,毕竟美国国防部提出的各种战略报告,还是要把中国大陆作为首要的扼制对象,因为军人要存在就一定要树立一个敌人,这是美国的习惯,否则怎么增加军费﹖在这样的前提下,美国还是需要打造一个扼制的对手,尤其是产军附和体,也就是军事工业体系,还有情报部门的保守势力,美国军队都有这样的呼声和要求。

因此,我们还是可以看到中、美双方的磨擦因素仍然存在,譬如南中国海的问题上,随着台海和平的相对稳定化,中国大陆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南中国海,美国也认为南中国海是她的大周边,也就是利益边疆,中、美双方在这个问题上会发生新的磨擦,一旦南中国海有任何问题,美国会积极介入这个地区的纷争。

战略的「两手」

另外,在中国大陆西部、阿富汗这个区域,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挤压不会减少,也就是在扼制中国的需要出发,东部有日本的日美安全联盟,在西部联合了北约驻军阿富汗,甚至在伊拉克撤军的同时,在阿富汗增加譬如预警机的部署。

篇5:中美合作框架协议

中美两国确认,双方将基于共同利益,从战略性、长期性、全局性的角度,推进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以共同建设全面互利的经济伙伴关系,增进两国繁荣与福祉,推动实现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第一条原则

1.全面框架基于两国各自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以及不断增加就业的国家利益。同时,中美经济关系基于广泛的共同利益和交汇利益。双方认识到,对方经济的健康和持续增长对自身繁荣不可或缺。

2.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成果和政策行动对全球经济的健康有重要影响。双方认识到并考虑其政策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合作加强支持全球增长和稳定的国际贸易和金融机构。

3.作为更大规模、更加紧密和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的一部分,中美双方正就影响对方利益的政策行动加大磋商力度。

4.依托现有对话和合作机制,落实中美合作框架。两国重申落实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经济对话《联合成果情况说明》中的承诺。

第二条深化宏观经济合作

双方认识到,两国关于促进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的目标从根本上是一致的,承诺进一步加强宏观经济政策交流和协调。

5.双方正进一步利用现有渠道,就与两国经济和世界经济健康相关的宏观经济、财政、金融和结构性问题深化合作。

6.双方重申支持二十国集团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框架,重申通过强劲的经济增长和扩大就业来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并采取全方位措施巩固全球经济复苏,减少过度外部失衡并将经常账户失衡保持在可持续水平。双方确认积极支持二十国集团互评进程。

7.双方承诺与其他国家共同努力,维护国际货币环境的稳定。美方承诺对汇率过度波动保持警惕,中方承诺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第三条发展更加平衡的贸易和投资关系

双方认识到开放的贸易和投资对推动创新、创造就业、增加收入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双方承诺进一步扩大双边贸易与投资,促进更加开放的全球贸易与投资,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

8.双方承诺采取综合性措施促进更加平衡的中美贸易。9.双方承诺本着建设性、合作性和互利性的态度积极解决双边贸易和投资争端。

10.双方认识到在首轮和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双方认同的政府采购和创新政策中非歧视原则的重要性,并重申继续支持强有力的知识产权保护。11.双方致力于营造开放、公平的投资环境,并继续为两国投资者增加透明度和可预见性。

12.双方同意在各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中,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中,探索新的合作机遇。

13.双方承诺积极开展地方层级经济合作,促进两国企业、智库、大学之间的沟通交流。双方致力于完善中美投资论坛、中美省州长论坛、中美城市经济合作会议机制,进一步推动两国企业界和学术界“二轨”对话机制。

第四条深化在金融领域的合作

双方承诺进一步深化在金融部门发展、投资和监管领域的双边和多边合作,合作支持生产性的资本流入两国金融市场,促进两国金融市场的效率与稳定。14.双方认识到公平、开放的投资环境的重要性,在符合审慎原则并与国家安全要求一致的情况下,支持为金融服务投资和跨境证券投资营造开放的环境。15.双方承诺深化双边以及在二十国集团、金融稳定理事会和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合作,确保金融稳定,加强金融监管。

第五条加强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

16.美方欢迎中方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承认美国在国际经济体系和亚太地区的重要作用,并欢迎美国参与亚太地区经济稳定与繁荣并为其做出贡献。

17.双方承诺加强交流和协作,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8.双方认可亚太经合组织作为亚太经济合作平台的重要作用,承诺加强在亚太经合组织框架下的协调与合作。

19.双方承诺共同努力加强全球金融体系和改革国际金融框架。双方继续强有力的合作以提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多边开发银行和其他涉及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0.为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双方共同促进国际社会援助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努力。双方致力于与多边开发银行协作,寻求合作支持全球减贫、发展和区域一体化,为包容性、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利坚合众国 代表 代表

篇6:中美合作年级组长发言

大家上午好!

带着激动的心情,沐浴着初夏的气息,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参与云县爱华完小“中美合作公民教育项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答题听证会。今天,我们五年级的全体师生,将把一年来的社会实践研究成果展示给大家,迎接领导和专家的检验。

“中美合作公民教育项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国家教育部引进,云南省教育厅与美国加洲洛杉矶公民教育中心在我省中小学合作开发的资助性学校教育项目。旨在多角度、多层次的参与活动中,让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求知、学会与人合作,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认识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增强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建设的方法,发展积极向上的人生和社会价值取向,使学生更健康地融入社会。

我校于2007年12月在五年级开始实施“中美合作公民教育项目——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已经顺利举办了三轮,在市、县、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今天,我们举办的是该项目第四轮活动的答题听证会。

本次实践活动各班从去年十一月份开始,通过学习准备、宣传发动阶段后,正式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在同学们调查、访问,确认社区中存在的公共政策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同学们的筛选和分析,各班确定了研究的问题:201班从水资源的短缺为切入点,选择了“保护水资源”为研究课题;202班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关注点,选择了“废旧电池的处理”为研

究课题;203班从关注我们自身出发,以“青少年体质下降不容小觑”为研究主题,204班立足生活,选择了“关注食品安全”为研究主题。各班确定课题之后,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不怕苦,不怕累,分组收集资料,汇编整理,制定班级行动方案,制作演示展板,经过大量的艰苦付出,终于完成研究工作,制作完成四块展板和相应的文献资料夹,迎来了今天的汇报活动。

当然,在专家的眼中,学生们的研究可能还很幼稚,学生们的研究可能还很肤浅,学生们的研究可能还只是走马观花,但我们相信,这次实践活动,能让同学们感受到进步与成功的喜悦,会促使同学们更加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为同学们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篇7:三方战略伙伴关系合作协议

甲方:南京广电集团小微视频网

乙方: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丙方:南京动漫企业代表

一、合作背景

动漫产业是我国的新型文化产业,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得到迅猛发展。为了推动我市动漫产业攀登新的高度,南京市传媒、高校、企业首次联合,共同打造“南京大学生小微动漫节”,通过这个平台比赛作品、建立机制、选拔人才,进而让人才发挥作用。

二、合作目标和内容

1、目标:建立战略合作平台,共同打造“南京大学生小微动漫节”,比赛作品、发现人才。

2、内容:(1)建立高校、媒体、产业三者联合、互动的机制;

(2)搭建“南京大学生小微动漫节”,比赛作品;(3)通过好作品发现、储备、培养、推荐、使用人才。

三、合作原则

1、甲、乙、丙三方本着友好协商,不断完善,共同发展的原则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2、甲、乙、丙三方应充分利用三方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合作层次的立体化,合作机制的长效性,并把合作关系作为三方的一项制度来建立;

3、根据三方合作意愿和实际情况,磋商合作期限。首次合作结束后,三方可共同商议形成合作意向。

四、其他

1、本协议一式三份,三方各执一份,合作协商经三方代表签字即生效,三方应遵守有关条款,未尽事宜,可由双方协商修改补充;

2、如一方单方面有损对方利益,形象的行为时,其他方有权终止协议。

甲方: 单位名称:

代表(签字):

****年**月**日

乙方: 单位名称:

代表(签字):

****年**月**日

丙方: 单位名称:

代表(签字):

篇8:建立新型校企合作关系

基于科学技术研发的新型合作

1.由应用型研究向基础性研究的拓展。

企业与大学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现代经济学理论认为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责任, 大学则肩负更多的社会责任, 因而企业的科技投入重点在应用研究领域, 大学的研究重点偏于基础研究领域。然而,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并没有严格确定的分界线, 两者是密切相关的, 基础理论的突破是应用研究的基础, 也往往有可能使相关应用技术呈几何级数分化, 数字化信息处理理论之于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DNA理论之于生物技术, 无不如此。在西方国家, 企业与大学合作研究的项目不仅有收益高的应用研究, 也不乏一些耗时长、难以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基础研究项目。如, 计算机互联网通讯技术基础性理论的突破应归功于由美国大学、公共部门和企业建立起的科研群体。而世界500强企业前几位的英国石油公司 (British Petroleum, 简称BP公司) 与剑桥大学合作成立剑桥大学BP Amoco研究院, 旨在研究有关多相液流问题, 这项研究被BP Amoco研究院定义为基础科学, 涉及剑桥大学的五个系 (地球科学、工程学、化学工程、化学和应用数学) 。BP支持的这项合作一方面有可能产生由基础到应用的链式研究而有益于公司的技术研发, 同时企业对推动基础科学研究与发展也希望肩负一定的责任。

2.由单一项目合作向多领域、多目标拓展。

传统的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研发往往局限于项目本身, 或项目委托或联合研发, 目前, 这种单一项目的合作模式正逐渐向多领域多目标的合作模式发展。比如, BP公司以与清华大学合作研究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领域课题为契机, 建立清华-BP清洁能源研究与教育中心。该中心有四个功能:国际化研究基地、国际合作的枢纽、专门领域的信息中心、高水平的能源论坛。BP公司在该中心发挥的作用主要包括:为BP中心提供建设经费和课题经费;出面邀请世界著名专家来BP中心参加研究工作;为BP中心引进合作项目。BP公司既是投资者又是组织者兼中介。BP公司建立与清华大学的合作主要为了长远利益, 它对战略意义的考虑甚于解决具体技术问题的需要。这个合作实例, 合作目标已不仅仅着眼于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 而是以课题研究或技术开发为媒介, 利用大学的多学科整合资源和社会影响力, 通过合作获得对行业发展战略及政策更具深度和广度的认识、产品的市场融入与开拓、价值观的传播等, 借此可以窥见跨国企业与大学合作的战略意图。

基于专业人才培养的新型合作方式

1.以企业为主导基于学科建设的新型合作模式。

创建于1996年底的全球无线教育联合体 (简称GWEC) , 是工业界与大学密切合作以企业为主体共建大学学科的一个成功范例。当时, 无线电设备数量激增, 技术创新发展迅速, 而高等教育与工业界沟通不够, 该专业毕业生的技能不适应工业界的需要, 美国无线技术专家严重短缺。竞争压力迫使工业界先行一步与教育界进行合作, 成立了全球无线教育联合体GWEC。GWEC作为中介机构, 建立起企业与大学之间的桥梁, 联合体成员可以共享它们的教育培训资源。由于工业界更清楚最新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学科知识与技能, 把企业的最新技术与要求提供给大学, 并深入大学的学科领域, 共同制定适合需要的学科教学计划, 更新教学内容, 公司与大学成了教育的供应者与顾客。GWEC最初由5个公司和3个院校组成, 发展目标是有100所院校加入其中, 以便更快更多的在这些院校设置与工业发展联系密切的学科教学计划, 提供最新的学科内容和多媒体教材, 促进大学的学科建设, 在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共享价格合理的课程资源。这种教育联合体的运行机制, 大大缩短了课程开发的过程, 这对企业所需专业人才能够适应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非常重要。

2.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的新型合作模式。

以20世纪后期摩托罗拉创建的企业大学为标志, 现代企业大学在全球迅速崛起。企业大学既是公司战略的推动者, 也是公司员工成长的摇篮, 不但要为公司的战略服务, 培养人才、储备人才、留住人才, 还要变个人学习为组织学习, 将员工个人经验物化, 积淀成企业独有的知识体系。虽然企业大学与传统大学的知识体系、课程标准有所不同, 但是二者的互动仍对提升办学水平和改善传统大学与实践的脱节有所助益。如正大企业大学的“零售精英”项目主要针对在校本科生, 在大三下学期或者大四上学期进入项目实习,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正大企业大学的理论培训, 进行岗位实践, 如果在毕业时达到公司中层管理者的任职要求即可加入公司。通过这种培训模式, 正大企业大学为集团下属公司进行了必要的人才储备。而清华大学的清华领导力企业大学, 以帮助企业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宗旨, 为企业提供人才战略整体解决方案的顾问服务、企业商学院建院规划、师资团队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创建多维立体的人才和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创建学习型组织, 以推动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全球无线电联合体GWEC组织中的一些企业大学将自己结合最新科学技术开发出的一系列基础课程提供给传统大学, 与大学一起进行学科建设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使共同制定的教学计划适应技术变革的需要, 有效改进了传统大学对科技进步的适应性。

企业与大学全面互动新型合作模式的启示

IBM自创业以来的近90年历史中, 一直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对高等教育事业给予了大力支持。IBM与中国高校也有非常密切的合作关系。以1995年与中国国家教委 (现教育部) 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为标志, 启动了“IBM中国高校合作项目”, 这一长期全面合作关系的基本宗旨是致力于加强中国高校在信息科学技术领域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截止到2008年, IBM已与50多所中国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2002年IBM推出《软件人才教育伙伴合作计划》, 目前与包括31所示范性软件学院所在高校在内的国内60多所高校签订了该合作协议。2006年教育部与IBM签署“现代服务学学科建设”合作项目谅解备忘录, 双方又在我国高等院校合作启动新的学术领域———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 (SSME) 。IBM公司在我国与为数众多的大学开展合作, 内容繁杂, 形式多样, 覆盖了大学的各个功能, 是企业与大学全面深入合作的典范。这种合作模式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

1.在企业与大学的合作中, 外国企业大多处于主导地位。

积极主动协助大学, 改造和完善大学的不利条件, 营造适宜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 既是处于市场经济竞争环境下企业自主发展的需要, 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需要, 这需要企业及企业家有足够的影响力和执行力。由于教育管理体制和经济管理体制的不同以及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的原因, 我国企业与大学合作方面主动性不强, 高等教育有自己的国家和地方经费投入渠道及主管部门, 形成了自身的循环体系, 也缺乏与企业合作的动力, 双方合作的动力机制尚未完全形成。这样就使学生实践活动、合作研究项目、教育服务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因此应借鉴国外的做法, 国家在政策上及企业考评机制上, 鼓励企业尤其是特大型国企, 主动、积极地利用教育科研、培训资源, 从企业长远发展、增强自主知识产权控制、提升核心竞争力角度, 结合所在行业产业短期及长期技术和人才需求, 与大学开展合作, 实现共同发展。

2.世界500强企业更注重企业的战略发展, 合作项目的选择由点到线, 由线到面, 战略布局缜密, 这也是这些企业能够做大做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而我国企业与大学的合作大多数属于点对点的短期合作和应用型项目合作, 这种合作缺乏深度和广度, 有的流于形式, 合作效果不佳。应从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角度, 从提升我国高等教育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角度, 探讨企业与大学合作的多层面、多领域模式, 逐步形成全面的、深入的、密切的和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合作机制。

3.外国企业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储备作为企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把企业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已经成为所有企业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要改变我国部分企业存在的见“物”不见“人”以及不注重人力资源培训的传统观念, 要充分认识到,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实质已是人才的竞争。因此, 企业应积极探讨与大学合作培养人才的机制, 转变企业经营发展方式。

4.外国企业与大学注意到二者的教育体系与培养对象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计划、课程设计、教材选用的制定与选择大多根据培养对象的特点双方共同商定。

上一篇:我喜欢秋天初二作文下一篇:求职自荐信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