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

2024-04-08

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精选6篇)

篇1: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精神为指导,坚持教育科研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为科学决策服务,为基层学校广大干部教师服务的基本方向,认真贯彻教育均衡化发展、内涵式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创新,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应用性研究为切入点,以贴近一线工作需求,服务一线教

师为工作重点,以科研促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目标,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目标

围绕我市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立体化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建构教育科研工作的立体结构。分4个层次逐步、精心地打造。推进“群众性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研究学校”、“科研基地学校”、“项目研究中心”建设。关注科研工作对促进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内涵式发展发挥积极作用,进而从多层面上提升我市教育科研的整体质量。同时通过广泛的交流活动,提升教育科研信息收集、处理与转化能力。

三.工作内容

(一)“一线教师课题”研究工作

1.组织好广大教师在认真落实研究方案的基础上,科学开展研究工作。(3-5月)

2.组织教育科研方法专题培训活动

在常规科研方法培训的基础上,突出课题研究中研究方案的设计、研究目标的分解与研究成果的提炼等具体内容,提高课题研究者的研究设计能力与研究总结能力。(4-9月)

3.细化科研品牌打造工作

在区县科研部配合下,依据课题的重要性与研究单位(者)的研究能力,对部分研究课题实施先期重视关注,提供过程指导,介入成果提炼,形成独特品牌的工作程序,促进品牌课题与成果的生成,提升研究成果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功能。组织专家组,深入学校,对重点关注的研究项目进行具体的一对一指导,通过以听设计、听过程、听预期成果、听支持性需求为基本内容的深度交流,促进先进、特色研究成果的生成。(3-6月)

4.二期课题结题评审与科研骨干、十佳科研明星评选工作。(下半年)

5.编制、发布第三期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指南及组织申报工作

在全面收集整理教育热点、重点、难点、焦点问题,充分征集各方面建议、的基础上,编制和发布第三期一线教师课题研究指南并组织申报工作。(6月)

6.编辑整理二期一线教师优秀教育科研成果集(下半年)

(二)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优势发挥与教学特色生成研究(来源:好范文 http:///)

在发挥对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发展规划制定指导工作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以课题研究与总结推广的形式,深度介入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实质性发展的指导工作。(全年)

1.以苏家屯区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以“教学一体化”为基本内容,探索充分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优势的思路与方法。

2.以辽中县满都户九年一贯制学校为重点,以实施经过对国内优秀教学模式提炼加工后生成的“四疑四悟”教学模式,探索与九年一贯制学校特点相适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生成相关的教学特色。

(三)规划课题研究工作

组织规划课题科研方法培训活动,提升研究的规范性与科学性。针对我市规划课题研究中存在的科研能力不足,研究规范性不强的实际问题,加强相关的培训工作,并对研究内容有相关性的单位组织学术交流与考察活动,以整体提升研究质量。(4月)

(四)建立××市教育科研基地校工作

在市科研部门直接选拔与区县推荐的基础上,选择若干所学校,建立××市一线教师教育科研基地校。(下半年)

(五)专题项目研究工作

选择若干项具有前沿性、发展性、现实需求性的专题项目,成立专项课题研究中心,开展与市教育局现实工作需求结合紧密,有专项经费支持,与区县密切配合的专项课题研究。(全年)

(六)科研考察交流活动

组织区县科研人员赴山东以“如何结合本地实际实现先进教育模式成果转化,二次生成新成果”为主题,考察山东杜郎口中学、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兖州一中“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以“上海等地区如何实现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一体化”为主题,考察上海、吉林及省内九年一贯制先进学校。(3月、5月)

(七)德育工作

继续编制《××市中小学德育工作纲要》,修订《××市农村九年一贯制学校德育实施细则》。举办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技能展示和班主任工作研讨活动。深化“十一五“期间中小学和谐德育课题研究,提高中小学校德育科研素质与能力,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子课题进入总结和结题阶段。开展德育课程研讨和德育典型学校培育活动。

(八)组织好规划课题的滚动立项与结题工作(全年)

(九)科研成果推广工作

1.发挥科研人员现有的研究优势,对区县与学校办学思想、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学校文化建设、学习方法指导、发展性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及科研方法的培训工作给予即时性指导。(全年)

2.出版《一线教师教育科研课题成果集》(一期)4月

篇2: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

昌黎镇四街完全小学石霞

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本,我要在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不断丰富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素质,锻炼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使教育科研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为确保此目标的实现,特制定教研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进一步落实教育科研的先导地位,以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个人的整体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坚持为基础教育服务的方向。按照“打好专业基础,培养从教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思路,优化课程体系,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实现教学内容现代化,努力实现教育科研质量和效益的内在统一。

二、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 针对新课程改革实验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及时学习书刊及相关文章,适时利用网络、书报、期刊学习教育理论,了解教育科研的新动态,在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更新观念,进一步提高科研意识和水平。结合我校具体的学习要求、论文写作要求。将教育理论与科研实践结合起来,并把理论学习的感悟、体验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认识、新的思考,从而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

三、参加各项培训,提升自身科研水平积极参加各种以教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为主题的学术活动,始终关注和直面现实,善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教科研能力的提升。结合各项评比活动,继续写好教育随笔、案例分析、教学论文等,进一步提高教学反思能力,在提升专业化水平的道路上不断完善自我。

四、做好课题研究,做真实的教科研 继续参加好课题研究工作活动,通过研究,使自己的业务水平、自身素质都有所提高。

1、做好课题的结题工作。

2、加强个人课题的研究。

3、重视过程性材料、效果性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篇3: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

2010年14家中文核心期刊共刊载文章4369篇。最后总计的论文中, 按照第一署名作者单位进行统计, 其中第一作者所署单位不详的论文22篇, 第一作者为境外单位的论文26篇, 第一作者为非高校的论文270篇 (政府机构、科研院所、教育服务机构等) , 剔除此3项共318篇, 第一作者为普通高等学校 (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院校、独立学院、军事院校、成人院校) 的论文4051篇。剔除其研究对象不属于高等教育领域 (基础教育、中等教育) 的论文和非论文性质文章 (会议纪实、短评等) 289篇后总计3762篇。在本文中, 以第一作者署名为全国高等院校发表的高等教育类科研论文3762篇为有效统计论文, 下文的统计数据以此为依据。

一、201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院校分布情况分析

教育部2010年公布的具有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名单显示, 普通本科院校共789所;高职 (专科) 院校共1246所;经国家批准设立的独立学院共323所;成人高等学校共365所;军事院校94所。2010年共有734所院校在14家期刊上发表了高等教育科研论文, 占所有院校总数的26.06%。其中有513所普通本科院校 (占同类院校总数的65.02%) 、179所高职高专院校 (占同类院校总数的14.37%) 、9所独立学院 (占同类院校总数的2.79%) 、19所成人高校 (占同类院校总数的5.21%) 、14所军事院校 (占同类院校总数的14.89%) 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一)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2010年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分析

有513所普通高等院校2010年在14家核心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3316篇, 占被统计论文总数的88.14%。其基本情况公布如表1所列, 限于篇幅, 只列出发表5篇以上论文的高校181所, 占发文同类高校总数的35.28%, 这些院校发表的论文2644篇, 占普通高校发文总量的79.73%。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其发文分布特点如下:

第一, 综合性大学或全国重点大学依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力军, 尤其是“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发文比率高。共有81所“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发表论文1644篇, 占被统计论文的43.70%。

第二, 全国具有教育学一级学科或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院校发文贡献率较高, 16所院校共发文772篇, 占被统计论文的20.63% (见表2) 。

第三, 全国本科师范院校发文也有一定的贡献率。在发文5篇以上的181所本科院校中有33所院校是师范院校, 占该项指标的18.23%;发表论文共583篇, 占被统计论文的15.50%。

第四, 我国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发表具有高度集中、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在全国789所普通本科院校中, 有513所院校 (占65.02%) 发表了论文, 其中75所院校 (占本科院校总数的9.51%) 的发文累积贡献率就达到了50.21%, 有34.98%的普通本科院校没有在14家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上发表教育科研论文。

(二)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2010年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分析

2010年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发文情况依然不容乐观。第一, 高职高专院校发表论文仍然数量少、比例低, 但相比去年发文数量和发文学校都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全国1246所高职高专院校中, 发文院校为179所, 仅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14.37%, 比2009年减少了0.13%。179所高职高专院校在14家期刊上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386篇, 占被统计论文的10.26% (见表3) 。

第二, 全国示范性建设高职院校依然是高职类院校发文的主要来源, 但整体仍有待进一步提高。2010年国家重点建设的100所示范性高职院校有43所院校共发文148篇 (见表4) , 贡献率3.93%。这43所院校占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总数的3.45%, 占示范院校总数的43%, 占高职类院校发文总量的38.34%。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共发文70篇, 占高职院校发文总量的18.13%。

(三) 全国独立学院2010年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情况分析

全国323所独立学院中, 发文院校为9所, 在14家期刊上共发文10篇 (见表5) 。与2009年的18所院校发文23篇, 2008年13所院校发文31篇相比, 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

二、201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单位的区域分布情况

201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区域分布仍不均衡, 发文集中在东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 西北部边远地区学术研究明显薄弱。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等院校发表论文的具体情况详见表6。其中, 江苏、浙江、北京、湖北、广东、上海、吉林、黑龙江等8个省市的高等院校发表论文2597篇, 占被统计论文的69.03%;而贵州、云南、内蒙古、新疆、海南、青海、西藏、宁夏8个省、市、自治区的高等院校发文数加起来才占1.03% (见表6) 。数据分析显示, 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区域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如各省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 高等院校的分布 (尤其是本科院校区域分布、国家重点建设大学区域分布) 、14家中文核心期刊所在地的分布等。

三、201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署名数量情况

论文作者队伍数据分析显示有如下特点:第一, 单独发表研究成果仍然是主要的科学研究开展方式。2010年在14家期刊上发表的3762篇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中, 有2213篇论文以单独作者署名, 占被统计论文的58.83%。论文中合作署名现象也较普遍, 论文合著率较高。有1549篇署名合作发表, 合著比例为41.17%。其中, 2人合作的占被统计论文的29.16%, 3人合作的占8.69% (见表7) 。

第二, 作者队伍主要由教师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和学生三部分人构成。教师科研人员发表论文1798篇, 占47.79%;行政管理人员发表论文1166篇, 占30.99%;学生发表论文456篇, 占12.12%;作者职务不详的有332篇, 占8.83%;其他的有10篇, 占0.27% (见表8) 。教师科研人员主要是各院系的一线教师和研究所室的科研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中主要是院校长、书记、教务处长、学生处处长、宣传部长等中层管理干部。作者队伍工作部门覆盖面较广。

第三, 作者队伍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比例较高。在被统计的含有职称说明的2461篇论文中, 第一作者具有高级职称的1872人次, 占49.76%;中级职称的579人次, 占15.39% (见表9) 。

第四, 作者队伍中具有教育学学科背景的人员占大多数。2010年在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762篇中有1725篇

发表高等教育科研论文作者学科背景情况

四、201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基金论文比情况

2010年在14家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3762篇中有1453篇论文为各项基金、课题的项目成果, 基金论文比率为38.62%。其中, 受境外福特基金等资助的项目成果有2篇, 占0.05%;受国家级基金项目的论文成果有349篇, 占9.28%;受省厅级基金项目的论文692篇, 占18.39% (见表11) 。

五、2010年高等教育科研论文研究领域及研究方法情况

第一, 在统计的3762篇论文中, 关于高等教育发展、高校建设研究、大学 (本科) 教育方面的论文所占比例最高, 均在17%以上, 占所统计的论文总量的55.62%。而民办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 (含:继续教育、社区教育、教育培训) 方面的论文比例仅占统计论文总量的2.70% (见表12) 。

第二, 所统计论文的研究方法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其中采用规范研究方法的论文共3241篇, 占统计论文总量的86.15%;采用实证研究方法的比例较低, 为430篇, 占总量的11.43%;采用比较研究方法的论文91篇, 占总量的2.42%。这表明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研究惯于采用传统的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的使用还有待加强。从所统计的数据分析表明, 实证研究的论文大多都能获得基金支持, 作者多为2人以上 (见表13) 。

第三, 从统计论文的研究主题分布数据可以看出, 位列前三甲的研究主题分别是高校教育教学与管理、高等教育发展与院校研究、学生工作研究。其所占总量的比例分别为34.69%、22.81%、16.59%。这3类研究主题已经占所统计论文总量的74.09%。对比鲜明的是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人文 (哲学) 社会科学教育2类主题词的发文总共才22篇, 仅占总量的0.59%。这种分布的不均衡可能与近几年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社会对于高等教育的关注点相关, 反映出高等教育的研究趋势和走向 (见表14) 。

参考文献

篇4: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

2016年6月,德国联邦教研部公布《德国2016年度教育报告》(Bildung und Forschung in Zahlen 2016),对2010-2014年的德国教育和科研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2014年,德国教育科研经费达到2655亿欧元,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9.1%。报告认为,研究、研发和创新是德国繁荣和强大竞争力的基础。在创新方面,德国与其他国家一样面临挑战。

在过去的几年里,德国的研究和研发投资额之高前所未有。2016年,德国在研究和研发方面的支出高达158亿欧元,与2005年的90亿欧元相比,增幅超过75%。德国政府和经济界在2014年的研究和研发方面的支出大约为840亿欧元,占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9%,这也几乎达到“欧盟2020战略”所要求的研究和研发方面的支出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的目标。

德国在研究和研发方面的支出占欧盟在研究和研发方面支出的30%,欧盟中10家最具有创新力的企业中便有5家是德国企业。德国于世界范围内在创新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另外,德国科学出版物的优秀率创下新高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德国,每6篇科学论文中就有1篇属于在国际上引用率最高的论文。德国的高科技含量货物出口量一直增长,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中国,领先美国。

为了使德国在世界范围内长期保持强劲的竞争力,研判未来趋势和应对挑战是非常有必要的工作。数字化、应用领域的新成果(如人工智能和人机互动的研发),以及中小企业持续提升创新力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对此,联邦教研部部署了诸如“中产中小企业优先计划”等结构性和可持续性的措施。

在教育方面,报告认为教育为个人生涯、社会的未来和富足创造条件。不论他的出身和财富,只有人人得到好的受教育机会、个人天赋得以充分发展,德国才能应对当前人口变化和专业人员数量不足所带来的挑战。为应对挑战,相关各方应该团结协作。自2008年以来,联邦政府和德国培训框架协议里的联邦各州致力于保障教育系统更加公平、高效和透明。

报告显示,教育支出从2010年的1760亿欧元提高到2014年的1910亿欧元,这是德国各方共同努力带来的丰硕成果。自2008年以来,通过中学毕业考试的中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长,占毕业总人数的50%以上,同时未能中学毕业的人数不断下降,且同龄人中超过50%的人进入大学学习。2014年,51%的人选择进入高校深造,创下历史新高。学校生均经费达到6500欧元,比10年前增加33%。德国国民受教育程度继续提高。2014年,德国普通中学和职业学校获得高校人学资格的毕业生比例达41%,比10年前提升了35%。学校中未获得中等教育毕业文凭学生的比例从10年前的8%下降到5.8%。全日制学校建设得到持续推进,2014年,全日制中小学的比例达到60%。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持续提高,2015年,适龄段学生进入高等教育就读的比率达58%,比10年前提高了60%。

报告也提到,当前的难民危机对德国的教育系统提出了很多挑战。数据表明,移民背景对于国民教育实施的影响在减弱。2015年,90%的移民家庭子女进入幼儿园学习;同样社会家庭条件下,移民和非移民家庭子女进入中小学学习的比例相同;高等教育阶段,移民和非移民家庭子女入学比例已无差别。但在中学学习成绩上,移民背景家庭的儿童还处于劣势,通过教育进行融合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必定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德国联邦教研部通过一揽子措施,从学习德语、接受职业培训、高校学习等方面支持难民融入德国社会。

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德国在全球化中的表现突出。在欧盟委员会2015年创新指数中,德国位居第四位。德国每100万居民专利数量和科学出版物发表量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领先位置。2014年,德国每100万居民科学出版物发表量为1318篇,领先于美国,超过欧盟平均水平27%。

德国在教育领域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2012年的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结果显示,德国学生在数学(514分)、阅读(508分)和自然科学(524分)领域的成绩显著领先于经合组织平均水平(数学494分、阅读496分、自然科学501分)。与2000年第一次国际学生评估项目的数据相比,德国在上述三个专业领域的水平不断提高。

篇5: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

我们教师要想在教学工作中时刻处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改变自己,让自己时时学习,不断成长才能跟上现在教学的要求。

二.搞教学科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试想如果我们老师不能时刻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让学生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老师不能全面发展如何谈学生的全面发展。现在的教学思路正以我们不可想象的速度发展,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危机感。

三.搞教学科研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不能更多的占用学生的时间,还要学生掌握更多的能力,这就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就提到我们的视野中来,而且越来越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提高课堂效率就是我们需要搞教育科研引入更多的新的教学理念。

四.搞教学科研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升学率

素质教育并不是不要升学率,升学率仍然是考核学校老师的重要指标,所以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升学率,我们教师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教师在这种形式下更要适应学校和家长的需要。

五.搞教学科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我们教学教了半天并不是单单来教给学生知识和能力,思想教育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我们不能只注重学生的学习,德育包括德智,德识,德行,德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我们共同的奋斗目标。

六.教师应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自觉做好教学科研工作

教学科研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成长,享受职业幸福,提升教学理念。

七.增强科研意识,注重科研方法

学习任何先进的教学经验我们都应该深入理解他们的精髓,与我们的教学实际相结合,不能只学表面现象,教学是教学生去学习,点拨学生学习应该和学生处在相同的位置上,就象运动员和教练员的关系。

篇6:教育研究室科研部2010年工作计划

说明:本课题指南仅提供课题研究的方向或是范围,申报者在确定具体课题时要进一步缩小范围,选择更小的切入点作为研究的课题。选择的课题必须以“实际问题”为中心,问题来源于课堂、来源于学生、来源于学校的一切实际教育教学实践,来源于自身教育教学中某一细节问题的求解、印证和表达的需求,来源于一线教师对自身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以及对教育实践困惑的追问。

一、德育研究

中小学班队会主题教育建设研究 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研究 贴近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的德育方法研究 中小学生诚信教育实践研究 青少年法制教育与预防犯罪问题研究 学生的礼仪教育实践研究 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实践研究 德育课程有效实施研究

思想品德文化与课堂教学文化的构建研究 中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研究 书香班级建设研究

班主任工作现状调查及工作创新研究 增强班主任工作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学生干部的选拔和培养的研究 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实践研究 中学生早恋个案研究

二、课程(教材)改革研究

各学科教材中内容设计与传统内容对比研究 各学科教材中课堂活动、习题设计特色与分析研究 义务教育小学与初中阶段学科内容的差异与衔接研究 新课程各学科课程标准内容相互支持和衔接关系研究 学科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实践研究

利用本土资源,尝试运用替代品进行学科教学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与实施模式研究 有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的实践研究 丰富中小学生课外生活的实践研究

三、学科教学研究

(一)中学

让作文互阅有效促进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学生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研究 古典诗词教学如何落实吟哦涵咏的原则 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如何让学生的主体意识融入语文课堂 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学生自觉预习课文的习惯的培养 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初中阅读课教学如何落实朗读指导 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实验与研究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简明高效的板书设计的研究 中学语文教学与乡土文化整合的探究 初中语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优质性研究

信息技术资源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整合的有效性研究 语文教育教学资源的有效开发与建设的研究 中小衔接应关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如何利用语文活动实现课堂拓展延伸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高中新课程背景下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数学课程教学资源(如教学插件、教具、例题编选、针对性练习等)的开发

教学设计策略研究(从不同授课方式切入研究,如新授课、习题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

数学题的分析方法与解题方法研究

辅导班(导优、辅差、分层等)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研究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从一个角度切入研究,如:问题设置、情境引入、小结等)

数学“课题学习”的教学研究

专题数学教学(概念、证明、变式训练等)研究 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教学与管理策略研究 基于课程标准的数学合作学习的研究

数学教学评价(如课堂即时评价、作业评价、学年评价等)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

以写为载体,加强语言正确性和准确性训练的实践研究 英语课堂学习活动有效调控策略的研究 英语课堂活动中提问策略研究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实践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调查与研究 物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 物理分层教学、分类指导的研究 关于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探讨 物理作业有效性的研究

物理实验教学和科学探究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实现物理教学中情感目标的途径探讨 科学探究中教师行为的研究

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如何帮助后进生提高学习成绩的研究 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研究 化学课堂情景创建的实践研究 化学复习课的课型与教学实践研究 有机化学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运用化学新教材中的定量实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研究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化学探究教学模式下探究点的设计方法研究 政治课“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 政治课探究性学习中的学业评价研究 政治课互动教学的研究 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政治课教学坚持正面教育原则的研究 中学政治课趣味性教学研究

中学政治课教学中和谐师生关系的研究

整合中学政治课教学和其他各种德育资源,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研究 政治课中学生参与教学评价方式的研究 案例教学法在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历史学科案例分析模式的探究

历史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 历史教学如何渗透人格教育的研究 历史学习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如何进行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或课堂小结)的研究 历史教学情景创设有效性探究

视频史料在历史课堂教学应用有效性的研究 历史教学问题设置有效性的探究 历史材料解析题命题技巧的研究 学生历史小论文(或历史小制作、历史短剧)指导的研究

(二)小学

通过编辑书(报)促进学生有效阅读的策略研究 小学低年级学生写话训练的实证研究 小学语文“口语交际·习作”教学研究 生活化识字课堂教学研究

小班化教育中低段语文分层教学研究

帮助小学高年级学生增加古诗词积累的策略研究 数的组成与分解在计算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算法多样化在教学中的使用和适应性研究 小学第一

(二)学段估算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第一

(二)学段口算能力培养研究 计算类教学中情景使用的适应性研究 计算类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计算教学中渗透解决问题教学的方式研究 计算类教学中计算器使用时机和策略研究 代数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计算类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几何教学中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策略研究 小学几何教学中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研究 小学生作图能力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镜面对称教学策略研究 培养小学生统计意识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统计图(表、量)教学方式及适应性研究 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教学指导实践研究 操作性实验在可能性教学中的适应性研究 统计(可能性)类教学中有效教学方法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解、使用、创造教材策略研究 小学生英语词汇量实际状况调查分析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听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说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读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写的习惯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研究 英语课堂活动中的提问策略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英语课堂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任务型教学的任务设计实践研究 灵活运用科学新教材的若干做法研究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开发研究

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活动的方法和策略研究 科学活动课教学中运用“问题解决”模式的实验研究 科学教育中教师教学行为与学生学习行为的研究 提高新课程理科实验教学效果的实践研究

小学科学学生“前概念”对课堂教学设计的作用研究 思想品德新课程教案设计与案例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的教学规范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活化的表现形式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前准备的组织与实施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及时性评价的方法和形式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中学习主题的选择与实践研究 体育学科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 体育教学目标在各水平阶段衔接的研究 体育运动技能在各水平阶段衔接的研究 体育运动量与效益关系研究 体育课堂组织教学形式的研究 学校“大课间”活动组织的研究

学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体锻)组织的研究

(三)幼儿园

幼儿园有效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有效设计等)的研究 “做中学”科学教育中幼儿有效猜想(或提问)的研究 幼儿园园本教研实效性的研究 幼小衔接,提高幼儿适应能力的研究 托幼衔接的研究

0-3岁婴幼儿教育的探讨 幼儿区域学习的组织与指导 幼儿户外活动器材有效性研究 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教师行为规范标准与师德建设实践研究 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 通过专题研究,促进教研活动切实有效的开展 提高集体备课效益的实践研究

相互听课、议课、评课,促进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 各学科教学中说课技能训练实践研究

提高中小学教师说课、课堂教学观察、评课水平的实践研究 提高教师交往能力的实践研究

开发备课组功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学习型教师团队的建设与实践 不同教龄段教师教研状态的比较分析

提高教师在课堂教学提问水平(设置的问题情景、问题的提出、时间控制、即时反馈)的实践研究

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培养个案研究 学科教学设计及备课改革的实践研究 教师教学艺术的形成研究 教师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研究 科研型、学术型教师培养的实践研究 学校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实践研究 当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解决对策研究 适应教师主动参与的教科研方式创新研究 教师培训机构能力建设研究

新课改背景下校本教研有效活动方式研究 多渠道的为教师提供校本教研的实战演练研究 激发教师研修内驱力的实践研究

在职教师校本培训的内容、方式、途径及质量评价机制研究 校本教研活动方案设计的实践研究 教师叙事性研究案例

教师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实践研究

五、学校管理研究

学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实践 处境不利(贫困)学生的判断及资助实效研究 中小学公共安全和应急机制的建立与管理研究 学校学习型组织建设实践研究 中小学校教学和学术组织管理创新实践 中小学形象设计、品牌建设实践研究

让教研组成为真正的合作研究、共同行动的共同体的实践研究,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以及综合实践组的建设与作用的有效发挥、提高研究 学校推进素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目标、发展阶段、实践模式与评价机制研究 新时期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及实践研究 学校内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合理性分析与稳步实施研究 学校形成办学特色的策略、措施与实践研究 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测研究

小学品德课程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实践研究

六、综合研究

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实践研究

各学科课堂教学引人情景设计、引入方法研究 各学科教材课堂引入特点研究

课堂教学中突(偶)发事件处理的策略与个案研究 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习题设计与选择研究 新课程课堂文化变革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三维教学目标有效整合的策略研究 巧妙运用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 课堂教学中及时反馈、正向评价、激励学生研究 儿童在玩耍中建立规则的研究 弱势群体接受良好教育的实践研究 学科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研究

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校本教研制度(如教师学习制度、奖励制度、校本教研考核制度、激励制度、听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课后反思制度等)建立的实践研究

有效组织跨学科、跨校教研活动的实践研究 培养初中生良好休闲心理与技能实践研究 适应问题学生的优质教育实践研究 独生子女的健康人格培养的实践研究 各学科课堂中的教学互动实践研究 学科分层教学实践研究

以“问题解决”课型的教学方法研究 “合作学习”的课堂组织形式研究 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制订针对性强、实效高的复习策略研究 上好讲评课的实践研究

在高考中发挥高三教师集体智慧的实践研究 家长学校办学方式创新和家庭教育指导研究 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学校教科研制度建设研究 各学科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及其创设 新课程理念下各学科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 各学科的科学探究教学研究 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设问技巧研究 各学科体验式教学实践研究

集美区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上一篇:沣东星星幼儿园防拐骗演练总结下一篇:赵拔庄学校师德教育月活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