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2024-04-19

林改工作情况汇报(精选8篇)

篇1: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一、林改工作进度情况

全镇共有12个村委会,81个自然村,2704户,总人口13123人,土地总面积83465亩,根据县国土林地规划,我镇林地总面积为42545.7亩。截止7月17日,已完成外业测量的村小组74个(其中未测完的有:毛辉、石带、抄寨、南头、南龙、加答、毛争,约30宗地),占村小组总数(81个)的91.4%。完成宗地7711宗,占总宗数(4217宗)的182.9%,完成测量面积47986.6亩,占规划面积(42545.7亩)的112.8%。23个村小组的外业勘界结果已公示,正在查漏的村小组有10个,已完成查缺补漏工作的村小组有4个,分别是:坚固、坚固村委会、什后、南坡,但查漏表都还未填。

二、目前的林改工作模式

目前,我镇的工作模式由最初的以工作组为主体,各自所驻点的村委会为单位转变为如今的以工作组为主体,以村小组为单位的工作模式,分工到人,责任到身,限期完成。但由于天气、技术掌握不够等因素的影响,成效还是不够明显。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一)外业勘界表填写不够准确

经省、县指导小组指出,我镇有很多林地的四至范围填写都有问题,一是户主名有很多跟户口本上的不符。二是四至描述不够准确(如有的东至明显是一块林地,只有一小部分接壤着鱼塘,但填写的时候却填了鱼塘),三是有一部分的农户签名是代签的,这个问题在会议上已多次提出,但还未得到根治。四是表四的填写还有存在漏项的情况。

(二)林改工作推进速度比较缓慢

我镇的林改工作进度比较缓慢,这是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制约我镇林改工作推进速度的因素有几个方面:一是天气。二是工作积极性,由于之前的工作补助没有按时发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使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大打折扣。三是技术掌握不够,因为查漏工作主要针对的是林地规划内的商品林地,要准确查缺补漏需要懂看工作图和会用工作图,其中包括会用直尺量出坐标点,这个阶段的工作技术含量较高,但据了解真正掌握这些技术的还在少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我们查缺补漏的质量和速度。四是没有可以发证的村小组,目前全县都在着手抓发证试点,但在这方面上我镇还是十分被动,之前打算抓什那村小组,但由于查漏工作出现很多问题,且什那村小组的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面积过大,需要找一个经营实体,因此要发证还需做大量的工作。

四、对我镇林改工作的建议

针对以上的存在问题,对林改工作我想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把抓发证试点的工作放在林改工作的最重要的位置上来,要硬抽人、抽硬人来抓发证试点工作。

第二、查漏工作在抓速度的同时要注重质量,要在查漏工作的同时把我镇之前所遗留下来的这样或者那样的错误给弥补过来,完善工作程序,做到依法依规,要做经得起检查验收、真正对老百姓负责的林改。

篇2: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工 作 汇 报

县林改办: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县林改办的正确指导下,我乡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始终坚持《卓尼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十五个环节”、“四签字”、“五会定案”、“两个三分之二”、“四榜公示”等方法步骤和相关制度,切实做到了政策透明、决策公开、环环紧扣、程序到位、规范操作、稳步推进。现就具体工作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申藏乡位于卓尼县城西北部34公里处,东与新城镇接壤,南、西、北分别与临潭县城、卓尼县阿子滩乡,恰盖乡毗邻。全乡辖区分7个行政村、45个村民组,总面积15778.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63366亩,全部为林改面积,其中灌木林面积53976亩,宜林地面积9015亩,有林地面积375亩。全乡森林覆盖率为31.7%。按照全县的统一部署,我乡林改工作自2009年开展以来,得到了县委政府的关心重视,在县林改办的指导下,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技术培训、保障经费投入等措施,2010年上半年底已全面完成本乡林改工作。完成勘界面积63366亩,占林改面积的100%;勾绘宗地58宗,发放林权证1493本,发证户数1493户,发证

面积63366亩,发证率100%;发生林权纠纷0起。签订合同户数1493户,签订合同1493份。

二、主要工作

我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主要从以下五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09年11月12日—2009年12月30日),主要任务是组建机构,精心谋划,动员部署。

首先,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委政府联席会议,成立了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乡长为副组长,其他副科级领导及相关人员为组员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成立了业务技术指导组、督查组、政策法规宣传组、矛盾纠纷调解组。建立了领导包村工作制度。各村组成立了相应的林改工作机构,制定了林改实施方案。同时做到了方案层层备案。二是在精心谋划,制定方案的基础上,紧抓春节前后农民工返乡和牧民返回冬季牧场的有利时机,召开群众大会,动员部署林改工作,向干部群众宣讲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方针政策、方法步骤和工作程序,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层层签订责任书,从而使干部群众能够积极主动的投身林改工作中。

(二)宣传培训阶段(2010年1月1日—2010年3月31日),主要任务是广泛宣传林改政策,营造舆论氛围,培训骨干力量,加强工作指导。宣传动员是林改工作的基础。乡党委、政府通过张贴标语、出黑板报、召开会议、印发宣

传单等形式对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广泛宣传,共张贴大小标语15幅,出黑板报12期,召开乡村组动员会、培训会7场次,参会人员达700多人次。通过广泛宣传、培训,使林权制度改革政策、法规,工作目标、内容和意义深入人心,营造了人人知晓林权制度改革,关心、支持林改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

(三)制定方案阶段(2010年4月1日—2010年7月31日)主要任务是调查摸底,制定村组承包方案。

一是全乡各村委会以村民小组为单位,通过现场勘查,阅读资料,走访群众等方式,全面查清林地面积、权属机构、林地界限、经营状况。严格按照现有在册人员确认参改人员资格,召开了调查现状通报会,并做了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二是结合实际,按照一村一策、一组一策的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依据政策规定,结合本村实际,由乡领导、村委会组织,以村民小组为单位,精心研究制定林改承包方案,召开林改承包方案讨论会,经村民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村民代表三分之二以上代表表决通过,对我乡7个行政村,39个村民小组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承包方案,并将调查报告和所指定的方案公示7天无异议后上报乡政府审核批复,并及时报县林改工作小组办公室备案。

(四)勘界领证阶段(2011年8月1日—2011年3月31日)主要任务是勘界确权,调处纠纷,签订合同,登记领证,归档备案。

一是由群众代表、村组干部、集体林改工作组、林改技术人员组成勘界小组,对纳入改革范围的林地进行实地勘界,做到四至清楚、界标准确,人、地、林相符。二是对林地界限不清引发的林权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依法调处”的原则,就地调处,及时化解,做到户内纠纷不出组,组内纠纷不出村,村内纠纷不出乡,并及时召开勘界确权通报会,进行了为期7天的张榜公示,确保了社会和谐稳定。三是对勘界确权无异议的林地林木,由村委会作为(发包方)与农户(承包方)签订承包合同,依法明晰产权,确立了经营体制。四是对林权申请登记材料经乡政府审查后上报县林业局进行了公示,公示期为30天。五是经公示对全乡无异议的林权,由县政府核准,颁发全国统一制式藏汉两文的林权证书,确保登记内容齐全规范,数据准确无误,图、表、册一致,人、地、证书相符,并召开领证会议,颁发了林权证书。六是按照《甘肃省集体林权改革制度档案管理办法》规定,对林权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造册登记,在县林改办和档案局的指导下,对全乡各类档案进行了立卷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与安全,确保有据可查。

(五)检查验收(2011年4月1日—2011年10月30日)主要任务是自查,迎接上级部门检查验收。

在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后,我乡积极组织力量,对全乡林改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及时的查漏补缺。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一是林改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支持;二是林地分散,踏山勘界难度大;三是部分村组地处偏僻,群众文化程度低,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履行签字手续比较困难;四是纯藏农牧村牧民语言不通,对政策宣传带来一定难度。

(二)下一步的打算

一是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认真做好档案管理,为今后准确有效的调处林权纠纷提供依据,保护好、巩固好林改成果。二是围绕“三看”,不断完善林改工作。看程序规范不规范、手续完善不完善、资料齐全不齐全,着力抓好整改。对手续不完备、错漏重复、各种会议记录没有签字的,争取尽快完善。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力争使群众对林改工作做到家喻户晓。总之,我们将以这次林改为契机,进一步理清和完善我乡林业发展思路,加快我乡农村产业调整步伐,促进群众增收,最终实现“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林业得发展”的目标,努力使我乡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好,农民收入更多,有效促进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申藏乡人民政府

篇3: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一、认清形势, 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重要性, 进一步增强做好森防检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关系着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全局。目前, 我省森林病虫害危害仍比较严重, 其损失远远超过森林火灾, 据有关数据统计, 其损失林木是森林火灾的46倍。森林遭病虫危害后, 林木生长量就会受到影响, 林分质量就会下降, 甚至导致大面积树木死亡, 这不仅会毁掉来之不易的造林绿化成果, 破坏生态环境, 阻碍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也会给国家和人民的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如2006年我县大面积发生梣天牛, 导致大部分椴树枯死, 直接造成经济损失9百多万元, 还有2008年的栗山天牛和近二年的樟子松枯死病等都给我县的林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我们必须从巩固造林绿化成果, 保护森林资源, 改善生态环境的高度, 从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高度, 从减轻病虫危害损失, 增加林农收入, 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来充分认识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切实增强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想要搞好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要加大宣传力度, 通过宣传来改变多数森林经营单位或林户对林业有害生物危害森林造成损失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认为病虫害对森林没有太大影响, 认为搞防控、搞测报是对人、财、物的浪费, 并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等等这一误区, 从而逐步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 做好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二、理清思路, 突出重点, 狠抓落实, 把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林改后, 我们要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 按照省、市森防会议提出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工作要实现四个转变, 即在指导思想上, 必须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在防治措施上必须由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在组织管理上, 必须从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在防治策略上, 必须由治标向标本兼治、治本为主转变。

为此, 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1、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导思想上, 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要从源头抓起, 把森防检疫工作贯穿于林业生产全过程, 并从制度上予以规范。建立林业部门之间相互协调, 密切配合的长效机制, 森防、营林、资源林政、调查设计等部门积极协调配合, 使综合防治技术渗透到育苗、营造林、采伐运输的各个环节, 确保“预防为主”得到全面落实。对没有病虫害防治措施的造林设计不予审批;森防部门认真做好造林苗木的检疫工作, 对辖区内所有育苗场所进行产地检疫, 把住苗木检疫关, 对没有植物检疫证书的苗木营林部门坚决不用;加强林产品的调运检疫工作, 对没有植物检疫证书的林产品林政部门坚决不予办理运输证明。

2、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上, 实现由化学防治为主向以生物防治为主转变。坚持培育健康森林,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 在治理措施的选择上, 综合应用营林、生物、人工、物理、化学等治理措施, 大力倡导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无公害防治, 努力实现林业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控制, 培育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

3、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组织管理上, 实现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的工程治理, 有利于集中人财物, 实施重点突破;有利于林业部门内部之间的协调配合,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防治成效。切实组织实施好天然林、人工林病虫害工程治理工作。

4、在防治策略上, 必须由治标向标本兼治、治本为主转变。依靠科技, 不断提高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的整体水平。加强监测, 及时掌握病虫害动态, 为防治工作服务。加强科技攻关, 推广综合防治技术, 加强科研与防治工作紧密结合, 形成合力, 不断提升科学防治水平。同时, 要加强对潜在危险性有害生物的疫情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

三、强化村级森防队伍建设。

林改后, 林地分布相对来讲比较分散, 实施检疫工作需要更多的人力, 只靠林业站的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 为解决这一矛盾就需要扩大森防检疫队伍。从乡村护林员、林场职工以及林业专业户和防治专业队中选择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适宜的年龄、热爱林业事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等基本条件的人员进行培训。结合当地实际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编写通俗易懂、实用性强的培训教材, 内容要侧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常识和基本知识及当地常发性林业有害生物种类调查及防治技术内容, 采用定期培训和轮训等方式, 以课堂培训、现场培训、技术咨询、重点指导相结合的多种形式进行培训, 形成多渠道培训机制, 使更多的村级森防员受到培训。从而全面提升森防队伍的依法行政能力、科学防治能力和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各乡镇森防检疫机构要与其建立责任制, 签订责任状, 并办理联系卡, 确定联系人, 制定工作历, 对村级森防员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管理和服务, 配备必要的野外调查、观测、取样、记录工具, 定期考核。对工作成绩突出的村级森防员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工作责任心不强、素质差、不胜任工作的村级森防员要取消其资格, 另行选配。

篇4: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摘要:针对双辽市集体林改确权发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集体林改;发证过程;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08-61-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机遇和途径,是增强林业竞争能力的支撑和手段,也是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的举措和保障。明晰产权、勘界发证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工作,是深化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关系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成败。维护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保障林农依法享有的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是林业主管部门的重要行政职责,是农村林业改革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和常态化工作。

1 集体林改确权登记发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农民对新证的认识不到位。虽然政府部门下发了前期手写林权证证本到规定日期一律作废的文件,但有些老百姓拿着八几年或九几年颁发的老式林权证不愿换新式林权证。

二是存在一定的历史遗留和权属争议等问题。这次发证涉及到个人、村、组、乡(镇)之间林地的权属界线问题,界线不清和存在一定的权属纠纷问题的,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妥善处理后方可确权发证,否则会引起上访事件和社会矛盾等不稳定因素。

三是需要足够的经费才能确保完成集体林改确权登记发证工作。这次发证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需要大笔的经费用于完成此项工作,没有足够的经费是无法按时保质完成这项工作的。

四是农户之间的林地转让频繁。有的农户换新林权证是为了下一步转让,林权证发放之后,几天又涉及到重新调查签字,为林权证更名,使得这项工作成了循环往复的一项复杂工作。

五是基层力量薄弱。近几年来,没有年轻力量充实到基层林业站中,导致现有的工作人员不能熟练使用现在的电脑系统化办公软件,甚至有的地方出现了雇佣年轻人手的情况。但由于外部人员对林业业务不熟练,所以工作难度很大。

六是基层农户外出务工的比较多,给外业调查的求真求实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地块的四至或申请人签字不全,使得存档材料不完备,不能发放林权证。

2 林权证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的对策

一是高度重视,成立领导小组。成立由市长任组长,主管市长任副组长,林业局领导及业务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在林业局设立办公室,在各乡(镇街)成立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带队,亲自抓,负总责,成立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办公室,下设成员,规范管理。

二是认真做好确权发证的宣传动员工作。深入农户,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林权及承包经营现状,为农民耐心讲解林改的重大意义,使农民真正懂得林改是一项涉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深刻变革。林改坚持了农民得实惠、生态受保护的原则,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符合林业发展规律。通过电视、报纸、在农村张贴标语等方式,广泛深入宣传林业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等,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使广大群众真正了解林改,支持林改,参与林改确权发证。

三是解决确权中出现的权属争议问题。要依照《林木林地权属争议处理办法》依法处理,乡(镇街)内部的争议,尽量由其政府自行解决,疑难或乡(镇街)之间的争议,由市林业部门解决。对于复杂疑难的权属问题,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做好林地权属争议的调查处理工作,以免引起新的权属纠纷。

四是加大对林改确权发证的资金投入。林改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的综合性改革。现地勘查量大,内业归档材料多,所以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保证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是加强业务培训指导。向省里学习,向周边市县的兄弟单位学习成功或实用的经验。然后对基层林业站参加林改确权发证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使其掌握政策,明确要求,胜任工作,为做好下步工作奠定基础;同时编写与确权发证相关的文件;每周对各基层林业站的工作进行调度,要求基层林业站拿出一个村做试点,将申请材料按打证要求准备齐全,强调相关权利人签字处必须是本人签字,本次发证要求真、求实、求质。在填好申请材料的基础上,将空间数据与申请材料一一对应,按培训要求填写规范。

六是正确处理好质量与进度的关系,严禁违规操作。要确保发放的每一个林权证都是铁证。

3 结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登记发证是改革工作中的重点和关键,林权证是农民今后经营、使用和流转森林、林地的唯一法律凭证,要做好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

篇5:乡镇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乡位于市中南部,所辖镇乡,总土地面积万亩,耕地面积约万亩,林业用地总面积核查数据为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地约为55万亩),商品林经实地勘察面积为2.96568万亩,并全部为有林地,商品林宜林地因近年来退耕还林、小流域治理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已全部变为工程项目区,因此本次商品改革不涉及宜林地,基本情况为:

一、商品林改革完成情况

截止目前,全乡七个乡镇商品林主体改革已基本完成,配套改革正在积极探索中;本次应改面积为2.90388万亩,全部为有林地,其中林改前已到户面积为1.87533万亩,按照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及自治区林业厅林改验收办法,已重新规范签订合同1.0058万亩,发放林权证0.6058万亩,本次改革勘界应到户面积1.02855万亩。截止目前,除少部分矛盾较大、纠纷比较突出的0.1045万亩暂未到户,其余全部勘界到户。本次新改部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完成勘界到户0.92399万亩,签订合同0.82万亩,发放林权证520本,面积0.72万亩。群众对此改革基本满意。

二、公益林改革试点开展情况

公益林改革乡里已召开了集体公益林改革动员大会,并成立了领导小组,制定了公益林改革工作方案,确定了玫瑰营镇、乌拉哈乡为公益林改革试点乡镇。每个乡镇确定两个试点村委会,其他乡镇根据各自情况,确定一个试点村。目前,大部分乡镇(村)正在进行宣传动员、调查摸底和按照林改程序组织村民讨论、表决林改方案阶段,少部分乡镇(村)已进入实地勘界和外业调查阶段。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对完成商品林主体改革的乡镇,我们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检查验收和“回头看”,认真分析研究,及时查漏补缺,完善各项工作措施,积极探索商品林改革的配套措施,确保改革目标如期实现,工作汇报《乡镇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2、在商品林改革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尽快全面推开公益林改革,并以二类资源清查的小班、地块、面积为依据,通过勘查定界,核实小班、面积,做到“资源清”,以“六普”结果为依据,定准参加公益林林地分配的人口基数,做到“人口清”,摸清已承包到户面积、合同以及承包费收取情况,群众对承包方案的异议情况,是否存在“三很”(承包面积很大,承包年限很长,承包费用很低)的情况,做到“纠纷清”,并以此次林改会议为契机,对林改工作立即进行再部署、再安排,要求各乡镇加强领导,强化宣传,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利用今冬明春冬闲季节,大干三个月,力争公益林主体改革完成50%以上。

四、存在问题及对策

存在问题:

1、林地性质难以确定,很多未成林地存在一地两权,即为林地,又为草地。

2、农民因经济效益不明显,对林改的认识不够,主体难以激活,工作进展不顺利。

3、在林改工作中农民缺乏有效配合,因农民外出打工人员多,导致个别自然村形不成2/3以上的投票表决,同时村民立足自身的利益提出分配方案,意见分散,因而导致议而不决,形不成一致意见,进展比较缓慢。

4、因过去义务工统一进行的流域治理和退耕还林的荒山治理,林地所有者与种植投劳者不一致,义务工的流域治理栽植由全乡出劳,土地为某一村所有,退耕还林荒山治理,建设出现造林投资者与土地所有者不一致。造成林木、林地权属不明,在改革中出现纠纷。

对策:

1、对于外出较多的现状,组织引导农户按户籍人口基数进行分配林地,或在分地中按人口比例,将外出户应分林地暂留集体进行管理,可以减少和避免外出户因林地分配出现矛盾纠纷。

2、乡2010年把退耕地综合利用作为农村五项重点工程之一,列入县委、政府的主要议事日程,并对有条件的退耕地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土地整理等项目,变旱地为水地,采取补贴种苗籽种的办法,在退耕地内间种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和中药材等,让农民在林地中得到经济效益,从而激发农民造林、管护的积极性,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3、积极探索研究柠条的综合利用,特别是在饲草料加工中合理利用柠条,让现有的柠条在体现生态效益的过程中,同时体现经济效益,使柠条产品变为商品,让老百姓从中得到效益,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篇6:城关镇林改工作汇报材料

一、基本情况

我镇涉及林改的有20个村(社区),284个村民小组,涉林面积368276亩。

二、主要做法

(一)领导重视,林改工作有保障

城关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4月2日召开了林改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县林改会议精神。镇党委书记、镇长以及联系村领导多次参加林改工作。正是因为领导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有力、强有力的支持,大大激励了林改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有效的推进了林改工作。

(二)注重程序,把握细节

镇林改办认真学习,掌握林改工作的理论知识,注重林改的程序和细节,力求保证林改工作的质量,按程序分阶段组织镇联系村干部和村委会人员及分山组成员摸底调查,然后分头全面铺开,规范运作,保证林改工作各个环节、细节的质量。

(三)注重信息宣传、扩大林改影响

镇林改办注重信息宣传工作,开展林改工作,及时发送林改工作宣传资料,激发村民积极参与林改的热情。

三、工作情况

(一)宣传发动、开展培训

4月2日,我镇召开林权改革工作培训会,镇党委、政府领导、镇干部、村干、新农村指导员参加。县林改办技术人员现场培训,镇党政领导作了动员讲话。会议取得了宣传鼓动、培训提高的效果。各村工作组深入各屯向村民进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精神作宣传讲解,发放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宣传手册1000多份,粘贴宣传标语250多张。

(二)调查摸底、张榜公示

我镇林改工作已经完成试点村莲花村8个屯的屯界采界工作,完成除落花坪外的7个屯的外业勘查,落花坪还需2天即可完成。全村40357亩林地,有6起纠纷地。通过前期的宣传发动,目前20个村(社区)都进入调查摸底阶段,各村本周内张榜公示。

四、存在问题

1.资金缺口大。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时间跨度长,参加的人员多,使用的设备、物资量相当大,需要投入巨大的经费才能正常运转,而我镇财力匮乏,资金短缺仍是我镇林改工作的一大难题。

2.总体进展不平衡。虽然截止4月底全镇已完成第一阶段的工作任务,但各工作组工作进度存在差距;

3、业务素质仍有待提高。虽经过了一系列的业务培训,但因我镇林改工作刚刚起步,各林改工作人员仍缺乏实践锻炼,业务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五、下步工作

一是继续多方筹措资金,解决我镇林改资金困难;

二是加强全镇林改工作统筹安排,做到工作进度协调统一,按部就班;

三是加强督查,严把纪律关和质量关,提高林改工作质量; 四是加强培训学习,在实践中培训林改工作人员,迅速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保障林改工作顺利实施。

总之,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正循序渐进,我们将在以后的工作中克服一切困难,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差距,虚心学习和借鉴其它乡镇的好经验好做法,把我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做细、做实、做好,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

篇7: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各位领导:

我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经济及春季绿化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安排布臵此项工作。现将我乡综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经济及春季绿化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乡地处肃州区城郊,全乡辖6个行政村,45个村民小组,总农户3749户,总人口 13605 人,耕地面积29822亩,全乡共有集体林地18处,面积3234.7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92.9亩,树木33416;宜林地面积2741.8亩。自2009年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以来,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按照“广泛宣传动员、产权明晰、承包到户”的原则,切实加强领导,严格规范程序,使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乡的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在先后经历了前期摸底调查、承包方案、勘界确权等五个大阶段187个小步骤后完成了全乡6个村15个村民小组18处3234.7亩的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工作,同时完成511户的林权证书打印任务并按时发放林权证,确权到户率达到100%,全乡共装订187卷的档案装订工作。建立了林权登记和档案管理工作机构,配备了档案管理专柜。并顺利通过了区、市两级的验收,得到了区林业局有关领导对我乡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工作的认可。

二、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情况 根据省、市、区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乡的实际情况召开相关会议,编制了我乡的《综合配套改革工作方案》和《林下经济发展规划》为我乡今后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和林下经济确定了发展目标。进一步深化林业综合配套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我乡林业改革和发展,为科学合理利用林地资源,提高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加快兴林富民步伐,真正建立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规范顺畅、监管服务有效的林业经营管理新机制,我们制定出了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意见与工作方案并以正式文件的形式下发至各村开展综合配套和林下经济发展工作。

三、林下经济发展和示范点建设初具效果。

截至目前,我乡已初步形成了以农家乐、生态养殖为主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初步形成了产业经营、自种自销、环保节约的产业模式。依靠自身的自然条件,各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集中精力逐步发展以农家乐钓鱼休闲为主要发展模式农家乐休闲旅游产业。高闸沟、小坝沟村为主的农家乐每户平均年产值达到5万多元。西沟村二组集体果园占地10亩,至今已有50多年,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前果树存在树种老化、更新速度慢、无人管理等因素逐步到无人经营的地步,09年初,随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逐步在省、市、县、区的实施,西沟村二组集体果园先后通过调查摸底、制定方案、召开会议、勘界确权等改革步骤后确权到户。今年刘生福四兄弟通过积极联系区、乡林业部门对果园进行整体整治、嫁接、优化树种结构等措施使果园面貌焕然一新,今年刘家四兄弟计划在林下空地种植西瓜配套种植大叶苜蓿,为来年发展林下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两年的规划发展,预计年底果园的总体收入将达到10万余元,刘家四兄弟积极投身发展林下经济在西沟村乃至全乡都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

四、“五项制度”改革和“五个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有关文件,建立起投融资政策完善、林木采伐管理科学、林权交易规范有序、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责、权、利相统一的机制。要过到预期的目的,必须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制度改革和五个体系建设。

第一,推进林业管护制度改革,确保森林资源安全。管护好林地林木,确保森林资源安全,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要针对主体改革后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分散管护难度大的实际,建立健全林业管护新机制,解决好林地林木怎么管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坚持保护第一的原则,树立“不破坏就是发展”的理念,尽快建立区级林业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村委会、村民小组与农户相结合的双重管护制度,形成政府领导下的群众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防盗的“三防”工作长效机制。要按照“落实主体、维护权益、强化保护”的要求,组织和引导广大农民采取家庭承包管护、联户管护、专业管护、委托管护等形式,切实做好对承包林地林木的管护工作。要加大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适时开展专项行动,对涉林违法犯罪始终保持高压态势,确保我乡森林资源安全。

第二,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制度改革,放活林木经营权。要适应家庭承包经营的新体制,建立健全分类管理林木采伐的新机制。一要放开非林业用地栽植林木的采伐,对农户房前屋后栽植的零星林木以及在耕地等非规划林业用地栽植的林木(不包括农田防 护林),经村委会审查报乡政府备案后,可由农户自主采伐。二要放活商品林采伐,简化采伐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给经营者更多的自主权。三要加强公益林管护,按照“确权到户、补偿到户、科学经营、适度利用、有序管理”的原则,依法开展抚育性采伐、更新采伐、低产(效)林改造采伐。确保水源涵养区、生态脆弱区等重要区域的森林资源持续增长,严格禁止一切以生产木材和商业性经营为目的的采伐作业。

第三,推进林权流转制度改革,落实处臵权。规范有序流转集体林权,盘活林业生产要素,是进一步激发林业生产活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必须要求。要积极引导广大农民,在不改变林地集体所有性质、用途和不损害农民承包经营权益的前提下,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抵押或作为出资合作条件等形式,依法、自愿、有偿流转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要加快森林资源流转平台建设,制定林权交易规则和受让方资格管理办法,建立信息发布、市场交易、林权登记、中介服务、法律政策咨询一体化的流转市场。要加强对林权流转工作的管理,规范流转行为,注意防止农民在林地承包初期因对林地重要性认识不足而低价流转林权和侵害农民权益的问题发生,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四、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措施。乡林业站要加大对集体林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将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执法体系建设等纳入基本建设规划,将国有林场、公益林管护区的交通、供水、供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纳入相关行业发展规划,要按照“产权到户、补偿到户”的要求,将中央和省级各类集体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通过惠农财政补贴“一册明、一折统”及时足额兑现到承包户。建立造林、抚育、保护、管理投入补贴机制,对农户在承包林地造林、中幼林抚育、经济林和苗木基地建设上给 予扶持。要严格执行征占用林地补偿制度,各类建设项目需征占用农户承包经营的林地,必须依法办理审核审批手续,向林地承包经营户支付林地补偿费、林木补偿费和安臵补助费。

第五,推进林业投融资制度改革,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推进林业投融资制度改革,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必须认真贯彻《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完善林业信贷担保方式,创新林业信贷产品,放宽贷款条件,降低贷款门槛,扩大贷款规模,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重点要扩大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覆盖面。要按照“低保费、低保额、低成本”的原则,积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发展林业保险业务,降低农民经营风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第六,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林业生产组织化程度。按照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要以亲情、友情和资金、技术为纽带,通过不断的引导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各种形式的林业专业合作社,将林产品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等环节连接起来,解决政府“统”不了、部门“管”不了和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问题。安排一定资金,支持林业专业合作社开展教育培训、信息交流、林产品质量标准认证、市场营销和技术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同时,引导农户自愿组合、自定章程、自收会费,建立各种林业专业协会,提高互助合作水平,提高林业经营效益。

第七,推进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提高林业发展科技含量。充分发挥林业科技人才作用,大力推广和应用林业先进实用技术。加强良种良法的引进推广,重点抓好良种引进繁育、新法栽植、嫁接换优、病虫害防治、综合管理、林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等关键技术的研究示范和推广应用。加强科技合作,从当地自然 条件和林地林木实际出发,加强与有实力的林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合作,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林业和无公害林产品,通过先进实用的科技成果应用,加快森林资源培育,推进产业升级。加强林业科技示范县建设。选择区域特色明显、基础条件较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乡镇,实行对口帮扶,按照“推广一项技术、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要求,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区集体林业快速发展。加强林业科技培训,采取举办培训班、现场指导、编印技术资料、开设服务热线和林科网站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懂经营、会管理、有技术”的农民科技人才,实现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

第八,推进生态体系建设,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我乡的集体宜林地发展空间很大,积极发展林业资源是农村造林绿化的重点区域和生态建设的主战场。各村委会要把培育森林资源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认真履行承包合同规定的造林绿化义务,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活动。鼓励和支持农户利用房前屋后、“四旁”地,大力发展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按照“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原则,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吸纳各类社会投资主体与农户合作造林。加强良种苗木基地建设,为大规模植树造林提供充足的苗木保证。

第九,推进林业产业发展体系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做精第一产业,做强第二产业,做大第三产业”,“全力做精第一产业”的要求和“发展精耕累作农业、精品珍品农业、精深加工农业的思路”,今后林业产业体系建设,要着力在促进林业转型、转变经营方式、精心培育特色优质产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上下功夫。积极主动与有实力的龙头企业合作,采取龙头带动、基地支撑、嫁接包装、行业认证、协会联系等方式,实施创先、创优、创品牌战略,带动我乡特色林果产业的发展。采取招商引资等措施,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结合各自的优势,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资源,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的要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林和林下经济,实现长中短有机结合,上中下综合利用,农林牧协调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第十,推进行政管理体系建设,提高服务效能。我乡积极按照《甘肃省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和《关于全面推进全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综合配套改革的意见》要求,尽快组织建立林业综合服务机构,加强对林权、林地、林木实行动态监测监督,开展林权登记管理、法律政策咨询、林业科技培训、林权抵押登记、市场信息发布、资源资产评估、产权交易、林木采伐运输办证、森林植物检疫等综合服务工作,实行 “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进一步加强乡林业工作站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乡林业站在政策宣传、资源管护、林政执法、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职能作用。加强对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林业专业协会、农村林业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的指导与联系,积极开展农户委托代办业务,形成上下贯通、便捷高效的行政管理体系。

五、春节造林绿化完成情况

年初根据肃州区全区林业工作安排意见的文件要求制定了XXXX2012年绿化及植树造林工作安排意见,根据安排意见下达的内容我乡造林任务总面积250亩,其中;农田防护林18公里,绿色通道3公里,成片治沙造林140亩,义务植树应参加人数0.86万人,义务植树5.5万株,建立义务植树基地5个,育苗面积40亩,新育30亩。同时在植树造林前期乡党委、政府领导与区林业局积极争取,共争取新疆杨14600株,樟子松86棵,折合资金达41580元。我站工作人员积极联系发动双管单位、企业投入到全乡造林绿化活动中,通过开挖回填和拉运沙石、土方等措施改造林带8公里,累计出动参与植树造林人数达5640人次,应收缴绿化费10500元,现收缴绿化费金额40800元。共计绿化费用支出达11万元。今年的植树造林任务涉及全乡6个村8个村民小组,共计完成造林面积268亩;其中完成千米农田防护林18公里,绿色通道4公里,成片治沙194亩地,新育苗面积69.5亩。圆满完成了今年全乡造林工作任务。

六、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及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及林下经济发展林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全乡集体林权综合配套改革及林下经济发展林下经济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规模总量不大,缺乏龙头带动。虽然取得了初步进展,发展以林为主的休闲农家乐和林下养殖产业,但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林下经济发展规模较小,难以形成竞争优势,不能满足市场批量需求。

(二)林下经济模式和品种相对单一。目前,全县林下经济仅有“以林为主的农家乐”和“林下养殖、种植”两种模式,不仅发展模式较少,而且林下种植和养殖品种单一,很难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三)基础设施条件差。林地属于涵养水源的生态林,主要集中在水库周边,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制约了林下经济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经营。

(四)群众认识理解有偏差。一是农户普遍认为林下种养与普通种养没什么两样,甚至还不如普通种养;二是部分农户对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扶持方式和优惠政策等内容认识不够,缺乏参与热情;三是有的农户思想不解放,怕吃亏、怕赔本,畏首畏尾,对发展林下经济持怀疑观望态度。

(五)产业化经营水平有待提高。一是生产标准化程度低,二是市场组织化程度低,因缺乏行业协会组织,没有形成订单农业,各农户单兵作战、自产自销,市场竞争力不强;三是管理技术水平不高,由于技能培训与服务指导跟不上,农户在种养过程中缺乏科学种养技术和管理方法,造成病虫害发生率较高,致使种养成本过大,经济效益不高。

七、对策建议

(一)扩大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新闻媒体,通过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等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意义、技术模式和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通过算对比账、算效益账,展示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与优势,引导群众转变观念,激发广大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要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扩大发展林下经济的宣传力与影响力。一方面,让“走出去”的群众解放思想、开拓眼界,增强发展林下经济的信心与决心;另一方面,让“引进来”的投资者能扎根林下经济,起到导向作用。

(二)培育龙头,示范带动。要把培育壮大产业龙头作为推进 林下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产业化发展模式,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尽快形成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格局。要充分发挥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优势,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发展龙头,带动更多的群众投身林下经济。

(三)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按照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讲求实效原则,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相结合,与农业产业化相结合,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相结合,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与扶贫开发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多角度、深层次地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要对林下经济发展进行合理布局,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科学选择林间种植、养殖模式,拓宽林间种植、养殖类别,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提高林下经济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四)强化服务,合力推动。发展林下经济,需要众多部门通力合作、协调服务、形成合力。一要搞好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务资源,二要搞好市场服务。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原则,成立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组织或协会,发展经纪人队伍,加强市场研究,建立预警机制,规避市场风险,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使林下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五)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林下经济是我乡设施农业发展的 重要组成部分,做大做强林下经济关键在领导。一要成立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全乡有林地资源进行规划、管理和指导、协调与服务。二要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将林下经济发展目标分解到对应的村组,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目标,严格考核。三要实行乡林业站保督导责任制,帮助建立示范基地,培育和扶持种养大户,组建协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组织化程度。

总之,我乡要继续深化、巩固、提升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的成果,切实增强推进综合配套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切实把集体林权制度综合配套改革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以尊重民意、尊重历史、尊重现实,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解决具体问题。积极研究和落实配套改革的有效做法和经验,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科学制定规划,完善支持政策,强化指导服务,把林下经济产业建设成为林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力支柱。

篇8:林改工作情况汇报

1 基本情况

固原市原州区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共有林地面积10.91万hm2, 其中, 国有林地面积2.75万hm2, 国有林场代管面积0.94万hm2, 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面积7.22万hm2。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涉及11个乡镇, 60个行政村, 64 203户, 25.7万人。按照自治区及固原市林改有关文件及会议精神, 先后完成2个试点乡镇及其他9个乡镇的林改确权工作, 共勾绘1∶10 000地形图78幅, 确定小班253个, 绘制宗地平面示意图6 438份。林地确权率、林权证发证率、林权登记合格率、林权纠纷调处率、档案管理合格率、群众满意率均达100%。

2 主要做法

2.1 加强组织领导, 强化协调保障

成立了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 全面负责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组织协调、方案制定、检查验收等工作。各乡镇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任组长, 分管领导为副组长, 林业技术骨干为成员的林改工作领导小组, 具体组织实施本乡镇的林改工作。村组也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 从上到下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 分管领导具体抓, 乡镇干部直接抓的工作机制。及时组织编制了《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 区、乡镇、村层层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大会, 对林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布署, 严格按照林改工作操作规程进行实施[3]。同时, 坚持一周一督查, 一月一评比, 积极开展调研, 准确掌握工作进度, 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把林改工作列入区、乡年度目标考核范畴, 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乡镇领导包村组、林业部门包技术的方法, 分片包干, 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2.2 广泛宣传发动, 营造改革氛围

(1) 发放《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林改问答手册》等宣传资料1万余份 (册) , 张贴林改宣传标语1 000余条, 召开各种会议10多场次, 研究解决了林改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撰写林改信息和调研报告10多期;制作大型宣传牌2个, 制作永入性水泥宣传牌5块;实行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干部包片指导培训工作制度;制定林权制度改革档案管理工作制度;设立县 (区) 、乡 (镇) 、村级林权档案室, 配备档案柜;给乡镇林业站配发林业科技服务车5辆。

(2) 组织相关单位及专业人员组成工作组, 并邀请宣传、新闻媒体单位参与, 对原州区林下经济做了较全面的调查。拍摄制作原州区林权制度改革电视宣传片1部。通过宣传发动, 进一步统一了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 形成了全面上下关心改革、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 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林改工作的生动局面。

2.3 夯实基层力量, 严格规范操作

(1) 结合区情, 明确林改范围。为加快推进原州区生态建设进程, 区委、区政府研究决定对生态移民迁出区、近年来实施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不列入此次林改范围, 按就近原则纳入国有林场管理。

(2) 充实基层工作力量。林业局抽调专业技术人员, 成立林改工作组, 派驻到各乡镇指导林改工作。

(3) 举办多层次、系统化的技术培训班, 共举办各类林改培训班10期, 培训人员8 000多人次。

(4) 严格规范操作。严格做到“四公开”、“四统一”、“三相符”、“一标准”, 即做到林改程序、方法、内容、结果“四公开”, 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四至界线“四统一”, 实际面积、承包合同、林权证面积“三相符”, 邀请档案部门人员为期1个月指导整理资料归档, 林改资料归档达到规定“标准”。

2.4 大力发展林业产业, 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通过项目扶持, 加快集体林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为农民发展林业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在西部土石质山区集体林地进行药材间种, 种植柴胡、黄芩、板蓝根等中药材;在贺家湾水库水源地生态保护区尝试林药间作种植各种药材333.33 hm2, 初显效益。三是在东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发展林草间作, 种植苜蓿近666.67 hm2。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新月养殖有限公司在河川吕坪发展林下养鸡2万只, 带动周边地区林下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四是在叠叠沟、水沟、须弥山、禅塔山发展生态旅游业, 带动农民增收。五是鼓励林业技术人员进行科技承包和选派林业科技特派员下乡开展技术指导, 通过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有力带动农民发展林业产业, 增加了农民收入[4]。目前, 原州区已建成万亩枸杞科技示范园3个、早酥梨科技示范园1个、红梅杏科技示范园区2个、设施果树园区1个, 促进了该区1.07万hm2经济林健康有序发展。六是借助林改的有利时机, 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 积极引进固原林源园林绿化有限公司, 投资1 000万元建设原州区林木种苗基地建设项目, 吸引林农投资投劳, 增加收入。

3 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3.1 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由于原州区纳入林改的集体林地全部属生态公益林, 且大部分是柠条灌木林, 经济效益低下, 农民参与林改的积极性不高。二是原州区集体林地立地条件差, 林业生产周期长, 投资见效慢, 农民不愿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管理。林改后, 经营主体更加单一、分散, 林地更加难以管理。三是林改配套政策未出台, 深化林权制度改革难度大。如未建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无评估机构, 无交易平台, 林权抵押贷款难, 绝大部分集体林地还未纳入农业保险。

3.2 建议

一是自治区出台、完善林改惠民政策, 提高农民造林积极性。如通过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 建立种苗补贴制度等惠民政策, 建立林权抵押贷款, 拓宽林业融资渠道, 增加农民收入, 有效巩固林改成果, 确保生态良性发展。二是建立配套改革机制, 积极推进深化改革工作。建议协调编制部门, 成立县级林权管理服务中心, 培训一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专业人才队伍, 以便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林权抵押贷款、林权流转, 发展林下经济经营许可等政策咨询及相关工作。三是进一步完善林下经济发展规划和惠农政策, 实现生态改善与增加农民收入“双赢”。

参考文献

[1]周学军, 何鹏力, 周珲.宁夏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思考[J].宁夏农林科技, 2011, 52 (3) :25-27.

[2]宋向铜, 陈志刚.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及解决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 2011, (20) :231.

[3]周志宝.固原市原州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做法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 2013, (03) :192, 197.

上一篇:梁上君子寓言故事的道理下一篇:白蚬中心幼儿园家长社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