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美国现代农业

2024-05-16

感悟美国现代农业(精选6篇)

篇1:感悟美国现代农业

感悟美国现代农业

王 伟

今年2月初,我有幸赴美参加“农业现代化与产业化发展”培训学习。三周培训,弹指瞬间,收获很大,使我开了眼界长了见识,直觉到强势美国的实力与影响,体会到崛起中国的进步与尊严,感受到转型朔州的潜能与魅力。如果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我们会加油、我们会赶超、我们会富裕。

一、我对美国的印象

在美国培训期间,我聆听了国会议员、大学教授、项目经理有关农业方面的讲座20余次,访问了旧金山市政大厅、长滩东南农庄主等政府机构和农业组织,参观了美国自然博物馆、航空航天博物馆、军事博物馆等综合性展馆,观看了美国白宫、五角大楼等地标性建筑。通过听、访、看,我对美国经济社会状况有了初步了解。美 1

国本土位于北美洲中部,国土面积962万平方公里,人口3.1亿,耕地面积1.79亿公顷,年

平均降雨量760毫米,土地、草原、森林、淡水资源拥有量均位于世界前列。走进美国,印象深刻,感触颇多,总的感觉是:“强、严、美”。

“强”就是实力强。在我幼小的时候,美国就是世界超级大国,这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到底强在哪里?大在哪里?我没有身临其境,更没有亲眼目睹,只是停留在媒体的宣传、资料的了解和理性的分析上。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交流和参观,我有所思,有所悟,有所知,美国综合实力的确很强大,让人惊诧。自19世纪末,美国就稳坐世界头把交椅,2011年GDP总量高达150944亿美元,占全球GDP总量的18%,雄居世界第一。教育、科技、文化、军事等诸多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均领衔全球,不愧为世界唯一。当你走进航空航天馆,各种尖端武器新颖独特,既让人耳目 2

一新又让人不寒而栗,如“斯坦尼斯”号航母技术高超,装备精良,每天航行半径为500海里,其舰载机控制的空域和海域就达上千公里,能全天候执行战斗巡逻,可出动战斗机200多架次,惊人的作战能力足以表明军事实力的强大。

“严”就是管理严。美国对外很强势,到处指手画脚,对内很人性,但人性中不失规矩。美国制度体系比较健全,特别是惩处手段严厉苛刻,铁面无私,它不怕你违法乱纪,不怕你投机取巧,不怕你装聋卖傻,一旦查实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会在你的信用等级中留下一个永久的污点,你今后的贷款、购房、就业、婚姻等都要受到严重影响。如在美国花上一美元钱就能买四小时的公交通票,买票全靠乘客自觉,上下车绝大多数不查验车票,但逃票者一经查出就处以上百倍的罚款,逃票行为还要记入个人信用档案。在公众场合听不到大声喧哗,在十字路口看不见抢道超车,在大学校园感受不到负担沉重,人人都在 3

有序的状态中轻松学习,快乐工作,自由生活。

“美”就是环境美。美国的确很美,可以说是古老文明和现代时尚的完美结合。古老的装饰典雅高贵、底蕴丰厚,现代的建筑恢弘大气、超凡脱俗,当你行走在最繁华的街头,处处匠心独具,展现出国际大都市的诱人风采;当你徜徉在乡村公路,处处山川秀美,展现出城乡一体化的绿色家园;当你漫步在太平洋、大西洋沿岸,处处鸟语花香,展现出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二、美国农业优势在哪里

1、农业生产高度发达。美国是个移民国家,1776年独立,时间只有二百多年,有着“以农立国”的传统。随着工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降低。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农产品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外销市场不断拓展。2009年美国农业总产值 4

虽说占GDP的比例不大,但产量很高,出口量仍是世界第一。农业生产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农产品90%以上实现商品化。2009年农产品出口额达770亿美元,特别是小麦出口约占世界市场的半壁江山。

2、区域特色优势明显。美国的农业条件迥乎不同,区域产业各具特色。东北部的牧草和乳牛带、中北部的玉米带、大平原的小麦带、南部的棉花带、太平洋沿岸搞综合农业区。天然的区域分工使美国各个地区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经营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率。再加上通畅的水陆运输网使区域分工和专业化生产相得益彰,影响和带动了周边地区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

3、科技信息应用广泛。美国农业的高生产率有个坚实的支柱,就是先进的科学技术、广博的科技信息和广泛的科技应用。美国雄厚的经济实力像一个巨大的磁场,会聚集世界上大批优秀科学家为其效力,5

确保其农业技术永远立于世界不败之地。美国的先进说到底是科技的先进。它们在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的前提下,有效利用科技创新手段,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持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美国拥有220多万个农场,小的不到50英亩、靠三五个人经营,大的则有1300多英亩、靠一二十个人经营,农场耕种、施肥、浇灌、除草、收割等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农业科技应用率极高,像开心果的采摘技术就很先进,采摘机对树冠进行技术捆绑后,在树枝可承受范围内适度震动,开心果就迅速脱落,整个采摘过程十几分钟就能完成。

4、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美国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不追求破坏环境的GDP,不追求粗放生产的GDP,不追求寅吃卯粮的GDP。注重节约利用资源、注重生态环境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积极改善土壤性能、下功夫改造盐碱地,因地制宜种植农作物,6

倾力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全面推行免耕制度,美国免耕面积占总耕作面积1/3,并对农作物秸秆实行机械还田。认真实施休耕法,制定激励政策保护农户土壤,规定土壤保护标准,凡农户耕地经过检测后达到规定标准,就可以得到政府补贴。

5、产业链条对接紧密。美国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产业链条长、产业关联度紧、产业化水平高,形成了“从田间到餐桌”产加销一体化的格局。一方面,超市、连锁店等大型企业建立了自己的配送供货机构,直接到产地组织采购、加工。另一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大、设备新,层次高,成为家庭农场与市场销售的中间力量。美国基本上不直接销售初级产品,原因很简单,经过精选、加工、包装后销售,效益好回报率高。美国的农业合作社在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可帮助农民销售产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

三、我们应该怎么办

1、建立规模集约机制。和美国一样,我市农业条件区域差异大,种植不能单一化。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就要抓好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定务实的流转政策,建立失地农民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打消农民对土地流转的顾虑,促进土地形成适度规模、快速自由流转。要培育优势产业基地,打破行政区域界限,成片规划基地建设,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品牌化销售,最大限度地提高规模效益,避免零敲碎打,小打小闹。要扶持壮大龙头企业,重点抓好小杂粮加工、肉食品皮革加工、乳制品加工、蔬菜批发、玉米、马铃薯淀粉加工等5个方面农产品加工企业,培育一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特色产品。要抓好农业项目招商,探索以大招商推动大发展的途径,既要抓好筑巢引凤,又要抓好引凤筑巢,借助外资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养殖业和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业,在农产品产、供、销链条上培 8

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2、建立投入递进机制。我市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产值小、农业抗灾应急能力差,靠天吃饭的情况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各级政府要建立农业投入递进机制,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持续加大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重点要放在推广设施农业、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做好农产品深加工、治理荒山荒沟和盐碱地等方面,确保增量、比例、效益同步提高。

3、建立质量监管机制。美国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整个环节,要求标准高,监管力度大、准入门槛严,流入市场的都是名牌产品、优等产品、放心产品,而我们的农产品质量相对粗糙。要加强生产环节监管,强化企业质量安全责任,构建标准化生产、高质量产出的经营格局。要加强用药环节监管,强化农资经营市场监管,深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和放心农资下乡活动,严厉查处生产、经营、使 9

用假冒伪劣、高毒高残留、违禁农药及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要加强流通环节监管,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重点对种植基地、农产品加工企业、农贸市场、大型超市等场所全面开展检验检测,保障农产品流通安全、安全流通。

4、建立科技引领机制。科技创新在美国现代农业中“顶天立地”。我市农业生产还处于产出率不高、资源利用率不高、劳动生产率不高的状况。巩固农业农村好的形势要靠科技支撑,发展农业农村好的形势更要靠科技引领。要完善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加强公共农业科技推广机构,突出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要盘活农业科技人才,“走出去”选送一批科技人员到农业对口院校、到境内农业先进地区、到境外农业发达国家进行专项培训,定向培养适用人才和专业人才。“引进来”制定出台激励机制和优惠政策,引进农业科技紧缺人才和高端人才。对引进农业技术有贡献的引进人、引进农业项目的介绍 10

人,要像工业上的招商引资一样给予奖励。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投入,采取政府加大投入、企业增加科研投入、招商引进境外和民间资本投入、向上争取科技项目投入、农技机构与市场对接自筹资本投入等多元化方式,努力使农业科技创新经费得到有力保障。

5、建立合作服务机制。美国种什么样的农作物,种多大的规模,种植产生的收益好坏,完全由市场说了算。我国是传统农业国家,人口多,耕地少,农业生产不能完全效仿美国模式。要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专业的、综合的,合作性的、公司性的,政府的、民间的多元服务组织,大力推广“支部+协会+基地”、“支部+合作社+园区”、“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生产服务水平。各级党委政府要给政策、给技术、给信息,尽量让农民风险小、产出多、回报高。特别是乡村两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11

帮着农民富,做大新兴产业、做强主导产业、做优传统产业、做靓特色产业,实现增产增效,提高惠民水平。

美国高效的现代农业、通达的信息技术、先进的发展理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要借鉴美国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借石攻玉、避短扬长,不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加速推进新基地新优势新朔州建设,倾力打造塞外自然生态现代宜居的幸福新城。

12

篇2:感悟美国现代农业

原创: 严佳媛

本学期选修了钱老师的口述史研究一课,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对口述史也有所改观,结合本学期课余时间拜读的温州大学杨祥银教授的《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研究》,对本学期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和思考。由于理论和实践上的操作还不够多,想要进行理论性的总结和提炼尚为困难,只能以读后感的形式,来谈一谈自己课余的思考。

翻阅此书,共有八个章节,以美国现代口述史学发展的基本脉络与主流趋势为主线,分别从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起源、发展历程、国际背景、基本特征、理论研究、跨学科应用、口述历史教育与面临的主要挑战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第一章“导论”从口述史学简史、基本概念界定、美国口述史学研究的学术史回顾以及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框架等内容做了简要的梳理与分析。第二章“美国现代口述史学的起源与诞生”主要追溯了1948年以前“oral history”这个术语在美国的起源与早期使用,并以个别例子来分析美国学者和机构对于口述访谈方法的早期倡导与实践。而直到20世纪中叶,作为对技术侵袭造成历史记录重大缺漏的担忧,美国著名史学家阿兰・内文斯在哥伦比亚大学率先开启这项影响深远和具有重要意义的现代口述史学试验。经过将近20年的艰辛努力,哥大口述历史研究室逐渐发展成为美国乃至世界著名的口述历史机构。第三章“精英主义、档案实践与美国口述史学”指出,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哥大口述历史研究室所开创的以精英访谈为主的口述史学试验已经演变成为一场席卷美国各地和不同领域的口述史学运动。而这种精英口述历史模式也反映了美国现代口述史学兴起与发展的最初动力,即基于精英人物的口述历史访谈而获得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资料,以填补现存文献记录的空白或者弥补其不足。简单而言,这种模式强调口述史学的档案功能与史料价值。第四章“美国口述史学与新社会史转向”指出,受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新社会史思潮以及一系列社会激进运动的冲击与影响,美国口述史学界开始超越第一代口述史学家所主导的精英访谈模式而扩展口述历史的搜集范围与视野。正是如此,口述史学被广泛应用于少数族裔史、女性史、劳工史、同性恋史、家庭(家族)史与社区(社群)史等新社会史领域。美国口述史学的这种“新社会史转向”不仅为那些处于非主流社会的边缘人物与弱势群体记录和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而且口述史学所具有的“民主动力”与“草根精神”很大程度上也挑战和改变了传统美国史学主要基于精英白人男性的传统书写模式。第五章“美国口述史学的理论转向与反思”则从“记忆转向”、“叙事转向”与“共享权威”:口述历史关系反思“三个角度来分析和论述美国口述史学的理论转向与反思。研究指出,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国口述史学的理论转向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对口述历史生产过程复杂性的深度描述与全面反思。越来越多的美国口述史学家意识到,口述历史的功能不仅体现在它作为史料的证据价值,同时也可以作为”文本“来理解其意义的生成与诠释过程。对于美国口述史学研究的理论过度问题,一些口述历史学家也表示要提高警惕,强调不能以纯理论研究来代替口述历史所记录和呈现的真实生活与经历。第六章”数字化革命与美国口述史学“将从数字化记录、数字化管理以及数字化传播与交流等三个方面来分别阐述数字化革命与美国口述史学之间的紧密关系。概括而言,数字化革命对于美国口述史学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它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更为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流,更为重要的是,它也改变着记录、保存、编目、索引、检索、解释、分享与呈现口述历史的方式与内容,这些都将严重挑战以书写抄本为基础的美国口述史学的传统模式。第七章”美国口述历史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则在考察美国口述历史教育兴起与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当代(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口述历史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做一概括性总结与评价。本研究指出,经过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与探索,口述历史教育在美国已经步入一个良性的发展轨道。它或许不是摆脱现代教育困境的灵丹妙药,可是对于那些实践者来说,口述历史教育确实是一种值得尝试和努力探索的改革方向。第八章”美国口述史学的法律与伦理问题“以分别发生于1986年和2011年的两个涉及法律与伦理纠纷的美国口述历史案件为例来分析美国口述史学的法律与伦理问题,主要包括著作权、诽谤与隐私权侵犯、法律挑战与”学者特权“、口述历史伦理审查机制以及口述历史参与者之间基于专业伦理的权责关系等等。本研究指出,随着美国口述史学日益关注战争与冲突、突发事件、犯罪问题与特殊疾病等具有当代性、敏感性与隐私性的议题,()同时也因为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口述历史资料的网络传播与应用变得更为容易与便捷,这些因素都导致口述历史工作所面临的法律与伦理风险进一步加剧。结语部分则以时间跨度长达将近100年的两个经典口号――”我们时代的口述历史“(An Oral History of Our Time)和”口述历史的时代“(The Age of Oral Histories)来概括性总结美国口述史学发展过程所体现的时代与历史的互动关系。

在翻阅此书的过程中,我感触颇深的一点是,书中所讲哥大口述历史的.访谈对象多以二战将领、财阀等精英人物为主,”以填补现存文献记录和空白或者弥补其不足,即强调口述史学的档案功能与史料价值。“自第31任总统胡佛以后,13任美国总统都有对应的总统图书馆与口述历史计划,它们较多地收集了与总统有关的口述历史资料,再鲜明不过地体现了其精英主义特征。经过二十余年发展,这种精英主义口述历史实践自1960年代中期开始,已扩展成一场席卷全美的口述史学运动。但实际上,我们今天所能接触到的口述史已经不是精英的史学,特别是钱老师提出将口述史放入公众史学的一部分,我认为这能够更加充分地体现和发挥口述史的价值,以我之前大略翻阅的一本记录北仑30年变迁的20位市民口述史《见证》为例,对平凡的大众进行口述史研究的可行性更高,特别是对于像我们这些刚入门的新手而言。

除此之外,杨祥银教授在另一篇发表于郑州大学学报的《关于口述史学基本特征的思考》中提炼概括了口述史的四个基本特征,分别为民主性、合作性、动态性和跨学科性。这四个基本特征也在此书中有所体现,如本书的第四、五两章:美国口述史学与”新社会史转向“,美国口述史学的理论转向与反思。随着1960年代以来美国新社会史思潮和一系列社会激进运动的冲击与影响,美国的口述史学被广泛应用于少数族裔史、女性史、劳工史、同性恋史、家庭(家族)史与社区(社群)史等领域。由于杨祥银教授的博士论文是《殖民权力与医疗空间:香港东华三院中西医服务变迁(1894-1941年)》,对近代医疗卫生史和新兴学科如”叙事医学“的钻研与关注,使其能够更好地论述美国口述史学的”新社会史转向“特别是它在医学领域(如艾滋病防治与老年医学等)方面。

读完此书最大的收获是从口述史本身的起源地出发,了解了其发展的过程等。但所有的理论学习应该运用到实践中,在上文中我也有提出,书中所述与我现如今的学习还是有一定的出入的。本学期进行了几次口述史的实践活动,一次是去鄞州老年大学采访蒋主任,一次是去东湖花园采访方祖猷老师。进行了两次转录工作,分别是历史系研究生党支部的党日活动,转录了钱老师的录音,另一次是方祖猷老师采访后的录音转录,特别是对方祖猷老师的采访和录音转录,对我的启发颇深。在采访的过程中,已经高龄的老先生侃侃而谈,作为一个采访人的我没有做过多的提问和引导。在访问的将近两个小时里,我对方老师的了解更加深入了,与之前从书中了解的不同,例如方老师在女权史和妇女史这方面研究成果也颇多。这也体现了口述历史一个非常突出的优势:可以直接和研究的对象进行交流,这是因为将活人当做历史采访对象,研究活人的历史。从研究的角度,我们提取了方老师的大脑记忆,将其转化为了录音录像和文本,留下了方老师的历史;从情感方面,通过面对面的交流,我更能直观地体会到了老先生对学术的热忱,笔耕不辍。

在转录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不少问题。首先是语言的障碍,作为一个慈溪人,我对宁波地方方言还是一知半解,导致有很多地方转录有困难,特别是一些专业专有名词,这也反应了口述史研究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另一个其实是后期编辑的问题,就是在时间线的确定上。大家都习惯性的用阶段来代替精准的时间点,例如”我初中的时候“、”我大学读了两年之后“,如果采访是严格按照时间线索下来得,问题还是比较小的,如果是有很多插入式的、颠倒了时间先后的,那么整理起来的难度就比较大,再加上如果是一般人,没有留下文字记录,那更是无迹可寻。此外我在课上看过钱老师已经出版的全国劳模口述史采访的片段,编辑成稿还是需要下大工夫,这方面我还没有实际尝试过。

在没有进行口述史研究之前,我常常想的一个问题是口述史是信史吗?这是我之前对口述史最本质的疑问。我这一疑问的最根本的来源有两处:一是之前所接触的历史资料都是以文本文献形式呈现的,对于这种当代人口述历史的形式非常陌生,下意识的新鲜且不熟悉的形式产生的抗拒;二是没有亲身的实践,只是观望和纸上谈兵。经过一个学期的理论和实践的学期,我对这一个问题也有了答案。印象颇深的是,钱老师在课上对这一个问题的解答,其实口述史和历史文献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能做的是将受访者的记忆保存下来,成为一种文献资料,至于这些资料是否有用,或者是否可信,那是使用者的事,使用者选取需要的部分,并对那血部分进行考订。这其实和一般的历史文献引用并没有什么区别。这番解答对我的启发很大,实际上,大众对时间的记忆是比较弱的,但是在主要经历的记忆上是不会出错的,我们通过口述的方式,将大脑记忆转化为文本记忆。特别是对于大多数没有文本记录的小人物而言,建立历史的方式就是大脑记忆。大脑记忆虽然是有缺陷的,但是所有的观念都需要经过大脑加工,大脑记忆是我们唯一可以相信的。所以这也表明口述史也有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时间的精准性方面。但不能够因为这个而否定了所有口述史的工作,因为通过编辑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的文字是经过核对、考订,是比较可靠的。因为口述史的任务是将有缺陷的大脑记忆转化为可靠的文本。

篇3:美国安全健康的百年感悟

三角内衣厂大火是美国职业安全健康历史的转折性事件, 美国由此踏上了保护工人安全与健康的漫漫长途。这起事故唤起了美国人民的安全意识, 使纽约及全美的安全法规得到广泛提升, 此后美国成立了众多劳动团体, 给予了无助的工人以发言权。这起事故也自然促成了45 年前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的成立。自那次火灾后, 美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分享美国的经验是让其他国家避免遭受类似的痛苦与损失。

过去的100 多年中, 美国从三角内衣厂大火和其他众多事故中吸取到了教训——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必须采取系统的、团结协作的方法。在美国, 有4 个关键部分在此方面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它们分别为雇主、员工、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它们在团结协作的同时又履行各自具体的职能, 共同保证了工作场所安全。

雇主

雇主的责任是为全体员工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其每项责任都有相关的法律依据, 比如美国《职业安全健康法》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Act) 就明确规定, 员工享有安全工作场所的权利, 雇主有义务为其提供不含严重风险的工作场所。同时这也是一个道德义务, 因为工人的生命安全与健康的确掌握在雇主手中。

当然, 并非所有公司都要用法律或道德手段迫使其履行义务, 美国很多善于合作的大型公司已经意识到良好的安全管理可提高公司产能和产品质量。他们认为这种信念是经营公司的底线。安全管理优秀的企业伤亡率更低、利润更高、对环境的污染更小。大型公司有科学的生产流程管理, 非一般企业可比。

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型投资者很关注所资助公司的伤亡率。从经济角度讲, 每年职业伤亡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估计占全球GDP的4%。更好地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可减少雇主在提供免费培训和落实相关政策上的支出。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估计, 美国每年因职业伤亡事故造成的支出超过2 000 亿美元, 而职业病造成的支出要远高于此。产能高、收益好的公司非常重视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它们致力于在每个分公司、工厂内创建安全文化, 同时也为供应链企业提供帮助。

雇主创建积极安全文化就要意识到遵守政府相关要求的必要性, 并决心实施健全的安全健康管理体系。首先公司所有层次的人员要作出强有力的承诺。其次要从员工中选出代表, 让其为风险识别建言献策。最后, 安全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涉及风险辨识、风险预防及控制、教育培训和评估。

我们能够测量气候、环境和当前各种指标, 但很难测量企业最深层的安全文化。有人认为安全文化体现在员工在无人监视的情况下的真实行为。安全文化是雇主的目标, 也是他们拯救生命, 提高企业产能和效益的有效手段。有科学家认为测量安全文化的简单标准就是员工若发现作业内容危险, 不必经监管人员批准也会自动停止作业。雇主应把类似信息传达给员工, 更重要的是, 传达给监管人员。并且, 雇主传达的方式应该让员工信服, 并遵照执行。员工停止作业可能因为他不确定是否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 是否可以安全地完成任务。监管人员应该表扬这样的员工。

员工

员工是该体系的关键因素之一, 他们在工作场所安全健康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是识别风险的最佳岗位人选。员工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管理是创建安全文化的基础。我们尤其要鼓励员工提高安全意识, 不要惧怕监管人员, 这样才有利于风险的识别。我一直强调, 工人要了解自己的权利, 一定要知道自己有义务在发现危险时停止作业, 若其一直沉默, 不但让自己置身险境, 其他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也会受到威胁, 没有人从中受益。而结果就是, 我们都要为员工的沉默付出代价, 甚至也包括公司的顾客, 因为不良的安全管理导致了产品质量下降。

理想情况下, 像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和中国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等政府机构应该制定机制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如果某公司供应链厂商的员工不愿听取雇主的叮嘱, 该公司也应建立机制提高他们的意识。在美国, 工人的发言权都会受到工会组织的保护。员工就工作风险等问题与企业管理人员沟通过程中, 工会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与管理人员的良好沟通能够更好地保护工人, 防止隐患转化为事故, “报复”员工。另外, 美国的工会组织是独立的, 领导人由工人直接选举产生。

政府

在保护工人安全健康方面, 政府的职能在于制定企业必须遵守的标准, 并依靠政府的力量去落实。虽然制定标准要求国家具备一定数量的专家, 但是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制定了大量的作业标准, 若制定过程符合该国法律要求, 其实该国家就可以遵循这些标准。为了成功落实这些标准, 政府监管人员应该接受风险识别培训, 并且运用合适的安全或工业卫生设备来助力风险检测和管理。

另外, 由于政府部门的监管人员数量有限, 不可能同时对所有工作场所进行监督, 所以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注重战略性思考和行动, 用执法资源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消除最严重的隐患和大部分的工作场所风险。自从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成立45 年来, 美国认识到, 企业不能只是简单地遵守政府针对某具体风险的法规和具体标准, 因为政府标准不能完全覆盖所有风险。当企业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遵守政府法规标准时, 就会形成不活跃的安全文化, 而不能根据风险的变化作出恰当的反应。

只有通过强大的管理决心和员工积极参与为特点的综合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才能成功地预防职业伤亡和职业病。这一点在职业病预防方面尤为明显, 因为政府的职业病暴露限值数据比较陈旧滞后, 不能有效地保护从业人员。企业雇主和政府部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就是超越逐条制定标准的层面, 这样才能开发出控制工作场所暴露的新策略。

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是此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是实施教育, 影响国家政策的重要因素。非政府组织可以为安全从业人员、工人、雇主提供必要的培训, 也可利用其专家资源为雇主、员工, 甚至政府部门提供很大的帮助。

正是因为雇主、员工、工会、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和其他社会团体的通力合作, 美国才得以在三角内衣厂大火发生后的100 年后发展到当前水平。但仍有诸多工作亟待完成, 仍有许多工人在工作中失去生命或受到有毒化学物的伤害。

如今, 工人面对的挑战更多来自于工人与雇主关系的变化, 这已经在很多行业内显现, 越来越多的作业通过承包、分包的手段开展。作业人员由相关机构派往各处作业, 若不妥善加以管理, 这些变化会对工人产生威胁。很多情况下, 雇主并没有为这些员工提供与终身员工相同的教育培训和保护措施, 很多情况下同一工作场所的不同管理人员并没有就风险与工人沟通, 这会威胁到员工的安全。这也需要多方合作才能应对当前工作场所的变化, 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 进而为国家的经济进步作出贡献。工人要由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引导, 美国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便一直致力于此。

2013 年的“4·24” 孟加拉塌楼事故发生后, 国际组织更加重视工人的安全与健康。世界劳工组织依靠自己丰富的专家资源和经验致力于解决全球职业安全健康问题。去年, 该组织宣布建立新的职业安全健康全球预防行动项目 (OSH Global Action for Prevention Programme) , 该项目旨在解决全球职业健康问题。美国劳工部是创建者之一, 并为世界劳工组织提供了1 050 万美元的资金用于全球职业安全健康计划。

职业安全健康是全球性问题, 它要求每个国家都发挥自己的作用, 团结协作, 有效地保护工人, 这也意味着每个国家、每位员工、每个组织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图片源自网络)

注释

篇4:美国CES感悟

作为行业领袖,高瞻远瞩都是相似的,而打动消费者心灵的方式则各有各的不同,总结一下这两家公司做事情的方式就会发现:苹果如情人,英特尔像兄弟。

先说苹果,其实是iPhone让大部分消费者成为苹果的拥趸,那之前只有艺术创作者和一部分电脑设计专业人士对苹果情有独钟,也就是说拥有苹果当情人这种奢侈也就是伴随着iPhone的畅销而建立起来的。但是从那以后,努力的苹果势不可挡, MBA虽然薄情,但是很诱惑,手握MBA的时尚男女觉得自己手里的这个玩意儿可以削掉所有庸俗、切断所有沉闷;Mac Pro 圆润丰韵,设计师用它做设计就像收银员用聚宝盆收钱,即便穿越回唐朝也是极美的。太像情人了吧?满足你对欲望本能的所有幻想。

再看英特尔,只要你打开了这篇文章看到这里,就证明你对等灯等灯的声音不陌生,从小到大,英特尔一直在你身边,那凭什么就算是兄弟了呢?完全可以借着情人苹果说,从上面列出来的产品倒着捋:Mac Pro性感吧,外观性感,里面的处理器是英特尔至强,至强是什么?装在服务器里的CPU,计算天气预报、用地震波找石油、给卫星导航。英特尔对苹果说:我的至强都批发给别人造服务器,给你做工作站,设计师们准喜欢。苹果说;好,那岂不是业界最性感?英特尔说:那必须啊,你的性感就是我的性感,成交!后来……大家只能看到Mac Pro的外在性感,英特尔至强的内在性感别人不太关心,毕竟大家都很感性,但这不影响英特尔仁兄挣钱,还好还好。

MBA,2008年推出,全球最轻薄,这种小情人儿多招人喜欢,MBA(MacBook Air)用的其实也是英特尔的处理器,不过是定制的、特供的,别家的笔记本不给用。但是太招人喜欢就容易轻浮,到了2012年,带头大哥英特尔终于受不了了,其他的笔记本厂商生活越来越惨淡,天天来大哥这里哭诉苹果的种种不是,MBA在笔记本市场占尽风头,红颜祸水啊……于是,超极本(Ultrabook)的概念诞生了,大哥给最好的处理器,还给参考设计,还加倍赞助市场营销费用,怎奈折腾了两三年,几乎已经毁在不给力的微软手里了,现在超极本(Ultrabook)还在,而且还遗传出来了2合1,但是MBA的魅力仍然难以超越,英特尔对其他笔记本厂商说:兄弟我只能帮到这儿了。

iPhone,这是一个不当大哥好多年的故事。虽然现在iPhone里面用的处理器也不是英特尔的,但是,英特尔从来没有否认过对iPhone提供过支持。iPhone 在2007年1月推出,推出之前的准备期里,乔布斯先生问过自己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手机处理器哪家强?硅谷找英特尔当仁不让?但是英特尔很实在:老乔,PC和服务器处理器我做的挺好,而且估计还能坦坦的做很多年,华尔街的人对我们业绩盯的太紧,我们家的手机处理器x-scale就要卖给Marvell了,你直接去跟他谈吧,东西不错,你们一起慢慢优化,应该是有前途的。于是,搭载着Marvell处理器的第一代iPhone在一年后上市了,这些手机里面还装有用来存储音乐和数据的英特尔闪存芯片。多年之后,如果不是一位退休的英特尔欧洲高管说漏了嘴,这段历史中恐怕很难有大哥英特尔的伟岸背影。

现在已经是2015年了,据说苹果iWatch用不了多久就会在国内上市,无论会不会有姜文姜武性感的声音助阵,可预见情人的香腕又要有一阵风骚;而这次CES上,英特尔让运动眼镜Oakley也Intel Inside了,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代言的实感技术也能模拟真人了,能在手镯和航拍器两种状态下自由切换的机器人更是“你是我的眼+Ibelieve I can fly”呢!

虽然对情人和兄弟的要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苹果和英特尔两家公司还是能组建出和谐的科技大家庭,不由得让人回想起2006年1月10日的那温馨一幕,乔布斯同时任英特尔CEO的欧德宁一起展示了第一款采用英特尔处理器的Mac计算机,情人和兄弟的粉丝们目瞪口呆但欢欣鼓舞,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而且我也实在没忍住,一定要借此良机对比一下情人和兄弟:

情人,你愿意把TA带出来,炫耀给别人看;兄弟,你不一定愿意把TA带出来,有个铁哥们或者闺蜜没什么可炫耀的,但是TA一定是就从小到大都跟你鬼混得挺好,还时不常在你郁闷的时候喂几口鸡汤。

情人,你总是会把TA攥在手里,不会想跟别人分享;兄弟,你不一定会把TA攥在手里,但是不仅分享,搞不好还出卖过几次,但是TA也不太介意。

情人,你跟TA有海枯石烂的约定,打算生生世世;兄弟,你跟TA可能没来及约定什么就一起走过了几十年,因为有一种兄弟叫死党。

情人,TA越美越好,这一点在你们独处的时候很重要;TA长什么样儿无所谓,比你丑一点、混得差一点刚刚好,通过TA你总是很自信。

情人,即便TA有点小缺点,在你眼里也算是可爱或者是个性释然,你乐意纵容;兄弟,TA要是有明显的缺点但是还愿意跟你在一起就更好,你有了TA的小辫子,每次TA以同样的方式载倒你都可以过过嘴瘾骂TA不长记性。

想想,把玩一下手里的苹果;听听仍在电脑里的奔腾着的英特尔,是不是这么回事儿?

篇5:感悟美国教育

——赴美国“教育研修”学习考察报告

省高中校长研修班:谢发廷

2013年3月,江西高中校长美国研修班,在美国佛罗里达理工学院成功举办。在美研修期间,我们考察了三所大学,有全美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以及为我们承办此次校长研修班的佛罗里达理工学院。然后,我们还考察了九所中学(圣三一学校、卫星高中、中天主教学校、西岸高中、佛罗里达空军学校、洛克莱智高中、墨尔本高中、宠贝高中、还有一所从幼儿园到小学至初中的学校)。在大学除了观光校园及场所建设外,还听了八场讲座或报告,其中有肯尼迪航天中心首席科学家盖伊A·博伊博士的《大空可以给全球STEM教育带来什么》,安德里亚·阿尔费德博士的《学校安全》,安迪·斯丹菲尔德的《学习目标与评价》,卡伦·谢费博士的《评价与责任》,凯瑞·丘派克博士的《美国政府与教育》,肯扬·林德曼博士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新型高中应用》,还有《U教育》,则由四位课题专家分别介绍。在中学,我们分别听取了九所学校校长关于学校办学情况的介绍,项目责任人对学校教育教学特色项目的介绍以及学校管理方面的情况。每听完介绍后,有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提问和交流。除听介绍,做交流外,我们还考察了这些学校的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并进入课堂旁听、观摩了他们的历史、语文、数学、生物、化学、电视直播,电脑设计与制作、体育、音乐等一系列课堂教学。在周末,我们也借机观光了所到之处的市景市貌,风土人情,逛游了一些商场、街道、公园、海滩、名胜景区等,这些考察虽不是正式行程,但对我们进一步认识美国,认识美国教育的大环境,实有很大的帮助。总之21天的行程,使我们开阔了眼界长了见识,21天的研修,我们圆满地完成了各项研修任务,获得有关美国教育教学经验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的课改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动力。研修期满,佛罗里达理工学院校长为我们每一位学员颁发了《佛罗里达理工学院教育研修结业证书》。下面我就根据此次研修考察学习,了解掌握的一些情况谈点认识与体会。

一、关于美国的教育体制

1、学制情况:美国的学制,学前班一年,幼儿园一年,基础教育一般为12年,但各地中小学分级不同,有六六分段,即小学六年,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也有初中二年,高中4年;还有五七分段,即小学5年,初中3年,高中4年。大学本科一般为4年。

2、学校性质分类和义务教育:美国有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基础教育的公立学校提供免费义务教育(学费、书本费等一切免费),私立学校是收费教育,据说私立学校的教学质量一般好于公立学校。

3、基础教育学校招生:公立学校一般按学区划片招生,但也有少数择校生,择校生要缴择校费;私立学校招生,完全靠教育质量,学校信誉度招收来自各地的学生,包括有三分之一的国际学生。学生就读哪一类学校,由学生、学长申请,学校录取。

4、学校管理: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中央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分享权力,各负其责。联邦政府对各州教育主要通过立法来确立教育的发展战略,通过经费调拨来干预引导教育,而州政府负责对本州教育行政事务,如对本州的教育立法,制定教学大纲和高中毕业标准,负责对学校的评估等。州以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学区,学区设教育委员会(董事会),学区委员会选聘校长,校长选聘老师,学校的所有大事,如经费、人事、课程等都由委员会决定,可见学校管理权主要集中在底层而非上层,学生毕业证书由学校颂发。

二、关于学校的教学管理情况

1、办学规模小:公立学校学生人数多于私立学校,在佛罗里达的几所公立学校,学生人数一般为1200—1800之间,没有超过2000人的学校,私立学校一般不到千人,少则三、四百人。

2、小班额教学:每个教学班不得超过25人,一般约为20人,少则7、8人。

3、走班制授课:学校班级的组成,不像我们有固定的行政班,有固定的班主任。美国的教学班是以年级学科为核心的教学班。如:语文教室、数学教室、外语教室、生物教室、美术教室等等,每个学科教室就是一个学科教学班。而学科教室就是该学科老师的办公室,臂如说语文教师的办公室,就是语文学科的教室。教师是定班制,即一直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上课,学生是走班制,即按课表走动到不同学科的教室上课,学生没有固定的教室。由于学生没有固定教室,故学校在走廊边为学生提供了专门的橱柜,给学生存放书包和学具。课间3—5分钟走班换教室,学生很匆忙,没有空闲时间。

4、课堂教学:因学生没有固定教室,也就没有固定座位,教室里课桌摆放各不相同,可以两人一小组,三人一小组,一般为四人一小组,桌椅是滑轮的方便移动。充分体现课堂教学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主。教室里没有讲台,只有教师的办公桌放在墙角上。教室里配有多媒体、电脑,还有该学科学生学习所需要用的东西,实验用品、资料、书籍等,教室的地面一般都铺上了地毯,整个教室的装饰都经过教师精心策划,充分体现学科特色,教师个性。课堂气氛宽松,讨论式教学,师生关系融洽,学生可以随便发言,也可以外出解大小便,没有课堂的严肃性和教师的绝对权威。但教师一旦发言,学生很自然地会从讨论中停下来,教学里也显得安静了不少。

5、学分制:美国中小学实行分制,对必修课和选修课,即有学分要求,还有学习时数要求。学生完成学业,主要看学生拿了多少学分,有的学生在高中读完11年级就修满了学分,12年级基本上让学生自己搞设计,进行课题研究,有的学生在中学选修课可以拿大学课程的学分,进入大学后,可以免修这门课,若中学把“大一”的课程选修完后,还可直接升入“大二”学习,从而节省一年时间,也节省了一年的费用。学分制使学生学习的机制非常灵活,学生没有固定的班级,甚至年级也没有严格巨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修不同年级的课程。

6、课程设置与要求:

美国教育课程的设置,比较灵活,贴近生活,主要设有语文、数学、科学(物、化、生)、社会学(历史、地理、法律、政治等)、外语、体育、艺术七门核心课程,为必修课。还开设其它辅助课程,如电脑、驾驶、机器操作、时尚产业、金融、商业交流、工程技术、军训、建筑、绘画、乐器、摄影、服装、还有宗教课等,为学生选修课程。学校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帮助学生学习一般技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特长,这类课程往往是学校与社区家长协商来开设。在必修课程中,美国中小学特别重视语言教学,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沟通能力。中文课在美国中小学开始受到重视,不少学校在开设中文课,但中文老师相当紧缺。宗教课主要讲授“真、善、美”的一些理念。

7、校车与作息时间:

美国的校车很漂亮,是大巴车,校车由学区统一管理,校车在美国很“霸气”,所有的车辆哪怕是警车都要对它“礼让”,不敢随意超越校车,为了错开接送学生的时间,美国中小学学生上学和放学的时间不同,有的早上6:30或7:30上学上课,下午有的2:30或3:30或4:30放学。

8、教师工作及考评:

美国的教师,一般由校长聘任,享受年薪,佛罗里达州教师的年薪一般为3—5万美元,教师一般每天要上4—5节课(学生在校上课一天为7节课),教师都很敬业,并且每年都要进修业务,学校对教师也要考评:考评包括:

一、专业表现(50分)

1、辅导计划及课程安排;

2、学习环境;

3、辅导实施及协助;

4、考查;

5、职责及道德表现;

6、与学生关系;

7、与学生家长及社会关系;

8、专业提高计划制定;

9、专业提高计划实施;

10、合作与信誉;

11、专业表现与学生成绩的一致性。

二、学生成绩(50分):

1、学生成绩进步指标(以预

期值衡量作为参照);

2、25%差生阅读数学进步(以预期值衡量作为参照);

3、地区灵活指标;

4、学校改进计划(实施、成果);

5、专业提高计划成果;

6、FCA成绩。

考评结果,连续三年考评倒数不予续聘,考评满分为100分,72分为最低分。考评结果也是教师加薪的依据之一。

9、社区服务:美国教育非常重视“服务意识”、“公民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美国中小学学校把“社区服务”当作一项重要“项目”来做,规定每年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社区服务多少个小时,高中一般不少于200个小时,社区服务的情况跟随学生的档案成为升学的重要依据之一。

10、学生的课业负担:

美国中小学学生的学业负担压力似乎没有中国那么重,主要是它实行学分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取得毕业达标的学分,就可保底毕业。当然也不是没有压力,相反优秀的学生竞争性很强,因为实行学分制,学业下要保低,上不封顶,低年级可以选修高年级的课程,高中可以选学大学的课程,而且,大学取录学生的普遍情况是,要看学生在中学是否选修了大学课程,否则不予录取。我们也发现美国中小学基础课程知识的难度、深度似乎不及中国课程的要求,数学六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当于我们2、3年级的教学内容。

三、美国教育的新动向

1、重视加强基础知识教育

①美国的创新教育,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能力有很大优势,但基础知识的教育相对要弱,而且教学要求、课程设置一般是因州因校而各不相同。现在他们也强调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因此美国现在的教育课程设置正走向统一化、标准化管理,考试也走向标准化考试,统一考核。而且州政府还把统考成绩,作为评价学校的重要依据,作为给学校拨款的依据。因此也出现各类考试:①标准化统考,公立小学和初中学生必须参加统一考试并达到标准;②高中会考,公立高中的学生必须通过高中会考才能毕业;③大学预考,帮助学生做好大学入学考试;④SAT考试,相当于中国的高考;⑤ACT考试,是更具高考升学实力的考试。这样在学校内部也就相应出现了周考、月考、段考、期末考等一系列的考试。

2、科技创新,推动教育改革

美国的教育物质资源丰富,似乎是应有尽有,信息技术教育手段发达。为高效课堂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学生使用电脑ipad上课,课前预习,学生在ipad上完成,教师随时可掌握每位学生预习的情况,教室电子版上随时可把每位学生练习情况呈现出来,供大家互动讨论,教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互动性。

另外,目前美国一些学校,尤其是大学,强调“在线学习”,学生在家里通过“网上在线学习”,就能实施学习目标,还能完成各种作业和测试。据称,美国还正在研制、试行一种特殊“眼镜”,这种眼镜,对教师来说可以眼观四方,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可以看得清清楚楚。这种眼镜对学生来说,最大的好处,是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在家里、在野外、在路上、在车上,都可以随心所意“上网”学习,美国的专家称,这种眼镜将会对教育带来一场新的革命。

3、改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美国高等教育,没有专门的师范学校,教师来自高校毕业生,参加“教育”类考试获资格证。因这些毕业生,对当老师没有作长期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因此教师队伍的质量不能确保,美国现在正努力让进入大一的学生开始做好择业准备,培养教师。这一点似乎有“师范”教育倾向。

以上是本人的一些肤浅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2013年4月6日

篇6:一位计算机博士留学美国的感悟

“我在班里成绩排名都保持在前五位,但是去年申请一所私立高中时,却没有被录取,为什么成绩好也会被拒绝呢?”6月26日,杭州某重点中学学生小吴郁闷地向上教留学的咨询顾问倾诉自己的烦恼。记者了解到,如今有许多像小吴这样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未能申请到美国优秀的高中,并为此专门请教了相关的留学专家。专家建议,申请美国高中应该比申请本科和硕士提前更长的时间,以一年到一年半较为合适。

原来,美国高中的录取名额有限,并且采用先申请先录取的原则,所以一旦满额,再优秀的学生也申请不成。比如2007年,美国韦伯拉汉——莫森中学就带来了5个2008年春季入学的名额,但到了2007年6月就已经满额。近年来去美国读高中的人数在不断攀升,申请的激烈程度也随之增加,所以提早申请是留学成功的关键。

其次,美国高中在录用学生时比较看重申请人的综合水平以及学习潜力,成绩优秀只是参考因素之一。但很多的中国学生在填写申请材料时提及最多的就是学习成绩多么优秀,而在社会实践、综合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却惜墨如金,这对申请是极为不利的。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感悟美国现代农业】相关文章:

美国警察感悟范文05-29

美国考察学习感悟07-09

留学美国的感悟05-07

美国农业05-27

美国农业论文范文05-10

美国现代主义诗歌05-22

美国农业推广论文04-15

美国现代派小说05-01

美国农业一体化范文06-13

美国后现代诗歌范文06-13

上一篇:项目部总经理的辞职申请报告下一篇:国画校本课程开发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