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产期保健工作总结

2024-05-03

孕产期保健工作总结(共11篇)

篇1:孕产期保健工作总结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妇女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孕产期保健、更年期保健、生殖健康、女职工保健、心理卫生等妇女保健工作,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2、开展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做好妇幼卫生的信息统计、分析总结、补漏和质控工作;掌握辖区内妇女健康状况和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影响妇女健康的主要因素,制定干预措施。

3、开展健康教育工作,通过宣传展板、健康教育处方、培训讲座、电视广播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妇女保健科普知识。孕产期保健工作制度

1、本地户口的孕产妇和寄居本地的流动人口孕产妇均应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2、掌握辖区内孕产妇保健情况,提供孕产妇系统管理服务,妇女妊娠12周内建立《孕产妇保健册》,产前检查次数≥5次以上,进行高危妊娠筛查、管理,实行住院分娩,产后访视≥3次,产后42天健康检查;做好高危孕妇在妊娠20-24周转往上级医院就诊的工作。

3、通过每次产前检查筛查高危因素,对高危孕产妇进行专册登记,并在《孕产妇保健册》上详细记录高危妊娠的发生、转归、结局等情况;根据职责分工,对高危孕产妇及时给予治疗或者转往上级医院就诊。

4、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教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育处方,普及孕产期保健、优生优育等妇幼卫生科普知识。

5、开展孕产妇死亡、出生缺陷监测工作,认真及时填写各种台账、报表,做好统计、分析总结和上报工作。

儿童保健工作制度

1、开展儿童保健门诊,工作有计划、有总结。

2、儿保门诊健康检查内容应包括咨询、体格测量及评价、体格检查(包括神经精神发育检查)、常规开展儿童智力筛查、听力筛查、口腔保健、眼保健、必要的化验检查、个别指导。

3、对检查中发现的营养不良、低出生体重儿、活动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发现肥胖、矮小、性早熟、铅中毒、智力发育迟滞等发育偏离的儿童建议逐级转诊治疗。

4、开展儿童系统管理、生长发育监测工作,及时掌握本地区儿童健康状况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及时填报各种报表、台帐,做好生命监测的补漏及质控工作。

5、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工作,门诊有健康教育展板、健康教育处方,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

篇2:孕产期保健工作总结

猴场乡卫生院

为认真贯彻卫生部《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和《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猴场乡孕产期保健工作,提高孕产期保健水平,我院特召开一次业务培训会,2012年9月25日我院组织全乡16名卫生院职工和村卫生员,通过举办现场培训会的形式进行了专项培训,免费发放学习资料,现将培训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孕产期保健工作 要求各乡村医生转变“重治轻防”的思想,要把为辖区群众提供基本孕产期保健服务工作当成同等重要的工作去抓,两手转,两手都不能放松。通过提供优质的基本孕产期保健服务,减少辖区群众患病率,提高孕产妇和婴儿的生活质量,当好辖区群众生命健康的守门人。

二、明确责任,掌握孕产期保健工作的规范步骤

通过这次培训,一是进一步明确了乡卫生院医生和村卫生员在孕产期保健服务项目中的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到人;二是从入户建档到健康查体再到重点人群定期随访,进一步细化了服务工作步骤,为下一步工作规范、顺利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强学习,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服务质量 在确保掌握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服务质

量,这是保健服务工作的核心,也是此次培训的重点。一是要求乡卫生院、村卫生员切实入户建档,通过面对面的查体,采集真实、准确的健康信息,完整、科学地建立每一位家庭成员的健康档案;二是定期为辖区内孕产妇进行随访,科学指导重点人群的日常活动、饮食和治疗,提高重点人群的生活质量;三是加强业务学习,熟练掌握保健服务工作的专业知识。

四、扩大宣传,提高辖区群众的知晓率和认同度

乡卫生院、各村卫生室要通过张贴宣传公告、发放宣传单、举办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辖区群众对此项工作的知晓率和认同度,为孕产期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群众氛围。

篇3:孕产期保健工作总结

一、孕前保健

孕前保健是指为准备妊娠的夫妇提供以健康教育与咨询、孕前医学检查、健康状况评估和健康指导为主要内容的系列保健服务。

二、孕期保健

孕期保健是指从确定妊娠之日开始至临产前, 为孕妇及胎儿提供的系列保健服务。对妊娠应当作到早诊断、早检查、早保健。尽早发现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及早干预。开展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一) 孕期保健内容。

孕期保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与咨询指导、全身体格检查、产科检查及辅助检查。其中辅助检查包括基本检查项目和建议检查项目。基本检查项目为保证母婴安全基本的、必要的检查项目, 建议检查项目根据当地疾病流行状况及医疗保健服务水平等实际情况确定。根据各孕期保健要点提供其他特殊辅助检查项目。

(二) 孕期检查次数。

孕期应当至少检查5次。其中孕早期至少进行1次, 孕中期至少2次 (建议分别在孕16~20周、孕21~24周各进行1次) , 孕晚期至少2次 (其中至少在孕36周后进行1次) , 发现异常者应当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三) 初诊和复诊内容。

依据孕妇到医疗保健机构接受孕期检查的时机, 孕期保健分为初诊和复诊。

1. 初诊。

(1) 确定妊娠和孕周, 为每位孕妇建立孕产期保健卡 (册) , 将孕妇纳入孕产期保健系统管理。

(2) 详细询问孕妇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月经史、生育史、避孕史、个人史、夫妇双方家族史和遗传病史等。

(3) 测量身高、体重及血压, 进行全身体格检查。

(4) 孕早期进行盆腔检查。孕中期或孕晚期初诊者, 应当进行阴道检查, 同时进行产科检查。

(5) 辅助检查。

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尿常规、阴道分泌物、肝功能、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

建议检查项目:血糖测定、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沙眼衣原体及淋球菌检测、心电图等。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2. 复诊。

(1) 询问孕期健康状况, 查阅孕期检查记录及辅助检查结果。

(2) 进行体格检查、产科检查 (体重、血压、宫高、胎心、胎位等) 。

(3) 每次复诊要进行血常规、尿常规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辅助检查项目。

(4) 进行相应时期的孕期保健。

(四) 确定保健重点。

根据妊娠不同时期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合并症、并发症及胎儿发育等情况, 确定孕期各阶段保健重点。

【孕早期】 (妊娠12+6周前)

1. 按照初诊要求进行问诊和检查。

2.进行保健指导, 包括讲解孕期检查的内容和意义, 给予营养、心理、卫生 (包括口腔卫生等) 和避免致畸因素的指导, 提供疾病预防知识, 告知出生缺陷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意义和最佳时间等。

3.筛查孕期危险因素, 发现高危孕妇, 并进行专案管理。对有合并症、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诊治或转诊, 必要时请专科医生会诊, 评估是否适于继续妊娠。

【孕中期】 (妊娠13~27+6周)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了解胎动出现时间, 绘制妊娠图。

3.筛查胎儿畸形, 对需要做产前诊断的孕妇应当及时转到具有产前诊断资质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检查。

4.特殊辅助检查。

(1) 基本检查项目:妊娠16~24周超声筛查胎儿畸形。

(2) 建议检查项目:妊娠16~20周知情选择进行唐氏综合症筛查;妊娠24~28周进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

5.进行保健指导, 包括提供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 告知产前筛查及产前诊断的重要性等。提倡适量运动, 预防及纠正贫血。有口腔疾病的孕妇, 建议到口腔科治疗。

6.筛查危险因素, 对发现的高危孕妇及高危胎儿应当专案管理, 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必要时转诊。

【孕晚期】 (妊娠28周及以后)

1.按照初诊或复诊要求进行相应检查。

2.继续绘制妊娠图。妊娠36周前后估计胎儿体重, 进行骨盆测量, 预测分娩方式, 指导其选择分娩医疗保健机构。

3.特殊辅助检查。

(1) 基本检查项目:进行一次肝功能、肾功能复查。

(2) 建议检查项目:妊娠36周后进行胎心电子监护及超声检查等。

4.进行保健指导, 包括孕妇自我监测胎动, 纠正贫血, 提供营养、分娩前心理准备、临产先兆症状、提倡住院分娩和自然分娩、婴儿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等方面的指导。

5.筛查危险因素, 发现高危孕妇应当专案管理, 进行监测、治疗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必要时转诊。

三、分娩期保健

分娩期应当对孕产妇的健康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和动态评估, 加强对孕产妇与胎儿的全产程监护, 积极预防和处理分娩期并发症, 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

(一) 全面了解孕产妇情况。

1.接诊时详细询问孕期情况、既往史和生育史,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2.进行胎位、胎先露、胎心率、骨盆检查, 了解宫缩、宫口开大及胎先露下降情况。

3.辅助检查。

(1) 全面了解孕期各项辅助检查结果。

(2) 基本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功能。孕期未进行血型、肝肾功能、乙肝表面抗原、梅毒血清学检测者, 应进行相应检查。

(3) 建议检查项目:孕期未进行艾滋病病毒检测者, 入院后应进行检测, 并根据病情需要适当增加其他检查项目。

4.快速评估孕妇健康、胎儿生长发育及宫内安危情况;筛查有无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 以及胎儿有无宫内窘迫;综合判断是否存在影响阴道分娩的因素;接诊的医疗保健机构根据职责及服务能力, 判断能否承担相应处理与抢救, 及时决定是否转诊。

5.及早识别和诊治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 加强对高危产妇的监护, 密切监护产妇生命体征, 及时诊治妊娠合并症, 必要时转诊或会诊。

(二) 进行保健指导。

1.产程中应当以产妇及胎儿为中心, 提供全程生理及心理支持、陪伴分娩等人性化服务。

2.鼓励阴道分娩, 减少不必要的人为干预。

(三) 对孕产妇和胎婴儿进行全产程监护。

1. 及时识别和处理难产。

(1) 严密观察产程进展, 正确绘制和应用产程图, 尽早发现产程异常并及时处理。无处理难产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应当及时予以转诊。

(2) 在胎儿娩出前严格掌握缩宫素应用指征, 并正确使用。

(3) 正确掌握剖宫产医学指征, 严格限制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术。

2. 积极预防产后出血。

(1) 对有产后出血危险因素的孕产妇, 应当做好防治产后出血的准备, 必要时及早转诊。

(2) 胎儿娩出后应当立即使用缩宫素, 并准确测量出血量。

(3) 正确、积极处理胎盘娩出, 仔细检查胎盘、胎膜、产道, 严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

(4) 产妇需在分娩室内观察2小时, 由专人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阴道出血情况。

(5) 发生产后出血时, 应当及时查找原因并进行处理, 严格执行产后出血的抢救常规及流程。若无处理能力, 应当及时会诊或转诊。

3. 积极预防产褥感染。

(1) 助产过程中须严格无菌操作。进行产包、产妇外阴、接生者手和手臂、新生儿脐带的消毒。

(2) 对有可能发生产褥感染的产妇要合理应用抗生素, 做好产褥期卫生指导。

4. 积极预防新生儿窒息。

(1) 产程中密切监护胎儿, 及时发现胎儿窘迫, 并及时处理。

(2) 胎头娩出后及时清理呼吸道。

(3) 及早发现新生儿窒息, 并及时复苏。

(4) 所有助产人员及新生儿科医生, 均应当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 每次助产均须有1名经过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的人员在场。

(5) 新生儿窒息复苏器械应当完备, 并处于功能状态。

5. 积极预防产道裂伤和新生儿产伤。

(1) 正确掌握手术助产的指征, 规范实施助产技术。

(2) 认真检查软产道, 及早发现损伤, 及时修补。

(3) 对新生儿认真查体, 及早发现产伤, 及时处理。

6.在不具备住院分娩条件的地区, 家庭接生应当由医疗保健机构派出具有执业资质的医务人员或依法取得家庭接生员技术合格证书的接生员实施。家庭接生人员应当严格执行助产技术规范, 实施消毒接生, 对分娩后的产妇应当观察2~4小时,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与当地医疗保健机构联系并进行转诊。

四、产褥期保健

(一) 住院期间保健。

1. 产妇保健。

(1) 正常分娩的产妇至少住院观察24小时, 及时发现产后出血。

(2) 加强对孕产期合并症和并发症的产后病情监测。

(3) 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 加强营养、心理及卫生指导, 注意产妇心理健康。

(4) 做好婴儿喂养及营养指导, 提供母乳喂养的条件, 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和技能、产褥期保健、新生儿保健及产后避孕指导。

(5) 产妇出院时, 进行全面健康评估, 对有合并症及并发症者, 应当转交产妇住地的医疗保健机构继续实施高危管理。

2. 新生儿保健。

(1) 新生儿出生后1小时内, 实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

(2) 对新生儿进行全面体检和胎龄、生长发育评估, 及时发现异常, 及时处理。做好出生缺陷的诊断与报告。

(3) 加强对高危新生儿的监护, 必要时应当转入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监护及治疗。

(4) 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及预防接种。

(5) 出院时对新生儿进行全面健康评估。对有高危因素者, 应当转交当地医疗保健机构实施高危新生儿管理。

(二) 产后访视。

产后3~7天、28天分别进行家庭访视1次, 出现母婴异常情况应当适当增加访视次数或指导及时就医。

1. 产妇访视。

(1) 了解产妇分娩情况、孕产期有无异常以及诊治过程。

(2) 询问一般情况, 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和恶露情况。

(3) 监测体温、血压、脉搏, 检查子宫复旧、伤口愈合及乳房有无异常。

(4) 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关注产后抑郁等心理问题。督促产后42天进行母婴健康检查。

2. 新生儿访视。

(1) 了解新生儿出生、喂养等情况。

(2) 观察精神状态、吸吮、哭声、肤色、脐部、臀部及四肢活动等。

(3) 听心肺, 测量体温、体重和身长。

(4) 提供新生儿喂养、护理及预防接种等保健指导。

(三) 产后42天健康检查。

1. 产妇。

(1) 了解产褥期基本情况。

(2) 测量体重、血压, 进行盆腔检查, 了解子宫复旧及伤口愈合情况。

(3) 对孕产期有合并症和并发症者, 应当进行相关检查, 提出诊疗意见。

(4) 提供喂养、营养、心理、卫生及避孕方法等指导。

2. 婴儿。

(1) 了解婴儿基本情况。

(2) 测量体重和身长, 进行全面体格检查, 如发现出生缺陷, 应当做好登记、报告与管理。

(3) 对有高危因素的婴儿, 进行相应的检查和处理。

(4) 提供婴儿喂养和儿童早期发展及口腔保健等方面的指导。

篇4:浅谈孕产期保健的管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630-01

我国的计划生育不仅是利国利民的国策,也是体现优生优育的保障。实施孕产期保健的管理是有效达到优生优育,确保孕产安全,整体提高产科质量的有效措施。

1 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分级

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按三级划分,并根据不同级别、任务内容及各级人员在管理中的职责实施本管辖范围内的系统保健管理。

1.1 一级管理:以街道社会、卫生服务中心及医院地段保健科,乡(镇)卫生院组成并实施本地段孕妇情况,建立孕产保健登记管理手册。并对疑难高危孕妇进行监护上转,实施孕产期宣教及指导工作。

1.2 二級管理:以区(县)级妇幼保健院组成以承担管辖区范围内孕产妇的系统保健管理。实施负责一般级高危孕产妇的产前检查监护及分娩处理。同时承担基础机构全部孕产妇的转诊会诊和基层人员的培训工作,并对本管辖区内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评审、死亡漏报实施定期调查及上报。

1.3 三级管理:主要为省市妇幼保健院,以承担本省市全部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工作,并对其工作进行信息质控、开展调查研究及科研项目开发。

2 我院属二级管理范围,具体系统管理方法如下

2.1 对管辖范围内孕产妇实施统一建卡,时间控制在12周内。制定保健手册同时进行孕早期常规第一次体检,包括全身体检、阴道检查、各种化验常规及身高体重及生命体征检查。

2.2 实施孕中期保健(13—27周)

此期对孕妇每4周作一次检查或工作人员下去检查,对高危孕妇不按此限时、限数。此期内容除以上掌握检查外另增加宫高腹围、胎心、心率等,并作好孕期糖尿病筛查工作。

2.3 孕晚期保健(28周以后)

该期加大检查力度28-36周间每两周检查一次,37周后每周一次,高危者还应酌情增加次数,以便随时掌握进程及孕期情况。并作好骨盆测定及B超和高危孕妇的筛查管理。

3 强化孕产妇社区服务管理

3.1 专人对社区进行定区、定人、定期服务。除熟悉掌握本辖期内孕产妇情况外,在建卡资料的保管管理上进一步了解有意外发生的潜在隐患者作好应急观察处理。并对家属作好指导配合培训工作。

3.2 实施孕产期保健宣传指导

3.2.1 孕早期(12周内)进行优生优育知识宣传,摒弃吸烟、酗酒习惯,避免吸入二手烟。同时告知孕妇避免进食刺激性及含碳酸类饮料。防止与射线辐射源农药有害物质及宠物的接触。告之不能乱吃药,避免性生活等卫生保健指导。

3.2.2 饮食起居应按时,食物以清淡为主,对反应呕吐大者应鼓励少量多餐进食方法坚持进食,以减少因呕吐造成的厌食和怕进食。

3.2.3 指导孕妇每日进服叶酸0.4mg,防止胎儿畸形。

3.2.4 对高龄孕妇及有不孕育史者和家庭患有遗传病史者应作进一步检查,如染色体检查等。

3.2.5 告知孕期患如感冒、发热、腹泻、阴道见红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3.3 孕中期保健指导(13-27周)。

3.3.1 合理营养搭配以各种营养素摄入为主,并同时补充钙和铁剂,从20周孕期开始补充铁剂及钙剂。

3.3.2 坚持口腔卫生保健,做好口腔清洁防感染。

3.3.3 衣着宽松,减少性生活,进行适当户外活动。

3.4 孕晚期保健指导(28周后)。

3.4.1 指导孕妇自行监测体重与胎动。

3.4.2 预防感染与早产,禁止性生活。

3.4.3 每日要保证8-9小时睡眠,防止过渡活动。

3.4.4 如有头痛血压升高,肢体肿胀应及时就医。

4 产时保健管理

4.1 做好临产时心理物质保健指导,防止孕妇有紧张恐惧心理产生。

4.2 教会孕妇配合助产动作,并指导识别临产先兆。

4.3 大力宣传自然分娩的好处,避免人为选择剖宫产术。并指导母乳喂养的好处及教会喂养方法。

5 产褥期保健管理

5.1 指导产妇科学“坐月子”方法废除陈规陋习。科学休息、沐浴、饮食及母乳喂养方法。

5.2 产后42天内不能过性生活,并指导哺乳期的避孕要领。

篇5:孕产期保健工作总结

2016年孕产期保健科成立俩个月来,在院领导的支持下,全体孕产期保健科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共同努力下,完成任务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量:

胎监1051次 脐血流499次 体成分分析484次 妊高症筛查341次

骨密度监测1065次

孕妇管理卡307次 营养干预282次 门诊就诊约259次

篇6: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会议总结

为了进一步强化奉贤区孕产妇保健全覆盖管理工作,保障母婴安康,3月28日下午,区卫计委组织召开了奉贤区孕产妇保健全覆盖管理工作会议,区孕产妇保健全覆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区卫计委徐克俭副主任出席会议并做工作要求,各街镇(社区、开发区)孕产妇保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及联络员;各医疗机构防保分管领导及联络员,区妇幼所相关领导及业务管理骨干8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总结全覆盖管理工作情况,对目前面临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强调,并对20全覆盖管理工作任务进行部署。要求各单位认真学习市公共卫生工作会议精神,树立治未病的`理念,做到预防为主、补齐短板、守住底线。一是要提高认识,强化危机意识;二是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体系;三是明确目标,强化责任意识;四是加强宣传,提升保健意识;五是强化创新,工作稳中求进;六是以人为本,强化服务,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柘林镇、奉城镇以及南桥、平安两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做了工作交流。

篇7:2018年围产期保健工作计划

为了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围产儿死亡率,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特制定xxxx医院围产期保健工作计划

一、完成省、市下达的各项妇幼保健任务指标,协助市、区卫计局按时召开全市、区产科主任研讨会,进行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

二、进一步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做到早发现、早建卡、早检查,进一步完善孕期的各项辅助检查项目,加强对HIV母婴阻断检测工作力度,力争检测率达95%以上,严格筛选高危孕产妇,努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及围产儿死亡率。认真及时地填写保健手册和落实产后访视工作,逐步开展产后42天健康检查工作,认真做好各类登记。

三、定期进行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保健人员的专业水平。

四、定期下基层进行围产期保健技术服务的指导,逐步提高围产期管理质量。

五、认真完成妇幼卫生工作的统计上报工作。

篇8:孕产期保健工作总结

1 观察对象和方法

以我乡2009年1-12月参加过孕妇学校学习的孕产妇125例为观察对象, 以未开展孕妇学校时的孕产妇141例为对照。2009年1-12月将两组孕产妇妊娠情况及结局进行比较和分析。两组孕产妇年龄、孕产次、家庭情况等一般情况相似, 具有可比性。

2 孕妇学校学习内容

乡计生服务员同妇幼保健医生组织辖区内孕产妇参加孕妇学校, 对产前检查知识、孕期异常情况识别、孕期营养、分娩知识等内容进行系统学习。

①孕早期。建议在孕12周以前赴辖区医院做第一次产前检查, 建立《孕产妇保健册》, 以便了解孕妇基础的健康状况, 尽早识别不宜妊娠的疾病及妊娠高危因素。以往月经不调的孕妇需尽早B超检查确认孕周, 推算预产期。建议孕早期每日口服叶酸片0.4mg, 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2]。建议12周内, 加优生优育 (TORCH) 检测。孕16~20周产前筛查。教育孕妇尽量避免猫、狗接触, 家庭内避免使用电磁炉、微波炉, 减少电脑、电视的使用。避免接触放射性及服用致畸药品。并对孕早期常见的妊娠剧吐、先兆流产进行防范常识及护理措施的宣教。

②孕中期。孕中期监护:介绍产前检查程序, 孕20~28周每4周检查1次, 28~36周期间每2周检查1次;37周后每周检查1次。检测胎儿生长发育状况, B超检查胎儿有无畸形, 检查是否存在贫血, 妊娠高血压, 妊娠期糖尿病等高危因素。酌情补铁, 补钙。指导自数胎动。孕中期保健知识:学习孕妇体操, 增强腿部、背部及骨盆肌肉的张力, 借以支托逐月长大的子宫, 以保护胎儿成长, 维护身体平衡, 并为以后分娩做好身体准备。孕中期营养指导:此期妊娠反应消失, 食欲增加, 对营养的要求至关重要, 在主食方面, 除了米、面外, 尚要摄入一定数量的粗粮, 还要摄入豆制品和瘦肉、鱼、蛋、牛奶等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

③孕晚期。动员孕妇按时产前检查, 尽早纠正胎位不正, 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前置胎盘[2], 教给有关胎膜早破、早产的防范知识。教给孕晚期常见症状 (便秘、尿频、下肢浮肿、腰背酸痛) 的家庭护理方法。指导孕妇自我监护:每日自测胎动, 每周自测体重, 保持体重以每周增重500g左右速度匀速增长。进行分娩先兆的介绍, 以便孕妇识别, 并能够适时赴医院待产。介绍自然分娩的好处, 帮助孕妇缓解对分娩的恐惧, 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并进行产前呼吸方法模拟训练。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及产褥期家庭护理常识, 注意防范产褥感染及产后抑郁症[3]。

3 结果

3.1 系统管理

两组孕产妇系统管理比较, 观察组系统管理率94.4%, 对照组系统管理率87.2%, χ2=10.93, P<0.01, 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见表1。

3.2 高危情况

两组孕产妇高危因素筛查率比较, 观察组高危例数31例, 占25.6%;对照组高危例数34例, 占24.1%。χ2=0.78, P>0.05, 两者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孕产妇高危因素消除情况比较, 观察组高危因素消除率37.5%, 对照组14.7%, χ2=4.48, P<0.05, 两者差别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3 分娩情况

两组孕产妇分娩情况比较, 观察组顺产率59.2%, 对照组顺产率41.8%。χ2=8.01, P<0.01, 两者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见表3。

3.4 母婴结局

两组孕产妇均无死亡等严重不良结局的发生。观察组无围产儿死亡病例发生, 对照组有1例胎膜早破、早产, 最终早产儿死亡。

4 讨论

通过孕妇学校形式活泼的宣教活动, 加强了医患之间的双向交流和情感沟通, 有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创造融洽的就医氛围, 使广大孕产妇更乐意主动就诊, 按时产前检查, 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率。孕产妇系统管理, 保证了孕产妇保健工作的落实, 保证了孕产妇保健工作的贯穿始终, 使孕产妇可以随着孕周的增长及时得到更加具体的个体化的指导。早孕期口服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 优生优育 (TORCH) 监测、产前筛查等干预措施有效减少了缺陷儿的发生。孕期平衡膳食, 合理营养, 有效控制孕妇体重的增长, 减少了巨大儿、低体重儿的发生, 也减少了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高危孕妇的筛查管理, 使高危对象更被密切关注和随访, 高危因素得到有效控制, 甚至高危因素经过处理被消除或围产儿死亡率。通过孕妇学校的学习, 使孕妇更多地了解了孕产知识, 充分认识到妊娠是一个特殊的生理过程, 对孕期心理的一些常见症状, 能够在心理上进行自我调整和适应, 从而避免了过度紧张和焦虑, 帮助其平稳度过孕期, 以良好的身体准备, 心理准备迎接分娩期的到来[3]。

孕妇学校的学习, 从多方面影响了分娩结局。首先孕期干预指导, 妊娠期合并症的减少, 高危因素的消除均减少了剖宫产指征。孕期对自然分娩优越性的宣教, 减少了无指征剖宫产的要求。孕妇坚持孕妇体操[4], 可以增加腹肌、腰背肌和骨盆底肌肉的张力和弹性, 使关节韧带松弛, 柔软, 有助于分娩时肌肉的放松, 减少了产道助力。分娩呼吸方法的掌握, 可以舒缓产妇紧张情绪, 提高对产妇的耐受力。两者均有助于自然分娩的完成。最终降低了剖宫产率, 提高了顺产率。另外孕期母乳喂养的宣教, 产褥期家庭护理常识的掌握, 促进了母乳喂养的成功, 也减少了产褥期并发症, 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 孕妇学校的开展极大地促进了母婴健康, 是实现孕产妇保健的有效途径, 值得在孕产妇保健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玉群, 刘芸.孕妇学校在围产期保健中的作用[J].中华医护杂志, 2006 (6) :516.

[2]秦新华主编, 《孕产妇保健②》[M].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8年版, P 38, P 16-17, P 80.

[3]李安乐、安宏丽编著, 《怀孕前后话优生》[M].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1年版, P 86, P 54.

篇9:浅谈基层孕产期保健与指导

【关键词】 孕产期;保健;指导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59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43-02

1 孕产期保健的工作方法

11 孕产期保健工作应充分发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及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网的作用。要定期有计划的组织妇幼保健人员进行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水平和技术技能,提升服务能力: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做到自我保健与临床保健相结合。

12 和其进行详细的沟通工作 妇产科的具体工作比较繁琐,各项工作相对较多,护士在此基础之上应做好和患者的沟通工作,这样才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患者之所需,给予其及时解决,并可通过和其沟通准确地了解其的实际情况,从而上报医生给予处理。在治疗中患者密切的配合对治疗可起到关键的作用。1浅谈妇产科临床护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现今我国正在进行医改,患者对医院的各项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应不断地发展。现今对母婴的关注度非常地高,这就要求对母婴进行治疗和护理的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的各项专业技能,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避免差错发生。如果出现差错会给母婴带来不可估计的影响。笔者现对护理实际工作中易于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几点自己的粗浅看法。

13 加强妇产科手术前、后对患者的心理指导 临床妇产科手术以及手术室的陌生治疗环境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的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因而临床护理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患者的特殊心理因素,积极主动的对患者予以相应心理指导,关怀、安慰患者,详细介绍手术相关操作以及手术室环境,尽量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耐心询问患者的不适及顾虑。

2 孕产期保健工作中的问题

21 产科护士的工作风险很大 产妇在进行分娩时的各项情况都比较复杂,其情况瞬息万变,如此时护理人员的细致程度不够、文书工作不仔细、态度恶劣等都会致使意外情况出现,造成产妇的危险,给产妇和胎儿带来危害。这一危害的性质是很大的,且很可能无法补救。如在产妇出现分娩后大出血时如果对其的救治不够及时就会有生命的危险,故在产妇的分娩的整个过程,医疗人员都应时刻关注。

22 妊娠妇女的不良心理表现 妊娠期的妇女本身就有一些心理改变,其雌性激素也会有很大的改变,当人体的雌性激素分泌比较低的时候,其会出现很大的情绪改变,其会有低落、不安等心理表现,而在妊娠妇女在分娩之后会出现

3 孕前及孕期保健与指导

31 孕前保健 夫妻双方准备怀孕时,应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评估,保持良好的身体及心理健康状况。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和放射线等危险因素;如有不适于妊娠的疾病应积极治疗,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妊娠。指导准孕妇女孕前三个月口服叶酸,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选择最佳的受孕时机可减少高危妊娠、高危儿及病残儿的发生。

32 孕早期保健 怀孕三个月以内为孕早期。此期应进行以下检查;尿HCG、B超,应及早确诊宫内妊娠;测定基础血压、体重、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血型,进行高危妊娠初筛;重点筛查对孕妇和胎儿发育有影响的危险因素: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AIDS病毒检测、梅毒血清学检查、乙肝病毒检测等,尽早发现并发症、合并症,尽早干预和治疗。孕早期易受外界因素和孕妇疾病的影响,导致胎儿畸形或流产,应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和放射线,减少感染的机会;继续服用叶酸至妊娠三个月,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指导孕妇饮食应清淡有营养、少量多餐、坚持饮食;消除对妊娠及分娩的不正确看法与不必要的顾虑;尽早进行早期产前保健,建立孕产期保健手册;孕早期至少进行一次产前检查,发现异常酌情增加检查次数。

33 孕中期保健 孕13W-27+6W为孕中期。此期是发生妊娠合并症的重要时期,应进行产前筛查、诊断和治疗。检查的内容包括:测量血压、体重、宫高、监测胎心率、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情况,预防和及早发现胎儿发育异常。孕16-24W行B超筛查胎儿有无严重畸形、孕24-28W行妊娠期糖尿病筛查,有条件的建议到上级保健院做进一步检查。注意首次胎动出现的时间;指导孕妇合理均衡饮食,粗细搭配,荤素搭配;多食含铁食物,避免贫血发生;适当补充钙剂,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病的发生;适宜运动,避免过重体力工作;如果出现头痛、头晕、下肢浮肿、腹痛、阴道出血等不适应及时就诊。孕中期至少进行一次检查,发现异常增加檢查次数和项目。

34 孕晚期保健 孕28W后为孕晚期。孕晚期胎儿生长发育最快,体重明显增加,应定期进行产前检查,防止妊娠期高血压等并发症,对筛查出的高危孕妇要提前住院进行重点监护。此期除正常产前检查外,于孕32-34W复查心电图,了解孕妇心脏功能;必要时复查B超继续监测胎儿宫内生长发育,是否存在胎儿宫内生长受限;孕36W后行胎心监护,及时纠正胎儿缺氧。根据检查结果预测分娩方式。帮助孕妇识别分娩先兆;指导孕妇32W开始自测胎动的方法;做好住院前准备和分娩前的心理准备;做好乳房准备,有利于产后哺乳;孕晚期至少进行三次产前检查。

4 分娩期保健与指导

分娩期的情况复杂多变,是保证母子安全的关键时期。保健的主要内容:防出血:及时纠正宫缩乏力,严密观察产后2小时的出血量。防感染:严格无菌操作,预防产褥期感染。防滞产: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防产伤:减少不必要的干预、杜绝不规范操作。防窒息:及时处理胎儿窘迫,接产时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加强产时监护和产程处理,确保母婴安康。

5 产褥期的保健与指导

篇10:上海市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

+《中华人民共和**婴保健法实施办法》 +《孕产期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孕产期保健工作规范》

+《危重孕产妇抢救报告工作的通知》 +《上海市孕产妇保健工作规范》 工作方针:保健与临床相结合

发展思路:目标上移、重心下移、工作前移 目的:保障母婴安全 孕产期保健服务的目的

+提高孕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 +保障妊娠过程的正常进展 +早发现、早干预妊娠风险

+帮助产妇安全分娩,危急时得到及时和有效的救治 +产后母亲顺利康复、婴儿健康成长 孕产期保健服务

+孕产期指——妊娠至产后42天 孕前 孕期 分娩期 产褥期 妊娠风险预警分类

+绿色(正常孕妇)+黄色+橙色+红色+紫色 红色预警

1.严重心脏病变心功能III-IV级、中度以上肺动脉高压(≥50mmHg),右向左分流型先心,严重心律

失常,风湿热活动期,各类心肌病等 2.胸廓或脊柱严重畸形

3.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反复发作、肺纤维化等伴严重肺功能不全

4.急性、亚急性肝衰竭,慢加急性肝衰竭,慢性肝衰竭,肝硬化失代偿、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5.急、慢性肾脏疾病伴严重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不全(肌酐>177umol/L)

6.糖尿病并发肾病V级、严重心血管病、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或玻璃体出血,甲亢危象等内分泌疾病

7.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如再障、重度血小板减少(<5×10/L)或进行性下降、极重度贫血(≤Hb30g/L)、白血病等

8.严重的免疫系统疾病:如SLE(活动期)、重症IgA肾病等 9.精神病急性期

10.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 11.其他严重内、外科疾病 橙色预警

1.心脏病变较严重:心功能I-II级,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需药物治疗 2.胸廓畸形、哮喘等伴轻度肺功能不全

3.慢性肾脏疾病伴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肌酐133-177umol/L)4.需用药物治疗控制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5.血小板减少(PLT50-100×109/L)并伴有出血倾向,重度贫血(31-60g/L)6.原因不明的肝功能异常 7.癫痫 8.病情稳定自身免疫性疾病,如SLE静止期、干燥综合征等 9.智力障碍

10.妊娠期并发症:三胎妊娠,Rh血型不合可能,疤痕子宫伴中央性前臵胎盘、可疑胎盘植入,重度子痫前期等 11.其他 黄色预警

1.心肌炎后遗症、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目前无症状、无需药物治疗,心功能正常 2.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肺功能正常,孕期未发病 3.肾脏疾病,目前病情稳定,肾功能正常

4.肝炎病毒携带(表面抗原阳性,肝功能正常)

5.病情稳定、无需药物治疗的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6.血小板减少(PLT50-100×109/L)但无出血倾向,中度贫血(61-90g/L)7.精神病缓解期

8.尖锐湿疣、淋病等性传播疾病

9.基本情况:年龄≥35岁或≤16岁,BMI≥24或≤18.5,生殖道畸形,骨盆狭小,不良孕产史,疤痕子宫,子宫肌瘤或卵巢囊肿≥5cm 10.妊娠并发症:双胎妊娠、先兆早产,胎儿宫内生长受限,ABO血型不合可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

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胎膜早破,羊水过少,羊水过多,≥36周胎位不正,前臵胎盘(除外橙色已列 入的前臵胎盘种类)11.其他 紫色预警

+所有妊娠合并传染性疾病——如HIV、梅毒、肺结核、肝炎等 妊娠风险预警评估报告

+产科初诊首诊孕妇均应根据《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分类表》进行首次妊娠预警风险评估分类 +“红色预警”——1个工作日内上报 +“橙色预警”——3个工作日内上报 +其他颜色预警——7个工作日内上报

+对于患有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由副主任及以上医师进行评估和确诊。确诊后填写 《不宜继续妊娠报告卡》,于当日立即上报区妇保所 妊娠风险预警动态评估会诊

+ 在对孕妇进行孕中、晚期产前检查时应继续进行妊娠风险预警动态评估,复诊中首次评估或分类升(降)级着均需填报“重点孕妇报告单”,其中分类变化着需注明“升级”或“降级”

+ 需要会诊的重点孕妇原则上以区县内会诊为主,并填写《重点疾病会诊单》,同时应发挥辖区内三级

综合性医疗机构的综合诊治优势。

+ 医疗保健机构对转出的高风险孕妇,应在发出会诊申请后负责追访落实其就诊情况(红色预警在3个工 作日内;橙、紫色预警在7个工作日内);接诊医疗保健机构应在评估确诊后2个工作日内反馈会诊意

见。必要时可请对口会诊抢救中心进行会诊,指导后续诊治。

妊娠风险预警管理

+ 绿色标识(正常孕妇):孕中、晚期和分娩前随访

+ 黄色标识:每月随访一次,追踪重点孕妇转诊单或重点孕妇报告单确诊结果,了解孕期妊娠风险评估分类的升、降级

+ 橙色标识:妊娠合并症病情较重,对母婴安全有一定威胁,原则上应在二级或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进行产前监护及随访,直至分娩

+ 红色标识:疾病严重,继续妊娠可能危及孕妇生命,原则上应在三级综合性医疗机构诊治。病情危重者需及时转本市危重孕产妇会诊抢救中心救治。对不宜继续妊娠的孕妇,需告知本人继续妊娠的风险,劝告其终止妊娠,并落实诊治随访

+ 紫色标识:妊娠合并严重传染病需转诊至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妊娠梅毒转至各区县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特殊病例管理和评审

危重孕产妇管理及评审 孕产妇死亡管理及评审 围产儿死亡管理及评审 危重孕产妇管理及评审

+危重孕产妇是指怀孕、分娩或产后42天内,发生威胁生命、濒临死亡的情况,经成功抢救或由于偶然因 素而继续存活的孕产妇。

+各级助产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危重孕产妇抢救工作预案和抢救“绿色通道”,成立由医务科、妇产科、急诊科、麻醉科等各相关科室组成的危重孕产妇抢救小组,一旦发生危重孕产妇抢救,组长及当班产科

最高职称的医师、产科主任应当立即到达抢救现场负责组织抢救。报告 会诊和转诊 随访 评审

报告:发生危重孕产妇抢救,立即电话和短信同时报告(发生到报告2小时内)并于6小时内书面报告,区妇保所经审核确认后立即以短信方式上报市妇幼保健中心,若出现濒临死亡在短信报告同时,需立即电话上报;短信上报内容:姓名、年龄、户籍、孕产史(GxPx)、孕周/产后几天、产检次数、目前诊断、危重程度(病危、重症、濒临死亡)、发病抢救医院

会诊和转诊:危重孕产妇需要会诊和转诊时,应先与对口单位联系,填写《危重孕产妇转诊单》,由了解病情的医师护送到院交接病人。接收方应签署、发回《危重孕产妇转诊单》,并完成《危重孕产妇个案表》中“过程”和“转归”栏目相关内容填写。随访:首诊医疗保健机构和区妇保所要做好危重孕产妇追踪随访工作。上海市危重孕产妇上报标准 妊娠并发症

1.产科出血(>2000ml,或出现休克、DIC者)

2.重度子痫前期(心衰、肾衰、脑出血、HELLP综合征等)、子痫 3.羊水栓塞 4.子宫破裂

5.各种产科疾病所致的DIC 6.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7.其他危及生命的产科疾病 妊娠合并症

1.严重心脏疾病,心功能III-IV级,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EF<40%),严重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型先心。严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风湿热活动期,恶性高血压、高血压脑病等 2.肺栓塞、重症肺炎、急性血型播散性肺结核、哮喘持续发作状态,各种原因引起的大咯血、呼吸衰竭

3.肝衰竭、急性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 4.急、慢性肾功能衰竭

5.糖尿病严重代谢性并发症(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甲状腺危象

6.血细胞严重异常和/或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20×109/L或进行性减少)7.免疫系统疾病活动期伴多脏器功能受损 8.脑血管意外、癫痫持续状态、昏迷 9.休克(感染性、心源性、过敏性、失血性、神经源性等)10.恶性肿瘤晚期 11.孕产期严重感染

12.其他危及生命的严重内外科疾病 评审

评审的内容

1.通过分析危重孕产妇抢救案例从到院就医至出院的6个环节(入院、诊断、医疗/监测/管理、护理/监测/执行医嘱、转诊、出院),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适宜技术和管理、服务经验;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评审后及时完整填写《危重孕产妇个案表》 2.接产医院院级判定濒临死亡孕产妇者,需填写《濒临死亡孕产妇个案表》。

3.如发生转诊,所有涉及的接产医院及所在的区县妇幼保健机构均需及时组织评审,并完整填写《危重孕产妇个案表》中“过程”、“转归”、“评审”和“病史摘要”栏目。分级评审模式及要求

+院级评审:每月一次,评审组由分管院长、医务科负责人、产科主任、产科和相关专业的高年资医师、护士长等组成。评审后完成《危重孕产妇个案表》,并上报区妇保所,落实改进措施。

+区级评审:每季度一次。

+市级评审:每季度抽取典型病例(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对其进行讨论分析,发现亮点和问题,提出 改进措施。孕产妇死亡管理及评审 报告 调查 评审 报告

•孕产妇死亡病例在短信报告同时,需立即电话上报,24小时内将书面报告以email方式上报。

•短信上报内容:姓名、年龄、户籍(外地来沪时间)、孕产史(GxPx)、孕周/产后几天、死亡诊断、死亡日期和时间、死亡地点。调查

•发生孕产妇死亡后,区妇保所应当立即到达死亡地点(如死亡医疗机构、居住地等)进行调查,评审

目的要求 •明确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导致孕产妇死亡的相关因素,提出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干预措施;及时吸取孕产期保健和助产技术服务的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和落实技术服务规范,提高产科质量。

分级评审 •院级评审 区级评审 市级评审

篇11:孕产妇保健工作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1、工作人员虽有积极性但缺乏服务意识和主动性,同时村级保健人员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不够,致使开展工作中出现主动服务不到位。

2、因为妇幼保健工作不能短期见效,满足不了服务对象急功近利的心理。再就是保健工作社会性很强,实际工作中需要得到其它行业的配合。所以种种因素致使保健工作发展缓慢

3、、高危孕妇虽然进行登记建册,但有高危因素的孕妇没有充分认识,不能及时追踪随访;相当一部份条件差、文化水平低的高危孕妇没有充分认识自己的病情,甚至不接受监护、随访治疗。

4、因部分孕妇对孕保工作缺乏认识,致使部分管理人群不能及时进行系统化管理;

上一篇:职工评优评先范文下一篇:体育解说大赛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