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案例

2024-04-11

经济学基础案例(精选6篇)

篇1:经济学基础案例

××问题(现象)的经济学分析 ——《经济学基础》课程分析报告

一、理论关键词

(列3-5个,如消费者剩余、边际效用递减、供求定理等等)

二、问题(现象)导入

××××××××××××××××××××××××××××××××××××××××××××××××××××××××××××××××××××××××××××××××××××××××××××××××××××××××××××××(简洁,300字之内)资料来源:(如为摘抄报纸、网页或某则新闻,注明出处;如自己概括很多现象进行表述,则写明本人整理得)

三、经济学分析

××××××××××××××××××××××××××××××××××××××××××××××××××××××××××××××××××××××××××××××××××××××××××××××××××××××××××××××××××××××××××××××××××××××××××××××××××××××××××××××××××××××××××××××××××××××××××××××××××××××××××××××××××××××××××××××××××××××××××××××××××××××××××××××××××××××××××××××××××××××××××××××××××××××××××××××××××××××××××(自己的观点和表述,500-1000字,其中可以引用其他资料或别人的观点,但要注明)。

班级:

学号:

姓名:

篇2:经济学基础案例

案例一:从买车看需求

我国已经入世了,不少汽车厂也在忙着降价,关于汽车进入家庭的话题又多了起来。笔者有两个朋友,一个是蓝领朋友,一个是教授朋友,这两个朋友的实际情况很不相同,但在汽车进入家庭方面却颇为一致,那就是近期不会拥有汽车,尽管这只是同果不同因。

先说蓝领朋友。蓝领朋友是一家公司的职工,公司离家很远,工作节奏又很紧张。每天坐公交车上班,得起大早,太辛苦。从蓝领朋友内心来讲,能拥有一辆自己的汽车,是再好不过的事了。但即使考虑到降价的因素,蓝领朋友盘算一下自己的收入,还是养不起一辆汽车。因此,购车计划只能作罢。而教授朋友则是一所高校的知名学者,改革开放所启动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运动,给这位教授朋友提供了施展才华的舞台,经过几年的讲学、办班,教授朋友也成了有钱人。对教授朋友来讲,买车和养车的费用问题早已不在话下,但教授朋友仍然没有买车的意思。据教授朋友自己讲,我大部分的活动是在家与学校之间,活动半径不超过一公里,即使外边有事,也总有专车接送。所以,对我来讲实在没有必要买车。鉴于以上情况,汽车销售公司在开发这两类市场时,必须区别对待了。蓝领朋友虽然有强烈的购买意愿,但却受制于支付能力不足,汽车公司要想满足这部分需求,就要解决这部分消费者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比如开发经济适用车型以及实行汽车消费信贷等;教授朋友没有形成需求主要在于其购买欲望没有被刺激起来,汽车公司可以考虑通过广告攻势和营销策划来改变他的消费观念,使这部分潜在需求得到开发。

摘自:李仁君,《从买车看需求》,《海南日报》2002年3月21日

问题1:形成需求需要哪些条件? 问题2:开发需求的方法有哪些?

案例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肯德基

很多人都对街头随处可见的有白胡子老头的招牌不陌生,人们知道,肯德基快餐店到了。近年来,肯德基在亚洲各国的业务量都在不断增长,在中国、韩国,肯德基已经成为快餐业的老大。在2000年,肯德基在中国国内的营业额大约为20亿元人民币。在最繁忙的天安门广场分店,701个座位每年会接待250万人次。然而,在美国,肯德基的销量相对其他快餐业竞争者却在萎缩。在1991年,它在美国的销售甚至下跌了5%。

为什么肯德基在亚洲和美国的业绩回报出现如此的不同呢?其秘密就在于亚洲人和美国人在饮食偏好是不同的。我们用下图来表示这两种偏好。

大家都知道,肯德基的特点在于它提供一系列的炸鸡类食品:原味鸡块、上校鸡块、香辣鸡翅等等。这类炸鸡很符合亚洲人的胃口。亚洲人本来就有吃鸡的传统,没有哪个民族或宗教是反对吃鸡肉的(当然有的宗教反对吃所有动物的肉)。因而相对于其他的快餐类食品,譬如汉堡类、比萨类,肯德基就以其符合亚洲人偏好而大行其道。如图1(a)所示是亚洲人的偏好。在图中,炸鸡对汉堡、比萨的边际替代率特别大。

然而在美国,由于富裕的美国人越来越注重建康,他们担心炸鸡类食品会导致心脏病,因而对肯德基的需求不断降低。如图3-9(b)所示,在美国,人们更偏好汉堡、比萨类食品。

摘自:张卫东,《微观经济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年

版。

问题1:边际替代率体现了两种商品之间的什么关系?

问题2:为什么肯德基在亚洲国家比在它的发源地——美国,更受欢迎?

案例三:上大学值吗?

最近看一报刊上报道,天津市投资教育的支出是全国第一,北京是私家车消费支出全国第一,上海是投资保险支出全国第一,广州是旅游支出全国第一。是否准确,我们占且不论。我们用经济学的观点分析一下,为什么家长舍得把大把的钱花在子女教育上?

我们简单的介绍经济学说所的成本。经济学所说的成本有两种一是实际发生的成本,即会计成本;另一个是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过程中按市场价格直接支付的一切费用,这些费用一般均可以通过会计账目反映出来。利用这个原理我们计算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会计成本是上大学的学费、书费和生活费,按照现行价格标准,一个普通家庭培养一个大学生的这三项费用之和是4万。机会成本是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大学生如果不上学,会找份工作,按照现行劳动力价格标准假如也是4万,也就是说一个大学生上大学四年的机会成本也是4万。大学生上大学经济学概念的成本是8万。这还没算上在未进大学校门前,家长为了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的择校费用。

上大学成本如此之高,为什么家长还选择让孩子上大学,因为这种选择符合经济学理论,收益的最大化原则。我们算一下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一生的成本与收益。不上大学18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42年,平均每年收入是1万,共42万。上大学22岁工作,工作到60岁,共38年,平均收入是2万元,共76万,减去上大学的经济学成本8万,剩下68万。与不上大学收入比较上大学多得到的收入是26万。这还没考虑学历高所带来的名誉、地位等其它效应。为什么家长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就在情理之中了。这里说的“选择”是有两种机会,你能考上大学的情况下。另外我们说的只是一般情况。

在这里顺便纠正一个错误的说法,有人说教育是消费行为,其实教育不是消费而是投资。消费与投资的区别是消费不会给你增殖一分钱,比如你今年买一台电视,明年再卖,会大大的贬值不会增殖;投资是有可能增殖,一个大学生尽管投资8万,但与不投资的多得的收益是26万。但投资是有风险的,如果一个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从小学到中学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如果考不上大学或考上大学毕不了业。其投入与产出之比是可想而之的。

但对一些特殊的人,情况就不是这样了。比如,一个有足球天才的青年,如果在高中毕业后去踢足球,每年可收入200万人民币。这样,他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就是800万人民币。这远远高于一个大学生一生的收入。因此,有这种天才的青年,即使学校提供全额奖学金也不去上大学。这就是把机会成本作为上大学的代价。不上大学的决策就是正确的。同样,有些具备当模特气质与条件的姑娘,放弃上大学也是因为当模特时收入高,上大学机会成本太大。当你了解机会成本后就知道为什么有些年轻人不上大学的原因了。可见机会成本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决策是十分重要的。

案例四:大商场平时为什么不延长营业时间?

节假日期间天津劝业场和许多大型商场都延长营业时间,为什么平时不延长?现在我们用这边际分析理论来解释这个问题。

从理论上说延长时间一小时,就要支付一小时所耗费的成本,这种成本即包括直接的物耗,如水、电等,也包括由于延时而需要的售货员的加班费,这种增加的成本就是我们这一章所学习的边际成本。假如延长一小时增加的成本是1万元,(注意这里讲的成本是西方成本概念,包括成本和正常利润)那么在延时的一小时里他们由于卖出商品而增加收益大于1万,作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他还应该再将营业时间在此基础上再延长,因为这是他还有一部分该赚的钱还没赚到手。相反如果他在延长一小时里增加的成本是1万,增加的收益是不足1万,他在不考虑其他因素情况下就应该取消延时的经营决定,因为他延长一小时成本大于收益。节假日期间,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旅游购物,使商场的收益增加,而平时紧张工作繁忙家务人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购物,就是延时服务也不会有更多的人光顾,增加的销售额不足以抵偿延时所增加的成本。这就能够解释在节假日期间延长营业时间而在平时不延长营业时间的经济学的道理。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要进行营业时间调整,说明这两种情况下都没有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调整营业时间,这表明已把该赚的利润都赚到了,即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案例五:利润在经济学家与会计师眼中的是不同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假设一例。假设王先生用自己的银行存款30万收购了一个小企业,如果不支取这30万元钱,在市场利息5%的情况下他每年可以赚到1.5万元的利息。王先生为了拥有自己的工厂,每年放弃了1.5万元的利息收入。这1.5元就是王先生开办企业的机会成本之一。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以不同的方法来看待成本。经济学家把王先生放弃的1.5万也作为他企业的成本,尽管这是一种隐性成本。但是会计师并不把这1.5万元作为成本表示,因为在会计的账面上并没有货币流出企业去进行支付。

为了进一步经济学家和会计师之间的差别,我们换一个角度,王先生没有买工厂的30万元,而是用自己的储蓄10万元,并以5%的利息从银行借了20万元。王先生的会计师只衡量显性成本,将把每年为银行贷款支付的1万元利息作为成本,因为这是从企业流出的货币量。与此相比,根据经济学家的看法,拥有的机会成本仍然是1.5万元。

现在我们再回到企业的目标——利润。由于经济学家和会计师用不同方法衡量企业的成本,他们也会用不同的方法衡量利润。经济学家衡量企业的经济利润,即企业总收益减生产所销售物品与劳务的所有机会成本。会计师衡量企业的会计利润,即企业的总收益只减企业的显性成本。

案例六:福特公司产量的安排

对于许多企业来说,总成本分为固定和可变成本取决于时间框架。例如,考虑一个全机车公司,比如福特汽车公司。在只有几个月的时期内,福特公司不能调整它汽车工厂的数量与规模。它可以生产额外一辆汽车的唯一方法是,在已有的工厂中多雇佣工人。因此,这些工厂的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成本。与此相比,在几年的时期中,福特公司可以扩大其工厂规模,建立新工厂和关闭旧工厂。因此,其工厂的成本在长期中是可变成本。

由于许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是可变的,所以,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不同与其短期成本曲线。长期平均总成本曲线是比短期平均总成本曲线平坦得多的 U型曲线。此外,所有短期曲线在长期成本曲线上和以上。这些特点的产生,是因为企业在长期中又更大的灵活性。实际上,在长期中,企业可以选择它想用的哪一条短期成本曲线。但在短期中,它不得不用它过去选择的任何一条短期曲线。

当福特公司想把每天的产量从1000辆汽车增加到1200辆时,在短期中除了在现有的中等规模工厂中多雇工人之外别无选择。由于边际产量递减,每辆汽车的平均总成本从1万美元增加到1.2万美元。但是,在长期中,福特公司可以扩大工厂和车间的规模,而平均总成本人保持在1万美元的水平上。

篇3:经济学基础案例

1. 教学内容抽象, 理论性强。

较之其他高职经管类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 经济学覆盖面广, 涉及知识多。虽然经济学所揭示的经济现象和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体现, 也频繁见之于报刊和电视, 但是, 几乎所有学习过这门课程的学生都会感觉到经济学理论性强、公式多, 与现实生活脱节。我认为原因在于刚刚脱离应试教育的大学生缺乏社会经验和社会观察力, 对经济问题独立思考不足, 甚至不具备最基本的经济思维。因此, 要让其真正理解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或实质问题, 就显得尤为困难, 更不要说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进行学习了, 更不利于学生综和索质的培养以及提高其宏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安排方面的原因。

教育部2000年《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明确要求:“三年制专业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因此,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所能安排的理论课时极为有限, 最多不过60学时左右。相对于这门课程的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就显得比较紧张, 为了讲完教学大纲或教材上的内容, 常常需要赶进度。学生对前面的内容没有掌握好, 后面的课就听不懂, 学习效果难免就会受到影响。

3. 在教学方法上缺乏创新。

目前, 受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时的限制 (通常54课时) 以及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 大部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采取最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 缺乏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1]。课堂上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很少有讨论和提问的时间, 这样的做法,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 而且由于课堂上师生讨论的机会少, 信息单向传递, 学生对老师讲的内容是否掌握, 掌握的程度如何, 老师心里没有底, 这样就无法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等予以调整, 因而也就很难有较好的教学效果。

4. 缺乏经济学案例教学所需的大量实际案例素材。

有的高职院校尽管重视经济学案例教学, 但是在案例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分析等方面相当滞后, 有些甚至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甚至传记文学的内容。这样编写的案例的根本缺陷是缺乏根据教学内容而对案例涉及的经济运行过程所进行的专业性审视和洞察, 缺乏对每一个案例做出科学的设计, 因而也难以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评价。

5. 对案例教学认识上有误区。

案例教学虽然己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 但很容易理解成是在教学中采用提问的方式, 即由老师在授课结束后, 讲述案例, 再发问, 然后学生回答。其实案例教学法绝不是仅仅教师在课堂上举例说明, 二者有很大区别。首先, 案例在案例教学法中占据中心地位, 教师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是借助案例研讨来实现的, 而举例在一般教学活动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其次, 案例教学是组织学生们自我学习, 锻炼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最后, 学生的独立活动在案例教学法中占了很大比重, 当然这些活动都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 而举例完全是教师中一方的教学行为。

二、经济学基础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1. 基于本课程自身特点的可行性分析。

经济学基础包括微观和宏观两部分, 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中的经济行为, 运用价格机制理论, 分析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 宏观部分侧重研究经济总体的经济行为, 围绕宏观经济目标展开, 分析资源的有效利用。各个学派的观点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理论体系。经济学的理论以严格的假设为前提, 透过事物的表象, 力图揭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 主要以包含逻辑分析、数学推导的实证分析、定量分析方法展开, 以图线、公式等数学模型表述研究结论。课程本身具有较强的理论抽象性, 学习起来难度比较大, 单纯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事求是地说, 经济学基础课程案例教学改革的探索, 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果, 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具体的表现是缺课的学生少了, 课堂气氛活跃了, 课后问问题的学生较以前多了。从学生反馈来的情况看, 大多数学生在这一门课程学习上平时投入的时间也增加了, 2008级以后的学生, 还有一些学会通过上网进行经济学的学习。

2. 基于教师的可行性分析。

目前, 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对教师职业素质的提高, 提供了多种途径培养教师的实践业务能力。例如骨干教师进修计划、青年教师进修计划、科研资助计划、到企业顶岗锻炼等。在不断引进新鲜血液的同时, 也非常注重内部培养, 提升存量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从而提高了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的整体师资水平和学术水平, 促进教师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为此, 高职院校所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向原有教师提供各种进修及培训, 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为实施案例教学提供了教学主体的现实可行性。

3. 基于高职学生特点的可行性分析。

实际教学中, 多数学生在高中是文科生, 人文知识丰富, 形象思维活跃, 对经济理论的定性分析接受程度比较好, 能运用理论进行定性分析, 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是大多数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 数学推导分析能力不够, 对数学模型反映出的理论内涵理解能力不强, 因此不太适应单纯的数学分析、逻辑推理的学习力法, 普遍反映不好懂, 经济理论与实际经济生活脱节。

4. 基于案例教学特点的可行性分析。

在课堂教学中引用现实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用生动形象的典型事例说明经济理论, 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讲到“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举小品“吃面”的例子, 从第一碗吃得香到第四碗吃得难受, 形象贴切地说明了边际效用递减, 比单纯画一条边际效用递减直线要直观得多。除了加深理解外, 案例教学还可以促进学生运用经济理论分析实际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经济学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

1. 课前准备。

首先, 授课教师应在认真备好课的基础上, 精心选择案例。案例教学中的案例选择要合理, 有效案例教学主要的目的是将知识进行转换、内化于学生个体并形成实际能力, 转换何种知识是形成何种能力的前提, 而知识的内容又取决于案例的内容, 所以案例的选择也就成为了整个案例教学中知识有效转换的关键一步。这就需要案例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 案例选择尽可能本土化。目前, 在高职经济学基础教学中, 案例并不少见, 但是现成的、成册的本土化教学案例并不多, 出版的各种教学案例基本上是以西方市场经济运行为主体。例如,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案例、公共物品理论中的“公地的悲剧”等。多数案例毕竟是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实践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与中国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以及高职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差较远, 它们所描述的内容和外部条件既不符合中国国情, 也难以让学生切身体会和理解。因而, 搜集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就成为任课教师的重大备课任务和环节。第二, 选取的经济学案例具有时效性。经济学案例特别是宏观经济学案例, 由于其和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有一关。如银行利率的变化调整西部大开发战略等都成为了社会的热点问题。因此在讲授相关内容时应积极引导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相关理论解释社会问题的针对性。所以教师所选的案例要能够适应现实的环境, 应了解该课程的前沿理论, 密切关注国内外热点、焦点和前沿问题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 以便较好地将经济学原理与经济实践相结合。第三, 选取的经济学案例具有亲切性。这里所说的亲切性, 是指经济学教学案例要尽量来自于学生所能感知或接触到的现实问题。比如说, 在解释机会成本时, 可以拿学生高中毕业是直接读大学还是进入社会工作为例来说明;在讲授供求规律时, 可以编写案例“2007年末至2008年初南方发生冰雪灾害对食品供应和物价的影响”, 通过这个案例, 有效地将案例与供求规律紧密地结合起来, 既提高了经济学基础课程的应用性, 又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在讲完货币政策之后, 可以引导学生对“2007年度由于CPI屡创新高银行提高存贷款利率”等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在讲完失业理论之后, 可以引入“近年来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案例,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种种原因及应对措施。其次, 教师事先应反复阅读案例, 做好案例分析。虽然案例本身可能并无统一答案, 但作为教师要想给学生一杯水, 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 教师应尽可能将问题想得全面、完整、详细, 要深思熟虑。这其中可能要涉及其他一些相关的内容, 必要时需查找大量的资料, 否则无法引导学生、启发学生, 只有在占有大量资料的基础上, 先对案例做个分析, 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案例教学的主角是学生, 为提高案例分析的水平, 学生的课前准备也是必要的, 尤其是难度大、综合性强的案例更应做充分的准备。否则课堂讨论的效果很难保证, 甚至课堂讨论根本无法进行。学生要做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 学生应该掌握相关的经济学理论知识, 这是进行案例分析的前提条件;其次, 在上课前, 学生需要通读案例, 概括问题, 提出决策方案, 这样才能保证案例讨论课的质量。

2. 组织课堂教学。

经济学理论体系庞大而复杂, 同一个问题可能有多个学派持有不同的观点。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主要方式。通常的做法是在上案例课之前把案例资料发到每个学生手中, 要求学生要预习案例。上课时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进行5~15分钟的讨论,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然后每个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 阐述各小组的观点, 相互质疑辩论, 最后由教师总结点评。总结主要是针对学生在讨论中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肯定一些好的思路和独到的见解, 指出讨论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总结时不一定要给出标准答案, 因为现实经济生活本身没有唯一正确的标准答案。例如学习完通货膨胀理论后, 组织学生讨论中国目前通货膨胀的现状及原因, 结合理论进行分析, 针对分析结果给出解决办法。

3. 课后做好总结工作。

案例教学的课堂部分结束之后, 为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提高其认识能力, 最好让学生在课后撰写一篇关于本案例的小型论文或报告, 作为本篇知识的一个小结。例如中国为了抑制通货膨胀, 减少货币的流动性, 采取了上调法定准备金率的措施, 学生可以展开分析, 如出台该措施的原因、效果等, 并把分析过程写成一篇论文。布置论文前先给学生讲解写论文的方法, 启发学生分析的思路, 论文完成后进行讲评, 提出需要改进的方面。这种案例教学的形式, 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 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用文字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为毕业论文工作打一个良好的基础。

摘要:讨论了如何在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首先分析了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其次深入论述了在经济学基础课程中实施案例教学的可行性, 最后阐述了经济学基础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案例教学

参考文献

[1]张丽梅.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教学实践[J].黑龙江教育, 2006, (3) :51-52.

[2]史美兰.体会哈佛案例教学[[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5, (2) :25-26.

篇4:经济学基础案例

一、根据内容选择案例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根据授课程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具有典型性经的济法案例。所谓典型性,是指该案例不仅能在授课中诠释经济法律规范的实质内涵,而且要把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案例完全浸渍在经济法律规范之中。所谓选择,是指所选案例要适合授课对象,即以学生为主体对象,具有启发性,生动形象,并且较为通俗易懂地消化在学习之中。教师能否正确选择案例,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基础。选择案例要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对象,现实性要强,要有代表性。例如,在讲授企业法律制度中的个人独资企业法时,大部分中职学生对企业认识甚微,更不用说了解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制度。为此,笔者选择了当前中职毕业生就业渠道多样化、国家政策扶持化、选择创业广泛化作为案例的切入口,以学校一名毕业学生创办一家电脑维修店为例,在创办电脑维修店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作为案例题材,进行授课。这样选择现身说法的做法,使案例更具有吸引力,拉近了他们生活与案例之间的距离,大家很快被引入其中。

二、联系实际认识问题

在学习中联系实际、认识问题,就是在学习过程中找出经济法律规范与案例之间相关联的对应点。这些对应点,就是学习环节中所要认识的问题;对问题认识不到位,就不能发现问题。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发生的事与我国的法律规范并非相符合,而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怎样从案例和法律规范两者之间找出其相关联的对应点,不能一下子抓住关键问题所在。这就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引导、点化学生对书本理论和案例进行加深认识,分条细化、逐一对应,从而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提炼问题。例如,在讲授商标法中,从学生们衣着穿戴中的商标入手,一点一步地去发现问题、认识问题。结合我国商标法规定,把发现存在的问题一一对应罗列,使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较轻松地掌握商标的定义、分类、作用、注册商标、商标专用权、商标使用管理等相关法律知识。

三、逻辑推理分析问题

通过学习发现问题、认识问题,接下来就需要运用逻辑推理分析问题。教师在和学生共同分析问题的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学生成为分析辩理的主角。在分析问题中,教师要以案例和相关法律规范为主题,不可偏离跑题。要聆听各方的主张和观点,使学生在分析问题中充分解剖、阐述自己的观点,让他们的逻辑思维空间得以充分展现,防止主观片面性。例如,在讲授合同法对合同履行规则的解析中,就我国目前汽油供应紧张,价格不断上涨,供应方和销售方在合同期限内如何执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以及如何履行合同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又如,在合同约定的交付期限内,如果国家对汽油价格调整时,双方怎样计价;供应方逾期交付汽油,遇价格上涨时怎样计价,价格下降时又怎样计价等,这些合同价格履行规则问题,都要进行逻辑推理分析。设定甲同学为供应方,乙同学为销售方,双方进行激烈辩论,通过辩论分析,从而认识正确履行合同和违约履行合同两种不同做法,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

四、总结判断解决问题

经济法律规范的最终落脚点是在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发挥法律应有的职能。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之后,就要运用法律手段规范案例中的经济行为。教师应及时根据授课内容进行总结,对问题进行梳理,让学生从法官的角度去审视整个案例过程,并结合运用法律规范对案件进行判断,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有根有据地使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在学习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中,学生们都可以作为消费者,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出发,列举在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中自身权益受到的不法侵害。例如购买了假冒名牌商标的衣服,购买了质量不合格的手机,电信不合理多收费,购买水果缺斤少两等。然后,针对提出的这些问题,许多学生根据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有关规定,提出几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理由。通过维权,使同学们清醒认识到解决问题一定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正确处理纠纷。

篇5:经济法律基础 简答案例分析

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求。答:(1)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其种类有: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内部组织、一定条件下的公民个人、国家。(2)经济法律关系内容:经济权利、经济义务。(3)经济法律关系客体:有形财物、经济行为、无形财富。

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答:有效条件有:(1)行为人合格。(2)行为人意思表示真实。!Z* M-J)S, `2 F(3)行为内容合法。(4)行为形式合法。

3.合伙企业的特征。答:合伙企业具有下列特征:(1)投资人是两个以上有完全民事能力和投资权利的自然人。(2)合伙企业是非法人企业,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3)合伙人共同管理、经营合伙企业。

4.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条件。答: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发起人符合法定人数。(2)发起人认缴和社会公开募集的股本达到法定资本最低限额。(3)股份发行、筹办事项符合法律规定。(4)发起人制定公司章程,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经创立大会通过。(5)有公司名称,建立符合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的组织机构。(6)有公司住所。

5.证券交易的一般原则:答:(1)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2)自愿原则;(3)有偿原则;(4)诚实信用原则。

6.合同的有效要件:答:(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2)意思表示真实;(3)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益;(4)符合法律所要求的形式。

7.知识产权的特征:答:(1)客体的无形性;(2)地域性;(3)时间性。

8.商标的构成要件:答:(1)具有显著特征,便于识别;(2)不得与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权利相冲突;(3)必须是可视性标志;(4)不得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

9.反不正当竞争行为与不平等竞争行为的区别:答:它们的区别为:(1)不平等竞争是由经营者外部条件(包括经济、法律、政策)不平等、不公平造成的,而不是由行为者主观违法、违背商业道德等造成的;(2)不平等竞争一般不是违法行为,而不正当竞争则必然是违法行为;(3)社会后果和法律后果不同。

10.销售者对产品质量的义务

答: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义务有:(1)销售者应当执行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产品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2)销售者应当采取措施,保护销售产品的质量。

11.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宗旨和基本原则答:立法宗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基本原则:(1)国家全面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原则;(2)经营者依法提供商品服务原则;(3)交易应遵守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4)社会监督的原则。

12.政府采购的方式答:(1)公开招标采购;(2)邀请招标;(3)竞争性谈判;(4)单一来源采购;(5)询价采购;(6)其他。

13.税法的构成要素

答:(1)纳税主体;(2)征税对象;(3)税目;(4)税率;(5)纳税环节;(6)纳税期限;(7)减免税及地方附加和加成;(8)违法处理。

14.投保人的义务:答:财产保险合同投保人的义务主要有:按时缴纳保险费的义务、按合同约定或法律定对保险标的安全尽职的义务、及时告之重复保险情况的义务等。人身保险合同投保人的义务主要有:提供被投保人真实情况的义务、按时支付保险费的义务、提供有关书面文件的义务等。

15.房地产转让的程序。答:房地产转让的程序为:第一,房地产转让当事人签订书面合同。第二,房地产转让当事人在房地产转让合同签订后30日内持房地产产权证书、当事人的合法证明(身份证、营业执照等)、转让合同等有关文件、向房地产所在地的房地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并申报成交价格。第三,房地产管理部门对提供的有关文件,进行审查,并在15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申请的书面答复。第四,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实申报的成交价格,并在必要时根据需要对可能转让的房地产进行现场勘查和评估。第五,房地产转让当事人按照规定交纳税费。第六,房地产管理部门核发过户单,双方当事人凭过户单办理过户登记手续,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书。

16.简述劳动合同的特征答:(1)劳动合同的主体,其中一方为用人单位,另一方面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自然人。(2)劳动者在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中的地位具有特殊性,既包括任意性规范,也包括强制性规范。(3)劳动合同具有继续性,属于持续性合同。(4)劳动合同的目的在于劳动过程的实现,而不是劳动成果的实现,以区别于加工承揽合同。(5)劳动合同必须按法定程序订立。

17.简述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联系与区别答: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都是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形式和法律制度,两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订立目的、内容等方面也有共同之处,但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又有着明显的区别,两者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代替。两者的主要区别是:第一,两者的当事人不同;第二,两者的内容不同;第三,两者产生的时间不同;第四,两者的作用不同;第五,两者的效力不同。

18.反倾销的措施答:(1)临时反倾销措施;(2)价格承诺;(3)反倾销税;(4)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19.环境问题答: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为活动环境条件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至于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它不包括某些人类所不能预见或防范的自然灾害。

20.环境问题一般可分为两类:(1)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2)环境污染问题。

21.《会计法》的基本原则答:(1)合法性原则;(2)统一性原则。

案例分析!

1、某食品公司经理委托采购员牛某到山东采购小枣3000斤。牛某到山东后却采购小枣10000斤。第一批5000斤到货后,公司经理十分生气,在严厉批评了牛某之后,告诉财务付款,并警告牛某下不为例。几天后,第二批5000斤到货,公司经理坚决拒收,而且第一批多收的2000斤

也要牛某自己处理。

请问公司经理的做法有法律依据吗?

答:经理对第一批多收的2000斤要求牛某处理不符法律。因为公司经理对牛某的越权代理表示追认。追定使无权代理变为有权代理。公司经理对第二批小枣拒收,符合法律规定。因为公司经理已经警告牛某下不为例,其实是拒绝追认,因此最后的法律后果不应公司承担。

2、北方某市第四棉纺织厂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已资不抵债。于是该厂直接向所在地C区人民法院申请破产。该法院受理了此案。请问该法院是否应该受理此案?为什么?

答:法院不应该受理此案,因为破产法规定若企业因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严重亏损,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可以由债权人或债务人提出申请,由企业所在地人民法院审理。但如果是债务人提出申请的,必须经企业的上级主管同意。债务人提出破产申请时,应当说明企业亏损的情况,提交有关的会计报表、债务清册和债权清册。

3、三个企业准备投资组建一新的有限责任公司。经协商,他们共同制定了公司章程。其中,章程中有如下条款:

(1)公司由甲、乙、丙三方组建;(2)公司以生产经营某一科技项目为主,但非高新技术企业,注册资本为30万元人民币;(3)甲方以专利权和专有技术折价出资,占注册资本的30%;乙方以现金和机器设备折价出资,占注册资本的40%;丙方以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折价出资,占注册资本的30%;(4)公司获得利润时,除依法提取各项基金外,甲、乙、丙分别按40%、30%、30%的比例进利润分配;(5)公司经理由董事会,董事长负责董事会工作;(6)公司经理由董事会聘任,作为法定代表人,负责日常经营管理工作;(7)公司存续期间,出资各方均可自由抽回投资。等等。请问上述章程中的条款,哪些符合规定?哪些不符合规定?为什么?

答:(1)符合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由50个以下股东出资成立。

(2)符合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万元。

(4)符合法律规定。全体股东约定不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其约定有效。

(5)符合法律规定。

(6)符合法律规定。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经理担任。

(7)不符合法律规定。出资方不得自由抽回投资。

4、某股份公司在沪市交易所临近收盘时通过4个A字头的个人帐户进行连续交易,而不转让证券所有权的方式虚假买卖,以抬高本公司股票的价格,致使该公司股票当日收盘价比前日上涨102%。此后1个月中该公司证券部先后动用资金近2000万元,买入本公司股票12万股。后来,该公司证券部将上述股票及此前所存股票全部抛出,共获利587.97万元。

请问:该公司的行为有法律依据吗?为什么?

答:无法律依据。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的股份,另有规定的除外。同时,依据我国《证券法》规定:禁止任何人在自己实际控制的账户之间进行证券交易,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证券交易量。

5、王春于1996年1月10日借款给王六甲人民币1.2万元,期限一年,双方约定年利率30%,期满本息一并还清。王春为防止意外,要求王六甲提供担保,王六甲提出由亲友张玉山作保证人。时间到1996年12月,王六甲要求宽限几个月,利息不变。王春同意延期到1997年7月10日。由于借款人王六甲一拖再拖,到1999年6月,王春分文未收回,又听说借款时效期间已过,保证人也不再承担责任,于是找到法院进行咨询。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王春与王六甲之间的借款合同是否违法?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是否已届满?是怎样计算的?担保人是否承担保证责任?利率是否合理?可否请求违约金?

答:(1)王春与王六甲之间的借款合同在关于合同的利率方面有违法,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违法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2)借款合同的诉讼时效没有届满。因1996年1月10日生效的合同,期限一年,但1996年12月,双方又进行协商,同意延期到1997年1月10日,诉讼时效应从这一天开始计算(3)担保人对未改变的借款合同承担保证责任,但双方变更主合同,并未与担保人协商,因此对于改变后的合同不用承担保证责任。(4)利率不合理

(5)可以支付违约金6、2002年4月,某自行车总厂委托一家印刷厂设计了金凤牌商标。其文字、图形完全仿制上海自行车公司的凤凰牌商标;同时金凤牌又是牡丹江自行车总厂已经注册的商标。该自行车总厂推出的这一商标,致使许多消费者发生误认和误购。直至2002年7月2日,该自行车总厂还在报刊上刊登广告,以此金凤牌商标冒充已经注册的商标。至2002年8月止,该自行车总厂总共组装了这种“金凤”牌自行车共计225000辆,并销售了其中205000辆,行销湖南、黑龙江等23个省、市。该产品质量低劣,严重损害了注册商标凤凰牌、金凤牌自行车的商标信誉和广大消费者的利益,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为此,上海自行车公司和牡丹江自行车总厂对该自行车总厂提出了指控。请问:应怎样处理?

答:某自行车对上海自行车公司和牡丹江自行车总厂都构成注册商标的侵权商标法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都会构成侵权。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处理时,认定侵权行为成立的,责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没收,销毁侵权商标和专门用于制造侵权商品,并可处罚款。如果损失不能计算的,以该侵权行为销售205000辆自行车所获得的利润间为计算依据。

7、某市一家生产保温瓶的工厂,研制出一种新型保温瓶胆并为此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厂在会上称:“现在市上销售的保温瓶胆内均含有‘有毒砷化物’,只有该厂研制的这种新型瓶,具有无毒、保健的特点。”同时,还允诺消费者可用普通保温瓶胆换取该厂产品。此消息通过新闻媒体广为传播,在同行业中引起极大震动,许多销售单位纷纷与原来的供货者终止合同,致使许多普通保温瓶生产厂家损失极其惨重。为此,保温行业许多厂家联系要求有关部门处理此事。

请问:该保温瓶厂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吗?为什么?

答:该保温瓶经所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并构成虚假宣传和诋毁商誉的行为。

虚假宣传行为是指在市场交易活动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或服务的内容作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宣传,使客户和消费者上当受骗或陷于错误认识的行为。诋毁商誉行为是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或个人为打击自己的竞争对手,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取晓,采取捏造散布虚假事实的手段来诋毁或贬低自己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以削弱其市场竞争能力的行为。

8、乔某伙同李某从某电扇厂仓库盗窃未经检验的轮船用小型电扇两台。二人各分得一台。乔某将电扇以50元的价格卖给成某。成某在使用时被飞出的扇叶削掉半截右耳。成某以扇叶及保护网设计及制造中有瑕疵为由,向电扇厂提出索赔。

请问:成某是否有权向电扇厂索赔?法律根据是什么?

答:成某无权向电扇厂索赔。产品质量法规定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1)未将产品投主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的,引起损害的缺陷尚未存在的,(3)将产品投入流通的,科学技术尚不能发现该缺陷的存在的9、2004年7月8日,钱某携侄子去逛超市,买完东西,当其经过东门时,警报器突然响起,超市员工闻声而来。超市以需仔细检查为幅,要求对钱某进行检查。钱某提出反对,但是在众多群众的围观下,被超市里的保安强行带入地下商场的办公室内。但最终一无所获,超市不得不放钱某离去。钱某要求超市当场赔礼道歉,为自己消除影响,但遭到了超市的拒绝。

请问:钱某的要求是否应得到支持,为什么?

答:应得到支持。依消法的规定:消费者享有尊重权,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超市的行为侵犯了钱某的该权利,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

10、某公司开业并办理了税务登记。两个月后的一天,税务机关发来一份税务处理通知书,称该公司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纳税申报(每月1-7日为申报期限),并处罚款。公司经理对此很不理解,跑到税务机关辩称,本公司虽已开业两个月,但尚未做成一笔生意,没有收入又如何办理申报呢?

请依照《征管法》的规定,分析并指出该公司的做法有无错误,如有错,错在哪里,应如何处理?

答:有错误。依《征管法》规定: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申报期限、申报内容如实办理纳税申报,报送纳税申报表、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根据实际需要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其他纳税资料。该公司虽未做生意,亦应申报(零申报)。依《征管法》62条规定: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11、王某,某机关干部。2003年向保险公司投保了人身保险10份,保险期为25年,王某按规定向保险公司交纳了所有费用。第二年王某在单位工作时,不慎触电,被击伤残。这给王某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使其产生厌世的念头,在家人上班之际,自杀身亡。事后王某家人向保险公司提出给付死亡保险金。

请问:保险公司应否支付死亡保险金?应如何赔偿?

答:保险公司无须支付死亡保险金。依《保险法》第65条之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被保险人自杀的,除本条第二款规定外,保险人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但对投保人已支付的保险费,保险人应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

12、徐某、吴某享有产权的一栋房屋(建筑面积为124.25平方米),坐落于某市某区某大道某号。1988年9月,某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批准拆迁人某区房屋开发公司拆除徐某、吴某的房屋,拆迁人对徐某、吴某作了拆迁户登记,发给其房屋拆迁证,对安置未作约定。此后,拆迁人吸热反应除了徐某、吴某的房屋。1992年10月,拆迁人新建楼房竣工还建时,与拆迁人协商未果。1992年11月始,徐某多次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申请该市人民政府征地办公室对徐某、吴某与拆迁人之间的拆迁安置争议作出处理,该市人民政府征地拆迁办公室接到申请后,在多次主持协调均未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以《该市城区房屋拆迁安置补偿暂行规定》中没有规定被拆迁人与拆迁人协议不成由其裁决为由,不进行处理。徐某、吴某不服,遂酿成纠纷。请问:此案应如何处理?

答:拆迁人与被拆迁人或者拆迁人、被拆迁人与房屋承租人达不成拆迁补偿安置协议的,经当事人申请,由房屋拆迁管理部门裁决。房屋拆迁管理部门是被拆迁人的,由同级人民政府裁决。裁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作出。当事人对裁决不服的,可以自裁决书送达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拆迁人依照本条例规定已对被拆迁人给予货币补偿或者提供拆迁安置用房、周转用房的,诉讼期间不停止拆迁的执行13、2002年3月,王晶与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被聘为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同年9月公司送王晶等去国外考察培训,培训费用每人约53000元。2003年9月回国后让王晶主要负责某重点项目的开发工作。2004年3月3日,王晶向公司递交了辞职书,第二天离开公司,因此耽误了该重点项目的开发进程,公司为另聘用技术开发人员多支出费用32000元。辞职之后,王晶于2004年3月15日,又受聘于某计算机开发中心担任高级工程师,领取了工资并享受了福利待遇。

问题:(1)王晶的做法是否合法?

(2)应该由谁来承担太平洋电脑设计公司的经济损失?

答:(1)王晶的做法不合法(2)由王晶和某计算机开发中心。

14、2000年3月29日,欧洲化工联合会(CEEIC)代表欧共体唯一的扑热息痛生产企业法国RHODLA ORGANIQUE公司向欧委会提出申请,要求对从美国、中国、印度和土地耳其进口的扑热息痛(Paracetamol海关编码29242930)提起反倾销调查。欧委会于2000年5月13日公告,决定立案调查,调查期为1999年4月1日—2000年3月31日。

申诉方以欧盟现行的反倾销法法规的规定,对上述四国计算的倾销幅度依据不同的国家而不同,美国和土耳其的正常价格是基于国内销售价格;印度的正常价格因其缺乏国内市场正常销售而考虑使用结构价格;中国的正常价格是基于欧盟反倾销基本法规第二条第七款使用第三国替代数据,此案使用的是南非作为替代国。由此得出的倾销幅度分别为美国41.6%,中国85.6%,印度49.2%,土耳其33%。虽然申诉方针对4个国家提出反倾销指控,但在计算损害幅度和差价时,申诉方认为美国和土耳其的出口价格都不低于欧盟生产商的价格,只有中国和印度价格低于欧

盟生产商的价格,中国的差价在27—35%左右,印度的差价在5—14%左右。据此分析,虽然申诉方指控有4个国家,其重点实际还是针对中国。请问此案应怎样应诉?

答:第一,对申诉书提出的抗辨主要有:(1)替代国:申诉方提出用南非为替代国,我方提出反对的理由是南非的市场由于只有一家生产扑热息痛的企业并且严格的进口限制而缺乏足够的竞争性;同时南非的生产该产品的原料成份与中国企业完全不同;(2)申请市场经济/分别裁决待遇:本案中应诉的三家企业均要求申请市场经济/分别裁决待遇;(3)损害抗辨:申诉方不存在实质的损害。从申诉书中看到,申诉方从1996至1999年在欧盟的产量增加31%,年均增长10%生产能力和产出率同期分别增长17%和10%;从1995年末到1999年末,库存减少了64%;(4)产品定义:申诉方提出反倾销的产品—扑热息痛,定义为“作为医疗用途的产品,是一种镇痛剂,用于人或牲畜”。从中国进口的扑热息痛原料药,实际上由于其未获得COS证明而并未在欧洲作为人畜的医疗用途销售。(5)作为生产扑热息痛的主要原料PAP,是占生产成本的55%-60%,其主要原材料与欧洲和美国生产该原料的主要原材料有极大的不同,其生产成本相差约20%。第二,案件分析(一)市场经济待遇——欧盟在1998年以前否认“市场经济”地位是我国企业应诉外国反倾销调查程序中受到的最为不公平或“歧视”性的待遇。这样的调查和程序直接导致了:(1)中方应诉企业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出口产品是否构成了真正含义上的“倾销”。(2)征收的税率实际上是将出口企业的价格提拉限定在某一参照国(替代国)价格水平。(3)无法确切反映中方实际成本、销售价格。(4)中方企业应诉积极性受挫,应诉不积极,导致更恶劣的结果。欧盟委员会作为反倾销的调查机构,其确立一个企业“市场经济”待遇的依据是欧盟反倾销法规中关于获得“市场经济”的五条标准,应诉企业要想获取,必须依照这五条标准内容和规定的程序自愿提出申请并接受实地核查。本案中三家应诉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有两家企业接受核查,其中有一家企业获得了“市场经济”待遇。究其原因,也许还会有一些未知的因素,但仅从“五条标准”表面分析,两家核查的企业在公司结构性质上、财务运作规范上、会计原则的使用上、资产折旧摊销、审计报告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大不同。

(二)关于损害事实的抗辨根据WTO反倾销法律规定。在本案中,无论从表面证据上还是从事实上,都无法得到损害事实的证据。申诉方所提供的证据无法证明其存在实质性的损害,即便存在损害,亦不能证明是由于进口的倾销产品所造成。欧盟的调查当局又无法找到被调查产品进口的实际证据。这样就根本无法从进口价格中判断倾销,也无法确定损害,故本案终止调查是必然的。

15、某市南海酒店是中外合资企业,该酒店在经营活动中,每月排放污水9945吨,所排污水COD平均值为538.5毫克/升,均超过排放标准。1995年9月以来,在市环境监理所多次派人、去函催缴的情况下,仍拒不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南海酒店陈述其拒缴的理由是:第一,该酒店的污水是先通过市政管道排入污水处理厂,然后才排放入海的,因此该酒店的汗水并非直接排入环境,不就收费。第二,该酒店的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经其集中处理,并已向其交纳了一定的费用,在此基础上又收取超标排污费已造成了重复收费,加重了企业负担。第三,互不干涉监理所在酒店排污管口采样测定污水污染值作为超标收费的依据,但实际上污水又排入污水处理厂经过了集中处理,无论怎样,污水所含污染物含量都会因集中处理后而有所下降,因此,在排污口测定的污染物含量忽略了所经过的污水处理过程,这是不合理的。第四,南海酒店属中外合资企业,对是否应缴费有不同意见,协商达成一致意见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不应算在拒缴时间内。请问:南海酒店陈述的理由是否正确?为什么?此案如何处理?

答:第一,南海酒店的污水虽经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后而间接排入海洋环境,但经市政管道和污水处理厂只是污水排放入海的途径,并不能因此而认定为属间接排放而免除治理污染的责任。第二,污水处理厂是为了集中处理工业区的生活污水,改善投资环境而兴建的。治理污染是排污单位的法定义务,南海酒店不能因其已向污水处理厂交纳了一定的治理费用而将治理污染的义务移交给污水处理厂。第三,南海酒店将其未经处理的超标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本身就违反了污水处理厂的规定,虽然仅就南海酒店的废水而言,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其污染物可能会有所降低,但就整个进入污水处理厂的污水而言,会影响其他污水的处理效果。另外,污水处理厂目前还只是靠市政拨款而筹建并保证其运转的市政公用设施,显然其本身并不能负起治理污染的责任。因而,在南海酒店排污口采样测定其污染物的含量是合理的。至于南海酒店所陈述的第四点理由,环保部门认为这只是企业本身的内部事务,并不能作为拒缴排污费的理由。市环保局根据《环境保护法)和<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南海酒店作出了罚款1万元的处罚决定,并限期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和滞纳金人民币22000元和港币125000元。

16、甲公司是一家大型国有工业企业,2003发生以下事项:

(1)1月1日,市财政局对该公司进行会计检查,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认为只有其会计机构及会计人员才能对本公司进行会计监督,而市财政局则没有此项权利。(2)2月8日,甲公司会计人员王某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发现购买办公用品的一张发票的票面记载金额与实际金额不相符,于是要求开出该张发票的乙公司予以更正,并在更正处加盖乙公司印章。(3)6月3日,甲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张某因工作调动需办理会计工作交接手续,负责监交的是单位审计负责人刘某。接管会计机构负责人的孙某具有会计从来资格证书,虽不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但从事会计工作已满两年。(4)7月8日,甲公司聘用李某作为本单位的出纳,李某虽未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但其已从事会计工作三年有余。由于单位会计事务繁多,会计机构负责人安排另一出纳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5)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认为,本企业会计事务简单,不必设置总会计师,在甲公司向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由会计机构负责人签章即(6)10月12日,税务机关发现甲公司有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7)10月15日,税务机关查明甲公司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要求:根据以上情况及有关发现甲公司有私设会计账簿的行为。(1)甲公司法定代表人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2)乙公司对其开具的金额错误发票的处理方法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3)甲公司会计机构负责人张某办理会计工作交接的手续是否签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孙某是否具有担任会计机构负责人的资格?并说明理由。(4)甲公司聘用李某作为本单位的出纳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并说明理由。会计机构负责人安排出纳兼管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登记工作的做法是否合法?并说明理由。(5)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认为本企业不必设总会计师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甲公司法定代表人认为本企业向外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向会计机构负责人负责签章即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6)甲公司私设会计账簿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7)甲公司的主管会计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应承担何种法律责任?

答:(1)企业无权拒绝财政部门对其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根据我国会计法律制度的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为各单位会计工作的监督检查部门,对各单位会计工作行使监督权。《会计法》对我国境内所有单位都具有约束力。

(2)公司经办人员更改原始凭证金额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原始凭证金额有错误的,应当由出具单位重开,不得在原始凭证上更正。

(3)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者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一般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单位领导人监交,必要时可以由主管单位派人会同监交。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

(4)李某不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帐目的登记工作。

(5)国有的和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者主导地位的大、中型企业必须设置总会计师。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公司对外报出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由企业负责人和主管会计工作的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设置总会计师的,还应由总会计师签名并盖章。

(6)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对单位并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当由其所在单位或者有关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篇6:经济法基础与实务案例分析答案

【案例2-1】 本案中,王小强的个人独资企业因受骗造成损失,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但王小强与其父母在经济上是相互独立的,因而其家长不负有所谓的连带责任,法院不会支持对方此要求。对方可以要求王小强在未来数年内分次还清。【案例2-2】

在本案中,李某不符合我国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条件,他的设立申请当然也不会被批准。(1)李某身为国家公务人员身份决定了李某不能成为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2)《个人独资企业法》明确规定,申请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只能是一个自然人。而本案中,李某打算和其表弟王某共同经营个人独资企业,显然违反了法律关于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的人数规定。

(3)李某拟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不符合《个人独资企业法》以及《个人独资企业登记管理办法》法律在个人独资企业的企业名称上严禁采用“有限”、“有限责任”以及“公司”的字样。【案例2-2】

(4)关于企业申报出资问题,李某的做法也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虽然在个人独资企业的申报出资问题上采取的是由投资人自愿申报的原则,但是申报出资是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必备条件之一,不能缺少。

(5)设立个人独资企业必须有固定的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因为李某拟成立的是饮食业的企业,其经营场所即酒楼的场所当然是其设立该独资企业的前提条件。【案例2-3】

是个人独资企业。其设立过程中有两处错误: 第一,申请书上应当注明以家庭共有财产出资。《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出资人可以个人财产出资,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第二,名称不合法。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责任公司字样。宏发企业的名称可以叫宏发食品加工厂,宏发食品加工部。【案例2-4】

未经张某同意与某公司签订交易额为100万元的合同和向某电视台支付广告费8万元的行为有效。因为投资人对受托人职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未经张某同意将企业的商标有偿转让和将自己的房屋以1万元出售给本企业的行为无效。因为未经投资人同意,受托人不得同本企业进行交易或者将企业商标转让。【案例2-5】

甲企业财产清偿顺序为: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障费用—所欠税款—其他债务。因此,首先用甲企业的银行存款和实物折价共8万元清偿所欠赵某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税款后,剩余68 000元清偿欠叶某的债务;甲企业剩余财产全部用于清偿后,仍欠叶某22 000万元,可用谢某个人其他可执行的财产3万元清偿。【案例2-6】 根据《个人独资企业法》第2条:“本法所称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国境内设立,由一个自然人投资,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的经营实体。”第28条:“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但债权人在五年内未向债务人提出偿债请求的,该责任消灭。”

【综合实训】

(1)华美企业是一个自然人出资设立的企业,应为个人独资企业。其设立过程中的错误有两处。一是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出资人可以个人财产出资,也可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出资人应当在申请书上予以注明。二是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不合法,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责任公司字样,华美企业的名称可以叫华美食品加工厂,华美食品加工部。

(2)郑某以华美企业的名义向甲企业买劣质货物行为无效。根据规定,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超出投资人限制与善意第三人的有关业务,应当有效。但恶意串通者除外,本案中的甲企业与吴某恶意串通,不属善意第三人,应为无效。

(3)郑某从其合伙开办的糖厂购货的行为不合法。该行为属于关联交易。

第三章 合伙企业法

【案例3-1】

“合伙企业由甲全权负责管理,其他人不得过问也不承担任何合伙亏损”不合乎相关法律规定。

(1)合伙人应共同从事经营活动,共同执行合伙事务。共负盈亏,共担风险。各个合伙人都有权直接参与经营,处理合伙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

(2)委托一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时,其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所产生的亏损应由全体合伙人承担,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有权监督执行事务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的情况,有权查阅合伙企业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案例3-2】

(1)C可以成为该合伙企业中的普通合伙人。根据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依照《合伙企业法》的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普通合伙企业。因此,C作为非法人组织,也是可以成为合伙企业中的合伙人。

(2)在该合伙企业的设立中,合伙人的责任约定有误。根据我国《合伙企业法》的有关规定,普通合伙企业由普通合伙人组成,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合伙协议中约定C对企业债务承担有限责任是不符合规定的。

(3)根据法律规定,退伙人对其退伙前已发生的合伙企业债务,与其他合伙人承担连带责任,入伙人对其入伙前合伙企业的债务也承担连带责任,故债权人甲公司有权向A、B、C、D、E要求偿还其债务。

(4)该合同应该认定为有效。根据规定,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乙公司不知道B是权利被限制的合伙人而与之签约,因此该合同是有效的。

(5)E的出质行为是无效的。根据《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其行为无效,由此给善意第三人造成损失的,由行为人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在本案中,E只征得了A的同意,没有同时获得A、B、C的同意,因此,E出质行为无效。【案例3-3】

(1)本案中乙和戊不符合合伙人的条件。乙15岁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因而不能成为合伙人。为党政机关干部因而不能成为合伙人。(2)甲向工商局申请设立登记时提交的文件不全。《合伙企业法》第15条第1款规定:“申请合伙企业设立登记应当向企业登记机关提交登记申请书、合伙协议书、合伙人身份证明等文件。”本案中甲还应提交身份证明文件。

(3)登记机关—县工商局在登记过程中违反了法定期限和方式的规定。县工商局应于9月1日之前书面告知甲,并将不予登记的理由予以说明。本案中县工商局直到9月20日才予答复,且不是向申请人甲答复,也未采用书面形式,因而违反了法律规定。【案例3-4】

(1)可以。合伙人的出资方式可以是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使用权或其他财产权利,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也可以用劳务出资。

(2)不行。经授权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对外代表企业。事务执行人执行合伙事务产生的收益归全体合伙人,产生的亏损或民事责任也有全体合伙人承担。【案例3-5】

(1)不符合。合伙企业法规定,全体普通合伙人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2)不可以。合伙企业法规定,合伙人的债权人不得以该债权为由代为行使该合伙人的权利。

(3)不能当然取得。因为普通合伙人有资格限定。(4)不成立。此时所有出资为合伙企业独立支配。(5)有效。内部约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

(6)平均分担。合伙企业法规定,有约定按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的,平均分担。【案例3-6】

(1)丙以劳务作价出资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不得以劳务出资,丙为该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因此不得以劳务作为出资。

(2)合伙企业的事务由丙和丁执行的做法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人不执行合伙企业事务,不得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由于丙为该合伙企业的有限合伙人,因此其执行合伙企业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的做法是不符合规定的。

(3)合伙人转让出资的约定符合法律规定。根据规定,除合伙协议另有约定外,普通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按照该规定,只要合伙协议中约定了转让的方式,那么就可以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来处理。

(4)合伙企业名称不符合规定。根据规定,有限合伙企业名称中应当标明“有限合伙”字样,该企业名称中并没有标明“有限合伙”,因此是不符合规定的。其名称应该为“稳信物流有限合伙企业”。

(5)各合伙人按照相同比例分配盈利、分担亏损的约定符合规定。根据规定,合伙企业的利润分配、亏损分担,按照合伙协议的约定办理。因此,有限合伙企业合伙协议有约定的,可以按照约定来处理。【案例3-7】

(1)债权人丁能就A合伙企业不能清偿的200万元向有限合伙人丙追偿,因为当第三人有理由相信有限合伙人为普通合伙人并与其交易的,该有限合伙人承担与普通合伙人同等的责任。(2)甲的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合伙协议没有约定的,有限合伙人可同本企业交易。(3)乙的主张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合伙协议没有约定的,有限合伙人可以自营或与他人合作经营与本企业相竞争的业务。【案例3-8】

(1)龙发食品厂承担的保证担保责任也属于合伙企业的债务。(2)根据《担保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龙发食品厂承担的保证责任由于没有约定保证方式因而认定为连带保证责任,而且应认定为在保证期间内向龙发食品厂主张了保证责任,因此龙发食品厂应当依法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3)合伙企业解散时在电视台发布的限期清理债权债务逾期免责的声明对外并不能发生法律效力,因为当事人不能自行做出规定排除对自身所负债务的清偿责任。又根据《合伙企业法》第二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合伙企业对其债务,应先以其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财产不足清偿到期债务的,各合伙人应当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合伙企业解散后并不能免除王某等五人的民事责任,而且债权人于2013年9月起诉王某等要求承担清偿责任并没有超过《合伙企业法》六十三条规定的有效期间。因此王某等五人应当对合伙企业解散前承担的保证责任承担无限连带清偿责任。

【综合实训】

1.(1)“丙只参加具体劳动工作”,此企业为普通合伙企业,丙作为普通合伙人,应有权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

(2)“乙考虑风险,只愿意出资并且仅以所出资本为限对合伙企业负责”,乙是普通合伙企业的合伙人,应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可能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3)合伙企业名称为“大明商贸有限责任商行”,其中不应包含“有限责任”字样,又无“普通合伙”的标明,违反了有关合伙企业名称的相关规定,(4)经营场所应在办理合伙企业设立登记前确定。

2.(1)合伙企业应接受甲公司的索赔请求,虽然王某是在未经其他合伙人同意的情况下代表该合伙企业与甲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但不得以此对抗不知情的善意第三人甲公司,普通合伙企业全体合伙人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应当给予甲公司相应的赔偿。(2)法院强制执行江某的财产份额江某当然退伙,而王某、张某、姚某均表示放弃优先受让权,视为同意某人成为新的合伙人。

(3)由于此债务发生在江某退伙前,江某在退伙后,也应对此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而某人已成为此合伙企业的合伙人,也应对此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因而,在40万元合伙企业财产已不足偿还这笔60万元的债务时,应由王某、张某、江某、姚某、某人以其个人财产对合伙企业财产不足偿还的20万元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第四章 公司法

【案例4-1】

本案包括两种情况。A公司承担的法律责任有所不同,第一,对B与甲订立的合同A公司不承担责任。B虽然是A公司投资建立的子公司,但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子公司与母公司民事责任相互独立,B拖欠的货款应由其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第二,对C与甲签订的合同,A公司承担法律责任。C公司作为分公司,虽可进行经营活动,但不具有法人资格,无独立财产,无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案例4-2】

(1)甲、乙公司的出资符合法律规定,而丙公司以劳务出资不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公司法》第27条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对作为出资的非货币财产应当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法律、行政法规对评估作价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所以从出资形式来看,甲和乙公司的出资符合法律规定。但是丙以劳务出资虽然可以用货币评估作价,但不可以依法转让,故丙公司以劳务出资无效。

(2)丙公司有权单独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根据《公司法》第40条第2款规定:“代表十分之一以上表决权的股东,三分之一以上董事、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公司的监事提议召开临时会议的,应当召开临时会议。”在本案中,丙公司仅以货币出资部分的表决权已达到十分之一,因此有权单独提议召开临时股东会会议。

(3)乙公司的说法不正确,其拥有的表决权尚不足以通过该修正案。根据《公司法》第44条第2款规定:“股东会会议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本案中修改公司章程属于特别决议事项,必须经代表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尚可。而乙公司拥有的表决权尚不到2/3,故该修正案不能通过。

(4)乙公司应当补交差额,甲、丙两公司应对此承担连带责任。根据《公司法》第31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发现作为设立公司出资的非货币财产的实际价额显著低于公司章程所定价额的,应当由交付该出资的股东补足其差额;公司设立时的其他股东承担连带责任。”本案中乙公司用于出资的厂房实际价额只有210万,远远低于公司成立时所作价的330万元(即公司章程中载明的价额),因此要补交差额120万元。甲、丙两公司对此还应承担连带责任。【案例4-3】

(1)本案例中有三种出资形式:即实物,现金,劳务。其中A的出资为实物出资,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B虽然是从银行借的资金,当并不影响其出资能力,故属货币出资,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C的出资是劳务,但以管理能力作为出资不符合我国《公司法》的规定。

(2)甲公司不能成立。因为C的出资不符合公司法要求。【案例4-4】(1)可以。

(2)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土地使用权的评估作价,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出资的,应当依法办理其财产权的转移手续。(3)股东应当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各自所认缴的出资额。股东以货币出资的,应当将货币出资足额存入准备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在银行开设的临时账户,股东不按照前款规定缴纳所认缴的出资,应当向已足额缴纳出资的股东承担违约责任。

(4)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由全体股东指定的代表或者共同委托的代理人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设立国有独资公司,应当由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或者国家授权的部门作为申请人,申请设立登记。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应当自批准之日起90日内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逾期申请设立登记的,申请人应当报审批机关确认原批准文件的效力或者另行报批。

(一)公司董事长签署的设立登记申请书;

(二)全体股东指定代表或者共同委托代理人的证明;

(三)公司章程;

(四)具有法定资格的验资机构出具的验资证明;

(五)股东的法人资格证明或者自然人身份证明;

(六)载明公司董事、监事、经理的姓名、住所的文件以及有关委派、选举或者聘用的证明;

(七)公司法定代表人任职文件和身份证明;

(八)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九)公司住所证明。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必须报经审批的,还应当提交有关的批准文件。(5)符合。【案例4-5】(1)戊不能以劳务出资。

(2)符合。股东人数较少、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不设董事会和监事会。

(3)属公司(或法人)分立。分立前饮料公司的债权债务应当由饮料公司和保健品厂承担连带责任。

(4)应经过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有优先受让权(或购买权)。(5)A银行可以饮料公司和保健品厂为共同被告,也可以饮料公司或保健品厂为被告。因为饮料公司和保健品厂对分立前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6)B公司可以债权人的身份向法院申请保健品厂破产,以清偿其债权。【案例4-6】

王某以华天商城的名义与家电中心签订的购销合同有效。王某因此竞业禁止行为给公司造成的损失,公司可要求王某承担赔偿责任。【案例4-7】

该公司存在着以下与《公司法》规定不符之处:(1)《公司法》第85条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以外,以募集设立方式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本案中,该公司设立总股本3000万元,其中向社会募集2200万元,发起人认购的仅为800万元,仅占公司股本总数的26.7%。(2)《公司法》第113条规定,董事因故不能出席董事会,可以书面委托其他董事代为出席董事会会议。因此,本案中甲的委托合法有效;而乙和丙委托非董事出席,其委托违法无效,因为被委托者无权出席董事会会议。(3)《公司法》第112条规定,董事会会议应由过半数以上的董事出席方可举行。本案中该公司董事会成员为15人,合法出席会议的为6人(即本人出席者5人,甲委托出席1人),不足董事会成员半数以上,董事会会议的召开不符合法律规定。(4)《公司法》第100条规定,本法第38条第1款关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职权的规定,适用于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第38条规定:股东会行使下列职权:……

(八)对发行公司债券做出决议;……故本案中该公司议事日程事项中第(2)该项属于股东大会的职权,不应由公司董事会讨论决定。(5)《公司法》第112条规定,董事会做出决议,必须经全体董事的过半数通过。故本案中由出席会议的董事过半数通过的做法错误。【案例4-8】

(1)7个发起人中有4个住所地在境外的发起人不符合法律规定。《公司法》规定,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2人以上200人以下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本题设立中的公司7个发起人中只有3个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没有超过半数或达到半数。

(2)公司的注册资本是8 000万元,其中7个发起人认购2 500万元不符合法律规定。因为在募集设立的情况下,发起人认购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总数的35%,而本案中发起人认购2 500万元,没有达到35%的比例要求。

(3)所有的出资必须是货币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为了保证资本的确定和充实,公司法规定,发起人除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外,其他股东必须是货币出资。当然,对作为出资的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或者土地使用权,必须进行评估作价,核实财产,并折合为股份。不得高估或者低估作价。

(4)发起人决定成立专门小组,自己发行股份不符合法律规定。《公司法》规定,发起人向社会公开募集股份,应当由依法设立的证券公司承销,签订承销协议。因此发起人是不能自己发行股份的。

(5)认股人在缴纳股款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要求发起人返还股款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根据《公司法》规定,发行的股份超过招股说明书规定的截止期限尚未募足的,或者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发起人在30日内未召开创立大会的,认股人可以按照所缴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要求发起人返还。

(6)创立大会可根据需要,结合市场情况由发起人决定召开的时间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公司法》规定,发行股份的股款缴足后,发起人应当在30日内主持召开公司创立大会。创立大会由认股人组成。

(7)如果公司不能设立,发起人和缴足股款的认股人会共同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因为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应当承担下列责任:①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设立行为所产生的债务和费用负连带责任;②公司不能成立时,对认股人已缴纳的股款,负返还股款并加算银行同期存款利息的连带责任;③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于发起人的过失致使公司利益受到损害的,应当对公司承担赔偿责任。【案例4-9】

(1)公司发生经营亏损后,在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十以上股份的股东请求时,应当召开临时股东大会。本案中该公司的未弥补亏损7000万元已超过注册资本2亿元的1/3。(2)该公司在临时股东大会的召集.召开过程中,存在以下与法律不符的地方:选举和更换董事长,不属于股东大会的职权,应由董事会选举和更换董事长;股东大会不能选举和更换全部监事,因其中有公司职工选出的监事,股东大会只能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更换聘任公司经理,是董事会的职权,不是股东大会的职权;公司合并决议应经出席股东大会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2/3,而不是过半数以上通过。【案例4-10】

(1)本案中胜达科技有限公司利润是:营利利润500万元+投资收益400万元+营业外收支净额300万元=1 200万元。公司实现的利润则是减去以前亏损1 200万元-200万元=1000万元。再依据国家税收的有关规定缴纳所得税,应纳税额:(1 000万元)×税率(33%)=330万元。税后利润则是1 000万元-330万元=670万元,再依据分配原则分配。

(2)我国《公司法》规定了公司利润分配的原则: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上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在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3)依据《公司法》规定,胜达科技有限公司应与A公司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而且,公司合并,应当由公司的股东会做出决议。公司应当自股东会做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30日内在报纸上至少公告3次。公司合并,登记事项发生变更或是增加或减少注册资本的,要依法向公司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案例4-11】

(1)公积金,是指依照法律.公司章程或股东大会决议而从公司的营业利润或其他收入中提取的一种储备金,又称之为附加资本,可用于弥补亏损,扩大公司生产经营,增中资本。股份有限公司依法溢价发行的款项属于公司资本公积金,不能作为股利分配,华声公司将股票发行的溢价款作为股利分配是错误的。

(2)公司向股东分配股利时应遵循非有盈余不得分配原则,按照法定顺序分配,具体讲,分配顺序为:①在税法允许的补亏期限内,以当年全部应纳税所得额弥补公司以前的亏损;②依法缴纳所得税;③弥补以税前所得补亏后仍存在的亏损;④提取法定公积金和法定公益金;⑤提取任意公积金;⑥分配股利。华声公司在刚开始盈利时未弥补以往公司的亏损就分配股利,违反法律规定,必须将分配的利润退还给公司。(3)《公司法》规定,公司的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50%以上,可不再提取,华声公司法定公积金占公司注册资本的55%,可以不再提取法定公积金。《公司法》规定,公司在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10%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并提取利润的5%至10%列入公司的法定公益金,但没有规定上限。所以,只要公司有税后利润,就应提取一定比例法定公益金。据此,华声公司做出停止提取法定公益金的决定是错误的。

(4)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经股东大会决议可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但法定公积金转为资本时,所留存的该项公积金不得少于注册资本的25%,本案中华声公司将全部法定公积金转为公司资本,显然违反了《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五章 合同法

【案例5-1】

本案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合同的概念、特征,分清行政管理关系与民事合同关系差异。根据《合同法》第2条“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的规定以及合同具有平等性、自愿性、合意性和目的性等特征,本案被告工商局具有双重身份,当它对市场进行监督管理时是以行政管理机关身份出现,不受合同法调整;当它以市场主体身份出现时,则为民事主体,与其他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其收取摊位费行为是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因此本案应该作为民事案件审理。【案例5-2】

本案关键在于合同是否成立。根据《合同法》规定,A公司与甲厂之间的合同关系是成立的。理由如下:第一,合同关系是否成立应当看要约人发出的要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A公司向甲厂发出的传真符合要约的特征。第二,A公司发出要约后,没有做出使要约不发生法律效力或者使要约失效的事由。第三,在A公司发出的要约还具有法律效力期间,甲厂即受要约人向A公司做出正式承诺,并且将承诺通知用传真的形式送达你厂。因此,按照新《合同法》规定,A公司与甲厂的合同关系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

正因为上述原因,尽管A公司没有与甲厂正式签订合同书,但A公司与甲厂之间的传真往来已经导致双方合同关系的建立。合同关系建立后,双方当事人应当受合同条款的约束,不得违背合同约定的义务,否则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如果A公司确实已经购货重复,需要解除一份合同,那就应当与甲厂协商;如果甲厂同意解除合同,双方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甲厂不同意,A公司应当履行合同义务,不能拒收货物。【案例5-3】

5月8日生效。承诺通知到达要约人时生效,以信件的方式承诺,该信件到达时为成立的时间。

【案例5-4】

(1)甲方双方签订的木材订购合同有效。《合同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采取要约、承诺方式。”这就是说要约和承诺作为合同订立必须经过的两个阶段,如果缺少了其中一个,合同就不能成立。甲乙双方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提出的要约、承诺等一系列行为均符合有关法律的规定。根据我国《合同法》第25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2)甲方应承担合同违约的全部责任,即应履行合同规定的以750元立方米的价格供应一级红松2 000立方米,并赔偿乙方租赁的滞待费用。【案例5-5】

本案的焦点是被告是否具有欺诈行为。从案件事实看,双方在合同标的物的质量状况方面作了约定,并已在验收后办理交接手续,被告方按约履行,并无欺诈故意。问题在本案双方当事人对于标的物质量认识的不一致,对于“废船”与“旧船”的认识上存在重大误解,故此合同应为可变更、可撤销合同。【案例5-6】

(1)该合同属于无效合同。

依据《合同法》第5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甲公司与乙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故为无效合同。

(2)由于合同为无效合同,合同自始、绝对、确定、永久没有法律拘束力,因此法院应驳回甲公司的诉讼请求。同时,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交易损害了国家利益,法院可以采取民事制裁措施,没收双方用于交易的财产。【案例5-7】

此合同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属于效力待定合同,而王某父亲已明确表示要求退表还款,因而该合同自始无效,林某应归还手表或者赔偿手表价款8万元。【案例5-8】 不承担。A公司行使先履行抗辩权,即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中止履行,直到解除合同。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A公司的正确做法是暂停支付预付款并通知B公司;B公司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并且未提供适当担保时,解除合同。【案例5-9】

(1)甲公司履行义务在先,乙履行义务在后。

(2)不安抗辩权,又称先履行抗辩权,因为《合同法》规定应当先履行义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经营状况严重恶化,可以中止履行。而乙经营状态严重恶化,欠货款未还,资产冻结,有可能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义务的能力,所以甲公司有权中止合同。

(3)条件:①双务合同;②互负债务;③合同义务的履行有先后顺序;④后方经济状况严重恶化;⑤先方有抗辩权;⑥双方合同义务在时间上均已到期。(4)程序:①通知(先方通知后方);②举证;③后方向先方提供担保;④先方中止履行合同;⑤若后方不提供担保;⑥先方可由中止履行合同延续到合同解除;⑦解决合同纠份。(5)经营状况严重恶化,丧失信誉;有丧失或有可能丧失履行债务的能力。【案例5-10】

《公司法》第73条规定:“因债务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在A公司不愿意向B公司追收200万元到期债权的情况下,甲公司为了保护自身债权,可以依法行代们权,向人民法院起诉B公司。因为B公司对A公司负债200万元,A公司对甲公司又负债300万元,所以甲公司可以直接诉请B公司清偿债务,以200万元为限。【案例5-11】

本案中甲公司行使撤销权符合《合同法》第74、75条规定的法定条件:甲乙之间有合法的债权;乙公司实施了两种不正当处分财产的行为并导致其责任财产减少;甲公司的债权至今未还,损害事实已经发生。法院应当支持甲公司的诉讼请求,撤销乙公司的低价转让门面房和无偿赠与车库的行为,判令撤销乙公司低价转让门面房和无偿赠与车库的行为的同时,并判令丙公司将门面房和车库返还给乙公司。【案例5-12】

本案中由于张某不按时供货,经李某多次催促后仍不履行,张某的行为已构成单方违约。据此,李某拥有合同的解除权,李某可依照法律规定,有权请求法院判决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由于张某的违约行为给李某造成多支付一部分石料款,这部分的损失应由张某承担,并且须退还李某的3万元预付款。【案例5-13】

(1)汽车买卖合同有效。因为双方主体资格有效,订立合同的程序、标的物均合法。(2)卡车受损应由工厂承担责任,因为根据《合同法》142条的规定,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在标的物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本卡车尚未交付,受损的风险应由工厂承担。(3)甲有权要求退车,因为根据《合同法》111条的规定,受害人有权合理选择要求对方承担修理、更换、重作、减少价款等违约责任。

(4)甲不能既请求工厂支付违约金,同时要求双倍返还定金,因为根据《合同法》116条的规定,不能同时选择两种罚则。

(5)甲可以请求工厂赔偿经营损失。因为根据《合同法》113条的规定,一方当事人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相当于违约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

(6)甲可以同时请求工厂支付6 000元的违约金和支付每天50元的迟延履行违约金。因为根据《合同法》第114条的规定,这两种违约金分别适用于不同的情形,对应于两种不同的违约行为。【案例5-14】

(1)甲是定金的给付方,乙是接受方。甲违约。

(2)不合法。依据法律规定定金比例,不超过20%,本题定金(30/81)X100%=37%>20%所以不合法,已超17%比例。

(3)法定的定金金额81万×20%=16.2万元超30万-16.2万元=13.8万元

(4)不合法。根据《合同法》115条规定: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无权请求返还定金。

(5)定金金额交不超过16.2万元,剩余为30-16.2=13.8万元。所以16.2万元作为定金不予返还甲;13.8万元作为预付款返还甲。

【综合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A

5.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CD

3.ACDE

BCE

5.AD

三、案例分析

1.(1)甲公司中止履行合同合法。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行使不安抗辩权,中止合同履行:A、经营状况严重恶化;B、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C、丧失商业信誉;D、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在本题中,乙公司因突发火灾导致厂房、布料和大部分机器设备被烧毁,说明乙公司有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可能,因此甲公司可以中止履行合同。(2)甲公司提出解除合同合法。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延迟履行债务,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在本题中,由于服装销售季节性很强,乙公司的延迟履行致使甲公司无法实现合同目的,因此甲公司可以依法提出解除合同。

(3)甲公司主张解除合同的行为是合法有效的,该合同自甲公司解除合同的通知到达乙公司时解除。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合同解除后,合同解除后,尚未履行的,终止履行。合同已经履行的,根据履行情况和合同性质,当事人可以要求恢复原状、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有权要求赔偿损失。在本题中,尚未履行的3万套服装不再履行,对已经履行的2万套服装,由甲公司支付尚欠乙公司的100万元货款。

2.(1)部分无效,定金合同中超过20%飞部分无效。(2)不会,定金合同是从合同。(3)不可以,《合同法》116条规定,定金与违约金只能选择一项适用。(4)不可以,合同责任具有相对性。

3.乙与丙之间的买卖合同属于效力未定的合同。该合同有权利瑕疵(出卖人无所有权、处分权),有权利瑕疵的合同经追认可以生效,可追认的合同就是效力未定的合同,即有权利瑕疵的合同不一定都是无效合同。丙对该幅字画享有所有权,丙善意取得所有权。

第六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案例6-1】是,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案例6-2】构成,属于欺骗性交易行为。【案例6-3】是,属于商业贿赂行为。

【案例6-4】属于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案例6-5】是。反光材料厂的行为属于以利诱手段获取权利人商业秘密的行为。【案例6-6】不合法,属于低价倾销行为。【案例6-7】是,是不正当搭售行为。

【案例6-8】是,属于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案例6-9】是一种诋毁商誉行为。

【案例6-10】属于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案例6-11】属于强制交易行为。【案例6-12】属于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案例6-13】是,监督检查部门应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并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的罚款。

【案例6-14】是,停止违法行为,根据情节轻重处以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应该由工商行政部门对其行为进行监督。

【综合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A

4.A

5.B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BC

3.DE

4.ABCE

5.ABC

三、案例分析题

1.(1)有11种。分别为欺骗性交易行为、商业贿赂行为、引人误解的虚假营销行为、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低价倾销行为、不正当搭售行为、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诋毁商誉行为、;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公用企业或者其他依法具有独占地位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和串通招标投标行为。

(2)B企业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属于低价倾销行为。

(3)B企业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构成了低价倾销。(4)依照《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0条的规定要求赔偿,还可以依照相关法律(如民法通则、价格法等)的规定保护被侵害的经营者的利益。

2.(1)甲旅行社的行为已构成不正当竞争,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雇员或职员的“跳槽”行为是企业的商业秘密被泄露的主要渠道。甲旅行社利用高薪利诱乙旅行社职员泄露乙旅行社的经营信息,致使乙旅行社业务骤减,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商业秘密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财产,具有不可侵犯性,任何人均负有不可侵犯的义务,雇员也不例外。以上案例的雇员“跳槽”以及泄露商业秘密行为都有构成侵权,应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获取被泄露商业秘密的甲旅行社采用了不正当竞争手段,也应承担侵权责任,给予相应的制裁。

3.(1)C服装厂与A单位之间的交易行为是合法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商业贿赂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回扣。回扣是指在商业购销中,卖方从明确标价应支付价款外,暗中向买方退还钱财及其他报偿以争取交易机会和交易条件的行为。回扣的特征之一是从帐外秘密给付。由此看C服装厂与A单位之间没有秘密给付。A单位和C服装厂所签合同中的确10%的优惠是折扣,折扣是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以明示的方式减扣或送让给对方一部分款额,促成交易的一种促销手段,不属于商业贿赂,是一种合法行为。

(2)介绍人B所取的是介绍人劳务报酬也称佣金。佣金也是经营者以明示的方式给付,并明示入账的。所以介绍人B收取1000元佣金是合法的。

第七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案例7-1】

应当。因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4条还规定,农民购买、使用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生产资料参照本法执行。【案例7-2】

(1)侵犯了消费者张女士的知情权、公平交易权。

(2)不合法。依据《消法》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声明、通知、店堂告示等方式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店堂告示、声明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3)《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格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所以本案中百货商店应该给张女士退货,并按价款的一倍给张女士给予赔偿。

【案例7-3】

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使用其他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使用人,他们因产品缺陷而导致其人身和财产损害时,也可以以消费者的身份主张权利。因为饭店属于餐饮服务业的经营者,小波作为接受饮食服务的顾客,虽然其并未直接支付服务费,但仍然是消费者;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即消费者享有安全保障权。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1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人身伤害的,应当支付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据此,饭店应赔偿小波因其侵权而产生的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适当的精神损害赔偿金、后续治疗费等费用。【案例7-4】

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服务的不同情况,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查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售后服务等,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案例7-5】

侵犯了王先生的自主选择权。因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有权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服务进行比较、鉴别、挑选、购买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选择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的权利,其他任何人不得干涉,不得强迫消费者接受他不需要的商品或服务。【案例7-6】

不合理。因为司机违反了公平交易的原则,应正常收取出租车服务费64元,而不应该向林女士多收16元钱。【案例7-7】

(1)维护尊严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务时所享有的其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4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及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身体及携带的物品,不得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2)已经侵权。自选超市应公开向李某赔礼道歉。【案例7-8】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第19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真实信息的义务的相关规定,保险公司应全额退还保费。【案例7-9】

评析:第一项措施。应为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租赁他人柜台或场地的经营者,应当标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案例7-10】

有权要求赔偿。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服务,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依法经有关部门认定为不合格的商品,消费者要求退货的,经营者应当负责退货。还应赔偿消费者的损失。” 【案例7-11】 不合理。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4条的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声明、通知、店堂告示等方式做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店堂告示、声明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经营者自我规定的有关行业规定或经营条款,如果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抵触,其内容是无效的。【案例7-12】近几年,网络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购物风尚。远程购物的“非现场性”导致消费者和商家的信息极不对称,因为消费者无法直接接触商品进行全面了解和挑选,仅靠商家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难免有误差,如果碰到不讲诚信的商家,隐瞒了商品的负面信息,消费者易遭受损失。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针对网络等远程购物方式赋予了消费者七天反悔权,旨在促进买卖双方的平等地位。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上述案例中的张小姐有权要求退货。【提醒】反悔权仅适用于网络等远程购物方式,消费者直接到商店购买的物品,不适用该条规定。另外反悔权的期限是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根据商品性质不宜退货的商品不在此列。【案例7-13】

个人信息被随意泄露或买卖,消费者的正常生活受到严重干扰。谁都知道是商家“出卖”了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但却没人管也没地方去投诉。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首次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消费者权益确认,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

【提醒】虽然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将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进行确认,但目前仅停留在文字上,具体操作性不强。如果个人信息被泄露,消费者如何取证、维权,相关经营者将被如何处罚,有待进一步规定。【案例7-14】

(1)是违法的。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关于经营者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及携带的物品的规定,侵犯了刘某的人格权。

(2)可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协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

(3)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3条规定,服装陈列厅老板应当承担为刘某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的法律责任。【案例7-15】

网上购物方式同普通购物不同,对于商家是否具经营资质、信誉等情况,买家无从查证,这就需要网络平台加强审查和监管。但另一方面,由于卖家众多,网购平台只是提供一个交易平台,买卖自由,双方自愿,要求网购平台进行直接监管也是不现实的。为此,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网购平台的责任进行了清晰定位,即网购平台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承担赔偿责任。上述案例中,根据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李女士有权要求网购平台赔偿。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案例7-16】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不仅将惩罚性赔偿的倍数由“退一赔二”变为“退一赔三”,还对赔偿的最低数额进行确定。上述案例中,超市的行为明显构成价格欺诈,根据新《消法》,孙小姐能获得3倍赔偿,由于该数额低于500元,因此孙小姐可以获得500元赔偿。

【提醒】此赔偿原则仅针对经营者存在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所谓欺诈消费者的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综合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ABCD

3.ABCD

4.ABCD

5.AB

三、案例分析题

1.(1)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致消费者健康权受到损害,侵犯了消费者王某的安全保障权。(2)销售假冒产品的行为构成了欺诈经营,消费者王某可主张惩罚性赔偿责任,可要求美容院赔偿其医疗费、误工费等;还可要求美容院除返还购物款外,支付其购物款一倍的赔偿金。

2.(1)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李某的人格尊严权、人身安全权受到了侵犯。(2)李某可以通过五种途径解决纠纷,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与经营者协商;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条款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起诉。从本案情况看,第一和第四种途径无法采取,李某可采用其他方式。

3.李某可以向甲公司、乙公司、丁公司要求赔偿。根据《消法》的规定,消费者在展览会、租赁柜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展览会结束或者柜台租赁期满后,也可以向展览会的举办者、柜台的出租者要求赔偿。因为这不是产品质量责任,没有造成其他财产或人身伤害,所以李某不能向生产厂家丙公司要求赔偿。

第八章产品质量法

【案例8-1】

外国某集团在我国建立的玩具厂,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应当适用《产品质量法》。同时,结合案例所述情况,该玩具厂所生产的电动玩具属于《产品质量法》所称的产品范围。因为,第一,电动玩具这类产品是通过劳动者加工、制作完成的;第二,该厂所生产的电动玩具是投入流通领域销售以获取利润为目的的。另外,由于该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工商行政部门给予玩具厂行政处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

课堂讨论评析:暴露处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体制上的许多漏洞。

课堂讨论评析:首先,在中国的丰田汽车主要是以合资的形式,这跟丰田在美国等国多采用独资的形式不同;第二,丰田很多车在中国没有投产和进口;第三,中国国内厂商可能更多采用维修而非召回的方法应对汽车故障;第四,丰田在召回过程中确实存在对不同国家汽车差别待遇的问题。【案例8-2】

本案中高压锅的生产者生产的高压锅应当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必须具备高压锅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销售者应当进货检查验收,应验明高压锅的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并采取措施,保持所销售高压锅的质量。而事实上,高压锅气垫圈损坏,存在密封不严以及漏气现象,导致损害后果,对此,销售者应当承担责任。【案例8-3】

不合法,属于以假充真行为。【案例8-4】

商场应当进货检查验收,应验明冰箱的合格证明和其他标识,并采取措施,保持所持有销售冰箱的质量,因此商场对出售不制冷、温控器失灵的冰箱应当承担责任。【案例8-5】

(1)不成立。依照《产品质量法》第10条: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对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向产品质量监督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检举。

(2)应当承担责任。依照《产品质量法》第40条:售出的产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①不具备产品应当具备的使用性能而事先未作说明的;②不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的;③不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的。【案例8-6】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2条的规定,由于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任强的受伤是由于电视机爆炸而导致的。在产品检验过程中,又无法断定到底是商家的责任,还是用户使用过程中的责任,而商场也无法举证是任强使用的过错,也无法指明是生产者或者供货者所提供的产品有缺陷。根据《产品质量法》的立法精神,产品质量纠纷是采用严格的责任制度。因此,本案的责任应当由商场来承担。【案例8-7】

某厂不同意赔偿的做法正确。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9条的规定,生产者能够证明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不承担赔偿责任。本案中,某厂开发的新型节能炉具,只是样品,且数量只有10件,在封存其间丢失流入市场,导致存在重大缺陷的产品在居民使用时发生爆炸,造成一定的伤害。某厂只要能证明此炉具未曾投入市场,则其可以免除产品质量责任。【案例8-8】 本案中,王某因在某工业医院做美容手术造成美容不成反而毁容,其人身权益受到严重损害,她依法有权向服务者医院要求赔偿。王某可主张医疗费、交通费、误工费、美容伤残金、精神损害赔偿。

【综合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B

4.A

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

2.AD

3.AC

4.AD

5.ABCD

三、案例分析题

1.气筒确实存在缺陷,但该气筒只是机械厂的样品,未投入流通,刘某并非消费者或用户,因此,气筒因缺陷造成刘某的损害不适用产品质量法解决而应依民法的规定进行处理。2.宋某购买的电视机出现严重质量问题,销售者与生产者或供货者在订立买卖合同时又未明确地约定事后处理纠纷的方式,则销售者依法负有产品瑕疵担保责任,应根据消费者宋某的要求予以修理、更换或者退货。因为本案中宋某所购电视机已经达不到使用的要求,商场应予以更换;如宋某要求退货,商场也不得拒绝。

第十二章劳动合同法

【案例12-1】

《劳动合同法》第26条规定,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李某利用假文凭骗取公司信任,双方签订的是无效劳动合同。据此,上述公司有权对此劳动合同实施撤销,李某不但没有权利要求得到只有解除合同才可能有的经济补偿金和代通知金,而且如果李某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公司有权要求赔偿。【案例12-2】

杂志社与张某的劳动合同期满后,张某仍在杂志社工作,杂志社没有表示异议,视为双方同意以原条件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据此,双方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事后,杂志社不再聘用张某,应认定为自行解除与张某的劳动关系,应向张某支付经济补偿金。【案例12-3】

公司提出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设定了一周的期限和书面同意的条件,刘先生未在公司设定的期限内以书面形式表示同意,表明刘先生未能在公司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时达成解除合同的协议;此后,刘先生在公司设定的期限和条件之外提出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应是刘先生另行向公司提出的协商解除合同要求。双方尽管最后还是协商一致依法解除了劳动合同,但由于是刘先生提出协商解除要求的,根据以上规定,公司没有支付额外奖励金和经济补偿金的法定义务,因此刘先生要求公司支付额外奖励金和经济补偿金均无法律依据。【案例12-4】

小周于2008年10月进入该公司工作。于2009年4月意外受伤入院,依法拥有3个月的医疗期,而广告公司做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决定是在小周入院1个月以后,尚在小周依法拥有的医疗期内,因而广告公司的做法不正确,不合法。

【综合实训】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B

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2.ABCD

3.ABCD

4.ABCD

5.ABC

三、案例分析题

1.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在劳动者已履行劳动义务的情况下,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的数额、日期或方式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且用人单位要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在该案例中,用人单位没有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按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因此,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所欠付的劳动报酬,并支付延期支付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竞业限制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劳动者在任职期间或者离任后的一定期间内,不得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所任职的企业同类性质的行业,不得泄露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限制恶意竞争,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与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签订竞业禁止条款。同时,根据竞业限制的规定,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的竞业限制期间将不能利用自己比较占优势的从业技术进行劳动,从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竞业禁止这种对劳动权能的限制,必将导致劳动者竞业禁止期间收入的降低,往往会造成劳动者生活质量的下降。为了保障劳动者竞业禁止期间的生活质量,《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对经营限制的适用主体、行业范围、时间范围、区域范围、经济补偿、违约金等都进行必要的合理性限制。因此,竞业禁止对用人单位来说,其应当支付竞业禁止劳动者在竞业禁止期间的经济补偿金,并在与劳动者约定竞业禁止条款时,对竞业禁止劳动者的主体范围和保密事项范围、竞业禁止的地域范围和竞业禁止年限进行合理的限制。否则,用人单位不约定竞业禁止经济补偿金或不实际支付该经济补偿金的,竞业禁止约定条款对劳动者无效。在该案例中,用人单位尽管与劳动者约定了竞业限制条款和违反竞业限制劳动者应当支付违约金的条款,但是,由于用人单位并没有按照法律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因此,该竞业限制义务就终止,即劳动者无需支付违约金。因此,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在该案例中,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拖欠的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同时,竞业禁止条款对劳动者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试用期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因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最多可以约定二个月的试用期。劳动者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了6个月的试用期,其中4个月是违法试用期,那么用人单位除了不能索回劳动者已经获得的6个月的试用期工资6000元外,还必须按照试用期满后的月工资标准1500元,再向劳动者赔偿这4个月的工资6000元。

上一篇:石雕教案下一篇:保安员工个人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