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程序公司管理制度

2024-05-09

设备管理程序公司管理制度(精选8篇)

篇1:设备管理程序公司管理制度

公司 环境因素鉴定管理程序 1、目的 找出本公司重要环境因素,以作为环境方针及目标指标的制定依据。、适用范围 本公司所有的环境因素。、职责 4.1、各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因素的收集。

4.2、推行小组负责环境因素的鉴定评估。

4.3、企划部负责环境因素的汇总、编号、分发。

4.4、管理者代表负责环境因素鉴定结果的审批。、管理程序 4.1、环境因素鉴定的工作流程(见附件一)

4.2、环境评审(体系建立之前的环境评审称初始环境评审)

4.2.1、公司应从活动、服务、产品中列出对环境有影响的环境因素清单,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A.向大气的排放;

B.向水体的排放; C.废物管理; D.土地污染; E.原材料与自然资源的使用; F.其它当地环境问题和适应性问题 4.2.2、在收集环境因素时要考虑正常运行情况,异常情况(非正常、维修保养、开停机等)和可预见的紧急情况。

4.2.3、在收集环境因素时还应考虑过去的,现在的及将来的状况。

4.2.4、各部门负责人收集本部门的环境因素,并评比其数量,发生的频率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将此信息填写在《环境因素登记表》和《间接环境因素登记表》中。

4.2.5、环境因素的编号 按顺序号编写,并在备注栏中注明异常或紧急情况。

4.3、重要环境因素的判定评比 4.3.1、原材料及能资源的评比 A.能资源性质——(C)

1.利用可再生或可循环使用的,或不缺乏。

(1 分)

2.利用不可再生或不可循环使用的,或已缺乏。

(2 分)

3.使用有毒的,或限制使用的。

(3 分)

B.能资源及原材料的消耗量——(P)

1.日常使用情况已没有可降余地

(1 分)

2.日常使用情况有稍许可降余地

(2 分)

3.日常使用情况存在浪费

(3 分)

得分

R=C×P

当R≥6分

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4.3.2、固体废弃物评比 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管理的都为重要环境因素,公司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列为重要环境因素。其它各部门的评分标准:

A:分解性 1.易于分解

(1 分)

2.不易分解

(2 分)

3.特殊的/有毒的 (3 分)

B. 回收及处理 1.有回收或已有合格处理

(1 分)

2.没有回收或没有合格处理

(2 分)

C.产生量 1.每月产生量小于

10kg

(1 分)

2.每月产生量大于 10kg 小于 100kg(2 分)

3.每月产生量大于

100kg

(3 分)

得分 R=A×B×C

当 R>6 分时列为重要环境因素。

4.3.3、噪声的评比 厂界噪声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现场噪声的评比:

A. 分贝值

B.暴露时间 ≤85

(1 分)

小时

(1分)

≤88

(2 分)

小时

(2 分)

≤91

(3 分)小时

(3 分)

≤94

(4 分)小时

(4 分)

大于 94

(5 分)

大于 8 小(5 分)

得分R=A×B

当R>5分时及A>94分时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4.3.4、对共有有污染性质(液体)的评价方法:

A.发生频率 1.每天发生(6 分)

2.每周发生(5 分)

3.每月发生(4 分)

4.每季发生(3 分)

5.每年发生(2 分)

6.几年发生(1 分)

B.严重性 1.对环境或健康影响较小

(1 分)

2.对环境或健康有短期影响

(2 分)

3.对环境或健康有长期影响

(3 分)

4.对环境或健康有不可恢复的重大影响(5 分)

C.影响范围 1.影响工作现场(1 分)

2.影响厂区环境(2 分)

3.影响地区环境(3 分)

4.全球性影响

(4 分)

得分 R=A×B×C

R≥30 分及 B=5 分时判为重要环境因素 4.3.5、公司根据上述各项评分结合公司实际情况最终决定重要环境因素,并记录在《重要环境因素记录表》及《环境因素判定表》中。

4.3.6、间接环境因素根据公司对相关方的影响能力及环境因素的环境影响程度,由质量环境推行小组开会讨论最终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并决定是否纳入目标指标管理。

4.3.7、无法量化及难以评分的环境因素可由质量环境推行小组开会讨论是否判为重要环境因素,并决定是否纳入目标指标管理。

4.3.8、不符合法规的环境因素,有相关方报怨或提出要求的环境因素直接判为重要环境因素,并纳入目标指标管理。

4.4、环境因素的修改 4.4.1、环境因素及重要环境因素应保持其适用性,如有下列情况应考虑重新审查和评估:

A..公司的活动、产品、服务有变更时; B.法规变更时;相关方意见有重大变化时; C.工厂有重大变化时(新增工程、工艺改变等); D.其它需做修改时。

4.4.2、若无 5.4.1 情况时,则公司应每年定期评比环境因素的适用性。

4.4.3、重新修改时应遵循本程序所述的步骤执行,并修改相应的记录。、相关文件 5.1、《 环 境 法 规 及 其 他 法 制 与 评 价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24-2003

5.2 、《 环 境 目 标 指 标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25-2003 5.3、《 文 件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02-2003 5.4、《 废 水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27-2003

5.5 、《 废 气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28-2003 5.6、《 固 体 废 弃 物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29-2003 5.7、《 噪 音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30-2003 5.8、《 化 学 品、油 品 管 理 程 序 》

QEM/MZD-231-2003 6、相关记录 6.1、《环境因素记录表》

6.2、《间接环境因素记录表》

6.3、《环境因素判定表》

6.4、《重要环境因素记录表》

附件 1:《环境因素鉴定流程图》 件 附件 1 :

环境因素鉴定流程图

环境评审开始

活动、产品及服务的确定 环境因素收集、编号 环境因素判定 环境法规 相关方要求

篇2:设备管理程序公司管理制度

(一)、首营企业、品种审批程序 „„„„„„ 2

(二)、产品进货程序 „„„„„„„„„„„ 3

(三)、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四)、入库及发货程序

(五)、出库复核程序

(六)、在库养护程序

(七)、不合格产品的确认程序

(八)、质量信息流转程序

(九)、质量查询、投诉工作程序 „„„„„„„„„ „„„„„„„„„„ „„„„„„„„„„„ „„„„„„„„„„„ „„„„„„„ „„„„„„„„„ „„„„„„ 4 5 6 7 9 11 12

(一)首营企业、品种审批程序

1、采购部门应协助质量管理机构建立、健全和更新“合格供货方”资料档案。

2、首营企业按有关管理制度办理审批手续。

3、对拟采购的医疗器械,查看其合法的产品注册证,了解供货单位的质量保证能力和履行合同的能力。

4、对拟采购进口医疗器械,收集国外厂商在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注册的证书,收集进口医疗器械注册证及进口检验报告书复印件加盖供货单位质管机构的红色印章。

5、根据购货计划表,以“合格供货方”档案中拟出需采购医疗器械的生产和供货单位。

6、相同品名、规格的产品应择厂、择优、就近进货。

7、采购部门根据用户和患者的需要及生产单位提供的产品资料,提出申请,填写首次经营品种的审批表。

①、收集生产企业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产品质量标准;法人授权委托书;业务代表身份证明,税务登记证,物价批文。

②、收集药品说明书、样品、首批到货产品的出厂检验报告单。

以上资料需盖该生产企业的红色印章。

8、首次经营品种的审批表经采购部门、物价部门签署意见后,连同收集的资料报质量管理机构审核。

9、质管机构审核(必要时去现场考察),签同意意见。

10、报分管质量经理审批、签字。

11、按采购程序执行。

(二)产品进货程序

1、采购部门计划员根据实际库存消耗制定、季度或月份进货采购计划。

2、计划提交采购小组(采购部、营销部、质管部、财务部人员组成)讨论、修改、审定。

3、质量管理机构对计划所列商品合法性及其供货渠道的质量信誉与质量保证能力进行审核。

4、采购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交各类别采购人员具体执行。

5、临时调整采购计划、审批程序同1—4条。

6、每月召开采购部门与营销部门、质管部、配送中心的联合会议,沟通商品在销售、使用、储运环节中的信息和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购进计划。

7、各类别采购员应严格执行业务经营质量管理制度。

8、标准合同应明确签订以下质量条款:产品应符合质量标准和有关质量要求;附产品合格证;产品包装符合有关规定和货物运输要求;进口产品应提供符合规定的证书和文件。

9、与签订质量保证协议的供应商采取传真、电话等方式订货须建立非标准合同采购记录,对所订产品的质量有简明约定。

10、要求供货方提供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并明确产品的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负责期、包装标志、包装要求等合同条款。

11、按《经济合同法》签订一般合同条款。

(三)质量检查验收程序

1、验收员凭通知医疗器械入库凭证(合同、销退通知单、运单、有关证明文件等)对入库医疗器械逐批按《质量检查验收管理制度》和有关医疗器械质量标准进行验收。

2、验收时,首先清点大件,要求到货与入库凭证相符,然后对照入库凭证所列项目逐一核对品名、规格、数量、有效期、生产厂名、批号、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灭菌批号、产品注册证号、注册商标、合格证等。

3、按抽样规定进行抽样,并对抽样品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4、验收完毕后,对抽样品及包装进行复原并在包装封口处封签,及时填写产品入库验收记录,做到完整、准确、字迹清楚。

5、医疗器械须货到一个工作日内验收完毕,特殊产品须半个工作日验收完毕,电脑打出入库单,并签名负责。

6、如遇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器械或对其质量有疑问的医疗器械,坚决实行质量否决权,拒绝入库。填写拒收报告单通知质管员进行复验,凭复验结果做出入库或退货处理。

(四)入库及发货程序

1、保管员凭运输组的运输凭证收货,医疗器械入待验区,立即通知验收员。

2、保管员凭验收员签字的入库单进行项目、数量的核对,核对无误后在电脑上签名确认输入电脑库存,建立库存明细帐,将电脑打出的入库单分送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医疗器械进行入库储存。

3、医疗器械按规定的储存要求专库、分类存放。

4、按温、湿度要求储存于相应的库中。

5、按产品类别分区存放,分批号按效期的远近分开堆垛。

7、搬运和堆垛应严格遵守医疗器械外包装图示标志的要求,并按“五距”(医疗器械与墙、屋顶房梁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库房散热或供暖管道的间距不小于30厘米,与地面的间距不小于10厘米)要求规范操作。怕压医疗器械应控制堆放高度。

8、运输员根据各库报送的运输单,进行整理归类,统计待运商品的件数。

9、按路程长短和需运的单位与商品件数合理安排,做到待发商品当天内送达各客户。

10、根据有关规定与客户办好货物交接手续,签回运输单据。

(五)出库复核程序

1、医疗器械出库遵循“先产先出”、“近期先出”和按批号发货的原则。由仓库发货员依照业务部门开具的配送凭证准备相应的货物。

2、发货员按配送凭证对实物进行质量检查和数量、项目的核对,发货完毕应在配送凭证上签名,以示负责。如发现以下问题应停止发货,并报有关部门处理:

(1)、医疗器械包装内有异常响动

(2)、外包装出现破损、封口不牢、衬垫不实、封条严重损坏等现象;

(3)、包装标识模糊不清或脱落;

(4)、医疗器械已超出有效期。

3、复核员按配送凭证上所列项目逐项复核商品品名、规格、数量、厂牌、批号、有效期、件数及质量情况和配送单位等。做到数量准确、质量完好、包装牢固、标志清楚。

4、医疗器械出库复核完毕,复核员应在配送凭证上签名,并立即建立出库复核记录,该记录应包括配送单位、品名、型号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灭菌批号、生产厂商、数量、销售日期、质量状况和复核人员等项目。

6、复核完毕医疗器械应放在发货区待发。

7、进口医疗器械应随货附符合规定的盖配送中心原印章的进口审批文件复印件。

8、发货员统计件数填写运输单,把待发医疗器械交与运输员,签回运输单存查。

(六)在库养护程序

1、仓库设备设施规定

(1)、企业应按经营规模设置相应的仓库,其面积(为建筑面积,下同)

(2)、具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室内仓库。

(3)、库区地面平整,无积水和杂草,无污染源。

(4)、企业药品储存作业区、辅助作业区、办公生活区应分开一定距离或有隔离措施,装卸作业场所有顶棚。

(5)、企业有适宜产品分类保管和符合产品储存要求的库房。

(6)、企业应根据所经营产品的储存要求,设置不同温、湿度条件的仓库。各库房相对湿度应保持在45—75%之间。

(7)、库房内墙壁、顶棚和地面光洁、平整、门窗结构严密。

(8)、库区有符合规定要求的消防、安全设施。

(9)、仓库应划分待验库(区)、合格品库(区)、发货库(区)、不合格品库(区)、退货库(区)等专用场所,以上各库(区)均应设有明显标志。

(10)、仓库应有保持医疗器械与地面之间有一定距离的设备。

(11)、仓库应有避光、通风和排水的设备。

(12)、仓库应有检测和调节温、湿度的设备。

(13)、仓库应有防尘、防潮、防霉、防污染以及防虫、防鼠、防鸟等设备。

(14)、仓库应有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照明设备。

(15)、仓库应有适宜拆零及拼箱发货的工作场所和包装物料等的储存场所和设备。

(16)、企业储存特殊管理的产品的专用库(区)应具有相应的安全保卫措施。

(17)、企业应在仓库设置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符合卫生要求的验收养护室。

2、医疗器械养护的规定:

(1)、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应指导保管人员对医疗器械进行合理储存。

(2)、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应检查在库医疗器械的储存条件,配合保管人员进行库房温、湿度的监测和管理。每日应上午9:30—10:30、下午3:30—4:30各一次定时对库房的温、湿度进行记录。

(3)、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应及时采取调控措施,并予以记录。

(4)、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应对库存医疗器械根据流转情况定期进行养护和检查,即入库三个月的医疗器械按“三、三、四”的原则,按季巡查,重点品种按月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5)、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对由于异常原因可能出现问题的医疗器械、易变质医疗器械、已发现质量问题医疗器械、储存时间较长的医疗器械,应抽样送检。

(6)、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悬挂暂停发货牌并及时填写复检通知单通知质量管理机构复查处理。

(7)、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应于每月5日前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医疗器械等质量信息。

(8)、医疗器械养护人员应负责养护用仪器设备、温湿度检测和监控仪器、仓库在用计量仪器及器具等的管理工作。

(9)、保持库房、货架的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扫除和消毒做好防火、防潮、防水、防热、防毒、防虫、防鼠、防污染工作。

(七)不合格产品的确认程序

1、购进医疗器械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由验收员填写“拒收报告单”报质管部,质管部鉴定后明确拒收意见的医疗器械入退货库(区),保管员登入不合格品台帐,并及时办理退货手续,退原发货单位;或入不合格品库报废处理。

2、(1)在库养护检查,出库复核发现的不合格医疗器械应立即挂黄牌暂停发货,养护员填写“质量复查报告单”报质管部。

(2)质管部立即进行电脑停售,并填写“停售通知单”报业务部门。

(3)质管部经复查确认合格的则办理电脑解除停售手续,并填写“解除停售通知单”送业务、仓储部门摘去黄牌继续销售;确认不合格的,则由业务员办理“不合格品移库单”,商品移入不合格品库,保管员登入“不合格品台帐”,已配送出库的,由业务部门发出“产品收回通知单”进行回收。

3、配送退回医疗器械经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入不合格品库,保管员登入“不合格品台帐”。

4、经确认的不合格医疗器械,质管部根据《医药商品调拨责任制》的规定,明确鉴定处理意见,即:由供货方负责的按退货处理,由业务部门填写“进货退出通知单”,通知配送中心退货;超出供方负责范围期限的按报废处理,由保管员填写“报损审批表”,报业务、质管、财会部门审核,由总经理审批报损。

5、已办理报损审批手续的报废医疗器械,定期由保管员列出清单,质管部写出“销毁医疗器械报告”(附销毁产品的清单),经分管业务经理审批和有关部门核对签字后,由质管部组织人员进行销毁,销毁过程质管部应做记录,特殊管理医疗器械的销毁应报药监部门监毁。

6、各级医疗器械监督部门抽查检验不合格和文件通知,禁止销售的医疗器械,按有关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7、质管部建立所有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报损、报告、销毁记录等内容的质量问题档案。

8、每半年质管部应会同责任部门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情况分别进行一次汇总分析,写出汇总分析报告,报分管质量、业务和储运的副经理,作为进行医疗器械质量分析和质量责任划分的依据,并由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

(八)质量信息流转程序

1、由采购人员对拟建立业务关系的供购货单位和拟购进商品的合法性证明按规定收齐,初审后送质管部复审。

2、质管机构对采购员提供的证明文件按规定要求认真审核。

3、审核合格后按档案管理要求由质管机构建立商品合法性质量档案,采购部门建立企业供购货单位档案。

4、质管机构建立审核合格的供货单位及商品目录。

5、质管和采购部门建立的档案按公司规定定期归档保存。

1、质量事故发生后当日必须上报质量管理部,重大事故还须同时上报总经理。

6、质管部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前往现场,查清原因。

7、质管部于两天内向总经理做书面汇报。

8、制定整改防范措施,9、教育与处罚并重,根据事故的大小追究处理有关人员的责任

(九)质量查询、投诉工作程序

一、目的:规范公司受理用户投诉的过程,对过程实施控制,及时解决客户提出的问题。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用户投诉的受理。

三、职责

1、用户投诉受理专员:客户服务中心设置用户投诉受理专员,负责受理客户的各类问题,分类转发客户问题至相关解决部门,并监督问题的解决过程。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负责协调并督办客户各种问题的解决,与客户保持信息沟通。

2、售后服务管理部门:负责办理技术服务方面问题及产品咨询问题、解决客户培训方面的问题。

四、工作程序

1、客户问题类型

客户投诉问题包括两大类:正常请求问题;客户投诉问题。

(1)正常请求问题:产品询问、培训问题、产品实施维护问题、服务问题。

◎ 产品询问:客户对公司产品以及服务信息的询问。

◎ 培训问题:客户对用户培训问题的询问。

◎ 产品实施维护问题:客户反应在使用公司产品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服务问题:客户对公司提供技术服务的各种问题咨询。

(2)客户投诉

客户投诉包括:产品维护问题;服务质量问题。

◎ 产品维护问题:客户反应产品维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 服务质量问题:客户反应公司提供的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

2、客户问题的受理方式 公司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通过电话~传真、EMAIL~WWW网站、现场等方式受理客户投诉。

(1)电话~传真方式:通过公司免费800或其他电话受理客户问题,也可通过传真受理客户书面问题。

(2)EMAIL~WWW网站方式:通过电子邮件或公司WWW网站受理客户问题。

(3)现场投诉方式:通过走访客户,在客户现场受理客户问题。

3、客户问题记录

(1)在受理客户问题时,客户问题受理专员详细询问客户问题并准确填写“客户问题记录”。客户问题受理专员负责填写客户基本情况。在受理客户请求时,应注意了解客户的单位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传真~EMAIL帐号,以建立客户有效的联络途径。

(2)问题请求描述,客户问题受理专员应确定理解用户的请求和期望,对于复杂问题必要时可要求客户将问题通过传真或邮件提交客户服务中心,作为客户问题详细内容附件。客户问题专员根据客户问题确认问题的类型(正常请求解决问题~客户投诉)。

(3)客户问题严重程度客户问题急迫程度分为:一般问题;紧迫问题。

◎ 一般问题:客户没有因为该问题的存在而妨碍工作。

◎ 紧迫问题:产品重要特性无法使用,功能无法实现。

4、客户正常请求问题办理

(1)客户问题受理专员根据客户问题的具体情况,将“客户问题记录”递交相关人员或部门,负责跟踪客户问题的办理情况。

(2)客户问题办理监督

客户问题办理部门受理客户请求问题后,将填写完毕的“客户问题记录”返回客户问题受理专员,客户问题受理专员将根据问题办理时间和采取措施监督客户问题办理的情况。

5、客户投诉问题办理

12(1)客户投诉问题交客户服务部门负责人处理。客户服务部门负责人在受理客户投诉问题后,应首先代表公司向客户道歉。客户问题办理专员负责“客户问题记录”中相关内容并将该记录表交有关部门办理。客户服务部门负责人对该问题的办理过程实施监督,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客户投诉问题,并将处理结果亲自告知客户。

(2)客户投诉办理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办理客户投诉的问题。在具体办理过程中,部门负责人应明确预计解决问题的时间和计划采取的措施,并将上述内容填写在“客户问题记录”内,并负责将“客户问题记录”转交客户问题受理专员。

◎ 一般问题,要求问题办理专员必须在受理客户问题的24小时内与客户进行联系,确定问题,解决问题。

◎ 紧迫问题,要求问题办理专员在受理客户8小时内必须与客户进行联系,确定问题解决方案,并上报部门主管;同时每天至少与客户联系1~2次,通报问题进展。

(3)客户投诉办法监督

客户服务部门负责人将根据“客户问题记录”办理时间以及解决措施,监督客户投诉的办理过程。客户服务部门负责人将根据情况随时将办理情况通告客户。

篇3:工程索赔及管理程序

黄泥滩灌区供水工程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县喀拉布尔根乡境内, 距富蕴县118.0Km, 距福海至恰库尔图公路10Km, 黄泥滩灌区供水工程由6.2Km隧洞和15Km干渠联合组成, 主要作用是使己完建的峡口水库发挥其效益, 充分利用该水库调节能力, 保障水库北岸灌区的灌溉及其它用水;保障喀腊塑克水利枢纽淹没区移民安置规划的顺利实施。供水工程隧洞段断面形式为城门洞型, 底宽2.8m, 高3.2m, 纵坡1/1520, 设计工况下洞内引水加大流量为10.2m3/s, 洞内流速1.572m/s。

合同段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基岩岩性变化频繁。我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 积极的向相关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 且多数被采用, 工程质量得到了保证, 工程进度明显加快, 同时也不可避免的引起工程造价变动。为做到既保证工程质量, 又能维护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利益, 我单位实事求是地分别向业主提出各项索赔, 经过索赔工作,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

2 工程索赔原则

1)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中有关规定提出索赔意向书, 意向书中应包含索赔桩号、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 必须附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和证明。2) 索赔意向书递交监理工程师后应经主管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 必要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一起到现场核对。3) 索赔意向书送交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要及时收集证据, 收集的证据要确凿, 理由要充分;所有工程费用和工期索赔应附有现场工程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记录和计算资料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3 索赔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当索赔事件发生后, 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限内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意向书, 意向书应根据合同要求报送相关单位。索赔项目种类及起止日期计算方法:

a.延期发出图纸引起的索赔:当接到中标通知书后28天之内, 施工单位有权得到免费由业主或其委托的设计单位提供的全部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资料, 并且向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如果在28天之内未收到监理工程师送达的图纸及其相关资料, 施工单位应依照合同提出索赔申请, 接中标通知书后的第29天为索赔起算日, 收到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日期为索赔结束日。由于为施工前准备阶段, 该类项目一般只进行工期索赔, 相应施工机械进场, 具备施工条件因图纸不能及时提供, 不能进行施工时应进行机械停滞费索赔[机械台班停滞费= (机械折旧费+经常维修费) ×50%进行索赔。我单位在接到中标通知书后, 按合同约定在2007年1月9日组织人员设备进场, 因施工图在4月12日才及时下发, 我单位及时向监理、建设单位提出工期索赔, 使完工日期顺延3个月。b.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索赔:分为工程损失索赔及工期索赔;该项目的三通由建管局负责施工与管理, 在施工中, 由于天气的原因导致水电供应不正常, 致使工程停工累计达45天, 另在7月5日由于暴雨引发洪水, 致使工程停工一个星期, 天气、洪水工期索赔达2个月, 该类索赔计算方法:在恶劣气候条件开始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 恶劣气候条件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c.工程变更导致的索赔:分为工程施工项目已进行施工又进行变更、工程施工项目增加或局部尺寸、数量变化等, 本工程的地质条件极为复杂, 在石方开挖中, 每一循环地质工程师先进行地质描述, 再决定支护方式, 致使施工进度变缓, 部分洞径加大导致石方开挖工程量增加, 我们进行了相应的工程价款及工期索赔;计算方法:施工单位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工程变更指令或设计下发的变更图纸日期为起算日, 变更工程完成日为索赔结束日。d.以承包商之能力不可预见引起的索赔:由于在工程投标时图纸不全, 有些项目承包商无法作正确计算, 如地质情况, 软基处理等 (如本工程中的基岩岩性变化频繁与设计文件出入较大, 我们进行了相应的工期索赔) 。计算方法:在承包商未预见的情况开始出现的第一天为起算日, 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e.由外部环境而引起的索赔:属业主原因, 由于外部环境影响 (如征地拆迁、施工条件、用地的出入权和使用权等) 而引起的索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经业主协调或外部环境影响自行消失日为索赔事件结束日。该类项目一般进行工期及工程机械停滞费用索赔。 (本工程中针对火工材料因业主协调原因迟迟无法进场进行了相应的工期索赔, 同时由于施工期火工材料及钢材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根据合同条文我们进行了相应的价款索赔) 。f.监理工程师指令导致的索赔:以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时为起算日, 按其指令完成某项工作的日期为索赔事件结束日。2) 同期记录:a.索赔意向书提交后, 就应从索赔事件起算日起至索赔事件结束日止, 要认真做好同期记录, 并有现场监理人员的签字;索赔事件造成现场损失时, 还应做好现场照片、录象资料, 且粘贴打印说明后请监理工程师签字。b.同期记录的内容有:事件发生时及过程中现场实际状况、导致现场人员、设备的闲置清单;对工期的延误;对工程的损害程度;导致费用增加的项目及所用的人员、机械、材料数量、有效票据等。3) 详细情况报告:在索赔事件的进行过程中 (每隔一星期, 或更长时间) , 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索赔事件的阶段性详细情况报告, 说明索赔事件目前的损失款额影响程度及费用索赔的依据。同时将详细情况报告报送相关单位。4) 最终索赔报告。当索赔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结束后, 施工单位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最终索赔详细报告, 并同时报送相关单位。

4 索赔的管理

1) 由于索赔引起费用或工期增加, 故往往成为上级主管单位复查对象, 为真实、准确反映索赔情况, 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台帐或档案。2) 索赔台帐应反映索赔发生的原因、索赔发生的时间, 索赔意向提交时间, 索赔结束时间, 索赔申请工期和金额, 监理工程师审核结果, 业主审批结果等内容。3) 对合同工期内发生的每笔索赔均应及时登记。工程完工时应形成一册完整的台帐, 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5 索赔存在的误区

1) 当索赔事件发生时, 有些施工单位考虑与业主、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 而不敢提出。2) 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 对可提可不提的索赔往往不提出。3) 主管人员对技术规范文件及业主、监理、施工单位往来文件理解不深刻, 对实际存在的索赔项目无充分理由。4) 只注重索赔意向的提出, 不重视索赔过程中的证据收集和及时作最终索赔报告。

6 结语

篇4:管理安卓自启动程序

安卓系统上最好的自启动管理工具当属Autostarts,它可在Root层面上管理软件自启动行为,相对于手机杀软等软件启动后再关闭,Autostarts从根本上杜绝软件的自启动,除了管理开机自启动项目,还可以管理连接网络、插拔数据线等操作所触发的程序启动行为。

管理开机启动项

默认情况下,Autostarts按事件对自启动程序进行分组,“After startup(设备开机后)”是其中的重点,想要提高手机的开机速度、清理内存就要在这里设置一下。但为了避免禁掉系统程序造成无法开关机、接打电话的悲剧,先要屏蔽掉安卓系统程序。

点击菜单键,选择“View/Hide system app(查看/隐藏系统程序)”,点击确定后就会发现启动项目一下减少了很多, 再点击不想让其开机自启动的应用程序,选择“Disable(禁止)”即可(在程序列表中,删除线贯穿的程序为已被禁止自启动的程序,没有删除线贯穿的程序则为允许自启动的程序)。反之,禁用的程序恢复自启动,只需点击选择“Enable(启用)”即可。

管理程序的启动行为

尽管在开机启动项中禁用了诸如微信这样的应用程序,但当切换到WiFi网络时它还会自行启动,这种启动激发行为不仅仅存在于设备开机后这一事件里,还有可能存在于USB连接、屏幕关闭、数据连接等多种情况里,要彻底杜绝该程序自启动,需要将所有涉及到该程序的自启动触发条件都统统禁用才能达到目的。

如果想彻底禁止某个程序自动运行,在Autostarts里可以切换到“Group by application(按程序分组)”模式,调出菜单点击“Group by application(按程序分组)”即可。在这个模式下,将列出手机上安装的所有程序及该程序各种启动行为,更加一目了然。

篇5:公司规章制度制定程序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规章制度制定程序,保证XX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规章制度质量,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规定,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所称“规章制度”,是指为规范公司(含分公司)及子公司(包括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以及其他具有实际控制权的子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保证企业有序、高效运转所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性、反复适用性、权利与义务并存的规范性文件。

第三条

公司和子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种类主要包括:基本管理制度、具体规章。其中:

(一)基本管理制度是指由公司董事会、子公司董事会(执行董事)批准制定的对经营管理各个方面的原则性强、意义重大、覆盖面广的规章制度,一般称为“XX管理制度”、“XX规定”。

(二)具体规章是指公司、子公司的总经理办公会分别根据本单位基本管理制度的规定或其他经理管理工作的需要,针对经营管理工作中某一具体环节、具体业务、具体岗位等而制定的规章制度,一般称为“XX管理办法”、“XX实施细则”、“XX操作规程”。

分公司认为公司本部的规章制度难以执行或不适应本单位管理需要的,可以在公司本部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再制定细化的管理文件,除《分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称“办法”外,其他一般均称为“实施细则”。

第四条

规章制度管理坚持体系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原则,不断健全规章制度体系,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废、改、立管理流程,统一应用规章制度格式模版及其他相关规范。

第五条

规章制度制定的基本流程:计划(立项)→起草→审核与审查→审批与发布。

第六条

规章制度分试行、暂行和正式三种版本,存续期间具有同等效力。

新建规章制度应当以“试行”或“暂行”版本发布,不得以正式版本发布。

试行的规章制度不设试行期,试行后取得经验、具备制定正式规章制度条件的,由起草部门修订后发布正式版本。

紧急情况下来不及制定试行的或正式的规章制度的,可以制订暂行的规章制度,并设1~2年的暂行期,暂行期满后,由起草部门修订后发布试行或正式版本。

第七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本部、分公司、子公司(以下有时统称各单位)的规章制度的计划(立项)、起草、审核、审查、审批、发布、解释。

公司党内规章制度的计划(立项)、起草、审核、审查、审批、发布、解释,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章

组织管理体系与职责分工

第八条

公司行政事务部是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负责组织各单位编制规章制度建设计划和督促落实;

(二)负责会同律师事务部定期组织检查规章制度在各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

(三)负责定期印制公司规章制度汇编文本,或负责在公司内部办公信息网建立规章制度资料库,并及时更新;

(四)负责规章制度的发文管理;

(五)负责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定本部门规章制度建设计划,起草、报批并发布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规章制度。

(六)负责本部门起草发布的规章制度管理的日常工作。

(七)其他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第八条

公司律师事务部是规章制度的协管部门,履行下列管理职责:

(一)负责按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组织各单位编制和完善各单位规章制度体系;

(二)负责各单位起草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审核、合规性审核和有效性审核;

(三)负责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分工,制定本部门规章制度建设计划,起草、报批并发布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规章制度;

(四)负责本部门起草发布的规章制度管理的日常工作;

(五)负责协助行政事务部定期组织检查规章制度在各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

(六)其他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第九条

公司其他各职能部门是其业务范围内规章制度建设的责任部门,主要职责:

(一)负责根据本部门的职责分工,配合建立规章制度体系,制定本部门规章制度建设计划,起草、报批并发布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规章制度;

(二)负责业务范围内相关规章制度发布前的专业性审核;

(三)负责本部门起草发布的规章制度管理的日常工作;

(四)负责组织检查或配合行政事务部与律师事务检查本部门起草发布的规章制度在各单位的贯彻落实情况;

(五)其他规章制度管理工作。

第十条

子公司、分公司的综合管理部门负责本单位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工作,在公司行政事务部和律师事务部的指导下,履行相应的规章制度管理职责。

第三章

计划(立项)

第十一条

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实行计划管理,各单位应将规章制度建设纳入计划(立项)管理,并于每年11月将下一拟起草、废止或修订的规章制度建设计划报公司行政事务部。

第十二条

公司行政事务部会同律师事务部在汇总、分析各单位提交的规章制度建设计划的基础上,根据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实际需要,编制下一公司规章制度建设计划(立项),并于每年12月中旬前,经公司分管领导审查同意后,报公司总经理审批。

公司规章制度建设计划(立项)经公司总经理批准后,公司行政事务部负责下发执行。

第十三条

各单位根据公司下发的规章制度建设计划(立项),将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建设计划(立项)分解、落实到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确保按计划如期完成起草工作。

第四章

起草

第十四条

起草规章制度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

(二)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xx水源公司有关规定;

(三)符合企业发展战略和企业文化,服务于企业使命和目标的实现;

(四)结构严谨、逻辑严密、文字简练、用语准确,并符合公司规章制度模版(见附件1)和编写规范的要求;

(五)职责和权限界定清晰、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

(六)相关规章制度之间边界清楚,相互协调,有机统一;

(七)规章制度中的数字或金额的“以上”均含本数,“以下”均不含本数。

第十五条

规章制度原则上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目的、定义、管理原则、适用范围、组织管理体系与职责分工、具体规范、违反规定的责任、批准机构、执行日期和解释部门等。

第十六条

规章制度分章、节、条、款、项、目结构表达,内容单一的也可直接以条的方式表达。

章、节、条、款、项、目的序号,以及规章制度的标题、正文等的字体、字号、行间距等,执行公司公文管理相关规定。

第十七条

规章制度起草部门完成“征求意见稿”后,应当根据规章制度的适用范围以及是否涉及其他部门工作等情况,征求相关单位包括公司律师事务部的意见后,形成“送审稿”,报分管起草部门的领导审查。

第五章

审核与审查

第十八条

规章制度起草部门在将“征求意见稿”在提交分管起草部门的领导审核前,应当提交公司律师事务部按照下列规定进行法律审核,其中基本管理制度还需要进行双重法律审核并出具《法律意见书》:

(一)合法性审核主要从国家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范性文件、国家或行业标准规范等角度进行审核,其中对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送审稿”,需审查是否事先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确保规章制度满足合法合规的要求;

(二)合规性审核主要从规章制度是否符合本制度第四章的规定要求,与已有的规章制度在内容上有无交叉、重复和矛盾之处,是否符合规章制度模板和编写规范要求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规章制度符合规范;

(三)有效性审核主要从规章制度内容能否涵盖所规范业务的主要控制点,是否能有效控制风险等角度进行审核,确保规章制度满足公司内部控制及全面风险管理的要求。

第十九条

规章制度起草部门经办人根据律师事务部反馈的修改意见,修改形成“送审稿”,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分管起草部门的领导审查同意,形成“报批稿”,起草部门并据此编制议案或起草(修订)说明,属于公司本部的,一并提交公司行政事务部,属于各子公司、分公司的,一并提交本单位综合管理部门。

第六章

审批与发布

第二十条

公司行政事务部、各分公司和子公司的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规章制度草案提交本单位的总经理办公会审议。其中:

(一)属于公司本部制定的基本管理制度的,应当在提交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之前,由党群工作部提交公司党委会研究。

(二)对于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属于公司本部制定的,应当在提交总经理办公会审议之前,由党群工作部提交职工代表大会讨论;

属于分公司、子公司制定的,应当在提交子公司总经理办公会审议之前,由综合管理部门提交职工大会讨论。

第二十一条

公司及设董事会的子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分别由各单位的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报本单位董事会决策;未设董事会的子公司的基本管理制度,在其总经理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由执行董事决策。

公司及子公司的具体规章,分别由各单位的总经理办公会决策。分公司内部适用的细化管理文件,由其总经理办公会拟订,经分管该分公司的领导审查同意后,其中:《“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需报请公司总经理办公会议决策,其他实施细则需报公司总经理批准。

第二十二条

公司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决策的规章制度,由各起草部门负责办理发文手续。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议提出修改意见的,由起草部门负责修改后,再由各起草部门负责办理发文手续。

子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分公司制定的细化管理文件的发文,由各子公司、分公司的综合部办理发文手续。

第二十三条

董事会、总经理办公会审议规章制度时,由规章制度起草部门作说明。

第二十四条

规章制度以带文号的正式文件的形式发布。

公司本部规章制度发文的文号为“苏水源X〔XXXX〕XX号”,其中第一个“X”内为规章制度起草部门发文代号;发文标题一般为“南水北调xx水源公司关于印发《XX管理制度》(或《XX管理办法》的通知”,附件正文关于规章制度的完整名称一般为“南水北调xx水源公司XX管理制度(或XX管理办法)”。

各子公司、分公司规章制度发文的文号按其公文管理规章制度的规定办理,或参照前款规定的原则办理。

第二十五条

规章制度发布实施后,公司行政事务部、子公司和分公司的综合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将其上传至内部办公信息系统进行公示;或每年定期编制《规章制度汇编》文本并发至有关人员。

第二十六条

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公司本部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需要上报审批或备案的,应当由公司指定的职能部门在公司决策程序履行后7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规章制度报送上级主管部门履行决策审批或备案程序。

根据分公司、子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的规定,分公司、子公司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需要上报公司审批或备案的,应当由各子公司、分公司综合管理部门在其内部决策程序履行后7个工作日内,将相关规章制度报送公司指定职能部门履行决策审批或备案程序。

第七章

执行与检查

第二十七条

规章制度起草部门负责其业务范围内规章制度的执行督促。

第二十八条

规章制度执行过程中,发现问题将及时向制度解释部门反馈,以便适时修改和完善制度。

第二十九条

行政事务部应当将规章制度检查纳入工作计划,针对规章制度条款的有效性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检查。

第八章

修订与废止

第三十条

规章制度建设实行动态管理,各部门应根据内外环境变化和公司经营、管理的需要,及时做好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

第三十一条

当发生以下情况时,规章制度起草部门应对规章制度进行修订或废止:

(一)规章制度所依据的国家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上级主管部门管理要求等上位法已经修改或废止时;

(二)规章制度主要内容被有关上位法或者其他规章制度替代时;

(三)发生发展战略调整、组织结构调整、职能调整、管理模式调整或经营范围调整等情况时;

(四)规章制度本身不合理、不完善,对执行的有效性产生影响时;

(五)发现规章制度之间存在交叉、重复和矛盾之处时;

(六)其它需要修订的情形。

第三十二条

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废止,由规章制度起草部门按制定规章制度的程序履行决策程序。

规章制度修改、废止后,应当及时公布。

第九章

规章制度管理情况报告

第三十三条

规章制度管理实行报告制度。内容主要包括:规章制度的制定、修改、废止情况,培训、执行与管理成效,以及下一规章制度废、改、立计划、培训计划、检查计划等。

第三十四条

公司本部、分公司及各子公司的规章制度管理情况报告,由公司行政事务部会同律师事务部组织各单位分别编制后汇总成稿,经分管领导同意后,报送公司总经理审阅。

第十章

附则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负责起草并正在执行的规章制度按照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要求进行梳理,对确实需要进行修订的,应当结合本制度的要求一并进行规范化的修订。

第三十六条

本制度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自发布之日起试行。

第三十七条

篇6:企业公司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程序

目的为确保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全过程中的信息安全,并保证公司信息系统整体的安全,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ISMS范围内所有参与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过程的相关人员。

术语和定义

职责和权限

DXC负责信息系统的获取、开发和维护;

相关部门配合DXC,及时响应相关要求。

相关活动

5.1

信息系统的安全要求

信息系统在建设或升级之前,根据业务活动要求,要通过调研、风险评估等手段识别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并依据公司信息安全管理相关规定,提出信息安全需求,作为信息系统整体功能需求的一部分。安全需求包括:

l信息系统安全需求的准确性;

l系统容量设计的合理性;

l技术设计和施工组织两方面的安全性;

l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和处理办法;

l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公司信息安全有关规定的符合性。

5.2

信息系统的获取与开发

5.2.1

信息系统开发管理

对承建单位在几个方面提出要求:

l保守公司商业秘密的责任和义务要求;

l保护知识产权的责任和义务要求;

l使用公司信息处理设施的信息安全责任和义务要求

对使用的产品,应有相应的证明材料,如软件产品必须为正版的商业软件,信息安全产品必须

通过国家相应机构的检测认证,特别是涉密产品,必须使用国家保密单位批准的信息安全产品。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要将开发、测试与运行系统分离,避免开发和测试活动对运行系统的稳定和安全造成影响。

在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由DXC负责安全控制与管理,重点监控以下内容:

l测试数据的输入验证,以减少输入错误造成的风险;

l系统对处理过程中的数据完整性验证检查,防止因数据完整性的错误造成的风险;

l要对输出进行验证,确保输出的完整、正确;

l对程序源代码的访问要做出明确的规定;

l公司的敏感数据不允许作为测试数据使用。

5.2.2

重要信息的保护

信息系统的运行系统文件、重要测试数据、程序源代码是采取措施加以保护。这些数据必须进行备份,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对备份数据要保存在不同的地点。

对上述数据的使用和访问,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同意,同时做好相关使用记录。

5.2.3

外包软件开发

对外包软件开发,按《第三方服务安全管理程序》执行。

篇7:更换物业管理公司的合法程序

2008-12-7深圳

根据我国《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业主大会有权决定选聘、解聘物业管理企业。在业主、业主大会选聘物业管理企业之前,建设单位选聘物业管理企业的,应当签订书面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服务合同可以约定期限;但是,期限未满、业主委员会与物业管理企业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生效的,前期物业服务合同终止。

故如果冯先生所在的小区已经成立了业主大会,则可以通过业主大会选聘新的物业公司接管原物业公司,向小区业主提供物业管理服务。如冯先生所在的小区尚未成立业主大会,则无法直接聘用物管公司。

(一)更换程序的合法性

小区物业管理委员会是代表小区产权人、使用人利益,负责监督检查小区物业管理工作的非法人社团,是解决小区物业管理问题的关键。所以必须依法确立业主委员会合法的法律地位。另一个是有关更换事宜,要经小区产权人大会通过。在保证广大产权人、使用人支持的前提下召开产权人大会,形成决议,使更换物业公司的行动具备充分的群众基础和法律依据。

(二)取得协调相关方面及中正级三方的支持

调和相关单位的关系,包括发展商、业委会、原物管企业、新物管企业间的关系,使其尽可能得取得一致性意见,对于顺利更换,尤为重要。中正方的支持主要是指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支持。物管顾问、财务顾问,提供专业支持。政府主管部门,提供政策支持,取得指导、支持,不可忽视。

(三)更换物管企业各方面工作的交接设计

物业管理公司更换是一项极为困难并具有一定风险的工作,为使更换物业公司的行为具备充分的群众基础和法律依据,首先应召开产权人大会并做好保密工作,防止过渡期出现管理真空,同时也应避免出现有关财务帐务修改和资金转移,使产权人和使用人利益受到损害。其次将更换物业管理公司的意见和安排报小区办,取得指导和支持。原物管的撤出是非常困难的,如发生拒不交出物业的情况,需要请政府主管部门协调。交接工作是一项繁琐细致的工作,精心安排交接内容、日程、使工作条理化、清晰化、把有损于产权人、使用人利益的机率降到最低。

(四)交接内容

交接中涉及的内容繁多:设计方案,配套设施,运行记录,外网联络,固定资产,管理费余额及管理基金等等。

具体大块如下:

(1)工程交接:由专业人员组成电气、暖通、土建等等,参照国家及行业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对接收工作内容中各条款逐项核对,确保各项指标符合标准。

(2)财务交接:在正式交接之前,双方做好充分的准备,业务对口交接。

(3)文档交接:文档中重点文件为各项法律文本和承诺性文本,特别要作好签收归档工作。

(4)其它交接:包括岗位交接,人事安排,劳动关系等等,做好确认签字工作。

(五)防范风险:避免影响业主或使用人工作,生活受到影响。

更换物管企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有5种情况:

(1)原物管企业拒不退出,导致新物管企业难以进入。

(2)原物管企业提出高额外补偿。

(3)交接不配合,导致物业管理工作无法延续。

(4)因管理真空导致部分业主对更换持不同意见甚或引发对业主委员会的诘难。

(5)引发法律讼诉。引发法律讼诉不是坏事,但在客观上给交接工作造成波折。

物业行业的发展在北京不足十年,诸多不规范之处也是事实,更换物业管理公司的行为尚处刚刚“破土”之际,其欠规范就更属必然,就目前的更换物管公司一事,还是要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个案研究,区别对待。相信,随不断的探索、积累、交流,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将随行业一道步入理性、规范之路。

美丽园新老物业签订交接协议

2006年12月10日01:53 京华时报

本报讯(记者刘轶滨)昨天,美丽园小区的老物业鸿铭、刚刚中标的南京新鸿运公司以及业委会三方签订了物管交接协议,从今天开始物业交接。对于物业用房和部分地下车库的交接,则由于产权仍存在争议暂时搁置。

昨天上午9点,美丽园小区新中标的新鸿运物业、业委会、鸿铭物业在现物业办公楼开始会商交接事宜,海淀小区办和居委会也派出代表参加。下午3点,三方达成协议,定于今天上午8点30分开始交接,交接内容包括电梯、配电室、供水、通信、门禁等各类公共设施,计划现场部分在一天内基本交接完毕。而对于部分地下车库和物业用房,由于在“产权归属于开发商还是小区业主”问题上存在争

议,暂时搁置交接。新鸿运副总经理康锐表示,已对队伍进行分组,并与当地警方取得沟通,对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做好了准备。昨晚9点,新鸿运的140余名保洁、保安、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抵京,先行住进小区附近租住的厂房中。

对于有业主质疑选物业程序,明确表示不会支付物业费,康经理说,“先干活,后谈钱”,希望靠自己过硬的服务和时间“泯恩仇”。资金方面,他表示已准备100万元先垫资3个月的小区运行,并且做好了10%业主不交物业费的准备。

篇8:工程索赔原则及管理程序

一、工程索赔的原则

1. 根据招标文件及合同要求中有关规定提出索

赔意向书, 意向书中应包含索建筑项目结构物名称、索赔事由及依据、事件发生起算日期和估算损失, 无须附有详细的计算资料和证明。这样, 使监理工程师通过意向书就可以把整个事件的起因、地点及索赔方向有大致了解。

2. 索赔意向书递交监理工程师后应经主管监理

工程师签字确认, 必要时施工单位 (承包商) 负责人、现场负责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主管监理工程师要一起到现场核对。

3. 索赔意向书送交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要及

时收集证据, 收集的证据要确凿, 理由要充分;所有工程费用和工期索赔应附有现场工程监理工程师认可的记录和计算资料及相关的证明材料。

二、索赔的具体操作步骤

1. 当索赔事件发生后, 及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限

内 (基础工程施工规定的时限为21天) 向监理工程师提出索赔意向书, 意向书应根据合同要求抄送、抄报相关单位。索赔项目种类及起止日期的计算方法是:

(1) 延期发出图纸引起的索赔。当接到中标通知书后28天之内, 施工单位 (承包商) 有权得到免费由建设单位或其委托的设计单位提供的全部图纸、技术规范和其他技术资料, 并且向施工单位 (承包商) 进行技术交底。如果在28天之内未收到监理工程师送达的图纸及其相关资料, 作为施工单位 (承包商) 进行技术交底。如果在28天之内未收到监理工程师送达的图纸及其相关资料, 作为施工单位 (承包商) 应依照合同提出索赔申请, 接中标通知书后的第29天为索赔起算日, 收到图纸及相关资料的日期为索赔结束日。由于为施工前准备阶段, 该类项目一般只进行工期索赔, 相应施工机械进场, 达到施工程度因未有详细图纸不能进行施工时应进行机械停滞费用索赔。

(2) 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索赔。分为工程损失索赔及工期索赔;建设单位一般对在建项目进行投保, 故由恶劣天气影响造成的工程损失可向保险机构申请损失费用, 在建项目未投保时, 应根据合同条款及时进行索赔;该类索赔计算方法:在恶劣气候条件开始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 恶劣气候条件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3) 工程变更导致的索赔。分为工程施工项目已进行施工又进行变更、工程施工项目增加或局部尺寸、数量变化等;计算方法:施工单位 (承包商) 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工程变更指令或建设单位下达的变更图纸日期为起算日, 变更工程完成日为索赔结束日。

(4) 以承包商之能力不可预见引起的索赔。由于在工程投标时图纸不全, 有些项目承包商无法作正确计算, 如地质情况, 地基换填处理等, 该类项目一般索赔工程数量增加或需重新投入新工艺、新设备等。计算方法:在承包商未预见的情况开始出现的第一天为起算日, 终止日为索赔结束日。

(5) 由外部环境而引起的索赔。属建设单位原因, 由于外部环境影响 (如征地拆迁、施工条件、用地的出入权和使用权等) 而引起的索赔。根据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计划影响的第一天为起算日。经建设单位协调或外部环境影响自行消失日为索赔事件结束日。该类项目一般进行工期及工程机械停滞费用索赔。

(6) 监理工程师指令导致的索赔。以收到监理工程师书面指令时为起算日, 按其指令完成某项工作的日期为索赔事件结束日。

(7) 其他原因导致的施工单位 (承包商) 的索赔。视具体情况确定起算和结束日期。

2. 同期记录

(1) 索赔意向书提交后, 就应从索赔事件起算日起至索赔事件结束日止, 要认真做好同期记录, 每天均应有记录, 又有现场监理工程人员的签字;索赔事件造成现场损失时, 还应做好现场照片、录相资料的完整性, 且粘贴打印说明后请监理工程师签字。否则在理赔时难以成为有利证据。

(2) 同期记录的内容有:事件发生时及过程中现场实际状况、导致现场人员、设备的闲置清单;对工期的延误;对工程的损害程度;导致费用增加的项目及所用的人员、机械、材料数量、有效票据等。

3. 详细情况报告

在索赔事件的进行过程中 (每隔一星期, 或更长时间, 或视具体情况由监理工程师而定) , 承包人应向监理工程师提交索赔事件的阶段性详细情况报告, 说明索赔事件目前的损失款额影响程度及费用索赔的依据。同时将详细情况报告抄送、抄报相关单位。

4. 最终索赔报告

(1) 当索赔事件所造成的影响结束后, 施工单位 (承包商) 应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向监理工程师提交最终索赔详细报告, 并同时抄送、抄报相关单位。 (2) 最终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是施工单位 (承包商) 的正规性文件。二是索赔申请表。填写索赔项目、依据、证明文件、索赔金额和日期。在建设工程施工中, 索赔项目一般包括工程变更引起费用、工期增加, 由于地方关系影响造成局部或部分地段停工等引起的机械、人员停滞, 相应工期及费用增加等。索赔依据一般包括在建工程技术规范、施工图纸、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 (承包商) 签订的工程承包协议、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 (承包商) 施工进度计划的批复、建设单位下达的变更图纸、变更令及大型工程项目技术方案的修改等。索赔证明文件包括建设单位下达的各项往来文件及施工单位 (承包商) 在施工过程中收集到的各项有利证据, 施工单位 (承包商) 往往在施工过程中只对存在的问题向上级主管单位进行口头汇报或只填写索赔意向书而不注重证据的收集, 故建设单位使很多本来对施工单位 (承包商) 有利的索赔项目不进行最终批复。索赔金额及工期的计算一般参照承包单位与建设单位签订合同中包含的工程量清单、电力工程概预算定额、定额编制办法、机械台班单价, 地方下达的定额补充编制办法及建设单位、总监下达的有关文件。三是批复的索赔意向书。四是编制说明。索赔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束的详细描述。五是附件。与本项费用或工期索赔有关的各种往来文件, 包括施工单位 (承包商) 发出的与工期和费用索赔有关的证明材料及详细计算资料。

三、索赔的管理

1. 由于索赔引起费用或工期增加, 故往往为上

级主管单位复查对象, 为真实、准确反映索赔情况, 施工单位 (承包商) 应建立、健全工程索赔台帐或档案。

2. 索赔台帐应反映索赔发生的原因、索赔发生

的时间, 索赔意向提交时间, 索赔结束时间, 索赔申请工期和金额, 监理工程师审核结果, 建设单位审批结果等内容。

3. 对合同工期内发生的每笔索赔均应及时登

记。工程完工时应形成一册完整的台帐, 作为工程竣工资料的组成部分。

四、索赔存在的误区

可以说索赔是对施工单位 (承包商) 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故很多施工单位 (承包商) 在索赔工作上大做文章, 然在索赔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少误区, 归纳起来, 大致可分以下几点:

1. 当索赔事件发生时, 有些施工单位 (承包商) 考虑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下一步合作, 而不敢提出。

2. 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人对索赔工作意识不到位, 对可提可不提的索赔往往不提出。

3. 主管人员对技术规范文件及建设单位、监理、

施工单位 (承包商) 往来文件理解不深刻, 对实际存在的索赔项目无充分理由。

上一篇:大禹治水学案下一篇:武林外传家庭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