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2024-05-23

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精选8篇)

篇1: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式学习,可开展积极配合与支持,尤其是促进性互动,承担共同任务的个体任务,促使所有学生有效沟通,小组各成员相互信任,化解组内矛盾,使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本文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学习就是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教育十分受关注的学习方式。在当今社会中,无论哪一领域、阶层,合作需求比重逐渐提高,合作意识、能力、策略也是社会重点考虑因素,是现代人素质的重要体现。因此,处于该种背景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主要分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学习过程中,合作性作为研究性学习重要特征,小组合作作为学习、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一种创意性策略体系、教学理论。现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教学中广泛运用,学生以小组合作方式,开展教学互动,完成课堂教学目标,促使学生社会性、个性能够协作发展,进而提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人际交往、合作沟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社会技能、心理品质的有效提升。然而,因大多数小学生年龄较小,绝大部分属于独生子女,合作技能、竞争意识不强,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时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部分教师认为小组合作只是一种教学方式,使得小组合作形式化。在小组合作中,学生参与率不高,市场出现好学生一言堂和各唱各调情况。通过合作学习代练和代讲,在教学评价时,不注重创新精神和个性发展道姓,不重视集体评价。因上述现象,对小组合作学习效果造成严重影响,和学生个性教育相违背。

在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前言明确提出,开展有效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靠记忆、模仿,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是数学学习关键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合作学习机制,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教学氛围,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向未来社会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动手实践过程,就是善于交流和加强合作的过程,是一种充分展示学生错误、正确的思维的.过冲,在和他人合作过程中,体验如何解决问题。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让学生合作学习,教师自身要学会合作学习,不断提升自己交流技巧、合作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不断变化,要求教师重新定位自身角色。在学生合作学习中,注意时刻变化身份,有时是促进者、有时是合作者、激励着、帮助者。针对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教师角色是合作者、促进者。按照学习任务难度、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充当指导者。在指导学生新知识提炼和运用时,教师是一种引导者,认真倾听学生汇报,主动回到学生所提问题,概括学生结论,提高学生新知识运用能力,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意见。尤其是不同学生分工问题,教师应及时综合各种观点,与学生正确交流、合作,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秧田式作为排列,选择分层异步方式,一般为四至六人一组。按照班内实际情况,将不同类别、不同层次学生集中在一个小组,在学生合作过程中,做到组内合作,通过组间竞争方式,使每位学生能够自我展示,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逐渐提升。同时,在合作中,应明确分工,让每一位学生担任特定角色,各角色也应相互轮换,提高学习互动性。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合理设计教学情境,在学生在具体、生动情境中学习,以达到事半功倍效果。例如刘先生有90元,买了25本册子,一本3元,还剩多少钱?如果这样问学生,学生自然会枯燥无味,如果这样问:刘先生有90元钱,准备去文具店买儿童节礼品,打算买3元一本的册子给她女儿,大家说他带的钱购买吗?通过这种形式的提问,让数学问题更具显示意义,又无需套用解题规律,让学生学起来更加乐趣,有利于调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整合学科,积极营造和谐、温馨课堂环境。针对小学教师而言,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重视的凸显问题,教师与教师间应积极讨论学生问题,共同分析原因,强化方法指导,避免出现形式化合作学习。同时,应加强学科整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加入音乐或语文等相关内容,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率和团队协作意识,合作学习是一个众学生之精华的过程,实现完美学习和教学的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积极营造一个合作学习和主动合作的数学课堂十分重要。因小学生思维能力不高,短时间无法明白课堂合作,必须慢慢培养小学生合作意识和合作习惯。要想提升学生合作水平,并非一朝一夕即可完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逐步、分措施培养学生意识,使学生在合作、交往过程中,感受合作意识和合作的成功喜悦,树立合作意识。因此,在整合学科基础上,营造一个和谐、温馨的课堂环境,对小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促进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小组合作形式引入小学数学课堂,是一种必然趋势,但如何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避免小组合作形式化,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问题。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合作能力、合作精神,学会自主探索,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

篇2: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合作学习是现阶段比较普遍的教学方法,是每一个老师需要掌握的教育技能,本文通过合作学习理论、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介绍了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关键字:合作学习;小学;数学;教学

新一轮课程的改革,使合作学习已经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比较常用的方式之一.小学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改变应试教育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能够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充分发挥出他们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一、合作学习理论及其对教育的意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 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学习方式.合作学习的主要代表斯莱文教授认为:“合作学习是指使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的课堂教学技术.” 它强调的是合作共赢,认为人是生活在群体中的,除了竞争还有合作关系的存在.不管是否真正关心集体的利益,群体总会产生互赖的关系.就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与他人一起进行建构的过程,只有与同伴一起才能更好的认知、更快的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言,他们也需要被关注、被认同,能够自我实现[1].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有很多优越性.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是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基础上建构新知识的,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交流能够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建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包括合作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了自信心,增加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因此能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促进全体学生的[2]个性发展(包括学习成绩、情感等个性品质的发展).二、合作学习实施策略

1.指导学生提高对合作的认识

要让学生能有效的进行合作学习,教师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人虽然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但是个人的需求必然要与他人发生联系,很多事情都需要团队来完成,从而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借此来提升学生对现行数学合作小组的认识.2.有效分组

有效分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心情学习,教师在进行分组时尽量让关系融洽和密切的同学在一起,这样学生在讨论时就能够畅所欲言.另外,分组时要考虑每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以数学成绩为主,结合其他各科成绩,将学生分层,每一组不同层的同学之间可以相互合作讨论.3.明确分工

为了保证数学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每一个小组中由大家集体推选出一名该学科的负责人和一位纪律组长.这两位同学分别负责指导小组内部的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小组纪律.他们的存在能够有效的保证学生在小组活动的参与率,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所有的负责人在一段时间之后,都要实行分工轮换,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小组中每个成员体验不同的角色,全面锻炼自己的能力.而且还能够一定程度激励差生的学习,使其逐步转化为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小组全体的力量,互相帮助,共同进步.4.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离不开和谐、积极、开放、宽松和民主的课堂学习氛围.因为“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中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精神,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只有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合作学习中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教学的高效性,做到课堂气氛的宽松化,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中来,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在课堂中放下师教尊严,把课堂真正地交给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沟通,勇于思考,敢于提问.三、现阶段小组学习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的很大的益处,但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注意: 比如,小组合作开展时机不恰当;成员的分配不合理;成员的分工不明确;重形式,轻实质;这就导致小组学习呈现出很热闹,很低效,成员之间的发展不均衡——一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在小组中扮演了首席发言员的角色,而成绩较差的学生只能被动当听众.随着时间的推移,优秀的学生越来越优秀,而成绩差的学生越来越自卑,没有起到以“先好带动后好”的作用.有的教师缺乏合作学习必须的教育技能,也没有深厚的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学生与教师、教师与家长等方面缺乏合作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的探索解决.参考文献:

篇3: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对学生而言, 它将会促进学生间的沟通与合作, 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共同进步, 对老师而言, 它将帮助老师更好地管理学生, 改进教学方法。所以将它应用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 将会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数学,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一、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开端, 老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方式, 第一, 将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总所周知, 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 多个人的智慧是无限的, 在数学的学习中, 老师经常会给学生出一些例题, 如果是一个人在做, 那么很可能想很久也想不出, 但在小组合作中, 大家集思广益, 很可能就把题解出来的, 并且在小组分配时, 小组中肯定会有数学好的人, 这时就也可以起到帮助学习不好的同学学习的目的。第二, 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在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一般的同学因为得到了学习上的帮助, 肯定会增加学习数学的动力, 并且数学是分很多部分, 很可能有的同学在《分数》这一章学得好, 在下一章《三角形计算》学的不好现象, 这时, 小组合作学习就可以帮助改善这一问题, 组员们互帮互助, 取长补短, 不断可以增加学习的氛围, 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小组之间也会进行学习的比拼, 老师可以根据课堂表现、发言、作业等来对小组进行评分, 然后对表现好的小组给以奖励, 这样可以促进小组间学习的热情, 小学生的干劲十足, 所以进行评比会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应用策略

( 一) 要实施优化分组教学

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合理的进行分组, 在分组时要根据班级的人数进行分配, 例如, 我班有40 人, 那么我就将他们分为5 组, 每组8个人, 其中每个小组都要有1 到2 个数学学习成绩好的同学, 2个左右上课积极发言的同学, 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小组学习的积极性, 并且要在每个组中选择一名组长, 这名组长不仅要学习好, 还要乐于助人、有凝聚力,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向组员布置任务, 同时可以团结组员, 增强小组合作能力。

( 二) 仔细策划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在老师进行完小组成员的分配工作后, 老师要为小组合作创作一个学习的情境, 这要求老师不能像原来传统教学那样, 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 老师应该留出小组讨论的时间和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时间。老师在通过生动的事例对学生讲解数学问题时, 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 并且合作举出相同的例子并进行验证, 这可以帮助学生积极的动脑思考, 而不只是被动的在听老师讲课。小组合作学习的真正意义在于小组各个成员对学习问题的交流, 所以老师要对第二天上课要将的核心问题布置下去, 让学生能够明确学习任务, 因为只有明确了学生的学习任务, 才可以避免小组成员在合作学习时的盲目性, 同时也可以充分体现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 三) 要建立健全小组间的评比机制

为了增强小组之间和凝聚力和小组间的竞争精神, 建立健全小组的评比机制是十分必要的, 而且老师通过小组间评比的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 可以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 在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时, 老师就可以让小组派出代表进行组间竞赛, 组员可以在下面为参加比赛的同学出谋划策, 这可以提高小组内的学习兴趣, 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同时老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带上具体的实物来让学生进行观察,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直观明了的看出图形的三视图究竟是如何得到的, 因为在课堂上让每一名同学上前参观图形的时间是有限的, 所以小组中选出代表来进行观察在给组员进行讲解, 这样每组的同学都可以对图形有一个直观的感受, 这有利于促进小组的合作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建立健全小组间的评比机制, 关键在于对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评比和小组之间的评比, 老师可以对上课积极发言, 完成作业等的小组个人进行奖励, 每次可以加1 到2 分, 对没完成作业的学生可以进行1 之2 分的减分, 同时老师可以在上课对赢得竞赛的小组进行加分的奖励, 并且老师要做到每天对小组情况进行简单的总结, 每周对小组的整体表现进行大的总结, 并且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 在期末综合小组的总成绩对前三名的小组进行不同程度的奖励, 这可以激励小组内成员的学习热情和提升小组的凝聚力, 并能确保能够真正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 而不是只是对学习进行了小组分配走一个形式而已。

三、总结

小组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式, 现在的运用并不是十分成熟, 所以容易出现学习低效的现象, 因为小学生的自制力不强, 所以有的学生会利用老师让小组进行交流时老唠嗑, 这样就会让小组讨论变得没有意义, 老师在让小组进行交流时, 应当从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去, 对各个小学的学习情况进行观察和介入, 并对各小组的合作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1]郑少芳.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J.新课程学习 (上) , 2013, (01) :61-62.

[2]马腾飞.对于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深入探讨[J].学周刊, 2012, (33) :52.

篇4: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高职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

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据此,《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坚持知行统一,强化实践意识,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课程理念。在教材的编写方面,把实践性内容(“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放到一个突出地位,课时安排上也几乎和“阅读与欣赏”持平。在课程实施上,建议:“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高职语文新课程的新变化期盼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方面上的新回应。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无疑是一种更加主动和高效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具体到现实教学情境中的一种融生本教育理念、教学方法、课程改革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新模式,是实现高职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的必由之路。

“有效教学”观认为,教学是艺术,更是科学。它不仅可以对其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评判,也可以用科学的理论与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其效率。因此,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是有效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教学效率并不是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而是在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学生有没有进步。[1]“小组合作学习”摒弃“以教为中心,进行知识讲述”的旧模式,真正做到:在教学立足点上,由“以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在教学目标上,由侧重“传授知识”向侧重“能力训练”转变;在教学模式上,由“讲解——接受”型向“研讨——发展”型转变;在教学空间上,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2]高职语文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正是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达到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升个体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语文应用能力提高的目的。在新课程体系下,如果不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那么教材内的表达与交流、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就容易流于形式,学生语文应用能力也因为没有恰当的平台得不到全面的提升。从这个意义上讲,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是新课程背景下高职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

二、小组合作学习机制的建立

(一)合理分组、角色轮换

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要对全部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时遵“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既可以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也可以因为主题下任务多样而安排组间异质,共同完成一个主题。每班以4-6个小组为宜,小组以4-6人为最佳。如果班级人数实在太多,可进行组内结对共同去完成一个任务。在小组活动中,不同成员可以分别承担以下角色:1.记录员:负责编写本小组活动参与方案,记录活动参与情况,撰写活动总结;2.联络与监督员:负责监督小组所有成员的活动准备,保证本组对活动的有效参与,及时与班级活动负责人联系;3.资料员:负责整理查找设计讨论问题的相关资料;4.汇报员:负责向班级展示小组的主要成果。

小组内成员与角色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之后,要对小组成员进行适时的调整,对组内角色进行有效地轮换。

(二)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切忌将此方式用多、用滥。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用,不需要每节课都要搞小组合作学习,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才能完成,也并非所有的教学目标只有通过小组合作才能达到。把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化就是无视教学的规律。教师要恰当地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

1.在学习重、难点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教师预设的教学重、难点往往只是教师课堂着力点,有时很难内化成学生课堂学习的重心。而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去突破教学的重难点,那么就能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2.当遇到争议,学生思维受阻时,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中学生对同一问题有不同的意见,或是思考过程突遇障碍时,這恰恰是极可贵的教学机遇。在这个时候,学习小组的有效合作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维,通过组内的碰撞,组间的交流可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3.在开展语文活动时

在高职语文新课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口语交际和语文综合活动的内容,如果还是传统的方式,那么肯定是费时费力又不讨好。小组合作学习将成为这类语文学习内容的最重要组织方式。通过这种方式的学习,学生便能获得更快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陈军强.高职语文有效教学的评价机制探索[D].浙江师范大学,2008.

[2]孙良伟.基于新课标下职业语文教学模式初探[J].学理论,2010,(11).

[3]薛华,王洪峰.有效开展语文小组合作学习[J].文学教育,2009,(09).

篇5: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认真领会课改理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做到“我要学”,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改善师生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进而实现化学的高效率课堂.在化学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谈论学习化学的感受:学习化学就像学习另一门外语,需要记忆的东西很多,从学生的感受中我体会到:传统的化学教学中,化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相脱离,全部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要改变这样的现状我们必须认真领会课改理念,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积极探索以学为中心的教学实践,让学生真正做到“我要学”,下面我想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一、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

1.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活动,并以整个小组的表现作为他们获取奖励或惩罚的标准的一种课堂教学方法.2.小组合作学习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的确具有实质性的功能

首先,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明确的责任分工中相互协作,共达学习目标的学习方式;其次,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在合作中达到知识互补,相互促进,实现学习机会均等化的学习方式;再次,小组合作学习,是促进学生在相互交往与相互协调中,不断增强情感体验以及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与集体观念,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的学习方式.二、化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学习是以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的一种教学方式,师生共同合作或生生合作完成学习目标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三、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中心的初中化学教学设计策略

1.小组合作学习要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应做到适时,该用之时是指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而学生思维受阻时,在遇到一些具有开放性或值得探究的问题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出现意见严重分歧时,都可以适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2.小组合作学习要分工明确

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还要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协作,这就需要提前对小组成员进行具体明确的分工,使每一个成员都有一份责任感,一般的情况下,每一个合作小组由4~6人组成,其中确定一名学习成绩较好、合作意识强又善于组织和协调组内各成员进行合作的学生担任组长,其他同学可以视其个人的具体实际分别充当记录员、发言人等角色,另外还可以适当进行角色互换,使每一位同学都可以体验不同角色,在不同的体验中共同得以提高.3.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任务

明确的学习任务是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最能体现其作用的一个环节,合作学习中要让学生自己制定学习目标,往往会出现制定的学习目标不全,所以教师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制定适合的学习目标.4.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

每个小组明确了学习任务之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学习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5.合作交流与成果展示

教学过程中由学习小组长召集本组人员针对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及小组成员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进行组间交流与合作,形成对所学知识的初步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各小组,认真倾听学生意见及观点,引导学生通过化学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方式,交流学习成果并将成果展示.6.点评与探究相结合将知识升华

点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小组内相互点评、小组间相互点评、自由点评或教师点评要有机的结合起来.点评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四、强化教师的角色意识和调控作用

教师的角色意识和对学习过程的调控作用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意识应体现在:

1.协调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这一关键角色.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发挥着创设学习环境和气氛、维持学习秩序等作用.教师及时协调学习小组成员之间或组与组之间的关系,使小组合作得以顺利进行.2.参与和监控意识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既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也是活动的参与者.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当小组合作学习出现矛盾时,教师应进行现场观察和调控.五、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总结与思考

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对教师教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容质疑的.要使化学小组合作学习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努力做到:

篇6:小组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摘 要: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现在的小组合作学习暴露出很多问题,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学生无效参与,教学效率不高。针对这些情况,本文在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补救与纠正。实践证明,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实效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关键词: 中小学语文 小组合作 教学应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探究性学习的重要组织形式。探究性学习能否实现预期目标,往往取决于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高低。近几年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实效的,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为主要活动形式,以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为主体,以小组活动任务完成为标准。小组合作强调小组成员之间的有效交往互动,对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一般做法是,把班中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水平、认知倾向、个性差异及家庭背景等方面的不同组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最好三五人。在小组合作中,每小组成员都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还要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所有成员共同实现学习目标。

但是在中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其中最大的弊端是学生无效参与,教学效率不高。如果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所给的交流时间远远不够,合作学习就只能流于形式,草草收场。在众多语文课上,我们只看到小组合作学习这个教学环节,但是这种学习方式是低效的,只是搞形式主义。有些时候我们设计课堂教学是为了形式上的追求,而并非教学需要。所以会出现学生还没有有效地进行小组讨论,就草草收场了事的情况,这就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低效。学生学习水平不同,所以小组合作中会出现学习能力不强的孩子,过于依赖或盲从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甚至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并不是所以成员都参与探讨,优秀学生成了合作学习的主角,而学困生则成了默默无闻的旁听生,同时我们没有及时有效地进行指导,就无法使小组合作学习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无效。

由此可见,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变得更有效,就要进行有效的补救和纠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一、明确合作学习任务,有效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在中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才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我们要明确本次合作学习的任务和目标,使学生明确小组活动任务,再开展小组活动,就能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可能在课堂上对每个学生的阅读进行一一指导,而对于阅读能力好的学生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这时就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帮助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布置小组里阅读分析情况,并让他们进行小组评价。在小组活动前,我们一定要明确小组活动的要求;在小组阅读分析时,其他学生要认真听,边听边思考,他的分析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等他阅读分析完后其他组员要谈谈自己的看法,对阅读分析中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同时其他学生要及时在做好笔记。这样学生都能够明确自己要做些什么,小组活动就会组织得更有效。

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各项活动。小组合作学习能够充分体现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从而在整个课堂中始终拥有积极的参与性。与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避免了班级授课中一些孩子由于没有参与的机会而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为全体成员提供充分的参与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把“追求每一个孩子的进步和提高”作为小组评价的目标,把个体之间的竞争变为活动小组的竞争,构建小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的格局。在这种小组结构中,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共同的任务和目标,消除学生对竞争失败的恐惧,使学生在一种平和、轻松的氛围中有效学习,很好地参与小组活动,同时也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进而调动学生参与学习和乐于学习的积极性。

二、有效分工,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

学生不能只善于提出问题,还要更全面、深入地分析和思考,使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并向其他同学学习更多的知识,使课堂教学内容变得更丰富。

小组合作学习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对小组成员进行有效分工,要求所有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时都承担相应的工作,如小组中要有组长、记录员、发言人、助理等角色,让他们在小组中担当不同的角色。经过小组分工,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大大提高。另外,如果课堂活动中要求学生增长知识,就要提前为学生布置,让学生在小组内分工,每个都负责一定的任务。这样在课堂小组活动时,学生就能带着自己的成果进行交流,从而做到学习资源的有效共享,起到有效互补的作用,使课堂教学资源变得更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7: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小组讨论越来越的多的被教师引进课堂。这种形式能充分体现教学民主,也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活动时间和更多的互相交流的机会,有效的小组合作讨论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

那么究竟何为小组合作学习呢?

小组合作学习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性”学习,是指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充分展示展示自己的思维并相互进行交流,把小组中的不同思路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智慧来解决问题的一种互相性学习方式。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性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班级授课制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由于受每个学生知识、经验和文化背景程度参差不齐因素的影响,常常导致对理解知识的侧重点不同。小组合作学习则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实现优势互补,从而促进知识的完整建构。并且,小组合作学习使在小组成员间能构建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是小组成员,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能够相互激励,相互促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型,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愉悦感,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学生在彼此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减轻了压力,增强自信心,大大的促使了自身个性品质发展和合作创新意识的培养。

小组合作学习的特征:

一、突出了学生学习的的主体性

小组合作学习扩大了学生之间的交流,突破了单纯的师生交流,使学生有较多的参与机会,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的促进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

小组合作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有力的学习条件,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创造发问的机会在优生帮助下达到求知的目的,优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是自己学到的知识条理化,语言表达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得到培养。中等生如鱼得水,在他人启发下,一级一级的达到了优等生的等级。从而达到了一种“人人求进步,人人求发展,人人求成功”的境界。

三、突出了学生学习的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让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实验、思考、交流等活动来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对于这个意义的理解,我认为应该有三层意思:

1、小组学习任务的分配。

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我们要向学生讲清楚此次合作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围绕这个内容和目标我们每个人应该干什么、怎么干。

2、小组合作探究

在学生明白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后,各组根据任务分工进入合作探究阶段,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看法,最好以文字形式表示,写好后传给组内的另一个人进行交流,这样每个人既能发表自己的看法,又能了解其他人的看法,并且可以结合他人的观点补充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

每个小组同意好笨组的意见后,选一名发言人代表本组向全班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教师既了解到每个小组的学习情况,同时注意了每个小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掌握情况,对于每个小组提出的疑问,还可以请其他小组介绍解决办法。如何开展好小组合作

1、科学合理构建学习合作小组

在组建小组时,班主任必须与个任课教师了解每位学生基本状况,然后将全班按照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的特点来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都有不同兴趣、不同层次的特点,让各小组之间形成一种竞争的局面。

2、明确组员的分工与任务

为了让学生的合作学习开展的有序、有效,学生就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让小组成员轮流当组长。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完成任务的方法,评价的标准等。

3、注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好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可参与,但不可取代,要充分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的角色,使小组成员都能体会到合作学习的兴趣。

4、做好小组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主要是总结和归纳小组的学习成果。在对小组评价时,要注意学生的整体性,不是个人之间的竞争,而是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把小组的整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这样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中的作用

1、学生学习的主动型和积极性增强了,参与性提高了,由过去的“要我学“的被动局面转变为今天的“我要学”、“我乐学”的自主学习局面。

我今年教的是一年级两个班共48名学生的数学课,通过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到课堂上,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按传统的方式进行教学时,学生往往兴趣不高,反映的只是少数的个别学生,大部分同学没有参与的热情,只是机械的接受知识。通过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后,每次给学生明确了学习内容及目标后,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进来,积极查找资料,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评比、竞争,惟恐落后。学生现在都要学、乐学。学习主动性很高。

2、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教学的多边互动。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传统的教学方法更多的多。并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使他们动口、动脑、动手、团结协作、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引用小组合作学习后,学生的交流有原来的只跟教师交流转变为能跟同龄人,能跟与自己一块学习的伙伴交流。增强了学生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了比原来更多更多的知识与交流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因材施教,弥补了教师由于班额大而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不足,实现了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及实践和发展的目的。我带了48名一年级的小学生,由于一年级学生好动,好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形成。部分学生还处于贪玩状态,不知学习为何物。按以前的方式来教,大部分学生坐不到十分钟就坐坐不住了。但自从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后,学生在交流中探讨中,学生不知不觉的过了40分钟,直到下课了还在讨论上课时的问题。每个学生都获得了自我表现的机会,自我体现价值的机会。

4、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不愿意动脑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又可使思考结果不正确的学生得以纠正,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正确率。学生通过思考、研讨照出了问题的的答案,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教学质量也会随之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使原来不爱动脑筋的学生,在课堂上浑水摸鱼的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交流后部分思考不正确的同学也能及时得到正确的答案,及时纠正、及时改正。使尖子生在原来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宽广的知识面及思维逻辑能力。

篇8:探析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一、科学合理地进行分组

小组合作学习在形式上首先要有正确的分组,这要根据合作学习内容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之间的性格爱好差异而定,组内成员可以适时调整。结合小学学生和数学学科的特点,可以采用按座位组合和以学习任务组合两种形式。按座位组合,是指按班级正常的座次,让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一小组一般为4人左右。这种合作小组的组合形式,无需将学生分出层次、重新调整座位,因此操作起来比较简便。以学习任务组合的小组合作,是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 (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按个人兴趣自由组成学习小组,一般以2至6人为宜。以这种方式组合而成的学习小组是同质组合,小组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更有利于高效地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二、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教学对象是年龄较小的小学生,所以要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为主,并不是每一个教学内容都适合采取小组合作教学。

举例来说,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初步认识”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了三次合作探究,达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让学生当小工程师,用各种学习材料 (立体模型) 像搭积木一样搭建各种建筑或其他东西,看谁摆得稳当。在学生经过兴趣盎然的合作完成了各种作品后,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都可放得稳,而球体却放不稳。学生经过合作交流得出长方形、正方形都有平平的面,这就引出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面的教学。然后引导学生在游戏中进行合作,把一些物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整理,并小组交流这样分类的理由,让学生在分类交流中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异同,形成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的感性认识。最后引导学生用小正方体来摆大长方体、大正方体,学生在合作摆放中加深了对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感性知识,又培养了空间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层层引导,学生一次次合作,使得整个教学浑然一体,自然流畅,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同时又让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发展。

三、发挥特长,优化合作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有他们自己的思维特点,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小组合作学习,都要启发学生必须以扎扎实实的独立思考学习为基础,只有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充分发挥个体的学习优势,再进行合作学习,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讨论,激荡学生思维,才能让学生在多样性的独立思维基础上通过交流发展求异思维。例如研究归一应用题:榨油厂用500千克大豆,榨出豆油67.5千克,2500千克大豆可榨油多少千克?出示题目后,先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再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思路,经讨论形成了正归一、反归一、倍比、比例解等多种思路。这样在每节课教学知识的重点或难点处开展合作学习,每个学生既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探索研究,又可以相互讨论、相互启发、相互帮助,在合作中完善、提炼和概括,使学生的个性、才能在交流与合作中得到激发,并且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学会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使合作达到最优化。

四、注意点拨和指导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有很大一部分主动性交给了学生,但是由于小学生之间的沟通协调及自我情绪控制能力毕竟有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的点拨和指导非常重要。首先,教师要说明合作学习任务,要告诉学生学习的任务是什么,如何来完成,在完成的过程中有什么要求,达到什么样的效果。一般来说合作学习中教师对合作学习任务说明得越清晰,合作学习的效果越好。在合作学习初期,学生合作的欲望比较强,急于合作,往往不听教师的基本要求,这时,教师要注意采取合适的方法,使学生听清要求,否则就会在客观上形成放任式的合作学习,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

其次,教师对小学生合作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应该做到及时答疑解惑,对学生的大胆质疑,教师要及时给以充分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心中永远充满对知识的好奇和渴望,让学生在质疑中求索、在争辩中明理、在合作中进步。

再次,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部分学生由于性格比较内向,在小组学习中会出现默不做声,不积极参与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创造机会,让这些学生主动积极地表现自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摘要:新的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体系强调要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小组合作学习正是符合这一要求的学习与教学模式。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 对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一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数学,应用,探讨

参考文献

[1]丁兆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07, (6) .

上一篇:资产证券化交流材料下一篇:退役士兵就业创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