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2024-04-13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通用6篇)

篇1: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摘要:社会在发展,城市在更新,我们的生活环境每天都在发生着改变,变得日益现代化和国际化。这种变化某种意义上代表着进步,但同时,城市景观风貌也因此变得缺乏个性和特色,空间营造方式相似,设计手法雷同,造成了场所精神的缺失。如何避免诸如此类弊端,创造出富有特色和内涵的城市空间环境,本文结合潜江石油广场的规划设计谈几点感受。

关键词: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的概念源于建筑现象学,挪威建筑学家诺伯舒兹(Christian Norberg-Schulz)于1979年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的概念。诺伯舒兹认为“场所是自然的和人为的元素所形成的一个综合体,系建筑现象学相结合的主体事物”。场所精神主要表现为“方向感”和“认同感”,即场所的环境特征能让人知道自己身处何种场所,并明确自己与场所有之间有何关系。

场所精神决定了场所的本质和特性,代表着场所特有的氛围,不同的场所因人们的活动需求不同,其内容、特性和所表达的情感不同,所具有的场所精神也就不同。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体现为尊重场地的地域特征、景观特征和文化氛围。人们需要通过空间体验来感知场所精神,规划设计的任务是营造不同类型的场所空间以带给人们不同的体验感受。潜江石油广场规划设计实践

一、项目背景概况

江汉油田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油田主要矿区分布在湖北潜江、荆门等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运用地质力学理论,论证了江汉平原是我国东部石油勘探的远景地区之一。1958年,周恩来总理一声令下,十万余人参加了声势浩大的石油勘探大会战,随后江汉油田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江汉油田曾是我国重要的综合性石油基地,拥有半个多世纪的开采历史,留下了具有亚洲和中国多项“第一”、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矿业遗迹。为了使这些珍贵的矿业遗迹得到有效的保护,潜江市政府开始了潜江国家矿山公园的建设,石油广场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矿山广场位于潜江新城,东临清远路,西临襄河大道,规划净用地面积为13.5h?O,石油广场现状场地较为平整,场地内有七座抽油机井,其中六座仍在正常运行。

石油广场作为潜江新城城市绿地的一部分,在满足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娱乐场所等功能的基础上,努力展示潜江的石油矿业文化,体现石油和工业特色,体现场所精神,将工业遗产、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新旧融合,使其共生共荣。

二、场所精神的构建策略

1.突出主题,整合场所空间

石油,是潜江最?槿怂?熟知的城市符号之一。潜江的城市文化属性中最鲜明的标记便是石油工业文化。生活在这里的人是场所记忆的主人,经调查走访发现,绝大多数的潜江人对潜江的认知印象就是城里的石油工业工厂及田野中一座座不停运转的“磕头机”,这些都承载了几代潜江人的记忆。

规划设计过程中充分分析了场地特征,采用保留、利用和改造等手段,整合场地资源,力求用小广场讲述大故事,讲述江汉油田的石油工业文化(如图1)。

(1)主题。设计方案的主题为“汇聚”:平面布局采用“一轴四线”的构图形式,“一轴”指主入口到博物馆的主轴线,“四线”指江汉油田开采之初全国人民汇聚江汉进行石油勘探大会战,同时彰显着潜江的包容精神。对“四线”通过水景形式的表达,寓意石油的流淌和石油工人汇聚到潜江。

(2)抽油机。抽油机又叫磕头机,设计中将抽油机作为典型石油工业景观保留下来,保留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使之成为了场地上运动着的“雕塑”,有着强烈的工业力量美感,成为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石油工业景观(如图2)。

(3)计量站与输油管道(如图3)。新的石油计量站选址在广场的西北角,占地面积4500?O,设计保留了其生产功能,将其融入到广场景观中去,作为石油工业景观的一部分。输油管道暴露在观者面前,并在边上设置特色护栏和岩芯铺成的游步道,可供游人参观,也是此石油广场的一大特色;输油管道连接六座抽油机,将抽上来的原油输送到广场西北角的计量站。抽油机、暴露的输油管道、计量站等共同构成了石油广场的标志性景观。

设计方案对抽油机、输油管道和集气站的处理是兼顾工业生产的可行性,基于审美上和功能性上对其进行整合,将审美功能和实用功能两个看似矛盾的事物融合在一起。

2.传承文化,保留场所记忆

情感的植入是营造场所精神的较好方式。每个场所因为其自身存在的历史而拥有了记忆,保留这些记忆,就会使场所精神得以延续,这包括将一些具有历史记忆的物件进行原样保留和变换形式出现两种方式,用具有代表性的物件来隐喻某种思想和文化内涵,引起观者情感共鸣从而体现场所精神。

(1)钻井(磕头机是具有强烈石油工业特征的设备,井架高高耸立于油田之上,形态宏伟壮观,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人们一看到他们便能联想到它们所代表的石油工业。此设计手法通过对场所中带有典型工业行业特征的景观要素,完整的保留其外貌和实体,而不经过任何设计的重构手法。

(2)“齿轮”亭是以齿轮为设计元素做成的休憩亭,结合底部的螺丝造型的坐凳,富有工业特色,夜晚内部还能产生发光的效果(如图4)。

(3)“历史方阵”用废旧的钢板组成,上面记载着矿山公园重要油井的开采日期、产量等历史信息,记录了江汉油田的发展历史。

(4)在设计中,特意在场地东南侧设置了一处展示广场(如图5),展示方法分为原真性展示和隐喻象征性展示。原真性展示又叫真实性展示,即是把工业生产中的生产设备、机械等真实的展示在观者面前,矿业废弃设备设施的陈旧感、锈蚀效果等矿业遗迹都成为了有历史信息的原真性的一部分。对工业废弃设备、设施进行艺术的再利用、再加工,通过这些具有历史价值的矿山设施设备能够勾起人们的回忆,即是隐喻象征性展示,同时还能产生良好的工业美学特征,对这些废弃设施设备的再利用也体现了低碳生态的原则。

3.营造气氛,强化场所特征

每个场所的规划设计都应是慎重而独特的,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性质,因此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性格。场所精神是通过场地的各要素及场所特征的综合体现,强化场所特征也就是对场所精神的强化,对场地气氛的营造。场所中设置的不同材料、颜色和质地的景观元素都给置身在其中的人们强烈的空间特色,只有当人们对这些实实在在的物质有了认同感,才会在空间场所中定位自己,也便形成了具有场所精神的空间。工业化时代强调用机器代替人力,强调机械性,机械设备可以说是工业行业特征的重要提示性要素。这些作为场所精神提示性的要素,可以是完整的个体,或者只是一个局部,甚至只是一个残留的片段,都能成为场所精神的重要载体。

在潜江石油矿山广场的设计中通过提炼一些石油工业化生产的符号,包括磕头机、齿轮、石油管道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业元素,清晰的诠释出场所的类型特征,使人们认知到场地的性质和功能,加深了场所认同感。

结语:每一块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都有着它的内涵与特质,这是在长期的自然条件与人文历史条件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我们与土地之间总是有着无法割舍的联系,在如今这个“体验时代”,人们更加注重精神需求和情感的交流。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在某种程度上是在构建一种新的场所,这个场所除了满足人们基本的使用需求外,还应该注重挖掘场所自身的属性及外在联系。体现场所精神固然不是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唯一设计方法和最终目标,但在具体的项目设计中可作为一条重要的设计原则并好好利用。

篇2: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响着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唐长安 是严格的里坊制,设有东市、西市。宋代打破里坊制,出现了“草市”、“墟”、“场”,集中着各种杂技、游艺、茶楼、酒馆。元、明、清则沿袭了前朝后市的格局,街道空间常 常是城市生活的中心,“逛街”成为老百姓最为流行的休闲方式。因此,与西方相比,一 直贯穿于欧洲城市发展史的发达的城市公共广场空间,在中国过去漫长的城市空间演变 中,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2.2 现代城市广场现代城市广场不再仅仅是市政广场,商业广场成为城市的主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作用进一步贴近人的 生活。今天,人们提及“城市广场”,浮现于眼前的往往是大型城市公共中心广场(以正 方形为主)的形象。目前全国城市广场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这类广场,因为它们对于 改善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起着立竿见影的效果。总之,城市广场具备开放空间的各种 功能和意义,并有一定的规模要求、特征和要素。城市中心人为设置以提供市民公共活动 的一种开放空间是城市广场的重要特征;围绕一定主题配置的设施、建筑或道路的空间围 合以及公共活动场地是构成城市广场的三大要素。只具备特征而不具备要素的,如单纯的 绿地或空地,或只具备要素而不具备特征的如仅供某一商住区或建筑物使用,则不应纳入 城市广场范畴。因为城市广场兼有集会、贸易、运动、交通、停车等功能,故在城市总体 规划中,对广场布局应作系统安排,而广场的数量、面积大小、分布则取决于城市的性质、规模和广场功能定位。我国在进入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广场也开始逐渐在各地城市建设 中蓬勃兴起。与欧洲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相比,我国城市广场建设则属于一项新生事物,是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文化思想观念重大变革的产物。我国城市广场建设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 景下迅速发展起来,与城市绿地、公园,自然风貌相结合,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市 民提供良好的户外生活场所,创造良好的城市景观的重要手段。3 城市广场的定义及分类 3.1 城市广场的定义城市广场通常是城市居民社会生活的中心,是城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 “城市客厅”的城市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 等,如北京的天安门广场,既有政治和历史意义,又有丰富的艺术面貌,是全国人民向往 的地方;上海市人民广场是市民生活、节日集会和游览观光的地方。3.2 城市广场的分类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 广场等[2]。但这种分类是相对的,现实中每一类广场都或多或少具备其他类型广场的某些 功能。3.2.1 集会游行广场 城市中的市中心广场、区中心广场上大多布置公共建筑,平时为城市交通服务,同时 也供旅游及一般活动,需要时可进行集会游行。这类广场有足够的面积,并可合理的组织 交通,与城市主干道相连,满足人流集散需要。但一般不可通行货运交通。可在广场的另 一侧布置辅助交通网,使之不影响集会游行等活动。例如北京天安门广场、上海市人民广 场、昆明市中心广场和前苏联莫斯科红场等,均可供群众集会游行和节日联欢之用。这类 广场一般设置较少绿地,以免妨碍交通和破坏广场的完整性。在主席台、观礼台的周围,可重点设计常绿树。节日时,可点缀花卉。为了与广场及周围气氛相协调,一般以规整形 式为主,在广场四周道路两侧可布置行道树组织交通,保证广场上的车辆和行人互不干扰、畅通无阻。广场还应有足够的停车面积和行人活动空间,其绿化特点是一般沿周边种植,为了组织交通,可在广场上设绿地种植草坪、花坛,装饰广场,形成交通岛的作用,但行 人一般不得入内。3.2.2 交通广场 一般是指有数条交通干道的较大型的交叉口广场。例如大型的环形交叉,立体交叉和 桥头广场等。主要功能是组织和疏导交通。应处理好广场与所衔接道路的关系,合理确定 交通组织方式和广场平面布置。在广场四周不宜布置有大量人流出入的大型公共建筑,主 要建筑物也不宜直接面临广场。应在广场周围布置绿化隔离带,保证车辆、行人顺利和安 全的通行。一类是设在人流大量聚集的车站、码头、飞机场等处,提供高效便捷的交通流 线,人流疏散功能。另一类形式设在城市交通干道交汇处,通常有大型立交系统。此类广 场应以交通疏导为主,避免在此处设置多功能、容纳市民活动的广场空间,同时采取平面 立体的绿化种植吸收噪音。

3.2.3 商业广场 主要是指专供居民购物,进行集市贸易活动用的广场。随着城市主要商业区和商业街 的大型化、综合化和步行化的发展,商业区广场的作用越来越显得重要,人们在长时间的 购物后,往往希望能在喧嚣的闹市中找一处相对宁静的场所稍做休息。因此,商业广场这 一公共开敞空间要具备广场和绿地的双重特征。所以在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的同时,应兼 顾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促进商业繁荣的目的。城市广场还可以按照广场形态分为有规整形广场、不规整形广场及广场群等,且现代 城市广场形态越来越走向复向化、立体化,包括下沉式广场、空中平台和步行街等等;按 照广场构成要素分析可分为建筑广场、雕塑广场、水上广场、绿化广场等;按照广场的等 级可分为市级中心广场、区级中心广场和地方性广场(如居住街区广场、重要地段公共建 筑集散广场和建筑物前广场)等。4 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原则城市广场体系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开放空间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 括:城市广场体系空间结构;城市广场功能布局;广场的性质、规模、标准;各广场与整 个城市及周边用地的空间组织、功能珩接和交通联系。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一般应遵循以下 原则: 4.1 城市广场的大小的确定当前在我国城市广场建设中存在的一个严重的误区就是盲目求大,特别是在一些中小 城市,此风更甚,5~6hm2 甚至十几 hm2 的广场比比皆是,更有甚者大到几十 hm2,以为 大就是好,大就是不落后,其中也有互相攀比的因素。天安门广场面积 39.5hm2,是世界 上最大的广场,但这是在一种特殊的政治背景和政治需求下产生的。从历史上看,大型广 场的出现,的确与举行军事和政治仪式分不开,并且是专制和集权的一种象征,如罗马的 圣彼得广场、巴黎的协和广场等。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政治性集会将越来越少,城 市中需要更多的是市民广场或文化休闲广场。一般来说,城市大,城市中心广场的面积也大;城市小,市中心广场也不宜规划得太 大。片面地追求大广场,不仅在使用上也不方便,而且广场尺寸不宜人,也很难设计出好 的艺术效果。城市广场尺寸太大会缺乏活力和亲和力,一个好的城市广场要有适当的围合 感,这也是广场区别于绿地的特征之一。凯文·林奇指出“室外围合空间的墙高与空间地 面宽度之比为 1:2~3 感觉最舒适。”卡米洛·西泰在总结欧洲城市广场设计手法时提出 广场宽度的最小尺寸等于建筑高度,最大尺寸不超过建筑高度的两倍。所以广场一大,很 难有围合感,不能产生向心力,凝聚性差,削弱了广场作为社会交往空间功能的发挥。维 特鲁威说:“罗马广场的尺寸应适应听众需要,否则场地会不够用,听众少的时候场地又 会显得太大。所以这样来定广场的宽度就可以了:把长度分成三份,两分之长作为宽度。这样就可以形成一个长方形,排列方式也更适合与游览观赏的目的。”故此建议:小城市 中心广场的面积一般在 1~2 公顷,大中城市中心广场面积在 3 ~4 公顷,如有必要可以再大 一些。至于交通广场,面积大小取决于交通量的大小、车流运行规律和交通组织方式等; 集会游行广场,取决于集会时需要容纳的最多人数;影剧院、体育馆、展览观前的集散广 场,取决于在许可的集聚和疏散时间内能满足人流与车流的组织与通过。此外,广场面积 应满足容纳相应的附属设施,如停车场、绿化种植、公用设施等。从另外一方面说,城市广场多是建在城市的中心地段,建筑密集,土地价格高,在这 些地段修建大型广场,势必有大量的拆迁,增加建设投资。同时由于出现一个大型的开敞 空间,还会影响到城市中心的结构,许多中小城市往往因为一个巨大广场而失去尺度感,显得那么不相称,其对改善城市景观面貌所起的作用也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大。虽然在具体设计中我们不可能照搬这些条条,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广场的好坏不在于大 小,而在于是否能创造丰富的社会交往活动,是否有良好的空间视觉感受,能否体现城市 或地区的文化特征,以及能否满足市民心理和情感的需求。美国纽约洛克菲勒中心广场面 积不到半 hm2,却被认为是美国城市中最有活力、最受人欢迎的公共活动空间之一。原因 就在于它富有生气,冬天可以作为溜冰场,其他季节则摆满了咖啡座和冷饮摊,集功能艺 术为一体,是现代城市广场设计的成功范例。4.2 城市广场的主题的确定城市广场无论大小如何,首先应明确其功能,确定其主

题。这也可谓之“纲举目张”。围绕着主要功能,广场的规划设计就不会跑题,就会有“轨道”可循,也只有如此才能形 成特色和内聚力与外引力。是交通广场、商业广场,还是融纪念性、标志性、群众性于一 体的大型综合性广场,要有准确的定位。在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应力求突出城市广场在塑 造城市形象、满足人们多层次的活动需要与改善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空间环境和城市生态 环境)的三大功能。并体现时代特征为主旨,整体考虑广场布局规划。特定的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都应精心创造实用而突出主题特色的城市广场个体:一是 要和谐处理城市广场的规模尺度和空间形式,创造丰富的广场空间意向。应根据市级、区 级和社区级合理规划,一般不宜过大,且应分散设置,以取得均匀的城市活动公共空间。二是要合理配置建筑,实现广场的使用功能。三是要有机交通,完善市政设施,综合解决 城市广场内外部的交通与配置。特别注意空间距离的远近和交通时间的长短,以方便市民 使用城市广场。既要讲究观赏性,但主要还是要讲究实用性。此外,城市广场的主题设计还应有地方特色,既包括自然特色,也包括其社会特色。首先城市广场应突出其地方社会特色,即人文特性和历史特性。城市广场建设应承继城市 当地本身的历史文脉,适应地方风情民俗文化,突出地方建筑艺术特色,有利于开展地方 特色的民间活动,避免千城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增强广场的凝聚力和城市旅游吸引力。如济南泉城广场,代表的是齐鲁文化,体现的是“山、泉、湖、河”的泉城特色。广东新 会市冈州广场营造的是侨乡建筑文化的传统特色。西安的钟鼓楼广场,注重把握历史的文 脉,整个广场以连接钟楼、鼓楼,衬托钟鼓楼为基本使命,并把广场与钟楼、鼓楼有机结 合起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其次,城市广场还应突出其地方自然特色,即适应当地的 地形地貌和气温气候等。城市广场应强化地理特征,尽量采用富有地方特色的建筑艺术手 法和建筑材料,体现地方山水园林特色,以适应当地气候条件。如北方广场强调日照,南 方广场则强调遮阳。一些专家倡导南方建设“大树广场”便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为实现城市广场的社会功能、环境和景观意义,应对城市广场中的建筑物和广场周边 地区进行合理管制,结合开发成本、环境品质和使用效果综合控制容积率、建筑密度和建 筑高度等指标,保持整体空间的和谐。要明确制定鼓励投资者开发兴建城市广场项目的政 策和措施。同时也要严格把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的编制程序和审批过程。要切实实行规划 城市专家咨询,实施规划群众参与,规划监督法制手段、专业队伍的城市规划控制机制。城市广场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过程应充分体现公众参与。城市中心广场的规划 设计审批,应组织专家论证,并须对公众意见进行全面审议和合理反馈。城市广场的使用 应确保其公共性,政府要站在督导的立场,监督实施,加强宣传,让市民协助政府共同进 行管理和保护。4.3 城市广场内部的布置及周边建筑 4.3.1 广场绿化 古典广场一般没有绿化,以硬地和建筑为主,而现代广场不论大小,都要充分考虑绿 化问题,体现了现代广场设计对于人和环境的关怀。但是我们也要辨证地看待这一问题,广场就是广场,不要搞得象块绿地。广场的功能是高人流量的开放性的社交空间,其作用 不是用来解决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绿化在广场设计中应该处在一个次要和陪衬的地位。现在有些城市广场设计大片的草坪,草坪成为广场的主体,而我们的国情,草坪是不能上 人的,这样广场虽大,但活动面积有限,大量的人群被局限在几条道路之上,严重地影响 了广场多样化活动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广场空间的围合,空空荡荡,广而无场。广场绿 化从功能上讲,主要是提供在林荫下的休息环境以及调节视觉、点缀色彩,所以可以多考 虑铺装结合树池以及花坛、花钵等形式,花坛、花钵最好结合坐人。大树特别是古树名木 应该作为重要的构成元素,融进广场的整体设计之中。如北海的北部湾广场,三棵大榕树 不仅界定了广场的一条边,而且构成了视觉焦点,同时在巨大的树荫下,还形成了相对安 静的小空间。广场绿地布局应与城市广场总体布局统一,成为广场的有机组成部分,更好地发挥其 主要功能,符合其主要性质要求。广场绿地规划应具有清晰的空间层次,独立形成或配合 [3] 广场周边建筑、地形等形成良好、多元、优美的广场空间体系[3]。应考虑到与该城市绿化 总体风格协调一致,结合地理区位特征,物种选择应符合植物区系规

篇3: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1 相关理论

1.1“场所精神”理论

“场所精神”最早是由古罗马人提出的。是指人的意识和行动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的一种场所感, 一种有意义的空间。即“场所精神”是由生活与同一地理、文化、经济社会中的人类共同体, 通过群体活动, 对自身生活中的感情进行提取酝酿后形成的。若从“场所精神”的角度看待建筑设计, 除要求建筑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外, 还对建筑是否能与设计区域的人文氛围紧密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

1.2 城市更新

当今的城市旧街区更新的方式基本可分为重建或再开发、综合整治及功能改变三种方式。“推倒重建”的方式, 不仅开发成本极高, 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枫杨路街道更新改造不仅要考虑盘活城市土地资源, 促进土地资源循环再利用, 满足各项建设对用地的需求, 还要注重延续街区文脉、恢复城市活力, 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面貌。

2 项目概况及现存问题分析

2.1 枫杨路概况

枫杨路位于沈阳市南部, 苏家屯区老城区中部, 东连牡丹街, 西接沈大高速公路, 全长2.95公里。对于苏家屯区, 枫杨路是苏家屯火车站接送旅客经过的主要的道路, 是苏家屯城区主要的景观展示大道, 也是苏家屯城区重要的生活性、商业性道路, 是展示苏家屯形象的核心平台。枫杨路街道改造的研究范围西至沈大高速公路, 东至牡丹街, 南北考虑距红线约70米的用地范围。其中包括绿化带、沿街建筑、公园及开敞空间。

2.2 问题的识别

2.2.1 功能问题

枫杨路沿线两侧的建筑功能多样, 迎春街以西路段多以行政办公、居住建筑极少量公共建筑为主, 住宅底层为商网, 道路西侧伴有少量工业建筑。迎春路以东路段则为地区级的商业街, 苏家屯商业大厦及多家品牌专卖店坐落与此。

2.2.2 交通问题

枫杨路街区规划整治路段总长度2.95公里。其中迎春街以西路段, 道路路面较好, 占用人行道现象普遍, 包括占道经营和占道停车等。整个沿线缺乏公共停车空间和设施。商业街的步行空间过于狭窄, 人流车流量大, 通行组织与停车混乱, 存在个别建筑贴线建设。

2.2.3 环境问题

道路绿化未形成统一、连续的绿化景观, 缺植现象较多;临湖公园与枫杨路割裂严重, 与城市没有良好融合;道路绿化以行道树为主, 无其他配景, 树池简陋, 沿线绿化景观缺少层次和季相变化;迎春街以东的路段除一处市民广场外, 无行道树及其他小品景观。

3 改造设计———重塑场所精神

3.1 重视地域文化的改造观

对于枫杨路街区, 其更新应当从现状资源中发掘要素, 围绕街区特色, 实现场所精神的复兴。在整片的旧城区中, 城市的更新不应进行大规模的整体改建, 可先选择地理位置优越土地价值没有得到体现、能够打造区域特色的街道空间, 以之为主体首先进行更新复兴, 再逐渐福射周围的空间, 进而带动整个街区的发展。

3.2 场所功能的提升改造

具体来说, 旧区可以从地区功能的提升改造开始, 明确各街区的改造主题, 以此带动整个地区, 根据城市功能, 将枫杨路沿线划分为三个区域, 分别为枫杨路西段———城市生活区, 枫杨路中段———滨水景观区, 枫杨路东段———欧陆商业区。

3.2.1 城市生活区的更新

该区域整体建筑风格应当符合枫杨大街作为苏家屯重要的生活、特色商业街的基本特征, 新建建筑应与既有建筑和自然环境相协调, 并应反映现代都市简洁、大气的风貌。

由于现阶段枫杨路内部主要为居住区, 且多为高层、多层住宅, 所以在改造设计中做了以下工作:

整改:调整该区段的广告牌匾布局、规格;对老式居住建筑增加立面构筑物, 美化立面;协调墙面材质及色彩, 修补墙体破损, 对破损严重的屋顶、阳台等构筑物重新整改。对可视范围内新建建筑进行清洗, 达到美观效果;重点对枫杨路两侧老式住宅楼和建筑质量一般的楼体进行粉饰, 协调建筑色彩。

拆除:对可视范围内三层以下建筑质量很差的、影响景观的楼体进行拆除, 如仙禾种业等。并考虑对其土地进行收储。

3.2.2 滨水景观区更新

现阶段半步桥街内部主要为居住区, 但相对来说尚留存了许多清式平房合院, 尤其是半步桥街西侧, 仍有部分城市肌理遗存, 所以在半步桥街的改造中, 将其定位为历史文化特色街。

3.2.3 欧陆商业区的更新

在现阶段的基础上, 重点发展传统特色商业, 带动里仁街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一则目前里仁街的商业较为零散, 需要统一规划, 二则充分利用现阶段丰富的业态, 促使业态升级。最终将其打造成为白纸坊街区内反映北京旧城特色的、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传统商业街, 成为白纸坊街区的区域商业中心。里仁街业态目前主要为小型商业, 改造后业态需做部分调整, 可增加少量特色商品、工艺品、特色小吃等凸显商业特色的店铺。统一规划更新后, 能够提高建筑质量、改善建筑外观, 使得老建筑焕发新的生机, 历史文化街区也因此而相对较有活力。

4 实施保障

4.1 建筑

城市生活区:在连续性上, 控制道路两侧建筑的贴线率应不小于80%, 为生活性主干道塑造连续的街道景观。街道的连续性还会受到建筑底部形态的影响, 要求沿街建筑底层立面的色彩、材质与相邻建筑相协调。对于挑檐、骑楼、悬挑的建筑, 底部变化的高度范围建议在人行道宽度的1/2以下, 进深变化宽度宜为3~5米。为了保证景观的协调、连续, 推荐首层门楣高度选用常用值4.5米, 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店铺牌匾, 统一店铺牌匾的位置和高度。

4.2 绿化

在舒适性上, 人行空间指标整合了道路红线与绿线中的绿化空间。加宽行道树绿带宽度, 以灌木和乔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种植, 尽量降低汽车尾气、噪声对步行空间的干扰。绿线中的绿化以灌木为主, 减少植物对建筑橱窗的遮挡, 充分展示商业氛围, 提高步行空间的活力。设置设施带, 布置街道家具和自行车停车位。路灯和公交车站的设置要考虑主干道的通行要求, 电话亭、垃圾箱、座椅等街道设施的布置要充分考虑行人的使用需求。

5 结语

应用“场所精神”的理念, 通过对老城空间发掘、修复、再利用与再开发等手段, 将旧街区的改造过程更加审慎、明智与和谐。在枫杨路地区的改造中通过对土地整理、交通改善、公共设施配套、公共开放空间开辟、街道景观改造、历史文化资源保护整治等, 实现谨慎渐进式改建、内容丰富的社区更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这也是城市规划可操作性的重要实践。

摘要:城市发展的全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更新、改造的新陈代谢过程。在旧城改造中, 城市的更新不应是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和大拆大建。文章以枫杨路街区更新改造为例, 立足“场所精神”的营造, 通过挖掘当地文化, 实现街区的整体复兴的规划方法。

关键词:城市更新,场所精神,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6.

[2]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1, (7) .

[3]万勇.旧城的和谐更新[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9) .

[4]罗小未.上海新天地广场一一旧城改造的一种模式[J].时代建筑, 2001, (4) .

[5][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9) .

[6]田银生.建筑设计与城市空间[M].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1.

篇4:设计中场所精神的体现

摘要:本文介绍了福建省建阳市考亭破石村卧龙湾旅游度假区的设计,探讨了如何从场地特征出发,因地制宜的进行合理的布局和景观创造,恰当地表现场所精神。

关键词:考亭;卧龙湾度假区;设计;场地特征;场所精神

1.设计思路及依据

1.1 场地特征的把握

任何的园林设计,都有一个特定的场地,而设计则是依据场地的特征,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和布置,所以对场地特征的把握,是设计的基础。对于场地的特征而言,他包含了两个方面,即它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1.2 场所精神的体现

场所与场地有所不同,它包含了场地及其环境。一个场所体现的精神应是其在意识和情感上所要表达的一种倾向,是人对场所的一种感应和理解。

对于本例而言,场所要表现的除了由度假景区的深厚文化底蕴带来的文化氛围外,还要表现一种自然、生态、休闲的人居环境的精神。

2.设计理念及手法

针对福建的气候的特点和现代生活方式,户型设计进行了深入的推敲研究。低层住宅平面采用了联排和双拼的形式并根据其所在的位置设置外露台、内庭院、外庭院的户型形式。在户内布局上,注重空间的多样化,争取最佳的景观和朝向,营造空间的可塑性。套内分区明确,做到干湿、动静分离,室内布置紧凑、走道便捷、提高使用效率和舒适程度,套内设计适应现在生活方式。户型采用底层架空,不仅提高使用率且能更好的切合自然坡地的走势。通过设计不同面积与环境档次的住宅,形成多元化的供方市场,满足不同背景层次的居住需求。

3 布局与景观创造

3.1 布局

3.1.1 轴线分析

轴线依据社区的出入口方位和人们活动区域而设定社区内的景观单元与节点,通过轴线贯穿其中,社区的人行入口处及主要景观节点处设置了一纵一横两个生态轴,其中一纵生态水廊道将几个广场有机的穿插其中,组成有机的景观结构。

3.1.2 视线分析

以舒畅的交通流线和公共活动场所,为人提供最佳的视觉景观观赏范围,通过视觉范围空间收与放的变化,使各个景点有序的组织起来,形成生动的动态画卷。

3.1.3 交通分析

为了适应小汽车进入家庭的发展趋势,本区交通组织力求符合车流人行的规律,使之便捷通畅,并提供足够的停车空间,同时重视人车分流,减必人车干扰,为居住提供安全、宁静的步行环境。规划构建车行系统和人行组织尽量符合游客出行与活动特征。

(1)建立等级分明、功能明确的道路等级体系。道路系统分为区域性干道、区内联系干道和组团道路三个等级,以环状体系为主,各自承担“通”与“达”的交通功能。

A.建立游客私家车、外来访客车辆、电瓶车及消防车的车行系统,有序的在度假区内行驶。

B.进入小组团的车以尽端式为主,以减少对度假区内部环境的直接干扰。

C.除内部的入户车位外,提供临时车位以方便住户及访客的停车。

D.电瓶车:完善度假区内文通并在度假区内的的几个主要出入口及景点附近设置停靠站。

(2)富有趣味的步行系统,人行交通规划重视步行空间与步行活动的组织,强调度假区外部环境与步行系统、绿化体系及公建設施布局相互渗透和有机结合。

A.非机动车;尽量利用度假区内部道路、绿地、广场等现有的绿色空间,辅以部分专门新开辟的绿色通道,将现有的和规划的中心绿地以及组团绿地等相连接,建立一个脱离车行的安静、安全的便捷通道,它与度假区的绿地系统、各居住区的人行系统相结合。

B.休闲:设置健康漫步道,如按摩卵石路,休闲游步道,景观观赏道,溪涧小道等。

C.入户:入户空间序列细腻,各休闲功能区由“组团路”、“小型交往空间”、“私家花园”、“宅前灰空间”、“室内”的特色入户模式。

3.2 景观创造

3.2.1 自然的生态水廊道

水是城市中象征自然的要素。风水的理想环境主要由山和水构成,尤以水为生气之源。水口是指风水地中水流之去处。其中,入水口在西北乾方即“天门”方位。出水口,设在东南巽方即“地户”方位。照风水学的理念,水主财,水来之处谓之天门,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之处谓之地户,若不见去处谓之地户闭。天门开,象征财源不断;地户闭,象征财用不竭。入水口和出水口均为暗道,分别象征天门开和地户闭。

景观生态走廊分别根据所处地形高差,结合周围环境,因地制宜,做成游步道与阶梯结合的形式,并设置台阶花坛和坐凳。在各个景观节点设置不同功能的开放空间,如儿童活动中心、健身步道、雕塑广场等等。各区功能明确,通过品种丰富、疏密有序的植物穿插种植,空间高差的变化,独具匠心的文化景墙,富于内涵的雕塑小品的安排点缀,材质各异的铺地形式的衔接变化,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年龄层次的游人对景观空间的需求,相互之间互不干扰,突出了功用性与实用性。景观空间的多变性和丰富的植物应用使得整个度假区的景观有机、生态、自然、和谐地溶入到周边大环境之中。

(1)水体景观的设计:在入水口处设计假山置石,做成小型瀑布形式,为整个水系的起始景观。在出水口处,设计人行主入口景观区,景观节点设计诸如景观亭、木栈台、喷泉之类的景观小品,为整个水系的终点景观,同是也作为小区人行入口的主要入口景观。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把入水口和出水口隐蔽起来,象征天门开和地户闭。本水域面积大约333m2,各处水景宛若清澈的玉带,明镜,镶嵌在绿地建筑之中,营造出滨水景观、水乡氛围,水潭、水溪、水湾、湿地、涌泉… … 等景观氛围,一条动感十足、线条流畅的山泉在阳光下波光鳞鳞,似梦似幻。

在水面狭窄的地方采用溪流、涧等自然活泼的形式做出动态水景。溪涧宜多弯曲以增长流程,显示出源远流长,绵延不尽。水岸多用自然石岸,以砾石为底,溪水宜浅,可数游鱼,又可涉水。游览小径须时沿溪行,时踏汀步(见园桥),两岸树木掩映,表现山水相依的景象,有时造成河床石骨暴露,流水激湍有声,用自然山石以理涧法做成的曲水,少了一份静谧,多了几分野趣。整条水系无羁无绊,蜿蜒其中,溪边水草盈盈,水底卵石依依,两旁树木婆娑,绿意盎然。沿着溪流行走,间或跳入眼帘的一丛丛烂漫的鲜花,或含蓄,或奔放,或火热,或端详,身影在水中若隐若现,暗香浮动,使得那一泓清水,竟似有数不尽的风流。

明代理学大家朱熹有一诗文传世《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小小的池塘像一面打开的镜子,蓝天和白云仿佛悠闲自在地在水面上来回游荡。它怎么会这样清澈呢?那是因为发源处不断地有活水流进来。正如读书一样,要想能够清晰明确地领悟,也要长期不断地开卷。这是古代先贤留给我们的生命启迪,在这青山碧水间体味个中滋味,更别有一番情趣。

坐在古朴的亲水木平台上,头上是白云缓缓飘动的蓝天,脚下是哗哗流淌的清洌溪水,又或者干脆脱下鞋袜,挽起裤脚,跟孩子们一道,在一汪浅水中忘情地玩耍,那情景,那笑声,熟悉得让你忆起了童年……玩累了,可以沿着草坡随意走一走,那一块块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石头躺在白色的迷雾之中,若隐若现,不经意中,你会在里面看出一则古老的寓言或一个遗忘已久的传说。还有那满怀古韵之风的草亭,周围完全是一个水与绿色的世界。在此,你满眼被绿色所浸淫,心灵也被洗涤一清,如若再泡上一壶清茗,就更是妙不可言,品着的是茶,也是生活。

(2)驳岸的处理:驳岸是人与水之间的过渡带、是展观水景的平台。主要采用自然驳岸和人工驳岸两种形式。

A.自然驮岸:主要以涧、草地、卵石、芦苇、滩涂等形式构筑驳岸,这种手法贯穿整个水系,主要为度假区营造一种纯真、天然、不假人工的自然野趣氛围。

B.人工驳岸:主要以木栈道、块石、平台等形式构筑驳岸,主要用在各个构建的开放空间中,为度假区游客营造一个交流的平台。

水岸氤氲的温柔中,露天咖啡茶座,悠扬的小夜曲,隐约晕透着清侣丸间绵绵的情话,孩子们天真的笑声和邻里之间悠闲的交谈。

(3)旱地蓄水: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旱地蓄水可以有效的将蓄存起来的水加以有效合理的使用。

(4)亲水文化:人们对水的亲近感无法替代的。人與水有关的活动也是五花介门,多种多样。因此,我们在水系设计过程中尽可能的为居住者创造了与水有关的活动场所,如观水,戏水,水滨散步,钓鱼,划船,摘野草等。

3.2.2 植物造景塑造绿色空间

植物景观设计在整个环境规划设计当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环境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要形成“以人为本”的度假、游玩与生活环境空间,最重要的就是植物生态景观群落的适当构成,它是自然化景观再现的基础,没有良好的局部性植被生态景观群落构成、富于自然化的景观,空间就是无源之水。

植物配置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并充分考虑与建筑风格的吻合,兼顾多样性和季节性,进行多层次、多品种搭配,分别组合成特色各异的群落。整体上有疏有密,有高有低,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上层大乔木:以落叶阔叶树为主,形成上层界面空间,以保证夏季的浓荫与冬季充足的阳光。中层乔灌木:以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同时结合观花、叶、果、杆及芳香物种,形成主要植物景观感受界面空间。下层是耐荫的低矮花灌木、地被及缀花草地。在满足度假区环境生态功能与使用功能以及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植物种植文化的原则。纵观历史名园环境都拥有数量不等的古树名木,既作为园区悠久历史的见证,又具有形象表征的意义。在绿化树种选择上应遵循长生树种与速生树结合的原则,既可在近期达到一定的景观要求,又能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形成自身的植物景观特色与历史文化积淀。通过植物配置和群体寓意,反映我国在植物鉴赏中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及与现代优秀植物设计文化的交融和渗透。

植物群落的空间合形态上,应注重人在不同空间场所中的心理体验与感受的变化。从密林小径、林中空地、疏林草地到缓坡草坪,形成疏密、明暗、动静的对比,在富有生命的自然中创造出具有生命活力的多元感悟空间。

通过植物空间的营造,以及我们赋予它的文化内涵,使得整个度假区显得更加有韵味。

4 结束语

卧龙湾旅游度假区空间的布局必须结合场地自然特征,以人为本,从满足功能的需要出发,才能达到设计的合理性,可达性,实践性。本设计着重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讨,因地制宜地保留并恰当地利用了原有地形植被,特别是“樟树抱佛”这棵千年古树名木,以及天然的座山临水的地理优势,使这个居住区不仅仅只是简单的度假区,更是一个将村庄改建成旅游度假区的良好的旅游景区示范点,保留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达到了构图美观、功能合理的效果。

对于旅游度假区这类园林空间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场地人文特征,有正确的立意和丰富的内涵。本设计根据场地所处背景,以度假区自身的特点,开拓一个宜居的山水人家景区。

坚持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是任何一个设计都必须坚持的原则,充分考虑场所本身所具有的优势,将人、社会、自然环境更加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城市意象[M].何晓军,方益萍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美]约翰.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篇5:城市广场规划设计中场所精神的构建

1 场所及场所精神

1.1 场所

在科技术语中, “场所”主要是指社会相互作用的背景或环境。而在建筑领域内, “场所”则是指在建筑物或人造物界定的空间范围中, 人与环境之间出现相关联系。挪威著名历史学家、建筑师诺伯格·舒尔茨最早、最系统对场所理念进行讨论, 认为活动发生的地方便是“场所”, 其空间具有清晰特性, 为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 包括众多材性, 如肌理、色彩、形状等。这里提出的“场所”充分结合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 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整体, 能对某一特定地段内人们的生活方式、自身环境特征等进行准确反映[2]。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重视采用积极措施, 实现“场所”的回归。

1.2 场所精神

“场所精神”最早也是由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 该词源于罗马人, 意义为所有存在的事物均有其精神。诺伯格·舒尔茨还将“场所精神”引用到建筑领域内, 赋予其新的意义, 认为“场所精神”是人的主观内心意识空间与客观存在的空间体的复合体, 能对人是场所的核心及特色进行反映。换句话说, 场所精神承载的是人对整个场所的归属感、认同感, 极易打动人们内心, 引发共鸣。而且, 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精神”能对人与环境进行紧密联系, 对现代建筑学用中性、缩减、抽象的观点看待环境的不足进行批判, 便于对人们在精神、心理上与世界的联系进行重建[3]。

而作为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空间设计能为人们提供相关活动的物质场所, 且能满足人们对其使用功能的需求, 从而促使使用者在精神、生理上均达到愉悦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建筑空间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场所精神, 充分融合人与环境, 从而促使人们产生一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2 场所及场所精神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意义

2.1 强调总体布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建筑的场所性强调建筑空间能反应出所用环境的文化背景、历史文脉、地形地貌等要素。可以说, 一定的环境脉络是建筑存在的必备条件。而完善的建筑空间设计并不是简单叠置及拼贴建筑物与环境各要素, 而是采用积极措施, 促使建筑物与环境各要素之间彼此认同、吸收、整合, 这一过程可表现出两者的互动性和双向性[4]。一方面, 以往普遍认为的建筑经由对自我进行“修正”, 从而达到与环境的和谐, 其实并不是建筑接受环境的特质。另一方面, 环境能对个体建筑的个性特性进行认同和接受, 且能促使自身个体性得到完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时, 需要对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把握, 从而根植于环境, 实现两者的统一、和谐[5]。比如昆山文化艺术中心, 其总体布局重视与周边环境的融合。该艺术中心在北部森林公园的生态延续轴线上, 周边有着较为优越的自然环境, 存在曲线状分布的水系及集中的绿化带。在进行建筑空间布局时, 若实施直线式布局, 可能会影响到周边曲线形态环境, 对景观环境延续性、整体性造成破坏。而采用曲线式布局, 能充分契合周边环境, 促使建筑与环境互相呼应, 且能促使城市景观的延续性得到增强。

2.2 重视充分结合城市空间

作为现代人居住的主要环境之一, 城市是最常见的人为场所。而对城市空间进行界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便是建筑。在城市中, 建筑对城市空间的回应是其场所性的重要体现。而且, 人们必须认识到建筑设计对城市空间表达的职责。一个城市要想具备良好的形态, 其建筑空间就应该存在良好的系统性和服从性[6]。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在对建筑场所进行规划和塑造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重视结合城市空间, 从而实现城市、人与建筑的和谐统一。上述昆山文化艺术中心在塑造建筑场所时, 紧密结合建筑与城市空间, 充分联合区域空间, 从而促使各个区域可达性得到提升。而且, 通过在不同标高上对一系列自由伸展的曲线形廊桥进行设置, 一方面能紧密联系单体建筑与主要人流集散地, 为游客提供良好的室外公共空间。另一方面, 还能充分融合分散的功能块, 使其形成区域性整体, 从而对文化艺术中心的整体形象进行强化。而且, 在进行立面设计时, 该艺术中心在立面风格中融入灵动简洁的设计元素, 以白色为主色调, 通过大量错落的平台和楼板, 赋予建筑以简洁明快的风格, 且整体凹凸有致。

2.3 关注延续地方文脉

在建筑空间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 所体现的场所精神并非是对各种形式进行照搬照抄, 或者盲目标新立异。而是要在对特定地域所表现的场所精神进行充分体验的基础上, 作为周围人造环境的一部分进行整体考虑。而且, 在建筑场所精神设计中, 只有充分融合地方文化元素, 延续地方文脉, 才能赋予建筑创作以灵魂, 充分体现人文与文脉, 而不是仅流于形式的干巴巴的符号。仍以昆山文化艺术中心为例。该艺术中心在进行建筑空间设计时, 充分重视当地文化元素, 比如水。作为昆山的灵魂所在, 水覆盖着昆山三分之一的市域面积。在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 选择充分融合水元素, 在绿化景观环境中放置主体建筑, 使其临近水体, 并以具有丰富层次性的休息厅、室外平台、散步道等进行配备, 可促使人们感受到现代建筑与昆山水乡特色的交融。此外, 在对建筑形态进行设计时, 主题为最能代表昆山文化的昆曲及并蒂莲。前者为最具代表性的昆山文化艺术形式, 后者为昆山园艺文化代表。而且, 市民接触最为广泛, 且渗透力最强的文化象征便是地方戏曲和园艺。昆山文化艺术中心的平面形态衍生自昆剧表演艺术中的甩袖, 自建筑中心开始, 像表演中轻摇手臂翩翩舞动的长袖一般, 向外逐渐进行旋转发散。而且, 发散出的花瓣形态与并蒂莲相似, 达到完美融合。

3 结语

建筑空间设计的根本要点是场所和场所精神, 能有效避免建筑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 可赋予建筑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氛围。所以, 建筑设计师在对建筑空间进行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 需要具备良好的场所意识, 将场所精神充分体现到设计过程中, 从而充分融合建筑与人文环境, 实现建筑与生活环境的和谐统一。

摘要:现阶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时代的变迁, 多数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空间被人们忽视, 导致其本真意义丢失, 比如充分融合场所及场所精神的建筑空间。文章在全面阐述场所及场所精神的基础上, 对场所及场所精神在建筑空间设计中的意义进行分析, 以期为相关实践与研究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空间设计,场所,场所精神

参考文献

[1]韩颖, 高祥生.浅析建筑设计中场所精神的包容性[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26 (2) :65-68.

[2]李夏菲, 廖琴, 熊春华.场所精神的诠释——当代城市商业综合体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华中建筑, 2012, 8 (12) :33-35.

[3]许建业, 杨亮.场所精神理论与图书馆建筑空间和服务的关联研究[J].图书情报研究, 2013, 6 (2) :8-12.

[4]林蔚然.基于场所精神的校园空间设计策略探索——以福州三江口高级中学为例[J].新建筑, 2016, 8 (4) :105-109.

[5]吴琨.探析场所精神下的空间设计思路与方法[J].艺术科技, 2016, 10 (4) :258.

篇6:对城市广场景观中的互动设计探讨

关键词:城市广场;互动设计

1 城市广场景观中互动设计的概述

1.1 互动设计的概念

城市广场景观的互动设计,意在通过场地空间的组织,将人的被动欣赏变成主观参与,使人充分参与到景观环境中,更好的体现广场景观的价值。互动设计是人与人、人与设备、人与环境以及延伸到设备与设备之间的行为以及关系,是审美以及文化,技术以及人类科学的融合。

1.2 城市广场中互动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广场的基本特征是聚集城市人的活动,因人的活动而有了纵向和横向的发展变化:一方面,广场随着时代的不同而被赋予不同的历史角色与功能,是城市的“活历史书”,反映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另一方面,不同地域的广场也是充分体现地方特色的重要窗口,呈现各式各样的民族文化生活。广场是记录城市发生的事件及活动的重要场所,发展广场景观与人的互动关系是广场设计关键,有利于创造优美的城市环境和感染力的都市形象。

2 城市广场的互动设计方法

2.1 合理的位置选择

关于广场的位置选择,在亚历山大的《模式语言》中提到:首先主要道路汇集于广场,是交通道路的集中体现。其次广场在城市中的分布应是分散的,满足人们可以轻易步行到的要求。通常,人们的步行距离约四百米,广场的服务半径也参考此距离。

一般情况下广场四周建筑物低,广场显得开阔、通透。广场四周建筑物高的话,广场会显得有内聚感。此外,广场四周建筑物少,绿化多,广场显得广阔、通透;广场四周布满,广场显得封闭感、安全感好,界面漂亮。如果广场处于街角的位置,这里会成为活动聚会、穿行以及观看过往行人的场所。但是处于街区中心区域,四面被道路包围,就会产生穿行交通,由于无法成为行人的穿行空间,因此不会产生太多观众。由此可见,广场位置选择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广场是否能给周围的人提供合适的活动场所,是集中人群活动的先决条件。

2.2 流畅的交通流线

流畅的交通流线对广场的互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意大利广场,广场与街道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户外空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的视觉和行为都可以与广场空间相连,从而可以很自然顺利地从街道进入广场,广场有了聚集和分散人流的功能,继而也就有了产生活动的可能性。然而某些现代的广场仅仅重视平面构图的美观,却不考虑人的行为因素。比如有的广场被环形公路包围,由于车辆的阻隔人们很难进入广场,形成一个隔绝的场所,人们只能远观却不能亲身参与进去。所以广场选址时交通的流畅性也是必要的考虑因素。

2.3 互动性的小品

为了促使人们在广场空间逗留,需要一些东西吸引人们的注意,激起人们的活动兴趣。景观小品是广场设计中的点睛之笔,能有效的吸引人群。互动性小品的设置起到了连接人与景观的行为活动的作用。它是一种文化媒介,它以卓越的想象力,以人为本的功能特点等多方面独特的优势,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作为一种耀眼的活动元素,互动性小品已经成为城市广场不可或缺的主要元素。因此,不仅造型美,还要表达一定的意境和情趣的互动性小品才能具有感染力,才是成功的艺术品。

3 城市广场景观中景观与人的互动

3.1 人对景观的认知

人们通过空间的特征或相关位置的感受、归类、回想进行阐述,将空间信息输入大脑后交织形成的一种结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空间认知就是不断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结合的整體。从来源于环境的刺激,通过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然后在大脑中得到认知,与先前经验进行比较,然后理解最终做出反应。人对周围景观环境的认知来源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的感受。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80%以上是依赖视觉的,各种形状、色彩的信息共同组成了视觉刺激。研究人对于景观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建成景观设施的舒适度和质量。

3.2 景观与人的行为互动

(1)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就是接触的机会,有些人有共同的特点、兴趣,有时互动是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引力,有些人因为共同爱好而产生稳定的互动。例如日本大阪棋盘游戏公园以西洋棋为主要设计思路,建筑师将多种规模的棋盘游戏融入到周围绿色的环境当中,西洋棋棋盘的雕塑模式设计也形成了小型的游乐场,游客可以在其中下棋或爬上这些棋盘席休憩。所以,景观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它有效的把人与人联系到一个环境中产生互动行为。

(2)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人的行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根本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人与自然、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人的行为对景观的影响人不仅仅是景观的服务对象,更应该是景观的参与者。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要,比如人们对景观空间兼有开放性和私密性需求。开放性的景观空间提供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同时,私密性景观空间能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和隐私的需要。因此,景观设计过渡性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衔接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式,使人们在各景观空间中流动不会感到突兀。景观中的互动设计最大的特色在于吸引人的情感互动,要注重设计的参与对象是人,设计是为人而服务的。只有了解人的需求才能在建成后的景观体验上真正的为人所享受。互动式设计强调人的参与,重视人的感受,这样才能实现人与景观的和谐关系,吸引人的积极参与。

4 结语

综合上述,城市广场景观中互动设计通过对广场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广场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广场的和谐统一。城市广场与周围环境,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景观首先是文化现象,其次才是自然现象。设计师首先必须充分关注人与机体、人与设备的活动和需求。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崔世昌.城市空间环境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 何人可.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上一篇:工程资料审计要点下一篇:铁路既有线施工专项安全施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