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2024-04-08

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2篇)

篇1: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了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认真实施省科技厅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现水禽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达到品质优、无污染、无药物及激素残留、无疾病污染的无公害标准,增加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水禽养

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的意义

水禽养殖业是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03年全市家禽饲养量达到6252.95万羽,其中,水禽2837.92万羽,占全市家禽饲养量的45.39,水禽饲养量逐年上升。但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部也从2001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用8-10年时间,尽早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的要求。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水禽生产迅速发展,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入世后面临的出口“绿色壁垒”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制定的相应的产品市场准入要求,由于我市的水禽生产不够规范,导致部分水禽产品不能达到无公害标准,致使我市水禽销售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根据**省2004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指南、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强动力”的作用,以及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把**建成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此,要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并打入港澳及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实行水禽标准化养殖,迅速提高水禽良种比例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这对于提高水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对于改善人民膳食结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水禽产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加快水禽产业化经营步伐,形成优势水禽产品产业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我市水禽业的发展。

二、项目的内容

**市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大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规范水禽的生产,出栏水禽200万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利用地方现有的水禽良种和水禽生产基础,引进目前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金定鸭(福建)、龙岩山麻鸭(福建)、吉安红毛鸭等品种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并逐步建立健全水禽良种繁育体系。

2.制定《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蛋鸭规模饲养生产技术规程》。通过良种选育、快速扩繁、优质牧草品种种植、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对规范水禽的生产及消费市场,推进水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无公害水禽专用饲料配方。通过饲养试验,在系统研究蛋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需要量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饲料配方。

4.建立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与**农大开展技术合作,及时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于水禽生产实践,同时,定期给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基本素质,掌握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5.宣传推广。通过无公害水禽养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养殖户的整体素质,提高全市水禽养殖技术水平、带动全市水禽业的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并结合我市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养殖传统与生产基础,行政与技术保障措施等有利因素,建立水禽产品安全卫生保障体系,打造**市高科技、高效益的水禽产业。

三、项目目标

主要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市水禽饲养规模可达3000万羽,其中出笼1890万羽,全市建立2个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制订相关饲养技术操作规程和专用饲料配方。两个项目点可提供优质的商品蛋鸭200万羽,商品肉鸭60万羽;基地的水禽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

生产性能指标达到:红毛鸭放牧饲养80-90天出笼,体重达1300-1500g;料肉比2.5∶1;蛋鸭130-150天体重达1400-1500g;蛋鸭高峰期产蛋量达90-95,示范基地的水禽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

四、项目进展计划

2003年7月至2004年9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水禽养殖业现状与市场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申报书。

2004年10月至2004年12月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养殖品种,建立基地,开展各项试验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制订引进、扩繁和产品推广销售方案。制定相关生产技术规程等。依照有关政策,申报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

2005年1月至2005年12月按照项目主要

篇2: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技 术 总 结

松溪县植保植检站

新翠苦瓜新品种经过2007~2010年推广和栽培技术示范,在我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目前已成为主栽品种之一。新翠苦瓜是“翠玉”苦瓜的改良品种,从育种和种子生产上解决了苦瓜发芽率低的问题,根据福建农科农业良种开发有限公司种子检验,四年来多次的室内种子发芽测定,新翠苦瓜种子的发芽比翠玉快1~2天,新种(种子采收之后半年内)的发芽率98%以上,种子放置1年左右,发芽率几乎不下降,可保持95%左右。而翠玉苦瓜种子的新籽(种子采收之后6个月内)发芽率为85~90%,种子放置1年左右的发芽率为80~85%。该品种是杂交一代新品种,长势相对较旺,要求适度稀植。现把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1.播种育苗:

苦瓜喜温,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是28~32℃,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植株生长受到抑制,甚至受到冻害,因此苦瓜播种不宜过早。由于苦瓜种皮坚硬,发芽较慢,播种前一般需要浸种催芽,可将种子用50~55℃温水浸泡并不断搅拌,使种子受热均匀,保持50℃以上10~15分钟,之后加冷水至30℃左右,继续浸种8~10小时,之后将种子搓洗干净,放入28~32℃的恒温环境下催芽,当种子露白芽长3毫米左右时播种较好,用营养袋(钵)育苗,(秋季)也可直接在苗地上育苗。营养土可以是专用的育苗土,也可以用干净的菜园土,加1.0~1.5%的钙镁磷和适量的草木灰混合均匀后作为育苗土,播种后淋透营养袋(钵),待水下渗后覆盖1厘米干湿适中的营养土,盖上地膜保温保湿,苗出土后应及时翻开或改用小拱棚,定植前一周左右要进行炼苗,使幼苗逐渐适应早春较低的环境,增强幼苗的抗寒抗逆能力。

2.栽培方式

可根据各地架材的丰缺和栽培习惯有篱笆式,大人字架,平架式,拱架式。篱笆式:春种提早上市为了提高前期产量可采用篱笆式密植栽培方式,深沟龟背式整畦,畦宽(含沟)1.3~1.5m,苦瓜苗应定植在畦正中,整齐划一,定植株距为0.9~1.0m,苗种植450株左右,采摘期一般在2个月左右。

大人字架:适合于采收期长的越夏高产栽培,沟宽0.8~1.0m,畦宽2.2~2.0m,1

植2列,即株行距1.5×3.0(2列),每亩300余株,架材以竹竿为主,长3.5m左右,藤蔓生长空间大,东西走向定植搭架,采光好,通风透气,深沟40㎝以上,夏季高温时沟里保持一定的水层,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度,以利苦瓜的生长,初采收后复合肥可直接撤在水沟的两旁,有利于根系的伸长和肥料的充分利用。

平架式:春末至夏播的冷凉地为了追求总产量,其采收期长,栽培上可采用平架式栽培。而我省南部早春栽培和海拔较高的冷凉地的苦瓜栽培多以平架式为主,株行距多以1.5×1.5m,每亩300株左右,优点是架材用量较少,架高1.6~

1.8m,棚架平顶上可用网眼为0.25×0.25m的尼龙网,规格为30×2.0m,或根据需要订制,引蔓也可用尼龙绳,春植时采收期能与我省的气候特点相吻合。

拱架式:方法同平架式,做法为用两片5.4m长的竹片对接成拱宽3.0~3.5m,拱高1.6m左右,根据苦瓜定植密度1.0~1.5m拱一架,架上可用网眼为0.25×0.25m的尼龙网,规格为宽度4.0m,长度不限,可根据拱架长短剪取。近年在闽侯县的桃田等地被普遍采用,优点是拱架牢固,抗台风,不拆架,重复利用两年,省工。

3.定植管理

苦瓜喜湿怕涝,所以种植苦瓜要选择地势较高,土层疏松,保水保肥,排灌方便的土壤,前茬忌瓜类,深耕晒白后整地起垅。根据不同的地块、架材和种植习惯,选择适宜的栽培方式。春季苦瓜幼苗长到3~4片真叶,夏秋长到2~3片真叶时就可定植。一般选择晴天的下午进行,每穴1株,定植后,浇足定根水。

4.摘心与整枝

苦瓜为蔓性植物,摘心整蔓对提高产量、延长采收期、减少病虫害等作用非常重要,特别是在较高密度的栽培时,在苦瓜生长的中后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新翠苦瓜一般主蔓雌花分化比侧蔓快且多,所以苦瓜主蔓1.0~1.2m以内,一般不留侧蔓或稀植时留2~3条粗壮的侧枝,以集中营养确保主蔓生长粗壮,叶片肥大,并为主蔓上部萌发新枝和开花结果积累更多的养分,上棚架后一般以放任为主,藤蔓均匀分布,叶片间的重叠率应控制低于50%。为提高座果率,根据植株的载果量在部分侧枝雌花后2~3节摘心,并适当摘除一些弱小侧枝,以利通风采光,提高光合效率,生长后期应适时摘除病、老叶片。

5.肥水管理

苦瓜耐肥不耐瘠,喜湿不耐渍。整个生长期要保持畦面湿润,结果期水肥不足时果实易畸形。施足基肥,勤施追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一般每亩深施腐熟的鸡、鸭粪1000~1500㎏、50㎏钙镁磷、35㎏复合肥。在第一批商品瓜采摘后

结合中耕除草施一次肥(每亩25~35㎏进口三元复合肥),以后根据采收及生长情况及时追施肥(一般每7~10天追施一次,每亩15~20㎏进口三元复合肥,并根据植株长势决定氮肥追施的数量)。

6.采收

苦瓜连续采收期长,适时采收商品果有利于苦瓜延续结果,提高产量。新翠苦瓜开花后14~16天,单瓜重400~500g即可采收。

7.病虫防治

苦瓜的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霜霉病和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瓜绢螟和瓜实蝇等。

7.1枯萎病是土传病害,可选用20%抗枯宁、50%多菌灵或甲基硫多灵500倍液、恶霉灵、敌克松、适乐时等。按各农药的说明书要求配制浓渡,进行灌根。整个生产季灌3~5次,第一次在伸蔓期进行,各农药要交替使用(药剂使用方法下同)

7.2炭疽病:病菌借雨水、地面流水、某些昆虫及人畜活动而传播。病菌生长适温为24℃,8℃以下或30℃以上即停止生长。10℃~30℃均可发病,其中24℃左右发病严重,湿度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空气相对湿度越大,发病越重,湿度低于54%时则不能发病。气温30℃、相对湿度低于60%时,病势发展缓慢。

药剂防治:可选用百菌清、50%甲基硫菌灵、80%炭疽福美、2%农抗120等。

7.3霜霉病:其发病规律是温度在15~25℃,湿度大于80%时,苦瓜叶片均可受到侵染,且湿度越高发病越重。田间气温低于15℃或高于30℃时发病受抑制。该病主要侵害功能叶片,幼嫩叶片和老叶受害少。

药剂防治:可选用75%百菌清、72.2%普力克、安泰生、甲霜灵锰锌、乙磷铝锰锌、安克、安克锰锌,丙森锌等。

7.4白粉病:其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主要靠气流传播,气温16~24℃,湿度40~90%之间,湿度越大发病越重。

防治药剂:可选用10%世高水、仙生、20%三唑酮、15%粉锈宁、70%甲基托布津,75%百菌清、可杀得、腈菌唑、翠贝、戊唑醇(立克秀)、十三吗啉等。

7.5瓜绢螟:可用5%锐劲特乳油、除尽、Bt乳剂、20%氰戊菊酯、50%马拉硫磷等。在瓜绢螟的危害期7~10天喷一次。

7.6瓜实蝇:双翅目实蝇科。别名针蜂、瓜咀等。成虫体形似蜂,黄褐色在杂草、蕉树越冬,翌年4月份开始活动,福建以6~11月为害严重。成虫白天活动,夏日中午高温烈日时,静伏于瓜棚或叶背,对糖、酒、醋及芳香物质有趋性,雌虫产卵于瓜内,幼虫孵化后即在瓜内取食,受害瓜先局部变黄,而后全瓜腐烂变臭,大量落瓜,即使不腐烂,刺伤处凝结着流胶,畸形下陷,果皮硬实,瓜味苦涩,品质下降。

防治方法:

毒饵诱杀成虫:通过对比试验,我们选出以下3种配方,可就地取材,配制简单, 诱杀实蝇效果好。

毒饵-1:用熟透的香蕉去皮40份,90%的敌百虫晶体0.5份,加少量的水调成浓糊状。

毒饵-2:用去皮香蕉(占总毒饵配制量的5%)、糖(占总毒饵配制量的2%)、陈醋(占总毒饵配制量的3%)、90%敌百虫晶体(占总毒饵配制量的1.0%)和适量的面粉、水调成稀糊状,搅拌均匀。

项基本原则

毒饵-4:用糖(占总毒饵配制量的2%)、陈醋(占总毒饵配制量的3%)、90%敌百虫晶体(占总毒饵配制量的1.0%)和水配成糖醋诱杀液。

使用方法: 就地取料,配制三种毒饵的一种,装入上半部带有4~6个1.0~

1.5㎝小洞的矿泉瓶中,每瓶30~50ml,盖好瓶盖,挂于瓜架下或离地1.0~1.5米高的阴凉处,可引诱蝇类进入吸食,而毒死在瓶中。如果果蝇密度大时应尽量增加挂瓶密度,当瓶中的糊状物被蝇类盖满时及时换下清洗,重新装入毒饵,一般7~10天换一次,防治效果非常理想,有效率可达90~95%。建议在整个瓜果开花至采收期间持续使用方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

物理诱粘成虫:

用台湾嘉农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黄色稳粘直接喷在矿泉水瓶的外侧或内侧,可迅速把瓜实蝇引诱过来并粘住,达到诱杀的目的,方法简单有效,可以诱杀绝大多数的实蝇。

化学防治:在虫口密度较高时,由于物理防治见效较慢,建议用低毒高效的化学药剂加以辅助防治。目前生产上使用的高效低毒农药有甲微盐,阿维菌毒,豆赢,功夫,黑光灯(丙溴灵+灭多威),辛硫磷,等,浓度要严格按照农药说明进行,安全采收间隔期至少5~7天。

篇3: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1 目标任务与技术路线

示范项目的目标是制定出合理的配方使商品猪的料肉比控制在3∶1内;制定完善合理的免疫程序, 猪的主要传染病抗体检测合格率在90%以上;制定出合理的用药程序商品猪做到无药物残留;提出排泄物无害化处理方案, 做到排泄物100%无害化处理, 形成万头猪场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体系。其实施难点:一是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技术、防疫、药物保健技术、环境控制等多方面提出方案, 保证猪群的安全, 提高种猪的繁殖性能和生长性能;二是通过添加无公害生物制剂, 提高饲料转化效率、降低养猪生产成本, 确保肉品安全、卫生, 环境污染能得到极大改善。

具体技术路线:从种猪的引进入手, 选择合适的猪种;开展饲养试验, 选择适当的添加剂, 确定饲料配方, 保证猪群营养;设计生产流程, 制定操作规程, 形成规范的饲养管理技术;通过实验室进行抗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制定合理的免疫和保健程序;粪尿经发酵成为有机肥返还农田, 达到环境控制的目的。

2 项目设计与主体内容

2.1 品种

从上海丰海种猪场引进了30头大约克母猪、1头大约克公猪、1头长白公猪和2头杜洛克公猪, 与原有猪群结合, 形成了年培育后备二元母猪200头、生产商品猪1万头的生产规模。

2.2 饲料及生物制剂

母猪饲料使用南京百禾冠尔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预混料, 育肥猪使用南通新新营养保健有限公司生产的系列预混料, 仔猪选择江苏安佑和泰州正大仔猪开食料和保育料。生物活性添加剂选定美国达农威公司生产的益康XP和苏州农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整肠盛, 全程添加, 猪舍内空气质量显著提高, 化学药物使用量下降20%。

2.3 免疫程序和药物保健方案设计

与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兽医研究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 聘请徐为中博士为技术顾问, 通过进行抗体检测和药敏试验, 制定出合理的免疫和保健程序, 定期进行疫情监测, 及时合理地使用药物保健, 确保猪群的健康。

2.4 环境控制设计

一是制定各流程的操作规程, 规范管理, 加强卫生和消毒, 定期进行灭蚊蝇和灭鼠工作。二是种猪和育肥猪全程添加益康XP (全天然发酵产品) 和整肠盛 (有益菌制剂) ;严禁使用国家规定的违禁药品;育肥猪上市前1个月停止使用所有药物, 确保猪肉产品无药物残留。三是病、死猪一律进行深埋消毒等无害化处理。四是所有粪尿均须收集, 经发酵后方可进入农田。

3 成效

3.1 养殖效果明显

一是料肉比显著降低。通过对全年数据进行统计, 育肥猪料肉比为2.9∶1.0, 大中农场往年数据均超过3∶1, 每出栏1头肥猪节约饲料8.5 kg。二是猪群发病率明显降低。猪的主要传染病抗体检测合格率都在90%以上, 全年未发生重大疫病流行, 化学药物的使用量下降了20%, 全程育肥成活率达92%, 比往年提高2个百分点。

3.2 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

所有商品猪均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 成为江苏省畜牧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 每年可为社会提供8 000~10 000头无公害商品猪, 社会效益显著。每头商品猪节约饲料8.5 kg, 按年出栏8 000头计算, 共节约饲料68 t, 按2.8元/kg计算, 价值19.04万元;每头商品猪节约用药10元, 价值8万元, 成活率提高2%, 增加出栏160头, 按每头平均价值600元计算, 价值9.6万元, 合计产生效益36.64万元。通过该项目的实施, 带动了猪场整体经济效益的提升, 2011年繁殖仔猪1 040窝, 产活仔10 580头, 出栏肥猪8 280头, 完成销售收入约1 200万元, 实现利润200万元, 经济效益明显。

4 结语

通过项目的实施以及取得的成效说明:一是万头猪场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 技术人员必须具有扎实的、新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二是要想实现绿色无公害养殖, 管理是关键。三是要重视猪的营养管理, 低营养水平必然延长生长期, 增加消耗和排放。四是严格按照用药规范和免疫程序操作, 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才能及时发现问题, 保证猪群健康, 从而减少用药, 减少污染。此外, 需要改进以下的问题:该项目由于场地的局限, 粪尿只作了简单发酵处理, 如果进行沼气发酵并与有机农业紧密结合, 将会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周献平.不同营养水平对肉质改进剂MQI-1改善肉质效果的影响研究[J].浙江畜牧兽医, 2005 (3) :3-5.

[2]杨凤.动物营养学[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6:89.

[3]郭慧慧, 刘岐, 王立贤, 等.影响猪采食量的因素[J].中国畜牧兽医, 2007, 34 (12) :17-21.

篇4:依托示范基地 实施项目带动

近年来,修武县计生协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市计生协的精心指导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和人口发展新常态,积极参与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不断创新帮扶方式,扩大服务群体,使“生育关怀行动”由群众性的互帮互助向政府、企业、协会联合开展的规模化、规范化方面拓展,形成了创业、就业、宣教、养老等多种项目运行体系。“生育关怀行动”已成为全县有较大影响力的公益品牌,成为一项群众由衷“点赞”的民生工程。

一、理清工作思路,融入发展大局

修武县作为全国“生育关怀行动”示范县,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生育关怀行动”作为民生工程纳入人口计生事业发展规划,成立高规格组织,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形成了比较规范的“生育关怀行动”政策体系,率先探索建立了亲情救助公益金制度和计生女孩家庭老人养老制度,实施了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通过开展计生家庭意外救助、计生特殊困难家庭帮扶、关爱留守儿童和空巢计生家庭老人等一系列活动,为育龄群众和困难计生家庭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关注。

近两年来,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修武县计生协对如何发挥协会职能、引导计生困难家庭摆脱贫困、致富发展这一课题,进行了认真调研和思考。在深入基层认真调研、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修武县计生协确立了“选项目、建基地、做示范、带万家”的“生育关怀行动”工作新思路,并得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省级生育关怀示范基地3个、市级示范基地2个、县级示范基地15个,有力地提升了“生育关怀行动”效果,探索出一条“基地引领、项目带动、创树品牌、规范管理”的计生服务新路子。

二、制定标准模式,打造样板基地

为促进“生育关怀行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使活动目标更加清晰、计划更加周详、操作更加规范,修武县计生协努力把示范基地建设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成品牌,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探索建立了“四好”工作模式。

1. 选择好基地。根据修武县发展实际,将示范基地分为三大类:一是工业项目示范基地,必须具备企业上规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辐射带动能力强等基本条件。二是种植养殖项目示范基地,必须具有专业化、规范化生产能力,适宜受助户集中劳动或分户承包经营。三是人口文化项目示范基地,必须具备地方特色,融人口文化、婚育文化、健康教育、生态观光、娱乐休闲于一体,寓教于乐、寓教于游,实现人口文化、家庭文化与旅游文化相融合。按照上述原则,由乡计生协指导村级协会筛选符合标准且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致富项目报县级协会审批。县计生协按照具备造血功能和帮扶价值的原则,选择信誉好、技术强、能带动、热心公益事业的企业最终确定为示范基地。

2. 确定好对象。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由村级计生协调查摸底,将符合“一低两有”的计生家庭作为项目帮扶对象。“一低”即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以下,“两有”即有一定的劳动能力、有较强的创业愿望。将初选出的帮扶对象予以登记公示,再由乡级计生协审核后报县级计生协确认。

3. 签订好协议。实行“基地+计生户”的运作模式:一方面,由乡、镇计生协与示范基地签订协议书,协议的主要内容包括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资金划拨方式、违约责任等;另一方面,由项目单位与帮扶对象逐户签订帮扶协议书。在要求示范基地帮助计生困难家庭创业就业的同时,约束帮扶对象必须履行义务,实现勤劳致富。

4. 建立好制度。建立健全管理、服务和监督制度,努力为计生家庭致富发展提供学习培训、技术指导、产品回收及生产资料等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制作项目运作流程,便于经常性地督查,做到一个项目一个专项负责人、一个流程、一套制度。同时,每个示范基地必须完整、翔实、准确地建立基地项目文本书、服务活动记录、就业创业名册、工资待遇情况、示范带动情况以及年度计划总结等档案资料,随时接受县、乡计生协的检查监督。

三、坚持分类指导,确保项目效果

为更好地发挥项目以点带面的示范作用,按照“坚持突出特色、实施分类指导、项目不分大小、带动推进发展”的要求,县、乡计生协围绕计生家庭发展,定期协商帮扶对策,不定期回访创业就业计生家庭,助其解决生产、销售、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示范户的创业就业成效。同时,注重对基地的检查指导和验收评估,在抓好项目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总结推广试点经验,推动了全县“生育关怀行动”的扎实开展。

1. 建立青春健康教育基地。在县实验中学和一中分校设立“青春期健康教育基地”,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传授青春期知识和如何进行自我保护、防止性侵害等常识,还讲授《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等内容。目前,约有1.78万名学生接受教育。

2. 建立人口文化生态基地。以云台山旅游为依托,做好人口文化与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在云台山镇家庭宾馆建立“幸福家庭幸福墙”,在七贤民俗文化村建立人口文化生态园,在陆台农庄建立以健康、幸福、同心、爱情为主题的文化长廊,将当地人口文化、婚育文化、孝文化与园区生态景观融为一体,使群众在休闲娱乐之余潜移默化地感受人口文化的熏陶。

3. 建立计生家庭致富基地。先后在西村乡建立了“意林皂刺开发研究基地”,在周庄乡建立了“奇力新电子产品加工基地”和“玫瑰种植园基地”,在五里源乡建立了“台创园花卉、蔬菜示范基地”等9个致富示范基地。同时,依托基地开展各类培训班,积极为计生家庭讲授种植、养殖、加工等技术,为其发展生产提供技术保障。截至目前,各基地共举办培训班86场次,牵手帮扶计生家庭1510户,带动2165户计生家庭上项目,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引导和辐射作用。

篇5: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实施方案

为推动我县无公害蔬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认真做好今年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及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单位及负责人 实施单位:××县菜篮子工程办公室 项目负责人:××

二、项目实施地点及规模

本项目在××镇××村、××乡××村实施。项目建设规模700亩,种植品种为娃娃菜,其中××镇××村400亩、××乡××村300亩。

三、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1、采取“十户联保”推广模式,选举十户联保人;实行“三表一册”制度,制订农户花名册、农药购买及使用登记表和技术员联系表,制作发放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宣传手册,推广娃娃菜的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2、大力推广优良娃娃菜新品种如席珍、春玉黄等。

3、大力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毒死埤、啶虫脒,杀菌剂百菌清,推广病虫害物理防治技术,如推广使用黄板诱杀、杀虫灯诱杀等技术。

4、增加有机肥施用量,有机肥须充分腐熟,推广应用生物菌肥、微肥,科学配方施肥等综合技术。

四、资金安排

项目总投资10.5万元,主要用种子、农药补助,其中:

1、娃娃菜种子补助100元/亩,共补助7万元;

2、农药补助50元/亩,共补助3.5万元。

五、经济效益分析

通过项目实施,每亩商品率达到80%,每亩产量达到8000棵,按每棵0.5元计算,亩产值达到4000元,亩纯收入达到3000元,带动农户400户以上,户均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

六、工作要求

(一)建立“十户联保”制度

1、扶持联户联保人。在项目实施区,对地块相邻的菜农,每10户(或10户以上)为一小组,选举出一名联户联保人,组织10户实行联保、互相监督、诚信种植。在无公害蔬菜技术培训当中,联户联保人必须参加,同时负责指导10户正常的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十户联保”率达到80%以上。

2、制定“三表一册”。“三表”即联户联保人基本情况登记表、农药购买及使用登记表、技术人员联系表;“一册” 即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手册。将制作的“三表一册”发放到每一户,并要求联户联保农户认真填写,详细记录娃娃菜的种植品种、生产面积、定植时间、用肥情况、用药情况、农资投入、产量收获、经济效益等,并且有联户联保农户签字,经联点承包的科技人员担保有效,全程监控基地生产过程。如其中1户使用高毒或不按无公害标准种植,其他9户菜农不得签字,这10户菜农生产的娃娃菜视为有害蔬菜都不得上市销售。同时,不得享受重点推广技术中无公害蔬菜推广技术补助费。

(二)加大产地农残检测力度,坚决杜绝禁用和限用农药进入生产基地。项目实施村要张贴禁用和限用农药目录,配备农药残留速测仪,力争对每户生产的娃娃菜进行产地速测,确保产品农残不超标。

(三)认真推行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技术规范。编制无公害娃娃菜生产宣传材料,印制无公害娃娃菜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以及国家禁止销售和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宣传材料,发放到户。并通过各种培训手段,使技术规范和禁用限用农药深入人心。

(四)积极推广应用“诱杀技术”,提高无公害娃娃菜生产水平。积极推广应用以黄板、频振式杀虫灯等害虫绿色防控技术,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提高无公害生产水平。

七、项目组织与管理

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在农业局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农业局局长××同志任组长,菜办主任××同志为副组长,菜办技术人员为成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配合省项目监管单位完成项目监督检查。同时,项目实行法人负责制,由菜办主任××负总责,抽调的专业技术人员具体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工作,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保证项目措施落到实处。

2、典型引路,示范推广

本项目要建立2亩的科技创新试验田,试验技术负责人要明确,责任到人。通过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等多种途径,试验农业新技术,力争在无公害栽培技术上有新突破。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素质

组织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种方法的技术宣传、培训和指导工作,重点介绍主要优良新品种的特性及无公害栽培技术,使广大农户真正掌握主导品种及无公害栽培技术要领。

4、组织田间观摩,及时解决问题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要组织有关人员在不同生育时期对项目进行田间观摩,现场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5、加强项目资金管理

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财政部门拨付项目资金,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切实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项目资金要做到专款专用,不得挪为它用,确保补贴资金真正落实到位。菜办要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做好项目实施与技术服务工作,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上报项目工作领导小组。

6、做好检查验收工作。项目完成后由菜办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查,并及时向省农牧厅经作处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上报工作总结。

附: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娃娃菜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

一、整地做畦

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沙质壤土至黏质壤土为宜。注重基肥的使用,全面施足腐熟有机肥,每亩施10~15公斤复合肥做底肥,深翻耙平。

三、播种定植

娃娃菜可直播,也可育苗移栽。精量播种时,即每穴点播1~2粒或1穴2粒和1穴1粒进行交叉点播,亩用种量100~150克。

四、植株管理

播种后2周要及时间苗、定苗、补苗、拔除杂草。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积水,在植株迅速膨大期(结球期)每亩追施尿素10公斤1次。

五、采收

篇6: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工作总结

水源镇地处永昌县城以东55公里处,同武威、民勤相邻。交通便利,永民公路、河清公路、金武公路横贯全境,达到村村通油路。镇域总面积598平方公里,辖11个村,85个社,有5161户,21179人。主要种植玉米制种、露地蔬菜、葵花籽等作物,光热资源丰富、土壤肥沃、灌溉方便,是典型的井灌区,加之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技术优势,对发展无公害蔬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项目完成情况

全镇种植蔬菜2万亩,其中夏季蔬菜6800亩,秋季蔬菜13200亩。年产优质无公害蔬菜5000万吨,年创产值3000余万元。在方沟、北地村发展日光温室240座,520亩,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大型果菜类,在北地、华家沟等村搭建早春式塑料小拱棚480个,120亩,主要种植辣椒、西红柿;在北地、东沟村搭建移动式塑料大拱棚80座,400亩,种植辣椒制种、陇椒等蔬菜。引进美国红辣椒、西红柿、甘蓝、娃娃菜、大白菜等名优新品种8个,发展业主、大户56户,形成专业基地村5个,专业社36个,蔬菜种植农户2530户。

二、采取的主要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镇无公害蔬菜科技示范园区高质量、高标准建设,镇成立由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任副组长,由农技中心、财政所、项目实施村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规划、选项目、引资金、办培训、抓示范、育大户、找业主、建基地、带农户、寻市场、搞服务等工作。

2、搞好宣传发动

为使项目顺利实施,镇上召开镇村社三级干部会议,宣传永昌县发展设施农业的有关政策,讲解种植无公害蔬菜生存的重要性,利用“科技之冬、科技之春”聘请省市县农业专家举办无公害蔬菜种植培训班,镇上编印《水源镇种植信息指南》,印发各类科技资料等形式。共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8期,培训农民2600人次,发放各类资料1万多份,通过培训农民群众,增强了群众发展蔬菜生产的意识。

3、加大科技推广力度 以蔬菜无公害生产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为手段,努力提升科技对蔬菜无公害化生产的贡献率。一是镇财政投资1万元,从省农科院等地,先后引进大白菜、甘蓝,娃娃菜、美国红辣椒等名优蔬菜新品种8个。二是推广使用充分腐熟的农家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种类、用量和施用时期,先后引进推广有机复合肥,微量元素肥料、辅助生物肥等6个品种。三是大力推广蔬菜病虫物理防治、机械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严禁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引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以及生物农药18种,同时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严格用药种类、用量、次数、浓度和施用时间。四是改革生产技术,全面提倡合理轮、间、套作,提倡垄作栽培和设施栽培,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蔬菜产量。五是严格控制植物生长激素和保鲜剂的使用,提倡自然生长成熟,降低产品污染,确保风味品质。六是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咨询等技术服务。

4、大力发展业主农业、大户农业。

蔬菜生产、病虫害较多,技术性特强,传统的千家万户小规模生产,难以确保蔬菜生产无公害技术的全面贯彻落实。去年以来,我镇高度重视蔬菜业主和大户的发展,如扶持业主任峰争取小额担保贷款8万元,自身投资近10万元,在华家沟村建起无公害蔬菜批发市场一个。同时镇上还出资2万元,扶持奖励蔬菜大户50户。

5、建立蔬菜协会。

为了让蔬菜生产在提高产品质量,规范生产标准(无公害)、连接市场、适销对路、增加生产效益,逐步走向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我们以大户为龙头,通过协会+基地+农户走向共同致富的道路。

6、围绕“科技示范园区”,发展专业特色经济村社。坚持一村一品,一社一色,通过组织专业人员,因地制宜,逐村合理规划,现已建成北地、方沟2村反季蔬菜、华家沟村秋季复种蔬菜、永宁干红辣椒、东沟村保护地蔬菜等专业村4个,专业社36个,蔬菜基地总面积达2万亩。

7、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

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以及避免污染、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采取综合性技术措施,建立了我镇规范化的生产技术体系,制定了具体的操作规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坚持选择水质资源、土壤、生态环境和大气无污染的地域,并切断污染源,防止污染物质进入蔬菜生产基地。同时,加强对菜农培训,使他们准确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合理使用肥料、农药,以生产高品质的无公害蔬菜。

三、存在的问题

1、政策问题。目前,我县尚无明确扶持政策,鼓励发展无公害蔬菜,也无政策严禁有害蔬菜产品进入我县市场的措施。因此,大量有害蔬菜源源不断涌入我县市场,进入千家万户。

2、投入问题。我镇是在2011年被县委、县府确定为我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缺乏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

3、规模问题。我镇有10万亩基地,经过农科院检测,符合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但缺乏政策、资金投入,目前仅建成2万亩。

4、发展蔬菜生产需进行农民技术培训,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扶持业主大户。目前,乡镇贫困没有这项经费来源。

5、水利设施。我镇水利设施多建于80、90年代,年久失修,严重老化,甚至废弃。

6、产品监控体系。无公害蔬菜属于绿色食品的范畴,在生产基地、环境、栽培、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符合我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要达到这一标准,必须加强监控体系的建设,避免部分人以假乱真,以劣充优,扰乱市场,影响发展。

四、下一步打算

1、立足项目,促进发展。积极争取省、市、县涉农项目,搞好项目申报,科学实施,认真做好项目包装,加大项目落实力度。通过项目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金,以此促进我镇无公害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2、出台政策,发展业主和大户。制定优惠政策,对率先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农户,每亩补助650元的生产资料,并安排专门技术人员加强指导、培训;对蔬菜业主、大户的用地进行协调,帮助他们解决在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对镇级业主、大户每年进行一次评选,并给予500元/户的奖励。

3、完善体系,提高品质。进一步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体系,建立、健全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加强蔬菜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生产环节的质量监测,确保蔬菜产品的品质和风味。

篇7: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2011年标准化果园建设项目申报指南

果业是山西省的优势农业产业,是全省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也是增加植被覆盖率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生态产业。为了进一步提高果品市场竞争力和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2011年,山西省农业厅在全省水果生产优势区实施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为指导各有关单位做好项目的申报工作,特制定《山西省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申报指南》,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本指南要求,尽快做好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申报工作。

一、项目安排的总体思路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围绕“山西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及2011年全省农业发展重点,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思路。集中资金推进全省水果优势区域的建设,突出优势区域的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力度和标准化果园创建,充分发挥其示范性、辐射带动性,促进全省水果生产向“无公害化、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转变,以实现增 1 加农民收入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二、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的投资区域 根据《山西省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发展规划》的总体规划、《山西省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和省农业厅确定的2011年全省农业发展重点的布署和安排等,确定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的投资区域(范围)为运城、临汾、晋中、太原、吕梁、忻州、长治、晋城等市的50个水果生产基地县(市、区)。

三、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实施主体和申报条件

1、项目实施主体(申报单位)

项目实施主体为市、县级的果业主管部门、农业主管部门所属的果业部门和具有独立法人的经济实体、村民委员会、水果专业合作社。

2、市级申报条件

(1)领导重视果业发展,对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大,组织措施得力。

(2)申报单位技术力量雄厚且能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最少有2名高级农艺师和4名农艺师组织和参与项目的实施。

(3)在项目实施区主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和技术培训等工作。

3、县级申报条件

(1)项目区的领导重视果业发展,对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大,组织措施得力。

(2)项目申报单位技术力量雄厚且能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最少有1名高级农艺师和2名农艺师组织和参与项目的实施。

(3)项目区必须是果树栽培适宜区域,具备生产优质无公害果品的条件且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4、申报果园条件。

(1)果园果树品种优良,同一树种果园连片面积达到100亩以上。

(2)果园果树生长整齐一致,植株健壮,病株率低于5%;主栽品种和授粉树搭配合理,品种纯正。

(3)果园至少已应用我省近年推广的果树生产“十项技术”中的两项(十项技术为:果园生物覆盖、果实套袋、高光效树形、铺反光膜、病虫害连片综合防治、增施有机肥、节水灌溉技术、疏花疏果、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穴贮肥水等果园旱作技术)。

(4)果园的水果生产、销售情况良好,有80%以上的果品作为商品果销售,或有部分果品出口。

(5)果园园主技术素质高,具有示范带动作用。

四、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建设项目的建设内容、支持环节及补助标准

1、果园间伐减密、高光效树型改造补助

进行果园间伐减密,达到群体结构合理。苹果采用自由纺锤形或小冠开心形;梨采用小冠疏层形;葡萄采用多主蔓篱架式或“Y”字形。

支持环节:拉绳、开角器、保护剂、有机肥等农资的购置,技术资料印刷。

补助标准:购置拉绳、开角器、保护剂、有机肥等农资亩补助为100元。技术资料印刷每份补助0.4元。

2、花果管理综合技术推广补助

积极推广人工授粉或果园放蜂。实施果实套袋、铺反光膜等技术,提高果品质量。

支持环节:果袋、反光膜等农资的购置,技术资料印刷。补助标准:购置果袋每个补助0.025元;购置反光膜每亩补助80元。

3、果园生物覆盖补助

果园实行生物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有利于缓和树势、早果丰产,有利于提高果品着色和含糖量,有利于提高果品质量。支持环节:草籽和秸杆的购置,技术资料印刷。

补助标准:草籽每公斤补助30元,秸杆覆盖每亩补助60元,技术资料印刷每份补助0.4元。

4、果树品种更新换代补助

果树品种更新换代和无病毒苗木的推广应用,促进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高果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支持环节:良种苗木和接穗的购置,技术资料印刷。补助标准:良种苗木每亩补助80元,良种接穗每亩补助50元,技术资料印刷每份补助0.4元。

5、果园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补助

果园配方施肥是合理利用肥料,降低生产成本和保护果园土壤结构,促进果品生产向优质高效型转变。

支持环节:相关肥料购置和果园土壤测定费用等。补助标准:相关肥料购置和果园土壤测定费用等每亩补助60元。

6、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推广补助

果园病虫害综合防治能够有效防治果园病虫害,科学合理利用农药,降低农药使用量,保护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质量安全性。

支持环节:有关防治材料和病虫害测报仪器的购置。补助标准:有关防治材料和病虫害测报仪器的购置每亩补助70元。

7、技术培训补助

举办无公害水果标准宣传和生产技术体系推广培训班,提高果农技术素质和果园管理水平,提高果园生产科技含量和果园生产效益。

五、无公害水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项目的建设规模及投资申报规模

篇8: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1 经济效益

通过精心实施,项目区共建立标准化示范区面积60 000×667 m2,其中青虾养殖面积20 000×667m2,蟹虾混养面积40 000×667 m2。核心区宿城区中扬镇洪泽养殖区东、中、西二级圩区实现标准化养殖面积10 000×667 m2,主养塘667 m2产青虾102kg,产值4 000元,利润2 500元,总产值4 000万元,总利润2 500万元。推广区宿迁市区相邻县泗阳县实现标准化养殖面积5万亩,667 m2产青虾90kg,蟹虾混养667 m2产青虾25 kg,河蟹60 kg, 667m2产值3 600元,667 m2利润效益2 200元,总产值1.8亿元,总利润1.1亿元。青虾平均规格达5 cm以上,商品率80%以上。

2 技术重点

青虾养殖技术重点在品种选择、水质调控、饲料选择和喂养、青虾病害防治等几个方面。

2.1 品种选择

从吴江引进优质青虾苗种,2008年4—5月先后选购优质青虾苗种3 200 kg进行放养。主养水面667 m2放青虾15 kg左右,虾蟹混养水面放青虾8kg左右,放养蟹种10 kg左右。

2.2 强化投饵

以全价颗粒饲料为主,喂足喂匀,蛋白质含量早期在32%以上,中期在28%以上,确保吃饱吃好。

2.3 合理施肥

秋高气爽季节,选择连续多天晴天。适当追施钙、镁、磷等复合肥2~3次,补充微量元素,促进生长。

2.4 适时注水

这是调节水质的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前期每周一次,后期每半月一次,每次5 cm左右。水质太肥时可边进边排,确保水质“肥、活、嫩、爽”。

2.5 及时增氧

用微孔增氧机或其他增氧机搅动水层,特别是天气剧烈变化前后进行池塘增氧,防止严重浮头和泛塘。

2.6 科学调水

包括水质改良剂、底质改良剂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双岐杆菌、酵母菌等,无论是在有光照还是无光照,有氧还是无氧的条件下,都能通过其自身的新陈代谢,吸收和消耗水体中的大量有机物、氨氮、亚硝酸盐和硫化物等对养殖生物有害的物质,从而使水质得到净化,保持水体适宜的pH值和溶氧水平,具有良好的效果。

2.7 注重防病

秋季是病害多发季节,特别是白露前后,天气多变,气温水温早晚温差大,青虾最易生病。要每半月泼洒消毒剂,杀灭体上的寄生虫和细菌,并采取药饵投喂3~5 d,以防青虾寄生虫和细菌病。

2.8 分批捕捞

利用稀目网具、地笼等工具分批尽快尽量捕出可以上市的成虾,达不到上市规格的小虾留塘继续饲养。主养水面每677 m2再放青虾15 kg左右,虾蟹混养水面再放青虾8 kg左右,

3 存在问题

3.1 塘口不标准

标准化塘口整治标准还没有完全到位,许多塘口在20×667 m2~30×667 m2,面积较大,操作困难,养殖效果不理想。

3.2 优质虾苗少

篇9: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关键词:水产品 养殖技术 无公害

中图分类号:S9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8-0047-02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消费者追求新鲜,鲜美,营养丰富,经济实惠的水产品,同时对于他们的安全和质量指标也是非常关心的。要想确保水产品的质量,就将这种绿色无公害水产品生产进行全面的推进。

1 无公害水产品质量要求

第一,养殖基地的要求必须过关并且要经过相关部门的认证,对于水产基地而言最重要的是大气,土壤,水质量,这些必须符合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的规定,对于水产品的产地的环境必须要遵循国家标准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水质USDA标准的相关的认证,同时养殖人员必须要遵循的绿色水产品生产技术操作的规程对水产品进行养殖,放养过程从种子到饲料,肥料,鱼药,所有的投入品的使用都要严格把关,对于水产品的收获,储存以及质量控制,包装等各个方面都必须满足上市所需要的有关标准或规范的要求;最后,水产品还必须要经过政府机关指定的检验机构进行取样抽检,完全符合要求的产品经过认证后才可进入到市场当中。

2 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

2.1 高品质的种子生产和引进健康

水产苗种的生产和水产养殖技术的引进以满足渔业法以及水产苗种管理的办法对于水产品的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这些技术主要包括优良的亲本培育技术,标准化的良种繁育方法和养殖品种的养殖方法等。

2.1.1 优良的亲本培育技术

选择来自于安全、非疫区的水产原的亲本作为培育的主体,保证良种场的清洁卫生,这样一来亲本的遗传的质量就会有很大的梯高,产品质量就会符合的标准,在养殖亲本的过程中选择优质的饲料,确保营养全面,在不同的池塘对不同的亲本进行饲养和管理,亲本繁殖后将种苗迅速圈养,对种苗建立亲鱼管理文件,从而能够为来年的培育提供参考资料。

2.1.2 良种繁育技术规范

选择符合水产品的生产条件的设施及药物进行饲喂苗种研制的技术的操作的相关的要求。饲养过程中参考养殖业传统的栽培技术的规范(SC/T 1008年至1994年)执行标准在池塘中对鱼苗进行培育。对于催产素的使用应该掌握最佳的时机,而且也要按照相关的规定使用催产药物,催产素的药物剂量使用要适合;鱼苗孵化的过程非常重要,保持孵化池的水温,确保好水质安全,对于鱼苗的投喂要充足,开口饵料的选取要适合,与此同时根据无公害食品渔业药物使用准则(NY 5071-2002)的要求对鱼苗的养殖和疾病预防控制剂进行使用。

2.1.3 主要养殖品种的养殖技术

水产原,良种养殖的相关标准对水产苗种进行养殖,采取合理的程序,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对养殖质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才可投入生产和培育,应当加强对水产苗种产地检验检疫的要求,水产品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市场销售或用于相应的生产。

2.1.4 进口种子技术

只有在城市行政主管部门的批准以及水产养殖备案后才能够将从国外引进的水产品进行饲养和销售,通过市级考查委员会的调查后方可投入生产。对于引进的水产品的苗种要保证减少污染,对于生态环境没有破坏等。在种苗引进之前,寻求有资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其进行检查,进行质量检疫,对于通过疫区引入的有感染的种苗要严格杜绝。在鱼放养之前对种苗进行严格消毒,这样就保证了池塘中部被不带入细菌或寄生虫。

2.2 运输暂养加工技术

水产应该来自优质的新鲜水产生产基地,水产品污染的物理和化学指标严格遵守质量要求,在运输过程中对产品进行保鲜,保活措施的处理,在运输过程的储存容器,贮存场要及时清扫、保持干净。活的产品的运输和中继水应符合水质标准,活的水产品运输应该提前两天喂食,鱼应该进行合理的锻炼,对于运输的载体材料的选择必须保证无毒无害。严格杜绝麻醉药品的使用,保证在运输过程中的产品无污染。对于运输转运的场所,选取的设备必须要安全,无污染和符合国家其他方面的规定。在暂养水体增加增氧设备在养殖区要及时的开启。

根据饮用水标准(GB 5749-1985)的规定选择水产品加工用水,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在加工过程中要杜绝,对于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也要根据卫生标准(GB 2760-1996)要求选取,国家明令禁止色素,防腐剂,改良剂等在加工过程中要禁止。包装材料的选择要严格,选取经国家批准的食品原料进行包装。选择清洁的材料进行包装。

2.3 质量控制监测检测技术

对于养殖区的环境条件要选择有资质的监督检验机构进行认证后方可投入使用,养殖和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守关于水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的规范,对于投入的渔用品的控制等要严格根据国家标准进行选取,对质量进行监控测试,以确保测试程序的科学有效性,对于测试数据要保持公平,严肃以及权威性。

2.4 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管理

单位和个人在水产养殖生产过程中应当填写相关的水产养殖的数据,将品种,种源,种子检疫,苗种放养和增长,饲料来源,饲养条件,水,泥沙,水质检测,同时对于投入品的采购,储存,使用和生产记录等记录好。另外,水产养殖用药记录还要填写,记录对于发生的疾病的预防措施,以及是产品的疾病的主要症状,药物名称,药物来源,用量和其他内容进行记录。选择专人对水产养殖生产的记录,严格养殖用药的投入,保存相关记录、文件的保存应当保存到水产品销售后的2年方可销毁。

综上,由于日益增加的养殖量,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水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在中国也正在逐步推行。,绿色,无公害水产品越来越多的受到城市和农村居民的青睐,对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要积极推进无公害生态养殖,对水产品进行无公害认证,以加强和提高在市场上的水产品的竞争能力,加快标准化生产。

参考文献

[1]李亚琴.实施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推进渔业健康快速发展[J].中国水产,2011.

[2]许丽,管士成.绿色无公害水产品养殖技术[J].黑龙江水产,2012.

篇10: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实施情况

在区渔业主管部门和水产技术指导站以及XX镇农服中心的支持下,通过一年来努力建设现已圆满完成《XX市XX区XX合作社示范社水产高效设施养殖基地建设》项目,现将该项目实施情况做如下汇报:

一、合作社情况

1、基本情况

XXXX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主要发起人从事水产养殖多年,成立于2009年2月,社员有101个,主要分布在XX镇XX村、XX棉场、XX村等地,经营水面在2100多亩,其中高效设施水面180亩,养殖品种以青虾、龙虾、淡水白鲳、常规鱼等为主;拥有“浦农永途”牌商标1个。2012年12月被评为XX区双星示范合作社。

2、规范化建设

一方面,合作社民主选举了社长、副社长、理事。成立了合作社技术服务组、渔需物质供应组、水产品销售组。制定了合作社章程,明确了合作社各专业组的工作职责。合作社采取股份合作的办法进行运作,做到了有牌子、有办公设施、有运作机制、有工作目标、有实际效果。同时做好渔需物质的供应服务,合作社供应组成立之初就和普瑞纳饲料厂家签订协议书订购鱼、虾专用颗粒饲料确保我社员养殖的饲料需求。集团采购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为困难渔民提供了可靠的生产保证和质量保证。另外合作社拓展了淡水白鲳与青虾销售渠道,在加强去XX销售网络建设的同时,今年又加强了XX、XX等地市场开辟,组织经济人到我社员塘口采购,解决了合作社成员既忙于生产又忙于销售的困难。每年销售社员成鱼210万斤,基本没有滞销情况。

另一方面,坚持实施“七个改造”。改一家一户养殖为合作抱团养殖,改零星分散养殖为规模养殖,改小池塘养殖为大池塘养殖,改无序养殖为计划养殖,改传统养殖为绿色养殖,改一池多品为一池一品,改年底集中上市为均量上市。推行“七个改造”后,社员每亩鱼增产达到50公斤,产量上来了,质量也有保证,还能实现均量上市。合作社不仅和加工厂、市场达成常年合作关系,在价格上也有了更多的“话语权”,每斤鱼比原来高出了两毛多。

3、坚持实施盈余分配

几年来,合作社坚持将每年盈余的75%按社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进行二次分配,提供的“六个服务”(一是基础设施服务、二是培训服务、三是渔需服务、四是信息服务、五是技术服务、六是市场服务)深受社员好评,社员李自成说:“以前养渔是两眼一抹黑、瞎养,现在有人教有人管,靠合作社我也不愁养不愁卖了,又省心又赚钱。

二、项目完成情况

基地建设共投入资金67.7万元,其中省级财政资金19万元、单位自筹48.7万元。以改造池塘和微孔增氧机械、池塘增氧控制仪器配套为主要实物,对项目区内10个农户已安排补贴资金19万元。总投入情况和财政资金主要用途如下:

1、改造池塘投入18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万元;

2、微孔增氧机械和池塘溶氧控制仪器配套投入15.522万元,其中财政资金5万元;

3、长江青虾等良种引进投入6.3万元,其中其中财政资金3万元;

4、举办技术培训班5期培训班投入2.26万元,其中其中财政资金1万元;

5、购进鱼病检测仪器5.6万元,其中财政资金 2万元。

6、铺设水泥路20万元,其中财政资金4万元。

三、建设成效

1、提高社员收入。青虾和淡水白鲳都是XX区的水产高效养殖品种。在常规鱼养殖效益提高难度加大的情况下,调整品种结构、更换养殖模式,能够促进养殖效益增加、带动农民社员增收,我们在试验淡水白鲳与青虾轮养新模式后,一年每亩新增效益1100多元,社员改进养殖技术的积极性很高。

2、发展设施渔业。在养殖资源逐年减少的情况下,通过更新养殖机械,增添新的装备,可为鱼、虾健康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实现水产养殖向健康、集约、安全、高效发展。

3、提高组织能力。合作社吸引力、凝聚力强否,是看其创新活力。在完善饲料组织、产品销售等服务后,我们迫切需要依靠技术更新,带动社员挖潜力,走科技增效、振兴合作社之路。

XX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

篇11: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1 项目实施结果

项目在珊罗镇长纳村实施, 2年合计实施面积14.60 hm2, 占计划任务13.33hm2的109.5%, 其中2007年完成试验示范面积3.73hm2, 2008年完成示范推广面积10.87hm2, 2008年11月24日由陆川县农业局组织有关单位、有关专家验收, 平均产量34 441.5kg/hm2、项目总产量502.8t, 项目总产值57.32万元 (按田头订单收购价1.14元/kg计, 下同) , 比种植水稻 (按产量7 500kg/hm2、产值8 250元/hm2计) , 新增总产值45.275万元, 平均增产值31 013.25元/hm2;新增纯收入28.507万元, 平均增纯收益19 525.34元/hm2, 比项目计划任务平均产值增加4 525.35元/hm2, 超额完成计划指标任务,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2 采取的主要做法

2.1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

因是初次引进种植, 农户缺少经验, 所以采取多种形式, 全面开展培训活动, 采取分散办班, 专题技术讲座, 现场示范培训等方式对农民开展技术培训, 召开各种大小会议进行宣传, 在田间技术指导上, 狠抓关键技术措施落实确保技术应用到位;提高技术应用水平, 重点抓好适时购苗移栽、合理密植、施肥除草、科学灌溉等关键技术的应用。

2.2 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与老板签订合同, 实现公司兴产业、产业带基地、基地富农民的良性循环, 保障开发产品种得出、收得上、卖得去、价格好, 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2.3 发动和组织农户参与项目生产

应用高产高效新技术, 发展特色种植, 建设示范基地, 以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3 主要技术措施

为了提高马蹄3号的品质, 达到无公害食品标准, 严格按照技术规程操作[2,3]。

3.1 基地选择

实施基地在县珊罗镇长纳村, 6km以外无工矿企业, 无“三废”污染, 光照充足, 土壤为砂壤土的水田, 表土疏松, 底土坚实, 耕作层18~20cm左右, 水源充足, 灌溉方便。

3.2 整地施基肥

大田耕耙3次, 最后1次耕耙时, 施入基肥。基肥以迟、速效肥搭配, 施菜籽饼900kg/hm2、腐熟人粪尿19.5t/hm2或猪厩肥30.0t/hm2、氯化钾195~225kg/hm2。

3.3 定植

选择在每年8月初移植栽培。定植前, 将购回的马蹄秧苗, 剔除叶状茎簇生而纤细的秧苗, 洗去泥土, 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根1~2h, 减少大田病害发生, 然后定植。秧苗过高的, 在叶状茎30~35cm处剪去末梢, 防止栽后风吹摇动植株, 影响扎根或被风吹折。栽植带球茎的秧苗以球茎入土中9cm深、根系搭着泥为适。栽植密度为:株行距80cm×80cm, 栽植15 630穴/hm2。

3.4 田间管理

3.4.1 灌溉。

栽植时, 田间灌浅水, 马蹄适于浅水环境下生长, 从栽植到球茎成熟, 应按不同时期保持在2~3cm, 掌握水层深度;定植成活后, 逐渐加深灌水。在分株和分蘖期间保持1.5~3.0cm深水, 促发分株、分蘖, 防止生草。每次耘田追肥时, 先把水排干, 而后施肥, 待吸入土中再放水至原来的深度。球茎成熟后, 于采收前2周排水, 保持土壤湿润。

3.4.2 追肥。

因定植规格大, 生育期较短, 所以除施足基肥外, 要早追肥。第1、2次追肥, 因苗疏采用圈施, 施生物肥112.5kg/hm2、复合肥112.5kg/hm2、尿素22.5kg/hm2。第3次撒施生物肥112.5kg/hm2、复合肥112.5kg/hm2、尿素22.5kg/hm2、钾肥60.0kg/hm2;第4次撒施钾肥150.0kg/hm2、过磷酸钙225.0kg/hm2。每次追肥时, 放浅田水, 2d后灌水至原来深度。

3.4.3 中耕除草。

从栽植到植株封行, 中耕除草2~3次, 时间在第1、2次分株期间进行, 每次除草耘田之后, 追肥1次。

3.5 病虫害防治

3.5.1 田间环境。

进行种苗消毒, 加强管理, 做到排灌分开, 避免串灌或漫灌, 注意田间调查, 及时拔除病株, 防止病虫传播蔓延。马蹄收获后, 及时清除田间遗留的残茎枯叶。

3.5.2 杆枯病、球茎灰霉病。

对杆枯病、球茎灰霉病, 发病初期可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加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 每隔7~10d喷1次, 连喷2~3次, 遇雨天, 及时补喷。

3.5.3 马蹄白螟。

马蹄白螟幼虫蛀食茎杆, 使植株变红转黄至枯死。在防治上一是采用灯光诱杀, 二是在白螟2、3代孵化主峰后1~2d, 用25%杀虫双水剂500倍液喷雾防治。

3.5.4 福寿螺。

可用茶麸毒杀。

3.6 适时采收

12月下旬球茎成熟后, 地上部枯死, 即可采收, 采收期在12月至翌年1月。采收过早, 肉质嫩, 味不甜, 表皮未全部转红, 皮薄不耐贮藏;采收过迟, 球茎对养分消耗, 含糖量减少, 表皮加厚, 品质下降。球茎内含糖最高期为冬至到小寒。所以冬至前后, 球茎变红褐色, 淀粉转为糖分时采收为最佳最适宜。可于采收前1d排水, 保持土壤烂软, 便于挖取[4]。

参考文献

[1]胡慧颖, 宁有明, 胡锦文.荸荠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科技, 2003 (8) :22-23.

[2]周佩璋.无公害马蹄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 21 (1) :6-7.

[3]刘孝胜.马蹄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广西园艺, 2006, 17 (6) :56-57.

篇12:实施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有效措施

一、养殖用水的水源水质要良好

水体是鱼类等水产动物的生存环境,也是它们的生存条件,水的质量直接影响鱼类等水产动物的生活、生长,从而影响水产动物的质量。健康养殖应该为鱼类等水产动物创造一个优质的水域环境,所以作为养殖用水的水源,应选择符合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所规定的国家无公害淡水养殖用水标准,也就是养殖用水应该是没有受到工业“三废”和农业、城镇生活、医疗污水以及废弃物、城市垃圾污染的水,水质要清新,其大肠菌群、石油类、挥发性酚、COD,农药的六六六、滴滴涕、五氯酚钠、对硫磷、乐果、氰化物、硫化物、非离子氨以及重金属汞、镉、铜、锌、砷、铬、铅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也要符合国家无公害水产品淡水渔业用水质量卫生的标准,这样就可以从源头上保证鱼类的无公害生产。

二、施肥要采用有机肥料

采用施肥方法培育水质养鱼,也就是肥水养鱼,是我国传统养鱼的特色,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措施。不过我国传统养鱼的施肥主要使用人、猪、牛、鸡、鸭粪等有机肥料,近年来不少地方也在倡导使用无机肥料的化肥养鱼。有机肥料营养成分全面,肥效好。无机肥料成分较确切,肥效快,但无机肥料,特别是氮肥,如施放过多会产生过多的氨态氮(NH3),它在鱼体内会残留并积聚,从而导致鱼类急性中毒,而且氨态氮的残留和积聚越多毒性越强。一些国家规定,在养殖水体内,氨态氮的浓度不应超过0.05毫克/升。由此可见,如果采用化肥养鱼,一定要严格控制化肥的用量,最好还是使用有机肥料养鱼。不过,有机肥料在水中分解时,会消耗水中的大量氧气,造成水体缺氧。如果水的底层缺氧,还会造成有机质分解不完全而产生硫化氢、胺类等有毒有害物质,致使鱼类中毒。所以在使用有机肥料时,也要控制好用量,不是越多越好,最好在使用前先将有机肥料发酵或沤化,这样可免于在水体中发酵分解,恶化水质。控制有机肥料用量,主要通过测定水中有机物的耗氧量来掌握,水的有机物耗氧量以保持在20 ~ 30毫克/升为佳。

三、选择养殖优质鱼类

根据水产品质量检测情况的资料分析,草食性和浮游植物食性的鱼类,由于它们的饵料是绿色饵料,一般未受污染,养成的商品鱼污染和毒性较小。所以应积极推广养殖草鱼、团头鲂、鲢鱼、鳙鱼、罗非鱼、淡水白鲳(短盖巨脂鲤),如果有丰富的未受污染的螺、蚬资源,也可养殖青鱼和鲤鱼。

用于健康养殖的苗种,一定要保证质量,这是健康养殖的物质基础。所以要选择原种或天然野生种繁育的子一代。选用这样的苗种,可以使鱼少发病或不生病,从而避免因鱼发病而频繁用药,造成环境污染和鱼类中毒。这样的苗种不仅生长快、成活率高,而且养成的商品鱼品质优良,能有效防止因种质不纯而对水产品质量安全造成坏的影响。

四、推广种草养鱼

在选择养殖草食性鱼类的基础上,采用种草养鱼,把种草和养鱼结合起来是一种绿色环保养鱼的方法。这也是我国传统的草基鱼塘,这种合理利用水体空间资源和综合利用陆地种植业的可持续生态渔业,具有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特点,是一种节能、节水、节粮并能提高水域生产能力的养殖方式。具体方法是:利用饲料地、池埂、斜坡以及零星土地种植青绿饲料养鱼,大致每年的3月上旬播种苦荬菜,4月播种苏丹草,9月播种宿根黑麦草。宿根黑麦草越冬后,3月份作为草鱼等的开口料,4月中旬开始投喂苦荬菜,5月以后黑麦草开始衰败,苦荬菜正值生长旺季,5月中旬开始,投喂苏丹草,到6月中旬以后,苦荬菜衰败,苏丹草成为草鱼等的主要饲料。这种养殖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将内部的废弃物转化为鱼和其他农副产品,能化害为利、化废为宝,使养殖生态系统内形成良性的物质循环,可以减少或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和造成鱼类的中毒。使用草类养鱼,可以少用或不用精料,这样能有效避免受饲料添加剂、药物及激素等残留的影响,使生产的鱼类成为天然保健食品。

五、健康养殖的疾病防治方法

健康养殖在鱼类的疾病防治方面要倡导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做法。4、5月和7、8月两个阶段中,要定期从外河向养鱼水体中加注新水或换补水,还要在每天中午开启1 ~ 2小时增氧机增氧并挥发水中的氨,改善水体生态环境,减少鱼类发病。同时要做到及早在水体内施放营养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无机盐、免疫促进剂等,使鱼类少发病。使用各种生物制剂,如使用光合细菌,因为光合细菌是一种能利用光能进行繁殖的水生微生物,它在繁殖时能释放出具有抗病力的酵素,提高鱼类的抗病力,减少鱼的发病。光合细菌还能显著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减少污染,减少有机物耗氧量,从而改善水质。推荐的光合细菌用量为30亿的多种光合细菌2 ~ 15克/立方米,使用时进行全池泼洒,使之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从而抑制有害细菌的生长繁殖,优化池塘生态环境,有效预防鱼病的发生。

一些传统的渔药,含有有毒有害物质,且会在鱼体内残留积聚,对鱼类有毒有害,还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要严格控制使用。控制使用的渔药主要是β-兴奋剂类、性激素类、氯霉素及其制剂、氨苯砜及其制剂、硝基呋喃类、硝基化合物等。如在必须使用渔药时,要按照《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0—2002)》和SC105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的规定使用。严禁使用没有生产许可证、批准文号、产品执行标准和高毒、高残留的渔用药物。

上一篇: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党员下一篇:工可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