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2024-04-07

巴山精神永存心间(精选11篇)

篇1: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我们党支部积极开展,为了更好的参与和了解本次活动,我部组织观看了电视专题片《巴山魂.西铁人》。

“吃苦为荣,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奋发进取”,看完影片,这十六个字久久围绕在我的脑海中。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是一代又一代的巴山铁路人用自己的艰辛劳动,无私奉献铸就的铁血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去体会,去传承。

影片一开始就介绍了巴山的地理环境,用恶劣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管内这段仅仅81公里的铁路线就有多达78座桥梁和58座隧道,让人感到惊讶。老一辈的巴山铁路人在科技并不发达,自然条件又如此恶劣的情况下养护,维修这段线路,需要付出的艰辛和克服的困难可想而知,让我对他们产生了深深的敬佩之情。就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一代又一代的巴山人远离家乡,告别喧嚣,来到这个流淌着艰苦奋斗血液的地方,用全身心的投入,无私的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创造了35年无行车事故、人身事故的伟大记录,激励着每一个巴山人继续书写奇迹。

影片中硕士研究生刘玲让我印象深刻,拥有良好学历背景的她完全可以选择一份轻松的工作,但是她去毅然决然的来到了条件恶劣的巴山。因为对老一辈巴山人的崇敬,对年轻不服输,不怕吃苦的挑战,为了巴山精神的传承等等,这都在影响着我,作为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年经人,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更需要有这样一种巴山精神作为动力,不怕吃苦,勇于奉献,在生产作业第一线,用自己的知识,行动为铁路事业带来新鲜血液。让大家看到,共产党员就是永远不服输,肯吃苦。作为一名铁路建设第一线的工作人员,作为一名年轻的共产党员,我们只有用心体会,用实际行动去探索,才能真正领会巴山铁路人的精神。在踏实肯干、不怕吃苦的基础上还要有积极创新的精神,把我们学到的专业技能知识带到工作当中,同时一步一个脚印,积极积累和学习前辈们的丰富经验,早日上手,在工作岗位上立足。

看到巴山人那样艰苦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展现出来的巴山精神,很受感动。今后在自己的岗位上要象巴山人那样,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的精神,要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实现自己的价值,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取做出不平凡的成绩。巴山精神,永存心间,实现伟大的“中国梦”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巴山精神。

杭州线桥二分公司 史月科

2014年3月25日

篇2: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正值学雷锋活动月,信科1201班于2013年3月9日在玉湖公园举办了以“雷锋精神永存心间”为主题的团辅活动。

同学们有序的分组,每一组在组长的安排下各自负责打扫自己的区域,在完成任务后有秩序的集合,然后在公园门口为路人发放雷锋精神的传单和带有雷锋标志的气球。党旗飘扬,院旗飞舞。虽然活动当天天气恶劣,但是同学们都冒着风沙坚持完成任务,并与居民进行了良好的沟通。不仅是雷锋精神有了更好地诠释,更建立了居民与学生之间的深厚友谊。此次活动不仅完成了学校的任务,更使每一位同学在学习雷锋精神的同时体会了劳动的光荣与付出的收获。

篇3:弘扬“巴山精神”坚守精神高地

近年来, 西安铁路局党委坚持把企业文化作为推动企业强盛与发展的灵魂工程, 围绕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力弘扬“巴山精神”, 为企业发展凝聚起了强大的内动力。

培育巴山精神, 强化企业全员的责任心使命感

巴山精神发源于我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巴山工务车间承担着襄渝线81公里线路的维修养护任务。37年来, 面对“抬头一线天、低头是深涧”的恶劣环境, 一代代巴山铁路人战天斗地、科学养路, 创造了连续37年安全无事故的好成绩, 出色完成了运输保障任务, 并形成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创新”为基本内涵的巴山精神。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 我们认为, 巴山精神体现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体现了铁路企业的根本属性和责任担当, 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要求一脉相承,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为此, 我们组织职工深入讨论弘扬巴山精神的重要性, 并在专家学者的帮助下提炼出巴山精神的“八个实践特色”, 即“朴实的价值追求、公平的处事原则、包容的成长环境、坚强的基层组织、共同的艰苦奋斗、乐观的人生态度、浓厚的同事情谊”。

讲好巴山故事, 是我们宣传巴山精神的主要手段。一是讲好“养路人想着坐车人, 把‘担心线’养护成‘放心线’”的生动故事, 坚定“优质服务”的职业理想;二是讲好“把个人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相连, 与铁路同发展、与祖国共命运”的生动故事, 强化“确保畅通”的第一责任;三是讲好“在巴山一天就要干好一天, 敬畏安全, 科学养路, 不断提升山区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水平”的生动故事, 落实“岗位践行”的具体要求。

我们拍摄了宣传片《巴山魂·西铁人》, 制作了专题片《路·魂·赋》, 在局电视台巡回播放。发挥西铁资讯网、微博、微信等新媒体作用, 不断扩大巴山精神的宣传覆盖面。邀请媒体记者走进巴山、宣传巴山故事, 推出专题报道600余篇。在全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经验交流会上, 我局作为铁路系统唯一代表, 交流了坚持弘扬“巴山精神”传家宝, 引领职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做法, 得到了与会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我们以巴山工务车间干部职工和全局十大领军人物为骨干, 先后组建“巴山精神先进事迹报告团”、“巴山魂·西铁人——西安铁路局十大领军人物报告团”, 在全局开展巡回宣讲。报告团深入管辖内铁路沿线片区, 受教育职工数万人。我们编印了巴山故事宣传手册, 制作了巴山精神宣讲光盘, 下发到一线车间班组供职工学习, 进一步促进了干部职工对巴山精神的认知和理解。我们还组织职工文艺骨干, 用报告文学、诗歌、小品、情景剧和微电影等形式, 宣传巴山铁路人的先进事迹。情景剧《巴山为证》在全国铁路第二届职工才艺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并参加了全国铁路巡回演出, 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我们组织开展了“争当巴山魂·西铁人——西安铁路局十大领军人物”活动, 先后涌现出了“高铁先锋”王小卫、“服务明星”蔡伟、“营销状元”崔萍、“技术精英”董宏涛, 以及“西安客运段K165次英雄列车”等一大批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

弘扬巴山精神, 凝聚推动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们从思想教育、人才培养、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教育引导干部职工弘扬巴山精神, 树牢理想信念。青工入路的第一课堂, 就是学习巴山精神, 组织他们观看电教片, 参观荣誉室, 到巴山筑路烈士陵园扫墓。为落实“不让一个职工掉队, 尊重职工个性和首创”的人才培养理念, 积极搭建青工成长平台, 广泛传播青年人干事创业的经验做法。我们以创建“五好”红旗站区为载体, 持续改善职工生产生活环境, 2014年用于这方面的投入达到了4.2亿元。在积极推广巴山连续举办路地群众运动会的典型经验, 定期在全局较大站区开展路地联谊活动, 推动路地和谐共建。主动适应铁路管理体制改革进程中, 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发展, 我们教育引导职工把坚守巴山精神、践行核心价值观与适应铁路改革、全面走向市场紧密结合, 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输保障能力, 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2014年1~8月, 我局主要运输指标完成情况综合排序位居全路第一。目前, 以大西高铁开通运营、西成客专加快建设等为标志, 陕西铁路交通的区位优势、高铁枢纽地位和经济拉动作用不断显现, 铁路企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输保障能力不断提升。1~8月份, 路局主要运输指标完成情况综合排序位居全路第一。

为进一步提升旅客货主的满意度, 我们集中开展“旅客满意、货主满意”主题实践活动, 引导广大职工以巴山铁路人为镜, 立足岗位查找不足, 促进服务作风转变。局党委以“弘扬巴山精神, 坚持群众路线”为主题, 组织全局党员干部分批深入巴山, 学习巴山过硬的干部作风, 并以干部作风转变, 推动客运“实名制”和货运“实货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目前, 已经实现了“客运轻点鼠标, 就能网上购票;货运网上申请, 即可便捷发货”, 广大旅客货主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我们大力宣传推广巴山工务车间安全生产的先进经验, 引导职工增强安全风险意识, 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推广巴山“敬畏安全+科学养路=安全生产”的工作法, 组织开展争创“巴山式”标准化车间活动, 及时总结推广各系统的安全作业法和安全管理经验, 使全局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近年来, 在管内路网规模迅速扩张、高铁安全压力剧增、新设备大量投入使用、新开通线路人员紧张等诸多不利情况下, 我局始终保持了安全生产有序可控的良好局面。

篇4: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一代代巴山铁路人始终以实际行动高扬着“巴山精神”这面大旗

在巍峨耸立、群峦起伏的大巴山深处,有一面飘扬30多年不褪色的旗帜——连续30多年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成功开行动车组列车,使落后的秦巴山区赶上了铁路发展快车。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巴山精神”的坚强堡垒——西安铁路局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

安康工务段巴山工务车间位于川陕交界、襄渝南线中段,地处山险涧深、环境艰苦的大巴山腹地,车间现有干部职工175人,其中党员51名,团员54名,下辖9个班组。车间担负着襄渝铁路81公里线路、78座桥梁、58座隧道的养护维修任务。管内山高涧深、桥隧相连、荒凉闭塞,集中了襄渝线上桥梁最高、隧道最长、曲线半径最小、海拔最高、坡度最大、生活条件最差等“六最”。

这些年来,一代代巴山铁路人,以“安心山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坚定乐观”的“巴山精神”为动力,顽强拼搏、敬业奉献,将襄渝铁路这段地质条件最复杂、基础最薄弱、病害最严重的“担心线”养护成了“放心線”,创造了车间35年无安全事故的好成绩,涌现出一大批安心山区、无私奉献的典型人物和事迹,并先后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红旗团支部”、“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95项局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27项。

安全始终是巴山精神的保证,千方百计确保安全为核心的企业理念深入人心。巴山工务车间管内90%以上都是桥梁隧道,特别面对标准等级高、维修难度大、全长万余米的大巴山隧道,面对抗震救灾、抗洪抢险、扩能增吨等重大考验,该车间率先在全段实现管理规范化,按标作业早已是全体职工养成的行为习惯;和谐是巴山精神的基础,以融洽干群关系为重点的价值观念植根于心。车间干部始终保持着与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优良作风,每月至少有一半以上时间工作在施工现场;育人是巴山精神的灵魂,以栓心留人为主要内容的人才培养机制硕果累累。车间党团组织一直以来树立“不让一个职工掉队”的责任意识,积极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通过以心换心的思想政治工作,使一批批职工跨进了先进行列,形成了岗位建功、岗位成才的浓厚氛围;服务是巴山精神的形象,和谐的路地关系为促进铁路安全和地方经济发展贡献巨大。铁路运输的长治久安,依靠社会各界的支持。30多年来,巴山工务车间成为构建和谐站区的“火车头”,在与站区兄弟单位建立融洽关系的同时,始终把当地驻军和老百姓当亲人,定期联谊、互帮互助,在路地共建中诠释“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他们支持当地教育事业,为巴山小学建球场、援助教学设备、帮扶贫困学生;支持地方公益事业,为当地群众建桥修路,共建了巴山路地和谐广场,硬化了巴山街道,促进了巴山健康文明新乡风的形成。多年来,巴山地区群众自愿担当铁路安全畅通的“宣传员、观察员、防护员和战斗员”,每年防洪防汛遇有险情,当地的老乡都积极参与义务抢险,当地驻军会迅速赶到现场警戒,地方政府总是在第一时间组织机关干部、教师、基干民兵全力抢险。一代代巴山铁路人用浓浓的情谊,建起了一个路地、军民共同护卫铁路运输安全的站区和谐“大家庭”。

责任编辑 董颖

篇5:让爱永存心间小学作文

这个假期,闲来无事,便拿出《爱的教育》信手翻了几页。翻着翻着,我就爱不释手了。

《爱的教育》原名《库奥累》,它采用日记的形式。它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安柯利的小男孩在四年级十月份开学的第一天到第二年七月份在学校内外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字里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有着感人肺腑的力量。

《爱的教育》以爱贯穿了整部书。在每一部故事里,都融会了人世间最伟大、最深刻的爱:师长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这些爱虽算不上是惊天动地,但却感人肺腑,可歌可泣。

读着这些短小精悍的故事,不由得想起了生我养我的父母。他们为了让我的童年幸福一些,不知倾注了多少心血。记得三年前,我得了重感冒,高烧不退,茶饭不思,浑身无力,连着好多日子都是咳嗽得难以入睡。是父母没日没夜的照顾我,背我去看病,给我倒水,为我吃药那血肉至亲的抵犊之爱,是我一生的无价之宝,让我真切地体会到了亲情无价。

这些人物,让我想起了我们容身的家园。

在当今社会上,有些人则非常势力。他们的行为准则是看是否对自己有利,即使在道义面前也不放弃讨价还价。这种人是非常渺小的,他们的处世哲学必然会遭到人们的鄙弃。因为虚伪换不来真情,冷酷换不来热枕。冷漠自私者失去了做人的.道义,他们就很难得到别人尽心尽力的帮助,有失道德之因,必然有寡助之果。人生的错误,往往在于自私自利四个字,利私不去,公道则亡。

篇6:周班务总结:自律应永存心间

周班务总结:自律应永存心间

刘沅

每过两周的周四晚上,我总是愉快的的打开电脑,不忘疲劳,将两周的优生优事记录下来。但是今天,看到这空白的页面,我顿时有种莫名的伤感,似乎不想让这两周的表现记录下来,因为这两周,同学们的表现不再那么优了。

分数见优劣

上周进行了两次考试,其中一次化学考试,结果令人很不理想。这是九年级也是我们人生中第一次化学考试因为我们班级实力强的原因,老师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希望,我们也都很自信。可是往往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90分以上的.仅有三个人,80分以上的还不足20人。一些组长甚至班长都没有达到优秀水平,包括我在内。这样是很不好的,这样的“战绩”宣传到年级对我们班的优秀形象就会大打折扣。任课老师也会用别样的眼神看待我们班。这真是一个大大的失误。无论原因如何,总归没有获的理想成绩,多余的说辞都没用,考试可以看出学习的优劣。所以就从这次经历中获得经验,认真复习,自律守纪,在一周后的月考中去的优异成绩,用最有说服力的方式向年纪老师和学生们证明:七班依旧优秀。

课堂看效率

除开语文、英语课堂以外,几乎每个老师都会在上课的时候说道:“那一块地方怎么老是听见哼哼唧唧的声音?”“蚊子真多。”语文课上是惧怕万老师的原因,而英语课是因为老师习惯了。其他的任课老师就很反感同学上课说话。比如说物理老师,昨天他还在课堂上发火,原因是教室后面的小组很吵闹(A、B、C小组,具体学生:BB、CC和DD、EE。)他也经常说:“不要整天热血沸腾,像是要冲锋上阵杀鬼子。 FF,HH! 要静下心来。(秦老师习惯喊同学名字)。每天政治课,王老师还会指着第三大组后面的小组进行批评。今天历史课上,朱老师说:“后面的蚊子可真多。”特别在今天的化学课上,在放学的时候,毛老师走到教室后面讲一道题目,因为教师内外太吵闹了,所以问题出来同学们一问三不知。而且毛老师面对的大组后面学生太吵闹,毛老师直接走上讲台合上课本走了,我能清楚的看到毛老师的脸涨得通红。这类不自律的表现时常发生。这完全不像是九年级学生该有的行为。秦老师就说过,自律很重要,自律了课堂效率就高,就能考的好成绩。但就这样的情况,怎么能有高效率,怎么能有好成绩呢?

作业辨态度

作业也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好方法,但是一些同学竟然也不把作业当一回事。数学老师每天都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喊一大群学生去办公室,重新教导他们改错。其中几个典型,作业根本不好好做,竟然也在又生行列中,他是夏某,他也时常很晚交作业,数学老师经常来教室逮到他补作业。之前的方程有难度,做错了几道题目很正常,可是这几天学的是简单的几何,画画图形就可以了,他依然拖拖拉拉,这也是不自律的表现。他能改掉这坏习惯,考上十堰重点一中是随随便便的。看来夏某,应该改正之前的态度,重走自律路。

篇7: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设计理念】

《祖父的园子》是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后的“作家卡片”向学生初步介绍了萧红,推荐学生阅读《呼兰河传》。萧红的这部小说运用第一人称自传性的怀旧笔调,通过回忆,叙事记人,写景状物,讲述了童年故事,其中伴随着苦难、凄婉、悲凉以及温情和快乐。《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特别强调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五年级的学生,正值天真烂漫的童年,他们爱回忆幼时的趣事,也向往自由快乐的生活。教师如果将课外阅读的目标定位在体会作品凄婉的情调,了解人物悲凉的境遇,探究苦难背后的原因,未免过于沉重,也很难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因此,笔者将阅读的主题定在“自由快乐”,带着学生在自由快乐的回顾中走进祖父的园子,走进作者的童年生活,探寻祖父给予“我”的自由快乐,在语言文字的品读中感受祖父对“我”无私的爱;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将小团圆媳妇这个同龄人和作者对比,也与学生自己对比,让学生懂得对所拥有的幸福、快乐要心怀感恩;最后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感悟作者在孤独寂寞中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以及想把这份自由快乐永远留存心间的美好愿望。

【阅读内容】

《呼兰河传》,重点阅读第三、五章。

【阅读目标】

1.从课文链接到小说,引导学生抓住细节品味:作者童年的自由快乐以及祖父对孙女特别的爱。

2.对比阅读。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以小团圆媳妇的悲惨衬托作者童年的自由快乐,体会作者用独特方式表达出向往自由快乐的心声的方法。

3.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和创作背景,感悟作者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重温自由、快乐

1.概括印象

(播放歌曲《童年》。)师:同学们,还记得《祖父的园子》里那个淘气的小女孩吗?她就是童年的萧红。学了课文,你感受到她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用词来概括。(板书:自由快乐。)

【设计意图:《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笔调清新活泼,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完课文后,他们对祖父的园子、对萧红的童年产生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用词来概括自己的感受作为开篇的第一个问题,正好可以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在概括的同时也对自由、快乐的童年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2.回忆细节

师:课文哪些具体的情景让你体会到了小萧红内心的自由、快乐?回忆一下,选择印象最深刻的一个细节说一说。

【设计意图:回忆课文具体的场景,抓住印象深刻的细节说体会,看似在重复课内阅读教学,其实是为下面拓展的课外阅读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品读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等细节,能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体会人物的情感。】

3.模仿表达

师:谁能把刚才这些自由、快乐的情景用这样的句式连起来说说?

出示:祖父栽花,我就;

祖父拔草,我就;

祖父种菜,我就;

祖父,我就;

祖父,我就;

祖父,我就……

【设计意图:萧红喜欢用绕口令般的重复语言来叙述故事,教师让学生模仿这一表达方式,不仅帮助学生在头脑中梳理整合了课文中自由、快乐的画面,还让他们在语言运用中初步体会了萧红独特的语言风格。】

二、走进小说,寻找自由、快乐

1.概括有趣情景

师:《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节选自萧红的自传体小说《呼兰河传》第三章。这一章记录了童年的萧红和祖父在一起时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美好生活。通过课前的初读,你还找到哪些有趣的情景,用简洁的话概括一下。

2.感知人物形象

师:从一个个充满童趣的镜头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那祖父对我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设计意图:阅读《呼兰河传》第三章,到里面继续寻找作者童年的那份自由和快乐,为课文阅读过渡到课外阅读架起来最理想的桥梁。教师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个有趣的情景,一为过渡,渲染氛围;二为深化“自由”和“快乐”。由此,小萧红的童真童趣和祖父的慈善宽容进一步深入人心。】

3.品味祖父之爱

(1)“有意的成全”

师:正是在祖父的包容庇护下,“我”的调皮瞎闹才免于责罚,“我”的童年才有了自由、快乐。请同学再细细地品读作者给祖父的草帽插玫瑰花的情景,思考小萧红给祖父戴玫瑰花时,祖父知情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为什么作者说“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思。)

师:交流第一个问题,进一步思考:祖父为什么装作毫不知情呢?(板书:有意的成全。)

师:现在交流第二个问题。只有在自由广阔的园子里,天真烂漫的萧红和慈善可亲的祖父才会拥有属于他们祖孙俩的快乐时光。因此,作者说--(引读)就这样一天一天的,祖父,后园,我,这三样是一样也不可缺少的了。

【设计意图:在萧红的童年生活中,能给予她自由快乐的人是祖父,能给她创造自由快乐的地方是后园。教师抛出“祖父知不知情”这一问题是为了让学生产生争辩,进而潜入文本,透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来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最后体会到祖父对孙女那份有意的成全。学生只有通过这样的品读,才能真正抵达人物心灵,明白文本语言的内涵。】

(2)“别样的启蒙”

师:童年的萧红不仅跟着祖父在后花园里嬉戏玩耍,还跟着祖父念诗。现在老师来当祖父,请一个同学当一回小萧红,其他同学读旁白,我们一起再现一下当时学习的情景。(师生分角色朗读。)

师:祖父教我读诗的目的是什么?

师:我们刚学过《月光启蒙》,孙友田小时候在月光下听母亲唱民歌童谣、讲神话故事、猜谜语,从而插上了想象的翅膀、飞向了诗歌的王国。那祖父对我的启蒙和其他人有什么不同?

师:如果这个祖父板着脸,非要我照着大人那一套一本正经地学,也许会怎样呢?

师:这是一种别样的启蒙。萧红在快乐中受到了文学的启蒙,为她后来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打下了基础。(板书:别样的启蒙。)

【设计意图:充满趣味的分角色朗读,能让学生感受到小萧红学习时的自由快乐。启蒙方式的对比,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自由、快乐的背后是祖父耐心的陪伴和别样的启蒙,而这启蒙不经意间在萧红的内心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无条件的满足”

师:除了念诗,“我”还喜欢吃,你们看,这是小萧红赶鸭子的情景。请小组内两个同学分别扮演祖父和小萧红,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一个同学读旁白,注意读出趣味来;另一个同学给予指点。好,大家在小组内练一练。(小组合作分角色表演,教师选一组上台表演。)

师:多可爱、多调皮的小女孩!不赶鸭子“我”还有鸭子肉吃吗?祖父把我抱回家,会怎么做?不管是吃还是玩,祖父对我的要求总是无条件的满足。(板书:无条件的满足。)

【设计意图: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要着重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一小段情景表演将自由快乐的氛围渲染到极点,一个调气任性的小女孩跃然于读者眼前,一个对孙女尽是疼爱的祖父形象深深地印在了读者的心中。】

4.小结“自由快乐”

有了祖父有意的成全,“我”银铃般的笑声飘荡在园子上空;有了祖父别样的启蒙,“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知识的种子;有了祖父无条件的满足,“我”的童年变得有滋有味。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宽容和疼爱,“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快乐的。而当快乐和自由被浓浓爱意滋养时,这份快乐和自由才是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设计意图:教师的小结让自由、快乐在学生的心底荡漾,这正好和接下来体会小团圆媳妇的凄惨形成鲜明的反差,为对比阅读奠定了基础。】

三、对比人物,欢呼自由、快乐

1.感受小团圆媳妇的悲惨

师:在《呼兰河传》中,萧红不仅回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还写了另一个小姑娘的故事,那就是--小团圆媳妇。读了第五章,你觉得小团圆媳妇的童年怎样?

师:(出示小团圆媳妇被打的段落。)读了这段文字,你的心情如何?

2.对比体会小萧红的自由快乐

师:和小团圆媳妇相比,你觉得萧红的童年怎样?为什么?

师:因为她--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大花园。在园子里,她可以尽情嬉戏、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因为她--有一个爱他的祖父。祖父陪她玩、祖父教他念诗、祖父给她做好吃的,多幸福呀!

【设计意图:将小团圆媳妇毫无理由被打的悲惨境遇呈现在学生面前,不是要深挖那个时代人们的愚昧、冷漠,而是为了和萧红的童年生活对比,衬托出自由快乐的难能可贵。在对比交流、情感冲击中,学生会由衷地为萧红拥有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和一位和善可亲的祖父而感到欣慰。】

3.朗读欢呼小萧红的自由快乐

师:比起小团圆媳妇,萧红的童年是自由、快乐甚至充满梦幻色彩的。所以她看到花开了就觉得--;看到鸟飞了,就觉得--;看到虫子叫了,就觉得--。在她眼里一切--(引读)。

师:你想用什么样的语气读这段话?说说理由,然后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

师:不管用什么方式读,你们都表达出一个小女孩的心声,你们都在为这份自由、快乐而欢呼。让我们一起加上动作把这份自由、快乐表现出来。(集体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提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处不同方式的朗读设计正是教师对学生产生独特感受和体验的重视。最后的表演读是一次情感升华的过程,学生不仅读出了小萧红心中的自由、快乐,也喊出了自己对自由、快乐

的无限向往。】

4.回顾想象小萧红的自由快乐

(1)回顾萧红童年里那一个个有趣的镜头,

再加上自己的想象,用下面的方式表达出她心中

的自由、快乐!

我愿意就;

愿意就;

愿意就;

愿意就;

就算,也没有人管。

(2)这一幅幅充满乐趣的画面又出现在了我们眼前,我们也跟着感到快乐。

【设计意图:用“愿意……就……”的句式回顾想象萧红童年里的情景,不仅对“自由、快乐”进行了一次回望,还给学生提供了一次言语实践的机会,以进一步体会萧红语言的自然而有韵律。】

四、联系背景,领悟自由、快乐

1.童年对于我们都是值得怀念的,但对于萧红来说,童年有更深的意味,请同学们联系作者经历,读背景资料后思考:为什么萧红要写她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呢?

(学生自由读背景资料。)

2.交流:为什么二十多年后,萧红对自己的童年生活仍然念念不忘呢?

3.小结:从小缺少父母关爱的萧红,只有在祖父那里得到温暖和爱,是祖父给了她一个自由、快乐的童年。所以,当祖父离开人世后,萧红常想起的是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在外漂泊流浪时,萧红常想起的是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而当她的生命快要走到尽头时,她最怀念的还是那充满自由和快乐的童年生活。

【设计意图:教师提供背景资料给学生阅读,是帮助他们了解萧红创作《呼兰河传》时心境的孤寂悲凉,感受她对童年生活的眷恋。教师的小结反复回扣“自由、快乐”是让学生领悟自由的园子、快乐的童年对萧红精神上的意义和影响。适当的渗透和延伸还是必要的,学生的理解也许是模糊的,但这也正好激起了他们的阅读期待--今后进一步了解萧红的人生、阅读萧红的作品。】

五、吟诵小文,留住自由、快乐

不管是怎样的童年,都是人心灵的故乡,病魔虽然带走了这位充满才情的女子,却把一段自由、快乐的童年生活留在了我们心中。(板书:永存心间。)

让我们轻读下文给萧红,纪念她,纪念属于她和祖父的园子,纪念那段自由、快乐的童年时光。

(男)园子里

虫子说话倭瓜上架

玉米上天黄瓜开花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女)童年时

祖父种菜我就瞎闹

祖父浇水我就下雨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合)记忆中

慈爱祖父调皮女孩

自由园子快乐天地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设计意图:在哀伤、惋惜之后,教师带领学生吟诵小文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萧红的怀念,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从而把那份自由、快乐永远留在心间。整节课从始至终围绕“自由、快乐”这条线索展开,情感基调一脉相承。】

六、课后练笔,记录自由、快乐

师:今天的课上我们一起分享了萧红的童年生活,分享了阅读的收获,同学们课后也可以把自己的童年回忆记录下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快乐。

【设计意图:课后的练笔是在充分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设计的,一方面每个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记忆,课后的练笔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表达分享的机会;另一方面学生在课内外的阅读中已经有了言语的感悟和实践,所以写起来应该是水到渠成的。】

篇8: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一、教学理论研究

张正东教授的外语教学理论观游走于中西之间, 是继承中华文化并借鉴国外成果的融合体。张教授一贯主张“中国的英语教学必须立足中国的国情实际, 外国的东西可以学习、借鉴, 但不可照搬。”如, 最先开展课堂教学调查 (1953) ;第一个到藏区教课、调研并呼吁要重视少数民族的外语教学 (1983) ;第一个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目标提出建言 (2005) ……张教授发掘了很多“中国特色”的教研成果, 如, 在英语课堂上“用功学习外语的中国学生如果一节课不能记点什么, 就会感到空, 似无所获。他们总觉得记住了东西才是自己的, 这为运用积累了‘本钱’。”这对我们现今的外语教学很有启发意义。在继承中华文化方面, 张教授从中华教育经验中概括出四条原则:⒈教师推动原则;⒉温故知新原则;⒊导而弗牵;⒋教、学交错原则;⒌活化事件原则。张教授对上述原则既有继承, 又有创新, 如, 中华文化向来主张“严师出高徒”“教不严, 师之惰”。张教授认为“严师并不只是指对学生严厉, 而是指对学生、对教师都要严格要求, 教师必须以‘一桶水’传‘一瓢水’, 不断地重新备课, 切实做到‘师高’从而使‘弟子强’。从外语教学来看, 体现对师、生双方严格要求的严师精神应该是值得保存和发扬的。”对于外语教学法研究, 张教授建议外语教师要清晰了解外语教学法的属性和类别, 这是教学法学科建设的起点。很多人把学校外语课的教学和人类学习外语等同了。人类学习外语只有工具性目的, 而学校外语课是完成特定教育目的的手段。研究人类外语学习的应用语言学不能等同于研究学校外语课教学的外语教学法。

二、教育政策研究

我国是居世界首位的外语教育大国。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很多, 其中制约全局的大问题便是缺乏成体系的外语教育政策, 更缺乏有关外语政策的研究。有鉴于此, 张教授耄耋之年还不忘为我国外语教育政策研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撰写了《中国外语教育政策漫议》系列文章。立足国情, 张教授提出制约外语政策六因素:1.自上而下中华大统一文化;2.发展不平衡的多样并存与无目的语环境;3.严格计划导致人文素质的边缘化;4.英/外语价值观的矛盾;5.外语教学及其研究中的西方中心;6.方法论的三大失误。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张教授指出“我们既没有抓住外语教育教学都属于文化传承活动这个共性, 又没有抓住外语教育不同于科学教育、也不同于母语、二语、通用语教育的特性。”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性文件《英语课程标准》, 张教授亦从实际出发提出制约我国英语课程目标的因素:1.忽略了中国国情特点;2.脱离经济实际搞“齐步走”;3.学制的诉求。张教授据此提出了以下建言:1.整合教育目标;2.突出语言目标的外语特点;3.语言目标的多元化。就英语课程目标, 张教授一直强调“基教阶段要着重培养广大学生离校后一遇到需要而继续学习英/外语的能力和方法。”这些给予我们的启发是:基础阶段的外语教学是打基础的教学, 教师应教会学生“工具性”知识。此外, 张教授对西部大开发外语教育政策的制订、小学英语的教育政策、双语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 对我国英语教育政策有效运行将产生无法估量的影响。

三、教学流派研究

张教授主持的《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研究》是我国第一个外语教育的国家社科资助金项目课题。《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既继承了中华文化, 又吸收借鉴了西方理论, 对立足本土的英语教学理论与流派总结全面且富有特色和代表性。以英语大师林语堂为例, 林氏以现代文学家、翻译家和英语通著名, 他对外语教育的贡献非常大。自20世纪30乃至40年代初期, 许多学人都因读过《开明英文读本》《开明英文文法》而在英语学习上受益终生。林氏的英语著作因政治原因在建国后一段时间被禁止引用, 直至1982年, 外研社出版《开明英文文法》, 逐渐打开林氏作品的“禁区”, 呈现外语教育与研究的新纪元。张教授多次提及林氏对外语教育的贡献, 如在《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自序”忆恩师时写道, 那以后有一位老师在课堂上教我们读林语堂的《开明英文文法》, 虽然苦涩难懂, 却令我了解到英语这东西“不过如此”。有此认识, 学习起来就不再那么朦胧了。张教授在其“论中国英语教育的发展道路”中提出, 我国英语教育应拟定分层目标, 并把林语堂作为精通英语语文、令英美人敬佩的英语高级专家的代表人物。张教授在其《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的第二篇“中国外语教育家的思想与理论”及第三篇“中国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以26页的篇幅分别对“外语教育家林语堂”以及“林语堂教学法”进行专题论述。这是对张教授在其“有关基础教育改革的几点理念”一文中所指出的“我们对民国时期的积极教育经验缺乏总结”的最好诠释。与民国时期英语教育研究史料非常缺乏相比, 《中国外语教学法理论与流派》对我国英语教育流派全面总结的水准可见一斑。

四、教育内容研究

有关外语教什么的问题, 张教授高瞻远瞩, 强调我国英语教学应是立足语言知识教学兼顾人文教育的渗透。语言知识的落脚点又是什么呢?张教授认为“FL学习者的教学内容应侧重其语言的规范性和高频率的使用面, 帮助学生学一些‘举一隅而以三隅反’‘学一当十’具有生成力的‘种子性’语言材料”。张教授的研究结论并非闭门造车, 而是站在哲学的高度对整个人类社会在开展外语教学进程中的得与失、优与劣的深刻总结与概括。立足国情并从语言学习、运用及教学的角度, 张教授从源头上分析L2及FL教学的本质属性, “FL是为了与外国交流沟通而使用和学习的非本族语言, L2则是在异国之内学习和使用的非本族语语言”。从学习动力来看, “L2学习者在异国的环境中主要为了生存而学, 他们要通过目的语的学习而融入当地社会, 有一种‘背水一战’的压力;FL学习者主要是工具性动力, 即把目的语作为图谋良好发展的工具, 如升学、升职的工具, 国际交流的工具等。”张教授关于外语教学内容研究的前瞻性还体现在寓人文教育于外语教育之中。外语和其他科目具有同样的教育任务并必须包含人文教育的内容。2003年教育部研制的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英语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即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其前两项是语言内容, 后三项是人文教育内容。从人文教育内容的范围来看, 情感态度在教学中主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有在学习中通过外显或内隐的方式从情感态度方面激发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值得一提的是, 张教授所著“外语教学的情感因素”一文初刊于《西南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1985年第2期, 比新课程提前了18年。张教授据情感因素提倡四种教学法:⒈学生主体;⒉教师导而弗牵;⒊具体教法多样化;⒋掌握教学活动的情感目标。

五、教法改革研究

张教授是教学探索不折不扣的“改革派”。在他看来, “教改探索是一切教学研究、改革、创造的源头, 是发现问题、验证问题以至尝试解决问题的活动。”同时, 张教授还倡导教学探索的个性化, 应依据外语教学所在国家、地区和个性 (特殊情况) , 否则易陷入外语教改探索的三个误区:西方中心, 忽视教学环境, 围绕新异的语言学说打转。张教授从实践层次着手研究, 提出“外语立体化教学法”, 该法的哲学思想是从教学实际出发, 因环境制宜, 扬长避短。就结构讲, 该法将教学主体 (学生) 、教学客体 (外语) 和教学环境三者组合成以跨国文化为顶、经济发展为底的立体。国外各流派大多只注意立体的五面之一, 或只注意学生和语言, 那是片面的。关于教学主体, 此法从我国文化和学习传统出发, 认为学校外语课的学习主要是认知学习, 不是习得;在教学客体方面, 认为学生的思维水平远远超过其外语言语能力, 学习语言结构是训练语言能力的基础。在教学环境方面, 此法重视学生的母语特点和所在班、校的教学条件, 如师资水平、教学设备, 尤其注意外语与第二语言以及学校外语和职业培训外语在教学上的差别, 反对食洋不化。就跨国文化, 此法主张除了目的语国家文化, 还要注意本国文化;还要视需要定英语教学的目的及要求。外语立体化教学法追求广泛的适用性, 即不论什么学校、班级都可以应用, 应用之道是遵守6句24字原则 (即总模式) :自学为主, 听读先行;精泛倒置, 知集技循;整体多变, 用中渐准。张教授创立的“立体化教学法”与当今教学改革主流理念不谋而合。1991年在英国召开的第25届国际英语教师协会 (IATE-FL) 年会上公认20世纪90年代外语教学理论的发展趋势是从语言 (language) 到教育 (pedagogy) , 2007年召开的TESOL和IATEFL国际学术年会中均有专家、学者提出了英语教学对语法、词汇等基础知识及相关理念的重视等许多观点与此法不谋而合。该研究成果于1996年、1997年受到四川省政府和教育部表彰, 同时被《中国中学英语教育百科全书》收录并作详细介绍。

六、教师教育研究

作为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外语教学研究协作组的顾问和学术组长, 张教授没有停止过对职前英语师范生教育及职后教师教育工作的思考并提出建言。针对当前师范外语院系所面临的追赶非师范外语院系、受非师范外语院系排挤以及师范外语院系的功能错位等现象, 张教授深入剖析其成因并从政策层面、院系建设和应对策略给政府、师范外语院系以及一线教师提供了可行的方法。针对师范外语院系建设, 张教授提出“研究生扩招后, 一般高校外语院系也招英语教学方向的研究生, 难免有人对语言/英/外语教学研究必然以中小学初学者为对象这种基本概念还欠清楚。”这致使我国师范外语院系长期忽视研究自己的经验, 即忽视了立足实践层次的研究。关于教改实践, 教师如果仅仅是立足三尺讲台保住自己的“升学率”是远远不够的, 教师必须不断学习, 不断研究信息时代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事物才能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 张教授提出“寻找问题—认识问题—形成假说—验证假说—表述成果”的五环节科研模式。对于整个科研的宏观态度, 张教授倡导胡适所提出的“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的观点。张教授还从学术道德和社会责任的高度强调“中小学外语教学科研所研究的问题侧重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学, 如果对研究的结果不抱着小心求证的态度, 一旦将不符合实际的结果传播出去, 就会误人子弟, 危害下一代。”张教授这些建言对规范目前的外语师范教育及教师教育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篇9:永存的精神遗产

瞿秋白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极其丰厚,我们应当珍惜它,学习它,发掘研究、继承发扬它。现在出版的这部《文选》,内容是广泛而丰实的。它涉及政治、思想、文学艺术、新闻出版、革命友谊、史料考证等各个方面。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可以系统地了解到瞿秋白的革命实践活动和他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些基本问题的马列主义见解。《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一文,扼要而生动地介绍了秋白从五四运动中走上革命舞台,经历了十几年革命风暴的战斗洗礼,以他自己的思想理论和革命实践奠定了他作为中国共产党内卓越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地位。对于瞿秋白,一般人都认为他是“文人”,在“文”的方面有建树、有功绩,应该大书特书;而在“武”的方面,似无甚可取,倒是有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笔者本人长期来也是这样看的。截至读了本书中王关兴的《论瞿秋白的武装斗争思想》一文,才憬然有悟:原来秋白同志许多关于武装斗争的思想和论述与毛泽东同志的观点是极其相似和接近的。作者关于瞿秋白有关武装斗争的主要见解的七点概括,有根有据令人信服。

《文选》中较多篇幅是论述瞿秋白在我国文化艺术上的战斗业绩的。丁景唐在《鲁迅和瞿秋白的革命友谊》一文中,对这两位伟人友谊的始末和意义,作了全面的论述和考辨。比如我们所熟悉的鲁迅书赠瞿秋白的对联:“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下款署“洛文录何瓦琴句”,“何瓦琴”何许人也?现经考辨,何瓦琴即何溱,浙江钱塘人,工于集联。鲁迅赠秋白的一联,就是从《烟屿楼笔记》中选用了何瓦琴的集禊帖联句。这样既纠正了长期来以讹传讹的错误,又使读者长了知识。另一篇《瞿秋白住在上海紫霞路的时候》,是“文革”前的旧作,作者根据曾掩护过瞿秋白的谢澹如老人提供的史料,并在他陪同下访问了谢家旧居南市紫霞路六十八号后写成的。第一次记录了瞿秋白三十年代许多重要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他与鲁迅的交往,是研究鲁迅和现代文学的重要材料。顺带说一句,这本书虽是论文选,却有趣味性、可读性,请读者切勿单从书名定取舍。

《多余的话》在“文革”中闹得甚嚣尘上,成了不得了的大罪案。现在我们应当如何正确看待秋白同志的这篇最后的狱中遗作呢?书中《重评<多余的话>》一组文章,给我们作了一种解答。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认真总结了自己的一生,严格地解剖了自己,同时也流露了消沉、灰暗的情绪,但这种情绪掩盖不了蕴含在《多余的话》中所表现的:坚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严格地解剖自己;勇于承担责任;关怀党和革命事业,热爱战友和同志,以及正确的文艺观点等思想光辉,那些把瞿秋白写《多余的话》曲解为“绝望的心情”所导致的结果,是不公正的。

篇10:巴山精神永存心间

以新课改为浪潮的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 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 也可以说是“主体———发展性教育”。中学承担着“精神家园”的教育功能,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起步阶段, 是人的个体生命的“童年”, 与人类生命的“原始”时期有一种同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中学校园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是一个“精神家乡”, 中学时期的生活充满想象, 人际关系相对单纯, 精神之路尚未被各种“垃圾”堵塞, 也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可吸纳性。在这个时期, 学校给予什么样的教育, 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 有时教师的一句话、学校的一次活动就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 并可左右他职业的选择、人生的道路。因此, 中学阶段就应开始构筑一片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为精神发展打下基础, 点亮照耀人生旅程的精神之光。

而语文课作为我们学习母语的课堂, 其意义不同于自然学科, “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孩子某种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 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影响着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 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语文教育就是人文教育, 语文课堂就是精神家园的培育基地。而传统的人文主义教育是和个人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联系在一起的, 它可以内化一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一内化的过程就是个人用心灵去体验的过程。没有个人心灵的体验, 必然无法实现语文课的本质意义。

而现如今, 我们的语文课堂被异化了, 把精神关在了门外, 把功利放在最重要最显赫的位置。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 在长久以来的评课标准的引导下, 语文课堂成了标准零件的加工车间, 语文教师则是熟练工人, 所有的目标全指向代表功利的分数, 指向高考。教师和学生皆成惰性状态:教师讲解依赖课本、教参, 紧扣高考这一中心, 没有也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学生依赖教师, 只会做一架“接受知识的机器”。没有个性, 没有独立思考, 为了高考, 大家统一答案, 统一思想, 从中我们看不到鲜活的生命, 个人的体验就更不用提了。在这样的环境下, 学生又怎样去感知文学作品的精神世界?他们过早地失去了童趣, 成为一种容器、一种待加工产品, 他们找不到学习的乐趣, 丧失了自主意识, 沦为考试的奴隶, 教育的人文意义也就无从谈起了。

那么, 如何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努力为新课改的实施披荆斩棘呢?笔者认为应创建一个相互联系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模式, 其构成如下:逐步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教育合力, 确定新课改的目标与计划, 以班级为载体, 学生为主体, 淡化分数, 突出能力, 淡化选拔性, 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教育教学过程, 促进学生的发展。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展现自我的真正主人, 充分体现其自主性, 允许学生凭借自己的经验、兴趣等去选择自己的学习、活动方式;让每个学生扮演合适的活动角色, 当个人在集体中恰如其分地扮演某种角色时, 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心理作用和个体心理作用。这样, 新课改教育得到了全面的实施, 人文精神在新课改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篇11:科坛“三钱”精神永存

一提到“三钱”这个最初由毛泽东喊出的“别号”,人们便会肃然起敬地想到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和钱三强三人,钱学森是航空火箭权威,钱伟长是研究火箭弹道的力学家,钱三强则是中国核物理学家的“大管家”。“三钱”是中国科坛的顶级人物,每“一钱”都重于泰山。“三钱”仿佛伸张了三角形的稳定性,他们为中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为中国人架起心理上的屏障。在“实力决定地位”的国际背景下,他们在给一个国家带来更多安全感的同时,也赋予了一个时代的自豪感。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科坛三钱,如今已成为一种精神财富的化身。他们的爱国情结、拼搏精神和智慧之光,永远昭示国人,激励后昆。

难以割舍的爱国情结

儿不嫌母穷。科坛三钱同属“海归”,他们放弃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回到当时尚很贫穷的祖国,科技创业,报效国家。

钱学森是用美军战俘换回来的。美国人一时疏忽,放走了他们曾经控制下的、这位当年美国海军次长认为“至少等于5个师兵力”、后来享誉世界的航空火箭专家、空气动力学家、应用软科学家和系统工程学家。

1935年8月,钱学森作为一名公费留学生赴美国学习和研究航空工程和空气动力学。回国前,曾任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喷气推进研究中心主任。1949年中秋节,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传到大洋彼岸,钱学森夫妇和十几位中国留学生一边赏月,一边倾诉衷肠。在这天上月圆、人间团圆的美好时光,钱学森萌发早日回国报效祖国的念头。

就在钱学森积极筹备回国事宜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美国国内掀起一股疯狂的反共逆流。钱学森涉嫌学院马列主义书记威因鲍姆的案件,美国政府决定取消他参加机密研究的资格,同时指控他是美国共产党员,非法入境。钱学森一边据理驳斥美国联邦的指控,一边正式申请回国。

就在他打算离开洛杉矶的前两天,移民局突然勒令他不准离开美国,海关扣留了他的全部行李。1950年9月6日,钱学森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非法拘留,引起中国留学生的强烈愤慨。钱学森的导师、人称“超音速飞行之父”的冯•卡门教授多方奔波,终于把他保释出来。然而,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放过对钱学森的迫害,千方百计设置障碍阻止他回国。

为了麻痹美国当局,钱学森另行选择“工程控制论”进行研究。令人可笑的是,当时美国当局对工程控制论跟军事的关系还蒙在鼓里,毫无察觉。

1955年6月的一天,钱学森摆脱特务的盯梢,在寄给比利时亲戚的信中夹带一张香烟纸,香烟纸上写的是给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叔通的信,迫切请求通过外交途径帮助他早日回国。于是,中美大使级会谈中,中国大使王炳南拿着钱学森的亲笔信,指名道姓地要求美方允许钱学森回国。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中美双方以尽快交换战俘为前提达成协议。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登上美国“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船回国,祖国也在焦急地等待着这位游子的回归。

而此前,当年与钱学森同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从事航空航天研究的钱伟长于1946年5月以探亲为名只身返回祖国,他从洛杉矶乘船回到上海,然后到北平,应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兼北京大学、燕京大学教授。1947年,有人带来美国有关方面对钱伟长全家赴美工作生活的邀请函和有关表格,钱伟长明确填写“NO”,予以拒绝。

钱三强与钱学森同期回国。1936年,钱三强从清华大学毕业后,赴法国留学,在巴黎大学镭学研究所从事原子能核物理研究,师从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10年后,钱三强学成回国,主持建立了中国原子能研究所并任所长,主持并制成了共和国第一个核装置――原子能反应堆。

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

“三钱”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令人动容,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中国人勒紧裤带搞原子弹。钱学森领导的科技队伍冲锋陷阵。有一阵子,国家穷得实在支撑不了,原子弹几乎要“下马”,以钱学森为代表的科技核心人物据理力争,使原子弹得以继续试验。咸菜和窝窝头,算盘和比例尺,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终于研制出中国的原子弹。

没有顽强奋斗的拼搏精神,中国至今还可能在别国的核威慑之中。

而这种拼搏精神在“三钱”的青少年时代就已经奠定了基石。

少年钱伟长长得瘦弱,衣衫褴褛。他断断续续地念到初中毕业。考上苏州中学后,钱伟长发现自己的学习基础跟班上的同学相差一大截。尤其是数学、物理那些公理、定律、推导,演绎简直像一团麻。钱伟长决心拼一拼。他刻苦钻研每一道题目,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夜深人静,他还在向老师请教。

经过3年苦读,钱伟长终于取得优良成绩,但文科比理科强。钱伟长有一股倔强劲,哪壶不开偏提哪壶。在同时考取的5所大学中,他偏偏选中理工科清华大学物理专业。

踏进清华园,钱伟长的学习潜能一下发挥出来了。每天清晨北斗星还隐隐悬在天际,钱伟长已端坐教室里看书,晚上必待灯火俱灭方回宿舍。四年之中,钱伟长完成了需8年才能完成的学业,获物理学学士学位,考取了吴有训教授门下的研究生。

1940年钱伟长同另外两位中国留学生搭乘俄国“皇后号”轮船横跨太平洋,抵达加拿大,进入世界一流的多伦多大学深造。指导老师很快就喜欢上这个勤奋好学、刻苦钻研的中国留学生。他在钱伟长硕士学位评语中选择了难得使用的字眼,盛赞他是“了不起的好学生,校园中多年未见的优秀人才!”

1942年,錢伟长获自然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以连载的形式在美国《应用数学季刊》一、二卷上刊登。他提出的一组非线性方程组被称为“钱伟长方程”。1944年,世界软科学研究权威冯•卡门教授邀请他到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和喷气推进研究所跟他合作,共同研究薄壁构件扭转问题。钱伟长用一个月的时间就写出了《变扭角的扭转》一文,被冯•卡门教授称之为“经典论文”。在出国留学的7年中,钱伟长以卓越的研究才能一次又一次成功。

在“三钱”中,钱三强的大学生活充满革命斗争的气息。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曾任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杂志编辑,其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对钱三强影响颇大。

1935年侵略军入关威胁北平。日本帝国主义大肆收买汉奸,策动“华北五省自治”,妄图使河北、山东、山西、察哈尔、绥远变为日本的殖民地,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的生死关头。“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12月16日,党再次领导北平学生举行示威游行。正在清华大学读书的钱三强也加入了游行的行列中,他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反动军警沿路设卡,阻挡施行队伍。钱三强与几位身材魁梧的同学手抬木头撞开一处紧闭的城门,城楼上的军警用石块投向学生,企图驱散施行队伍。流行队伍继续前进,军警们挥舞警棍、大刀,水龙头喷射的刺骨的水浸湿了单薄的棉衣,鲜血染红了冰冻的大地。钱三强搀扶着受伤的同学向后疏散。此后,钱三强一直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分子,显示了卓越的组织才能。

出奇制胜的智慧之光

“三钱”作为科学泰斗,他们的一生蕴藏着智慧之光。

钱学森的脑袋的确与众不同,仿佛里面藏着一座智慧的金山,又似乎装有一堆留给明天的秘密。

风华正茂的钱学森回到祖国,正赶上空军建设战略方向的研究。面对帝国主义飞机肆意侵扰我国领空的现实,不少人认为要建设强大的空军,首先必须研制飞机。钱学森却提出搞导弹。此语一出,四座皆惊:导弹深奥莫测,连美苏也都刚刚起步,我们“一穷二白”怎么搞?钱学森分析说:“飞机要重复使用,对发动机材料等要求很高,我国短时间内解决不了。而导弹是一次性的,材料难度小,主要靠脑袋,中国人聪明,完全能解决制导和自动控制上的难题。”

当年亲耳聆听钱学森讲话的何祚庥院士往事时激动不已:“钱学森真是颇具创新胆识的大科学家,一席话令人茅塞顿开!”

果然,在钱学森主持研究下,中国导弹后来居上,大出风头。如今,国产战略导弹、战术导弹捍卫着祖国的安全,国产运载火箭飞向太空,我们为当年钱学森那极具创新价值的思维而深感幸运和自豪。

钱伟长的智慧表现在理论力学上。他同林家翘合作的一项研究成果曾将英国伦敦从灭顶之灾中拯救出来。时值二战,盟军的参战使德国法西斯作困兽斗,伦敦正遭到德国火箭的威胁,丘吉尔向美国求援。钱伟长、林家翘等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运行火箭受到干扰缩短旅程的对策,有效地阻遏了德国的飞弹。

丘吉尔在他的回忆录中谈及此事时,不胜感慨,由衷地称赞:“美国青年真厉害!”他哪里知道,使他避免厄运的实际上是黑头发的中国青年。于是,“钱伟长智救伦敦”的传奇故事不胫而走,成为二十世纪科坛上的一段佳话。

钱三强则是在科学管理上大显其能。一次偶然的事故使钱三强大动肝火:“我们不仅要学科学,还要学管理。”此后,这位蜚声海内外的科学巨子把他的后半生献给了中国核科学组织工作。

上一篇:建始县新苗幼儿园幼儿接送制度下一篇:省司法行政基层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