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的誓言优质课教案

2024-05-22

土地的誓言优质课教案(精选8篇)

篇1:土地的誓言优质课教案

土地的誓言

教学目标

1、感受文中饱满、深沉的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深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2、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选取有代表性的景物和生活片段展现家乡的独特魅力,进而表达深切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品味作者洋溢在字里行间对故乡的热爱眷恋对祖国的热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难点:揣摩品析文中的精彩词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听朗读录音,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搜集本文的写作背景资料

教学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介绍写作背景

师:根据你对课文的预习,谈谈怎么理解本文的题目《土地的誓言》?是土地发出的誓言吗?

生:不是,是作者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

师:作者对关东原野发出的誓言,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誓言呢? 资料:写作背景——时光要再一次追溯到1931年9月18日这一天,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嫁祸于中国军队,并以此为借口向驻守在沈阳北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蒋介石政府执行不抵抗政策,东北军不放一枪一炮撤回关内,第二天日军占领沈阳,此后短短四个多月的时间,日军占领了整个东北三省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的3、5倍的土地,从此开始了对东北长达14年的殖民统治,东北3000多万同胞沦为亡国奴,或惨遭日军残害或流离失所。师:日本在对东北的殖民统治中做出了哪些恶行呢?(连接资料)

师:听完这些资料,相信每个人的心情都无法平静,用一个词形容你的心情、此刻的感受(生发言)

师:1941年9月18日,抗日战争处于艰难阶段,像作者一样流亡在外的东北同

胞依旧无家可归,仰望北方天空的大熊星座,遥望自己的故乡,作者写下了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

二、整体感知、研读赏析

齐读前三句话

师:作者开篇便说对这片土地怀有怎样的热爱呢? 生:炽痛

师:这种热爱这种热情达到了一种怎样的地步呢? 生:泛滥

理解泛滥一词,为何不用涌动?

明确:泛滥本意是江河水溢出,淹没土地,引申为思想、事物到处扩散,作者对家乡的热爱、怀念到了一种不可抑制的地步。

师:这究竟是一片怎样的土地让作者如此魂牵梦萦呢?请大家齐读文章第一段,找出描写土地的句子

请同学朗读描写土地的句子

师:作者笔下的景物,哪一处最能打动你呢?(生畅所欲言)请概括这片土地的特点

生:美丽、富饶(物产丰富)、充满生机、神奇的传说

师:有人说这段话中排列的词语太多了,不够简洁,可以删去一部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明确:在作者笔下,这些富有东北特色的景物组成了一幅幅绮丽的画面,像一个个电影镜头展现在读者面前,引发我们对这片土地的想望,作者如数家珍般给我们展现了这片土地独特的魅力,这恰恰反映出作者对这片故土的无限眷恋热爱。师:除此之外你还能体会出作者罗列家珍时怎样的情感? 引导明确:刻骨铭心、自豪

师:那我们请同学带着这种热爱眷恋自豪朗读这段文字。(两名同学尝试)指导评价 师:家乡的一切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这片土地上还留下了我无尽的欢笑和回忆,请大家速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描写土地的句子 请同学朗读

师:概括这一段写出了土地什么特点?在这片土地上我感受过什么? 生:美丽 丰饶 我闻过土地的香气(土壤 稻香)有过欢笑 劳动过 师:所以作者如何形容自己与这片土地的关系? 生:“土地是我的母亲„„我不能离开她”土地是我的母亲,我是土地的孩子 师:可以说这片土地上洒满了我成长的喜悦和欢乐。我在她的哺育下成长,这片土地上留有我成长的痕迹,这是我的故乡情结,这是让我刻骨铭心热爱她的根源。师:这一段回忆的描写作者带着怎样的感情呢? 生:对美好回忆的沉醉,对土地的亲切热爱 请同学朗读,指导评价 师:然而这一切的美好随着侵略者的践踏已然消失殆尽,作者文中有一句话说“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作者用“埋葬”一词,为何不用“回响”“飘荡”? 生:埋葬本意是掩埋尸体

师:这个词用于死去的事物,我的欢笑死去了吗?

生:是的,那些欢笑是在被侵略之前留下的,现在已经被侵略者毁灭了,再也不

存在了,所以说欢笑被埋葬了。

师:家乡的同胞被蹂躏残杀,家乡的资源被肆意攫取,家乡的土地被肆意践踏,如何形容此时的这片土地呢?

生:凄凉、悲惨、惨不忍睹、一片狼藉

师:作者对于破坏了家乡一切美好的侵略者又有怎样的情感呢? 生:愤恨

师:面对如母亲般挚爱的土地,面对侵略者残暴的行径,作者怎能甘心?怎能不愤恨?他发出了怎样的誓言? 生:“我必定为她而战斗到底。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他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师:这誓言里包含了作者怎样的决心?

生:回到家乡,为家乡的解放战斗,誓死保卫家乡的决心 师:让我们一起带着这种决心读一读这两处语段。

三、情感升华

师:其实在丰润我们的家乡也同遭受过如此巨大的灾难,1941年1月25日(旧历腊月二十八),日本侵略者集中了十几个县的3000多日军和2000多伪军,乘着黎明前的黑暗,把抗日堡垒村潘家峪紧紧包围起来。用刺刀和抢把全部村民赶到村里一处最大的院落,放火残杀潘家峪村1230名无辜群众,案发后这里到处断壁残垣焦尸遍地。所以这誓言不仅仅是作者的心声,也是所有爱国的国民的心声。最后我们一起有感情地齐读一遍文章第二段。

配乐朗读(一生领读前一部分“多么美丽 多么丰饶” 齐读后一部分)

四、课堂小结

师:其实铭记历史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为了铭记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是不变的真理,只有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安康,学习一篇这样的文章,体悟作者的情感,也是为了换起我们自己的情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你们热爱家乡吗? 生:热爱 师:既然大家都热爱家乡,你是否能用作者对家乡描写的方法表达你对家乡的热爱呢?

作业:请你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观察家乡的风土人情。写一篇以“我爱家乡”为话题的练笔,不少于四百字。

篇2:土地的誓言优质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注重朗读训练,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2、通过朗读领会文意联系时代背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了解呼告的写作手法

4、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家乡,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揣摩、欣赏精彩段落和语句 教学难点:品味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深厚情感 教学用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找出生字生词,扫清阅读障碍,增加词汇积累 2.课前布置学生搜集有关“九·一八”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的热情和爱国主义感情 老师:制作课件

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影视系统演示 教学步骤: 2008年8月8日 导入:幻灯片显示:

师:看到这两个数字,同学们知道这两天里有什么事情发生吗?

生:前面一个是“嫦娥”一号绕月卫星成功发射日子,后面一个是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隆重开幕时间

师:是啊这是两个值得我们中国人骄傲的日子,我们都充满了自豪感但是,我们同时不能忘怀这个令我们耻辱的日子 1931.9.18

幻灯片显示:

一、播放《松花江上》的音乐,同时介绍背景,最好通过影视手段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3’)

二、检查预习,扫清字词障碍(3’)

怪诞(dàn)亘古(gân)默契(qì)污秽(huì)

炽痛(chì)

嗥鸣(háo)

谰语(lán)

三、整体感知(10’)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听读课文(出示投影片)[要求]:

1、感受文中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2、注意教师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3、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4、学生交流各自的听读感受,整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怀念、赞美、忧伤、愤怒等)

5、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的情感)

四、自主研读、合作探究(20’)

1、四人一小组,结合课文内容及所了解的东北信息,交流东北印象(包括历史与物产)

2、教师抛出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与热情:(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如何理解本文的标题——“土地的誓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用原文回答)

[问题二]:作者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誓言?

[问题三]:他的家乡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四]:他对故乡有怎样的感情,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 [问题五]:作者是怎样抒发这种感情的?

3.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共同解决自学疑问,明确:

[问题一]: 作者面对土地发出誓言,而不是“土地自身发出誓言” [问题二]:作者热爱家乡,可故乡被日本人侵占了,回不去

[问题三]:作者的故乡关东原野是一片美丽、丰饶的土地,从作者对家乡的回忆可以看出 [问题四]:深切怀念、热情赞颂、忧伤回忆、愤怒呐喊,从作者的倾诉和誓言可以感受到 [问题五]: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记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做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即“呼告手法”,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学生再次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读出对土地的眷念之情,体现作者浓郁的抒情风格与独特的抒情方式,以富有力度与浓度的情感打动人心

五、反思 总结(3’)

1、反思学习本课过程中自己的情感体验

2、总结自己写作体会

六、课堂小结(2’)本课我们从欣赏景物、体会感情入手,了解作者通过描写东北大地丰富的物产,美丽的景色,回忆自己在那土地上发生的美好往事,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饱满深沉的爱国热情在我们这片洒满热血的土地上,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好好学习,将来建设最美好的家园

七、布置作业(任选一题)(1’)

1、写一首同名诗歌 ——《土地的誓言》,抒发自己对土地的感情

2、写一篇短文描绘一下你印象中的故乡,表达你对他的情感字数不限(写过的可进行修改)

板书设计:

土地的誓言

端木蕻良

回忆东北大地 对故乡的热爱、怀念、眷恋之情

倾诉 回到母亲(故乡)的身边,为她而战斗而牺牲 誓言 《土地的誓言》教学反思 第一遍看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觉得有点生涩,文章修辞手法多变,景物叠加、词语移用、人称变换等等,使文章缺乏理解上的容顺然而即使如此,却依旧能感受到到洋溢在文章之中的喷薄情感是悲愤,是感伤,是低沉,是激昂,一种感动在阅读时油然而生

编者的意图很明显,是想把它作为一种“爱国精神的显现”的文章放进这一单元然而对初一学生来说,那种背井离乡之苦,家破国丧之痛是根本无法体味的,再加上文章本身所具有的抒情性、散文化的特点,使得文本的理解都成问题,更不用说去感受文字的内涵了

那么,究竟用不用去讲解文本中所传递的信息呢?譬如文章中所描绘的景物,譬如运用的抒情方式等等再读文章,觉得还有很多东西难以理解,尤其是本课的练习题繁多琐碎,涉及词语、句子含义的有很多,究竟是否有必要去讲解这些东西?

这篇文章是作者借回忆自己的故乡的景物,来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抒发要收复故土的愿望那些形式都只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情感而已我顿悟只要能感受了作者的喷薄情感,难道不是一种获得么?语文非得解析文章,咀嚼词句才行么?“不求甚解”也是一种解法吧!于是,我以“创设情境、激发情感;以文动情、以情感文”为目标设计了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以伟人爱国名言导入爱国主题

2、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的镜头

3、播放《松花江上》歌曲

低沉悲壮的歌声,触目凄惨的画面,使学生处于一种悲愤的情感状态,为理解文章中国破家亡之痛做好了铺垫 以文动情、以情感文

1、范读课文,学生感受文章蕴涵的情感

2、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并朗读(教师范读过程中的语气变化,或舒缓或急促,或低沉或激昂,或优美或悲怆,都能使学生感受到文字所蕴涵的情感力量学生在朗读的时候,也能满含真情,很好地反映作者在文字间要倾诉的感情)

至于那些写作手法等等,学生在揣摩语气,探究质疑的时候提到了,但是,在那样的一种情感氛围下,学生很容易理解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也没有必要去深入了

最后,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配乐朗读做一堂课的结尾,再次把情感推向高潮不仅增加了课堂容量,也是从另一个方面对课文的诠释和补充

一堂课下来,感受颇深确实,很多时候我们所做的课堂工作都是在分析分析再分析,不把一篇文章说出个所以然来好象亏欠了学生似的其实,学生也有他独立的感悟能力,我们只要创设合适的氛围,帮助学生感悟就可以了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语文的阅读更是如此唤起学生内在的情感,用文字去打动心灵,少一点传输,多一点共鸣,我想,这样的课堂学生会更喜欢,也更有语文课独特的魅力吧

课后,很多学生在日记里写到了听这堂课的感受一个学生这样写道:“今天学了《土地的誓言》,我一直很激动开始的时候,看老师放的那些日本军队在东北烧杀的场面,我气愤极了,听着“九一八,九一八”的歌声,我几乎要流下眼泪„„我大声地朗读着‘土地,我的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每一句话都深深地打动了我,每一个字都如炽热的火在燃烧,我感觉到了热血在沸腾„„”学生学习这篇课文并没有我原来预想中的感觉乏味,感觉难懂反而是充满了热情,或许他们并不完全理解文本中的很多生涩的语句,但是他们依旧能从中读出作者炽热的情感

篇3:《土地的誓言》教学述评

一、综述

从13个课例看, 《土地的誓言》教学目标主要有三个:1.联系时代背景, 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爱国之情;2.品味文中关键意向, 研读揣摩精彩语句;3.学习呼告等写作技巧, 进行朗读训练。主要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类将朗读与情感体验结合, 相辅相成:有的使学生通过反复朗读, 自行感悟, 有的则点拨学生先领悟情感, 再怀着特定感情去朗读;另一类则把重点放在细致的精彩句段分析上, 从细微处着手, 通过对全文的剖析, 领悟作者情感。综合13个课例大都以此入手。

第一、教学设计重在朗读

《土地的誓言》较本单元其他文章, 最大特点在其生动的语言, 文中很少有对理解造成障碍的字词, 反之其中生动的比喻句, 大量排比段, 质朴优美的语言大大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因此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采用了听范读、齐读、速读、自由朗读、跟读等多样的以读为主的教学方式, 通过反复朗读, 使学生对文中关于故乡东北的壮美景致有了整体感知, 在阅读中, 自然而然的对作者的情感有所领悟。在具体教学中, 首先要求学生自读感知, 随后老师只对文中的重点内容, 如作者在文中提到了哪些家乡美好景物, 描写的作用, 文章结尾句含义等此类对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主旨的语句进行点拨, 使学生快速轻松的领悟, 较好达到教学目标。此类教学设计以学生自读为主, 教师点播为辅。

有的教师则采用相反地教学策略, 课前无需阅读, 课堂上初读文章, 或者重点阅读誓词, 以此来把握中心, 准确把握中心后, 再进行有目的性、针对性的重读,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品味, 对作者的强烈的情感进行揭示、感悟。此类教学设计旨在全面理解文章, 体悟情感后, 再反复朗读的方式来巩固学习效果, 加深体会, 完成情感培养。

第二、以赏析精彩语句为主, 从细微之处揣摩作者情感

在以音乐《松花江上》, 背景介绍等方式导入, 对作家字词有所掌握, 初读课文整体认识后, 有的教师将重点放在对全文的详细剖析上, 首先, 是基础内容, 如第一段中列举那些产物, 必须列举吗?第二段中, 哪些是故乡特有的景物, 其次是解题, 探究如何理解文章标题。再次, 对文中特定语句进行赏析, 如怎样理解文中的‘泛滥’与‘埋葬’的确切含义?文中“当我记起……喷涌着血液一样”有什么深刻含义, “红熟的浆液”指什么?等等。最后在对全文基础内容情感喻指有了深入理解后, 再来感悟作者情感, 如文章结尾句有什么含义?文中对祖国家乡称呼有无变化, 为什么?整个教学设计层层深入, 步步递进, 引导学生在解读全文的基础上把握文章, 体会作者强烈情感。

此外, 在文中, 作者大量使用排比句、比喻、拟人、呼告等写作技巧, 教师将此内容的学习渗入教学中, 一方面是学生学习、掌握写作技巧, 另一方面加深其对文章的理解。教学中, 教师把文中所写的一草一木, 一事一物等所有意向都提炼出来, 通过对密集意向的深入分析来解读文章, 课例中以赏析作者在第一段中的排比句, 和文中对家乡祖国称谓的变化分析最为突出。通过传统的教学方式, 引导学生把握文意, 体会情感, 同时培养其情感价值观。

二、评议

第一、情感倾向

在13份课例中, 有的教师将主旨归纳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因此在讲解中, 教师对文章的分析以东北这一特定环境为前提, 作者用家乡物产景致的富饶美丽来衬托情感, 表达思念之情, 其情感定位以“思乡恋乡”为主, 而在课外延伸中, 有的与《月是故乡明》这样情感基调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 深化主题, 有的则进行主题写作训练, 来深化主题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

而在以陈黎明老师的获奖教案为代表的另一类教学设计中, 将文中对故乡之情深化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将此文看做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典型教材, 虽然文中提到的多是美丽富饶的东北, 但更多的则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此类教学设计中, 教师更侧重对学生爱国之情的培养, 并非简单地“恋乡思乡”, 课外延伸中会采用介绍史实增强民族自豪感、介绍现状提高忧患意识、或介绍聆听与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歌曲事件等形式来深化感情。

第二、教学侧重点

《土地的誓言》近同于一首散文诗, 将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压抑的感情用火一样炽热的语言表达出来, 阅读中读者仿佛能听到作者心脏的跳动, 感受到其热血的沸腾, 字里行间充溢着饱满深沉的爱国之情。文章情感饱满, 朗朗上口, 因此在教学中, 有的教师以读为主, 通过初读领会, 感知誓言, 再细读品味挖掘内涵, 进而把握文章。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理念指导学生自主感知, 完成学习。另一类设计, 教师采用传统解析法, 条分缕析, 从内容剖析着手, 从内容把握, 词句内涵到词义辨析, 再到领悟情感, 最终感悟主旨。

第三、《土地的誓言》的启思性

文中作者所眷念的关东原野, 被日本侵略者的践踏十年之久。对于作者来说, 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于国人来讲, 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 那么文中作者的这种炽热情感在现实情境下, 对此阶段的学生应该起到何种启示作用呢?

在以对热爱家乡之情为主旨的教学设计中, 教师多培养学生热爱家乡赞美家乡的质朴情感;而在以对祖国热爱之情为主旨的教学设计中, 则又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启发学生对祖国领土完整, 国力强盛的现状的认识,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另一种, 将历史与现在相对比, 以钓鱼岛领土争端、藏南领土被侵、海洋国土丧失的等不容忽视的祖国主权被侵占的问题为延伸, 激发学生的忧患意识, 培养其爱国之情。

篇4:《土地的誓言》整合课误区诊断

教学课例概述

《土地的誓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初中一年级下册的一篇文章,该文章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端木蕻良,写于1941年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字里行间充溢着深沉、炽热的爱国情感,抒发了流浪在外的人们对沦丧于日寇铁蹄之下备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并就此发出誓死保卫家乡的铁骨誓言。

本节课,授课教师选择在网络教室里进行,并将整节课做成了个人网站形式,内容结构和教学流程大致为:作者介绍→历史背景介绍→明确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句→组织学生朗读课文→拓展阅读→情感升华。在教学设计方面,以“学”为中心的设计思想已经替代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教学目标也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了能力、态度、情感和语文素养的综合培养;教学资源丰富多彩;教学情境的设计形象、直观、紧贴课文内容;整体设计给学生留下了充分发展的空间,比较科学合理。在课件制作方面,教师采用了个人网站的形式,分模块进行,包括作者介绍、历史回顾、生字词学习、练习等模块,界面比较美观、流畅,多处设置了导航和链接,人机交互处理基本合理。但在某些环节的把握上,授课教师处理得不够得当,比如,网络环境下,面对生成资源没能恰当处理;背景资料的介绍太多太乱;教师引导欠缺;小组合作学习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等。

教学课例分析

1.对课堂生成资源不能视而不见

片断一:作者介绍

师:在学习课文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本文的作者——端木蕻良先生。

(教师以一个附有作者头像和作者生平介绍的网页介绍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汉文、曹京平,辽宁省昌图县人,端木蕻良是笔名,还曾用过荃叶、罗旋、辛人、曹坪等笔名。写下了《科尔沁旗草原》、《曹雪芹》等许多优秀作品。)

生(一学生看过作者简介后,大声嘀咕着):作者怎么起了个日本名字,还写这样的文章表达爱国情感。

师:(微微一笑)这只是作者的笔名而已。接下来,我们继续了解这篇课文的相关历史背景……

评析:本节课选择在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给课文的讲解提供了支持。然而,在有学生发出疑问“为什么起这样一个日本名字”时,教师面对生成资源却没能做出恰当的处理,只是简单地说那是笔名,没有做过多深究,依然按照原先预定的步骤往前进行。这样一来,估计这个学生在这节课中就没有太大的心思继续学习了,如果许多学生都有此同感,那这个疑问的存在就会给学生对文章的后续理解造成影响。

已颁布并正在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课堂教学不应当是一个封闭系统,也不应当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不变的程序,预设的目标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开放地纳入直接经验、弹性灵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成的经验,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因此,新课程十分重视课堂生成,对生成的资源要么当堂处理,要么课后解决,绝对不能视而不见或者胡乱搪塞。

本文的教学选择在了网络教室里,出现这个问题时,教师完全可以临时修订一下原先课程的安排,让在网络旁边的学生合作查找一下,不用两分钟就可以找到答案。其实,“端木”是中国的一个复姓,并不是四个字的日本名字。中国的30年代是动荡不安的,曹汉文写了小说后,突发奇想,给自己起一个既不让人认出、又让人难以模仿的笔名,于是就用了稀有的复姓“端木”,又把家乡东北代表性的红高粱的“红梁”作为移姓,就成了“端木红梁”,可当时处在白色恐怖中,使用“红”会招人嫌疑,于是灵机一动就改为了“蕻良”。用这样一个不像其人名的笔名,就能自由发表见解了。这样的处理,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到当时中国的白色恐怖局面,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中国姓氏的常识,打消了认为作者取个日本名字的嫌疑;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信息素养。

2.过多的资源链接,会造成学生的认知负荷

片断二:历史背景资源链接

师: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请同学们打开课件上的“背景介绍”,找到提供的相关网站链接,或者从其他搜索引擎里去寻找相关信息,了解一下作者所处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然后,相同机位的同学为一组,相互讨论。一会,我们会找几位同学说说感受,比比谁说得最好。

(网站链接地址大约提供了八个,当然,学生从搜索引擎里找到的更多。在学生浏览的同时,教师播放端木蕻良作词的歌曲《嘉陵江上》。几分钟后,教师用教师机控制了学生机,这时,学生大声叫喊,有的说还没有浏览完,有的说部分网址打不开,教师只好让学生再浏览一会,又过几分钟,教师强行控制了学生机,学生情绪有点受影响。)

评析:《土地的誓言》这篇文章的时代背景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十周年之际,那样的时代、那样的背景对今天的学生来说,似乎遥远得不可想象,因此,要让学生了解文章撰写时,作者的热切情感和强烈感受,就必须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用图文并茂的网络资源拉近学生和文章之间的时代距离和心理距离。这一点,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可以说是非常充分。遗憾的是,教师提供的链接过多,资源显得重复而且混乱,而且是在网络环境下,学生一旦进入,就容易迷失方向。再加上小组比赛的过程,整个背景介绍环节就占用了大约25分钟,都快成一节历史课了。

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给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但是,有许多资源尤其是网络资源,其真实性、可靠性都是让人置疑的,而且很多资源是重复的、混乱的,必须要进行积极处理才能使用。因此,教师在教学准备时要从众多的资源中提取精华,而且在展示给学生时也不适宜提供过多的资料,只要是能表达意义、起到作用就要适可而止,不能一味地为情境创设而创设。图片再漂亮、资源再丰富,一旦到了冗余的地步就会给学生的学习造成负担,带来认知负荷。

3.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以及师生评价不能沦为形式

小组合作探究是培养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协作的精神,在课堂上经常可以见到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手段。越来越多的教师认为使用小组学习模式是一种时尚,然而却不问是否使用得当,是否考虑实际情况,有没有实际效果。小组成员组成是随意的,组长也是随便选派,几个人一组合就是小组合作。经过一定时间小组合作完成后,对小组学习的评价也很欠缺,教师一句“××小组做得好”就完事了,组间评价、组内评价都没有,以至于学生认为小组合作可以“浑水摸鱼”通过。更有甚者,在并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采取小组合作的形式,反而影响学习效果。

片断三:明确学习目标

师:(课件显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同学,请你来读一下第一条。

学生A(读学习目标1):饱含感情朗读课文。

师:×××同学,请你来读一下第二条。

学生B(读学习目标2):认识生字词、品味优美语言。

师:我们再看一下第三条学习目标,×××同学,请你来读一下。

学生C(读学习目标3):感悟作者爱国情感。

评析: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活动后所能达到的预期效果,提前告知学生学习目标,将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选择学习策略、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致过于脱离正常轨道。教师设置了学习目标,分为知识、技能和情感三类,并提前告知,这一点做得很好。但接下来教师再让学生合作读学习目标这一教学活动,就很让人费解了。不知授课教师是出于什么目的,是要体现合作学习么?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授课教师就对合作学习的理解有些偏颇了。其实,这也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容易犯的错误,认为几个学生凑成一块就是合作学习,却只是理解了合作学习的外在现象,没有理解其本质内涵。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学习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使教学过程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这里的合作在笔者看来意义不大。

片断四:背景资源搜索及评价

(教师提供相关背景的地址链接,要求学生以同一机位的为一组合作搜索更多背景并进行讨论。)

师:看了这么多有关那个年代背景的介绍,同学们有什么感想?

生1:当时情景真是太悲惨了,日本侵略者真是没有人道。

教师:嗯,真棒。下面再找个同学说一下自己的感受。

生2:面对日本侵略者,我们要保护国家,保护土地。

生3:日本侵略者真可恶。

师:大家理解得都很好。这就是文章的写作背景。

评析:由于机位的原因,选择同一机位的学生为一组进行合作探究是比较合理的;了解了背景后,让学生谈感受也是必要的,但教师的评价没有起到总结、提升的作用,一句简单的“真棒”、“很好”,让评价流于形式。

片断五:组织学生朗读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认真品味。先听录音示范读,然后分男生组和女生组一组一段读,最后各组选一个代表,一人一部分朗读。(播放录音)

生:(听录音。)

师(听完录音后):下面我们分成男、女两组,一组一段地进行齐读,注意学习录音中的语气语调,看哪一组读得更有感情。

生:(分组分段朗读。)

师:哪组读得更好?

生:(纷纷发言,有总体说男的读得好的,有具体说某一段读得好的。)

师:两个组都不错,男生的声音激昂些,女生温柔些但也很有感情。我们再请每组各选一名代表来分段朗读一下。

生(男、女生各选一代表,两人分段朗读。)

师:两位同学读得真棒!接下来,我们阅读一篇文章……

评析:在这样的地方进行男生一组女生一组的分组朗读比赛就算小组学习吗?笔者认为这样的合作探究没有用到实处,可以说没有必要,而且小组随便组合,形式大于内容。

4.教学形式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课多采用的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两种形式,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教学特点、学生情况等诸多因素。并不是像有人认为的网络机房里教学似乎比在多媒体教室里上课更先进,更能诠释教学新理念。多媒体教学是用多种媒体手段将教学资源、教学内容作用于学生,形象直观、促进记忆、提升学习效果。网络教学则是提供网络这一最大的媒体,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锻炼学生动手能力、提升信息素养。两种教学方式相比各有优劣,在多媒体教室里,教师能更好地控制课堂局面,而在网络机房里每个学生面前摆有一台计算机,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从教师身上转移到电脑那里,这就对教师把握课堂提出了挑战,需要教师更好的引导。当然,网络教学也会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和自主学习空间。

篇5:《土地的誓言》新课标新

教学目标

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3、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2、揣摩、品位本文具有激情的语言。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同学们,假如有一天,你因为某种原因被迫离开了生你、养你的故土,你的心情会怎样?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

2、是啊,面对生我们养我们的故土,我们怎能不为之动容。然而,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祖国东北大地的时候,无数的东北同胞被迫背井离乡,远离故土家园。试想,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家仇国恨与思念之情?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东北同胞当时的心情。

播放歌曲《松花江上》,学生边听老师边讲: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所为,炮轰东北军驻地,攻占沈阳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亡;国民政府把解决中日冲突的希望寄予国联,但国联却力图通过“国际合作”使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各国的殖民地。这使国民政府的希望落空;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开始向主要矛盾地位上升;事变开始打破了帝国主义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加深了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与日本的矛盾。东北三省的人民,身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重大山压迫,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东北人民被迫背井离乡,离开了生他们、养他们的故土而四处流浪。他们多么希望早日能重返故园。于是,他们面对着东北土地发出誓言。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板书课题――土地的誓言

3、质疑:看了课题后,你有没有什么话要说呢?根据学生的回答后补充:(课题应该理解为面对土地发出的誓言,而不能理解成土地自身发出的誓言。)

二、范读课文。

1、同学们,说了这么久,到底作者对土地发出了什么誓言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课文朗读。学生按要求听读。

(要求)a.感受作者所蕴涵的情感。

b注意人家朗读时对语气、语速、重音等的把握和处理。

c画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

2、听完后问:同学们,听完这篇课文,结合历史背景,你有什么感受呢?(我感受到了东北人民十分热爱他们的家乡;我感受到了东北人们十分希望重返故园……)

三、初读课文,学习字词,整体感受。

1、学生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文章中的情感。要求:流畅、准确、自学生字新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并尽量读出刚才自己所体悟到的情感。

2、检查自学情况。

a检查字词自学情况。

指名注音:

炽痛 嗥()鸣 斑斓() 怪诞() 亘()古

默契() 田垄() 蚱蜢()() 污秽()

解释词语:炽痛 嗥鸣 斓语 亘古 污秽 默契

b指名分段朗读,学生评价。

3、同学们,初读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谁来讲一讲。

四、研读课文,品析语句。

1、出示问题,自主探究。

问题一:文中哪些句子或词语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深情地朗读这些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和体会。

问题二:作者是运用了哪些手段把自己对故乡的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请举例说明。

2、学生精读课文,进行语言品味,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明确:

问题一: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

我无时无刻不听见。。。。。。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它召唤我回去。

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在那 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

……

问题二:

(1)运用大量富于鲜明感情色彩的词语,直接抒发感情。

(2)运用排比、比喻修辞表达加强情感的冲击力。(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怪诞的狂风”;“当我想起故乡的时候,。。。。。。喷涌着血液一样”;在春天,。。。。。。多么丰饶”等句子。)

(3)人称的`恰当运用。(先用第三人称“她”而不用“它”,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随着情感的越趋激荡,作者又将她改成第二人称“你”,直接倾诉对故土的感情,显得直接而迫切,产生了强烈的抒情效果。)

3、再次朗读课文,运用朗读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课文情感的把握。

五、精读课文,揣摩特殊词语的用法。

(1)“我有时把手放在我的胸膛上,我知道我的心还是跳动的,我的心还在喷涌着热血,因为我常常感到它在泛滥着一种热情。”

(2)“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

问:作者为什么不用“飘荡着我的欢笑,回响着我的欢笑”之类的词语呢?

(3)学生讨论后学法.总结指导

这两个词语的运用都逾越了常规。对于这些特殊的用法,应从以下两方面求解:

A、明确该词的本意;

B、分析该词所处的语境。

(4)最后让学生在本意和语境间可以发现词语的具体确切含义。

六、拓展延伸。

1、同学们,“九一八”事迹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有人说,它已经成为历史?可它真正已经成为历史了吗?你能发表一下你的看法吗?

2、你积累到了哪些爱国的名言、诗句?能给大家推荐几条吗?

篇6:《土地的誓言》专家评课记录

教研室王霞老师、张维秀老师和名师聂志老师首先肯定了尚老师勇于创新的精神,在这节课的教学方法的安排上有独到之处,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较为中肯的建议和意见:

一、精选阅读内容:不能用个别句子或重点段的阅读代替整体阅读。一般来说,对一篇文章的阅读起初应阅读全文着眼于文章的整体,从宏观上驾驭文章,整体感知文章的主题和风格。因此尚老师开始时的抽取对东北春秋季节景物描写的句子朗读对理解作者的情感实效不大。

二、慎用阅读方式:王霞老师主张教学中阅读的形式要与内容搭配恰当。《土地的誓言》一文的感情基调是忧伤悲愤的,课堂开始时的男女生朗读比赛的形式就显得不适宜,而结束前的全体起立朗读就显得庄重严肃,与文章感情基调一致了。

三、巧提主问题:教师要有主问题意识,一节课上,授课老师会提出很多个问题,但这些问题都是从一个主问题生发、延展出来的,解决了各个小问题,文章的主题也就凸显出来了。如在这节课上,可以提出:“作者面对土地发出了怎样的誓言?”由此生发出许多可讨论的小问题:为什么要发出这一誓言?因为热爱家乡;热爱家乡的什么?优美的环境,丰富的物产等。学生随着老师的引导,不知不觉就分析了文中对春秋两季环境的描写和东北特有的物产的铺陈,从而理解了作者的感情。

四、拓宽教学思路:可以考虑从多方面丰富教学内容,如赏析文中的环境描写,教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学生对语文的热爱。

最后专家们对尚艳老师提出希望,希望她能一如既往地认真教语文,思考语文,享受语文教学,运用语文。

篇7:《土地的誓言》教案

揣摩、品味本文激情昂扬的语言

培养、强化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揣摩、品味语言

教法:

点拨法、情感感染法、谈话法

学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设计:

一、 素材准备

1、 交待主题:围绕“外敌入侵、人民流离失所”的主题来收集相关资料

2、 活动布置:

教师准备:影视歌曲《松花江上》、“九一八”历史事件的视频录像、东北的相关相片

学生准备:作者相关资料;中国近代史上国破家亡的事例;美国“九一一”事件的相关信息

二、 教学过程:

(一) 屏气凝神听誓言

学生交流准备的素材,教师出示媒体素材,由“九一八”及歌曲《松花江上》引出对本文作者和背景的介绍,之后让学生谈初步感受,教师激情过渡----------听誓言:

录音播放课文朗读,同时提出要求:

a整理字词积累卡;

b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作者对着的土地发出的誓言。

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二) 酣畅淋漓品誓言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感受作者发出的誓言,并提出具体要求:

(1)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东北的了解,自由交流“东北印象”,然后教师课件展示以“东北印象”为主题的图片。借此进一步把握作者对故土的激情所产生的基础,同时为自主学习创设一个“畅所欲言”的环境与气氛。

(1) 划出自己深受触动的词语和句子

(2) 划出文中饱含深情的句子

(3) 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句子

学生交流上述问题,师适时点拨,并提出学生未能提出和解决的问题。例如:为什么文章开始用“关东大地”,后来用“她”来称呼,而到了后来却又改口说“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等

(三) 声情并茂读誓言

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朗读磁带总结朗读提示,可以从“语速、语气、语调、感情、停顿”等方面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悟,选择相应的段落进行朗读

(1) 学生朗读体验

(2)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老师结合特殊句式:排比句式、断句进行朗读指导。

(四) 荡气回肠宣誓言

在学生激情朗读后,师与生面对面会谈:

(1) 作者对土地持一种什么态度、情怀?

(2) 角色转换:假如你是作者,请用一举富于激情的话表示对心中热土、对祖国的情怀

(3) 从本篇文章中,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对土地深刻的眷恋,源于对祖国深深的热爱,在文坛上不乏许多表达对祖国热爱之情的章篇,同学们的资料库中还有那些名家名篇------

篇8:说说《土地的誓言》的教学

作者所眷念的关东原野,已被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十年之久。对于作者来说,她是失去的美好家园;对于国人来讲,她是祖国完整版图上沦丧的土地。作者的笔下,故乡美好事物奔涌而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同样如浪潮一样澎湃。

研读这一课,需要品析这样一个要点,那就是,作者在运用什么样的手法在抒情。

关于这一点,《教师教学用书》上有这样的分析:

1.运用呼告的手法,直接对着土地倾诉自己的热爱、怀想、眷念,并且将倾诉对象拟人化,以“她”而不是“它”相称,隐含将土地比作“母亲”的意思。

2.选择有特征、有意味的景物组成叠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展现东北大地的丰饶美丽。

3.大量运用排比造成连贯的、逐渐增强的气势,例如“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等处。

4.课文中有忧伤、舒缓的回忆,有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愿,叙述的方式和内在感情的起伏表里相应,形成文章的波澜与节奏。

这样一些分析,似乎没有说到点子上去。

我们用最简洁最概括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土地的誓言》,最优美的抒情手法是“反复”,那对故土深沉的、激越的、浓烈的赞美和思念之情,在各种各样的语言反复中得到了渲染和强化。

先看全文结构上表现出来的“双段反复抒情”。

这篇文章由两个大的段落构成。

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我常常想起关东原野上的一切,我时时听见故乡的呼唤,我的内心为此而热血沸腾!

第二段的主要内容是:故乡美好的生活令我梦萦魂牵,我发誓要为故乡母亲而战斗而牺牲!

第一段是“明”写对家乡的思念,重在想象,全段文字中用了六处“想”;第二段文字是“暗”写对家乡的思念,重在回忆,全段文字中没有用一个“想”字,但对家乡生活的回忆内容全部都是“想”。由此可见语言表达的高妙,由此可见高妙的反复抒情。如果我们细细地分析一下,这两段文字连结构都是一样的,这越发能够证明它们的“反复”。

正像人们所说:两段文字一气呵成,任由情感的激流倾泻,在结构上有如双峰对峙,又宛若对仗工整的一副长联。

再看第一段中的“长句反复抒情”: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这是一个偏正结构的长句,三个“当我”句是附加成分,是修饰成分,它们的“反复”,表现了作者无时无刻的思念;“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我想起”的反复,表达了作者无处不在的思念。

还要看第二段文字中的“短句反复抒情”:

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

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

…………

反复之中,可见遥远的回忆,可见热忱的期盼,可见悠长的思念,可见誓言与决心。

【教学设想】

课型:自读课

课时:一节

教学创意:诵读课

创意说明:《土地的誓言》,就七年级的学生而言,是一篇比较难的文章,是一篇比较长的文章。而就自读课而言,又只有40分钟或者45分钟的教学时间。所以,此课的教学必须化难为易。就课文本身的表达而言,此课的教学又必须考虑到其情感抒发的真挚热烈,考虑到语言的生动优美。综合这两个方面的要求,课文教学主要采用剪辑课文片段并以激情朗诵的方式进行。

教学步骤与内容:

导入: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活动之一:厚重地铺垫

铺垫内容:

1.作者简介。

2.“九一八”简介。重在展示“九一八”之后东北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惨状和悲痛,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引起学生的心灵共鸣,同时营造课堂学习的庄重氛围。

3.初读课文。利用课文“研讨与练习”中的第二个题目切入教学,切入课文内容: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些语句写得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学生活动,粗知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浓郁的抒情性。

活动之二:精心地剪辑

教师组织“精选”课文内容的活动。

活动形式:分组活动。

活动内容与要求:从《土地的誓言》中选出三“块”完整的内容,形成课文朗诵稿。对这三块内容中的每一块,都要加上小标题,三个标题既要有利于诵读演示,又要力求表现课文主题。

学生活动,师生对话,形成大致统一的看法:

《土地的誓言》诵读稿

对于广大的关东原野,我心里怀着炽痛的热爱。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呼唤我的名字,我无时无刻不听见她召唤我回去。我总是被这种声音所缠绕,不管我走到哪里,即使我睡得很沉,或者在睡梦中突然惊醒的时候,我都会突然想到是我应该回去的时候了。

故 乡

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当我仰望天上的星星,手里握着一把泥土的时候,或者当我回想起儿时的往事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树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我想起红布似的高粱,金黄的豆粒,黑色的土地,红玉的脸庞,黑玉的眼睛,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谰语,原野上怪诞的狂风……

土 地

在故乡的土地上,我印下我无数的脚印。在那田垄里埋葬过我的欢笑,在那稻颗上我捉过蚱蜢,在那沉重的镐头上留着我的手印。我吃过我自己种的白菜。故乡的土壤是香的。在春天,东风吹起的时候,土壤的香气便在田野里飘扬。河流浅浅地流过,柳条像一阵烟雨似的窜出来,空气里都有一种欢喜的声音。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秋天,银线似的蛛丝在牛角上挂着,粮车拉粮回来,麻雀吃厌了,这里那里到处飞。稻禾的香气是强烈的,辗着新谷的场院辘辘地响着,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誓 言

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夜夜我听见马蹄奔驰的声音,草原的儿子在黎明的天边呼唤。这时我起来,找寻天空中北方的大熊,在它金色的光芒之下,乃是我的家乡。我向那边注视着,注视着,直到天边破晓。我永不能忘记,因为我答应过她,我要回到她的身边,我答应过我一定会回去。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用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

活动之三:激情地演读

教师组织不同形式的表演式诵读活动,让这语言的精华,让这热爱的深情,渗透到同学们的心灵之中。

教师进行学习小结。

疑 义 相 析

一字之差的教训

——谈“订”与“定”

据报道,有一姓李的先生为购买一辆POLO牌轿车,向车行预付订金5000元,双方约定一个月后交货。订金收据写的是“预付定金5000元”,李先生当时没在意写的是“订金”还是“定金”,只看了一下上面写着5000元,就放心走了。半个月后,李先生要求退车。车行告诉他,车可以退,但“定金”不能退。李先生大惑不解,质问为何,经理说:先生交的是“定金”啊,这是不能退的。李先生大呼上当,追悔莫及。类似李先生这样的案例,还频频发生在房屋买卖或租赁中。

“订”是形声字。本义为评议、评定,引申指改正、商定(经研讨或协商后把计划、章程、合同等确定下来)、约定(经商讨或按一定程序约定)、装订。

“定”是会意字。本义为安稳、平静,引申指安定、决定、固定、约定(已经约定或规定了的)。

“订”与“定”都有商定、约定义,但“订”带有契约的性质,如“订单、订购、订货、订户、订婚”等,着重于商讨的过程,带有庄重色彩;“定”带有决定义,一般是单方面的,无须经过双方商讨,如“定产、定销、定级、定价”等,着重于确定的结果,没有特殊的庄重色彩。

上一篇:小学语文作文训练下一篇:超市2020年个人工作计划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