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

2022-09-11

随着现代社会文明的进步发展, 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著名人格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宣称“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人格时代”。讲求人格是做人的基本规范, 体现着现代社会人的良好素质。教师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相对优秀的群体, 应当在良好人格方面做出表率。因此, 健全教师人格必须摆在教师教育的突出地位。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深刻指出“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毛泽东对蔡元培先生给予了高度评价“孓民先生, 学界泰斗, 人世楷模。”蔡元培先生高度重视健全人格的教育思想, 抓住了德育的核心、树人的根基, 具有重大警示作用。由于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任务, 因而更应切实加强良好人格教育, 健全自身良好人格。

从教师的重要社会角色和职责要求来看, 教师应当在其特殊的岗位上塑造自己的良好人格, 展现自身的人格魅力。教师的良好人格, 是在理性认知人格优化价值取向中所形成的、受到社会认可和赞赏的品格取向, 是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健康发展的行为范式。教师良好人格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产生重大影响, 具有榜样示范作用, 同时也对社会其他群体良好人格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 具有导向引领作用。因此, 健全教师人格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通过一定的调查发现, 目前从整体上看, 教师队伍的人格素质状态总体良好。但是, 有的教师在人格认知和行为中也存在一定缺陷, 其突出表现为:一是有的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岗位, 缺乏高尚职业认同感。教师能否表现出良好的教师人格,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真正热爱自己的教师职业。在调查中发现, 目前教师对于自己岗位的认可与热爱, 总体上是好的。但是, 仍然有少部分教师不是真正认可或者不够热爱自己的职业。二是有的教师缺乏诚信, 没有信用和信誉。诚信, 是加强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更是教师应该具备的良好人格。在调查中发现, 教师中大部分是讲诚信的。但是, 仍有少部分教师在为人处事中没有做到诚实守信。三是有的教师缺乏公正, 不能客观公正看待学生。教师应当客观公正对待每一个学生, 是做教师的起码要求。如果教师对学生不能做到一视同仁, 不能同施爱心, 不仅会造成师生之间的感情对立, 而且还会影响学生心理的正常发展。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教师能公正看待学生。但是, 仍有少部分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态度上有失公正。四是有的教师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 忽视素质教育。现代教育发展表明, 教师的任务已不单纯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科研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强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调查中发现, 大部分教师不赞同只要能让学生考出好成绩的老师就是好老师。但是, 仍有少部分教师就是只看重学生考试成绩。五是有的教师还存在着其他不良弱点。在调查中发现, 有的教师科研浮躁虚假, 有的教师讨厌学生、经常责骂学生, 有的教师性格孤僻、脾气暴躁。一些教师所存在的这些不良弱点, 与其人格状态有着密切关系。如果这些弱点不能及时纠正, 那么, 必然会发展成为教师人格中的突出缺陷问题, 影响教师人格状态的优劣评价程度。

唯物辩证法认为, 任何现象和结果都有其产生的原因。为什么有的教师在人格认知和行为方面存在缺陷呢?原因是复杂的, 既有学校内部和教师自身的问题, 也有外部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造成教师良好人格缺失的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一是对教师人格教育的认识观念模糊, 其突出表现是“对教师人格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没有把教师人格教育摆在应有高度, 没有形成教师人格优化培育的相关制度和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二是对教师人格教育的针对性不强, 其突出表现是“没有科学把握教师人格教育对象的特点, 目标不明、理路不清, 在教育方案中对教师人格优化培育定位不准, 选择的培育项目、制定的措施、采取的途径与教师成长成才特点要求不相适应”;三是对教师人格教育的实效性较差, 其突出表现是“教师人格教育的内容空洞、方式陈旧、形式呆板, 抽象说教过多, 教师人格教育缺乏感召力、说服力和亲和力”。当然, 社会环境中所出现的“价值观念冲突、道德评判碰撞、利益矛盾纠结、人际关系复杂”等情状, 也对教师人格塑造形成巨大冲击, 带来严峻挑战。因此, 切实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 刻不容缓, 势在必行。

一、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必须深刻认知教师良好人格的丰厚内涵

从教师的特殊身份和职业属性来看, 健全教师人格应集中凝聚为“求真、厚德、博学、尚美、笃行、拓新”的品格取向, 主要表现在“传承真理之执着、无私育爱之深情、学渊善教之才干、明礼诚信之楷模、洁好豁达之风度、锐意创新之胆魄”的行为范式和魅力彰显。“传承真理之执着”体现了教师坚持真理、弘扬真理的坚毅求真意志;“无私育爱之深情”体现了教师关爱学生、倾情学生的奉献大爱之心;“学渊善教之才干”体现了教师学识渊博、教学艺高的职业特殊要求;“明礼诚信之楷模”体现了教师讲究礼仪、诚实可信的公德优异水准;“洁好豁达之风度”体现了教师洁身自好、宽容豁达的美好形象气质;“锐意创新之胆魄”体现了教师解放思想、冲破禁锢的勇于创新精神。从教师良好人格的丰厚内涵可见, 健全教师人格并非一般人格标准和素质要求, 而是较高层次的人格准则和素质体现, 是作为社会优秀群体的人格定位和素质彰显。因此, 教师良好人格具有社会先进性、职业特质性和优化示范性。

二、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必须深刻把握教师良好人格的特殊价值

首先, 教师良好人格是促进教师形成良好教学科研风尚的重要基础。以健全教师人格作为提升教师素质的关键, 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科研活动中自觉表现出良好的教学科研风尚, 坚决反对教学随便应付、科研弄虚作假的拙劣行为。其次, 教师良好人格对于学生形成良好学风具有重要示范作用。教师通过其健全人格所体现的优秀素质, 在教学科研活动中所表现的良好风尚, 影响和感染学生, 成为学生的学习楷模, 对于促进学生形成其良好学风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教师具有良好的教风, 学生才可能养成良好的学风。“教风不正学风邪”此话并非危言耸听。其三, 教师良好人格对于形成良好社会风尚具有重要引领作用。由于教师职业是社会中一种具有特殊重要作用的职业, 因而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 教师的言行既是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也是社会其他群体效仿的榜样之一。因此, 教师通过其健全人格所体现的优秀素质, 在社会活动中所展示的良好言行, 是形成良好社会风尚的一种巨大推动力量。

三、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必须有力增强教师良好人格的主体意识

首先, 应当引导教师强化健全人格的认同感, 增强追求良好人格的自觉性。人格不仅是为人的基本品格和行为范式, 而且更是人的主体意识的集中表现和升华。因此, 教师具有健全人格的主体意识, 才会产生健全人格的自觉行为。其次, 应当帮助教师树立健全人格的价值观, 增强提高素质能力的使命感。要切合教师的思想状态、工作状态、学习状态、身心状态等特点, 关注教师的价值取向、成就动机、奋斗目标与其人格相关的主体性特征, 引导教师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不断提升人生追求境界过程中塑造良好人格。其三, 应当激发教师健全人格的内在动力, 增强教师维护职业荣誉的责任感。虽然教师职业本身可以给教师带来某种荣誉光环, 但教师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良好人格力量。因此, 引导教师强化积极而自觉的主体意识, 充分激发健全人格的内在动力, 才能使教师从内心深处生发其追求、展示良好人格的美好愿景。

四、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必须高度重视教师管理机制和制度建设

首先, 应当从师资队伍发展战略认识人格教育的重要性, 把人格教育纳入学校师资管理建设体系。健全教师人格是对其认知和行为的调整、改造和升华, 形成良好人格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范式。这种价值取向和行为范式并不是随意产生, 必须经过良好人格教育才能确立。因此, 必须在师资队伍管理建设体系中把教师人格教育摆在重要地位。其次, 应当构建教师人格教育推进机制, 形成工作合力。要改变教师人格教育只是政工部门工作的错误观念, 形成全校各个部门都重视教师人格教育的共识, 并通过构建相互协调、相互督促的推进机制, 形成上下结合、内外互动的工作合力。其三, 应当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教师人格状态考评体系。要从教学科研的责任态度、行为方式、结果影响等方面, 建立健全教师工作的规范制度, 并从学生评价、学校考核、社会反映、自我测评、UPI人格专项测评等指标, 建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教师人格考评体系, 通过有效的制度规范和科学考评促进教师积极健全人格。

五、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需要社会为教师人格塑造营造良好环境

应当通过报纸杂志、影视作品、互联网络、宣传窗栏以及微博、飞信、博客等多种舆论渠道, 以正确舆论为导向, 传播教师良好人格信息, 强化教师良好人格意识, 树立教师良好人格典型, 大力营造教师良好人格教育的社会氛围。要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 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 使教师职业成为世人仰慕、从教者愿意为之奉献的职业, 增强教师人格塑造的社会动力。此外, 社会各界要保持与学校的紧密联系与沟通, 企事业单位、新闻媒体、科研机构、民间团体、社区乡镇等要加强与学校的交流与合作, 开辟通畅的教师行为社会反映渠道, 积极构建教师行为的社会监督机制, 规范教师的社会活动, 谴责教师的不良行为, 促使教师以良好人格体现自身美好形象, 赢得社会公众对教师人格塑造的认同和赞誉。

如今, 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对教师都有着很高的期望, 教师不能辜负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期望。教师职业是光照他人的职业, 需要具有高尚师德的人来担当。育人先立师, 立师先树德。切实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 是优化教师队伍的客观需要, 是提高育人质量的重要保障, 是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时代要求, 是实现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教育梦”的必然选择。因此, 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教师良好人格教育, 努力造就具有良好人格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既具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 又具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上一篇:辜鸿铭的读者意识——以辜氏《论语》英译为例下一篇:浅谈工程造价管理的核心作用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