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深化改革汇报

2024-04-18

县深化改革汇报(共6篇)

篇1:县深化改革汇报

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国企改革工作经历了17年的艰难历程,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最初的松绑放权、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国有民营到产权制度改革,冲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和观念障碍,在产权关系这个核心上进行“剔肤见骨”的改革,使企业制度和资产组织形式得以创新。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改组、改造、改善,逐步摆脱困境,重焕了生机。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体改部门“统筹规划、研究指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凭借历经多年改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敢于触及敏感部位,触动深层次问题,从制度创新、机制转换、改善环境上寻找出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经验是:

一、搞好一个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改干部队伍是做好体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我们结合体改部门实际,加强体改部门自身建设。一是注重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针对体改部门是清水衙门这一现实,要求全体干部要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地位,以全面深化我县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为已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努力做到身在体改、安心体改。二是注重增强业务学习。改革无模式可套,无先例可循,只能边改革边摸索。鉴于综改部门办公经费严重匮乏,根本无力到先进地区考察取经,我们便注重增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改革方针、政策,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收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和先进典型材料,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上,能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对下,能给企业提供全面的指导, 深受领导和企业的好评, 真正做到身在体改、精于体改。

二、抓住二个关键。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二大关键。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权力再调整、利益再分配等深层次问题,在改革过程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难点和热点,只有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把改革措施推进到位、落到实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注重争取领导重视、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以形成改革合力。全县各系统企业改革都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每个系统企业改革方案的审批,先由我委、主管部门、企业形成初步方案,再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论证,重大问题县分管领导亲自现场办公,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由县长办公会议审定。由于方案论证扎实,部门配合密切,领导重视支持,确保了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扣紧三个环节。

1、扣紧调研环节。企业改制前,我们常年有序地深入各个企业调查研究,与职工广泛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吃透情况,帮助企业选择改制模式。并牵头组织财政、国资、土地、建委、劳动、企业主管等部门研究探讨,形成企业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政府审批。

2、扣紧实施环节。改制方案确定后,积极协助企业选出职工代表,成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改革任务目标。针对企业改制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我们又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分析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改制方案加以调整、补充、完善,确保企业改制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3、扣紧“回头看”环节。企业改制后,发生三大变化:企业体制从全民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公司制;职工身份由原来的干部、全民工、集体工转变为新企业能进能出的股东或职员;企业经理、厂长由原来主管部门任命转变为职工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使改制企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但新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上还存在许多困难,要求我们经常深入企业跟踪调查研究。为保证改制后企业规范运作和健康运行,对内,帮助企业按《公司法》进行规范完善,对改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班子的工作职责、会议制度、财务制度等规范运作问题,制定了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对外,帮助企业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为改制企业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环境。帮助企业联系招商引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确保改制后的企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落实四项工作。

1、宣传工作。多年来,我们注重广泛深入宣传上级有关企业改革方针、政策。企业改制前,多次召集职工大会,深入群众宣传改革政策,反复向职工阐明改革的出路和不改革所面临的严重后果。通过广泛的宣传、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统一对改革的认识,使职工对改革从不理解到理解,最后支持改革,形成了领导重视改革、部门支持改革、职工参与改革、社会理解改革的良好氛围。

2、清产核资。一是为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不流失,要求改制企业按照《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的规定,委托取得省级以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颁发资格的评估机构对企业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二是合理处理企业历史包袱。对报废、残次资产据实从资产中剔除;对应收账款按规定提取坏账准备金,确已形成的死账,一次性扣除;对非生产经营性资产进行剥离;对企业的土地使用权在改制后三年内免收土地使用费。三是在改制中让金融部门参与企业改革的始终,充分让金融部门的同志出主意、想办法来解决企业债权债务的转移和担保落实等问题。

3、政策配套,优化环境。针对企业改制过程中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结合实际,由我们体改委撰稿,以县政府的文件出台了寿政[1997]11号《国有工业企业股份制改制若干规定》的纲领性文件,制定了《深化企业改革实施方案》等一整套文件。县财政、税务、工商、土地、建委、劳动、国资等部门也都制定了相应支持企业改制的措施。改制企业可动的资金

篇2:县深化改革汇报

×县深化企业改革情况的汇报

国企的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县国企改革工作经历了17年的艰难历程,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从最初的松绑放权、承包经营、租赁经营、国有民营到产权制度改革,冲破了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和观念障碍,在产权关系这个核心上进行“剔肤见骨”的改革,使

企业制度和资产组织形式得以创新。一大批国有集体企业通过改制、改组、改造、改善,逐步摆脱困境,重焕了生机。在深化企业改革过程中,我们充分发挥体改部门“统筹规划、研究指

导、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的职能作用,凭借历经多年改革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敢于触及敏感部位,触动深层次问题,从制度创新、机制转换、改善环境上寻找出路,在企业改革与发展方面取得较好的成效,主要经验是:

一、搞好一个建设。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体改干部队伍是做好体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多年来,我们结合体改部门实际,加强体改部门自身建设。一是注重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干部政治素质。针对体改部门是清水衙门这一现实,要求全体干部要正确对待金钱、名利、地位,以全面深化我县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县经济发展为已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努力做到身在体改、安心体改。二是注重增强业务学习。改革无模式可套,无先例可循,只能边改革边摸索。鉴于综改部门办公经费严重匮乏,根本无力到先进地区考察取经,我们便注重增强理论和业务学习,深刻理解和掌握上级有关改革方针、政策,在

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认真收集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政策性文件和先进典型材料,结合我县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对上,能为领导决策做好参谋助手;对下,能给企业提供全面的指导,深受领导和企业的好评,真正做到身在体改、精于体改。

二、抓住二个关键。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二大关键。经济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权力再调整、利益再分配等深层次问题,在改革过程会出现许许多多的难点和热点,只有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协调配合,才能把改革措施推进到位、落到实处。在改革过程中,我们注重争取领导重视、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以形成改革合力。全县各系统企业改革都成立了由县分管领导任组长、相关部门领导任副组长的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并建立定期汇报制度。对每个系统企业改革方案的审批,先由我委、主管部门、企业形成初步方案,再协调有关

部门研究论证,重大问题县分管领导亲自现场办公,最后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由县长办公会议审定。由于方案论证扎实,部门配合密切,领导重视支持,确保了企业改革的顺利推进。

三、扣紧三个环节。

1、扣紧调研环节。企业改制前,我们常年有序地深入各个企业调查研究,与职工广泛交流,广泛征求意见,掌握第一手资料,吃透情况,帮助企业选择改制模式。并牵头组织财政、国资、土地、建委、劳动、企业主管等部门研究探讨,形成企业改制的具体实施方案上报政府审批。

2、扣紧实施环节。改制方案确定后,积极协助企业选出职工代表,成立改革工作小组,制定改革任务目标。针对企业改制过程出现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我们又经常深入企业,帮助分析探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改制方案加以调整、补充、完善,确保企业改制方案得以顺利实施。

3、扣紧“回头看”环节。企业改制后,发生三大变化:企业体制从全民集体所有制转变为公司制;职工身份由原来的干部、全民工、集体工转变为新企业能进能出的股东或职员;企业经理、厂长由原来主管部门任命转变为职工民主选举、竞争上岗,使改制企业真正做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但新企业在内部管理和外部环境上还存在许多困难,要求我们经常深入企业跟踪调查研究。为保证改制后企业规范运作和健康运行,对内,帮助企业按《公司法》进行规范完善,对改制企业董事会、监事会及经营班子的工作职责、会议制度、财务制度等规范运作问题,制定了指导意见,促进企业开拓市场,加强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对外,帮助企业协调疏通部门关系,为改制企业创造一个宽松良好环境。帮助企业联系招商引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确保改制后的企业脱胎换骨,焕发生机与活力。

四、落实四项工作。

1、宣传工作。多年来,我们注重广泛深入宣传上级有关企业改革方针、政策。企业改制前,多次召集职工大会,深入群众宣传改革政策,反复向职工阐明改革的出路和不改革所面临的严重后果。通过广泛的宣传、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统一对改革的认识,使职工对改革从不理解到理解,最后支持改革,形成了领导重视改革、部门支持改革、职工参与改革、社会理解改革的良好氛围。

篇3:浅谈屏边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屏边苗族自治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于2006年8月全面启动, 是云南省9个试点县和红河州唯一的试点县。

全县完成林地确权登记61675宗, 确权面积6.26万hm2, 面积确权率达87.8%,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取得了造林绿化、木材深加工、林权流转三个新突破, 林农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林农法律意识得到加强, 农村社会矛盾得到有效缓解, 林农收入有了增加, 林业行业管理方式开始转变, 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夯实, 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干部, 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在诸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2 林改后出现的各种问题

2.1 林权纠纷增多, 林地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林改确权发证使客观存在的山林纠纷矛盾集中暴露, 各级政府和林业部门为此做了大量的工作, 但有些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多种原因, 在基层难以解决;近年来随着林业开发力度的加大, 广大林农把林业发展作为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 争议地段的林地林木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

2.2 改革不够彻底, 部分林地权属不够明晰

山林权属界址不清、争议多是屏边县各乡镇普遍存在的现象。勘界发证、明晰所有权 (具体指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是本次林改的首要任务, 据调查农户反映, 当年“三定两山”发放林权证时, 部分地块没有进行实地勘察边界, 而是由个人自主填写。在林改中实地勘界发现部分地块“一山多主”和“有山无主”的问题。由于林 (地) 木的经济价值显著, 争抢山林的纠纷时有发生, 大大增加了确权发证的难度, 严重制约和影响发证的进度。

2.3 改革后的配套措施不够完善

在深化林权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配套改革措施不到位, 导致林木 (地) 未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 林权价值未得到真正体现。林地流转不畅通, 监管不到位, 由于林农对林地价值认知不到位, 出现林地流转价值与本身林地价值不符, 损害了林农利益。

2.4 林政管理滞后, 农户爱林护林意识不强

有关部门对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不到位, 林农法律意识淡薄, 破坏森林资源、改变林地用途现象时有发生。林产业发展观念未得到根本转变, 爱林护林意识有待加强。

3 应对措施

3.1 加大林权纠纷排查调处力度, 减少社会矛盾

县委、政府要针对林改中出现的各种林权纠纷成立纠纷调解工作组, 分片区由县级领导挂钩督办, 深入争议地山头地块进行实地调查, 要力争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化解在萌芽状态, 维护社会稳定, 提高林农法律意识, 化解一起确权登记一宗, 做好各种档案的收集归档。解决林农发展林业经济的后顾之忧。

3.2 进一步明晰产权, 真正做到还山、还权、还利于民

要依法严格保护林权所有者的财产权, 维护其合法权益。对权属明确并已核发林权证的, 要切实维护林权证的法律效力;对权属明确尚未核发林权证的, 要尽快核发;对权属不清或有争议的, 要抓紧明晰或调处, 并尽快核发权属证明。退耕土地还林后, 要依法及时办理相关手续。已经划定的自留山, 由农户长期无偿使用, 不得强行收回。自留山上的林木, 一律归农户所有。对目前仍未造林绿化的, 要采取措施限期绿化。分包到户的责任山, 要保持承包关系稳定。对目前仍由集体统一经营管理的山林, 要区别对待, 分类指导, 积极探索有效的经营形式。凡群众比较满意、经营状况良好的股份合作林场、联办林场等, 要继续保持经营形式的稳定, 并不断完善。

3.3 针对不同区域, 加大林产业培植力度

按照不同的水土、光热气候条件和现有基础, 发挥区域优势, 科学合理地确定林产业布局。屏边县要全力抓好杉木、桤木、核桃, 大力发展林下草果产业;交通便利、水热条件好的地块要发展特色经济林枇杷、橡胶、苹果等, 提升林业生产能力。同时, 通过林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 延伸林业产业链条, 发挥集群作用, 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在确保不改变林地用途、生态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 科学合理地利用林地空间, 在林下种菜、种药、种草、放养生态鸡。在林区饲养牛、猪、羊等, 积极发展生态养殖, 提高林地利用率。

3.4 完善林权抵押制度, 发挥林权证的多重效益

林业部门积极与金融部门协调, 明确双方职责, 各司其责, 规范操作, 在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出台《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实施细则》, 明确林权资产评估和林权登记管理办法, 确定贷款对象、期限、额度和利率等。为林权所有者直接用林权证抵押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服务, 各地林业部门要积极宣传、提高金融部门对林权抵押贷款的认识, 争取更多商业银行加入开展林权抵押贷款业务, 为林业发展争取更多资金。

3.5 加大各种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加强林政资源管理工作

加强林业科研、有害生物防治、科技推广、森林资源监测管理和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队伍建设, 为林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实施林业科技“上山入户”工程, 培育林业科技示范户, 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林业的综合效益, 实现科技兴林、科技富林、科技强林。

篇4:县深化改革汇报

【摘 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是目前完善我国地方财政体制的重要改革方向。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管县的财政体制产生了很多问题与缺陷,县级政府不仅缺乏相应的财源,而且承担了过多的支出责任,导致县级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严重落后于需求。因此,本文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浙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浙江“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以期为完善我国财政体制的措施提供一点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财政体制;省直管县;浙江模式

一、引言

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是指由“省—市—县”三级管理转变为“省—市、省—县”二级管理,减少“市”这个行政层次,对县的财政管理由省级政府接管,实行省直管县。我国目前实行的“市管县”体制是1983年以来逐渐形成的, 其主要目的主要是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步伐,以城带乡,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共同发展。从30多年该体制的实际状况来看,这个体制在对吸纳县域富余劳动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以及政府行为逻辑的变迁,市管县体制下“市刮县”、“市卡县”的问题日益突出,基层政府事权与财权不对称等问题逐渐暴露。

同时,由于“省直管县”的体制尚处于探索试点阶段,现有的研究更多的是针对省直管线体制的行政管理和事权划分等层面展开的,而对财政体制改革方面的专项研究还相对较少。骆祖春(2010)通过分析省直管县改革的直接效应,认为改革后各县(市)的财政收支增长速度、公共资金运转效率等都得到了提升,但其忽略了县级公共服务水平是否得到了相应提升这一问题;孙开(2011)认为财政体制改革应该以县级财政为重点整合的政策着力点,构建与县级基层政府责任相匹配的基本财力长效保障机制,建立辖区内和跨辖区的地方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但却没有对体质变迁后市级政府的职能转变相应规范;六叔申,吕凯波(2012)基于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研究,得出政府实力强弱的匹配结构差异会影响财政体制改革的效果,但因为其选取的公共服务指标过于单一,所以结果不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因此,如何通过合理的指标体系对省直管县的体制进行分析,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多数省份陆续进行财政省直管县试点改革,主要有浙江省的财税合一制度、江西省的重点困难县倾斜制度、辽宁省的“留利于县”和海南省的行政管县等。浙江省作为试点较早的地区,其省直管县的体制已经相对健全,并且部分县市近几年也在全国百强县中崭露头角,这足以说明其体制的优越性。本文从浙江省省直管县体制下公共服务水平的变化为切入点,力图找到浙江省发展的优秀经验,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省以下财政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省以下财政体制现状

我国目前现行的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主要表现出省市分管的两重格局,既有省管县,又有市管县,这两种管理方式并存就构成了省级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体制;其次,在政府收入划分方面,在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呈现出多样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转移支付方面,省以下的政府也存在体系尚不健全,风格迥异的变化态势。

(1)省管县与市管县并存

目前,省以下财政体制大致可以划分为省管县与市管县两大类。所谓省直管县是指省级政府直接管理市与县两级财政,财政管理范围包括地方政府间在支出责任和事权、收入的划分;省对下各项结算补助、转移支付补助、预算资金调度、专项拨款补助等等。省管县财政体制下,市级政府没有管理县的职能,也不能直接与县级发生财政关系。市管县财政管理体制即省先和地市划分事权,省直接对市进行转移支付补助、各项结算补助、专项拨款补助、预算资金调度等等,县级财政则由市直接管理,在省对市的财政体制大框架下,明确确定市县之间的财政体制,划分市与县间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和收入范围,市负责对县进行转移各项结算补助、支付补助、预算资金调度、专项拨款补助等等。

(2)省以下政府收入的划分

受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产业结构差异的影响,省以下政府间收入划分形式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将主要行业或者支柱产业收入划归省级,市县不参与分享;②划归市或者县(市)固定收入的税种较多,但是主体税种不足;③多数省将收入规模较大、收入稳定的税种划为省与市或者省与县共享收入。

(3)省以下转移支付体系

2009年起,為了进一步规范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被简化为一般性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两大类。其中,一般性转移支付包括原财力性转移支付,主要是将补助数额相对稳定、原列入专项转移支付的教育、公共安全、社会保障与就业、一般公共服务等支出改为一般性转移支付。虽然我国各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在客观因素选取以及税收返还比例系数的确定方面还存在和中央对省转移支付不尽完全相同的规定,但是基本上还是根据中央对省的转移支付形式设计省对下转移支付体系。

2.省以下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

我国当前省以下的财政体制,是政府早期进行体制改革时不断探索的结果,虽已施行多年,但由于在设计之初对省以下的政府发展体系评估不足,同时在后期也没有进行相对应的措施改革和修正,长年累积,就导致该体制出现了诸多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过多的政府层级影响分税制效果。我国《宪法》规定,政府层次以四级制为主。但是事实情况是,我国政府层级已经变成了5个层次:即中央、省、市、县、乡。县不仅在行政上从属于市,在财政制度上也事实上从属于市。分税制的理论与大量实践表明,政府层级越多,就要求更多的税种与税源在各级政府间进行分配。我国目前开征的税收共有18个税种,其在数量上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再加上我国的五层政府财政体制,这将进一步影响我国分税制的实施效果。这主要表现为由于县从属于市的财政体制,其在财权分配与财力获得方面都处于弱势地位,市不仅截留上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与财权的下放,还和县争夺地方财权与财源。

二是财权与事权不匹配、事权与支出责任不适应。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基本前提,是各级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的明确划分。1994年建立的财政管理体制明确界定了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和事权范围,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当时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并没有确定省以下政府的财力分配框架,随后省以下财政体制深化改革又未能取得明显进展,最终导致财权划分和事权划分出现了两相背离的情况。财力逐渐上移,省、市普遍形成了上级政府应该集中资金的逻辑思维;但是和财权集中不同的是,事权逐渐下移,导致县、乡两级政府其事权所需要的财力与其本身的财力高度完全不对等。在这种情况下,县级政府不仅很难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建立标准的支出结构,而且较多的承担经济与社会转型期的各种经济社会成本以及额外的经济发展负担,最终导致县级政府财政困难,公共服务效率下降。

三是省以下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规范。在省以下的转移支付体系中,省对市、县的转移支付欠缺规范性,种类很多,随意性较强,缺乏制度的保障。在现有市管县财政体制下,市对县的转移支付明显不足,甚至存在不仅不对县输血反而搜刮县的情况。

市管县体制相比省管县体制,存在很多弊端:①市管县体制增加了管理层次与管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行政效率;②市管县体制导致了农村管理的漏洞,导致城乡公共服务差距越来越大;③市管县的经济效益难以产生。

三、浙江省“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

浙江省是我国最早试行“省管县”改革的省份,一直坚定不移的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不断推进强县扩权改革,在促进县域经济,提升整体经济实力与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浙江省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与强县扩权的措施成为不少省份财政体制改革的蓝本。但随着公共财政职能扩大,财政收支压力增加,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面临不少困难,面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须及时分析讨论省管县的财政体制的优劣与适用性。

1.浙江省“省直管县”改革的实践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不同于全国其它省份普遍施行“市管县”这种财政体制,浙江省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继续保留,并长期坚持“省管县”体制,并通过“强县扩权”等五次措施改革使这一体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充实。同时,政府采取相关的约束、激励机制,大大提高了县级单位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为县级政府增加财政收入提供了可能,实现了“保平、削赤(字)、促发展”的目标。财政收入的快速增加,极大地提升了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实力,优化了公共服务的水平和效率。浙江省“省直管县”模式取得成功实施是多方面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1)“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的优势

由于浙江省的生产力布局相对分散,导致中心城市偏少且规模较小,但相反地,其县域经济一直以来却十分活跃,并且增长速度较快,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明显。“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的发展政策,就使得相对独立的县域经济体减少了对市级政府的依赖,同时借助于行政和财政管理政策倾斜,更能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2)改革的配套措施到位

财政体制需要相应的行政管理体制的配合才能发挥它的优势。浙江省创造性地将“省管县”财政体制与“强县扩权”的改革配套进行,在市县财政、地税合署等方面都体现出精简高效的原则,使县级政府管理权限逐步增强,以此减少行政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冲突和矛盾。

(3)长期堅定的改革决心和领导人的改革魄力

省直管县改革并不是浙江省的创新,但在“市管县”改革的大背景下,浙江省政府却力排各种改革的阻力,坚持保留省直管县的体制特例,为之后的强县扩权和相关配套政策改革留存了希望,同时也给予了一些县域经济谋求独立发展的空间。正是浙江省级领导这种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和魄力,才为省直管县改革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1992年,在浙江省政府提出“经济和上海接轨”的目标,出台了向萧山、余杭、郸县、慈溪等13个浙江省经济发展较快的强县(市)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的政策,主要包括向县级政府下放扩大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扩大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审批权和简化相应的审批手续等内容;1997年,浙江省政府决定给予萧山、余杭两市,包括地级市政府的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项目、金融、对外经贸、计划等11项经济审批权限。同年,省政府赋予两地独立掌管市地一级的出国(境)审批管理权限;2002年8月,省委、省政府开始了新一轮的强县扩权行动,这一轮的扩权行动下放给17个县(市)和萧山、余杭、莫肠州3个区313项原属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的内容,12大类经济管理审批权,几乎涵盖省、市两级政府经济管理权限的所有方面;2006年,在中央政策的支持下,浙江省启动了第四轮强县扩权改革,省委、省政府将义乌市确定为进一步扩大县级政府经济社会管理权限的试点。在不改变金华市对义乌的行政领导权的前提下,以集中义乌政府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为中心,除规划、重要资源配置、重大社会事务等管理事项外,赋予义乌市与地级市同等的社会经济管理权限,地级市的约1000余项社会经济管理权限中的618项被下放到义乌市政府手中,并特准义乌持有调整并优化政府机构各项管理体制、人员编制、机构设置等权力; 2008年底,浙江省推行新一轮“扩权强县”改革。此次改革分为两部分,一是继续深化义乌的试点改革,再次下放618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二是根据“确需、合理、条件具备”的原则向合适的县(市)下放443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通过这前后5次历时近二十多年的不断改革,浙江省的县域经济活力得到充分释放,使得省内多数县市摆脱了贫穷的困扰,更有不少县市跻身到了全国百强县行列。同时伴随着县域经济状况的好转,浙江省内各县市政府的行政能力、社会服务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同时期内浙江省县域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政府公共服务水平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

2.浙江省“省直管县”实施效果

省直管县作为一个有效的制度框架,其在推动县经济发展,提升县级财政实力,改善公共服务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1)县域经济发达

2014年,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40154亿元,比上年增长7.6%;人均GDP为729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1878美元),增长7.3%。据统计2009至2014年,浙江在全国各省市GDP排名中稳居第四。其中,县域经济占浙江地区生产总值约80%。

自2000年开始测评全国百强县以来,浙江省连续6年均居全国第一,其中2005年在全国百强县中占据30个席位,主要得益于浙江过年来坚持以县城和中心镇为依托,以特色支柱产业为支撑,以乡镇工业为主体,做大做强特色板块经济。2006-2007年底,国家统计局暂停了“全国百强县”排名。2008—2012年,根据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公布的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名单来看,浙江省入围全国百强县数量分别为26个、27个、25个、24个、27个。2013年与2014年因实行撤县设区政策,入围数量有所减少,皆为14个。同时,2014年财政总收入超百亿元,全省共有49个县(市)上榜,县本级财政收入对全省本级收入的贡献也从2000年的59.55%提升至70%以上。浙江省县域经济发达已是不争的事实。在省直管县的财政体制下,县级市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得到极大加强,在减少财政管理层层上缴、划拨的中间环节后,不仅有利于加强地方财政收入的集中管理、缩减信息传递的链条、降低信息传递的失真率,有利于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保证县域经济发展所需的财力。而这种扁平化的管理方式也符合当前政府体制改革的目標。

与此同时,浙江省的全面小康建成进程也走在全国前列,2000-2012年,浙江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测算结果显示,自2010年以来,小康指数逐年提升,从2000年的62.7%起步,三、四年上一个台阶,且从2002年以来,全面小康建成进程指数领先于全国指数的优势均保持在两位数。2012年,浙江省小康指数高于全国(83.55%)12.27个百分点,居全国第三位,基本实现了全面小康目标。

(2)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整体水平较高、区域差异小

从浙江省的实践经验来看,县域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都得到提高。县域的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第一,浙江省公共教育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浙江省始终将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加大教育投入、调整支出结构、完善管理机制等等,有效促进了浙江省义务教育的发展。财政支出中教育经费支出所占的比例在逐年提高,一些县市的教育预算内经费支出占财政支出的30%以上。2014 年,全省初、高中入学率为:99.92%和99.98%,义务教育的完成率为97.8%。教师素质得到提高,教师队伍得到优化,教学质量大幅提高。浙江省加大了各类教学硬件资源的投入。校舍场馆、电器设备、教学仪器、图书资料、教育网络等资源是保证义务教育顺利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是学校推行现代化教学的保障手段。到2014年12月底,浙江省花费在中小学教育装备上的资金达112.1亿元,平均每个学生1762.9元。同时,浙江省加强对教育均等化的关注。近年,浙江省加强经济不发达地区教育资金的投入,减少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区的义务教育推广水平的差异,使教育均等化、教育公平的目标逐步实现。在初中学校的公用经费总投入方面,全省各地级市3年间,虽然两个最值的差异较大,但差异比例都控制在40%以下。

第二,浙江省公共卫生领域全国领先。2014年12月底,浙江省卫生机构总数为1.5万个,其中,卫生院、医院总数为2484个。总床位数为14.95万张。技术人员总数为24.3万人,其中正式执业医师和助理执业医师总数为10.2万人,注册护士总数为7.83万人。2014年12月底,浙江省各县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为1254个,占规划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总数的比例为90%,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室的数量为6558个,社区责任医生数量为3万多。全省范围的多形式、多层次的成像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成。

全省县、乡、村的三级公共卫生体系正逐步完善。由县级医院、卫生监督所、疾病控制中心、妇女保健院等单位组成的技术指导服务中心在乡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村卫生室和乡镇卫生院逐步转变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逐步实现了一体化管理,形成一个多维度的卫生服务体系。

浙江省居民的平均寿命已达74.97岁;孕产妇的死亡率为14.44人/10万人,低于全国水平的28.76点;婴儿的死亡率为1.063%,低于全国水平的1.857%;农村厕所和自来水的普及率分别达到67.75%和83.7%,分别比全国比例高出21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

第三,浙江省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健全。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种类与大多数国家保持一致,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三大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和探索。浙江省作为众多沿海经济发达省份之一,社会保障系统市场化改革起步时间早,发展速度快,一直处于全国前沿水平。浙江省政府率先打破城乡分割和户籍壁垒,形成了以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为中心、以各专项救助项目为主要内容、以慈善事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浙江省财政通过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开拓资金筹措渠道,社会保障资金从2002年的14.33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300.55亿元,年均增长幅度为28.8%,总额增长21倍,占同期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提高了16.63%。

(3)浙江省“省直管县”的负面效应

在吸取改革经验的同时,也应看到浙江省的省直管县改革不全面、不彻底等不足,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省直管县”体制作为一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制度,与施行已久的的原有行政管理体制有一定的冲突。其次,改革力度不够,政府具有的财政权和事权范围不明确,在县级地区的社会事物管理权限有限。最后,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主体地位不突出。浙江省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水平远低于江苏等地的中心城市。

四、对推进我国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思考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在我国目前已处于深化改革的阶段。大部分省份都在实行不同程度上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各省的改革效果不一。改革牵涉面广,需要统筹安排,分类改革,分类指导,稳步推进。由于全国各省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地域面积、历史文化背景、社会发展等方面千差万别,因此改革不宜一刀切。改革要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区的改革模式。就全国层面来讲,“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都应当坚持一些共性,积极稳妥地进行改革,具体建议:

第一,明确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和财权。现有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以及“市管县”财政体制在支出责任和财权划分上都存在责任不明确、权力不清晰等问题,造成的结果就是财权逐渐上移和支出责任的逐渐下移。应当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解决政府行政设置中越基层的政府承担越重的公共支出责任的困境。政府公共服务的提供应当遵守受益和效率的雙原则。凡是较低一级政府能够行使的职能就尽量下放事权。因为基层政府具有信息优势,能根据居民的偏好,高效提供公共服务。我国实行分税制改革以来,省以下财权划分各地都不一致。总的来说,上一级政府始终处于强势地位。要积极培育县级政府的主体税种,如房产税。同时扩大共享税的税种范围和分享比例,实行同源课税、分率计征的方式,使得各级政府的财政收入都能稳定增长。

第二,完善转移支付体系。“省直管县”改革简化了财政层次,理论上转移支付体系效率更高。然而从实践的效果来看,由于县级政府与市级政府在财政关系上处于对等地位,因而,市级政府弱化了对县级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长期来看,县级财政困境的解决不仅要依赖于省级的转移支付,同时需要从制度上着手。应逐步建立专项补助、税收返还、体制补助等制度,并完善过渡期转移支付计算方法,规范标准收支和财政补助系数的计算标准。短期内,建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从新增财政收入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直接用于对困难县的专项补助,以保障县级财政的正常运作。

第三,健全多级财政监督机制。省直管县改革扩大了县级政府财权。权力的扩张往往伴随的是腐败行为。如何监督和制约权力的滥用,是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基本要求。强化财政监督体制,实行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以及完善人大对财政预算的监督和审计、纪检监督等措施,来约束县级财政。财政分权理论的软预算约束非常强调政府的预算监督职责。利维坦型的政府更需要预算约束。更多的分权能约束政府的自利行为。

参考文献:

[1]骆祖春:《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研究——来自江苏省的调查报告》,经济体制改革,2010年第3期.

[2]孙开:《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与政策着力点》,财贸经济,2011年第9期.

[3]六叔申、吕凯波:《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升效应》[J].财政金融研究,2012年第4期.

[4] 陈纪瑜、阳敏和张宇蕊:《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模式探讨——以湖南为例》,《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年第1期.

[5]傅光明:《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财政研究》,2006年第2期.

[6] 刘凌波:《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宏观经济管理》,2012年第5期.

[7]刘云龙:《民主机制与民主财政——政府间财政分工及分工方式》,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1年版.

[8]田鹏:《对省管县财政体制的思考》,《财会研究》,2008 年第 2期.

[9]贾康和白景明:《中国地方财政体制安排的基本思路》,《财政研究》,2003年第8期.

[10]贾康和阎坤:《完善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中长期思考》,《管理世界》,2005年第8期.

[11]吕君和王小聪:《从“浙江经验”看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2014 年第6期.

[12]马斌:《政府间关系:权力配置与地方治理—以浙江省、市县政府间关系为研究案例》.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3]庞明礼:《“省管县”:我国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趋势》,《中国行政管理》,2007年第6期.

篇5:县深化改革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2013年9月2日

市医改办:

XX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在上级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周密部署下,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巩固、突破”为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原则,以新机制建设、标准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为主题,以加快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层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转变为核心,以“六抓四保两提高”为抓手,通过完善措施,加强目标管理,加大监督指导,狠抓医改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落实,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我县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

县上及时调整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以临

2金,年终统一结算的方法。针对乡镇卫生院没有垫付能力的实际,采取了先给乡镇卫生院预借垫付周转金,让医疗机构先垫付,后结算的办法,极大地提高了群众报销药费的及时性。全面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政策,为全县城乡低保一二类家庭、五保供养对象、残疾人特困家庭、计划生育“两户”特困家庭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355人个人负担的费用从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中代缴,代缴金额177420元。修改制定了《XX县城乡医疗救助实施办法(试行)》和《XX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办法》新的救助办法取消了门槛费,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救助标准,2012年救助患病群众1052人,救助金额304.82万元。继续推进新农合金穗惠农“一卡通”工作,已制发33094张卡。

(二)健全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在我县全面铺开,重点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改革“以药补医”的现状。一是进一步规范基本药物统一配送、及时结算和价格管理措施,落实基本药物社会公示制度和每月监测分析报告制度,推动基本药物制度在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常态化健康有序运行。二是全面落实基本药物网上集中采购制度,全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县级公立医院所用基本药物一律通过省级平台购进。2011年11月至今,全县医疗机构通过省级平台报送基药采购计划1500万元,确认采购计划317.35万元,实际配送161.8万元,配送率50.98%。三是积极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人事、分配、财政保障、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综合改革,把增加投入和健全完善机制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成果,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对执行零差率销售的村卫生所按照每所每月200元的标准落实了差额补助。2011年,落实村卫生所补助资金86万元,落实零差率补助资金62万元;2012年落实村卫生所补助资金103.7万元(每所12400元),落实零差率补助资金22.4万元。

(三)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2012年,我县共有中央扩大内需项目3项,其中:板桥中心卫生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95万元,中央投资75万元,地方配套20万元)于6月份开工建设,至目前,主体工程建设已完工,完成投资75万元,预计12月底可建成投入使用;县卫生监督所业务用房建设项目(总投资160万元,中央投资120万元,地方配套40万元)完成了土地审批和选址工作;平川镇卫生院二期工程建设项目(总投资125万元,中央投资100万元,地方配套25万元)已完成项目施工图设计,来年开春可开工建设。5所村卫生所建设项目被列入省市为民办实事任务,但无项目资金支持,所有资金均由乡村医生自筹,目前已全部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正在进行装修,预计12月底可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服务网络方

6补助产妇1357人,补助经费55.55万元。农村妇女孕前和孕早期增补叶酸应服用人数1343人,实际服用1193人,服用率88.83 %。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逐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村卫生所考核由县卫生局委托各乡镇卫生院进行考核,乡镇卫生院考核由县卫生局每半年进行一次,并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

(五)探索推行公立医院改革。一是按照公立医院改革方案,做好我县试点启动前的调查测算工作,通过对县级医院近三年的收支情况进行测算,合理界定政府投入责任,建立合理的政府投入补偿机制。二是加强制度建设,落实医疗机构管理22项制度,防范过度诊疗;实施单病种付费,控制医疗服务费用;三是实行中西医并重的综合临床路径标准化治疗模式,推广优质护理、宾馆式护理、中医护理经验;四是发挥中医药特色,县人民医院设中医科和中医管理科,积极推广西学中活动和中医适宜技术。五是进一步加强医疗业务内涵建设和质量管理,各单位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临床用药安全,诊疗行为逐步规范,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全面推行院务政务公开制度,实行收费药品价格公示制、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制、门诊费用查询和住院费用一日清单制等制度,建立医务人员不良业绩登记及公示制度。通过上述措施,极大地优化了执业环境,密切了医患关系,群众就医费用基本稳定、自费比例下降;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医德医风得到好转;服务流程合理、群众看病更加方便;医务人员积极性明显提高;医疗机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八)发挥优势,积极推进中医事业科学发展。积极创建“甘肃省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对照创建标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完善措施,完成年度创建任务。进一步巩固提高中医药六个全覆盖工作成果,整体推进县、乡村和社区卫生机构中医药工作。积极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促进县中医医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积极做好中医医院等级评审的申报工作。继续开展西医学中医、中医学经典活动,全面做好县乡村三级中医师承教育工作。推广普及中医药适宜技术,举办中医适宜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中医适宜技术15项,提升应用中药、针灸、药浴、推拿等特色疗法防病治病能力。认真落实省卫生厅关于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充分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的要求,督促和指导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用中医适宜技术,并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动员群众主动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农牧厅、林业厅有关文件精神,积极推广中药材种植,综合我县气候、自然、地质等条件,选择适宜生长的中药材品种进行种植,至目前,我县共有三个品种的中药材得到推广,在全县沙漠地带种植肉苁蓉1.2万亩,在鸭暖乡小屯村七社种植枸杞子1000亩,在五泉林场种植甘草400余亩,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对推广普及中药知识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进一步营造浓厚中医药文化氛围,104、建议省市有关部门加大对卫生政策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惠民政策得到及时、足额落实。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继续巩固改革成果,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以取消以药补医机制为核心,以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完善补偿机制和绩效考核及提升服务能力等为切入点,深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不断强化县级公立医院在承担基层基本医疗服务方面的重要功能,力争在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要进一步抓好工作落实,务求医改取得实效,务求医改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群众。

篇6:香县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大全

近年来,香格里拉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三个至上”指导思想,认真贯彻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加强管理,完善司法公开、民主机制为重点,不断拓宽视角,丰富管理内容,创新管理方法,着力拓展司法功能,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在量刑规范化改革、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人民陪审员制度、司法公开以及执行体制的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从总体上说,香格里拉县的改革工作呈现出开局顺利、进展有序、成效初显的良好局面。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深化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的一系列工作方案,成立了由主要领导负责的工作机构,及时制定实施意见和工作方案,并采取有力措施抓好牵头和协办单位的落实工作。坚持司法公开制度,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明的思想,提高执法工作透明度,拓宽人民群众监督渠道,实现“阳光执法”,自觉接受公众监督。不断提升了全县政法队伍整体执法水平和质量。做到深化审务、检务、警务制度改革,确保政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侦查权和执行权。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司法政策,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立面,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更加注重民事案件、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调解工作,努力做到案结事了,促进社会了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香格里拉县在司法体制机制改革中,出台了《关于构建

1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的实施意见》,成立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委员会,在县、乡两级设立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立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调对接”的工作体系,努力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有效化解了一大批矛盾纠纷。创新建立县际边界协作机制。积极探索司法行政交流合作、边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建立了边界矛盾排查、纠纷调解和交流协作工作机制,对协作区域内发生的适用人民调解的各类民间纠纷,及时通报并组织力量进行调解。

在工作中,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夯实基础创造社会和谐稳定。一是扎实抓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健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日常排查、集中排查和专项排查,认真研究各类矛盾纠纷的发展规律,动态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底数,做到调解优先,把矛盾化解放在第一位,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专业性调解、轻微刑事案件和解五位一体的化解矛盾机制。二是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树立命案必破的理念,始终保持对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杀人、绑架等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的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两抢一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继续开展“扫黄打非”和打击赌博、诈骗、制假贩假等专项斗争;坚决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对不符合社区戒毒条件的吸毒人员一律实行强制戒毒,加大社会治安重点地区排查整治力度。三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建

设。筑牢创造社会稳定工作第一防线。要切实加强乡镇综治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

上一篇:有关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下一篇:给主办方的感谢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