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

2024-04-18

有关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精选4篇)

篇1:有关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

(一)新闻广播电视理论与历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舆论学2、第四媒体3、新闻网站4、“竖三民”报5、拒检运动

二、简答题

1、简述社会注意新闻事业党性原则的内涵。

2、简述《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面对改革开放的实际谈谈对“新闻真实”的认识。2、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的新闻伦理思想。3、试论延安《解放日报改革的成果与历史意义。

(二)新闻广播电视业务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策划2、记者述评3、非线性编辑4、背景音响5、新闻广播节目

二、问答题

1、简述录音报道与现场报道的区别,以及二者各自的优势与局限。

2、简述广播专稿接听知规律提炼和表现主题的要求。

三、论述题

1、结合广播(或电视)新闻实践,谈谈隐性采访的特点及应注意的问题。

四、新闻作品分析

结合《一场不寻常的交通肇事**》论述连续报道的特点,并分析该报道在舆论监督的特色。(亦可指出不足之处)

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

新闻业务部分

一、名词解释

1、录音评论

2、现场直播

二、简答

简述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有哪些?

三、论述

何谓新闻谈话节目?其特点及制约谈话节目成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广播(电视)新闻谈话节目发展的看法。

新闻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时务文体

2、爱德华。莫罗

二、简述

简要回答英国广播公司(BBC)广播体制的特色。

三、论述

试述反“客里空”运动的经过和意义,对我们今天做好新闻工作有哪些启示。

新闻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新闻批评

2、新闻手段

二、简答

简述资本注意新闻自由的实质。

三、论述

试论述我国社会注意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电波战

2、新闻理论

3、新闻事业

二、简答题

1、我国媒介批评研究的背景

2、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性质、任务、地位

三、论述题

新闻事业以社会效益为最高准则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体裁

2、消息头

二、简答题

社会新闻的由来、特点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晋绥日报》

2、路透社

3、徐宝璜

二、简答题

1、《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的创办情况、宗旨、特点

2、延安新华广播电台的创建情况

三、论述

邹韬奋从事新闻活动的事迹,以及对我们现在的启发、意义。

研究生入学考试新闻试题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客观性

2、舆论监督

二、简答题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三、论述题

谈谈当前新闻界“三项学习”的重要意义。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集纳

2、社会新闻

二、简答题

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

三、把1000字的新闻稿改写成一则500字的消息,要求用倒金字塔法。(30分)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炉边谈话

2、反“客里空”运动

3、梁启超

4、爱德华。莫罗

二、论述

《新青年》的报刊活动及意义。

考研新闻学基础试题新闻理论新闻理论

一、名解

1新闻价值

2《报刊的四种理论》

二、简答

1事实对新闻传播者的制约。

2新闻事业实现舆论监督功能的方式有哪些。

三、论述

1联系实际,谈谈新闻事业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新闻史

一名解

1《新莱茵报》

2林白水

二简答

1简述十月革命前列宁的办报活动。

2简述“新生事件”的经过。

三论述

论述19世纪外国人在华办报的经过及其影响。

新闻业务

一名解

1广播传播符号2谈话节目

二简答

1现场报道对新闻记者的要求2网络新闻标题的特点。

三评析题,就《解放日报》的一则消息按照消息和新闻传播的特点,分别从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四部分判断其优、缺点。

新闻学考研基础试题

新闻理论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新闻学2、新闻政策

二、简答:(10分/1)

1、资本主义新闻事业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区别2、新闻真实性的内涵

三、论述:(20分)

毛泽东的一段话关于“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观点阐述

新闻史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苏报”案2、邵飘萍

二、简答:(10分/1)

1、简述20世纪代我国广播电台的创办情况2、简述《新青年》对新文化运动的贡献

三、论述:(20分/1)

论述廉价报刊的创办和意义

新闻业务部分(50分)

一、名词解释:(5分/1)

1、编辑方针2、同期声

二、简答:(10分/1)

1、主题设计的内容以及与主题先行的区别2、电视述评与报纸述评的区别

三、写作题:(20分)

两篇稿件,根据内容写消息.要求:双行标题,消息头和导语要规范,标出主标和副标.材料是:有关鸟巢工程钢结构卸载,引用的北京娱乐信报和北京晚报的消息.

考研新闻学基础试题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

1、五个根底

2、新闻手段

二、简答题

1、新闻事业反应舆论的两重性。

2、新闻事业联系群众的方式。

三、论述题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请阐述你对于这一段话的理解。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

2、星法庭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二、简答题

1、略述《人民之友报》的创办情况及意义。

2、略述《申报》创办初期在新闻业务上的改革。

三、论述题

论述19之前报刊思想上的发展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广播通讯

2、公共广播电视

二、简答题

1、采写经验性新闻的要领?

2、什么是新闻体裁?广播新闻体裁包括哪些?

三、改写消息

要求:将一篇新闻改写成500字左右的消息,题目自拟。

新闻学基础试题考研真题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约翰?威克斯2.反“客里空”运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普利策对美国现代新闻事业的贡献。2.简述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媒经营的主要观点。

三、论述题(20分)

新闻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社会责任论2.媒介公信力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新闻与宣传的联系与区别。2.简述新闻传播过程中受众对传播者的制约作用。

三、论述题(20分)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西方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实践的认识与评价。

新闻业务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平面媒体编辑在版面中使用新闻照片时应注意的专业要则。

2.简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类型。

二、论述题(15分)

谈谈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基本类型(试结合实例)

三、应用题(15分)

最近,“时评”这一现象引发了争议。有论者尖刻地批评这是一种“脑残”文体。当然也有不少人肯定这一文体不可替代的价值。这些讨论凸显了这一文体对于社会的独特意义,显示了其影响力已经不可忽视。时评目前已经成为报刊等传统媒体的重要部分,也是社会舆论的重要部分。不论是传统的主流报刊,还是近些年流行的都市报刊,现在都高度重视言论的社会影响,几乎都有专门的时评版面,也有一些时评人开始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众的欢迎。这说明无论是报刊本身的选择,还是读者的需求,时评的流行都已经成为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时评是对于社会现象的快速反应,也往往是从一个具体的事实例出发对于社会趋势的分析。不少时评能够切中时弊,表达公众的意见,反映民意的走向和民生的现实要求,对于社会有相当积极和正面的影响。同时,时评也是传统纸质媒体和互联网“打通”的成果。一些互联网上的“网评”,由于其特色而成为了报刊争相的对象。而报纸上的“时评”,如果有影响力,也会在网络中形成转载和跟帖的风潮。而一些网络评论的写作者也由于其文字清新或辛辣而被传统纸媒所借重,成为专栏作者。这样在网上网下形成了相互支撑的互为掎角之势,极大地拓展了言论的空间,对于社会充分了解公众的意见有极为正面的价值。

中国社会的剧烈变化造成了价值观和生活形态的快速变化,经济情况和社会趋势的变化也相当迅速,所以公众对于快速反应的时评有着强烈的需求。时评往往价值观明确简单,对于问题的看法直截了当,是一种充满了“确定性”的文体。这对于公众在复杂生活中寻求某种确定性是有相当的帮助的,也对于公众确立自己的`价值判断,参与公共事务有相当的意义。因此,简单地否定时评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而且一些否定时评的言论其实也是被当作时评发表的,这其实也说明了时评的价值和时评作者们对于社会的贡献。

但时评当然也有明显的局限。我想时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由于时评多数是由一些时评人写成,他们对于时评文体有很好的掌握,但对于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过于简单化,往往倾向于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方式,以及只求痛快淋漓、不求客观理性的策略。时评具有网评般的尖锐犀利,也有网评的一清二白。时评往往从一种情绪化的角度来观察问题,以网络博客和跟帖的风格来理解事物,常常结论来得过快过大。期望见微知著,却难免无限夸大;期望深入浅出,却难免过甚其辞。这样的文体风格对于一望而知的丑恶现象进行抨击和鞭笞是有所贡献的,但对于今天所面临的复杂多样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各种矛盾纠结的多重现象的复杂性的认识,却难免缺少客观理性的态度和具体入微的分析。其次,时评往往缺少第一手的资料和对于社会问题的切实观察。往往仅仅依靠一些网络中或媒体中的报道来发表意见,于是容易捕风捉影,过度引申,往往和实际情况有相当的距离。这可以说是时评当下所表现的明显弊端。时评往往可以帮助宣泄公众的情绪,却无助于公众对于事物复杂性的深入体察和理解。

有这样的弊端,其实是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并不应该简单否定时评的贡献。现在所需要的是时评空间的进一步扩大。如《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中有弗里德曼这样的名记者,也有克鲁格曼这样的大学者。像记者这样接触第一手现实材料的人写出的时评往往有强烈的现实感,而学者是术有专攻的专家,对于问题的复杂性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可以让更多的记者和学者加入到时评人的行列之中,这样,时评就有了更多的不同意见的相互参照和相互对话,显然有利于时评的多样化和丰富化。当下时评的问题不是应该做“减法”,让现在的时评压缩,而是要做“加法”,让更多的不同的人来写时评。这样,社会舆论的空间才会扩展,而舆论的理性和客观才可以实现。

篇2:有关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

一、名词解释

1、新闻的客观性

2、舆论监督

二、简答题

新闻自由的相对性和具体性

三、论述题

谈谈当前新闻界“三项学习”的重要意义。

新闻业务

一、名词解释

1、新闻集纳

2、社会新闻

二、简答题

消息、通讯、言论三者之间的差异。

三、把1000字的新闻稿改写成一则500字的消息,要求用倒金字塔法。(30分)

新闻史

一、名词解释

1、炉边谈话

2、反“客里空”运动

3、梁启超

4、爱德华。莫罗

二、论述

篇3:有关将新闻稿改写为消息

1.1 音频新闻的概念

在全媒体新闻报道中, 音频的运用有两层含义, 一是运用音频符号传播新闻信息, 二是在新闻报道中运用各种新闻音响。

从广义上说, 音频新闻就是利用声音手段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的报道, 它可以是一般的口播新闻, 也可以是包含了各种新闻音响的音响报道。全媒体环境下, 新媒体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媒体的声音传播转瞬即逝、不可保存等缺点, 并且带来了音频新闻与其他新闻形式相结合的各种可能性。这不仅有利于音频新闻的发展与创新, 也为全媒体新闻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1.2 音频新闻的主要类别

音频新闻是对传统的广播新闻的继承与发展, 很多网站的音频新闻直接来源于传统媒体, 因此, 在题材分类上, 一般还可以沿用传统的广播新闻的分类, 包括:

1) 音频消息:

是网络音频新闻中普遍的.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它是由播音员口播的消息稿件。

2) 音频通讯:

是与报刊通讯类的一种体裁, 也是口播的通讯。于述叙、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它的容量较大, 不仅可以记事, 还可以写人。它的形式灵活、手法多样、极富情节性。

3) 音响报道:

是带有新闻音响的报道的统称。包括录音新闻、现场报道、录音专访、录音通讯、录音特写、录音评论录音剪辑等。

2 音频新闻导语的撰写

消息作为全媒体环境下音频新闻中的基础, 也是重中之重, 写好了消息, 能够给今后广播从业者积累业务经验, 撰写后续的深度报道, 奠定非常好的根基。

2.1 音频新闻的导语概述

1) 音频新闻的导语是什么。

导语是综合录音报道的介绍、开场白, 音频消息导语虽然三言两语, 却是整篇音频消息的精华或引子, 是音频消息很重要的开头。导语是否撰写的好, 甚至能够引导受众作出是否继续收听的决定。

2) 音频新闻的导语基本元素构成。

(1) 报道内容。综合所要播报的内容, 找到核心词汇, 录音报道一开始就应该抓住听众的注意力, 在把握音频消息主要内容基础之上, 讲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最好能够一两句话概括全文。

(2) 为什么这篇报道很重要。导语应该告诉听众这篇报道与什么有关, 为什么听众应该听下去, 能够获得那些有用信息。

(3) 谁的报道。为表明身份, 证明权威, 音频中即标注上你的名字。

2.2 如何撰写音频新闻的导语

1) 优秀导语特性分析。

了解音频新闻导语撰写的基本要素以后, 剩下就是如何通过音频素材中的视觉形象再现新闻事实, 在声音中要表现视觉感, 这就需要导语的刻画和描写了。优秀的导语, 其共同特性都是能够表现栩栩如生的形象和令人难以忘怀的场景, 一般具有较强的可听性和可信性, 更能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让听众获得丰厚的美感。

以第23届中国新闻奖获奖广播消息的导语为例:

(1) 强化现场感, 直播感。

生动再现新闻事实的现场, 在撰写时就要注重音频消息导语的在线直播感。利用现场声, 不仅使人感到扑面而来的环境, 并且具有极强的感染力。荣获一等奖的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广播消息《万里长江第一条过江地铁今天运营》导语是这样开头的:

(播音员) 今天 (12.28) 上午十点, 长江第一条过江地铁——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开始运营。请听记者刘群、赵阳采制的录音新闻:

记者:武汉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开通仪式的会场设在汉口中山公园站。很多市民都早早来到这里, 准备亲眼见证令人激动的时刻:

市民:我早晨八点钟就来了, 高兴、高兴!

市民:感觉蛮幸福, 很幸福!蛮自豪啊!

(现场声压混)

该消息的导语给人以形象、具体、简洁的感受, 具有较强的画面感, 现场感。

(2) 恰当运用可听话语的特写。

音频消息重在叙事, 但不可避免还是会涉及人物, 那么通过人物的可听话语, 进行特写式的描述, 选择局部性与典型性的某一方面加以描写, 充分发挥听觉与视觉的作用, 能够显著提升受众对广播消息的可听度, 进而通过声音完成对现场画面的描绘。

获奖作品内蒙古人民广播电台消息《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导语是这样的:

(大会现场同期声) 第三十六届世界遗产大会执行主席埃莱奥诺拉·米特罗法诺娃女士英文讲话。

(记者从会场用手机发回的连线) 各位听众, 我在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的现场。就在刚刚, 也就是莫斯科时间18点23分, 北京时间22点23分, 我所在的圣彼得堡市斯莫尔尼宫会议中心会议厅内, 随着本届大会执行主席埃莱奥诺拉·米特罗法诺娃敲响手中的小锤, 现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中, 中国元上都遗址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至此, 元上都遗址成为我国第42处世界遗产。这更是内蒙古自治区世界遗产零的突破。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 代表参加本届大会的中国代表团此刻正在发言。

当地时间2012年6月29日18点23分, 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市斯莫尔尼宫会议中心, 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大会执行主席敲响了手中的小锤, 宣布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有幸在现场见证这一历史时刻的记者, 提前就用手机连线直播间, 把这激动人心的好消息通过电波直接传给了千万听众。因提前做了案头准备, 在现场记者还顺利采访到出席大会的内蒙古代表团团长、自治区副主席刘新乐和正蓝旗人民政府副旗长道日那等相关人员, 使该报道更为完整, 更具传染力和渗透力。

在这篇导语中, 记者利用身在现场的便利, 重点抓住了宣布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这一特写段落。一方面因为是英文开头, 所引起的注意力和现场感马上提升, 受众对声音的新鲜度增强;另一方面, 所播报的其实还是我们熟悉关注的国内事物, 熟悉的景点经由国际化的场景渲染, 立马增加了播报的层次。

2) 实际操作过程中注意事项。

(1) 在动手制作综合录音报道前应该把导语写好, 这样能帮助你明确报道的主题和重点。新闻报道始终是最重要的内容, 所以要决定你的报道重点是什么。写出导语的初稿, 经常回头检查一下是不是离题了。

(2) 音频新闻导语中学会多用动词, 有的音频消息导语不可能给人视觉性的享受, 则可以采用“分镜头”的写作方法。具体说来, 就是善于运用动词, 叫事物“起死回生”, 活泼起来。这样不仅能准确地提示和评价新闻内容, 还能以鲜明生动的形象牢牢把听众吸引住。

(3) 写出基本介绍后, 在播放你的报道之前由主持人念出来。在全媒体环境下, 音频新闻如果通过其他平台进行传播, 一般导语的文字也会作为介绍出现, 所以一定要注意你的拼写和行文不要出错。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 随着新闻的信息含量越来越丰富, 人们对信息了解的需求越来越多元, 呈短、频、快趋势, 音频新闻成为全媒体新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客观上提升了人们对音频新闻撰写的要求, 如何写出“有声有色”的音频新闻稿, 如何安排音频素材的结构, 真正实现全媒体环境下音频素材新闻的整合, 从音频上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全媒体,音频新闻,新闻导语,中国新闻奖

参考文献

[1]王艺霏.广播新闻写作的切入点[J].记者摇篮, 2013 (6) .

[2]孙辉.广播新闻导语的通俗化[J].魅力中国, 2008 (11) .

篇4:如何将材料改写成新闻短消息

根据发生事件的特点和新闻价值,消息一般又分为简讯、短消息和长消息。

简讯:即用三言两语简要报道新发生或新发现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这类报道的内容要求单一写作。一般不分段,既没导语又不必交代背景,只求简单明了地告诉读者某时、某地发生了某件事。字数一般在100字以内。

短消息:是用简洁的文字把最新而又有意义的事实报道出来。一般的短消息,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有的短消息,也没导语,但是它比简讯、快讯要写得具体。字数一般200字左右。

长消息:则用较多的笔墨深细地报道新闻价值较高的重大事实。此类消息的写作有导语,还要交代必要的背景,主要是报道重要会议、重大事件或成就及介绍先进经验等。字数一般500字以上。

对考场小作文写作而言,新闻消息写作一般要求写作新闻短消息。它的呈现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把长消息改为短消息;一是给出事实的记叙或陈述材料,要求据此写作一则新闻短消息。我这里只讲第二种,如果熟练掌握了新闻短消息的写作,实际上也就解决了如何将长消息改为短消息的问题。

我们先看下面这一则材料:

2015年9月14号上午10点左右,我开车回南京中山北路283号居住的小区。由于小区道路施工,比较拥挤。我开车速度很慢。但就在我快驶到一个背双肩包的老外身边时,对方突然双手撑着车前盖,跳了起来拍打我的车子。我摇下车窗说干什么神经病啊。没想到,老外突然拿起路边扫帚,从车窗中伸进来打我。由于事发突然,我系着安全带,无法抵挡。我就停下车,解开安全带拿着留在车上的扫把追了上去,想跟他论理,没想到老外突然大打出手,将我打倒在地。事情经过就是这样的。后来听派出所民警说,打我的这名老外叫马克,是南师大附中的一名外教。他说我当时朝他按了喇叭,使他受到惊吓,还说当时我把车窗摇下来骂他,他听不懂,有点气愤,他就动手了。听不懂怎么知道我在骂他?我当时不仅没有按喇叭,更没有骂他,这个可以调看当时该路段视频。就算我习惯性按了喇叭,他就可以这样嚣张,动手打人吗?

这是发生在江苏南京的一起老外打人事件中中方当事人的陈述,这位先生姓高,后据警方调查,高先生的陈述基本属实。如果你是一家都市报的记者,报社要求你就此写一则200字左右的新闻登在第二天的报纸上,你怎么写?

显然,这里要求写的200字左右的新闻是指新闻短消息。

在写作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新闻的要素。

新闻有六要素,即通常我们说的五个“W”和一个“H”。——什么事(What,何事)?谁被牵连到这个事件之中(Who,何人)?这个事件是什么时候发生的(When,何时)?是在什么地方发生的(Where,何地)?为什么发生这个事件(Why,何故)?再加上一个H (How,怎么样)。

针对高先生的陈述,我们将这些要素拎出:事情是一个小车司机被打,牵涉的人有被打者司机高先生和打人者外国人马克,发生时间是2015年9月14日上午10时,地点是南京某住宅小区,起因是司机高先生按喇叭使马克受到惊吓,结果是马克动手打了司机高先生。

这样的事情在中国的城市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报社为什么单独对这一件进行报道,这说明这件事具有它的新闻性。

接下来我们就要找准它的新闻点。

新闻点一般就包含在新闻要素中,是有别于我们司空见惯事件中最吸引人的关注点,是值得“报道”的有意义的事实,重要的事实。在上述要素中我们一梳理,就不难发现,它的新闻点就在于作为教师的老外,居然在中国为一点小事粗暴地殴打一名司机。

短消息写作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含背景)三个部分。

新闻要素和新闻点都找出来了,我们就可以进入拟题和导语、主体的写作。

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是对新闻事实与中心思想的高度概括和浓缩。从事实出发,我们可以对内容加以概括评价拟出这样一个标题:

因喇叭声 南京一老外粗暴殴打中国司机

其中喇叭声、老外打人是新闻事实概括,粗暴是对老外行为的评价。

導语是一则新闻里最有价值、最精华部分的概括。通常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揭示新闻的主题,使读者对新闻内容先有一个总的印象。

对短消息来说,导语最好只用一句话浓缩最重要的新闻事实,使读者看了导语后,即使不看下面的新闻,也能基本了解报道内容。同时既不能和标题重复,又要为后文留下余地。

就这一则材料,导语用简明的文字概括介绍新闻的主要内容即可:

昨日,南京市民高先生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被一名外国人打伤。

标题和导语写好后,就进入主体的写作。

消息的主体,就是导语之后、全篇至末尾的那一部分。消息的主体主要担负着两大任务:一是解释和深化导语;二是补充导语所没有涉及的新事实。第一项任务实际上是对导语所涉及的,主体部分必须进一步提供必要的细节和有关材料(包括背景),以便受众对新闻事实有更清楚更具体的了解。第二项任务就是要求主体补充导语尚未涉及而又应当涉及的内容。使新闻的几个要素齐备,以便使受众对消息的主题和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比较深刻的理解。

这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的新闻要素涵盖的部分。我们可以作如下简明扼要的事实交代:

事情发生在昨日上午10点左右,高先生开车回中山北路居住的小区。就在高先生驶过一个老外身边时,老外突然双手撑着车前盖拍打高先生的车子,并在走出几步后又拿起路边扫帚,从车窗中伸进去打高先生。高先生急忙停车并追了上去,想跟他论理,没想到老外大打出手,又将高先生打倒在地。据悉这名老外名叫马克,是南京某中学一名外教。之所以打人,他声称是因为高先生当时朝他按了喇叭,使他受到惊吓。

这样,一则完整的新闻短消息就完成了。

因喇叭声 南京一老外粗暴殴打中国司机

本报9月15日讯 昨日,南京市民高先生在开车回家的路上被一名外国人打伤。事情发生在昨日上午10点左右,高先生开车回中山北路居住的小区。就在高先生驶过一个老外身边时,老外突然双手撑着车前盖拍打高先生的车子,并在走出几步后又拿起路边扫帚,从车窗中伸进去打高先生。高先生急忙停车并追了上去,想跟他论理,没想到老外大打出手,又将高先生打倒在地。据悉这名老外名叫马克,是南京某中学一名外教。之所以打人,他声称是因为高先生当时朝他按了喇叭,使他受到惊吓。

短短的一条消息看起来简单,其实包含了作者的精心构思,我们在写作中要注意的是:

1、消息报道的对象是“事”,不能用记叙文的拟题方法。消息的标题既要表明报道的中心事件,还要反映出事件的特征。不能像记叙文那样以“人”拟题,也不能虽以“事”拟题而无特征。比如“高先生开车被打记”“鸣笛引起的纠纷”就不是很理想。

2、消息的导语和记叙的开头不一样。记叙文也有“六要素”,但那是对全文而言,在文章开头并不要求全面具体。如:“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一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枣核。”(《枣核》),时间要素不具体,也没有指出主要事实。消息的开头则要求指出主要事实,最好有三种以上的要素。比如什么时间、什么人干什么事,或者什么时间、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

3、消息叙述的人称角度有特殊的要求。消息对客观性、明确性要求很高,要考虑涉及的读者范围,一般要求从局外人的角度、选用第三人称来写。报道内容中的人、单位、行政区,一般不用“我”“我们”等代词,而应直接使用其名称。如:不能像记叙文那样,写成“我”“我校”或“我们”“我们县”等。

上一篇:追记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刘家明同志下一篇:县深化改革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