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2024-05-07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精选16篇)

篇1:《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本节是数学实践活动课,通过探究如何确定邮资。如何根据信函质量。支付邮资等活动,让学生熟悉。了解并巩固所学的种族和知识,培养学生调查能力。收集处理信息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1培养学生调查能力,收集信息能力

设计课前调查活动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自己去发现与数学有关的事件,初步感受我国的邮政资费等情况,从而培养学生的调查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

在教学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形式探究国家确定每封信函应付的邮资的.要素等,让学生根据课前查阅资料进行信息处理,进行思考比较,让学生逐步了解邮票的作用和类型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

在教学时通过操作。讨论。类比联想。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等有效展开智力活动,促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方法的探寻过程中去。

篇2:《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王二景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是小学数学中最后一个教学内容,根据以往的考试经验及大纲要求,这个内容是不会纳入到考试当中的。虽然考试不会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我还是会把方面的内容传授给学生。我一直希望我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下,开动脑筋,爱上数学,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

我用课件出示了教材上资费表,让学生观察表中数据,然后在小组中交流讨论表中数据的理解。在我巡视过程中,我认真听取了学生对“首重”和“续重”,“本埠”和“外埠”词语的理解,多数学生不理解或是不敢很肯定的解释这几句词语。当然也有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这只是少部分。果然,当我让学生把讨论结果进行汇报,举手者寥寥。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了,接下去内容就可以顺利开展了。

我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把信函质量是45克且寄往外埠,需要贴多少邮资及怎样贴邮票这个问题。在我的巡视指导下,绝大部分学生都能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是解决质量是400克寄往本地的信函如何确定邮资及如何选择邮票。这个问题解决起来难在续重和首重的邮资如何算,如何结合起来。从学生的状态来看,大多数学生可以理解和解决。

反思这节课,我都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交流、思考、独立解决,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比较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这节课的关键点是点拔对几个关键词的理解,当这几个关键词理解后,我就不再多说了,都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动口去汇报。整节课的效果是比较好,重点突出,难点有效的突破。

篇3:大学数学课程教学问题的反思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数学课程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 这些课程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科学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大学数学的教学状况不容乐观, 一直以来存在的一些问题仍十分突出, 如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等。这使数学课程既没有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预期的提高, 也没有对专业课的学习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从目前我校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 从课堂教学的角度, 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反思, 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二、当前我校大学数学教学仍然存在的主要问题

1. 观念问题。

20世纪以来, 数学对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和各门学科的进步都起着前所未有的作用, 但人们对数学的认识普遍远远落后于实际。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的数学科学现状和未来方向委员会主席B.E.ruvid说:“很少有人认识到被如此称颂的高技术本质上是一种数学技术”, 在我国更是如此。现在我们对数学教育的认识还是过多倾向于“工具性”的理解上。由于过分强调“专业教育”, 所以数学的教育就是“为专业服务”, 忽略了数学在培养人的素质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 教师问题。

当前数学的教学方式主要还是教师“注入式”教学, 学生“接受式”学习。教师每次上课基本按照复习上一节的内容、引入新课、讲解本节内容、提问、分析、练习、小结的模式进行。这种一次又一次枯燥的机械训练, 不仅单调乏味, 缺少活力和感染力, 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 很难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3. 学生问题。

和同一层次学生相比, 如今的学生质量已大不如以前。现在的学生普遍养尊处优, 缺少克服困难的精神, 对数学畏难心理较重, 问题稍微复杂一点, 计算繁琐一些, 学生就等着老师来做, 依赖性较强。学生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缺陷, 心浮气躁, 过分重视计算, 不注意思想方法的理解和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虽然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数学很重要, 但不知数学有什么用也不知怎样用, 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对大学数学教学问题的反思

尽管关于上述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很多, 但是问题依然存在, 可见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较大偏差, 所以在这些问题上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当然这不仅仅是教学方面的问题, 还有学生自身、教学管理和社会风气等方面的原因。这里仅从教学的角度来讨论。本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还是有可能使问题得以解决:

1. 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毕竟是教学的实施者和引导者, 他们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和课堂教学。在教学理念上, 教师首先要密切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还原数学来源于实际的本来面目, 让学生感觉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其次, 要注重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用到的数学知识并不多, 但所受的数学训练, 所领会的数学思想方法, 却无时不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只有促使学生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才能让学生受益无穷, 真正发挥数学的教育作用。

2.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

大学数学对理工科专业课学习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生的专业素质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他们的数学素质, 数学素质达不到要求, 专业素质也就无法达到预期的高度和深度。学生毕竟年轻, 视野有限, 不可能深刻认识和体会到数学对自身素质潜在的巨大影响, 但是作为教师, 至少可以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以下几个重要方面: (1) 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说的就是数学对培养严格的逻辑思维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尽管大多数学生将来不会成为数学工作者, 但是思维的严谨性和周密性作为一种重要素质对他们将来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是需要的。 (2) 培养创新精神。数学是人类理性文明高度发展的结晶, 体现出巨大的创造力, 是人类创新的锐利工具。无论是数学知识的应用还是发展, 都需要研究新问题, 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恰如其分的分析,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没有现成的答案可循, 需要创新。学习数学知识, 应用数学知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之一。创新精神对我们每个人、每个行业都是不可或缺的。 (3) 培养科学的态度和精神。数学追求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数学研究的对象必须是准确无误的概念, 作为推理出发点的命题必须清晰、确定, 推理过程的每一步都必须明确可靠, 容不得半点含糊, 整个认识过程必须前后一致而不允许自相矛盾。正因为如此, 数学成为人们一种典范的认识方法, 帮助人们正确地、客观地认识事物。学习数学的过程不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科学态度, 而且体会到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勇气和不怕困难、锲而不舍、坚持真理、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难能可贵的。

3. 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是我们教师最应该反思的问题。如果说大学数学的深奥和抽象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 那么机械的“灌输教育”确实无法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爱因斯坦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永远胜过责任感”。如果一个人对所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无限的力量, 迸发出惊人的学习热情, 从而全力以赴、废寝忘食;而没有兴趣的学习, 就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目前, 我们数学教学的最大缺陷之一就是没有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极其抽象和深奥的数学课程来说, 一般很少有学生有浓厚的兴趣, 此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方法以及人格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影响。如果教师能改变单调的数学教学模式, 改进教学方法, 还是可以把学生吸引到课堂上来的。

(1) 丰富内涵, 充分展现数学的魅力。应该承认, 大学数学的高度抽象、严谨和极其广泛的应用决定了教学的难度, 也决定了很多学生望而生畏。数学的教学却让很多学生感到索然无味, 不能不说是我们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的教学内容通常拘泥于教材和教学大纲, 整堂课就是公式、定理和计算, 使数学看起来枯燥、乏味、刻板、脱离实际, 学生根本体会不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在讲清楚基本内容的基础上, 尽可能丰富其内涵, 引导学生挖掘数学内在的东西, 使数学知识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怎样展现数学的魅力呢?数学本身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和巧妙方法, 课堂上可以举出许多生动的引人深思的例子。例如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 可适当选择部分相关史料。如历史上著名的概率统计学家泊松、高斯、伯努利、切比雪夫、辛钦、费歇尔等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贡献;在讲微积分时, 可以举微积分在几何学、力学和天文学中大显身手的例子:人们用微分学理论发现了哈雷彗星;一些长期被人们认为束手无策的难题如瞬时速度问题、曲线长问题、曲线所围成图形的面积问题等等迎刃而解。在讲解线性方程组求解的问题时, 可通过一系列问题:方程组是否有解?如何判断?如何求解?目前的解法有什么缺陷?如何改进?等等, 让学生体会其中极其朴实、简洁而又巧妙、严谨的逻辑思维。还可以从学生的专业背景选择实例讲解数学的广泛应用。总之, 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正确认识数学, 真正做得启迪心灵、开阔思维、感悟真理、激发热情。

(2) 活跃气氛, 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在课堂教学中, 改变数学课堂就是无数的定理、公式和计算堆积的做法, 改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是必须的。还有一个对学生影响非常大的问题, 就是课堂气氛。我们都深有体会, 沉闷的课堂使学生感觉味如嚼蜡、兴趣索然, 对本来就难学、不愿学的数学更加提不起兴趣, 希望早点下课;而如果置身于轻松愉快的课堂, 情况完全不同。此时学生感到很开心, 心理没有负担, 即使课程再难, 也听得津津有味, 一节课下来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是所有学生都向往的, 所以教师在讲授数学知识时不必过于严肃, 语言可以轻松些、生动些、幽默些, 在引入问题时还可说些似是而非自相矛盾的问题, 制造轻松的氛围, 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学习。虽然不是一下就能学好, 但是至少心理上减轻了负担, 感觉数学没那么生硬、遥远和可怕, 愿意学习数学,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数学, 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四、结束语

要改变大学数学教学长期以来存在的问题, 不仅需要教师有很强的业务水平和强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还需要学生和教育管理工作者齐心协力、不懈努力才能完成, 正所谓“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摘要:大学数学课程是高等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 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起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大学数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很多, 但实际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依然存在, 如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以及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一直没有很好解决。因此非常有必要对实际教学进行反思。文章从课堂教学的角度探讨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

关键词:大学数学,教学问题,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袁功林, 王中兴, 朱光军.高等数学教法与认识[J].广西大学学报, 2009, 31 (2) :149-150.

[2]苏哲斌.应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探索, 2013, (1) :42-43.

[3]李大潜.漫谈大学数学的目的和方法[J].中国大学教育, 2009, (1) :7-10.

篇4:《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xiaoxue.xuekeedu.com

教师的进步首先从个人教学理念开始的,然后反映在每一节课中。数学思想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已经被提到重要的位置,修订版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把这一内容定为需要落实的基本教学重点之一,已经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相提并论,因此教师应首先从理念上去关注它给学生数学学习建构带来的影响与应用价值。本课设计首先关注的是对学生对数学统筹思想的引领,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统筹思想方法在邮票问题中的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为体现这一重点进行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引导,也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摒弃教学资源的负面作用,围绕教学主线展开教学。

现代课堂教学已被多媒体资源以及各种多样的教学手段所充斥,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总是过多地考虑如何应用教学手段达到教学目标,却缺少对学生如何学得更加轻松有效方面的思考。因此这样的设计往往在实践中给学生太多的学习信息而不利于学生明确学习重点,甚至引导学生脱离教学重点而进行了无关的活动。本课教学中虽然也创设相关的生活情境,但是紧紧围绕着怎么邮票的问题展开,使学生的思考不受到其他无关想法的牵制,学习和思考自然有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二、理顺合作与学习的关系,诱发合作学习的需求。

合作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水平与自我协调能力发展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并有利于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但脱离学生实际的合作只能是走过场的形式,给予学生只是说话的机会而不能真正内化为个体需要。在本课中教师并不急于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而是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到自己一个人不能完成展示想法的任务时,产生了合作的需求,进而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生有了对合作学习的认识,自然而且自主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方式,更能顺应课改所提出变革学习方式的要求。

三、有效的数学课堂应从“做数学”中把握。

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得是否有效是从学生是否学得有效所反映出来的。因此教师应该从理念上认识到这一评判标准,从而使自己的课堂家教学更加关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与能力发挥学得新知。而“做数学”的促学手段则更值得提倡。如展示邮票的方法时如果只是让学生说想法,学生的头脑中就会受到如何

xiaoxue.xuekeedu.com

措辞的影响,使得叙述条理不清;而如本课一般放手让学生用手掌去做去摆,不仅有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还通过做数学的过程使得思考更富有条理性,使得整个课堂充溢着理性学习数学思想方法的气氛,使学生在课堂中的自主学习活动更富有数学味和有效果。

篇5:《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设计

[课 型]:综合应用。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118、1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寄信买邮票的过程。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问题。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教学方法]:调查研究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观察邮票

问:你寄过信吗?见过这些邮票吗? 2.说一说。

(1)上面这些都是普通邮票,你还见过哪些邮票?

(2)你知道它们各有什么作用吗?交流后,使学生明白普通邮票面值种类齐全,可适用于各种邮政业务。3.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邮票中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邮票中的数学问题。

二、组织活动:[=+小学教学设计网+]

1、出示邮票相关的费用。(课本118页)问: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1)不到20g 的信函,寄给本埠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2)不到20g 的信函,寄给外埠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

(1)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2)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想:每重20g,邮资 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4.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1)不超过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

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引导列表描述。(课本119页)(2)只用时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

一张 :80分 1.2元

两张: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张:0.8×3=2.4元

1.2×3=3.6元

1.2×2+0.8=3.2元

(3)你认为可以读者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 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三、布置作业:

篇6:数学《邮票的张数》教学反思

其次,尝试让学生独立解方程。主要让学生理解1个x与3个x合并起来就是4x个,并会正确写出解方程的对格式。

最后,让学生反思列方程解决问题的过程。一方面积累列方程解决问题有经验,另一方面让学生养成反思、检查等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

篇7: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问题的反思

一、多媒体教学≠一节好课

案例:三年级的《可能性》教学片段

师:你们想做游戏吗?

生:想。

师:小组合作, 按要求在袋子里装球。

课件出示:

1、任意摸出一个球, 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任意摸出一个球, 摸出的不可能是红球。

3、任意摸出一个球, 摸出的可能是红球。

……

结果6组学生, 有4组学生没有看课件出示的要求, 就忙着开始装球、摸球, 课堂上学生争来争去, 展示时更乱七八糟。整节课多媒体课件就出示了这三个要求, 根本没有起到好的效果。

反思:

多媒体课件以绚丽的色彩, 生动的画面, 方便的操作, 为课堂教学创设生动情景, 带来丰富的视听效果,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在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帮助学生启迪思维, 理解感悟等方面更显示出极大的优势。因此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 特别是在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中, 无一不使用多媒体课件。个别教师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的去设计课件, 自以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是一节好课, 但不知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后才发现使用多媒体课件不如不用, 课堂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多媒体教学不能盲目使用, 要该用时才用, 作为教师, 要追求教学的有效性, 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获取知识。

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案例:六年级的《故事中的数学问题》教学片段

师: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的故事后, 问:曹冲是怎样称出大象体重的?

生说后师板书:等量代换——转化——化整为零

接着师课件又出示:狄多公主圈地的故事, 听完故事后, 师:四人小组合作, 用你手中的长方形纸或正方形纸当做牛皮, 想一想, 动手剪一剪, 狄多公主是怎样用牛皮圈出一个国家的?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了, 学生拿着纸, 不知道从何下手, 就连听课老师也不明白到底要学生合作什么?故事的内容与本节课的教学有什么联系?更不知怎样讨论交流?虽然经过执教老师的多次提示, 学生还是不明白小组合作的目的及内容, 最后执教教师自己说出了方法, 把纸剪成细条再圈。

……

反思: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合作和交流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 合理的调整丰富自己的认识, 获得数学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时, 应提出具体的目标和要求, 鼓励每个学生去探索, 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交流。让学生在互相启发、互相补充的学习活动中, 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 逐步形成创新意识。而这位执教教师在学生还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 也不知道将要合作学习什么, 怎样合作时, 就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从而导致冷场, 既浪费了时间, 又对教学没有起到作用。作为一线教师, 对合作探索内容的设计、要求的提出、呈现的方式、活动的展开, 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对哪些问题该讨论, 哪些问题不该讨论, 一节课组织几次讨论, 何时进行小组合作, 都要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才能进行合作探索, 才能有效地进行教学, 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形式, 认为一节课如果没有小组合作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

三、算法多样化≠一题多解

案例:一年级的《9+几》的教学片段

师:9+4=?

学生思考后指名说想法。

生1:一个一个的加, 等于13。

生2:把4分成1和3, 9+1=10, 10+3=13.

生3:把9分成6和3, 4+6=10, 10+3=13.

生4:用数数的方法, 从9再数4个数, 等于13.

师:同学们真聪明, 想了这么多种计算方法, 你们都记住这些算法了吗?

生:记住了。

……

结果练习时, 大部分学生还是不会做。

反思:

算法多样化的本质是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变学方法为主动构建方法, 让学生自主探索, 促进不同方法的产生,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并经历从独立探索具体的计算方法到交流选择简便、合理算法的过程, 从而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之间不同算法的价值, 不在于其数量, 而在于其“质量”, 这主要体现在算法本身是否能真实的反应学生的独立思考, 是否在计算中真正使用, 是否学生真正理解。因为每位学生的生活经验, 认知基础和思维方式存在着客观的差异, 他们学习数学的方法也不完全一样。这位执教教师没有真正领会算法要优化的理念“使学生认识计算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工具, 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什么计算方法更合理, 形成灵活的计算能力”。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打好基础, 作为教师, 要认真领会新课标的精神, 科学的确定教学目标, 把握好重点、难点, 认真设计每一节课, 特别是计算方面, 算法多样化是算法优化, 而不是一题多解。

另外, 课堂中还存在一些表演作秀、满堂发问、滥用评价、放任自流、牵强的联系实际等一些问题, 我们教师必须清楚,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要吃透教材, 备好每一节课, 做一个会上课的老师, 会研究的老师, 反思自我, 不断充实自我。

参考文献

[1]潘小明:《新课程理念的探索实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与反思》[M], 上海教育, 2009.10

篇8:《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内容: 邮票中的数学问题。(课本118页~119页的内容)

活动目标: 1、了解寄信买邮票的过程。

2、通过数学学习活动,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日常                  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3、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活动重点: 了解寄信买邮票的过程。

活动难点: 不同邮件的资费的标准。

活动方式: 小组合作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邮票图片以及实物(各种邮票)。

活动过程:

1. 活动一:

让学生观察邮票,实物观察普通邮票,多媒体展示一些特别的邮票。

通过观察邮票活动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些邮票的作用,导入新课。

2.活动二:

1)出示邮票相关的费用。(课本)

从表中你得到哪些信息?

如:①不到20g 的信函,寄给本省的朋友只要贴0.80元的邮票。

②不到20g 的信函,寄给外省的朋友要贴1.20元的邮票。

2)一封45g的信,寄往外地,怎样贴邮票?

①学生观察表中数据,计算出所需邮资。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思考)每重20g,邮资 1.20元,40g,的信函,邮资是2.40元。

3)不足20g按20g计算,所以,45g的信函,寄往外地所需邮资是3.60元.。

4)如果邮寄不超过100g的信函,最多只能贴3张邮票,只能用80分和1.2元的邮票能满足需要吗?如果不能,请你再设计一张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①不超过去100g的信函,需要多少邮资?

学生说一说各种可能的资费。引导列表描述。(课本119页)

②只用时80分和1.2元两种面值可支付的资费是多少?

一张 :80分 或  1.2元

两张:80分×2=1.6元/ 1.2×2=2.4元/ 0.8+1.2=2.0元

三张:0.8×3=2.4元

1.2×3=3.6元

1.2×2+0.8=3.2元

1.2+0.8×2=2.8元

③你认为可以为读者设计一张多少面值的邮票? 学生自行设计各种面值的邮票。看看多少面值的邮票能满足需要。

布置作业:

篇9:《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邮票的张数》是四年级学生学习方程这一单元的最后一个关于解方程的类型。在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利用四则运算关系及等式性质解ax+b=c这样的方程后,学生再进一步学习本课,就比较没有难度了。本课的重点应放在会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找到等量关系,并会用方程将等量关系表示出来。即会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课提供了三个数学信息和一个数学问题,学生要有会选择信息的能力,感受到只要利用其中两个信息,便能建立起一个等量关系。即姐姐的张数=弟弟的张数=180。本课题有两个未知数,一个是姐姐的张数,一个是弟弟的张数,要求学生能根据信息中两者的关系,把较简单的弟弟的张数,这一份设为x,姐姐的用 3x表示,就能将问题解决了。同时也体现了算法多样化,选择不同的信息,就会有不同的等量关系,然后列出不同的方程,但都能解决同一个问题。

本节课还应注意的地方是,第一次较完整地出现关于方程的应用题的书写格式,检验x是不是方程的`解也有另外的检验方法,如直接把得数代入题目中去检验,而不用在所列的方程中去检验,这样能更快捷地进行自查。

篇10:《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多种表现手法来制作邮票。

2.通过自己动手制作邮票让幼儿更多地了解邮票的作用。

3.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活动准备:

1.剪好花边的铅画纸、老师设计的邮票范例。

2.记号笔、油画棒(人手一份)、各种彩色纸、各种颜色、刻印工具、胶水、吸管,棉签调色盘。

3.集邮册3本。

4、知识准备:幼儿已经有了关于邮票的一些知识。

活动重点:

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手法来尝试制作各种邮票。

活动难点:

如何引导幼儿用吹画、刻印与粘贴结合来设计邮票。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前两天老师去邮局寄一封信,可是邮局的叔叔说这封信少了一样东西不能寄,请你们帮我看看到底少了什么?(出示信封)

这封信到底少了什么?(邮票)

你们知道邮票有什么用途吗?(寄信)

有的人喜欢把一些用过的和没用过的邮票收藏起来,有空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邮票很美可以欣赏)

老师今天也带来一些邮票,我们也来欣赏一下。

二、师生讨论

你看到邮票是怎样的?(有花边、有币值、有美丽的图案……)

刚才有小朋友看见邮票上有美丽的图案,和表示邮票价钱的数字,在邮票的旁边有白色花边。

这是邮票设计师们设计。;文.章出自屈,老师教.案网]如果你是邮票设计师,你准备设计怎样的邮票图案?

邮票的旁边有一条白边,我们在设计的时候也要留下一条白边,然后在邮票上写上中国邮政4个字,还要写上邮票的币值比如你设计的邮票是(100分)的,这样就像邮票了。

三、幼儿讨论自由选择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设计邮票。

老师在这时重点引导幼儿用什么样的内容和什么样的表现方法来设计邮票:可以以介绍我们常州的名胜古迹如天宁寺-----文笔塔----恐龙园----天目湖----茅山----家乡的高楼来表现。也可以用你喜欢的动物鸡----兔子-----恐龙----老虎----长颈鹿等来表现。或用棉签画花草----兰花----喇叭花---月季花----茶花----水仙花等来表现。或通过想象用吹画的形式来表现。也可用刻印粘贴相结合的方法来设计邮票。

幼儿作画,老师巡回辅导,重点帮助吹画组的幼儿和刻印组的幼儿如何设计漂亮的图案来表现邮票。

四、邮票展览会

1、小朋友把自己设计的邮票贴在展览区

2、带领幼儿参观邮票展览会,引导幼儿用优美的话来赞扬同伴的作品。学会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这节活动形象生动的向幼儿展示了邮票的特征,在活动设计上,我以认识邮票的用途特征,在观察讨论操作过程中,完成邮票制作,整个活动幼儿表现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回答问题踊跃,充分体现了幼儿主题性原则。活动不光要注意做好准备工作,还要根据幼儿年龄生理特点,灵活教学,不能让自己仅仅依赖于课件。整个活动虽然幼儿学习兴趣较大,但在实践操作中,幼儿之间差异较大,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手段来促进幼儿同步前进,让教学顺利进行,通过自我实践与反思,我相信我的课会越来越好。

篇11:《旅游中的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 在数学的学习方面已经有一定的基础, 生活经验也较为丰富, 如:购物、旅游等, 可以让学生扮演售货员、顾客进行购物等游戏, 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学习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还需进一步引导。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 其活动内容包括:租车、吃饭和购物三个方面的问题, 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 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处处需要灵活运用数学。课后我对该实践活动课进行了总结与反思, 使我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 只要我们重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 数学课堂将会变得更加有活力。

1 创设生活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在设计这节课时, 老师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比如:以“介绍菜单、让学生发现现实情境中的基本信息, 再进行合理的点菜、配菜、定价位”等情节, 对各个环节进行串联, 力求体现数学知识的生活化, 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生活的气息和挑战性。为学生创设良好、主动探索的氛围和空间, 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 使数学学习不再是枯燥无味、重复再现, 而是让每个学生都融入到了具体的情境中, 同时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2 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 要源于生活

在研究租车问题时, 教师先出示主体图, 让学生了解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然后小组合作采集、选择有用的信息并解决问题, 交流自己的方案, 讨论哪种方案比较便宜。在合理点菜这个环节中, 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学生争先恐后地想为老师点菜, 使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之中, 体会到数学是生活的需要。当学生解决了为老师点菜的问题后, 再提出“当你一家人旅游来吃饭时, 怎样点菜最合理呢?”,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思考, 实际上也是让学生经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思考问题, 然后合理做出决策的过程, 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3 不足之处

3.1 教学目标要真正实现知识、能力、态度的整合。

因此, 在教学的过程中还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在设计租车问题时, 没有考虑学生要有足够的时间研究各种方案, 因为要考虑坐车的人数和租车的价格, 对小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理解, 所以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真正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这点就失去了活动课实践性的意义。教师如果在备课前再细致些, 活动是为目标而设, 活动是以学生为本, 充分备学生, 那就会给学生预留更多的探究时间和空间, 这样目标达成度就会更高。

3.2 在设计一个快餐店情境图时, 要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将解决现实问题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但由于在表格设计时, 没有与现实生活真正联系起来, 要求学生写出菜名和价格, 既浪费时间, 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应该在备课时多想想何种方法既简单又有效率, 如我们可以采用具有南方特色的喝茶卡, 在选的项目做记号, 便于学生操作, 更主要的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 数学就在身边。

3.3 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创

篇12:镜子中的数学的优秀教学反思

要点介绍:

本课时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以后,能直观辨认对称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了解镜子中形成的像是对称的并且和实际的图形是相反的。是本单元的一个难点。具体体现在:学生平时经常照镜子,但不懂得镜子中的成像实际上跟我们是左右错位的。

解决策略:

在集备中,《镜子中的数学》的解决策略重点是认识镜子成像的特征,具体的做法是:举起你的右手照镜子,观察镜子里的你举起的`是那只手,从而认识镜子内外对称、左右相反,更好的感知镜子成像的特征。我觉得要使学生很好的感知镜子成像的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照镜子、玩游戏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知镜面对称的特征,从而认识到镜里的和镜外的东西是左右相反的。

活动过程:

1、我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镜子,同桌一起按下面要求实验,一起体验一下镜子中究竟藏着什么秘密:①把数学课本的封面对着镜子,看看镜子中的“数学”两个字的位置有什么变化?②举起你的右手照镜子,镜子里的你举起的是哪只手?

第一个活动同学们很快就有了答案,都能从镜子里看出两个字的大小是不变的,但字的位置发生了改变。第二个活动结束,一部分同学在汇报时提到镜子里面的像和自己是一模一样的,相同的。他们都没有意识到镜子里的像其实和自己是左右相反的,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对称的真正含义:对称图形是和原来图形相反的。确实我觉得对称很容易使人认为是相同的、一样的。

为了使同学们更好的理解镜面对称的特征,接下来我又组织了他们跟我一起玩游戏:“给我当镜子”,我对着镜子做以下几个动作:举起右手,举起左手;提起左腿;提起右腿;用左手蒙住右眼等,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镜子里的像和老师有什么不同,然后请同学们充当镜子,我又做一遍刚才以上的几个动作。通过游戏的进行,大部分同学都好像发现了当老师举右手时,他们举的是左手,老师提左腿时,他们提的是右腿,刚好是相反的,通过这一发现从而引导他们认识镜子中的像刚好和我们是左右相反的。

篇13:围棋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反思

围棋中的数学问题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当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借助棋盘,沟通自主探索、小组合作交流等手段,探索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然后在沟通交流中探索出封闭图形中植树问题的棵数与间隔数的规律,并在总结与验证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总之,教师把教学内容变为源于学生切身生活体验的,适合学生思考、探究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探究精神的,促进学生发展的信息资源,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动口、动手、动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精神。

篇14:《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知道数字可以表示不同的意义,理解数字与自己的生活有密切关系。

2.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字,体验发现的乐趣。

3.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正确认读0--9的数字。

2.环境准备:寻找、收集、记录生活中的各种数字;0--9的数字卡片一套;幼儿用书第26页《生活中的数字》。

指导要点

1.活动重难点:理解数字表示的不同意义,知道数字与自己生活有密切关系。

2.指导要点:引导幼儿寻找、收集、记录、发现数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及所表示的不同意义。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复习认读数字。

教师随意抽取数字卡片,幼儿认读数字。

2.说说生活中的数字:了解生活中的数字以及数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1)说说自己发现的数字。幼儿介绍寻找到的数字并说说数字所表示的意思?

(2)认识特殊的数字“119”“110”“120”“114”,请幼儿说说上述数字所表示的特殊意义。

3.讨论活动:知道数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提问:如果没有数字会发生什么事?(引导幼儿理解数字与自己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例如:没有班级门牌号会有什么不便?

小结:数字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数字可以表示联系电话,可以表示时间,可以表示成绩,可以表示地址等,生活中不能没有数字。

4.设计名片:数字的应用。

(1)幼儿自选纸张设计名片,要求正确书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

(2)与好朋友相互赠送名片。

评价要素

1.能否发现生活中的数字并知道其所表示的意思。

2.能否说出哪些数字对小朋友来说很重要,为什么?

活动建议

引导幼儿多方面发现、关注、了解生活中的数字。

教学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要生活化,课程要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并且《纲要》中科学领域这样的价值取向已清晰可见: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使儿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当前的社会已步入一个数字时代,数字已随处可见,并正日益显示出它无穷的力量。而生活在这一时代的孩子,也每天接触着出现在不同地方,发挥着不同作用的数字。

篇15:《邮票中的数学问题》优秀教学反思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反思

新版教科书根据初中学生年龄特点和新课改的要求, 提供了大量数学活动的线索和操作、思考的机会, 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这种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有利于把学生的思维从单一僵化的思维模式中解脱出来。新课程的改革, 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环境下的进步和发展。但是, 当前初中数学在实施新课改的实践中仍暴露出一些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值得反思。

一、新课程数学教学实践中若干反思

1. 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教学

新课程倡导问题情境教学, 注重实践和联系实际。但教学情景的创设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还要体现时代气息, 而且有些数学知识点很难从生活中取材, 如果硬要从实际出发, 就会损害学习者的科学思维能力。如因式分解就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 不必挖空心思找实际背景。因此, 也就引出了一些矛盾和困惑。哪些课应设立情境?如何设立情境, 如何兼顾知识的传递过程, 使学生轻松地融入吸收相关的数学知识?等等。这些都是对教师的一种新的考验。

2. 如何恰当处理教学中师生关系

数学新课程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种理论的提出, 使教师由主导者变为指导者, 教学过程中应尽量让学生通过活动观察、发现、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由局外人变为局内人。这种“以人为本”的立场有利于培养动手能力, 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可是, 相应地也出现了一些难题, 如怎样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如何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对于师生双方的适应和过渡, 以及教师的地位和社会观念都提出了挑战。

3. 如何合理安排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新课程倡导的主要学习方式。但是, 在探究安排中, 如果没有既定目标、没有铺垫, 学生就自主不起来;不能诱发求知者的求知欲望, 也就没有了意义。而且由于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 对相关旧知识准备有很高的要求, 如果存在个体差异, 个别学生基础不牢固, 可能会产生影响, 使探究流于形式。由此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如何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组织不同的合作方式?如何把握独立的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矛盾?哪些内容需要自主探索而不需要合作?这些都对教师提出了要求。笔者曾在一次探究教学的试验课上听课, 教师采用了小组讨论的教学形式, 当时学生们几人一组讨论得很热闹, 表面看似乎很有成效。但是, 当教师叫学生谈讨论结果时, 发言的学生谈的大多是个人意见, 没有小组意见, 完全没有发挥合作交流的作用。这种合作学习成了典型的形式主义。

二、有效运用新课标教学的对策

面对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 如何创新教学方式, 去体现新课标精神, 实现新课标目标。这是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结合实践分析, 笔者认为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1. 转变教学观念, 加强知识学习

传统的教学, 教师是至高权威, 学生很大程度上不过是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 而且是被动接受。为彻底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状态, 全面落实新课改精神, 教师应积极主动地解放思想, 真正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 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师生观, 正确对待教学中的失误, 虚心接纳学生的正确意见, 建立一种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 否则, 师生之间将会有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 学生也就不可能进行主动思维。其次, 要认识到教师的任务不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最后, 要不断学习, 摸索实践, 不断地通过反思和比较进行提升, 把新理念不断地内化为自身的思想, 以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

2. 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情境创设能使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使教师变得更有活力, 使学生兴趣激昂地掌握知识。在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的具体情况, 以问题、生活实际、历史故事等方式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或借助现代先进技术, 生动、形象地展示所教内容, 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热情。如在“轴对称”的教学中, 可创设这样的提问:“台球桌上, 选择怎样的路线才能使主球绕过障碍球而击中目标球”?这样的情境设计, 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节目, 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再如, 在初中几何中有关平行线教学时, 教师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列举生活中遇见的平行线。如黑板上下两边、道路上的斑马线, 直线铁路上两条铁轨等, 当学生举了例子时, 教师要转入下一题“看来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举手可得, 处处可见, 那么平行线又有哪些性质呢?”这就引导了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去探讨和学习教学中的内容。

3. 掌握个体差异, 实施探究学习

确定学生现有的实际水平与我们期望的目标水平之间存在多大差距, 是实行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 也是将新课标和教材要求转化为实际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师在掌握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 可分别采用个人探究、小组合作探究和全体探究3种探究形式。其中, 内容简单的课程可采用个人探究的方式;而如有50%以上的学生都觉得有困难的内容, 则可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比较难的内容则采用全体探究的形式进行, 通过集体的力量去解决。这样一来, 无论是对课程内容还是学生差异, 都有很强的针对性。可有效提升探究效果。

如在教学《正方形》时,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分发硬纸让各小组学生剪出形状, 折、剪、画、量各工序分工协作, 由小组长负责记录实验过程和讨论结果。学生动手期间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问题: (1) 正方形的4条边长有什么关系? (2) 正方形的4个内角有什么关系? (3) 正方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

教师的提问内容应有浅有深,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情况分别分配, 各个小组各不相同。如此一来, 各小组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知识结构的发现, 到讨论结束后, 学习速度慢的学生又能从速度快的学生那里得到启发和引导, 学习了新知识。实行差异教学, 能使每一组每一个学生的长处都能得到有效发挥, 有效挖掘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的闪光点。

4. 注重实践教学, 培养学生创造性

新课标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一根本转变对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要实现这一目标, 让学生实践中自主掌握有关知识与技能, 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对于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例如有这样一道题目:一张长30厘米, 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 在它的4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 若将其围成长方体后, 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这道题学生直接回答有困难, 若让学生亲自动手拿纸试验,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 理解起来就轻松很多了。而且, 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实践获得的知识不但使学生感到更有趣, 也掌握得更牢固。

三、结束语

新课程改革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意义深远而重大。作为一线教师, 任重而道远。在新课标教学中出现的困惑面前, 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 积极地去探索教材, 不断地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 不断地解决问题, 才能贯彻落实课程改革的精神和意义。

参考文献

[1]陆炳红.新课标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对策[J].数学教学与研究, 2007, 17

篇16:精美的邮票教学反思

精美的邮票教学反思

在设计这节课过程中,我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以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接着设计了邮票的课件让学生在观察课件的同时了解邮票的一些简单知识,从课件引出邮票的种类,通过课件的展示让学生了解普通邮票、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含义并欣赏相关邮票,加深对邮票的了解。让学生认识到一枚小小的邮票真是了不起,让学生和同桌的小伙伴一起观察自己收集的邮票,讨论交流邮票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了解邮票的基本构成要素,为下一步创作邮票打下基础。了解了邮票的构成要素后,我又出示了其他小朋友设计的邮票,激发孩子们的创作热情。为了让学生了解邮票创作的步骤,我做了示范,设计了一张福娃的邮票,边画边讲解,让学生明白创作邮票的过程,并让学生复述创作的过程,加强学生对创作过程的了解,并说说你觉得在制作的过程中什么地方应该提醒其他小伙伴注意的,并自己想一想准备设计一张什么主题的邮票。最后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进行创作,并在黑板上做了一个集邮册,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贴在集邮册上进行展示评价。

这节课我做了很多准备,由于自己没有在美术教学方面过多研究,听的课也不多。就是自己从小喜欢画画,画的还不错吧,但作为教研室安排送课下乡活动,我们学校也不能袖手旁观。所以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我接受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为了能把这节课上好,我把课文反复备了又备,教案也反复改了好多次。虽然武老师和曼新小学的许校长和老师都给予较高的评价,可我觉得不足的地方太多了,同时也折射出自己在美术教学中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

上一篇:2022老人与海小学生优秀读后感下一篇:思念句子唯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