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控制措施

2024-05-02

粉尘爆炸控制措施(精选8篇)

篇1:粉尘爆炸控制措施

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及控制措施

粉尘爆炸是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中国每年都有发生粉尘爆炸事故,而且还常常属于重、特大安全事故。在这些安全事故中,最严重的是铝粉尘爆炸,其它发生爆炸事故较多的粉尘还有煤粉、饲料粉、塑料粉、钛酸酐粉、木粉等。

一、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分析

1.粉体的深加工使粉尘愈来愈细。粉尘粒径越小,表面积越大,燃烧越完全,燃烧速度越快,升压速度越快,爆炸压力越大。

2.为了实现高效、节能,生产设备朝着大型化发展,大容积设备爆炸发生时会有较多粉尘参与爆炸,爆炸压力增大;同时大容积设备的强度比小容积设备高,如果不能及时泄爆,发生爆炸时会产生较大的压力。生产中对于可能产生粉尘飞扬的设备和场所必须尽可能密封,在密闭设备里粉尘浓度容易达到爆炸极限,密闭性越好,爆炸产生的压力也越大。

3.现代生产的工艺参数具有高温、高压、高速等特点,这增加了系统发生粉尘爆炸时的初始压力和紊流度,从而加大爆炸后果的严重程度。

4.生产的连续化使爆炸的传播路线加长,沿着相邻设备和连接管道传播,爆炸压力和升压速度会在管道里发生叠加,甚至有发生爆轰的危险。

5.粉尘爆炸易产生二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的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形成所谓的“返回风”,与扬起的粉尘混合,在第一次爆炸的余火引燃下引起第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一般比一次爆炸时高得多,故二次爆炸威力比第一次要大得多。

6.易发生粉尘爆炸的工艺过程主要有:粉碎过程、分离过程、除尘过程、干燥过程、输送过程、清扫、吹扫过程等。

二、预防粉尘爆炸的对策 1.防止粉尘沉积和及时清理粉尘 对于处理粉料的设备或场所,要防止泄漏而使粉尘到处飞扬,尤其应将易于产生粉尘的设备隔离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并设专门的保护罩和局部排风罩或考虑吸尘装置。此外,要及时清理沉积于厂房内各角落、设备、电缆和管道上的粉尘。清理前必须湿润粉尘,遇有不能用水湿润的粉尘,应该用机械除尘法,例如用抽气法定期清除粉尘,保持操作环境的清洁。消除和减少粉尘向厂房内扩散是最根本的措施。

2.加强管理,消除粉尘爆炸的点火源

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有多种,必须根据操作环境可能出现的点火源种类进行针对性预防。例如,面粉加工厂的磨面机中混入金属或砂石碎块,就会打出火花而造成粉尘爆炸,为此,在净麦等前处理工序就应加强操作管理,避免能造成点火源的金属等硬物混入磨面工序,尤其要注意磁铁失效问题。

3.避免设备中粉尘爆炸

对于设备内极易形成粉尘-气体爆炸混合物的操作,在设备中充入惰性介质、降低系统中的氧含量是目前防止设备爆炸的唯一可靠方法。在这种情况下,粉尘-空气混合物中的氧含量会减少至火焰不能传播的数值。惰性介质可以采用氮气、二氧化碳、烟道气和用惰性气体稀释到必要最低含氧量的空气或其它工业废气以及惰性粉尘等。

装置、管道和设备的受热表面经常是燃烧的点火源,因此设备的表面温度不允许过高。任何条件下,设备的表面温度都应稍低于粉尘层的阴燃温度。另处,可燃粉尘在破碎机、粉碎设备、风管和其它带搅拌装置的设备中,经常因打出的火花而引爆,因而上述设备的零件必须用不产生火花的材料制造。

惠州市大森家具有限公司

2014年8月28日制

篇2:粉尘爆炸控制措施

1、粉尘爆炸的特点

粉尘爆炸就是悬浮物于空气中的粉尘颗粒与空气中的氧气充分接触,在特定条件下瞬时完成的氧化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热量,进而产生高温、高压的现象。任何粉尘爆炸都必须具备这样三个条件: 点火源; 可燃细粉尘;

粉尘悬浮于空气中且达到爆炸浓度极限范围。

(1)粉尘爆炸要比可燃物质及可燃气体复杂一般地,可燃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形成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在点火源作用下,与点火源接触的部分粉尘首先被点燃并形成一个小火球。在这个小火球燃烧放出的热量作用下,使得周围临近粉尘被加热、温度升高、着火燃烧现象产生,这样火球就将迅速扩大而形成粉尘爆炸。粉尘爆炸的难易程度和剧烈程度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周围空气条件密切相关。一般地,燃烧热越大、颗粒越细,活性越高的粉尘,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轻的悬浮物可燃物质的爆炸危险性较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时,粉尘易被燃点,爆炸也较为剧烈。由于水分具有抑制爆炸的作用,所以粉尘和气体越干燥,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2)粉尘爆炸发生之后,往往会产生二次爆炸这是由于在第一次爆炸时,有不少粉尘沉积在一起,其浓度超过了粉尘爆炸的上限浓度值而不能爆炸。但是,当第一次爆炸形成的冲击波或气浪将沉积粉尘重新扬起时,在空中与空气混合,浓度在粉尘爆炸范围内,就可能紧接着产生二次爆炸。第二次爆炸所造成的灾害往往比第一次爆炸要严重得多。

国内某铝品生产厂1963年发生的尘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排风机叶轮与吸入口端面摩擦起火引起的。风机吸入口处的虾米弯及裤衩三通气流不畅,容易积尘。特别是停机时更容易滞留粉尘,一旦启动,沉积的粉尘被扬起,很快达到爆炸下限,引起粉尘爆炸。

(3)粉尘爆炸的机理可燃粉尘在空气中燃烧时会释放出能量,井产生大量气体,而释放出能量的快慢即燃烧速度的大小与粉体暴露在空气中的面积有关。因此,对于同一种固体物质的粉体,其粒度越小,比表面积则越大,燃烧扩散就越快。如果这种固体的粒度很细。以至可悬浮起来,一旦有点火源使之引燃,则可在极短的时间内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来不及散逸到周围环境中去,致使该空间内气体受到加热并绝热膨胀,而另一方面粉体燃烧时产生大量的气体,会使体系形成局部高压,以致产生爆炸及传播,这就是通常称作的粉尘爆炸。(4)粉尘爆炸与燃烧的区别大块的固体可燃物的燃烧是以近于平行层向内部推进,例如煤的燃烧等。这种燃烧能量的释放比较缓慢。所产生的热量和气体可以迅速逸散。可燃性粉尘的堆状燃烧,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形成明火燃烧,而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可形成无烟或焰的隐燃。

可燃粉尘燃烧时有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表面粉也被加热;

第二阶段,表面层气化,溢出挥发分; 第三阶段,挥发分发生气相燃烧。

超细粉体发生爆炸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由于粉尘云的尺度一般较小,而火焰传播速度较快,每秒几百米,因此在粉尘中心发生火源点火,在不到0.1s的时间内就可燃遍整个粉尘云。在此过程中,如果粉尘已燃尽,则会生成最高的压强;若未燃尽,则生成较低的压强。可燃粒子是否能燃完,取决于粒子的尺寸和燃烧深度。

(5)可燃粉尘分类粉体按其可燃性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为可燃;一类为非可燃。可燃粉体的分类方法和标准在不同的国家有所不同。

美国将可燃粉体划为Ⅱ级危险品,同时又将其中的金属粉、含碳粉尘、谷物粉尘列入不同的组。美国制定的分类方法是按被测粉体在标准试验装置内发生粉尘爆炸时所得升压速度来进行分类,并划分为三个等级。我国目前尚未见到关于可燃粉尘分类的现成标准。

2、粉尘浓度和颗粒对爆炸的影响

(1)粉尘浓度可燃粉尘爆炸也存在粉尘浓度的上下限。该值受点火能量、氧浓度、粉体粒度、粉体品种、水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采用简化公式,可估算出爆炸极限,一般而言粉尘爆炸下限浓度为20~60g/m3,上限介于2~6kg/m3。上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值不如下限易确定,通常也不易达到上限的浓度。所以,下限值更重要、更有用。从物理意义上讲,粉尘浓度上下限值反映了粒子间距离对粒子燃烧火焰传播的影响,若粒子间距离达到使燃烧火焰不能延伸至相邻粒子时,则燃烧就不能继续进行(传播),爆炸也就不会发生;此时粉尘浓度即低于爆炸的下限浓度值。若粒子间的距离过小,粒子间氧不足以提供充分燃烧条件,也就不能形成爆炸,此时粒子浓度即高于上限值。

(2)粉体粒度可燃物粉体颗粒大于400um时,所形成的粉尘云不再具有可爆性。但对于超细粉体当其粒度在10um以下时则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应引起注意的是,有时即使粉体的平均粒度大于400um,但其中往往也含有较细的粉体,这少部分的粉体也具备爆炸性。虽然粉体的粒度对爆炸性能影响的规律性并不强,但粉体的尺寸越小,其比表面就越大,燃烧就越快,压强升高速度随之呈线性增加。在一定条件下最大压强变化不大,因为这是取决于燃烧时发出的总能量,而与释放能量的速度并无明显的关系。

3、粉尘爆炸的技术措施燃烧反应需要有可燃物质和氧气,还需要有一定能量的点火源。对于粉尘爆炸来说应具备三个要素:点火源;可燃细粉尘;粉尘悬浮于空气中,形成在爆炸浓度范围内的粉尘云。这三个要素同时存在才会发生爆炸。因此,只要消除其中一条件即可防止爆炸的发生。在袋式除尘器中常采用以下技术措施。

(1)防爆的结构设计措施本体结构的特殊设计中,为防止除尘器内部构件可燃粉尘的积灰,所有梁、分隔板等应设置防尘板,而防尘板斜度应小于70度。灰斗的溜角大于70度,为防止因两斗壁间夹角太小而积灰,两相邻侧板应焊上溜料板,消除粉尘的沉积,考虑到由于操作不正常和粉尘湿度大时出现灰斗结露堵寒,设计灰斗时,在灰斗壁板上对高温除尘器增加蒸汽管保温或管状电加热器。为防止灰斗蓬料,每个灰斗还需设置仓臂振动器或空气炮。1台除尘器少则2~3个灰斗,多则5~8个,在使用时会产生风量不均引起的偏斜,各灰斗内煤粉量不均,H后边的灰量大。

为解决风量不均匀问题在结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在风道斜隔板上加挡风板,如图5—168所示。挡板的尺寸需根据等风量和等风压原理确定;

②再考虑到现场的实际情况的变化,在提升阀杆与阀板之间采用可调,使出口高h为变化值,以进一步修正;

③在进风支管设风量调节阀,设备运行后对各箱室风量进行调节。使各箱室风量差别控制在5%以内。

(2)采用防静电滤袋在除尘器内部,由于高浓度粉尘随在流动过程中互相摩擦,粉尘与滤布也有相互摩擦都能产生静电,静电的积集会产生火花而引起燃烧。对于脉冲清灰方式,滤袋用涤纶针刺毡,为消除涤纶针刺毡易产生静电不足,滤袋布料中中纺入导电的金属丝或碳纤维,在安装滤袋时,滤袋通过钢骨架和多孔板相连,经过壳体连入车间接地网。对于反吹风清灰的滤袋,已开发出MP922等多种防静电产品。使用效果都很好。(3)设置安全孔(阀)为将爆炸局限于袋式除尘器内部而不向其他方面扩展,设置安全孔和必不可少的消火设备,实为重要。设置安全孔的目的不是让安全孔防止发生爆炸,而是用它限制爆炸范围和减少爆炸次数。大多数处理爆炸性粉尘的除尘器都是在设置安全孔条件下进行运转的。正因为这样,安全孔的设计应保证万一出现爆炸事故,能切实起到作用;平时要加强对安全孔的维护管理。

破裂板型安全孔是用普通薄金属板制成。因为袋式除尘器箱体承受不住很大压力,所以设计破裂板的强度时应使该板在更低的压力下即被破坏。有时由于箱体长期受压使铝板产生疲劳变形以致发生破裂现象,即使这是正常的也不允许更换高强度的厚板。弹簧门型安全孔是通过增减弹簧张力来调节开启的压力。

为了保证事故时门型孔能切实起到安全作用,必须定期对其进行动作试验。安全孔的面积应该按照粉尘爆炸时的最大压力、压力增高的速度以及箱体的耐压强度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但目前尚无确切的资料。要根据袋式除尘器的形式、结构来确定安全孔面积的大小、我们认为对中小型除尘器安全孔与除尘器体积之比为1/10~1/30,对大中型除尘器其比值为1/30~1/60较为合适。遇到困难时,要适当参照其他装置预留安全防爆孔的实际确定。

①防爆板防爆板是由压力差驱动、非自动关闭的紧急泄压装置,主要用于管道或除尘设备,使它们避免因超压或真空而导致破坏。与安全阀相比,爆破片具有泄放面积大、动作灵敏、精度高、耐腐蚀和不容易堵塞等优点。爆破片可单独使用,也可与安全阀组合使用。

防爆板装置由爆破片和夹持器两部分组成,夹持器由Q235、16Mn或OCr13等材料制成,其作用是夹紧和保护防爆板,以保证爆破压力稳定。防爆板由铝、镍、不锈钢或石墨等材料制成,有不同形状:拱形防爆板的凹面朝向受压侧,爆破时发生拉伸或剪切破坏;反拱形防爆板的凸面朝向受压侧,爆破时因失稳突然翻转被刀刃割破或沿缝槽撕裂;平面形防爆板爆破时也发生拉伸或剪切破坏。

除尘器选择防爆板的耐压力应以除尘器工作压力为依据。因为除尘器本体耐压要求2000~1600Pa按设定耐压要求查资料确定泄爆阀膜破裂压力。

②防爆阀设计安全防爆阀设计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防爆板;另一种是重锤式防爆阀。前一种破裂后需更换新的板,生产要中断,遇高负压时,易坯且不易保温。后一种较前一种先进一些,在关闭状态靠重锤压,严密性差。上述两种方法都不宜采用高压脉冲清灰。为解决严密性问题,在重锤式肪爆阀上可设计防爆安全锁。其特点是:在关闭时,安全门的锁合主要是通过此锁,在遇爆炸时可自动打开进行释放,其释放力(安全力)又可通过弹簧来调整。为了使安全门受力均衡,一般根据安全门面积需设置4~6个锁不等。为使防爆门严密不漏风可设计成防爆板与安全锁的双重结构。

(4)检测和消防措施为防范于未然,在除尘系统上可采取必要的消防措施。

①消防设施。主要有水、CO2和惰性灭火剂。对于水泥厂主要采甩、CO2,而钢厂可采用氮气。

②温度的检测。为了解除尘器温度的变化情况,控制着火点,一般在除尘器入口处,灰斗上分别装上若干温度计。

③CO的检测。对于大型除尘设备因体积较大,温度计的装设是很有限的,有时在温度计测点较远处发生燃烧现象难于从温度计上反映出来。可在除尘器出口处装设一台CO检测装置,以帮助检测,只要除尘器内任何地方发生燃烧现象,烟气中的CO便会升高,此时把CO浓度升高的报警与除尘系统控制联销,以便及时停止系统除尘器的运行。

(5)设备接地措施防爆除尘器因运行安全需要常常露天布置。甚至露天布置在高大的钢结构上,根据设备接地要求,设备接地避雷成为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但是除尘器一般不设避雷针。除尘器所有连接法兰间均增设传导性能较好的导体,导体形式可做成卡片式。也可做成线条式。线条式导体见图。卡片式导体见图。无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导体,连接必须牢固,且需表面处埋,有一定耐腐蚀功能。否则都将影响设备接地避雷效果。

(6)配套部件防爆在除尘器防爆措施中选择防爆部件是必不可少的。防爆除尘器忌讳运行工况中的粉尘窜入电气负载内诱发诱导产生爆炸危险。

除尘器运行时电气负载、元件在电流传输接触时,甚至导通中也难免产生电击火化,放电火花诱导超过极限浓度的尘源气体爆炸也是极易发生的事,电气负载元件必须全部选用防爆型部件,杜绝爆炸诱导因素产生。保证设备运行和操作安全。例如,脉冲除尘器的脉冲阀、提升阀用的电磁阀都应当用防爆产品。

(7)防止火星混入措施在处理木屑锅炉、稻壳锅炉、铝再生炉和冶炼炉等废气的袋式除尘器中,炉子中的已燃粉尘有可能随风管气流进入箱体,而使堆积在滤布上的粉尘着火,造成事故。

为防止火星进入袋式除尘器,应采取如下措施。①设置预除尘器和冷却管道。图为设有旋风除尘器或惰性除尘器作为预除尘器,以捕集粗粒粉尘和火星。用这种方法太细的微粒火星不易捕集,多数情况下微粒粉尘在进入除尘器之前能够燃尽。在预除尘器之后设置冷却管道,并控制管内流速,使之尽量低。这是一种比较可靠的技术措施,它可使气体在管内有充分的停留时间。②玲却喷雾塔。预先直接用水喷雾的气体冷却法。为保证袋式除尘器内的含尘气体安全防火,冷却用水量是控制供给的。大部分燃烧着的粉尘一经与微细水滴接触即可冷却,但是水滴却易气化,为使尚未与水滴接触的燃烧粉尘能够冷却,应有必要的空间和停留时间。

在特殊情况下,采用喷雾塔、冷却管和预除尘器等联合并用,比较彻底地防止火星混入。③火星捕集装置见图。在管道上安装火星捕集装置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方法。还有的在火星通过捕集器的瞬间,可使其发出电气信号,进行报警。同时,停止操作或改变气体回路等。火星捕集器设计要求如下: a、火花捕集器用于高温烟气中的火花颗粒捕集时,设备主体材料一般采用15Mo3或16Mo,对粱、柱和平台梯子等则采用Q235,火花捕集器作为烟气预分离器时除旋转叶片一般采用15Mn外,其他材料可采用Q235;

b、设备进出口速度一般在18~25m/s之间;

c、考虑粉尘的分离效果。叶片应一定的耐磨措施和恰当的旋转角度; d、设备结构设计要考虑到高温引起的设备变形。

篇3:粉尘爆炸控制措施

2014年8月2日, 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的抛光车间发生一起粉尘爆炸事故[1]。案件截止14日时, 已酿成75人死亡和185人受伤的悲惨局面, 后经确认是汽车铝合金轮毂抛光产生的镁铝金属粉尘诱发的一起特别重大事故。此次事故是我国历史上造成人员伤亡最多、最重的金属工业粉尘爆炸事故。

然而不止一次血淋淋的事故告诫人们金属粉尘 (如镁、铝、镁铝合金等) 也会爆炸, 而且后果往往极其严重。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 来自粉尘爆炸的事故在一定时期内还会存在。

本文以镁铝金属粉尘为研究对象, 利用布尔代数法和行列法求镁铝粉尘爆炸事故树的最小径 (割) 集和结构重要度分析, 并为防止镁铝粉尘爆炸的发生寻找控制事故发生的最佳方案, 为更好地预防镁铝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实施安全生产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1 镁铝金属粉尘爆炸机理

1.1 粉尘爆炸的条件

铝、镁粉粉尘极易引起火灾、爆炸事故, 而且在一定的空间内通常空气中悬浮的铝镁粉尘有很大可能会发生扩散型二次爆炸, 并且危害极大。一般粉尘颗粒越小, 越易发生燃烧。

1.2 铝镁粉尘的燃烧爆炸机理

①当铝镁金属被加工成微小的颗粒后, 其接触空气中的总表面积随着粒径的变小而增大, 那么粉末停留在空中的时间就会持续, 进而造成粉尘燃烧的途径就越多, 发生爆炸的机率也增多。

②铝镁金属形成粉末后, 在空气中其与氧的化学活性增强, 那么发生爆炸的危险性也就变大, 其反应式为:

利用竖直式爆管的实验[2]可了解到:第一步当爆管内局部悬浮的粉尘遇到一定热量后表面温度迅速升高;第二步受热的粉粒向四周散发可燃气体;第三步气体在爆管内与氧混合后燃烧, 随后造成周边的粉粒受热汽化促使燃烧面积增大, 另外镁、铝在潮湿的环境下也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 如下反应式:

最后, 如此循环持续地燃烧, 加快了粉粒的反应速度, 进而导致爆炸的产生, 其爆炸过程如图1所示。

2 镁铝金属粉尘事故树分析

2.1 事故树分析方法概述[3]

事故树分析法是安全界最经济的分析法之一。它能直接简洁扼要表达事故的因果关系, 给人逻辑清晰的感觉。使用该方法首先要熟悉并确立所要分析的系统, 其次要搞清楚所要调查的对象 (即为顶上事件) 的各个相关联的底事件 (也叫基本事件) 之间的因果关联, 而后用逻辑符号 (与门、或门等) 逐级把各事件连接起来, 直至最后即得树状图, 最后据此图可对顶上事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计算得出研究结论。通过计算最小径 (割) 集, 寻求消除危险的根源, 再通过分析比较结构重要度的大小, 根据轻重缓急制定防范重点和渠道, 以便及时有效断开事故链达到根除事故的目的。

2.2 镁铝粉尘爆炸事故树的建立

由事故树分析法判断可知, 人们不期望的事件就是发生爆炸事故, 则我们把镁铝粉尘爆炸作为顶上事件。而致使顶上事件的发生离不开基本两个事件 (点火源M2和粉尘积聚M3) , 且这两个事件在遇到受限空间内形成粉尘空气混合物后并达到其爆炸极限 (X1) 时就会引发爆炸。即存在点火源而未存在粉尘积聚, 则就不会发生爆炸, 反过来亦是如此, 所以用逻辑与门将他们连接起来。这样推出各个事件并层层分析出事故发生的因果关联, 最终将它们用逻辑符号连接即可。

本文综合考虑了38个基本事件, 图2中所代表的各基本事件详见表1事故树事件表。

3 事故树分析

事故树编制完成后需要列出函数表达式对其求解, 通过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 (或径) 集, 确立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 目的在于寻找危险根源。

3.1 用布尔代数法求事故树的最小割集

利用布尔代数运算法则将事故树结构函数进行化简整合求出镁铝粉尘爆炸的最小割集。则图2所示的事故树的结构函数为:

割集数目的多少决定系统危险程度, 用布尔代数法分解上式并化简后的结果有243个最小割集, 表明该研究的对象的顶上事件发生可能性越大, 镁铝粉尘发生爆炸的因素就越多, 系统越不稳定。因最小割集数目太多, 计算分析较繁琐, 所以宜从最小径集着手分析。

3.2 用行列法求事故树的最小径集

求所需的最小径集, 必须根据原事故树通过一系列转换成如图3所示其对偶的成功树。

根据成功树的结构, 结合布尔代数法, 利用行列法对其求解:

由此可得原事故树有5个最小径集:

3.3 结构重要度求解[4]

根据结构重要度定义判断可知, 需寻求各个事件的重要度, 它的大小决定着顶上事件的严重程度。

式中:IΦi-基本事件Xi重要度系数近似判断值;

Pi-包含Xi的所有最小径集;

ni-为第i个基本事件所在Pi中各基本事件的总数目。

可得出 (径集) 结构重要度排列如下:

3.4 结果分析

①由以上分析, 事故树中或门个数占巨多, 可知很大一批单个底事件均有输出。如除尘不干净 (X2) 就会导致粉尘积聚的发生 (M3) ;吸烟 (X12) 就会导致点火源 (M2) 的存在。而剩余的与门的个数只占10%之多, 仅仅有少数的个别底事件同时发生才有输出。所以, 从以上比例来看可知镁铝粉尘爆炸的概率较大。

②从最小割集上看, 由于最小割集共有243组, 说明有243种可能诱发镁铝粉尘爆炸的路径, 这预示着镁铝粉尘爆炸的可能性极大。

从以上所列的 (径集) 基本事件重要度顺序可以说明以下几点:

①引起镁铝金属粉尘达到爆炸极限的重要度最大, 同样诱发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也最大;

②镁铝金属粉尘积聚也是诱发顶上事件的重要因素, 它对其顶事件影响仅次于第一事件;

③再者就是点火源的控制, 虽说这些事件造成镁铝粉尘自燃的结构重要度最小, 但也不容忽视。

4 对策措施

为了更好地预防并根除事故隐患, 防止顶上事件的发生可按照结构重要度大小根据轻重缓急制定一系列对策措施, 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4.1 防止粉尘积聚到爆炸极限

防止镁铝金属粉尘积聚而达到爆炸点是诱发爆炸的原因之一, 也是预防粉尘爆炸的关键, 所以关键是如何使空气中的粉粒降到爆炸范围之外。针对此问题提出以下几点措施[5]:①保持工作面的清洁, 注意采取负压吸尘的方法消除粉尘, 发现粉尘积聚及时处理;②使用排风效果好的设备 (必要时采取一用一备的通风机) 保持工作场所的足够通风量, 及时去除残留的镁铝金属粉尘, 使之降到爆炸点之外;③对特殊设备实施密闭性, 防止过量粉尘积聚在某一角落, 必要时在工作场所设置金属粉粒浓度超标自动检测报警装置。

4.2 防止粉尘遇到点火源

这方面技术措施主要是禁止一切能引发镁铝金属粉粒的助燃剂及引燃剂, 概括如下几点:

①加强隔爆、防爆措施。例如把易爆炸危险的物质与不易爆炸的物质按照国家标准设置安全距离或修筑防爆墙阻挡, 在这种场合使用防爆型开关及灯具等;

②在易发生漏电的场所配置正规的静电消除器;

③禁止在爆炸性粉尘场所使用携带式电气设备;

④防止生产场所发生摩擦与撞击, 禁止恶意敲打金属及穿带订的鞋子;

⑤车间地坪材料要符合金属加工行业的规范要求, 另必须设有有效的避雷装置;

⑥为避免引起自燃应控制采暖载热体温度在150℃以下等。

5 结束语

综上, 根据粉尘爆炸机理, 利用FTA分析法合理分析镁铝粉尘爆炸可能的各种因素, 既能全面地论述各基本事件间因果关联又能对金属粉尘事故的发生进行系统的分析判断, 并为根除镁铝等金属粉尘爆炸的发生寻求最经济的方案。这种方法可供从事金属抛光等易产生粉尘场所的安全管理的同行参考借鉴。该法不足之处若系统过于繁琐, 不利于把握重点。

参考文献

[1]多英全, 刘垚楠, 胡馨升, 等.2009~2013年我国粉尘爆炸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5 (2) :186-190.

[2]张小涛, 胡双启.镁铝粉尘爆炸与防护措施研究[J].机械管理开发, 2012 (1) :66-67, 70.

[3]顾文婷, 李超, 毕中毅.基于事故树分析法的长输管道泄漏因素分析[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0, 26 (4) :19-24.

[4]沈斐敏.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M].北京:煤炭工业出社, 2001:33-52.

篇4:粉尘爆炸悲剧频发

在这次事故之前,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血的教训让人们对于粉尘累积可能导致爆炸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增强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找到了应对之策。然而,至今仍有生产企业怀着侥幸心理看待这种“人祸”,社会责任之心丧失,放任本可避免的悲剧继续上演。

粉尘爆炸在中国

有媒体用1987年春天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的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来映衬此次昆山事故的严重性。哈尔滨亚麻厂事故是当时乃至全球最大的安全事故,夺走了58人的生命。而今,昆山爆炸事故以75条鲜活生命的消逝,沉痛地刷新了这个记录。

27年过去了,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故给当事人带来的伤痛并没有减弱丝毫,它为当年并不茂盛的中国工业化之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此企业安全生产进入公众视线。然而,它没能阻止接下来悲剧的发生。

多年来,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工厂,不分昼夜地运转,无数工人用汗水撑起了“中国制造”的美誉。然而,工厂产能的不断上升,也带来粉尘爆炸事故的频频发生。

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仅2014年至今,除8月份的昆山爆炸事故外,国内还发生多起粉尘爆炸事故,如下。

6月21日17时15分左右,乌苏市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个生产车间发生玉米淀粉粉尘爆炸,引发该车间失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5月27日下午4时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辅料包装厂车纽车间除尘室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

4月16日10时左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双马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造粒塔正常生产过程中,维修工人在造粒塔底锥形料仓外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时,发生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被认定为在未停车清空物料的情况下,为造粒塔焊接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违章动火,引起硬脂酸粉尘爆炸。

2月8日晚11时许,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史墅村华达化工厂发生金属粉尘爆炸。这次距离1月20日该工厂发生第一次金属粉尘爆炸不到20天,当时造成1名工人受伤。

2月5日10时许,位于青冈县的黑龙江龙凤玉米有限公司淀粉包装车间爆炸,被认定为粉尘飞扬引发。据当时的报道,事故共造成10名工人伤亡。其中,1名死亡,1名重伤和8名轻伤。

时间再往前追溯,可看到近几年粉尘爆炸事故阴魂不散。

2012年8月5日16时50分许,浙江温州一家体铝制锁抛光加工厂发生铝粉爆炸,5间厂房坍塌并起火,造成13人死亡,14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工人在操作抛光时,抛光机迸出的火星引爆车间浓烈的粉尘而产生爆炸。

2011年5月20日19时许,富士康集团鸿富锦成都公司抛光车间在生产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爆炸原因查明是打磨的铝制粉尘在管道内堆积,遇电器开关打火,在排风桶内引起爆炸。

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

粉尘爆炸在国外

不仅在国内,国际上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据了解,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在1785年12月14日,当时意大利的一家面粉厂发生粉尘爆炸,该事故距今已有200多年。

而粉尘爆炸几乎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越来越频繁。据了解,较早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国家,多是工业化相对发达,比如日本、德国、美国和英国等。这些国家当时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工厂运转速度很快,类似于现在的中国,粉尘爆炸也接踵而来。

据统计,1952~1979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以粉碎制粉工艺和除尘系统较突出。1966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的重大“天灾”。

1965~1980年,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

1913~1973年,美国仅工农业领域,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1980~2005年,美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81起,死亡119人,受伤718人。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库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米,造成6死1伤。

从20世纪开始,英国和加拿大的化工和造纸等行业,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仅英国就发生243起,伤亡204人。

爆炸案背后的社会责任缺失

这一个个爆炸案件都是对我们的沉重警示,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安全生产问题血淋淋,令人触目惊心。它们的出现佐证了工业化之殇,也直接暴露了部分生产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置工人的生命于不顾,将社会责任抛于脑后。

在这些事故面前,我们能做的并不是仅仅调查出冰冷的伤亡数字,也不是找到原因便作罢,而是要反思,并行动起来,避免悲剧再发生。

对于昆山事故,调查确定主要原因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除尘设备除尘能力不足,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而根据媒体的报道,在事故发生之前车间就曾屡遭举报,但并没有引起中荣的重视,也未见有应对举措。

这仅是其中一个个案。在这么多起粉尘爆炸事故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问题的轻视,其实是工人生命的幕后“杀手”。不少企业为了接单赶工期,忽略了安全生产这根弦,生产意识淡薄。更有甚者,以为给了工人高工资,就可以忽略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实际上,国家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其中规定工厂无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时,都必须严格实施粉尘防爆标准。企业需特别注意生产装置本身、生产环境、消除静电和防二次爆炸四个方面。

之后为应对频繁出现的粉尘爆炸事故,2011年5月初,国家安监总局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的通知》。2012年8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再次印发通知,在全国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而此次为吸取昆山特大爆炸事故教训,依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规范,2014年8月1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了《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

9月1日,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接受访谈时表示,国家过去对防止粉尘爆炸也出台过若干规定,但是贯彻执行的不好。另外,有些关于防止粉尘爆炸的规定都散落在相关的标准和规程里,不便于实施。所以这次在总结吸取昆山事故的教训基础上,针对粉尘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归纳五条。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执行这些规定是最基本的。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处处考虑到工人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篇5:粉尘爆炸基本特性及防爆措施

粉尘爆炸基本特性及防爆措施

摘要:分析了粉尘爆炸的`条件、机理、特点.为了降低可燃粉尘的危害,根据粉尘爆炸的基本特性及粉尘燃爆的发生、发展规律,重点总结、归纳5种预防粉尘爆炸的措施,以期指导安全生产.作 者:刘琪 谭迎新 LIU Qi TAN Ying-xin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化工与环境学院,太原,030051期 刊:工业安全与环保 PKU Journal:INDUSTRIAL 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年,卷(期):,34(3)分类号:X9关键词:粉尘爆炸 机理 防爆

篇6:粉尘爆炸控制措施

一、防止产生爆炸的基本措施,应是使产生爆炸的条件同时出现的可能性减小到最小程度,

二、防止爆炸危险,应按照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特征,采取相应的措施。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爆炸下限随粉尘的分散度、湿度、挥发性物质的含量、灰分的含量、火源的性质和温度等而变化。

三、在工程设计中应先取下列消除或减少爆炸性粉尘混合物产生和积聚的措施:

1.工艺设备宜将危险物料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

2.宜采用露天或开敞式布置,或采用机械除尘或通风措施;

3.宜限制和缩小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并将可能释放爆炸性粉尘的设备单独集中布置;

4.提高自动化水平,可采用必要的安全联锁;

5.爆炸危险区域应设有两个以上出入口,其中至少有一个通向非爆炸危险区域,其出入口的门应向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区域侧开启;

6.应定期清除沉积的粉尘;

7.应限制产生危险温度及火花,特别是由电气设备或线路产生的过热及火花,

应选用防爆或其它防护类型的电气设备及线路;

篇7:噪音粉尘控制措施

粉尘、噪音控制措施

一、防止扰民

首先注意施工现场的位置,以及了解施工对附近影响的情况,精心安排施工进度计划及优化施工方案,以对该工程临近房屋或道路引起最少的损害、噪音或任何其它的干扰和不便。

项目经理部需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工科安排施工流程,将器噪声大的施工按排在(9:00-12:00、15:00-18:00)时间段时行,并将噪声大的设备时行防噪处理。

现场工程指挥部要认真对待人为噪声的发生,制定相关的施工管理制度,现场严禁出现人为敲打、叫嚷、野蛮装卸等现象。

现场项目经理要充分认识到环保方面出现的扰民问题,在施工所做使用设备要设置除尘装备,清运垃圾必须使用喷洒后方可运输,严梦从窗口倾倒垃圾。细散颗料材料的装卸运输要遮盖,现场专用道路要经常洒水,从而把粉尘污染扰民降低到最小限度。

工程指挥部要认真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减少施工扰民问题,不允许在施工入口处进餐、交接班;接送人的车辆要在工地外停放;不允许工人衣冠不整,要教育员工时刻注意企业形象。

在施工时间段施工机械噪声控制、施工垃圾的处理品等方面,严格遵守文明施工管理要求确保本工程达到“文明工地标准”。

二、噪音控制

在管理上严格控制人为噪声,进入现场不得高声喊叫、无故敲打、吹哨,声源上选用低噪声的电动工具、电动空压机、电锯等。

噪声作业严格按国家监管机构规定工作时间进行施工,并尽量避免噪音大的机具同时施工,尽最大努力将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免影响周围正常工作。

项目经理部要认真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减少施工扰民问题,允许在施工入口处进餐、交接班;接送人的车辆要在工地外停放;不允许工人衣冠不整,要教育员工时刻注意企业形象。

在施工时间段施工机械噪音控制、施工垃圾的处理等方面,严格遵守文明施工管理要求,确保本工程达到“文明工地标准”。

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区域进行全封闭维护,严格控制噪声污染。运输水泥有遮盖措施,防止遗洒、扬尘,装卸时尽量减少扬尘,运输车辆不得带泥沙出入现场。在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塑料、皮革、各种包装材料,防止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第四节 环境保护措施

一、在施工期间,对施工区域进行全封闭维护,严格控制噪音及环境污染。运输水泥有遮盖措施,防止遗洒、扬尘,装卸时尽量减少扬尘,运输车辆不得带泥沙出入现场。在施工现场禁止焚烧塑料、皮革、各种包装材料,防止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味。

二、项目经理部一定要严格遵守执行无锡市政府和市建扫有关国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准管理规定,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行业规范组织现场文明施工,确保本工程做到“文明工地”标准。

三、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的粉尘、噪声、震动,消除污水污染,欢迎各职能监督检查,凡能解决和克服的必须立即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说明情况,并限期解决。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的环保法律、法规、及现场的管理制度。

四、粉尘较多的分项工程,单独围护施工,施工时尽力减少粉尘污染,减轻对人身健康的危害,更要避免影响周边环境,造成环境污染。

篇8:浅议粉尘爆炸事故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粉尘爆炸,条件,过程,特点,防范措施

0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生产加工类企业大量出现, 生产安全工作日益繁重, 但企业主重效益轻安全的现象极其普遍, 为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2014年8月2日发生在江苏省昆山市江苏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的金属粉尘爆炸就是一起典型的安全生产事故, 教训极其惨痛。但粉尘类爆炸为什么会造成大面积的建筑物破坏, 为什么会导致事故中心的人员大面积甚至全身烧伤呢?这与粉尘爆炸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现笔者就粉尘爆炸事故发生的条件、过程、特点及防范措施进行分析。

1 粉尘分类及粉尘爆炸的概念

粉尘是固体物质的微小颗粒, 是一种极细微的粉末。粉尘的直径以微米为单位, 一般小于100μm的固体颗粒称为粉尘。如粮食加工生产中小麦磨粉工序, 小麦清理时产生的谷物粉尘颗粒度在1~150μm之间, 小麦磨成的面粉颗粒度在1~100μm之间, 多数都在粉尘直径范围内。在木材加工、家具生产的砂光工序中, 汽车生产车身、零配件的研磨抛光工序中等也都会产生大量细微粉尘。

粉尘爆炸都是由可燃粉尘引起的。可燃粉尘分为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两大类。常见的可燃爆粉尘主要有:一是金属粉尘, 如镁粉、铝粉、铁粉、钛粉等;二是化学物质粉尘, 如聚苯乙烯、醋酸纤维素、酚醛树脂、煤粉、硫矿粉等;三是食品、木材等物质的颗粒粉尘, 如淀粉、各类粮食面粉、奶粉、锯末等。

粉尘爆炸是指由可燃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遇到热源 (明火或高温) , 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的密闭空间,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 同时释放大量的热, 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 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 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 粉尘爆炸的条件

2.1 粉尘应为可燃物质

上述粉尘分类中提到的几类粉尘均为可燃物质。

2.2 应悬浮在空气中, 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在其爆炸下限和上限之间

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其周围环境温度、湿度以及自身的粒径大小等决定了它的动力稳定性, 当达到爆炸浓度, 也就是爆炸极限时就会发生爆炸。不过当爆炸浓度太小, 遇火源燃烧产生的能量就小, 无法形成持续稳定的燃烧, 也就无法发生爆炸;浓度太高, 空气中的氧含量就低, 也不会发生爆炸。如常见的几类爆炸极限有:木材加工中木粉尘的爆炸极限为12.6~25 g/m3, 面粉的爆炸极限为9.7~60 g/m3, 多聚甲醛的爆炸下限为60 g/m3, 铝粉的爆炸下限为30 g/m3等。

2.3 要有足够的点火能量

粉尘爆炸的最小点火能量大致在10~100 MJ, 如乙酸纤维素的最小点火能量为20 MJ, 奶粉的最小点火能量根据粒径不同而不同, 粒径为165μm的, 为75 MJ, 粒径为235μm的, 为80 MJ;大豆粉根据粗细程度, 其细粉的最小点火能量为100 MJ, 而大豆粗粉的最小点火能量为330 MJ。

引发粉尘爆炸的点火源形式各不相同, 有明火、引火物、发烟物、电弧、热灯丝、摩擦火花、静电火花或电火花、热表面、焊接或切割火焰等。这些点火源多产生在生产环节, 如在粉碎、输送、分选等食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浓度一般高于爆炸浓度下限。机械的运转部位缺乏润滑摩擦生热, 破碎物料、硬性杂质或者脱落的零部件与设备撞击会打出火花, 都能引起粉尘爆炸。粉料与管壁、设备壁摩擦和碰撞, 粉料的颗粒之间的摩擦, 产生的静电电压可高达数千至万伏, 极易产生静电火花引燃粉尘。沉积或积聚在加热表面如照明装置、电动机、机械设备热表面的可燃粉尘, 受热经过一段时间会阴燃, 继而可引发粉尘爆炸。

如粮食储存环节, 在粮食筒仓储满粮食后, 爆炸的危险性降低, 但当筒仓内粮食卸空或处于未储满状态时, 筒内具备可燃粉尘悬浮与空气混合的条件一般都可能达到爆炸极限浓度, 在装卸、提升过程中, 机械设备的摩擦、撞击, 电气设备选型不当或电气故障、短路、过热, 维修焊接动火不慎以及雷击等, 都可能成为粮食粉尘爆炸的点火源。

再如, 镁合金材料生产在压铸行业中发生的燃烧、爆炸事故也多是在生产过程中由镁的粉尘、碎屑、轻薄料引起的。这些材料导热好、热积聚快, 彼此间不能充分散热, 另外表面积大, 与氧接触充分, 有利于镁与氧发生反应。一旦镁粉尘遇到火星、火花、火焰就会导致迅猛燃烧和爆炸。因此镁和镁合金生产的中心任务就是对镁粉尘、镁粉、镁屑等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 防止发生燃烧和爆炸。

3 粉尘爆炸的过程、特点

3.1 爆炸过程

粉尘爆炸的过程按是否释放可燃气体分为两类。

对于能释放可燃气体的粉尘, 如木材粉尘、纸张粉尘, 樟脑粉尘等, 其爆炸过程主要为三步:一是接受火源能量的粉尘粒子表面温度迅速升高, 迅速的分解或干馏, 产生可燃气体释放到粒子的周围气相中;二是产生的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物被火源引燃而发生有焰燃烧, 这种燃烧通常先局部燃烧, 通过热辐射、热对流等传播扩散出去;三是火焰在传播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越来越多的粉尘被分解或干馏, 释放出可燃气体, 使燃烧循环逐次的加快进行下去, 最终导致粉尘爆炸。

对于不释放可燃气体的粉尘, 如一些金属、木炭、焦炭等, 它们在受热后能直接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并着火, 产生的反应热使火焰迅速传播, 炽热的粉尘或其氧化物加热周围的粉尘和空气, 使高温空气迅速膨胀, 导致粉尘爆炸。此次昆山生产车间粉尘爆炸事故就属于这类情况。

3.2 爆炸特点

粉尘爆炸威力大, 破坏性强, 易产生二次爆炸和多次爆炸, 其主要特点有三方面。

3.2.1 易发生二次或多次爆炸

当第一次爆炸发生后, 会将沉积在地面、设备上、缝隙内的粉尘扬起, 与空气混合再次形成可燃混合物, 在其爆炸极限范围内时, 就会再次引起爆炸, 如此反复, 形成多次长时间爆炸, 造成极大的损失和伤亡。

3.2.2 最小点火能量高

因为可燃粉尘粒径较大, 大多数可肉眼进行分辨, 所以初起爆炸所需要的点火能量多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这也麻痹了很多生产厂商和生产工人, 认为其发生火灾或爆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在生产管理中对粉尘爆炸的危害性认识不足, 防范措施不到位, 一旦发生爆炸, 后果不堪设想。

3.2.3 粉尘爆炸持续时间长, 破坏力大

因为粉尘自身颗粒较大, 最小点火能量又高, 因此其在爆炸过程中能量传递速度较慢, 压力上升和下降的速度也就较慢, 爆炸不像气体等爆炸一样瞬间发生并结束, 而是持续时间较长。另外, 由于粉尘多是长时间积累起来的, 初起爆炸只能燃爆悬浮在空气中的部分可燃粉尘, 还有大量的粉尘沉积于地面、墙面、设备夹缝等部位, 一旦被初起爆炸的能量激起悬浮于空气中, 形成的二次或多次爆炸会使爆炸时间持续更长, 破坏更大。

4 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在工业生产、储存过程中, 应在生产车间、仓库、内部相关除尘、通风、抑爆设施等的建设安装和日常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 最大限度地避免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4.1 建筑物建设方面

(1) 可能散发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 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2) 安装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或存在可燃粉尘的建 (构) 筑物, 应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与其它建 (构) 筑物分离, 满足防火间距要求。有爆炸危险的工艺设备宜设置在建筑物外的露天场所, 但其露天安装也应满足相关消防设计规范要求。

建筑物宜为单层建筑, 屋顶、墙体宜用轻型结构, 轻质屋顶和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 kg/m2。多层建筑的结构宜采用框架结构, 不能使用框架结构的建筑物应在墙上设置符合要求的泄爆口, 泄爆口可以利用建筑物外窗、通风口、轻质屋顶等设置, 根据规范要求计算有效的泄爆面积。有粉尘爆炸危险的筒仓, 应在其顶部盖板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

建筑物内的梁柱、屋顶桁架、墙体内侧及生产设备等, 其表面结构应便于清扫, 防止粉尘堆积。

(3) 乙类生产厂房中有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的, 地面应采用不发生火花地面, 且地面下不宜设置地沟。当采用绝缘材料作地面面层时, 还应采取防静电措施。

(4) 安全、通风、除尘、粉尘爆炸预防、粉尘爆炸控制等设备设施应按照相关规范、标准进行安装。

此类场所的排风、除尘设施应单独设置, 与其他场所不应合用, 且管道应明敷, 并采用金属管道。排风、除尘设备不应布置在建筑物的地下室、半地下室中。

4.2 日常管理方面

(1) 企业应对自身生产、储存场所是否具有粉尘爆炸危害性进行安全评估, 做到心中有数。对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 应在车间、仓库建设过程中, 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根据国家相关技术标准要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2) 企业应开展日常安全检查、巡查。对车间、仓库以及生产工段定期进行严格的内部检查, 定期测试排风、除尘设施的运行状况, 防止粉尘大量堆积。

(3) 企业应积极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工作。尤其是有粉尘作业场所, 应进行岗前培训, 普及粉尘爆炸的相关知识和逃生自救常识, 严格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严防不规范生产引发的爆炸等灾害事故的发生。

(4) 粉尘爆炸的车间、仓库等场所应杜绝各种非生产性明火存在。

参考文献

[1]郭铁男.中国消防手册 (第四卷) [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8.

上一篇:大一班委工作总结下一篇:过暑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