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爆炸事故范文

2022-05-25

第一篇:粉尘爆炸事故范文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粉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在粉尘作业场所、仓库等区域,由于粉尘作业场所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爆粉尘,如果粉尘清扫不及时、通风系统不畅,当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2 危险程度分析

1.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铝镁粉尘遇湿自燃发生放热反应,形成热源。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2.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粉尘的初始爆炸气浪会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达到爆炸浓度而发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和群众,造成重大伤亡。

3.粉尘爆炸会产生有毒气体。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和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众多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1.3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3.1 事故预防措施

公司为避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 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 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 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 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 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6. 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 7. 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 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储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9. 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 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主任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1. 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 1.3.2 应急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扑救火灾,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安全主任或上级报告。

2.安全主任或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开展自救工作。

3.当事故超出企业自救能力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4.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并由主要负责人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详情。

2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是: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对事故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落实、措施得当”的原则。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救援体系及其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体系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安全主任任副总指挥,各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或小组组长,总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安全主任具体负责预案的编制过程以及组织预案演练;后勤组负责保障应急物质、应急资金及日常应急设备维护;采购组负责提供各种化学物质的技术材料;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应急演练。指挥部设在发生事故后的安全地点。当总指挥外出时,由分管安全的副厂长担任现场指挥,现场指挥不在现场,由现场最高职位人员担任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公司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抢救组、抢修组、警戒组、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 3.2 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

一、总指挥的职责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全面负责应急状态下厂区的一切应急响应活动。应急办公地点为厂办公室(事故应急救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安全的地点设定为应急指挥中心)。非常规状态下(如:节假日期间、夜班期间),厂最高值班领导临时担任总指挥。

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 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决策场内的重大应急行动及确定应急方案;

3.保证现场和企业外来人员的安全; 4.宣布场内应急状态的终止;

5.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组织领导场内的恢复工作; 6.组织制订、修订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二、现场指挥的职责

1.无论在任何时候发生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首先进入指挥岗位;听到警报声或收到电话时,其余成员必须赶到事故现场,做好指挥调动等工作。公司应急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将情况报告总指挥,由现场指挥部负责。

2.清楚估算事故的严重性及危害程度,本公司的应急力量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处理,决定是否报告社会力量或有关部门人士协助处理。

3.如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处理事故,必须迅速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展开抢修抢险工作。

4.如明确事故属于难以控制性质时,则及早安排将重要物资撤离现场安全地带,并妥善保管。

5.事故平息后,应尽快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恢复生产及安顿伤亡人员等)。

三、抢救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消防抢险队员,控制危险源,开展事故扑救,现场人员搜救等工作。

1.熟悉各种灭火器材、设施的用途、操作方法、存放地点及使用范围。

2.了解各种抢险的方法、路线和抢修工具、器械、配件的存放地点等。

3.当发生事故时,全组人员必须迅速赶到事故应急集合点,听从组长的安排,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开展火灾扑救、物资抢救和事故抢险、抢修工作。

4.对粉尘作业场制定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5.当在公司范围内发生灾情时,佩戴好相关的劳保用品进行灭火等应急行动,及时抢救伤员。

四、抢修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设备部人员,控制危险源。

1. 熟悉厂区的地形、地貌及各类机械设备的特性、特征; 2. 负责组织成立现场抢修队伍,配备好抢修物品和工具,做好抢修准备;

3. 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命令,对危险部位及关键设施进行抢险; 4. 负责组织对发生灾害的装置和设施进行抢救,努力减少事故及灾害损失;

5. 协助组织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对发生灾害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五、警戒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现场治安、警戒、厂内交通管制。

1.负责受理火警,对接警出动情况,受灾部门、燃烧物质、事故大小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2.当发现事故时,立即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障厂区内外道路畅通;

3.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活动,控制嫌疑人员。对出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做好记录;

4.负责事故和受波及区域的人员(或群众)疏散和安置工作; 5.负责疏散物资的安全保卫工作;

6.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或其他闲置人员出入等措施。

六、疏散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疏导员工、群众疏散,协助公安消防队对于事故的抢险和调查。

1.主要负责引导员工进行安全疏散,疏散公司指定地点集合; 2.负责确认事故现场无人员滞留或受伤(含公司职员、外访人员等);

3.在人员疏散集合后,督促各部门管理人员清点本部门人数,负责清点办公室人数和外来人员人数,并汇总,报总指挥;

4.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队的消防抢险工作; 5.负责协助公安消防队在事故控制后的现场清洗工作。

七、医疗救护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抢救受伤人员。

1.协助抢修人员将受伤人员带离事故现场,负责对其进行简单现场救护;

2.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统计、登记;

3.协助医疗机构人员将伤员送至医院,并跟踪后续伤员治疗、康复等工作;

八、通讯保障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供给、交通运输保障、供水保障、供电保障和通讯保障等工作。并根据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向周边通报事故情况。

1.制定应急物资调拨、配送方案,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 2.负责调动应急救援过程物资运送和人员疏散所需车辆; 3.负责处理事故现场供电保障的处理或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的调度;

4.负责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5.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根据应急救援过程的通信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确保畅通;

6.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正确引导媒体,避免不良社会影响。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 危险源检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1.干式除尘器内安装超温报警器。

2.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使用法兰连接的收尘器,法兰两端的电阻应小于0.03Ω。

3.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除尘器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4.粉尘车间安全负责人对车间进行日常检查。有异常,应当采取措施处置;无力处置的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主任报告。 4.1.2 采取的预防措施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6.防止摩擦、碰撞生产火花; 7.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储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9.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主任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1.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 4.2 预警行动 4.2.1 事故预警条件

发现可燃物起烟或火苗时发生预警。 4.2.2 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1.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大声呼叫,向部门负责人报告,而后逐级上报。

2.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部门应急救援队员前往事发点进行救援处理,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

3.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确认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或申请厂外应急救援;

4.当事故严重时,应直接越级报告情况。

预案发布内容:根据粉尘爆炸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后统一发布。各应急小组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5 信息报告程序

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早发现者应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警。

5.2 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1.大声呼叫,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2.远离事故现场,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警。 5.2 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系方式

1. 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 紧急时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

2. 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火警:110

急救电话:120(医院) 区应急指挥中心: 街道安监办:

5.4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同时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及医院救护组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5.5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救护组人员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同时打110报警。

打“110”报警时,说清下列内容: 1.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 2.什么事故; 3.事故情况如何。

6 应急响应

6.1 响应分级

针对粉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二级应急响应(部门级应急响应)。由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宣布预案应急响应启动。 6.1.1 二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征兆时,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6.1.2 一级应急响应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6.1.3 扩大应急响应

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经一级应急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启动扩大应急响应。 6.2 应急响应程序

1.第一发现人立即响应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马上通知现场员工停止作业并切断用电设备电源。

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决定启动响应程序。

二级应急响应,由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车间应急队伍进行消防抢险。

一级应急响应,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各应急小组全部参与应急行动。由抢救组、抢修组负责控制危险源;警戒组、疏散组负责警戒和疏散工作;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的通信、向外报警求援联络和器材工具的保障。

当公司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向街道、区安监部门报告,请求启动社会(即街道、区)应急预案。 6.3 处置措施

1.发现灾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并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力争在事故初期得到控制,力求最小的事故损失。

2.当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扑救,需启动公司应急预案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抢险扑救。同时成立现场指挥中心,指挥各应急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抢救、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佩戴好防毒面具,坚持优先救人,即“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若灾情快速蔓延,可能影响周边建筑物时,马上拨打110报警。 当公安消防队到来后,如事故扩大有危及生命危险时,参与应急的队员应尽快撤离到安全地方。

4.保安值班人员接到事故预警信号后,立即开启厂区大门,必要时派人到相关路口带引消防车。

5.警戒、疏散组到达现场后,担负厂区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如当事故扩大危及到周围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相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过往行人在政府指挥中心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6.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当现场有人受伤或中毒时,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等急救处置,重伤员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7.通讯保障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中心的命令,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助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7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各小组成员均配备有手机,并保证通信畅通。

2.消防器材、药品、个体防护用品(具)均配置齐全,并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3.购置和储备有相应的应急物资(如担架、对讲机等),供事故之需。

第二篇:硫磺粉尘爆炸事故机理及对策

一、爆炸机理

1 必要条件

1.1 燃料即硫磺粉尘与空气充分混合。

1.2 点火源:具有一定能量的点火源,使悬浮在空气中的粉尘点燃。

2 爆炸过程:硫磺粉尘爆炸是氧气与可燃粉尘表面在激发能(点火源)作用下发生的反应。

2.1 热能加在硫磺粒子表面,温度逐渐上升。

2.2 硫磺粒子表面的分子发生热分解或干馏作用,在粒子周围产生气体。

2.3 产生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同时发生燃烧。

2.4 由燃烧产生的热进一步促使硫磺粉尘分解,连续地产生可燃气体。

2.5 由于局部爆炸,爆炸的传播使堆积的粉尘受到扰动而飞扬,形成爆炸雾,从而连续产生二次、三次爆炸。

二、整改措施

1 降低硫磺粉尘浓度,使之处于爆炸下限以下(<35g/m3)。

1.1 加强成型流程的密闭性:从液硫喷射管到转鼓刮刀切片,再到包装袋,最大限度地实施密闭化操作,以减少成型大库内的硫磺粉尘。

1.2 加强通风排气:鉴于硫磺粉尘的危险性,车间对成型大库进行了改造,加强了通风排气功能。 a)将成型大库的玻璃窗户全部改为敞口窗户,加强自然通风能力。

b)新增4台防爆型轴流风机,通过机械通风,减少硫磺粉尘浓度。

2 消灭点火源:硫磺粉尘的最小点火能为15×10-3J,爆炸下限为35g/m3,两项爆炸指标相对较低,危险程度大,因此必须尽可能地消灭点火源。

2.1 现场作业必须使用防爆工具,如铜器具。

2.2 操作人员不得穿能产生静电和火花的服装上岗。

2.3 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以免产生电火花。同时对接地线进行防腐处理,使之始终处于良好的导电性能。

3 加强作业环节

3.1 定期清洗成型机齿轮传动装置,及时更换润滑剂,避免由于蜗杆、蜗轮的摩擦发热而导致环境中硫磺粉尘因受热而爆炸。

3.2 定期人工除尘:车间制作了专用的除尘工具,每天清扫地面,墙面以及卫生死角处的粉尘,从根本上消除爆炸源。

3.3 成型大库内严禁烟火,禁止无防护措施的机动车辆通行。

三、结论

由于采取了以上措施,硫磺粉尘爆炸的危险性大大降低。但是,由于转鼓切片成型本身的工艺特点,决定了它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粉尘,因此,建议硫磺成型应采用传动带造粒工艺。

第三篇:铝粉尘爆炸事故心得体会

通过这次铝粉尘爆炸事故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安全生产制度和预防事故措施对企业的生产的重要性,必须要时刻把安全摆在第一位,制度和措施的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这些都是这次铝粉爆炸的重要因素,我们必须从中吸取教训与经验,进而预防和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

在一个企业的生产当中,企业的管理对其的责任首当其冲,因而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必须得到重视。企业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管理进程,它包括安全组织和安全意识,企业只有综合利用这些手段,才能取得有效的结果。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必须建立科学的安全规章制度,而且这些制度要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使之与新的技术相配套。同时企业要加大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使之与生产能力相吻合,使安全生产责任制逐级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人头上。并经常性的开展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宣传活动,努力提高工人和管理者的安全素质,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第四篇:某县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方案

为认真吸取缙云县浙江宏威车业有限公司4.1爆炸事故教训,进一步加强工矿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防止类似事故发生,确保我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根据《丽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丽安委办〔2011〕9号)精神,县安委会决定在全县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国发〔2010〕23号)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通过加强对企业的安全监管,进一步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推进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全面排查并彻底消除粉尘爆炸事故隐患,加大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力度,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标准等有关规定要求,完善安全技术及管理措施,建立预防粉尘爆炸的长效机制,提高企业防范生产安全事故的能力和本质安全水平。

重点行业和重点内容

(一)整治范围

1、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包括竹木制品加工、机械加工、粮食加工、饲料加工、煤制品加工、冶金、建材、轻工、化工、粮库等生产经营单位。

第 1 页 共 5 页

2、常见粉尘爆炸作业场所和设备:包括厂房、仓库、密闭空间等作业场所和除尘设备、混合机、抛光机、输送机、筛选机等会生产粉尘的设备。

3、常见爆炸粉尘: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炭黑、焦炭、煤、铁、锌等可燃性导电粉尘;聚乙烯、酚醛树酯、小麦、玉米、砂糖、可可、米糠、木糠、棉花、丝麻、毛纤维、人造纤维、染料、硫磺等可燃性非导电粉尘。

(二)重点内容

1、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否健全、人员是否配齐、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是否落实。

2、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否健全,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度是否落实,工作流程、操作规程是否健全完善。

3、生产经营单位法人是否清楚本单位有无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并采取了有效控制粉尘爆炸的措施。

4、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认真做好安全生产和粉尘防爆教育,普及粉尘防爆知识和安全法规,使职工了解本单位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危险程度和防爆措施。

5、存在粉尘爆炸危险的企业在建筑布局、结构上是否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

6、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结合自身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特点,制定了本单位粉尘防爆安全检查表,并按安全检查表认真进行粉尘防爆检查。

7、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严禁烟火,所用电气设备是否符合安全规定要求。

第 2 页 共 5 页

8、危险物料是否密封在防止粉尘泄漏的容器内,并按工艺分片设置相对独立的除尘系统;所有产尘点是否装设吸尘罩;风管中是否有粉尘沉降;是否增加废料的湿度,以降低空气中的粉尘悬浮量。

9、是否对能自燃的粉尘采取冷却措施,并对其湿度进行连续监测;是否对与粉尘直接的设备或装置落实相应措施,使其表面温度低于相应粉尘最低着火温度。

10、粉尘爆炸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分段与隔离措施,减小初始爆炸引起的破坏。

11、不能完全防止粉尘泄漏的特殊地点(如粉料进出工艺设备处),是否采取了有效的除尘措施;是否制定了维护管理制度;除尘设施是否保持正常使用运行。

12、粉尘防爆危险场所是否采取了防止电弧和电火花点火及防止摩擦碰撞火花引燃、静电引燃等的安全措施。

13、在粉尘爆炸危险场所和受限空间进行动火等危险作业,是否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审批,并落实相关安全措施。

14、是否经常对车间地面和设备进行清扫,清扫方法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15、生产经营单位是否编制了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否配备了适合本单位防止粉尘爆炸的灭火器材,是否组织了应急演练。

方法步骤和时间安排

本次专项整治活动由县安委办组织部署,采取生产经营单位自查自改、乡镇(部门)全面排查督促整治和县安委办抽查的方式进行。

第 3 页 共 5 页 第一阶段:部署阶段。自本通知下发之日起至4月30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根据本乡镇、本行业生产经营单位的特点,制定防止粉尘爆炸事故专项整治行动计划,部署排查整治工作。

第二阶段:自查阶段(4月25日至5月15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指导、督促生产经营单位按照国家、省有关规定和行业安全标准,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自查自纠,做到应查必查,查必彻底,彻底排查隐患,不留死角。

第三阶段:整改阶段(5月15日至6月31日)。各相关生产经营单位要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对排查出的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落实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确保五落实,认真进行整改。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7月1日至7月31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按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要求,组织安全管理人员和技术专业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对重大粉尘爆炸事故隐患,要跟踪督办,确保排查一处,治理一处,安全一处。专项整治列入年终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考核。

第五阶段:县安委办将适时组织有关部门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抽查。

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乡镇、各部门要提高对做好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作为当前安全监管的重点之一,健全工作机制,指定专人负责,加强组织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第 4 页 共 5 页 2.落实主体责任,强化隐患排查。各乡镇、各部门要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组织专家深入排查工艺系统、设备设施、除尘系统、作业场所、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隐患,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及时进行整改。同时,要把防止粉尘爆炸事故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重点车间、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要害部位和关键岗位,使生产经营单位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要制定安全检查表,认真开展现场检查,全面细致地查找各类事故隐患,将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坚决杜绝粉尘爆燃事故的发生。

3、加强交流,及时沟通。在开展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中,各乡镇、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注意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及时进行交流、沟通,互相学习借鉴,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粉尘爆炸事故隐患排查和治理工作总结要在检查验收阶段结束后10日内报县安委办。

4、落实监管责任,建立长效机制。各乡镇、各部门要通过此次专项检查工作,加大对涉及粉尘爆炸作业的安全监管力度,特别是对镁、铝等爆炸性粉尘的监督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及时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限期整改、落实监控措施;对重大隐患,要实行挂牌督办,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后患。整治工作中要各尽其职,各负其责,做好本区域、本系统内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监督管理,逐步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对不认真履行整治职责、监管不力的,将依法严肃追究责任。

第 5 页 共 5 页

第五篇:“8.2”昆山粉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事故背景

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坐落于昆山经济开发区,创办于1998年,已有10多年的历史,主要从事铝合金表面处理,表面镀层有铜镍铬,对高低档的铝合金制品均可以进行电动加工。公司通过了相关的ISO和美国的OEM认证,厂房面积达到五万多平方,职工有五百多名,有4条现代化全自动电镀生产线。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该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当时在车间上班的员工261人。爆炸发生后,当场确认死亡44人,随后在前往医院救治途中和在抢救过程中死亡24人,截至8月4日,爆炸共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二、事故分析

(一)直接原因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较长时间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集聚。除尘系统风机开启后,打磨过程产生的高温颗粒在集尘桶上方形成粉尘云。1号除尘器集尘桶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受潮,发生氧化放热反应,达到粉尘云的引燃温度,引发除尘系统及车间的系列爆炸。

因没有泄爆装置,爆炸产生的高温气体和燃烧物瞬间经除尘管道从各吸尘口喷出,导致全车间所有工位操作人员直接受到爆炸冲击,造成群死群伤。

原因分析:

由于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整个环境具备了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引发爆炸。粉尘爆炸的五要素包括:可燃粉尘、粉尘云、引火源、助燃物、空间受限。 1.可燃粉尘。

事故车间抛光轮毂产生的抛光铝粉,主要成分为88.3%的铝和10.2%的硅,抛光铝粉的粒径中位值为19微米,经实验测试,该粉尘为爆炸性粉尘,粉尘云引燃温度为500℃。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未按规定清理,铝粉尘沉积。 2.粉尘云。

除尘系统风机启动后,每套除尘系统负责的4条生产线共48个工位抛光粉尘通过一条管道进入除尘器内,由滤袋捕集落入到集尘桶内,在除尘器灰斗和集尘桶上部空间形成爆炸性粉尘云。 3.引火源

集尘桶内超细的抛光铝粉,在抛光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初始温度,比表面积大,吸湿受潮,与水及铁锈发生放热反应。除尘风机开启后,在集尘桶上方形成一定的负压,加速了桶内铝粉的放热反应,温度升高达到粉尘云引燃温度。

(1)铝粉沉积:1号除尘器集尘桶未及时清理,估算沉积铝粉约20千克。

(2)吸湿受潮:事发前两天当地连续降雨;平均气温31℃,最高气温34℃,空气湿度最高达到97%;1号除尘器集尘桶底部锈蚀破损,桶内铝粉吸湿受潮。

(3)反应放热:根据现场条件,利用化学反应热力学理论,模拟计算集尘桶内抛光铝粉与水发生的放热反应,在抛光铝粉呈絮状堆积、散热条件差的条件下,可使集尘桶内的铝粉表层温度达到粉尘云引燃温度500℃。

4.助燃物。

在除尘器风机作用下,大量新鲜空气进入除尘器内,支持了爆炸发生。 5.空间受限。

除尘器本体为倒锥体钢壳结构,内部是有限空间,容积约8立方米。

(二)管理原因 1.中荣公司无视国家法律,违法违规组织项目建设和生产,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厂房设计与生产工艺布局违法违规。

事故车间厂房原设计建设为戊类,而实际使用应为乙类,导致一层原设计泄爆面积不足,疏散楼梯未采用封闭楼梯间,贯通上下两层。事故车间生产工艺及布局未按规定规范设计,是由林伯昌根据自己经验非规范设计的。生产线布置过密,作业工位排列拥挤,在每层1072.5平方米车间内设置了16条生产线,在13米长的生产线上布置有12个工位,人员密集,有的生产线之间员工背靠背间距不到1米,且通道中放置了轮毂,造成疏散通道不畅通,加重了人员伤害。

(2)除尘系统设计、制造、安装、改造违规。

事故车间除尘系统改造委托无设计安装资质的昆山菱正机电环保设备公司设计、制造、施工安装。除尘器本体及管道未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未按《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15605-2008)要求设置泄爆装置,集尘器未设置防水防潮设施,集尘桶底部破损后未及时修复,外部潮湿空气渗入集尘桶内,造成铝粉受潮,产生氧化放热反应。

(3)车间铝粉尘集聚严重。

事故现场吸尘罩大小为500毫米×200毫米,轮毂中心距离吸尘罩500毫米,每个吸尘罩的风量为600立方米/小时,每套除尘系统总风量为28800立方米/小时,支管内平均风速为20.8米/秒。按照《铝镁粉加工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7269-2003)规定的23米/秒支管平均风速计算,该总风量应达到31850 立方米/小时,原始设计差额为9.6%。因此,现场除尘系统吸风量不足,不能满足工位粉尘捕集要求,不能有效抽出除尘管道内粉尘。同时,企业未按规定及时清理粉尘,造成除尘管道内和作业现场残留铝粉尘多,加大了爆炸威力。 (4)安全生产管理混乱。

中荣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盲目组织生产,未建立岗位安全操作规程,现有的规章制度未落实到车间、班组。未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无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风险辨识不全面,对铝粉尘爆炸危险未进行辨识,缺乏预防措施。未开展粉尘爆炸专项教育培训和新员工三级安全培训,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不落实,造成员工对铝粉尘存在爆炸危险没有认知。

(5)安全防护措施不落实。

事故车间电气设施设备不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规定,均不防爆,电缆、电线敷设方式违规,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未作可靠接地。现场作业人员密集,岗位粉尘防护措施不完善,未按规定配备防静电工装等劳动保护用品,进一步加重了人员伤害。

三、经验教训

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1、粉尘爆炸的概念

粉尘爆炸是指粉尘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爆炸发生,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高温高压,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2、粉尘爆炸产生的条件

(1)可燃性粉尘以适当的浓度在空气中悬浮,形成人们常说的粉尘云; (2)有充足的空气和氧化剂; (3)有火源或者强烈振动与摩擦。

3、粉尘爆炸的爆炸原理

一般比较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粉尘易发生爆炸燃烧的原因是都有较强的还原剂H、C、N、S等元素存在,当它们与过氧化物和易爆粉尘共存时,便发生分解,由氧化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或者气体量虽小,但释放出大量的燃烧热。粉尘爆炸的难易与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环境条件有关。这些导电不良的物质由于与机器或空气摩擦产生的静电积聚起来,当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放电产生电火花,构成爆炸的火源。

4、粉尘爆炸的主要特点

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就是多次爆炸。第一次爆炸气浪,会把沉积在设备或地面上的粉尘吹扬起来,在爆炸后短时间内爆炸中心区会形成负压,周围的新鲜空气便由外向内填补进来,与扬起的粉尘混合,从而引发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会更高,破坏力更大。(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5、粉尘爆炸的影响因素 物理化学性质

物质的燃烧热越大,则其粉尘的爆炸危险性也越大,例如煤、碳、硫的粉尘等;越易氧化的物质,其粉尘越易爆炸,例如镁、氧化亚铁、染料等;越易带电的粉尘越易此起爆炸。粉尘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互相碰撞、磨擦等作用,产生的静电不易散失,造成静电积累,当达到某一数值后,便出现静电放电。静电放电火花能引起火灾和爆炸事故。粉尘爆炸还与其所含挥发物有关。如煤粉中当挥发物低于10%时,就不再发生爆炸,因而焦炭粉尘没有爆炸危险性。 颗粒大小

粉尘的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氧,颗粒越细,吸附的氧就越多,因而越易发生爆炸,而且,发火点越低,爆炸下限也越低。随着粉尘颗粒的直径的减小,不仅化学活性增加,而且还容易带上静电。粉尘的浓度与可燃气体相拟,粉尘爆炸也有一定的浓度范围,也有上下限之分。但在一般资料中多数只列出粉尘

6、粉尘爆炸的主要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二次爆炸时,粉尘浓度会更高,破坏性更强,威力更大。

(3)能产生有毒气体。一种是一氧化碳;另一种是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大量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7、粉尘爆炸的防范措施

如采用有效的通风和除尘措施,严禁吸烟及明火作业。在设备外壳设泄压活门或其他装置,采用爆炸遏制系统等。对有粉尘爆炸危险的厂房,必须严格按照防爆技术等级进行设计,并单独设置通风、排尘系统。要经常湿式打扫车间地面和设备,防止粉尘飞扬和聚集。保证系统要有很好的密闭性,必要时对密闭容器或管道中的可燃性粉尘充入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以减少氧气的含量,抑制粉尘的爆炸。 常用的防护措施或方案主要有四种:遏制、泄放、抑制、隔离。在实际应用中,并不是每一种防护措施单独使用,往往采用多种防护措施进行组合运用,以达到更可靠更经济的防护目的。

综上所述,在工业高速发展的今天,伴随的粉体爆炸事故日益增加,非常普遍,并且给工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甚至远远超出了火灾带来的危害。根据国际标准规范的指导,为了工业的安全生产,为了人身和设备的安全,又由于爆炸的不确定性,务必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在设计、制造、使用带危险性的粉体设备时,应当给工业粉体设备上保险: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进行防爆。

四、事故启示 纵观安全生产事故中,大多数企业存在着制度不落实,制度挂在墙上,应付检查,形同虚设,企业主注重经济效益,忽视安全工作,把落实安全保障措施与创造经济效益,争取最大利润对立起来。企业主还存有侥幸心理,认为企业不会出安全事故,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后悔莫及,给劳动者造成极大的心理和身体伤害,给他们的家庭带来了不幸,企业也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和问责。因此,安全工作责任重于泰山,这绝不是小题大做。

一是要克服侥幸心理,思想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工作做得怎么样,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主思想上重视程度,对职工生命的关心就是对职工最大的关心,必须认识到安全生产关系到每一个劳动者家庭幸福美满,关系到企业和谐稳定。安全生产也是效益,是口碑,一个经常出安全事故的企业,劳动者怎么敢去应聘,怎么去工作。因此,要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宣传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为主线,以“强化红线意识、促进安全发展”为主题,企业经营者必须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承担第一责任人责任,企业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安全生产工作。 二是要克服麻痹心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企业必须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制定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成立安全生产组织,要把安全工作当作企业经营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要组织职工学习安全制度,要把安全制度的学习纳入职工教育培训中来,不走形式,不走过场,确保安全制度落实到位,要在构建安全文化上下功夫,注重预防,要用事故教训推动企业落实责任。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排除,让安全的意识扎根在职工的心窝上,落实在企业日常管理中。

三是要克服形式主义,加强安全的督促检查。企业要成立安全生产的管理部门,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检查人员。要加强安全生产的日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排查,要把安全工作与部门、车间负责人的聘任、晋升、奖励、考核结合起来,使他们重视安全、落实安全,确保安全生产网无漏洞。要克服形式主义,认为企业安全检查就是走走过场,应付一下。要对安全生产有作为、有成效的部门和人进行奖励,对无视安全、漠视职工生命的行为给予重罚,提高安全管理者的法治理念,要坚决打击企业不重视安全,草菅人命的违法犯罪行为。 四是劳动者要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强化安全责任心。劳动者不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是安全工作最大的隐患,必须加强安全常识和责任心教育,让劳动者思想上的“安全弦”不松懈。要充分利用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为教材,举办安全大讨论,班组例会等教育职工熟练掌握安全生产操作流程,认识到安全生产对家庭、对企业的重要性。发生安全事故对家庭、对企业都没有好处,安全工作要反复讲、天天讲,入心、入脑,见行动,增强劳动者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劳动者的预防事故,自救、互救能力,在企业营造安全和谐文化。

五是工会组织要主动作为担当,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企业工会组织要切实贯彻《工会法》、《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配合企业多渠道、多形式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常识,提供政策法规、应急救援等方面的咨询与服务。自觉承担起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责任,不怕得罪人,克服老好人思想,主动作为,配合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大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检查,加强劳动保护,督促企业贯彻《社保法》,主动为职工缴纳工伤等社会保险,对侵害劳动者权益的行为要坚决站出来,并予以纠正,防患于未然。对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要积极参与调查处理,并提出整改意见,构建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上一篇:法律调研文章范文下一篇:妇联工作讲话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