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2024-05-03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精选12篇)

篇1: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书心得

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好管,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意识极强,知道的东西也多,你让他好好学习,他可以玩很多花样来逃避,还有无数拒绝的理由等着你。在这个充斥着各种新鲜玩意、娱乐享受而又自由反叛的年代,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真是让无数老师和家长头痛的难题。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书店里发现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心想也许它会给我带来帮助。这是一本引进版权翻译出版的美国亲子教育的畅销书,被美国《儿童》杂志评为“家庭教育最佳图书”。书中既有非常先进的理念,又有极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书中独创性的采用小说形式,主人公是一位经常遇到问题的年轻教师,她与同事以及父母志愿者一起,通过不断的探寻和讨论,努力寻找到一种与学生沟通的更有效的方法。书中独一无二的沟通技巧、实用的对话场景和令人一目了然的卡通漫画,让读者很快便能领会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每天在学习上出现的问题。比如,第一章讨论了如何处理干扰学习的情绪。作者认为,我们想要让孩子行为正确,首先必须接受他们的感受。卡通漫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许多老师和家长对待孩子的错误方式,同时也给出了会让孩子有令人满意回应的新方法。那些错误的说话方式竟然是我们大多数家长与老师经常都在使用的,有的也是我经常在班中使用的。

在读《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之前,我并没有体会到跟孩子沟通的重要性和难度。孩子们有问题找到我,我总是想把自己的想法强行灌进他们的小脑袋,然而经常都是事与愿违。书中介绍了跟孩子沟通的方法,并用简明的漫画表现出来,生动易学。首先,我们要处理干扰孩子的情绪。当孩子产生消极情绪时,很难去听你在说的话;即使听到了,也往往会按照自己的情绪产生错误的解读。因此,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并做出恰当的反应。对学生的消极情绪,不能单纯地给予否定,而是应该争取说出学生的感受;同时不要随意批评和忠告,而是应该表示理解并接纳。当孩子们的情绪被理解和接纳之后,就会相应地缓和下来,也不再执着于情绪的影响,更容易自己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可以在此时给出一些建议。

解决了孩子们的情绪问题,我们就要吸引孩子们和我们合作。班级不是老师的,而是孩子们的,每天生活在其中的是他们自己。可是,对于老师的一些“大

道理”,他们是不能理解的。换句话说,他们并不懂得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也不会把学校教育和他们的未来联系在一起。他们更不懂得校纪班规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使用一些技巧来引导孩子或者吸引孩子与我们合作,创建和谐的班级环境和课堂气氛。当出现问题时,要首先要用尽量客观的语言描述问题,而不是指责、讽刺或者命令,这样可以让孩子们更有勇气承担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用提示来帮助孩子们找到他们的问题所在,而不是责骂贬斥,这样孩子们更愿意改变自己的行为。为解决问题提供几种选择,为了让孩子们改正行为而威胁或命令他们,只能使他们感到无助或抵触。学生们不喜欢听教训和冗长的教导,一个简单的词语或者手势会了、鼓励他们思考问题,并去想应该做什么。老师表达自己的感受时不攻击、不取笑,学生民更容易倾听,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有必要时可以给学生写字条,他们会感受到老师的尊重和信任,并回报以尊重和信任。还可以用游戏或比赛的方式请孩子们合作,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这种方法非常有效。

读过这本书后,我也对以前没有处理好的问题,和自己设想的在以后的教学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想了一些办法,希望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我想,多想、多关注、多用心,一定会找到合适的方法。

篇2: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孩子才爱听呢?9月13日,“教子良方”请来了亲子关系训练导师王丽怡老师跟在座的家长分享 “如何说,孩子才爱听”的方法。

2.生活中有的孩子非常听话,而有的孩子却非常逆反?

这是因为父母有时候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教育子女,却忽略了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建立亲密关系。这个关键的错误,会让孩子觉得父母只会“唠叨”,甚至将父母的作用仅限于“发号施令”。

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越亲密,孩子教育起来就越容易?

篇3: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一、选择话题:触动学生的好奇心

低年级孩子有很强的好奇心, 在选择话题时应注意要贴近孩子生活, 让学生感到亲切, 没有距离感, 容易激发交际的欲望, 也易于交际, 能取得比较好的训练效果。话题贴近生活, 倒不一定必须是学生经历过的, 但一定要是学生熟悉的, 是处在学生生活范围之中的。可以围绕学校生活确定话题, 如“怎样借文具”“有趣的游戏”“讲故事比赛”;可以围绕日常生活确定话题, 如“自我介绍”“说说我的家”“问路”“指路”“学会道歉”“学会祝贺”“做客”等。

而语文教科书上提供的口语交际话题, 不一定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和熟知的, 教学时, 教师要大胆取舍, 精心选择, 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 找出适合学生生活实际的部分作为口语交际的话题。口语交际教科书给教师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话题, 即说话的引子, 让我们由此出发, 设计相关情境, 进行真实交际行为。因而, 我们在教学中不必拘泥于教科书上的一个范例或几幅画, 要进行必要的话题拓展。如, 好朋友的生日到了, 自己动手做一张贺卡送给他, 在贺卡上写一句祝贺的话。送贺卡时, 你和他都说些什么。教师不能只限于教科书的提示, 而是围绕这一话题设置“生日祝贺”教学环节, 并延伸这一话题, 设置“新年祝贺”教学环节, 让学生在交际的过程中, 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口语交际训练一定要重视情境创设。没有具体的情境, 学生就不可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 也不可能有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怎样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呢?

1.语言描绘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创设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 可以叩动学生心弦,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如果再配上合适的图片和音乐, 或者对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设计, 效果会更好。例如, 在教学《买文具》时, 先看图导入口语交际主题, 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文具店) 两位小朋友到文具店干什么? (买文具) 揭示主题后, 让学生观看录像, 感受买文具的情境。看完后让学生及时予以评价, 并试着小结一下买文具的过程。当然, 最重要的还是让学生模拟情境, 合作表演。事先在讲台前出示放有各种文具的小“货架”。师:今天我们班级新开了一家“小小文具店”, 你们看, 这个小文具店里的文具怎么样, 能用自己知道的词语来说一说吗? (品种繁多、琳琅满目、丰富多彩……) 老师当售货员, 谁愿意当“小顾客”到台前和老师合作表演买文具?

在良好氛围的口语交际情境下, 学生的说话欲望一下子被调动起来, 让学生充分体验在特定环境下的口语表达方式, 在双向互动中受到了一次扎实有效的训练。

2.模拟表演创设情境

小品、相声、独角戏等都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表演形式。由此入手, 容易激发他们口语交际的兴趣, 使他们在表演过程中不知不觉地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例如, “学会劝阻”的口语交际训练中, 我就让几个孩子事先将一段劝阻失败的过程排成小品在班里表演。

爷爷: (坐在椅子上, 抽出一支烟点着) 饭后一支烟, 赛过活神仙! (吸了一口烟之后, 突然咳嗽起来)

小明: (跑到爷爷身后给爷爷捶背) 爷爷, 抽烟的害处很大, 我求您别抽了。

爷爷:没事!我抽了几十年了, 身体不照样好好的?咳, 咳……就是有点小咳嗽。

小明:反正抽烟一点好处都没有。

爷爷:明明, 上学的时间快到了, 你该去学校了。我呢, 也到公园里溜达溜达去。

小品表演完之后, 我就让学生思考:小明是怎么劝阻爷爷抽烟的?为什么没有成功?由此引发谈论, 让学生明白要说服爷爷, 必须说清楚抽烟的危害, 师生共同归纳出抽烟的危害后, 再让学生上台表演该怎样劝爷爷戒烟, 大家表演得十分投入。

三、开拓渠道:锻炼学生的表现力

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活动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 教师可根据儿童心理特征, 精心设计和组织各种有趣的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此, 在教学苏教版二下口语交际“讲童话故事”时, 我充分利用低年级学生对参与比赛的积极性, 先让学生在班级中进行讲童话故事比赛, 选出一、二、三等奖代表班级再参加年级的讲故事比赛。学生对这种方式十分喜爱, 参与热情极高。

2.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机会, 拓展口语交际范围

丰富多彩的生活给口语交际训练提供了机会, 作为教师, 要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 诱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他们的认知能力去表达心声。如, 记住父母等长辈的生日, 在生日宴上说些什么。同时要求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长辈所说的话应不一样, 要与时俱进, 有情感, 有文采。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 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 回来后可在班会或课余时间跟同学谈谈自己的见闻。注意强调主次, 并将平时积累的形容词、成语适当融入, 这样就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家里来了客人, 如何招待客人。买了一本新书, 如何向知心朋友作介绍。师生共同围绕一个生活中的常见话题谈论交流, 这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口语交际的氛围。

3.观察美丽奇妙的大自然, 做到有感而发

大自然是学生最美最丰富的课堂, 利用美丽而又奇妙的大自然中的景物和现象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不仅能提升学生开口说的欲望, 还能增加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如, 教学“春天来了”的口语交际课, 课前先让学生走进大自然, 投入大自然界的怀抱, 用眼睛去看, 用耳朵去听, 用鼻去闻, 用心灵去感受春天。有条件的同学还可以拍摄春天美好的景物。这样通过让学生直观亲身的感受以及多方面搜集的丰富素材, 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使他们的思维更活跃, 表达的欲望更强烈, 在口语训练中就能如鱼得水, 游刃有余。

开拓学生口语交际就的渠道, 使口语训练成为学生经常乐于参与的活动, 适时汇报展示, 让他们体会成功的愉悦。这些活动过程的意义远远大于活动的结果, 在提高学生语言丰富性和情感性的同时,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语言生活化和个性化。

总而言之, 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须掌握的工具, 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 生活中口语交际无所不在, 只要我们细留心, 就能为学生创造广阔的口语交际天地, 只要从课堂中培养, 从活动中训练, 从生活中实践, 那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一定会提高。

摘要: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说话写话水平、降低中年级作文起步的难度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可是, 目前仍有不少教师不够重视口语交际课, 说话训练流于形式。围绕学生口语交际的重要性, 就如何培养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探究分析, 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培养策略, 旨在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让孩子不畏听说、快乐交流。

关键词:小学生,口语交际,教学

参考文献

[1]杨九俊, 姚烺强.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示例与导引[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5:404.

篇4: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关键词】趣味体育课堂 讲解 示范 有效性

语言对人的心理和生理具有独特的刺激作用。教师运用语言时,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要有启发性,做到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讲话内容要符合学生心声同鸣。

1 讲解

趣味体育教学的讲解是以生动形象的语言的形式向学生说明教学任务、动作名称、作用、要领、方法及要求等,以指导学生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方法。在小学,学生的知识和技术储备量都很少的情况下,学生只明确任务,记住名称及简单的要领和方法即可,无需过多讲解,要把过去繁琐的讲解变为精练的讲解,使学生听得明白,乐于接受,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1.1讲解要有明确的目的。教师在讲解时,应根据趣味体育的教学任务、内容、要求和教学过程的具体情况,以及学生的技术动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适时地讲解。这样才能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教学效果。如教前滚翻,以往教师必须用很多语言,描述前滚翻的动作过程及要求,现在只要在学生亲身体验过程中,先讲解用力蹲地是前滚翻原动力,然后再讲解在滚动过程中上体向下大腿靠拢即可,学生既好懂,又易掌握。

1.2 讲解要通俗易懂。趣味体育课教学中,要做到情景渗透,精讲简练,除了要认真备课,书写教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性质,把握准趣味教学的重难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可编成易懂易记的“儿歌口诀”或简单地用几个字进行讲解,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讲解原地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方法要领时,可用“蹬地、提腰、抬肘、伸臂、抖腕、拨球”概括。如讲解起跑的技术要领时,引用学生用橡皮筋玩弹射纸箭,启发他们起跑时启动的一刹那犹如纸箭弹出去一样,以加深学生对爆发力的理解。学生在实际练习中很快就能掌握正确的动作技术。

1.3 教师要注意生动形象、新鲜有趣。为了体育教学能得到生龙活虎,朝气蓬勃的气氛,体现出体育运动的特点,教师就需要运用语言艺术,要讲得生动活泼,新鲜有趣,以便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奋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通过老师简单的讲解,对将要练习的动作技术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使学生通过练习,达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2 示范

2.1 示范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每次示范都应解决一定问题。示范什么,怎么示范,要根据教学任务,教学步骤以及学生具体情况而定,如教新教材时,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两次完整的示范,后根据教学要求再做重点示范。示范的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某种动作的形象,它告诉学生这种技能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所以,在趣味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示范,如初学教材,为了使学生建立完整的动作概念,应先做完整技术动作示范,再根据教学要求讲解示范,对关键技术动作要重复示范,示范前教师必须向学生讲清观察示范的方向、部位和时间,使学生尽快地明白如何根据自己完成动作的情况观察教师的示范,达到抓住重点,突出难点的目的。例如:在“单杆后摆下”这个动作的教学时,教师应重点突出示范后摆、制动、推杠等动作要领,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教师示范时后摆制动、推离器械的动作,这有利于学生直观效仿,便于加深对动作的理解。

2.2 示范动作要正确无误。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做到准备、熟练、轻快、优美,使学生学习一开始,就对该动作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因为教师的正确示范,不但学生技术动作更加正确,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与跃跃欲试的情感,为此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不断提高动作质量。

2.3示范的位置、方向要正确。示范的目的是要给学生作范例,这就得让全体学生都听得见,看得到。因此,教师的示范不仅要规范,还要特别注重示范的位置和方向。示范的位置要根据学生队形、动作性质以及安全的要求来选择最佳位置进行示范及带领学生练习。如在武术教学中,教授基本动作时,采用横队队形,教师就应站在横队的等边三角顶点方位示范。示范的方向,应根据动作的结构和要求、学生观察动作的部位而定。教师应尽量把示范动作的方向、路线与学生跟做的方向、路线相致,可采用正面示范、背面示范、侧面示范和镜面示范等形式。如果教师示范的位置和方向选择不当,会影响部分学生因看不清而产生错觉,形成错误的技术概念,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3 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

讲解与示范在教学中缺一不可,怎样才能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根据多年的教学体会,先示范,在练习的过程中,再讲解效果最佳。有的动作边示范边简述效果也很好,总之在教学中如果运用得法,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就能提高学生积极思维和模仿能力,同时也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生蕴藏的学习潜能,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体育课堂上,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感知动作外部形象的基础,而讲解则是让学生了解动作内在规律的重要工具,两者结合运用能够缩短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过程。只有把讲解与示范结合起来运用,才能让学生对技术动作建立完整正确的概念,形成正确的表象提高练习效果。

综上所述,在趣味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讲解和示范必须密切配合,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因此,老师在教学中,要始终贯彻“精讲多练”原则,使学生直观感觉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产生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尹军,郑亚平,董琦. 趣味田径游戏,2006.

[2]李英, 陈光涛. 体育课中体育游戏的兴趣性分析与探讨.

篇5: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这本书内容非常具体,基本上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小场景组成的,通过正反两种互动方法的对比,让家长懂得如何做、怎样说才是有效的。同样的意思,不同的语言说出来,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家长要了解,孩子说一些话时,内心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话会伤害激怒孩子,什么样的话能让孩子有安全感平静下来。例如对于一些爱发脾气的孩子,对家长提到了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1、全神贯注地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用这样的方法孩子会得到安慰与理解,沟通更容易进行。书中有小练习,可以训练父母与孩子的沟通方式等。现实中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时候,会忍不住掺杂发泄的`情绪,想到哪,说到哪,自己痛快了再说。与后进生家长交流时,我总是一再强调:回家不要打骂孩子,关心孩子心情,多花些时间帮助孩子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辅导孩子时,一定要控制情绪,如果觉的要发火了,赶紧走出去,缓和情绪。书中多次提到要关注孩子的感受,从孩子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感觉,去体验家长用不同态度说的一些话,对孩子心理感受的影响。孩子虽小,但他们是有喜怒哀乐、独立思想、独立人格的人。只有真正地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与他们交流,才能真正做到尊重。

篇6: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买了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撕开书的包装,我匆匆浏览了一下,于是得出个结论:又是一本大字、多图乱泼鸡汤的打着家庭教育旗号的华而不实的书,还曾感慨为何再版次数如此之多?莫非中国的家长必须受这样的教育?不过用了一个晚上读了之后,这种偏见就一扫而空了。我并未教育过孩子,说亲子沟通也为时过早,但是书里的理论和技巧倒是可以适用于任何的人际交流。

另外,对美国的教育专家也比较佩服,事实上,这种书正适合多图。前面几章分别给出了一些家庭中常见对话的图示,有几种选项供读者选择。在读书这种氛围中,你可能会思考许久选择正确的答案――所谓的“正确”就是“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但是事实上在日常交流中,人的思维往往不会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你很有可能会选择那些让“孩子不听孩子不说’的答案。我试着进入画中的场景,多数还是会选择一些对方拒绝沟通的答案,因为可能真的在固有的思维范畴里,比如,孩子说:我不喜欢蜘蛛。可以替代为任何人,当某某说我不喜欢某某的时候,你可能下意识会说:为什么?然后接下来会阐述你的观点。在书里的答案是:哦。这个答案即便是要停下来思考,得出这个答案也要好久。这里就涉及了一个倾听的艺术。很多人在面对陈述的语境的时候却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那么对方就会索然无味,也许对于孩子更是如此。他说不喜欢蜘蛛,只是表达不喜欢而已,一个”哦“也仅仅表达知晓,却没有是非评判的意味,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沟通。同理,”呵呵“什么的也是不错的,虽然这是网络沟通中断的信号标志,有时候想想这些话语的因缘倒也挺有意思。

虽然如此,坚持下去真的很难,因为沟通是即时是而且太迅速了,很多时候人是反应不过来的。要让我们相信一本书改善了亲子或者是身边的一些关系是很难的,我觉得这本书最终要的是提供了一个方向,一个方法,一些可以参考的场景,只有当我们真的进入情境中设身处地的为沟通的另一方考虑了,进入了自己的潜意识,这样的良性沟通的桥梁才能最终搭建。作者说,对此她只能送上温暖的祝福,这是很温馨的,因为她终究知道教育类书籍的局限,而且也明白,这些并不容易做到,想要对方”听和说“我们都需要努力。

篇7: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这里可不是只有一个作家,你可以的哦

没有人拥有你那样感觉,你那样的的的表达方式和生活体验

篇8: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书的第一部分讲,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这是一个听起来不太起眼却又恰恰能切中要害的角度。对此我深有感触。尊重、接纳孩子的感受,不仅利于有效的沟通,更有助于孩子的自我建构。强烈的认同感让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极好的第一印象。随后这本书讨论了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代替惩罚的方法、鼓励孩子自立、学会赞赏孩子、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最后一部分叫做“融会贯通”,讲这些技巧的变数和综合运用。

整本书几乎从头好到尾,叙述自然贴切,没有一个说教的词,也没有专家的自居和指责,更没有一句无意义的话。作者的观念蕴藏其中,读起来很舒服。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实例,甚至看中间的漫画插画时,都会有像老朋友在跟你娓娓道来的亲切,又像一个有着丰富经验的妈妈向你传授着如何和孩子相处的绝招。书中所给的信息,不是压制孩子、战胜孩子,而是那种潜移默化、平易近人的态度,是非常有效的方法,教你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处理问题。

回首前段时间的图书市场,个案图书有很多,个案图书有个好处,就是有现实的“成功”(大多指学业成功,我对此并不完全认同)在那摆着,说服力较强,说的都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亲切好读。局限是大多囿于个体经验,你的孩子是你的孩子,你的家庭是你的家庭,家庭的氛围、条件以及孩子的个性千差万别,你的经验很好,但在我家不好用。更根本的问题是,图书作者自己“成功”了,但他不一定知道究竟是如何成功的,他提炼的经验可能是很主观、狭隘的,生活往往是多因一果和一因多果交织并存,从经历中提炼出适用性强的原则,需要很高的能力,但有此能力的图书作者寥寥无几。

在这种情况下,理念类亲子图书迎风而起。“赏识”也好,“尊重”也好,“习惯”也好,各种教育法也好,都是有一个核心的理念,然后阐释分析,间歇列举一些事例。好的观念类图书对于父母确定教育方向、矫正教育心态是发挥了明显的作用的。观念的书只有说到人们困惑,正好不知怎么理解和界定的痛处才有价值。

篇9:《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在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般老师对于自己班上的孩子有时所持的肯定程度不高,想着孩子品性难移,积习难改,莫可奈何,那只好放弃,随他去。看了《如何说孩子才会听》一书,我发现教师欠缺的只是你没有花时间或没有用心思去读懂你的作品。

每个老师都应当掌握表扬孩子的艺术:

一、抓住表扬的最佳时机

正如雨水,可以成为甘霖,也可以成为洪魔,在于是否“好雨知时节”。表扬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孩子表现好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孩子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孩子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孩子做了件好事,取得一点小小的进步,纪律有所好转,老师提问虽没答对却能认真思考,今天上课又没迟到等等,都是表扬的好时机。每个孩子都有得到老师表扬的渴望,老师应不失时机地表扬他们。

二、把握好表扬的分寸

表扬不仅是对孩子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孩子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孩子产生自满情绪,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表扬应措辞恰当,有时还要在表扬时与教育相结合,或者表扬中有批评,这样有褒有贬,是非分明。

三、采取灵活的形式

表扬通常以口头表扬为主,但不仅限于此。手势、表情、纸条等都可以使用。不同形式的表扬可以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如表扬一同学有进步,可以说“嗯,不错”;也可以向他竖大拇指;可以向他显露惊喜之色;可以向他微笑点头;也可以在批改作业时,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上面。

四、经常赞美每一个孩子

在学校里,老师表扬孩子,这个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是让孩子看见别的孩子的长处,认识到自己要不断进步。但恰恰也让受到表扬的孩子体会到被欣赏、被羡慕的满足,无形中就会在孩子中产生争先恐后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需求,一旦得不到老师的赞扬,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很失落,有时甚至会成为心中的阴影。每个孩子都有或多或少的优点,要善于发现孩子行为背后积极的正面的动机,赞美孩子已经做到的部分。这样,孩子就逐渐学会发现自己的长处,不断积极继续保持。只要孩子对自己有了积极的心理暗示,他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被老师表扬的也越来越多,他也越来越自信,形成良性循环,终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孩子。只是老师的表扬要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推动力,而不是成长的依赖症。这就需要教师适度的把握和严谨的操作了。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认为方法和对策有很多:

一、把握和孩子谈话的时机

与孩子谈话并非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应去把握和创造谈话的时机。一般说来,当孩子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学习和娱乐的时候,老师和父母的谈话可能不受欢迎。这时谈话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父母应在孩子放学回家的时候,或者全家一起吃饭以前和孩子进行交谈。

二、像维护自己的自尊心一样维护孩子的自尊心

老师和父母与孩子谈话的失败,往往不是缺乏对孩子的爱,而是缺乏对孩子的耐心与尊重。一方面,大多数的父母认为,孩子甚至比自己重要。另一方面,在与孩子交谈时,老师和父母又习惯于要求孩子完全放弃孩子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种做法只会导致孩子对与老师和父母交谈的害怕。要成功地与孩子交谈,老师和父母必须始终有耐心地小心翼翼地去维护孩子幼小脆弱的自尊心。

三、用体贴入微的理解代替“谆谆教诲”

大多数的老师和父母总以为,孩子年幼无知,需要严加看护,谆谆教诲。其实,我相信,孩子有孩子的世界。如果老师和父母能站在孩子的立场去体察孩子、理解孩子、就会发现,孩子的许多想法和感受是多么合乎情理。我认为人是需要被理解,不是需要被教训。孩子又何尝不是这样认为呢?

因此,当你觉得孩子在什么地方出了问题、犯了错误。不要在还没有了解事实真像前就大发雷廷。首先,应该冷静下来,暂且不要劝告、不要教诲、不要训斥、设身处地、体贴入微地去理解孩子吧!在交谈的过程中,要慎用批评、问话要适当适切、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注意孩子的时间表、奖励诚实、替他们保密、及时弥补、不管我们怎么注意,总有犯错的时候,及时弥补就显得格外重要。如果是老师和父母错怪了孩子,就要放下老师和父母的架子,向孩子承认错误,这样孩子才会再次接纳你。而孩子在老师和父母的熏陶之下,如果做错事也会主动认错。

看完《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我感触颇深:赞美是一种胸怀、是一门艺术、是一种能力。我相信,在我的赞美之下,我的孩子一定会从“灿烂”走向“辉煌”!让我们真诚地赞美孩子吧,因为他明天的成功或许就蕴藏在你的赞美之中。

篇10:《如何说孩子才会听》读后感

我打开看这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时,当时就觉得自己是那么的白痴,不懂得去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和特点。我以前一味的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身上,却不知道给孩子一个好的开端。我知道与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问题,该怎么去解决呢?当我看到《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后,我才知道自己与孩子的沟通上存在很多问题。没有好的沟通方式,即使说得再好、再对孩子也不会听。书中所列关于亲子教育的一系列不对方法和方式,几乎就是我的翻版,亏我还是幼儿园老师呢,真是惭愧啊!如何才能与孩子有一个好的沟通呢?如何说孩子才能听?

我们要学会倾听和认同孩子的感受,当他觉得自己被理解被接受时,那么在亲子谈话中就不会有争吵和责骂,他就会讲出许多事情,使你更好的去理解孩子,如果孩子的感觉被否定,他就会觉得你不理解他,他就对你没什么好说的,同时他也会怀疑自己的感觉是否正确。孩子对大人的责骂、命令、说教、警告、比较等等都是很反感的。出了事要教会孩子如何去补救,而不是一个劲的埋怨,那样于事无补,还惹得孩子烦。什么事情做错了就说什么事情,不要把往事全部拿出来说。鼓励孩子要独立自主,不要什么事情都帮孩子做好,那样他永远长不大。平时孩子要多称赞他,当他听到这些称赞,才会更有信心向前迈,同事孩子也会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书中有所列的方法和技巧,我觉得非常实用,就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用。最重要的是家长要改变自己对孩子的态度和看法,如果是用欣赏的眼光去看自己的孩子,那孩子的优点就会越找越多,如果不欣赏用指责、抱怨、比较来看他,那他的缺点就越挖越多。最艰难的是家长的改变,习以为常的语言和心态会让我们在生气的时候故态复萌,用最伤害的语言对孩子发泄自己的怨气和不满。

篇11:如何说孩子才会听心得

1、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定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2、当我们难过或者受到伤害时,最不想听到的就是建议、大道理、心理分析或者别人的看法,那样只能让人感觉更差。过分同情让人觉得自己太可怜,提问让人产生防范心里,最激怒人的是说人的感受毫无道理。

3、当有人能够真正愿意倾听,认同别人内心的伤痛,给别人机会让他多说说他的困扰,他会感觉没有那么郁闷和困惑,也更能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和面临的问题。

4、如果我们也能倾听孩子,与他产生共情,那么也能有助于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5、1)2)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四个技巧: 全神贯注地倾听;

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3)4)

6、说出他们的感受;

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如果家长能够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候,我们甚至什么都不用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与他们产生共情。

7、当孩子被提问、责怪、建议的时候,很难有清晰的思路和积极的态度去想问题。

8、以关心的态度,使用“哦。。。”“嗯。。。”“是这样啊。。。”这样简单的话来回应孩子。孩子就能在叙述的过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从而有可能自己找到解决办法。

9、奇怪的是,我们越是想让孩子摆脱不好的感受,不管我们的态度多好,孩子也只会越难过。

10、说出孩子的感受,孩子心里会感到安慰,会感觉到有人能理解他们内心的感受。

11、当孩子想要一样我们没有的东西的时候,家长往往给孩子解释为什么没有。但常常是我们解释,孩子越不听。

12、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代替逻辑上的解释,有时候,孩子对某种东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们就能比较容易接受现实。

13、帮助孩子摆脱苦恼的四个技巧:全神贯注地倾听,用简单的话语回应他们的感受,说出他们的感受,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14、要接纳和回应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给出建议。

15、当有人能够理解你有多疼的时候,好像更容易能承受疼痛。

16、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灰心!”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真希望我能立刻把香蕉变熟了给你吃!”

所有的感受都是被接纳的,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17、孩子不敢说出他们的理由,因为他们担心在大人眼里,他们说出的理由不够充分。

18、孩子更容易和一个接纳他们感受的成人沟通,而不是逼着他们作出解释。

19、所有年龄段的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都不在乎别人是否同意,需要的只是有人能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情。

20、有一个方法能既能让家长感觉舒服,又能让孩子满意,那就是画出他们的感受。

21、妈妈的过度反应反而给他增加额外的负担。

22、如果你想要一个幸福的家庭,就要允许家人在家里表达不满。

23、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的五个技巧: 1)描述:描述你所看见的,或者描述问题。2)提示。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4)说出你的感受。5)写便条。

24、大人描述问题的时候,其实,也就告诉了孩子该怎么去做。

25、当我们给孩子们提示时,他们往往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26、孩子不喜欢长篇大论,对他们来说,越短越容易记住,越有效。

27、不要评价孩子的个性和人品,只要不受到批评,孩子还是可以和一个表达愤怒的人合作的。

28、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1)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描述问题。“床上有一块湿毛巾。” 2)提示。

“毛巾把我的毯子弄湿了。” 3)用简单的词语表达。“毛巾”

4)说出你的感受。“我不喜欢睡在湿床上!” 5)写便条。(贴在毛巾架上)请把我放回原处晾干。谢谢!

29、有助于孩子成长的沟通态度是这样的:“总的来说,你是个可爱能干的孩子。只是现在出现了些问题,需要注意一下。你自己一旦认识到这些问题,你就能负起责任来。”

30、父母厌恶的眼神、轻蔑的语调能很深地伤害到孩子。

31、如果你想马上做一件事情,最好语气坚定,不要恳求。

32、考虑:我们的要求适合孩子的年龄和能力吗?要求合理吗?能够让他选择怎么去做?

33、经常挨批评的孩子会比较敏感。她需要更多的关注和认可。避

免使用隐含着否定或者忽视的语言。

34、你所学的技巧,都是在教你对别人表示尊重。

35、事情前面加上“你”以后,让人觉得被埋怨,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36、描述技巧的最好运用,就是在孩子感到确实需要让他去做的时候。

37、避免提示孩子他们已经知道的信息。不要用孩子的名字作为简单的词语表达。

38、孩子的感受得到尊重后,他们会尊重大人的感受。

39、我们的目的在于培养孩子的进取心、主动性、责任心、幽默感以及体谅他人需求的能力。40、代替惩罚的方法: 1)请孩子帮忙。

2)明确表达强烈不同意的立场(但不攻击孩子的人格)。3)表明你的期望。4)提供选择。

5)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6)采取行动。

7)让孩子体验错误行为的自然后果。

41、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

1)第一步:讨论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我想你大概觉得。。。”只有当孩子觉得被倾听、被理解的时候,他才能考虑你的感受。2)说出你的感受和需求“我的感受是。。。”这一部分要简短清

晰,如果你不停地说你的担心、愤怒和郁闷,孩子就很难听下去。

3)一起讨论,找到大家都同意的解决方法。有可能的话,让孩子先说几个想法,最关键的是,对任何一个想法都要避免评价和论断,要接纳所有的想法,关键的一句话是“我们把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写本身并不重要,但把想法写下来,会让说出想法的人感到被尊重。”

4)挑出哪些建议你们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要付诸行动,注意不要说贬低的话。

5)跟踪执行,“把计划变为行动,我们还需要做什么?”“谁来负责这个”“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完成!”

6)不允许孩子指责你的任何观点。家长坚定的态度很重要。

42、代替惩罚的方法 1)明确表达强烈不同的立场 2)表明你的期望

3)告诉孩子怎样弥补自己的失误 4)提供选择 5)采取行动 6)解决问题

“我对谁干的不感兴趣,也不想指责已经发生的事情,我只想知道现在怎么补救!”

43、滥用做家长的权利,并有可能让孩子在人格发展中掺杂了过多的负疚感和嫌弃自我的成分。

44、惩罚是一种非常没有效果的管教方式,常常会让孩子的行为朝着与我们预期相反的方向发展。

45、“很高兴听到你说对不起,这是第一步,下一步是想一想该怎么做。”

46、鼓励孩子自立的六个技巧 1)让孩子自己作选择 2)尊重孩子的努力 3)不问太多的问题 4)别急着告诉答案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6)别毁掉孩子的希望

47、当孩子的努力得到尊重,他就会集中精力自己解决问题。

48、问太多问题会让人感觉私生活被侵犯,孩子们想说的时候,自然会和你说。

49、当孩子提问时,首先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寻求答案。50、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他们不能凡事都依赖我们。

51、不让孩子失望,就是在保护他们的希望、梦想和实现梦想所付出的努力。

52、把本该属于孩子来承担的责任,还给他们时,每个人的脾气都有改善。

53、如果我们能给孩子们一个“怎么去做”的选择,那么这些选择就足以减少孩子的沮丧心情。

54、家长普遍爱问的一个问题“今天开心吗?”,可能会给孩子带

来压力。他们不仅要去聚会、上学、玩、露营、参加舞会,还要让自己开心,如果不开心,就会让自己和家长都失望。

55、有的时候,一个人的感受被接纳后,让的抗拒心理就会减弱。

56、孩子把自己的问题琢磨透了,才会倾听父母的想法和劝说。

57、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自我评价还会影响他的思维方式、情绪、希望以及人生目标,同时也影响到他的行为。《自尊心理学》

58、赞赏可能会让被赞赏的人产生怀疑,可能会导致否认,带来压力,让我们关注到自己的弱项,可能会引起焦虑,干扰他们的行动,感觉被控制,越大肆表达我的赞赏,他们越不领情。

59、成人用赞赏的语气描述他所看到的和他所感受到的。以描述你看到的和你的感受来代替评论,孩子听到这样的描述后,就能够赞赏自己。

60、赞赏孩子的三个技巧: 1)描述你所看见的; 2)描述你的感受;

3)把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总结为一个词。61、告诉孩子他做对的地方,他就会想办法提高自己。

62、所有心理学课程都提到“自我实现预言”的伤害,如果你给孩子贴上反应慢的标签,他便开始认为自己就是反应慢。

63、你对父母对你的评价感到吃惊吗?有时候,一个字、一个眼神、一个语调就足以告诉你,你是个又迟钝又讨厌的人,还是一个有能力又受欢迎的人。

64、父母如何看待孩子,不仅影响到孩子如何看待自己,也会影响到他们的行为。

65、让孩子从角色中释放的六个技巧: 1)找机会让孩子看到一个全新的自己; 2)创造机会,让孩子另眼看待自己; 3)让孩子无意中听到你对他们的正面评价; 4)以身作则;

5)记住孩子那些特别的时刻;

6)当孩子又按照原来的方式行事时,表达你的感觉和期望; 66、他真的在努力让我开心,这也给我很大的鼓励。

67、要改变孩子的角色,需要将所有的技巧都用上——接纳感受、鼓励自立、赞赏、代替惩罚。68、所有技巧学习的目的是:

1)彼此相爱,让自己快乐,也让我们所爱的人快乐; 2)生活中不再互相指责和抱怨; 3)体谅他人的感受;

4)用正面的语言表达愤怒和烦躁; 5)尊重孩子的需要,尊重自己的需要; 6)让孩子成为有爱心、负责人的人。

69、给孩子的选择是选择还是威胁?选择所要表达的应该是:“我站在你这一边,我希望你能做某事(或不做某事),但不想命令你,而是让你有发言权。

70、如果孩子对某件事情极度反感,就不会接受任何选择。

71、关键是:如果有人能理解她的困难,她也有一些主动权,那就能去面对自己的困境。

72、“解决问题“的每一个步骤都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表达好的愿望,一旦把失败的后果也放进来,就会破坏这种信任,并产生怀疑、扼杀积极性。

73、“但是“通常意味着削弱、反悔、否定之前说的话。74、用“尽管你知道“来开始你的表达,可以让女儿相信你的智慧,既不否定她的感觉,也表明了你的看法。

75、该怎么说才能不让他对你有敌意呢?你可以把问题交回给孩子,并给予他支持。

76、他不再认为自己是一个一生气就胡闹,然后被送去“反思“的孩子,而是一个既有责任心,又有足够多的办法处理自己怒气的人。

篇12:这样说,孩子才会听

爸爸绕到车后打开后备箱拿书包时,冰冰从一个小塑料袋里掏出一小块葱油饼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嚼着。同时,他把塑料袋揉成一个小团准备塞进自己裤子口袋里。爸爸看见了,大声嚷道:“脏死了,快扔掉。”见冰冰不听,爸爸上前抢过冰冰手里的塑料袋扔到地上。冰冰不干,接着又把它捡了起来抓在手里,冲爸爸喊着“我要嘛”。爸爸火了,一把从冰冰手里抓过塑料袋,又扔在地上。

冰冰急了,大声嚷起来:“我就是要嘛!”又弯腰捡起,紧紧地抓在手里。爸爸火了,训斥的声音更大:“叫你扔掉就扔掉啊!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这时,冰冰一下把塑料袋扔进汽车后备箱里。这下,爸爸怒了:“你这孩子怎么这么脏,什么都捡!你看,把我的车也弄脏了!”爸爸再次把塑料袋扔在地上,皱着眉头训斥道:“这上面都是油啊!我怎么养你这么个脏孩子?”冰冰哭了,他再次把塑料袋捡起:“我要,我就是要!”爸爸很决断:“快丢掉!”“我就是不丢,我要!”争执声中,冰冰的哭声越来越大,爸爸重重地关上了后备箱的门,气呼呼地站在一旁。

这时,我走了过去,抱起冰冰,问:“宝宝,你想用这个袋子做什么呢?”冰冰看见我,停止了哭泣,抽抽搭搭地说:“我想用这个袋子做一个气球!”“那你现在做给蓝老师看看好吗?”冰冰对着塑料袋吹了一口气,然后快速且灵活地把塑料袋口握住。塑料袋鼓了起来,冰冰挂着泪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他把“气球”在空中晃了晃,很是满足。我为他鼓掌,又问他:“你的气球能飞吗?”“不能!手一松开,它就会瘪的。”我说:“冰冰真聪明,你吹的气球真圆啊。老师帮你把气球扎上口,你想把它放在哪里呢?”冰冰左顾右盼,不知道该把“气球”放什么地方。我对他说:“宝宝,你吹的气球这么好看,蚂蚁和小虫子一定很喜欢!”冰冰眼睛一亮:“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可是,小蚂蚁在哪里呢?”冰冰又问我。“你猜猜看。”冰冰环顾了四周,说:“它们一定在垃圾桶里。”我对他点点头。冰冰开心极了,拿着“气球”,轻轻地放进了垃圾桶。

一旁的爸爸看得有些发呆,半天,才想起上前和我握了握手,脸红红的,不知是感动还是惭愧。

小编的话

很多家长往往忽视孩子需要自我成长的空间。他们一味地替孩子思考,用怀疑、粗暴来“保护”孩子。这样会让孩子变得焦虑和不安,进而怀疑自己。一味的斥责与批评,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作为家长,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因为他们的行为很可能会超出我们成人的思维模式。另外,要给孩子表達和陈述的机会。

孩子需要尝试一切。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感受,也需要尊重和期待。如果家长理解并支持孩子的每一个小创意,那么会让孩子的生命充满力量,孩子的内心会充满安全感。这样长大的孩子才能够理解他人,理解这个世界。

上一篇:漆黑的夜晚情感散文下一篇:补天湖开展水上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