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2024-04-17

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精选8篇)

篇1: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实数

1、a<4

2、9±9

3、0

4、3-√7

5、-0.5

6、±a

7、≥1

8、略

9、2实偶次1正数1负

10、3162277660加上循环点选择题BCAC

15、11

16、(1)x=±30(2)x-1=±0.25x=5/4

17、a=1.5m=a=9/4

18、4-2x≥0

篇2: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1.不变相乘(a)=a(1)10mnmn9(2)(212)3(3)612(4)x10(5)-a14

n2.乘方的积(ab)=a?b(1)27x3(2)-32b5(3)16x4y4(4)3na2n

二、夯实基础

1.D2.C3.A4.C5.D6.__√

7.(1)y18(2)x11(3)x12(4)107(5)y10

(7)-b6(8)a4(9)a6(10)-x7

8.(1)(6)x1412648xyz(2)?a3nb3m(3)4na2nb3n427

24632(4)?a?b(5)5ab(6)9x

(7)18mn(8)24ab

9.解:(1)原式=(0.125×2×4)6=16=1

(2)原式=(4664210031003231003100333)××=(×)×=1×=1×=322322222

三.拓展能力

篇3: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一、课前微课学习为课堂教学做准备

1.结合课前微课学习目标设计学习内容

在“探索与表达规律”课前微课设计中,微课教学目标是“复习和启发”,以承接课堂教学目标,学习内容与课堂教学相对应:数列、日历、图形排列3个内容。微课表述以客观描述为主,尽量减少教师过多引导,通过层层递进的追问,推动学生在微课学习时自主探究,既可以解决力所能及的问题,也可以在问题情境里探索,为课堂教学中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挑战性问题做好思考准备。在课前微课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和运用嵌入其中的数学思想。如:日历问题解决,以下图日历为背景,从简单到复杂(从一行、一列到四数方框,到九数方框再到十字型框,再到字母W型)变换选定数据的格式,学生在独立进行微课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训练。

2.明确课前微课学习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

课前微课不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提前讲授,而是为课堂学习做好思维储备,重点在于对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活、推动和延续。教师扮演的角色是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促进者、鼓励者,而不是把课堂上想讲的内容搬到课前微课里讲。学生在课前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将作为课堂教学的起点。为了明确引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笔者设计了微课学习单,教师在微课中有明确的指令。如:打开微课预习单、准备好练习本、此处请暂停等。在提问上遵循:同学们,请看一看……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如果我把……换成一个字母,这种关系还存在吗?你想怎样表达你发现的规律呢?同学们想一想,处理这类问题还有其他的方法吗?如果有,请尽可能多地把你能想到的方法记录在微课预习单上。开放式提问有助于学生立足个体水平思考问题,减少教师辅助性思考,利于学生本体思维水平提升,从而为课堂教学数学思想的提炼做好体验准备。

3.通过微课学习单把学习内容可视化

为避免“走马观花”地学习,笔者通过微课学习单给学生搭建可视化的问题解决平台,解决了微课学习单上的问题,即经历了完整的数学思想初步渗透。学生个体在根据自身学习基础自主完成微课学习的过程中,发展了自身提出问题的能力,为“带着问题”开展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微课学习单在题目设计上,呈现出“探索与表达规律”的基本思维线索,即从具体到特殊再回到具体的思考过程,给数学思维教学理出一条看得见的主线,让数学思维的学习具体可见,而不是遥不可及。

二、利用微课反馈卡实现课前微课与课堂教学衔接

1.通过反馈卡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让课堂教学富有成效

学生在完成微课学习后,把学习收获和遇到的问题记录在反馈卡上,课前交给教师。教师经过统计、评估反馈卡上的问题,对不同问题进行分类。课堂教学开始前,根据反馈卡的统计结果,教师明确课堂学习重难点和时间分配比例,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微课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课堂教学更加富有成效。教师组织每个小组结合本组问题反馈、认领微课学习单上的题目并加以分享,实现课前与课上的有序衔接。本节课从分享微课学习中“探索数列、日历、图形中的规律”展开学习:

由于初一学生“探索数列中规律”存在知识储备不足的问题,数列问题设计如下:

(1)1,2,3,4……第n个数是?

(2)2,4,6,8……第n个数是?

(3)3,8,13,18……第n个数是?

(4)2,5,8,11……第n个数是?

题目以等差数列重复出现,思考能力适中的学生即可顺利解决,适合综合实力较弱的小组认领分享,帮助其他小组思考方向有待指引的少数学生找到思维的出路。

然后根据反馈卡统计结果,“探索日历中规律”的变式体验是本节课的学习重难点,所以在问题分享上既重视“探索与表达规律”由浅入深的层次构建,也关注学生对变式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分享基础上搭建运用“建模思想”检验规律的环节。例如,针对前面给出的日历,有这样一个问题:由6、14、22、16、24、18、12这7个数构成的W框里的数,数量上的关系是什么?如果中间数设作a,其他6个数可以表示成什么形式?上面具体数据中发现的关系还成立吗?用代数式表示出来是什么?用其他W型数字再试一下,这个规律还成立吗?

日历问题总共设计了7个递进式问题,对拓展学生数学思维、培养求异思维、深入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分享认领上,主要结合学生个体意愿并以小组为单位分享。这样有利于生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性学习氛围。

最后,结合反馈卡信息,确定“探索与表达图形排列中的规律”是本节课的第二个重点分享内容。通过同一问题不同解法的分享,搭建体验“数形结合”数学思想的舞台。

在问题的呈现上有如图1、图2的桌椅搭配问题,也有如图3摆放棋子的第n个图形棋子数的探索,也有如图4对火柴棒拼出不同连续图形根数的归纳。

这类问题很适合数学基础较好但是发散性思维不是很发达的学生认领,扎实的基础让这些学生在数与形的符号转化上占据了优势,分享中会带给同伴规范的解决方案。在不同小组间对不同方法的讨论上,又可以对学生进行“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化归及转化”数学思想的渗透。

微课预习内容的分享认领,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有机会展示思维成果,促进了生生互育、同伴互学,在探究活动中内化数学思想。

2.结合反馈的普遍问题,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

学生只有带着兴趣学习,才可能高效而有针对性地完成学习探索。通过反馈发现:学生对于“探索与表达规律一般步骤”和“体验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存在问题较多,并且经由微课学习———完成微课练习,学生陷入问题解决的过程不能自拔,缺乏反思和提炼的意识。

因此,笔者由小游戏切入本节课堂教学:请同学们轻轻闭上眼睛,心里想1个两位数,将这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乘2,然后加3,再将所得新数乘5,最后将得到的数加个位数字。然后睁开眼睛的同学请结果告诉我,我能知道你心里想的那个两位数。游戏创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使课前微课学习和课堂学习自然衔接。

三、以“核心目标———任务导学”的教学流程,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的深度体验

1.呈现课堂学习目标

课堂学习中,教师引领学生明确本节课题的学习目标:分享微课学习中数列、日历、图形问题的规律;从分享中提炼“表达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及“贯穿本节课始终的数学思想方法”;运用学到的数学思想解决生活问题。这样的学习目标,从学习指向上保证了数学学习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避免了为单纯地传授数学知识而展开的数学教学。

2.运用“任务导学”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目标一一对应,由“问题分享到思维提炼,再到实际运用”逐级展开。

任务一:微课学习的问题分组展示及互助解决

任务一由各小组自主、自愿组织分享,困难小组得到组间互助,个别问题也在组内学生互助中落实。微课学习内容的整体完成,有助于数学思维变式的深度体验,在多样性解决方法的切磋和交流中,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从体悟、积累到运用。

任务二:提炼表达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并找到本节课蕴涵的数学思想

任务二有助于提升学生对问题归纳、提炼的能力,通过概括“表达数学规律的基本步骤”并结合板书设计:步骤1———观察具体图形(数据)的过程,对应数学思想里的“特殊”;步骤2———用代数式表达规律,对应数学思想里的“一般”;步骤3———用具体图形(数据)验证,对应数学思想里的“回归特殊”。统合起来就是数学思想的“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推动学生挖掘“基本步骤”背后潜在的数学思想,把数学思考过程提升到数学思想的高阶层次,用以指导其他学科的学习和实际问题的解决。

任务三:解决微课学习的变式问题

任务三设有两个实际问题解决:一个是把日历问题的W型翻转成M型,提出探究13、7、1、9、3、11、19这7个数数量上的关系,并进一步追问:如果中间数设作a,其他6个数可以如何表示?另一个问题是把微课中的桌椅摆放问题整合起来,提出实际问题:若你是一家餐厅的大堂经理,由你负责在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厅里组织一次规模盛大的西式冷餐会,你会选择哪种餐桌的摆法?并回答理由。这两个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经历运用“数形结合”和“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四、学生小结、小组评价,给课后微课学习提供动力和方向

1.需要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设计

“在数学课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课前、课中、课后三位一体的设计。课堂学习结束后,经由学生自己小结本节课的收获,教师可以从学生角度了解“会与不会”“能与不能”,更客观地评估教学效果。围绕学生达成学习目标情况,在课后作业里,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从补救、巩固、提升三个维度设计切合学生需求的学习内容,对于补救性的学生问题可以辅以课后微课。

2.注重及时的小组评价

学生作为不成熟的个体,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都需要不断激励。微课学习和分组学习都调动了学习个体的积极性,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但是如果不注重及时评价,自主学习的效果会大打折扣,不利于后续深入学习的开展。本节课在学生小结后,笔者根据小组得分加以总结,并奖励表现突出或进步较大的学生,让学生及时获得主动学习的褒奖,为课后微课学习提供动力。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与所有科学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个人数学素养如何,对他的方方面面有着极大的影响,如逻辑思维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甚至人生态度等。数学思想对学生的科学观念确立、创造能力的培养、做出正确决策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微课技术提供的良好教学环境下,如何结合教学实际渗透数学思想,是每一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耿爽.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方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1):34-34

[2]陈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22).

[3]孙巍.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7.

篇4: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关键词:错误;反思;错题集

一、“错题集”作业产生背景的介绍

1.学生作业、试卷解题中经赏犯错之后的深思

在数学教学中,平时碰到的最头疼、最无奈的教学“痼疾”恐怕就是学生作业错误率高,面对这一现象,在任教本届七年级数学之前,我也思考过,也曾从各方面找过原因,采取过好多的应对措施,但总觉得收效甚微。因此,排除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我更多地从自身去反思:错题教师已经纠正了多次,学生应该以后不会错了,这充其量只是教师的感觉,学生未必能感觉得到。我们教师经赏讲评作业和试卷,到底学生是什么感受,我又一概不知道。我猛然惊醒,问题肯定出在我这里!学生之所以一错再错,是因为没有弄清楚出错的根源在那里,更没有养成反思总结的习惯。

2.一个优秀学生的数学日记带给我的思考

事也凑巧,在我陷入思考的这几天里,我所任教的初三学生也正在中考进行中,在考前数学辅导时,我无意之中翻看了我班数学尖子生王××的日记本,里面有一段话让我记忆非常深刻。原文如下:

[及时改错,不让错误陪我过夜]对于错题,我是一个绝对的急性子,如果知道有什么错误,我不会把它放到第二天再去解决。在及时改错的时候,我注意做到:一是不绕过,二是不拖拉,三是分析总结。不绕过,就是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讳疾忌医,不为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搞不懂的知识就勇敢承认自己的缺陷,绝不能不懂装懂,害羞胆怯地自欺欺人。不拖拉,意思是遇到错题,当场解决,不要隔一段时间再去解决,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间隔,很可能造成遗忘,让你想不起自己当初是怎样犯的错。因此,及时改错很有必要。分析总结,就是对于每一个错题都要经过认认真真的分析,研究出错的原因,找准致错的症结,同时及时进行改错,避免再次犯错。初三上学期,也就是10月份,我才开始建错题本。复习时看完错题本之后觉得很充实,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觉得自己不害怕中考了。

中考成绩公布之后,我班王××果然以全校数学最高分118分的优异成绩考入一中。这名学生日记,让我意识到如果老师主动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对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应该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此,让学生建立“错题集”的作业设想就从本学期应运而生了。

二、“错题集”作业的具体操作设计程序

1.错题登记卡的设计

首先是师生一起设计错题集记录卡。经过我与同学们的共同商讨,我们设计了一张简洁的错题收集卡。涵盖错题编号、原题、错解、错因及正解和反思五项内容的记载。其具体设计可参见以本学期沈浩东同学对一道错题的记录(见下表)

刚开始建立错题登记卡时,会给学生增加很多负担,尤其错题多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具有遇到困难不要怕麻烦的精神,要天天进行,坚持不懈,逐渐形成一种习惯。

2.错题登记卡的分类整理

错题登记卡一般有三种分类方法:按内容分类可使知识系统化;按题型分类可化繁为简集中目标;按错因分类,可举一反三事半功倍。在开始使用的阶段,建议学生按内容分类,有利于减轻他们的负担,达到熟练程度后可考虑按题型和错因分类。分类之后对错题登记卡进行整理,并以活页的形式装订成册,形成错题集。

3.错题集的使用

建立错题集的目的是想发挥它的作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常翻阅自己的错题集,把易错的地方经常拿出来复习强化,然后找与该题变化不大的题目作适当的重复性练习,使它变成自己的知识。这样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方法,减轻负担,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错题集的作用。

三、成效与反思

1.摸索出了一条培养学生解题反思意识的良好途径

很多学生到了初中,由于课业负担重,更多的时间耗费在解题上,从而导致缺少解题之后的反思和改进。教师通过“错题集”作业的布置,主动引导学生对错题的成因进行记录并分析,从而找到正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从被动的解题行为中得以解放出来,无形中培养了学生对数学解题的主动研究,使学生的数学反思成为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有利于学生在解题活动中获得正反两方面的个人体验,促进他们良好的解题反思意识的形成。为便于说明,我从众多的学生解题反思中选取两例予以佐证。

一位署名张晶晶的学生是这样写的: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要抓住以下3个方面:看最后的化简结果。

(1)含未知数的项为整式(分母上不能含未知数)

(2)方程中只含一个未知数(并且化简合并后未知数系数不为0)

(3)未知数的次数是1

另一位署名莫佳红的学生是这样写的:

在遇到条件较多,关系较复杂的应用题,如行劳动力分配问题,可以列一表格来分析题意,把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纳入表格,列出代数式,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再列出方程,这样便可打开应用题的思路。列表法既直观,各种数量关系又易暴露,容易找相等关系,是解应用题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之一。

从上面学生非常专业的数学话语中,从更多类似这样的学生的解题反思中,我知道了,因为我的做法,他们已经初步形成了良好的解题反思意识,我真的感到很欣慰!

2.尝试了一条有利于师生攻克知识薄弱点、复习时有效补救的好方法

运用错题集的另一个目的,是解决错题时空上分散、指导纠错吃力费时、容易疏漏的问题。学生错题出现之后,在过去的常规做法是,在作业上订正了事。这样做的不足之处是时间长了就淡漠了。使用错题集以后,学生把各种情况下的错题都按本来面目集中到错题集上,这就等于建立了台账。平时指导学生订正分析时,将错误类型相同的归集在一起,找出共因,采取相应的纠错补救方法。单元和期中、期末复习时,指导学生将错题全面分类,一按内容分类,使知识系统化;二按题型分类,化繁为简,集中目标;三按错因分类,可以举一反三,事半功倍。这样,师生双方就可以更好地针对知识中的薄弱点进行复习,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复习质量。

3.有效助推了教师的教研一体意识

通过指导学生对错题集的建立和使用,对于学生而言,他们自己也懂得了如何依据错题,重点攻关、补救、反思、进取、创新;对于教师而言,也可以从学生的错题集中发现学生在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为教师今后改善教学提供凭借。学生提高了成绩,教师提高了有效教学水平。除此之外,教师还通过一个个个案去总结规律性的东西,教学研究意识在自觉不自觉中提高,从而助推了教研一体意识的有机结合。正如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所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我们不仅要宽容错误,更要利用好学生的错误资源,来提高教学效率,来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

参考文献:

[1]顾冷沅.教学实验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09.

[2]张武升.教育创新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12.

[3]陈龙安.创造性思维与教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06.

篇5: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一、选择题

1、B;2、D;3、B;4、D;5、D

二、填空题

6、-3、-3/7、-8;7、;8、<,<;9、10、8;11、12、a3b3

三、解答题

13、(1)2;(2)54;(3)13;(4)-9

14、(1)1500米;(2)6825.6元

有理数(2)

一、选择题

1、D;2、A;3、A;4、C;5、B

二、填空题

6、-1;7、-5;8、2;9、4n+2;10、减法法则,a-b=a+(-b);11、1;12、69123n+332;

三、解答题

13、(1)6(2)0(3)-20.1(4)-1099

篇6: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2018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寒假作业答案

1、=-0.5 =2

2、略

3、略

4、-1.50062×10^4

5、-0.00203

6、-1/(1+2a)-3/(2ab ²(x-y)

7、<-2.5

8、扩大5倍

选择题 ABC

12、(1)=b/(a+b)(2)=3/(x-1)(3)=【(x-y)²/xy】×【xy/(x+y)²】 =(x ²-2xy+y ²)/(x ²+2xy+y ²)(4)=(32x^7)/(9 y^3)

13、x-12=2x+1 x=1

14、(1)x带入原式=(-2/5 – 2k)/-6/5k = 8/5 k=-5

(2)原式=x ²/(x ²+x)当x=-1/2时,原式=-1

15、原式的倒数=3(x ²+1/x ²-1)=-9/4

16、原式=(a+ab+abc)÷(a+ab+abc)=1

17、设小李x,小王x+2。60/(x+2)=48/x x=8 x+2=10

1、(1)右 4 下 5 下 5 右 4 点A′ ∠C′ 线段B′C′

(2)相同距离

(3)相等 相等 相等

(4)形状

B′ 点(5)距离(6)略

2、图自己画啊(1)一个定点 这个定点(2)旋转中心 相等 相等(3)大小 形状

相等

(4)略

3、图自己画

(1)180° 另一个图形 两个图形心对称 对称中心 交点

(2)初始 旋转中心 旋转角 0°<α<360°

(3)180° 初始图形 对称中心

两个图形成中 这点

(4)略

4、图自己画

(1)成轴对称 直线

(2)相等 相等 相同 不变

(3)两对对应点 中点的垂线

(4)相互重合 轴对称图形 直线

(5)过圆心的直线 无数 边中点的中垂线 3 4 2

(6)略

5、C 90° 点A 点E 线段CA 线段CE ∠A AC中点Q上 等腰直角

1、画图全都自己画吧

2、画图略(2)顺时针旋转119°或逆时针旋转241°

3、画图略(1)平移 AB与A′B′,AC与A′C′,BC与B′C′

(2)逆时针旋转90° 90 90

(3)绕点O逆时针(顺时针)旋转180°(点O自己在图上标出)

1、平移 旋转 翻折

2、位置 形状、大小3、90°

4、圆心5、8

6、是 是

7、H I O X

8、平移 旋转 翻折 大小 形状

9、C

10、D

11、C

12、画图略

13、画图略

14、画图略

15、画图略

16、画图略

17、点C、点B、线段BC中点

18、设EC为x cm。8∶5=x∶4 x=6.04 1、2a^7(y ²x ²)/x ²y ² 2、3/2m ²x-2/(x+3)

3、xy(y-x)(x+1)(x-1)(x+3)(x-3)

4、(-3y ³)/x ²z 5、6

6、等边三角形 7、169/4 π 选择题 CB

10、(1)=2a/(a-b)(2)=1/a²b ²

11、x=-1 x=5/4

12、画图略 S阴

=8×10.04/2-5×6.04/2=25.06 cm ²

13、画图略

14、原式=2/(x+1)² 当……时,原式

15、A-B=2 3A-2B=1 A=-3 B=-5

16、设有x克 x/(235+x)=6 % x=15

17、画图略

=8

18、书上有

新学期预习实数

1、a<42、9 ±93、0

4、3-√7

5、-0.5

6、±a

7、≥1

8、略9、2 实 偶次 1 1

正数负10、3 162277660加上循环点 选择题 BCAC

15、11

16、(1)x=±30(2)x-1=±0.25 x=5/4

17、a=1.5 m=a²=9/4

篇7:七年级上册语文课堂作业本答案

5、景物描写D、心理描写C、动作描写B、语言描写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1()()我即刻伸手抓断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将风轮掷在地下,踏扁了。2()(吧了算“:说然突奶奶)3(”。好不多样这,)()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4()(分)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白雪纷纷何所似?”)俄而雪骤,公欣然曰: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分)2(、借鉴仿写一句,模仿句子的对称美。7例: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分)40(阅读理解。

二、8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一)分)10(题。11—“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有两虎争人而斗者,管庄子将刺之。管与止之曰: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小者必死,大者必伤。子待伤虎而刺之,令两虎争人而斗,”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分)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8名之虎两刺有而):而(者斗而人争虎两有)1()(而:)管与止之(之:)管庄子将刺之(之:)2(分)

4、翻译下列句子。(9虎者,戾虫;人者,甘饵也。)1((子待伤虎而刺之,则是一举而兼两虎也。)2分)2(类似这个故事的成语还有哪些?用一个成语概括下边一句话的意思。、10(至。还有无刺一虎之劳,而有刺两虎之名。成语:分)

2、故事中管与用什么方法去智杀两虎?(11少写一个)分)12(题。17—1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二)我不幸偶尔我已经是中年。在我们离别很久之后,①然而我的惩罚终于轮到了,玩具是儿童的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忽地在眼天使。于是,二十年来毫不忆及的幼小时候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前展开,而我的心也仿佛同时变了铅块,很重很重地堕下去了。,②我也知道补过的方法的:送他风筝,赞成他放,劝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们嚷着,跑着,笑着。——然而他其实已经和我一样,早已有了胡子了。“我可是毫不怪你③我也知道还有一个补过的方法的:去讨他的宽恕,等他说,”那么,我的心一定就轻松了,这确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们会面啊。的时候,是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而我的心很沉重。我们渐“我可是毫渐谈起了儿时的旧事来,我便叙述到这一节,自说少年时代的糊涂。”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吧。不怪你啊。④“有过这样的事吗?”他惊异地笑着说,就像旁听着别人的故事一样。他什么也不记得了。⑤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无怨的恕,说谎罢了。⑥我还能希求什么呢?我的心只得沉重着。12分)

2、语段①中加点的“不幸”应怎样理解?(分)

2、语段①中“对于精神的虐杀的这一幕”应具体指前文的哪些事?(1

3,而根本、作者产生忏悔之意的原因是:14原因是:分)2(。突出了的手法,语段③—⑤运用了、15分)2(、语段③“脸上都已添刻了许多‘生’的辛苦的条纹”一句中的“生”应如何16作何有号引上加?解理?用分)2(、语段⑤中“全然忘却,毫无怨恨,又有什么宽恕之可言呢?”应怎样理解?17分)2(分)18(题。26—18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三(家书胡凯⑴延叔喝完第一杯酒,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菊麻雀似的蹦进门,喊道:“哥来信了。”坐到⑵延叔接过信又送给菊:“快拆开念念。”菊娘一脸惊喜地从灶间跑出,靠墙的矮凳上,认真地仰起头。菊小心地拆开信,抽出簿簿的一张纸。”菊一字一⑶“我一切都好,只是钱不够用。春节路上挤,不回家过年了。顿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⑷延叔有些不高兴,完了?菊淡淡道,完了。⑸延叔长长地“嗯”了一声,倒满一盅酒,咕咚喝下。菊娘一看延叔脸色不“收到信就好。伢子大学念书很忙,没功夫写许多话。对劲儿,忙打起圆场:”“当然回。把家里事告诉哥,让他安“回不回信?”菊娘斜瞟一眼:⑹菊问:“菊写,我说。””又喝一盅,瓶里的酒浅了些,延叔脸上也生动了些:心念书。红通通的小手一把攥住笔杆裂开的从书包里翻出两张稿纸,⑺菊趴到桌上,“告诉你哥,信已收到,钱过几天凑好寄去。叫他放圆珠笔。延叔叹一口气说:”说完回过头:“我没什么说了。”菊娘心领神会,双手拢到围裙下,脸上漾心。出笑容:今年价好,秋后老母猪生下九只猪仔。对哥说家里的事都好。“我说两句。⑻”涨到七块,有卖头。卖猪仔的钱还清了去年的债。⑼“上个月,那只老黑母鸡被隔壁仔崽打断了腿。我心痛了几天,找到村上”张兽医,他说不碍事。现在果真好了,只是有点跛。⑽延叔腮帮子一鼓:“说这些干啥?菊,天冷了,叫你哥要当心自己,免得”菊娘赶紧插上,你娘挂念。告诉他家里人身体都好。“我就是晚上困不着,胃老“哥”菊烦了:是痛。叫哥在学校要吃饱吃好,想吃啥就吃啥。不要让人笑话咱。是大学生,这点事都不懂?”“菊,把你的学习⑾延叔把酒沥下,不够一盅,只好慢慢喝。边咂嘴边说:情况对你哥说说。”得了一张奖状和一支钢笔。“上次期中考试我第一名,写道:⑿菊咬起下唇,大学里也,收在枕头底下我舍不得用,那支笔很漂亮,娘还蒸了鸡蛋给我吃。

”发奖状吗?你也要好好学习,争取得到奖状,让全家都高兴高兴。菊倒放起酒盅。延叔收回盯着菊飞快移动的小手的目光,⒀菊写好抬起头,娘就站起去灶间盛饭。延叔又想起来什么,叫菊接着写:⒁“前两天,上面分来救灾衣服。队长说你有出息。特地分给我家一件半新的呢子大衣,让你回家过年穿。腊狗说式样还挺流行,城里都时兴。你不回家我就托人寄去。”“娘初一到后山庙里替⒂菊娘端出饭,也突然想起什么,叫菊再加上几句:”你求了支签,签上说你有小灾损,要切切注意。“就不⒃菊嚷嚷起来:“没纸写了。”延叔见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三大张,说:“对。你哥不相信这些。再说,写多了他没时间看,他的信就”菊娘便说:写了。”那么短。拿起那薄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哽着。又放下,⒄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重写一封。”薄的一张,延叔瞪着眼前没了热气的几碟菜,硬邦邦地甩出一句:随即就按延叔的话庄重地写好第二封正在有滋有味嚼饭锅巴的菊愕然睁大眼睛,信:⒅信收到。钱就寄。分)

2、给下列汉字注音。(18)愕(4())咂(3())盅(2())攥(l()一句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雪花就柳絮般飘落下来”,“第⑴自然段中,、19分)2(、第⑶自然段中写“菊一字一顿念出,脸上的喜悦一点点地消失”的作用是什20分)2么?(、第⒄自然段中,“延叔端起饭碗扒拉了几口,又放下,仿佛心里有什么东西21分)2哽着”中“哽”应该如何理解?(2(、接到儿子的信后,延叔的心理有哪几处重大变化?结合文章概括回答。22分)分)

2、延叔为什么要重写一封信?(23分)

2、文章末尾“信收到。钱就寄”一句照应前文哪句话?(24分)2(、试分析文中大学生的形象。25我们作为学生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文中大学生的做法伤透了父母的心。、26分)2呢?(分)30写作(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想起它,就有温暖、舒适、轻松的幸福感觉;每个人都爱,己的家,离开家,就有无限的牵挂、思念和渴望字左右。500请你以“家”为题,抒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字数普及卷

n àzhn àzuùwájiìn、1⑵形影、⑴目不转睛2诀瑟祷恕虐提恍厉阴采、措3⑸各得其所⑷声色俱厉⑶满不在乎不离执躁张之路⑵羚羊木雕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鲁迅、⑴散文诗4⑵C、⑴5刘义庆⑷南朝宋柔弱的女子调皮孩子⑶对母亲的爱恋之情⑷A⑶B“这纷纷扬扬的大雪、⑴忽然间雪下得很急,太傅高兴地说:6D ⑵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像什么呢?”他,⑵它们,指两虎表转折“却”、⑴表顺接“就”8(略)、7礼。⑵你等老虎受伤后人是老虎的美好食物。、⑴老虎是凶猛的野兽,9指管庄子再去刺杀它,鹬事半功倍、10那么,这就是一次举动却同时得到两只老虎。、先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大老虎咬死小老虎,大老虎受伤11蚌相争,渔翁得利、暗示此时的“我”已经因为年少时12后再去刺杀大老虎,就可以一举两得。将心灵手巧的小兄弟偷做的风筝粗暴武断地撕、13的举动受到了心灵的惩罚。步入中年后真正领悟到生存的看了一本外国讲论儿童的书、14破踏扁踩坏。艰辛。“生”一指脸上条纹的形、16“我”深深的悔意和失落。、对比15、17引号起强调作用。“生”的字型,二指生活的艰辛体现在了他的脸上。状像我还怎么能得到宽恕呢?连怨恨的理由都没有,小兄弟对过去的事情全然忘记,ōzhn àzu、18、渲染了一种欢乐祥和的迎接春节的喜庆气氛。19?āzng、延叔对儿子的做法非

21、从菊的面部表情变化,反映出来信的出乎意料。20对急于想知道信的内容、22非常不顺畅。心里就像塞着什么,常失望和难受,、因为他感到儿子不23愤怒到极点,要再写一封信儿子做法的失望、气愤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体谅父母,特别愤怒,用短信教育一下自己的儿子。、文中的大学生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但

篇8:七年级上册数学作业本答案

一、标题与正文的内容不符

1.教材封面内页的内容很明显是“八荣八耻”, 但是标题却是“社会主义荣辱观”。众所周知, “八荣八耻”是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3月4日参加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民盟、民进界委员联组讨论时提出来的, 是新时期对我国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最新概括和阐释。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可以认为“八荣八耻”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同一层次的概念, 这是一种误读。其实, 从外延和内涵两个角度来看,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外延更广泛, 内涵更为深刻, 而“八荣八耻”只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内容和集中体现, 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核心。我们可以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或者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但我们不能说树立“八荣八耻”, 因此, 在实际的书面表述中我们要注意“八荣八耻”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两者是有区别的。

因此, 教材在此处的标题概括得不够严谨, 扩大了正文的内容。建议改为“八荣八耻”或“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 笔者还查阅了正在使用的七年级下册和八年级上、下两册的思想品德教材, 每册封面内页的内容均为八荣八耻的内容, 这种雷同的现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所以, 建议教材在修订的时候考虑在不同年级的教材封面内页设置不同的材料, 以避免同一内容的简单重复, 因为这才是真正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提出的最新内容进思想政治课教材的体现。

2.教材第35页“相关链接”给出了一张图表, 标题是:青春期“生长高峰”图。尽管编者的本意我们教师能够理解, 是为了引导学生关注图上所反映出来的“青春发育期”所对应的曲线, 说明青春期的孩子身体将发生显著的变化, 这一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期。但问题是图片中的生长高峰仅仅反映在“青春期”这一独一无二的阶段吗?不是的。观察图片我们不难发现, 在青春期之前, 还有胎儿期向婴、幼儿期转变这一峰值明显更高的阶段。另外, 该图表反映的是人从胎儿期到壮老年期的全过程, 其中既有高峰时期也有低峰时期, 因此, 将此图标题拟定为青春期“生长高峰”图显然有点主观主义, 从而造成顾此失彼, 以偏概全。

因此, 笔者认为, 此标题的错误在于编者从主观角度出发, 人为缩小了图片展示给我们的信息, 与事实不符, 对学生将来分析图表类的试题有不良的影响。因为在图表的上方和下方有对青春期的相关文字表述, 已经足以引起学生了解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所以没有必要非在图表的标题上加上“青春期”字样, 而且“高峰”一词的使用也不恰当,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作如下改变:在图表内容不变的前提下将标题改为“生理发育阶段图”。

3.教材第88页第8课第二框的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在阅读材料后总结对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 其中第一条是:通过联想后果抵制诱惑的方法。但纵观材料可以发现, “后果”一词的用法不当。因为材料中有“小孙认为:小玉可以多想想自己美好的未来, 想象自己通过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毕业后从事自己所感兴趣的工作, 这是看武打小说所得不到的更成功的诱惑。”很显然, 这部分材料所要表达的不是后果而是美好的前景。因此, 如果把“联想后果抵制诱惑法”看作整段材料标题的话, 那么这个标题对整段材料的概括是有失偏颇的, 只能概括材料中“小玉更应该想象不能抵抗诱惑可能带来的不良后果”这句话的意思。因此, 这段材料实际上提到了两种方法抵制不良诱惑,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增加对不良诱惑说“不”的方法:通过憧憬美好未来抵制诱惑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得标题与整段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思完全一致。

二、常识与知识性错误频现

1.教材第43页第4课第三框:祝福青春中有这样一段话:“在小组讨论后, 我们这组认为, 与儿童相比, 我们拥有……”其中“儿童”一词用在此处属于常识性错误。很显然编者误以为初一学生已经不是儿童了, 但是事实果真如此吗?首先, 我们要明晰初一上学期学生的年龄段。教材第22页第二单元:主题探究“畅言青春新自我”第一段中有这样的表述:“从呱呱坠地到今天, 生命已经走过十二三个春秋……”可见, 教材认为初一上学期学生的年龄应该是12岁或13岁。根据笔者自己的调查了解, 以2010级的初一学生为例, 学生普遍出生于1997年或1998年, 那么初一上学期学生的年龄的确集中在12岁或13岁, 关于这一点教材还是总结得比较到位, 根据我国义务教育的现状考虑到了初一学生的实际年龄, 观察很仔细准确。其次, 在教材对初一上学期学生年龄判断准确的前提下, 我们要回答的是, 在我国12岁或13岁的学生还是不是儿童?

1992年1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执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的若干问题的解答” (详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9/08/content-1069146.htm) 有明确表述:“八、怎样划分婴儿、幼儿、儿童的年龄界限?———《决定》和本《解答》中所说的‘儿童’, 是指不满十四岁的人。其中, 不满一岁的为婴儿, 一岁以上不满六岁的为幼儿。”同时, 我们都知道少先队是由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中国共青团领导的群众性的儿童组织。在2005年6月3日通过的《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中第十一条对入队儿童的年龄也有明确界定:“我们的队员:凡是6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 愿意参加……超过14周岁的队员应该离队。由大队举行离队仪式。” (详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6/03/content-3042251.htm)

因此, 可以确定的是, 初一上学期十二三岁的孩子本身就是儿童, 所以教材的本意不可能是让儿童和儿童相比, 唯一的解释就是教材犯了常识性的错误, 没有准确把握我国儿童划分的年龄界限,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可以将本句话改为“在小组讨论后, 我们这组认为, 与小学生相比, 我们拥有……”这样就合情合理了。

2.教材第51页“发现自己的潜能”一课中用来导入的第二段材料“数字在一些人看来是枯燥的……创造了中国的一项‘吉尼斯纪录’”使用错误。笔者经过查询发现, 2006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的一则新闻显示:2005年11月19至20日, 我国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吕超用24小时零4分钟, 不间断无差错地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67890位, 从而刷新由一名日本学生于1995年创造的无差错背诵圆周率至小数点后42195位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是第一次在背诵圆周率的吉尼斯纪录上留下中国人的名字。 (详见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society/2006-11/25/content-5373222.htm)

姑且不问机械记忆圆周率是否值得提倡, 试问七年级上册教材自称是“依据2007年12月印发的《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中思想政治课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指导意见》作了进一步的修订” (见教材“致同学们”栏目) , 但是却置教材修订前也即2007年之前就存在的事实于不顾, 反而用一则模棱两可的没有具体时间、人物和权威性的所谓的我国“吉尼斯”新纪录的材料来误导学生, 到底有没有真正地去与时俱进地修订教材是值得疑问的。因此, 建议教材在修订时删掉现有的材料, 用有足够说服力的新材料取而代之, 不能给读者以胡编乱造的感觉。3.教材第67页第6课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第三目:“喜怒哀乐, 不忘关心他人”中存在明显的知识性错误。因为在前文教材的第61页刚刚提到过“其中最常见的是把情绪分为四大类:喜、怒、哀、惧。”更何况“喜”与“乐”都是指高兴的意思, 放在一起既是同义反复, 也造成了上下文内容的不一致, 使学生产生识记困惑。因此, 教材第6课第二框“学会调控情绪”第三目应改为:“喜怒哀惧, 不忘关心他人”。类似的错误还表现在教材第72页正文中“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这句话。因为前文第71页的正文部分和72页的材料中已经出现过多次“高雅情趣”字样, 而且教材的本意也是在表达“高雅情趣”的好处, 更何况情趣是有高雅和庸俗之分的。因此, 教材第71页的正文部分应改为:“高雅情趣不但能使我们因学习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

4.在配合文字使用的教学图片或漫画上也有一些明显的硬伤。如教材第19页“相关链接”下方出现的国徽图案显得很不庄重, 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应为红色, 麦稻穗、五角星、天安门、齿轮应为金色, 红色和金色这两种色彩是我国象征吉祥喜庆的传统色彩。但是教材却偏偏将国徽中五角星、天安门、齿轮、麦稻穗的颜色变成了白色, 与在现实中大量流通使用的硬币上反映的国徽图案不同, 在纸张上呈现彩色的国徽图案显然不是技术水平达不到的问题, 更何况教材已经将圆环内的底子及垂绶设为红色, 为什么偏偏忽略了金色部分呢?教材在修订时还需要对此进行进一步完善。再比如教材第62页的六幅漫画中, 中间两幅图片中的乒乓球台面四周有白色的边线, 符合人们对乒乓球台面设计的常识, 但右上方图片中露出的乒乓球台一角的台面最外沿却是绿色的, 很明显是错误的。同时, 图片中穿红色T恤的那名学生共在四幅图片中出现, 但很容易就发现他的衣服在领口和袖口的颜色上出现了多处穿帮。作为在全国广泛使用的教材在同一组图片中却频频出现自相矛盾之处, 也提醒我们的教材在修订时要更加仔细。

三、其他值得商榷之处

1.标点符号出现失误。经过与人教版初一下册和初二上、下两册以及初三全一册《思想品德》中每个单元的“主题探究”相比较发现, 仅有初一上册教材四个单元“主题探究”中的标点符号如逗号、分号、问号等出现明显的错误, 这种错误不是印刷造成的, 可能是输入法调整不恰当所致。

2.教材第5页有一段关于李莉同学的自我介绍, 其中有一段“我的生日是4月5日, 别忘了到时候祝我生日快乐啊!”众所周知, 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甚至当天就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 这是哀悼先人的节日, 似乎与庆祝生日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冲突, 笔者并非有封建思想, 只是从尊重传统风俗习惯的角度建议教材修订时能否将4月5日这个时间作一修改, 以避开清明节这个相对比较敏感的时间点。

3.教材第13页“相关链接”提到“一位心理学家在对记忆的保持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之后……”能否在教材修订时用“德国的艾宾浩斯”来替代“一位心理学家”, 以体现对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应有的尊重。教材第25页小字部分的材料中关于主人公小月追逐“水母项链坠和闪电贝项链”的内容离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太远, 在实际教学中, 学生的注意力完全没有被吸引到回答问题“小月真的爱她的小动物吗”这个问题上, 而是纠缠于什么是水母项链坠和闪电贝项链这样令学生云里雾里的概念解释中去, 因此, 建议教材修订时能否用更贴近最广大学生生活实践的事例来说明相关问题。

4.教材第90页出现的一则材料中有这样一段话:“终于, 他们找到机会向路过的人求救, 一同将假冒警察的流氓送交公安机关。”其中“流氓”一词用法不妥。尽管现实社会中还有这种说法, 但是从法律的角度来看, 流氓罪是我国1979年颁布的《刑法》中规定的罪名, 但是1997年我国修订《刑法》时, 流氓罪就因在实际执法中难以界定而被删除。因此, 教材中出现这样的口头语是与本课强调要懂得用法律保护自我的内容相冲突。

上一篇:黄陂区直幼儿园秋季总务后勤工作计划续下一篇:通用春节拜年祝福语大集合48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