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2024-04-19

读理想的足迹有感(通用14篇)

篇1: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今天,我读了《理想的足迹—党的故事青少年读本》这本书,他让我在这里面获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一篇篇故事让我明白了许多……

从《点亮抗日救亡之光》里面,我看出了当时中国政府的腐败和中国军民的坚强;从《百团大战震华北》中,我看出了共产党人艰苦卓绝,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共产党领导人的智慧;从《东方巨响震动世界》上,我知道了中国科技发展的速度说明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决心;我从《人民公仆孔繁森》里,看到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良作风,体现了共产党人永远都是人民公仆的良好风范……

读了《理想的足迹》,使自己对我们的国家90年的历史有了进一步了解,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90年中,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苦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期待着光明,而中国共产党就是拯救中国人民的组织者与领导者。几十年艰苦卓绝的斗争赶走了日本帝国主义和推翻了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了,90年后的今天,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程,书中那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是我们感到无比的感动,我深深的感到,我们的祖国从弱到强、从无到有,像巨人一样屹立在地球东方,人们安居乐业,这种幸福的日子,是来之不易的。

这本书,是一把开启心灵的钥匙,让我明白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国家要强大才不会被别人欺负。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未来的发展就肩负在我们的身上,所以,我要认真学习,为国家未来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使我们的国家永远不受敌国的侵略,让我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黄彬六(2)班番禺区富都小学

指导老师:莫惠萍

联系电话:020-39996027

篇2: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富都小学五(4)王智林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是中国共产党的真实写照。

以前总是感觉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离我们很远,读了《理想的足迹—党的故事青少年读本》后我才深深地体会到这长征一路是何等的艰辛,何等的辛苦,红军战士们用自己的身躯为后人铺设了一条阳光大道。

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许许多多发生在长征途中的感人故事,“巧渡金沙河”“飞越大渡河”、“马背上的小红军”„„这些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故事无不诉说着长征途中的艰难与不易。

今天的我们无法去体验红军当时长征的情景,也无法体会红军战士们的艰辛,但是,我们从那字里行间,便可感受到当时的场面。回想他们走过的一路,我无法用文字或者什么词语来形容他们一路遇到的种种困难,种种险恶,但有一点无法改变,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党旗,闪闪的红星永远飘扬!

当今天的我们尽享幸福美好的生活的时候,我们不会忘记,这正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越了一道又一道坎,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有个共产党为我们铺设的道路,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读了《理想的足迹—党的故事青少年读本》这本书,我受益匪浅。当年的红军战士为了祖国的解放过雪山草地,爬山涉水,我要学习他们这种吃苦耐劳、意志顽强的精神,有艰苦的奋斗、不怕吃苦的革命乐观主义意识,在自己的生活、学习中脚踏实地,刻苦磨练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红军战士们为了我们今天能更加幸福,更加美好,做出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事例我都会牢牢的记在心,不忘共产党所做的一切。

篇3: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读了《小学语文教师》第3期上刊登的有关管建刚老师“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系列文章, 尤其是看了管老师的《理想的风筝》教学实录后, 对“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主张和做法有了大致的了解, 深为管老师在几乎被改“厌”了的阅读教学上敢于痛击时弊、独辟蹊径、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动。但读过之后细细想来, 总觉得有些地方好像不妥, 但一时也说不上来。于是便从网上找到苏叔阳写的原文来读, 不读不知道, 一读还真吓一跳。通过对原文与课文的对照阅读, 笔者才弄清楚了自己为什么对这堂课感觉有些不舒服、不满意。笔者下面谈的都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只是就事论事, 并不代表对管老师“指向写作”阅读教学理念的质疑和否定, 敬请管老师及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第一个问题:指向“谁”的写作?原作者还是课文改编者?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把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构思过程作为教学的突破点, 这是区别于传统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标志。这里的“指向”一词指向的应该是作者。但是, 我们知道, 很多文章在选入教材时往往会被改动和调整, 这就引出了上面的问题:指向“谁”的写作构思?

《理想的风筝》课文注释中已经明确说明:作者苏叔阳, 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改动有多大呢?如果只是个别字句的修改, 也就罢了。但编者对这篇文章的修改是大篇幅的, 不只是个别字句的替换改动, 而且还涉及文章实质内容上的删减, 甚至文章题目的更换, 已经“伤筋动骨”、触及思想主题了。笔者简单地估算了一下, 修改的文字几乎占到全文的三分之一。课文改动较大的部分有:删去了原文中刘老师“课上的极好”和“喜欢在课堂上当众提问同学”两段文字, 共377字;此外, 其他地方删改的语句还有十三四处之多, 共160字左右, 不再一一列举。严格来讲, 这篇被改得面目全非的课文已经很难忠实体现原作者的立意、构思与文字之妙了, 事实上它已经成为编者的二度创作, 体现的是编者的立意和构思了。比如, 原文叙事的线索有两条:一是叙述刘老师的故事;二是写刘老师对学生们的深刻影响以及“我”的真实感受。在改动后的课文中第二条线索便中断了。在选材上, 原文取材范围更宽, 对刘老师的描写更全面。而且上课部分的叙述重点放在了刘老师的教学艺术与他对学生的关爱上。这部分恰恰被编者删除了。从主题来看, 原文重在通过回忆刘老师的教学与生活中的感人事件, 表现刘老师身上体现出来的“生命的顽强和对生活的爱与追求”;而修改后的课文则主要表现了刘老师的“乐观和顽强”精神。显然这是两个内涵和外延均不等同的主题。

面对这样的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的两篇文章, 笔者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按照“指向写作”的理念来教学这篇课文, 是指向“作者”还是“编者”, 抑或指向糊里糊涂的抽象出来的“混合作者” (原文作者+编者) ?

第二个问题:写作的思路是客观的、静态的、唯一的, 还是主观的、动态的、具有多种可能性的?

一篇文章的题目和主旨立意大致确定后, 往哪个方向写, 选哪些素材, 作怎样的结构安排, 采用哪种行文语气和风格, 原是可以预先策划和筹谋的。但是一旦动笔, 踏上了思考和写作的路途, 便由不得你了。无论你预先设计得再好, 都有可能被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感受所推翻, 也有可能因思绪紊乱、文思枯竭而迷茫踟蹰以致搁笔。写文章, 总是在预设、改写、再预设、再改写, 在左顾右盼、前呼后应、上推下求中反复探寻, 直至最终敷衍成文, 而意犹未尽的。因此, 我们通过最后的成文固然可以逆向推衍出作者思路之演进, 但总免不了有胶柱鼓瑟、刻舟求剑之嫌。笔者认为, 那些时常干扰写作过程的迂回反复、曲折顿挫之处, 才是揭开写作秘密的真正锁钥。只看到了文章表面上呈现出来的整饬严谨的结构线索, 而误以为好文章都是按照所谓的普遍写作规律预先构思谋划好的, 不免太小看写作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了。因此, 通过对静态的文章结构进行逆向分析并不能准确推导出写作构思的真实过程, 阅读教学指向“写作思路”, 本身无可厚非, 但如果把“思路”加以神化和绝对化, 搞出个“思路决定论”来, 也就有失偏颇了。

正如前文所说, 这篇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是经过了编者的改造的, 其写作思路并不是客观的、唯一的、原有的。因此, 在教学中探究作者写作思路时, 应该注意不能把话说得太满, 太绝对, 太武断, 应留有探讨的余地。这既是对作者和文本的尊重, 也是对写作规律的尊重。以此来观该课实录, 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些“指向写作”的“陷阱”, 对学生的写作观念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比如, 管老师在教学文章构思的第二个特点“故事一长一短”时, 指导学生用数行数、查字数的实证方法, 计算出:“讲故事”11行218字;“写板书”7行137字;“放风筝”11行217字;“追风筝”7行135字。从中总结出两个长故事一样长, 两个短故事一样短并不是巧合, 而是作者的有意为之, 即“构思”而成。然后得出结论说:“同学们, 写作文, 段落的长或短, 是有讲究的, 是要想好了的。不是有话就多写点, 没什么话就少写点。写作文的挑战之一就在于:明知道这里要写长一些, 可就是写不长;明知道这里要写短一些, 可是却又有那么多的话。”应该说, 管老师的用意是好的, 希望学生了解叙事的节奏变化和内容详略上的穿插交替。但是这种教学设计造成的导向却是错误的, 学生会误以为写多个故事时必须作这样的长短交叉和字数相当的刻意安排。写作构思不是数学计算。故事长短是视叙述情理和写作目的而定, 并没有什么必须一长一短、行数相等、字数相近的框框和规定。管老师这里所讲的所谓的写作构思规律并没有学理上的充分依据, 只能作为一种写作个案来处理。

接下来, 管老师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构思的第三个特点:故事应具有内在关联。按照管老师的理解, 写刘老师“上课”的故事, 只选择了“讲故事”“写板书”这两个, 像其他的内容, 比如刘老师“关心同学”“博学多才”等不应该选进来, 因为它们不能体现“放风筝”“追风筝”所表现的刘老师的乐观、顽强精神。所以文章中选择的上课内容是“讲故事”“写板书”, 因为它们能体现这种精神。最后的结论就是, “用故事来写人, 要注意故事, 有没有这样的内在的联系”。这里的问题似乎更严重!作家写人物, 是不是在一篇文章中只能写一种品质, 无论写多少事件, 都必须体现这种品质?文章贵在以最少的笔墨表达最丰富的内容, 给人留下最深刻完整的印象。事实上, 一篇文章罗列的“同质”事件越多, 会越显得啰唆重复, 表达效果反而不好。文章选用什么素材, 一是取决于作者对素材的熟悉与掌握程度, 二是取决于作者的表达主题和写作风格。就这篇文章而言, 是写人物的, 写人物最忌把人写得脸谱化, 写得单调、片面和扁平。与改动后的课文不同, 原文采取了从面到点的写法, 先从多个层面和角度来写刘老师的外貌、性格、所教学科、课堂教学艺术、课堂提问等诸多方面, 在读者心目中描绘出刘老师的一种整体形象;然后再集中写课下放风筝、追风筝时刘老师体现出来的乐观顽强的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应该说, 原文中的刘老师是立体的、多面的、鲜活的, 而课文中对刘老师人物形象的塑造则略显单薄和片面。管老师的引导和教学, 无意中用课文的构思否定了原文的构思, 用单一性否定了多样性, 应引起我们对“写作指向”教学应指向何处的反思。

通过上面这两个教学片段的分析, 笔者要强调指出的是:文章呈现出来的结构思路不同于真实的写作构思过程;文章在结构与构思上的安排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可选性和偶然性;在通过具体的文章分析来发现和把握普遍的构思规律和写作艺术时, 不能机械地照搬套用写作理论和写作知识, 而是要因文制宜, 合乎情理, 避免牵强附会, 强加于人。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这堂课尊重学生的言语生命了吗?

统观这堂课, 学生基本上被老师预先设定的“思路”牵着走, 甚至是拉着走, 课堂里面缺少真正的讨论和争论。我们看到的是老师的“高明”, 而很少能欣赏到学生的独立见解和思想个性。在学生出现困惑时, 老师不是放开手让学生自由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而是暗中引向预设好的结论。即便在最后开放的环节, 让学生猜测老师最不喜欢的句子, 表面看来好像激发了学生的思考, 但其实学生的回答仍然是以老师的标准为标准的, 并没有说出自己真实的声音。

篇4:读《教育的理想与信念》有感

关键词:教育;灵魂;意蕴;期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013-01

从教十多年来,最先吸引我去读肖川先生的书是偶然在杂志上看过他的“六个学会”,他说:“广大教师,需要做到‘六个学会’:学会等待、学会分享、学会宽容、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创新。只有当我们的教师具备了这些素质,人类才能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肖川先生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细细品味他的文章,里面无处不体现着一种对美的追求和趋从。肖川先生的随笔,让我感受到一个“随”字:随和,随意,随缘,没有居高临下的霸气,没有正襟危坐的俨然,没有煞有其事的虚假,没有耳提面命的烦闷,而是像朋友之间的促膝而谈。它表达一种情怀,一种趣味,一种心境,一种追求。下面是我自己读完全书后的一点体会:

一、教育的灵魂

书中提到,教育的灵魂该是道德教育,很多时候,我们趋向的是一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这种无视主体性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大多数表现为缺乏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缺乏自律能力,缺乏进取精神,表现出盲目从众和循规蹈矩,表现为逆来顺受。读到这里,我有种被提醒被激醒的感觉,而如何将书中理念运用于我们专业基础教学中,我觉得应该从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每个孩子,从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开始,让学生只有对自己、对专业及其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积极的情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关注性格内向或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二、教育带给我们什么

读这段时,我心里有一阵揪心但又力不从心的感觉,虽说是基础教育,但由于受客观环境影响,似乎狭隘成了应试教育的基础教育。有时,我们只看到让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点,而不是让学生会灵活运用知识点。书里写到一个让人心疼却又觉得每天就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现象,制约教育改革的瓶颈在考试评价制度,应该来说,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可是,我们为了公平所付出的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 我不由地想,在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没有美好的回忆,没有深刻的兴趣与爱好。书中提到,学习成了苦不堪言的差事,使学校成为造就失败者的场所。目前,一直都说,兴趣是最重要的,而我们目前所要做的,就是在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不要扼杀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对美好知识的向往,要使我们的教学有吸引力,就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宽容、宽松、宽厚的生长环境。

三、教育要与经典为友

肖川先生说过: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譬如说,要尊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成人’应该优先于‘成材’,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等。教育的道理,之所以都是些大道理,就因为教育是关涉人心的工作,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古皆然。”由此我想到,我们平时对学生日日提醒、教导的,正是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人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的道理,想到了孔子提出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恐怕在什么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笔者强调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在我们思考教育问题的时候, 要对教育的理解更细致、更深入。古老的智慧需要反复的咀嚼,需要不断的切已体察,不是简单的诵记就可以得其真传的。由此,想到我们对学生的日日提醒,也要自己先不断咀嚼其真意,并且联系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并且带着发展的眼光和辨正的态度去教导学生。

四、教育的意蕴

肖川先生提到教育意味着探索,意味着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读了这段话,我有被提醒的感觉,似乎我就徘徊在探索,启蒙,宣传和灌输间,徘徊在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指示、命令之间;徘徊在丰富认识和统一思想,徘徊在尊重、信任和消极防范之间,似乎稍不留神,就会误入非教育的歧途。我们应该把人的解放、自由、超越、完善都带入自己教育的范畴内,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让学生永远都充满希望和自信。

五、教育的期待

书中提醒着我们,不能只习惯于树立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要学会观察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善端”,我们该对别人多一份信任和由衷的尊重,对待学生,特别是那些暂时还处于落后的学生,我们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让他们多一份真诚的感动。肖川先生说:“我相信有心的地方,就会有发现;有发现的地方,就会有美;有美的地方,就会有自由;有自由地方,就会有快乐!快乐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重要目标。”

篇5:读《伟人的足迹》有感

我敬佩毛主席,敬佩他那牧牧不倦的读书精神。他从小酷爱读书,一旦读起书来,老天雷响都听不见!他看书十分认真,每次阅读总要拿笔标记重点,写下品论和感想,在段落旁边都画了许多圆圈和圆点。

毛泽东主张学习要有崇高的理想,他认为应该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了改造国家和社会发奋学习。毛泽东在学习上一贯刻苦、勤奋,在青少年时代,每天清晨,同学们还未起床,他就借着喜微的晨光,开始了一天的学习生活。夜深人静,同学们都进入了梦乡,他还常常在走廊上或茶炉室的灯光下看书。书籍是毛泽东的终身朋友,直到他心脏停止跳动前几个小时,他还示意工作人员读书给他听,真是“活到老,学到老”。

读了《伟人的足迹》这本书,我被毛主席那种高尚的品质,光辉的思想深深地感动了。我要以毛主席为目标,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祖国做出贡献!

篇6:读《奋斗者的足迹》有感

刚开始接触到这本书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只是翻翻前面的几张图片,看到有点熟悉的演员张静初时,很惊讶,原来她也是这所学校毕业的。不禁有点好奇的想去翻翻这本书里,就这样被书里的内容深深的吸引了。成功并不是偶然得之——这句话一直很喜欢。是的,书里面介绍的每一位成功的人,他们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得之,而是经过了自己的不断努力、坚持、积累和磨练。

谁不愿意一帆风顺、心想事成,但人不经过痛苦的磨练,就难成玉石。现在的我们想当然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想当然地不用努力就会成功;想当然地想看到春华秋实、花开花落;想当然地感受亲人的关怀和呵护;想当然地浑浑噩噩的度过三年的时间;想当然地想一错再错。

一个人总说“不可能”“不行”来否定自己,未曾尝试便轻言放弃,那么,他不仅失去了接受失败的权利,也丧失了享受成功的资本。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精神赌博赢不来精彩的人生,成功要考我们一点一滴地积累,“速成天才”迟早会被奋进小生超越。

一只蝴蝶顺着花香奋力飞去,它扑打着薄如纱的翅膀,一直飞向它们梦想的花朵。它们奋斗着,就如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为梦想奋斗一样。所以我们应该不断学习,积蓄能量,用乐观的态度地抵御消极,任岁月将自己磨练。不怕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只要我们有战胜自己的勇气,暴风雨过后,我们就会笑着迎接七彩和蓝蓝的天。

我们的人生中没有哪个人能免去不做错的决定,然而我们并不要因此就不再做决定,而是要不管做了什么样的决定都要保持弹性的心态,看看它会与什么样的结果,然后从中吸取经验,作为日后做出更加正确的参考。成功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源于经验,而经验又源于错误的判断。人生中那些看似错误或痛苦的经验有时候却是最宝贵的,一个人当他成功就容易自得满意,但一个人他失败时就会戒慎恐惧,从而会好好决定出一条更成功的人生道路。我们必须用心地从所犯的错误中学习,而不是一味自责,否则日后依然会重蹈覆辙。

对每一个希望获得成功的朋友来讲,应该学会以下几点。一要学会选择。生活为每一个人都提供了一个平台,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不会选择就会无所适从,浪费时间。二是自我解压。俗话说:“响鼓也要重锤敲。”低头需要勇气,抬头需要实力。成功的机遇历来都青睐有准备者,任何一种成功都不会从天而降,必须靠厚重的知识底蕴和经验积淀作支撑。三要心态正确。竞技体育的魅力就在于比赛结果的不确定性。人生也是如此,总是变幻莫测,付出了不一定都取得成功,但每个成功者的背后都能看到奋斗者的足迹。人的一生都要经过幼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尽管人们不知道内在的能量何时才能释放出来,但对处在每个年龄段的人来说,惟有珍惜生命,把握好每一天,不放弃任何一个机会,从容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就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随时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心中的巨人才能早日被唤醒。

其实,在这个世界,每个人都不是十分完美的,正如月亮有阴晴圆缺一样。然而只要心中有期盼,有奋斗,终有一天,会像弦月一样发出耀眼的银白光芒而让世人震撼。

篇7:读《足迹》有感

四平市国家税务局中央路税务分局 王丁旭

作为一名刚刚参与到税务工作的新人来说是茫然的,直到我读到了《足迹》这本书。书中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讲述了我们身边那些爱岗敬业、勇敢拼搏的绩效人,也讲述了绩效与我们共度的美好与精彩、坎坷与崎岖。让我看到了绩效与国税人共同成长、共同蜕变的喜悦,也让我对绩效这个曾经陌生的词汇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

万事开头难,绩效管理也是如此。可是就是那些绩效人,他们身上透露着一股子拼劲儿,脑中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是他们从头开始,用拼搏与奉献一步步将不可能变为可能。书中的卜老在从事税务工作的三十年时间里不断执着追求,从业务到技术,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完成了一个又一个被大家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当绩效管理开展起来后,卜老也义不容辞的担起了重任,在卜老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同事认同了绩效,了解了绩效,参与到了绩效中;书中的小娄在远离家乡、远离父母的情况下以绩效为亲人,把加班当常态,将绩效作为国税给他的礼物,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怎么让大家在最短的时间里认同、认可绩效管理。在日夜与绩效并肩同行的日子里,小娄早已把绩效当成了驱赶孤独,慰藉心灵的良药和疲惫委屈时提高工作质效的强心剂,因为绩效,小娄也收获了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们浓厚的友谊;书中的楠哥不顾生病的孩子,跨越五个小时,330公里的距离,远离城市的霓虹闪烁,选择默默坚守,选择坐住板凳与寂寞为伍。正是楠哥这样的精神鼓舞了更多人,让更多人愿意选择成为同他一样的充满热血的有志青年,愿意选择成为同他一样的充满激情的绩效战士,让胸前火红的“中国税务”标牌上闪烁出灼灼光亮……每一个方案,每一条指标,汇聚了多少税务人的汗水!指挥为针,智慧为线,上下一心,左右协调,无数个匆忙的“白加黑”,编织了这张坚固的绩效网。这些绩效人编织的不止是一个涵盖税收工作每个角落的评价体系,更是激励一代税务人不断追求卓越、提升服务的方向标。

绩效管理是一把尺子,它评价着税务干部的工作能力,衡量着税务干部的工作量,审视着税务干部的工作态度。但是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则是在于帮助税务干部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找到改善自我的着力点,让每一个税务干部与绩效工作共同成长才是绩效工作永恒的目标。就像书中的小王,通过绩效管理认识到了自己迟到是多么严重的问题,也意识到了如果对自己的迟到公平就是对未迟到同志的不公平,从此改掉了自己迟到的毛病;就像书中的小梁和老杨,正是绩效管理的执行和兑现才啃掉了这两块难啃的硬骨头,解决了平均主义和吃大锅饭问题,解决了老杨和小梁出勤和出工不出力问题,也使老杨和小梁的状态影响大家工作积极性的问题得以解决,干部干工作的心气高昂了,各项工作芝麻开花节节高……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化,做工作真的要顺应变化,应时而变,应势而变。形势在发展,绩效工作“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理念正是顺应了这种形式。古人云:堤溃蚁穴,气泄针芒。而且人们往往自病不知,识己更难,绩效工作就是要让我们互相批评,实则是信任、理解、支持、更是爱护,是绩效工作指引着税务干部前进的方向,让我们能够不断发现自身缺点,不断进步。

推行绩效管理并不是把税务干部牢牢地限制在条条框框里,而是规范税务干部的工作方式方法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工作效率。绩效管理是充满活力的,它可以带动我们税务干部更好更快地发展,无论是工作的进展还是个人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带动作用。绩效是政府管理工作的大势所趋,考核只是其中一个工作环节,与监控、督办、运用,环环相扣、息息相关。特别是绩效管理使任务到岗、责任到人,能够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增强干部的团队意识、赶超意识。是绩效管理让广大干部职工真切的体会到组织绩效带队的决心,也让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人没了市场。而且绩效工作不断的提高干部们的素质,一首首隽永的诗歌,一场场紧张的考试,一次次充满激情的演讲,一摞摞厚厚的试卷,一篇篇文采飞扬的论述都见证了绩效知识的更新和绩效人的逐渐成长,也因此培养出了一大批具有绩效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税务人才。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时代发展日新月异,国际形势瞬息万变,我们只有不懈学习,与时俱进,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在工作岗位上更好的发挥作用,使得绩效工作与干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使绩效工作与创建“学习型、服务型、效率型、创新型、和谐型”国税结合起来,不断加强绩效建设,为国税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篇8: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正义问题是苏格拉底第一卷提出的问题, 他并没有马上按照个人意愿或本体意义给“正义”下所谓的确切定义, 也没有对正义做正面的评价与界定, 但似乎可以在每个字句之间都能看到“正义”的影子。苏格拉底说只能先找到正义的国家与不正义的国家之后才能做出判断, 那到底哪种国家是幸福的, 一个幸福国家的整体模型是怎样的呢?幸福国家是正义还是不正义呢?当然, 前提还是像刚开始确定的那样, 是为了全体公民并不是某个阶级的幸福而建立的模型。这里苏格拉底用很形象的“紫色眼睛”例子说明了原因。最美的、最好的东西并不一定是合理的、匹配的, 不要将并不属于本身的权利或义务强加于他者, 这样的话“我非我, 你非你”, 每种事物都有各自的属性与特质, 要各就其位、各司其职, 这个城邦才能正常运转, 护卫者这种至关重要的角色更是如此。

在各阶层各司其职之后, 也应当防备“富与贫”的侵蚀, “富则奢侈、懒散和要求变革, 贫则粗野、低劣, 也要求变革。”一个城邦一旦“争富弃贫”之风盛行, 便是商人与利益至上的时代, 在城邦之中没有人再关心学问、文化、道德, 只有追逐金钱、利益的时候, 人的高尚意志会被慢慢消磨殆尽, 这个城邦充斥着极富与极贫的争端, 那么这个城邦的每位公民会幸福、会和谐吗?答案是否定的, 照此下去, 动乱、改革的呼声会越来越高, 不是出现内乱就是被别的强大的城邦所吞噬。

一个城邦, 一个国家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 也就是统治者和被统治者, 城邦的安定与统治者的个人灵魂也是息息相关的, 一个有道德修养、政治智慧的领导才是城邦的守卫者, 没有永远的护卫者, 只有永远的智慧与职责。领导人不仅仅是拥有知识与经验的人, 更是要有政治洞察力和敏感性的人。所以也就是文中所说, 护卫者的职责与使命是要解决国家的教育与培养问题, 只有良好的教育和培养才能使人种进步。如果孩子在教育中成长, 许多不仅是法律的精神还有好德性便会被重新发现。而且这个被发现的手段是教育, 而不是冰冷的法律。也就是说他倡导的是“神法”, 而不是“人法”。

那么, 哪些才需要制定成法律呢?如果统治者一味地为这些人的利益服务的话, 肯定会导致国家的整个制度偏离道德轨道, 而这时的统治者还一味沉浸在不停制定和修改法律中。其实, 是道德的根源出现了问题, 也就像文中所说“等于在砍九头蛇的脑袋”。我们的城邦到底怎样才能称得上是个好城邦呢?是拥有无穷的法律和制度吗?当然不是, 他假设, 一个善的城邦一定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从这里开始, 苏格拉底开始对个人的正义做论证。正义是所有阶级都需要的美德, 既在个人中又在国家中存在。他反对正义是相对的, 认为正义的基础是理性, 个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组成的, 个人要达到正义必须让理性统治灵魂并借助激情抑制欲望。他提到, 人如果在渴的时候却不愿意喝水, 这一定是他灵魂中的不同部分在起作用, 其中一部分想喝, 另一部分阻止他喝。前一部分是欲望, 后一部分就是理智。除此两部分, 还有第三部分, 因为有时愤怒作为欲望以外的东西与欲望发生冲突, 如欲望超过了他的理智, 他会责备自己, 为这种力量生气。这个部分就是激情, 激情与理性是盟友。苏格拉底说, 城邦是放大了的个人, 城邦中的三个阶层与个人灵魂中的三个部分是相对应的, 智慧与理性、勇敢与激情、节制与理性, 个人的正义正是灵魂中的三部分的各尽其职。

至此, 正义已经被我们找到了, 同时不正义也浮出水面。也就是合自然与仅自然。合自然就是三者和谐相处, 各司其职;仅自然:三者不司其职, 混乱不一。前者就是正义, 做好事, 也就是美德;后者便是不正义, 做坏事, 也就是邪恶。那么哪个更有利呢?答案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柏拉图 (著) , 郭斌和, 张竹明 (译) .理想国.1986年8月, 第1版.

篇9: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本文是《中国教育报》“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栏目对作者的专访。当时记者采访了这一历史事件亲历者,曾担任过教育部部长、国家教委副主任的何东昌同志。

何老那年已85岁,虽然是耄耋之年,但精神矍铄,记忆力不减。他回忆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历史性文件是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高度关注下产生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中国教育的今天打开了一派大好局面,而且不断发展和创新。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使中国的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释放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教育的视野也不断扩大,在实际与实践中点燃了未来和希望。

何老说:“我们有十几亿的人口,如果把人口转化为人力资源那是任何国家不能比的。加上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我们的事情就更有把握办成。”这些话对于我们今天建立“人力资源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办基础教育在当时遇到很大困难。“云南省有上万个办学点,山高水深,不把当地的政府动员起来,办教育是不可想象的。”可见办基础教育是动员了全社会的力量,因此教育水平提升得很快,在当时的社会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何老说起西北的情况:“我到过甘南藏族自治州,我们把活佛喇嘛动员起来扫盲、劝学,很有效果。还有宁夏,历史上,穆斯林家里有女童不读书,男女不同堂的说法。我们就倡导办女童学校,这就是因地制宜,分级办学就能适应这个要求。”

江苏省在国内属于发达地区,但洪泽渔民的孩子只能在船上上学。这说明改革前的计划体制是不适应教育发展的,而教育发展的唯一出路就是教育体制的改革,教育改革的步伐越大,教育发展得越快。

加快教育发展的好办法,是要采取多条腿走路的方式,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校教育、成人教育一起抓,而突破点就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大发展。“德国从资本主义开始前就有重视技术传承的传统。”职业教育办得很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思想对我们当今“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职教发展大逻辑”具有重要的影响和指导意义。

何东昌最后说,他觉得中国的教育,任重道远,真正要变成高水平的教育,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读完何老的这段话,让我又想起当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义务教育阶段的地理学科为例,这个阶段不是要培养出许许多多研究地理的“小专家”,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地理知识、培养地理素养、强化地理技能,在课程改革中,注意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的内容,使学生感到自然、亲切、顺畅,在快乐的情绪中获取知识,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果。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是在教学实践与研究中应运而生的,脱离了教育教学实践,教学方法就如同无源之水,慢慢地就会失去用武之地。为了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有用人才,一定要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良做法,回归学生学习地理的本来意义。

教师在运用教学方法时,要考虑到学生的经验基础,帮助学生获得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地理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等,使学生树立环境伦理观念和资源危机意识。

这次课改还强调活动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教师要全力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创造性和艺术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扩大学生思想、学习等方面的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不断提高学生的发展能力,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总之,办好教育、献身人民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必须要有崇高的社会理想。每一个教育人都要努力工作,大胆尝试,开拓进取,不断创新,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实践,使学生不断增加生活体验,会学习、会创造、会合作,成为有道德、有理想、有纪律、有文化的一代新人,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篇10:读后感:读《伟人的足迹》有感

初读《毛泽东和革命者的故事》时,因为年纪太小,并没有读懂。长大后,再仔细的看了一遍后,我被这位伟大的革命家给震撼了。

为了能读书,再难做的事情也能完成。

少年时代的毛泽东,因为出身在农民家庭,被封建社会的传统影响,连看书的自由也没有。14岁的时候被父亲停学,可是对知识渴望的.毛泽东来说,没有什么大不了,下地的时候,他悄悄带着一本书,一有机会马上躲到墓碑后看书,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时候,被他的父亲发现了,并狠狠的骂了毛泽东一顿,还惩罚他在半天时间内挑完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他的父亲很容易就找到了他,大动肝火。但在得知他已经挑完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因为在半天时间内挑完十五担粪,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所以他也没什么理由来惩罚毛泽东。

刻苦学习,从书作文中知道自己的责任。

16岁后不久,毛泽东便开始自学自修。他在定王台不远处一个藏书很多的湖南图书馆里看书。每天早上,他吃了早餐就匆匆来到图书馆门口,有时馆门还没开,他就在外面等着,馆门一开,他总是第一个进图书馆看书的人。天天是这样,月月是这样。在图书馆的墙壁上挂着一幅世界大地图,毛泽东每经过那里都会停下来,仔细地看一看,他从地图上知道,世界很大,世界上的人很多,而这些人的生活过得如何,都值得关心。他认为:有志气、有理想的少年就应该担当起推翻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改造世界的责任。于是,他为了这个责任奋斗了几十年,最后创建了新中国,成了伟大的人。

篇11: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宁静的夜晚,我取出刚买来的新书—《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看着书名,我就被它吸引住了。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唱“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但我只是从电视上认识了他。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书,几乎一口气把它给看完了。

这本书记录了这位扭转乾坤的伟人留给历史的一些闪亮的足迹。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父子之间》这篇故事。毛泽东既是一个了不起的伟人,又是一个极其普通的人。他的少年时代可不像我们这样有着幸福的生活。他出身在一个农民家庭里,因受封建传统的影响和在生活所迫的原因,都连读书的自由也没有。

毛泽东14岁时就被父亲停了学。但他并没有因此就放弃学习。每天下地的时候,他总是悄悄地带着书,一有机会就溜到山坡上的古墓后面,躲在一株大树下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有一回,他被父亲当场逮着了,父亲狠狠地骂了他一顿,并要他在半天内挑十五担粪。下午,毛泽东再一次失踪了。父亲十分容易地找着了他,大动肝火。但是当他知道儿子已经挑完了十五担粪时,不禁目瞪口呆,这些粪在半天挑完确实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实在没有理由再骂儿子。由于刻苦读书,毛泽东从书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也受到了有益的影响,他还深深感触: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应该走出韶山,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篇12:读理想的足迹有感

是的,抗日的勇士们的使命,是不得不完成的使命,为了完成这个使命,他们顽强地奋斗着,勇敢地拼搏着……

你们在奋斗,面对敌枪,你们迎了上去,不畏生死的迎了上去,明明知道死神就在前方,脚步多移动一步,危险也就越大,但是,你们知道,你们脚步多向前移动一步,新中国的胜利也就前进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

我也奋斗过,我经常说要为自己的学习好好奋斗,但是,每次都是纸上谈兵,昨天说的今天就忘了。如果革命烈士们也像我一样,昨天说要为新中国而奋斗,今天却因懒惰和害怕而罢工了,那么我们哪来的今天的幸福啊!

你们在奋斗途中,你们流血了。为什么,你们的血会流那么多、那么红、那么刺眼……让我们难以忘记!

你们的血,飞溅在敌人的凶器上,沾在敌人的身上,很多很多……

然而,就在你们流血后不久,便倒下了。为什么,你们倒下了,你们不是永不放弃吗?你们难道从此放弃了吗?我仿佛看见在你们倒下的那一刻,你们还在垂死挣扎,在血里挣扎!你们死不瞑目!你们就算是死了,眼睛也直直地瞪着曾经侵略过炎黄子孙的敌人!

我也流过血,我的血是暗红的,很少……我出血的时候:朋友、亲人都会急忙来帮我包扎,治疗。很快就会康复。但是,作为伟大的的革命英雄——你们出了血,却只能忍受着生不如死的痛,或者,永远倒在血泊之中……

今年,是建党的90周年,革命烈士已经在天上望了中国90年了,你们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你们的精神,贯穿了整个中国。你们给我们这一代炎黄子做出了榜样,是你们教会了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永不放弃!

你们就像星星,利用自己小小的光芒,照着大地。但你们这看似微不足道的光,已经在世界无法抹去!你们的光辉,照向整个人间!所以人都会记住你们的耀眼光芒,那一步一个脚印——奋斗的足迹……

篇13:读《理想国》看中西教育差别

青少年犯罪案在我国和国外都存在, 可是对待和处理的方式却完全不同。差异的产生和教育密切相关。在一般人的认识中, 国外人的思想是开放的、自由的、不受约束的, 因此不会受思想的禁锢, 其实不然, 在国外也有思想教育, 只是存在与进行的方式有自己的特点, 与我国不太相同。早在《理想国》中, 柏拉图就提出了他的教育观, 他认为学前教育应由国家控制, 对儿童实行公育公养。对比我国现有的幼儿园教育方式, 有很大差别。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不断升高, 与早期儿童教育的缺陷不无关系。我国当前的幼儿园大多数以私立为主, 极少数的公立幼儿园门槛很高, 普通家庭的孩子根本没有资格入园, 因此普通人家的孩子往往选择昂贵的私立幼儿园, 相对贫困的家庭则无法承担孩子高昂的学费而放弃学前教育。这就会导致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首先, 那些去公立幼儿园的孩子会发现周围小朋友的家庭和自己的家庭一样条件不错, 所以这些处于懵懂期的孩子会慢慢产生攀比心态, 而他们的背景也会让教师“不敢”管教, 因此, 这些孩子逐渐会产生高人一等的骄傲感, 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 日后很难根除。而那些以高昂费用获得入园资格的孩子也会或多或少听过一些对社会不公的抱怨, 有的孩子会产生自卑感, 而有些会产生仇富心理。还有另一个群体, 他们上不起幼儿园, 因此启蒙教育有可能会落后于他人, 甚至会产生教育并不重要的偏见。其次, 尽管上幼儿园们的孩子处在不同体制的幼儿园中, 但是他们所受的教育方式是类似的, 所有学科都要学习, 甚至是他们不想学的学科, 而且, 不能输在起跑线的心理会让家长给孩子报名参加众多业余补习班, 本该在游戏中度过的美好童年就在无形中消失了, 孩子们剩下的只有无休止的学习, 而可悲的是, 这些知识往往并不会被孩子们掌握, 既浪费了时间又做了无用功。因此, 笔者认为柏拉图的思想在现今社会依然是适用的。幼儿园一旦变成公立、变成义务教育, 那么每个孩子都会有一个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机会, 同时也可以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而且, 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中, 每个孩子的机会是均等的, 竞争是在同一水平线上的, 无所谓谁比谁强, 自然少了很多矛盾。每个孩子都有被教育的机会, 会使得他们的素质得到提高, 有利于加强我国少年儿童的整体素质,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柏拉图强调讲故事与游戏的教育理念与我国现在实行的“减负”有异曲同工之妙, 把孩子们从复杂的无法胜任的学习中解脱出来, 让他们回归童年, 在童年时期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故事和游戏虽然简单, 却是精心选择的, 在简单中孩子们更容易学习和理解其中的真谛。如此一来, 那些“人上人”家庭的孩子也会融入普通人的生活, 不会以自我为中心, 不顾及他人。

对于7~18岁的普通教育阶段, 柏拉图认为应以情感为主, 强调人文学科的重要性, 尤其是体操和音乐。柏拉图说:“用体操来训练身体, 用音乐来陶冶心灵。”这一阶段正是学生的小学到高中阶段, 也就是九年义务教育加上高中。九年义务教育在我国已普及多年, 绝大多数未成年人都会有九年的时间在学校学习知识, 学习做人。而柏拉图强调的体操和音乐, 在我国却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两个学科, 因为他们不用参加考试, 在学生和教师甚至家长眼中这都是浪费时间的两门学科, 所以经常会被其他学科教师取代。尽管近年来体育也成为了升学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 但是重视程度依然很低。体育类课程的缺失导致未成年人身体素质普遍变差, 未成年人肥胖率不断上升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 很难在繁重的学业中立于不败之地。音乐作为柏拉图强调的另一个重点基本上也被各个学校所“取消”, 只会象征性的上几节课。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 还可以使未成年人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 压力会使人变得焦躁, 尤其对于自控能力薄弱的未成年人, 适当的放松会使得他们拥有一个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来对待学习和生活。

最后, 柏拉图提到了高等教育, 他将这部分分成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20岁, 以军事体育训练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的学习为主。20岁以后, 绝大多数贵族青年结束了接受教育阶段, 去担负保卫国家的重任。少数才智出众的贵族子弟, 继续接受教育。在这一阶段, 柏拉图很明显让教育变得多元化, 不仅仅停留在体操和音乐, 也涉及了其他方面, 20岁以后的两种不同选择, 类似于我国的升学制度, 有才华的人继续学业, 其他人可以选择参军或者其他。而在这里, 柏拉图仅仅提到了贵族, 体现出了他思想的落后性, 当然, 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依然是先进的, 贵族也参加到了保家卫国的事业中去了。而在我国, “人上人”家庭的孩子会认为参军是个苦差事, 他们会采取各种方法获得大学文凭, 有时候会占用到普通家庭孩子的名额, 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第二阶段是20~30岁, 是发展智慧阶段, 重点学习辩证法。这一阶段按年龄算是我国的本科到博士阶段。这一阶段, 柏拉图强调了哲学的作用。哲学本意是爱智慧, 是对知识的渴求, 这一阶段柏拉图强调了求知的重要, 这与我国现在的本科到博士的教育非常类似, 也是不断求知。但柏拉图所追求的知识更加全面。我国在这一阶段的特点呈现为术业有专攻。第三阶段为30~35岁, 是继续学习阶段。柏拉图强调这一阶段要继续学习哲学, 然后成为国家重要官吏。这一阶段他强调在不断学习的同时报效国家。这一阶段, 我国的公民也基本步入社会, 开始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为国家和家庭做出不同程度的贡献, 其中一些人成为了国家干部, 带领国家稳步向前发展。但是比起柏拉图对年龄的划分, 我国并不是如此详细, 并且除了做官还有很多选择。第四阶段为哲学王, 50岁左右。柏拉图认为个别人需要再经过15年的锻炼, 经过指挥战争等各种考验, 在学识方面, 尤其是在哲学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 就可以成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这与我国不谋而合, 我国各行各业的最高领导者大多是在知识与经验共存的前提下坐上了领导人的位置。他们自身丰富的经验与广泛的学识为我国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从而使我国更好、更快的发展。

柏拉图的教育理念距今已有几千年, 虽然某些方面在如今社会稍显落后, 但是其思想的精髓却同样适用于我国当今社会, 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扬弃”,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造福我们的社会, 造福我国的未成年人, 让他们从小就接受完善的教育, 避免品德的缺失, 使他们从小就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这样他们才会健康的成长, 不会走歪路、弯路。

由于历史、地理、发展状况的不同, 东西方教育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我国, 教育的目标较为单一, 通常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考取一所相对好的大学, 上大学成了学子们的共同目标。而西方提倡个性教育, 注重教育的多样性, 会根据学生的自身条件和兴趣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空间。在教育方法上, 我国普遍为一对多的授课方式。韩愈有云:“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就是传授知识解决疑惑的人。在我国, 教育多为“填鸭式”教育。教师们竭尽所能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 学生死记硬背来应付考试, 在某种情况下, 考核的并不是学生的能力而是记忆力, 学生丧失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遇到困难的时候往往是去询问他人而不是自己克服和解决。过度的依赖他人使青少年的心理年龄远低于生理年龄, 较低的情商使得他们在遇到问题时会走向极端。相反, 西方崇尚自主学习。教师会给学生布置问题, 让他们自己寻找答案, 教师在学生的成长中只起到引导的作用而不会过度干涉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长此以往, 西方的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我国, 除了莫言一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外, 其他为数不多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均为外籍华人, 而诺贝尔奖几乎都被西方人收入囊中。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育, 这不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落后于西方, 而是我们的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 尽管在卷面考核上我们占尽先机 (比如在外留学的大多数华人的考试成绩远高于西方人) , 但是在研究和创新方面西方人独占鳌头。当一个新兴领域出现时, 西方人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参与研究和研发。这就是东西方不同的教育方法带来的不同结果。

在笔者看来, 中国的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对国家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但是, 时代在进步, 我们的教育体制不能固步自封, 要在保留传统教育优势的同时, 借鉴西方教育先进的一面。在保障学生能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 培养学生的兴趣。当学业符合自身兴趣时, 处于学生时代的青少年就会自觉主动接受教育, 而不会把精力用到其他方面。从某种程度上说, 会减轻青少年的逆反心理, 从而减少青少年犯罪率, 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篇14:皮尔卡丹读懂理想

他一点儿喜欢做裁缝,觉得自己好像耗费自己的生命,经常为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而痛苦不堪。有一天,苦恼的他想起曾经崇拜的舞蹈家,怀着希望的情绪投入写信中,哀求舞蹈家收他做学生。信中若在一个星期内不写信给他,不收他做学生,他就跳河自尽。

三天后,回信来了。皮尔卡丹认为舞蹈家被他的热情所感动了,打开一看,却让他失望。信中说了,他小时候的理想是做一名伟大的科学家,因家境贫寒无法上学,只好跟一个街头卖唱的艺人四处流浪。他还说,人活在世上,理想往往和现实之间有着很大的距离,不能生存的人,是没有资格谈论理想的。

舞蹈家的回信深深震撼着他,使他想了很多。后来,他在裁缝里勤奋学习各种缝纫和裁剪技术。十年后,二十九岁的皮尔卡丹开始向时装界进军,很快成立了自己的时装公司,打出了自己的时装品牌。他的时装设计新颖,制作精良,很快就享誉世界。

上一篇:退学流程方案下一篇:鱼山生态农业观光园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