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红色足迹的意义

2022-08-30

第一篇:寻访红色足迹的意义

寻访红色足迹

蒙山高,沂水长,好儿女,永不忘

——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摘要: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瞬之间,中国共产党在2011年迎来90岁生日。90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共产党经历过无数的磨难,有初建党时的艰辛,有带领人民想要解放中国时的困苦,也有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路线时的茫然,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值得信赖的党,人民的生活日益富裕,我们在平静安逸的生活中学会感激中国共产党,我们用我们特有的方式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所走过的艰苦的岁月,所走过的路。在暑假期间,我们——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寻访红色足迹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来到红色沃土沂蒙山区的沂南县,看望当地的革命红嫂,通过寻访那些革命先辈们遗留的足迹,我们深深的感受到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向革命先辈们那样以坚韧的品质来面对我们所经历的艰难困苦,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向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先辈们致敬,为建党90周年献上我们最真诚的礼物。

关键词:90周年红嫂足迹献礼

一、 调研背景及目的:

为了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我们大学生在了解国情中坚定理想的信念,在服务社会中彰显人生的价值、在实践学习中增长才干,进一步增强我们的社会责任感和调查研究能力,同时也为了中国共产党建党90

周年献上一份特殊的礼物,我们通过寻访红色足迹,了解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艰辛,警醒我们安定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该有像革命先辈一样不怕困难的勇气,有像革命先辈一样坚持自己正确信念的决心,同时也告诉我们,我们应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信念,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科学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应该在服务社会中彰显自己的价值。

二、 调研的基本内容:

2011年7月13日,我们调研小组来到红色沃土沂蒙山区的沂南县,找到了我们要拜访的革命红嫂—刘牧英老人,并向刘牧英老人以及她的家人询问了发生在当地的革命事迹。通过与刘牧英老人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很多发生在当地的脍炙人口的英雄事迹,有许多名人故事就在那里发生。从刘牧英老人及其家人的热情招待中我们可以深刻的体会到党和祖国在当地居民心中的地位。直到我们真正来到这片抗战武装与人民一同抗战的地方才深刻体会到,那种军民同心,人民从内心里爱党爱军的感情。

深深母爱演绎鱼水军民情

刘牧英老人的家住在临沂市沂南县张庄镇,而张庄镇在抗日战争年代处于敌我争夺的一个要塞地带,所以刘牧英老人亲眼见证了战争的激流,敌人的残暴,和我八路军战士的英勇奋战。

战争年代,刘牧英老人和其他村民一起积极投身我八路军根据地的后勤工作,为前线队伍源源不断的提供各种物资,尽管条件十分艰苦,还要面临敌人的多次扫荡,但村民们以民族大义为重,不畏艰险,顽强斗争,为我八路军的前线战斗提供了有效的后备支援。

当时,我八路军某部战后医院因敌人扫荡,不得已面临被迫转移的境地。医院里有位医生刚刚产下一名女孩,在如此紧张的形式之下,为不拖累自己,影响了工作,这位医生决定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托付给当地的村民。可是,由于敌人的多次未交扫荡,村名手中的粮食就连自己的家人都养活不起,更何况再添加一人,谁来照顾这名战火中出生的婴儿成了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就在此时,刘牧英老人站了出来,毅然担负起照顾革命后代的艰难任务。老人一家的生活和其他家庭

一样,都非常艰苦,后来老人的大儿子又出生了,一下子照顾两个本该身处襁褓之中的儿女,让老人的生活更加艰辛。但是,老人并没有抱怨什么,为了赢取党和祖国的伟大胜利,再大的牺牲,老人也义无反顾。敌人来了,老人一手领着年龄稍大的女儿,身上还背着刚出生不久的儿子,还得时刻注意着敌人的攻击,伤了哪一个,老人也不愿意。

就这样,老人在战火燃烧的岁月里坚持了下来,后来,女儿差不多六岁的时候,被她的亲生父母接走,虽然离开了刘牧英老人的红色家庭,但她的根却深深扎在了沂蒙山区的每一寸红色土地。

时至今日,老人当初抚养的女儿每年都会来到沂蒙老区看望老人,说到这里老人特别欣慰,直夸现在生活的好,感谢党和祖国为人民所做的一切。岁月的苦涩没有让老人倒下,相信等待刘牧英老人的一定会是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

浓浓恩情造就红色沂蒙魂

在与我们的交谈中,刘牧英老人讲到了许多那么多八路军先辈们的地方,我们真想每一个地方都去看看,去感受一下八路军先辈们往日抗战的艰苦与战争的激烈,以及感受一下他们在那枪林弹雨中的生活。

那时的战争环境非常紧张,敌人更是相当的残暴,每次进村扫荡都会把老百姓的粮食掏空,祸害村民。据老人讲,有一次老人在家正忙着,听见外面传来熙熙攘攘的嘈杂声,等到她趴到墙头一看,外面来了一群鬼子,把老人可吓坏了,幸好及时发现,老人带着孩子急忙从后墙逃走,躲开了鬼子。这算是老人经历的最为惊险的一次了,直到今天说起这件事,老人还是特别后怕。

刘牧英老人与她的家人在和我们的交谈中,一边点头一边称赞八路军好。不管老少,在那里我们看到了八路军在那个古老的山村一代被一代人的传颂了下去,人们爱戴八路军,听老人讲,八路军战士在那里中转休息,睡的是军民的屋门外,不管刮风下雨,吃的是军队的干粮,不拿走居民的一分一毫,铁一样的纪律,铁一样的组织,成就了抗战的胜利,造就了伟大的沂蒙精神。

老人一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是在战火中出生的,后来入了伍,也亲身经历了战争你年代的艰苦和残酷,并向我们讲述了很多发生在当地的革命故事。再后来,另外的两个儿子也相继当了兵。老人希望家里的红色精神能代代相传。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长谈,我们刘牧英老人那里听到了很多发生的抗战时期的

革命故事,也了解到了很多发生在沂蒙老区人民身上的那些不为人知的经历,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我们与刘牧英老人拍照留念,结束了我们的拜访。

三、 调研心得

看着这脚下的土地,仿佛看见了革命先辈们以前走过的风风雨雨,那些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每一个故事,对我们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经验,一次教训,一种刻苦铭心的记忆。虽然我们没有经历过,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热情去感悟,去聆听革命先辈们留下每一寸足迹。看着眼前的山山水水,我们感受到了那些革命先辈们的奉献和牺牲的激情岁月,我们仿佛身临其境,看见了那些先辈们正将燃烧着的革命火焰交给我们。星火相传,我们一定会从革命先辈们那里担负起新的更具挑战性的历史使命。

我们的党在一步步壮大,一步步发展,每一次的实践,每一次的改变,每一次的回顾都是在汲取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中国在发展,经过了那最艰难的岁月,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迈得更稳,迈得更快,不管前面是荆棘还是悬崖,我们在那些革命先辈们的洗礼下,必将更加的勇敢,更加的坚强。

还记得奥运的精彩,汶川的悲壮,世博的盛大,党和人民空前的团结,那时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中国力量的强大,我们正在强盛,我们正在崛起,这些我们都应该感谢党的领导,感谢在党的历史上有过贡献的人们,革命先辈给了我们一个榜样,我们深深的体会到我们正在经历着我们最宝贵的时光,我们应用我们的激情去点亮我们未来的路,应用我们的热情去开拓我们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寻访红色足迹

重访故址,再现历史

──寻访红色足迹

放暑假前,偶然的机会,我翻看了那本厚厚的《古田会议80周年》的材料,细数着似曾相识的那几个字眼——“红四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九月来信”„„我反复尝试着拾起曾经在历史书和政治书中读到的关于那个年代的讲述。然而那些残缺、破碎的记忆,终究难以在我脑中织起出一段完整的历史片段。那段峥嵘岁月风云变幻莫测,承载着厚重的精神积淀,深深吸引着我。暑假里,父亲带着我,来到了闽西这片充盈着英雄传奇的红土地,重新寻访当年革命先驱们在这里留下的红色足迹。

因为父亲工作的原因,闽西龙岩我也拜访过多次,而到上杭古田却是头回登门。瞻仰过古田会议会址,再参观了古田会议纪念馆,总算对那段历史有了一个感性认识,脑海中原先残缺的记忆也被逐渐串接了起来。晚上回到驻地,用手机请来“谷歌”、“百度”二位弟兄共同梳理白日里的所见所闻。随着信息的聚集和材料的整合,加上专家、杂家们的各持己见,这次“寻访红色足迹”就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首“史诗”。

在随后的几天中,我被许多个疑问纠缠着——红四军为什么来到闽西?从红四军的第一次党代会到第九次党代会,从撤销军委到恢复军委,从撤销毛泽东的前委职务到请毛泽东回到部队,这其中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古田会议决议为什么不是毛泽东在古田而是在新泉所作?在离开红四军的日子里,毛泽东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呢?这一连串的问题,都和毛泽东有关,而如果能解开这些问题的因果,也许那段历史也就能豁然开朗了。也许,毛泽东在闽西曾经去过的地方,我都该去看看„„

追寻着伟人的足迹,我们来到了新泉、长汀、才溪等毛泽东曾经战斗、生活过的地方,在寻访中父亲教给了我一种“化整为零零上加零”的思路。每到一处,除了解毛泽东以及红四军当时在这里的主要任务和工作之外,还要结合毛泽东曾经在此处留下的重要著作,进行写作背景的分析研究,甚至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在民间流传的“小道消息”,点滴的细节,都可能为我的这次旅行增添魅力。于是,老人、专家、导游,甚至是依稀留在老房子墙上的标语,都无一能幸免于我们的造访。

渐渐地,原先的一个个疑问也迎刃而解。在新泉,我们了解到了当时红四军内部存在的军事、政治矛盾;从老人的讲述中得知当时战争情况的复杂,毛泽东在新泉起草《古田会议决议》后的被迫转移;在长汀和才溪,从毛泽东的两部著作《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和《才溪乡调查》中透露出当时毛泽东开展了深入的社会调查,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再次梳理素材,我对这段历史已了如指掌:古田会议的深远意义,远不在于古田镇上那小小的廖氏宗祠内,而是从1928年4月红四军第一次党代会到1929年12月第七次党代会这不到20个月的时间里,在红四军内部发生的曲折反复的争论以及最终确立的正确原则,这过程中的每一个关键的时间点和发生在毛泽东身上的故事,演绎成了这段历史的主线。

我在闽西的这次红色之旅,让发生在80年前的那段历史不再久远和陌生,我所到的每一处都承载着浓重的历史分量和不朽的革命精神。而这次旅行对于我来说也更像是一次时空穿梭的体验,以至于把自己置身于历史洪流中,无法自拔。

第三篇:“寻访红色足迹”

一. 寻访红色足迹在当今社会的紧迫性:

红色精神就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

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世界精神。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也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在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互相传播和融合的同时, 西方思想文化也不断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来,各种思想文化的激荡和碰撞日益剧烈,不同意识形态的斗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会长期存在,这些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利益观,产生着很大的影响;社会风气和思想道德建设也存在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思想蔓延;互联网和一些娱乐场所传播不良文化有害信息严重侵蚀青少年的心灵;“黄、赌、毒”以及封建迷信在一些地方死灰复燃,这些丑恶现象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和考验。如何使革命传统优秀文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衔接,亟需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对于发展社会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寻访红色足迹的历史契机:

2011年,恰逢辛亥革命爆发一百周年,以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对于加强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继续发挥指导性意义具有划时代的作用。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和民族解放事业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群众抛头颅洒热血,在战场上英勇捐躯,谱写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很多著名的革命历史遗址、革命英雄人物纪念馆、纪念碑等,蕴含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建树的丰功伟绩及其革命精神,这些都是开展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历史到现实,从物质文明到精神文明,从自然风光与文化资源,都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教育的内涵,我们应充分认识弘扬革命传统教育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动员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强对红色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将红色资源建成集爱国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于一体的爱国教育基地,成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革命传统,塑造美好心灵的主要载体。让红色资源通过有效地载体,使广大人民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讴歌党的光荣历史和优良传统,振奋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全国上下都笼罩在一片红色氛围的有利契机下,利用暑期时间寻访红色足迹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和作用。于是,我们成立暑期社会实践小组,到红色革命圣地——沂蒙山区,走访革命前辈,实地参观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亲身感受红色革命文化对我们的熏陶。

三.国家政策对红色文化的支持:

江泽民同志说:“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我们的民族历经沧桑,创造了人类发展史上灿烂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具有生命力的传统文化,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遭粕,很好的继承这珍贵的遗产。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善于从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中汲取营养,发展自己。我们讲继承和借鉴,目的是通过继承和借鉴民族传统文化、外来文化的精华,同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有机结合在一起,并在新的实践基础上,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十二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二)相关规定:

1.深入发展红色旅游。继续加大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确保各项资金落实到位。努力探索创新,有效整合资源,推进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产品的融合发展。深化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精品线路、重点旅游区建设,进一步挖掘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体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原则,紧密结合形势发展需要,强化红色旅游功能发挥,把红色旅游发展推上一个新台阶。

2.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行业创建活动,使城乡环境面貌有较大改观、社会服务水平有显著改善、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有明显提高。城市要以社区为重点,开展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创建和谐社区等活动,不断提升城市文明水平。村镇要以促进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着力点,开展创建文明村、文明户、文明小城镇和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移风易俗、转变观念、提高素质。行业要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开展百城万店无假货、共铸诚信、文明风景旅游区、做人民满意公务员等活动,树立行业文明新风。

四.红色革命文化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意义:

(一)政治意义

寻访红色文化,就是重温我党光荣历史,重走胜利之路。让人们感受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理解在中国革命伟大征途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挖掘红色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仰,搞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坚定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二)文化意义

红色文化是党史,中国革命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的生动体现。中国革命斗争遗留的各种纪念物,不但具有政治意义,也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人文价值。寻访红色文化的过程,既是观光赏景的过程,也是学习历史、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修养的过程。

通过寻访红色文化,了解革命历史知识,挖掘革命精神内涵,赋以新的时代特色,培育新的时代精神,推动了广大公民思想道德的升华,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有效途径。

(三)经济意义

通过对红色景点考察发现大多数革命遗址地位于尚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寻访红色文化,把政治优势有效地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成为一项无污染、可持续发展的扶贫工程、富民工程。寻访红色文化,既是政治创新、文化创新,也是经济创新。红色文化的发展,实现精神文化财富向经济财富的转化,推动老区人民脱贫致富,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寻访红色文化,是具有政治、文化、经济多重意义的一项创造,她的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载体,成为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

五.选题对当代大学生的教育意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无数的中华儿女用生命撑起了我们伟大的祖国,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灵魂!回首岁月,在历史的长空中回荡的是那一声声此起彼伏、激荡心胸的呐喊声,首望当下,展现的却是那一副副前仆后继的壮阔画面,一曲革命歌曲传唱至今,弥漫在民族奋进的每一个角落,激荡起多少的心潮!英雄们如夜空中灿烂的群星,照亮了整个神州大地!他们为了那份崇高而又伟大的事业走过了无数的坎坷之路,他们为了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安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建造了永垂不朽的中国,他们的名字被永远的载入史册,他们的精神将在神州大地上万古流芳„„革命老区铸造了一批批的时代英雄!

“硝烟远去六十年,当年游击沂蒙恋。浴血沙场取胜利,全靠人民来支援。离别沂蒙六十年,当年青丝白了头。岁月难留心中事,唯把老区深思念。”这深沉的诗让我们心头压上了一丝沉重感。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人民群众为游击队送情报,送粮送药、救伤员、掩护战士,出现了许多父送子、妻送郎上战场的感人场面。敌人对此恨之入骨,疯狂地对老区人民进行围剿扫荡,烧房子、抢财物。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随着光阴飞逝,这些当年在老区浴血奋战的游击战士,今天都已年过古稀,大多数年龄都在80岁以上。当年青丝热血,而今满头银丝白发,步履蹒跚。这难道不让我们沉思? 让丰碑代代传、让老区精神代代相传!

革命老区是英雄们聚集的地方,是一场血腥战斗的起始点,这里有着奋斗的气息,这里永远不会被人民忘记。让我们感受英雄们的先进事迹,弘扬革命的优良传统,树立光辉的人生典范。

做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弘扬革命老区精神,艰苦奋斗,不怕贫苦,严格遵守八荣八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实现理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第四篇: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追寻红色足迹 弘扬革命精神 --------游陆房战斗旧址有感 肥城市安站镇贺庄小学 六年级:李俊泽

指导教师:辛翠玲

早就听说上世纪,在我的家乡肥城市安站镇的陆房山上上,发生过一场八路军与日伪军的生死决战。趁着周末,爸爸妈妈带我来到了陆房,来寻访老一代革命军人浴血奋战过的战场。

昔日的战场已经遥不可寻,只有座座山头在昭示着曾经在这里发生的腥风血雨。习习秋风中,我坐在山顶,俯视着周边安详宁静的村庄、梯田,听着爸爸妈妈给我讲述陆房战役,思绪飘到了七十多年前。

1939年3月中旬,八路军第115师师部率第686团进入泰(山)西地区,同八路军津浦支队和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巩固与扩大了泰西抗日根据地。5月初,日军第12军司令官尾高龟藏从泰安、肥城、东平、汶上、宁阳等17个城镇,调集日伪军8000余人,坦克、汽车百余辆,火炮百余门,分9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企图寻找八路军主力决战。2至8日,日伪军扫荡东平、汶上地区,9日向肥城、宁阳实施向心推进。10日,第115师代师长陈光令山东纵队第6支队为前导,第686团掩护师部及地方机关向西南方向突围。第6支队顺利突围后,师部、第686团行进中在汶河南岸与敌军遭遇,乃转而北上,向大峰山区转移未果。11日拂晓,一一五师师部、鲁西地委、泰西特委、第686团及津浦支队等共3000余人,被日军合围在陆房周围纵横各约10公里的山区。11日晨。日伪军在炮火准备后全线发

起进攻。一一五师部队以猛烈炮火打退日伪军数次进攻,坚守住了阵地。午后,日伪军调整部署,集中兵力猛攻第686团坚守的主阵地肥猪山、牙山等多处制高点,第686团英勇奋战,在全天共击退日伪军9次冲击。在陆房地区的其他方向,津浦支队和师特务营也打退日伪军多次冲击。黄昏,日伪军停止攻击。22时许,一一五师部队利用夜暗,分路突围:第686团掩护师部、津浦支队掩护鲁西地委、泰西特委;分别从西南和南方向跳出了包围圈。至12日凌晨,全部突出包围圈,胜利到达东平县无盐村。

此次战斗,八路军共毙伤日伪军大佐联队长以下1300余人;八路军伤亡300人。

望着这绵绵青山,我仿佛听到了战场上传来的隆隆枪炮声和先烈们冲锋陷阵的呐喊声。因为有了他们舍生忘死的奋战,才有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我下定决心:要继承先烈遗志,发奋学习,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第五篇:寻访红色足迹征文

学校:朝阳镇向阳小学 辅导教师:李朋信

红色,是美好的颜色,是中国人的颜色。在我的心目中,铭刻着一首首生命和鲜血交织的赞歌。我热爱红色。因为红色象征鲜艳,象征美,象征活泼和朝气,更象征着我们青少年在成长的健康之路。

我们小学生,更应该走红色之路。红色之路是一条必胜的道路,是一条美好的道路,是一条光辉的道路.红色之路指引我们前进,指引我们爱国,指引我们走向美好的未来!

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抛头颅,洒我热血。我们应当从小就有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的远大理想;肩负着爱国爱民的崇高信念;发扬革命的英雄主义精神,这就是爱国的根本。我们现在更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抓紧时间,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材。

什么是“红色之旅?”“红色之旅”就是要沿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足迹,去参观、瞻仰那些革命纪念地、标志物,缅怀先辈们的革命业绩,体验他们的革命经历,学习他们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受到心灵的震撼,思想的启迪,意志的激励,从而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立志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这就是“红色之旅”。就让我这个“红色”导游,带你们走进这些革命纪念地,去聆听一个个动人心魄的革命故事吧!

“开天辟地,党的创立”中国共产党是在上海的望志路106号和浙江嘉兴的红船上宣告成立的。它昭示着:一个苦难的中国要永远成为过去,一个光明的中国将出现在世界的面前。“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这是诗人赵朴初在龙华烈士陵园,为纪念龙华殉难烈士做的一首诗。他们临危不惧的大无畏精神向世人宣告:中国共产党员是千锤百炼用钢铁打成的,是永远杀不完的„„

“革命摇篮,领袖故里”说到领袖,我们就会想起领袖毛泽东。毛泽东生于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一个农民家庭里。“我要以救国救民作为自己崇高的责任!”这操着湖南乡音的话语,饱含着深深的爱国激情,是那样炽热的把“民族精神”的光谱,燃烧得何等明亮!为了纪念烈士们,解放军就把:8月1日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

“历史转折,出奇制胜”“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是我们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所谓的出奇制胜就是“毛泽东正确的作战原则”、“四渡赤水出奇兵”《长征组歌》里的响亮歌声,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的神气行动„„

“坚苦卓绝,革命奇迹”“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的这首诗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的精神。 如今,中国,努力开拓新的科技,研发更厉害的武器,红军留给后人,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我们要感谢他们,如果没有他们的勇往直前,就没有中国人民的快乐生活。

沿着红色之旅,我们寻找着先烈的足迹,跟着红色的旗帜,我们健康的成长,前行的路上,一定会留下我们坚韧不拔的脚印。

上一篇:消费环境与消费心理下一篇:旋风除尘器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