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分管理细则

2024-04-15

量化分管理细则(共4篇)

篇1:量化分管理细则

29班量化分管理规则

为了创造一个优秀文明团结的班集体, 激励并约束学生,培养学生的集体观,荣辱观,特制定本规则。

一、概述。

1、每人每学期的基础分是100分,根据规则进行加减。

2、每天由组长负责记录分数加减状况和依据。

3、每月统计量化分总分,“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共青团员”等评选以量化分为依据。

二、减分依据:

(一)纪律:

1、上课铃声停止前准备好本节课课本和学习用品,安静地坐在座位上准备上课。无特殊情况迟到者量化分扣2分。旷课者写500字检查在班会上宣读,并扣除量化分5分。(由纪律组长负责)

2、上课不得随意说话、传纸条、做小动作、看与本科无关书籍、睡觉,不得与任课教师顶撞。自习课要保持安静,不能说话、吃东西、走动、私自换位置、睡觉。违反者量化分扣2分。违犯多项一次性扣除5分。(由纪律组长负责)

3、未经别人允许私自使用别人物品,扣除量化分1分。(班长,纪律组长共同负责)

4、漫画书严禁带入教室。发现后直接没收,并写下500字保证书,量化分扣3分。(班长和纪律组长共同负责)

5、无特殊情况不得将零食带入教室,违反者扣除2分量化分。(班长,纪律组长共同负责)

6、禁止携带手机、MP3,MP4等电子产品,管制刀具、烟酒、打火机等违禁物品进入校园,一经发现全部没收,写500字检查,并扣除量化分10分。(班长,纪律组长共同负责)

7、跑操时打闹,到了操场不站队,不带操前小读,没有特殊情况不穿校服的每次扣除量化分2分。(班长,体委共同负责)

8、禁止在校园内打架,违反者写500字检查,视情况轻重决定扣除相应的量化分。(班长负责)

9、辱骂同学,给别人起侮辱性外号者,发现一次扣除量化分5分。欺负同学者一次扣10分。(班长负责)

10、其他被学校通报批评的行为,视情节轻重扣除相应的量化分。(班长负责)

(二)学习

1、作业按时交齐。无特殊原因少写者少写部分写两遍,量化分扣2分。连续三次不完成作业,写一份500字的保证,并扣除量化分5分。(学习组长负责)

2、考试严禁作弊,作弊者写500字的保证书,并扣除量化分10分。(学习委员负责)

(三)卫生

1、个人卫生;

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带首饰,违反者限期改正,并扣除量化分2分。(班长负责)

2、公共卫生

(1)垃圾进篓,严禁随手扔垃圾。随手扔垃圾者和垃圾没有入篓的同学跟随下一组值日,量化分扣2分。再犯则跟随值日组值日三天,量化分扣除5分。(卫生组长负责)

(2)当天值日的同学迟到或者无故不参加(包括宿舍值日),值日过程中打闹、偷懒,罚值日一天,量化分扣除2分。多次迟到者罚值日三天,并扣除量化分5分。(卫生组长,劳动委员共同负责)

(3)打扫不干净,被学校点名批评,罚该组再值日一天。该组成员均扣1分。(劳动委员负责)

(4)忘记擦黑板和整理讲台桌的同学,罚再擦一天黑板,扣量化分1分。(劳动委员负责)

三、加分依据

(一)纪律

1、拾金不昧交到学校。价值10元之内量化分加3分;价值10元以上奖励5分。班内拾金不昧,5元以下加1分,五元以上加2分。(班长负责)

2、连续一大周无课堂违纪现象。量化分加2分。(班长,纪律组长负责)

3、在各项竞赛比赛中中获得前三名,分别奖励5分,3分,2分。(班长负责)

4、被学校点名表扬,一次加5分。(班长负责)

5、主动帮忙出黑板报的同学每人次加2分。(班长负责)

6、积极参加学校组织活动的每人次加2分。

(二)学习

1、考试进入全班前5名,量化分加3分;5-10名奖励2分。(学习委员负责)

2、考试中全校名次进步100名及以上者奖5分;50-100名奖3分;0-50名奖2分。(学习委员负责)

3、每大周小组竞争成绩第一名的组每人加3分,第二名加2分,第三名加1分。(学习委员负责)

注:

1、有特殊情况需要加减分的由班主任决定。

2、每月进行总结,总分前五名得奖,低于70分的找班主任谈话。

篇2:量化分管理细则

一.扣分制度

1.升旗仪式中不肃立,不行礼,甚至说话打闹者,扣5分;(体育委员)

2.仪表不符合要求,扣5分;(体育委员)

3.不认真做眼保健操,扣5分;(体育委员)

4.迟到;早退;无故缺席;擅自换座位;上自习课违纪,扣5分;(纪律委员)

5.课堂上违纪被老师点名批评者扣5分;(纪律委员)

6.与教职员工或班干部顶撞,扣5分;(纪律委员)

7.抽烟;玩手机扣5分;(纪律委员)

8.被学校记名扣分者,扣5分;(纪律委员)

9.清洁被扣分者,(最多扣5分);(生活委员)

10.寝室纪律被扣分者,(最多扣5分)。(生活委员)

11.欠作业者,扣5分;每次月考,期中,期末考试,若本班班级排名排6名及以后,全班每人扣5分;个人年级排名退步大的前五名扣5分。(学习委员)

12.其他情况,视情况而定扣分。

备注:1.标准分为100分,一个学期累计少于85分者,学期尾将不能评选任何评选活动;

2.每周超过20分扣分者,请家长到学校协助教育;

二.奖分制度

1.有具体好人好事的,视情况而定,加3分;(体育委员)

2.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和文艺活动,未得名次也可加3分,视名次而定加分;(体育委员)

3.一周没有迟到,早退,请假,旷课者,加5分;(体育委员)

4.上课被老师表扬者,加3分;(纪律委员)

5.班级获得流动红旗的,每人加5分。(生活委员)

6.获文明寝室,每人加5分,室长加6分(生活委员)。

7.帮忙制作黑板报或学习园地者,加2分;(最多6人)(学习委员)

8.每次月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试,班级排名每前进一名,每人双倍加分。班级排名前五名的,第一名加10分,第二到四名加8分,第五名到十名加5分,班级单科前五名的,每人加3分,年级排名前三十名的,每人加20分。年级排名前31至70名的,每人加5分。年级排名的进步大的前五名加10分。(学习委员)

9.为班争光,获得学校给予的奖励者,加5分;(学习委员)

10.其他情况,视情况而定加分。

篇3:量化分管理细则

一、线损管理理论及其发展概况介绍

(一) 线损管理相关概念介绍

1. 线损的概念及其分类

线损的概念是从电力行业整体来定义的, 是指发电厂将其他能源转化为电能送往用电客户的过程中在输电、配电等环节所发生的电能损失。但对电网企业来说, 电网综合线损在定义上相似于线损, 但其数量上有区别, 它是以绝对数形式而存在的某一特定日期的供电量与售电量之间的差额, 数学表达如下:

电网综合线损I (X) =供电量G (X) -售电量S (X) (1)

综合线损除了以绝对数的形式存在外, 还有以相对数的百分比形式存在, 数学表达:

电网综合线损率R=[ (供电量G (X) -售电量S (X) ]/供电量G (X) (2)

在形式上分类, 线损主要分为技术线损和管理线损。技术线损是指由于运输线路等设备自然存在的电阻, 电能在通过该设备时以发热等形式所散失而形成的损失。技术线损也称为理论线损, 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 技术线损是客观存在的, 一般根据电网线路等运行设备和电网运行方式计算得出。管理线损则是由于管理不善等原因导致的线损, 如漏抄少抄电表数据、用电客户盗窃电能等各种因素, 管理线损与技术线损不同, 其大小可以通过改善其内部管理来予以降低或避免。在数值上, 管理线损可以综合线损与技术线损计算得出, 数学表达为:

管理线损 (F) =电网综合线损 (I) -技术线损 (U) (3)

2. 线损四分管理

线损四分管理是当前我国电网公司采取的线损管理的主要方法, 四分就是将电网企业所属的辖区按照“分区、分压、分线、分台区”管理。

分区管理就是按照电网企业供电的区域进行划分和管理线损, 通常以供电企业所下属的二级单位管辖范围为分区依据, 例如某供电企业下辖有A、B、C、D、E等5家供电所, 就可以按照5个供电辖区进行线损统计和管理。分区管理的目标主要在于清楚界定不同供电区域相互之间的权责、避免互相推诿, 及时发现和解决的供电过程中的线损问题。

分压管理是指按照电网的不同电压等级为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和考核。例如某电网企业具有自主产权的电压等级线路为220Kv、110Kv、35Kv、10Kv等四个等级, 那么在实际的线损管理中就按照4个电压等级来统计分析线损率。分压管理的主要目的不同于分区管理, 它主要为了有效管理并区分不同电压等级之间的电能耗损差别问题, 有重点有区别的加强对电能损耗高电压等级的管理, 并采取适当措施降低损耗。

分线管理就是电网企业按照所属电网中电压等级主设备单个电能损耗为对象来统计管理线损。分线管理目的在于监督供给末端计费客户的电能损耗情况, 对于损耗异常或不必要的损耗迅速进行原因分析查找问题。

分台区管理是电网企业对所辖供电区域内的各个公用配电变压器的供电区域的线损进行统计管理。

(二) 线损与电能售价之间关系的认识

为了更有效地认识线损与供电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本文适当的说明线损的降低对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根据线损管理的相关理论:设销售电量价格为P

电网综合线损I (X) =供电量G (X) -售电量S (X) (1)

电网综合线损率R=[ (供电量G (X) -售电量S (X) ]/供电量G (X) (2)

管理线损 (F) =电网综合线损 (I) -技术线损 (U) (3)

由 (2) 式可得:

售电量S (X) =供电量G (X) × (1-R) (4)

可以发现, 售电量的多少是一个与电网综合线损率相关的函数, 假设供电量为常量, 综合线损率的减少将会使售电量提高, 综合线损率的越低, 售电量越高, 在综合线损率为0的理想状态下, 售电量等于供电量。

将 (4) 式变形, 得R=1-S (X) /G (X) , 设!R=R1-R2并假设R1<R2, 设销售电量价格为P, 在降低线损后平均售电价为P1

则!R=S (X2) /G (X2) -S (X1) /G (X1) , 在!R降低的条件下, 售电量会相应的升高, 假设由于!R变动送增加的售电量为!S (X) , 供电企业所增加的售电收入为!S (X) ×P, 那么可得P1=P+P×!S (X) /S (X) , 显然P1>P。

因此, 在加强线损管理努力降低综合线损率, 在供电量一定的条件下, 可以增加售电量的增加, 从而有助于整体平均售电价的提高。

二、案例分析

(一) 研究对象介绍

某地市供电局地处粤西, 总面积7779平方公里, 总人口278万。其类型属于中型企业, 管理A、B两个分公司及C、D、E三个县级子公司。全局现有66座变电站, 10千伏馈线476回, 其中绝缘架空线229.6公里、架空裸导线7674.8公里, 电缆978.9公里, 公变6370台、专变4923台。为缓解配网运行可靠性低、检验维护装备不足、人力资源匮乏等状况, 因地制宜, 充分发挥地市局的管理潜能, 统筹人力、技术、装备等资源, 实施了“四化”管理。完善主网管理一体化, 接管子公司的主网业务, 减轻子公司负担, 让子公司集中精力专注于配网和客户服务, 促进主网各专业向子公司的管理延伸及有机衔接。实行配网运维专业化,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按电网物理结构、特点需求及人力资源现状, 划分管理界面, 将不同技能的员工调整到合适的岗位, 以缓解结构性缺员及工器具不足等问题, 构建充分发挥全体员工潜能的平台。实施台区考核单元化, 细化责任区, 促使员工对管理范围内的设备及客户信息熟知度更高, 服务更贴近客户。推行业绩评价指标化, 开展指标到所工作, 量化业绩评价标准, 每月监控、发布、分析到所指标, 推动指标逐步优化。

(二) 线损管理现状分析

为了统计研究对象的线损状况, 在本次统计中, 选择该地区2012年度8月份数据为研究样本, 为了便于保密性, 对其中的数据进行了技术处理, 但不研究结果, 仅对分线、分台区进行线损统计分析。 (详见表1、表2、表3)

(三) 线损存在问题的分析

1. 线损内控管理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这主要表现在线损管理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 线损异常信息的传递和及时反馈渠道不及时, 缺乏快速的双向的快速信息沟通。另外, 开展线损分析对人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 当前线损管理人员现状不能完全适应线损分析工作, 对已经经过实践证明了的有效的且可行的线损分析方法未进行及时的总结和固化, 在技术人员变动的情况下, 导致同样问题反复出现, 浪费了资源。最后, 由于各部门对线损管理的重视程度各不相同, 往往是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的要求多, 下级部门对上级部门的要求相对较少, 内部监督和责任考核机制尚未有效发挥其作用。

2. 部分客户长期负荷运行, 致计量失准增加了管理线损

一些用电客户特别是工业用户在不对其变压器私自改容的前提下, 为了在提高变压器的用电负荷, 通过冷却的形式让变压器超负荷运行或者在定制变压器时私下要求厂家提高过载能力, 这种方式造成电流互感器发生磁饱和, 影响用电计量准确性, 供电部门对该类用电客户承担了较大的管理线损。

3. 客户有意的窃电行为造成了线损的增加

用电客户为了降低用电成本, 采取其他非法的、隐蔽的手段窃取电能, 并随着电力技术的发展, 其窃电方法越来越科技化、隐蔽化, 由于这种窃电行为隐蔽性强、取证困难, 给供电企业有效查处窃电行为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在供电企业无法提供足够证据证明客户窃电行为时, 很难准确将其定性为窃电行为, 这种窃电行为所造成的巨大的电能损失不得不由供电企业承担。

(四) 提高线损管理的若干建议

1. 以指标到所为切入点, 推动系统功能应用

(1) 实施“四化”管理, 优化资源配置

根据人力、物力及电网结构等资源现状, 为充分发挥地市局的管理潜能, 优化结构、统筹资源, 实施“四化”管理。按照“面向基层, 重心向下”要求, 优化业绩评价管理方式, 开展指标到所工作, 市局将关键指标下达、监控到供电所、配电运维中心;各县区局将指标承接并逐层分解下达、直接监控到台区, 为线损精益化管理创造必要条件。

(2) 通过开展指标到所, 提高系统实用化水平

为客观、公正、准确反映供电所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下达到所的指标值从营销系统、配网生产系统、计量自动化系统等业务系统中提取。按照系统谁管理谁统计的工作要求, 到所指标由客服中心、计量中心、计划部负责数据整理;营销稽查中心和生产设备管理部负责审核;企业管理部负责汇总、分析包括综合线损率及线损异常率等指标, 并在月度办公会议发布全市61个供电所关键指标的排名情况。通过开展指标到所工作, 促使职能部门、基层在关注指标的同时, 更加关注系统线损模块等各项功能应用, 将系统应用有机融入到日常工作, 各供电所线损两个异常率及异常处理完成率均有同幅度的提升。

2. 基于系统应用, 加强线损异常管理

由营销稽查中心开展10千伏线路及专变、集抄公变台区的线损异常“日监测、周反馈、月报告”工作, 通过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实时线损监测, 精确比对日线损波动情况, 定期发布异常情况并督促基层供电所及时开展现场排查。在线损报表初次统计前, 即消除因计量异常、窃电、漏电引起的线损异常。在营销系统初次统计报表获取异常信息后, 对线损数据及曲线进行同比、环比等趋势分析, 并按抄表质量、电量退补、基础档案等方面开展定性、定量分析, 应用异常管理的“七步法”, 进一步发现异常点, 制定可消除异常因素的处理措施并启动相应的闭环处理流程。

通过应用系统加强线损异常分析及闭环处理;利用有限的技改、修理资金加大对线路残旧、线径小、供电范围大等“应改未改”台区的改造;监测和及时调整配变三相不平衡度。

3. 刚性执行电子化移交规定, 确保拓扑关系一致性

将配网大修技改、低压业扩电子化移交工作作为确保线损拓扑关系一致性的重点工作来抓, 实施审核关口前移, 把控关键节点, 对未按规定时限及时办理电子化移交实行“不办票、不送电、不结算”。将工程项目建设与停送电工作票关联, 电子化移交流程未到达指定环节, 不能推进相应停送电工作票审批流程;在竣工结算环节, 加强对项目电子化移交完成情况审核。对未完成电子化移交项目办票、送电、结算导致线损线—变、变—户关系不一致所引起的线损异常及时进行通报, 并对追究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 确保电子化移交工作严格按照流程及时完成。

4. 深化计量自动化系统应用, 提高线损基础数据管理水平

(1) 加强在线监测, 及时发现计量装置差错。常态化开展计量装置在线监测工作, 利用计量装置报警、电流、电压、功率、行度及功率因数、电能表与计量自动化终端行码进行监测和比对等多种方式对计量装置运行情况进行组合分析, 判断计量装置异常, 并形成系统报表, 对于发现的计量装置异常及时下发故障处理工单至各县区局运维班组开展现场处理, 由市局计量中心跟踪计量装置异常处理情况, 并通过周报定期通报, 形成故障处理闭环管理, 提高了计量装置运维效率, 有效减少因计量装置故障差错引起的线损异常。

(2) 加强计量终端监测, 提高终端在线率。结合市局指标到所工作, 根据全市各供电所计量终端运行情况, 合理下达到所的终端在线率指标。通过举办计量自动化系统及计量终端运维管理培训, 提升供电所人员系统操作能力和终端现场运维技能。各基层供电所通过每天登陆计量自动化系统开展计量终端在线情况巡视, 对于离线超过两天的终端到现场进行排查处理。通过月报、周报形式定期通报各供电所终端在线率情况, 组织指标靠后的供电所分析指标落后原因, 制定提升方案。

摘要: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 是供电企业生产运行中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的一个综合技术经济指标。努力降低线损不仅是供电企业贯彻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战略实现节能减排的具体举措, 也是供电企业自身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途径。本文以某地市级供电企业为研究对象, 来探讨其开展线损四分管理工作对提高平均销售电价来提高供电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性, 并就其电网线损管理实践工作进行诊断, 在总结线损四分管理的措施以及成效的基础上, 提出如何借鉴线损四分管理的经验加强售电价的管理, 从而达到提高售电价的最终目的, 以期建立和供电企业实际状况相适应的精细化管理模式。

关键词:线损,四分管理,电价,应用

参考文献

[1]何黎, 杨利娟.管理性降损措施评价体系研究[J].现代电力, 2010 (6) .

[2]宋成, 许辉.浅析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管理[J].电子学报, 2006 (4) .

[3]董君.试论电力系统实现线损管理的关键和重点[J].中国科技博览, 2011 (36) .

[4]蒋冬梅.线损四分管理中的降损措施分析[J].电力技术资讯, 2013 (7月下旬刊) .

[5]侯钰铭.县级供电企业的线损四分管理[A].云南电力技术论坛论文集, 2009.

[6]谢荣, 余南华.论线损精细化管理模式[J].供电企业管理, 2009 (4) .

篇4:成长期民企:三分管七分理

解决成长期企业的管理问题,笔者认为必须从企业的管理机制建设入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存在着一定的“建筑”问题,有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基础结构,分为资本结构、技术结构和管理结构;二是成长结构,分为人才互补结构、战略组合结构和文化层级结构。建筑学有个专业术语“地基承载力决定层高”,企业同样遵循这个规律,也就是企业的基础结构必须优先建设,或至少与成长结构建设同步,才能从根本上避免和解决企业在发展迅速的成长期的成长危机问题。

解决企业基础管理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组织管理问题,而组织管理问题中最难以解决的就是用人机制问题,也就是人事政策。因为在企业发展前期,创业者一般唱的是“独角戏”,其管理境界处于较低层次:亲力亲为。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特别带有明显家族特征的企业的创业者,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就是责、权、利冲突的日益尖锐,使创业者觉得企业难以控制,企业内部的矛盾斗争,常常使创业者有对创业伙伴的“可以同苦,不可共甘”的哀叹和困惑。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必须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

一、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现状的分析和诊断,建立用人原则。

一个成熟的企业一般存在着完整的人才互补结构,即拥有合适比例的四方面人才:拼搏实干型人才、开拓创新型人才、行政管理型人才和人际整合型人才。企业管理的本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推动企业进入成熟期,也就是要形成完善的人才互补结构状态。

企业在创业初期,一般自然会吸引并拥有两类人才:开拓创新类人才和拼搏实干类人才,相应缺乏行政管理类人才。进入了成长期,企业会慢慢增加对行政管理类人才的需要,以稳定创业期所获得的成果。这要求企业一方面需要创业者转变角色,即由拼搏实干的“亲力亲为”转变为管理授权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行政管理类人才,逐渐建立并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建立完善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特别要根据企业的客观需要建立用人和留人原则,可以有效避免在创业初期的家族管理的诸多弊端,从根本上解决了“举贤避亲”的负面问题和影响。这从靠家族管理起家的跨国公司——日本丰田公司那里得到印证,丰田公司在二战后进入了迅速成长期,内部同样也存在着内部冲突,当时丰田社长丰田英二力排重议,重用财务出身的行政管理人才石田退三,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明确了丰田不遗余力的用人和留人策略,奠定了丰田公司日后的持续成长和发展的基础。

二、加强企业组织建设,致力于人力资源管理

组织建设,是企业一种长期管理行为。企业的组织化管理在迅速成长的民营企业中,往往被忽视,这就造成企业领导人在运作管理中的“救火”心理和顾此失彼的短期行为。

组织管理的核心就是人力资源管理,而对人的问题的解决必须靠“管理”,即管和理,“管”是控制,“理”是疏导,“管人”是基础,而“理人”是关键,在对人的管理方面要遵循“三分管七分理”的原则。有效的“理人”有三个方面,即领导、沟通和激励,其中沟通是“理人”的核心。大多数企业在发展方面的思路虽然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在组织管理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缺陷,如在用人决策方面缺乏充分的组织沟通,导致其他人对决策实施的不配合,目前的执行力学习和培训热,恐怕与此极其相关。

三、建立用人标准,规范人事管理行为

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规划,规划的前提是建立用人标准,即必须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状况,做出一定的评价,对其进行量化并建立标准,从而避免大多民营企业在用人上的随意性。

建立用人标准必须考虑三个方面:一是要确定发展中的企业在哪些岗位上用人,二是对用人岗位和职务进行分析,弄清用人岗位和职务的基本要求,三是对用人岗位和职务的业绩衡量建立标准。建立用人标准,规范人事管理行为是迅速发展的民营企业中组织管理中最薄弱的地方,是这类企业领导人最需要关注和付出精力解决的问题。

四、建立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是有机生命体,正常运作靠两个方面的行为:硬的行政管理行为和软的文化管理行为。硬的行政管理一般用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我们称之为“硬管理”,而软的文化管理一般用理念来塑造人的行为,我们称之为“软管理”。“硬管理”是“软管理”形成的基础,而“软管理”则是“硬管理”发挥的前提,没有“硬管理”不是管理,而没有“软管理”则不会管理。

上一篇:警示月总结汇报材料下一篇:节约用水宣传标语 节约用水宣传横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