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2024-05-07

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共6篇)

篇1: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春节对世界生产的影响 春节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工厂集体休假

对生产影响大。为了过年,中国的工厂停工放假,几亿农民工回家过年。在春节到来之前,一些工厂为完成订单,在停工放假前连轴转。工人们两周前就开始乘火车和汽车返乡,节后再回城。春节过后是上班族跳槽的绝好机会。这对依赖中国的海外零售商和进口商来说,是每年一度最头疼的事。 对于世界零售业市场来说,他们通常在中国春节一、两月前开始运送定制的商品,海上货运就显得格外忙碌。比如,美国西部的港口运输在中国春节期间,因为大量货船抵达,多会造成延迟。

金融市场缺少中国投资者

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不仅是中国大陆,中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亚洲中华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如新加坡等,也有过春节的传统,在这一个星期里,股票市场关闭。而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华裔人口很多,所以,也有部分场所关门放假。 对此海外投资者慢慢在此期间减少亚洲股市投资,全球股市在这段时间少了中国市场,同样也慢慢悠悠歇下来。当然除去中国之外,韩国等国家也过春节。同时不少华裔多的国家也有春节。

全球购物量大增

部分中国人近年来财富大增,在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前,采购各式的食品、礼物成了潮流,也影响了国际奢侈品市场。

据统计,欧洲的奢侈品市场的销售量在中国新年期间有可能增长30%,包括名牌手袋,手表,珠宝等。

去年二月,中国人在英国的消费比20xx年上升了23%。难怪目前,英国的各类百货商场增加了存货,希望吸引中国顾客。此外,一些世界著名品牌为吸引中国消费者,专门设计了与新春主题有关的皮包,或是有中国书法的首饰,以及特制的红包等。

中国经济数字失真

每一年中国春节的日期都不确定,不过总在一月底到二月底这期间。但是,这一不确定,加上漫长的春节假期,会影响到每年一月和二月中国的经济数字。 经济学家称,他们对于中国每年年初的经济数字的真实性保持警惕,也希望其他人不要过度解读。他们更倾向于等待三月份的中国经济数字,以便做出更为准确的分析。

分析师将其称为“中国新年效应”,包括韩国等对中国市场依赖比较大的地区,在中国新年期间的经济数据在使用、分析时都需要小心。

外国庆春节同样花样繁多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上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国外也越来越注重中国的传统节日。美国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作为一个移民国家,美国的一大特点是节日众多。除了主流社会的圣诞节、感恩节等,每个族裔都有自己传统的民族节日。不过与其他少数族裔传统节日不同的是,春节的影响力近年来迅速由亚裔内部向其他族群延展。奥巴马入主白宫后,每年都会发表春节贺词。1993年,美国邮政总局首次发行鸡年邮票,受到好评。此后20多年里,美国年年都在春节前发行农历生肖邮票,马年邮票的左上角为马的剪纸图案,还配了三只漂亮的花鼓。

德国《柏林晨邮报》也曾报的称,如今春节已经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柏林春节期间也有许多活动,包括春节音乐会、舞龙舞狮等。

篇2:中国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姓名:杨雪

班级:艺术设计学院 环艺08-3

学号:200809051052

中国印刷术的发展过程及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中亚,西亚和欧洲。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费时、费事,又容易抄错、抄漏。既阻碍了文化的发展,又给文化的传播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印章和石刻给印刷术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性的启示,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直接为雕版印刷指明了方向。中国的印刷术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的发展,给人类的发展献上了一份厚礼。印刷术的特点是方便灵活,省时省力。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

1944年,于成都唐墓,发现唐末期的雕版印刷品。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雕版印刷唐代尚未盛行。五代时期开始印制大部儒家书籍冯道始印“五经”。以后,经典皆为版刻本。

宋代,雕版印刷已发展到全盛时代,各种印本甚多。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因此,对刻印无价值的书,有以“灾及梨枣”的成语来讽刺,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可见当时刻书风行一时。

而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空间小,容易存储和保管。这样活字的优越性就表现出来了。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他死后,活字印刷术仍然没有得到推广。他创造的胶泥活字也没有保留下来。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后来王祯创制了木活字。明代木活字本较多,多采用宋元传统技术。《唐诗类苑》、《世庙识余录》、《璧水群英待问会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清代,木活字技术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获得空前的发展。

中国是印刷技术的发明地,很多国家的印刷技术或是由我国传入,或是由于受到中国的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日本是在中国之后最早发展印刷技术的国家,公元8世纪日本就可以用雕版印佛经了。朝鲜的雕版印刷技术也是由中国传入的,高丽穆宗时(998~1009年)就开始印制经书。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经中亚传到波斯,大约14世纪由波斯传到埃及。波斯实际上成了中国印刷技术西传的中转站,14世纪末欧洲才出现用木版雕印的纸牌、圣象和学生用的拉丁文课本。我国的木活字技术大约14世纪传入朝鲜、日本。朝鲜人民在木活字的基础上创制了铜活字。

我国的活字印刷技术由新疆经波斯、埃及传入欧洲。1450年前后,德国美因兹的谷腾堡受中国活字印刷的影响,用合金制成了拼音文字的活字,用来印刷书籍。根据他从葡萄酒压榨机改进的机器设计,古登堡开发了使用凸起的活字,从一开始就使用油性墨。

篇3:世界经济下滑趋势对中国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下滑的趋势

(一) 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美国次贷危机, 全称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的危机。所谓次级按揭贷款就是相对于资信条件较好的按揭贷款而言, 贷款人没有足够的还款能力或者贷款对其而言负担较重, 由此决定了其资信较次, 所以称为次级按揭贷款。次贷危机的发生是受信贷环境改变和房价下降影响而产生的, 这时再融资或者把抵押的房子收回都变得不可能, 甚至办不到, 此时较大规模地爆发此类事件就造成了次贷危机出现。由于美国市场对世界各国的吸引力, 世界其他国家的投资者纷纷来美投资, 欧洲、亚洲以及中国的一些商业性银行及投资银行也参与其中, 使危机爆发后波及全球。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6年春季开始逐步显现的。到2007年8月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影响可以通过美国2007年8月至今的消费信心指数 (CCI) 来反映。美国的个人消费开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因此消费信心指数是观察美国经济走势的重要指标之一。

从上述图表, 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受次贷危机的影响, 美国消费者的信心大受打击, 对短期经济前景持悲观的态度。

(二) 欧洲经济发展放缓

受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欧洲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出现明显放慢的趋势。在接受道琼斯通讯社调查的10位经济学家对英国经济2008年的增速平均预期为2.1%, 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8年德国的经济增长率将下降为1.9%, 这无疑是受美国次贷危机及高油价的影响。同时2008年年初法国也将2008年的经济增长预期修正为1.7%~2%, 目前的经济形势显然对法国的经济发展及财政产生了影响。

从整个欧盟区来看, 2007年第四季度GDP的平均增长率仅为1.5%, 而前三个季度的平均增长率为2.6%。奥地利、荷兰、瑞士、瑞典在2008年年初经济发展也表现出衰退的迹象, 而这一切也是受到了高油价及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 导致本国消费及投资发展受到限制。表2列出了欧洲主要国家的实际GDP、消费者价格及失业率的指数, 可以作为对其经济发展现状的一个参考。

根据表格中的数据, 可以看到欧洲大部分国家对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期都不是很好, 实际GDP的预期都有明显的下降。

(三) 日本经济受挫

根据德国IFO研究所及国际商会完成的世界经济学家调查显示, 日本的经济学家信心指数急剧下降, 尤其是对未来的预期, 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日本经济受挫主要受到美国和欧洲进口减少, 以及世界粮食价格和能源价格上涨的影响。所以相对于2007年经济的2.1%的增速来说, 2008年的预期仅为1.4%。

注:1985年为基期, 数值为100;资料来源于新华网 (整理)

资料来源:IMF《世界经济展望》

(四) 全球资源价格居高不下

世界上许多商品价格都创造了历史新高, 比如原油、粮食等。国际油价成为了万众瞩目的焦点, 2008年以来, 已居高位的国际油价连续又有大幅上升, 5月份则9次刷新了高价纪录。高油价在向下游产品和生活消费品传导, 已经影响到世界上每一个国家。世界银行报告称原油价格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一年, 那么世界经济增长将下降0.5%。

另一方面世界粮食价格居高不下, 供需矛盾无法解决, 粮食储量达到历史最低, 粮食价格还在继续上涨。究其原因, 涉及到以下几方面:产量下降, 库存减少, 还有就是美元的贬值, 使用美元衡量的粮食价格表现为明显的上涨。

资料来源:世界粮农组织

图2中的食品价格指数为谷物、肉类、奶类、油类及食堂等几种农产品价格指数的平均数, 由此我们看出食品的价格一直处于攀升状态。

而主要原材料及一些能源价格持续上涨,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海运费用的不断上涨使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不断上升。比如铁矿石价格在2008年又较2007年有大幅上涨, 作为中国钢厂谈判代表的宝钢集团与世界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商巴西淡水河谷公司达成协议:巴西南部系统粉矿价格上涨65%, 卡拉加斯粉矿上涨71%。而与澳大利亚的矿业企业的谈判还在进行中, 澳大利亚两大矿业集团必和必拓公司以及力拓公司欲将铁矿石的谈判价格定为提价85%, 以此来弥补部分海运的费用。

(五) 贸易发展受阻

由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低迷状态, 世界贸易的发展也相应受到影响。世界贸易的增长率由2006年的8.5%下降为2007年的5.5%, 并且2008年发展会更缓慢, 预计增长率仅为4.5%。

资料来源:WTO官网

各国经济在失衡的同时, 贸易保护主义升温。中国在2007年遭受的反倾销调查数量为61起, 这些贸易摩擦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扩展。而且现在贸易保护主义从反倾销等传统形式向反补贴、安全标准和技术壁垒等新形式延伸。

(六) 全球通胀压力增大

目前通胀的压力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风险因素。前面提到的世界石油价格以及粮食价格上涨都使通胀的压力增大。而目前国际市场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某种程度上是受美元贬值的影响, 美元指数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跌幅已达13%。美元指数是综合反映美元在国际外汇市场的汇率情况的指标, 用来衡量美元对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变化程度。它通过计算美元和对选定的一揽子货币的综合的变化率, 来衡量美元的强弱程度, 从而间接反映美国的出口竞争能力和进口成本的变动情况。如果美元指数下跌, 说明美元对其他的主要货币贬值。国际初级产品与通胀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 国际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会导致各国的通胀率上升, 而通胀的不断恶化又使大量资金流入商品市场购买初级产品以求保值, 又推高了产品的价格, 两者是相互作用的。

二、全球经济的放缓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上述的世界经济衰退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来自各方的影响。

(一) 整体环境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成压力

上述全球经济衰退的表现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 使各方面的不稳定因素显现出来, 进而影响全球经济的发展, 资源价格上涨与通胀之间又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在这种经济低迷的状态下, 贸易保护必然盛行, 尽量减少自身所受的损失。

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依存关系, 美国GDP每下降一个百分点, 那么中国的出口就会下降4.5%。目前我国对美国的依存关系比较大, 美国现在是我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美元贬值会压缩我国的出口数量及利润空间。美国消费需求如果不旺盛, 直接会影响我国的出口增长。

(二) 对我国出口造成的影响

我们都知道美国的经济在全世界范围内占很大权重, 美国经济的衰退导致的不只是美国的需求减少, 进而带来的是全世界范围内需求下降。另一方面, 人民币升值的现状使中国的出口增速明显放慢, 中国对美国出口增幅从2007年12月出现大幅下降, 当月增幅环比大幅下降5.1个百分点, 跌至6.8%, 2008年1月份又下降为5.3%。还有就是贸易保护主义升温, 各种的保护形式加大了出口的难度。这无疑对于我国企业效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给一些中小企业带来了压力, 不少企业停业停产, 可以说这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矛盾最为集中的一段时期。

(三) 对能源及粮食安全造成影响

目前全球资源在高位运行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国内能源价格不断上涨, 加大了产品的生产成本, 进而也会影响出口企业的利润。另一方面, 资源价格较高, 也就从外部引进了通胀, 使我国通胀压力增大, 不利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

(四) 对人民币汇率升值产生压力

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6年就已经超过万亿, 超过日本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国, 而且外汇储备还会继续增加, 人民币升值问题短期内不会消失。人民币升值应采取渐进式的方法, 保持在每年3%~4%的升值幅度, 否则升值过快会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各方面产生压力。首先是对出口企业, 升值过快, 出口减少过多, 那么过剩的生产能力得不到缓解, 进而影响就业及银行坏账率的提高。再次就是如果升值过快, 进口增加, 尤其是农产品的进口扩大, 对我国农业发展造成巨大压力。人民币汇率问题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内需相对不足, 外需过强的国家来说是相当严峻的考验。

(五) 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产生影响

2007年8月前后, 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较大的波动, 随着我国经济日益融入国际市场, 国际金融环境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影响值得关注。各种不确定性以及潜在风险在不断积累, 次贷危机的影响在不断蔓延, 尤其是对我们这个金融市场逐步对外开放、国际化的国家来说, 要从深层次上认识到金融风险。但是另一方面,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中我们也可以获得警示, 如何规范我国的金融市场, 避免潜在的泡沫, 打压房地产市场的投机活动, 遏制房价上升的趋势, 保障我国的金融安全。

三、中国的应对策略

为了应对国际环境的变化, 我国应当考虑分长期及短期制定政策, 以稳定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一)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从长期来看, 我们应当深化改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要更新发展理念, 优化经济结构, 调整三大产业的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做好节能减排, 世界资源价格高速上涨, 我们在开发新能源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原有资源的节约使用, 发展循环经济。

另一方面就是转变这种“出口导向型”的战略, 不应只依靠外需, 要将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到国内消费为主导型的增长模式上来, 这样可以减小对外部经济环境的依赖, 增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二) 扩大对外投资的力度

面对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以及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等问题, 我国应当考虑扩大对外投资的力度。结合“走出去”的战略, 把扩大对外投资作为新一轮的对外开放重点。在投资方式上, 目前多采用并购等方式, 跨国并购活动的增长支撑了全球外国直接投资的上升, 其中新兴经济体也在不断地进行对外扩张, 并且通过资本输出可以平衡贸易顺差, 这也是对外投资的重要作用。

(三) 为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的政治环境

2007年中美关系保持了良好的势头, 但并非一帆风顺, 贸易逆差、人民币汇率、食品安全等问题依旧摩擦不断。2008年恰逢美国的总统大选, 又为世界政治情况走势增加了不稳定因素。当今“金砖四国”整体经济势头发展良好, 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率极高。因此, 我国应与另外三国保持良好的政治关系, 带动经济的良性互动。中国应当审时度势, 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 为我国的发展争取稳定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柴海涛, 陈霖, 盛宝富, 龚雄军, 李勇.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J].国际贸易, 2008 (3) :17-22.

[2]张燕生, 王海峰, 张建平, 张岸元, 张一.次贷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形势及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宏观经济研究, 2008 (3) :7-10.

[3]李新功.论全球经济失衡与中国的选择[J].国际问题研究, 2008 (1) :21-25.

[4]林毅夫.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思考与政策建议[J].国际经济评论, 2007 (3) :9-14.

[5]王晋斌, 李南.中国进出口贸易顺差的原因、现状及未来展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11) :19-25.

[6]IMF.世界经济展望, 2008 (4) .

[7]WTO.2007年年度报告.

[8]2007年世界投资报告.

篇4:中国对世界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7月22日,《看世界》邀请了著名国际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庞中英先生在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佛山图书馆和东莞图书馆作了三场精彩演讲。我们摘取其精华部分与读者分享。

客观地看待“中国威胁论”

我们在考虑中国对世界影响的时候要想到两个层面,第一个是我们自己的实力在世界上所产生的影响力;第二是中国目前变化对于世界上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第二个问题可能更加重要。

比如,我们从沿海这块地区来看,从北到南中国广阔的地带,它已经是全球经济,全球体系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从这些地带排出来大量的有毒的污染物都进入到海洋里面去了,大多数在太平洋。这也是事实。而且这个影响完全是消极的。

西方的有些敌对势力经常讲一些带偏见的话,而这些话就成了“中国威胁论”主要的依据。这个东西在西方有深刻的、深厚的思想和社会基础。这光靠我们宣传部门的话,光靠我们的报纸来说“我们中国不威胁世界,我们中国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是贡献,我们给世界带来的是和平和稳定”,是不够的。因为这些东西不一定能够完全说服全世界各方面的力量。

现在我们有了一些进步,那就是考虑问题不光完全从自身出发去考虑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我们要体谅、照顾国际上的一些关切,更多地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

中印竞争,这是西方的话题

中印对比的话题是今天世界上的热点话题,这个热点话题是美国人挑出来了。实际上这个问题在印度本国并没有美国那么热闹,我这些年来也在观察印度,结果发现,美国人关心印度、欧洲人关心印度。但是,我们看一看中国人关心印度吗?

中国和印度长期以来是相互忽视的,还没有相互发现,这个话题的话语权实际上是一个西方的一个问题。当然了,现在看了对我们有启发,就是中印双方也在慢慢地相互关切,相互重视。

有一个成语叫做“盲人摸象”,那些到过印度的人,看到了印度班加罗尔的高科技,看到了印度的软件,就觉得印度比中国好多了。看到了新德里的贫民窟,尤其从新德里下了飞机和到广州下飞机,那简直太不一样了,你会觉得印度再过100年、200年、300年都赶不上中国。

中印间有个巴基斯坦问题,中国和印度的关系、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关系,这样一些关系,加上一些非传统,比如说恐怖主义问题融合在一起。这时候就会变成三角关系、四角关系、五角关系。

中国怎么去处理这件事情我觉得都不容易,印度很有可能被美国利用,成为反中国的一个工具,那么巴基斯坦在制衡印度方面能力是不足了。所以中国的角色又更重要了。

印度过去传统上是南亚国家,但是今天它已经超越南亚国家,印度已经是上海合作组织的观察员,前段时间印度总理到上海成立合作组织五周年峰会。现在中国的势力也开始进入印度、进入南亚地区。双方现在的趋势是走向相对平稳,虽然关系挺复杂。

在黎以战争上,中国确实发言权有限

我曾经看到一个学者写的一篇文章,他说黎以战争中,国际社会在哪里?他说,我们经常说国际社会来主持公道,现在联合国秘书长也没法主持公道,说的话也不管用。美国纵容以色列,等真主党被差不多消灭了才来干预。

这个确实是这样,但是我觉得也不要这么悲观。其实以色列内部也有好多和平组织、和平运动。

对于中国来说,冷战以前跟以色列是没有什么关系的,那时候我们是反以色列,很简单,因为我们没有关系。现在跟以色列很好,这时候我们在这个问题上面就显得难度大一点,角色尴尬了一点。但是话说回来,欧洲联盟的国家对中东影响力比我们大多了。但是你看到无论是英国、法国,还是德国,这些国家长期帮助阿拉伯国家,但他们的影响力也有限。面对这样一个情况也是无能为力。

所以对于国际社会,我们不要过分的悲观,我觉得最后还是公道和正义取胜,我们就等一等吧。??

不要夸大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力

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非常复杂,我们看到朝鲜这次的导弹实际上是发射到了俄罗斯的经济专设区,但是俄罗斯的反应没有日本反应那么强烈,而美国的反应也没有日本那么强烈。很多人都说,为何中国不阻止朝鲜发射这样一次有争议的导弹。

这里面有些人误解了,朝鲜不是中国的被保护国,也不是中国的依附国,中国在朝鲜问题上面,只是我们跟他有联系,用国际政治的话来说,我们通过联系有一种联系性的权利、影响力,那么这种联系性的权利对朝鲜是有影响性的。这次回良玉总理也去了,我们希望朝鲜能回到会谈上来。现在中国对朝鲜的影响实际上是夸大的,而且有好多不切实际的。

美国政府脑子里面很清楚,实际上美国跟朝鲜有很多非官方的接触渠道,比官方的多得多,所以美国对朝鲜的了解,比我们中国还深。

篇5:中国电影对世界的影响论文

[摘 要] 电影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传播魅力和美学价值。国产电影的迅猛发展,大众对于电影的喜好投入使得电影和大众之间,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联姻关系,彼此之间是相互关注、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结果。尤其近年来这种特征越趋明显,大众审美的变化在直接影响着国产电影美学取向。本文针对国产电影的大众因素进行归纳,从而分析出大众视角下国产电影的美学取向,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国产电影; 大众; 文化内涵; 商业化

当下,国产电影正处于飞速发展的阶段,在不断扩大市场规模与世界接轨的同时,如何权衡中国大众的审美口味和需求,已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大众作为电影产品的最终消费者,对电影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众的 “口味”直接影响着电影的票房和口碑。如何让电影被大众所接受,满足他们日新月异的 “口味化”,已成为导演们的头痛之病。大众作为影视的消费者,却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会依据自身的期待和需求去选择。可以说,电影是靠大众 “孕育”成长起来的。大众审美心理的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对国产电影产生影响。大众在寻找他们所认同的 “口味”,电影艺术也在大众影响的潜移默化中变化着,寻求着影像存在的合理性和超越影像本身的价值性和文化性。试图将两者完美地结合,产生强大的艺术吸引力的同时,以一种崭新的 “精神观念”

登上国际电影的舞台。国产电影在各种国际影展上获奖已并非新鲜之事,不论在技术上还是在艺术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增加电影产业收入的同时,还拓展了海外的市场。这种 “拷贝盘上的世界”所带来的神奇效应是有目共睹的,但隐括在其中的某些作品还是折射出了一些问题,从而在国产电影的传播中呈现出某种微妙的生存之境。

一、“众口难调”引发的 “精神”缺失

在美国好莱坞电影中,浓厚的商业观念凸显,好莱坞的电影制作者们似乎只是将电影视为获取利益的商品,而对它的价值意义毫不在意。中国的导演们为了娱乐大众,也是如此。如何去争取每一个观众,似乎成为困惑导演们的首要问题。

中国有句俗话: “人活一口气”,这个 “气”在实质上就是精神,就是价值和意义,也是中国的文化内涵。当一部影片只剩下框架结构或技术,这种单一的向度,连一点精神和价值都找不到的时候,那么票房就只是个数字了,只是寻找精神和价值的替代品而已。即便在影片的结构和技术上满足了感官上的刺激,却还是毫无意义。“精神”是一股 “气”,更是一个 “节”,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岁月轮回中的积淀物,是遗产,也是一种思维模式。它能唤醒在生活中日渐麻木的人们。可以将隐匿在人的内在生命中的无法言喻之说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来,我们不能将这种生动的精神模式替换为没有精神的连续性影像,将电影变为 “皮毛电影”———肤浅而平庸化。电影代表一种大众文化,却不能代表所有的大众。

试图覆盖大众的作品只能成为鸡肋之作,成为一种快餐文化。短暂的满足后,即被舍弃。为了避免这一情况,也为了在国际影坛上站稳脚跟,国产电影在影视策划与营销方面做出了不小的努力。

理性的思考下,感性的显现为画面的色彩、视听上的巨大变化,努力地营造着对纯粹、完美、和谐的执着追求,试图在信念与合理化形式上扩展出更大的空间。然而,大众是复杂的集合体。它是 “一切”也是 “每样”。它既是总体,又是各个个体。如果说影像是眼睛,那么大众就是所有感官了。大众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催生出了心理上的微妙变化,这种变化的逐渐蔓延终于入侵到国产电影,出现了 “众口难调”的文化弊病,却也激起国产电影的不断创新。这本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却在 “众口难调”的理由扭曲下,卸下了意义上的重担,将影片完全凌空架构在大众世俗的需求满足上,将 “文以载道”的内涵需求在这里全部大胆地消解掉了。导演放弃了赋予影像任何先验性的文化意义,追求影像自身的 “价”,抛弃影像本质的 “值”。导演用画面展示关于影像的结构,用来满足大众的 “口味”,却忽略掉生活在中国当下的人物的现实完整和真正所需。面对这样的中国影视,我们会被其中轻松的影像所逗笑,却不会在银幕上找到寓意和教化的全新体验,这是真正的精神缺失。

二、娱乐大众导致的商业化偏颇

在世界电影大发展这个外部环境下,因为大众的需求,国产电影在数量和类型上如雨后春笋,快速绽出。而国民经济实力的提高,人民生活富足的状态,这些都大大促进了国产电影的发展。

大众在经济膨胀的充斥下,日益改变了固有的保守的价值观念,从压抑中转为释放,并致力于在影视中营造内心的 “现实世界”,电影中由此出现了娱乐大众的完美 “幻觉”。而娱乐大众一度成为影片创作的趋势之一,影片转向一种更加商业化的亲密方式,甚至在对影片的主题表达上,都充满了商业化的色彩。为了娱乐大众,赢得大众,赢得票房,影片所表现出的商业化,强烈地干预了其文化内涵。影片在体现导演的个人风格、故事架构上都和商业进行结合,使电影以一种崭新的娱乐形式出现。电影的商业化成为一种趋势,而影片的内容多半如襁褓中的婴儿,粉嫩惹人爱,只会娱乐,不会思考,依存于真实,却缺少深度,更谈不上美学品格上的要求了。

这种平民式的娱乐影片,只有夸大的 “真实”,而忽视了镜头在艺术中的作用。快乐至上的原则渐渐标榜在了大众的审美文化的头上。这种“超然性”的追求,强调了国产电影的整体基调,趋炎附势类的作用一涌而出。摄影语言的简化,照明和音乐的简单,重心全部放在故事和 “娱乐大众”上,营造出快乐的现实幻觉,让大众被故事所吸引,似乎这已产生了一整套的定规。而大众在商业化的娱乐偏颇上渐行渐远,大众充分适应了商业化的表达功能,却又同时矛盾地渴望更加深刻的、能反映社会总体价值观念的影片。

三、大众视角下国产电影美学取向

(一) 向 “形而上”延伸———人性主题的引领

“形而上”在这里指精神。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曾说过: “我希望能够借着更具深度的作品,拯救人类堕落的灵魂。”一部影片应该用人性、情感来奠定导演架构整部影片的基调,将人性的真、善、美进行弘扬,抨击假、恶、丑的虚伪。让大众在 “绝望的现实中”找到希望,而不仅仅是将影片停留在强烈的感官刺激这层浮华的表面。着重于在现实主义基调下,对人物的内心世界进行探询和分析。在巧妙运用大众 “口味”的同时,既能迎合大众,又能为电影的创作搭建一个平台,实现双赢的局面,将影片中的内容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让大众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在深刻感受的同时,不自觉地进入到思考中,从而引发出心灵上的震撼,得到性情上的陶冶和升华。电影艺术应该将情感的彰显和人性的挖掘作为其发展内核。影片的创作不应止步于结构上的表面现象,而应坚持凭借导演敏锐的眼睛去洞察社会的真谛、人生的真谛,应在 “荒诞的世界中”保持清醒,还要力图以影片的形式唤醒麻木的人群,彰显出中国的传统精神。电影艺术的哲学强调回归现实,就是为了回到现实的本身去寻求人性的核心,依据影片的 “意向性”来开拓人性的边界,从而增进人类自身的反省和自我理解的能力,反思文化对人性的是非功过,让电影顺理成章地成为一种“真正的艺术”,陶冶性情,净化灵魂,成为审美愉悦,审美享受。还要反映本民族、本时代民众的生存境况,在成功表达艺术家意愿的同时,诠释出大众的审美理想。这也就是说,影视作品要反映出大众的 “第二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编织着感性和理性的网。它是依赖于审美的存在,注重电影艺术的美学提升。如黄建新的 《背靠背 脸对脸》,将仕途、人性、人文情怀糅合在一起,表达出一种真实的意愿,真实的本土的 “生活世界”的象征。还有费穆的 《天伦》,将弘扬人类亘古不灭的 “赤子之爱”作为影片主旨,让影片体现出对于世界,对于艺术,对于美和对于人性的观照。

(二) 向 “形而下”扩展———将美学理念转为具体显现

“形而下”在这里指 “具体”,也就是电影本身。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每位导演在拍摄影片前都会考虑市场问题。有了市场就有了资本。然而市场的前提是要有创新,有创新才能生存,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为了票房,影视作品要充分体现出商业化的价值。而影片商业化价值的显现,又和导演对影片的主观诠释与自我反思分不开。如何让导演的个性化语言在影片中彰显,又如何让美学理念转为具体显现,笔者认为这需要两点:

1. 借助于导演的创作。导演在大众与影片之间起了一个中介性的作用,导演对于影片的诠释至关重要。他可以说是一个强有力的声音,也可以说是一种导向。但我们不应该让大众的期待和政府的呼声将导演的主动权消解掉。尼采有言:“这是权利意志的世界,此外一切皆无。”导演有导演的权利。作为一名导演,要会 “清理”自己的 “创作血液”,“清理”在此不是一个医学术语,而是一个美学术语。美学意义上的 “清理”意味着作为一部影片的导演要对大众和影片之间的权衡作出明确的判断,要对影片内容与精神进行批判性地表达,既要承接中国传统文化 “精神”,又要有对 “大众口味”毫不妥协的态度,置身于“事外”。如果单纯为了满足大众而不敢展示自己,不敢做回自己,不敢大声告诉观众你真正要传达的是什么,那么,这将是悲哀的。让大众期待完全占据自己的思维,这不是捷径,而是末路。此外对于 “主旋律”的把握同样很重要,“什么时候上边说 ‘我们既要提倡主旋律,又要鼓励多样化’,电影人就赶紧趁松闸踩油门,拍点有意思的东西”,这是着名国产导演冯小刚的话语,充分说明了把握主旋律的重要性。影视来源于生活,再经导演用影像来进行深层次地挖掘、扩大和传播高于生活的东西,才能将美学理念转为具体显现。要放宽导演的权利,让他们放松地去做电影,借助他们敏锐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将渗透于时代中的社会现象充分且真实地表达出来,引起人们的共鸣。

2. 借助于作品的 “生活世界” 的象征。象征是原始隐喻的再生,是生命、情感、直觉的形式。影视艺术是关于人类生命运动的 “构形”活动。正如卡西尔所说: “艺术家的眼光不是被动地接受和记录事物的印象,而是构形性,并且只有靠着构形活动,我们才能发现自然事物的美。这种“构形”是以艺术美为载体,注重艺术形式上的修饰,画面的美感特质,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美学趣味的驱使下,营造出别样的浪漫化建构的画面环境,调动出大众对于影视的观赏情趣,让大众在审美情感上去感受,感受 “生活世界”的象征。

一切故事都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和环境里的人,作品的 “生活世界”同样离不开真实的现实生活,只有现实生活中的细节彰显,才能使影视作品充满生活的质感。作品的成功在于 “生活世界”的象征,也就是经过美化的现实生活的再生。这种美化的模式,不是对真实的瓦解,而是规避掉视野中的 “污浊”,还影视一个 “纯净面目”。

四、结 语

总之,电影艺术的发展离不开大众的影响,大众的审美决定了电影美学发展的取向,与此同时,大众也依赖于电影所提供的审美快感。基于此,国产电影也在努力完善,而不仅仅在于作品内容或者时空架构的现实性,也专注于影视美学的充分运用,让国产电影在实现商业化价值的同时,也能与大众建立起和谐的互动关系,演绎出鲜活的人性。将精神主旨和艺术形式两个层面成功地结合,在大众与影视的关系中权衡关系,不断嬗变,让中国的影像如茅盾所讲: “隐隐指出未来的希望,把新理想新信仰灌到人心中。”

[参考文献]

[1]张建珍,吴海清. 中国大片: 由阴谋支撑的叙事[J].电影艺术,( 01) .

[2]铙曙光. 中国电影分析[M].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李火秀. 意义的缺失与建构 消费文化语境下中国山寨电影发展现状的反思[J]. 当代电影,2010( 02) .

[4]郑心南. 电影艺术[M]. 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0.

篇6:中国工艺美术对世界的影响

班级:2014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学号:201400650128 姓名:周长帅

摘要:我这篇文章的题目叫《中国工艺美术对世界的影响》。虽然大家每个人都会写,但若每个人都认真地抒发出自己的感受,每个人本身独特的理解将会使本门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我这篇文章将会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第一部分,何为中国工艺美术;第二部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概况;第三部分,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第四部分,中国工艺美术对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关键词:工艺美术 发展概况 美学特征 瓷器

一、何为中国工艺美术

中国工艺美术即传统工艺美术,主要指在手工业时代形成以用与美的结合为特征的造物部类与设计,在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生产的比照下,尤其是指那些技艺性强、并且具有一定艺术性的传统型产品,如为一般人所熟知的陶瓷、玉雕、牙雕、景泰蓝、漆雕、木雕乃至皮影、风筝、灯彩、剪纸、蓝印花布、泥玩、刺绣、抽纱等等。这类工艺美术产品品类众多,花色更是无数。拿我们今天参观的秦兵马俑来说,秦兵马俑阵容规模的庞大体现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足以使它成为令人叹为观止的奇迹。身临兵马俑中,我不难感受到千军万马压境的那种磅礴气势,为其气势所震撼。在我们细看过的每一个陶俑,我们又会为其高超的技艺所折服。精雕细刻与概括简练的手法相结合,表现秦俑的“形神兼备”,秦俑与人同高,显然是以真人为原型,而形象刻画更为细腻,五官适度,胡须各异,发丝清晰,鞋子走向符合事实。主武士佣黑眼珠和白眼球之间的微笑突起的刻画。但衣服库管仅具大样,衣纹以数道阴线概括之,从整体而言,秦武士佣上细下粗,似不相称,但会给人以灵气的感染力和稳定坚固的感觉。同样陶马腿、蹄刻画粗略,但头部雕塑非常精巧,嘴角、鼻、眼皮的细微转折都一丝不苟的刻画出来,既写实又简练,将战马的良种神态表现出来。秦俑作者们已经熟练掌握了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能够做到随心所欲的表现物象了,可见,秦俑的写实主义手法已经达到很高的高度。

传统工艺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传统艺术的一部分,它是生活的艺术,生活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族文明智慧和艺术心智的产物,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真实存在。是以中华民族伟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经历长期发展而形成的独具特色人类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和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工艺美术是中国人民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采用各种物质材料和工艺技术所创造的人工造物的总称。它是中华民族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既体现了工艺美术的一般本质特征,在内涵和形式上保持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又显示了中华民族文化自身所具有的鲜明个性。中国工艺美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别具一格的风范、高超精湛的技艺和丰富多彩的形态,为整个人类的文化创造史谱写了充满智慧和灵性之光的一章。

二、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概况

中国工艺美术的原始发生可追溯到远古先民的第一件劳动工具的创造。凝聚在原始工具里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既确立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初始形态,亦确立了工艺美术作为中华民族造型艺术先导的地位。新石器时代的石玉、牙骨、编织、缝纫,特别是制陶工艺,亦鲜明地显示了中国工艺美术重视实用和审美相统一的造物思想和设计意境,亦鲜明地显示了工匠把握材料性能和制作工艺的能力以及对形式美法则的认识和运用。商、西周时期,中国工艺美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工艺造物的实用内涵和精神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加强。精神内涵重大量渗入的社会意识和宗教意识,使这一时期的工艺美术具有一种崇高的美学魅力。原始青瓷和漆器获得初步发展,而青铜器和玉器则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的工艺美术显示了中国封建社会早期经济实力和意识形态的发展。理性主义精神的崛起和高扬,使指向使用功利和现实人生的价值追求,与继承原始文化传统的充满激情和浪漫色彩的形式有机统一,由此而产生的轻利活泼、飞动奔放、雄强古拙的美学特征,在陶瓷、漆器和丝织品上得到充分的表现。三国两晋南北朝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整个意识形态上的转折,造成工艺美术生产格局和价值追求的变化。生产中心逐渐由北方移向南方,工艺造物去想内在人格和心性的显示。这一时期崇尚主体人格精神的造物倾向和空疏、清净、平淡的审美风范,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整体发展。青瓷、建筑物件和宗教工艺美术在这一时期取得了突出成就。中国工艺美术在初唐和盛唐获得全面的发展,呈现繁荣发达的景象。织锦、印染、陶瓷、金银器、漆器和木工等的技艺水平和生产规模都超越了前代。经济的发达,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人的思想意识的解放,使隋唐工艺美术表现出舒展博大的气势、精巧圆婉的装饰意境和富丽丰满的形态特征。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比较完美的范式和境界出现在宋代,并集中地表现在陶瓷上。发达的手工业和尚文重理的文化氛围,为保持造物与主体审美理想的和谐统一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一代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宋代工艺美术充分地物化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审美意识,它体现和揭示的创造原则至今仍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元代蒙古以其强大的军事实力统一中国后,工艺美术有着一定的发展。织染工艺的织金棉、陶瓷工艺的青花和釉里红是这一时期的突出贡献。来自尚武的游牧文化的影响,元代工艺美术风格趋向粗犷、豪放和刚劲。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的时代。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新的文化和科学的产生,促使明代工艺美术跨入一个新的阶段,织锦、棉纺、陶瓷、漆器、金工、家具和建筑装饰等门类都得到了比较全面的发展。明代工艺美术继承了宋以来的美学追求,并向程式化和完善化发展,具有端庄、简约、健实等审美特点。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各个门类在清代更加完善,期品种之繁多、技艺之精湛、手法之丰富都远远超过前代,呈现出集各历史时期之大成的局面。在清代工艺美术生产中进一步强化,以至一代艺术风格日趋矫饰雕琢、精致繁缛。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工艺美术的生产格局、产品结构、工艺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呈现着新的面貌。衰败和新生、模仿和创造、恪守与分化构成近现代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景观。

三、中国工艺美术的美学特征

1、和谐性

中国传统艺术思想重视人与物、用与美、文与质、形与神、心与手、材与艺等因素相互间的关系,主张“和”与“宜”。对“和”、“宜”之理想境界的追求,使中国工艺美术呈现出高度的和谐性;外观的物质形态与内涵的精神意蕴的和谐统一,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和谐统一,感性的关系与理性的规范的和谐统一,材质工技与工匠营构的和谐统一。

2、象征性

中国工艺思想历来重视造物在伦理道德上的感化作用。它强调物用的感官愉快与审美的情感满足的联系,而且同时要求这种联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受制于强烈的伦理意识,中国传统工艺造物通常含有特定的寓意,往往借助造型、体量、尺度、色彩或纹饰来象征性地喻示伦理道德观念。这种象征性的追求常常使宫廷或文人工艺美术沦为纯粹的伦理道德观念的展示,造成矫饰之态或物用功效的损害。相比之下,更多以生产者自身的功利意愿为象征内涵的民间工艺美术则显得刚健朴质,充满活力。

3、灵动性

中国工艺思想主张心物的统一,要求“得心应手”,使主体人的生命性灵在造物上获得充分的体现。中国传统工艺造物一直在造型和装饰上保持着S形的结构范式。这种结构范式富有生命的韵律和循环不息的运动感,使中国工艺造物在规范严整中又显变化活跃、疏朗空灵。

4、天趣性

中国工艺思想重视工艺材料的自然品质,主张“理财”、“因材施教”,要求“相物而赋形,范质而施采”。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在造型或装饰上总是尊重材料的规定性,充分利用或显露材料的天生丽质。这种卓越的艺匠使中国工艺造物具有自然天真,恬淡优雅的趣味和情致。

5、工巧性

对工艺加工技术的讲求和重视是中国工艺美术的一贯传统。丰富的造物实践是工匠注意到工巧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并有意识地在两种不同的趣味上追求工巧的审美理想境界。

四、中国工艺美术对世界文化的深远影响(以瓷器为例)凝聚着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中国工艺美术,在国际性贸易和文化交流中,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不仅西传了精美的丝织品,也西传了东方的蚕种和织造技术。陶瓷之路更是跨越中世纪东西世界的一条纽带。瓷器的外销不仅把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转化为全人类的文明财富和世界性生产产业,而且也影响了所到之处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17世纪后叶,中国曾向欧美出口大量的纹章瓷。纹章瓷通常指带有欧洲诸国贵族、军团、公司、团体等特殊标志或曰纹章的,根据特殊需要而大批量特制的中国瓷器。

17世纪后期,法国宰相马扎兰按照国王路易十四的命令建立了“中国公司”,在广东订制了大批带有甲胄、军徽、纹章图案的瓷器,他还委托法国商人在江西用景德镇瓷制造他们夫妻俩的瓷塑像,表现路易十四和夫人身穿中国丝绸织锦做成的中国式服装载歌载舞的情景。此后纹章瓷便在欧美等地盛行起来。俄国彼得大帝也在中国订造瓷器,绘制双鹰国徽,直到现在中国的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康熙年间烧造的有俄国国徽的彩瓷。曾经有许多墨西哥人来我国订制绘有自己家族标志徽记或勋章图案的成套餐具或茶具。至今在墨西哥人中间,仍有不少人保存着这些瓷器,作为传世之宝。

对于某些国家皇室贵胄来说,收藏和使用精美的中国瓷器,似为他们崇尚文明和追求高雅乃至炫示国力的象征。因此,千百年来,收藏、展示中国瓷器成为各国皇室豪门的最大爱好。华盛顿和杰弗逊两位美国总统都有自己专用的中国瓷器餐具;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专门有一个收藏中国瓷器的瓷宫;波兰王约翰有一个专门陈列中国瓷器的中国厅;德国的一些宫殿,如恩斯巴赫、夏洛腾堡等,以收藏中国瓷器著称;英国女王玛丽二世醉心于中国瓷器,在宫内专门设置许多玻璃橱陈列各种瓷器;在泰国首都曼谷的大皇宫里,陈列着许多中国瓷器中的珍品和景泰蓝;瑞典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中国宫”;在苏丹的宫殿里,自15世纪就一直使用中国瓷器做餐具,并特别建造一座名为“中国哈奈”的建筑以收藏这些珍品;在东非埃塞俄比亚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古老教堂,在这个教堂里,保存着一个精美的中国明代瓷坛,被视为镇堂之宝,瓷坛内保存着16世纪后期埃塞俄比亚著名的万王之王察丹格尔的心脏。

欧洲的某些君主对中国青花瓷器迷恋到如痴如醉的程度,在有关的法令中甚至规定了瓷具制作的用色。土耳其国家博物馆收藏了我国宋代的青花瓷盘,每逢有国宾来访,总统接待贵宾时,才将这些瓷盘摆在接待室里,以示对国宾的敬意。

这些由世界各国的国王或总统等皇室贵胄或则根据他们的特殊要求绘制的如国徽之类章纹的中国瓷器,或则收藏等等,无疑具有彰明较著的政治意义,深刻地影响着世界某些国家的政治文明。

在一些国家具有货币职能,可与人的“生命”等值

中国瓷器对各国社会生活乃至经济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菲律宾,拥有中国瓷器的数量往往成为衡量个人财产、社会地位、名誉声望的重要标志。瓷器还成为金银的等价物,在市面上流通,还可以用来作借贷的抵押品和缴纳法庭罚金的“货币”。

1717年4月19日世界外交史上发生了奇闻:奥古斯特二世与邻国普鲁士国王达成一项交换协议,用自己的600名骁勇的御林军将士换回127件中国瓷器。这批瓷器中有18只选型各异、釉彩纷呈的大型花瓶,世称“近卫花瓶”,至今仍陈列在德国德累斯顿博物馆内。这是中国瓷器具有与人的“生命”等值的一个例证。

苏门答腊的巴塔克族有一条不成文的法律,若男人对妇女有非礼行为,则须用瓷器赔偿损失。部落之间、家庭之间发生械斗,和解时以中国瓷器作为赔偿。一般是一条人命索赔一只瓷瓮。在这里,中国瓷器同样具有了“人的生命”一般的珍贵价值。中国瓷器还是世代相传的传家宝。菲律宾新郎给新娘的聘金全部或部分是瓷器。在17、18世纪,拉美一些国家赋予中国瓷器货币的职能,向政府缴纳税金时可用中国瓷器。

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某些国家人民的物质生活方式

瓷器作为一种日用品,特别是作为饮食器皿,在欧亚非美四大洲传播,美化了他们的生活,使他们的日常饮食、宫廷宴会具有了一种文明风范,甚至改变了一些民族和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

中国瓷器对印度人的社会生活,尤其是饮食文化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中世纪以前,中国的瓷器还没有出口到印度时,印度人吃饭时十分简单,地上铺上一张芭蕉叶,再将食物放在叶子上,用手抓着吃,基本没有什么餐具。但是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后,特别是中国瓷器不断从海上运来,使印度人改变了生活习俗,他们吃饭时也用起了桌子,在桌子上摆着盛食物的陶瓷器具。

从18世纪开始,中国的瓷器开始在欧洲有了极大的市场。有人统计,在18世纪的100年间,从中国输入到欧洲的瓷器达到了6000万件以上,有越窑青瓷、龙泉窑青瓷和青白瓷等。这种大规模的进口,真正改变了欧洲许多家庭的生活,过去的餐具一下子就被中国瓷器代替了。

中国瓷器成了欧洲千家万户民宅室内喜爱陈设的装饰品。如在荷兰,民居中的壁炉上、器物的托座上,就喜爱安放中国瓷器装饰点缀,舰艇的玻璃橱中,也摆放着中国瓷器。特别是饮茶习惯在英国等国成为时尚后,瓷器成为欧洲普通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20世界中叶后,中国工艺美术更是全面地走向世界,进一步促进了国际文化经济的交流。中国工艺美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中国工艺美术赏析》佚名2011年

《秦始皇陵兵马俑写实主义风格的高度》张玲玲 2007年

《中国艺术报》

上一篇:社区三八妇女节活动的策划方案下一篇:悲剧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