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2024-05-11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精选十篇)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篇1

古村落是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见证。其承载着古建筑、风俗习惯、传统手工艺以及隐含的规划, 也包括遗留于地下反映不同时代人们生活的足迹。然而, 由于保护方式的不妥当, 一些古村落均有着不同程度的破坏。古村落的保护势在必行。目前, 古村落方面的纪录片并不少见, 大多是从旅游角度介绍古村落的, 而从保护角度阐述古村落的却极为罕见。进行古村落纪录片创作不仅可以唤醒大家对古村落的认识, 强化保护力度, 同时可以为有志于在文化遗产与传承方面有所建树的纪录片创作者以启示。

纪录片《广西大芦村生态文明解读》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联合东盟国际学院于2014年7月—2015年3月拍摄完成的关于古村落保护的纪录片。该纪录片系统讲述了我国历史文化名村——广西大芦村的生态文明状况。大芦村是广西民俗风情旅游区三个著名古村 (镇) 之一, 它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而闻名, 俗称“三古”, 名列广西三个古村镇之首。主要包括生态规划、古建筑、古楹联等三大方面。其中生态规划包括风水选址与布局;古建筑包括大芦村主要建设镬耳楼、三达堂、东园别墅的空间布局、建筑构件、采光、排水以及景观生态等;古楹联包括楹联和牌匾。可以说, 本纪录片对大芦村生态文明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而基于这一视角的纪录片为全国首例。

1题材是纪录片成败的关键

有经验的纪录片编导常说:“选定了一个好的题材就等于纪录片的创作成功了一半。”[1]题材之于纪录片犹如剧本之于电影, 题材是纪录片的灵魂与核心。好题材的重要特征是题材的内在价值高, 就是说这个事情或事件本身有着丰富的社会价值或现实意义。

纪录片《广西大芦村生态文明解读》通过对大芦村的生态文明元素进行史无前例的剖析, 赋予了这部纪录片珍贵的史料价值, 这一框架打破了之前对古村落解读的狭隘视角, 从独特的生态文明的视角展开具体分析, 富有深刻的现实价值, 它既可以为人们保护古村落提供可参照的操作框架, 也可以为其他从事古村落纪录片创作的同行们提供一个参考系。

2纪录片《广西大芦村生态文明解读》解说词的确定

解说词是纪录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于提高纪录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起着重要的作用。[2]本纪录片主要涵盖大芦村生态文明的五大元素:规划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水系生态、文化生态。解说词构筑起整部纪录片的内容框架。

“内容为王”。内容的编排一方面可由制作人员依据其经验背景进行创作, 另一方面必须追问这一方面的专家, 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考证。而往往后者才是创新的主要源泉。在本记录片中, 我国古村落保护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规划与生态学院院长朱鹏飞为把关专家, 创作组在进行实地考察初步撰写脚本后由朱院长最终把关控制。因此, 解说词的科学性与系统性得到了有效保证。朱院长从2012年9月开始到现在, 带领老师和学生, 调研了我国25个省市的300多个村庄, 在古村落保护方面别有造诣。

在纪录片中, 解说词以较为客观与陈述的方式呈现。例如, 在纪录片的开头部分:在南中国海畔的广西钦州市, 坐落着这样的村庄。青砖绿瓦, 透露着院落的雍容华贵;山水交错, 显现着人与自然的和谐交融。并且在具体的陈述中, 注意节奏的设计, 注意解说词之间“喘息”的设置, 保证影片节奏的适切, 让观众既能体会到解说词的深刻内涵同时又不失对画面的欣赏。

3纪录片《广西大芦村生态文明解读》的实景拍摄过程[3]

古村落拍摄中的重要部分是风景的拍摄。因此, 大景深+广角是首要考虑, 在本纪录片拍摄中, 摄制组主要采用了Canon 5D3+17-40mm镜头拍摄, 可以收取大角度的建筑;同时对于一些高度较高或距离较远, 难易架设摇臂的场所, 摄制组采用70~200mm镜头, 保证获取合适的画面, 如拍摄墙壁顶部上的雕刻, 就采用了这一镜头;另外, 为保证画面的丰富与效果, 还采用了航拍器, 以从高空捕捉古村落的整体面貌, 这在讲述规划生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古村落除了风光元素外还包括人文元素, 对人文元素的捕捉可使用小景别+小景深的方式, 以突显表现重点。另外, 摄制组还捕获了一些民俗节日的场面, 这有助于生态文明的讲解。

4纪录片《广西大芦村生态文明解读》的后期剪辑合成过程[3]

影片的拍摄与剪辑具有系统性, 往往在拍摄时就已考虑剪辑的最终效果, 这种编导意识贯穿于纪录片创作的始终。本纪录片的后期包括剪辑和合成两部分, 对一些难以通过实景画面展现的元素, 需要通过包装合成的方式予以展现。同时, 本纪录片的剪辑强调段落的划分, 要营造各种文明介绍的间断感。并配合适切的文字提示, 让观众能知晓这一部分所讲授的内容。

剪辑的逻辑线索是解说词, 但解说词的设置同样需要考虑画面的组接效果, 二者相辅相成。往往最终的解说词是在与画面组接的“沟通磨合”过程中完成。该纪录片的内容逻辑框架是:规划生态、建筑生态、景观生态、水系生态、文化生态, 这一顺序遵循由大到小, 由细入微的原则。除了规划生态外, 其他的生态元素有着包含关系。建筑可以看做一个容器, 里面承载着布局、景观、水系、构件、楹联等。但在讲布局或构建时, 往往会涉及楹联画面, 但为了保证系统逻辑, 不可能在讲构件的时候混合楹联进行讲解。因此, 在纪录片实现的过程中, 必须有所侧重。

5结论

通过纪录片《广西大芦村生态文明解读》的拍摄与制作, 让我们意识到题材、解说词、拍摄以及剪辑包装的重要性。弱化任何一个方面, 纪录片的整体水准都将大打折扣。古村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它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地表的可见建筑上, 一些隐藏的规划与生态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要将古村落作为一个复合生态系统进行保护。并按照生态学的规律去进行村落的生态建设 (1) 。本纪录片以直观、系统的方式阐述了大芦村生态文明的具体元素, 为今后其他古村落保护提供了一个视觉化的参考框架。毋庸置疑, 这一举措将会加速这一框架的传播, 我们相信, 未来古村落的保护一定会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王纪春, 周嘉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谈民族纪录片创作——以纪录片《传承之路》为例[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2 (4) :403-406.

[2]佟延秋.纪录片解说词创作理念探析——以《舌尖上的中国》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1) :91-94.

关于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解读 篇2

姓名:永恒

班级:工商114

学号:1106010445

评分:

一、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展望

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二、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胡锦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加强水源地保护和用水总量管理,建设节水型社会。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加强矿产资源勘查、保护、合理开发。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水利建设,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胡锦涛说,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科学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体现了人类尊重自然,利用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明理念。建设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它有助于唤醒全民族的生态忧患意识,认清生态环境问题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持之以恒地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尽最大可能地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利用自然资源,改造自然环境,但我们不能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不能忽视自然规律去改变自然环境,更不能牺牲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地球的面积和空间是有限的,它的资源也是有限的,它对人类活动的承载力更是有一定限度的。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人类的活动必须保持在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才能得以长久地生存与发展。

我国的生态状况也十分严峻。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为世界的1/5和1/8,森林覆盖率居世界第130位。荒漠化土地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27.9%,而且每年仍在不断增加。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七大江河水系,劣五类水质占27%。668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其中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因缺水影响城市工业产值2000亿元;尚有3.6亿农村人口喝不上符合卫生标准的水等等。生态恶化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因素 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能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必需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观念,作为一种基础的价值导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对生活质量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吸上清新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住上舒适的房子等。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并与人们和谐相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迫切。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无法为人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任重而道远。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1、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

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在思想认识上的飞跃和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二者之间辩证关系认识上的升华。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环境保护这一基本国策内涵的充实、深化和提升,是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新任务,是对党的执政兴国理念的新发展,是对生态环境建设提出的新目标。

2、建设生态文明必将对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人类文明形态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提出并长期坚持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思想。十六大报告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明确提了出来。从此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这“两个文明”建设变成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这“三个文明”建设。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新观点,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形态认识的深化和提高。因此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这“四个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必将极大地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四个文明”建设的全面推进和协调发展,必将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3、建设生态文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经济发展模式的有效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产品,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问题也日益严重。一些地方将经济发展等同于GDP增长,单纯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严重。不文明的消费模式也对环境和资源造成很大压力。这种高耗能、高污染、高浪费、低效益的发展模式,这种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对生态破坏极大。从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到节约节能、保护生态环境,不仅是对经济增长方式、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的深刻变革,而且是对经济发展理论的深刻变革。对工业化道路进行深刻反思,重新认识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以最小的生态代价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成为当代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方向。党中央继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现在又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正符合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和潮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我们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生态文明的工业化道路,它要求减少资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走一条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使人与环境友好相处的经济发展之路。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达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赢。

4、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我国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责任心。

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是全球性问题,需要全世界各个国家来共同解决。中国政府签订了《京都议定书》,这表明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中国勇于承担相关的责任和义务。建设生态文明不仅对中国自身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设生态文明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高度重视和对全球生态问题高度负责的精神。

只有正确把握“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才能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五、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

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我国的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再加上长期积累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发达国家在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我国却是在20多年里集中出现,使我们难以模仿发达国家走“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必须走一条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新路,“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切实转变发展理念。

但是,发展理念的转变并不等于就能实现科学发展。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就难以避免走以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的老路。实际上,在经历了多年经济快速发展之后,深圳面临着土地、资源、人口、环境“四个难以为继”的严峻挑战。在这种挑战面前,盐田区委、区政府认为,要从根本上减少环境压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在切实转变发展理念的同时,着力创新发展模式。为此,盐田区在提出了“像爱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理念之后,下大力气闯出了一条以经济发展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完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体系,全面提升支柱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赢得新的发展先机。

有形的生态建设与无形的生态文化建设相结合。

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

生态文明最终要落实到公民的生态素养上。建设生态文明是一个系统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相比,生态文化建设具有更深刻的内涵,也具有更加深远的意义。没有这样一种无形的但又能融入人心的生态文化,实体的生态建设无法真正搞好;即使能取得一时的成效,也难以长久地坚持下去。因此,如何把具体的环境保护工作与无形的生态文化建设结合起来,也是在国家生态区建设过程中必须努力解决的重大课题。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与调动企业积极性相结合。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通过体制完善和制度创新,着力克服长期制约环境保护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运行和保障机制,这一方面要求政府有效地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求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生态行政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政府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做好科学规划、完善政策保障、狠抓责任落实等多方面入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盐田在生态建设中坚持政府主要领导负全责,这不仅仅是一种观念的转变,而且是一种工作方式的大转变,真正从制度上、程序上把生态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体现出政府在生态建设方面的主导作用。

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是企业。企业积极落实自己的生态文明责任,不但是爱护员工的表现,更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如果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对生态文明负责和担当,那么建设生态文明就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六、总结

生态文明的哲学解读 篇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重要议题,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国家长远发展核心战略的高度,提出建设美丽中国、推进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并从理念、方针、目标、任务等方面,全面阐释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路径和保障措施,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的全新诠释和科学定位,是我们党在总结实践经验、反思现实困境的基础上提出的先进执政理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入阐释,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建议。因此,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摆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面前一个重要的课题。《生态文明论》就是这种努力的具体体现。

《生态文明论》一书是秦书生教授在生态文明研究领域多年耕耘的成果,该书在充分研究国内外已有的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成果之上,概括提炼出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与特征,系统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以及基本内容,可谓是囊括了当今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同时该书十分注重上述三大生态文明思想形态之间的内在联系、逻辑关系的论证,抽丝剥茧、环环相扣地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演进逻辑清晰明了地呈现给了读者。该书还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系统哲学以及技术哲学三个维度上对生态文明进行了哲学解析,开启了唯物史观、复杂性思维以及技术理性的生态学视域,从哲学的高度反思了工业文明的不可持续性,以及生态文明这一人类新的文明形态的历史进步性。最难能可贵的是,该书在对古今中外的生态文明理论进行批判性的解读之后,还结合我国的实际,给出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对策,回答了困扰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

总得来说,《生态文明论》在学界至少完成了三项值得称赞的创新:第一,打破了学界已有的叙事框架,从中、西、马三个历史与空间的向度上完成了对生态文明理论的宏大叙事。第二,从哲学的高度重新解读生态文明的丰富内涵,从多个角度向世人展现了一个立体的生态文明新图景。第三,该书秉承了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意识,从我国的实际入手,回答了生态文明新时代向理论工作者提出的尖锐问题。该书在材料运用上,既论据充实,又要言不烦,可谓详略得当;在论证的严谨性上,完全按照历史及理论的本来面貌进行阐述,既能阐述的系统详实,又不过分引申,可谓行当可行之处,止于不得不止;在语言风格上,既简洁平实,又不乏生动之语,舒缓适度,娓娓道来。因此,该书无论是对于生态文明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还是刚刚入门的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都是一部值得读的好书。《生态文明论》的作者是生态文明新时代的行者,当他行走于生态文明新时代时,我们从他按捺不住的激情中看到了新时代在他心中已经诞生,他将自己行走的路线浓墨重彩的描绘给了读者。笔者诚挚而客观地将该书介绍给读者,希望在作者心中诞生的新时代也能在读者眼中诞生。

[作者单位:冉鸿燕,辽宁省委党校。]

(责任编辑朱凯)

1秦书生:《生态文明论》,东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页。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篇4

1 对征服与控制自然观的批判

在自然这个生态系统中, 人类只是一个部分, 是巨大的生物链中的一个环节, 可人类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 把自己当做自然的中心, 不断增强自己征服和控制自然能力, 最终, 人类具有能够彻底改变和完全摧毁自然的能力。人类能力的膨胀, 在某种程度上破坏我们的生存环境, 甚至会使人类毁灭自己的生命。“征服自然的最终代价是埋葬自己” (Lear 1997:407) 。

小说中的圣洛伦佐是块“跟撒哈拉和北极冰冠不相上下的不毛之地” (刘珠环2006:145) 。这是个十分规则的长方形小岛国, 长50英里, 宽20英里, 而人口却有45万。该国的生存环境恶劣, 人们的生活疾苦。

“岛上的民众有着燕麦片般的肤色。他们个个都很消瘦。一个胖子也见不到。每个人都缺牙烂齿。许多人的腿都弯曲或浮肿着。

没有一对眼睛是清澈的。

女人的乳房裸露, 干瘪。男人腰间扎着的破布片都遮掩不住他们犹如老爷钟摆似的阴茎。” (148)

为了建立圣洛伦佐, 覃姆·帮瓦主持修建圣洛伦佐大教堂、岛屿的防御工事和总统官邸;为了发展经济, 卡瑟尔糖业对圣洛伦佐的砾石和荒原都进行了开垦, 这个原本自然环境美好的小岛国, 在长期被人类利用和征服的过程中, 变得无比肮脏, 人类的生活也因此变得贫苦不堪。人类遭受的自然报复是西方文化流行的结果。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 征服自然是西方社会永恒的价值和使命。受此价值观的影响, 霍尼克尔发明了新型武器“九号冰”, 起初, “九号冰”的发明是想彻底根除泥沼, 这样战士们就可以脱离泥沼, 从而百战百胜。泥沼是自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利用科学消除泥沼, 征服大自然, 人类终有一天会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地球母亲——她不再是个好母亲了。” (287) , 简单的一句话呈现出地球母亲被人类征服后的千疮百孔。她遍体鳞伤, 无法自由呼吸, 不能再哺育人类。因此, 人类必须跳出自我中心这个局限, 停止无限制地征服、统治自然, 而应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与自然和谐相处。

2 对工业与科技发展的批判

人类文明的进步往往是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为代价而取得的。19世纪以来, 虽然工业和科技快速发展, 却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至20世纪时, 工业和科技文明对自然的破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因此, 生态批评理论激烈地抨击工业化和科学技术, 它认为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干扰自然进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甚至耗尽自然资源。冯内古特密切关注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生态危机。他关心现代科学的发展, 对科学的畸形发展所造成的不幸后果进行了大胆的预测和警告。小说中, 圣洛伦佐的工业化对自然美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九号冰”的发明与滥用揭示了科技发展给自然和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圣洛伦佐是个一文不值的小岛国, 1922年, “它是由树枝、罐头、藤条框和泥土搭盖起来的——坐落在数不清的快乐清道夫的地下墓穴上, 地下墓穴埋在渣滓和污物混作一团的酸臭刺鼻的黏糊糊泥浆里。” (144) 20世纪时, 圣洛伦佐加快发展工业与科技, 卡瑟尔糖业为了利益加大对自然美的破坏, 这些酸臭刺鼻泥浆正是卡瑟尔糖业公司追逐利益所带来的恶果。几十年之后, “我”在《星期日报刊》上看到圣洛伦佐为开凿马路而推毁漂亮的椰子树。这个国家持续的工业化改造严重地破坏了自然美, 然而人类似乎没有反省之意, 继续破坏自然。此国总统赞诺“老爹”还提出“圣洛伦佐首要计划”, “计划包括新的道路、乡间电气化、污水处理厂、旅馆、医院、诊所、铁路等。” (90) 这种发展计划与此国贫乏的现实状况形成了鲜明的比对, 令读者深刻体会到:毫无理性地发展工业与科技只会使得自然美逐渐消失, 人类的诗意生存化为泡影。

冯内古特在作品中揭露科技的发展很可能给自然和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特别是当人类缺乏自身责任和道义感, 滥用高端科技时, 自然环境会遭到严重的破坏, 人类社会很可能会面临毁灭性灾难。霍尼克尔是位没有道德感的科学家, 发明了原子弹之后, 一位科学家对他说“科学与罪恶携手了”, 他却回答:“罪恶是什么东西?” (16) 。他将“九号冰”留给同样没有道德感的子女, 因此, “九号冰”导致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九号冰”在侵蚀整个大地时, “润泽的绿色大地是一颗蓝白色的珍珠。太阳黯然无光。波拉西西, 太阳, 变成了一个令人生厌的黄球, 细小而残酷。天空中布满昆虫。昆虫乃是一条条的龙卷风” (279) 。龙卷风将“九号冰”吹向地球各处, “也将地面上所有的人和动物撕成了碎片。任何尚且活着的东西也将很快地死去” (283) 。

“九号冰”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毁灭, 多么恐怖的一幕。如果人类还愚蠢地看不到科技发展与滥用带来的破坏, 那世界末日终会来临。冯内古特认为, “科学家搞的不管是什么最终都会变成武器。” (29) 科技一旦被缺乏责任感和道义感的人所滥用, 自然环境会破坏的更为严重。因此, 科技应置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内, 否则整个人类与整个生态环境可能会面临毁灭, 正如王诺所说:“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的科学技术, 就像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的权力一样, 肯定会失控, 肯定会走向专制 (科技专制) 和疯狂。” (2003:178)

3 对欲望膨胀的批判

人的欲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人为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而去探索、创造、劳动和占有。于是, 在满足了个人欲望的同时, 也推动了文明和整个人类的发展。“欲望”这个词含义深远, “欲望包含各种各样的强烈需求, 但主要指人对物质财富、功名地位的强烈需求和作为物质的人在生理上的种种需求” (王诺2003:51)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 人类把魔爪伸向自然。他们疯狂地掠夺自然资源来增加自己的物质财富, 从而实现自己的欲望。社会的加快发展使得人类对物质财富等的需求急剧膨胀, 然而, 当人类的无限欲望与自然有限的资源供给的矛盾教为突出时, 其后果必然造成自然环境的破坏、人类美好心灵的丧失。恰如华兹华斯所言:“物欲膨胀不仅伤害了自然, 而且也伤害了人自身, 使人丧失了他的天真和美好的心灵。” (王诺2003:194)

小说或明或暗对人类的求职欲望与占有欲望提出了批判。霍尼克尔博士去世后将“九号冰”留给他的三个孩子:弗兰克, 牛顿和安吉拉。受欲望的驱使, 弗兰克用“九号冰”给自己买了“圣洛伦佐共和国科学与进步部部长”这个职位, 安吉拉给自己买了一位英俊的丈夫, 侏儒牛顿则换来了与一位俄国侏儒一个星期的爱情。求职欲望使弗兰克丧失了他美好的心灵, 他深知“九号冰”可以摧毁整个地球, 却仍将其送给已病入膏肓的芒赞诺“老爹”, 促成世界末日的来临;拥有权力的欲望占据了他的内心, 他无法找到自己美好的心灵。甚至在“老爹”用“九号冰”自杀之后, 还自以为是地为自己辩解, “我给自己买了个职位, 跟你给自己买了个公猫丈夫没什么两样, 跟牛顿给他自己买了在科德和一个俄国侏儒鬼混一星期也没什么两样!” (260) 由此可见, 求职欲望扭曲了弗兰克的天真与美好的心灵。

欲望伤害了人自身, 给人带来了很大的精神痛苦。短暂的爱情使牛顿精神痛苦, “她让我伤心欲绝。” (140) 同样, 安吉拉用“九号冰”换来的丈夫从未爱过她, 为此, 她不得不承受欲望带来的痛苦与不幸。“‘她丈夫对她刻薄极了。’……‘他几乎根本不回家——难得回一次家, 还总是喝得酩酊大醉, 而且满脸都是唇膏印。’” (192) 由此可见, 占有欲望带来的不幸爱情或婚姻, 让他们痛苦不堪。欲望就像从瓶子里放出来的魔鬼, 一旦放出就难以有效控制, 它带给人类很多灾难, 并且还在继续制造更大的灾难, 因此, 冯内古特通过《猫的摇篮》警示人类:如果人类不能控制恶魔般的欲望, 那等待人类的结果只有一个:与地球一起毁灭。

4 重返与自然的和谐

后现代不断膨胀的人类欲望、高度发展的工业文明、科技征服都成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巨大障碍, 人和自然的关系已变得不再和谐。为解救这种不和谐的关系, 生态批评家为人类指明了一条自我解救的道路:“勇敢地承担起人类的生态责任或使命, 追求尽可能简单化的物质生活和无限丰富的精神生活, 重返人与自然的和谐。” (王诺2003:198) 只有回归自然, 融入自然, 才能真正体会自然的美好, 心灵才能得到平静。牛顿在给“我”回完信之后要出去散心,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要是有太阳的话, 或许会到大峡谷散散步, 那些大峡谷不是美得很吗?” (14) 这份对和暖的阳光、对峡谷间山山水水的渴望, 都体现了他想融入自然, 感受自然的美好的迫切心情。世界末日来临之后, 有一日“我”去寻找牛顿, 发现他正在画一幅破败的山水画。这幅破败不堪的山水画正是对世界末日的真实描述。此时, 牛顿无法再体会真正的自然美, 他的内心无法平静, 他只有将此时自然的真实面貌画于纸上, 他的内心才得以一丝的平静。

只有回归自然, 重返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才能获得心灵的净化。霍尼克尔博士家那辆车的“门柱上装有雕花玻璃花瓶”, 他的妻子艾米莉每天早晨都要往瓶里插上鲜花。鲜花象征着自然, 汽车象征着现代科技, 这两者之间的鲜明对比揭示了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和谐。最终, 艾米莉驾着这辆插有鲜花的车死于车祸, 这暗示着在自然与科技的对峙中, 渴望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艾米莉最终死亡, 归于自然, 重返与自然的和谐。“上次创造泥土……‘看看我创造的一切’上帝说, ‘山峦, 海洋, 天空, 星辰。’……我就是那些坐起来环顾四周的泥土……现在泥土再次躺下, 入睡。” (238) 泥土代表着人类, 不管如何征服自然, 发展工业化与科技, 人类最终还是要“入睡”归于自然, 得到心灵的净化。将科学研究看做是游戏并且毫无道德感的霍尼克尔, 最终安详地死在他那张面对大海 (象征着自然) 的藤椅上, 这表明了他最终重返与自然的和谐, 他的心灵得到了净化, 因此, 他才死得如此安详。

5 结语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篇5

明提案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两会关于生态环保文明热点解读,2018年全国两会关于生态环保文明提案》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在今年的地方两会上,整治环境污染问题,依然是各省政府报告中重点阐述的内容之一,并且分别作了今年的工作重点任务部署。(1月29日 新华网)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被国际社会认为是世界经济发展战略中最值得关注的问题。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总量的持

续增长,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

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日益突出,一些大型城市出现了严重的“城市病”,一些生态脆弱的区域更是出现草原沙化、地面沉降、水土流失等问题。……生态环境已然不堪重负,也就意味着能源资源将难以支撑,反过来势必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严重影响。毋庸置疑,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也是一项全民族、全社会的共同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正如总书记所强调的,“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是民意所在,民心所向”。历史和实践也早已表明,对环境的污染和对生态的破坏,最终损害和伤害到的还是人类自身。因此,我们必须明白,只有不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交出一张足

够分量的“生态答卷”,让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才是做活“发展文章”的最根本保障,范文内容地图才是国家和人民最大福利。

生态保护本身就是发展。“要坚持保护优先方针,坚持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把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传导到经济转型升级上来。”总书记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结构、发展方式、民生改善的关键问题,可谓正中要害。也就是说,离开了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就将缺乏生存的条件——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开发与保护、资源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的有机统一,并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发展才是出路。坚持环保优先,发展绿色经济、生态经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正如总书记所言,“脱离环保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可以说,绿色经济、生态经济

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时代发展的呼唤。只有真正做到生态发展,才能使资源利用率更高、节约能源更多、污染排放更低、经济效益更好,才能保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平衡、可持续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篇6

关键词:生态文明;发展观;价值观;实践观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09)01000106

文明是人类为适应自然而创造的成果,文明本质上体现的就是人类与自然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生态文明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关系,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是一个整体,要最优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实现环境正义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观视域的生态文明

文明一般用来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或程度,是与蒙昧、野蛮相对的概念,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一种类型。“一个文化一旦达到了文字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使用,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有某些进步,政治的、社会的和经济的制度已经发展到至少足以解决一个复杂的社会秩序、安全和效能的某些问题这样一个阶段,那么这个文化就应当可以称为文明。”

文明出现的主要表现是文字、城市、金属工业、宗教性建筑和伟大的艺术。“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区别开来的文明的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由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和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和科学,等等。”

文明的出现,标志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状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文明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形态,也就是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就会产生和出现不同类型的文明。人类创造了什么成果,获得了怎样的进步,实际上也就创造了什么样的文明,进入了怎样一种文明状态。

如果以文字、青铜器和城市的出现作为文明产生的标志,那么,迄今为止,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正在到来的生态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时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持续时间将近1万年,直到现在,地球上仍有一半的地区还处在农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是在原始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约公元前3500年前,一些已经改进生产技术,正在耕种这片干旱的荒原的农业公社,成功地完成了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到文明的过渡”。在文明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技术的进步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技术上的特征也正是概括文明类型的主要依据。农业文明就是以农业耕作为特征、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它是一种缓慢生长的文明,而其缓慢生长的重要原因就是缺乏技术和经济资源。“技术上的种种限制规定了农业文明无法突破的最高限度。这些文明并不缺乏发明、和某些较高的生产力,但它们对所处的自然环境,确实缺乏系统的理解;这种环境能使发明成为多少有点规律的趋势,而不是对过去遗留的特别成就的继承。”

18世纪60年代,在英国棉纺纱业中出现两个重要发明,即1764年哈格里森发明的“珍妮纺纱机”和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的“水力纺纱机”。这两个发明开始了以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这既是科学技术上的革命,也是生产方式的革命;既是人与人关系的变革,也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这场革命标志了工业时代的到来,标志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将取代农业文明而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主流。工业文明是从农业文明中的手工业、手工工场里发展起来的,是手工业工艺的改进、效益的提高和手工工场规模扩大化的结果。工业文明带来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经济资本的大力增加,带来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空前积累。但是,以技术为主导、以消耗自然资源来实现财富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工业文明,在经历了近三百年的发展后,正让人类社会面临一场新的危机——生存与发展的危机。“人们试图提高粮食的生产,却加速了对环境的污染,结果反而降低了地球提供食物的能力。”“技术的进步不仅威胁着生态平衡,而且也带来了爆发核战争的危险,不论是前种危险还是后种危险,或两者一起,都会毁灭整个人类文明,甚至地球上所有的生命。”

一种取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的产生,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的、必然的趋势与进程。

工业文明带给人类社会的最大威胁就是生态危机。从人与自然建立关系开始,自然环境就发生了变化。但在整个农业文明时代,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整个自然生态总体上仍然没有超出生态系统所能容许或能承受的限度,人类没有普遍感受到生态的危机。到了工业文明时代,随着产业革命向着广度和深度发展,特别是自20世纪40年代以后,逐渐出现了大型的煤炭联合企业、钢铁企业、汽车制造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特别是石油化学工业等,形成了现代化的大工业体系,人类向环境中所排放的废物、污染物,不论在种类和数量上,还是在对环境污染的范围和程度及所造成的危害上,都在极其迅速地扩大和增长着,生态失衡、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威胁人类生存的全球性问题。

生态文明正是人类为应对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而进行的必然的选择。早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坦斯勒就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但生态真正被人类所关注则是在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之后,人类也从此开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历程。1972年,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1983年,联合国成立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并于1987年在其长篇报告《我们的未来》中,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21世纪议程》;2002年,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再次深化了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确认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互相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柱。进入21世纪后,建设一个生态文明的社会,已经成为普遍共识,一个生态文明的时代正从工业文明中走来。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强调,文明起源与生长的法则是人类对各种挑战的成功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应对来自环境的挑战,那么它就可能走向繁荣和发展,反之,则会导致衰落和灭亡。

从发展的视域解读生态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认清生态文明所要建立的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生态文明在应对自然的挑战中所要进行的应战。在农业文明时代,由于技术进步缓慢,人类无法与大自然对抗,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是顺从,由自然主宰和决定人类的发展与命运。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受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支配,在技术与利益的驱使下,人类产生了征服自然的思想,人成了自然的主宰,“控制自然不是人类的伟大事业,而是维护特殊统治集团利益的手段”。

也正是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这种关系,直接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发生。生态文明正是对人(人类社会)与自然的这种征服、主宰关系的反动与超越。生态文明坚持从可持续发展理念来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即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之内,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发展是一个整体,是可持续的保障,“从广义来说,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促进人类之间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这就是进入后工业时代人类应对环境的挑战的应战策略。

二、价值观视域的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要建立一种全新的人与自然关系,它的哲学基础是生态整体主义;这是与工业文明时代的人类中心主义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可以追溯到农业文明时代的古老时期,其核心就是把人看成一切存在和价值的中心,认为自然中的一切都为人类所用、所支配。“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哲学观念,它断言伦理原则只适用于人类,人类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惟一的、有价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对非人类实体的关怀仅限于那些对于人类有价值的实体。人类中心主义至少可以追溯到美索不达米亚时代,很可能是西方文明中最古老的道德立场之一。”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人的内在价值,而不肯承认自然界其他物种或生态系统的同等特征及其相关权利,它实质上是一种物种间的利己主义。在人类中心主义那里,人类生态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只能是也应当是人的利益。也正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对于人类文明进程的主导,科学的目标变成了寻求、操纵和剥夺自然的知识。一旦蕴涵巨大能量的科学技术成为人类无止境地向大自然肆意掠取资源的工具和手段,一旦人的需要成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原则,为满足人的永远不可能满足的需要的所有经济活动,就必然会导致生态危机的发生。要改变危机,我们就必须超越传统的范式,转向一种新的价值观,并在新的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一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革命。

生态整体主义,就是我们从生态危机中建立起来的一种思想新范式,一种新的价值观。

生态整体主义又称生态中心主义,是深层生态学的重要思想,是西方现代环境运动的产物。《寂静的春天》的作者卡逊的著作和行动,是深层生态运动的开始。进入20世纪70年代,深层生态学思想为挪威学者阿伦•奈斯所奠定。奈斯指出:“深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准则就是,原则上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拥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当然,正如现实所示,我们为了吃饭而不得不杀死其他生命,但是,深层生态学的一个基本直觉是:若无充足理由,我们没有任何权利毁灭其他生命。深层生态学的另一个基本准则是:随着人类的成熟,他们将能够与其他生命同甘共苦。当我们的兄弟、一条狗、一只猫感到难过时,我们也会感到难过;不仅如此,当有生命的存在物(包括大地)被毁灭时,我们也将感到悲哀。在我们的文明中,我们已经具有了随我们支配的强大的毁灭性工具,然而我们的情感却是相当不成熟的。迄今为止,绝大多数人的情感都是十分狭隘的。”奈斯说的这两条基本准则,就是著名的生态平等原则和自我实现原则,这是深层生态学立论的基础,是生态整体主义的最高准则。奈斯还进一步指出:“对于生态工作者来说,生存与发展的平等权利是一种在直觉上明晰的价值公理。它所限制的是对人类自身生活质量有害的人类中心主义。人类生活质量部分地依赖于从其他生命形式密切合作中所获得的深层次的愉悦和满足。那种忽视我们的依赖并建立主仆关系的企图促使人自身走向异化。”奈斯之后,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更多的学者加入到构建生态整体主义的行列中,认为要改变现代社会的危机,就必须超越传统范式,而转向一种新的世界观。“新范式可以被称为一种整体论世界观。它强调整体而非部分。它也可以被称为一种生态世界观,这里的生态一词是深层生态学意义上的。”“从机械论范式转向生态范式并不是将来某个时刻才会发生的事情,这一范式转变目前正发生在我们的科学中,发生在个人和集体的态度和价值观中,发生在我们的社会组织模式中。”这种价值观坚持的两个基本原则是多样性原则和共生原则,这与以前的文明价值观截然不同的,其立足点就是允许人类和非人类的各种正当的利益在一个动力平衡的系统中相互作用,人与自然的协同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前提,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是紧密联系的,要服从于生态的整体观。

在我国,生态文明作为一个发展目标,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随着节约型社会、循环经济、节能减排、控制污染、生态维护、保护环境等一步步走来的,是我国工业化进程中逐步认识和反思的结果。生态文明目标和生态文明价值观的确立,意味着党和政府在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上,最终提升到了一个文明的高度,这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进道路,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具有前瞻意义的视野。

作为一种价值观的生态文明,坚持以大自然生态系统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全面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放在自然界的大格局中考量,按自然生态规律行事。因而,经济社会发展,既要考虑人类生存与繁衍的需要,又必须顾及生态、资源、环境的承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与环境同步。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质,就是认定生态、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这个基础,从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实际出发,任何超出这个基础承载力的发展,都将带来不良以致得不偿失的后果。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观,应该在更高、更广的意义上发挥作用,成为拥有能够影响社会经济生活,影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观。作为价值观的生态文明,既应该基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全球层面指导人类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基于地区层面指导不同民族国家的发展。

三、实践观视域的生态文明

人类是在生态危机中开始生态文明建设的。1962年6月16日,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在《纽约客》上连载,由此,一场保护生态环境的全球运动拉开了序幕①;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召开,通过第一个《人类环境宣言》,掀起了全球范围内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第一次高潮;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召开环境与发展会议,通过《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重要文件,掀起环境保护运动的又一次高潮;2002年,联合国在约翰内斯堡召开全球可持续发展首脑会议,通过《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约翰内斯堡宣言》和《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实施计划》,把解决环境问题、保持人类社会持续稳定提到了人类发展的战略高度,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中国,1973年8月,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32字方针;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颁布并实施,环境保护走上法制轨道;1983年,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的方针;1989年,第三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开拓有中国特色环境保护道路的口号;1996年,第四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提出节能减排控制计划;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目标……可以说,进入21世纪后,全球性的建设生态文明的实践已经开始了。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价值观被提出的时候,也同时作为一种实践观被提出来。1972年,罗马俱乐部公布第一份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基于经济的盲目增长和工业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度消耗,提出共建一个“处于经济平衡与生态平衡的稳定状态的社会”。1981年,罗马俱乐部第十一份报告《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一百问》认为,经济与生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总体,“经济事业对于环境最有影响力,也安排着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重要的就是要培养与环境意识相统一的经济意识。由奈斯奠基的深层生态学,一开始就是一种实践的哲学。在深层生态学学者那里,行动和实践更重要。1984年4月,在自然主义保护者约翰•缪尔诞生日,深层生态学的两位巨人奈斯和乔治•塞欣斯在加利福尼亚的死亡谷共同起草了一份深层生态运动应遵循的八条原则性纲领。同时,倡导者们还提出了许多鼓动性口号,号召人们进行生态实践,如“手段俭朴,目的丰富”,“活着也让别人活着”,“轻轻地走在大地上”,“放眼全球,着手全球”,等等。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本质上是一个建设的过程,是人类的一种进步状态;而这个过程或者状态的特征与标志就是生态化。正如农业耕作是与农业文明的标志,工业产业化是工业文明的标志一样,生态化即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生活方式生态化,是生态文明的标志。也就是说,实践观视域的生态文明,是朝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建立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的文明社会。产业生态化,就是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生态、经济规律和系统工程的方法来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以实现其社会和经济效益最大、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损害最小及废弃物多层次利用的目标。生态产业化是按照生态经济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产业。生活方式生态化就是采用地球生态所能承受范围内的生活方式,均衡甚至减少对资源的消耗,特别是对能源的消耗,注重生活的安全性、丰富性而不是舒适性、享受性。

文明是一种成果,而创造文明成果主要依靠技术的进步。建设生态文明并不是要否定现代科学技术,而是要否定支配现代科学技术的人类中心主义理念,否定为了人的发展,而且仅仅是为现代人当下的发展而牺牲环境、破坏生态、有悖于公平正义的发展模式。作为实践观的生态文明,要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来制定环境与发展的目标,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体制:(1)保证公民有效地参与决策的政治体制;(2)在自力更生和持久的基础上能够产生剩余物质和技术知识的经济体系;(3)为不和谐发展的局面提供解决方法的社会体系;(4)着重把保护生态基础作为义务的生产体系;(5)不断寻求新的解决方法的技术体系;(6)促进可持续性方式的贸易和从事的国际体系;(7)具有自身调整能力的灵活的管理体系。[6]60实践观视域生态文明的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和生活方式生态化,需要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作为支撑的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是以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目的的,是科学技术上的一场新革命与实践。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时,也从实践观上,即从科学技术的革命上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更要切切实实进行生态文明的实践,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通过生态化的技术手段,建立人与自然的全新关系,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指导思想。“人类在开发技术以改善生存状态方面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一代代不断传承下来的知识的基础上,技术革新导致了两大变革。首先是农业革命,它大概开始于一万年前的中东,现在已经扩展到了整个世界。它在许多方面已经被工业革命所取代,后者还在向这个世界更偏远的地区扩展。然而,证据表明,这第二次革命不会再持续下去,我们正在进入第三次革命阶段。这次刚刚兴起的革命以关注人类长期可持续发展为特征。它认为,工业发展不能变成人类的无限增长。只有通过人类与作为共同幸福首要条件的自然体系之间的关系的重大变革,才能有可能维持一个人口可能高达100亿的世界。”[10]生态文明时代已然到来,但这个时代不是自然到来的,需要建设与实践,这是当代人也是后来时代人们的思想观念与行动纲领。

参考文献:

[1]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菲利普•李•拉尔夫.世界文明史: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25-26.

[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3]弗洛姆.占有还是生存[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4-175.

[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74-98.

[5]莱斯.自然的控制[M]//王树恩,陈士俊.人类与环境.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86.

[6]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

[7]雷毅.深层生态学思想[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8]梅多斯•D.增长的极限[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49.

[9]奥尔利欧•佩奇.世界的未来:关于未来问题的一百问[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5:68.

[10]丹尼斯•皮拉杰斯.建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M]//薛晓源,李惠斌.当代西方学术前沿研究报告2005-2006.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14-515.

生态文明的故乡在中国 篇7

但我国近几十年来呈现出来的反生态文明状态, 只是我国文明发展历史长河中的一个阶段性弯路。世界上不少国家、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走过这样的弯路。《雾都孤儿》之伦敦“雾都”曾让我们耳熟能详, 反映的正是英国工业革命及其此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反生态文明导致的环境问题。事实上中外历史与现实已经充分证明, 只要消耗自然能源、使用化学手段进行工业化“自由发展”, 不加控制, 就必然导致环境、资源问题成灾, 就是反生态文明, 甚至是反人类。“先污染后治理”, 只是资本控制话语权的说辞, 实际上往往是有污染无治理, 易污染难治理。世界上几乎遭受污染的国家都有“环保部”, 但都从来没有起到过任何环保作用, 因为尽管他们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忙忙呼呼地“保护环境”, 而只要经济发展模式不改变, 环境就不可能保得住。不得不下决心根治, 往往是用环境资源濒危的代价甚至是用不知多少人、多少代的伤残病死代价换来的经济模式转换。习近平同志最近指出, “中国环境问题具有明显的集中性、结构性、复杂性, 只能走一条新的道路:既要金山银山, 又要绿水青山。宁可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的美好家园。” (《人民日报》2013-9-7) 这条“新的道路”, 就是生态文明建设之路。青山绿水, 就是要保持自然的美丽生态。这样的建设发展模式, 就是生态文明发展模式。现在的问题是, 习近平同志的这一主张, 尚未引起全国和各地党政部门及其决策者、执行者的高度重视, 尚未进入全国和各地的决策, 生成法律和政策, 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

建设生态文明, 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我国是世界上最有历史基础、文化传统、民族认同的。我国历史上曾经是最注重生态文明的国度。我国自先秦时代的主流发展理念就是“天人合一”, 就是天地生人的和谐;中国在八千年来的已知文明历史上一直是自然主义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主张“不折腾”的“人民休养生息”主义。近代以来西方每每污蔑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为“停滞的帝 国”的“小农经济”模式, 比起他们的工业化、殖民化、流血的资本主义化来“大大的落后”, 而他们豢养、培植的中国西化派、洋奴派也与他们一唱一和, 里应外合, 他们从来不懂中国人的自给自足、知足常乐主义和青山绿水、自然健康的生态文明生活方式, 他们从来不会鉴赏中国人原有的那种“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水意境和自然雅趣。如果不是西方历史上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这一怪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这一毒瘤, 中国就不会、人类就不会陷入资本主义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陷阱。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篇8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据资料显示,截止到2013年2月,中国有1568家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产值占国内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创造了50%以上的GDP。工业园区已成为中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模式之一,如何让工业园区率先实现生态化建设和改造,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突破口。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现状,正视问题,提出新时期园区建设的新要求,对未来生态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1992年,美国Lowe教授首次提出“生态工业园区”(Eco-Industrial Parks,EIPs)后,EIPs便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不断的发展。EIPs是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将工业、社会和自然在区域进行整合而建立的新型工业园区。它通过企业交换副产品和废物、梯级利用废水和能量、同建共享基础设计,来实现园区效益最大化,园区具有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和区域整合等优点。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带来了突出的外部经济效应、节约空间交易成本效应和学习创新效应。纵观世界范围的园区,主要有以下三种:以核心企业为主导的丹麦卡伦堡园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多产业关联共生的美国查塔努加园区;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虚拟园区美国布朗斯维尔尔。国外的研究主要围绕园区生产经营活动中物质、能源的循环和传递以及其协同机制的应用;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的原则和方案;园区管理层制定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建议;园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等方面。

中国生态工业园区是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第三代工业园区。从2001年8月国家环保局批复成立贵港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后,全国各地生态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国内众多学者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学科背景进行了大量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园区建设模式、产业共生、规划原则、绩效评价、循环经济发展等众多方面。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中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理论、建设原则等基础方面的研究;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实践研究,如新疆石河子园区、鲁北生态工业园区、贵港等国家园区的成绩与问题;生态工业园区的评价体系研究等。

三、中国生态工业园的发展现状

1、发展概况

自2001年起,中国开始了生态工业园区的实践探索;2003年,进一步将生态工业引入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2007年,环境保护部、商务部、科技部三部委联合共同推动园区建设。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已经一步步由探索走向规范。

截至2014年10月20日,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共94家,其中通过验收31家,63家批准正建。如图1所示,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的批准建设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2010年和2013年有显著性的增长。2010年的大幅度增长,主要是因为:一方面金融危机后,国家的救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园区的发展;另一方面在第一代、第二代工业园区的成熟发展基础上,园区迫切需要向第三代工业园区升级。而2013年的极大增长是因为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摆在更高的战略层面,园区的建设得到了进一步支持和发展。

(注: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

2、地区分布

从全国各省市的分布来看,园区在全国东、中、西部27个省市开展建设,其中,在东部地区得到了积极响应,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最为密集,如江苏、山东、上海等省市建立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纵观全国,70%以上的国家生态工业园区都集中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而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仅有安徽1家生态工业园区通过验收命名。但园区的批准建设数量和范围,正在向中西部省市不断扩大,如四川、新疆、云南等省市都已批准建设国家生态工业园区。在一定程度上,其发展是与中国经济发展程度相匹配的。随着中西部经济的快速发展,更多的生态工业园区将在中西部出现。

3、类型分布

在实施创建的94家国家生态工业园中,综合类园区79家,占84.04%,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行业类园区14家,占14.89%,包括制糖、采矿、钢铁和煤炭等行业,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密集地区;静脉园区最少,只有青岛新天地1家。

四、中国生态工业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但中国的生态工业园区还存在东、中、西部发展不均衡、园区类型分布不均匀等一系列问题。下面将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展开分析。

1、微观层面

即以企业为主体。园区部分企业只是为获得园区的廉价土地、优惠政策或者提高知名度,假借资源节约、循环共生名义混入园区,入园后并非真正从事清洁生产,未与其他企业构成产业链接。这部分企业各自为阵,造成了园区资源的严重浪费和环境污染。同时,部分企业环保意识薄弱,没有将资源节约、清洁生产、循环利用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没有真正理解“生态化”的含义,盲目地进行生产,没有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能源的梯级利用、废物的循环利用,这是行不通的。其次,园区内部分企业落后的管理水平和领导意识阻碍了园区内企业间的生态共生,不利于园区的协调发展。

2、中观层面

即产业和园区层面。从产业层面来看,产业类型不多,部分园区存在基础生态单元缺失,造成生态产业链接不合理和产业延伸性不足的严重问题。而且,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废物,没有得要充分有效的循环利用。部分园区的循环仅限于企业内部或者简单的上下游企业之间,严重缺乏废物循环利用和产业生态链接的核心技术支撑。同时,部分行业产品并没有形成合理的、完整的废物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物质代谢结构仍然留在初级水平。现在部分所谓的“生态工业园区”只是表面的、暂时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的考验,所谓的“生态产业链”必将暴露出更多问题,有可能导致某些生态工业链条断裂,甚至整个园区的生态工业系统的崩溃。比如包头生态工业园的铝模式,企业之间进行的是基于成本因素的主要产品之间的交换,而并非副产品或废弃物,不能看作是生态产业链;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南海国家生态工业园从事的是废旧物资回收、加工和销售等综合利用,是传统的废弃物再生利用产业,并不是生态产业链。

从园区层面来看,园区管理部门工作理念不清,没真正发挥园区指导者的作用。在协调园区内各个企业能量或物质信息交换时,并没有起到协调者的作用,导致信息沟通不顺畅,造成资源浪费的情况。同时,生态工业园的运行发展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闭合生态产业链中的某一企业,该企业由于各种因素倒闭或者改变其生产流程和产品等,就可能造成其他企业无法正常工作,甚至导致园区的系统性崩溃,甘肃省金昌市河西堡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就发生过此种情况。其次,部分园区还存在基础设施严重滞后、生态建设投入不足等问题,导致园区内企业物质循环利用不充分,造成环境污染等现象。

3、宏观层面

即国家层面。一方面,园区的建设上还存在着政策的缺失。政府作为“制度的供给者”对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支持力度不足,使其建设发展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政府不是引入核心企业入园就算完成任务,关键是要帮助核心企业建立生态共生。另一方面,园区建设的资金保障不足。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资金保障机制。

五、生态文明时期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新要求

1、企业要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首先,园区企业必须要树立环保节约意识。将清洁生产、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绿色发展融入到企业的生产管理中,转变传统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协调统一。其次,企业要注重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以适应世界以清洁、智能、高效为特征的新技术革命,企业要不断将清洁技术、节能技术应用到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最后,企业要不断利用自身优势,进行理念创新、体制创新,不断培育绿色清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迅速把握市场先机的同时,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2、健全生态产业共生链,提高园区管理水平

园区的产业生态链应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资源—废物—再生资源”的纵向闭路循环,以达到资源利用最优化,环境污染最小化。一方面,已发展的园区要完善产业生态链结构,梳理园区内的企业产业链关系,对缺少的链条进行“补链”招商。另一方面,新建园区必须通过合理的规划,依照产业生态链布局建设,实现生态的废物循环。根据国内外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产业生态链建设中废弃物循环应该按照以下模式进行。

由图2可以看到,在生态工业园区内,企业A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能够成为企业B生产的原材料,同时B企业的生产废料能供给C企业进行日常生产,这样不断循环下去一直到本园区不能再进行循环,进行合理处理后无公害排到大自然。园区生态产业链的重点在于,要形成横向耦合、纵向闭合、区域整合的完整产业链。

从园区管理层面来看,首先,严把企业入园关。园区管理层要在科学制定规划的基础上,合理进行产业布局、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其次,园区管理机构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当园区内出现规模不对称或者供需矛盾时,园区管理层应积极寻找合作者,降低园区内企业的风险,保证园区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最后,园区管理层应不断完善生态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创建绿色基础设施,为园区企业提供稳定的、可持续的发展环境。

3、国家要不断健全相关的体制、机制和政策

从国家角度来看,首先,应不断加强观念引导和制度约束。生态文明是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和提升,需要一定的引导和规范。因此,应该通过多媒介、多手段,全方位加强节能环保、生态文明的宣传,逐步增强企业和全民的生态文明意识,构建生态文明体系。其次,国家应完善对生态工业园区的各方面支持政策。如积极出台鼓励和支持园区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和激励政策。同时,在地方应该加强环保部门的话语权,规范企业排污行为。尤其应该在企业处于选择循环利用和排放不处理行为模式的临界范围时,应加强监管和惩罚力度。再次,国家应积极鼓励中西部园区的发展,利用当地优势发展特色生态工业园区,促进地区发展平衡和多产业融合发展,丰富园区产业的多样性。最后,国家应该积极构建和完善信息系统和技术服务体系,为园区企业构建广泛的咨询和服务平台,保障信息通畅,要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提供制度和组织保证。

六、结语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篇9

彩电产业是我国实行开放产业政策、进行完全市场竞争的典型产业, 它的时间跨度大, 关注度高, 具有研究空间。随着近年来LCD彩电加入市场竞争, 从2005年起, CRT彩电的发展势头逐渐减弱。截至目前, 传统的CRT彩电产业已基本走过完整的产业演化周期。在生态学理论中, 随着生态学的发展, 整个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现象愈发明显。一个生物的种群对另一个种群的作用将会产生一种选择压力, 在这种压力下, 会形成一系列的适应[1]。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这三个营养层构成完整的生物链, 它们的关系正如物种的相互依赖关系, 其中包括:共生关系 (例如, 物种互助) 、共栖关系 (例如, 某一物种比其它物种具有优势) 和竞争关系 (例如, 争夺资源) (Eisenhardt and Galunic, 2000) [2]。正如当今市场, 企业间竞争博弈、互利共存, 共同构成一张互相影响、纵横交错的物种协同演化、协同适应的发展图。

2 彩电产业战略演化分析

我国CRT传统彩电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充分市场竞争的、关注度高的产业, 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里, 彩电产业凭着自身的产业特点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包括上游的显像管供应端、中间的整机生产环节和下游的零售端三大主体。

2.1 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与彩色电视生产商的产业分析

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嘉肯市场咨询等数据整理, 对彩管和彩电的生产量进行比较, 制作出表1关于1995~2004年彩色显像管产量和彩电产量, 以及从彩色显像管的生产和整机出货的节奏来看, 根据表1的数据计算其增长率, 制作1995~2004年彩色显像管产量增长率和彩电产量增长率图1。

图1显示出, 1995~2004年我国彩色显像管和彩电产量增长率表现出了一种互相作用与反作用的状态。其中1996年, 彩电产业爆发第一次大规模价格战, 直接导致彩色显像管的市场疲软;1997年彩色显像管产量有所增长, 而彩电被囤积, 产量下降, 但销量猛增, 出现供小于求的局面;1998年彩管缺货, 价格上扬, 而作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彩电生厂商四川长虹垄断了国内彩管;1999年彩管供求趋向平衡, 在彩电业里价格战不断;到了2000年, 整个彩电产业首次负增长, 全产业出现亏损。我国的彩色电视生产除了依靠国内的彩管, 还有一部分是采用进口的彩管, 在国内彩电业的价格战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 国外已经在抓紧脚步进行创新, 面对新技术的挑战, 我国的彩管趋向于廉价的产品, 而彩电的市场份额也逐步被国外品牌瓜分。

在生存竞争的市场环境中, 彩管制造业和彩电制造业之间存在着互相的压力和选择力, 跌宕起伏, 既表现出共同发展又表现出制约发展, 这对于我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1) 调整国内彩电业的竞争格局, 逐步淘汰效益低下的企业; (2) 带动了彩电产业技术的升级; (3) 扩大国内品牌的市场份额。彩管制造业和彩电制造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有着显著的因果关系, 并且共生共栖同时既互助又竞争。

2.2 家用电器零售商的产业分析

诚然, 彩色电视厂商彼此之间存在着激烈的竞争, 但随着经济发展, 彩电厂家与家电零售商之间的厂商博弈也尤其突出。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和《中国连锁经营年鉴》的数据整理出图2, 描述出我国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彩色电视生产厂家和家用电器零售商的数量趋势图。

1982年彩管生产企业只有一家, 1990年有4家, 1996年有10家, 2005年达到12家, 由于平板电脑的突然来袭, 2007年深圳赛格日立宣布全面停产, 接着上海永新倒闭。2008年湖南LG曙光面临技术危机, 全面停产, 2009年北京松下也难逃厄运。次年, 华飞大部分厂家陆续转型, 退出彩管生产, 寻求招商合作。2010年至今有8家彩管生产企业占有全国大部分的彩色显像管的生产。我国彩管生产厂家的轨迹是从无到有, 从增长到趋于平缓。而彩电生产厂家在1996年有96家, 2000年有76家, 到了2004年减少到68家, 规模较大的彩电生产厂家面对这种形式, 不断需求技术的更新和战略的调整, 而小型的制造商逐步退出人们的视野, 到了2006年彩电制造商仅剩30余家。它的轨迹则是一个下降渐平缓的过程。而家用电器零售商的轨迹则是在不断扩张的过程, 在2002年, 家电龙头国美电器的销售额只有108.9亿元, 64个店面, 但仅仅4年间其销售额高达869.3亿元, 店铺数也增加到820个, 销售额增长约7倍, 店铺数增加近11倍。虽然全球的彩电销售走向负增长, 但是对于我国的家电零售商来说仍然保持乐观。

3 基于生态学角度的彩电产业上中下游分析与解读

食草动物同植物之间的营养关系类似于捕食动物同猎物之间的关系, 而由这些参与者共同形成的生物链条, 及生物圈系统的动态协同演化模型, 将逐级进行扩展。

3.1 基于植物与食草动物协同演化的彩电产业分析与表达

基于生物学家G.Caughley在1976年对植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三个营养级的协同演化模型分析, 何强[3]将行为生态学的理论引入企业战略发展的研究。可通过种群密度和各资源的增长速率建立起植物种群和食草动物种群的增长模型。

最终两个种群都将趋于稳定, 达到各自的平衡密度。

图3所描述的食草动物种群及其植物生物量的动态模型和上文2.1彩电厂家的产业分析中的图1所显示的1995~2004年我国彩色显像管产量和彩电产量增长率趋势相比较, 基本上能代表产业链条中上游企业的角色与状态。在这个竞争共生状态中, 我们可以总结以下几点规律。

(1) 彩电产业的动态性, 在动态竞争环境下, 彩管制造商和彩电生产商是动态发展的, 厂商的竞争优势体现方式有很多, 并不唯一体现在最终市场的产品或服务上, 其中还有重要的一方面是异质性资源。在彩电产业发展初期, 哪家彩电生产商掌握着电子元件的资源, 谁就能在市场中占有优势。

(2) 环境适应性, 在当今的市场环境, 适者生存, 生态学中讲究的是进化, 而产业中讲究的是创新。企业通过吐故纳新对产品进行调整, 而市场同理也对企业进行筛选。不能适应环境的企业或产品最终会被淘汰。目前, 国内彩电企业积极向平板电视产业链上游转移, 以寻找产品的增长空间。

(3) 产业战略调整, 彩管制造商和彩电生产商是互相制约的, 1999年上半年, 我国最大的八家彩色显像管生产企业的停产, 告示彩电产业链需要整合, 彩电生产商一方面是采取产业集群, 另一方面与彩管制造商竞争合作。

3.2 基于完整生物链模型下的彩电产业战略演化分析与生态学解读

把捕食动物猎杀食草动物引入上述模型, 得出含有三个营养级的完整生物链模型, 图4是引入食肉动物以后的种群动态模型。

图4系统协演化的过程, 在描述了生态种群间的动态演化同时, 也是我国彩电产业发展的形象写照。

产业的演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

(1) 渠道的多样性, 彩电的零售商从一开始的在百货和超市 (大卖场) 里销售, 以及家电连锁商、家电专卖店逐渐占有市场大部分份额, 如今网络销售正逐渐取代传统销售。

(2) 变异, 产业链中的企业在演化的过程中不断地适应的过程。

(3) 市场环境选择, 市场环境对企业变异做出选择, 由此形成优胜劣汰。

(4) 保留与传衍, 在产业链横向发展中, 市场环境保留与环境适应的企业, 或者是通过合并继续发展。

(5) 生存竞争, 不管是纵向看产业链的上中下游, 还是横向看同类企业的竞争合作关系, 在面临竞争压力时, 适应度高的企业往往能够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从而发展壮大[4~5]。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彩电产业战略发展演化模型验证了生态学所描述的协同演化模型;同时, 来自于生态学的协同演化模型也解释了彩电产业的发展轨迹。

(1)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市场竞争, 彩电产业链上游的显像管供应端、中间的整机生产环节与下游的零售端实现合作博弈, 虽然在某一段时期会出现跌宕起伏的现状, 但是发展末端, 核心主体不断占据主要市场, 小型企业慢慢淡出市场舞台, 发展逐渐趋向平缓轨迹。彩电产业的发展演化模型与生态学描述的协同演化模型相比较, 通过生态解读, 验证了彩电产业战略演化与生态协同演化的理论相吻合。因此本文认为彩电产业战略的发展路径是有迹可循的, 同时, 用生态学协同演化理论对该产业的解读分析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2) 彩电产业作为一个典型的代表, 在市场竞争中风起云涌, 上中下游三方的发展演化路径归根到底也是市场环境的选择。环境的适应性揭示了如果不能适应环境则被淘汰, 因此, 不管对于彩管厂家而言, 还是整个彩管产业而言, 其衰退是必然的。生态学中进化是迎合大自然, 而彩电企业的进化则是迎合市场需求, 产业战略调整迎合了市场的需求, 其发展也是必然的。

(3) 通过模型分析, 本文认为我国彩电产业的发展存在共同演化的趋势, 同时产业中企业的进入、退出、集群、差异化、技术改革等, 与生态学中的生长、灭绝、变异等具有可类比性。从生态学角度的分析可以为各个产业建立和谐共生的成员间关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4) 彩电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三种业态共同制约。彩电制造业的发展可以拉动彩管的生产, 同时彩电的销售体现了供需的互相关系。按照生态学协同演化的发展趋势, CRT彩电产业如果不采取必要的措施, 那么就会面临灭绝的可能。所以说, 以前厂家和商家存在隔阂的状态一定要改变, 同时要营造一种共生共栖的做事氛围, 树立新的市场模式。

4.2 建议

面对国内需求和国外冲击等重重危机, 郎咸平教授基于产业链的思考在《产业链阴谋》一书中提出, “中国制造”在面对当前的问题和挑战时, 需要从ISC (Integrated Supply Chain, 整合供应链) 和IPD (Integrated Product Management, 整合生产研发) 这两方面着手, 以及通过这两大工具剖析产业链[6]。同样基于产业链的生态演化分析, 本文认为, 产业链的优化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 产业链不同业态之间既要互相渗透, 也要保持差异性。

(2) 完善产业链, 形成一体化的战略布局, 使得本土品牌拥有外资品牌无法比拟的综合优势:如稳定的关键零部件供货、低廉的采购成本 (属关联采购) 、有竞争力的“紧密”供应链体系。

(3) 在竞争中达到合作互惠, 优势互补, 成立研发中心, 共同突破技术瓶颈。

(4) 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全方位合作, 力争在合作中掌握主动权。

参考文献

[1]Caughley, G., Sinclair, R.G., and Scott-Kemmis, D. (1976) .Experiments in aerial survey.Journal of Wildlife Management.

[2]Eisenhardt, K.M.and Galunic, D.C. (2000) , Coevolving:at last, a way to make synergieswork,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3]何强.《基于行为生态学的企业战略演化研究》[D].天津大学, 2011.

[4]贾根良.进化经济学:开创新的研究程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9 (3) .

[5]BARNETT, W P, BURGELMAN A.Evolutionary perspectives on strategy[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6 (17) .

生态文明的中国式解读 篇10

关键词:绿色城镇化,全球绿色新政,新可持续发展三角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可以说是中国故事中最为世人所瞩目发展变化之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斯蒂格利茨 (Joseph Stiglitz) 曾将中国城镇化与以美国为首的新技术革命并称为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进程的两大关键性因素。中国的城镇化进程以其前所未有的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劳动力转移以及其城镇化建设速度成为中国当前以及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引擎。

但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并非处处歌舞升平一派祥和, 事实上早在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已指出未来全球面临的两个严峻问题将是自然环境的退化和城市生活质量的加速衰退。尽管近年来对于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著述林立, 但是各学科各流派的观点众说纷纭未能达成共识。一些学者认为当前亚太地区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为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善。而更多的学者则认为当前的城镇化进程在总体上而言是不可持续的。诸多环境正义运动 (environmental justice movement) 的支持者更是将城镇化归结为环境不公平 (environmental inequality) 的根源。他们认为城镇化进程是一个非均衡不公平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化对环境影响的最大受害者是社会中收入较低和少数族裔 (poor and minority) 。而中国及亚太地区一系列环境危机事件的爆发, 极端气候条件下城市脆弱性的凸现似乎表明越来越多的证据正在支持后一个论点。诚如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所说, “城镇化可能充满了希望, 也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因此, 未来取决于我们现在的行动”。

解振华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是要建立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而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任务和重要内涵。张永生也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面临着两个关键的转型进程, 一是中国要重塑经济和社会、内需和外需, 城市和农村等各个领域的均衡发展, 二是中国要立足当前面向未来选择绿色转型发展的道路。作为中国绿色发展转型的重点领域和关键机制, 中国城镇化建设路径的转型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社会、政治、经济和环境发展形势的双重压力。它即是绿色经济替代褐色经济的范式转换的关键, 是对全球城市转型发展的全新探索, 更是发展生态文明, 重新定位人类发展路径的必然要求。

然而什么是绿色城镇化, 怎样解读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尽管这一概念的提出并非新话题, 但是对其概念的定位和内涵的辨析尚未清晰。有别于“低碳”、“循环”等目标明晰, 有据可循的概念, 绿色城镇化往往被视为一个相对模糊甚至笼而统之的框架, 任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话题均可被囊括其中。当前对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定义主要聚焦于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相适应这一方面。如魏后凯、张燕指出绿色城镇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在于扭转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城镇化模式, 建设低消耗、低排放、高效有序、集约发展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其推进方式是资源节约和低碳减排, 其目的在于实现环境友好和经济高效。董战峰等则提出绿色城镇化需要将生态文明理念全过程贯彻其中, 要充分体现“环境健康、生态良好、绿色低碳、集约智能”的理念。

一、“绿色”概念辨析

(一) “绿色”概念的发展

“绿色”一词自1960s-1970s第一次绿色浪潮兴起之时起便与生态环境保护息息相关。第一次绿色浪潮立足于对资本主义追求无限增加的经济模式提出批评和反思, 认识到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并强调如何治理这类负面影响。第二次绿色浪潮 (1980s-1990s) 则提出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领域上的非减发展。Pearce于1989年出版的《绿色经济的蓝图》奠定了绿色经济理论的基础, 并提出了强可持续性和弱可持续性概念的区分。弱可持续性强调了三个领域总和上的非减性发展, 而强可持续性则强调自然资本的非减化。第三次绿色浪潮 (2000s-) 将强可持续性的概念进一步推广延伸。2008年的《全球绿色新政》 (Global Green New Policy, GNND) , 2011年的《迈向绿色经济》以及2012年的“Rio+20”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均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新理念, 即对工业文明不可持续的褐色经济的范式替代。

(二) “全球绿色新政” (GGND) :“绿色经济”对“褐色经济”的范式转换

以往绿色经济关注于经济体生产运营的全部成本。以增长为核心目标的传统经济学, 没有将经济生产运营的环境成本, 生态成本等外部成本纳入成本-效益核算范畴, 同时传统绿色经济提出的弱可持续性的概念, 是以总和财富增长代表绿色经济的增长和可持续性。但是这一“总和”概念偷换了可持续性的概念。人造资本和自然资本之间的是否存在必然的替代关系尚不能定论。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关键自然资本的丧失将对人类社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而这是人造资本无法替代的。

自21世纪起发端的第三次绿色浪潮是对以往“绿色”概念的“深绿化”的改革。“Rio+20”会议上通过的《我们憧憬的未来》所提出的“全球绿色新政”提出了绿色经济变革的三个主要目标:1、促进全球经济恢复、保持并创造就业机会, 保护弱势群体;2、促进可持续的包容性增长和千年发展目标 (MDG) 的实现, 特别是要在2015年之前消灭极端贫困;3、降低碳依赖程度和减缓生态退化。尽管2015年前消除极端贫困的实际目标并没有达成, 但是其综合性的目标框架为重新理解“绿色概念”提供了目标导向。GGNP提出的目标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 即将经济效率, 社会公平和包容, 以及资源环境约束三个方面的限制因素和目标综合起来, 实现对传统经济学范式的突破和革新。

绿色经济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一个有机组成, 而绿色经济理念的全新发展也为厘清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奠定了基础。“绿色”在新的全球社会-经济-政治环境中体现为“深绿”, 是“竞争力层面的绿”。对于绿色城镇化而言, “绿色”的竞争力性质不仅体现在其经济效率的提高, 更体现在社会公平与包容性的彰显以及环境的强可持续性。这三个方面构成了新的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角。

二、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三角及其对绿色城镇化概念的推进

(一) 芒纳星河的“可持续发展三角”

莫汉.芒纳星河在其《使发展更可持续:可持续经济学框架与应用》一书中介绍了可持续发展三角分析框架及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构建。芒纳星河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一段持续的时期内, 建立在维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自我恢复能力基础上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能够增进人类个人和团体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最大发展可能的机会”。芒纳星河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定义体现了三个基本要素:

1、可持续发展的时间性, 即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面向未来, 动态持续发展的进程, 而非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这一观点与《布伦特兰报告》中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相一致。

2、可持续发展的三个维度:经济、社会和环境。芒纳星河构建的可持续发展三角是一个相互联系, 相互影响, 和谐共生的多尺度体系。对经济可持续性、社会可持续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广泛整合既要求实现最优化, 也要求实现持续性。

3、芒纳星河将“增进人类个人和团体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最大发展可能的机会”视作这一可持续发展框架的目标。这一目标即体现了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的要求, 也体现了对社会体制机制建设的民主性、平等性的要求。

芒纳星河将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性分别总结为:经济上提高物品和服务的消费, 从而提高人类福利;社会的可持续性体现在丰富人类关系并达成个体和群体的愿望;环境的可持续性在于关注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自我恢复能力。芒纳星河进而指出, “增进人类个人和团体实现他们的愿望和最大发展可能的机会”的实现途径, 在于“在一个较低强度的资源利用水平下, 持续促进当前生活质量的提高, 从而为后代人留下一个没有减少的生产性资产的存量”。经济体的生产性资产存量 (Productive Base) 包括人造资本、人力资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 (包括社会的公共知识存量, 制度安排, 技术水平等) 。非减性的生产性资产存量强调了各种资产间不存在完全替代性, 即强可持续性的概念。

尽管芒纳星河的可持续发展框架强调了强可持续性, 但是其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论述仍然立足于新古典经济学框架, 将对经济效率的评价建构在有效的、市场性的物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及福利的效用评估之上。这一理论框架并未突破资本主义经济学追求利润最大化和财富积累的工业文明功利主义伦理。与此同时芒纳星河并未对消费这一概念进行限定, 这一未加约束的消费概念也恰恰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路径上利益分化与观点分歧之所在。

(二)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可持续发展三角

生态文明一方面吸纳了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的框架, 认同自然极限, 遵循自然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 另一方面对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更强的约束。这一约束体现在对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 消费模式和最终目标的设定上。生态文明强调社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创新和和谐, 强调适度、低碳、健康和品质的消费, 并指出可持续性和社会繁荣是其建设的根本目标。生态文明的社会繁荣目标不能等同于物质财富的积累和高消费。以美国为例, 尽管其人均GDP在4万美元以上, HDI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937处于极高人类发展水平, 但是其人均碳排放达到近20t, 是中国人均碳排放的3倍, 人均生态足迹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2倍以上。沿着这一发展路径的经济增长和高额消费并不能实现人类福利的持续增长, 而将带来资源环境的加速耗竭。因而, 对于以高消费、高排放为特征的发达国家经济体而言, 经济可持续性体现在减增长 (de-growth) 战略, 即在保持和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的前提下, 通过存量资本的折旧减少资源环境的消耗。由此可见,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新可持续发展三角应突破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 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领域内寻求新的平衡点和增长点。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探索的是在经济效率, 社会公平与包容性和环境强可持续性之间构建相互约制, 相互促进的综合系统。经济效率强调的高效能, 低排放, 低能耗, 低自然资源耗减, 集约型, 循环型的经济模式。这一模式颠覆以往以增长为根本目的的经济增长模式。环境强可持续性是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公平与包容性的基础。环境强可持续性指的是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刚性约束下, 自然环境资产的非减性发展。包括保护关键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 (如生物多样性) 的不丧失, 实现可再生资源对不可再生资源的替代, 保证环境自净能力不下降等。环境资源的刚性约束不仅是实现经济效率的根本基础, 更是倒逼经济加速转型和技术革新的动力来源。社会公平和包容性是实现经济效率和环境强可持续性施加社会伦理限制。建立公平包容、繁荣而充满活力的社会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根本目的和动力来源。而高效集约多样化发展的绿色经济则是实现平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环境的强可持续性要求平等和谐公平公正的社会结果作为其制度保障。同时将环境正义纳入社会公平包容理念中, 是实现社会、环境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之间的内在联系可以以下图1表示

三、以新可持续发展三角为框架, 构建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

(一) 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内涵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和“深绿”新理念在原有绿色城镇化关注的城镇化建设和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相适应的理念之外, 增加了社会公平与包容性的第三个纬度和环境强可持续性的刚性约束。

基于新可持续发展三角的框架和深绿理念, 绿色城镇化的概念可以被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推进集约高效、低排放低污染低能耗、循环再生的、高质量的、繁荣绿色经济作为发展动力;

2、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作为发展的刚性约束, 重建空间与规模的协调发展, 推进经济体制和城镇化发展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3、进一步完善资源公平分配的体制机制保障, 构建社会公平与包容性, 建设以民为本的城镇化。

在这三个方面中, 绿色经济发展是绿色城镇化的动力来源和物质基础, 自然资源的刚性约束是绿色城镇化发展必须遵循的规律, 以民为本, 公平包容是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目标。这三个方面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同时, 应该充分认识到绿色城镇化发展是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多元化的概念。在空间尺度上的多元化指的是其发展模式是差异化的。中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现状, 决定了绿色城镇化的发展不是也不能是一个同一化的过程。绿色城镇化本质上是人文发展过程, 因此满足人文发展的基本需求同样也是绿色城镇化的目标之一。而我国当前尚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 并且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这意味着绿色城镇化的进程在我国应当是差异化的发展战略。对于沿海发达地区等较高人文发展水平的地区而言, 绿色城镇化应立足于在实现经济转型的同时降低资源环境强度, 降低能耗, 减少碳足迹。而对于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言, 其重点应在于在转变发展模式, 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加速推进有质量的城镇化建设进程, 减少贫困, 提供均等化的社会服务。在时间尺度上的多元化意味着绿色城镇化是一个持续动态的过程, 其实践路径和发展战略是阶段性的。随着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推进, 绿色城镇化在各区域具体的发展模式应当随着其发展阶段的演进而逐步调整实施。

(二) 全面推进绿色城镇化的四个进程

在城镇化建设的四个进程中:人口城镇化 (population urbanization) , 经济城镇化 (economic urbanization) , 空间城镇化 (spatial urbanization) 和社会城镇化 (social urbanization) , 新可持续发展三角需要有机的融合进去, 并为指导这四个进程的和谐均衡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现阶段, 推进绿色城镇化发展一些思路可以被放置于新可持续发展三角的框架中 (表1) :

四、结语

绿色城镇化建设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转型路径。当前我国所面临的环境危机和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已不容许中国再延续当前粗放型的高消耗高排放高扩张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从褐色向绿色的转型已经迫在眉睫。

上一篇:双重价格策略下一篇: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