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2024-05-08

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通用11篇)

篇1: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开发区卫生院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阶段总结

根据《淄川区卫生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时限要求,医院对创建工作进行了认真安排、组织和实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上阶段工作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落实了会议精神,进行了广泛宣传动

1、自2011年3月24日接《淄川区卫生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以来,我院按照文件精神要求,及时召开了专题会议,传达了会议

2、我院召开了中层以上干部会议,再次传达并学习了《淄川区卫生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实施方案》全文,院长李忠爱同志在会议上就创建文明城市目标责任和目的意义作出了重要讲话,并就医院全面启动、快速推进创建工作进行了总动员,提出了认真落实创建工作,按期完成创建任务的具体要求。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做了进一步的动员和发动。

3、通过动员,全员发动,我院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树立了为创建工作做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二、成立了组织领导机构,制订了创建工作方案

为了抓好创建工作,完成好上级赋予的创建目标任务,医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院级领导副职为副组长,重点科室科长、主任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并制订了创建工作方案,保证了创建工作迅速开展。

三、领导重视,推动有力,创建工作取得阶段成效

(一)窗口科室文明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开展创建文明城市以来,我院将提升“窗口”科室服务质量、优质服务水平确定为创文明单位主要任务之一,狠抓了各项措施的落实,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是继续规范了“窗口”科室工作人员文明用语、仪容仪表,严格执行了上岗统一着装、佩戴胸卡措施;二是在“窗口”科室开展了创“文明科室、文明窗口”活动,通过活动,使广大“窗口”科室工作人员自觉接受各方面监督的意识明显增强,文明用语、微笑服务、有问必答、首问负责、热心服务的氛围更加浓厚;三是提倡为患者方便服务,收费、挂号窗口对整票找零困难问题,采取了有效措施,坚持每天从财务科出纳员处兑换零钞,解决了因无零钱找而延长患方等待时间,受到患方欢迎;四是坚持在门诊大厅安排导医员、咨询员,对初次来院患者进行导诊,对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患者提供搀扶帮助等特殊服务。上述措施的落实,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二)医院标识清晰,环境卫生整洁,收费项目、价格公开

1、服务功能完善。为了满足患者的需求,我院在门诊大厅、检验科室门外走廊等均安放了休息椅。

2、整洁,无乱扔杂物、随地吐痰等现象,导医标识清晰,主要收费项目公开。

(三)医务人员热情服务,无收受“红包”、“回扣”及开“大处方”行为,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

(四)认真开展了控烟、禁烟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1、门诊、住院病区禁烟标识规范明确,有人监管。

2、无烟科室达到了桌上无烟具、地面无烟蒂,无人在室内吸烟的标准。

四、存在的问题

1、工作不细。开展创建工作注重抓面上工作,对一些细节有所忽略,存在疏漏,经不起检查。

2、难以保持。经过整治,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是保持困难,一些职工的陋习短时间难以根除。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对照标准,搞好医院内部的突击整治。

2、加强联系,搞好文明创建的资源整合。

3、广泛宣传,搞好创建工作的氛围营造。

4、丰富载体,搞好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

总之,我院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工作开展以来,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付出了一定的努力,但由于受环境制约影响,部分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上级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我院将认真对待问题,进一步整改完善,使我院创建工作能更加完善。

篇2: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一、20xx年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完成情况

20xx年xx区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三优三创”活动为载体,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目标,加强领导、成立了以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xx同志为政委,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xx同志为指挥长的xx区创建文明城市指挥部,对全区创建工作统一指挥。及时召开全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依据《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xx市创建办《关于分解文明城市创建责任目标的通知》,对相关责任单位的责任目标进行了明确而细致的划分。创建指挥部指挥长xx分别同各相关责任单位负责人签订了《xx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目标责任书》。出台了《xx区创建文明城市千分制考评机制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对创建文明城市工作进行日常考核,考核结果与各单位绩效考核挂钩,有力地促进了创建工作的开展。xx区创建办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根据市创建办的安排部署,较好地完成了“第27届牡丹花会”、“世界邮展”、“河洛文化旅游节”、大遗址保护xx高层论坛、全国交通发展改革会议等重要活动的市容市貌保障工作,完成了26项专项治理工作、烧烤专项整治工作、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工作等阶段性重点工作,市烧烤整治工作在xx区召开现场会,对xx区烧烤治理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完成了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对xx文明城市测评要求的各项资料准备、实地考察任务,在烧烤治理,净化文化市场环境、创建文明社区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xx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做出了贡献。

经综合考评,xx区已全面完成20xx创建文明城市工作。

二、xx区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硬件设施建设方面如场馆建设、无障碍设施建设需要加强;创建办专职工作人员配备不足;创建宣传特别是文明城市大型公益宣传不充分;城中村卫生环境和市民素质有待提高,等等。主要原因是xx区管理委员会管理体制和机构设置和其他城市区有所区别;xx区正处在城市化过程中,对村民和外来人员的管理和素质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建议:

篇3: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一、坚持以人为本,创造城市“优美环境”

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目的在于让城市居民生活得更美好,切实享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实惠、福祉和快乐。城市不发展、不繁荣,就没有实力去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然而城市发展了,最终应当落实到市民“生活更美好”上。“人民满不满意”,人民的口碑,是评判的标准,即使有一大堆发展的惊人数字,即使有再大再多的形象工程,但市民的满意指数很低,那也是与科学发展观极不相融的。市民是最讲实际的。因为每天的吃、穿、住、行与工作、休闲、娱乐、交往都在这个城市里,他们是以这些事情遇到的环境去感受一切的。城市环境的优美与否,舒适与否,方便与否,廉价与否与市民的利益最直接、最密切。城市环境是城市文明与否的直接载体和全面反映。清洁程度、绿化水平、公共设施的完备状况,都会表现出一座城市里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态度。优雅舒适的城市环境不但能显现出一座城市的外在美,也是吸引外来者的第一要素。创建“优美环境”的重点是实现“四化”,即绿化、美化、净化和亮化,达到“规划科学、特色突出,环境整洁、道路平整,环保生态、绿化达标”。要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实践切实渗透到城市环境的每个细节,无论是城市的规划、建设,还是城市的管理,都要充分吸收广大市民(包括弱势群体)的意见,并充分考虑、照顾和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因为,最细微最看不起眼的细节,却最能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体现着对人的尊重和关爱。

二、坚持以人为本,营造城市“优良秩序”

俗话说“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没有秩序的生活,无法想象,没有秩序的城市,必然杂乱无章。一座城市的秩序如何是衡量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市容美观、市场有序、交通顺畅、素质提升”是对优良秩序城市的必然要求,是市民正常的生产、生活、学习、工作所必需的。当今时代,对于人多车多建筑多、各种各样的政治经济社会活动多的城市来说,良好的公共秩序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优良的秩序需要大家共同营造、共同遵守、共同维护。一方面对城市管理者来说,要进一步改善和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管理的科学性,要把创建优良秩序的过程作为提高行政执法能力的过程,作为市民教育的过程;要加强持久、配套,通过市场化运营、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提高城市管理水平;要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规范文明行为,提升文明素质,形成讲文明、守纪律的良好城市风尚。另一方面对市民个人来说,也要认识到,优良的城市秩序是创建“三优”文明城市的内在要求,更是群众的期盼,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社会公德,维护社会和谐,做诚信文明守礼的公民,使社会更加有序,城市更加美好。

三、坚持以人为本,提供城市“优质服务”

“三优”文明城市创建优质服务的重点是“窗口”部门和“窗口”行业优化服务质量,努力达到“设施规范完善,办事诚信高效,服务热情周到,公共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要求,提升城市的内在品质。作为社会公共服务提供者,创建“三优”文明城市中的“优质服务”,各级政府责无旁贷。一是要加大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及休闲区的规划、建设和投入,如医疗、教育、商服、金融、社区及绿地、广场、城市公园等,为广大市民提供优质服务的硬环境。二是各级政府要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办事公开制度,通过建立各级行政服务大厅,切实落实“六制”服务。即首问负责制、跟踪服务制、无偿代办制、限时办结制、审批备案制、责任追究制,以此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各个“窗口”单位,要加强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其文明服务的能力和素质;要不断优化服务流程,提高“窗口”的直接办结率,为广大市民提供文明、高效的优质服务。同时,还要结合政务公开,设置群众意见箱,对外公布投诉电话,开通网上投诉信箱等畅通政府与市民联系和沟通渠道,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城市管理。

四、坚持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市民的素质就是一个城市的名片,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明程度以及良好的城市形象。市民的素质是一座城市综合竞争实力的主要表现。提高市民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精心设计,从细节抓起,长期坚持。一是要打造优良的城市精神。在历史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作为一个国家需要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作为企业也应具有优良的企业精神,同样一座城市也应当具有自己的城市精神。城市精神不仅可以体现城市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水平状况,也是促进整个城市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内在动力,是指导和培养广大市民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的不竭动力源泉。城市精神譬如一面旗帜,彰显着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引领着一座城市的未来发展。因此,积极完善和发展城市精神,对于培养市民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是新时期建设精神文明的有利武器,是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整体素质的有效方式。二是要提高城市的道德建设水平。优良的道德素质是市民所应当具备的。加强道德素质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环节,是加强和改善市民整体素质、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诚然,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及思想道德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道德滑坡的现象还是大量存在的。要改善这些状况,在“三优”文明城市的创建中,就必须不断提高城市的道德水平建设。努力培育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和培养他们正确处理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关系及当前、未来之间的关系。通过长期不懈的坚持培养和教育,使人们尽快形成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综合意识,如公民道德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改革意识以及发展意识等。同时,努力宣传在社会道德方面、职业道德方面、公共道德方面、公民道德方面表现比较突出的单位或个人,尽全力在整个社会营造追求真善美的道德氛围和舆论环境,为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广大市民的素质作出积极的努力。三是要大力发展城市文化产业,持续不断地加强和改善城市科技文化教育水平,使市民的文化素质得以快速发展和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仅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当前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快速发展的趋势所在。这就要求在“三优”文明城市建设中,要把发展科技文化产业和加强市民素质教育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一方面要努力加强公共文化事业的投入。多建立科技文化馆、历史文化馆、艺术文化馆和电影剧院等城市基础文化设施。另一方面要多组织开展广大市民参与的各项文体活动,特别要加强每个社区的文化活动和健身活动次数,通过开展各类活动,为市民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扩大全民健身理念,并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其中,让广大市民共享文体活动带来的快乐,享受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带来的舒适。

总之,以人为本,为市民谋利益,让市民真正得到实惠,得到便利,在城市中生活的开心快乐,是“三优”文明城市创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优”文明城市不是拿给别人看的,而是建给老百姓享用的。人们正是在这个城市的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中建立起了对政府的信任、对党的感情,正是在安居乐业的生活中构建起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参考文献

[1]高国力.我国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分类政策初步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07(04)

[2]万时乐.文明城市的构建与市民道德能力的提升[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1(10)

[3]曾志燕.以人为本,建设现代文明城市[J].党政论坛,2005(03)

篇4: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首先,要用道德化的制度培育市民良好的道德情操。邓小平同志早就告诉我们,“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对于培育市民的文明素养来说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也是同样。一般来讲,社会制度建设主要应该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道德原则,一个是功利原则,当然,最好是做到两者兼顾。但是,事实上很多情况下达到“兼顾”这种理想化状态是不可能的。一旦道德原则和功利原则发生冲突,我们的制度建设问题上应该怎么办?是偏重道德原则还是偏重功效原则?就目前来看,我们有很多制度设计功利色彩浓厚、道德情调淡漠。比如我们的教育(入学)制度、医疗报销制度、困难救助制度乃至住房保障、冬季取暖补助等关系基本民生的制度,往往让弄虚作假者获利,让本分老实者吃亏。从功利出发,必然诱惑人们追名逐利、尔虞我诈,导致人们道德低下、品德低劣,无法培育出文明市民。所以,就对市民文明修养产生重大影响的制度而言,我们必须更加重视道德因素而不是功利因素,用公平、公正、公开、尚善的制度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启迪社会良知、建立社会良心,培育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和高度文明修养的市民。

其次,要用多样化的教育,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教育历来都是育人的最主要方式,提高市民的文明素养,同样需要在教育上下大功夫。一要在少年儿童中开展文明习惯教育。要在幼儿园和中小学中广泛开展文明生活教育,一方面,从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讲秩序、讲道德入手,培养心灵美、语言美、行为美、环境美的优秀的少年儿童,使他们从小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促使少年儿童将在幼儿园和中小学养成的文明习惯带回家庭带上社会,还可以极大地影响带动成人的言行。二要在公务人员中开展服务意识教育。市政公务人员是市政文明建设重要决策者和执行者,作为市民的公仆,理应树立为市民服务的意识,在决策中以市民的利益为重,在行政中自觉履行服务责任,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做市民之所需,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好务,必然全面促进文明城市建设。第三,要在党员中开展先进性教育。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不仅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且要体现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哈尔滨市有几十万共产党员,如果每名党员都能从自身做起,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发挥带头表率作用,全市的文明建设一定会有较大的突破。第四,要在窗口单位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公共服务单位是城市文明的一面镜子,其从业人员言行文明程度直接影响着城市文明形象。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其在面向公众的职业行为之中更多地展现文明风貌,这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点内容。第五,要在社区中进行友情教育。现代城市社会的“陌生人”现象是引发市民不文明行为的重要因素。邻里互不相识,行为各自独立,对待公共事务往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个人行为的自私成为城市文明的普遍公害。对此,要从社区建设入手,通过社区居民多样化的文明活动,增进邻里情感、实现相互教育。逐渐培养市民集体意识、责任观念,养成相互帮助、互相包容、和谐共处的生活习性,用社区文明推进城市文明。

第三,要用便民化的设施促进市民的文明行为。市政设施的好坏、便民程度的大小,对市民文明素养的培育也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我们也要作一些认真思考,它们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里是否存在着市政设施设计没有考虑便民因素,建成后的设施不符合市民要求的问题。比如,每个人都知道横穿马路、翻越道路护栏是违规的,也是危险的,但却屡禁不止,这里是否存在一些路段行人路口设置过少、地道天桥相距过远或过于拥挤的问题?人们乱丢垃圾、随地吐痰、四处“方便”,是否同我们的垃圾箱、公共厕所设施过少及设置不合理有关?一些草地遭人践踏是否与我们的人行道路不畅、维护不好有关?机动车乱停乱靠、不按规则行驶是否与一些地方车位太少、规则设置过于随便有关?非机动车抢道问题越来越严重,是否与我们一些路段没有非机动车道有关?如果我们不采取有效措施,在这些设施建设上实现方便群众,那么,由此出现的种种不文明现象是难以根除的。

第四,要用人性化执法提高弱势群众的市民意识。当前我们社会还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弱势群众,他们相对来说文化水平不高,生活压力很大,更多地关注个人生意,言行不文明的现象在他们身上比较突出。随处叫卖、四处摆摊,抢占道路、破坏卫生等等问题也成为影响城市形象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改变他们的这种状况?前提是我们要真情关心他们的生活,真心体验他们的难处,真实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实行人性化执法。对待小商小贩,多些说服教育,少些惩治处罚;对待流浪乞讨人员,增加社会救助,改进福利院服务;对待外来务工人员,多提供一些服务,消除歧视和敌意;對待“站大岗”工人,是否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冬天挡严寒、夏天避酷暑的场所?通过人性化执法,为他们创造出一个比较宽松的经营环境,增加他们的收入,为他们生活解困;通过人性化执法,沟通与他们的情感,实现相互理解、相互配合;通过人性化执法,使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增强市民意识、承担市民责任。

第五,要用严厉处罚根治严重破坏城市形象的顽疾。文明素养是通过制度规范、说服教育、服务感化培育出来的,也是通过对不文明行为的惩治打击创造出来的。如果说对待弱势群众为生活所困出现的一些不文明行为需要宽容的话,那么对待通过违法违规行为牟取暴利、通过特权破坏公共秩序的行为则必须严厉惩处,坚决打击。这些行为包括出租车宰客、黑车揽活、抢闯红灯、疯狂公交、假冒伪劣、旅游欺诈、欺行霸市、寻衅滋事、破坏公物,还有军警、机关特权车肆意违章等等。对这些行为的漠视是对文明行为的亵渎,对他们的纵容是对文明者的打击,对这些行为打击不到位是对文明行为的否定。必须让这些行为者付出比较惨痛的代价,使之从此不敢做、不敢为,才能达到弘扬文明正气,畅行文明行为的目的。

作者系黑龙江省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篇5: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汇报

今年是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第一年,3月31日全市创建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立即行动起来,围绕“三年创成全国文明城市”的总体目标,紧扣市委童书记“创则必成、创则一流”创建要求,对照我市今年的创建重点和“四个有效”创建目标,并结合开发区实际,制定了《开发区201x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实施方案》,同时就组织领导、网络建设等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和落实。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发区基本情况

开发区地域面积大,辐射范围广,此次创建共涵盖了18个社区和5个行政村,创建任务繁重而艰巨。同时,开发区是市政府所在地,辖区内有城际和高铁车站两个城市门户,眼镜城和皮革城两大专业市场,设施落后、管理薄弱的老小区交错其中,外来人口众多,这些都给创建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虽然经过去年的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整个城乡面貌得到了较大改善,城市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对照创建目标还有着很大差距,特别是老小区改造、城中村整治等方面还是影响创建工作的瓶颈。

二、现阶段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齐抓共管的创建格局。

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完善创建工作网络。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管委会主任任副组长、工委管委会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各社区(村)也相继成立了创建领导小组,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联手、社会联创的良好工作机制。按照网格化管理要求,建立社区(村)管理网络,各社区(村)以地理区域、楼幢分布等合理划分网格,每个网格派驻一名机关干部和一名社区干部作为网格责任人,并建立由党团员、退休干部、志愿者、警务室民警等人员组成的网格服务团队,形成社区创建网络,真正做到创建工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无缝对接。

2、强化目标管理,理清创建工作思路。

对照《丹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三年行动纲要(201x—201x)》和《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明确了开发区创建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责任,对创建工作进行层层分解和细化,按照网格管理划分,落实分管领导、片区责任人、督查责任人,将创建任务分解到具体岗位和人员。把解决创建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此次创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点内容,召开专题协调会议,研究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

3、深入调查摸底,夯实创建工作基础。

为制定详实可行的《开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有针对性的计划和部署我区今后三年的创建工作,确保全面完成创建任务,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细则要求,对主城区和创建范围内的23个社区(村)开展了深入细致的调查摸底,摸排主要针对创建重点、难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来进行,根据汇总出的摸排结果,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创建工作的方向,为创建工作的后续推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201x年创建工作主要打算

总结201x年省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经验,结合今年我市创建目标,201x年开发区将集中力量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健全长效机制,形成工作合力。

健全目标管理、考核督查、责任问责等工作推进机制,建立明查暗访、模拟测评等创建考核机制,推进创建工作长效化、常态化。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条块结合”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好社区(村)主体责任、牵头单位管理责任和包干部门联动责任,量化细化测评指标,推动创建工作高效运转。

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深厚氛围。

以“弘扬文明风尚、共建文明之城”为主题,通过户外广告、公共宣传栏、电子显示屏、横幅标语等媒介,大力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工作重点等内容,使创建工作广为人知、深入人心,动员发动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到创建工作中来,营造“人人动手、个个参与”的创建氛围。

3、紧扣重点难点,弥补创建短板。

加快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地段、重点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加大力度破解老旧居民小区基础设施缺失严重及管理困难等问题。大力整治城市和社区(村)环境卫生,深化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等部位的“脏乱差”问题治理,清除卫生死角。

4、抓好教育培训,提升居民文明素质。

以提升干部群众道德素质为目标,依托“开发区大讲台”和社区(村)道德讲堂,结合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的开展,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文明素质教育提升活动,推动文明素质教育进机关、进社区(村)、进企业,组织干部群众参与各种精神文明创建专题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进一步完善居民公约、村规民约,通过各类主题活动的开展,倡导尚德守法的社会风尚,推动居民群众树立文明观念,遵从文明规范,养成文明习惯。

5、开展创新实践,培育创建特色品牌。

健全志愿工作服务网络,完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进一步壮大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开发区慈善分会和社区(村)慈善工作站的作用,深入开展扶贫帮困、扶残助弱等爱心公益活动,营造温馨和谐的社会氛围;大力开展先进典型选树和宣传,加大“丹阳好人”、“最美人物”等各类模范人物的评选推荐力度,结合开发区特点,开展青年创业之星、服务基层标兵、最美志愿者等典型评比和宣传,充分发挥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用榜样的力量引导群众崇德向善。重点开展一批品牌活动,如围绕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开展慈善义工服务、社区“孝”文化节等活动;围绕“学习新区人”主题,开展“书香家庭”、“阅读节”等活动;围绕“幸福新区人”,开展较大规模的文体类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引导群众养成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理念和方式,促进社会和谐文明。

篇6:文明城市创建总结

2009年8月4日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持续创建文明城市、迎接十四届省运会”活动的实施意见,市教育局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中深入开展加强文明素质教育。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创建文明城市的认识。

为提高创建质量,市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把创建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创建工作措施,成立了以局长姚志平同志为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组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把创建工作责任分解到各有关科室,按照“洁净、有序、文明”的目标,进一步规范了校园创建工作具体细则,要求各地各校做到“校园整洁、教学有序、师生文明”,以良好的行为、文明的举止,迎接省运会的召开,充分展现改革开放以来青少年学生的风采。

二、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为了使创建工作深入人心,各地各学校深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学习园地、校刊校报、黑板报、电子屏等宣传工具,广泛宣传“持续创建文明城市、迎接十四届省运会”的活动要求、目标等,一中、擢英中学利用家长开放日,加大家校联系,深入学生家长中开展以“做文明人,喜迎省运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二中、哲理中学印制了“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市民文明公约”“十不行为规范”,采取以家访为主、邮寄为补的方式,分发到各师生及家长手

1中,在社区、家庭、学校和师生中牢固树立“文明记心中、礼仪迎宾客”的浓厚思想,在校园内外唱响“文明、礼仪”之风。

三、突出创建重点,狠抓校园整治工作。

坚持以“突出重点、综合整治,注重长效、标本兼治”为原则,5月初,市教育局集中力量对城区市直学校校门口交通秩序、校园周边环境、内部设施等有重点的展开整治工作,荔城、城厢区、仙游县教育局对所属城区学校开展了以“改善校园周边秩序、完善校园内部设施、美化校园教学环境”为重点的综合治理工作。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餐饮业的监管力度;清理规范校门口摩的营运秩序,一中、二中增加了校门口的减速带宽度,特别是二中,针对校门口交通情况复杂,放学时安保人员坚持到公路边维持秩序,市实验小学、第二实验小学、仙师附小规范小学生上学、放学“小黄帽路队制”,在临近道路的学校门口,都设置了明显的警示标志,划有人行横道线,开辟有学生过往的“绿色通道”。同时各学校加强校园内部设施建设,以创建“卫生、文明、园林、环保、和谐”的校园为目标,各城区学校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设施设备,美化校园环境。

四、运用各种形式,深入开展创建活动。

各地各学校坚持以学校为平台,以强化校园文化建设为抓手,深入开展各种创建活动,促进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健康持续发展。一是加强师生交通安全管理。在3月份开展的平安校园建设宣传月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和公安机

关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警校共建活动,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二是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活动。各地各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通过开展“争做文明使者、建设文明学校”、“文明礼仪伴我行”等宣誓、签名、签定文明承诺书,组织开展了“排队推动日”和“让座推动日”活动。三是提高师生的环保意识。各地各学校结合“我和我的祖国”系列班级德育活动,深入开展“班班创环保”活动,通过环保宣传、环保活动和环保培训班等各种形式来使中小学师生自觉行动起来,倡导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使用一次性餐盒,拒绝白色污染,一水多用,做环保人,行环保事。经常性的组织学生以“学雷锋活动”形式来控制校园内的环境污染,达到整治校园环境,绿化美化校园,使校园内春有花、夏有青、秋有果、冬有绿,校园的环保情况明显改善。其中一中的“家校联手创环保”图片展、二中“学校是我家”环保主题课件参加省“班班创环保”比赛。

篇7:文明城市创建总结

近年来,灌南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创建文明城市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将创建工作作为党委政府执政为民、服务发展的重要途径,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有效抓手,作为贯彻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作为提升灌南城市形象的宝贵契机。通过创建,灌南的城市形象发生了根本改变,灌南人的文明素质得到了大幅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得到了明显增强,今年8月通过省检查组考核验收,推荐全国文明县城。

一、强化领导,协作联动,建立和完善创建文明城市长效机制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的金字招牌,是对一个地区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真实反映。我县高度重视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将之纳入县委、县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在全县掀起了一轮又一轮创建热潮,形成了上下一心、条块结合、各方联动的良好格局。

一是组织健全,领导有力。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正副指挥的创建领导小组,建立了县四套班子领导分片包区和联系点制度,各责任部门都成立主要

— —

领导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高规格、高效能的“一把手”负责制。

二是细化目标,联动共创。将文明城市创建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创建指标细化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按月、季度、年度进行创建效果考核评价。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各责任部门联席会议,分析研究创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部署下一阶段创建任务,推动创建工作始终有序高效运行。针对创建指标体系互相交叉重复的实际,对涉及多个责任部门的创建指标实行联创联建,促进了创建资源、信息、环境等方面的优化与共享。

三是跟踪问效,督促推进。分条线成立督查组,进行明查暗访,对重点创建项目进行专项督查;强化社会监督和新闻舆论监督,公开创建热线、邮箱,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观察团考察创建工作,新闻媒体开设专栏专题,及时报道创建各项进展情况。建立问责制度,对谁家单位目标没有完成而使整体考核失分的进行责任追究。

二、以人为本,惠民优先,致力把文明城市创建做成造福群众的民心工程

我县把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改善城市形象、提高民生福祉的一个重要契机,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首要任务,按照“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从群

— —

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入手,不断改进和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努力打造水绿相拥、生态宜居、和谐文明的幸福灌南。

一是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按照“60平方公里、30万人口”规划,每年投入近10亿元,大规模实施县城改造工程,近三年来,每年建设各类建筑近100万平方米,县城不断“长高长大”。加大县城路网体系建设,三年来,新铺、改扩建城区道路 公里,铺设城区污水处理管网 8 公里,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即将投入使用。铺设燃气管道9.8公里,小区通燃气率达85%。新区医院、新汽车站等一批公共设施投入或即将投入使用。投入8000多万元,新辟北六塘河地表水源,建成地表水厂并已投入使用。

二是人居环境逐步优化。按照“城在景中,景伴路走”的理念,高标准建设行政集中办公区、人民路、盐河、周口河等20余项景观工程。高标准实施宜居工程,加大新建道路、小区景观绿化力度。三年来,县城区新增绿地面积

180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5平方米

。水绿特色不断得到彰显,居民舒适指数明显提升。建成并相继开放市民文化广场、海西公园、二郎神文化遗迹公园、3D影视城等公共文化娱乐休闲设施,极大满足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 —

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重点解决“住房难、看病难、上学难”的问题。三年共建经济适用房

平方米,廉租房

平方米,解决了

户困难家庭的住房问题。全面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不断提高医疗补助额度,目前已实现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全覆盖。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提高了

。通过四大园区建设,吸引400多家企业入驻,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实施教育现代化创建,投入

亿元,全面完善了中小学、幼儿园的软硬件设施。推进平安灌南建设,连续多年获省平安法制先进县称号,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

三、营造氛围,全民参与,着力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准 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是文明城市的重要指标和显著标志。我县在创建文明城市过程中,始终把提高市民素质贯穿于创建文明城市的整个进程之中,全社会文明水准得到了明显提高。

一是营造浓厚创建氛围。以主题性宣传实践活动为载体,进一步实现市民参与、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开展了“迎世博 讲文明 树新风 满意在灌南”文明礼仪学习实践活动和优质服务竞赛活动。组织开展了创建文明城市知识百题书面竞赛答题及“争进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暨创建文

— —

明城市”知识电视抢答活动。下发了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口号,利用户外广告牌、阅报栏、灯箱、公交车身、标语横幅、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发布,并在宣传栏、橱窗和黑板报等基层宣传文化阵地广泛宣传创建文明城市内容。组织新闻媒体加强创建的新闻宣传,《灌南时讯》、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在重要版面或黄金时段开设文明城市创建专栏,大力宣传报道创建情况,及时总结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并撰写评论,引导社会舆论。县文明办印发《致市民的一封信》,广泛宣传动员。还走进社区、居民小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文明城市创建的积极意义,动员广大居民支持创建、参与创建。

二是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坚持用先进典型引领创建工作,近年来先后推出了王立步、驻杭流动党委等全国典型,刘金保等全省典型。王立步、辛维华被评为江苏省道德模范,邵中国被授予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在中国好人榜评选中,刘金保、洪培业、辛维华、王立洲入选中国好人榜。先进典型示范效应不断放大,在全国、省内外引起热烈反响。组织开展“百场道德模范宣讲”活动。县文明办、县关工委坚持多年,每年确定一个主题,组织编写主题教育宣讲材料,成立宣讲团,组织560多名“五老”志愿者,深入学校、社区、乡村进行主题教育巡回宣讲活

— —

动。组织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全县共创建了市级文明行业6个、文明单位47个、文明乡镇5个、文明村17个、文明社区2个,培育了3个省级文明村和全市唯一的省级文明乡镇标兵,全市唯一的创新案例 “社戏大舞台”入选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经验100例,被评为全省优秀创新案例。

三是着力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全县有志愿者4万多人,全县 所有文明行业、文明单位建立了志愿者队伍。组织开展了“推动科学发展 建设幸福灌南”志愿者主题教育和“生命关爱 文明出行”万人签字广场公益性活动。关爱留守儿童和孤儿,开展“社会妈妈“活动,机关干部主动与孤儿结队。开展慈善周和尊老月活动,广大干群积极向困难人群捐款,并走进敬老院,慰问五保老人,提高老人生活待遇。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大中小学星级心理咨询室建设,星级达标率全市第一,覆盖率100%,建立了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未成年人校外辅导站达到全覆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得到了不断优化。

四、突出重点,创新举措,着力解决影响文明城市创建的薄弱环节和疑难顽症

一是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加大资金项目投入,着力解

— —

决城乡结合部、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环境卫生脏乱差、行路难、如厕难等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新改建城市道路及小街小巷60多条,整治人行道板10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公厕50多座,新建规范摊点群50处,取缔违规马路市场30个,拆除违法建筑和沿街搭建10万平方米,清理各类建筑生活垃圾3万余吨。对主次干道、商业街、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24小时精细保洁。重拳打击城市“牛皮癣”,采取不间断巡查、分片负责的办法,并从源头上打击,顺藤摸瓜,对“牛皮癣”制造者重罚,并移交至公安机关处理。在交通秩序方面,重点整治车辆违章行驶、乱停乱放以及行人交通违规等现象,增加临时停车位100多个。

二是突出重点窗口行业的创建和整改。围绕群众关注的难点、投诉的热点和工作中的顽症问题,在窗口行业和窗口单位深入开展“创文明行业,建满意窗口”竞赛活动,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对窗口行业进行文明礼仪培训。县优化办、创建办对全县重点窗口行业进行明察暗访,发现问题,通报批评,并在媒体上曝光。开展窗口行业满意度测评,通过调查问卷、网上测评等形式,给窗口行业服务排名,有效促进了服务水平的提升。

三是不断创新创建工作举措。2010年建成苏北一流的— —

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并投入使用,将城区划分成块,实行网格化管理。由网格管理员对辖区进行监督,发现情况通过手机信息和拍照传送到数字化城管中心,由中心发出指令,安排专门机构处理。形成了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动态管理服务模式,增强了管理的及时性和针对性,提高了城市管理的水平。针对马路摊点顽疾,以疏导为主,人性化地建立了20多处固定摊点群,推出定点销售车200多个,既解决了困难群众的生计问题,又有效解决了困扰多年的马路市场问题。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通过全县人民的齐心协力,我县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文明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创建文明城市的重大意义,我们有信心在省、市文明办的关心指导下,紧紧围绕创建目标,举全县之力,克难攻坚,拼搏进取,打好这场创建攻坚战,力争跨入文明城市行列。

篇8:开发区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12月8日下午,总公司组织召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推进会,基层12个单位创文负责人及总公司相关处室责任人参加了会议。总公司主抓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纪委书记郝惠香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指示。

总公司文明办副主任孙伟在会上传达了省市创文工作任务,宣读了《郑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考核奖惩办法》、《2014年省会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窗口行业整治工作考评办法》等文件,郝书记就当前创文工作形势进行了分析,通报了近期工作进展情况,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

郝书记要求:一是5个实地考察点严格按照考察标准做好筹备。二是做好车长遵法行车,文明服务培训工作,形成创文工作人人皆知、人人参与、人人达标的局面。三是做好广泛宣传,以动态信息的形式编发快报、简报,及时宣传创文工作的特色和亮点,迅速在全司掀起创文高潮。最后,郝书记强调:一要强化领导,落实责任。二要振奋精神,迎难而上。三要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四要分解任务,责任到人。五要全力以赴,迎接挑战。六要重在落实,再创佳绩。

篇9:创建生态城市建设绿色文明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增强推进生态市建设的责任意识

首先,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要求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务院作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决策部署。衢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充分认识衢州作为钱塘江源头地区在全省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责任,加大生态建设和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努力在生态建设上为全省建设多作贡献。其次,始终把思想统一到实施“三大战略”、?实现“两大目标”上来。近年来,衢州市委、市政府围绕“跻身全国百强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目标,积极推进“工业立市、借力发展、特色竞争”三大战略,将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实施《衢州市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和《衢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努力探索具有本地特色的生态建设之路。我们把生态优势作为最大的特色,扬长避短,以长补短,发挥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互相促进,实现“双赢”。第三,始终把思想统一到“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上来。我们树立保护生态就是造福人民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强化环保意识,体现生态效益。高度重视林业经济,把林业摆在经济的基础地位和生态建设的首要位置,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和绿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项全民性的公益性事业和基础性产业,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等三大效益,使林业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建立生态工业园区、绿色特色农产品基地、林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现代花卉苗木示范园区、绿色无公害林产品基地等,积极打造青山绿水旅游品牌,让老百姓在生态建设中得到更多实惠。

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

衢州市在推进生态市建设过程中,始终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在具体工作中抓好启动点、切入点,全力抓重点、破难点,扎扎实实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步伐。

(一)明确生态市建设总体要求。处理好两对关系、做到三个结合、实现四项目标。要妥善处理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环境治理与社会稳定的两对关系;做到生态市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与建设节约型社会、与新农村建设三个相结合;确保实现完成生态省建设省、市目标责任书和“811”环境污染整治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年度任务;确保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面考核验收;确保全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重点断面和出境水水质达到功能区要求、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达标率达到90%以上;确保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六个一批”工程计划等四项目标。

(二)深化生态市建设工程体系。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作是衢州生态市建设的特色,通过几年的努力,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生态城镇、生态文化六大领域的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生态农业方面。建成了特色、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510个,总面积120万亩,其中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92个;认定了3批共计99个衢州绿色农产品和97个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示范园场,获得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72个,有机食品21个,绿色食品14个,15个农产品获得国家原产地标记保护。开化县成为农业部命名的“全国100个无公害农产品(种植业)生产示范基地县”之一, 开化县、江山市和龙游县进入全省30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行列。生态林业方面。近几年,我们通过大力实施路域绿化、水系绿化、高标准农田林网、村庄绿化、经济林建设等一系列绿化工程,使全市的生态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全市共完成造林更新26.59万亩,建设生态公益林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达到1779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1%的较高水平;全市共新建绿色通道1264公里,建成花卉苗木基地9万亩、省市级绿化示范村96个和工业原料林基地8万亩,建成城市防护林带1000亩,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市建立了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二个省级森林公园和48个自然保护小区,保护面积143.4平方公里。生态工业方面。坚持加快制造业基地建设和创建生态市相结合,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按照“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要求,28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共实施清洁生产项目520个。全市有8条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配套了余热发电项目,合计装机达7.8万千瓦。在造纸、化工行业推广热电联产技术,10个热电联产项目已建成投产,合计装机近21万千瓦。近两年,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每年下降5%。生态旅游方面。衢州人文景观荟萃,自然资源尤其是生态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衢州将生态理念植入旅游发展,发挥钱塘江源头山清水秀优势,坚持“保护优先、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发展生态旅游,对以孔氏南宗家庙、围棋发源地烂柯山等为背景的古城文化景区,以钱江源头、国家森林公园为背景的水系源头生态旅游文化景区,以姑蔑旧地、龙游石窟为背景的姑蔑文化景区,从生态的角度整合提炼、拓展深化,建设集旅游、生态教育、科普宣传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景区。全市旅游区环境达标率达到100%。生态城镇方面。“画好山水画,促进城镇生态化”,确立“盆景式城市”的特色理念,致力于做精、做美、做特城市。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中,利用江、湖、山、林等生态资源,把城市定位为生态园林城市,生态理念已融入城市规划与建设。全面开展“五城联创”活动,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称号。全市已有100多个乡镇完成了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建成市级生态示范乡镇68个,省级生态示范乡镇4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09个。生态文化方面。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挖掘衢州丰富的生态文化内涵,加快文化名市建设。编制孔子、棋子“两子”文化发展纲要,大力弘扬南孔文化中正确处理人与大自然关系的精神,提高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推出了“农家乐文化大篷车”、“国际孔子文化节”等大型活动,创作了一批反映生态衢州建设主题的文艺作品,充分展示了衢州的生态文化建设成果。

(三)完成生态市建设预期目标。经过几年的努力,衢州市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完成了预期目标。一是生态示范区建设通过了国家级验收。2006年衢州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的12项基本条件和26项指标全部达到一类标准;各县(市、区)都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考核验收,实现了全市“一片绿”。二是污染防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升。目前,衢州市、县(市、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部启动,衢州市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全市建成了27座乡镇垃圾中转站,近900个村开展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农村垃圾收集处理率达到了50.2%。三是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衢州市先后关闭了1.24万只竹料腌塘和41家土法造纸企业、完成了12家氨氮重点企业的治理、淘汰了小化工企业60多家、拆除水泥机立窑90多条、关闭小矿山170多个、小石灰窑520多个、实施了150多个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废弃物综合治理工程。

加强领导明确措施有效保障生态市建设顺利进行

衢州市委、市政府切实把生态市建设作为事关衢州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生态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形成合力。市委、市政府对生态市建设高度重视,把它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每年都确定“建设一批生态示范乡(镇)村,培育一批清洁生产(绿色)企业,打响一批绿色品牌,营造一批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绿色单位,实施一批生态建设项目,治理一批污染源”的生态建设“六个一批”工程。同时,将任务以责任书的形式分解到各县(市、区)和有关部门,再由各县(市、区)分解到基层,形成了各负其责、协同配合、统一完整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责任机制,使各项任务分解到位、落到实处。

(二)编制规划,确立项目,认真实施。生态市建设的基础是林业。近年来,衢州市完成了城区森林生态体系建设规划、城市生态景观林建设工程规划、千里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新农村建设村庄绿化规划、100个生态示范乡镇建设规划,建立兴林富民示范村100个,森林生态保护示范村100个,绿化示范村100个等,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林业生态建设规划体系。一方面,充分利用全省“五大百亿”工程、“生态省建设十大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等载体,整合资源,突出项目的生态含量,编制、推荐项目,做到储备一批、实施一批、申报一批。另一方面,认真实施林业生态建设工程。一是实施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全市建成省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00万亩,二是实施针叶林阔叶化改造工程。全市完成100万亩。三是建设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全市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0公里。

(三)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衢州市在生态市创建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示范区带动作用,努力培育一批绿色单位和生态示范乡镇和村。几年来,通过宣传发动、自主申报、强化指导、积极扶持、严格考核、表彰奖励等创建程序,全市有74家企业获省级“绿色企业”称号;建成90个省级“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绿色家庭”;创建省市级生态乡镇69个,市级生态示范村125个。

(四)创新思路,制定政策,完善机制。衢州市在浙江省率先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市建设的意见》、《关于生态建设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三农”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建设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步伐。在激励机制上,对获得国家、省、市绿色食品证书、绿色单位称号的单位进行奖励;对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标准体系和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给予财政补贴;对实行清洁生产和通过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给予财政补助,对综合利用工业废物的企业落实退税政策。在投入机制上,按照政府宏观调控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思路,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多方投资。在监督机制上,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执法监督管理,充分发挥人大、政协监督和新闻媒体、社会各界的舆论监督作用。在群众参与机制上,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引导社会各界主动参与生态市建设,对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在工作经费保障上,每年安排财政专项资金用于生态示范区建设的奖励、补助、规划、宣传、调研等。

(五)强化宣传,全面发动,营造氛围。生态建设涉及面广,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衢州市为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提出了建设“浙江绿源”的口号。通过邀请国家、省生态专家开办生态建设知识讲座和环保课。利用报纸、电视、电台开辟了宣传专栏,举办生态摄影比赛,制作宣传光碟,汇编生态建设文献,举办 “中国(衢州)生态与经济双赢论坛”,在高速公路、国省道沿线设立宣传牌,开通“浙江绿源-衢州生态市建设网站”等形式,扩大衢州创建生态市建设的影响,展示了衢州良好生态形象,打响了衢州生态品牌。

篇10: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学校领导充分认识到创文明城市工作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因此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并把这项工作摆上了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德育副校长和大队辅导员为副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组员的“创建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及时传达和学习上级有关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文件和会议精神,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性强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要求各个部门及相关人员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做到有的放矢,注重细节,对照创建指标,逐项落实创建项目,确保达标。

二、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创建文明城市宣传氛围

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但仅靠领导重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全校师生真正发动起来,形成全面动员、全民动手的态势,营造良好的氛围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顺利实施,学校利用升旗仪式、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园广播、校园标语、宣传橱窗,班级墙报等宣传形式,让广大师生能充分认识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并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来,同时又把这些知识带入家庭、社区,影响他人。

少先队大队部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文明礼仪宣传教育为主线,精心设计活动载体,认真开展了“知荣辱,树新风,我行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等道德实践活动,着力实施了学校向广大市民发出倡议,“千名学生净街道”、“千封倡仪进家庭”、“千户家庭树新风”的“三千工程”,紧紧抓住学校、家庭、社区三大环节,以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实现“学校、社区、家庭互动”为目标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模式,推动了思想道德教育向纵深发展

三、全面落实施活动方案,关注工作细节

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以来,学校以实施方案为抓手,关注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把每一项工作都落实到位。

(1)在全体教师会上,进行创建全省文明城市工作的教育及宣传。

(2)在全校开展“四个一”活动。即学校出一期宣传栏、挂一条宣传横幅,班级办一期黑板报、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

篇11:创建文明城市总结

一、以提高群众精神文明素质为目标,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贯穿到公民思想道德建设之中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今年,龙岗里社区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社区党工委组织干部职工对十八届四中全会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学习8次,组织党工委中心组成员集中学习4次,共累计记学习笔记20余万字,同时通过播放专题片等形式组织党员、居民集中学习以及个人自学等分散学习的方式,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先后教育居民累计300余人次,切实做到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二)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按照中央及省、市、区精神文明建设有关文件精神,社区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始终贯穿于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和宗旨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和服务意思,增强干事的积极性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主动性。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机关精神;倡导一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在清明、端午等传统节日期间,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今年,社区市民学校积极举办了“公民思想道德知识”讲座及“道德讲堂”活动,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高广大干部、职工、学生、居民和个体户的整体素质。通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未成年人文明培育等活动,从细小处入手,强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号召居民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确立人生,并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积极开展了主题为“学会自我保护,健康快乐成长”的法制教育讲座,做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同时教育他们从小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共铸诚信,从自己做起,从点滴做起,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好公民。

二、不断加强宣传,强化监管,倡导文明,努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一)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服务,营造文明优美的生活环境。为了给居民营造一个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生活工作环境,我社区把城市管理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今年,社区积极发挥党工委在各项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居民文体活动与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一是不断抓好了环境卫生治理和植树绿化工作,上半年共组织7次大型志愿者队伍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四月份组织绿化队和志愿者队伍利用两周时间,对辖区绿化带、草坪进行修整,并开展补种认养树木活动;二是充分利用社区宣传栏、橱窗、展板、黑板报、发放资料、上门宣传等多种形式对社区文化建设、法律法规、党建、科普、青少年心理健康、老年常见病的危害及预防和科技文化等知识进行定期宣传,半年来书写更换黑板报共16期56版次。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知识和文化体育等方面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不断提高了社区居民综合素质。

(二)扎实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活动。为探索公民道德建设有效途径,用身边人、身边事来教育引导身边人,努力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社会风尚,自5月起,龙岗里社区开展了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活动,由居民群众自荐、自选、自评,最后由社区评比。本次共评出4名,其家庭美德三名,分别由刘兰花、李忠菊、杨发章获得。个人品德1名,由张朝辉获得。通过开展“善行义举”评选活动,选好真典型,传好正能量,龙岗里社区形成了尊重道德模范、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风尚。

三、“以人为本”开展真情服务,不断搞好志愿者服务活动,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一是在寒假中组织青少年进行社会公益活动及环保小卫士活动,向社区居民宣传文明礼貌用语、市民公约,清理白色垃圾、拣烟头、打扫环境卫生及社区工作者“一日岗位”体验活动,积极开展低碳生活宣传,倡导节约能源从我开始,积极开展学雷锋、献爱心、感恩父母活动,帮父母做家事、为孤寡老人送温暖,我们还举办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青少年科普宣传展板活动、“安全伴我行”交通知识讲座,并多次带领孩子参加社区举办的青少年心理健康讲座和培训,让学生们树立了心理健康意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挫折的适能力及社会生活能力。这些活动的开展,倡导了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二是开办老年人维权咨询服务,认真做好老年人的来信来访工作,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使老年人的社会矛盾及时处理在萌芽状态。社区还成立了老年人送时服务志愿者队伍,为孤寡老人和老弱病残老人进行送时服务,解决了老年人实际困难。在春节前为24户困难家庭送去棉衣、大米、糖果等生活物品;为6户困难老党员送去了鸡蛋、清油、被子等慰问品,并进行了春节前的送春联和秧歌大拜年活动。在“助残日”、“端午节”等节日进行了帮困、助残、走访慰问活动,促进了社区居民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发扬志愿者奉献精神,为创建和谐社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社区开展为80岁以上老人庆生“零距离”送祝福活动。在80岁以上的老人过生日之际,社区特意准备了鲜花和鸡蛋为老人贺寿,为老人送去祝福。通过组织开展送祝福活动,把温暖关怀送给更多的老人,让他们感到政府对老人的关爱。

四、繁荣社区文化,促进社区精神文明大发展

积极利用社区文化广场,组织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节庆文化娱乐活动。在春节前,组织辖区书法名家、书画爱好者为困难家庭、残疾人、居民书写赠送春联200份,开展了“迎新春,大拜年”活动,春节期间组织秧歌队参加了大拜年活动,并向辖区单位和烈军属家庭进行拜年,为居民朋友送去了新春祝福和节日的问候取得了居民的好评;在“三八健步走”和“五四”节期间搞了不同的趣味活动;结合文艺进社区之机,组织举办了“百姓大舞台”文艺汇演。

上一篇:某某公司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制度下一篇:医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