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民的特征

2024-05-12

新型农民的特征(通用8篇)

篇1:新型农民的特征

关于培育新型农民的思考

阅读次数:341作者:施关正 字体:【大 中 小】

〔内容摘要〕 文章阐述了培育新型农民的重要性,分析了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与新型农民培育现状,针对新型农民培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关 键 词〕 新型农民 培育 对策建议

〔作者简介〕 六盘水市农业委员会

新型农民就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就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只有培育新型农民,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各项目标才能实现。农民知识化进程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决定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实现。正因为如此,温家宝总理曾明确指出,我国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根本在于提高农民素质。

一、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与新型农民培育现状

(一)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

根据六盘水市第二次农业普查,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劳动力资源总量为130.71万人。其中,男劳动力68.88万人,占52.70%;女劳动力61.83万人,占47.30%。农村劳动力资源中,20岁以下20.15万人,占15.42%;21-30岁27.53万人,占21.06%;31-40岁33.97万人,占25.99%;41-50岁22.04万人,占16.86%;51岁以上27.02万人,占20.67%。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19.16万人,占14.66%;小学文化程度60万人,占45.90%;初中文化程度44.78万人,占34.26%;高中文化程度5.61万人,占4.29%;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1.16万人,占0.89%。以上数据表明,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严重偏低,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小学及以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达到了79.16万人,占60.57%,与“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现代新型农民的要求相差甚远,而现阶段正是我市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整体素质偏低的农村劳动力状况已成为制约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新型农民培育情况

近年来六盘水市主要开展了以“阳光工程”为主的农村新型农民培育,以2009年为例。2009年全市共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示范性技能培训88期,培训人数为10578人,其中培训女性农民3160人,涉及的专业有马铃薯、茶叶、蔬菜、中药材、沼气建设、农产品加工、餐饮服务、宾馆服务、商场服务、农村建筑工匠、计算机、机动车驾驶等十多个工种;完成引导性培训30880人;共开展农民实用技术培训432310人。通过开展农村新型农民培育,对提高六盘水市农村劳动力素质、加快六盘水市新农村建设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新型农民培育的主要做法

一是围绕农业农村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培训,主要是配合农机购置补贴、动物疫病防控、沼气工程、农村危房改造等工程项目的实施展开培训。二是围绕农民合作社发展开展培训,重点培养善经营、会管理、懂技术,有奉献精神,能带领农民合作致富的合作社经营管理人才,以及能当家、善管理的合作社理财能手。三是开展农民创业和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培训,以外出务工返乡青年、种养大户、农机大户、合作社高级管理人员和有志于在农村创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对象,以创业理念、创业技巧、创业政策、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发展等为主要内容,加快培养一大批农村创业人和农业种养大户。以村支两委负责人、大学生村官、优秀农村实用人才为对象,加快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提高其支撑当地经

济发展、辐射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四是围绕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开展培训,面向返乡农民工,围绕城镇就业市场和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农业农民新兴岗位,以就业技能为重点,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培训工作,促进返乡农民工多渠道、多形式就业创业。

二、存在的问题

1、培训的范围还需扩大,宣传、资金扶持力度还需加强。一方面,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宣传力度不够,不少农民对转移培训和招工的信息知之甚少;另一方面,在现有的培训扶持政策标准下,有些贫困农民尚无能力参加培训基地的培训,尤其是一些高技能性工种的培训,政府必须加大培训资金、设备等各方面的投入。

2、培训的资源比较欠缺,培训的方法有待创新。目前开展农民转移培训主要还是依托现有的职业技校、各类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完全针对农民的培训基地较少。不少培训基地基础设备还不齐全,师资力量还不够强。另外,由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时间还不长,缺乏教学培训经验和成熟的培训教材,加上农民的素质普遍还较低,水平差异较大,这也给培训带来了较大的难度。

3、培训时间较短,培训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多还停留在短期的培训层面。由于培训时间较短,这种培训更适合劳动技能含量低的工种。而有相当一些技能型工种,除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培训外,还需较长的时间进行操作技能的培训。

4、转移培训就业缺乏后续的跟踪服务。农民在整个转移、培训、就业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在第一次转移就业过程中,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就业的稳定性往往较低,对于这类再推介就业问题,以及培训和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帮助解决工作都做得较少。

5、培训深度不够,心理疏导、二次培训有待纳入培训议程。现有的培训,无论时间的安排上还是内容的设置方面都比较简单,目的性也比较明缺,满足企业的需求。专业技能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民转移就业的问题,但是要想让农民真正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促进城乡一体化,仅有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认知改造、心理疏导、法制教育等等都应该纳入到培训的议程中来。另外,简单的技能往往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如何从提高农民就业竞争力入手,开展二次培训、多次培训也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三、对策建议

1、把新型农民的培育当成一项科学化、系统化、长期化的工程来抓。认真组织调查研究,认真听取农民意见,注意决策的科学性。规范教育培训内容和方式,注意总结工作经验,并使其系统化、制度化和长期化。

2、整合社会各类培训资源,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体系。一是各级政府应当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认识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二是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形成中小学文化教育和成人职业教育并行的农村教育体系,逐步扩大农村职业高中的数量和规模,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稳步有序发展,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需要。三是优化培训资源配置,采取公开招标的办法,认定一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进行重点建设和扶持,充分发挥它们的示范带动效应和培训主力军作用。四是引导和鼓励培训机构与劳动输出(派遣)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培训与输出(派遣)良性互动。五是充分发挥中小城市高中等职业学校的作用,调动它们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建立经费筹措和保障机制。逐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各级财政都要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农民培训经费的补贴;同时制定灵活政策,按照投入与收益对等的原则,允许民间资本进入农民培训市场;对于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可采取实现培训经费由政府、用人单位和农民个人共同负担的措施。建议设立类似福利事业的新农村建设农民教育资金,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并安排专门的部门和专职人员管理资金。建立完善的约束、保障机制,做到专款专用,责任到人。

4、创建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服务新机制。一是必须健全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组织管理机构,统筹规划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职业介绍机构。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安全保障等在内的社会化就业服务机制,确保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得到安置就业。三是要加强对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跟踪服务和管理。四是切实加强农民的心理教育。在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民面临着各种困惑和迷茫,因此,必须加强对农民择业心理的疏导和调适,帮助农民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城市化、市场化、工业化进程。

5、完善评估体系。培育新型农民属于软件建设,短期内不可能产生明显效果。这可能导致某些政府官员不够重视,如搞形式主义,或者不能善始善终等。如此以来,就会使培育新农民的质量大打折扣,进而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把这项育人工程负责任、高质量地推行下去,一方面要教育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另一方面要对提高农民素质效果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主要评估内容是一定时期内农民各个方面的素质提高到了何种程度。同时,要把提高农民素质的评估结果和官员的政绩考核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村各级干部牢固地树立素质意识,把培育新农民作为新农村建设中一件大事来抓,而且抓出成效。

篇2:新型农民的特征

培育新型农民的经验借鉴

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内外改善农村人力资本的`经验与做法,对江苏新型农民的培育具有有益的借鉴作用.

作 者:周春芳 高珊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刊 名:江苏农村经济英文刊名:JIANGSU RURAL ECONOMY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

篇3:新型农民的特征

关键词:农民,心理行为特征,新型农民培训,策略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体是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关乎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现在和未来[1]。勿庸置疑,农民培训是现阶段提高农民素质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农民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在学习中体现出其特殊的心理行为特征。因此,农民培训必须以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为立足点,构建独立灵活的新型农民培训,为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1 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分析

1.1 实用功利性

一般而言,人的学习行为是根据个人的需求、问题、感觉与希望,为实现某个目标所采用的一系列问题解决行为,是一种主动选择的行为。它带有一定的目的性,可以是提高修养、掌握技术、拓展世面,也可以是满足欲望、打发时间等。但是对于农民这样一类群体,他们的学习行为发生则带有特别明显的实用功利性[2]。农民的学习行为通常是迫于一定的生活和社会压力,其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生活条件、处理实际问题、解决政策疑惑等。他们学习就是为了切实带给他们看得见、用得上的好处,这样的学习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学习效果通常在生活中可以很快得到验证。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民对于能够取得技能资格证书的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的积极性最高,实用技术培训次之,政策法规培训较低。同时对于某些新技术的学习,农民通常会考虑成本、劳动力投入、产出、产值等多个环节。增产效果明显但是成本高的,他们普遍不感兴趣;增产效果明显但是费工费力,他们同样不会接受。

1.2 经验指导性

农民所掌握的农业生产和畜牧养殖技术,甚至一些生活技能大多是经过世代积累并流传完善的经验积累体。这些技能都是因一定的科学性而存在,但是对于农民而言,他们无法用科学的理论去解释和理解这些技能,只能作为一种实践证明的经验教训,影响指导着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学术界一致认为经验在学习中的作用具有双重性。经验既是学习的助力又是学习的阻力,即它虽然是学习的重要资源,引发学习的兴趣,但它也会造成偏见或先入为主的看法,对学习产生负面影响。农民正是这样一类典型群体,掌握了大量的经验,指导着日常生活,对以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影响。他们喜欢按照常规经验办事,经验中没有的,没见过的就不相信,即使听专家讲过、书本上看过也很难下决心。反之,他们看到别人,尤其是自己采用某种技术获得成功后,他们会坚定的继续采用这项技术并长期不变。

1.3 效率低下性

目前,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仍然落后,农民的基本素质普遍偏低,接受过的教育程度低下,记忆能力、接受能力、自学能力、应用能力等一系列学习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衰退。每天大量的体力劳动会让他们产生疲劳感,身心疲惫不仅会有碍学习效率,更会消弱学习的积极性。这些都直接影响着农民学习的效果。同时,农村的学习环境相对于城市来讲,具有很大的干扰因素,诸如生计、农活、家务、赌博风气等,通常在农民生活中很难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培训中很少有农民会认真记录,对于理论实际、语言通俗的知识点印象深刻,对于充满学术语言的培训容易厌倦,甚至会加以抵制。

1.4 保守学习性

尽管近年来因为国家的一些优惠政策,农民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但就总体而言,我国大多数农民的收入消费水平还处在较低的层次上。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 919元,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 109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例高达3.23∶1。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13 471元,农村居民为4 382元,城市是农村的3.07倍。可以看出,尽管农民逐年增收,但是城乡差距依然明显,农民消费增长乏力仍然难以改变。随着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开支越来越大,农民除了日常必须开销外,通常增加预期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农民普遍不愿意自己掏钱去学习,特别是当前变相推销农药、化肥和饲料的农民培训比比皆是,导致农民对于许多农民培训持怀疑态度,不愿意浪费时间和精力,甚至产生抵触心理。

2 针对农民学习中心理行为特征的新型农民培训策略

鉴于农民在学习中的上述特征,科学地开展新型农民培训工作势在必行。科学地分析农民在学习中的心理行为特征,可以有的放矢地组织和进行新型农民培训,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更可以为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智力支持。笔者认为,在新型农民培训中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2.1 按需而授,注重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农民在学习中的实用功利性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有明显目的的去选择学习。因此,新型农民培训必须要以农村发展需要和农民需求为前提,科学地分析农业、农村、农民现状,分类选择不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如针对农民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种养技术、劳务技能普遍低下等实际,应重点贯彻“农业技术培训与产业相结合,劳动技能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方针,开展技能培训。针对当年流行性病虫灾害、农村普遍性法律案件等密切关系到农民致富和农村发展的问题,进行相关内容的专题培训,切实保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等。

2.2 摸底调研,确保培训安排的科学性

全面掌握当地农业、农村、农民的具体情况,是开展培训工作的基础。主管部门必须掌握当地主导产业主要生产环节、农民外出务工的趋势和相关订单、当地培训师资场地以及培训资金等详细情况,综合制定灵活的农民培训计划。在培训时间安排上,除劳务技能培训以外的农民培训,应该选择在农闲或农忙中适时适地的短期技术培训与指导,使农民当场就能实际操作和应用,学了就会,会了就用,用了就见效[3]。在培训地点的选择上,尽可能让培训指导走进现场,使培训更为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在培训师资的选择上,劳务技能培训应该选择有一定师资力量专业职业技能学校的中长期培训为主。实用技术培训的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当地或者某个领域范围内的知名学者以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也可以选择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养殖大王”、“种植大户”、“经纪能人”等乡土人才。这些人不但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具备与农民沟通交流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农民对知识的接受和学习氛围。培训对象的选择上,则应以乡、村干部,种养大户、致富能人为主,他们是农村致富的骨干力量,学习和接受能力较强,思想理念较为先进,首先使他们掌握一些科学技术,提高生产经营能力,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对于农村全面致富能起到很好的辐射推动作用。

2.3 创新形式,提高培训效果的高效性

农民培训是一项务实和创新并举的工作,培训内容要务实,形式则需要创新。围绕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是提高农民培训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讲座与交流、观摩与实践、培训与订单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总结吸取各地优秀农民培训经验,编写农民易接受的顺口溜、技术要点、明白纸等通俗载体,适当引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开发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作长期定时的科教宣传板块[4]。同时,农民培训在教学上必须注意控制适度的内容量,把握适当的知识深度,筛选实用的内容信息,有效地将教学内容与农民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产实践结合起来,以增加培训效果,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4 建立基地,增强培训示范的样板性

培训基地的建设能够直接迎合农民直观现实的心理,对培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当前大多数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较低,对一些技术问题的评价和结论往往是急功近利,他们看到技术确实有效时才肯采用,对任何技术都要亲自“实践”检验才肯相信。因此,在培训过程中,要分产业、分行业、分区域建立培训基地,配套基础设施,规范培训流程,完善培训制度,与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种养小区、产业基地建设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示范样板作用,带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使培训基地成为农民群众学习技术的阵地、开展培训的课堂、学用科技的平台。

2.5 统筹规范,加强培训管理的统一性

农民作为一群朴实善良的群体,内心也渴望自身知识和技术的提高。但是当前大多数农民培训涉及部门单位较多,管理较为分散,农民培训工作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农民培训工作必须形成由政府统筹,特定部门牵头,农业、财政、劳动、教育、科技等相关部门共同合作参与的综合服务体制,并设立专门办公室,统一规划、集中管理、有效整合资金、师资、场地、教材等培训资源,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培训资源整合和工作统一,使农民培训的效益达到最大化[5]。并适时引入市场机制,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民办培训机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参与到农民培训工作中来,壮大农民培训队伍。这样统一化的培训管理,明确了培训任务和计划,促进了各部门分工协作,保障了农民培训的经费来源,从而彻底改变现阶段各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内容重复、场次频繁、效果低下的农民培训现状,同时也可以杜绝个别单位、企业打着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培训的幌子变相收费和推销产品的行为发生,提高农民对培训的信任度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彭玉林.区域新型农民教育培训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0(8):33-35.

[2]郭琛,胡胜德.基于农民工消费心理行为特征的消费信贷需求研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9(31):33.

[3]朱建红,庞海艳,孙艳丽.农民教育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24):395-396.

[4]韩新宝,范在源,张楠.新型农民合作组织教育培训体系构建研究——基于韩日农民教育的分析[J].世界农业,2011(2):79-82,86.

篇4:新型农民的特征

1.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势在必行

新型农民培训顺应形势,在农村大力推广专业知识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以提高农民素质,同时,新型农民培训也是推进我国农业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目前,我国存在着劳动者的素质普遍较低、技能型人才紧缺的现象。相同的土地面积,不同的种植技术,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益。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农村多数家庭由于不懂得先进的种植技术,玉米产量较低;有的农户养殖技术懂得甚少,养殖难以形成规模;有的外出务工人员素质偏低,不注意安全生产,事故时有发生。只有接受专业的、正规的培训,才能做好相关领域的工作,保证农业生产的高质量、高品质、高效益,让农民早日过上小康生活。

2.走“科教兴国、人才强国”之路,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

把巨大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提升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是实现农业技术全面普及和推广的重要举措。农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灵活择业、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建设先进文化、构建和谐文明社会等方面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进一步转变我国农民教育的办学思路,明确目标,采取强有力措施,面向市场经济和劳动就业需求,最大程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终身学习的需要办学,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我国的农民素质教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任。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在稳定中专、开办大专教学的基础上,探索出新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和方法,紧紧把握时代脉搏,针对农民的需求进行授课,极大地调动农民学习新知识、新技术的积极性。

3.大力发展农民素质教育,顺应社会发展要求

大力发展农民素质教育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远影响,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素质教育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战略重点的准确定位,表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对新型农民的需求空前迫切,素质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大力发展农业教育最关键的是要进一步转变办学思想,面向现代社会的实际需要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事业。

4.全面提高科技文化素质,关键要重视农民职业教育

篇5:关于培育新型女农民的思考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培育新型女农民的重要意义

1、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低、劳动收益不高的直接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能经营、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全国4.9亿农村劳动力中,80%以上的都是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还有7.5%是文盲和半文盲,农村劳动力的60%以上是妇女劳动力,她们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妇女受教育情况还远远低于以上指标,严峻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可以说,如果不努力提高妇女的整体素质,不能让妇女的文化知识、科技水平、管理能力等有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建设新农村只能是一句空话。

2、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实践表明,提高妇女素质,是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迫切需要,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3、是推进男女平等进程的重要机遇。农村妇女受社会、家庭及自身的各种因素制约,其发展滞后于男性,造成了农村男女发展的不平衡。新农村建设对妇女来说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只有提高妇女整体素质,才能把握这个机遇,在投身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村妇女自身发展,实现男女平等。

二、立足实际,准确把握培育新型女农民的存在问题

实践中,我们感到妇女的教育培训,存在“四不”问题:

1、培训比例不高。在我市外出务工妇女中,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人数不超过20%,而留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妇女,参加过正式技能培训的比例则更低。

3、培训质量不行。在乡镇,大部分妇女参加的技能培训多是应需、应时培训,因受到培训设备、资金、师资的影响,只能是初浅的入门培训、单一的技能培训,没有技能鉴定和资格证书,缺乏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

4、培训机制不全。由于缺乏培训的基础条件和资源、农村妇女技能培训多是短期行为,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更缺少长效的激励机制。这一些问题都影响到妇女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创新思路,努力实现农村妇女素质的新突破

妇联组织如何找准提高农村妇女素质的着力点,如何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及长效性。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开拓思路、寻求新径,即明确一个标准、抓好两大重点、寻求三个突破。

(一)明确新型女农民的标准

新型女农民的标准是“思想观念新、文明诚信好、致富技能高、经营能力强”。要按照全国妇联提出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要求,增加观念新、讲文明、重参与。

(二)抓好基地建设和妇女培训两大工作重点

首先,整合资源,抓好基地建设。通过“四个一”来发展妇女技能培训基地:一是呼吁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建立一批,为广大的农村妇女参加正规技能培训提供保障。二是依托各类学校及企业建立一批,充分发挥各类教育和企业的培训资源优势,到乡镇建立技能培训点,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定向培训、岗前培训。三是动员各级妇联自建一批,各级妇联应在发展、壮大现有妇联技能培训基地的基础上,使其规范化,能够成为“阳关工程”定点培训基地,增强为妇女培训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借助各种条件,再发展一批。四是联系民间力量建立一批,要加强与女农民企业家、女能手、女经纪人和返乡务工妇女的联系,建立各类就业技能培训基地、致富项目示范推广基地、创业培训实践基地。

其次,围绕妇女需要,切实抓好培训。农村妇女数量的庞大、分布的广泛和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满足培育新型女农民需求的方式和手段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开展,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三个原则:

一是坚持实用原则,培训内容要与妇女需求结合。要开展调研,明确妇女的培训需求,开展分类培训、分层培训,提高妇女培训的参与度。重点开展六类培训,一是开展创业培训,引导妇女发展壮大,提升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开展务工技能培训,促进妇女转移就业;三是开展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增强妇女发展现代农业的本领;四是开展营销知识培训,帮助妇女掌握现代营销知识和技能,特别是增强网上销售的能力;五是开展基层妇联

干部培训,让她们更好地发挥“双带”的作用。六是开展文明教育培训,新型女农民不仅要有新技能,更要有新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这样妇女才能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更好地发挥作用。

二是坚持实际原则,培训形式要与妇女实际情况结合。一要重心下移、服务妇女。培训地点应设在乡村,方便妇女参加培训,降低培训成本。二要把课堂讲授与田头指导相结合,把抽象的理论变为具体的技术,使妇女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切实提高培训的实效。三要培育典型、示范引导,长期以来,农村妇女有很强的从众心理,更容易相信身边人、身边事,用妇女身边的典型来教育妇女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来向广大妇女宣传创业典型、致富典型,通过典型户的示范带动,变“要妇女学”为“妇女要学”,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自觉性、主动性。

三是坚持实效原则,培训目的要与创业增收相结合。通过开展定单培训、定向培训、致富项目培训及农业新技术培训等,使妇女培训后能直接受益。我们要确立转移也是培训的理念,继续深化劳动力转移工作。一方面,进城务工的妇女通过劳务实践,经历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熏陶,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会了各种实用技术,具备了在城市创业定居的条件,同时也可带动更多的人外出务工;另一方面,一部分务工妇女还学到了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掌握了技术,积累了资金,并返乡创办经济实体,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范文网

(三)开拓思路寻求三个突破

1、培训要与发证同步。妇联在开展妇女技能培训的过程中,要加强与农业、劳动、教育等有关部门联合,按照部门要求开展规范培训,使妇女培训后能够达到相关技能标准,拿到社会认可的技能培训证书,增强学员的社会竞争力,也增强妇联培训的吸引力,在此基础上,建立职能部门定点培训基地,不断增强妇联培训的综合实力。

2、培

训要与支农、惠农政策靠拢。目前,各级党委、政府出台实施了各类农民教育的项目、工程和计划,妇联组织要积极了解政策内容,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好妇女的教育培训,促进妇女教育培训工作的全面展开。譬如,我省开展的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我们要积极对接,为农村妇女提高素质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

3、培训要与城市资源对接。农村各类资源不足,我们要采取“内引外培”的形式积极寻求与城市资源的对接。在内引方面,要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各类企业加强联系与合作,引进人才、技术和项目,开展妇女的教育培训,同时,有重点的组织妇女参加外出培训,如:科技项目培训、实用技能培训等,带动更多的妇女提高技能和收入。

(四)具体措施

1、加强各项考核、奖励制度。首先,妇联组织要加强培育新型女农民工作的重视,建立目标考核体系,明确培训任务和要求,加强督促检查,确保任务到村、目标到人。其次,要建立培育新型女农民的激励机制,建议争取一部分专门用于培育新型女农民的专项经费,用于乡、村的妇女培训基地建设和奖励。

篇6:一个80后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

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山办事处蒿口村的土地上,有2200多栋温室大棚,它们一栋连着一栋,绵延数里,仿佛海面上不停翻滚的波浪,煞是壮观。而这些温室大棚内,更是草莓飘香,瓜果茂盛,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你也许不会想到,这片占地多亩的温室大棚,全都是由“80后”职业农民王松一手建起来的。

4月22日,在蒿口村的草莓大棚里,记者见到了正忙着套种西甜瓜的王松。这名“80后”的新型职业农民阳光帅气,热情健谈。

“我能有今天,可多亏了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回忆起创业的经历,王松说,“培训让我懂得做农业创业也要进行风险评估,同时鼓励我大胆地去做想做的事。我觉得农业发展潜力巨大,自己应该在农业上有所作为。”

27岁的王松是土生土长的蒿口村村民,当过兵,贩过菜,打过工,,他参加了由武汉市东西湖区农广校组织的阳光工程培训,由此萌生了创业的念头。,15天的系统创业培训更是激发了他的创业热情,他走上了创业之路。

“我长在农村,对这里有感情,我创业,那就一定要带着农民一起干。我做规模经营,必须要有农民的支持,尽管难,我也要试一试。”与很多人不同的是,王松创业建大棚基地,首先考虑的是把散户农民组织起来,教他们技术,让他们致富。20,他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承包流转了农民的52亩土地,投资修建温室大棚,并且雇佣农民到大棚里打工学技术,每月支付1800元的工资。一旦大棚蔬果丰收,农民还能按照一定的比例拿到分红。王松创业第一年,农民们看到了发展的前景,主动要求流转土地,到王松的基地里打工学技术,大棚的面积逐渐扩大到了现在的2000多亩。为了更好地传授技术、管理大棚、销售产品,基地内的180户农民都加入了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户均年收入达10万元。

作为“80后”,王松坦言,与父辈相比,自己在种地经验上不如他们,但自己敢闯敢做,有想法有激情,更为重要的是,自己还有一支专业科技团队的长期支持,这支队伍不光有他基地内聘请的18名技术人员,更有他在创业培训时结识的专家和教授。他说,正是背后的这支科技团队保证了蔬果的质量和产量,即使在去年面临风灾所造成的巨大损失几近放弃时,他也能有勇气坚持继续创业。“与其给我创业的扶持政策和资金,不如给我一支专业的科技指导团队,只要专家在,我创业肯定会成功。”他感慨道。

一直看着王松创业的东西湖区农广校校长刘志告诉记者,尽管阳光工程创业培训的课程只有短短的15天,但是,课堂授课虽然结束了,后续的指导和服务却才开始,培训的老师们会经常下乡指导、跟踪服务,并为创业学员牵线搭桥聘请外地专家。两年来,他几乎每周都要到王松的大棚内来看看,同时为学生加油鼓劲。据了解,自去年9月起,东西湖区的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已培训创业农民500人。

记者采访了解到,王松所在的蒿口村也正是丹江口库区移民村,而他所雇佣的180户农民,有70%的都来自于丹江口。王松的创业,也让这些移民们重新找到了归属感。51岁的张满连年来到蒿口村,分到了9亩地,全部流转给了王松,从来没有种过草莓的她如今在大棚里打工,成了种草莓的好手。“到了这里,有活干有地种,效益好,虽然离开了家乡,但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张满连说,去年,她年收入近6万元。

如今,依靠科技、依靠专家指导,带领农民致富的王松取得了创业的初步成功。目前,2200个大棚种植的蔬果基本不愁卖,远销上海、北京等地,去年每个大棚的效益都在25000元钱左右,短短两年时间,他已经收回成本,开始盈利。

今年,王松还特地开辟了12亩试验田,专门引进试验各地先进的种植技术。同时,他正准备扩大种植面积,鼓励那些技术成熟的农民独立承包他的温室大棚,并与他签订合同,让他们由打工农民成为能够独立创业的职业农民。

“你一个人富,那不是真的富;你自己干的好,也不是真的好。村里的职业农民多了,大棚种的好了,东西才会越卖越好,我的创业才会越来越成功。”王松说,“现在愿意种地的年轻人太少了,只有让农民先富起来,让他们看到农业发展的潜力,才会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回乡来创业,这样,我们现代农业肯定没有问题。”

“多年前,跟你一起从部队转业的战友,现在过得怎么样?”采访最后,记者忍不住问。

篇7:新型农民的特征

含义

摘要:新型职业农民是指具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以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作为主要职业,以农业收入作为主要生活来源,居住在农村或集镇的农业从业人员。

关键词:城市化

新型

农民

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

1、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

2、全职务农,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

3、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对生态、环境、社会和后人承担责任。

4、具有“能创业”的特点。

5、具备较大经营规模,具有较高收入。

6、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受到社会的尊重。国内外新型职业农民的经验比较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已经成为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 基础工程和战略任务。我国自 2004 年组织实施农村劳动力培训 阳光工程(简称为“阳光工程”)以来,农民培训工作正逐步由 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职业技能培训向提升农业劳动者的从 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方向转变。新型职业农民是将农业作为产业进行经营,并充分利用市场 机制和规则来获取报酬,以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理性经济人,是 农业科技成果的承接者和使用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职业选择的自主性和自由流动性、科技素 质的强约束性、经营管理的开放性等特征。

一、国外经验 根据各国的农业资源条件、地理状况、人口相对密度状况以 及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国外职业农民培育模式概括起来主要有东 亚模式、西欧模式和北美模式。东亚模式是指适应于人均耕地面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很难 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的农业生产特点,以政府为主导,以国 家立法为保障,以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培训主体对农民进行多层 次、多方向和多目标教育培训的农民培训模式。主要代表国家为 日本和韩国。西欧模式是指适应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特点,以政府、学校、科研单位及农业培训网四者有机 结合,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及成人教育等多种模式对农民进 行教育培训。主要代表国家为英国、法国和德国。北美模式是指适应以机械化耕作和规模经营为主要特点的 农业生产,通过构建完善的、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实现农业教育、农业科研和农 技推广三者的有机结合,从而提高 农民整体素质的农民培训模式。主要代表国家为美国。

1.深刻认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紧迫性

1.1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加以落实。农村劳动力向城镇和二三产业转移,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供求关系已进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阶段,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着力解决农业生产力发展问题,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完善农业生产关系,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是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关键在于激发农民自身活力。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农民逐渐淡出身份属性,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同步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作为重要职责,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支持,将其放在三农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推动落实,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壮大新型生产经营主体。1.2准确把握新型职业农民主要类型及内涵特征。从我国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生产经营现状及发展趋势看,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主要包括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等。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主要是农业工人、农业雇员等。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主要是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

2.积极探索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2.1建立农民教育培训制度。

各试点县要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当地农业劳动力状况,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作为重点对象,根据不同类型新 4 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科学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要坚持生产经营型分产业、专业技能型按工种、社会服务型按岗位开展农业系统培训或实施农科职业教育,不能代之以一般的普及性培训或简单的“一事一训”。要尊重农民意愿、顺应务农农民的学习规律,采取“就地就近”和“农学结合”等灵活的方式开展教育培训。要围绕增强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改进考核评价办法。要建立经常性培训制度,各地要着眼帮助新型职业农民适应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农产品市场变化和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明确经常性培训的主要内容、方式方法、培训机构、经费投入和保障措施,建立与干部继续教育、工人岗位培训相类似的新型职业农民全员经常性培训制度。

2.2积极探索农业后继者培养途径。

在做好对现有务农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各地还要以保证农业后继有人为目标,开展农业后继者培养,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吸引农业院校特别是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毕业生回乡务农创业,支持中高等农业职业院校招录农村有志青年特别是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的“农二代”,培养爱农、懂农、务农的农业后继者。各试点县要把回乡务农创业的大学生、青壮年农民工和退役军人等作为当前农业后继者培养重点,纳入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计划。3.加强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管理

3.1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必要性的认识。开展新型职业农民认定工作,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统筹培养和稳定新型职业农民队伍,落实支持扶持政策;有利于实施动态管理,开展经常性培训和跟踪服务,帮助其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引导其更好地履行责任义务。各试点县要以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研究制定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开展认定管理和信息档案建立工作。

3.2明确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的基本原则。

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政府主导原则。由县级以上(含县级)人民政府发布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管理的职能部门。二是农民自愿原则。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得强制和限制符合条件的农民参加认定,主要通过政策和宣传引导,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三是动态管理原则。要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退出机制,对已不再符合条件的,应按规定及程序予以退出,并不再享受相关扶持政策。四是与扶持政策挂钩原则。现有或即将出台的扶持政策必须向经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并增强政策的吸引力和针对性。

4.制定和落实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

4.1加强扶持政策研究。

主要研究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政策措施,包括土地流转、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金融信贷、农业补贴、农业保险、社会保障等。要将现有的特别是新增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形成清晰完整的扶持政策体系,涉及宏观或需要更高层次出台的扶持政策,应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4.2落实扶持政策。

各试点县要将扶持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的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带头人、社会化服务人员、农村实用人才的政策措施,细化落实到经过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使种粮务农不吃亏、得实惠。要通过设立教育培训专项或争取农科职业教育资助政策等,落实教育培训经费,试点县阳光工程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主要转向培训新型职业农民。

参考文献:

[1] 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与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1)

[2] 叶俊焘,米松华.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论阐释,他国经验与创新路径.江西社会科学,2014,(4)

篇8:新型农民的特征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 我国传统农业经营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一些地方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日趋严重, 关键农时缺人手、现代农业缺人才、新农村建设缺人力问题日显普遍, 农民分工分业分化导致农业从业者总体情况出现数量萎缩、结构失衡、素质堪忧、后继乏人的问题。[1]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成为基于将来“谁来种地”的战略考虑, 引起中央高度重视。2005年农业部在《关于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育“百万中专生计划”的意见》中首次提出培育职业农民, 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其中职业农民是主体, 2007年新型职业农民培养问题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将推进农民职业化摆上日程。同年, 农业部在安徽省蚌埠市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 在全国设立100个部级试点县, 计划通过3年试点,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

目前国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集中在四个方面:一是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必要性, 多数学者在现代农业社会分工和职业分化的背景下, 从发展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推进“三化”同步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四个方面阐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必要性。[2~6]二是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 目前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应符合四个基本条件, 即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7]一些学者将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和兼业农民进行了比较, 郭智奇等指出传统农民是社会学意义上的身份农民, 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结构;职业农民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人, 强调的是产业结构。三是关于国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经验介绍, 郭智奇等总结了美国、英国、韩国、德国在职业农民立法、农民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农民职业教育公益性定位三方面的发展经验;高翠玲等、[8]李红、[9]杨慧芬等[10]特别对日本和韩国关于农渔民后继者培养制度、机构设置、扶持政策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作了详细介绍;张艳莉等[11]总结了荷兰“活力四射的农村” (类似我国新农村建设) 对职业农民进行培育的经验。四是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 包括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完善农业行业就业准入制度、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等。[12]此外, 朱启臻[13]提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特定环境, 包括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充分的社会尊重、良好的学习氛围、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的环境。

综观国内已有研究, 目前研究多集中在理论阐释和政策解读层面, 基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大样本调研基础上的研究尚不多见。本文基于浙江省、湖南省、四川省和安徽省四个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的实地调研, 着眼于揭示各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是哪些群体?他们的现状特征、成长路径以及政策需求, 并提出相应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途径的基本思路。

二、数据与调查

1. 样本分布

课题组于2013年5月至10月底, 深入浙江省富阳市、江山市、云和县、四川省蒲江县、安徽省巢湖县、湖南省石门县六个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以及萧山、鄞州、乐清、长兴、嘉善、新昌、义乌、开化、仙居、松阳十个浙江省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进行调研。每到一地, 首先, 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主管部门 (农科教) 进行访谈, 了解其如何确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1) 培育模式以及实际推进该项工作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然后, 由试点所在地的主管领导综合考虑主导产业、带动作用、不同规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中推荐产生调研对象, 共完成495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深访记录和相关问卷, 其中304个农业专业大户、94个家庭农场主和9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各样本在各试点以及产业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根据实地调查数据整理。

2. 问卷设计及调查

调查问卷由被调查村基本情况、被调查新型职业农民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农业生产经营概况、社会化服务概况以及目前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意愿五部分内容组成, 其中, 基本情况、生产概况、面临困难和发展意愿是调查重点。考虑到对调查员进行培训可能耗时过长、或他们理解上的偏差影响问卷回答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亦或对农户不理解的选项不能给予及时解答影响调查过程连贯性从而引起农户厌烦, 故本次问卷调研均由课题组5名成员亲自完成, 并对关键问题缺失进行追问, 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数据的有效性和问卷的回收率。

三、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现状特征

尽管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三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在经营模式、组织架构和利润分配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但从本质上看, 他们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 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现结合调查资料和数据, 给出以上三方面的具体分析:

1. 以农业为职业并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

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年龄结构来看, 平均年龄46.8岁,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平均年龄相差不大, 且50岁以下的占到75%左右。其中, 45岁~55岁之间所占比例最高, 占66.4%;其次是35岁~45岁, 占23.4%;然后是25岁~35岁, 占7.5%;55岁~65岁只占2.7%。从培育对象文化程度来看, 高中或中专文化所占比例最高, 占64.5%;其次是初中, 所占比例为29.1%;然后是大专及以上, 占5.3%, 小学程度比例仅为1.1%。从三类主体的区别来看, 只有小学及以下学历的大户占了13.44%, 而这一学历水平的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负责人的比例分别为6.86%和0。值得注意的是, 培育对象几乎都具有1~2项资格证书, 如农机作业证书和植保证书, 495个总样本中, 2.6%新型职业农民获得农民技术员、农民助理技师、农民技师、农民高级技师职称。由此可见, 新型职业农民已呈现年轻化和知识化发展趋势;持有涉农专业中等及以上学历教育毕业证书、农业行业职业资格证书和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合格证书等体现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和从业素质的相关证书已成为各地培育对象选拔的重要准入门槛。

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家庭农业劳动力情况来看, 实际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2人所占比例最高, 为61.2%;其次是3人, 占23.4%;然后依次是4人、5人, 分别占10.1%和5.3%。从培育对象2013年家庭经济总收入情况来看, 10万~15万元所占比例最高, 为77.3%;其次是5万~8万元, 占14.8%;然后是8万~10万元、15~20万、20~30万、30~50万、50万以上, 分别占总样本的3.1%、2.3%、1.1%、0.8%、0.6%。从其家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来看, 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集中在75%~90%和90%以上两个区间, 两者合计占总样本数的94.2%, 然后分别是50%~75%和25%~50%, 分别占4.6%和1.2%。以上调研数据符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以“农业为职业”和“收入主要来自农业”两个基本条件, 同时表明农业本身是有可能有条件达到中等收入甚至是高收入的, 在与其他行业比较时, 越来越显示出其职业吸引力。

2. 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

从土地经营及流转情况来看, 课题组并没有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经营面积进行统计, 因为农业产业特点和产品特征不同对土地经营面积的要求也不同。我们将调查样本的产业归纳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粮油) 、劳动密集型农产品 (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 、资金密集型农产品 (禽畜水产、中药材) , 然后对家庭总收入在20万~30万元且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75%~90%以上的样本进行分析, 发现土地经营面积越大, 家庭总收入越高, 两者之间存在正向相关的关系;但不同产业获得较高利润的土地规模 (即适度土地规模) 显示出明显差异, 粮油获得20万~30万元且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75%~90%以上的样本土地经营面积集中在300亩左右;蔬菜、水果、茶叶、食用菌多需20亩~30亩;水产多100亩左右, 而中药材则8亩~10亩就能达到较高收益。362户 (占总样本数91.5%) 进行了土地流转, 调查结果表明, 通过推进土地流转, 专业大户阶层日渐形成, 规模经营效果显现。

单位:%

几乎所有新型职业农民调研对象都购置了农机具, 粮油投资最高, 平均投入集中在120万~150万元, 66.4%的粮油生产经营新型职业农民实现了全程机械化;食用菌和茶叶以100万~140万农机投入紧随其后;蔬菜投资主要在大棚投入方面, 平均投资因大棚种类不同而异。农机投资也体现了新型职业农民长期经营意愿。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负责人三类新型职业农民农机及基础设施购置资金来源如表2所示。

3. 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

为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除自身发展, 还积极领办组建或参与现代农业组织体系和多种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从总体样本均值来看, 70.6%新型职业农民要么领办或是合作社 (或行业协会) 成员, 要么注册公司或家庭农场, 要么是“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模式中订单生产的农户。在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组织体系以及经营模式中提高了其自身生产技术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程度, 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 (见表3) 。

单位:%

四、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成长路径

通过对上述培育对象现状特征的剖析, 课题组进一步深入分析他们的个体交叉特征, 总结出五类主要的新型职业农民的身份来源及群体特征。

第Ⅰ类:“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在45岁~55岁的经营者中, 有过创办企业经历的主体比例达63.24%, 远远高于有过其他非农就业经历或担任村干部经历的主体比例, 这个群体主要是一些退出非农产业转而投资农业的企业家, 包括一部分早期外出创业的农民企业家。企业家投资产业的转移行为, 不仅是受到近年来外部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还与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农业发展的政策有关。

第Ⅱ类:“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在35岁~45岁的经营者中, 有过打工经历的主体 (25.00) 比有过经商 (23.08%) 或办企业 (19.12%) 经历的主体比例要高一些, 这个群体主要是放弃 (或失去) 二、三产业就业机会而返乡创业的农民工。企业家对非农产业投资的减少, 必然导致城市非农就业机会的减少, 这也是导致近年来农民工“回乡潮”的根本原因。他们回到家乡后, 势必要寻求新的谋生出路, 而他们当中的一部分人就地选择了农业经营领域的创业之路。

第Ⅲ类:“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受国家近年来鼓励大学生村官政策以及城市就业形势的恶化, 毕业后来到基层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数据显示, 在没有过任何非农就业经历的主体中, 拥有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的占12.61%。课题组发现, 这其中除了一部分长期在基层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老农技员以外, 大部分都是近年来毕业的农村大学生。虽然, 目前这个群体的数量还不是很多, 在各类新型职业农民主体中所占比例也较低, 但却代表了未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希望。

第Ⅳ类:“农村种养能人”。在55岁~65岁的经营者中, 有44.41%的人没有任何外出打工、经商或创办企业的经历, 这个群体主要是那些借助近几年政府农业扶持政策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农村种养能人。在这类主体中, 虽然有将近60%的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水平, 但是他们凭借自己长期从事农业生产所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术, 再结合各级政府的扶持政策和项目, 从传统的小规模种养户发展成为专业大户 (26.34%) , 或组建成立合作社 (32.35%) 和注册企业 (13.64%) , 并担任这些组织的负责人。

第Ⅴ类:“农村干部带头人”。有村干部任职经历的经营者主要集中在45岁~55岁 (46.09%) 和55岁~65岁 (32.03%) 这两个年龄段, 他们通过村民民主选举, 一般由一些年纪较大、在当地比较有威望的人担任。这些农村干部带头人凭借自己对国家农业政策的了解和对当地农村情况的熟悉, 逐渐发展成为各类专业大户, 或自己合作社和注册企业, 并担任这些组织的负责人。

由此可见,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是有其特定群体身份来源的, 其中既有受近年来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而转移投资目标或就业方向的企业家、农民工或大学生, 也有长期以来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技术研究或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农村种养能人、农技员或村镇干部。

五、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政策需求

无论是从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体特征和生产经营情况来看, 还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角度看, 我国在促进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方面已取得了起步阶段性成绩。与此同时, 新型职业农民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难以克服的瓶颈问题, 要进一步提升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市场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抵御风险能力, 就必须着力解决这些问题。

从总样本均值来看, 86.43%的培育对象都享受有政府性补贴 (如粮食直补、农机购置补贴) 和项目性补贴。但他们已经获得的扶持政策与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 这也正是许多被调查者反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的主要原因。为此, 我们根据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和合作社负责人三类新型职业农民不同情况, 对他们的相关政策需求进行排序, 并进行总结分析 (见表4) 。从各样本点培育对象政策需求来看, 对政策需求最强的五项依次为政府资金 (或项目) 扶持、土地流转服务、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推广、解决设施用地。

注: (1) 至 (9) 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政策需求依次减弱, 即 (1) 最强, (9) 最弱。

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基本思路

1. 抓好三类新型农业职业农民培育对象 (“培育谁”)

一是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白领”, 即农业经营管理者。包括龙头企业老板、合作社社长等。这类农民往往见识广, 阅历丰富, 处事公道, 经济实力强, 有创新能力, 有很强的凝聚力和社会责任感, 往往能够带领农户组建法人实体进行公司制经营以及产业化拓展甚至是区域内行业协调。

二是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蓝领”, 即种养能手。包括种植能手和养殖能手。这类农民具有丰富的种养技术和田间管理水平, 是我们俗称的“土专家”, 他们是传统农耕技术和文化的主要传承者, 也是传统农业精华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提高农业生产率的主要载体。

三是要培育社会化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包括贩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农机手、植保员、防疫员、沼气工等各类生产经营和技能服务人才。

2. 创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 (“培训什么”和“如何培训”)

总体上,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职业化培训应以培育“以能务农”、“以德务农”、“以法务农”实现农民现代化为最终目标, 分区域、分产业、分模块进行灵活多样培训, 实现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从临时型、短期型、技能型、就业型向规范型、终身制、职业型、创业型培训转型。

一是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培育模式。对于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育对象, 应以政府部门为主导, 通过工程项目、院校培育、远程教育、创业扶持或文化活动等形式加以培育, 依托政府相关部门或各类学校为培训主体, 重点培训其职业素质、道德规范、就业技能、创业能力, 培育经营型、技能型、创业型农民或实用人才。对于“生产经营型”和“技术服务型”农民, 应以政府提供支持半市场化形式, 依托农业园区、推广机构或科技项目加以培育, 重点培训其农业科技知识、职业技能水平、经营管理能力, 培养科技型、推广型、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对于“种养殖能手”, 应依托农民合作组织、协会、农业企业来培育满足自身需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重点培训与主导产业相关的农业科技知识、农业标准化生产、农产品流通、经营管理等知识和技能, 培训适应当地农业产业化或企业发展的产业工人。

二是不同区域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选择须综合考虑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个不同经济板块的地域特征, 包括经济条件、人文条件和农业资源条件 (见图1) 。

三是不同产业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土地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不同农业产业 (农产品) 类型不同, 决定其技术特性、土地依存度、产业链环节等均具有自身特性,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求和相应的培训模式也应体现差异性 (见图2) 。

3.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激励政策 (“长效机制”)

一是明确新型职业农民享受独享性扶持政策的条件。改变目前“普惠式”农业补贴制度, 出台新型职业农民独享性的涉及创业兴农、风险支持、信息服务、劳动保障等综合性扶持政策体系, 使有能力、有实力、有意愿的新型职业农民真正能享受到扶持政策。建立起严格的农业准入制度, 将职业农民资格作为享受农业补贴、金融信贷、农业保险等方面扶持的前置条件, 使农业成为进入有门槛、经营有效益、收入有保障、职业有尊严的具有吸引力的职业。

二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实施“五优先”。即:鼓励成片土地优先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在每年新增惠农政策上, 优先享受涉农优惠扶持政策;在编制和申报项目上, 优先安排申报中央、省级农业项目扶持;在金融信贷和保险上, 优先享受金融信贷扶持政策和提供农产品保险支持;在财政安排强农资金上, 优先逐步增加经费投入。

三是研究制定梯度扶持政策。针对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同阶段, 确定扶持政策重点。在发展初期, 着力帮助其解决信贷担保、基础设施、土地流转、设施用地等问题;在成长成熟期, 帮助解决质量安全、品牌建设等问题。

摘要:农民分工分业分化是伴随现代农业进程的必然趋势, 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同步推进农民职业化进程。来自新型职业农民试点的495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调查数据显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显示出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具有适度的经营规模和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具有一定的产业化组织能力和社会化服务能力等现状特征;他们多为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基层创业的大学生、农村种养能人及农村干部带头人;对政府资金 (或项目) 扶持、土地流转服务、金融信贷支持、农业信息和技术服务推广、设施用地有较强的政策需求。抓好培育对象、创新培训内容、强化激励机制是现阶段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关键。

上一篇:三线八角学案下一篇:憧憬明天,我的中国梦的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