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凯里商业分析

2024-05-20

贵州凯里商业分析(通用6篇)

篇1:贵州凯里商业分析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情况简介

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是1999年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于2000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是国家七部委审核批准的黔东南州第一个省级开发区。

凯里经济开发区位于贵州省东南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凯里市的西部,距贵阳市146公里,距凯里市12公里,位于凯里市鸭塘镇和麻江县下司镇之间,全区辖8个村、1个社区,总规划面积65.4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万人。沪昆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湘黔铁路、凯麻高速公路。便捷的交通优势,以凯里、贵阳、都匀形成的黄金三角区的中心位臵。

一、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

凯里经济开发区创建以来,围绕工业化、城市化目标,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城乡一体化、开放带动”三大战略,全方位抓开放招商,全身心抓开发建设,全过程抓优化环境,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黔东南州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增长极,支撑起大凯里城市框架。

建区11年来,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开发区实现了快速扩张。共完成凯开大道、开司大道、开元大道、中昊大道等11条城市主次干道,总长度为29公里,总投资6.22亿元。正在建设高新路北路、翁义路、红岩路等7条城市主次干道,总长6.73公里,预计于2012年1月底前全面完工,区内道路交通网络骨架已基本形成。已建成日供水2万吨的企业供水工程和日供水1.2万吨的自来水工程,自来水管网已形成3.2万吨的日供水能力,能满足开发区工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需要。建成了110KV变电站、220千伏变电站各一座,区域供电能力达52万千伏安。广播电视、信息通信、互联网络覆盖全区。高校、基础教育、医疗、酒店、商务等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燃气管道已经铺设完 毕。中心城区建成面积达到6平方公里。城市管理实现了基础设施建设到哪里,管理就跟踪到哪里的目标,每天保持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11年来的开发建设中,紧紧围绕推进开发开放,积极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尤其是近几年来,明确了“招商强区、资本富区、三产活区、环境兴区、和谐安区、科学管区”的工作思路和把开发区建设成大凯里现代化新城区的战略目标,大胆实践创新,使全区经济社会迈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园区建设初具规模。目前已入驻企业247户,注册资本11.42亿元,其中工业生产企业78户,规模以上企业6户,涵盖冶金、电子、食品、机械制造、医药、化工、建材、物流等多个行业,装备制造、电子科技、食品医药等逐步形成为主导产业,园区正逐渐呈现出产业集聚发展、特色日益凸显的发展态势。

二、总体规划科学合理

在黔东南州城市经济定位中,凯里经济开发区是实施“三城互动”、拓展大凯里城市的重要一极,也是黔东南现代工业的聚集区。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明确提出要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建成为全州对外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的窗口,招商引资和项目聚集的平台,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和“科学规划、集中布局、集约发展”的思路,融凯里主城区发展战略和麻江县城镇发展规划于一体,按照建设大凯里城市的功能定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富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及功能区精心规划,功能区布局有中央商住区、电子产业园区及服务外包区、教育科研区、装备制造业区、食品药品产业园区、行政商务功能区、清水江休闲旅游区、开发区核心区、无水港区、休闲和创意文化园区、旅游和总部后勤基地等11个功能版块。工业园区布局为6个功能分区,即高新技术电子产业园区、医药工业园区、材料工业园区、轻工业园区、食品工业园区和综合工业园区。2009年来,我区先后编制了《贵州凯里经济开发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黔东南民族药业产业园区规划》。同时在根据《凯里麻江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了160平方公里的扩区规划方案。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将凯里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10.62平方公里调位规划并经省商务厅批复实施。以沪昆铁路客运专线凯里南站为中心的10平方公里的中央商务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也接近完成。

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按照黔东南州人民政府在加快凯里经济开发区发展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进一步把城市具体划分为12个功能区,即商业商务中心区、开发区核心区、装备制造业区、电子信息及服务外包区、综合服务功能区、教育产业园区、下司文化风情区、休闲和创意文化园区、旅游和总部后勤基地、民族药业园区、滨江休闲区、无水港区。通过这12个功能区的规划建设,努力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高新产业聚集区、现代物流区、高素质人才集聚区、高品位宜居区和旅游休闲度假区。凯里经济开发区城市规划设计功能完善,层次清晰,特色鲜明。

三、投资兴业的有利条件

作为贵州、凯里快速成长的生态工业新城和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平台,在推进开发开放与合作中,凯里经济开发区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形成了六个方面的比较优势。

一是政策优势特殊。凯里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实验区和政策创新先行先试试验区,在开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明显的多维政策空间优势。黔东南州委、州政府明确凯里经济开发区享受州级人民政府管理权限,与凯里市同等享受《关于支持凯里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的各项政策措施,采取授权、委托等方式赋予协调执法权、扎口管理权及各种审批管理权等权限,在项目、用地、人事、财政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全力扶持。随着国家深入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广袤的市场配合国家的政策倾斜,凯里经济开发区必将创造出无数的发展机会和财富机遇。同时,贵州黔中经济区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凯里经济开发区作为这个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享受更加特殊的金融、投资、土地、税收等政策,必将催生各种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

二是区位优势明显。凯里经济开发区处于黔湘桂三省区交汇处,是我国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的结合部,国家“五纵七横”之一的上海至瑞丽高速公路、凯麻高速公路、沪昆高铁客运专线、湘黔铁路复线、320国道以及清水江穿境而过,经高速公路到贵阳机场仅148公里,距拟修建的贵州黄平机场50公里,距贵广高铁、厦蓉高速公路匝道口30公里,沪昆高铁客运专线凯里南站设臵在凯里经济开发区,清水江航运直通洞庭湖进入长江。形成了以公路为主,以铁路和航空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络,加上随着余庆——黄平——凯里——羊甲高速公路的实施,凯里经济开发区将成为全国东中部进入西南地区的前沿阵地,也是贵州乃至西南地区南下东进的门户,区位优势明显。

三是自然资源丰富。黔东南是我国28个重点林区之一和贵州省的“森林之州”。森林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药用植物和野生动物种类多达3000余种,盛产太子参、茯苓、何首乌等多种名贵药材,是中国杉树、松树、油茶的重要产地,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生物科研基因库。黔东南州拥有丰富的重晶石、汞、铁、锰、硅和石灰岩等矿产资源,硅石中的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名列西南之冠,重晶石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0%以上。黔东南州还是贵州重要的商品粮、优质牛羊、畜禽、生猪、油茶、茶叶等生产基地。凯里经济开发区依托丰富的农产品、矿产品,为客商投资特色食品、生物制药产业、新型材料工业、矿产品精深 加工业等,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四是旅游资源独特。凯里山青水秀,景色迷人,少数民族风情浓郁,被誉为“苗岭明珠”。民族传统节日众多,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素有“百节之乡”的美称,爬坡节、芦笙节、斗牛节、吃新节、苗年等盛大的民族节日都包含着美丽的神话和传说。凯里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和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被列为世界十大“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旅游胜地之一,被确立为贵州东线旅游中心。境内有雄伟的“黔阳第一山”香炉山,景致奇特的渔洞溶洞,回归自然的平良古峡,风情别致的镰刀湾风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风格独特的苗族吊脚楼,中国激流回基地,以及堪称民族工艺一绝的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银饰、铜鼓农民画等,无不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光彩。具有民族特色的苗族飞歌、芦笙金曲、斗牛、斗鸟场面,使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旅游产业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五是土地资源充足。凯里经济开发区总规划面积65.43平方公里,其中工业园区面积占三分之一,工业规划用地大部分是丘陵、山地和耕地,综合利用条件好。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打造“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新目标,实施了扩区调位,2011年9月,贵州省人民政府行文将原批准的凯里经济开发区调整至麻江县下司镇东侧片区,明确了四至范围。划定10.62平方公里的区域作为十二五时期发展申报国家级技术开发区的核心区域,为投资者提供充足的工业用地。我区每年收储土地4000余亩,通过招投标出让给投资商兴办企业,减少土地征用的繁锁环节。

六是人力资源充裕。黔东南拥有劳动力200多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0余万人。凯里经济开发区汇集了凯里学院、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黔东南州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每年培养学生1万余人,每年可为企业 的发展输送和提供稳定的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技工,满足入区企业的用工需求。

四、“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

凯里经济开发区在近年来的开发建设中,积极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目前已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机遇期。作为西部大开发地区、民族自治地方改革开放实验区和政策创新先行先试试验区的前沿阵地以及黔东南开发建设的核心区域,凯里经济开发区正面临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重大机遇,已全面启动二次创业的发展历程,呈现出全面提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为了谋求更好更快发展,凯里经济开发区进一步深化区情认识,立足黔东南和贵州,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提出了“规划五年,突破三年”,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趋于优化,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的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打造凯麻新城区主体、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的试验区”的新定位。提出了计划用5至10年时间建成年工业总产值实现1000亿元、“十二五”期末年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的省级一类经济开发区,建成为综合经济实力位列全省前茅的省级开发区,“十二五”期末争取列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三个发展目标”,到“十二五”期末,努力建成城市扩区规划总用地面积达1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25平方公里,城镇化率达99%,人口达15万人的现代化工业新城。

目前,凯里经济开发区正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在“工业强区、城乡一体化、开放带动”三大战略的指导下,围绕城市定位和发展目标,狠抓招商引资,改善投资环境,建立完善了一站式服务、全程代办、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一系列服务机制,制定了土地、税收、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狠抓政府职能转变 和政府诚信建设,着力营造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于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和“亲商”、“安商”、“便商”、“富商”的投资建设环境,不断完善客商发财我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创新为客商服务的体制机制,努力把凯里经济开发区办成黔东南乃至贵州的“经济特区”,使每位在凯里经济开发区投资的客商心情舒畅、生活舒心、兴业发财。

眼下,凯里经济开发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速,启动实施以滨江大道为重点的50公里路网建设。正在建设白午境内320国道改造、镰刀湾旅游公路、第二工业园区延伸段等3个道路项目,总长度为9.5公里。白午265亩农村住房集中安臵项目建设有序推进,总建筑面积27.6万平方米,可安臵1558户、6000余人。正在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正在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及5000亩削峰填谷、人工造地工程。园区电网改造和迁建基本完成,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

凯里经济开发区正处于大凯里规划建设120万人口城市的中心区域,被定位为大凯里城市的主体,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是一块正在开发的宝地,是一块充满希望的热土,是一块商机无限的乐园。今后5至10年,是凯里经济开发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西部大开发向深度拓展和贵州实施“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历史背景下,现在的凯里经济开发区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适合投资,凯里经济开发区干部群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渴望加快发展。我们诚挚希望与各界人士加强合作,谋求凯里经济开发区新的发展机遇,开创新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共同把握凯里经济开发区的无限商机,联手打造新的辉煌,共谱发展双赢的新篇章。

篇2:贵州凯里商业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7—2012年自愿到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梅毒检查的人员共324人。门诊就诊者为家人是梅毒患者或携带者、自身有梅毒临床表现或有过不洁的性行为史的高危人群。

1. 2 检测方法

1.2.1样品要求

抽取静脉血约5 ml, 离心沉淀吸出血清于2~8℃储存1周备用, 长期储存应低温冻存, 避免反复冻融;使用前将样品在室温下平衡30 min以上, 冷冻样品试验前要混匀。

1.2.2检验方法及判断依据

采用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诊断试剂盒进行梅毒抗体检测, 操作方法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试剂盒由北京万泰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于2~8℃储存, 有效期12个月。判断标准:样品A值≥临界值者为梅毒螺旋体 (TP) 阳性, (临界值=阴性对照空孔A均值+0.18) 。

1.2.3仪器设备

Autobio 2010酶标仪生产厂家为郑州安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统计方法

采用Excel 2003和EpiInfo 2002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

2 结果

2.1基本情况

324人中男性占42.59% (138/324) , 女性占57.41% (186/324) 。年龄记录清楚的有308人, 年龄最小1岁, 最大74岁。其中1~10岁的占4.22% (13/308) , 11~17岁的占0.97% (3/308) , 18~29岁的占25.65% (79/308) , 31~39岁的占40.26% (124/308) , 41~49岁的占19.16% (59/308) , 51~59岁的占6.49% (20/308) , 60岁以上的占3.25% (10/308) 。

2.2梅毒抗体阳性率年份分布

2007—2012年梅毒抗体检查共324人, 阳性193人, 阳性率为59.57%。不同年份梅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3.30, P>0.05) 。见表1。

2.3门诊就诊者梅毒抗体阳性率性别分布

324人中女性梅毒抗体阳性率为73.66% (137/180) , 明显高于男性的40.58% (56/138) , 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35.98, Ρ<0.01) , 男女阳性人数性别比为0.409∶1。

2.4门诊就诊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年龄分布

324人中年龄记录清楚的有308人, 梅毒抗体阳性186人, 阳性率为60.39%。不同年龄组梅毒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2.68, Ρ<0.05) 。梅毒抗体阳性年龄最小的1岁 (1例) , 最大的74岁 (1例) , 其中婴幼儿 (0~6岁) 阳性3例。18~50岁年龄组门诊就诊人数 (263人) 及阳性人数 (162人) 最多, 阳性率为61.60%, 仅次于61岁以上年龄组。见表2。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经济文化以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城市流动人口激增, 卖淫嫖娼等社会丑恶现象也有增加之势, 使得黔东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者梅毒抗体阳性率呈逐年递增趋势, 年均梅毒抗体阳性率为59. 57% , 明显高于普通人群[3,4], 这主要是因为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门诊就诊者为家人是梅毒患者或携带者、自身有梅毒临床表现或有过不洁的性行为史的高危人群。从就诊者年龄来看, 就诊人数及阳性人数主要分布在18 ~ 50 岁年龄段, 阳性率也较高 ( 仅次于61岁以上年龄组) 。与国内相关报道基本一致[5,6]。可能与这个年龄段处于性活跃期性行为频繁、不安全性行为的较多有关。从就诊者性别来看, 女性梅毒抗体阳性率高于男性, 与梁勇彪、赵玉和宋丽萍等报道的一致[5,6,7]。由于近年来, 凯里市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扩容加大, 流动人口激增, 从事服务、娱乐行业的人越来越多, 尤其是女性从业复杂化, 女性吸毒、商业性行为增多, 加上一些人性观念淡薄, 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 导致女性梅毒人群增多。由于女性承担着繁衍后代的重任, 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 将会导致胎传梅毒的发生, 严重危害胎儿、新生儿的健康, 在检测中发现了3 例婴幼儿 ( 0 ~ 6 岁) 梅毒抗体阳性, 提示女性安全性行为教育和育龄妇女梅毒筛查工作刻不容缓。

TP抗体阳性表明为正在感染或既往感染, 如果RPR ( 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 阴性为既往感染者, RPR阳性及TP-ELISA阳性为正在感染者, 所以要结合临床信息进行分析。现在医院一般使用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 TRUST) 来检测梅毒, ELISA法适合对患者进行筛查, 而TRUST法假阴性很高, 它的滴度变化有助于判断梅毒复发及再感染, 在观察病程和疗效方面有重要价值[5]。目前, RPR试验主要用于梅毒的筛查及疗效观察, TP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 TPPA) 以TP为抗原的特异性试验主要用于梅毒的确诊。而RPR试验以心磷脂为抗原, 检测中可出现生物学假阳性, 多见于某些病毒感染、结核、妊娠、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8]。

为了控制梅毒传播, 首先要加强性传播疾病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宋丽萍等的研究结果显示, 对性病相关知识知晓程度较低是梅毒感染的一个高危因素。因此有必要加强性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人们对性病知识的知晓率[7]。反对不正当和不安全的性行为。鼓励使用避孕套。其次, 要加强梅毒的监测, 及时发现和治疗梅毒患者。对患者性伴侣及患者所有性接触者, 进行血清学试验, 如果患者为哺乳期妇女应对其子女进行血清学检测。对可疑患梅毒孕妇, 应及时给予预防性治疗, 以防止将梅毒感染给胎儿[9]。对未婚男女患者, 未经治愈应劝阻暂缓结婚。已接受治疗的患者, 应给予定期追踪治疗[10]。再其次, 要积极治疗生殖器感染。宋丽萍等研究表明, 生殖器溃疡是梅毒感染的高危因素[7], 也有研究表明宫颈阴道溃疡能增加性病的传播危险[11]。最后, 加大监管、监测力度, 开展血清学和行为学监测, 加大对卖淫嫖娼及吸食毒品行为的打击力度, 将对有效控制梅毒等性传播疾病, 减少艾滋病的发生[12]。此外, 梅毒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 HIV) 有着相似的传播途径, 同时一些研究结果表明, 梅毒的感染增加HIV的感染风险, 因此, 有必要采取措施控制梅毒的感染以到达降低HIV的感染风险。

参考文献

[1]张建, 李雪丽, 黄建国, 等.无偿献血人群梅毒和HIV感染的调查分析[J].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 2001, 7 (1) :39-40.

[2]何彩虹, 程洁萍, 郭凯华.肇庆市劳教所戒毒人员HIV、HBV、梅毒监测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 2005, 12 (4) :874.

[3]尹恒, 王乃红, 卞鹰.中国部分地区无偿献血者梅毒感染情况比较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 2011, 24 (1) :31-33.

[4]杨先伍, 唐秋萍.海南省2002-2008年无偿献血人群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 2009, 9 (9) :1874.

[5]梁勇彪.南宁市患者梅毒抗体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2, 22 (7) :1625-1626, 1629.

[6]赵玉, 陈秀锦.性病门诊就诊人员梅毒检测情况的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7, 34 (10) :1956-1958.

[7]宋丽萍, 周志光, 王宏, 等.广西性病门诊就诊者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2, 16 (3) :219-221.

[8]马金翠, 巴德玛, 黄陆军, 等.1 352例皮肤性病门诊患者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8, 24 (1) :80-81.

[9]邓朔宏, 周寅, 牛伊浩, 等.鄂尔多斯市140例梅毒流行情况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 2008, 40 (4) :466-467.

[10]李安信, 王鹰.梅毒的诊断和治疗策略[J].传染病信息, 2007, 20 (1) :26-29.

[11]Rttingen JA, Cameron DW, Garnett GP.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 interactions between classic 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 and HIV:how much really is known?[J].Sex Transm Dis, 2001, 28:579-597.

篇3:贵州凯里爆炸案引出深山赌场

凯里地下赌场已流行多年,赌博也形成“产业链”,开赌场者、庄家和放高利贷者攫取暴利,而小赌客输钱后只能变卖家产或者借高利贷,乃至走上绝路。当地参赌人士猜测,爆炸或为输钱者报复。

流动的“堂子”

在当地,类似爆炸地的赌场被称为“堂子”,开设赌场的人被称为“堂主”。黔东南州天柱县人刘非(化名)自2008年开始参与“滚地龙”赌博游戏,去年他在天柱县开了个“堂子”。他介绍,“堂子”的组织架构简单、松散。“堂主”开设“堂子”,任何赌客均可做庄家。“堂主”需要提供场地,保证安全,如果没有赌客坐庄,“堂主”必须坐庄。这意味着“堂主”需要有一定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

一个“堂子”一般由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合伙开设。“堂主”各司其职,有的负责拉人赌博,有的负责处理具体事务,有的负责维护打点关系网。

刘非说,“堂子”一般设在可以通车到附近的深山中,既方便赌客开车过来,又足够隐蔽。“堂子”是“流动的”,会不定期更换地方。距离“堂子”至少2公里处会设置关卡,几个小伙子负责望风,一般设置3道关卡。刘非说,赌博时间一般为中午12点到晚上6点或7点,每天参赌者可达上百人。这些“堂子”涉赌资金均数额巨大,每天流水可达上百万,甚至千万。

“滚地龙”产业链

在黔东南州,“滚地龙”是颇受赌客欢迎的赌博游戏,地下“滚地龙”赌场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第一环节的就是刘非这样的“堂主”,他们开设赌场,主要靠向庄家收取“提成”,有时也充当庄家。第二环节是庄家。庄家通常是拥有巨额资金的大赌客,他们开设赌局。庄家以两种模式向“堂主”缴纳提成:按时间,每小时2000元到5000元;按赌资额,庄家按每场所赢赌资的“10%”或“20%”的钱给“堂主”。第三环节是小赌客。第四环节就是放高利贷的人。他们不参赌,而是提着现金站在赌场放贷。1万元的利息为每天500元。

这一“产业链条”还催生了相关“产业”:接送赌客的司机每天可以从赌场领200元;望风的人、打手一天可以拿150元到500元;卖烟、水、盒饭的小贩每天可以赚数百元。

篇4:刍议营造贵州凯里市人工混交林

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植物生态系统之一, 具有多种防护效益, 并能促进农田、河流、海洋、草地系统良性循环, 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的多功能效益来自其种类的多样性。贵州省凯里市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北部, 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而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贵州省的最大最主要的林区, 凯里市又属"天保工程"市, 市境内植物种类繁多, 因此, 研究人工混交林, 对凯里市森林生态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二、贵州省凯里市森林生态的现实状况

1. 自然环境。

凯里市位于贵州省东南, 居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西北部, 是自治州府所在地, 总面积130, 593公顷, 属黔东副热带夏热春凉湿润气候区。市境内适宜植物生长的积温 (≥5℃) 在4847.8--6444.2℃之间;日均气温≥5℃的林木生长期在269-329天之间;林木生长季节 (3-11月) 幅射量达75.41千卡/平方厘米, 占幅射总量的86.6%;年均降水量1215.9毫米, 多为小、中雨;市境内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壤和黑色石灰土两大类, 尤其是占土地面积60%以上的黄壤, 土壤疏松、湿润、深厚、有机质高。市境内有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等上百条大小河流。凯里市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对以纤维生物量为主的各种林木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孕育着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2. 凯里市林业发展状况。

现全市有林地面积达54, 589.7公顷, 活立木蓄积达237.93万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达51.28%。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2, 421.2公顷, 治理率达91.88%, 占全市林业用地面积30.33%, 治理的沙化土现已形成林地9000公顷。城郊3333.3公顷沙化地全部治理形成林地, 柏木风景林已郁闭成林的达3060.3公顷。全市封山育林面积共计51, 589公顷, 其中工程封山育林38, 603公顷。通过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全市目前共完成人工造林16, 606.7公顷。先后建成了罗汉山、石仙山两处省级森林公园, 打造了全国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巴拉河。

3. 凯里市现实森林生态评价。

贵州省凯里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十六个县 (市) 中, 属少林县 (市) 之一。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凯里市林业发展成绩斐然, 森林覆盖率已接近解放初期的水平。但是, 中幼林面积占有林地面积的80%, 用材林中近、成、过熟林可供采伐的面积仅占用材林面积的20%左右, 薪炭林面积少, 人均不到0.02公顷, 经济林仅占有林地面积的5%。就是治理后的沙化土, 灌木林地占12, 193.3公顷, 未成林地占1232.1公顷, 林木生长速度极漫。归结起来, 一是市境内现有森林结构简单, 生态结构脆弱;二是一些地方退耕还林、天保工程落实不到位, 导致森林植被破坏, 这会加速植被退化;三是营林观念落后, 在造林技术上不按森林演替规律行事, 不利于生态植被的恢复;四是市境内山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0%以上, 坡度为20°~40°之间, 中高山坡在45°~60°之间, 且山地多属岩溶地貌, 还有3%左右的山坡为石漠化的光坡 (如桐木寨--加劳一带) 。所以, 我们在加快植被恢复和重建进程中, 必须按照森林演替规律办事, 努力营造凯里市混交林, 使市境内的森林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植被群落, 直到顶级群落的形成, 充分发挥森林的多功能效益。

三、混交林的优越性

混交林具有提高林分的抗逆性和稳定性, 保护水土, 维护和提高地力, 有利于环保, 经济效益好等多功能效益。其优越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 混交林能够充分利用肥力,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林冠合理分层是充分利用光能促进林分高产的一个重要条件。林冠分层既是森林群落的形态特征, 也是森林结构的重要指标。

2. 混交林对外界不良环境有较强的抗逆性。

混交林由于林冠层次多或冠形不同, 互相交错, 地下深浅根系互相搭配且根系一般较纯林发达, 因此抗风、抗雪、抗冻能力比纯林强, 而且能促进干形通直, 自然整枝良好。在高温季节混交林内的温度低, 在干旱时期混交林内湿度可防止冠火和地表火的发展, 如纯松林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扑灭, 但若与水曲柳、胡桃楸、樟等阔叶树混交则可大大减轻火灾造成的危害程度和发生率, 一量发生也不易发展成树冠火。

3. 混交林具有调节水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

混交林树种复杂, 密度大, 因此在同样的降雨强度和树龄情况下混交林的拦截雨量大于纯林。

4. 混交林能更好地维护和提高地力。

林木养分归还肥土作用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林分枯枝落叶量和分解率。决定养分循环的因子是枯枝落叶腐殖质的分解过程。阔叶树的落叶量大, 叶子所含养分较丰富, 而且分解比较容易, 这是阔叶树混交林和针阔混交林能够维持地力和提高地力的重要原因。

5. 混交林有利于环境保护。

不同树种其抗逆能力和耐污染的生态幅度是不同的。营造混交林因为选择了不同用途和不同抗逆性的树种进行搭配, 可以达到防护和经济效益并重的目的。城市绿化, 从景观、减少噪音和防治大气污染的效果看, 也以混交林好, 如针阔树种混交对全频的噪音起到较好的作用。黔东南自治州境内野生景观绿化植物数百种, 都能适宜凯里市境内生长, 我们要利用这些本土的宝贵财富, 以混交搭配才能提高现代城市绿化水平。

6. 混交林的经济效益比纯林好。

搭配合理的混交林其经济效益一般都比纯林高。本人经过调查总结, 混交林每亩每年的纯收入为48.3元, 产值利润率87%, 其他的纯林每年每亩的纯收入为10-25元, 产值利润率为40-60%, 如落叶纯松林每年每亩纯收入为23元, 产值利润率60%。混交林的保护费用较低, 病虫害防治比纯林减少50%。混交林会使主要树种单位面积减少而出材率低, 但是几种树种综合测算, 经济出材率还是比纯林高。

四、营造凯里市混交林的四点建议

影响凯里市森林健康的原因是:一是历史上过度采伐使得原始林转化为人工林、次生林, 复层林变成单层林, 天然林及天然次生林少;二是大面积营造人工林, 树种单一, 中幼林多, 纯林比重偏高;三是混交林在营造过程中技术比较复杂, 而我们对各树种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林分的形成缺乏深入的研究, 没有形成科学的理论和培育技术。如何针对这些现实问题, 搞好本市的混交林营造, 提出如下几点愚见:

1. 以森林健康理念指导混交林营造, 加强对现有天然林及天然次生林的保护和培育。

由于种种原因, 凯里市天然林及天然次生林保存的数量很小, 三棵树镇、炉山镇等镇有少量保存, 应加大保护和培育力度, 提高林分质量和生态功能, 使这些少量的天然林和天然次生林成为市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基地。

2. 混交林培育过程中技术比较复杂, 要求树种选配适当, 结构合理, 抚育管理及时得法。

一是要科学规划, 适地适树;二是要营造不同品种和不同林龄的混交林, 建立多类型植被, 保持物种基因的多样性;三是要加大对现有低产林的改造, 更新树种, 减少片状纯林数量, 保护原生植被;四是要继续抓好封山育林工作, 不搞大面积人工营造纯林, 注重选择乡土树种和抗性强的树种;五是要及时抚育管理, 改善林分结构, 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3. 加强执法力度, 保障种苗供给。

混交林的营造, 林木种苗的建设和发展是基础。因此, 一要依靠科学进步, 引进技术, 结合实际开展科研工作, 保证良种壮苗用于造林;二是必须从法制上、政策上、科学技术上给予保障种苗供给。种苗供给不保障, 则营造混交林便成为空话。

4. 加大对混交林的科研投入。

只有加大科研投入, 研究和掌握各树种在各种立地条件下种间的复杂关系及其林分形成规律, 研究和掌握各树种的培育技术, 只有这样, 才会使凯里市人工营造混交林的事业得到长足发展。

五、结语

篇5:贵州凯里商业分析

一、台江苗族姊妹节音乐活动概述

(一)苗族姊妹节概况。台江苗族姊妹节的苗语是“nongx gad liangl”,汉语译为浓噶良,意思是吃了却心意的饭。节日礼仪古朴独特,极具民族特色,是当地苗族人民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最初由当地苗族人民自发组织,现已发展为大规模的节日活动,不仅给当地的百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文化生活平台,也吸引了不少外地前来感受与参观的游客。

(二)苗族姊妹节的转型。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传统的苗族姊妹节在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中仍维持着最初的意义, 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进入二十一世纪,台江苗族姊妹节经过历史的发展及变迁,已逐步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向现代转变。

第一,苗族姊妹节的举办规模发生了变化,由之前的民间自主组织的小规模演变为政府组织的大规模节日活动。最初的苗族姊妹节,受地域、交通等自然因素的阻隔,具有分散性、不流通性等。如今在相关部门的组织下,节日期间苗族青年男女纷纷穿上隆重的服装,带上心爱的乐器,齐聚台江县城载歌载舞,欢度苗族最古老的情人节。

第二,苗族姊妹节的象征意义发生了变化。最初的姊妹节是以苗族青年女性为主,制作多彩的姊妹饭来向男性青年传达心意。现如今的姊妹饭已成为了苗族姊妹节的象征,外地前来感受的游客们都会吃上一碗姊妹饭,方觉不虚此行。 除此之外,姊妹饭还成为当地苗族人民的经济手段,姊妹饭也成为了当地经济发展点之一。

二、台江苗族姊妹节音乐活动现状

(一)苗族姊妹节的活动构成。2016年台江苗族姊妹节的举行时间是4月18日至4月23日,即农历三月十二至三月十七。在苗族姊妹节还未正式开幕时,牛王争霸赛已率先在活动第一天如火如荼地展开,比赛共有五场,每日一场, 均在花文湾斗牛场举行。第二天开始,逐渐有猎狗围猎大赛、 民间斗狗、斗鸡大赛、武术散打比赛等。

2016年中国苗族姊妹节的开幕仪式定在了3月14日上午9点,在台江县姊妹广场举行,时间约为一小时。开幕式过后,盛大的万千苗族盛装游演在姊妹广场至秀眉广场之间上演。下午举行“百对新人情定台江”的集体婚礼。此外, 每天均有苗族民俗活动,如飞歌伴唱千人踩鼓、“姊妹情深” 篝火晚会、“姊妹相约”千人情歌会、苗家摸鱼捞虾等。

(二)苗族姊妹节的活动现场素描。苗族姊妹节内容丰富多彩,同时间点有多地共同举行不同的活动,笔者根据时间安排与考察目的选择性参与了最具代表性的姊妹节开幕式、万千苗族盛装游演、牛王争霸赛、拦门酒与苗寨盛宴等活动。以下将以这几个活动为例描述苗族姊妹节的现状。

3月13日下午2点,花文湾斗牛场前聚集了许多前来观看牛王争霸赛的村民,场外各处分别站着斗牛与它们的主人。这些斗牛来自不同的村落,由主人精心培育,只为在牛王争霸赛中夺得头筹。比赛开始前,斗牛们分别入场编号, 熟悉场地。由于比赛场地限制,现场观看的人们只能挤在狭窄的场边高台上,站立观看。主台一侧场地较宽,摆放了几张桌子与音箱,制作好的音频音乐代替了锣鼓助威声与背景音乐。比赛正式进行时,两只斗牛在场中相互角逐,打得十分激烈,场上助威声、呐喊声连连不断。在比赛中,斗牛们受伤是常有的事,战胜的斗牛在乐声中荣誉加身,落败的斗牛只能在主人的安抚下遗憾离开。

3月14日上午9点,苗族姊妹节开幕仪式在台江姊妹广场举行,节日空前盛大。去往姊妹广场的街道上随处可见盛装出席的苗族人民,上至八九十老妪,下至几岁顽童,均着传统民族服装,青年女性则佩戴着华丽的头冠、银闪闪的项圈,全身挂满了配饰,走起路来哗啦作响,十分隆重。姊妹广场里,有电视台进行卫星直播,苗民们分成不同的组别依次上台亮相,载歌载舞,盛况空前。开幕式结束后,盛大的万千苗族盛装游演紧接其后,各支系代表队按顺序在姊妹广场至秀眉广场之间开始游演。每队的排头都是一名秀美的苗妹,有的支系还会抬一大坛酒。接着就是乐器组,有的是苗鼓,有的是芦笙,乐手们负责奏乐,曲调与节奏均来自古老的苗歌。再接着是盛装的主角,苗妹们身着华丽的服饰,边走边跳。队伍的最后是精神百倍的苗族青年小伙们。整个游演队伍的尾部还有载着苗族青年情侣的牛形制的花车与舞龙队。

节日当天,有宾客进门的话,苗族姑娘会呈上小碗装的拦门酒至宾客面前,唱起劝酒的苗歌,等姑娘唱完,宾客把酒饮尽后方能进门。宴席中,苗族青年男女们在宴席混坐好后就会开始喝酒的环节,女性们“轮流着用贝壳敬酒,宾客同饮,然后他们对喝酒歌。颂鸭、颂鹅、颂鱼,对盘对唱。 唱毕,将鸭鹅切了摆上桌大家吃。整个场面,大家互相敬酒、 喝酒、喝酒歌、唱飞歌,他们都是年龄相近的异性宾客,言语投机。席间还可以唱一些情歌或山歌。男子们拿田螺喂女子们,女子们则拿贝壳给男子们吃。以象征、暗喻、隐语或双关语等形式戏谑劝酒,场面充满友谊的情趣和活泼愉快的欢乐气氛。”

三、结语

台江苗族姊妹节是苗族最古老的情人节,凝聚了苗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风俗与文化。在产业化与规模化的今天,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下却隐藏着一些显性与隐性的问题。首先,节日活动虽然规模宏大,但现场却表现出缺乏组织性的问题,人数过多,场面较为混乱,无人维持与管理秩序,节日安排不够妥善;其次,商业化气息逐渐入侵传统文化,节日活动越来越成为拉动当地旅游业发展的手段,真正的民族传统文化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最后,我们应找到文化与经济共同发展的制衡点,在改善苗族人民生活的同时保护珍贵的苗族传统音乐文化。

参考文献

[1]彭雪芳.人类学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以台江苗族姊妹节为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36-41.

[2]杨明芳.贵州苗族姊妹节节日文化的变化研究[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1,(01):134-137.

[3]曾祥慧.文化视域下的苗族姊妹节服饰[J].贵州社会科学,2014,(08):157-161.

[4]杨昌国,张文生.亲历“姊妹节”——施洞苗族“姊妹节”的人类学考察[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5):26-31+35.

[5]苏晓红.苗族姊妹节中的文化内涵及其现代意义[J].文化学刊,2011,(02):79-82.

[6]张文静,刘金标.苗族传统姊妹节所隐含的时空认知解读——以台江县苗族姊妹节为例[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16-18+22.

[7]李芹香.黔东南苗族姊妹节与性别身份认同[J].文学教育(下),2013,(01):14-16.

篇6:贵州凯里商业分析

关键词: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经验

凯里市位于贵州东部, 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人流、科技、教育、物流、信息流的中心。本市属中亚热带温和湿润气候, 土壤肥沃, 光、热、水同季, 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适宜农业生产与发展。全市有6万余农户, 农村劳动力12.7万人, 持专业证书农业劳动力5.5万人, 农民人均纯收入7 900元。

凯里市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是贵州省重点农业示范园区之一, 园区覆盖“六镇两乡”, 即三棵树镇、龙场镇、万潮镇、旁海镇、下司镇、碧波镇、大风洞乡、凯棠乡, 覆盖面积858.25 km2, 直接带动规模种养农户700户, 技术推广覆盖农户20 000户以上。园区以优质肉鸡、优质肉猪两大主导产业为主, 分为核心区、带动区和辐射区3个不同功能区域, 计划总投资11.78亿元。重点实施优质肉猪生态养殖产业建设项目、特色优质肉鸡产业建设项目、配合饲料加工厂建设项目。

1预期目标

以优质肉猪、优质肉鸡为主导产业, 构建“公司+基地 (合作社) +农户 (牧场户) ”的经营模式, 形成“优良品种繁育-配合饲料加工-肉猪肉鸡优质高效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精品水果 (蔬菜) ”生态循环产业模式。园区年出栏优质瘦肉型肉猪50万头, 年出栏优质肉鸡300万羽, 新增配合饲料产量15万t, 实现销售收入16.08亿元, 实现企业效益1.55亿元, 规模养殖户年总纯收入达1.7亿元、户均年纯收入8.66万元、人均年纯收入3.29万元, 全市畜牧总产值由现在的5.1亿元增加到5.7亿元, 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例由现在的30.02%提高到34%以上, 最终实现“畜禽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监管常态化”标准化目标。

2园区建设情况

园区完成土地流转393.33 hm2。至2015年, 入驻企业15家、建立和完善经济合作组织12家, 直接带动规模种养农户726户, 技术推广覆盖农户24 800户, 累计完成标准化圈舍建设36万m2;完成年产10万t以上饲料厂建设2座;园区水、电、路配套齐全, 相关设施设备 (如人工授精、消毒防疫、自动饮水、粪污处理、仔猪保育、母猪产床等设施设备) 配置安装完善, 园区整体生产水平达到“品种优良化、圈舍设施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自2015年以后, 如满负荷运行可实现年出栏优质肉猪50万头、优质肉鸡300万羽、生产配合饲料25万t以上的规划目标。

3推进园区上档升位的主要措施

1) 建立土地流转机制, 积极解决养殖用地问题。土地流转难, 养殖用地少, 是凯里市现代高效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所以政府要建立长效的土地流转机制, 要成立县、乡 (镇) 、村三级土地流转中心, 由土地流转中心对土地集中流转, 再将流转来的土地优先提供给园区入驻企业养殖基地、规模养殖户使用, 促进生产经营的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

2) 加大园区投入, 拓宽融资渠道。认真落实中央、省、州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以及凯党发[2014]1号文件精神, 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环境, 努力拓宽园区融资渠道。一是加大市级财政投入力度。二是加大资金整合力度。三是建立多级投入机制, 通过财政引导投入, 带动业主自主投入, 通过业主自主投入, 促进信贷积极投入。

3) 抓好市场平台建设, 促进畜禽产品流通。凯里市畜禽流通量大, 但到目前还没有一个功能齐全、管理规范的畜禽产品综合批发市场, 因此下步要结合园区农畜产品营销体系建设工程, 重点做好《凯里市畜禽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建设项目》的立项建设工作。目前, 凯里市畜禽产品综合批发市场的初步选择工作以及主管建设的责任单位已明确, 关键在于落实。

4) 做好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促进生态循环发展。在抓好规模养殖场 (户) 、规模养殖基地建设的同时, 要把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纳入主要内容, 要积极申报国家沼气工程, 确保大中型养殖场的沼气工程配套达100%, 有条件的企业还要配套建设有机肥料加工厂, 努力把园区建成“畜-沼-电-肥-果 (菜、粮) -畜”立体生态循环产业模式。

5) 建立信息网络体系, 加快园区品牌打造。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社会,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离不开信息体系建设, 要创建园区专门信息网站, 宣传园区经营理念及产品品牌建设情况, 传播园区生产经营信息, 提供快捷的产业发展和产品交易服务, 塑造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形象;要注重无公害畜禽产品、有机畜禽产品、绿色产品的生产与申报工作, 努力打造特色知名品牌。

上一篇:中考命题作文:师生之间下一篇:特色英语自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