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教育证书填写

2024-05-05

继续教育证书填写(通用8篇)

篇1:继续教育证书填写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登记证书》填写办法:

(一)该证书每学员一本,由学员填写,经县(市、区)以及市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由学员持有,作为优先评聘和晋升教师职务的依据之一。证书自发证之日起有效期五年。

(二)任教学段、学科:任教学段填写小学,任教学科填写教师所教学科。

(三)发证单位:不填

(四)教师编号:填郑州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卡编号。

(五)培训周期:填写第四周期。

(六)接受继续教育情况登记:对于参加第四周期第二期岗位培训的教师,按照所发学员成绩单内容进行填写,每门课程36学时;对于参加高学历进修、市级骨干教师等培训的教师,按实际参加培训的课程名称(10门)、学时(每门36学时)、学习时间、考核考试成绩进行填写;填写有培训内容的张页都要加盖培训机构公章。

(七)校本研修活动登记:(2012、2013年)、教研学时、教学技能训练学时、教学实践活动学时按实际参加活动学时进行填写,三项内容合计不少于360学时。

学校审核意见:情况属实

(八)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考核:参加教育技术中级或初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学员填写教育技术中级或初级以及证书编号(参加计算机中级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的学员填写计算机中级以及证书编号)。

(九)使用有效期:不填。

(十)该证书要用黑色水笔填写,书写要工整,不得漏项,不得涂改,有漏项、涂改现象不予审核。

《郑州市小学教师岗位培训结业登记表》填写办法:

(一)该表由各单位师训负责统一填写(加盖公章),高学历进修、市级骨干教师培训、TFU课程教师培训等要在备注栏里注明培训类型。

(二)对上一期审核不合格学员,符合办证条件者,可随本期结业学员一起参加审核,不再单独造表,但备注栏内要注明。

篇2:继续教育证书填写

一、关于《证书》第一、二页的填写

1、照片:应贴专业技术人员本人近期正面免冠两寸照片。

2、发证单位:文中第二条所指《证书》的四种发放渠道即为《证书》的发证单位,应准确填写发证单位的全称。

3、证书编号:统一为“宁*字******”,发证单位应当在“宁”字后加上发证单位的代字,再接发证顺序,统一编成六位数的号码,不编年号,如南京市卫生局的编号格式为“宁卫字******”,南京市玄武区卫生局的编号格式为“宁玄卫字******”。

4、发证日期:填写编号时的日期。

5、《证书》第二页上应如实填写专业技术人员姓名等基本情况、“毕业院校”、“所学专业”、“毕业时间”栏一般按专业技术人员现有最高学历填写,“技术职务变化情况”栏应将专业技术人员现有职称的任职时问(精确到月份)写在第一行。

6、《证书》第一、二页填好后,须由发证单位到市(区、县)人事局加盖压照钢印后方生效。

7、发证单位应当认真填写《证书》发放名册,做好发证备案工作。

8、《证书》应妥善保管(保管方式由各有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若《证书》用完或损坏、遗失,应及时向所在单位继续教育职能部门申请换发或补发新证,新证沿用原编号,属换证的,已用完的《证书》按原渠道保管。

9、新参加工作的高校、中专校毕业生的《证书》,由有关发证单位的继续教育职能部门结合每年毕业生试聘期满、办理转正定级手续统一到市(区、县)人事局办理。

10、新调入的专业技术人员属外省调入的,必须申请办理《证书》;属本省流动、且原单位己办理《证书》的,可沿用原《证书》,但调入后须按本市的规定办理登记、签证和验证有关事宜,待其晋升高一级职称后应换发新证。

二、关于《证书》的登记

1、《证书》登记的内容应当体现专业技术人员本专业、本岗位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新技能、新信息和新知识,学习内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登记。

2、学习形式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具体方式,主要分: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和“继续教育其它形式培训”两类。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的继续教育职能部门应视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不同,每年年底在《证书》上登记两页,正面专门登记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背面登记继续教育其它形式培训。

3、同一登记页内,学习内容栏培训项目(科目)单一的,应填写主办部门和办学单位;培训项目(科目)不止一个、主办部门和办学单位各不相同的,主办部门和办学单位栏可不填。

4、学习时间统一写法为:“某年1月1日至某年12月31日”。

5、成绩栏可以根据考试(考核)方式的不同,按百分制成绩、等级成绩、合格与否或结业与否等方式进行登记。

6、登记完毕后,专业技术人员所在单位的继续教育职能部门应当在学习内容栏成绩处加盖本部门的公章以示确认。

三、关于继续教育学时数的具体计算方法

(一)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

1、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基地或继续教育特约培训单位举办的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的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等、并经考试(考核)合格的,以市(区、县)人事局核发的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卡认定的培训学时数为准。

2、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人事局指定的职称计算机培训点培训、并取得《职称计算机应用能力培训结业证书》(从2000年6月起,该证书须经市人事局加盖压照钢印)的,可视同为接受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专业课培训20学时。

3、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人事局指定的职称外语培训点培训、并通过培训点结业考试合格的,凭市人事局核发的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卡,按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专业课培训30学时计。

4、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市人事局指定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考前培训定点单位培训、并经培训点结业考试合格的,凭市人事局核发的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培训卡,基础课和专业课分别计继续教育脱产(半脱产)专业课培训20学时。

(二)专业技术人员结合本专业、本岗位参加继续教育其它形式培训的,其学时数的认定按以下标准执行:

1、参加培训班、进修班、研修班、并经考试(考核)合格的,凭结业证书和学习班课程表,按实际培训学时计。

2、参加学术讲座的,凭学术讲座的通知及所在单位(部门)领导签署的意见,按实际听课时间、每半天计4学时。

3、参加业务考察、专题调研的,须递交考察报告或调研报告,经所在单位(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按实际考察时间(路程时间除外)、每天以6学时计。

4、参加学术会议的,须递交有关学术交流材料(材料中须注明会议的时间、地点、主办单位、内容、学术材料被采纳的情况和评语等),经所在单位(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按会议实际时间(路程时间除外)、每天以8学时计。

学术论文在大会上宣读的,另加论文折算学时。论文折算学时凭会议组织者证明及论文稿,按学术会议的等级、作者顺序折算(以下学时标准为第一作者一一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际会议18——12学时 全国会议15——9学时 行政区域会议12——6学时 省、市级会议9——3学时

如小组交流、书面交流或以论文摘要编入论文汇编的作者,按下一级会议最低学时数计算。

5、完成本单位继续教育职能部门每年年初预定的继续教育自学任务、并写出经所在单位(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和加盖公章的自学笔记或读书报告的,其自学笔记或读书报告每2000字折算3学时,但每年最多不超过15学时。

6、参加学历教育或高等教育专业证书班、大专水平教学班、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等非学历教育的,已毕业(结业)者,凭毕业(结业)证书视同完成学制相应年份的继续教育其它形式培训的学时。未毕业(结业)、但单科结业一门以上的,凭自学考试委员会或承办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证明(须注明专业、课程名称、考试时间、学习成绩等),可视同完成相应年份的继续教育其它形式的培训学时。

7、在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根据刊物级别、按以下标准折算学时(以下学时标准为第一作者——第三作者〈余类推〉):

国外刊物40——32学时/篇

国家级刊物32——24学时/篇

省级刊物24——18学时/篇

地、市级刊物18——12学时/篇

内部刊物12——6学时/篇

8、正式出版(含刊物发表)的译著、译文,每1000汉字折算成8学时。

9、正式出版的专著,每1000字折算成3学时;合作出版的著作,按合作者实际完成的篇幅计算。

10、出版录像教材的,按出版级别和成品放映时间的长度分别折算:

国家级8学时/分钟

省级6学时/分钟

地市级4学时/分钟

出版幻灯片的,每10张折算4学时。

11、承担本职工作以外的、与专业有关的学历教育教学任务的,每学期每学科计24学时。承担与专业有关的继续教育教学任务的,按实际授课学时计,一年内担任相同内容教学的,按实际课时的二分之一计算。

(三)专业技术人员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可视同完成相应的继续教育任务:

1、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发明专利的,可视同完成相应职称周期内的继续教育任务;获得中国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可视同完成当的继续教育任务。

2、获得部、省级及以上科技进步奖的,视同完成相应职称周期内的继续教育任务;获得市级及以下级别科技进步奖的,可视同完成当的继续教育任务。

3、全脱产进修、送培训时间3个月以上的,视同完成相应职称周期内的继续教育任务;全脱产进修、送培时间在12天以上、3个月之内的,视同完成当继续教育任务。

篇3:继续教育证书填写

一、中职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比较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既有紧密联系, 又有明显区别。其关联性是学历教育的课程教学标准可以转换为职业标准, 中职生在校期间都应该取得这两种证书。这两种证书的不同点, 首先, 是证明效力不同。学历证书是持证者职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年限、所具有的文化程度或者学业程度的证明;职业资格证书则是持证者有能力胜任某个职业岗位的凭证。第二, 是颁发部门不同。学历证书是由教育部门颁发;职业资格证是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其委托的部门颁发, 学习者在获得毕业证书的同时, 可以获得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第三, 是标准不同。学历证书是以专业课程标准和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据;职业资格证书以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鉴定比重表四个部分为依据, 各职业资格等级不同, 其标准也不同。如中职生对应的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中级) 标准为:“能够熟练运用基本技能独立完成本职业的常规工作;并在特定情况下, 能够运用专门技能完成较为复杂的工作;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而双证融通的实质是两种标准的融通, 把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等融入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建立两者融通的学业评价机制, 确保中职生在通过专业课程考核后, 达到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要求。

二、双证脱节现象

早在2002年劳社部发《关于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意见》 ([2002]21号) 规定:“职业学校所设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的, 其毕业生申请参加中级以下 (含中级) 职业技能鉴定时, 理论课考试成绩合格者可视为鉴定理论考核合格, 按照职业技能鉴定有关规定, 只进行操作技能考核。”但由于实施“双证书”制度时间较短, 课程建设滞后, 以及在各中职学校的具体实践操作中, 依据地方特色和企业发展状况而有所不同, 出现了两种证书融通脱节现象。

1.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脱节。中职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决定中职学校的专业教学内容, 即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基本技能, 而理论知识则以够用为度。但在日常的教学中, 各中职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知识的教学内容不仅占据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而且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要求又相差太远, 没有突出专业性、操作性和针对性, 更多的是理论占据主导, 强调知识、态度和职业素质。如中职生在第一年的学习课程以基础文化课和专业理论课为主。职业标准的主体部分是工作要求, 其清晰地分为不同等级、依次递进的技能要求, 包括:职业功能、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职业标准的制定原则有等级性、规范性和实用性等, 全面反映职业活动的工作内容要求。

2.教学考试评估与职业资格考证脱节。由于两条平行路径的教学, 中职生在校期间的四个学期, 只有在第四个学期的考试与检测才与职业资格考试有关, 但第四个学期所学的课程还要进行课程结业考试之后, 师生才匆忙地进入到职业资格考证的准备工作中去。从中职生入学到离校, 所有课程学习的理论考试和实训操作考试, 都以课程标准作为教学考试评估内容, 所涉及的职业资格考证内容几乎没有, 形成这一状况的因素, 是没有建立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 把职业标准融入到专业课程体系中, 教学内容不能够覆盖职业标准要求。

3.教师脱节。中职学校的专业建设和师资建设, 成为学校夯实基础、长远发展的核心。在职业资格考证中, 教师在教学中存在三个方面的现象, 第一, 基础课教师教学内容与专业要求脱节。教授基础课教师不了解专业培养目标, 不清楚所教授专业对应的职业标准和职业资格证类型, 在教学中没有针对某一专业的基础应用知识和职业道德进行培养和引导。第二, 专业课教师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脱节。专业课教师“讲得多, 练得少”, 只按照教材“照本宣科”。而专业课既强调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又侧重实际操作与理解, 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第三, 缺乏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这已成为中职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 在教学中就以职业岗位要求为核心, 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展开实训。

4.校企合作脱节。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可以使学校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 让中职生在企业进行实训、实习, 熟悉职业环境、技术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通过工作、学习和锻炼, 提高职业能力, 强化工作要求, 为参加职业资格四级 (中级) 考证做准备。但在教学中, 学生在校两年的时间里, 能够走出校外到企业学习的机会不多, 各专业教学仍然以校内课程教学为主。

5.学校对职业资格宣传脱节。许多中职生在二年级时, 仍然不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不知道自己将要参加哪几种职业资格证考试, 职业资格证考试课程和内容有哪些, 导致这方面的原因是学校对职业资格重视程度不够, 宣传不到位, 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时间安排不合理, 中职生在最后第四个学期才进行职业资格考试强化训练, 而不是在一年级时, 通过教师、部门、学校对职业资格的宣传, 了解应该要获取的职业资格证类型, 考证课程、内容和要求。

6.学校对职业资格证考试结果评价脱节。不同的职业资格证类型, 考证时间不同, 考证结果颁布时间也不同, 一般要在一个月或数月后才颁布, 造成各学校不能及时了解和统计考证结果, 形成了每一届学生考完就结束所有教学工作, 不能对学生在考证时出现的问题、试题特征进行进一步分析总结和评价。而许多学校尽管重视职业资格证考试, 但没有制定职业资格考试激励管理制度, 形成学生考得好与不好一个样。

7.考证管理部门与学校脱节。各种证书“证出多门”, 教育部负责职业教育学历证书, 人社部负责职业资格证书, 以及有些部门负责等级证书, 各行业各部门都有自己的认证体系, 造成中职学校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专多能”, 要面临完成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各种等级证书的管理工作, 证书的标准、体系不同, 给学生教授的课程也不同, 多个标准造成教师、学校很难把握各种证书标准与教学内容的衔接。另外, 有些证书的考证费用过高, 成为学生参加考证的一道门槛。

8.考证监管脱节。各种职业资格证在鉴定考证过程中, 存在失范现象, 影响了职业资格证的信度, 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使中职生在考证训练强化中存在侥幸心理。形成这一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中, 各种形式的统一考试、交叉考试和统一阅卷还有待常规化, 而不是由学校内部自己组织教师考试、阅卷和评定。在职业资格证考试过程中, 还存在监管力度不够、部分考评人员受主观影响较大、随意性较强等现象。而部分类型的职业资格证合格率低, 除了考试内容难度大之外, 也说明了考证过程中监管严格, 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导游资格证考试。

三、双证融通途径

脱节是关联性的事物失去联系, 不能衔接。由于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脱节, 引发了在中职教育各关联事物之间出现若干层面的脱节。建立各关联事物之间的相关联系, 达到一致性和紧密性, 使课程标准体系与职业标准体系相互融会贯通, 紧密衔接, 最终实现双证融通。

1.专业建设与职业资格融通。专业建设内容包括: (1)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涵盖职业标准体系的课程体系。修订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将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 把职业岗位所需知识、技能及其职业素养要求等融入中职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以及专业教学的全过程, 推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开发, 建立两者融通的学业评价机制。 (2) 加强实践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建设。扩大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学校与企业紧密结合, 增加学生锻炼的机会, 提高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熟悉职业环境和职业岗位要求。 (3) 加大“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中职学校紧缺的是具有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 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将“双师型”教师安排到企业锻炼, 提升企业生产技术能力, 以及吸收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担任专业课教师。 (4) 加大职业资格的宣传。在专业培养目标中, 确定某一专业的学生将获取的职业资格证类型;举办教师对职业资格证认识的培训, 使教师了解自己教授的专业班级的学生要获取的职业资格证和考试模块, 从而在日常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职业资格的认识。其次, 学校的各种活动要与职业资格考证内容相衔接, 使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职业岗位的认识, 提高职业技能。

2.教学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融通。教学内容以职业标准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把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 理论知识则要把握够用、适用的原则, 以能力为主线, 进行教学设计, 从职业岗位群需求能力和职业资格标准分析入手, 确定课程教学内容。融合“教、学、做”为一体, 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与素养。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学历课程, 创建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模式, 依据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模块化, 将教学内容的基本单元划分为若干个模块, 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模块教学, 使学生最终完全掌握整个职业资格鉴定的内容, 从而需要教师“要以实训为手段, 设计出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并紧紧围绕职业标准内容, 将教学内容有所调整和修改, 学校相关部门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突出实训操作课程, 最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

3.评价机制融通。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在课程考核过程中, 采用过程评价、分项目考核、分模块考核方式,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多次考评, 而不是等到期末时, 才进行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评价。还要改变以往在每学期每门课程对学生考评由教师个人出题的形式, 而是要整合专业建设力量, 逐步建立与职业资格鉴定试题库内容有机结合的教学试题库, 达到规范性和标准性, 从而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是监控职业资格证书的质量。要从职业资格标准、鉴定制度、约束机制和操作程序上, 严把职业技能鉴定质量关, 理论考试和技术资格鉴定实行统一考试、交叉考试和统一阅卷, 避免学校内部人员违规操作。

4.教师融通。首先, 加强教师专业技术培训, 使教师的专业技术与生产企业接轨, 与职业资格标准紧密联系, 提升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其次, 提供教师相互交流、合作的平台, 共同形成合力, 将基础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按专业组合在一起, 共同进行研究、探讨每届学生特征, 分析职业资格证考试特征, 形成较强的团队精神。再次, 不断改进师资结构, 从企业中招聘部分专业技术人才到学校, 增强一体化教师力量。

5.学校各部门融通。整合学校各部门资源, 将资源重新调配, 围绕职业资格标准体系, 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 使职业资格标准考证的宣传、监管、结果融为一体。学校教务处、实训处、职业鉴定所等各部门要与专业部门相互协调沟通, 合理安排课程结构, 增加训练时间, 强化训练内容, 达到学生在校四个学期期间, 每一个学期都有专业职业资格教学活动, 将职业资格考证内容融入到专业技能活动和专业技能竞赛之中。

6.校企合作融通。学校与企业合作, 建立双向沟通模式, 学生、教师到企业, 企业技术员到学校;学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实习基地, 贴近岗位实际工作过程, 对接职业标准。学生每学期在企业实习一至两周, 了解相关职业的基本要求, 增强对工作环境、工作要求的感性认识, 由学校人迈向职业人。

通过各种层面的融通, 将中职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两条平行线, 交叉合一, 减少中职教育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差异, 最终实现中职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提高教学质量, 为新一轮的中职教育课程改革, 实现中职生不参加职业资格考证, 就可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做准备。

参考文献

[1]刘秀艳.“双证书”制度下学生考证现状及管理策略[J].职教论坛, 2010 (23) .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函〔2012〕397号.

篇4:职业教育>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教育是与职業最密切相关的教育类别,其职业属性决定了专业体系必须与职业体系相关联。职业体系中所包含的职业分类、职业标准、职业发展、职业资格证书等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特别是职业教育培养“双证人才”理念的确立,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考核、认证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融入专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与职业的关联,使得专业中所包含的专业方向与就业岗位的关联更加直接、具体,无疑为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活动实现专业与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提供了目标和路径。但是,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得并不是职业教育的全部。

首先,作为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应实现其教育属性和职业属性的统一。既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让学生获得必备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又要针对行业、企业生产一线需要,通过校企结合、产教深度融合等方式,加强职业技能和职业岗位能力培养的针对性,满足生产岗位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其次,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及其教学内容的确定,并非完全依据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是依据专业培养目标,通过职业岗位分析,结合继续学习等方面的需要来确定专业综合素质及职业能力(包含行业通用能力、职业特定能力、跨行业职业能力),然后再据此构建课程体系,确定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教学和训练方式、教学评价等。因此,从这个角度讲,职业资格证书并不是职业教育构建课程体系的主要依据,事实上,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也覆盖不了专业教学的全部内容。再次,随着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新技术发展,落后产能的淘汰,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职业岗位、职业标准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国务院分五批取消的272项职业资格证书,大多由部门和行业协会未经批准自行设置,并且专业性不强,法律法规依据不足。真正必需和有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得到了保留,必将有利于职业资格证书的规范管理,更好地发挥职业资格证书对技能人才的评价功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因此,清理后的证书其权威性更大,“含金量”更高,对专业教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技能训练等方面的引导作用更强,更有利于职业教育“双证”制度的落实。

反思职业教育在实施“双证”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启示:

一是应进一步明确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发挥培养目标对教育教学活动的规范、引导作用,要构建与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训练内容及其实施方式的职业岗位针对性,避免学校以现有条件来设置专业、开设课程、组织教学等情况的产生,造成目标与结果出现差距,导致专业教育的盲目和泛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的质疑和不信任。

二是增强职业资格证书考核、认证的针对性。学校要按照专业教学的实际情况,并针对就业岗位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考证,避免为了达到上级要求和“响应”相关文件精神,或因“利益”驱动组织学生盲目考证,为了考评而考证,导致证书“量多质差”“证岗不符”,背离实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初衷;同时要密切关注企业职业岗位对知识、技能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设置,改革专业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三是积极探索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双证书”融通的专业教学改革。以职业能力为核心,通过课程将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内涵相衔接,实现课程教学标准和职业技能标准的融通、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培训的融通、课程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鉴定方式的融通,从而增强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篇5:素质拓展证书填写

由学生本人根据证书的要求,挑选本人在素质拓展方面最出色的经历和表现,如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并取得相关证书的(口语证书、普通话证书等),参加各级学科竞赛获奖的,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参加各种创业训练或进行创业实践并有一定成绩的,参加社会工作受到用人单位认可并有单位证明的。

1、“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主要内容如下:

(1)参加院级以上党、团校学习,学生干部培训经历;

(2)获得各级政府奖学金,各种学校、企业奖学金等;

(3)获得院级以上优秀党、团员,优秀团干部、先进工作者,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4)受到院级以上通报表扬的表彰经历;

(5)受到院级以上先进班集体、先进团支部等集体荣誉的团支委和班委会成员;

(6)参加入党、入团、团员教育评议、推优等政治类活动的经历;

(7)组织或参与班级以上思想教育类讲座、报告、竞赛、主题教育、主题团日等活动经历

(8)参加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究会等理论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

(9)经党、团组织认定的好人好事;

(10)在校内外参加的见义勇为等社会救助行为或其它有重大社会影响及贡献的;

(11)参加以国情国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诚信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的;

(12)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并积极向党组织做思想汇报或在校级以上刊物发表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等方面文章的。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就,主要内容如下:

(1)参加寒、暑假等节假日社会实践活动(教学实践及实习除外)的组织或参与经历(以社会实践报告、论文及实践单位的证明为凭据);

(2)参加其它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提交社会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或图片资料;

(3)参加“捐树植绿,美化校园”等美化校园活动表现突出的;

(4)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

(5)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

(6)参加公益劳动并有劳动记载的;

(7)参加其它类型的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

3、“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主要记载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在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学术、创业等比赛中取得成绩,主要内容如下:(1)参加全国、省级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的;

(2)参加学校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进入决赛的;

(3)参加学院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并获奖的;

(4)参加全国、省级“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英语等学习竞赛的;

(5)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如计算机、英语、数学、物理、人文社会科学)并获奖的;

(6)参与校内外各种科学研究和学术调研、考察的;

(7)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科普活动的(报告会、论坛、学术交流等);

(8)参加科技类学生社团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

(9)在公开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取得发明专利的;

(10)参加其他校级以上科技创新、专业学习竞赛等活动取得的成绩。

4、“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主要内容如下:

(1)组织或参与班级以上组织的包括音乐、舞蹈、美术、体育、书画、文学、演讲、棋类、摄影等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等一切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活动经历;

(2)在各类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活动比赛、竞赛中取得的成绩;

(3)参加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的各类心理健康报告、讲座、咨询等活动,经组织确认的经历。

5、“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与的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所兼任的社会工作。主要内容如下:

(1)担任班级及以上学生干部、各级团组织、学生会干部的职务经历;

(2)担任各类学生社团(经校团委批准成立并注册的)组织负责人和刊物编辑工作的主要成员;

(3)在担任职务期间所组织、管理开展的主要工作;

(4)在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中获得奖励情况。

6、“技能培训及其他”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未能被上述所包括的其他重要经历或成果也可在这一栏里填写。

(1)参加驾驶员、国家级篮球裁判等取得证书或相关培训经历证明;

(2)参加各类计算机、外语培训、秘书资格考试等取得证书或取得相关培训经历证明;

(3)未能被本条例包括的对大学生素质拓展起积极作用的其它重要经历或成绩。

(二)备注页的填写

篇6:素质拓展证书填写相关内容

1、“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突出表现,主要有:

(1)、积极参加业余党校学习、学生干部培训等活动的;

(2)、参加马研会、邓小平理论研讨会、“三个代表”理论研究会等理论性学生社团组织活动的;

(3)、积极组织主题明确、富有教育意义、创新性强并在全校范围内引起较大影响的主题团日活动的;

(4)、参加各类思想政治、意识形态领域、道德修养的主题教育的;

(5)、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并积极向党组织做思想汇报或在院刊、校报等有关刊物上发表有关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文章的;

(6)、在校内外参加的好人好事、见义勇为等社会救助行为受到院级及以上表彰或者其他有重大社会影响及贡献的;

(7)、与大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养相关的其它教育活动的。

2、“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加的各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主要有:

(1)、参加学院、学校组织的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的,需出具相关单位证明;

(2)、参加学院、学校在暑期集中组织的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需出具相关单位证明;

(3)、参加其它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并提交3000字及以上社会调查报告、心得体会或图片资料的,需认证材料;

(4)、参加勤工助学活动的;

(5)、参加公益劳动并有劳动记载的;

(6)、参加社会兼职锻炼,兼职辅导员或班主任等,需出具相关单位证明;

(7)、参加其它类型的社会实践或志愿者服务活动的。

3、“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栏——主要记载学生课外从事的创新创业活动以

及在参加各级各类学术、科技、创业等竞赛活动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1)、参加校级及其以上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进入决赛或获奖的;

(2)、参加学院组织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或“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获奖的;

(3)、参加全国、市级“数学建模”、计算机、英语等学科竞赛的;

(4)、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科技作品展及各专业竞赛(如电子设计与制作大赛、网页制作竞赛等)进入决赛或获奖的;

(5)、参加学院组织的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奖的;

(6)、参加校内外各种科学研究和学术调研、考察的,需认证材料;

(7)、参加学校开展的各类科普活动的(报告会、论坛、学术交流等);

(8)、参加科技类学生社团活动并取得一定成绩的;

(9)、在公共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

(10)、参加其它创新型科技教育活动的。

4、“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栏——主要记载学生参与的文体艺术活动和取得的成绩,以及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其他经历。主要有:

(1)、参加全国、省级和学校组织的校园文化演出活动的;

(2)、参加全国、省级和学校组织的体育竞技比赛的;

(3)、参加学校的大学生艺术团组织(如管乐团、舞蹈队等)一年以上的;

(4)、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各类文艺活动并表现突出的(要怎么判断突出?);

(5)、参加学校和学院组织的体育竞技比赛并在比赛中获奖的;

(6)、参加各类大学生素质拓展培训、讲座、报告会的;

(7)、参加以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为目标的各类心理健康报告、讲座;

(8)、参加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各项比赛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9)、参加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辩论赛、演讲比赛、形象设计素质大赛等活动及所取得的成绩;

(10)、参加各类社团活动所取得的成绩;

(11)、获得各种裁判证书;

(12)、其他文体活动。

5、“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栏——主要记载学生组织或参与的各种社团活动,所担任的学生干部职务及在组织、管理能力方面的锻炼,也包括在校外兼任的社会工作。主要有:

(1)、担任校、院、班、支部干部满1学年;担任社团干部满1学年;

(2)、组织或参与组织各种社团活动和社会活动,影响较大,效果较好,需认证材料;

(3)、社会兼职满1学期,需出具相关单位证明;

(4)、实际创业活动,需出具相关的证明材料;

(5)、其他社会工作。

6、“技能培训及其它”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及取得的成绩。未能被上述所包括的其他重要经历或者成果也可以这一栏中填写。主要有:

(1)、参加会计证、导游证、程序员证、ISO认证、微软认证、驾驶员、国家级篮球裁判、各种资格培训等取得证书或者相关有效培训经历证明;

(2)、参加各类计算机、外语培训等取得证书或者取得相关有效培训经历证明;

(3)、在校期间获得的各种校级及以上奖学金的,需出具相关材料证明;

篇7:素质拓展证书填写项目参考列表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证书》的记录指标包括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科技学术与创新创业、文化艺术与身心发展、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技能培训及其他六项,涵盖了人才素质的各个方面、大学生活的各个方面。素质拓展的六方面内容可能有互相交叉的地方,填写时应视参加活动的具体侧重哪方面选择适当栏目。

每学期每一栏目所填内容不超过四项,只要能提供所填内容的原始证明材料,学生可自主选择重要的项目加以填报和填写,以充分学生个性专长。学生作为一般性观众参与的集体活动、训练课程、讲座报告会等也可记录,但必须提交个人心得体会、总结等作为证明材料,记录时应加以注明。例如:XXX同学XX时间(参与)观看学校文化艺术月演讲比赛,交观后感一篇;XXX同学XX时间听杨叔予院士讲座,以表心得文章于校报XX期。同一活动内容可以填入不同栏目的只能填写一次,由学生自行决定所填栏目。如确有重要经历在素质拓展栏目内无法填入,可填入备注页,规范同上。

一、思想政治与道德修养

1、是否递交入党申请书及参加各党校培训情况;

2、参加党团组织情况;

3、参加各级马列、党的知识小组学习情况及竞赛获奖情况;

4、是否党员(或入党积极分子)及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发挥作用情况;

5、参加各级有关思想政治和道德修养的研讨会、座谈会或讲座情况;

6、在各级思想理论公开刊物上发表文章情况;

7、所在班级、寝室获各级表彰情况及个人作出贡献情况;

8、获得国家、省、市和学校的各种综合奖励情况。

例如:

(1)2 0 0 6年6月2 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2)2 0 0 6年1 2月4日,参加班级团支部组织的学习十六大精神团日活动,并

做主题发言。

(3)2 0 0 6年9月,参加文明宿舍评比,获得二等奖。

(4)2 0 0 7年9月,获“校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文明个人”、“优秀团

干”等称号等。

注意事项:

(1)奖学金、三好学生、勤学奖、优秀团员、国家励志奖学金、军训标兵等奖励

均属此栏,但国家助学金除外。

(2)5.12悼念活动、捐款捐物均属此栏。

(3)公共必修课如马列、思修、中国近代史、毛邓

三、形势与政策均不能填写。

二、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

1、组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情况(集体活动、个人活动);

2、所在社会实践集体获奖情况(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学院级)及个人所发

挥的作用;

3、个人获奖情况(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学院级);

4、参加志愿者服务情况(大型活动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扶贫支教等)及获

奖情况。

例如:

(1)2 0 0 6年7月1 9――8月3日,参加洛阳师范学院大学生“三下乡”社会

实践活动赴XX阳光支教,为主要负责人,担任XX职务;

(2)2 0 0 6年7――9月,为老城区社区贫困户***子女提供义务家教,累计

时数4 0小时。

(3)2 0 0 6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到龙门参加洛阳师范学院组织的志愿者服务活动,累计时间1 2小时。

(4)2 0 0 6年8月参加“牡丹义务家教”、义务献血活动、寒暑假关于经济危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社会调查。

注意事项;

(1)内容不能过于简单,须注明时间、地点、具体事件。

三、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

1、参加科技创新类活动及取得的成绩;

2、参加各类专业教师指导的课题组情况;

3、发明创造、专利申请、学术性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4、参办或参加高科技公司工作情况;

5、参加各级(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学院级)竞赛及取得成绩情况(“挑战

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软件大赛、Flash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

例如:

(1)2 0 0 5年5月,作品《***》参加河南省大学生第三届挑战杯大赛,获

得一等奖。

(2)2 0 0 6年9月,参加撰写《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一书,第一作

者,已出版。

注意事项:

摆地摊、兼职、开网店均不属此栏,属社会工作栏。

四、文体艺术与身心健康

1、参加文艺活动情况(如:晚会、辩论赛、演讲等)及获奖情况;

2、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如:各级田径运动会、单项体育比赛等)及获奖情况; 3、其他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如:绘画、书法、摄影、手工艺制作等各类比赛)

及获奖情况。

4、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英语演讲比赛、课件制作等。

例如:

(1)2 0 0 6年,参加大学生艺术团。

(2)2 0 0 6年9月,参加校园歌手大赛。

(3)2 0 0 6年3月,参加中文系话剧团

(4)在2 0 0 6年元旦晚会演出小品《XXX》。

(5)2 0 0 3年9――1 2月,参加心理协会小组活动5次,排演心理剧《心灵的呼唤》。

(6)2 0 0 6年9月,参加洛阳师范学院第X届运动会标枪比赛获得第X名。注意事项:

(1)听河洛大讲堂、青年论坛不再写入证书。

(2)参加素质拓展活动归此栏。

(3)所上选修课如健美操、武术均不能写入证书。

(4)参观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如洛八办、铁军博物馆等可归此栏。

五、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

1、参加校内外社团活动及担任社团干部,组织参加各类活动情况;

2、任班团干部及组织参加各类活动情况;

3、任学校、学院学生干部及组织参加各类活动情况;

4、“先锋杯”团日活动;

5、在校外有偿社会工作:

例如:

(1)2 0 0 6年9月参加校学生会;

(2)策划组织2 0 0 6年洛阳***大学生首届美食节活动;

(3)2 0 0 6年被评为优秀伙食监督员。

注意事项:

(1)有偿家教累计过四十个小时以上方可写入证书,且须注明时间具体内容。

(2)内容不能过于简单(如暑期打工),须写明事件及具体内容。

(3)任学生干部应写明时间,在何部门任何职位。

(4)参加协会不再写入证书,若在协会任干事等职位可写入证书。

六、技能培训及其他

1、各级各类技术培训情况(驾驶执照、管理类如ISO900系列等、计算机类如

微软ATC/ATEC证书或各级程序员等、英语类如GRE/TOEFL/GMAT/IETS等、职业资格类如律师资格证、注册会计师证、各类评估师、经济师资格证、电子商务师证等);

2、其他未能被上述所包含的重要培训经历或取得的证书。(如参加“十佳教学明星

大赛”、被评为“推广普通话先进个人”等)。

例如:

(1)2 0 0 6年4月,通过国家律师资格考试,获得律师资格证。

(2)2 0 0 6年参加“十佳教学明星大赛”。

(3)2 0 0 6年3月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获得证书。

(4)2 0 0 6年9月――1 1月参加汽车驾驶班。

注意事项:

(1)四六级考试、普通话等级考试,若无证书一律不能写入证书。

(2)参加四六级、考研辅导班不能写入证书。

(3)参加自学考试并通过可写入此栏。

(4)针对信息技术学院的专业课不能计入技能培训

校团委素质拓展部修订于2009-11-8

项目填写注意事项

1、统一用黑色水笔填写,书写工整;

2、保证页面清洁,涂改者将不予认证;

3、所填活动必须真实,经核实无误后填写,如发现虚假,将不予认证;

4、照片必须为正规纸质照片,如出现大头贴之类的照片,将不予认证;

5、活动必须详细:年、月、日,须注明是组织者或参加者某活动及获奖情况; 6、每栏所填写项目不得超出四项,如确有重要经历无法填入者可填入备注项;

7、同一活动内容可填入不同栏目的只能填写一次,由学生自行决定所填项目;

8、作为观众参加,如: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无意义的活动不必填写;

9、各院系如有不确定的活动可暂不填写,经共同商讨后再填写。

附:经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总结

一、不予认证的错误:

1、填错栏目如:担任宣传部委员职务填在技能培训里;参加当代作曲家协会填在文化艺术栏里;到龙门志愿服务填在文化艺术栏;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填在科

技学术栏;参加爱好者协会填在技能培训栏。

2、证书出现涂改情况严重如:出生日期与出生地填错划掉;科技创新栏里填错划掉。

3、真实性不够强如:一个月参加四个培训班。

4、内容彼此雷同如:一个系出现十几个学生会主席。

二、须补充的错误

1、活动时间、地点不具体如:参加公益活动;参加义务劳动;参加班级元旦晚会.。

2、语言过于简单如:社团活动一栏只写体协二字。

3、填写内容不够详细如:联系某单位的项目工作.;参加十佳教学明星大赛;团日活

动。

注:补充的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如参加什么公益活动)、何种级别的活动(如哪一级的十佳)、是参加者还是组织者、获何种奖励、志愿服务及家教累计时长。

三、其他问题

1、同一本证书团支书认证签字字迹不一样。

2、无意义活动如: 坚持每天跑步;去图书馆看书;总结学习方法;思想进步、努力

学习等。

3、填写不整齐、字迹乱、同一本证书多种颜色笔迹,甚至一栏有两种颜色笔迹。

4、证书上内容书写不正式不规范,隔行现象多,字迹潦草。

5、证书未贴照片,政治面貌未填,某一整页活动未填各院系却给予认证。

6、填写内容有重复 如: 积极参加义务家教填在第一栏,第三栏里也存在。

7、有些项目填写过多,出现八项。

8、填写内容过于笼统如: 科学技术与创新创业一栏写研究比较中西文化发扬中国

优秀传统文化。

校团委素质拓部

篇8:继续教育证书填写

为配合社区、农村等基层医务人员的继续医学教育学习, 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批准, 本刊举办了“农村中医适宜技术讲座” (国家I类学分12分) , 学员学习经考试合格, 可申请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证书。试题及答题卡在2011年5期杂志上刊登。具体安排如下:

1. 请寄来准确的以下个人信息, 不可缺项 (这是办证必备的要求) : (1) 姓名, (2) 身份证号, (3) 职称, (4) 专业, (5) 学历, (6) 通信地址, (7) 邮编, (8) 单位名称, (9) 联系电话。

2. 考试方式:凡本刊读者认真学习了今年1~5期刊登的相关内容, 并按照要求填写答题卡, 经判卷合格后, 即可获得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学分及相应证书。

3. 办证费用 (含工本费和邮寄费)

(1) 邮局订户:请邮汇证书款40元, 答题卡及个人信息用挂号信寄至本杂志社, 信内勿夹现金。

(2) 本刊通联站订户:请邮汇证书款35元, 答题卡及个人信息用挂号信寄至本杂志社, 也可由通联站汇总办理, 信内勿夹现金。

4. 截止日期:2011年12月10日 (以当地邮戳为准, 杂志社每月集中办理一次) 。

5. 证书发放: (1) 邮局订户, 本刊将证书直接挂号邮寄给本人; (2) 通联站个人单独办理, 杂志社将证书直接挂号邮寄给本人;汇总办理的统一挂号邮寄至通联站, 由通联站转发。

6. 汇款及答题卡邮寄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南小街领行国际1-2-1703, 邮编:100061;收款人:《中国乡村医药》杂志社;汇款附言请注明:学分证书。

7. 联系人:张欣李颖;电话及传真:010-67155283

上一篇:感动初中写事作文下一篇:历史个人教育教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