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学生的标准

2024-04-25

三好学生的标准(精选11篇)

篇1:三好学生的标准

三好学生评定标准

一、思想积极,品行高尚,热爱班级、学校。工作积极努力,热心为集体服务,在班级、学校各项活动起模范带头作用。

二、模范遵守《中学生守则》及校规校纪、遵守社会公德和国家法律、法规。

三、讲文明,有礼貌,讲团结,有爱心。

四、学习勤奋,刻苦努力,成绩优秀。

五、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两操一课”表现认真,成绩优秀,有自觉锻炼的好习惯,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新三好学生标准

以往的三好学生是指德,智,体三个方面都得到发展.当今社会,赋予了“三好学生”全新的含义和评价标准:“

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好孩子”的具体标准是“勤俭+孝敬”;

“好学生”的标准是“合格+特长”;

“好公民”的标准是“公德+责任”.评选的条件

1)、三好学生的条件:

1、思想品德好。即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热心为集体服务,积极参加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遵守社会公德,自觉执行《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同学中能起模范作用。

2、学习好。即为“四化”学习的目的明确,学习态度端正,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学习成绩优良(低年级90分以上,中年级85分以上,高年级80分以上)或有显著进步。

3、身体好。即坚持锻炼身体,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身体健康,体育成绩在75分以上(或达到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先进集体(班级)的评选条件:

1、模范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深圳市民行为道德规范》。全班初步树立共产主义道德风尚,树立“尊师、守纪、诚实、向上”的良好班风。在各项比赛中(如学习、纪律、卫生、广播操)成绩优异。

2、学习气氛浓,学习自觉性强,学习成绩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显著的提高。

3、班级学生积极参加文体活动,德智体诸方式全面发展,体育达标率90%以上,保护学生视力,预防近视眼。近视眼比例能控制发展或有所下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3)、评选的方法:

1、“三好学生”和“先进集体”每学年评选一次。评定采取先总结后评比,先民主后集中的方法。

2、“三好学生”的评选,先让学生评议提名:接着由班主任公正评价(征求有关教师意见)再实事求是地填写三好学生登记表报学校审批,最后召开表彰大会,授予三好学生证书。

3、“先进集体”的评选,先由年级推荐,再报学校审批、公布、奖励。

4)、注意事项

掌握三好学生标准应注意这样几点:

1、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防止以学习好代替其它两好,或者对其它两好降格以求。美术、文艺、体育等方面有专长,其它学科的成绩在及格以上,各科平均成绩优良,也应视为学习好。这样有利于鼓励学生活泼地主动学习,培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发展爱好、特长。

2、既要表扬一贯先进的学生,也要注意把原来基础较差,经过努力,有显著进步,表现突出的学生评为三好学生,以鼓励全体同学努力上进。

3、既要看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要看学生在家庭、社会的表现。

4、评选工作要按照标准,实事求是地进行,既不能过严苛求,也不能盲目追求数量。要切实保证三好学生的质量。

三好学生分几个级别,普通三好生是在学校评选,而市三好生则是由市教育局颁发的荣誉

篇2:三好学生的标准

自觉执行《中学生守则》、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在同学中起到模范作用,并能在提高全面素质上刻苦努力,为同学树立榜样。

具备品行兼优,热爱学校,尊重师长,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勤奋好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认真完成课内外各项作业,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有健康的身体,体育成绩良好以上。热爱劳动,不怕苦、不怕累。

分数要求:

中考科目总评成绩在80分以上(100分制),其他考查学科及格以上。凡符合三好生条件的,人数不超过10人。

二、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评选标准

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除应具备三好学生评选标准之外,还应具备以下条件:

1、必须是任职一年以上的班干部或团干部。

2、积极参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沟通师生之间的联系,及时反映学生的思想动向、动态,能及时对学校工作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积极主动地开展班级工作,认真完成学校交办的各项任务,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组织管理、协调合作的能力。班级工作有创新,成绩显著。

4、民主作风好。能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师生中获得一致好评。

每班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各为2人。

三、文明学生评选标准

模范遵守校规校纪,没有违反《校规》、《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行为。比例为学生数的20%

篇3:建议取消“三好学生”的评选

取消“三好学生”评选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三好学生”历来是“优秀生”的代名词, 传统意义上的“三好”, 不符合当今社会的人才质量观。教育的真义在于它的时代内涵, 在于它对时代精神的吸收容纳, 在于它对时代之需的映照贯通。建国初期, 党的教育方针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当时, 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是德、智、体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 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 它需要学生具备完整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创新的能力、团队协作的精神, 具备科学素养和公民素质,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具有国际意识、参与意识、人权意识和生命意识。其中, 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核心。因此, 现在仅用“三好”来评价学生, 显然是不全面的, 不符合当今的人才质量观。“三好学生”的评选是对学生的一种评价, 而评价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教育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规范着教育活动的目的和指向, 它激发人们对其所向往的价值进行不懈的探究与追求。如果我们把评选“三好学生”作为对学生全面素质的评价, 就与当今人才质量的要求相脱离, 使教育活动没有很好地朝着教育目标来进行。

二是“三好学生”的评价体系有失科学性。“三好学生”的评选标准没有量化, 评选出的学生是否真正优秀是值得商榷的。学校在评选“三好学生”的具体操作中, 通常是按照不同学校、年级、班分配指标, 由学生、教师选举产生, 造成标准的不统一。即使是参考一定的条件, 也多是看学习成绩, 致使很多班级评选的标准, 实质就是学习成绩优秀, 突出的是学习成绩, 鼓励的还是学习成绩优秀者, 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思想, 远离了培养目标。

三是过早地把学生分类, 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评选“三好学生”, 特别是小学评选“三好学生”, 过早地给学生划分等级, 贴上标签, 容易使评上“三好学生”的学生产生优越感, 也容易伤害其他学生的自尊, 对学生成长不利。学生启智有早晚, 晚不等于不智。历史上有许多的科学家、名人在青少年时期, 并没有显示出超常的才能, 像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发明家爱迪生等, 他们小时候学习成绩一般, 数学家华罗庚甚至没有上过大学, 但他们后来为人类的进步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 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 发展空间是很大的。教育的功能就是要促进人的发展, 而人的发展又是不均衡的。在教育实践中, 我们应该以每个学生的发展为本, 发展学生的个性,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才能, 因为社会是多元的, 社会需要的人才也是多元的。只有这样, 学校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应有的功能, 为社会服务。

四是如今“三好学生”的评选, 带有较多的功利色彩。目前, “三好学生”的评选与太多的利益挂钩, 许多项目与“三好学生”有关。例如, 高中两年荣获“市三好”, 高考可以加20分;有的地区小学升初中, “市三好”可以直接进入重点中学学习等, 使“三好学生”的评选, 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更多地染上了功利的色彩。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评上“三好学生”, 托朋友, 拉关系, 采用不正当手段;学生之间为了争“三好”, 恶性竞争, 闹不团结, 失去了谦让的美德;有的学校为了平衡各种关系, 评选工作失去了公平和公正。学校育人这块净土沾染了社会的浮躁、功利, 会对学生的教育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

篇4:新三好学生标准:用公平说话

诚然,当前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本身就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作为一种当前普遍通行的评优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表扬与激励,即表扬先进学生,激励全体学生。因此,三好学生评比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它应该成为我们整个学期班级管理全过程的一道强有力杠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开学之初就不断地跟孩子们强调评优的标准、要求,让这样的评优标准深入人心,从开学的第一天就做到“用公平说话”。

标准之一:成绩“优”

每所学校对三好学生都有明确的评比条件、评比制度或条例,其中学习成绩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对于成绩的重视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几何时,学习成绩(有时就是考试分数)是一切评比最主要的条件,甚至是唯一条件,也就是所谓“三好”为“一好”。即便是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仍然是三好学生评比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每所学校对此要求不可谓不高。一般都要求所有学科成绩均为“优秀”,稍微降低一些的也要求主要学科成绩为“优秀”,其他科目中只能有一项“良好”。仅此一项,就要让班级中三分之一甚至将近一半的孩子失去了参选的资格。

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也会将学校对成绩方面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因为这是学校的一项制度,每一个人都要遵守,教师也一样。同时,我也会告诉孩子,成绩不是最后考试得来的,而是自己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获得的。以此激励孩子平时刻苦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期末评比中,教师不应把学科成绩作为否决的条件,也就是只要学科成绩符合了学校的要求,都有机会参加三好学生评比。遗憾的是,我们总能看到,不少教师还是把考试成绩作为最后的“撒手锏”,出现如本文开头描述的现象,让本来成绩已经达标的孩子也与三好学生无缘,其结果只能是重新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

标准之二:工作“好”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而这门科学中已经有一些“公理”为大家所认同。“人人有自己的岗位”就可算是其中的一条。特别是随着魏书生等知名班主任事迹的传播,像“班级岗位制度”“一人一岗”等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岗位就是责任,岗位也是锻炼孩子工作能力,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

在我的班级也是如此。如有劳动委员,还有五名劳动助理,分别配合劳动委员做好周一到周五的值日工作;有学习委员,也有相应的助理,分别负责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作业本的收发;还有管理班费的会计、负责购物的采购员……开始有些孩子不太习惯老师用“工作”这个词称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以为只有成年人才能谈得上“工作”,有些孩子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这份“工作”。我告诉孩子:来到学校,如果说课堂学习是一个人的一条腿,那么自己的岗位就是另一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做好了,走起路来才平稳,这也是和学科成绩一样重要的期末评优的标准之一。像对待教学工作一样,我总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强化孩子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记住每个孩子负责的具体工作,指导他们打扫卫生、分发报纸、收发作业、保管物品,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也都牢记了自己的岗位,并能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张博文同学是个普通的孩子,负责给垃圾筒套垃圾袋。一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到校时间越来越早,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来。他说:“因为自己是负责套垃圾袋的,来晚了同学不好丢垃圾了。”龙宇萱同学是负责花草饲养的,有一天我发现她不是用杯子给花草浇水,而是用可以喷水的水壶,觉得很奇怪。她告诉我,直接浇水水就会从花盆下面的小孔流出来,弄脏台面,改用喷水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每每发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在班上广泛宣传,大力表扬他们工作有责任心。

通过“岗位工作”的开展,在我的班级真正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争事做”的良好局面,让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加轻松、高效。班级就像一个全速行驶的汽车,需要每个零件的通力合作。如果班主任教师在期末评比中只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必然导致孩子只追逐分数,班级的日常工作就显得特别烦琐,同时孩子也失去了重要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

标准之三:贡献“大”

班级这棵大树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机会,同样也需要每个孩子为这棵大树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这棵大树提供肥料、输送营养,让班级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蓬勃地生长。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一直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发挥特长,多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贡献越大的孩子在三好生评选中成功的机会也越大。开学初,班级要进行绿化与美化工作,动员孩子开动脑筋,美化教室,当然也需要孩子们自己捐献装饰材料和用来绿化的花草;学校发的劳动工具不够用,我动员孩子把家里多余的劳动工具带来。学校运动会开始了,我鼓励孩子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和小运动员们制订训练计划,认真训练。比赛时,我带着啦啦队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了,不管成绩如何,我们都像欢迎英雄一样为他们庆祝。班级还会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还需要开发家长资源,我也发动孩子,开动脑筋拉赞助……孩子的每一份付出、每一份贡献我都会分布在班级的“贡献榜”中:张景怡参加校运动会,获得女子200米第二名;张子健发表作文3篇;叶信纬为班级捐献扫把、拖把;王羽钦主持学校书香节开幕式,受到好评;王天然在艺术节中表演舞蹈……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为班级做的一点小奉献都会牢牢地记在他们心里,成为最终评优的筹码之一。

也许有教师看到“成绩优”这一标准之后会问:班级里符合要求的孩子有一大半,不以成绩论英雄,最后又该怎么选择呢?其实就是要看他的工作质量,看他为班级所做的贡献大小。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工作解决不了班级管理中的所有问题,但如果恰当运用,充分发挥其导入与引领作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同样会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更有效;同时,三好学生评选不是期末才进行的工作,而应该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工作,让评比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勤奋学习、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特长、施展本领的时间与空间。

篇5:新三好学生标准

1、在家做个好孩子:孝亲敬老,自我服务,文明礼貌,勤劳俭朴,诚实守信;

2、在校做个好学生:尊师爱校,勤奋好学,团结互助,身心健康,品学兼优;

篇6:三好学生评优标准

一、“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办法

兼顾各年级,按评选条件,以班为单位,在班主任的指导下,由学生民主提名并公开表决,经班级任课教师同意,报校务会议批准后张榜公布,力争使评选出的学生能成为学生身边的学习、做人的楷模。

二、“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评选条件

(一)德育

能模范遵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则》,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爱护公物,自觉保护环境,珍惜资源,具有正义感和同情心,文明礼貌,乐于助人,遵纪守法,艰苦朴素,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社会责任感。爱惜劳动成果,惜时自信,自尊自爱,勇于进取,不怕挫折,能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积极参加国防教育活动。

(二)智育

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能主动探索学习规律,提高学习效率;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学习成绩优异,学习兴趣广泛,有较强的求知欲,乐于思考,善于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三)体育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身体健康,体育成绩达到国家规定标准,讲究个人卫生,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审美情趣高雅,并且热爱劳动。

优秀学生干部,除达到上述标准外,还必须担任班以上干部,能协调学校和班主任开展工作,发挥骨干带头作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在广大同学中有较高的威信,工作成绩显著。

三、名额分配

为突出模范的带头作用,根据校委会研究决定:

篇7:三好学生评选标准和方法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良好校风,我校在原有的“三好学生”评选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发展实际,对“三好学生”评选标准及评选方法进行如下说明。

一、“三好学生”评选标准

自觉执行《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在同学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㈠ 身心健康

1.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以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努力学习、与人交往、关注社会。

2.能正确评价自己与他人,性格开朗,懂得感恩,懂得宽容。

3.乐于参与集体活动,善于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理解尊重他人,愿意与人交流和分享。保持良好的竞争心态。

4.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认真做好课间操,体育锻炼达标,体育总评成绩良好以上。有健康的体魄,有阅读、观看健康有益的图书、报刊等健康的生活方式。

㈡品德高尚

1.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并能将自己的爱国情感、责任感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2.集体观念强,与同学友好相处,善于帮助同学,关心同学,乐于为他人服务。

3.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并认真完成各种任务。

4.尊敬长辈,体贴家长,理解老师,关心邻里。善于和父母、师长交流。听从师长的教导。

5.诚实正直,有爱心,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6.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在公共场所不拥挤,不喧哗,礼让他人。

7.有正确的劳动观点的良好的劳动习惯,积极参加值日工作。

8.有集体荣誉感,自觉维护班级、学校的荣誉。

9.原则上获得“优优好少年”的学生方可参加“三好学生”的评选。

㈢习惯良好

1.严格遵守学校学生常规管理要求,尊敬老师,友爱同学,仪表整洁,举止文明。

2.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料理自己的生活,生活有规律,按时作息。

3.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习用品摆放整齐,自觉维护校园内的环境卫生。

4.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求知欲,以认真的态度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

5.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爱惜劳动成果,勤俭节约,不比吃穿,不乱花钱。

㈣学业优秀

1.课堂表现优秀,作业书写工整,课本、作业本保持整洁。

2.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仪态端庄。

3.学业成绩优秀,各学科全面发展。

4.善于自学,善于提出问题,能独立思考。

二、“三好学生”评选方法

1.“三好学生”每学期评选一次,一至五年级各班“三好学生”名额占全班总人数的10%,六年级各班“三好学生”名额占全班总人数的15%(采用“进一法”取整数)。

2.除评选“三好学生”外,一至六年级各班评选出“学习能手奖”、“得力助手奖”、“艺术新苗奖”、“体育健将奖”、“文明少年奖”、“环境卫士奖”、“班级主人奖”等单项奖各七名。“三好学生”不再参加单项奖的评选。

3.各班按照学校规定的统一时间进行“三好学生”及单项奖的评选。

4.“三好学生”评选前,班主任主动倾听任课老师的意见,了解学生一学期以来的表现,对评选工作做到心中有数,亦可邀请任课老师参与班级评选“三好学生”及单项奖工作。

5.各班“三好学生”及单项奖的获得者应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全班学生民主选举产生。评选时,班主任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我校“三好学生”评选标准,然后由学生进行提名,提名结束后,班主任老师开诚布公地与学生交流各科老师的综合意见,经学生充分酝酿后,进行无记名投票(低年级可进行举手表决),当场唱票,公布票数,按得票数确定“三好学生”人选。

6.单项奖的评选参照“三好学生”评选方法进行,主要方式可由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学生共同提名推荐,程序可适当简化。

7.“三好学生”评选过程中票数相等时,票数相等的候选人上台演讲,再进行二次投票。

篇8:三好学生的标准

近几年来这种评选制度遭到了普遍质疑,如顾明远教授认为,评选“三好学生”,已流于形式,不仅失去了鼓励先进的作用,还产生了许多弊端[3]。学界甚至出现了关于“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的废立之争。本文通过调查了解了某小学“三好学生”评选的主体、标准、过程等,为规范“三好学生”评选体制、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提供一些建议。

一、“三好学生”评选的现状调查

笔者以六年级四班的46 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在课余时间向他们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有效问卷41 份。问卷主要是为了对“三好学生”评选状况有一个大致的把握。主要是从三好学生评选的主体、标准、过程等几个维度进行问题设计。学生从“5- 非常同意、4- 比较同意、3- 不知道、2- 不太同意、1-非常不同意”几个选项中进行选择,最后用SPSS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另外,以六年级(四)班班主任作为主要访谈对象。班主任于老师(化名)年龄大约五十多岁,教学经验丰富。征得班主任的同意后,笔者进行了录音,并作了分析。

1.班主任是评选主体,起决定作用

关于“评选主要是班主任决定的”这一问题,有41.5%的学生表示非常同意,22%的学生比较同意,只有14.6%的学生不同意。所以,可以看出班主任是评选主体,评选的决定权主要在班主任手中。这种结果也反映了学生自荐或投票选举的权利较少。另外,也可以看出其他学科的教师对评选更是没有参与权和发言权。

既然班主任决定着评选名单,控制着评选大局,那么笔者就想深入了解班主任是怎么想的、他是怎么来决定“三好学生”的。

访谈中,于老师谈到:“说实话,在我们班评选基本还是我决定的比较多。有的时候直接指定,有的时候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有70%左右是学生投票选出来的。对于这些学生,我最后把关,看看应不应该评上,其余的都是我根据自己的观点选出来的。为什么这样呢?学生还不够成熟,可能会乱选,选出来的学生不符合学校要求,必须要班主任最终决定”。

既然评选要符合老师心中的标准和学校要求,那么这个标准和要求是什么呢?

2.没有明确的评选标准

评价标准是对教育质量要求的具体规定,也是一定时期人们对教育价值认识的反映。针对“三好学生”评选有没有比较公开、明文规定的标准这个问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39.02%的学生非常同意没有公开的、 明确的评选标准,24.39%的学生比较同意,9.76%的学生不同意。

对班主任的访谈也表明,一直以来都是班主任自己根据学生成绩排名和对学生的整体印象进行评选。“三好”往往变成了“一好”,即成绩好。据一些调查显示,有10%的中小学生、20.9%的大学生和17.6%的教师认为“三好学生”是学习成绩好的,13%的中小学生、32.55%的大学生和18.5%的教师认为是“学习成绩好、听老师话的”[4]。

3.“三好学生”的评选过程简单,有形式化倾向

“三好学生”评选过程是怎样的?会不会只是一种形式?怀着这样的疑问,笔者对班主任于老师进行访谈,他说道:“每学年结束,考完试后,学校会给班里几个指标。比如,下来10 个名额,我会拿出六七个,让学生自己投票,然后在班里公开唱票。然后剩下的三四个名额主要是我来决定。而且学校催得急,只要往上报结果,怎么选的也不会管。”

通过访谈可以发现,“三好学生”的评选过程比较简单,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倾向。学校对于班级评选过程缺乏管理和监督,只要结果。有研究认为,“三好学生”评选中,学校老师包办代替,发扬民主成了一句空话;扼杀学生个性,给学生造成等级的压力,伤害大多数学生的自尊,可能影响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5]。

4.评选存在拉关系、贿赂的问题

对于评选存在靠关系、贿赂的情况这个问题,31.7%的学生非常同意评选中有靠关系、贿赂的情况,26.8%的学生比较同意存在这种现象,也有22%的学生表示不清楚,7.3%的学生不同意。

笔者针对这些问题,对于老师进行了访谈。

于老师:“我知道学生投票时可能存在跟谁关系好就选谁。六年级了嘛,有自己的想法。另外,说实话,家长请客、送礼也尽量给孩子一个名额。(笑)这是事实,给老师好处,自己的孩子得不到荣誉,就会找事,有这样的家长。”在被问到其他班级也存在这样的情况吗?”这个问题,于老师这样说:“据我了解,都差不多,大家都这样。具体评选过程学校也不管。”

因此,“三好学生”的评选存在一定的拉帮结伙、贿赂等不良现象。学校教育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师生是社会人,极易受到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有研究也认为,由于“三好”名额有限而许多师生家长又过于重视,使评选本身出现了许多弊端:家长求情送礼、学生请客拉票、教师诱导作弊等[6]。

二、“三好学生”评选出现问题的原因

1.教师持有传统的学生观

我国自古以来强调教师的权威和主导地位。荀子曾提出天地君亲师,主张师云亦云,维护教师权威。现在很多教师秉持着传统的、片面的学生观,认为小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思想简单,于是教师便包办一切。其实,学生是有情有义的生命体,他们有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生活体验,具有积极主动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观,放权给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决策能力。

在这种被动接受评价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始终无法得到很好的培养。由于教师在教学中主导地位的张扬,其在学生评价中的地位极其优越,成为学生评价的单一主体,学生评价的主体没有形成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多元评价有效共同体[7]。长久以来,教师持有的传统师生观导致了班主任包办一切,决定着评选结果。

2.学校对评选缺乏规范和监管

评选“三好学生”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推行“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是从学生中选拔出一些符合国家教育目标的优秀学生,以便为其他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然而,由于学校对“三好学生”评选活动缺乏足够的重视,没有提出明确的评选标准和严格的文件,对评选过程也没有实施监督和管理。这就出现了教师决定评选结果、学生拉帮结伙投票、家长贿赂老师等不良现象,造成了评选的不公平和校园的不和谐。

3.家长过于看重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奖状

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我国教育界普遍追求分数至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认为成绩好就是上学的目的。孩子到底懂不懂得孝顺父母?有没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都被经常忽略。

家长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拿回家的奖状、班级排名等,因此才不惜代价贿赂教师、拉关系。家长过于看重孩子所取得的荣誉证书、奖状,忽视了学生的进步和平时表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对“三好学生”激烈的竞争和评选过程的不公平。

三、规范“三好学生”评选的策略

“三好学生”评选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其仍有存在的价值。“三好学生”对一些学生具有一定的激励、引导和发展的正向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因此,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三好学生”评选,对现行的“三好学生”评选制度不断予以规范和完善。结合以上调查研究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规范三好学生评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形成教师、学生、家长平等参与的多元评价格局

随着教育评价多元化格局的出现,“三好学生”的评价也应该走向多元化。笔者提倡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化评价格局。一般情况下,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是主要的。在评价中让学生具有发言权,注意激发学生参与评价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利于培养学生自我反省和自我认知的能力。

另外,针对班主任评价的片面性问题,学科教师对学生在本学科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等的意见也应该被尊重和考虑。只有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才能达到育人、成才的目的。

2.建立合理、明确的评价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8]因此,为完善当前的学生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至关重要。

学生评价必须有合理、明确的评选标准和依据。只有事先明确合理、科学的评选标准,并依照实行,形成规范有序的评价体系,“三好学生”评选才会有价值。“三好学生”评价标准可以参考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内涵要体现出时代变化,关注生命教育、环境教育、良好素质的培养等。综合考虑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眼前发展和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明确标准,灵活实施,不断提高学生评价的科学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3.规范评选过程,建立健全监管反馈机制

在评选过程中要避免班主任“一言堂”,要在自评、互评以及相关任课老师共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评选,加强对评选过程的监督,提高评选过程的透明度和公开性。另外要以形成性评价代替终结性评价, 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使每一个学生、在每一个阶段的成长都能感受到鼓励与重视,从而推动他们不断进步向上, 真正发挥“三好学生”的激励作用[9]。

首先,班主任让学生根据一定标准自评,在自评的基础上,班级内民主评议,再由班主任初步确定人选,征求科任教师的意见后再填表报学校等。在评选的过程中力求民主,避免走过场或包办代替,增强评选的公平、公正、公开、合法、合情。在“三好学生”评选的过程中,学校要建立监督反馈机制,组成监督小组,对违规操作现象给予相应的惩罚。

总之,“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但也存在很多问题。要对其进行适当变革,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对学生的评价标准提出的新要求,尊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教育目标,要符合当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参考文献

[1]赵伟.基础教育领域“三好学生”评选制度研究[J].当代教育科学,2013(2).

[2]刘志军.还三好学生评选的本真面目[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09(10).

[3]顾明远.关于评选“三好学生”的几点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新德育,2005(4).

[4]评价标准一元走向多元,家长和社区参与评选[N].中国青年报,2003-1-3(2).

[5]朱开群.三好生评比:虽说爱你不容易,却也未到下岗时[J].上海教育科研,2005(2).

[6]李晓华.“三好”未必好—小学“三好学生”激励制度评述[J].教学与管理,2005(2).

[7]田友谊.我们该如何评价学生?—由“三好学生”评选制度存废之争引发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9(1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309/200412/4672.html.

篇9:三好学生的十大家庭特点

1、孩子有较好的居住与学习条件

85%的学生有自己单独的房间;88%的学生有自己专用的书桌与书橱。

2、家庭人际关系和睦

88%的孩子认为父母之间非常和睦;84%的父母认为家庭亲子关系非常和谐。

3、父母非常注意与孩子情感上的沟通

86%的父母每天抽半小时以上的时间与孩子交谈,了解孩子的学校生活情况。

4、父母非常重视孩子的交往问题

98%的家庭对孩子的交往需求持肯定态度;94%的学生认为父母对自己交往的朋友很热情。

5、家庭成员间相互尊重、信任

94%的家长从来没有擅自看过孩子的日记或信件,93%的学生有心里话时首选的倾诉对象是父母。

6、家庭民主气氛浓厚

94%的家长平时经常听取孩子对家庭建设的意见;99%的学生平时经常与父母争论一些问题。

7、父母尊重孩子人格

99%的家长在孩子犯错时没有或极少责骂、殴打。认为批评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摆事实,讲道理;与孩子平等讨论,允许其申辩。

8、父母非常注重自身的示范作用

92%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不是家长简单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用父母的行动示范。92%的家长平时不玩或极少玩纸牌或麻将。

9、教孩子做人比指导学业更重要

81%的家长认为指导孩子做人比指导学业更重要。平时经常教育孩子的三个内容是:学习要刻苦;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在竞争中保护自己。

10、父母自己养育孩子

99%的学生从小到大一直由父母亲带养育;78%的学生没有请过家庭教师。

(摘编自新华网)

篇10:新三好学生标准:用公平说话

祁丽 临近期末,三好学生评比又开始了。这时教师总会在办公室里热烈讨论,反复权衡,有时为选择哪个孩子还要来回争论。不得不承认,这更是孩子巴望、家长关心的中心事件,托关系、打招呼的情况出现在所难免。教育公平,从大处看是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同等教育的权利,从小处看就是让班级里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竞选、平等评优、平等参与班级管理的权利。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三好生评选,公平第一。诚然,当前三好学生评选制度本身就有一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作为一种当前普遍通行的评优形式,其根本目的在于表扬与激励,即表扬先进学生,激励全体学生。因此,三好学生评比既是目标,也是手段;既是终点,更是起点,它应该成为我们整个学期班级管理全过程的一道强有力杠杆。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开学之初就不断地跟孩子们强调评优的标准、要求,让这样的评优标准深入人心,从开学的第一天就做到“用公平说话”。标准之一:成绩“优” 每所学校对三好学生都有明确的评比条件、评比制度或条例,其中学习成绩自然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们对于成绩的重视有着悠久的历史,曾几何时,学习成绩(有时就是考试分数)是一切评比最主要的条件,甚至是唯一条件,也就是所谓“三好”为“二好”。即便是在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习成绩仍然是三好学生评比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标准,每所学校对此要求不可谓不高。一般都要求所有学科成绩均为“优秀”,稍微降低一些的也要求主要学科成绩为“优秀”,其他科目中只能有一项“良好”。仅此一项,就要让班级中三分之一甚至将近一半的孩子失去了参选的资格。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也会将学校对成绩方面的要求实事求是地告诉孩子,因为这是学校的一项制度,每一个人都要遵守,教师也一样。同时,我也会告诉孩子,成绩不是最后考试得来的,而是自己平时点点滴滴的积累、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学习任务获得的。以此激励孩子平时刻苦学习,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期末评比中,教师不应把学科成绩作为否决的条件,也就是只要学科成绩符合了学校的要求,都有机会参加三好学生评比。遗憾的是,我们总能看到,不少教师还是把考试成绩作为最后的“撒手锏”,出现如本文开头描述的现象,让本来成绩已经达标的孩子也与三好学生无缘,其结果只能是重新走上应试教育的老路。标准之二:工作“好” 班级管理是一门科学,而这门科学中已经有一些“公理”为大家所认同。“人人有自己的岗位”就可算是其中的一条。特别是随着魏书生等知名班主任事迹的传播,像“班级岗位制度„‘一人一岗”等班级管理中的做法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岗位就是责任,岗位也是锻炼孩子工作能力,培养责任心的重要途径。在我的班级也是如此。如有劳动委员,还有五名劳动助理,分别配合劳动委员做好周一到周五的值日工作;有学习委员,也有相应的助理,分别负责不同学科、不同类型作业本的收发;还有管理班费的会计、负责购物的采购员„„开始有些孩子不太习惯老师用“工作”这个词称呼分配给自己的任务,以为只有成年人才能谈得上“工作”,有些孩子并不太在意自己的这份“工作”。我告诉孩子:来到学校,如果说课堂学习是一个人的一条腿,那么自己的岗位就是另一条腿。只有两条腿都做好了,走起路来才平稳,这也是和学科成绩一样重要的期末评优的标准之一。像对待教学工作一样,我总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强化孩子认识自己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责,记住每个孩子负责的具体工作,指导他们打扫卫生、分发报纸、收发作业、保管物品,一段时间下来,孩子们也都牢记了自己的岗位,并能认真做好这份工作。张博文同学是个普通的孩子,负责给垃圾筒套垃圾袋。一个星期下来,我发现他到校时间越来越早,就问他为什么这么早来。他说:“因为自己是负责套垃圾袋的,来晚了同学不好丢垃圾了。”龙宇萱同学是负责花草饲养的,有一天我发现她不是用杯子给花草浇水,而是用可以喷水的水壶,觉得很奇怪。她告诉我,直接浇水水就会从花盆下面的小孔流出来,弄脏台面,改用喷水就不会有这个问题了„„每每发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在班上广泛宣传,大力表扬他们工作有责任心。通过“岗位工作”的开展,在我的班级真正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争事做”的良好局面,让我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更加轻松、高效。班级就像一个全速行驶的汽车,需要每个零件的通力合作。如果班主任教师在期末评比中只关注孩子的文化课成绩,必然导致孩子只追逐分数,班级的日常工作就显得特别烦琐,同时孩子也失去了重要的学习与锻炼的机会。标准之三:贡献“大” 班级这棵大树为孩子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与机会,同样也需要每个孩子为这棵大树做出自己的贡献,为这棵大树提供肥料、输送营养,让班级这棵大树更加茁壮、蓬勃地生长。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一直鼓励孩子抓住机会,发挥特长,多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而贡献越大的孩子在三好生评选中成功的机会也越大。开学初,班级要进行绿化与美化工作,动员孩子开动脑筋,美化教室,当然也需要孩子们自己捐献装饰材料和用来绿化的花草;学校发的劳动工具不够用,我动员孩子把家里多余的劳动工具带来。学校运动会开始了,我鼓励孩子踊跃报名,积极参与;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我和小运动员们制订训练计划,认真训练。比赛时,我带着啦啦队为他们呐喊、助威;比赛结束了,不管成绩如何,我们都像欢迎英雄一样为他们庆祝。班级还会经常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时还需要开发家长资源,我也发动孩子,开动脑筋拉赞助„„孩子的每一份付出、每一份贡献我都会分布在班级的“贡献榜”中:张景怡参加校运动会,获得女子200米第二名;张子健发表作文3篇;叶信纬为班级捐献扫把、拖把;王羽钦主持学校书香节开幕式,受到好评;王天然在艺术节中表演舞蹈„.:-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人为班级做的一点小奉献都会牢牢地记在他们心里,成为最终评优的筹码之一。也许有教师看到“成绩优”这一标准之后会问:班级里符合要求的孩子有一大半,不以成绩论英雄,最后又该怎么选择呢?其实就是要看他的工作质量,看他为班级所做的贡献大小。“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期末的三好学生评选工作解决不了班级管理中的所有问题,但如果恰当运用,充分发挥其导入与引领作用,做到公开、公正、公平,同样会让班主任工作更轻松,更有效;同时,三好学生评选不是期末才进行的工作,而应该是贯穿整个学期的工作,让评比充分调动每一个孩子勤奋学习、参与班级管理的热情,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发展特长、施展本领的时间与空间。(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小学)

篇11:三好学生的标准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修订北京市中小学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评选办法的通知》(京教德[2009]2号)文件精神努力开创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新局面,促进少年儿童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健康成长,使广大小学生前进有方向,学习有榜样,北京市教委决定在小学生中大力表彰先进个人,树立典型,宣传事迹,以激励全区小学生积极进取,奋发向上。

北京市区三好等评选条件进行公示:

(一)小学市级“三好学生”条件

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表现突出。品德行为表现获得同学、教师、家长和社区好评。学习兴趣广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提问,乐于探索,学科学年总评成绩优良。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身心健康,开朗乐群,不怕困难。体育课成绩优良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等级(85分及以上)。残疾学生(须持有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连续三年被评为区级“三好学生”的本市学生和本市借读的外地学生均有资格参加市级“三好学生”的评选。曾在外地借读的本市学生,在借读期间如获得过相应等级的称号,回到本市并在参评学校学习一年以上,也有资格参加评选。

(二)区级“三好学生”评选条件

1.四至六年级(普通校)和三至五年级(五四学制)第一学期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的学生方可作为候选人。在本市借读的外地学生或赴外省、外区就读的本市学生回到本区就读,在参评学校学习一年以上的,均有资格参加区级“三好学生”的评选。

2.思想品德好

(1)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模范遵守《中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3)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表现突出。

(4)品德行为表现获得同学、教师、家长和社区好评。

3.学习好

(1)学习兴趣广泛,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善于提问,乐于探索,学科总评成绩优良。(参看第一学期成绩)

4.身体好

(1)积极参加文体活动,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2)身心健康,开朗乐群,不怕困难。

(3)体育课成绩优良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等级(80分及以上)。

(4)残疾学生(须持有中华残疾人联合会核发的残疾证)能努力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

(三)区级“礼仪小标兵”评选条件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传统文化及传统美德,有良好的文明礼仪素养,言行举止,文雅大方。积极参加“做文明有礼的北京人”等活动,认真落实《东城区小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目标》要求,且在活动中表现突出。

(四)区级“环保小卫士”评选条件

具有较强的环保意识,认真践行低碳环保生活理念,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环保教育活动,充分发挥作用,且在活动中表现突出。

(五)区级“安全小卫士”评选条件

积极学习安全知识,踊跃参加安全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自护意识和自护能力,在各种安全教育活动中发挥宣传示范作用。

(六)区级“雷锋小标兵”评选条件

上一篇:博湖县为换届后村官筑牢“防腐墙”下一篇: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