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思路

2024-05-16

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思路(共8篇)

篇1: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思路

喀什市第二十五中学 创新工作思路 抓好学校党建

学校党建工作面对新任务、新形势,更应该围绕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和落实,努力把开拓创新与求真务实结合起来,把工作热情与科学态度结合起来,用创新的精神,寻求新思路、解决新问题、探索新方法、开辟新途径,使学校党组织始终保持先进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几年来,学校党支部仅仅围绕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创新的精神推进学校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党建工作方法,增强学校党组织战斗力

一是更新党员干部教育观念,实现由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转变。学校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主阵地,应当在学习宣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以及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带领党员干部完整、准确地把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保持奋发有为精神状态。然而应该看到,在学校的党建工作中,观念陈旧,视野不宽,缺乏科学思维的问题有时还不断显现出来,影响了党员思想建设的深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党建必须不断增强党员的时代意识,必须在教育观念上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树立。即必须转变“教育由经济决定,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的观点,树立教育是经济发展内在的、基础的、先导的、具有决定意义的要素的观点;必须转变“就教育论教育,就教育发展论教育发展,就教育改革论教育改革”的观点,树立教育改革与发展,既是经济社会发展内在要求的体现,又是其内在组成部分,从而实现教育与经济融合式发展的观点;必须转变“在教育规律问题上片面强调其特殊性和排斥性”的封闭思维,树立教育规律完全可以、也完全应当与其他经济社会规律有机并存、共同作用、互相补充的系统论观点。唯有如此,实现观念 的更新,才能把教育放在一个更加广泛的范围中来思考,才能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改造世界观的自觉性,牢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真正创新党的思想建设。为使党员增强现代教育意识,学校党支部采取得力措施创建“学习型”党组织,组织党员干部和党员教师坚持抓理论学习,坚持抓政策法规的学习,提高全体党员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通过理论学习,使全体党员进一步明确了新形势下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教育的性质和方向、教育的培养任务和目标,进一步明

确了现代教育与本质工作与为人民服务的关系,使广大党员确立了“立足三尺讲台服务现代教育”的人生目标。

二是改进党员干部业务学习方式,实现由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加强学校党组织建设,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提高党员干部队伍业务素质是学校党建工作的任务之一。党员和党员干部不仅是全体教师讲纪律、重操守、乐于奉献的楷模,而且也是精通业务、知识渊博,教学质量高的模范。为迅速提升党员和党员干部的业务素质,在抓政治理论学习的前提下,组织全体党员学习业务知识,培训专业技能。根据职业教育特点和学校工作实际,认真拟订学习计划,精心设计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习热情,使学习有计划性、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在业务学习过程中,坚持“三个结合”,即坚持制订业务学习计划与学校党建计划、学校工作计划相结合,坚持通读专业原著与专题研讨相结合,定期检测与讲座、报告、演讲、知识竞赛等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经过这些有效措施使业务学习取得了明显成效,培养了良好学风。

三是拓展党员干部管理监督渠道,实现由封闭向公开的转变。如何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是创新学校党建工作中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实践证明,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对党员干部的纪律要求和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向全体教职工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听取群众意见,将有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为了切实抓好民主管理,健全对党员干部监督约束机制,学校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工会、职代会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监督作用,成立了校务公开领导小组,制订了《学校校务公开实施办法》,加强对学校工作的民主监督,增强了学校工作的透明度,使学校重大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使学校逐步迈入依法治校,民主管校的轨道。实行校务公开,接受群众监督,这既是一项新的“阳光工程”,也是建设一支过得硬的党员干部队伍过程中实施长效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可靠途径。不仅制定了校务公开管理制度,而且还制定了《发展党员公示制度》和《公开选拔中层干部制度》,对发展党员实行“三公开两监督”,即发展对象名单公开、发展程序公开、处理结果公开,监督公开对象、监督基层党员组织;在对青年干部选拔上,通过自我推荐、群众推评、党支部研究、任前公示的办法,公开选拔青年干部,让群众推举品德好、业务精、能力强、品德高尚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这些措施的落实,极大调动了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提高了学校党建的质量和水平。

二、拓宽党建工作新领域,增强党组织凝聚力

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作为学校基层党组织,必须深刻认识肩负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责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个中心,不断地拓展党建工作新领域,不断探索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最佳结合点。

1、党建工作与师德建设相结合。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十分关键的工程,而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则是学校党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因此把这两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共筑思想建设平台,尤其重要。几年来,学校党支部积极开展了以师德建设促进党建工作的研究和实施。首先,明确目标。党支部结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和学校实际,制定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操作性强的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相配套的具体要求和考核制度。大力倡导教师要有终身从教的献身精神,诲人不倦的敬业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计得失的牺牲精神,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其次,在狠抓落实上下功夫。在师德建设过程中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其三,鼓励教师在业务上冒尖,号召广大教师当名师,当专家学者型教师,当“双师型”教师。经过几年的努力,一批师德高尚、技艺精湛的名教师脱颖而出。学校有省级优秀教师、市教坛新秀、市科研先进、市优秀共产党员、市学科带头人等。由于狠抓了党建工作与师德建设相结合,加强了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增强了学校党组织的凝聚力。

2、党建工作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落实学校德育,做好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直接关系到实施素质教育的成败。所以,作为学校党组织如何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工做好德育工作是一件大事。为此,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学校党建工作的另一个重点。学校党支部在抓好德育教育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还充分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促使党建与德育有机结合。学校党支部将共青团的领导与管理纳入议事日程,加强对团的工作的领导,将其工作放到学校工作来统筹安排。积极发挥学校工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通过工会工作去关心群众疾苦,反映群众呼声,给群众送温暖,协调好学校与个人、领导与教师的关系。校党支部创造性的开展了德育“一会、二队”的创建工作,为学校环

境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浓郁德育氛围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一会”指的是每月一次的德育工作例会。例会由党支部牵头,党政领导,年级组长、班主任代表参加。主要任务是汇报、交流、反思,提出建设性意见。“二队”是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这两支队伍的“熔炉”作用,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如鱼得水,有了良好的载体。开展“一会、二队”工作,给学校德育输入了新理念,拓展了新领域。

三、创设党建工作新载体,激发党组织内在活力

党的基层组织肩负着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重任。作为学校基层党组织在不断深化学校党建工作的同时,应十分注意研究党的各阶段的中心工作,努力探索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载体,使之富有成效、有特色。这样不仅促了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而且使学校党组织建设在服务于学校中心工作中得到加强和发展。

一是要抓好“渗透”、”与“融合”。有了好的工作载体,学校党建工作就会思路清、方向明、办法多;而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紧密渗透,互相融合,学校工作就会生机勃勃,活力无限。

二是要注重“立足点”与“着力点”。在创设新的工作载体,围绕学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和党建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学校党支部要注重“立足点”与“着力点”的研究,立足于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出色地做好各项工作,提高各党支部的战斗力。

总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改革的精神不断推进学校党组织建设,使学校党组织更富有战斗力,更富有朝气,更富有活力,更富有凝聚力。

喀什市第第二十五中学党支部

2014年9月

创新工作思路 抓好学校党建

喀什市第二十五中学党支部

2014年9月

篇2: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思路

当前,在深入贯彻落科学发展观、开展“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和“争先创优”活动中,学校工会工作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基层工会工作是整个工会工作的基础,而开展好基层工会工作,除了提高基层工会主席的领导素质外,还要不断创建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我结合工作实践,仅从基层工会职工素质、如何创建开展工作进行探讨,认为开展工会工作的最有效方法和途径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努力提高学校基层工会主席素质

学校工会主席面临的工作头绪多,任务重,接触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带领一支高素质、高文化知识水平的职工队伍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工会主席能否起到“领头羊”作用,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提高政治素质。学校基层工会主席应坚定地站在广大教师立场上,坚持改革开放,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自觉贯彻党和国家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够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识大体、顾大局、明是非,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勇于开拓创新;全身心地热爱工会工作,热心为职工群众服务,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敢于为职工说话,做到代表群众、服务群众与教育群众的统一;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调整好与领导、职工群众的关系,不谋私利,主持正义,平等待人。

2、提高知识素质。作为基层工会主席,必须具有系统的社会科学特别是工会专业知识。由于基层工会主席的活动范围大多在本单位,工会工作主要是组织职工参加民主管理,协调关系,调动职工教书育人积极性,提高教育质量等,因此,还应具有劳动法律、学校管理等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教师法》、《工会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这些都是基层教育工会主席首先应当掌握的内容。

3、提高能力素质。一是不断提高理论创新、实践创造的能力;二是围绕大局、融入中心的能力;三是源头参与、依法维护的能力;四是协调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五是服务职工、教育职工的能力;六是内聚优势、外借资源的能力;七是有一定的文字宣传和口头表达能力,做到能说、会写、遇事善思考。

二、围绕教育教学,创建开展工作

作为工会主席,有必要对日常一些成功的方法进行概括和总结,去发展和创造适合工会工作特点的新方法,推动工会工作创新发展。

(一)举办教职工运动会,激发教职工的健身意识。除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迎春长跑活动,学校乒乓球、羽毛球、田径项目和摄影多种活动外,还可涉及进行跳绳、夹包甩远、手榴弹掷准等个人趣味项目和运球投篮接力、集体跳绳、50米迎面接力等集体项目活动。

(二)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创建工作。关心教职工工作和生活,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每逢佳节,组成慰问小组看望长期患病和特困教职工,使他们感觉工会组织的温暖,重回工作岗位后更加努力工作,为学校发展作出最大的贡献。同时,主动与周边中小学联系,为教职工子女就近入学打通绿色通道,为教职工协助解决子女就学问题。每年召开纪念“三·八”妇女节暨表彰大会,组织女教工代表参观考察活动等。

(三)积极开展“职工之家”创建活动。按照“组织健全、维权到位、工作规范、作用明显、职工信赖”的要求,把“职工之家”创建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坚持抓好工会班子自身建设。每学期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坚持每周一主席办公会议制度,做到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决定。各基层工会要创造条件,建设好学校教职工活动中心,改善教职工文体活动条件,配置教职工活动的文娱、体育、健身所需器材,提高教职工活动场地的使用效果,争创全国、省、市级模范“职工之家”。

(四)认真做好工会财务管理工作和工会经费审查工作。认真执行财经纪律,严格照章办事,做到不以权谋私。贯彻勤俭办会原则,严格执行财经管理制度,把有限的工会经费最大限度地用在工会事业和为教职工办好事办实事上。加强校工会和经费独立核算单位工会经费审查工作,收好、管好、用好工会经费。充分发挥校工会委员会的作用,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召开学校工会全委扩大会,认真总结工会工作,布署校工会工作计划,报告工会经费决算和下一工会经费预算,为学校工会全年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五)积极推进“争先创优”活动。引导教职工树立爱岗敬业的意识,关心学校发展,自觉履行职责,遵守职业道德,把“争先创优”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和评先推模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表率、作贡献的良好风气。在“争先创优”活动中,认真组织工会干部和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定》上来。利用各种媒体,着力宣传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特别是“必须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高度重视和主动开展群众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领会内涵,把握精神实质,统一教职工思想,凝聚教职工力量。进一步抓好工会宣传和信息工作,办好工会简报、网页等宣传窗口。

(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活动。以提升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为核心,以学修德,大力宣传普及师德知识,举办师德论坛、师德演讲等活动,提升教职工队伍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行立德,建立健全师德行为规范和长效机制,用制度的约束力推动职业道德建设顺利开展;以评促德,通过开展师德标兵和集体评选活动,在全校形成重师德修养、做师德模范的浓厚氛围,推动职业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蓬勃发展。注意发现和培养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认真做好各类先进人物和集体的推荐、评选工作,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职工为学校发展做贡献的积极性。

(七)积极推进学校民主政治建设。以落实教代会和校务公开制度为重点,进一步推动校教代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校务公开工作制度,促进校务公开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加大源头参与的力度,进一步畅通教职工民主参与渠道,扩大教职工有序政治参与,保障教职工直接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广泛听取和了解教职工群众意见、建议,及时反映广大教职工的呼声,积极推进和坚持校级重大事项向教职工通报的制度。

(八)做好教代会培训工作。以增强基层工会活力为目标,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在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中的重要作用,抓好基层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强工会干部和教(职)代会代表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工会干部和教职工代表的综合素质,提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教职工的能力,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年底,基层工会做好组织评选活动,通过会议形式,总结交流工会工作。

(九)积极开展和谐学校、和谐单位创建工作。坚持维权维稳相结合,找准民生热点,积极推进维权机制建设。维权是工会职能的体现,维稳是党的政治要求。工会要在帮助解决教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有所作为,促进学校和谐与稳定。开展大病医疗互助工作,与学校有关部门协商,将教职工每两年一次的体检,改为每年一次体检,发挥女职工委员会组织作用,宣传女职工先进典型,维护女职工特殊权益,做好女教职工安康保险工作,切实关注教职工的民生改善。

(十)配合学校开展重大纪念日的庆祝活动。围绕庆祝建党、八一建军、辛亥革命、学校庆典活动等,积极开展演讲、歌咏、书画摄影比赛和文艺汇演,不间断地开展球类比赛、教职工运动会、迎新长跑多种文体活动,活跃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校中心工作开展。

篇3: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思路

一、现状思考

1. 社会的高期望值与生源质量。

经过几年的努力, 全省各个思源实验学校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有的学校更是成为了当地办学的楷模, 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家长、社会的一致好评。但我们必须看到, 家长、社会对孩子成人成才的高期望值和我们思源实验学校生源质量普遍较低的现实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尤其是现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仍然存在, 用单一的教学成绩来评价学校的办学质量的情况还很普遍, 甚至在一些地方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与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不一致的情况。我们知道, 我们海南省创办思源实验学校的目的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素质, 培养有素养的合格公民, 而不是追求高升学率。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要居安思危, 我们就应该思考, 面对家长、社会及上级部门对思源实验学校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 我们应该如何做到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 把自己的学校办出特色, 使学校持续发展下去, 从而避免“方仲永之痛”。

2. 管理模式与社会大环境。

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目标和生源状况决定了各个思源实验学校的办学模式基本相同, 都是寄宿制的学校, 教师的构成也基本都是骨干教师、特岗教师、本地教师三部分。可以说, 从2009年建立思源实验学校开始, 各个学校在管理上对教师的要求就很高, 都严格实行坐班制, 都要上晚修, 老师们不但要教好课, 还要每天晚上深入宿舍管理学生, 这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尤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 现在, 坐班制在其他地方学校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思源实验学校的老师通过比较就会发现:在思源实验学校工作要求严、压力大、工作强度高, 而收入却是一样的, 所以出现很多老师不愿到思源实验学校工作的情形, 就是目前仍在思源实验学校工作的老师, 刚刚开始的时候做得还比较好, 但时间久了, 一些人就出现了消极、懈怠的情况。这就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对学校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3. 学生的个性差异与社会需求。

一方面, 由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性格特点、教育基础不尽相同, 学生的学业差异也较大。尤其是思源实验学校的生源大部分都来自少数民族地区, 他们普遍喜欢运动, 大部分能歌善舞, 但行为习惯、学习基础较差;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国家不仅需要一批高科技人才, 更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操作的职业技术人才, 尤其是在我们海南这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 更需要一大批“蓝领”的职业技术人才。学生的差异和社会的需求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时俱进。

二、理论基础

1. 因材施教的原则。

孔子的弟子中有“七十二贤人”之说, 这是他根据弟子的学业水平和兴趣、爱好、特长的不同情况, 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和目标, 采取不同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育的结果。这是“因材施教”的历史范例, 也是当前教育的现实借鉴。

2. 面向全体全面发展的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 我们思源实验学校所担负的使命也正在于此。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要切实关注每一个学生, 努力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 寻求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

3. 一般发展与重点发展的思想。

每个学生都需要掌握生活中各项必备的素质与技能, 即每个学生都需要得到“一般发展”。而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天赋、爱好和特长, 每个学生都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发展天地, 在这片天地里, 则需要“重点发展”, 从而实现必备基础和个性特长的共同发展。

4.“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社会需求方方面面, 不同层次、不同天赋的学生应该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供自己安身立命、实现自身价值的职业。构建适合每一名学生发展的教育模式恰恰可以在学生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 为其创造发展和选择的广阔空间, 提供不断追求自身成功的无限机会。

三、现实对策

1. 坚持办学目标, 丰富评价体系, 倡导多样的成才观。

“金榜题名”、“学而优则仕”, 这是很多人对学生成才的认识与理解。这样的价值取向, 既阻塞着学生成长的道路, 也左右着社会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评价。在这种观念的作用下, 成才的方向被误导, 成才的环境被扰乱, 甚而对学校办学质量和水平的评价也被带入了误区。针对这种情况, 作为思源实验学校的校长, 就应该在学校的管理中坚决摒弃成绩第一的思想, 真正按照省委省政府在创办思源实验学校之初就已经确定的办学目标, 丰富评价体系, 倡导多样的成才观, 实现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 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让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1) 丰富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方面, 从学校层面来说, 不但评价教学质量、学生成绩, 更要评价学生的养成教育情况, 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考察学生的人文素养、思想品质等, 并且逐步提高这些非智力因素方面的能力在评价体系中的比重,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2) 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所谓“才”就是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核心是正确的思维方法, 具有这种能力就是成才。学校和家长要克服狭隘的成才观, 树立新型的成才观念。我们要认识到, 社会不仅需要科学家, 也需要建设者;不仅需要研究型人才, 也需要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 学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 更要培养学生拥有健康的体魄、高尚的情操和优良的品质, 这样才能促进学生适应社会, 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2. 探寻有效管理的途径, 提升教师的素养。

(1) 发挥学校文化的引领作用, 创建学校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学校的发展最重要的因素是教师, 只有全体教师都为学校的发展出力献策, 才能使学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学校的核心价值观是学校全体师生对本校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教学方式等重要问题所共有的理解与选择, 是指导学校日常运作和组织发展的基石和核心。当学校核心价值观被学校员工认同、接受后, 学校的规章制度也会随之被内化, 学校的凝聚力、执行力、战斗力也会大大增强, 也会形成一种核心竞争力。因此, 学校的校长要通过各种方式来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在教师中形成争做名师、争创名校的价值理念, 这样, 学校的发展才能有持久的动力, 这对于我们思源学校的持续发展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2) 严格抓好教学常规管理, 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绩。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主阵地, 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文化知识。因此, 我们思源学校要继续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常抓不懈, 努力使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稳步提升, 做到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让社会认可。说到底, 教学成绩还是最有说服力的“硬通货”。

(3) 提高教师待遇, 稳定教师队伍。思源实验学校的特点决定了思源实验学校的老师在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工作量上都远远大于其他非寄宿制学校, 尤其是班主任和学校管理人员, 每天从早晨一直忙到晚上接近十一点, 既要管教学还要管学生的生活, 每天都是筋疲力尽, 但在待遇上却与其他学校一样, 这对于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的负面影响。也可以说, 这也是制约思源实验学校持续发展的瓶颈。因此, 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 应该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制度及政策, 提高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保证让付出更多体力、精力和时间的思源实验学校教师, 能得到应该得到的报酬。只有这样, 才能稳定教师队伍, 才能保证思源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

3. 拓宽培养学生渠道。

经过几年的发展, 全省思源实验学校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要实现持续发展, 就应该不断改革和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拓宽学生培养渠道,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教学模式, 实现思源学校的办学目标。

(1) 大力开展活动课, 构建学生成才立交桥。根据我们思源实验学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普遍喜欢运动, 并且能歌善舞的特点, 学校要开展各种有益于学生个性发展的课外活动, 并精心组织、细心指导、务求实效。要制定教学计划, 确立培养目标, 建立配套的教育教学常规, 规范教学内容, 配备具有专长的辅导教师, 利用活动课时间, 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和基本功训练,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培养和发展自己的中心兴趣和持久爱好, 并使之逐步形成为学生自己的一项特长。例如, 我们东方市第二思源实验学校现在就已经在七年级成立了专门学习葫芦丝的音乐特长班, 成立了校篮球队、排球队、舞蹈队、合唱队、鼓乐队等多个兴趣小组, 让那些有各方面兴趣爱好的同学能有所收获, 有所发展。

(2)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能力。根据思源实验学校的特点, 我认为, 各个学校在开设国家规定的课程的同时, 还要大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和学习能力;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 从而发展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和体验获取知识、积累经验, 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自觉。

篇4:中职学校篮球课堂教学创新思路

【关键词】中职篮球教学 教学活动 教学质量 创新思路

【中图分类号】G84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219-01

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篮球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中职学校篮球课堂教学质量却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就是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有效性不够高,常常是重复简单的教学内容,枯燥乏味,没有对学生进行深入性的篮球课堂教学,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中职学校应该重视提高篮球课堂教学有效性。文章基于中职生生理、生理处于高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提出了几点中职学校篮球课堂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通过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来提高中职学校篮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保障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中职生生理与心理的特点分析

中职教育时期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处于青少年向青年的过渡阶段,也是为未来就业与升学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骨化过程还没有完全结束,骨头的发育相对来说还不成熟,并且这一时期青少年的肌肉纤维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肌肉纤维在不断地增粗,也逐渐向成人方向过渡,这一时期中职生的各个器官也在不断地发育,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在智力方面,中职生的智力发展是非常迅速的,不仅在认知方面中职生有了很大的发展,在观察能力方面中职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中职生的注意力发展与以往也不能同日而语,注意力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二、中职学校篮球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

(一)要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

兴趣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感兴趣,那么他就会全身心地投入那件事情当中去,相反,如果一个人对他所做的事情不感兴趣,他就没有参与的热情,那么这件事情的开展也就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同样的道理,在中职篮球教学中,如果学生对篮球学习缺乏兴趣,那么学生就不愿意参与到篮球的学习中,学生的篮球学习效果也不尽如人意,与此相反,如果学生喜欢篮球运动,那么学生就会积极地参与到篮球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会因此而大大增强,这对中职篮球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在中职篮球教学中总是以应试教育作为基本的教学实施理念,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着学生的成绩提升而进行,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采用的也主要是机械讲述的教学方式,教学活动的实施主要是以篮球的知识传授作为主要内容,这样的教学活动实施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习篮球的热情不高,学习篮球的兴趣不浓,学习的效率低下。因此,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求教师重视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要激发中职生的篮球学习兴趣,首先就要改变教师传统的应试教育理念,篮球教学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的体育素质提升作为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点,与此同时,教师要根据现有的教学内容,对现有的篮球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将一些充满情趣的教学内容引入中职篮球教学活动中,让原本枯燥的中职篮球教学内容“活”起来,让中职篮球教学的内容更具吸引力。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中职篮球教学氛围

在传统中职篮球教学活动的实施中,教师经常采用家长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是课堂的主宰力量,教学的实施必须要以教师的讲述作为唯一的教学方式,不重视学生在教学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学生即便在中职篮球教学中对篮球的教学内容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往往也会忽略,这对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学生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普遍表现得比较沉闷,课堂上很少有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不同的认识,这样的教学活动开展,势必让传统中职篮球教学活动的实施气氛也变得沉闷起来,这种沉闷的气氛对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有不少学生在沉闷的中职篮球教学氛围中逐渐对篮球学习失去了信心,这样的教学现状对中职篮球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师要在中职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中,高度重视教学气氛的营造。

(三)篮球教学活动的实施要注意循序渐进

在传统中职篮球教学的实施中,教师经常为了赶进度,加快篮球教学的速度,教学的实施经常是囫囵吞枣,这与篮球教学实施的规律是不相适应的。篮球教学实效性的发挥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因为篮球技术本身的难度和其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中职篮球教学的实施不能急于求成,要尊重篮球教学的基本规律,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从现阶段中职生的篮球基础情况看,中职生的篮球基础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好,从整体情况来看,中职生的篮球基础普遍比较差,这也在客观上决定了中职篮球教学一定要慢下来,欲速则不达,尤其是对于一些篮球基础非常差的学生,教师教学更要有耐心,要根据学生的篮球技术基础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相关基本功的训练,通过对篮球学习困难学生的篮球基本功的强化训练,可以为后续的篮球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以分层次的篮球教学活动促进中职篮球教学的更好实施。

(四)要加强游戏在教学活动中的开展

在以往中职篮球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对于游戏教学的实施不是很重视,教学时总是给人一种紧张的感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总是显得非常严肃,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也显得非常紧张,这样的教学现状对于中职篮球教学效率的提升是非常不利的。要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就要求中职体育教师高度重视游戏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学生的一些游戏兴趣点,寻找一些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并且教师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将不同的游戏引进教学中,以游戏教学活动的有效实施促进篮球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

三、结论

综上所述,开展中职学校篮球课堂教学方法的创新策略研究对促进中职学校篮球教学活动的高效实施具有重要作用。中职篮球教师应该以构建高效篮球教学课堂为教学目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积极性,保障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切实提高我国中职学校篮球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本文提出一些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的创新策略,以期能促进中职学校篮球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陆佾.新课标下中职篮球教学分析与研究[J].大观周刊.2012(04)

篇5: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思路

先任学校党支部书记:王金田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着教体局党委开展“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的工作安排,先任中学党支部通过倾听师生呼声,召开民主生活会等方式,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不断创新思路、创新途径、创新举措,切实解决工作 中的突出问题,难点问题,使教育教学工作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解放思想,谋求学校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创新工作体制。深刻分析束缚学校发展的体制问题,勇于改革与学校发展不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于教育教学工作中实施流程管理,使领导干部各负其责,各履其职,协调联动;每一位教师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力求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精致;确保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同时段的工作圆 满完成。

解放思想,抓住工作的主要矛盾,将“双评估工作”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于一体,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双评估工作能够有效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抓实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是完成双评估工作的坚实保证。以学校文化为统领,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学校工作,以流程管理为依托,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以教学改革为平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全体师生全身心投入到管理和教 学改革中来,确保双评估工作圆满完成。

以抓好工作落实为出发点、归宿点,谋求学校的科学发展。通过

大讨论活动,我们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真正把心思和精力用在推动发展和促进落实上。打破固步自封的思想观念,敢于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改革工作思路,谋求学校最大化发展。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努力提高党员干部教师素质,加强教育培训,严格目标管理,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从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入手,实施幸福教育,促进和谐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给教育以全新定位,把实施幸福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不懈追求。首先进行课程改革,将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展示个性特长。其次,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以情感目标达成和学生学习的参与程度作为教学改革的主流,让学生乐学、善学与学会。再次,以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学生搭建展示一技之长的舞台,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自强自立的行为习惯的形成,为自身发展打下基础。

深入调查研究,查摆问题,不断完善工作与发展思路、创新工作举措,确保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要想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党支部成员要认真总结和广泛吸收大讨论成果,制定破解发展难题的举

篇6:学校教学工作思路

一、恪守“一条准则”就是贯彻“低负担、高效率”的指导思想,保证精雕细镂备课。为贯彻这一精神,我校计划以“六课”为切入点,采取以下措施保证“六课”质量:

1.业务培训。寒假前,邀请教研室各学科教研员,对我校全体任课教师分学科进行“六课”能力再培训,重点是备课和说课的讲座(此项工作已经完成)。目的是对学科教学法的再学习、再培训,规范教师备课,明确备课要求。

2.教案展评。开学初,学校计划开展同学科教案展/article/评,届时邀请有关教研员给予现场指导。一方面是检验前期业务培训的效果,另一方面是给教师们提供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提高的机会。同时也想通过展评的机会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检查的结果记录在案,以便作为今后跟踪检查的原始资料。

3.随堂听课。开展“上好每一节课”活动,听推门课,学校计划组织行政人员对任课教师听不打招呼课,课后及时向上课教师反馈听课情况,要求教师简单阐述本节课是怎样落实“七个优化”的,并检查任课教师的教案,目的是检查上课教师“七个优化”的落实情况和对教案的执行情况,是否做到“低负担、高效率”。对有问题的教师要做到不定期跟踪检查,直至达到要求为止。

二、开展“精品课”活动

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依靠课堂抓教学。学校计划本学期要求任课教师最少在本组内展示一节“精品课”(或电化教学“精品课”,多者不限),时间初步定在五、六、七周。学校组织评审小组,对展示的课进行量化评定,各组选出优秀课参加校级“精品课”展示活动。要求教师从“低负担、高效率”指导思想出发,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善教学技术,提高课堂的吸收率,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从而达到“低负担、高效率”的目的。此项活动的开展,目的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从中发现更多有潜质的教师,学校要扶持、培养他们,使他们尽早地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本学期,每位数学教师还要展示一节“实践与综合运用”课,望老师们提前做好准备。(这是区教研室的统一要求)

三、组织好日常的教研、科研活动

本学期继续开展以“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效率”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学初,教务处审查各组的教研计划,检查“四定”内容是否落实到位。每次教研中心发言人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对教学内容的见解和疑惑的问题,寻求同伴的帮助。学校行政人员分头承包,按各组教研计划,按时参加教研组的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起到指导和引领的作用,并及时填写行政人员参加教研反馈表,记录归档。

继续做好《关于青少年读书习惯培养机制的研究》课题的研究实施工作,计划在 月份举行一次读书展示、汇报活动,课题组成员总结前一阶段课题方案的.实施情况,开展读书活动经验交流活动。(教科室要求每个承担课题的学校要面向全区进行展示,也是一次开放活动。)

四、完善常规制度建设

在执行教学常规制度的基础上,本学期加大检查力度,把发现的问题直接在校园网上公布,督促广大教师规范教学行为。重点检查上课铃响完之后,任课教师是否及时到位;专课是否专用;课堂纪律如何;检查主科教师作业批改记录,特别要检查有没有选择性、开放性、拓展性的作业,以及错题记录等。加强单元检测的管理,每次单元考试完毕,任课教师要填写教务处下发的单元质量反馈表,以便学校及时调控教学策略。

五、“三生”转化、提高、培养

进一步落实责任制和“暂困生”转化管理。从本次期末考试情况来看,有一部分“暂困生”已经“脱贫”,任课教师可以考虑重新选择帮扶对象。教务处计划对“暂困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了解日常转化工作落实情况。

“绩优生”的提高要注重平时的辅导,主要采取个别指导,专项训练的方法。首先要制定计划,确定内容(教材的延伸);其次是选择时间(托管),精心准备(教案);最后考核评价。

“特长生”的培养。学校要成立各种活动小组,如:学校舞蹈队(王松)、田径队、篮球队()、书法班(李延辉)、计算机班(郝建良)、无线电小组()等,挖掘本校教师的潜能,把课外活动小组搞起来。(不能仰仗华夏未来,那只不过部分学生参加。)大田、小祝他们肯定有计划,看看他们的想法。

六、教师培训

要持之以恒地抓教学技能训练。要立足于自我提高。教学技能的提高主要是基于教师自身经验之上的自我发展。要增强自我反思意识,提高自我反思能力,养成自我反思习惯。教学案例、教学反思、教学随笔要在量的基础上,本学期要在质上求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必要时还邀请有关专家进行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学法的在学子、再培训。

篇7:2018学校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提升办学品位,凸显办学特色,丰富办学内涵;加强教学研究,着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改进和强化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全力打造优质随迁子女学校。

二、重点工作

1、加强队伍管理。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实践活动,结合“大调研”,顺应全体师生、家长和社会的期盼,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服务型领导班子,着力培养敢于担当、奋发有为、富有激情的管理团队。

2、加强制度管理。加大规范管理、制度管理、和谐管理、效益管理的执行力度,使之能适应并促进学校和学校中每个成员的发展。

3、加强师德教育。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开展师德主题教育。通过评优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先进事迹,努力形成人人争做师德楷模的良好风气。

4、深化创建成果。全面巩固深化“全国文明城区”工作成果,创建“以人为本,发展自信”的校园环境。完善校园内外的宣传氛围,不断深化学校文化建设内涵。

5、营造和谐氛围。工会、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开展喜闻乐见的群团活动,凝聚全员的力量,推进学校的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政治思想建设

1、持续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组织全体教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我与十九大”主题活动,重点组织学习十九大新修改党章学习。

2、深入开展大调研活动。听取教工意见和建议,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以开展“走访问需补短板,调研改进提品质”活动为重要契机,切实解决广大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教育问题。

3、严格师德考核评价制度。学校将通过领导评价、教师互评、学生评议、家长反映等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地了解教师执行教育法规、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的情况。

4、完善民主管理。积极实施校务公开、教代会等制度,对制度修订、评先评优、教师考核等过程做到规范透明,对教师关注的事项予以公示,充分发挥教师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作用,增强教师的向心力、凝聚力。

5、规范办学行为。要求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不歧视学生,不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关心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严禁有偿家教。

(二)打造德育工作新局面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和管理。健全和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富有爱心的班主任队伍。加强班主任培训和交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提升班主任业务素质。

2、丰富德育教育活动。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等阵地,重大节日和纪念日、“国旗下讲话”等活动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培养教育;抓好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开展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让学生在锻炼中接受教育,在活动中展现自我,增强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的热情。

3、突出德育工作重点。以评选“沪宁之燕”为抓手,培养文明礼仪修养,促进优良学风和校风的形成,规范学生的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对班级常规工作做到每日有检查,每周有小结,每月有评比,学期有总评。

4、形成德育工作合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工作网络,落实德育工作责任。通过校长信箱、微信公众号、家长驻校办公、家委会、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家长志愿者等,增加家校互通,树立学校在家长心中的日益奋进的形象。

5、注重心理疏导。针对新形势下学生成长的特点,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开展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利用家长学校加强对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心理氛围,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应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三)聚焦教学质量的提升

1、加强教师的专业化培训。通过专家指导、校本教研、外出取经等途径,让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行为,提升专业化水平,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

2、有效落实“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与评价”。学习《课程标准》、《学科评价指南》,深入研读《语数英学科基本学习要求》,学习《等第制评价推进方案》,开展基于课程标准的评价目标、评价方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作业评价等研究。

3、开展同课异构的专项研究。采用不同教学方式、不同教学媒体的同课异构研究,拓宽课程教学的新空间。

4、创新校本研修方式。积极探索基于课堂教学改进的校本教研模式,推进课堂改革,使问题更加聚焦、研究更加深入、效果更加显著。规范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辅导、作业教学七环节的管理,让校内伙伴间的合作研究成为常态。

5、坚持特色培养。尊重学生的发展特点,引导他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并使之成为优势。通过快乐活动日、4.30的拓展,与文体中心联手的体验,学校举办的运动会、六一节、演讲比赛、读书征文、书法绘画作品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审美能力,同时发掘体育、音乐和美术等方面特长。

(四)提高后勤服务的品质

1、加强校园安全工作。加强校园内消防设施检查,定期维护管理,确保消防安全。组织师生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严格执行门卫安保制度,建立起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保卫措施。加强学校饮用水、用电的管理,专人负责,定期检测,确保安全。加强食堂卫生安全管理,专人负责,每天检查原材料进货单,监督操作流程,确保安全。做好校园周边安全整治工作,“教育安全信息化平台”的使用率必须达标。

2、抓实卫生健康教育。全面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加强健康教育、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抓好学校卫生、防近、传染病预防工作,为师生营造一个健康、卫生、整洁的校园环境。

3、严格财务制度。按照有关规定加强人、才、物的管理,严格按照学校物品采购制度和流程,坚持申请,权限审批,规范操作。以勤俭持家、保质保量为原则,及时完成物品采购任务。

4、加强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总务处要切实加强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建立教学设备管理使用制度,确保教学设备随时能用,减少人为的损坏。

5、做好维修工程。暑期维修配合有关单位完成招投标工作,同时做好施工监督管理等工作。

篇8:学校教学工作创新思路

1. 环境育人的内涵及特点

1.1 环境育人的内涵

首先应该明确一下环境育人的含义。所谓环境, 指的是人们所处的生活空间。这个空间是客观存在的, 它包括物质环境和意识环境两个部分, 也可以理解为自然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自然环境包括的是物质的东西, 比如山川河流、花石草木、各类人为建筑等等;而精神环境则指的是社会人文景观, 文明程度, 或者说是一种风气, 一种思潮, 还可理解为社会的政治氛围。精神环境是无形的, 它与自然环境一起共同构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客观空间。环境可大可小, 大可大到一个社会, 小可小到一个学校、一个班级, 或者一个家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生存环境。[1]

而环境育人则是指, 。是在一时代背景下, 教育者按照育人目标的要求, 努力自觉能动地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科学、合理、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为育人教育服务以提高育人效果的一种教育方法和艺术。[2]

1.2 环境育人的特点

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即为我们身边可触可见的花草树木、楼宇建筑。软环境则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设立的政策、制度、方针、奖惩机制以及历史文化的沉淀。

环境育人发生作用必须要软硬环境相互作用。例如绿化校园的同时, 要教育学生爱护林木, 教育学生不乱扔垃圾的同时需要设置合理的垃圾桶。

2. 环境育人的创新思路

自有教育教学活动伊始, 就有了环境育人的意识, 古代就有“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的名联, 也有“孟母三迁, 择邻而居”的典故。除了以往的环境育人手段如美化校园环境、合理改善校园基础设施等等, 在新时代, 应该有环境育人的创新思路, 以符合时代的新要求。笔者针对环境育人的创新手段进行探索, 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2.1 文化井盖

2013年, 山西师范大学出现了彩绘井盖。随后一些高校陆续出现彩绘井盖, 但基本都是以卡通人物为主, 体现了当代青年活泼、自由的性格, 也为高校冷冰冰的井盖增加了一些人性化的色彩。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井盖仅仅变成了涂鸦的工具, 而缺乏教育意义。2015年,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在环境育人上做出创新文章, 把彩绘井盖变成了文化井盖。每一个井盖在进行彩绘的基础上加上符合绘画背景的名人名言, 使环境育人和涂鸦文化有机结合。首先把井盖清点数目, 然后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花卉、动漫人物分为几类进行设计, 最后实施绘画。例如:处女座的动漫人物从星座性格上是爱干净, 因此配上的名言就是“一屋不扫, 何以扫天下”, 同时配上学校英文简称NEUQ。这些文化井盖也深受师生的欢迎, 取得了很好的环境育人的效果。

2.2 彩绘消防栓

消防文化作为高校校园文化的重点, 关系到高校的安全管理, 同时, 高校消防文化能激发大学生注重消防安全, 珍爱生命的安全意识。有效促进和谐校园的建设。高校消防文化建设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则应该改融汇与高校的教学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 充分利用主体活动、多媒体宣传途径、课程教育等主要手段来完善高校消防文化的建设, 使高校消防管理工作不仅具有相应的能力体系, 而且更要培育消防文化的作用力, 促进大学生的素质发展和内涵发展。[3]2014年4月, 重庆市渝北区消防中队创新了消防宣传方式, 让渝北区的消防栓变得卖萌了, 2014年11月, 温州鹿城区委宣传部和鹿城消防大队联合举办了消防栓彩绘大赛, 也使消防栓变得丰富多彩开来。但是同样存在的问题是消防栓作为重要的消防器材不应该成为人们嬉戏的对象, 这样也容易造成消防器材的损毁, 应该由消防部门设计统一的消防形象, 对社会公布, 这样既改变了消防器材单一的形象, 又增加了群众对消防工作的关注度。

“环境育人”有其自身的特点, 只要抓住其内涵, 以科学发展为指导, 秉持创新之心, 环境一定会为我所用, 为教育社会主义人才增加正能量。

参考文献

[1]李志伟.《浅谈“环境育人”》.河南水利, 2002年第5期, P183.

[2]余昌海, 徐茂.《环境育人的构建及评价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年第6期, P41.

上一篇:党员个人自我鉴定下一篇:答谢晚宴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