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2024-05-23

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通用8篇)

篇1: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现当代诗也叫“白话诗”,是诗歌的一种,与古典诗歌相对而言,一般不拘泥格式和韵律。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我已在佛前 求了五百年 求他让我们结一段尘缘佛于是把我化作一棵树 长在你必经的路旁 阳光下慎重地开满了花 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当你走近请你细听 颤抖的叶是我等待的热情 而当你终于无视地走过 在你身后落了一地的 朋友啊 那不是花瓣是我凋零的心。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月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你是月月的月圆。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的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双桅船》 舒婷

雾打湿了我的双翼 可风却不容我再迟疑 岸呵,心爱的岸 昨天刚刚和你告别 今天你又在这里 明天我们将在 另一个纬度相遇

是一场风暴、一盏灯 把我们联系在一起 是一场风暴、另一盏灯 使我们再分东西 不怕天涯海角 岂在朝朝夕夕 你在我的航程上 我在你的视线里。

《远和近》 顾城

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

《一代人》 顾城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当你年老时》 叶芝(爱尔兰)

当你老了,头白了,睡意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回想它们昔日浓重的阴影;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垂下头来,在红光闪耀的炉子旁,凄然地轻轻诉说那爱情的消逝,在头顶的山上它缓缓踱着步子,在一群星星中间隐藏着脸庞。

《偶然》 徐志摩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需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能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错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底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篇2: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大全 共收358位诗人的6657首诗

A.20世纪初-20年代

冰心 冯乃超 冯至 郭沫若 胡适 李金发 梁宗岱 刘半农 刘大白 刘延陵 鲁迅 穆木天 沈尹默 汪静之 王独清 王统照 闻一多 徐玉诺 徐志摩 俞平伯 朱自清 宗白华

B.20世纪30年代

阿垅 艾青 卞之琳 陈梦家 戴望舒 冯文炳 冯雪峰 光未然 何其芳 纪弦 金克木 李广田 林庚 林徽因 南星 覃子豪 施蛰存 田间 辛笛 徐迟 殷夫 臧克家 钟鼎文 朱湘 C.20世纪40年代

蔡其矫 陈敬容 杜运燮 杭约赫 罗寄一 绿原 牛汉 马逢华 穆旦 唐祈 唐湜 屠岸 王佐良 袁可嘉 曾卓 郑敏

D.20世纪50年代

昌耀 方思 郭小川 林亨泰 林泠 流沙河 罗门 洛夫 蓉子 邵燕祥 痖弦 杨唤 羊令野 余光中 张默 周梦蝶 E.20世纪60年代

白萩 方含 管管 黄翔 任洪渊 商禽 食指 辛郁 哑默 杨牧 叶维廉 张烨 郑愁予 F.20世纪70年代

北岛 多多 朵思 顾城 海上 胡宽 黄国彬 江河 梁小斌 林莽 刘自立 芒克 敻虹 舒婷 田晓青 严力 杨炼 依群 张错 G.20世纪80年代

柏桦 贝岭 车前子 陈德锦 陈东东 陈克华 大仙 丁当 二毛 傅天琳 海子 韩东 何小竹 黑大春 恒平柯平孔孚 李亚伟 廖亦武 林雪 零雨 陆忆敏 骆一禾 吕德安 孟浪 默默 南野 牛波 欧阳江河 秦巴子 清平沈奇 沈睿 石光华 宋琳 宋渠-宋炜 孙文波 唐亚平童蔚 万夏 王家新 王良和 王寅 王小妮 西川 席慕容 夏宇 潇潇 小海 小君 肖开愚 雪迪 杨克 杨黎 杨平伊蕾 于坚 于小韦 翟永明 张曙光 张枣 张真 赵野 郑单衣 钟鸣 周伦佑 H.20世纪90年代

篇3:试论中国现当代诗歌的阐释问题

在新诗刚开始起步不久的上个世纪二十年代,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之时, 面对国家的苦难, 民族的苦闷, 无数青年知识分子内心强烈地希望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唤起民众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忱, 从而挽救民族危亡于水深火热之中, 因此, 诸如郭沫若般的狂热和带有强烈自我解放意识的诗在时代大背景下顺应了历史的潮流, 从而赢得了那个时代很多人的好评。

如郭沫若在《女神》中, 一开始诗人便自称“天狗”, 它可吞月、吞日, 吞一切星球。而“我便是我了”则是个性获得充分张扬所带来的自豪感。所以它是诗人在五四精神观照下对个性解放的赞歌, 也正因有了冲决一切束缚个性发展的勇气后, 个性才得以充分发扬, 五四新人才具有无限的能量:“我是全宇庙底Energy底总量!”这样的五四新人将会改变山河、大地、宇宙。“我飞奔, 我狂叫, 我燃烧……” (1) 诗句所释放出的情感力量像猛烈的飓风、奔腾的激流, 在那个时代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波。“我飞跑”则是令人振奋的呐喊, 充分展示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痛苦历程。诗歌基调高昂, 把天狗自喻, 尽显自由、浪漫、豪情之风。这样的“我”个性张扬, 对创造一个新世界充满了极端的自信。他希望这个“我”成为有强大力量的人, 可以解救民族于危难之中, 这个“我”是集合了全民族力量的一个“超人”。他有着巨大的破坏力, 从而整首诗表现出了积极的、高亢的, 充满英雄主义式的浪漫基调。这个“我”与自然合二为一, 被诗人赋予了创造与驱使自然万物的神力。在这种想象似的力量的驱使下, 作者在《女神》中, 热情地叫喊, 热情地宣泄自己的情感, 处处充满一种口号式的却又是让人鼓舞的诗句, 这给当时苦闷的青年们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因此, 这本诗集理所当然地顺应了时代潮流。其后, 随着时局的变化, 在《女神》之后的《星空》、《瓶》郭沫若逐渐由“呐喊”转入“彷徨”, 诗也逐渐转入含蓄风格, 感情更为深沉, 诗的技巧其实是更为圆熟了, 但却这些诗歌却没有像《女神》引起极大的关注, 诗歌在当时或许也是一种政治需要。

郭沫若等诗人的诗政治气息浓, 它切合的是时代大的政治背景, 但是真正的诗歌是要能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即使跨区域跨时代, 它依然能打动我们的内心, 依然能有很多值得我们解读和鉴赏的东西。所以抛开诗歌的政治意识形态, 我们应该回归到诗歌的本身进行解读。当然我们也不应该回避那些表现宏观的生命本质。诸如危及人类生命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灾难、饥馑病疟、贫困失业、恐怖暴力和战争杀戮, 以及人类时刻潜藏的危机。因为, “诗是一种创建, 这种创建通过词语并在词语中实现。” (2) 诗人通过各种词语组成每一首诗, 而这每一首诗都是诗人独一的, 它从诗人痛苦的裂隙中产生, 当中的诗意只为诗人一人所表现。诗歌除了表现幸福、快乐和死亡的人生极端, 还要表现犹豫不决、乐极生悲、悲恸欲绝、性心理、恶遭遇、癫狂、恫吓、惊悚、无奈、伤残、疾病的另一个极端和它的具体细节。

那么该如何进行阐述呢。如前所说, 诗是诗人特殊性灵的体现, 在对一首诗进行分析的时候, 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对诗人的写作背景有一个了解, 这或许有助于读者理解诗人的写作目的或背景。但更多时候诗人的写作往往可能是一触即发的。思维活跃, 灵感跳动, 似乎无章可循。而且, 有了对背景的了解, 会影响、制约读者的阅读。在《在北大课堂读诗》一书中, 在谈到柏桦《琼斯敦》时洪子诚所提出了几个问题:“围绕这首诗的背景材料对我们的解读究竟起什么作用?它是否制约、甚至决定了我们对诗的理解的基本框架?没有这些材料, 解读是否不可能?或将会产生另一种理解?” (3) 事实上, 在《琼斯敦》这首诗当中, 似乎并没有对这个事件背景进行价值上的判断, 它只是描述一种比较迷狂的状态, 一种疯狂的激情。体现出诗人独特的“知识、激情、经验、观察和想象”所具有的综合作用。这首诗既有浪漫主义意义上的异乎寻常的激情, 又有强调诗歌艺术现代感知的象征主义表现手法, 柏桦在这样一首以革命、青春和宗教为表现内容的诗歌中, 彻底跳出了当代传统政治抒情诗的案臼, 而以一种非常个人的方式, 以诗人审美的立场, 将美国的人民圣殿教悲剧这一重大事件作为一种挖掘诗意的独特语境, 从而创造出一种视野广阔、诗意浓郁的时事诗。

诗歌是诗与思的对话。“对这首独一之诗的探讨便是一种与诗的运思的对话。它既不是描绘一位诗人的世界观, 也不是考察诗人的工作环境。首要地, 对这首独一之诗的探讨绝不能取代对诗歌的倾听, 甚至也不能指导对诗歌的倾听。” (4) 因此, 在对诗歌进行阐释之时, 首要的一条是不能脱离诗人之诗和思, 要用心灵去感受。在西方, 本雅明用大量引文来阐释波德莱尔的诗歌, 他旁征博引, 通过浪荡游民、休闲逛街者以及现代主义的英雄这三个形象, 不仅向读者展现出波德莱尔的诗, 还向读者展现出诗人本身的形象。他注重的是整体把握诗及诗人本身, 对诗歌当中语词的解释并不是特别地讲究。如他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中多次提到的一首诗———《给一位交臂而过的妇女》, 他抓住都市中的这个女人形象带给诗人的一种“惊颤”的如电光火石的感觉, 一种生命体验:爱也被大都市所玷污, 只是一闪而过的空心的爱。 (5) 诗就是一种体验, 灵魂被触动的一刹那。

另外诗歌中的语言似乎也是重要的一环。“语言乃是一切关系的关系” (6) 诗人运用语言既显示又遮蔽着但又把世界呈现出来。从这里, 不难看出, 语言对诗歌的重要性。所以, 在对诗歌进行阐释时, 应关注其中的重要的语词, 比如具隐喻意义的意象等, 通过解释这些语词, 达到阐释整首诗歌并让读者透过这些阐释, 看到隐藏在背后的诗人形象的目的。当然, 中国汉朝的汉学讲究经典字词的训诂, 宋明理学讲究对经典的自我阐释。如果这两种方法用在现当代诗歌的阐释中, 是只对诗歌当中的经典字词用引文进行简单解释, 讲究点到为止呢?还是除了对语词的解释, 再加上些许个人的理解, 或是再挖出语词下面的隐喻?这得根据诗歌的性质以及解读者自己的意识进行阐释。

当然任何方法都存在“两面性”, 无论是本雅明式的用大量引文来描绘出诗的内涵和诗人形象 (这需要广博的知识和大量的文献资料) , 还是着重对语词的理解的阐释方法。为此我认为我们可以不局限于某一种解释方法, 而是多种方法结合。比如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需要深一步挖掘的地方就得进行更进一步的解释, 对于简单的语词, 点到即止, 不用多加分析, 甚至可以跳过, 让读者自己去感受。而且, 任何解读都仅仅是进入作品的意义空间的一条途径, 也仅仅能提供阐释的一种可能。正如“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般, 再完美的阐释, 也总会有让人不满意的地方, 我们只能尽可能地找到一种相对适合相对比较好的阐释方法来尽可能对诗歌进行阐释。对于现当代特别是当代诗歌, 更强调个人性, 注重经由自我心灵的审视、感悟、升华而达到精神超越的文本境界, 我认为, 在阐释的时候更要注意把握诗歌的本质与内在价值, 把握本质的语言, 达到倾听诗人的目的, 这就是于现当代诗歌阐释相对较好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郭沫若, 《天狗》, 选自龙泉明主编《中国新诗名作导读》, 第16页,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年10月第一版

[2]海德格尔[德]:《荷尔德林诗的阐释》, 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第35-54页。

[3]洪子诚主编:《在北大课堂读诗》,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2年10月

[4]海德格尔[德]:《在通向语言的途中》, 31页, 211页, 商务印书馆, 2004年9月 (修订译本)

[5]瓦尔特﹒本雅明[德]:《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 王才勇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5年2月第一版

篇4:现当代诗歌鉴赏的“四步走”

关键词:现当代诗歌;诵读;诗眼;意象;意境

诗歌难以解读,首先是由于它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其次是由于它经常打破语法规律的语言和含蓄朦胧的涵义。基于这两点原因,学生读诗歌往往读不出诗意,领悟不到内涵,鉴赏无从谈起,最终导致学生对诗歌是“爱并畏惧着”。如何引导学生进行现当代诗歌鉴赏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

一、 咀嚼涵咏,品味语言之美

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现代诗人很重视诗歌的音乐美。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反复诵读,领悟诗歌语言的音乐美。课堂上教师要做好重音、停顿、变调等朗读技巧的引导,并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诵读,使学生真正读出诗歌的美。例如朗读《再别康桥》时,就要注意节奏与节拍: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满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在朗读《错误》中“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一句时,要重读“美丽”、“错误”、“不是”、“过客”,并以沉缓、深情的语调读出意犹未尽、回味悠长的效果。再如《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每小节末尾的“祖国啊”,每句的读法都不能相同,应该由深沉忧虑到逐渐昂扬铿锵,充满希望与信心。

二、 把握旨趣,品味情感之美

诗的第一要素是感情,无情即无诗。鉴赏现当代诗歌必须首先知人论世,找准文眼。诗眼往往是诗歌中集中表达作者情感、理趣的词句。抓住了诗眼,就抓住了诗的灵魂。例如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标题中的“爱”字就是诗眼。诗中“嘶哑”地叫着的“鸟”是诗人的化身,是全中国人民的化身。他们夜以继日地、拼尽气力呐喊,喉咙嘶哑了仍然歌唱,这不正是对土地强烈、执著、深沉的爱吗?诗人甘愿为自己无比眷恋的土地献身,“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这不正是诗人“爱”的宣言吗?再如穆旦的《赞美》,“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一句在诗中反复出现了多次,就是诗眼。

三、 透析形神,品味意象之美

诗是形象的艺术。“即使在一首短诗中,第一位重要的是形象(高尔基语)”,艾青笔下的那一块“礁石”,臧克家笔下的那一匹“老马”,曾卓笔下的那一棵“悬崖边的树”,都以其生动感人的形象,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般说来,意象分为两类:一类是个人独创的出现于某一场合的象征形象,一类是含有历史文化积淀并为社会所普遍接受、广泛使用的象征形象。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具体意象中体会其隐性意义,洞察诗人的独特情怀。例如舒婷的《致橡树》以橡树和木棉象征阳刚与阴柔的具体形象,又对应地象征爱情双方的独立人格和真挚爱情,使哲理在亲切可感的形象中生发、诗化。再如读艾青的《我爱这土地》,诗中“土地”是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林间无比温柔的黎明”则是充满生机的解放区的象征。《赞美》中的“农夫”是千万中国人民的缩影,甚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四、 物意契合,品味意境之美

所谓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情意和客观景物的完美融合。只有进入诗歌意境,才能切实领悟诗意,获得美感。体会意境的方法就是根据诗句中描写的景物通过想象再现画面,解读诗人独具的匠心。例如《再别康桥》第五节末作者写道“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而在第六节开头“但我不能放歌”,情感由极度的快乐骤然转为伤感、无奈。而这出人意料的过渡,更好地表达了诗人离别的伤感。“悄悄是离别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是诗人的离情感染了夏虫、缠裹了笙箫,还是康桥的夏虫、笙箫有了灵性,自甘沉默?诗人因别离康桥而不舍,康桥因诗人的别离而沉默。

诗歌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最好媒介。有方向、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鉴赏现当代诗歌,必然有助于对其他文学样式更深切的理解。解剖诗歌,把准诗歌的情感脉搏,触摸诗歌鲜活的灵魂,让诗歌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尽情绽放。

参考文献:

[1]《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普通高校通识教育丛书》.浙江大学出版社

[2] 胡开杰.《诗艺·中国现当代诗歌赏析》

[3] 周啸天.《诗词鉴赏方法——欣托居鉴赏四书》

[4] 王桂荣.《20世纪中国诗歌创作的现代化探寻》

篇5:外国现当代诗歌阅读鉴赏案例

红色手推车

美·威廉斯

那么多东西

仰仗

这辆红色

手推车运送

雨水浇得它

浑身溜滑

旁边有

几只白鸡

案例赏析

一、探求背景,理清诗脉

这是威廉斯(1883-1963)的一首名作。诗人早年在美国新泽西州卢特福德城定居行医。1962年获美国日晷奖。意象派诗人,擅长以明晰细致的隐喻把平凡的题材写得有声有色。

意象派诗歌要求诗人善于捕捉和提炼生活中极其普通平常的事物,发现它的美学价值和诗意所在,并且用“直接处理”(即不直接写出个人主观感情)的办法来给予忠实、精确的表达,使之体现诗人的生活情趣。

二、体味意境,发现特色

诗中,诗人通过细心观察,发现了一种常人视而不见的生活中的细节美。由于采取白描手法,把红色的车子、晶亮的雨水、白色的鸡并置在一起构图,形成一个崭新而独特的观察角度。而从第一行中又隐隐透露出作者发现了美的惊喜心情。

《红色手推车》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日常生活画面,描述的是一个躲雨时见到的场景。躲雨的地方大概太小,所以人虽然躲了进去,手推车却还是淋得透湿。与它运送的东西相比,手推车显得似乎小了点,所以才引起诗人“那么多”的感慨。况且还被雨水浇得它“浑身溜滑”。可以想象那个始终没有露面的“推车人”的辛劳,不免对他产生一丝同情。但“旁边“红色”与几只鸡的“白色”却是那么的耀眼,何况鸡还是一个活动的东西,与停放在那里的手推车,正好又构成了一动一静的对比。生活的辛劳、躲雨时的焦躁,被几只“白鸡”的出现一扫而空。

三、咀嚼文字,品味隽永

这首仅仅三十几个字的小诗,写得那么鲜明生动、情趣盎然,真正做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所用的词又都是那么普通,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文学主张,令人不能不感叹:“简单就是美。”比起我们目前诗坛上某些“先锋诗”的古怪荒诞、意象纷繁,和一些“口语诗”的废话连篇、平庸乏味,不知道要强多少!诗,真的应该“有话好好说”,不要故意把话说得七弯八绕,让谁也看不懂。正是由于威廉斯的努力,美国诗歌才重新回到了惠特曼开创的伟大传统的轨道上来,出现了接近现实生活、广泛表现生活情趣、语言通俗、格调明朗的倾向。

原诗阅读

驶向拜占廷

爱尔兰 演威廉· 勃特勒· 叶芝

这是不宜于老人的乡邦,年轻人

相互倚在怀抱里,鸟儿在树上

(这些走向死亡的世代)唱歌儿,鲑鱼的湍流,鲭鱼密集的海洋,鱼类,走兽,飞禽,在整个长夏,把生生死死的芸芸众生赞扬。

他们沉湎于声色,全都不理会

永世常青的灵智竖起的丰碑。

一个老年人是微不足道的废物,只是一件破外套披在手杖上,除非灵魂击掌并歌唱,在速朽的 皮囊里高声歌唱褴褛的衣裳;

世上没哪所歌唱学校不研读

灵魂自身辉煌的不朽篇章;

所以我终于漂洋过海,亲自

来到拜占廷这座神圣的城市。

啊,在上帝圣火中站着的哲人们,像墙上镶嵌壁画中金色的图像,请走出圣火,在旋锥体中旋转吧,请你们当老师教我的灵魂歌唱。

把我的心灵耗尽吧;它耽于物欲,跟垂死动物的肉身紧紧地捆绑,而不知自己的本真;请把我采集,收进那属于永恒的神工绝艺。

我一旦超脱自然,便决不依据。

任何自然物来造就我的身形,我只要像古代希腊的金匠那样。

用锻金或镏金工艺铸造的体型,能使那昏昏欲睡的皇帝清醒;

或让我栖在黄金的树枝上歌吟,唱过去、正在过去或未来的事情,给拜占廷的贵族和命妇们倾听。

(屠岸译)

案例赏析

一、知人论世,披情入文

这是爱尔兰威廉·勃特勒·叶芝(1865-1939)(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的著名诗篇。

拜占廷是哪里?

公元330年5月11日,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正式把首都定在前希腊殖民要塞拜占廷,一个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的城市,并且以自己的名字为它命名:君士坦丁堡。当欧洲大部分地区陷入战乱、倒退的时候,这里是繁华的大都市,居住的人口多达100万。有旅行家说,城里有很多教堂——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座教堂;另外一位公元6世纪的游人则说,在这座城里的任何一天,你都能把世界上所有的72种语言都听到。拜占廷帝国由于坚持君权神授、皇帝独揽权力的政治体制,阴谋与暴力几乎成了政治的同义词。在拜占廷的历史上,88位皇帝中有1?蛐3死于宫廷流血政变。因而今天西方人在提到肮脏的政治阴谋时,常会使用“拜占廷”一词。

可是,拜占廷帝国对诗人的召唤却远远超出了有形的繁华与宗教。

二、把握意象,透视主题

诗中,“拜占廷”意味着什么?

在叶芝笔下,拜占廷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象征,是艺术、永恒、超越尘世的象征。他向往拜占廷,他要“驶向拜占廷”,但是,这位诗人根本就没有到过拜占廷。诗人知道,在拜占廷王宫中,在一棵用金银做成的树上,有一只由希腊工匠制成的会唱歌的鸟——诗人忘记了在什么书上读到过,但他希望自己会成为那只鸟;借助于那只鸟,诗人歌唱道:“或让我栖诗人在阅读与想象中把拜占廷象征化、诗化了,这是对一个地名产生联想的最高境界。于是,“驶向拜占廷”,在历史的向往中融入了典雅、浪漫和异国情调。

本诗以游历拜占廷来象征一种精神的探索,诗中的意象组合,如“走向死亡的世代”“老年”“废物”“破外套”等,充满了破灭、颓败情绪,表达了诗人对物质文明的厌恶与对西方世界精神与理性复归的企盼之情。诗的象征意象坚实而明朗,物质意象和观念意象和谐统一,富含哲理。

三、鉴赏语言,体验审美

本诗具有雄辩的风格、明亮的色彩,意象突出而蕴含哲理,情感浓厚而真切,构思精巧,语言洗练、独特,特别富有表现力,且富有节奏感,在艺术上有较高的造诣。本诗吸收浪漫主义、唯美主义、神秘主义、象征主义和玄学诗的精华,几经变革,最终熔炼出独特的风格。因此,本诗通常被视为英语诗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的缩影。

四、借助想象和联想,进行再创造

1204年,君士坦丁堡被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所洗劫,东、西方之间的积怨进一步加深。太阳的东升西落也成为了互相咒骂的由头:西欧人说东方这些家伙“是积年陈渣,不配享受阳光的温暖”,拜占廷人则称西欧人为“黑暗之子”,因为太阳到了西边就落下去了。在我们曾经熟悉的宏大叙事中,东方无产阶级的红日东升与西方帝国主义的日薄西山之类的话语也犹在耳边。

篇6: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梅花

(一)

那是大风景和大地貌荟集(两个巨大的面,一个微小的点。一开始,就有一种格外的空茫感,攫住人心。此处,为何用这个“荟集”?字典上解释这个“荟”是草木繁盛,“荟集”指好的东西或人才的聚集。在这里这样用,显然不太合适)的一个点。我从天山大坂上下来,心被四野的宁寂--那充斥天宇六合的恐怖一样的死寂包裹着,听着马蹄声单调地试探着(这个词用得真妙,马的身心也被可怕的空寂俘虏了,征服了,吓住了,每一步都是战栗着的)和这静默碰击,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若是没有这匹马弄出的蹄音,或许还好受些。300里空山绝谷,一路单骑,我回想着不觉一阵阵阴凉袭向周身。那种山野之静是永恒的;一旦你被它收容过,有生残年便再也无法离开它了。(作者完全融入了这种宁静,甘心融入了这种宁静。当时的震撼是刻骨铭心的,是无法忘怀的。所以,用了“收容”,这是一种心灵的依托感。)无论后来我走到哪里,总是两眼幻视、满心幻觉,天涯何处都像是那个铁色戈壁,都那么空旷宁寂、四顾无援。我只有凭着一种茫然的感觉,任那匹伊犁马负着我,一步步远离了背后的雄伟天山。(自己被置身于大自然,渺小,卑微,无奈,更是一种被征服。这是精神的跟随,实则是主动的,是甘心如此的。)

和北麓的蓝松嫩草判若两地--天山南麓是大地被烤伤的一块皮肤。(它为什么不说是一块特殊的皮肤?而非要说是“被烤伤的”皮肤?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突出一种丑陋,突出缺乏生命迹象的感觉。语言如此坚硬,如此不留余地。)除开一种维吾尔语叫uga的毒草是碧绿色以外,岩石是酥碎的红石,土壤是淡红色的焦土。(终于有了一点碧绿色,却是毒草,顿增恐怖之意。而红与绿,本就是美术中的对抗色,放在一起竟是如此不协调,让人感觉这等不舒服!这时,语言有了穿透感,语言像刀一样,有了锋芒。“毒草”、“酥碎”、“焦”,这三个词,更是将恐怖进行个彻底才肯罢休。这里蕴藏着无限的凶险,没有生命的痕迹。不禁让人发问,作者特意这样到底要表达什么?)山坳褶皱之间,风蚀的痕迹像刀割(坚硬、突兀的,不是风蚀的痕迹,而是语言)一样清晰,狞恶的尖石棱一浪浪堆起(凶险,还是凶险!“尖石”不可,还非要“狞恶”,修辞顺手拈来。“一浪浪”更是写出了动感,立体感,增强了气势),布满着正对太阳的一面山坡。马在这种血一样的碎石(血,多么恐怖的词汇,多么不舒服的颜色!碎石,处处藏着危险的碎石)中谨慎地选择着落蹄之地,我在暴晒中晕眩了,怔怔地觉得马的脚踝早已被那些尖利的石刃割破了。

然而,亲眼看着大地倾斜(真正和上文的“晕眩”对应了,不是早就倾斜了,而是眼瞅着刚刚倾斜的,不对,是正在倾斜),亲眼看着从高山牧场向不毛之地的一步步一分分的憔悴衰老(从繁茂到贫瘠,“一步步一分分”,突出的是眼睁睁看到的天地巨变的过程,当时所体验的正是天塌地陷的骤变。“憔悴衰老”,多么娴熟的修辞啊!倾注了作者多少感叹、多少惊奇、多少情绪。而其中要表达的,还不是一种自然中的神奇,一种心深处的悸动与悲凉!),心中感受是奇异的。这就是地理,我默想。前方蜃气迷蒙处是海拔负154米的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那湖早在万年之前就被烤干了,我想(一种飞驰的想象)。背后却是天山;冰峰泉水,松林牧场都远远地离我去了。(这是被一种自然抛弃而被另一种自然收容的感觉。)一切只有大地的倾斜;左右一望,只见大地斜斜地延伸。嶙峋石头,焦渴土壤,连同我的坐骑和我自己,都在向前方向深处斜斜地倾斜。(我与自然,自然与我,再也无法剥离。)

--那时,我独自一人,八面十方数百里内只有我一人单骑,向导已经返回了。在那种过于雄大磅礴的荒凉自然之中,我觉得自己渺小得连悲哀都是徒劳。

就这样,走近了汉家寨。(为了托出汉家寨,何等用心,何等辛苦!那情境、那情感、那情节,都是应运而生,本费尽心机,却了无雕痕!)

(二)

仅仅有一炷烟在怅怅升起,猛然间感到所谓“大漠孤烟直”并没有写出一种残酷。(张承志要的不是壮丽,不是静美,不是普通的寂寞,他要的是残酷。)

汉家寨只是几间破泥屋,它坐落在新疆吐鲁番北、天山以南的一片铁灰色的砾石戈壁正中。无植被的枯山像铁渣堆一样(“没有植被”,感觉不够,便加上“枯山”,感觉还不够,干脆比喻成“渣堆”,颜色是灰暗的,铁渣是废弃的,是坚硬而尖利的,足够丑陋而凶险。多么形象而粗糙的喻体!)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条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因此,地图上又标着另一个地名叫三岔口;(一个“三”字,被重复了五次。“三道裸山”,这个“道”用得很独特,一般人不会这样用。显然这山不是几座山,而是连绵着的,且是直的延伸,是有棱角的不驯服的山,所以,才可能像“巨流”。裸山,当然没有任何生机,颜色不再是灰暗,干脆是黑戈壁了。远方本就茫然,还要加上“可怕”。这分外的荒凉、恐怖、空茫,被这样粗硬的语言描摹尽了。)这个地点在以后我的生涯中总是被我反复回忆,咀嚼吟味,我总是无法忘记它。(是了,原来,作者一次次加进主观感受,巧妙地用未来回忆眼前,的确是在暗示给我们一些人生的东西。当我们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面临多向的抉择时,能让我们坚定信念,勇于迈步的,不也就是一种坚韧吗?汉家寨真的在这样一个三岔口吗?或许是的,或许不是的,但我们希望是,这样,汉家寨那坚持了千年的守望,才能够不老。)

仿佛它是我人生的答案。(这一刻,我和汉家寨有了一个跨越千年的交汇。)

我走进汉家寨时,天色昏暮了。太阳仍在肆虐,阳光射入眼帘时,一瞬间觉得疼痛。可是,那种将结束的白炽已经变了,汉家寨日落前的炫目白昼中已经有一种寒气存在。

几间破泥屋里,看来住着几户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有了这样一个地名。新疆的汉语地名大多起源久远,汉代以来这里便有中原人屯垦生息,唐宋时更因为设府置县,使无望的甘陕移民迁到了这种异域。(作者第一次加进历史资料,他告诉我们汉家寨的确存在,且有据可查。他更告诉我们,他要让我们和他一样惊叹,原来汉家寨竟然存在了这么多年!)

真是异域--三道巨大空茫的戈壁滩一望无尽,前是无人烟的盐碱低地,后是无植被的红石高山,(一对偶句,很整齐,很有气势。有前,有后,无人烟,更无植被,低地,连着高山。地势险峻,且无生命的痕迹。)汉家寨,如一枚被人丢弃的棋子,如一粒生锈的弹丸,(真是有个性的比喻!棋子,离开了棋盘,那就是废品。并只有一枚,孤零零的,渺小而可怜的废物;弹丸,生锈了的,只有一粒,又是渺小而可怜的废物。汉家寨啊,就是这样异常卑微而被人遗忘地存在着!何等孤立,何等无援!就在这样死寂的、严酷的异域中,竟是存在了千年!)孤零零地存在于这巨大得恐怖的大自然中。

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我只敢张望,再也不敢朝那些入口催动一下马匹了。

独自伫立在汉家寨下午的阳光里,我看见自己的影子一直拖向地平线,又黑又长。

三面平坦坦的铁色砾石滩上,都反射着灼烫的亮光,像热带的海面。

默立久了,突然意识到什么。转过头来,左右两座泥屋门口,各有一个人在盯着我。一个是位老汉,一个是七八岁的小女孩。(一老一小,为什么只是一老一小,为什么不是其他年龄段的人?老人代表沧桑?小孩代表生命的延续?)

他们痴痴盯着我。我猜他们已经好久没有见过外来人了。老少两人都是汉人服色(“坚守”的内容如此平凡而丰富);一瞬间我明白了,这地方确实叫做汉家寨。

我想了想,指着一道戈壁问道:

--它通到哪里?

老人摇摇头。女孩不眨眼地盯着我。

我又指着另一道:

--这条路呢?

°不动了。(呆滞、木讷、迟钝。不想说话,不敢说话,不能说话了。)女孩还是那么盯住我不眨眼睛。(好奇、天真、充满了渴望。)

犹豫了一下,我费劲地指向最后一条戈壁滩。太阳正向那里滑下,白炽得令人无法t望。地平线上铁色熔成银色,闪烁着数不清的亮点。

我刚刚指着,还没有开口,那老移民突然钻进了泥屋。

我呆呆地举着手站在原地。

那小姑娘一动不动,她一直凝视着我,不知是为了什么。(渴望,更多的一定是渴望。)这女孩穿一件破红花棉袄,(红色啊,文中唯一的一点让人心动的亮色。它在引起作者的注意,也在引起我们的注意。红色是醒目的,代表希望、美好、温暖……)污黑的棉絮露在肩上襟上。她的眼睛黑亮--好多年以后,我总觉得那便是我女儿的眼睛。(作者没有和汉家寨人有任何一句交流,但我相信他们一定有了心灵的碰撞,那是精神世界的一种交汇。是作者的灵魂找到了一种归属。这女孩和自己的女儿都同样是孩子,天真、好奇、渴望的眼神是一样的.,最重要的,他们在精神世界相通的那一刻,在作者理解了“坚守”那一刻,他们拉近了距离,而对眼前这个孩子,更是充满了一种疼惜。所以,他才会好多年后,依然觉得那是女儿的眼睛。)

在那块绝地里,他们究竟怎样生存下来,种什么,吃什么,至今仍是一个谜。但是这不是幻觉也不是神话。汉家寨可以在任何一份好一点的地图上找到。《宋史高昌传》据使臣王延德旅行记,有“又两日至汉家砦”之语。砦就是寨,都是人紧守的地方。从宋至今,汉家寨至少已经坚守着生存了一千多年了。(第二次加入历史资料,再次证明汉家寨坚守的岁月是这等让人惊叹的漫长!而这份“坚守”的内涵,变得凸显。)

独自面对着那三面绝境,我心里想:这里一定还是有一口食可觅,人一定还是能找到一种生存下去的手段。

(三)

次日下午,我离开了汉家寨,继续向吐鲁番盆地进行。大地倾斜得更急剧(这个词里,有突兀,有速度,有幅度,有悬殊,这是个动态的词,似乎大地的倾斜,正发生在作者眼前)了;笔直的斜面上,几百里铺伸的黑砾石齐齐地晃闪着白光。(险象继续环生)回首天山,整个南麓都浮升(此时,有白光,有蜃气,所以,南麓就是“浮升”出来了。是若隐若现着,是一个过程,很诡异)出来了,峥嵘嶙峋,(狰狞,凶险,又充满沧桑)难以言状。俯瞰前方的吐鲁番,蜃气中已经隐约现出了绿洲的轮廓。在如此悲凉严峻的风景中上路,心中涌起着一股决绝的气概。(人,越是在严酷的环境中,越是能反弹般地滋生出一股生猛的力量。那就是决绝的气概。更何况,作者此时心胸中是富足的,也装着“坚守”)

我走下第一道坡坎时,回转身来想再看看汉家寨。它已经被起伏的戈壁滩遮住了一半,只露出泥屋的屋顶窗洞。那无言的老人再也没有出现。我等了一会儿,最后遗憾地离开了。

千年以来,人为着让生命存活曾忍受了多少辛苦,像我这样的人是无法揣测的。我只是隐隐感到了人的坚守(这是汉家寨人的第一个“坚守”,是生存意义上的坚守,坚守的是生命),感到了那坚守(这是汉家寨人的第二个“坚守”,此处,是异常丰富的。他们是在异域啊,还是汉人服色。他们坚守着习俗、文化、精神……)如这风景一般苍凉广阔。

走过-个转弯处--我知道再也不会有和汉家寨重逢的日子(有些精神的高度,一生只能攀越到顶峰一次。有些灵魂的激活,就是一瞬间的事情。他不会再来汉家寨,也不必再来汉家寨了),--我激动地勒转马缰。遥遥地,我看见了那堆泥屋的黄褐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在这里,我更相信,作者用到“红色”是有目的的。但我不愿意简单地说成是汉家寨人精神的象征),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那时的天山已经完全升起于北方,横挡住大陆,冰峰和干沟裸谷相映衬,向着我倾泻般伸延的,是汉家寨那三岔戈壁的万顷铁石(在和我离别之际,这片荒凉死寂的自然,还不忘再次展示它的一种悲凉。作者被这片自然短暂地收容,又被硬生生地推离。而属于这里的,只有汉家寨人)

我强忍住心中的激荡,继续着我的长旅。从那一日我永别了汉家寨。也是从那一日起,无论我走到哪里,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坚守(这是作者的坚守。这也是一种丰富而固执的坚守。在国内,他遇到任何艰难和抉择的时候,他坚守着顽强与坚忍;在纷繁芜杂的文学界,他坚守着自己的文学个性。在国外,当他成为一个海外游子的时候,他倔强地坚守着对故国,对家园的眷恋,坚守着大汉民族的种种精神……)着什么。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我只觉得它与汉家寨这地名天衣无缝。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仔细想着每一个细节。直至南麓天山在阳光照耀下的、伤痕累累的山体都清晰地重现,直至大陆的倾斜面、吐鲁番低地的白色蜃气,以及每一块灼烫的砾石都逼真地重现,直至当年走过汉家寨戈壁时有过的那种空山绝谷的难言感受充盈在心底胸间。(当那片今生再难邂逅的自然一遍遍地重现,当那份难言的死寂、空茫、荒凉一次次地袭来,当那砾石、戈壁、山谷、蜃气一番番逼近,作者心中涌起的,便是那份坚硬的、粗朴的、简拙的、冷峻的精神!)

篇7: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文本导读】

林海音从20世纪20年代初到40年代末,主要生活在北京,差不多整整30年。她的青少年时代的最美好时光都是在北京度过的,因此,她对北京很熟悉,对北京的感情十分深沉,在台湾也常称北京是她的“第二故乡”。也因此,她的作品的故事背景多发生在北京,作者通过对这些故事背景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古城北京的风俗画和风景画,从中流露出作者对昔日生活的眷恋和缅怀,以及热爱国家民族的思想情感。1948年她回到台湾后,台湾的社会生活和乡土习俗又注入到她的生活积累当中,她也因此写了一些发生在台湾的人和事。本文是作者借小小的豆腐来表现中国文化。

【作者卡片】

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省苗栗县,父母在东渡日本经商时生下了她,不久即返台,当时台湾已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其父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小英子即在北京长大。曾就读于北京新闻专科学校,毕业后任《世界日报》记者。1948年8月回到故乡台湾,任《国语日报》编辑。1953年主编《联合报》副刊,开始文艺创作,兼任《文星》杂志编辑,1967年创办《纯文学杂志》,后又经营纯文学出版社。林海音迄今为止,已出版十八本书。有散文集《两地》《作客美国》等,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婚姻的故事》等,长篇小说《春风》等。此外,还有许多文学评论,散见于台湾报刊。

【基础荟萃】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佳肴()

②烹饪()

..④竹笋().⑦豆渣().⑩臊子().2.为下列各组字组词

渣

①楂

遐

④暇

③鲥鱼().

⑤香椿()⑥佐餐()..⑧盐卤()⑨觐见()..⑪白梗()⑫熨帖()..⑬矫揉造作()⑭焖煮()⑮摩顶放踵()...

攸

 ②

优

帖

 ⑤

贴

销

 ③

消

矫

 ⑥

姣

3.近义词辨析 ①奇异·奇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枯萎·萎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遗憾·遗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点突破】

1.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哪些内容?

点拨 文章写了关于豆腐的作用:营养价值高,养颜(3、4节)。工艺做法:泡—磨—滤—添—压(5、6节)。豆腐的历史变迁:汉—宋—清(7、8节)。“豆腐”名称的沿革(第9节)。

豆腐是“贫苦老实和勤劳”的象征(第10节)“麻婆豆腐”的传说和做法(11至16节)。作家梁容若在困苦中“才知道了豆腐的价值”,及其有关“豆腐全席”的见闻和感受(17至19节)。

2.与同学交流你读完本课后对豆腐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点拨 历史悠久,制作简易 外形白净,容易配菜 物美价廉,受人欢迎 口感润滑,营养价值高

3.豆腐对于中国人来讲是再普通不过的食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题目? 点拨 《豆腐颂》可算是饮食小品散文,写的是豆腐,但却依托豆腐言志,即认同和赞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质,赞颂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特质——平易而脱俗,平和而宽厚,朴素而隽永。

4.文章说:“人跟人相处,你不能蛮横地要求对方的心情‘必须’永远是春天。朋友难免失言、失态、失礼、失约。那时候,只有像豆腐那样‘柔软’的宽厚心情,才能容忍对方一时的过失。朋友相交,夫妻相处,如果没有‘豆腐修养’,很可能造成终身的遗憾。”请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点拨 豆腐是柔软、平和的,那么人与人相处也应相互体谅,这正是中国人“温柔敦厚”“中庸平和”的特质,突出一种豆腐式的阴柔之美。而该特质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表现。豆腐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载体,它寄予了我们现代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应具备谦和、宽容、容忍的“豆腐素养”。

5.你还知道哪些名人与豆腐的故事?

点拨 苏东坡有诗曰:“煮豆作乳脂为酥,高烧油烛斟蜜酒。”

金圣叹是清朝才子,他临死前在狱中传出的遗嘱是:“吾儿,花生与豆腐干同嚼,有火腿味。”

瞿秋白自始至终保持了人格的潇洒,他最后说:“中国的豆腐也是很好吃的东西,世界第一。”

【课堂小结】

一、中心主旨

本文通过详细地描写豆腐的作用、做法、沿革等内容,赞颂了豆腐具有中国文化精神中的平易脱俗、平和宽厚、朴素隽永的特质。

二、结构图解

做法平易脱俗

平和宽厚 豆腐颂变迁沿革朴素隽永勤劳的象征

三、写作特色 1.以小见大。作用以豆腐见中国文化。2.托物言情。

以小小的豆腐见中国文化来表现作者灼灼的赤子心和浓浓的中国情。

【文苑天地】

1.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胡济苍《咏豆腐》

2.淮南王,自言尊,百尺高楼与天连,后园凿井银作床,金瓶银绠汲寒浆。

——汉《乐府诗》

3.旋乾磨上流琼液,煮月铛中滚雪花。——唐诗 4.种豆南山下,霜风老荚鲜。磨砻流玉乳,蒸煮结清泉。色比土酥净,香逾石髓坚。味之有余美,王食勿与传。——元·郑允端《豆腐》

【素材积累】

80后、90后共建山寨版搜索引擎

敢于跟百度、谷歌、雅虎等大型搜索引擎叫板,号称是“全宇宙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度歌虎网站创办。打开首页,该网站列出了“百度+谷歌”“度歌虎”“搜狗”、114等13种中文搜索方式及三种英文搜索方式(英文搜索方式暂时无法使用)。

2009年2月9日,网易论坛转发了一个名为《度歌虎创始人投资人大曝光》的帖子,有网友报料,度歌虎的创始人是“90后”宋健,投资人是“80后”王赛,两人的职业均为集装箱驾驶员,学历则为初中。谈到创办度歌虎的初衷,在上海宝山工作的宋健说是受到百谷虎等综合性搜索引擎的启发。网站开办成功后,宋健把这个消息第一个告诉给了自己的同事兼好友王赛。王赛很赞同他的想法,为了表示支持,王赛给网站提供了第一笔投资——2 000元。目前,王赛已去北京打工,不再和宋健做同事,但他们还通过网络和电话保持着密切联系。

感悟 并不是所有的年轻一代都满足于生活在父辈的光芒笼罩之下,这两个创业的年轻人便是最好的例证,敢想敢做,才不愧为祖国的希望。

适用范围 1.草根文化 2.成功 3.创业 4.抓住机遇 5.希望 6.年轻一代„„ 【美文珍藏】

冬 天 朱自清

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煤油不打气炉)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了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S君还常常通着信,P君听说转变了好几次,前年是在一个特税局里收特税了,以后便没有消息。

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有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边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她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那时是民国十年,妻刚从家里出来,满自在。现在她死了快四年了,我却还老记着她那微笑的影子。

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

(原载1933年12月1日《中学生》第40号)赏析 三幅画面,蕴含着父子之情、朋友之谊、夫妻之爱,讴歌了人性之美。这三幅发生在不同时间不同境地里的画面,从不同角度强化着同一感受,即人间的温暖之情。这温暖之情就成了串联三幅画面的轴心,也是照亮三件事的凝光点。“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上总是温暖的。”这独具匠心的结束语,既总结了全文,又点明了题旨。由此不难看出,朱自清的善于立意、工于构思、巧于谋篇的大家风范。

答案 基础荟萃

1.①yáo ②pēnɡ ③shí ④sǔn ⑤chūn ⑥zuǒ ⑦zhā ⑧lǔ ⑨jìn ⑩sào ⑪ɡěnɡ ⑫yù ⑬jiǎo ⑭mân ⑮zhǒnɡ

2.①渣滓、山楂 ②生死攸关、优秀 ③形销骨立、消瘦 ④遐迩、闲暇 ⑤熨帖、贴切 ⑥矫健、姣好

3.①“奇异”指奇特,惊异。例:路上的行人都用奇异的眼光看着这些来自远方的客人。

“奇幻”指奇异而虚幻,强调变幻多端。例:奇幻的遐想。②“枯萎”指干枯萎缩。

“萎缩”不仅指干枯,还可以形容经济衰退。③“遗憾”指不称心,大可惋惜。

篇8:中国现当代诗歌鉴赏

一、画中有诗

黑格尔认为, “思考能引起快感”。学生只有对美术作品进行深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 才能感受到其魅力。绘画与诗歌具有共通之处, 两者很大程度上都是一种客观事物的主观反映, 意境则是绘画与诗歌能打动和唤起欣赏者对作品形象展开积极想象的源泉。中国古代大多数画家和诗人都有画中题诗, 托物言志的习惯:既追求对景物的再现和认识, 也注重通过一些独特的表达方式来反映自身的思想感情和追求。如, 在鉴赏《板桥竹》时, 首先, 利用多媒体单独展示画中所题写的诗句并指导学生进行朗读:“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其次, 在学生对该诗意境有所体验的基础上, 教师进行提问:诗中所描写的竹子非常特别, 你能够从诗中的哪些字句中看出来?有学生回答:竹子是不会“咬”的, “咬定青山”显然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也有学生说:“千磨万击还坚劲”应该是用来形容人的意志品格。再次, 充分运用诗歌创造的意象为学生提供想象对象, 把学生对诗歌的感觉迁移到对绘画作品的认识上来:大家能否想象一下, 有这样一首题诗的画所表现的形象应是怎样的?鼓励学生通过动手画、动手写或借助语言来描绘形象, 让他们通过鉴赏来印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最后, 再借用“衙斋卧听萧萧竹, 疑是民间疾苦声”的诗句来引导学生猜想该作品是何人所画。这样做, 不仅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而且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促进了学生良好品格的养成。

二、诗中有画

纵观中国文坛画史, 不仅有一些画家在诗歌创作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而且有一些诗人在绘画方面也表现得卓尔不凡。这些诗人将气韵是否生动、立意是否深远作为评价绘画作品艺术价值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 并将这一评价标准用于诗歌创作, 进而创作出了很多描摹景物、立意深远、情景交融的诗歌作品。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只有八句四十个字。诗歌的篇幅虽然短小, 但诗人因选择了富于表现力的自然景色和山村风光作为描写的对象, 并充分利用了律诗对仗的艺术功能, 从而简洁而又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山村晚景图。“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表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则表现了动态的山村风光。“明月松间照”, 是写诗人所见, 是静态;“清泉石上流”, 除写所见之外, 更着重写听, 是动态, 一见一听, 一静一动, 错落有致而又朴素自然。“竹喧归浣女”是写所听到的声音, “莲动下渔舟”是写看到的景象, 也是一听一见, 但侧重于动态描写, 两联形成了静和动的对照。诗人眼耳并用, 把视觉和听觉形象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融于笔下, 既有优美的景色, 又有动人的音响。看明月高照, 松林一片, 清泉汩汩, 流于石上;竹林丛中嬉笑的姑娘们在走动, 荷花晃动处渔船在穿行。这不是一幅诗意盎然的山水画吗?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一边让学生观画, 一边让学生读诗, 使学生感受“诗中有画”的意境, 这样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 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诗画合一

美术作为一门视觉艺术, 有着自身独立而完善的语言系统。其中, 艺术形象与艺术表达形式占据着主导地位。美术作品的魅力一方面取决于画面给人造成的视觉冲击, 即由光和色直接引起的感官快感, 其被称之为“感性因素”, 另一方面, 则取决于由艺术表达形式所引起的理性快感, 其被称之为“形式因素”。虽然大多数美术作品与古典诗歌艺术无关, 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借助古典诗歌来增强视觉审美体验, 即由古典诗歌联想到美术作品表达的内涵或与美术作品相关的其他事物, 进而获得审美享受, 其通常被称之为“联想因素”。画圣顾恺之认为:“手挥五弦易, 目送飞鸿难。”人物绘画的难点在于所描绘的人物要传神。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合理运用古典诗歌这种艺术表达形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且易于让学生接受, 且能够帮助学生创造性地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精神内涵。如, 在鉴赏水墨写意人物画《李白行吟图》时, 首先, 我播放了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黄河之水汹涌奔腾的画面之上缓缓显示出以下文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朝如青丝暮成雪”, 李白那种狂放不羁的形象则迅速映入学生的脑海。然后, 引导学生吟诵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以调动学生的情绪, 营造愉悦的课堂气氛, 让学生在感受诗歌意境的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 加深对诗仙李白形象的认识。最后, 让学生鉴赏梁楷创作的水墨画作品《李白行吟图》。此画用墨适宜, 用笔精到, 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传神, 把李白那种狂放不羁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让学生结合李白的诗歌来鉴赏这幅作品, 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鉴赏效果。

总之, 在美术鉴赏教学中, 教师巧妙地运用中国古典诗歌来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深刻地感受古典诗歌所具有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促使学生利用通感把自身的感受、体验迁移到美术鉴赏之中, 引发学生联想, 调动学生的感官, 这样不仅能够为学生搭起通向美术鉴赏世界的桥梁,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而且有利于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率, 使鉴赏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班主任总结评语下一篇:谁是青蛙妈妈的孩子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