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调性第一课练习题

2024-04-08

单调性第一课练习题(精选5篇)

篇1:单调性第一课练习题

一、第一课的词语抄写3遍,家长听写。(词语如下,共16个)

帕米尔

银装素裹

春色盎然

清奇俊秀

浓妆淡抹

云雾飘渺

波澜壮阔

光洁绚丽

景德镇

陶瓷

巧夺天工

屋脊

巍峨

硕果

恢宏

开拓

二、背诵第一课课文

三、第一课的练习作业,抄在综合本上写。

1、先用课文中的词语填空,再有感情地诵读!

我们爱________________的桂林山水,我们爱_________________的杭州西湖,我们爱________________的黄山、庐山,我们爱_________________的长江、黄河,我们爱_____________的龙井茶,我们爱____________________的茅台酒,我们爱______________的江南丝绸,我们爱________________的景德镇陶瓷。

2、文中提到多处风景名胜,你能写出下列与之有关的诗句吗? 桂林:___________ _________西湖:______ ______________ 庐山:_________________ ___长江:__________________ __ 你还知道祖国有哪些风景名胜?___

、____

、_____

____________

4、仿照课文第2-6节写法,写一节小诗。我们爱你——

________的_____

,_________的___

,_____ ________的_____

,___________的____

.5、根据不同意思造句。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_________________

(2)自豪_________________

6、按要求从课文中找出词语。

描写自然景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文写到的特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银装素裹:_________________

波澜壮阔:_________________

8、课文第一节写出了祖国的__________特点,第二节写出了祖国________的特点。

9、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个民族,课文讲到了傣族、()、()、()等少数民族。你知道的少数民族还有()、()、()。

10、“松树的伟岸、梅花的高洁,博大的胸怀、恢弘的气魄。”写出了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_____。

篇2:单调性第一课练习题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mào shèng zī rùn chuī yān xiē jiǎo()()()()niàn dao wěi wěi dîng tīng shēn lín qí jìng()()()

二、我的收藏夹!(填合适的成语)

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

2、演奏会上,音乐(),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3、奶奶摇着蒲扇,()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

5、“(),()”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

6、形容口才好,说起话来吸引人的成语有:

7、形容人知识丰富,才学出众的成语有:

三、回味课文,我能填!

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是一个 句,写出了。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四、课外积累,我最棒!

(一)、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春蚕到死丝方尽,()。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落红不是无情物,()。

5、随风潜入夜,()。

第一课师恩难忘学生背诵内容

一、我是拼写小能手!

mào shèng zī rùn chuī yān xiē jiǎo(茂盛)(滋润)(炊 烟)(歇脚)niàn dao wěi wěi dîng tīng shēn lín qí jìng(念叨)(娓娓动听)(身临其境)

二、词语解释:

娓娓动听:形容说话婉转生动,使人爱听。

身临其境:身,亲身。临,到。亲身来到某个地方。引人入胜:胜,美好的境地。把人带到美妙的境地。戛然而止:形容声音突然停止。

6、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有:侃侃而谈 娓娓而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7、形容人知识丰富成语有:学贯中西,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满腹经纶

三、回味课文,我能填!

1、本学期我们要养成(读书做笔记),(随时使用工具书)良好的学习习惯。

2、“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这是一个 比喻句 句,写出了

田老师讲课娓娓动听,深深地影响着我。

1、读了《迷人的张家界》我仿佛(身临其境),完全陶醉在奇山秀水之中了。

2、演奏会上,音乐(戛然而止),听众一片茫然,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3、奶奶摇着蒲扇,(娓娓动听)地给我讲起了《牛郎织女》的故事。

4、田老师将小诗编成(引人入胜)的故事,事隔多年,我仍然(记忆犹新)。

5、“(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是说培养人才不容易,也是长久之计。

3、“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田老师在我上小学时,给我讲了很多故事,让我受到了文学的滋润,并从此走上写作的道路。

四、课外积累,我最棒!

(一)、将赞美老师的名言警句写完整。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篇3:《唐宋诗词鉴赏》第一课练习题

第一课《驱山走海置眼前——山水胜色》练习题

制作人:高亚飞校审:高二语文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小题3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黄昏时分,浩瀚无际的天水之际,两个太阳不即不离地跳跃了几下,....

很快就融合到了一起。

B.信息时代发展迅速,信息更新飞快,如不抓住时机,及时见报,这则

消息将成为明日黄花。....

C.北大“方正”享誉中国后,其商标图案也颇受厂商“青睐”,雷同的品

牌和商标俯拾即是。....

D.领导干部,对小问题也要采取积极负责的态度,否则,滴水穿石,小....

问题也会变为大问题。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那时,洋人凭借领事裁判权画地为牢,在自己的地盘里盖洋房,开洋行,....

走私鸦片,贩卖军火等。

B.李先生的义举使这件众望所归的珍贵文物,在海外漂流60多年后又回....

到祖国的怀抱。

C.1978年的夏季,文学开始复苏。当《班主任》《伤痕》等一批文学作品

出现时,一向沉稳的严文井拍案而起,兴奋得几乎大呼大叫。....

D. 广大读者十分关心这一事件如何了结,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把问题真

正查个水落石出,并作出处理。....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

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多种多样。

B.日益狭窄的个人活动空间和社会交往范围,越来越重的职场竞争和工

作压力,使现在的上班族很难享受到生活和工作的快乐。

C.国产动画电影《梦回金沙城》,成功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提名,却票房榜中出局,这应当引起我们深刻的反思。

D.作为南京城市形象符号之一的梧桐树,负载了丰富内涵,如何看待城

市建设与梧桐树保护的关系,要用经济与文化统一的视角。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混沌初开,人猿相别。所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是语言

选修《唐宋诗词鉴赏》练习题的定型化产品。说到底,语文就是力量。

①可想而知,没有语文的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

②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化,智慧的物化,说在口头上的叫“语”,写在书面上的叫“文”

③人生在世,靠语文进行学习、工作、生活,语文是人们须臾不可缺少的工具

④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人类摆脱了愚昧、野蛮,进入文明、开化的时代

⑤语文就是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合称。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言的外延就有多大

⑥交际交流,表达情意,人们利用语文这个工具“接受”或“表达”自己的精神思想,创造发明,形成认识论、世界观,铸造宏伟的文学殿堂,推进世界向前发展

A.④②③⑤①⑥B.②④③⑤⑥①

C.②④⑤③①⑥D.④②⑤③⑥①

(1).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

篇4:单调性第一课练习题

第一课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辛 阳

1、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工人、农民代表占18。46%,知识分子占21。14%,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占16。09%,解放军代表占8。9%。此外,还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归国华侨等方面的代表。这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具有()的特征。

A、权利真实B、权利阶级

C、主体广泛D、主体平等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这是因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①是我国的立国之本②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③能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④能尊重和保障人权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3、在我国,下列公民不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①18周岁以下的公民 ②文化水平低,行使此项权利有困难的公民

③信仰宗教而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公民 ④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

⑤在中国居住不满一年的公民

A、②③B、①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4、“公民必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行使自己的集会、游行、示威权利,这是对公民政治自由权利的限制。”这种观点()

①认为公民应该无拘无束的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②认为法律和自由是统一的③主张公民在法律的范围内行使政治自由权利 ④割裂了自由与法律的关系,因而是错误的A、②③④⑤B、①③C、①③④D、①④5、2005年9月23日,国家审计署首批公布了11个部门单位和4个地方政府整改工作情况。据统计,三个月中约有600多人被追究了责任,其中严重者触犯了国家刑律被移交司法机关,轻者也为此丢掉了饭碗。上述材料体现了()

A、公民权利和义务相一致的原则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民主集中制原则D、审计署坚持公正司法、严格执法

6、某市将要进行老城区房屋改造,在公布的拆迁地段中,有一座具有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几名中学生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广泛收集了有关该古典建筑的历史材料,向市政府提出“妥善保存古建筑”的建议。市政府请专家论证后,采纳了他们的建议。这体现了我们政治生活的内容是()

A、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B、参加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C、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D、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7、有人认为:政治与我无关,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无所谓。这一观点()

A、是错误的,没有认清公民的政治生活与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

B、是正确的,参不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自由权利

C、是错误的,没有看到每个公民本身就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D、是正确的,参与政治生活是党政干部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事情

8、下列说法中符合民主含义的是()

A、民主是一种同专制相对立的国家制度

B、民主是一种同法制相对立的国家制度

C、民主就是指人人都可以做主的一种国家制度

D、民主就是指少数服从多数的一种国家制度

9、新华社2005年12月11日长沙报道:在湖南,“特权车”交通违规现象相当严重。12月10日湖南省公安交警总队在长沙、湘潭、株洲三地开展行动,专项整治警车、警灯、警报器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对政府公务车和省直机关用车也进行了抽查。这表明()

A、我国存在着严重的“官本位”行为

B、坚持了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C、湖南交警总队做到了公正司法

D、大多数公民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公民与国家形成了新型的关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国家赋予公民广泛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同时也规定了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可非法剥夺的;公民的义务也是法定的、庄严的、不容推卸的。请回答:(1)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政治性权利,履行那些政治性义务?

(2)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行使政治性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要遵循什么原则

第一课答案

1、C2、D3、B4、D5、B6、A7、A8、A9、D10、(1)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性权利: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

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有:①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②遵守宪法和法律;③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篇5:第一课古诗针对性练习

基 础 练习

一、你是一个专注的倾听者吗?

(仔细听材料,朗读三遍,完成答题。)

1.分析语言尤其要注意什么?

2.什么是意象?

3.评价写作技巧要注意哪些方面?

4.把握作品思想内容要从哪两方面入手?

5.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内容,不超过15字。

6.材料中说“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请写出一首这样的唐诗,并注明作者。

7. 材料中针对意象举例,“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请再举一例,说明某种意象在诗歌中常表达的情感。

二、你也能做一个真诚的朗诵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诗歌,就是要在反复的吟诵中入文、入情,在音韵的抑扬顿挫中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请你在理解这两首诗歌感情基调的基础上,尽量调动内心情感的积淀,朗诵诗歌。

提示:《我爱这土地》缓慢,悲愤,激昂,沉郁,坚定。

《乡愁》深沉,徐缓,低回,哀婉,如怨如诉。

用“/”给下列句子画出停顿;用“ · ”标出重音;用“↗”或“↘”分别标出上扬语调或下降语调。

例如:

1.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

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6.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三、写好字,写准字。

有些同学,能够很流利地背诵诗歌,但是提起笔就犯了难----总是有几个字词跟笔尖过不去,老写错。为此,请你认真读课文,注意那些易错的字词,然后关上课本,在横线上填入相应的词语,再打开课本用心订正。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 的 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 着的土地,

这永远 着我们的 的河流,

这无 地吹刮着的 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 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 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 ……

《乡愁》: ……乡愁是 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 浅浅的海峡

四、知人论世。

要准确把握思想内容,就要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这是“知人”;了解作品写作的社会状况,这是“论世”,在知人论世的基础上,关于作品蕴含的一些深层情感,也就能够迎刃而解了。

请你通过各种渠道,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艾青和《我爱这土地》的写作背景,了解余光中和《乡愁》,尽可能的全面一些。

1.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2.余光中和《乡愁》:

五、整体感知。

1. 一首优秀的诗歌,往往会集中抒发人类的某种美好情感,表达某种观点,《我爱这土地》抒发了 ;《乡愁》咏叹了 。

2.《我爱这土地》升华主题的句子是哪几句?

3.有人说,《乡愁》两次写到 对母亲的思念,显得有些重复,使全诗不简洁,所以第三节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六、解读意象。

抒情是诗歌的写作目的,抒情的方式很多,其共同点就是借助特定的形象表达特定的情感,所以,想要准确把握诗歌的情感,首先就要准确地解读诗歌中的意象。

例如王家新的诗歌《在山的那一边》,其中的“山”与“海”的形象就不单单指自然界的高山、大海,在此之外还象征了生活中的重重困难挫折,美妙奇幻的人生理想。

解读课文中两首诗歌的意象,完成下列练习。

《我爱这土地》

1. 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

2.“土地”、“河流”、“风”、“黎明”这都是我所歌唱的对象,作者为分别加了哪些修饰语?根据这些修饰语,请你概括诗人所要歌颂的是什么?

3.诗歌中的“鸟”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乡愁》

4.诗歌把浓浓的乡愁寄托在了哪些具体的形象上?

5.诗歌中的几个形象的顺序可不可以前后调换?为什么?

6. 请注意诗歌中的这些词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看来作者的乡愁也不见得就很深嘛,不然,为什么不用“大大的”、“宽宽的”、“高高的”、“深深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实 践 与 探 究

一、品读诗歌之美。诗歌是文字的精灵,其中的美妙怎可忽略?

我们可以从它的音韵、节奏、用词、形象、构思等等方面品读。请用“《……》美在……。”这个句式写话。例如:

《我爱这土地》美在“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写出了鸟儿奉献一切的决心。

好!该你来了!

《 》美在 。

《 》美在 。

《 》美在 。

《 》美在 。

《 》美在 。

《 》美在 。

二、分析诗歌结构。

优秀的诗歌一定会有一个内在节奏,节奏就会表现为诗歌的整体结构,解读诗歌的结构也是读诗的一个有效方法。

1.《我爱这土地》只分两节,两节之间是什么关系?

2.《乡愁》的四节看上去很整齐,第四节的开头为什么要多出一个“而“字?这四节是并列关系吗?

3.阅读下面这首看似前言不搭后语的“颠倒诗“,相信你读完最后一句,就能感慨诗歌表达了 。

认真刷脸,

仔细洗牙,

走上台灯,

打开房间,

走进了门

关掉楼梯,

脱去被窝,

爬进衣服,

闭眼睡觉。

因为爸爸刚才答应我:

周末

绝不加班,也不出差,

看我和小狗在院子里赛跑。

比较《我爱这土地》与这首“颠倒诗”的结构方式,分析归纳两诗结构的相同点,并请你给这种结构方式命名。

4.请你结合课本第二十四课的《诗经两首》,其中《蒹葭》与本课的《乡愁》结构方式很相似,请你也来分析归纳两诗结构的相同点,并 给这种结构方式命名。

三、妙笔生花。读别人的诗,写自己的情。

1.泰戈尔说:“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妈妈,你会认识我吗?”;

艾青说:“假如我是一只鸟,我要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一位小学生说:“假如我是一只鸟,我要飞过田野来到草原。我看到天的尽头是和草原尽头在连着,我会听到动听的牧羊歌,声音是那么嘹亮,那么动听。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好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翠色入流,轻轻流入云际。”

你说“假如我……”

请以“假如我……”为开头,写一首小诗,传达你对生活的感悟。

2.优美的歌曲配以优美的画面就是“MTV”,优美的诗篇配以优美的.画面就是“诗歌TV”,下面是给《乡愁》的第一节“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编写的“诗歌TV”拍摄文字脚本:

一个 十五六岁的少年,端坐在木桌前。如豆的灯火摇晃着,映照着他湿润的双眼。窗外,月光清冷如泻。

他正在小心翼翼地粘贴着一张邮票,信封上,写着母亲的名字----他会给母亲写些什么呢?

是叙说离家求学的艰辛,还是追忆儿时依偎母亲怀抱的温馨?是倾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依恋,还是应答母亲日日家门口的翘盼?……

他粘贴的哪里仅仅是一张邮票,他粘贴的是母子身处两地的遥遥思念;他邮寄的哪里仅仅是一封信,他邮寄的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赤子之心!

请你在《乡愁》的另外三节中任选一节,编写“诗歌TV”拍摄文字脚本。说不定你就是未来的张艺谋哦!

《诗 两 首》练习答案

基 础 练习

一、朗读材料:(朗读三遍,完成答题。)

面对优美诗篇如何去鉴赏呢?我认为要在下面几点下工夫——

1、分析语言

准确地理解了作品的语言,一般侧重从遣词造句、语句含义理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注意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例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

2、分析意象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的具体艺术形象。如“月“在许多诗人笔下都是思乡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把握诗词的意象所蕴含的言外之意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3、评价写作技巧

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一般侧重于从以下三个方面:体会各种修辞方法的作用;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分析诗歌的结构技巧等。

4、评价思想内容

首先要了解作家 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如辛弃疾在抗金前线出生入死,南归后又遭到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慨情绪慨。另外,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国力衰微,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我们只要充分调动感觉器官,准确把握的诗的意象,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乐其所乐,苦其所苦,在感情上与作者达到共鸣,凭借自己的联想与想象,去拓展诗歌的意境,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审美享受,这样,我们都能成为品读诗歌的高手。

1.注意那些对表达主题、深化意境、突出形象起着关键作用的词语和句子。

2.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色彩的具体艺术形象。

3.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结构技巧。

4.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时代的风貌。

5.怎样鉴赏诗歌。

6.略7.略 (答案不一定用原文,意思明确、完整即可。)

二、2.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3.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4.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5.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6.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学生也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三、(略)

四、人物介绍

1.艾青(1910~), 现代著名诗人。原名蒋海澄,笔名莪加、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自幼由一位贫苦农妇养育到5岁回家。1928年入杭州国立西湖艺术学院绘画系。翌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32年初回国,在上海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从事革命文艺活动,不久被捕,在狱中写了不少诗,其中的《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后引起轰动,一举成名。1935年出狱,翌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大堰河》,表现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挚感情,泥土气息浓郁,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我爱这土地》一诗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2. 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母亲原籍江苏武进,故也自称“江南人”,1950年去台湾。。余光中一生从事诗歌、散文、评论、翻译,自称为自己写作的“四度空间”。至今驰骋文坛已逾半个世纪,涉猎广泛,其文学生涯悠远、辽阔、深沉,为当代诗坛健将、散文重镇、著名批评家、优秀翻译家。余先生同时又是资深的编辑家,曾主编《蓝星》、文星》、《现代文学》等重要诗文刊物。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他目前仍在“与永恒拔河”。呼吸在当今,却已经进入了历史,他的名字已经显目地镂刻在中国新文学的史册上。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于思乡之情,是他的诗歌作品中的重要内容。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诗是他众多乡愁诗中最有代表性,也是流传最广的一首诗。

五、答案

1.诗人对多灾多难的祖国深沉的热爱;游子对故乡无穷的眷恋。

2.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不可以删去,因为两次写到对母亲的思念。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大陆的依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而母亲的逝去是无法挽回的,就如海峡的隔阂他个人难以改变。

六、答案

1.诗人把自己比作“鸟”,却和古典诗词中鸣翠柳的黄鹂.啼血的杜鹃等大异其趣。他没用“珠圆玉润”、“啁啾”、“婉转”等词,而是用“嘶哑” 来形容鸟的歌喉,是颇具匠心的。诗人将自己与鸟为一体,试想,抗战初期悲壮的时代氛围里怎能听到或听出”珠圆玉润“的叫声?嘶哑的喉咙里融入了诗人坎坷的经历以及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沉执着的爱。

2.作者歌颂的是遭受蹂躏、屈辱和践踏,饱经忧患的祖国,永不屈服而且永远充满希望的祖国。

3.一个热爱祖国,心甘情愿为祖国奉献出一切的人。(意思明确即可)

4.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5.不可以,因为这是时间推移的过程,也是感情加深的过程。

6.“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是形式上的小窄矮浅,实质上隔开了千重山万重水,难以穿越,才更令人悲伤。

实 践 与 探 究

一、(略)

二、答案

1.第一节作者将自己假设为一只为灾难的现实和美丽的理想而歌唱的鸟,第二节是对全诗的概括,以设问的形式使全诗的主题得以升华。

2.“而”字表示转折,意味着乡愁内涵的转变,前面是家愁,现在是国愁。

3.一个小孩子盼望爸爸放下繁忙的工作与孩子相处的愿望。

两首诗的结构特点是前面铺陈渲染,结尾点明原因和主题。命名略,优美雅致即可。

4.两首诗的结构特点是每一节诗歌句式相似,内容层层推进,反复咏叹,情深意长。

上一篇:幼儿园游戏课后反思下一篇: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