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力设施现状

2024-05-20

农村电力设施现状(精选6篇)

篇1:农村电力设施现状

谈谈电力设施保护问题与对策

四川大英供电有限责任公司 钟阳

电力设施安全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近几年来,在用电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电力设施却屡遭侵害,吊车碰线、违章种植超高树木、建筑房屋、挖掘取土、挖掘机挖断电缆、汽车碰断电杆、盗窃电力设施等违章、违法行为时有发生,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据统计,80%的输电设备故障是由于外力破坏引起的。不断升级的涉电盗窃案件,不仅影响了我县企业经营和群众的正常生活,而且直接威胁到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其后果给社会稳定和我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从我县来看,电网在招商引资企业大负荷的重压下,重要设备、关键线路哪怕只出现任何一点点小的故障,都会对整个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构成极大威胁,都有可能引发一次大面积停电事故。因此,我们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开展得好与坏,直接影响全局,关系各方。

一、当前电力设施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电力设施遭外力破坏、偷盗电力设施案件仍较突出。近年来,尤其是在城乡结合部的发案率比较高。特别是偷盗 35kV电杆拉线,或在通道范围内取土违章建房的发案率最高。虽然我们不定时和三电办的同志一起对重点部位进行蹲守,结果还是时有发生。如35kV线路因拉线被盗发生倒杆断线,不仅将给我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更会对我县经济建设、社会民心、综治安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据不完全统计,5年全县共发生外力破坏事故66起,其中因交通、施工等外力过失引起破坏事故33起,偷盗43起,其中抓获盗窃电力设施犯罪分子9人,判刑7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万元。

(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形势严峻

由于诸多复杂社会因素的影响,盗窃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电网安全,给全县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被盗电力设施小到用户电表、大到线路铁塔,主要包括电缆、导线、变压器、铁塔、拉线、接地线、线夹和其他金属配件。更为严重的是,近年来破坏盗窃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呈现团伙化的犯罪特点,一些犯罪分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盗窃、销赃网络或犯罪团伙,在盗窃电力设施时都是不择手段,对电力设施的损坏严重,一旦发生事故,就会造成重大损失,更会对我县经济建设、社会民心、综治安全产生较大负面影响。

(三)保护区内野蛮施工和违章作业屡禁不止

近年来,大英县各乡镇政府都在下大力气招商引资,各类工业园区大规模地开发建设,道路及相关基础设施改造工程相继破土动工,但因施工过程中的种种疏漏或任意蛮干,造成外力破坏电力设施事故不断发生。如挖掘机挖断电缆,推土机撞倒电杆,吊臂碰触高压线等,这些外力破坏事故对电力设施的危害极大,给当地工农业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则是没有充分考虑对电力设施的影响,擅自在电力杆塔、拉线基础保护范围内从事开山放炮、取土、堆物、打桩、开挖活动,给电力线路带来安全隐患。有的在杆塔附近挖土,造成基础埋深不够,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杆塔倾斜,甚至倒杆断线;有的因填土抬高基面,造成导线对地安全距离不够,对过往行人车辆形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电网建设外部环境压力较大。工程建设政策处理困难,新建变电站、线路工程在用地、拆迁和砍伐线路通道上的竹树障碍等方面的协调工作难度很大,阻挠施工等情况经常出现。几年来,在电力线路下建房的常有发现,主要原因是政府部门在进行房屋规划时,没有将电力线路通道一并考虑,导致管理上的缺位。

我想,破坏、盗窃电力设施案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外来流传人员团伙盗窃电力设施案件比较突出;二是公安部门对盗窃电力设施的案件破案率较低,导致犯罪分子更加疯狂地对电力设施进行破坏;三是职能部门对废旧金属收购站管理不到位,对于电力器材销赃渠道还没有堵死,很

4办牵头,定期组织公安、城管、经信局、规划、林业、安监等政府职能部门,对外力破坏输电线路进行综合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是对现场存在的重大外力破坏电力设施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臵,对违法违规破坏电力设施的责任人、责任单位,依法进行行政处罚。

(五)关于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树木的问题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加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树木的管理。若树木对架空电力线路造成妨碍时,必须对树木进行及时修剪,并保持今后树木自然生长最终高度和导线间的距离符合安全距离的要求。在已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内种植树木时,树木所有者或者管理者须经当地电力主管部门批准,方可种植低矮树种,并由树木所有者或者管理者按要求负责修剪。

(六)加大技防、安防的投入。我们要将电力设施保护人防和技防有机结合,互为依托,相互促进,以技防加强人防的可靠性,以人防降低技防的费用,保证每一处电力设施得到有效的保护。将成熟、先进的技防手段充分应用在设备上,减少盗窃破坏案件的发生。比如对杆塔的塔材、拉线的近地部分采用防盗螺丝等。必要时,可在在案件频繁地区加装视频监控设备,并申请公安部门将其纳入治安视频监控网络,震慑犯罪分子。

篇2:农村电力设施现状

农村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网络

为切实做好农村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健全完善农村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组织网络,确保安全生产长期稳定的局面,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定边县供电分公司特制定本组织网络。

1.组织机构

1.1 农村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组织网络小组(以下简称网络小组)由安全监察部主任担任组长,组员由农电安全专责和各供电所第一安全责任人(所长)及所安全员担任。(参见附1)

人员名单如下:

农村安全用电和电力设施保护组织网络小组: 组 长:赵晓宁(第一安全责任人)

成 员:李济中 贺培义 户海峰 田崇伟 高增强 南海潮

李 强 苏 东 王文权 薛来宝 褚建全 谭海斌 曹小平王建军 雒世雄 李富贵 郭新宁 高端云 陈涛 李顺新 蒋伟 高俊生 李永峰 杨学慧

2.职责和权限

2.1安全监察部主管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和安全用电宣传工作。

2.2第一安全责任人职责

2.2.1执行上级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有关政策、规定,监督、检查辖区有关部门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协调各部门的关系。

2.2.2指挥开展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和农村安全用电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2.3各供电所第一安全责任人职责

2.3.1贯彻执行有关电力设施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2.3.2制定电力设施保护规划,会同有关部门及沿线各单位,建立群众护线组织并健全责任制。

2.3.3组织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和农村安全用电的宣传教育工作。

2.3.4会同地方公安部门负责辖区电力设施保护工作,查处破坏电力设施或哄抢、盗窃电力设施、器材的案件及违反规定的治安案件。

2.3.5负责查处辖区范围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故。

2.3.6负责将电力设施破坏情况向上级部门和公安机关通报。

2.4供电所安全员职责

2.4.1执行上级有关电力保护管理的规定及标准,负责本所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

2.4.2落实本单位电力设施保护管理的制定与措施。

2.4.3发现设备缺陷及外力破坏事故及案件及时填表上报有关部门,同时组织班组维护,抢修。

2.4.4指导检查班组开展电力保护管理和农村安全用电工作。

2.5权限

2.5.1第一安全责任人权限

2.5.1.1第一安全责任人有权检查电力设施保护管理工作,审定批准外力破坏事故、案件的查处方案和标准。

2.5.1.2指令有关部门组织对破坏设施进行抢修。

2.5.2各供电所第一安全责任人权限

2.5.2.2有权查处辖区所属电力设施外力破坏事故和案件。

2.5.2.3有权考核安全员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完成情况及在查处外力破坏工作的配合情况。

2.5.3各供电所安全员权限

2.5.3.1监察本所领导对安全生产方针政策的贯彻。2.5.3.2 进入生产现场了解检查安全情况,制止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的违章作业。

2.5.3.3有权参与事故调查的全过程。2.5.3.4有权提出表彰或处理的建议。

2.5.3.5对供电区域(包括用电客户)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应发出《安全监察通知书》限期整改。

2.5.3.6有权向上级领导部门反映、汇报情况。

3.管理内容与要求

3.1电力设施保护管理是指:对已投入使用,处于正常运行或检修备用状态的变电、输电、配电电力通讯等设施,免受外力破坏,对故意或过失的外力破坏依法进行查处

3.2农村安全用电管理网是指:建立健全农村安全用电管理网,责任明确;通过乡、村政府设立安全用电义务宣传员,建立安全用电协管网络;有效开展农村安全用电宣传工作。

3.3辖区内的400V临时用电必须到供电所办理低压业扩报装手续,按照“用电申请→现场勘察→工程施工→竣工验收→报表接电”的流程进行办理,并签订供用电协议。

3.4按照国网公司《安全生产职责规范》的要求,明确各级各班组的安全职责,建立科学规范的安全目标、责任、管理机制,重点理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监督体系的关系。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要贯彻“谁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工作重点是监督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法律法规和上级安全指示的贯彻执行。两个体系职责不同,目标一致。互为联系,工作中必须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安全生产的管理和监督工

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相互补足。安全业绩列入考核中,层层分解安全指标,级级强化安全措施。人人落实安全职责,做到一级对一级负责,加大安全生产重奖重罚考核力度,以严肃认真的责任追究制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3.5注重责任到位,抓好安全例行工作,开展每周一的安全学习会,安全分析会和安全网例会,做到会前有调研、会中有讨论、会后有结果。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研究制订防范措施,针对一些典型安全隐患,研究出专项整改措施,抓好安全日、安全周、安全月活动。组织安全员经常深入班组,深入现场,积极参与班组安全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生产一线的安全生产工作动态,解决安全生产和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能力

3.6供电所安全生产,班组的现场是重点,突出抓班组现场这一重要环节,重心下移,着力点靠前,做到抢修和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班组的基础建设,根据实际健全班组的基础台帐,资料,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确保班组管理的优质,高效、安全。大力加快现场作业规范化进程,结合安规的要求。应用标准化作业,理顺简化现场作业流程,加大安全设施投入,规范现场安全设施和措施,改善安全工作条件,营造现场安全作业的良好氛围,严格“两票三措”等安全要求,狠抓开、收工会。保证

现场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坚决杜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特别是习惯性违章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形成个人保班组,班组保供电所,供电所保局的一级保一级的安全生产局面.3.7针对个别中小学生无意识的随意拆卸电力设施,极易造成恶性停电事故问题。要采取积极主动措施,深入到各中小学校向家长和学生们发放“安全用电宣传单”,通过学校和家长的积极主动配合,加强中小学生们的电力设施保护意识教育,让他们即懂法又守法,从而达到即保护了电力设施安全,同时也保护了学生们的自身安全。

3.8针对配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违章种植超高树木严重威胁电力设施安全问题。要积极向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所有者和违章超高树木产权单位及个人,宣传相关法律及后果对其自身安全造成的危害性,依法尽快消除输电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违章种植超高树木对电力设施安全的危害。

3.9向社会公开检举揭发拆盗破坏电力设施行为的电话96789和电力设施保护监督电话,对检举揭发和提供重要破案线索或协助破案人员,按有关规定给予一定的奖励。

安全监察部

篇3:浅谈农村电力设施保护工作

1 电力设施遭盗窃和破坏的原因

近年来, 盗窃电力设施犯罪呈现专业化趋势, 犯罪手法从“无电作业”发展到“带电作业”, 犯罪分子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使用专业工具的技能;犯罪分子与收购、加工、冶炼摊点人员相勾结, 实行盗窃销赃“一条龙”犯罪, 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犯罪分子作案范围广, 作案时间、地点不确定等, 给值班、巡检、联防等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另一方面, 在伐树、挖掘、施工等作业中存在的破坏电力设施现象难以预防。

2 电力设施保护存在的问题

电力设施保护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电网所处地理位置偏僻和农村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不强, 使电力设施遭到盗窃和破坏时, 不能及时制止、投诉和报案。二是盗窃电力设施的“专业化”和销赃途径的“多渠道”, 是盗窃电力设施案件频发的主要因素。三是在电力设备上安装防盗报警系统价格较贵, 并需要运行维护, 很难普及;安装的变压器防盗锁, 经常被犯罪分子用液压钳绞断;对变压器焊接加固的办法较为简单, 但不能防止犯罪分子连同变压器一起整体盗走;将季节性变压器农闲时拆除运回保管的方法最稳妥可靠, 但是增加了运输和施工费用, 而且农村季节性变压器分布广、数量多, 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四是破案后已经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追回。

3 电力设施保护应采取的措施

3.1 管理措施

(1) 加大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电力使用与管理条例》《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咨询、宣传力度, 利用电视、广播、板报、标语、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通过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群众依法保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 积极组织群众参与护电护线联防工作, 建立警企联动、群防群治机制, 使破坏电力设施案件得到有效遏制。

(3) 对乱建、乱搭的临时建筑、违章建筑、电力设施防护区内的树木等进行清理, 对可能造成的停电事故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将外力造成停电事故的发生率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通过广泛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 积极实施电力设施的“人防”工作, 配合公安机关打击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的违法犯罪行为, 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盗窃和破坏电力设施案件的发生。

3.2 技术措施

(1) 变压器的防盗措施:一是对变压器进行焊接加固, 把铜接地线改用铁件焊接。二是季节性变压器大多远离村庄, 农灌结束后可将其拆除集中保存, 这种方法预防变压器被盗最有效。三是采用变压器防盗系统, 防盗系统由现场终端、监控中心以及无线通信网络三部分组成, 现场终端由主机以及用户可以选配的前端设备组成, 包括摄像机、门磁、红外对射等。在监控中心软件平台的统一协调下, 当任何一台现场终端报警, 系统即可迅速确定报警位置, 并将报警信息发布给预先设置好的联系电话, 相关人员接到报警后可立即采取措施。

(2) 采用10 k V地埋铠装电力电缆防盗报警系统。

(3) 在架空线路上使用防盗螺丝、打铆钉、水泥封闭铁塔地脚螺丝、路边杆塔加装防护和警示等, 通过防盗技术措施增加犯罪分子作案难度。

(4) 无人值班变电站采用电子围栏周界防范系统。主要探测犯罪分子企图穿过周界栅栏、切割攀爬金属围栏、破墙而入等行为。当犯罪分子实施这些强行侵入行为时, 系统探测到特殊的特征信号, 对企图入侵事件进行鉴别和分析, 并通过模拟分析转变为报警信号, 产生脉冲电压报警, 威慑入侵者。

4 电力设施保护的综合治理

供电企业要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联系, 取得政府的大力支持,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保护电力设施法规、政策。如施工、机械 (如吊车、挖掘机等) 需要在电力设施保护区内作业, 在办理施工前期手续时, 有关单位应对施工单位和操作人员加以培训、控制和管理, 预防破坏电力设施事件发生。

篇4:浅析农村电力设施保护难点及对策

【关键词】农村;电力设施;难点;对策

农村电力设施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保护农村电力设施的安全是维护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国务院层多次颁布保护电力设施的法律条例,对于保护农村电网起到了积极作用。基层供电站也在设施的保护方面投入了巨大精力,但随着我国农村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在农村电力设施的保护方面,基层供电所心有余而力不足。当前树线矛盾、盗窃电线、变电器的犯罪情况时有发生,这些违法行为给基层电网造成了巨大损失,严重损害了农村百姓的用电安全,也给供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隐患。找出农村电网保护的难点,明确解决措施已经成为基层供电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1.我国农村电力设施管理的现状

1.1管理观念落后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农村经济也在稳步前进,农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农村的用电量更是出现了惊人的发展。但长期以来电力集团对农村用电市场缺乏应有的重视,电力设施的保护也处在较低的水平,一般基层供电站安排的设施维护人员并不多,且维护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他们对电力设施保护缺乏意识,没有建立长期有效的电力设施巡查与保护机制。同时,基层供电所的电力设施维护设备有限,在出现重大安全事故后,不能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这些落后的管理观念对电力设施的保护产生了诸多不利影响。不利于维护农村安全用电安全性与稳定性[1]。

1.2农村电力基础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农村相对城市来说,经济发展慢,经济基础较弱,农民收入不高,农村的电网建设长期落后于城市,农村电网布局不合理,设施落后,电线老化的现象突出,供电设备常年得不到更新。同时政府相关部门对农村电力布局缺乏统筹,电力设备的资金支持不到位,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电网长期处在超负荷运行状态,电力系统的安全隐患呈上升趋势[2]。

1.3用电环境复杂

在电网改革前,农村电网存在设备老化、资金缺乏、电网布局不合理的问题。农村电网改革后,大部分农村地区还在沿用之前的电网设施供电,农村供电条件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加之农村百姓缺乏安全用电常识,农村私拉电线,擅自更改线路的行为仍存在,导致在电力设备的维护方面存在不小隐患,这给农村电力设施的保护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2.农村电力设施的保护难点

2.1电力设备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层出不穷

当前,随着农村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在电力设备保护区内私搭乱建,进行工程作业的现象屡禁不止。当前农村居民不顾电力设备的安全,在电力设施安全区内建房、施工。近些年来农村的土木工程项目较多,各种开发园区、道路设施不断上马,吊车碰断线路,车辆撞坏电线杆,挖掘机挖断地下电缆的野蛮施工行为时有发生,造成对输电线路的严重破坏,由于电力设备的修复时间久、修复工程复杂,往往对农村的安全用电造成一定影响。一些施工单位在进行项目建设时,并没有对作业区内的电力设备进行有效评估,擅自在塔基、电力拉线附近取土,或进行打桩、堆放杂物,这些作业极有可能造成杆塔倾斜、导线与地面安全距离缩短等问题,对塔杆附近的行人车辆造成重大安全隐患[3]。

2.2盗窃电力设施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

电力设施具有经济价值高的特点,电力设备往往成为盗窃集团的眼中物,当前农村盗窃电力设备的犯罪活动屡禁不止。近些年電力设备的破坏活动向着智能化、团伙化、暴力化的方向发展,一些盗窃团伙专业化分工明确、并掌握了电力设备的基本知识,他们运用一些技术手段,盗窃电力设备,并形成盗窃、销赃的严密网络,这对农村电网的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一些盗窃团伙在盗窃电力设施时,对输电线路破坏严重,电力维修人员抢修技术难度大,这对保证农村的正常供电带来了严重挑战。

2.3树线矛盾、风刮异物造成的线路故障呈上升趋势

每当出现恶劣天气时,农村的停电次数会明显增多,这多数是由于恶劣天气引起线路掉闸引起的,其中多数原因是电力设备保护区内的违章树木倒伏引起的,树线矛盾成为农村电网安全运行的严重威胁,消除树障隐患、化解树线矛盾是供电企业保护电力设施的重要工作。供电企业在新建线路时,要充分考虑树木高度对输电线的影响。当前,电力线路的周边环境复杂,线路保护区内垃圾、回收站、塑料大棚的不断增多,导致垃圾等漂浮物碰线的现象不断发生。尤其是在春、秋的多风季节,不少覆盖物被风卷起,并缠在线路上造成短路,从而引起线路跳闸,给输电设备的维护带来了不小困难。

2.4电力设施保护法律不健全

我国在农村电力设施的保护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导致电力设施保护责任意识逐渐弱化。电力企业是电网的管理者,负责电网用电、管理、运行等多方面,法律没有赋予供电企业对电力设施的执法权力。如法律规定,在电力设施保护范围内施工作业、种植庄稼的要有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拆除: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要由公安机关处罚,这要求对电力设施的保护要多部门的团结协作,但在很多情况下,多部门的联合执法往往不尽如人意。电力部门因缺乏必要的执法权力,对电力设备的保护往往力不从心,对保护区内的挖掘机、吊车等威胁电力设备安全的因素不能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3.农村电力设施的保护对策

3.1依法护电、贯彻落实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农村供电单位要依法贯彻落实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供电人员在大力开展电力设施保护宣传工作,采取入户宣传、分发电力保护图册等多种方式动员人民群众加强对输电设备额保护力度。电力部门要依照国家规定在电力设备的保护范围内设置安全标识牌,对保护区内的违章建筑要依法拆除,对于涉及电力设备保护区的工程项目要做到令行禁止,建立长期的监督与制约机制,同时与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协调保护机制。依法白虎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4]。

3.2加强电力企业与各部门的沟通、形成长效合作机制

供电部门要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行动,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机制。要不断完善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针对电力设备的保护问题,及时研究解决,要加强与国土、建设、公安、规划的等部门的联系,将电力设备的保护纳入土地使用与城乡建设规划,对于涉及电力设施保护区建设项目的审批要严格把关,坚决制止破坏设备保护区的项目上马。公安部门要坚决打击盗窃电力设备的违法行为,双方要建立信息通报渠道,密切协作,保证案件发生后及时处理。林业部门对那些影响输电线路的树障要及时清除。政府各部门与电力部门要明确权责、合理分工,完善执法行为,确保电力保护法律的有效落实,积极创新联合管理的新模式,形成政企高效管理、有效保护、群众参与的电力设备保护新格局。

3.3调动多方力量、建立护线长效机制

在农村电力设施的保护过程中,要调动多方力量、建立护线的长效机制。电力维护人员的力量毕竟有限,巡视检查肯定有不足之处。因此供电企业要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将电力设备分配给沿线群众,进行分段管理维护,同时建立奖励机制,对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破坏电力设施的群众,给予物质奖励,并严格为其保守秘密。这样可以激发群众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充分参与到保护电力设施的行动中来。同时利用农村广播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建立保护电力设备的主人翁意识。形成一张严密的电力设备保护网络,努力形成群众积极参与的护电新格局[5]。

3.4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保护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农村电力设施保护,要转变思想观念,树立保护意识。要加强对基层供电所检修人员的思想教育,转变他们落后的电力设施保护观念,要让他们明白电力设施的保护要常抓不懈,要以保护电力设施为己任,不断增强保护观念。同时要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群众维护电力设施安全的意识,要通过加强宣传、入户教育、分发手册等多种形式强化群众的保护意识,让他们明白电力设施的重要性,对破坏电力设施的活动要检举揭发,树立人人保护电网,人人维护电网的安全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古志杰.電力设施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传播,2014(10).

[2]张宏博.农电管理的难点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10).

[3]信卫红.对农村电网电力设施保护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7).

[4]邓成义.关于如何做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的探究[J].低碳世界,2013(09).

篇5: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探讨

——××镇水利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镇地处××县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部群山环绕,北部丘陵平畈连绵,是一个典型的中南部小镇。

2011年春天,湖北发生了罕见的干旱,××镇水资源丰富,但是在干旱面前显得毫无招架之力,部分地区的早稻无法播种,有的村庄甚至连吃水都成困难。紧接着在6月份,本市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镇又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陆水河沿岸一片汪洋,有的村子由于山体滑坡等原因,内外不能联络。这些灾害以前均有发生,而且还不止一两次,但是每次灾害过后,造成的损失都是难以估量。为什么一个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会经常发生旱灾,一个有着洪涝灾害经历的地区又会多次发生洪涝灾害呢?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对××镇的水利设施建设现状做了一些调查,以期能找到问题的所在。

一、××镇水利现状

1、水资源分布状况

(1)大型水库矗立本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在××镇南部山区建成了××镇第一座大型水库——××水库,蓄水量达4亿立方米。至此之后,××镇乃至××县便形成了以××水库为依托的大型蓄水供水系统。该水库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县城的吃水和××镇及周边乡镇的农田灌溉。

(2)两大河流贯穿全境。发源于××水库的××河和从上游××县发出的××河呈T字形贯穿××镇,两条河流常年水量充沛,保证了沿河居

1民和农田的用水。

(3)其他水资源丰富。据统计,全镇现有小型水库8座,塘坝一千余口,这些水资源是对××水库及河流供水的补充,为部分农田的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2、基础设施建设现状

(1)水渠

××水库建成后,与之相匹配的水渠从该水库发端延伸至周边的农田和县城,输水渠道由东干渠和西干渠组成,如果说××水库是心脏,那么这两条水渠便是命脉,保证了××镇及其周边地区这个躯体的正常水利供应。主干渠沿线,建成的二支渠、三支渠星罗密布。近年来小农水的开展,一部分村建成了直达农田的水渠设施,保证了水田的正常供水。但是由于年代的久远,一些水渠垮塌失修,有的涵洞堵塞,造成的水的浪费和灌溉的不畅。

(2)塘坝

××镇现有塘坝一千余口,基本上每个村庄都有,多的甚至多达一百余口。这些塘坝大部分都是在青山水库建成后由广大人民群众挖掘修筑而成,塘坝在蓄水保水,调节农田用水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泵站

××镇总共有大大小小的泵站五十余座,每座泵站都担负着几十亩的灌溉任务.但是对于××镇农田的需水量来说,这个数量远远不够,在一些需要建泵站的地方并没有建立泵站。而且一些泵站还处于荒废状态。

(4)堤防

××镇有两条河流贯穿而过,但是堤防工程却少之又少,很多的堤防都是几十年前修筑而成的,加上常年失修,而今已经面目全非,更别说起到防洪功效。

(5)自来水

××镇自来水的分布不是很广,全镇有自来水的村子还没有超过一半,有的村即使有了自来水,也不是家家户户都能供应到,在干旱的季节更是不能保证自来水的正常供应。

二、××镇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1、水资源保护不到位,有的水库、塘坝,年久失修,很多的水白白流走,得不到有效利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没有节水意识,浪费现象严峻。生产生活污水得不到很好的处理,直接被排放到河流,造成一定的污染。

2、水利设施保护不力。沿河的泵站,在需要提水的年代修建,但是经过几年不需要提水的时间后,有的机器被偷盗或损坏,有的机房倒塌。一到干旱年份,这些设备不能够使用,不能起到灌溉的作用。

3、群众用水协调性不好。如水渠一般都是途经好几个村,而这些村子一般都只在乎本村的用水情况,当上游放水时,便尽量满足本村的农田供水,不管下游的村子是否能供应到水。在水渠的维修上也是如此,一些村子在本村能够供应到水的情况下不对水渠进行必要的护理和维修,即使是维修也只是负责本土的水渠,对上游的水渠也是放任不管,更别说是下游的水渠了。在水渠的维修上不能和其他村子产生共识,致使水渠垮塌、漏水。

4、应对自然灾害能力差,在一些经常发生水灾或旱灾的地方,应对灾

害时也是手忙脚乱,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在沿河两岸,堤防很少,在一些水容易漫过的地方也是没有相应的防御工事,在水涝发生时最终会造成大的灾害。对旱情的防御也是没有做相应的准备,一些容易发生旱情的地方也没有准备足够的流动泵站之类的抗旱设备。

三、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针对以上存在的几点问题,经过分析,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造成:

1、管理不完善。在用水方面,造成了需水的不管水,管水的不惜水,水的利用没有得到合理的安排;在水利设施管理方面,没有落实好人员,造成设施无人管,即使安排有工作人员,也是人员在职不在岗,再加上资金的缺乏,造成了水利设施被损坏、被偷盗等现象的发生。

2、规划不合理。在全镇水利的管理上没有做到统筹兼顾,集中谋划。致使水利设施零零散散,在镇水利管理部门没有明确的台账。政府不能掌握具体全面的水利信息,也不能做出科学的规划,在应对自然灾害时只能临阵磨枪。

3、工程质量低。全镇的水利工程,有的是农民群众自发的投工投劳修建而成,有的是向上级申请项目,然后由专门的人员指导修建而成。由群众自己修筑的水利工程,受技术、资金的限制,配套工程不完善,工程完好率低,使用效率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依托专项项目,由专业人员设计建造的水利工程,由于建造过程中的偷工减料,很多的质量指标达不到要求,使用寿命也是非常的短暂。很多设施年久失修,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保险加固工程任务艰巨。

4、群众意识差。由于水资源丰富,这里的人民群众习惯于自流灌溉,平时没有应对灾害的意识,在水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发生时,他们便显得束手无策。在自来水方面,群众有偿用水意识淡薄,很多的群众还是习惯于使用人力井、机电井等免费水源,造成水资源的不合理使用。也增加了不安全用水的隐患。

四、建议

是否抓好农村水利建设关系到重要的民生问题,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衣食住行及生命财产安全。如何做好水利建设工作是一个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根据实地调查和专家指导,本人对如何做好农村水利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做好宣传工作。水资源的短缺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引起了恐慌,但是在像青山镇这样水资源丰富的地区,人民群众的水短缺忧患意识还是非常的淡薄,总觉得节约用水是其他地区的问题,自己的这个地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但是近几年来旱灾和洪灾连发,我们不能坐以待毙了。在干旱时我们能够计划用水,度过水荒;在洪涝时我能够有效排水,保障生命财产安全,这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所以对水资源的保护,对水利设施的保护是关系到我们切身利益的事情,广大人民群众必须有这种思想。

2、做好水利建设整体规划。各村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立足长远,从根本上解决水问题的立场出发,综合考虑生产、生活、生态、防汛、抗旱诸多因素,编制好以后一段时间的水利建设规划,并且上报乡镇水利部门。乡镇水利管理部门根据这些情况和灾害分布情况,统筹全镇的水利建设发展方向,科学地做好规划。在以后的水利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必须以

该规划为依托,合理安排建设项目,并且做好台账,做到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

3、积极探索水利产权制度改革。通过试点摸索出小水利工程产权改革经验。借鉴外地经验,通过明晰产权,改变单一的产权制度,采用承包、特许经营、租赁、拍卖等方式,盘活工程存量资产,以工程经营权、所有权等置换资金,用于反哺水利工程的再建设与管理,走出一条以对外招商、卖旧建新、良性运作、良性滚动的水利发展之路。

篇6:我国农村流通设施发展现状及对策

宋茂华

【摘要】本论文介绍了我国农村流通设施面临着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农村流通设施建设较城市流通设施滞后、重生产设施建设、轻流通设施建设的现状,论述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经济社会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发挥政府在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加强农产品零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对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

【关键词】农村流通设施;现状;意义;对策

农村流通设施主要是指有关农业生产资料、农民消费品的供应服务和农产品销售的各种基础设施,大致分为农村交通设施、农村生产资料及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农产品仓储设施、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设施、网络信息平台等。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降低农业生产和交易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扩大农村消费,对于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农村流通设施现状

(一)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⑴农村普遍缺乏市场设施和仓储设施。农村缺乏超市,农贸市场和批发市场缺少专业的储存场所,销售场所简陋,卫生条件不好。我国绝大部分农村没有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调查表明,目前只有41.7%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建有冷库,11.1%的配备了冷藏车,12.9%的有陈列冷柜。据调查,目前我国只有10%的肉类、20%的水产品、少量的牛奶和豆制品进入冷链系统,而欧美国家进入冷链系统的农产品比例为85%。⑵农村交通运输设施落后。传统的农村公路建设,以集体投资为主。由于投资不足,路面质量较差,使用年限较短,影响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挥。农村交通运输设施落后还表现在运输工具不能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我国农业专用运输工具极为缺乏、箱式冷藏车数量极少,蔬菜保鲜储藏比例不足20%(韩美贵等,2005)。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目前使用的花卉专用运输车辆的运送条件落后10~20年。⑶农村信息网络设施缺乏。多数地方的农村网络建设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虽然大部分农村都实现了通路、通电话,但是实际使用情况不容乐观。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山区较多,通讯设施建设费用很高。农民收入低,承担不起高额的使用费。农村通讯、信息网络设施不足,使用费高严重制约着农村市场信息化水平的提高。

(二)农村流通设施建设较城市严重滞后

通过统计资料分析,农村流通类固定资产投资尽管在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在全社会所占比重不高。这与农村经济、人口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相比,极其不对称。从有限的资料来看,农村流通设施建设资金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份额偏低。农村人均商业面积仅约为城市的1/10。自2000年来,农村交通运输和仓储等流通设施在全社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中所占比重通常情况下大约7%,最高年份的2003年也没有超过10%。批发和零售业固定资产投资中农村所占比重近年来呈现为明显的下降趋势,2005年不足11%。

(三)重农业生产基础设施,轻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

从农产品交易市场看,综合性市场多,产地专业性市场少,产地市场建设较为滞后。这有其历史的原因: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期,农产品供给处于短缺状况,产地市场建设未得到重视。进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农产品的供求格局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农产品市场建设在丰富城乡居民的“米袋子”、“菜篮子”上下了较大功夫,而对产地市场的建设相对比较滞后。目前,我国大多数农村市场特别是集市贸易市场建筑简陋,大棚式市场、露天市场也不少。由于缺少大型的辐射力强的产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市场信息对生产的引导作用明显不够。

长期以来,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主要用于农田水利、种子工程等直接增加农产品生产能力的领域,以及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保障农业生产能力的领域,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直被排除在外。产地批发市场具有社会效益明显的特征,应将其界定为非经营性农业基础设施,纳入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范围。

二、农村流通设施的重要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术界广泛开展了有关基础设施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一般认为,基础设施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必需要的投资。基础设施资本只有当达到一定规模、档次和形成合理的结构时,才会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反之,则会起到制约作用(娄洪,200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生活、生产两方面。生活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要与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重点放在路、电、水、环境等公共设施和居住配套设施上。生产方面的基础设施主要抓好农田水利、农业机械化、标准化等一批工程和项目建设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一)农村流通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

农村流通设施是重要的基础设施。世界上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十分重视农村流通设施的建设。美国在全国兴建交通运输设施,为农产品提供方便快捷的商品流通条件。在欧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已经扩展到广大农村,村镇几乎都有高等级的公路与高速公路相联结,交通设施的完善极大地方便了农村商品流通;欧盟国家大都建有比较完善的公益性农产品市场,为农民提供交易场所;欧盟国家还建有发达的市场信息网络,这些都使欧盟国家间农产品贸易极其活跃。泰国通过建设完善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及时地传递价格信息,对稳定发展农业和实现农民增收发挥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印度加强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建立了农产品缓冲储备,加强了农业生产风险管理;加强乡村公路网建设,改善农村运输条件,确保农产品及时地运往消费地(廖红丰等,2006)。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基础地位,农村人口仍然占大多数。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流通设施建设水平与经济发展程度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经济越是贫困的地区,流通设施越滞后。农村流通设施是影响农村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先决条件。斯密在《国富论》中曾指出运输等流通设施对市场交易规模起着决定性作用,认为专业化是经济发展的源泉,专业化水平受到市场容量的制约,流通设施的建设对市场交易成本发生重要影响。改善农村交通运输设施,降低运输成本,加快农产品运输和农村消费品运输,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农村流通设施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粮食安全

农产品流通设施是否顺畅,直接关系到我国粮食安全,是我国“米袋子”和“菜篮子”建设的头等大事。

尽管我国粮食生产分布具有广泛性,但是粮食产量主要集中在13个主产省份。据国家统计局资料分析,占全国粮食总产量一半以上由生产粮食最多的前8个省份提供,超过73%的粮食总产量由生产粮食最多的前13个省份提供。粮食生产区域化格局的逐步形成,与城镇化形成的人口和劳动力向城市和东部沿海集中方向相反,粮食物流量不断扩大,东北已经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流出地区,东南沿海成为我国最大的粮食流入地区。据《中国物流年鉴》,2003~2005年跨省区粮食年物流量近1亿吨,其中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粮食外运量约2650万吨,出口量1170万吨;黄淮海地区小麦外运量1060万吨,长江中下游地区稻谷流出量为1670万吨,玉米流入量800万吨;东南沿海地区粮食流入量4500万吨,进口量800万吨;京津地区粮食流入量900万吨。北粮南运的大格局对物流设施要求越来越高。

(三)农村流通设施关系到现代农业的发展

农村流通设施对现代产业支撑极其重要。以花卉为例,广东顺德陈村花卉世界是国内最大的花卉集散地,年交易额达10亿元。健全的流通设施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镇花卉交易中心建设面积达1.8万平方米,批发市场针对花卉产品的特点,配套有装卸区、临时储藏区等,花卉世界内主道路宽敞,周边的公路、航空、水运、铁路等交通设施完备。陈村花卉出口主要通过国通物流城,其投资达2.5亿元。

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是农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城乡居民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的需求呈现更加多元化的特点,人们对农业的产出需求不再局限于吃饱穿暖。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对吃好穿好,美化生活的需求更加迫切。近年来我国奶牛和花卉等产业年均增长超过20%,是农林牧渔业增长速度的4倍多。农业中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流通设施的要求更高。鲜奶、鲜花易腐,由于流通设施跟不上,极易造成损失,最终导致售价高,压抑消费,影响这些新兴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以提高物流效率,减少损耗,降低成本,扩大消费。现代农业对农产品运输及装卸搬运工具和仓储设施要求越来越高。很多鲜活农产品易腐烂、易受损伤,物流中对装卸和时间等要求极高,要求有配套的设施,包括储藏保鲜库、运输设备、专用货柜、专用码头、专用运输工具、装卸设备及其信息网络。如我国果品目前总储量约1200万吨,占果品总产量的20%左右,其中冷藏量大约800万吨,产地储量为销地储量的11倍多。

(四)农村流通设施关系到农民增收

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是从根本上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前提条件。我国农业生产经营者数量多,规模小,卖难问题一直困扰着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与农村流通设施落后有很大的关系。据资料,北京平谷县是一个以山地为主的地区,流通设施建设相对困难。该县镇罗营乡在国家大力实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时期在山上种植几万亩果树,由于没有公路,大部分村的果品采摘和运输不得不依赖人背畜驮(昌忠泽,2006)。这种生产和流通方式劳动强度大,效率极其低下,无法依赖扩大规模实现增收。

农村流通设施影响农民交易效率和增收的长效机制。从1995年开始,我国开始“绿色通道”的建设。目前,基本形成了“五纵两横”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绿色通道”网络,在“绿色通道”内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予以降低或免收通行费,以降低鲜活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物流的发展,降低农产品销售的人工成本,减少农产品物流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实现农民增收。

三、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对策建议

完善农村流通设施是保证农村市场充分发挥功能的基本条件。完善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主要应在投资渠道多元化,分市场类别、有序推进建设步伐等方面下工夫。根据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当前加强农村流通设施建设迫切需要加快农村道路建设,尽管形成连结居民点、生产地和市场的道路网络;加强农村仓储设施建设,除了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外,还应加强蔬菜等保鲜性要求比较高的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市场设施建设;加强农村市场信息网络建设。为此,迫切需要发挥政府在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中的投资主导和制定有效政策的作用。

(一)应发挥政府在农村流通设施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投资市场化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农村地形地貌复杂,基础条件差,建设流通设施难度大,投资多,回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风险高,农村融资困难,农民投资能力有限。因此,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投资应主要由政府承担。

农产品物流设施建设投资所需资金多,依赖市场力量,必然是投资不足。位于广州的华南粮食交易中心,通过建设专业的粮食物流中心、交易中心、加工中心、仓储中心、配送中心及粮食专用码头,实现从运输、仓储、加工、检测、交易、集散、配送的粮食物流一条龙运作,可以实现粮食年交易量达2000万吨,这个现代化的粮食物流中心共计投资了约23亿元。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从城乡统筹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应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拓宽建设范围,充实建设内容,优化投资结构,不断提高国债资金和预算内资金中用于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比例。

各级政府应提高对农村商品流通重要性的认识,采取积极措施,对重要的农村商业基础设施如重要商品的储备设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社会性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市场信息网络和电子商务平台等加大政府直接投入和财政扶持力度。将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列入各级政府支持的重点项目建设计划。

(二)加强农产品零售市场基础设施建设

对零售市场,尤其是农村农产品零售市场,当前的重点是加强水电系统、道路、场地设施等基础硬件的改造建设。加大力度规范和整合城市农产品集贸市场,在大中型城市基本消除露天摊挡式集贸市场。在条件成熟的大中城市,有条件地进行“农改超”试点。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

(三)加快农产品产地市场建设

农产品现货市场培育放在产地好,还是销地好?批发市场既可以建在中心城市,又可以建在农产品主产区。在产地建设批发市场,有助于减少农民的流通费用,降低经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更为重要的是,产地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有助于减少农民的信息搜寻成本,保障农民谈判能力。在产地建设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不但可以降低需要农民支付的农产品交易费用,而且还可以更好地保障农民利益。因此,应重点培育产地农产品市场,加快市场设施建设。

我国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与特色农产品基地正在不断形成,为了适应农业这一发展的要求,更好地促进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和基地的建设,急需要在优势特色农产品主产区新建一批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在产地建立规模化农产品市场,更有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农产品批发市场除了具有明显的交易和集散一般功能外,完善的批发市场还具有信息、仓储、运输、配送、结算等功能。

(四)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使处于分散小规模经营的农户通过信息网络了解市场需求,有助于小生产和大市场矛盾的解决。建立起信息系统,电子结算系统等,完善农产品市场行情信息网和供求信息网,完善市场信息收集与发布制度,提高农产品市场设施水平,强化服务功能并消除农产品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五)对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实行优惠政策

农村流通设施落后,一个重要主要原因是缺乏有力的政策作用。我国财政政策、税收政策和金融政策对农村流通设施建设支持的力度明显不够。财政上除了国债有一部分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外,预算内建设资金对农村投入相当少。更不用说对农村流通设施的投入了。农村流通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大,回收周期长,农民没有投资能力,其他主体也没有投资的积极性。农村金融发展严重滞后,金融机构少,没有融资市场。我国还没有出台过配套的支持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金融政策。

因此,国家应对农村流通设施的投资和建设给予直接补贴和利息补贴,对于可营利的市场等设施经营,应给予税收减免,以调动投资者的积极性。在我国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日益成熟的同时,应加大农村流通设施建设的融资创新,可以考虑成立专门机构发行建设债券等方式融资,以建成的农村流通设施的使用权等标的物进行担保融资。

金融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由于农业的高风险性和低盈利性,很难吸引商业性信贷资金流向农业部门,且农业部门存在严重的资金外流现象。因此,要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资金问题,一要扩大金融机构涉农业务的信贷规模,依靠涉农银行,筹集和提供专项储备资金,包括专储收购资金、仓储设施建设资金、储备体系运行费用等,支持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收购工作;二要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大力支持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使农村信贷合作社成为农业金融的主导。农业信贷规模与信贷结构方面的措施。农业信贷结构政策是国家为了保证农业信贷资金在农业生产各部门和各种生产之间实现合理配置而制定的原则。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商品化的发展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从长远看,农业信贷规模政策应当选择扩张性政策,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信贷规模也应该相应加大。在信贷结构上应该对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业、绿色产品和优产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流通方面倾斜。

上一篇:社区大舞台活动方案下一篇:企业文化建设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