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读书心得感悟

2024-04-27

向死而生读书心得感悟(共12篇)

篇1:向死而生读书心得感悟

死是个厚重的话题,也是需要人一生思考的哲学问题。这类书我看了不少,也经常思考,但每读一本书都有很多感悟和收获。

《向死而生》讲述了李开复先生从生病到康复的过程,以及过程之中的所思所想,道出了真话、说出了实感、讲出了哲理。通过文字,我们可以深切的感受到开复先生从死亡线上回来的心境,感受到开复先生生病中的那份煎熬与艰难,感受到开复先生开悟后的那种豁达与开朗。修完死亡学分,重生后的开复先生更懂得生命的可贵,身体健康的重要,更加珍惜与其相遇的人,尤其是亲人,也看开了名利的虚华。这些都为读者思考生命、看懂人生、对待名利、珍惜亲情、关注健康给出了弥足珍贵的建议和借鉴。

刚刚确诊为癌症,开复先生失落、彷徨、沮丧, “躺在床上辗转难眠,思绪漫飞”、“我仿佛被禁闭在一间玻璃屋里,虽然可以看到、听到外面的世界,但那个活色生香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属于我。”之后自己研究病情,重新点燃了生命的希望,“从此之后,癌症所带来的一切负面影响,就开始悄悄起了变化;或者说,至少它在我心里不再是一个万恶不赦、去之而后快的敌人,而是我之所以成为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疾病面前,许多人是被自己给吓死的。恐惧是摧残人心的一种情绪。对危险的恐惧,要比危险本身可怕十倍,有害十倍。在危险面前,与其选择恐惧,不如选择勇敢地面对。生病也是人生的一份机缘,开复先生与疾病斗争中更好地认识了身体的奇妙,感悟到健康的可贵,更收获了人生的觉悟。所以说,不管遇到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坦然的面对,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切都是人生成长的机缘。

结束治疗,开复先生充满了重生的喜悦,更看清了自己,认识到了人生真正的意义所在。“仿佛走过一条长长的隧道,终于重新来到蓝天白云下,整个世界都是新鲜的、芳香的”、“这场大病,让我心里的某些角落仿佛也被打开了”、“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彻头彻尾地舍本逐末,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这些都在警示我们、启发我们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成功绝对不是那种大红大紫的绚丽,更应该是超越之后的超脱,是拥有之后的放下,是喧嚣之后的宁静。

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我,生活的质量如何,幸不幸福,开不开心,等等感受只有自己最清楚、最真实。上天安排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是来观光游历的,就是演饰人间剧情中一个无关紧要的角色。千万不要过分地看重自己,也别把自己总活在别人的目光里,被别人的价值观所左右,竞逐别人的肯定。星云大师说得好:“我们人是很渺小的,多一个我、少一个我,世界都不会有增减。你要世界因我不同,这就太狂妄了”、“人生难得,人生一回太不容易了,不必想要改变世界,能把自己做好就很不容易了”。

开悟后的开复先生在书中说:“生命最重要的成就,其实是把自己内在独特的本质开发出来。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挖掘自己内心深处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否则,努力争取出人头地、唯恐落后、追名逐利的欲望就会像一头野兽一样,霸占我们的灵魂,很容易让我们像机器似的超速运转,有名还要更有名,有钱还要更有钱,看不到自己的初心。”

我赞同开复先生的感悟,我们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我觉得我们每个人就如黑暗中的一盏油灯。灯芯的粗细决定了火苗的大小,火苗的大小决定了灯光亮的程度,所照区域的大小。火苗大无疑可以照亮更大的区域,让我们看到看清更多的东西。但是,火苗大,耗油量也自然大。要想保持住明亮的火苗,我们就得不断地给灯加注燃油,而加注燃油也要适可而止,你把它加漫出来就会是火灾。

在病中觉悟的最后章节,开复先生总结人生的意义应该是凭良心做事、真诚对待自己和别人,“体验人生,相信感觉,追随你心,世界将更好”、“体验世界,提升自己,让自己更富有经验和智慧”。而不是分秒必争,把自己变成一台机器,更不要把优化你的影响力当作一生的追求。

人总要死去,灵魂与肉体终将分别。但当我们还活生生存在的时候,就应该让灵魂与肉体友好的相处,学会彼此的尊重。否则,透支生命,终会疾病缠身,灵魂与肉体两败俱伤。正如开复先生书中说:“活在当下,让今天就成为那个‘特殊的日子’。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最特殊的一天’!人生无论长短,只要这样去活,一定都会圆满丰富。”

《向死而生》是大病归来的开复先生肺腑之言,情真意切,字字珠玑。读之、悟之、反思之,无疑是对自己人生观、世界观的一次升华!

篇2:向死而生读书心得感悟

1.人生面对疾病、死亡、悲伤等重大失落时,会产生“五个阶段”的心理反应-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最终还是要接受的,因为已经发生了,就这样好了。只要好好的去努力,任何合理的梦想都是可以去接受的。

2.止吐针的后遗症不止如此,它还会导致严重的便秘。开复老师肯定接触到很多高端的人士,“葛森疗法”他也提到了,效果怎么样呢?并不知道,逐步的摸索过程中。如果是有阿力果的话会好一些吗?当时听BK咖啡馆的老板说道,一个人已经不行了,服用阿力果之后还能够排便,效果还是极好的。人体中的益生菌的数量是极多的,有很多东西不能理解,但是多学习,多见识总是好的。

3.人生临终是最后悔的五件事是没勇气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不应该花太多的精力在工作上,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朋友保持联系,希望自己活的开心一点。如果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做些什么事情呢?其实最重要的事情我们自己心里都明白,但是很多时候做了“紧急”的奴隶。

篇3:李开复:向死而生

人们太熟悉这张面孔了:方正敦实的脸型,圆鼻头,鼻翼略宽,两片薄薄的嘴唇无论张开还是闭合总带着笑意。 他的发际线很高,这通常被认为天资聪明,一副金丝眼镜则显得导师味十足。

2个月确诊患癌、6个月化疗、9个月休养,直到今年2月重返职场,李开复最近的演讲主题不再是创业、改变和成就,而是死亡和重生。

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读书时就立下“做最好的自己”的信条,在人生上半场的表现也的确出彩:26岁时发表的博士论文得到《纽约时报》半个版面的报道;被全美计算机科学排名第一的卡内基梅隆大学破格授予教职;先后在苹果、微软、谷歌三大科技巨头担任华人最高层职务,后回国创业……

“铁人”的讲法,曾令李开复引以为傲。 他认为睡眠和运动纯属浪费时间,每天平均只睡5个小时,还经常睡到一半爬起来收邮件,处理公事。 由于长期肌肉紧张, 他的脊椎右侧有一条硬邦邦的“肉脊椎”,怎么按摩都不见好。 但即使是在早前做手术时,他还要特意定做可以躺着用的电脑架,“别人开刀后就呆呆躺了两周,我居然比上班还要有效率! ”

长期以来,他奉行的是“效率第一、永不懈怠”。

在鼓励青年“世界因你而不同”时,他精确计算着影响力的发挥———“演讲不到1000人不去;每天微博不能新增一万个粉丝就觉得内容发得不够;有人发电子邮件问我创业问题,我只回复那些有可能成功的;是否要见一个创业者,完全取决于他的公司有多大潜力;要见哪位记者,也要看他面对的读者群有多少”。

一度,李开复有点偏执地将运营社交媒体当作重点工作之一,将粉丝增长视为志在必得的目标。 为此,他每天准时发布十几条微博,亲自回复帖子,大方展示自己高效的时间管理。 精心运营之下,他成为拥有千万微博粉丝的网络大V,打开电脑时蜂拥而至的粉丝反馈令他内心欢喜,只要动一动手指,就能轻易发起万人实名抵制某电视节目。 他的内心是骄傲的,“当我拥有千万粉丝的时候,我其实看不到这些个别的‘人’,我只看到我自己”。

他想把自己塑造成能长久留存于别人心中的形象,墓志铭上最好写的是“热衷于教育,通过写作、网络、演讲,帮助了众多青年学生的开复老师”。

“这是一个太完美的人,似乎24小时都高度自控,绝不生气、绝不失态,如同一台高度智慧的机器,这内在承受的压力,何处释放? 所有的角度都滴水不漏,太不真实! ”曾经有网友这样形容李开复。

2013年,在赴美领受《时代》周刊年度 “影响世界百大人物”奖之后没几个月,李开复病了。 他被确诊为淋巴癌第四期。 经历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之后,他最终接受现实,在微博写下“癌症面前,人人平等”。

“病中亲身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自己面对疾病时的无能为力,才使我渐渐体悟到我是多么渺小,光是把责任范围内的每件事都做好就已经很难了,哪还有什么才德、见识可以去衡量‘最大化的影响力’呢? ”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奉行多年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虽然是搞科研出身,但他在病中拜访星云大师,佛教帮助他得到内心的平静, 还使他戒掉了安眠药,好好睡觉。 他喜欢上了爬山,不再向油腻的食物开怀,给家人更多陪伴,过去他为家人考虑得太少了。

“我这一生最大的错误是,彻头彻尾地舍本逐末,把最要紧的事搁到最后,却把人生最弥足珍贵的时光,浪费在追逐那些看起来五彩斑斓的泡沫上。 ”病愈归来,他教导年轻人时,话题转向健康和亲情。

不过他的工作热情仍难以消减。 在同事看来,回到北京后的李开复就像行星回到自己的轨道,进入长期设定下的系统,高速运作,仅仅一周他就感冒了。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路/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在2009年创新工场发布会上,李开复曾用罗伯特·弗罗斯的这首《未选择的路》作结尾。 当时他意气风发,眼神里饱含憧憬。

化疗不一定导致大量脱发,如今他的头发依然黝黑浓密,为此他一度被网友怀疑说了假话,而松弛下垂的皮肤和满脸的皱纹则无法掩饰他已年过半百,且才和死亡交过手的事实。 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肉脊椎”消失了。

他不再是以前的李开复,人生意义的模型从他生病那天起开始改变。

篇4:野夫:向死而生

“痛哭流涕,一宿未眠”,作家章诒和如此描述自己读野夫作品后的感受。“今天,当我们的文人艺术家都争做‘圣洁天使’的时候,野夫的文字却来扮演魔鬼,发出凌厉的和声、另类的光。”“那独立之姿,清正之气,令我心生庄严。”

她读的是野夫自费印制的书《尘世·挽歌》。

她要认识他。

2008年5月下旬,章诒和在北京见到为四川罗江县地震募捐的野夫,他的举止介于“文人”、“工人”之间。不顾其他在座朋友,她一把把他拉到自己的身边,高声说:“我是你的粉丝!”

2009年,北京当代汉语研究所把“当代汉语贡献奖”颁发给野夫。5月9日的公告上写着:“野夫在古体/当代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均有建树。”“文章承接古风,呼应民国,延续20世纪80年代,经过了20世纪90年代的磨洗,在21世纪的今天愈发珍贵。”

2009年,中国台湾和香港出版野夫散文自选集,分别为《江上的母亲》和《拍剑东来还旧仇》。一位学人在序里写道:“如果我的记忆没错的话,从《别梦依稀咒逝川》开始,土家野夫从深夜的孤独里抬头,开始了他独特的散文言说。这个深夜必以酒引睡的酒鬼,这个‘一流的朋友、二流的情人、三流的丈夫’,做过警察、囚徒、书商,一直在汉语写作的边缘地带寂寞地生活,能以《汉书》、《离骚》下酒的风流才子,为我们谱写了一系列的挽歌。”

2010年大陆新星出版社出版野夫散文集《尘世·挽歌》,很快畅销断货。

同年,在第十八届台北国际书展上,因为台湾版的《江上的母亲》,野夫获得台北“国际书展非小说类”大奖,是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该奖的作家,由萧万长亲自颁奖。

如那位学人所说,野夫的文字里,揭示了太多的“死亡之气”。当范冰冰等美艳优伶赫然成为杂志头条,一个喧嚣又扭曲的娱乐时代尘埃落定,自由作家、浪荡才子野夫的文字更是落落不合,成为少数人的读品。

《江上的母亲》一文不足五千字,讲述了其母一生,用情深挚,落笔有一种独立凝重的气节,既没有沉溺悲痛的不可自拔,也没有无限放大的悲天悯人。母亲前半生的刚强,娓娓讽刺那段历史的冰冷与教条,最后长江口的艰难一跃,足以令人感概万千。寻母期间,野夫只身来到武汉下游的阳逻镇码头租住,先到派出所,派出所客气地说,这墙上多少寻人启事,我们根本顾不过来。一个失去母亲的儿子,只能凭着一叶小舟,独立江湾、逡巡寻母。江面每日果然都有浮尸,他都要靠近查看,生怕錯过了自己的母亲。这样许多天后,他又上溯回武汉,终于无果而终。你不能想象,那一刻是怎样痛彻肺腑,而物转星移,这又如何转化为心头的一道隐痛的疤痕。

1995年,为母亲砌好衣冠冢,野夫飘零北京打工,成为最早的民营书商之一。

第二年,野夫责编了第一本书稿《垮掉的一代》,读到金斯堡纪念他的母亲的长诗《祈祷》:

钥匙在窗台上

钥匙在窗前的阳光里

孩子,结婚吧,不要吸毒

钥匙就在那阳光里……

34岁的野夫在北京紫竹桥的月夜下大放悲声。

从《野兽之美》到畅销书《水晶头骨之谜》等,野夫总共策划责编的书目不下500种。王朔早年与一名朋友对谈,由那位朋友点评人物,王朔捧哏,聊出一本文化批评。此书的经手人便是古道热肠的野夫。问到书名,野夫说,就用迅翁的一句打油诗《美人赠我蒙汗药》。当时王朔正在出版的热点上,最后的几十万版税,王朔悉数给了与之对谈的落魄的朋友。野夫寻思着,王朔帮的人可能是许多人避之不及的“病人”,这样的云天高谊,那些骂他是痞子的正人君子,到底几人能够?

野夫干过许多职业,教师、教研员,党委宣传干事、警察、卷烟厂设备采购员、书商、编辑、编剧等,还做过很多小生意,都赔得血本无归。卖过衣服,印过名片,做过油炸早点卖,摆过书摊,还合伙开过挖沙的厂。

作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民营书商,毫无疑问,野夫是其中的佼佼者,既能立足于世,又结交了不少狂朋良伴。

在京当书商期间,他当起了“活雷锋”,资助了不少贫困的在校大学生。他说,他的理想就是组建一个文化书院,免费吸收一帮贫穷而有慧根的子弟,传道授业,让他们不再为衣食而忧。野夫40岁那年的6月1日,他组织了十几位同龄诗人共同庆祝,名为“四十岁的儿童节”,据说现场群裸如赤子,一醉方休。

锦绣十年,忽如云烟。他的朋友们,或者是“粉丝”,倾向于把他描述成一个酒色财气、癫狂不羁、接近侠客、疏狂的人,仿佛一种“才子综合症”。他也自认为是一个老混混,说自己厌烦中规中矩的人生,因为这个时代多数人活得很压抑。

时至2006年,快意热血的野夫结束了自己的第二段婚姻,“净身出户”,去往云南大理,租赁民宅,以写作为生。一度多省热播的电视剧《父亲的战争》,出自野夫之手。作为编剧的营生,他坦言“只是手艺活,除开换钱它狗屁都不是。”

他满意这种落拓不羁的活法,“不富不贵,自由自在。自我流放在自己的祖国,浪子一样的穿州过府。无求于时代,无愧于人生。”

平头,小眼睛,有些内敛。他的文章和人是一样的,并非伶牙俐齿,却率直真诚,不太掩藏好恶。他仿佛是一个古代人,但又穿着现代的夹克和笔挺的牛仔裤。“内心的真诚所要抵抗的,只是这个时代的无耻。”野夫在数次采访中直言,“所幸牢狱生涯并没有毁掉我。”在这个乡愿和犬儒社会里,野夫认为“吾道不孤”。

只是,时常想起去世的父亲,想起那些毁掉家族的痛楚,如何最终在父亲心中化为沉默,他又如何隐忍走完其痛楚的一生?到了夜深人静,49岁的野夫必然是要饮酒的,酒至微醺,他才能安然入睡。

他不敢梦见母亲。

本文截选至2011年11期《南方人物周刊》(本文有删节)

篇5:向死而生

海德格尔:人作为必死物而羁旅于世间,他之被称为必死物,是因为他能够死.能够之意旨是:使死成其为死.惟有人才能死,而且,只要他羁留在大地上,栖居于斯,他将继续不断地死.

作 者:陈娜娟  作者单位: 刊 名:福建文学 英文刊名:FUJIAN LITERATURE 年,卷(期): “”(10) 分类号: 关键词: 

篇6:向死而生,随心而定

王强: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里谈到“向死而生”这个概念,什么意思呢?从生物体的层次看,医学宣布死亡,肉体没了、完结了就叫死。但从哲学角度来讲,海德格尔认为人的生命很独特,虽然任何一个人的终结都是死亡,但如果你把死当做生命中的一种可能性来思考的话,就会产生一种凌越死亡的勇气。尽管这种可能性是虚幻的,但终极要死和可能要死是两回事儿,在这种情况下,你就会想怎么活得更好。所以向死而生的哲学含义,更高的是一个宗教的理解,死亡是回归更大生命的一个过程,所以生活中你就更加有定性。

创业又如何向死而生?

王强:用这种向死而生来审视创业或者企业,也就应该有三个层次:如果你的公司融不到钱,可能就死了,那是“医学上”的死亡;但是,一个有抱负的企业家应该在哲学和宗教层面思考企业能够活下来的可能性,那么肯定会在死之前做出更好地活的安排,比如迅速被并购、低价去融资,也就是哲学上可能死而不是一定要把它作死;如果这些都实现不了,没关系,至少为了整个中国创业大环境做出了某种贡献,死得其所。

作为创业者或企业家,有了这样的哲学思考才能在正确的时候采取正确的决断,来挽救或是调整企业,比如是否需要部门裁剪、重新架构产品、重新疏导服务等等。也就是说,当你意识到企业死亡是必然的,你就会更加谨小慎微地珍惜你现在活着的状态,也就是危机意识。

眼下,真格投资时更看好哪些领域或行业?

王强:真格从来没有领域这个词,我们只关注这人靠不靠谱,然后他想做的事儿是否令我们激动。所谓激动,就是他能不能带给人性一种惊喜,这个惊喜无论是服务还是设计,还是其中的有用性,都让我们眼前一亮。

所以有三类不投。

第一是没有发展的人,上来就觉得自己是乔布斯、马云了,我们觉得没有什么发展了,已经达到最高点了,天使要看到成长。

第二是目中无人的创业者不投。他跟你了谈10分钟,你听不到他要做什么。

第三不投的,我们要看他要做的事,我分三个层次:第一个是口红式的创业,第二个是外科手术式的创业,第三个是基因层次的创业。我们愿意投的是改变基因层次的,其次是外科手术式的,在现有形式上加点口红,我们是坚决不投的,因为没有思想深度。

最近两年,在线教育风生水起,你曾经是新东方“三驾马车”之一,真格基金也投资了51talk、一起作业等,但很多企业却也活得不长,互联网和教育如何结合?

王强:从长远来说,互联网切入教育的比重会越来越大。很大程度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教育有很大的互补,甚至线上还有很多优势,比如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

但教育是互联网渗透的最后领域之一,渗透时间应该也是最长的。为什么?因为它涉及活着的人,而不是简单完成与用户之间的一个交易,教育提供的有用性在于,第一次购买完成以后,要看从人的角度得到哪些提升,完成了什么样的人格诉求,如果达不到,产品本身就是缺乏价值的。

但会不会有一天全是线上,我不那么认为,这个世界上非常简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虚拟完了必定现实,现实过多必定虚拟。为什么呢?以前人是被无所不在的现实感所包围,所以人们就幻想跳出现实,所以虚拟的概念和技术诞生。但在我看来,当所有人都进入一个虚拟的空间的时候,人们会感觉到它没有温度,它会呼唤你回到有温度的另外一种现实,这个现实可能并不是我们现在理解的现实。

所以当年俄国有一个形式主义文学评论大家叫什克洛夫斯基,他的两句话影响了我的思考方式:千百年来,艺术只有两个规律――把熟悉的变成陌生;然后再把陌生的变成熟悉。

当下在线教育创业公司应该注意哪些具体的问题?

篇7:《向死而生》读后感

在他的文字里,我们看得到一个人内心无一日止息的起伏,同时也在这个人内心的起伏中解读宁静。他谈生死、谈人性、谈爱情、谈写作……与其说他不畏苦难,不如说他早已站在死里看来生。

整本书一共分为三辑。第一辑“独坐思往昔”,其中收录的文章主要是史铁生追忆与讲述一些陈年往事。第二辑“向死而生”,收录的是作者用一支笔与病魔作斗争的同时思悟的一些有关生死的问题。第三辑“思想的芦苇”,这一辑中的文章最能体现作者非凡的思辨能力,涵盖关乎生与死,爱与情,神与人等很多方面。我最喜欢的是第一辑,原因很简单,在读饱含苦难的书籍时,还是这种娓娓道来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在眼前,更能让我接受。后两辑或许更适合有厚度的,经历过真正苦难的人来读,也许他们能理解的更透彻一些。

书名随叫《向死而生》,但这本书中出现比较频繁的词眼却是“爱情”,甚至多过生死。史铁生对爱情与性的追求不亚于对生的渴求,他认为社会在帮助残障人士生活能够更好的同时,最好要能解决残障人士对爱与性的需求。我一开始认为作者在此话题上的言论过于偏激,在文中他也说到“当然,文责自负。”可后来改变我这一看法的是一部电影《万物理论》。这部电影,与史铁生丝毫不相干。讲述的是知名物理学家霍金和他第一任妻子简始于剑桥大学的爱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后的励志传奇。霍金与史铁生经历了类似的苦难,更是有着相似的励志奋斗历程,就连对爱情的追求也是如此相同。或许是影视作品更能给我以感官上的刺激,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再读史铁生的爱情观,才惊觉,原来如此。

比起爱情,更能吸引我的还是作者关于“生死”展开的一系列的话题。死的性质很单一,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当然人死了之后将去往哪里这就又是另外的话题了。可是活着,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没有明确的生存目标,只因为生命的惯性才活着。而另一种,就如作者所言“活着,就要做点什么”。作者有所选择――“左右苍茫时,总也有条路走,这路又不能再用腿去趟,便用笔去找。而这样的找,后来发现利于此一铁生,利于世间一颗最为躁动的心走向宁静。”

篇8:向死而生

我叫玉墨,是秦淮河的头牌。这里是1937年的南京,也就是金陵。销烟、血海、死尸。此时的金陵,如同在海上漂浮着的一座海市蜃楼,可能晃一晃就被湮没在时光的缝隙中了。所以,奢望,也仅仅是奢望。在战争中,生命太卑微,活着既艰难又屈辱。这里除了死人、日本人,就是我们这类苟活于世妄图逃出这座城的人和国军战士。

据说他们作战,是用身体抵挡坦克的。战士们排成一列,一齐向前冲,这样从坦克的视角看就是一个人。在不停的开火中,一个又一个的战士倒下了,把最后一个人护送到坦克近处,浓烈的炸药升腾起一团巨大的火焰,就像春天怒放的花簇一般,之后只能听见火烧木头“噼噼啪啪”的声音,看见无数尸体与厚厚的血海。我听说后,笑着笑着就哭了。

我恋上抽烟,叼着一只烟斗,让烟草麻痹神经,在吞云吐雾之中,仿佛就能看到明日婴儿般初生的太阳。我和姐妹们来到这所文彻斯特教堂,遇上了一群年青女学生,小男生陈乔治,洋鬼子约翰·米勒。起初,这里是充满了各种矛盾,后来在血淋淋的现实面前,大家也终于低下了头。

我见到那个衣衫褴褛的国军的时候,他正把一个受伤的小战士拖进教堂,他嘱托我们照顾好小战士。也许这座城的军事力量已经比摇曳的烛火还微弱了。我知道他一直保护着这所教堂,用生命保护。我望着他,坚定挺拔的背影,心生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揪心,他与我都清楚他的结局是什么,却义无反顾。这就是我们的军人,拼了死也要完成他们的责任和义务。如若我有另一半,那个他也应是这样的吧。可惜所有的是是非非都烟消云散之后,留下的只有平淡;所有的一切,也都湮没于滚滚红尘之中。就像生于乱世的貂蝉,面对自己的爱情是没有发言权的,还是化作一缕清风吧。

豆蔻对那个小战士一见如故,她说她好像她的弟弟。她给他憧憬他们的未来,等他们逃出金陵以后,做个农人,恬恬淡淡地活着,她要给他弹一曲《秦淮景》。豆蔻是我们秦淮河弹琵琶最好的。小战士的伤日渐恶化,最后终于快撑不住了,可是她的弦却坏掉了。豆蔻说,她要回楼上拿琵琶弦,她是一定要为他弹一曲的,她承诺过的。就这样她与另一个姐妹溜去了,满怀希望地。我是第二天早上才知道这件事的,可她们还没有回来。约翰和乔治出去找,回来时只带了浸满鲜血的琵琶弦。我握着琴弦,不用讲我们也知道发生了什么。姐妹们紧紧相拥,泪水还是忍不住潸如雨下。从13岁,从良家女子变成艺妓起,我们就学会了在自己的世界里生存。对于我们没有多少寄托,琵琶弦、猫、耳环,这些都值得我们冒死追求。

我总是站在教堂的五彩窗前出神,那大窗户透出的圣光能让我感到片刻的安宁,就好像看到了战士们的浴血奋进,豆蔻弹琵琶时的自得,甚至是,一片详和的金陵……夕阳斜照我脸上,我也只是凭空地笑着。

约翰对我说:“YuMo,I love all of you.”他尽管是个洋人,但仍难逃脱好人的定义,好男人,好父亲。他的正直、善良、勇敢,让我看到了一丝曙光。比如那次日本人的突袭……

说起第一次日本官兵冲进教堂面对女学生如饥似渴的兽性行为,让我对那个叫书娟的女孩子有了敬佩之意。当时我们姐妹们占用了她们藏身用的地窖。她为了不让我们被发现,引开了日本官兵。我听说她一直恨她的父亲给日本人做翻译。但我觉得她父亲是出于对她的爱,什么尊严什么荣辱都抛弃了。我倒希望她能原谅她的父亲,生于乱世我们都不愿却也不得以而为之。就那样被逼为娼,纯真烂漫不再。人活着的时候不好好珍惜,阴阳相隔,追悔莫及也毫无意义。战争,已经有那么多的家破人亡,苟活下来已实属不易。

日本人让学生们组成一个唱诗班去为他们将要举行的庆祝宴祝兴。所有人都清楚她们将面临的,民族耻辱、亵渎、杀戮。我记得那是一个明朗的夜晚,银白色的月光从墨绿的苍穹倾泻下来。女学生们相约站在塔楼顶自杀,以捍卫她们生命的尊严。

我们受过摧残,所以我们更懂得保护年幼的女孩。她们,是要长成参天大树的。“我替一个”“我也替一个……”我们是平日里被视为下贱的妓女,在侵略者丧失人性的屠刀面前,也让我们献身一回吧。约翰把我们性感的头发拉回娃娃头,我们似乎又回到了那个清澈的年代。大家讲起以前的纯真,我又一次笑着笑着哭了。

对了,还有陈乔治,那个架一副眼镜总是文文弱弱的小男生,竟义无反顾地要求顶替最后一个名额,他说是要完成他曾经的承诺。

最后,我们要为我们这些经历了生离死别的人弹最后的《秦淮景》: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

秦淮缓缓流呀,盘古到如今,江南锦绣

金陵风雅情呀,瞻园里,堂阔宇深呀……

镜子,碎了,光芒耀得刺眼。什么金钱什么生命什么战火纷飞全部被我们扔了,掷地有声。这是我们为了我们生命的尊严作的最后的捍卫。

“白鹭洲,水涟涟,世外桃源呀……”

商女亦知亡国恨。

我们就这样踏上了旅程。那么多人,连命都可以不要,我们,怎可苟且偷生地活。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自己生于一个安定的年代,坐在明媚的教室,朗诵着我所钟爱的文字……

原来,江山如画。

(评奖:张洁)

篇9:向死而生伤感散文

这是一部电影。

这是一首歌曲。

如果,一定要在它们前面加一个词语,那个字一定是“老”。

一部于九十年代末期出品的影片,可以称作是老电影了。

一首在二零零三年录制的歌曲,也可以算是一首老歌了。

无论是老电影还是老歌曲,都有着散文的气质,用缓慢的语调,告诉我们一个发生在照相馆,关于生存与死亡,关于相遇和别离,泛着人间温情的故事。

《八月照相馆》是它们共同的名字。

当年,李健是因为看了这部影片,萌生了要为这部平淡无奇的影片写一段音乐的冲动。而我则是听了李健的《八月照相馆》,随后写了一篇同题散文,收看了这部同名电影,虽然我对韩剧并没有太多的兴趣。

影片中那些日常的细节展现,如一串微弱的水声,散落在你我的四季。在这个下着雨的午后,我将播放器放在窗台,屏幕里,一段音乐响起,永元骑着红色的摩托车奔驰在盛夏的汉城街道,棉花一般的白云浮在蓝天,飘在他的头顶。

已过而立之年的永元,常见的韩国男人的长相,高额头,小眼睛,中等身材,敦厚的模样。他经营着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照相馆的橱窗内,摆放着全家福,他姐姐的照片,还有他初恋女友的照片。

我喜欢永元脸上常常盛开的微笑,这是他为即将结束的生命投入的一缕阳光,把所有的哀伤、恐惧、不舍全部掩盖在微笑下,不让亲近的人发现。永元的微笑,于无形中化解了故事本身的悲伤。永元的笑,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会有那种不动声色的伤痛,即便是有,也是不易察觉的。

在医院的走廊上,他与对面候诊的小男孩互相逗乐继而傻笑。在操场的单杠上,在和姐姐一起吃西瓜吐着瓜子,和一群朋友野餐,和自己喜欢的姑娘相处时,他笑着,笑得那么坦然自在。

影片从头至尾看不到死亡的阴郁,除了最后出现在屏幕上的永元的遗像。感受不到因悲伤而带来的窒息感,除了永元在派出所无法抑制的哭喊,以及他倒在朋友怀里时发出的那一句“我快要死了。”当他在朋友的耳边说出这句话时,没有人会相信他,以为那只是他酒醉后的一句玩笑。

除了他自己,没有人知道他得了绝症。

我发现他对生的贪恋,听到了他坐在学校的操场边自言自语:我小时候,同学们都走了,我仍独坐操场,想念死去的母亲,突然明白,我们最终都会消失。

一切终究会消失。

永元知道,一切都无法逆转。

他将自己的病情封锁起来,选择一个人奔赴死亡。他像一个医生,不慌不忙地开始一场手术前必须要完成的事。

永元约朋友们出去喝酒,把一起长大的伙伴们约在一起野餐,拍照。喝醉了的他在大街上狂奔,叫喊,和朋友打闹,就像年少时那样的开心。聚餐的时候,他为伙伴们烤食物,那炭火似乎可以照见过去的每一天。他们在一起拍照,那一刻,永元的脸上却没有笑,他笑不出来,他知道,这是自己和伙伴们最后的合影。

永元经常为父亲播放录像。父亲年迈,这是他晚年生活中唯一的兴趣。永元想教会父亲如何使用遥控器,教了一遍,两遍,三遍,可父亲还是学不会。父亲不明白儿子为何要教他自己不会做的事,更不解的是一向性格温和的儿子会变得这般不耐烦。随后,屏幕上反复出现永元教父亲的画面,直到永元伤心地回到自己的屋子,摊开纸,把操作步骤一一写下来,然后失声痛哭。

夜深了,永元转辗无眠。他走进父亲的房间,为父亲拉好被子,枕着手臂侧躺在父亲身边,看着熟睡的父亲,微笑。他能坦然迎接死神的到来,却担心失去儿子的父亲接下去的生活。就这样默默地睡在父亲身边,也算是一种陪伴吧。

第二天早上醒来,太阳又高高升起,隔壁学校的操场上,又传来朗朗书声。日子又如往常一般,吹不起任何波澜。

《八月照相馆》的编剧、导演是许秦豪,他的作品里有一种含蓄的隐忍的美,这是很多韩剧爱情大片所缺乏的品质。许秦豪的作品表达细腻的情感,人物之间温润的交往。许秦豪的作品基调伤感,但却是波澜不惊的那种。他注重自然的流露,平稳地掌握镜头的推动,传达东方美学的神韵。影片中看上去并不唯美的场景更贴合生活,他擅长在作品中注入浅淡的哲学韵味,观众感受不到强烈的爱与恨,悲与喜,人物之间平实的情感,带给观众更为长久的回味。

这部影片时不时地向观众传递着如何对待死亡。影片在平静的叙述中努力地想去渗透生死、洞悉生死。那些明亮澄净的画面,通过舒缓的长镜头呈现在观众眼前。在影片即将结束的时候,永元为自己拍的遗像出现在屏幕前,白绸绕在黑框四周,永元微笑着,他三十年的生命浓缩在这幅小小的黑框里,悲伤且隆重地供奉在墙上。

永元的死亡,更像是一场没有归期的旅行,而他对这个世界的爱从未停止。

这部影片拍得淡如水,如果事先没有了解这部片子的内容,在收看的过程中,你绝对不可能想到永元是个得了绝症的人。

影片中和永元死有关的镜头,作为编剧和导演的许秦豪真是吝啬到极致,全片相关的镜头只有极短的几处:一处是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永元去医院检查,二是永元被姐姐送去医院,三是永元去医院复诊取药,还有就是在影片的最后,屏幕上出现的永元的遗像。在影片的最后,有长达19分钟的画面,没有对白,只有音乐推动着画面,将这个故事行进至尾声:

永元回到照相馆,给德琳写信装进信封。再把拍照的步骤一一拍下来,标上序号。做完这些,他将衣服的扣子扣好,将头发梳好,把相机的焦距调好,坐在灯光下,设定好自动拍摄的时间,微笑着给自己拍下人生的最后一张照片。没有痛苦,没有生离死别,没有闭上眼的瞬间,照片在镜头的转换下慢慢变成遗照。

影片中另一处令人唏嘘的场景是永元为老太太拍遗照。

一家十口站到了永元的镜头前,面和神离,永元为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

全家福拍完,长子对老太太说,母亲,既然来了,就拍张独照吧。

老太太说,也许迟些吧。

儿子并非听不懂母亲所说的意思,但坚持要母亲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做。其中的意思不说老人也知道,老人很不愿意但又不愿驳了儿子的要求。永元镜头里的老人眼神无助,表情僵硬,心中的伤感浮现在脸上。那一刻,亲生的儿子体会不到她内心真正的渴求,只有永元懂她。

在那个下雨天的晚上,老太太一个人来了。她化了淡淡的妆,梳着整齐的发髻,穿了好看的裙子,她问永元:你可以再帮我拍一张吗?我知道我快要死了,我想把它作为遗照,你给我拍的好看一点啊。

永元笑着说,你年轻时一定很迷人,他耐心地为老太太摆好姿势,老人的脸上终于有了笑容,永元拍下了她最好看的样子。

虽然影片的情节依然是韩剧一贯的路数,无法摆脱类似于“绝症、爱与恨、雨天撑伞”等内容,但许秦豪大胆地摒弃了韩剧情感片中的唯美场景、多线高潮和过度抒情,将一个与死亡息息相关的故事拍摄得平静且悠扬,温馨而美好。这源于他对作品高超且自然的驾驭能力,一个知道用真实的生活细节去撼动观众的内心,这样的导演无疑是聪明的。

我不知道许秦豪对橱窗是否有着特殊的情愫,在这部影片中,橱窗作为一种特定的具象,充当着叙事的介质,无数次地出现在影片中,向观众传递着望得见却无法触碰的温暖,还有那些终究是无法消弭的遗憾:

永元和德琳在橱窗前初次相遇。德琳站在树荫下等待,永元透过橱窗看到了等待的德琳。

永元和德琳隔着玻璃橱窗用唇语对话。

永元用水冲刷橱窗,前女友芝咏走过来请他拿掉橱窗里自己的照片。

一个下雨天,德琳没有来,窗外飘着雨,永元站在橱窗内等候。

永元消失后,德琳无数次徘徊在橱窗外,直到用石头将橱窗砸碎。

永元在离开这个世界前将德琳的照片放进了橱窗里。那张照片是他们今生相爱的凭证,无法抹灭,永不撤换。

德琳在下雪天来到照相馆,看到橱窗内自己的照片,微笑。

影片中有很多类似于这种精心设计的细节,平淡却隽永,贯穿了汉城的春夏秋冬。当然收看这样的一部影片需要观众有足够的耐心,片中那些重复的细节,音乐,甚至是没有台词的场景会带着你走进那个美好且伤感的八月,这时,需要你去静静地融入。

许秦豪对爱情的理解是:爱情就像一场伤风。在男人和女人目光交汇的一瞬间,很多东西便已尘埃落定。也正是他对爱情独特的理解,他电影中的.爱情,更像一场如梦的童话,美好却短暂,爱情来的时候,倾心投入;离开时,微笑相送。

《八月照相馆》里上演的爱情,被悄无声息的死亡生生隔绝,宽怀得让人束手无策。

爱情毫无预防地来了。永元站在死亡边缘,微笑。

德琳,一个长相甜美的女交警,日常工作无非是贴贴罚款单,拍下违章停靠的车辆,送到照相馆洗印。德琳和永元相遇在照相馆的橱窗前,此后便如一段欢快的音乐,闯入了永元的世界。

爱情来得太晚,永元知道自己无法给予姑娘长久的爱,所以他始终和她保持着距离。德琳时常会出现在照相馆,她似乎有洗不完的照片。他们在树荫下吃雪糕,然后相视一笑。他载着她在街道上飞驰,她坐在他身后,紧紧抱住他。他们一起坐过山车,在雨中并肩漫步,他给她讲让人哭笑不得的鬼故事。这些片段在影片中如文学写作中的白描,涓涓地铺陈出一场场爱的剧幕。

爱在不知不觉中降临,爱情中的两个人一个欢喜一个忧伤。一场还来不及开始的爱情,在永元的病突然发作入院后戛然而止。

永元住院了,照相馆的门一直关着。德琳没有他的联系方式,没有他的家庭地址,唯一能做的就是在照相馆门前等他。枯叶从天上飘下来,缓缓地落在她的身边,一天,两天,三天,秋天还没过完,他却已消失不见。

德琳要被调走了,她给永元写了信,夹在照相馆的门缝里,过几天去看,信还在那儿,她想要抽出来,却又掉了进去,德琳内心的怨恨突然爆发,她用石头砸碎了照相馆的橱窗。这个镜头的处理很真实。德琳只能胡乱地猜想、担忧、流泪,却始终得不到一个答案。答案就在风中,照相馆就在那里,回忆就在那里,照相馆里那个经常对着她微笑的男人却不见了,德琳的心随着玻璃落地的声音,一起砸得粉碎。

永元出院了。他看到被砸碎的橱窗,散落在地上的信,知道德琳来过了。他去找她,德琳却已经调走了。之后,永元又看见她,却无法走近她。他坐在咖啡馆的玻璃窗内,默默地看着她工作,走远,他的手指滑过冰冷的玻璃,像是在抚摸德琳的身影,看着她渐渐远去,他知道这一别将是永远,但他只能这样,不再闯入她的世界。时间会治愈她,她会慢慢忘记他,只留下回忆。

影片最后,是雪后的汉城,苍茫且素净。一日,德琳重返永元照相馆,她看到了玻璃橱窗里自己的照片,笑了。她依然不知永元去了哪里,依然不知照相馆的门为何一直关着,但她已经释怀了。

有些人出现在你的生命里,不能陪伴你一生,不能给你更多爱,却能给你留下回忆。

德琳的出现是永元生命中最后的美好,他们之间的爱情完全贴合影片的基调。当爱情和死亡意外相遇,没有欢笑没有眼泪,没有拥抱没有亲吻,甚至没有说过一句“我爱你”,有的只是互相陪伴。永元将死亡当成了一次漫长的旅行,微笑着把美好的回忆留给了心爱的姑娘,把她的照片留在了照相馆的橱窗里,把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眷恋留在了八月。

冬日的汉城。天空飘着白的雪。有一个温柔的男声,他说道:爱情也会变成永远的回忆,你让我在美丽的爱情中悄然离去,我要对你说:谢谢,再见!

——这是影片最后的旁白。

篇10:向死而生读后感

前几日阅读了李开复的《向死而生》, “癌症面前,人人平等”才读一半了,不知道用什么形容我的心情,罹病一年多,让李开复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使他发现是苍天对他的警醒,不要被无止境的欲望所压迫,要懂得释放自己,慢节奏享受生活,开始感悟亲情,开始回忆恋爱时光,开始与自己的灵魂对话,不再那么急迫的效率化的工作,在病中的觉悟,让李开复清楚的认识到,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而改变,无尽的对自己的要求,无形中的压力,透支的身体,是他用健康 换来的事业上的成功 ,调整了自我,放慢了心态,对死亡的畏惧,让他开始懂得感恩,懂得享受生活。

可是我真的很想说,这本书说的没错,因为它讲的是李开复,一个已经把自我价值最大化的人,一个不需要因为生计而奔波的人,一个不用天天挤公交车还房贷的人,一个不用考虑他孩子未来上哪个小学,一个不用请假就可以旅行的人,他的自我追求依然那么紧迫,导致毒素的激增,身体给了他警示,聪明的人应该知道什么时候放手。抛开李开复这样的励志偶像尚且这么多烦恼,可见世界是公平的,因为你的眼光只看到了世界的一面,他能拥有羡煞旁人的一切,他同样也能承受旁人不能承受之重。

在那些我们不能操控的未知中,我们唯能做的只有不断的修善自我,平宁心境,把想做的能做的事情记下来,一点点一步步的靠近梦想,不要再狂言世界因你而不同了,归于平淡的心,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放下那些自大,自卑,贪婪,自我。

篇11:生活经典随笔文章:向死而生

我想,最为重要的是自己缺少诗人所应有的那种对诗的忘我投入,要命的执著。

我曾问过一位优秀的诗人朋友说,如果让你成为凡高,成为卡夫卡这样的艺术家、作家,但条件是英才早逝,你会愿意吗?没有想到那位朋友想都没想说,我愿意。我为他的回答感到钦佩,但我大约是不愿、也做不到。

有位奥地利诗人叫里尔克,出生于1875年,给艺术大师罗丹做过秘书。他的一生都在追求诗的艺术,生活困苦,无家可归,最后死于白血病,身边一位亲人也没有。这位不幸的诗人写过一句让我过目难忘的诗: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

里尔克在阐述罗丹的原则精神时说:艺术家的工作才是唯一令人满意的宗教活动形式。他从罗丹那儿获得了宝贵的教益,这不仅帮助他开拓了创作的境界,也使他解决了艺术与生活的对立问题,从此彻底行走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

里尔克对美有着独特的敏锐,这是他在长期对雕塑、绘画、建筑等视觉艺术的凝神中获得的。这种对美的洞悉与生命体验结合,使他写出了许多经典之作,成为了天才式的诗人。

能被称之为经典的作品,必能经得起时间。虽然至今仍然会有人无法理解里尔克的诗好,但也有了越来越多的人读到他的诗作时感到惊喜。能读出他诗作的精妙者有福了,因为他的孤独感会减少了,幸福感则增加了,他的精神层次无形中提高了。

里尔克有一首诗叫《严肃的时刻》:

而今谁在世上什么地方哭泣,

在世上无缘无故地哭泣,

他就是哭我。

而今谁在夜间什么地方发笑,

在夜间无缘无故地发笑,

他就是笑我。

而今谁在世上什么地方走着,

在世上无缘无故地走着,

他就走向我。

而今谁在世上什么地方死去,

在世上无缘无故地死去,

他就看见了我。

一位诗人对自我,对人类世界缺少足够的认识和博大的爱,不大可能写出这样经典的好诗。艺术家不仅探索和发堀人性中的真、善、美、爱,还通过诗歌与自己的艺术生活向世人提供认识真、善、美、爱的方法。如果我们无法像诗人那样思考和生活,至少不必排斥和诋毁他们。

我们思考到人生的有限性这样的问题时不难发现,人都是会死的,有的人向死而生,有的人则由生而死。强调精神的重要性的,有艺术追求的人在我看来都是在向死而生的,他们要比普通人活得更多,更广,更久。当我们想起一些诗人,想起一些艺术大师时,我们清楚,人除了肉体生命,还有精神生命。

“雪花上千次落向一切大街。”里尔克用的这句诗仿佛把我们想说的话都说尽了,如果我们觉得还需要说些什么,那我们的人生和写作才有可能是有前途的。

篇12:《湘江1934向死而生》观后感

《湘江1934·向死而生》是国内首部采用动画形式表现湘江战役重大题材的动画电影,它以小人物反映大主题,是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创作的新探索。影片安排了两条主线,一条以湘江战役中发生的三大阻击战为内容,讲述了数万革命英烈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筑牢了确保党中央和红军主力胜利完成战略转移的“生死防线”。另一条主线讲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通讯员——福建龙岩籍红军小战士黄玉长生临危受命,在执行任务途中受伤,被壮族放牛娃韦二牛掩护搭救,并自告奋勇为其当向导。二人在战斗中成长并结下兄弟般情谊。最后,黄玉长生在酒海井为信仰而英勇牺牲,韦二牛受其感召,完成其革命遗志,最终成长为一名红军战士。两名少年的活动将红军堂、老山界、枫树脚、脚山铺、光华铺等场景串联起来,将桂北的秀美风光、民俗风情融入片中。两条主线既有战争历史的宏大叙事,又有人物细节的生动刻画,二者相辅相成,将革命先烈“向死而生”的精神共同推向高潮。

影片筹拍过程中,项目组自始至终秉持“既要争分夺秒,更要创作精品”的理念,全力打造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项目组邀请党史专家、业界专家多次审片,反复推敲,力求精益求精,影片邀请到国内著名军旅作曲家孟庆云和歌唱家阎维文参与主题曲《湘江记忆》的创作,为影片增色加分。

上一篇:对丰田召回事件分析专题下一篇:困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