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读书的心得感悟

2024-05-01

好读书的心得感悟(精选16篇)

篇1:好读书的心得感悟

科学教子收获多

——读《好父母、好家教》有感

灯塔中学 刘国旺

最近,我认真阅读了魏书生老师的《好父母、好家教》这本书。在敬佩魏书生老师的同时,我也从书中学到了更多的家教和教育学生知识,有了很大的收获,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要用成人的标准要求孩子

一段时间以来,总会发现孩子这样那样的缺点,总免不了训斥几句,有一次竟然生气的骂了孩子,说了句“你咋这样笨”,看着孩子眼中委屈的泪水,我突然意识到难道是我错了?读了这本书,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才意识到:自己一直以成年人的标准要求孩子,违背了孩子心理成长规律。

仔细想想,孩子其实挺好的,帮我做家务,自己按时写作业、看书、练散打等,为什么看到他做错一道数学题、吃饭掉饭粒就忍无可忍呢?我反思了自己的行为,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她的成长需要我们家长正确的引导和宽容、鼓励。以后这方面我要做得更好。

在身为班主任教育工作的我,也从中学到了如何引导和宽容我班的孩子,帮助这些孩子积极健康成长。

二、学习指导要科学

升入九年级的孩子,学习上不比一、二年级,该怎样正确的引导他呢?我感觉孩子做事只有三分热度,很没耐心。我家孩子和我们班的孩子都是九年级的学生,通过读这本书,我的头脑豁然开朗,于是九年级一开始,我就与自家孩子和班级的孩子制定了一个学习活动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执行。但孩子没耐心怎么办?学习时间一长就烦,我试着用各种办法去引导他们,如学三年级上册数学上的分数时,我用苹果等物体和我家孩子一起实验,他很高兴,轻松地学会了基本的分数问题。对于班级孩子,我经常通过在班会中放一些轻松音乐、让孩子们畅谈理想、说说你喜欢哪科老师,喜欢的原因是什么等活动,为孩子们减压,从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使我明白了,把学习当成乐趣,引导孩子享受学习的乐趣,他们会学得轻松、愉快。

魏老师的书,每一章都充满哲理。这本书使我学到了更多的教育孩子的方法。

篇2:好读书的心得感悟

做父母,是我们每个成年人的职责,但我们是否都能扮演好为人父母的角色呢?会生孩子不等于会当父母,年轻的父母更需要虔诚地学习如何做父母。

当我的孩子在生活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时,我也常常会问自己,我的教育在哪里出现了问题?但常常认识到了问题的存在,却没有持之以恒地坚持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在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也常常会因为学生出现的习惯问题而发出感慨:这个孩子到底怎么了?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了吗?

读了这本书,书中作者给出了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教育方法,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我们做父母的会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关键的问题是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下面是我读这本书最深刻的几点体会:

一、做父母的不要太求完美

我们做父母的,尤其是一些事事要强,做事追求完美的父母,特别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时刻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比如孩子放学回来鞋子没有摆放好;吃完饭碗里还有米粒;饭前应付着洗了两下手……这时我们就会唠叨、急躁,想立即帮助孩子改变这些不良习惯,会马上告诉孩子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孩子似乎明白了我们讲的道理,也表示了改正的决心。一旦孩子在后来又犯了同样的错误,我们肯定会拉下脸来,轻者又是喋喋不休,重者则大声地训斥或责骂孩子不长记性,事实上,我们已经变成了苛责的父母,孩子对我们的言行是排斥的、反感的,哪里还会改正这些毛病呢?

如何看待孩子无意中犯的一些小错误,对孩子的这些不良习惯,作为家长应该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这其实是家庭教育的大问题。

凡是孩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评判、去解决,允许孩子犯错误,让孩子在一次次的失败中自己总结经验教训,犯错误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父母切忌不良暗示的语言,应该是聪明的引路者。

二、教育孩子是每个父母自己的义务

如果家长能领悟儿童成长中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种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父母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办法自然就有了(摘自原书)。教育是琐琐碎碎、点点滴滴的小问题,有些父母图省事,把孩子交给老人或保姆带,有些父母一甩手就是几年,又怎么体会孩子成长中的这些琐碎的情感需求呢?

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也发现,凡不是父母自己带的孩子,总比父母自己带的孩子出现的问题多,有些是性格上的问题,有些是习惯问题,有些是跟小朋友相处时出现了问题。只有做父母的亲历了孩子的成长,孩子的喜、怒、哀、乐你才能了熟于心,只有时刻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教育需求,出现问题才能知道怎么去解决。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在孩子小时候多付出一些辛苦,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力求把这张白纸涂画圆满。教育孩子不是在他(她)取得优异成绩时,抱过来亲两下,出现问题时一顿打骂那么简单。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言行举止折射出来的是父母为人处世的态度。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更有责任让他幸福地成长。

三、不要让学习变成孩子的负担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简单的一句话,而实践起来又是多么艰难和不容易的事,我们做父母的要学会把精力放在培养孩子在学习或其他一些事情上的自觉和独立意识。不刻意强调孩子的考试成绩,不让分数成为孩子的负担,允许孩子有暂时学不会的知识,允许孩子在作业中有错误,做父母的要体谅孩子,要有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的心态,遇到孩子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才能心平气和地去对待。

四、让阅读成为家长和孩子生活中的重点

父母必须和孩子一起阅读,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中的必需,不要认为孩子的阅读是看闲书,可看可不看,“凡从小有大量课外阅读的孩子,他的智力状态和学习能力就会更好;凡缺少阅读的孩子,学习能力一般都表现出平淡;哪怕是写作业的速度,一般来说,他们也比那些阅读多的同学要慢得多。”

孩子的童年不会重复,让我们做孩子的好朋友,让孩子们在我们每个家庭里都能快乐地成长!

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

爱读书的妈妈定会培养出爱读书的孩子!爱读书的孩子一定是好孩子!

篇3:好读书的心得感悟

感受什么?感受作者对美好事物或情境倾注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思想观点或内心世界;感受语言文字本身的特色或艺术境界等。领悟什么?领悟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景或表达的事理;领悟语言形式本身的特色与魅力。把这些感受或领悟写下来, 就是读书心得。学生写读书心得, 是一种练笔的过程、思维理顺的过程, 也是学生生活素材积累、词语积累的一个重要手段。

那么, 如何教学生写读书心得呢?首先要让学生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篇课文或一本书, 认真阅读;第二, 在读懂原文的基础上, 确定引发感想的“点”。读书心得的主题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围绕原文的主题与中心多角度、多侧面地谈感想、发议论, 也可以围绕某一角度、某一侧面集中抒写感想;既可以就读物中的某些内容充分发挥, 也可以就书中的内容与其他读物加以比较, 写自己的认识。但无论怎样写, 都要善于捕捉和抒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 注意把笔锋集中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或几点上, 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 泛泛而谈。下面试举几例。

音关注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阅读一篇文章, 最简单的体会就是根据文章的主要意思明白一个道理, 如读《从小立志》, 学生的体会是:

著名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他四年级时就曾经担任过图书管理员, 他总是不遗余力地工作着, 意志非常坚定。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要从小事做起, 持之以恒,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 才能最后成功地实现目标。

读文章《民工》, 同样有这种体会:

《民工》这篇文章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民工形象, 他荡气回肠的歌唱, 活泼开朗、简单快乐的生活态度无不让我们感动。作者用朴实的语言和真切的感情告诉我们:当我们处境卑微、深陷逆境时, 一定不要放弃快乐, 因为它能让我们看到光明, 看到希望, 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音关注文章的重要句子、重要情节

学生读一篇文章, 除了对文章的大概内容有些了解以外, 也会对文章中的某个情节或者是某句话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此会产生一些想法, 如读冰心作品《水中红莲》, 学生的感悟是:

这是一篇赞美母爱的文章, 可她没有正面描写母爱的特征或作用, 而是在结尾处点出了母爱的伟大:“除了你, 谁是我在无遮挡天空下的荫蔽?”是啊, 在这个世界上, 还有什么比母爱更伟大吗?本文的前几小节写了雨中的荷花, 衬托出了母爱的伟大, 这也揭示了一个道理:我们要珍惜母爱。读了这篇文章, 一句话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里:不管孩子怎样独立, 都需要母亲的呵护。

读《安妮日记》, 有这样的体会:

我在“安妮语录”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话:“我希望在我死后, 仍能继续活着, 只要我还活着, 能看到阳光, 这蔚蓝的天空, 只要这一切还在, 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安妮———这个不到16岁就被病魔夺去了生命的犹太女孩儿,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依然那么乐观、勇敢、善良, 渴望自由和公正。

音关注人物

每篇文学作品中都有人物形象的描写, 走近人物, 理解人物, 这也是一项很重要的阅读工作, 学生读《三国演义》, 对人物形象的体会是:

这是选自《三国演义》的《青梅煮酒论英雄》中的一篇文章。《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中平元年到西晋武帝司马炎太康元年, 魏、蜀、吴三国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历史。“青梅煮酒论英雄”是刘备与曹操在酒席前谈论谁才是真正的英雄。袁绍见利而忘义, 不是英雄;刘表空有虚名, 没有真才实学, 不是英雄;刘璋只会守城, 不会创新, 非英雄也……总之, 曹操认为英雄要胸怀大志, 腹有良谋, 有包藏宇宙之机, 吞吐天下之志。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

音关注思考和联系实际

当学生读到某些内容时, 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 进而去思考。需要注意的是:因为是读书心得, 重点应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 或者复述课文, 一定要“感”比读多。如读《把梦想交给自己》, 学生的想法是: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 它的实现不是靠别人给的, 而应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它, 只有这样, 才能在更高的起点上去实现更远大的理想。

读文章《亲情》, 就更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了:

读了课文我十分感动, 因为这篇文章提醒我们过年时要去看看孤独的爷爷和奶奶, 多给他们一点关心, 这样他们就不再孤独了。其实, 不一定要在过年, 平时一有空我们就应该多去关心关心爷爷、奶奶, 哪怕挤时间也要去看看他们。

读《尊严是生命的基石》:

文章告诉我们要获得别人的尊重,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给予别人尊重, 在别人陷入困境的时候, 保全他人的尊严才是最大的帮助。外祖父因为知道小偷生活的艰辛, 所以对来偷东西的人一律敞开大门, 甚至还帮助他们翻墙, 因为他相信不到万不得已, 谁也不愿当小偷, 这不是笨, 而是内心中一种善解人意的善良。

音关注作家的写作手法, 情感,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与结构

写读书心得, 学生不能只停留在对某个内容某个情节的感受上, 还应关注作家的情感和写作方法, 关注作品的语言形式和结构。如读丰子恺作品《忆儿时》, 学生写道:

这是一篇丰子恺回忆童年的文章。丰子恺的散文感情直率自然, 语言朴素洒脱, 形式灵活多样, 信笔所至, 妙趣横生, 于平易琐细中寓深意, 在淡泊飘逸中见真情。我很喜欢这篇文章, 它仿佛是一幅水墨画, 让我都不想再生活在热闹繁华的上海了, 而想在偏僻的乡下过一种宁静的生活, 这篇文章的结尾一面点出了作者儿时和父亲还有其他家人一起在中秋节赏月的欢乐, 一面忏悔儿时杀了螃蟹, 从而表现了他对小动物的怜悯之情。

读冰心作品《山中杂记》:

这是一篇冰心奶奶赞美海的文章, 冰心奶奶那优美的文笔让我陶醉, 她那惊人的说服力让我折服。冰心奶奶的文章结构让我懂得了很多很多, 她用一个娓娓道来的故事开头, 从而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山也是可爱的, 但和海比, 的确比不起, 我有我的理由。

接着, 冰心奶奶从多方面比较了海和山的特点, 衬托出海的妩媚、庄严和璀璨……

篇4:感悟何为好的教育

哥哥家孩子刚刚小学一年级,寒假回到家里不是玩小游戏就是绘画,这让作为教师的我感到十分困惑,时不时地还质问人家为什么不写作业,侄女说这就是老师布置给她们的作业。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这更贴近于孩子的年龄特点。姐姐家孩子在读幼儿园,一次学校组织野外宿营、观光、旅游活动,当时老大5岁,老二只有4岁,出于一种中国母亲特有的“关心”,只允许老大和孩子们一起出去游玩,这非但没有得到学校老师的理解,反倒引来迷惑的目光!回头再看看我们周围,从胎教、幼教到早教,似乎孩子们已经就被有条件或无条件地捆绑在教育的马车上,从此以后孩子们分秒必争的努力学习,从小学升中学,从中考到高考,不仅是孩子,连同大人和教师们一同陷入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努力读书,出人头地,升官发财。而其他的一切都似乎是冠冕堂皇的说辞。难怪美国学者对中国大学生做出如此评价:要论成绩优秀,中国大学生比比皆是;要说创造力,中国大学生也乏善可陈。毫无疑问,这就是传统的教育观念下的严重弊端!

影片《死亡诗社》讲的是:1959年,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它凝重的风格受到了当时人们的尊敬。在那里,教育的模式是固定的,不仅单调而且束缚了思想。然而这一切在一个新教师的手中发生了改变。John keating反对传统的教育方法,给学院带来了一丝生气,在他的课堂里,他鼓励学生站在课堂上,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周围的世界,他向学生介绍了许多有思想的诗歌,他所提倡的自由发散式的思维哲学在学生中引起了巨大的反响。渐渐地,一些人接受了他,开始勇敢地面对每一天,把握他们自己的人生……..

我们当代教师的职责并非仅仅是传递知识,而是要培养一个人的个性并为他进入现实世界开辟道路——回归教育的本真。

什么是教育?广义上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那么什么又是好的教育呢?我认为好的教育应该总是让学生有一种感染,他被你感染,一种力量感染。

(一)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传真正的做人之道,要能解孩子人生的困惑,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教师,本是传道、授业、解惑。但在现实的教育中,多以学科知识传授为主,人文的教育、道德的教育几乎失去了。就传道、解惑而言,如仅仅止于言教,没有深入体悟求证,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也无法进一步落实学习。

(二)让学生获得思想上的自由,学会独立思考比考试成绩更为重要。

举个例子:长久以来,人们争相议论的永远是哪个孩子能够背诵多少首唐诗,而不是哪个孩子多么喜欢唐诗,尽管后者比前者更有意义;人们津津乐道的也总是哪个孩子考上了什么大学,而不是哪个孩子多么独立,多么有勇气,尽管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长此以往,便形成了中国教育的一种严重弊端,一种从小就固定在马车上一种最清楚而又难以逃避的困惑。所以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应该按照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德、智、体全面开发,方式轻松,不拘于成绩,让孩子在玩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为将来步入中学、大学,步入社会,适应新形势下改革浪潮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好读书的心得感悟

好句:1、阿拉布尔太太用奇怪又担心的目光看着女儿,问道。

2、也许我们的耳朵没有费恩的尖,他说。

感想:《家里的谈话》主要讲了星期日早晨,阿拉布尔先生和太太跟费恩在聊威尔伯的一些朋友,费恩把每天看到威尔伯的事都说给爸爸妈妈听。他们有说有笑,很开心。

篇6:安妮日记读书笔记好句摘抄及感悟

01.阳光灿烂,天空蔚蓝,还有美妙的微风,我在渴望,如此渴望,渴望着一切。我想谈话,我渴望自由,渴望朋友,想一个人待着,我真的很想哭!我感觉自己就要爆发了,我知道哭出来会好受一些的;但我不能,我焦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走到另一个房间,透过紧闭的窗户缝呼吸,感受着自己的心跳,它仿佛在说:你为什么就不能满足我的渴望呢?

02.对于那些胆怯、孤独和不幸福的人来说,最好的药方子就是走出去,走到某个他们可以安静地和天空,和大自然,和上帝待在一起的地方。因为只有在那里,在美丽而淳朴的大自然中间,一个人才能领略到一切本来的样子,才能感受到上帝本来是希望看到人们都幸福的。

03.无论身处怎样的环境,每一个悲伤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它的安慰。我坚信大自然会给一切磨难带来慰藉。

04.回顾以前的生活,我明白,我生命中的一个阶段已经永远结束了。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走了,一去不复返。

05.管是谁,只要他幸福,他也能令别人幸福。拥有勇气和真诚的信念的人是永远不会在不幸中消亡的!

06.人们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对自己的看法。

07.这里的孩子只穿着薄薄的褂子和木鞋跑来跑去,没有大衣,没有帽子,没有袜子,也没有人来帮助他们。他们的肚子空空的,只嚼一根陈年的胡萝卜,忍受着剧痛。他们从冷冰冰的家里走进冷冰冰的街道,等到了学校,走进的还是冷冰冰的教室。

08.如果我讲话,他们就都认为我是在炫耀;我沉默他们就认为我可笑;我回答就是粗鲁,聪明的提议就是狡猾;我累了就是偷懒,多吃一小口就是自私、愚蠢、懦弱、奸诈,没完没了。成天我只听到我是一个让人难以忍受的婴儿,尽管我一笑了之,装着不往心里去,可我真的在意。

09.一般的人是根本不懂书籍对我们这些关起来的人的意义的。读书、学习和听广播就是我们的乐趣。

10.一旦他开始读书了就会头也不抬一下,也不会东张西望,只会时不时地傻笑两声,死活要妈妈来分享某个有趣的情节。

11.唯一让人不去想这一切的办法就是学习,而这我可做了不少。

12.外面听不到一声鸟叫,一种死一般的寂静到处弥漫,牢牢地抓住我,好像要把我深深地拖进地底下。

13.我甚至都不敢想像世界对于我们来说还会恢复正常。我确实也说起战争以后,可那不过是空中楼阁,是某种永远也不会出现的东西。

14.每当有人从外面进来的时候,他们的衣服上带进的风,他们脸上沾着的寒气,都会刺激我把头埋在毯子里,好不让自己去想:我们什么时候能得到闻闻新鲜空气的特权啊?

15.再多的道理和感激之情也无法压制你内心的真实感受。骑车,跳舞,吹口哨,望大千世界,感受年轻的魅力,知道自己是自由的——这就是我向往的。

16.一个人即便被许多人爱着也还会孤独的,因为他还不是任何人的唯一。

17.他已经给了我那么多——当然是我受之有愧的——可我每天还要做那么多错事。

18.在我来到这里之后,当我还只有14岁的时候,我开始比大多数女孩子更早地想到自己,更早地晓得我是一个人。

19.随着我一天天长大,更加成熟,我的爱也伴我一起成长。

20..但我现在相信,对于我们生活中的物质匮乏,我们拥有丰富的补偿。

读书感悟:

安妮,作为一名作者,她只有一部作品,但是,这部作品却被翻译成65种语言,在世界各国出版了3000多万册。因为它给人所带来的感动绝不是一星半点,这是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对于生活最为真实的感受,这部日记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延续,它延续了安妮的梦想,安妮的灵魂。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那个狭小空间中唯一可以真正倾诉所有心声的地方。然而,其实刚开始写日记的时候,她又怎么会想到,即将迎接她的是25个月黑暗得不见天日的光阴呢?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日记陪伴着安妮从一个女孩到一位少女的蜕变的全过程,她的思想,她的灵魂都随着这残酷的现实而成长着。作为一名犹太人的她面对死亡的阴影,面对战争,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也许有人会说她的一生充满着悲剧色彩,而我说:她心底所存留的希望,是比一个濒临死亡的人想去求生的愿望更为强烈的。

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躲藏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即使在那样残酷的战争背景之下,我们得到的更多是存在于生活中的美好,而萦绕在每一个角落,随处可见的,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的欢乐和温暖。

安妮的日记是不同于自传抑或是随想录这类的东西,她的日记亦没有华丽的词藻和含蓄的语言,其实,她根本没有将这本日记给那么多人看的准备。她在日记中所记录的是她在这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她的苦闷,她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还有她的梦想,她的希望。她渴望可以自由地看到天空,而不是在深夜里,悄悄拉开窗帘所看到的黑暗的一切。窗帘遮住的不仅仅是天空,还有光明,还有自由,她自从进入密室就无比渴望的自由。她曾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她是战争与迫害的见证者,亦是受害者,她在无穷的恐惧中挣扎着生存,却依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篇7:岛的读书心得感悟

《岛》通过阿里克西斯对母亲索菲亚过往的探究,揭开了一个又一个惊人的往昔。索菲亚一方面认为这些往昔是她不愿追忆的耻辱,另一方面她又对善良美丽的姨妈玛丽娅深表内疚。在阿里克西斯的帮助下,索菲亚不再逃避往昔,而是勇敢的面对,坦然的接受。

读完这本书,我被玛丽娅及其母亲的善良、宽容和理性所折服,我被玛丽娅与克里提斯的爱情所震撼,我对安娜的自私和无情表示愤怒,我对马里诺的懦弱表示不屑。小说中的人物不只是小说中的人物,同时也能折射出残酷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色各样的人物,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有些我们无法改变,就如玛丽娅无法改变母亲和自己都得了麻风病,我们要做的就是用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他们,而不是不停的怨天尤人;此外,要时刻保持理性,保留自己的初心,不让困境随意去践踏和蹂躏。

安娜不幸的婚姻,给我们敲了一声响钟。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明白心中真正所需,而不是将爱情和婚姻完全寄托在丰富的物质和权利之上。作为一名独立的女性,我们更要用自己的双手,自己的勤劳,去创造属于自己想要的生活;读后感·也许,这个过程中有很多无奈和无助,但是我们要像玛丽娅那样不被现实生活所屈服,去做自己需要做的事情,去做自己能力所能达的工作,去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看了很多小说,读了很多人物,越发觉得现实生活中真的有爱情存在吗?人与人之间的婚姻,究竟是为了爱情而结婚,还是为了婚姻而婚姻?

篇8:写好话题作文的点滴感悟

如何根据话题作文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呢?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开阔眼界,磨砺思维。话题作文与过去的材料作文相比,确实降低了审题难度,给考生自由发挥提供了一个比较广阔的空间。但是,降低要求不等于不做要求,中考这样一种选拔性考试根本不可能不做限定,完全由考生自由写作。从2008年开始中考作文在继续保持开放性的同时逐渐加大了限制性,不断凸现思辨色彩。平时要加强思维训练,不断地强化思维的深度、广度、变通性和辩证性。在写作中养成“袖手于前,疾书于后”的审题习惯,以材料与话题作为写作的起点,选择切合话题精髓的立意角度。文章要写的大气离不开立意高远,必须在作文中表现积极的观点、健康的情趣、高尚的追求,不能与主旋律唱反调。要多读书、多看报,关注世界风云,了解民生疾苦,对时事保持较高的“敏感度”。有条件的话,可以看看“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电视栏目。

规体,夯实基础。话题作文一般要求是文体不限,所谓文体不限,并不是文体不分和文体不明。有的考生忽视文体要求,写出一些非驴非马、“四不像”的文章来,结果丢了不少分数。在写作训练中,要坚持认认真真地写几篇比较规范的记叙文、议论文,打牢各种文体的基础,力争做到记叙能畅达曲折,描写能惟妙惟肖,抒情能真挚感人,说理能严谨精辟,说明能条分缕析,在此基础上,再发挥特长、求异创新。写作文要先“入格”再“出格”,先“死”后“活”,“死”去“活”来。

以读促写,强化积累。据阅卷统计分析,高考作文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很多文章材料虚假,抄袭现象严重,选材撞车雷同,“似曾相识”的“拷贝”文、“克隆”文层出不穷,使得2003年命题者不得不提出了有点滑稽的“不得抄袭”的要求来警戒抄袭者以净化写作风气。出现这样的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很多考生材料储备不够丰富,对初三的学生来说,通过大量课外阅读是一个“找米下锅”以增加自己写作内存的好方法,正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当然,初三年级的课外阅读不能和一、二年级相同,一些大部头的小说是不宜再读了,要选择一些短小精悍的时文来阅读,强调以精读为主,要从文章立意、结构、语言等方面全面分析、学习,好的语段可以抄下来,经常诵读。还可以分门别类选择新鲜素材加以积累,如按照内容分为“爱国篇”“理想篇”“立志篇”“诚信篇”“奉献篇”等,以此来弥补自己视野狭窄、材料贫乏的不足,做到“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化整为零,分项训练。进入初三,如果总是写成篇的大作文,往往是疲于应付,难以打起精神,而且写作中的一些问题也很难被发现和纠正,很可能会出现老毛病一犯再犯、新问题层出不穷的现象,为避免被同一块石头绊倒多次,可以进行分解专项训练,把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有机结合起来。首先认真研究考试说明关于作文的要求,对考点要求分项解析,然后按要求,抽出专门的时间进行审题、立意、拟题、开头、结尾、层次安排、语言表达等专项训练。如文章的开头训练,我们都知道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开好头非常重要,如果在开头多动点脑筋“露一手”,有时会收到“四两拨千斤”的奇效,可以先搜罗精彩的话题作文的开头,仔细分析琢磨人家的开头好在哪里,总结出一些规律来,然后找一些题目专练开头。实践证明这种化整为零的方法,可以大大增强训练的力度和实效性。

扬长避短,打造亮点。“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四面出击,不如出奇兵一路”,在初三有限的时间内想全方位地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是不现实的,因此在作文训练中,要先对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特点进行“盘点”,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和优点长处,确定自己的主攻方向,要在经营好“大路货”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尝试多种文体、多种写作方式,从而使自己的“长项”得到充分发展,考场上则要善于“藏拙”和“露美”,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情,要有追求“亮点”的意识,征服人心的好作文一定要有“亮点”,这个亮点,或者是一段条分缕析、无懈可击的论证,或者是一段精彩动人的描绘,或者是令人热血沸腾的激情,或者是令人顿悟的哲思。三两处“闪光点”就有可能把全篇照亮, 以求得在某一个方面跃入发展等级,获得一个较好的分数。

篇9:雷锋的读书心得感悟

雷锋出生在一个湖南贫苦农民家里,不满七岁就成了一个孤儿。吃不饱,穿不暖,在苦难总受尽了折磨。解放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雷锋背上了崭新的书包。每天早晨,雷锋总是第一个进教室,擦黑板啦,擦窗户啦,拍桌子凳子啦......他一刻都不肯闲着。在学习上,雷锋的头脑非常聪明,同学们都很羡慕他,他总是说:"我的头脑不聪明,我是笨鸟先飞,多认一个字就多一个积累”......

雷锋的事不计其数 最令我敬佩的是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令我感动不已。发大水时,雷锋第一个冲入水中救人,给灾区捐款;在下雨时,把雨衣披在老奶奶身上,自己却淋的像个落汤鸡似的:在火车上,主动帮列车员打扫卫生......

和雷锋叔叔比,我可不是很乐于助人的,有一次,玲玲问了我一道题,我想我这道题已经做好了,就骗她:“玲玲,我这道题也不会做,你去问问别人吧!”“不行,我求求你了。”“不高兴,我才懒得教你,你走吧!”从此以后,我们俩就断离了朋友之间的关系,就因为骄傲失去了对我最好的朋友。

篇10:彼得・潘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及感悟

全力以赴 理所应当 忠实贤惠 狼吞虎咽 鞠躬致敬 人老珠黄 沉闷乏味 恍然大悟 忠实无比 兴致勃勃 仪表堂堂 毫无顾忌 毫不相干 无动于衷 义无反顾

好句:

这顿饭是假设的。他们围坐在桌边,狼吞虎咽地大嚼大咽,假装在吃甜点。

温迪想到他们有那么一种高尚的感情,心不由得软了。

这些情况,胡克原本是非常清楚的,如果连这一点他都忽略了,就不能原谅他的无知了。

读后感:

彼得给温迪.约翰和迈克尔量身定做最合适的空心树,做好之后他们开始练习出入树洞,没过几天,他们就可以上下了,而且他们对这个地下家热爱有加。这个家拥有宽敞的大厅,房中央有一棵死起白赖的树,石永无树,房间里有一个很大的壁炉,几乎占据了整个房间,壁炉前有一根用植物纤维搓成的绳子,用来晾衣服,这是温迪的杰作,五颜六色的蘑菇当成小凳子。

美丽的礁湖是孩子们消夏的乐园,他们在水中嬉戏,时而游泳,时而漂浮,跟人鱼玩得不亦乐乎。

篇11:读书心得与感悟的文章

尽管一生短暂,尽管老早就失去爱人,但她的一生却是无与伦比的精彩。

这个女子在她两三岁的时候就为自己改名,初中便是一个逃学的老手,更甚再后来便早早辍学待在家里。

她说自己干什么是没有目的的,她是一个随性所至之人。

但她一直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自己要得到什么,并一直为之而努力着。

少时的她有些叛逆,她会在作文中写出自己的梦想是成为一个拾荒者;会在上学期间独自一人跑到坟地里啃书,只为获取片刻安宁;会看着活狗被杀死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笑。

这些是如此的离经叛道,如此的不为世事所容。

于是,她逃了。

她照着自己的愿望一直成长着,后来她真成了一名拾荒者,她用捡来的“垃圾”装扮她与爱人的窝;用棺材板做柜子;会要来无名人刻画的石头当做艺术瑰宝,直到她与爱人的家成了西属撒哈拉沙漠上最为引人入胜的艺术殿堂。

她还是个旅行家,是个作者,是个诗人,但不管怎样,她都是自由的,是快乐的。

我想她的一生都是忙碌的,忙碌着读书,旅行,写作。

回到台湾后,她一夜一夜的写作,休息的时间似乎只有下午六七点时与家人共享晚饭那短暂的几刻钟。

没有人会再说她是个不求上进的孩子了。

篇12:写好作文的两件法宝体验与感悟

关键词:写作;体验;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177-01

作文教学要把学生引向生活,引向自然,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捕捉写作材料,有话要说要写。笔者经过教学实践与反思,认为作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体验、感悟生活中从内心迸发出想说的欲望,才能把作文写得好。

一、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感受生活,认识事物

如果能让学生从厌恶作文到喜欢作文,我们的作文教学,可以说完成一大半了,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 兴趣是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从内心产生一种自我追求,向着认定的目标前进。就作文教学而言,教师一旦激发各培养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自觉地写, 刻苦地练,写作能力就能主动得到发展。 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小学生作文教学就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让孩子一边无拘无束地进行情境体验,一边发展其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让他们放下课本走出课堂融入生活环境尽情欢乐,尽情观察,尽情交流,如:一阵西风刮过,操场上落叶飞扬,课堂上的孩子们,心忽地飞到了那里,老师就要及时引导说: 到操场上去,让我们尽兴地沐浴在落叶中尽情地感受秋之美吧。 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像鸟儿们一样飞向操场各个角落,有的欢笑着,在操场上飞奔,像在追逐飞扬的彩蝶;有的蹲在地上,一边观察一片片形状各异的落叶,一边交谈;有的抬起头思索着,像在欣赏天空中每片落叶的舞姿;有的拿着几片树叶,寻找着,也许要为落叶对号入座……孩子们沉浸在秋色里已经渐渐进入表达层次,教师就及时叫孩子用自已的语言表达所见所想, 这一下子连平时不爱作文的孩子也表达的言之有物,方之有序,言之有情,言之有趣,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二、让孩子以其独特的语言主动描述剖析生活与世界

孩子发挥不够,老师指导过度, 引导过头, 要求太多,面面俱到,孩子无所适从,无法有自己的独特思维,不能产生个性化的语言,而总想怎么去完成教师的任务。体验与感悟式作文以创新的形式,适合了孩子的好奇、求异心理,又善于变换角度,开拓思想,让孩子兴趣盎然,乐于接受,真正投入生活体验情境,自主又自由地从观察到表达。如:在指导周记,没有指定观察目标,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观察重点,仅仅告诉孩子们,你自己想写哪里就写哪里。怎么说怎么写,用自己的语言,具体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在这样完成周记的过程中,孩子尽情的去玩,尽兴去找。有的悄悄一个人,来到小河边,感受小河的迷人,想象河水夏之清凉与秋之晶亮;有的三五成群爬上山顶,观察远山的形状,天边缓缓的流云;有的邀请父母,一切上街、逛公园……由此可见,外界环境的体验撞击了孩子的创作涌动的心灵,产生了表达需要,就用自己的独特的观察视角和极具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也就达到了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

三、让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张扬个性,发展个性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作文教学,应把思想教育渗透到作文训练的全过程,实现作文与做人的和谐统一。作文教学不仅要教学生怎么写,还要教学生为谁写,为什么写,写什么内容以及用什么思想观写,如果我们脱离思想教育和儿童个性品质的培养,而只教写作方法和技巧是不会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的,这要求作文教学时,把握呈现方法,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明确为谁写,为什么写的过程中,端出写作动机,另一方面在帮助学生确定“写什么” 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点,同时在指导学生“怎么写”的过程中促进思想交流。俗语说“文如其人”,孩子是最富有个性的,他们的精神世界千差万别,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也就不同,教师要以时代要求和创新观念,做到张扬个性,发展个性,同时提高孩子的思想觉悟,激发孩子积极向上的情感,把育人作为重要任务。

篇13:神奇的校车读书心得感悟

这套书是学校推荐我们看的,看着题目就给我了无限遐想。我看了其中一本,别看它薄,别看它像幼儿园的小朋友看似的图画书,看完我真的觉得它确实非常好看,而且非常的吸引我。不过书里的有些内容还是让我有些不解:校车怎么会缩小、拉长,变成船、滑板、翻斗机呢?它又怎么会钻得进人体呢?它靠近太阳怎么又不会燃烧呢?世界上以会有像卷毛老师那样疯狂的老师呢?

这些问题一直在我的大脑里缭绕。想想,这好离奇啊!世界上怎么会发生这样事情呢?

篇14:《亲密关系》的读书心得感悟

我们当然可以把在“亲密关系”中遇到的挫折、苦难、伤痛归结于外因或他人,可是这样往往是于事无补的,我们还是得不到我们向往的幸福,伤痛依旧无法痊愈。

就让这本书带我们一起来了解“亲密关系”的本质。

根据动机理论,人们的行为都是在其动机支配之下而做出的,换句话说,我们的行为都是为了满足我们的某种需求。我们追求或吸引别人来做我们的伴侣,是因为我们需要他人的陪伴、照顾、了解、支持或其他。

所以在亲密关系中,一切的行为都是有动机的,了解这些行为的动机能够更好的看清我们自己的“需求”,看清自己。(批判性思维)

当我们遇到这样一个人,仿佛找到了那根丢失的肋骨,瞬间圆满了。为了吸引这样的人,我们必须假装自己有那些需要那个人来弥补的特质。比如说你想找一个自信的人作为伴侣,那么你就会认为一个自信的人是不会喜欢一个特别自卑的人,所以你在这个自信的人面前,就会尽量地去表现出自己自信的一面。

我们需求别人来爱我们,那就是否认我们自己心中有足够的爱。有需求就会提出要求,想把他们变成我们喜欢的样子。然而不管我们多努力地运用暗示或明说的道理,试着让伴侣“变得更好”,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我们行为背后的需求,并不会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内心的爱。

如果你能不把自己的需求强加在伴侣身上,你就能在自己内心深处找到你真正需要的事物。摆脱了需求的束缚,你就能感受到纯粹的爱。另外,学着接纳你的伴侣,也能让你学习到接纳本来的自我,而不再认为你需要什么来让自己变得完整。

如果我们执着于期望和要求,那么,我们寻觅真爱的任务注定会失败。你终究会发现,你的需求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因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恨。

我们都应该思考,为什么会感到失望和愤恨,是什么没有被满足,而这些都是一定要被满足的吗?有没有别的办法。

每段亲密关系都会遇到困难,而每个问题的背后,都伴随着某种情绪的伤痛。就是这种伤痛,导致争吵、批评或相互指责。

如果我们遇到困难却纵容自己任意发怒,这将会导致两人的感情渐行渐远。

从表面上看,争执的双方似乎往往站在相对的立场,但事实上,所有的争执都起源双方共同的痛。只要能察觉彼此的问题,他们就能化争吵为理解。(觉察他人)

绝大多数的亲密关系都会让人有些失败的感觉。如果你把伴侣当作满足你个人需求的工具,那你很快就会觉得要不是自己选错了人,要不就是爱的火花已经熄灭。

但如果你把亲密关系当作学习无条件的爱的途径,那么你的决心能让你渡过难关,体验更美好的快乐和亲密。而这个阶段中,潜意识中的陷阱无数,而你的努力好像都是白费。而要突破这些看似固若金汤的障碍,我们必须学会“穿墙而过”的艺术。(内醒,觉察自己)

内省通常被看作亲密关系中最丑陋的阶段,因为你觉得伴侣不再像从前那么迷人了。你已经习惯了用一套固定的方法来对待彼此及处理不断浮现的老问题。

篇15:谈读书好处的心得感悟

书,是了望世界的窗口。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要获得知识,就必须多读书。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必须不断读书,不断充实自己。书的内容可以五花八门,不拘一格。因为我始终相信,不管看什么书,只要开卷就有益。我床边的书常常有几摞,随手可取,内容五花八门。有适合工作需要的书,比如《新华文摘》、《我是职业秘书》、《社会工作概论》等;有文学书籍,这几年

篇16:教学活动中感悟读书的妙处

教学活动感悟读书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畅谈书的重要,书的美妙和伟大,把书看作“青春的恋人,中年的知己,暮年的伴侣……有了它,就不再愁寂寞,不再怕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书能使人成为精神世界的富翁”,看了这样的文字,让我汗颜。因为我一直不怎么爱读书,现在想来,不是我不喜欢读书,而是我不会读书,没有用心读书、没有深入品味文字所表示的内涵、没有“要用自己的生命去阅读”的高度认识,只是停留在文字的表面,使得读书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一种享受。作为教师的我,在平常的教学中,总感到词汇的缺乏,不能流畅表达自己的想法,可是又想,我是个数学老师,不需要华丽的词语,说清楚即可,于是,还是不能去很好地读书。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班级的书柜里,发现几本让我不禁想看的书,有海伦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哈佛女孩刘亦婷》《成功全书》《青年文摘》合订本等。我无法抗拒这些文字的诱惑,因为我想知道三天的光明到底能做什么?做多少?我还想知道哈佛女孩是不是天生的神童?我更想知道在19世纪轰动全球的拿破仑希爾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带着这些好奇心,我在空闲的时候翻阅了每本书的一部分,我深深的被书中的人物震撼了。对于一个只有19个月光明的女孩,确能感悟人世间中那么多的美好,她“看”到的比一些正常人还多,她其中的一天光明就要去图书馆,饱览群书。这是一个怎样的人,一个生活在黑暗中却又给人类带来光明的女性,一个度过了生命的88个春秋,却熬过了87年无光、无声、无语的孤绝岁月的弱女子,尽能在一生中写出14部作品,能在19世纪与拿破仑一样被誉为美国最伟大的人物。在阅读海伦的书时,我感到无比的愧疚,和她相比我是如此的幸运和幸福,我还有什么理由抱怨生活中的些许不如意。那段日子我感到天空是那样的美丽、深远,所看到的各种颜色是那样的绚烂迷人,听到的声音都是那样的悦耳!我感谢海伦让我一时间变得那样的豁达开朗,感到生活是那样的和谐美好。读《哈佛女孩刘亦婷》让我知道,早期教育是多么的重要,一个人的后天培养对人的成长起决定性作用,我佩服她的家长的始终如一的坚持,所以我心中暗自决定,我要读这本书,并来帮助我教育自己的孩子和学生。拿破仑希尔的成功经验,也许是来自于他那本特殊的没有“不”字的字典,他的成功定律为千百万寻求成功之路的人建了实现梦想的17个坚实的阶梯。他当时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对当代人也是那么的适用,不论说到心态还是兴趣,都是我们现在人常挂在嘴边的词语。这些令我们尊重、佩服的人物,都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读了很多的书,书让他们各得其所,让他们在人们的眼中变得伟大!其实他们也是平凡人,而做为平凡的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去读书,还等到什么时候才去读书。

让我触动更大的是,当我在上课的时候,一个偶然的机会(有学生犯错误了),我用上了我看的这一点点内容,来教育我的学生。我发现一席话之后,所有学生的眼睛亮了起来,也许他们是惊讶这些话出于一个数学老师,也许是他们期待我再多说点他们的故事,也许是相信他们自己努力也会成功……那一刻的我,突然觉得自己高大起来,心情是那样的舒畅,甚至有点激动,继续讲课也觉得是那样的备受关注。事后我感叹,就这么一点点的内容就让我有如此的收获,如果我能读更多的好书,我就能在课堂上做到游刃有余,引领学生与我形成合力,达到合作双赢,实现彼此的价值。我还有什么理由不赶快去读书呢!

畅游书海,我们可以与自然对话,与社会对话,与大师对话;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们无所不去。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

读书能够荡涤浮躁的尘埃污秽,过滤出一股沁人心脾的灵新之气,甚至还可以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娴静氛围。读陶渊明的《饮酒》诗,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那种置身闹市却人静如深潭的境界,感悟作者高深、清高背后所具有的定力和毅力;读世界经典名著《巴黎圣母院》,让我们看到如此丑陋的卡西莫多却能够拥有善良美丽的心灵、淳朴真诚的品质、平静从容的气质和不卑不亢的风度,他的内心在时间的见证下折射出耀人的光彩,使我们在寻觅美的真谛的同时去追求心灵的高尚与纯洁。读王蒙的《宽容的哲学》、林语堂的《苏东坡传》以及古人流传于世的名言警句,这些都能使我们拥有诚实舍弃虚伪,拥有充实舍弃空虚,拥有踏实舍弃浮躁,平静而坦然地度过每一个晨曦每一个黄昏。

我真的要读书!

上一篇:亲子共读阅读心得下一篇:档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