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在独处中成长

2024-04-13

学会在独处中成长(精选12篇)

篇1:学会在独处中成长

学会在独处中成长

一、独处时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是一个人道德水准的最真实体现。我们的周围常常会有这样的人: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青春期的我们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意别人的眼中我们是什么样子,很多同学常常走到落地窗前都会理理头发整整衣服,但是却对自己的内心、行为和言语缺少关照。论语中注重自省,提倡不去更多地苛责外在世界,而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面对内心。而一个人独处时刻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才是他道德水准的最真实体现

《论语》中的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慎其独也。”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也会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更加警惕注意。因为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显露出来的。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反道德、违背常理的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达到高尚。

独处的时候,每个人面对的是自己,无人监督,思想和行为的自由度高了,此时人们只有把道德变成自己内心的一种要求,才能做到人前和人后一样,有监督和没有监督一样。孔子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最注重的是内心的道德修缮,这里的刑是刑法,也就是一个国家的规矩、尺度,君子从来是尊重法制的,君子心中始终有一份规矩、法度不得超越,他从内心里尊重这个社会的制度,而不管有没有人监督,有没有人看到。就像我们每天上下楼要靠右行、过马路要等待红灯,看起来会给我们生活带来一点限制,但是这点限制让我们可以在一种尊重制约的前提下,形成一种社会默契,尊重他人、保障自己的安全,这就是君子怀刑。

小人怀土,是说小人心里惦记的是自己的利益;小人怀惠,这里的惠是小恩小惠,小便宜的意思,就是说钻小空子、占小便宜,特别是在独处没有人发现的时候。我们知道“小时偷针,长大偷金”的道理,太多的犯罪分子正是因为心中没有约束,钻法律的空子,当没有被发现的时候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实际上损失最大的还是自己。在道德、在人格修养上,也把自己自降一格,在孔子的眼里,这种人没有大眼界,是小人。他说:“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是说小人独处的时候,没有什么做不出来的;看见了别人,躲躲藏藏地把不好的遮盖起来,把好的显示出来。其实人们看他,正像看透他的五脏六腑一样,躲藏遮盖又有什么益处呢?所以“诚于中形于外”就是里面有什么样的东西,外面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在独处中反省自己,修缮内心。

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人应该经常检查自己,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认识错误,改正缺点,这样,才能不断取得进步。而对自我的反省,同样也是在独处的时刻中完成的。

东汉的著名学者蔡邕曾作《女训》来教育女儿蔡文姬:“心犹首面也,是以甚致饰焉。面一旦不思善,则尘垢秽之;心一朝不思善,则邪恶入之。人咸知饰其面而不修其心,惑矣。夫面之不饰,愚者谓之丑;心之不修,贤者谓之恶。故览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脂,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即是说:人的心就像人的脸,需要注意修饰。脸一旦不洗就会沾满灰土;同样,心如果不注重反省,就会受到邪恶想法的侵蚀。人们都知道每天修饰自己的脸,却不懂得修正自己的心,这实在令人疑惑啊!脸不加修饰,傻子也会认为丑陋难看;而心灵如果不加修炼的话,贤者会认为是邪恶,这就更加令人难以自容了。所以每天照镜子和洗脸时,要想到让自己的内心也保持洁净;擦抹脂粉时,要思考自己的心境是不是也平和向上;洗头梳发时,要想到使内心条理清晰,正直无私。蔡老先生不愧为贤者,通过女儿的梳理化妆、修饰外在的美而引申到对内心的修养,把对自身的反省当作每天的功课。

论语中的曾子也有所谓日勤三省之说,每天反省自己好多遍,他都反省些什么呢:第一,为人谋而不忠乎。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社会的角色,他是不是尽忠职守真正尽到他的本分了;第二,与朋友交不信乎。作为一个社交角色跟朋友之间的相处,是不是真正做到是忠诚了;曾子的第三个标准叫做传不习乎。今天你所学的这些知识又温习了吗。这是一个学习的标准,就是每个人在今天是不是又进步了一层,自己的内心是不是又拓展了一个新的境界,有所提升了。

三、享受独处的时刻,不断提升自己

我国古代的圣贤大儒们都喜欢独处,以完善其身达圣贤之道,在现今社会,成功者大都喜欢独处,以提高自我面对新的挑战,企业家在独处中审时度势,把握机遇;科学家在独处中沉思默想,确定研究课题;作家在独处中神游时间和空间的隧道,给人们真善美的享受。

而我们在独处中学习、思考,不仅是学文化,学知识,更是学会一种把握幸福的能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而且有内心忠诚的公民。

善恶的交战每个人每一天都会有,特别是在独处的时候。大休在家里,拿出作业的时候你可能又想可以先去玩会儿游戏,一个人走在校园的小路上,你可能会为要不要丢掉手里的废纸而有所挣扎。正像一个切罗基族老人告诉他孙子的,他心里有两只狼在搏斗:一只是邪恶的狼,充满愤怒、嫉妒、悲伤、贪婪、自卑、傲慢。另一只狼是善良的狼,充满希望、宁静、谦卑、仁慈、真诚和信念。孙子

他爷爷:“哪一只狼赢了呢?”这位老人淡淡地回答道:我喂养的那一只。

要想除掉旷野里的杂草,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在上面种上庄稼。同样,要想让灵魂纯洁,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去占据它。千百年来“种瓜得瓜”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已为无数圣贤和先知所领会。无论我们在自己的心灵花园中种下什么样的思想之种,随后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体验到它给我们带来的一切。我们要有意识地去选择种一些更好的东西种在我们的生命里,在独处中读书,思考,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当我们种下更多正面美好的种子在我们思想的花园里,我们就会变得更向上,更从容,也更幸福。争战起来的时候,那只善良的狼也更容易就得胜了。

篇2:学会在独处中成长

“那肯定啊,最好的朋友结婚,我怎么可能不到。”

时间可真快,仿佛昨天我和她还在校园看着男神打篮球,今天她却要牵起别人的手。她不会再和我一起回味校园时光,各自的生活轨迹会变得不同,慢慢地不再联系,然后陌生。

成长这趟列车上,有人不断上车,也有人下车。一些人只是一面之缘,有的人却是亲密至交。

大冰常说一句话,“缘深缘浅,缘聚缘散,惜缘随缘莫攀缘。”

篇3:学会在独处中成长

1.观察细。细致地观察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基础。张老师以其细腻地观察, 从“家常课”前师生没有任何交流到课上基本部分的引导, 以及在观课中观察到“左右转体胯下运球、快速左右转体运球、看手势加快速度左右转体运球”等丰富的练习手段, “教师自始至终不忘提醒和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练习的内容”等, 再现了课堂上真实的教学场景, 课堂内容的“真面目”是理解观课者撰写教学案例的基本意图。

2.视角准。准确的视角定位是写好教学案例的关键。张老师在观课时, 选取了“学生个体差异”视角, 瞄准“个别学生在胯下无法做到变向运球, 教师积极地鼓励球性较差的学生继续练习上一个练习内容”等不同学生客观存在的表现, 凸显出现象背后的“文章”——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 感悟出执教者指导学生练习时的表现, 分层指导、循序渐进、稳步提高技能等闪光点, 让每名学生都能感受到练习的乐趣, 达到学有所得, 练有所获的目的。

3.思路清。思路清晰是写好教学案例的保障。张老师对“胯下运球”教材分析到位, 宏观上从《课标》的要求进行阐述, 微观上从教材本身的特点, 从动作技术的前后联系、学生知识能力差异、教学方法的选择等深入分析, 重点明确。再者, 能够联系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技能基础进行客观剖析, 厘清了教学中一系列的关系后, 张老师在教学案例描述上做到了让读者对案例背后的教育价值、教育策略有更加清晰的感知和领会。

4.描述实。实实在在是写好教学案例的“法宝”。真实的才是最美的, 教学案例也是如此。“家常课”一词折射出张老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如果平时不去认真研究, 很多人可能分不清楚什么是“家常课”, 什么是“公开课”。“能否做得更好”、“加油哦”等激励性的语言真实感人, 我们在张老师真实描述的“家常课”中, 品尝到丰盛的“精神大餐”。

5.感悟真。真情实感是优秀教学案例的魅力所在。该案例“虽然语言简单, 但从未忽视”、“虽然教学的手段没有新颖性可言, 教学的内容没有特别之处, 但教师将本节课上得实实在在”, 朴实的话语, 真实的感受, 发自内心真实的感悟和觉醒。

篇4:在学会反思中成长

人们常说,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的,我们总在努力追求课堂教学的完美,而实际上课堂有“遗憾”很正常。课堂出现失误并不可怕,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忽视问题,漠视失误,只会产生永久的遗憾;发现问题,反思失误,才能消除遗憾。

去年我有幸到凯里参加了一次同课异构观摩课的交流,受益的同时产生了一个疑惑,课堂教学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教学就行了吗?

这次“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引发了参与者智慧的碰撞,长善救失,取长补短,能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发展。看着台上的老师尽情的演绎自己的教学,我以为自己亦能如期冀般完成,谁知却未能如愿。导入新课后,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大部分学生未按照导学案展开预习,是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完成教学,还是顾虑学生实际展开教学?按照教学设计走就有一个完整流畅的教学过程,顾虑学生实际就会就有可能无法完成预设,无法凸显设计的闪光点。最终我选择顾及学生,这节课寂寞落幕。

观摩课,一定要套路完整、环节齐全、流程连贯、起伏跌宕、高潮突出、精彩纷呈吗?过分追求完整、完美、精制、华丽、辉煌,符合教学实践中的教学常态吗?同课异构的平台搭建还有意义吗?我个人认为,观摩课也罢,优质课也罢,应该尽量贴近教学常态,尤其要关注学情。我们的教学最终是为学生服务的,如果演变成仅仅是在较短的时间内相对完整地展示教学思路和过程,过分追求形式热闹,会直接误导教学。我认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建立在学情基础上对教学设计有机的展开,“学情”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差异和特点的具体情况。要关注两个环节:其一,备课;其二,授课。

备课环节需要做到:一、教学目标的设计符合学情——关注学习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固然要根据教学任务而定,但作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标准,却不能忽视学生之间客观存在的能力差异和兴趣的多样。因此,同一篇课文,同一所学校的不同班级,同一班的不同个体,教学目标都应有些差异体现。相同的是语文考察中针对所有学生应具有的共同能力,不同的是可按语文能力层级的不同发展等级呈现梯度,让语文能力不同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二、教学问题的设计符合学情——关注逻辑思维层次。课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在分析课程、分析教材的基础上,策划有利于激发、启迪学生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境或状态,并由此产生的学习方案。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智慧特征将知识点转化为探究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备课时设计的问题应贴近学生的思维生成和发展,问题应该是能引起大家共同兴趣、共同思考、共同探究、共同解决的问题,应该是能引起学生自由思考、自由阐述的问题。问题的设计应直接体现课文中心,从解读文章重难点的角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有一定难度,而不是能轻易解决的;有一点灵活,富有情感性和趣味性,解决的过程能带给学生某种启示。

授课环节应该做到:一、教学情境的设置符合学情——关注情感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或者通过创设质疑释疑的情景,加以适当的点拨、诱导,引导学生去体会、去感悟,从而唤醒学生的思维,激发其思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困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作进一步的探究以解决问题。语文课堂特别需要创造氛围,调动兴趣,激发潜能,把学生的全部注意力引入文本,融入文本,使学生的生命意识得到体验,所以在创设情境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贴近学生生活。过远,学生无法体验;过近,学生不感兴趣。教师要拿捏好尺度,明确创设情境的根本目的在于启发引导学生缘理明情。二教学环节的展开符合学情——关注学习探究能力。不同学段的学生都有特定的年龄特征和身心特点,需要教师真正做到设身处地,站在不同学段学生的角度缜密的构思每一个教学环节,这样才能更好地交流互动,完成教学任务。每一堂课不能只有一种模式,应根据课文的体裁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有机的调整课程实施步骤。例如诗歌教学,通俗易懂的我让学生先朗读,再背诵,最后鉴赏。有难度的就按一般授课模式展开,讲作者,讲背景,析内容,理情感,赏手法。对于领悟能力较好的文科班,我放手让他们自由赏读,互相交流,然后给与评价与指导;对于分析能力较强的理科班,我则注重问题的设置,突出问题的方向性和覆盖面,引发学生讨论质疑。不同的学习内容、不同的教学资源、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都可以有不同的形式和做法,不应该把这些开放性的学习方式变成僵化的教条。

只有全面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真切地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及其发展变化,灵活地选用教学方法,进而调整教学的宏观思路和具体策略,教学活动才会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目标才有可能得到落实。我们关注学情就是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教学的实效,才能创建有效的课堂,才能开展有效教学。只有教师用心的、精心的为学生服务,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质疑,强化问题意识,不断提高思维品质,课堂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篇5: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在暑假期间,在同学的引介下,我与它第一次邂逅,虽然只见一面,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让我懂得了遇到困难时要用将强的毅力去面对,在逆境中茁壮的成长。它就是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著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书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那钢铁般的毅力深深触动了我。

面对战争,有的人选择逃避,而他选择了勇往直前,为革命作斗争。在战场上,他浴血奋战,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在受重伤的情况下,他仍坚持为党为革命工作,他曾说过:“只要心脏还在跳动,那就什么也不能使我离开党。能够使我离开战斗队伍的,只有死。”这重伤战士的呼号,让我震撼。他把短短的生命献给了党,献给了集体,强烈的集体责任感让我为之钦佩,也深深地吸引了我。

面对生活,有的人浑浑噩噩,虚度光阴,遇事退缩,而他总是愈挫愈勇。在战斗中,他多次受伤,但总是强忍病痛,用他那钢铁般的毅力多次从死神手中挣脱了出来。当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无法为国家人民效力时,他仍毫不退缩,毅然举起了新的武器——笔,通过文学重新回到了自己的队伍。多么伟大,多么坚强的意志力,在自己走投无路的时候,往往会有一道隐形的门通向成功,而拥有坚强毅力不怕挫折的人往往会找到,而保尔就做到了,他的再一次复燃让我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也给了我面对困难的毅力。

然而,谁也想不到,像这样一位如钢铁般的人物,在小时候,不认真学习功课,倔强好斗,是公认的小痞子,因为他调皮捣蛋,憎恨捉弄老师,被学校开除,这就是保尔·柯察金。但是,他之所以憎恨老师和学校,是因为他意识到学校及老师的封建迷信,而当时没有人认同他......于是,保尔开始了打工生活,他尝尽了无数的折磨,被所谓的社会革命党、社会民主党的人们摧残。但他那倔强好斗的性格使他在这摧残中磨练除了钢铁般的意志,成长为一个坚强的共产主义战士。

读完这本书,保尔的成长历程深深感动了我,让我从中学会了如何面对逆境,如何战胜困难。

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钢是在烈火和急剧冷却里锻炼出来的,所以才能坚硬和什么也不怕。我们一代也是这样在斗争中和可怕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学习了不在生活面前屈服。”我们现在的生活虽然衣食无忧,但在人生的路上依然会遇到挫折和逆境。在这时我们应该学会坚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

篇6:学会在挫折中成长

这本书是英国著名小说家笛福的作品。小说主要写了一个叫鲁滨逊的青年人想环游世界,就到大洋里去旅行,却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荒岛上。他花了三十天的时间,把船上所有东西都搬到了岸上。从此,他靠着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造房子、种粮食、养牲畜,还救了一个野人,给他取名“星期五”。第二十八年时,一艘英国船来到海岛,他帮助船长打败了叛乱的水手,并乘船回到了家乡。

鲁滨逊有如此丰富多彩的经历,与他的实干精神和坚强性格是分不开的。而我正是缺乏这种精神和品格。我早已习惯了父母为我创造的优越条件,像温室里的花朵,不经历风雨,没受过生活的磨砺,根本无法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人的一生或许要经历许多磨难,但是,我们面对这些困难又该怎样解决?也许,你的爸爸妈妈会替你承担。可假如你是一位贫困山区的孩子,假如你是一个背井离乡的人,没有钱交学费,吃不饱、穿不暖,甚至在没有父母、亲人、朋友的情况下,该怎样面对?一切的一切,有使你措手不及的,有使你悲痛欲绝的,有令你兴奋的,有令你失望的,无所不有。或许你会痛苦、烦恼,但我们不能绝望,要学会自力更生,从失望中燃起新的火苗,只要坚强、努力,一定能战胜困难。就好比鲁滨逊在荒岛上,他一个人凭着坚强的毅力顽强地生活着,与恶劣的环境、凶猛的野兽作斗争,并通过辛勤的劳动开辟新的生活。当然,假如碰到和你一样遭遇的人,我们也要帮助他。人不是一生都幸运的,不是一生都完美的,不是不会犯错误的,但上天对我们是一样公平的,只是我们要去发现、去拼搏、去创造。

生活中,挫折无处不有。有位伟人说过:“挫折对常人是一种考验;对聪明人是一块成功的垫脚石;而对软弱的人是无底深渊。”面对挫折我们需要的是勇气,是站起来的胆量,是一颗博大的心,去包容挫折。

篇7:学会在担当中成长

宋春玉

作为一名多年的毕业班教师,每年的九月是我最劳碌,最费神的日子,因为一切重新开始,我又要接手新一届学生,又要开始一年的艰辛的征程。而每年的六月,却是我最幸福,最快乐的日子,因为我的学生们开始懂事,渐渐成熟,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一年的拼搏努力,他们将圆满的走过初中时代,继续自信的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

课下,和学生聊天中,他们经常说:“老师,我哪科都不会,其实我早就不想念了,反正我也考不上,我根本不想学,可我爸总让我上,有时看着别人上、下课努力地学习,我无所事事,真有一种负罪感,偶尔的一两节课,我也会有突然想学的念头,可我的基础太差,老师讲的我也跟不上,应该怎么办呀”。听了他们这番话,我常常陷入深深地思考中,这至少是30%的学生的想法。他们很无助。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道难题。但我很欣慰,因为,至少他们还知道自责,同时还有自尊。

是啊!同学们,对于此时的你们来说,无价的自尊和正确的荣辱观才是最重要的。惟有知耻才有自尊,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要知道惭愧,要感到难为情,要努力去改正才会有进步。有这样一个例子:化学史上有名的“格式试剂”的发明者格林尼亚年轻时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荒废了许多大好时光。在一次宴会上,一位女伯爵毫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点,我最讨厌你这样的花花公子。”这句话像针一样刺痛了他的心,也唤醒了他的自尊心。他挥泪辞别双亲,来到里昂,拜师苦读,补上了荒废的学业。后来,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无数次的探索和实验研制出一种重要的试剂,填补了化学史上的空白。1912年,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诺贝尔化学奖。

同学们,请想一想:我们花着父母辛辛苦苦挣来的血汗钱,整天无所事事,不思进取,懒惰成性,荒废学业,甚至打架斗殴,危害他人,并且以此为荣,这样做对吗?早晚自习,当你又开小差,而偷偷欣赏音乐时;课堂上,当老师的提问将你从昏睡中唤醒时;课间,当你因为一个小小的借口向低年级的学弟大骂出口时;熄灯铃响后,当你无视值班老师的警告,继续我行我素的狂欢时;当你情绪冲动将要打架时;当你举起棍子对准自己的同学时;… …老师告诉你:这都是不懂得什么是自尊的表现。这样做是一种耻辱。让我们想想可能的后果吧。时间在你自我陶醉时悄然溜走;你又错过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一节课; 你的形象也伴随那些脏话一落千丈;狂欢的暂时快乐的你却把幸福建立在了室友的痛苦上; 因为你粗鲁的棍棒,你的同学可能受到很重的伤害,而你就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和刑事责任。… …同学们,别让劳碌的老师再为你牵挂了,难道你没有听到她的声音又沙哑了吗?别让疲惫的父母再为你担心啦,难道你没有看到妈妈脸上的皱纹更多了,爸爸两鬓的头发更白了吗?父母把你养大成人已经很不容易了,你还让他们为你担心,为你承担后果,你于心何忍哪?为了关心你的老师,为了父母,为了亲人,为了家庭,为了社会,让理智的闸门管住情绪的洪水吧。让我们每个人像格林尼亚那样幡然醒悟,奋起直追,学会自尊,学业有成。

其次,同学们,我们要不断完善自己,学会自尊自信,学会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事情。那么文章开头所说的状况,应该怎样解决呢?老师认为:不管你的基础如何,只要你努力了,哪怕只进步了一点点,你都是好样的。试一试:每天不再晚起,不再迟到;试着静下心听一节课;主动举手回答老师的提问;按时交作业并试着独立完成。立刻行动起来!之后,你会发现,原来学习竟然很简单,很轻松。稍稍跟上之后,你应该承担责任了,为什么会出现哪科都不会的现象?因为你以前没有努力,不够认真,以致荒废了学业。现在,是担当的时候了,只有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才能成为真正自立的人。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1920年,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

买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有钱赔偿人家。”父亲说:“这12.5美元我借给你,一年后还给我。”从此,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里根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自己的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篇8:学会在独处中成长

班级是学校中的基础集体, 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护良好的学习秩序, 指导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成长。而我国中小学班级管理普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管理过于教条死板。管理成了教师对学生的行为约束, 做错事就惩罚, 教条死板, 而且受教师自身职业素质影响较大。第二, 缺乏心灵教育引导。教师往往关注学生的行为, 却难以把握学生的心理, 使得班级管理的成效大打折扣。班级管理的核心不是“监管”而是“引导”,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 层层推进, 由浅入深, 从对外部世界的兴趣, 到内心世界的探索, 最终发现真实的自我, 探究自己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学会如何自处, 形成强大的心理正能量。

心灵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 积极关注学生丰富人格的培养和内心世界的丰富, 以及促进学生富有同情心、责任感和移情能力, 关注学生周围的世界。心灵教育是针对学生自我认知的教育, 旨在通过心灵教育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和生命的真谛, 促进学生更好地与自己、他人以及周边环境和谐共处。

“独处”是指个体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 处于一种与他人没有信息和情感交流的状态。积极独处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个体心灵的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目前, 大部分的独处研究显示, 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用于独处的时间增加, 适应独处的能力增强, 并对独处的态度也更加积极。独处能够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重要的机会使他们独立、反省以及自我探索。

二、班级管理中“心灵教育”的新模式———独处

“独处”是现在美国一些学校常常采用的一种心灵教育模式, 通过为学生提供舒适的环境和独处时间, 引导学生深入内心世界, 发现人生的真谛。本文通过借鉴美国班级管理中“独处”的心灵教育模式, 为我国班级管理和心灵教育提供可借鉴经验。在“独处”式心灵教育开始之前, 教师应重新审视以下三点:

(一) 转变教师自身的教育理念, 这是心灵教育的前提

托马斯·摩尔在《心灵地图》一书中曾写道:“心灵无法在一个快节奏的生活中健康成长, 因为其影响、接受和思考都需要时间。”而教师总是给学生布置很多学习任务, 却从未想过给学生留一些空白的时间。学生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 很少有时间自主地放松下来去思考人生, 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都缺乏“学生需要独处”这样一种意识。因此, 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 为学生创造一个“独处”的机会去探索内心、探索人生。观念的转变是开展“独处”形式心灵教育的前提, 教师提升自身的素质才能实现更好地教育引导效果, 否则“独处”会流于形式主义, 学生也无法进入状态, 难以从中受益。

(二) 引导学生探索自己的生命和心灵, 这是心灵教育的深化

独处可以为年轻人提供一个深入内心、发现真实自我的机会, 并逐步学会维护自己独立的心灵空间。那么, 教师怎样做才能为学生营造这样一个“独处”的机会, 引导他们去探索自己的内心呢?

1. 固定场所固定时间的“独处”。

教师与学生相处的时间最长, 可以在每天设置一个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场所与学生一起“独处”。这里所说的“独处”不一定是一个人待在一个地方, 而是可以和大家在一起, 但是心灵一定要是“自由的、独处的”。通过这样的独处, 学生可以达到身体、精神和心灵的放松。中小学上午和下午课前十分钟预备时间都可以作为“独处”时间充分利用, 笔者认为, 短暂的心灵“独处”比课文背诵更有意义。

2.“无声”是“独处”的基本规则。

独处的规则是, 在半个小时内 (或者更短的时间) , 不可与别人交谈或者发生肢体接触, 不要打扰任何人, 也不要让任何人打扰你, 利用这段时间来使自己安静下来, 集中所有的注意力, 关注自己的感觉和思想, 或者去体验一种心灵的空虚。最关键的是忽视外界的一切干扰因素, 打开自己的心扉, 走进内心世界, 与自己真诚的对话。

独处体验一开始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很难而且无趣, 但是却让青少年有机会发现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 或许还可以使他们对于自己面临的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慢慢的, 他们会喜欢这种“无声”的独处方式。

3.“宽容、灵活”是“独处”的重要原则。

“独处”过程中, 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营造一个宁静且安全的“独处”环境, 引导学生在心灵放松的前提下慢慢走进自己的内心去探索发现。教师不能强迫学生去“独处”, 这样会给学生形成无形的心理压力, 导致他们无法真正的体验“独处”的乐趣。“独处”不是学习任务, 不是作业, 而是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 是发现自我的好机会。因此, 教师应当坚持宽容的态度, 不干涉学生, 不打扰学生, 乐于做一个旁观者或者间接的参与者。在独处时, 学生的一切想法都是合理且应当被认可的, 教师应宽容地接纳学生的所有真实情感和想法。

对于那些感觉“独处”很困难的学生, 教师应当宽容, 灵活处理。可以改变一些“独处”的规则, 允许学生做除了与人交谈以外的任何事情, 例如读书、画画、写作业、睡觉等等, 只要是学生认为对自己有意义的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学生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很容易全神贯注地投入, 这样, 他们会慢慢习惯独处的感觉, 关注最细微的感觉和思想波动, 进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

“独处”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的心灵引导和教育, 有助于学生内心的自省和正确世界观的建立。教师应当提供时间和空间, 来鼓励学生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虽然, 初期采用这种“独处”的方法可能需要教师付出极大的勇气, 也会面临各种压力和挫折, 但是, 当我们面对反对和嘲笑依旧愿意坚持下去的时候, 独处的益处就会慢慢展现出来。

参考文献

[1]Rachael Kessler (.2000) .The soul of education:Helping students find connections, compassion, and character at school.

[2]Coles, R (.1990) .The spiritual life of children.Boston:Houghton Mifflin.

[3]周惠芳.启迪心灵教育与构建高素质的教师队伍[J].现代教育科学, 2002, (12) .

篇9:学会与自己独处

为此,心理学家提出:现在,看似人们联系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却把自己隔绝了起来。思绪总会被他人的话语而波动,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而导致隔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能培养独处的能力,一种与外界隔离、集中自己思想的能力,这恰恰是时下很多人的症结所在。

我们在一起独处

“我经常一个人呆着。”李晶不以为然地说道,“比如,一个人泡咖啡馆,一个人去吃饭,独自逛街买家具等。”生活中,大多时候他都是独自一人,但是眼睛和手指却一直没闲着。QQ连线,刷微信,就连在餐厅等着上菜的工夫,都已经上传了数张餐厅照片,并在朋友圈里往来若干信息了。

以前,我们有一个新想法会赶紧打电话告诉别人;现在我们有一个新想法,则会马上发信息告诉别人。如果中断了和别人的联系,感觉就不再是自己了,甚至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是一个“我分享故我在”的时代。虽然独自一人,却是在和一大堆人一起独处。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起独处的价值在于:隔着某种技术或科技产品来交流,可以避免一些人际冲突,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具有可进可退的操控性,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因为很多人容易在直接的关系中受伤或者伤人,但在高科技制造的远距离在一起的关系中,他们变得很从容。在一起独处,又让很多人远离了孤独这个最具杀伤力的状态。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呆在一起,同时又利用科技产品心处别处,连线到他们想去的任何不同的地方。人们想要定制自己的生活,想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间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控制和分配自己的精力。结果,微小、简短的片段式在线交流填补了生活中的每个空隙,每个人都开始抱怨时间不够用,没时间看书,甚至没有整块时间来好好想问题。

丧失的自我感

人们的内心变得日渐脆弱,对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当我们缺乏独处的能力时,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为了感觉自己还活着。这时候,我们不能真正地去欣赏别人,而是把别人当作消除我们脆弱的自我的备用零件。我们简单地认为只要和别人保持联系就不会孤单,但这种认识是有风险的。因为事实恰好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够独处,我们会变得更加孤单。”雪莉·特克强调。

当我社交生活几乎降为零时,我在朋友眼中就被视为古怪、缺乏交际能力的人。所以,一些人只要是自己待着,无论是在上班路上,还是银行里排队,都在翻找通讯录,想想又该跟谁联络聊聊天了。

在心理学看来,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青春期,每个人都要完成三方面的整合: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还有统一性的认知。这时就需要一个人能静下来思考自己、感受自己,和自己相处,这是比较关键的能力。更好的人格发展状态是既能高朋满座,又能独享清福,在二者间自如转换,而没有太多的痛苦。只能独处的人,会经常郁闷。

给自己空间

很多时候,独处是一种反省自我,让自己成长的状态,当人们和自己的关系和谐时,就可以独处;冲突时,则需要面对他人以缓解痛苦。而和谐的自我关系,来自早年的关系。无痛苦的独处,是心灵健康的标志。当一个人能够无痛苦地独处时,就有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想要在关系中确定存在感、自我价值,然后不可避免地过度操控,导致关系破裂,最后被逼无奈地回到独处中。

主动地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静下来,和自己呆在一起,感受自己,并且意识到这段时间有可能发生什么,这就是积极主动有建设性的独处。

篇10:学会独处优美散文

除去工作和学习,休息时的你在做些什么?

多半是在和朋友聚会吧,或是相约着去看电影,逛街,旅游。偶尔也会宅在家里追剧,消磨着难得的假日。

总之,是要和喜欢的人一起消遣,好似,时光会因为两个人的共处而变得物超所值。如若让你一个人独处,便会不由自主的感到无聊和时光虚度。

常人最难以容忍的状态无非是孤寂。孤独寂寞的周末会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要去加班,一个人闲暇的时光里,好似也总是缺少点生命的活力。

所以,各类娱乐设施便蜂拥而起。商家抓住了顾客的心理,研发了许多能够打发时间的APP,或是电动手游等等。

以至于,无聊的周末好似霎时间就变得“充实”了、早上起床,打开电视,边吃早饭边追剧,看到中午,又有些饿了,便想着出去吃饭,但又碍于还未洗漱,遂打消了出门的念头,点了外卖,继续在家宅着。中午吃过饭,玩了会儿手机游戏,睡了会儿午觉,醒来时已是黄昏,本想继续追剧的,但恰巧接到了朋友的电话,叫你出去聚餐,便毫不犹豫的穿好衣服出了门。

日子就如同朱自清笔下的《匆匆》,不知不觉在饭碗里过去了。杯盏交错中,已是凌晨一点。醉眼熏熏的你回到家,倒头便睡了,第二日中午起床,顿觉头晕目眩,需要整日在家蓄精养神。

就这样,周末转眼即逝,再度醒来,已是周一的早晨,心中不免抱怨,又过了一个无聊的周末。

确实无聊,但和独处无关。

虽说也是独自一人在家呆了两日,但那并不叫独处,更算不上与自己独处。

反观,古人又是如何独处呢?

古人会在独处时,孤星赏月;会独处静坐;会吟诗作赋;会庭院赏雨……

即使无所事事,读上两本书也是极为惬意之举……

古人对书籍的`热爱不仅仅是内容,更是对书卷不离手的迷恋。

而他们这些独处时的消遣,往往无关乎于金钱,更多的是自己内心世界的充盈。

而如今,现代化的生活将电子书推上了时代舞台,人们习惯于在地铁上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手机阅读,但阅读的内容多半又是什么呢?无非是娱乐八卦,,心灵鸡汤,世界趣闻……

看似好像每日都在很用心的阅读文章,实则呢?无非是自我麻痹,自我陶醉罢了。读的东西不仅毫无营养,反倒催生出些许怨念。

现代化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和忙碌,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何谓修身养性。我们眩晕在“价值”的体系中,认为做任何事都得有回报,无论是利益层面的,还是心情层面的。但往往,我们忘记了精神层面的回报。

我们误将精神层面的休息等同于肉体的休息,觉得看了电视剧,玩了游戏,就会让大脑和精神得到放松。这种观点无疑是错误的,娱乐只能让身体得到放松,但精神的休息需要以陶冶情操的方式进行。

我在印尼待得这八个月中,每日除去工作,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与自己独处。我在阳台上看繁星闪耀,观察月亮的位移和阴晴圆缺,感叹着南北半球的神奇差距。我在庭院的躺椅上赏雨,看雨滴落在房檐上溅起的水花,倾听雨滴拍打在窗户上所发出的巨大声响,想象着当年慈禧在颐和园的石船上听雨时的淡然。

我在微风拂过窗帘的客厅里练习书法,感受毛笔的笔锋和墨汁接触宣纸时的苍劲有力。突然就明白了何谓字如其人,何谓为人处世。原来,与人交往如写字一样,该强硬时不能妥协,该圆滑时不能执拗。否则字体便会歪斜粗壮,毫无美感可言。

我还会在阳光明媚的午后,听几篇散文,那些优美的文字让我感受到时代不同,思想却无限趋同的神奇。你会惊叹,的你心中所想的“像少年一样去爱,像成人一样去克制”早在就被别人说了出来。你也会惊讶,原来日子真的如朱自清说的那样短暂易逝。甚至于你还发现,孔子说的话真的是简短精干,饱含人生哲理。

我也会看人物传记,感受不同人的跌宕人生。我也喜欢独自一人去散步,看日落下的云霞,看稻田里跳跃的光,溪水中漂浮的枯木,那是蚂蚁远行的船只。

生活的乐趣往往被发现于独处的时候。静谧的时光里,你会发现岁月静好,但如若只是闲散挥霍时光,日子久了,人也就活的世俗和粗糙了。所以,无论年少还是迟暮,独处的日子总能轻易的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懒散也好,混沌也罢,都是独处给你的谢礼。

篇11: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健康成长

奇台六中七年级李建芝

.一节课结束,静心沉思,抽些时间回顾所学的内容,摸索知识之间的一些规律和自己在知识点上的一些发现;解题的诸多误区有无突破;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总结与取舍。在作业中也要认真反思,尤其是在批改之后的作业,并要求学生仔细分析自己的对题和错题,写下自己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还可以写下自己的新思路及创新。老师在不断自我反思的同时,还要经常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在教学中如果每次只是简单地做一做,学生很快就会觉得枯燥,就会产生厌烦情绪.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在每次引导学生反思的过程中,给予其大量的启示性鼓励、正强化评价,让学生体会自己反思的好处,使他们在反思的过程中,得到激励和启示,并在后面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在平时,每次引导学生反思时,我都会大力表扬那些思考认真的同学,对一些同学能在反思的基础上提出问题的,就引导大家都向他看齐。我经常对学生说:理解才能万岁,要理解透彻,反思必不可少.只要能反思,就比以往有进步,比以往有进步,就是最大的成功.而有这样行为的学生就是一个勇士了,因为他已能有了战胜困难的利剑,获得胜利就比较容易了。让同学们感到自己在不断地反思中,能不断的进步.能够经常地、认真地,下意识的反思.如此,学生就会在反思中真正领悟的学习的魅力.从而转化思想意识、总结方法,优化自己的认知结构,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我认为应该

首先:预习,为反思拓展空间

以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预习做的不到位,听讲没有针对性.老师备学生可能不充分,从而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可能就不会大.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前预习。这也正好给符合生本教育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理念。

其次:方法,使反思健康成长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进行反思性的活动。学生的反思实践,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譬如,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课堂中的内容对比反思,可以提高学习效果.平时多引导学生问一些为什么.同样可以联系别人的实践活动,引发对自己行为的反省,可以引导学生多进行同类比较,差异分析.博观而约取,以致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状态.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类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学生的反思很大程度上是阶段性的:一节课结束后,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扪心自问自己今天的收获?今天的任务完成的怎么样?针对今天的各种表现斟酌明天该如何去做?

篇12:学会与自己独处美文

美国心理学家雪莉·特克在一次演讲中提到,科技的发展早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我们自身。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需要别的东西来分散悲伤或胡思乱想,科技产品挖出的陷阱,无形中影响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影响到我们和自己的联结——独处。

为此,心理学家提出:现在,看似人们联系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是却把自己隔绝了起来。思绪总会被他人的话语而波动,无法看清自己的内心。而导致隔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能培养独处的能力,一种与外界隔离、集中自己思想的能力,这恰恰是时下很多人的症结所在。

我们在一起独处

“我经常一个人呆着。”李晶不以为然地说道,“比如,一个人泡咖啡馆,一个人去吃饭,独自逛街买家具等。”生活中,大多时候他都是独自一人,但是眼睛和手指却一直没闲着。QQ连线,刷微信,就连在餐厅等着上菜的工夫,都已经上传了数张餐厅照片,并在朋友圈里往来若干信息了。

以前,我们有一个新想法会赶紧打电话告诉别人;现在我们有一个新想法,则会马上发信息告诉别人。如果中断了和别人的联系,感觉就不再是自己了,甚至几乎感觉不到自己的存在。这是一个“我分享故我在”的时代。虽然独自一人,却是在和一大堆人一起独处。

心理学家认为在一起独处的价值在于:隔着某种技术或科技产品来交流,可以避免一些人际冲突,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具有可进可退的操控性,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重要。因为很多人容易在直接的关系中受伤或者伤人,但在高科技制造的远距离在一起的关系中,他们变得很从容。在一起独处,又让很多人远离了孤独这个最具杀伤力的状态。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渴望呆在一起,同时又利用科技产品心处别处,连线到他们想去的任何不同的地方。人们想要定制自己的生活,想在不同的地点和场合间切换,因为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就是控制和分配自己的精力。结果,微小、简短的片段式在线交流填补了生活中的每个空隙,每个人都开始抱怨时间不够用,没时间看书,甚至没有整块时间来好好想问题。

丧失的自我感

人们的内心变得日渐脆弱,对技术的期望越来越多,对彼此的`期望却越来越少。“当我们缺乏独处的能力时,我们联系别人仅仅是为了减少焦虑感或为了感觉自己还活着。这时候,我们不能真正地去欣赏别人,而是把别人当作消除我们脆弱的自我的备用零件。我们简单地认为只要和别人保持联系就不会孤单,但这种认识是有风险的。因为事实恰好相反,如果我们不能够独处,我们会变得更加孤单。”雪莉·特克特别强调。

当我社交生活几乎降为零时,我在朋友眼中就被视为古怪、缺乏交际能力的人。所以,一些人只要是自己待着,无论是在上班路上,还是银行里排队,都在翻找通讯录,想想又该跟谁联络聊聊天了。

在心理学看来,人之所以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青春期,每个人都要完成三方面的整合: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还有统一性的认知。这时就需要一个人能静下来思考自己、感受自己,和自己相处,这是比较关键的能力。更好的人格发展状态是既能高朋满座,又能独享清福,在二者间自如转换,而没有太多的痛苦。只能独处的人,会经常郁闷。

给自己空间

很多时候,独处是一种反省自我,让自己成长的状态,当人们和自己的关系和谐时,就可以独处;冲突时,则需要面对他人以缓解痛苦。而和谐的自我关系,来自早年的关系。无痛苦的独处,是心灵健康的标志。当一个人能够无痛苦地独处时,就有可能拥有好的人际关系,而不是想要在关系中确定存在感、自我价值,然后不可避免地过度操控,导致关系破裂,最后被逼无奈地回到独处中。

主动地为自己争取时间和空间,静下来,和自己呆在一起,感受自己,并且意识到这段时间有可能发生什么,这就是积极主动有建设性的独处。

上一篇:2023年春电大政治学原理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下一篇:静享幸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