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漫《姜子牙》电影评价

2024-04-15

国漫《姜子牙》电影评价(精选4篇)

篇1:国漫《姜子牙》电影评价

官方确认!《姜子牙》定档2020大年初一全国上映

今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创下了国产动画前所未有的佳绩,截止至9月25日,《哪吒》已凭借近50亿的累计票房登顶中国影史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随着《哪吒》的口碑票房双丰收,人们的视线也逐渐转向了光线传媒“封神三部曲”的第二部——《姜子牙》。

《哪吒》片尾“姜子牙,你可知罪?”的彩蛋已吊足了观众们的胃口。而在9月24日,网上突然流出了《姜子牙》将要定档大年初一的消息,豆瓣等网站也将《姜子牙》的上映时间改成了1月25日。

以至于哪吒官微都调侃:“姜叔叔这是在钓鱼吗?”

终于在9月25日,《姜子牙》官方宣布,本片已经定档大年初一上映,同时还公开了《姜子牙》的全新电影海报。

动画电影《姜子牙》的故事发生于封神大战之后。昆仑弟子姜子牙,率领众神战胜狐妖,推翻了残暴的商王朝,赢得封神大战的胜利,即将受封为众神之长,在巅峰时刻,他却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

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在战后的废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发现了当年一切的真相。

届时各位不妨趁着春节假期前往电影院,感受【封神宇宙】的独特魅力。

篇2:国漫《姜子牙》电影评价

如今,电影还未上映,姜子牙就现身在微电影中,提前让观众一饱眼福。据悉,此次共发布了两个短片,一个是姜子牙×哪吒“神仙拜年”春节的联动短片,另一个情节差不多,只不过加入了蒙牛的自有IP「牛蒙蒙」进来,和各路神仙一起吃年夜饭。

在第一个“神仙拜年”版本中,姜子牙将处女座本质暴露无遗,细节控,甚至有点洁癖,让我们看到了一个非常具有特点的姜子牙。整个片子幽默逗趣,无疑能够极大的激发观众对电影《姜子牙》的极大兴趣。

另外一个版本植入了蒙牛的小奶牛形象,情节一样幽默搞笑,特别是众人要吃牛肉环节的设计,直接戳到笑点。

在片子上线后,网友们又发挥了恶搞才能,整出了一个重庆话版本,比前面两个版块更加的搞笑。

据了解,这部短片是由《哪吒》的导演饺子监制,是蒙牛和光线影业的一次跨界合作,目的就是为了让蒙牛自有的 IP「牛蒙蒙」出道。

此次跨界国漫电影《姜子牙》,并不是单一的传播,而是一场整合营销战役,调动了不少资源来布局。

在月1日,「牛蒙蒙」IP形象正式入驻微博,创建了牛蒙蒙官方微博账号,并在12月27日发出了第一条微博,是一个名为#2020国漫需要牛#的微博话题,目前,这个话题阅读量达到了2.1亿,讨论数量为4.5万。

1月 3 日的时候,@蒙牛乳业 的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则寻牛启事。

同日,蒙牛纯甄新春巨制—姜子牙+哪吒隔空对话瓶,在京东独家首发。

1月5日,@牛蒙蒙官方微博宣布牛蒙蒙将登上九大卫视首次亮相。

再到此次的微电影出炉,这场跨界营销活动花费了不少心思,预计后续还会有相关的传播活动。

回过头来看蒙牛这场品牌IP牛蒙蒙出道的营销战役,有两点值得探讨。

首先,时机选择的非常好。这两年,国漫快速崛起,受到了全民的喜爱,特别是年轻人。在这样的传播语境下,IP「牛蒙蒙」无疑能够占领用户心智,推动品牌年轻化。

其次,跨界国漫电影选择的很好。《姜子牙》与票房史上第二名的《哪吒》系出同源,有了《哪吒》的优异表现,《姜子牙》的关注度也是非常高,而蒙牛成为第一个与其跨界合作微电影的品牌,所带来的传播量也是巨大的。

从传播目的,策略,到渠道上,蒙牛这场传播活动可以说是精心规划和布局,目的就是为了让品牌形象「牛蒙蒙」一炮而红,快速建立起独特的形象认知,往IP化方向发展。

再来聊聊为什么蒙牛要打造这样一个品牌IP?

说到蒙牛,大多数人的印象是乳制品行业的头部企业,这是蒙牛靠实力所建立起来的品牌认知,但这种认知只是并不足以与竞争对手做出区分,与消费者拉近距离。

目前,整个乳制品行业的传播都是以单产品传播为主,如“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的特仑苏,以及纯甄的广告等等,从品牌代言到品牌广告,再到娱乐营销等等,都是以单品牌进行传播的。

真正做整体的品牌传播的可能就是体育营销,的俄罗斯世界杯,蒙牛砸20亿进行品牌传播,大火了一把。乳制品品牌都热衷于体育营销,谁投入的最多,谁的效果可能就最好。

篇3:国漫姜子牙电影观后感

然而历史上这么一个经典的形象,一个如此现象级的大IP,在动画上却没有单独的动画电影,这怎么说都觉得有点过意不去。

可能是也有动画导演关注到了一点,也有可能是网友们的心声被听到了,因此动画电影《姜子牙》诞生了。

这是国内首部将“姜子牙”形象搬上大银幕的史诗级动画电影。

电影《姜子牙》人物海报——姜子牙

剧情简介

故事情节全新升级,生动与温情并存

据悉,本片的故事发生于封神大战之后。昆仑弟子姜子牙,率领众神战胜狐妖,推翻了残暴的商王朝,赢得封神大战的胜利,即将受封为众神之长。

在巅峰时刻,他却因一时之过被贬下凡间,失去神力,被世人唾弃,为重回昆仑,姜子牙踏上旅途。

在战后的废墟之上,他重新找到了自我,也发现了当年一切的真相。

故事内核过硬

360°全方位处处都是大手笔

在人物形象上,姜子牙一改“众神之长”仙翁面貌,以“帅大叔”形象登场。

在价值取向上,主人公具有不信天命的反抗精神,并在找寻自我的过程中破茧而出,具备强烈的普世价值。

人物内核中融合了当代人群的困惑与迷茫,具有共鸣点与代入感。

在剧情主旨上,影片聚焦当代人的困惑与迷茫,以现代文化精神助力传统文化出圈。

电影《姜子牙》人物海报——天尊

在制作团队上,电影《姜子牙》的导演之一是国内著名的动画导师和导演李炜,他曾为《宝莲灯》、《大鱼海棠》等多部经典动画影片保驾。

另一位导演而另一位导演程腾也曾凭借影片《天外有天》拿过“第41届美国学生奥斯卡奖”的银奖。

他们此次也将联合为电影《姜子牙》打造国产动画的史诗级制作,将传统中国风与现代蒸汽朋克风相结合,呈现出宏大的世界观和震撼的大战场面。

很显然,《姜子牙》的起点对比它的前辈已经优秀了太多。借《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东风,动画电影第一次挤进了春节档的大战中。

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成功,让大家看到了中国动漫电影的希望,在哪吒影片最后的《姜子牙》预告也让众影迷们翘首以盼,成功激活了观众对“封神宇宙”的期待。

电影《姜子牙》人物海报——四不相

而在“国漫真真真...崛起啦”的呼喊中,《姜子牙》与背后彩条屋的“封神宇宙”距离成功也只剩下一步之遥。

国漫崛起的五年,无人问津到春节档大热门,变化从年轻人开始。

电影截止到现在,在猫眼想看达32w+,位列“史上最拥挤春节档”第二,豆瓣想看人数也已达8.2w,远远超过同类型电影。

这是观众们第一次对动画电影表现出足够的期待。

篇4:国漫《姜子牙》电影评价

继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收获了前所未有的50亿票房和高口碑之后,国产动画电影颠覆了此前受众对其低龄化刻板印象。近日,随着《姜子牙》多版预告片发布,中国风唯美画面、姜子牙的“颜值”和斩断善念从而封神的内容设计,都体现着这部神话续集同样独具匠心。

在这部神话巨制背后,是一支有着丰富2D、3D和CG制作经验的劲旅:先后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导演程腾,曾就职于美国梦工厂动画公司,其作品《纪念日快乐》《红领巾侠》等动画短片曾斩获了多项国际奖项;而李炜导演则在海外曾参与日本、美国迪士尼、欧洲等多部动画影片的原画制作和导演工作,国内方面参与了包括《宝莲灯》《魁拔》《大鱼海棠》等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漫作品的制作。

为了掀开《姜子牙》这部史诗级神话电影的神秘面纱,钛媒体专访了其导演程腾、李炜,二位分享了三余年制作中的许多细节、面临的主要困境与挑战,还和钛媒体深度剖析了一些困境产生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人文环境源于考据资料,内容寻求与当代观众共情点

电影《姜子牙》是如何呈现三千余年前的人文社会风貌的呢?

尽管同为描述35前神话的电影,不同于影片《哪吒》中虚构的主角,姜子牙和商纣王、妲己等人都是现实中的人物。因此,两位导演告诉钛媒体,《姜子牙》的内容会需要更多的考据。

“我们对商周时期的建筑特别头疼,因为当时的画面记载很少,我们的团队就从土堆的遗迹中去挖掘了一些当年的建筑痕迹,给电影的建筑形制作参考;对姜子牙的相关考据,我们还请了山东临淄的专家去研究姜太公墓穴的地址。”

在影片的人物、环境画面设计中,《姜子牙》首先参考了《封神演义》《我的师父姜子牙》等大量影视文学作品;此外,除了对一些需要特别考证的地方进行了实地考察,该片还有两三位专家对人物服化道等细节全程参与了建议与指摘。

“姜子牙的长辫子源于老版影视作品的设计;影片中刻画的大象、犀牛等战兽,源于文献中提到的、当年河南相当于亚热带气候的一些背景;士兵盔甲的设计则是从文物上去寻找样式,体现出那个时候的上古感。”李炜提及影片中的设计细节如数家珍。

而对于古籍中付之阙如的内容,二位导演思考的是尽力还原出当时时代背景之下可能呈现的人文景观:商周时期的王宫应是尊贵却不奢华的,于是就有了画师笔下开篇王宫呈现的茅草顶和一些木板材质的建构;三千余年前的王宫须弥座不可能外观繁复,影片中的须弥座就设计得相对简单,但底座较高、突显王室地位;宫殿的柱子不可能精巧,片中就只是将柱子设计得较粗、从而体现气派,涉及的图腾纹饰也参考了当年的文物。

此外,为了将这些经过考据、审慎设计的内容更丰富地呈现在画面之中,《姜子牙》采用的是3D的技术和2D的画风。

程腾介绍,以往传统的3D动画作品多半是用写实的照片材质来表现,而《姜子牙》的不同之处在于所有的材质基本上都是手绘的,包括打光、角色的毛发还有服饰、化妆,都会用比较新的方法去实现。由此,观众可以在享受3D动画的立体感的同时,捕捉到平面手绘的动人细节,让传统的中国风元素扑面而来。

程腾、李炜与他们的设计团队在追求完美的视觉效果之外,还在音乐、声音等方面细致打磨。《姜子牙》打造的是一个自洽的人、妖、神混居的空间,给观众搭建出一个非常新鲜又可信的世界。

与此同时,《姜子牙》在故事内容和角色设计上也颇具亮点。“光线传媒希望打造不同风格的作品,对神话系列没有立意、基调上的限定。因此,我们可以在内容、制作上放手一搏,在《哪吒》之后,你们会看到耳目一新的《姜子牙》。”李炜表示。

在姜太公的角色设定上,两位导演从原著出发,在保留姜子牙刚正不阿、心系苍生的品质的同时,也将其角色从纯粹虚构的理想主义形象中解脱出来,赋予了他一些人的特质,从而与观众之间产生更多的共情感。

影片中,这位原本在神话传说中十全十美的姜子牙,经历了犯错被贬的时刻,并在接到斩除九尾妖族时心生不忍,在天上与人间修行、完成使命时体现出了肉身凡胎的恻隐之心和七情六欲。这是一种对原本凌驾于众生之上的神仙角色全新的诠释,在超我中流露出本我,又通过历练重新找回超我的过程。

与此同时,影片中试图去探讨申公豹与姜子牙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将申公豹的角色立体化,不去制造刻板的二元对立。

“我们会在传说中挑出我们觉得对故事有价值的部分来呈现,同时将古代神话中与当代观众之间有着共情点的内容放大。”程腾这样介绍《姜子牙》的内容设计。

自电影《哪吒》开始,传统神话的古典性开始显著地与如今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当代性相结合,将被寄予了天定之命的古典悲剧内核故事,改变为更强调大环境下自我抗争的文本内涵,打造了与时俱进的内容。

而这部国漫《姜子牙》中人物性格的调整,是在传统的经典性与当代性中寻求平衡与共融的延续。这些改编也预示着未来经典作品二次开发被赋予全新价值的发展趋势。

制片人角色缺位,国漫工业化道阻且长

《姜子牙》在历时长达三年多的创作过程中,少不了遇到制作瓶颈、面临诸多挑战。李炜感慨,在二维动画制作中的一个极大挑战,就是将自己的想法传递给动画师、再由动画师的笔触具象化地表达出来。

“所有的动画师都类似于演员,我们跟他们沟通想法,就像导演和演员讲戏,在信息传递过程中会有缺失,到最终电脑画面呈现出来,可能会是很不一样的东西。”在这个过程中,程腾和李炜做的,就是坚信自己想要的东西,和动画师不断交流并修正理解时有偏差的部分。

由于马拉松式的制作过程需要能力、悟性,还包括良好的体力,二位导演还会根据动画师的个人素质和体能,去调配他们的工作内容和强度。

在以导演为中心制的国内,中传合道导演程腾、李炜,在与彩条屋、大千阳光、红鲤这些公司通力合作时,少不了亲力亲为地去监督每一个镜头,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浩瀚工程。

而程腾和钛媒体聊到,以制片人为中心制的美国,导演很少会亲自去落实制作的每一个环节,去负责制作团队中人与人间的沟通问题,这部分工作会由制片人分担。由此,导演可以解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创作环节。《姜子牙》面临的繁复的沟通与设计问题,体现的本质也是中外影片制作工业体系之间的不同。

“在美国,成熟的动画创作团队数量会达到千人级别。在这种规模之下,交流就特别需要一套稳定的协作方法和完整的体系。”程腾谈到中美两国的电影工业体系时表示,“美国会认为人才重要,但是认为方法比人才更加稳定;在一套完整的体系之下,任何一个环节的人才出现更迭,也不会影响影视作品的质量。”

对于有着诸多海外学习与制作经验的两位导演,想必始终抱持着国漫工业体系化的期待。在打开了该领域的话匣子之后,常年深耕于2D动画的李炜还表达了对我国二维动画领域现状的一些担忧。

李炜谈到,本世纪初时,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为代表的动画公司还依旧人才济济,影片制作基本上不用国外外包;而自此之后,中国二维动画电影出现了大量的日韩外包制。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的六家电影制片厂开始施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独立核算,向国家征税,自负盈亏”的改革。自此之后,改革一直在缓慢进行,但九十年代的电视行业犹如洪水猛兽,对电影行业迅速攻城略地。而体制内的几大电影制片厂也不再有薪资优势。

本世纪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的人陆续南下深圳,乐于享受美资、港资动画代工公司中“计件工资制”、速见成效的高薪。由此,上美厂人才流失,也逐渐衰落。中国电影的普遍认知是从开拍到杀青历时半年,最多不能超过九个月。动画制作的持久战役,与此后数年间投资方急功近利的、习惯了快速回本的预期相违背,因而难以出现慢工出细活的作品。

自-间,《魁拔》《大圣归来》打开了国漫多年未见的叫好又叫座的局面后,3D动画在行业信心的带动之下步履不停。《不良人》《墓王之王》《秦时明月》等等作品均交出了不错的答卷。但二维动画因其耗时耗力更久,即便在国漫形势向好之时,依旧发展缓慢。

此次影片《姜子牙》以3D动画制作为主,但是李炜嵌入了一个二维的片头。在团队中平面动画人才寥寥的现状之下,他表示,这个片头是为了挑战自我。“我希望你们媒体可以多提一些人才培养的建议,希望动画市场越来越好,二维三维的人都能够成长,让工业更健康一些。”李炜如此殷切地期望着。

产学教育缺失,也是影片制作挑战之一

那么,国内的动画工业如何才能提升其水准呢?程腾导演和钛媒体分享,在人才培育方面,高校教育不是国内动画产业推进遇到的主要瓶颈。

一方面,随着电影文化市场内容的不断丰富,观众对技术的要求日益增高;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现在做一部动画所需的技术很难单纯地靠学校3-4年的教育来完成。

“我们需要的是十几年高强度的裂变,这种不断的变化最需要的是产学研究。”程腾和钛媒体聊起在美国工作时的经历时谈到,“美国的大公司‘迪梦皮’们(迪士尼、梦工厂、皮克斯),会给刚毕业、或者即将毕业的学生设置长达半年的公司培训课程,叫‘fellowship’,又可以称之为企业小学期。”

不过,程腾也谈到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从学校到产业的接轨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在进公司的头两年很难为企业创造价值。换言之,企业在电影的产学接轨方面的有关投入,必须有大公司稳定而丰厚的营收做背书,从而承受得住长周期的、低收益,甚至无成果的种.种风险。

由此观之,国内的动画制作公司若想遵循美国好莱坞的工业之路,在企业本身作品输出质量不稳定、盈利状况起伏较大的情形之下,也绝非易事。然而,不尽早发力产学教育,同样是造成行业作品质量良莠不齐的根本原因。在此悖论之下,大型影视公司想要改变现状,必须狠下决心,先靠长周期的教育投入来提升自身的造血能力,从而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生命源动力。

“在如今中国的导演中心制之下,也有我们自身的优势:每一部电影会体现出很强的、导演的作者性。”在对话最后,程腾和李炜也和钛媒体辩证地探讨了如今的中美电影工业体系。

基于流水线式的工作,美国制片人中心制之下,导演在整个项目的创制中话语权相对较小。好莱坞最终出品的影视片,比起作品,更像缺少导演烙印的系列化产品,因而容易因同质化内容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

数月前,《爱尔兰人》的导演、76岁高龄的马丁·斯科塞斯也曾就此放话:“漫威电影不是电影,我们不应该被它入侵,电影院需要多放映叙事性电影,电影院已经变成了游乐园。”

今年,全球多部好莱坞影片口碑不佳,国内好莱坞电影票房滑铁卢,也是流水线式生产影片存在弊病的体现。

而在国内,每看一部电影,观众就可以就可以通过电影与导演之间直接对话:与田晓鹏交流《大圣归来》中东方神韵之下的武侠情怀,与饺子交流《哪吒》惊艳的中国风视效和与命运负隅顽抗的故事内涵。在国产影片的艺术风格、情节内容和寓意表达方面,编剧和导演的风格特征得以最大化。

上一篇:晚会游戏大全下一篇:李世默ted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