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敏斯特教堂

2024-04-28

威斯敏斯特教堂(精选6篇)

篇1: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的碑文

在伦敦闻名世界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石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可以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地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碑文时都感慨不已。有人说这是一篇人生的教义,有人说这是灵魂的一种自省。

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醍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治暴填平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的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编后语: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不是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灵。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

篇2:威斯敏斯特教堂

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中国人称其为“西敏寺”)是英国现存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是英国王室专用的礼拜堂,也是伦敦一处有名的旅游景点。教堂前身是隐修院。相传公元616年由撒克逊国王塞培特创建。10世纪英国国王埃德加(959~975年在位)时期改建成了正式教堂。以后又经过多次改建扩建直到18世纪才结束。西敏寺是英国皇家教堂,也是皇家的陵墓。从1066年至今,除了两次例外,英国所有国王和女王都是在这里加冕,死后也多半长眠于此。同时也是英国历史上著名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和文学家的墓地。比如丘吉尔、牛顿、达尔文、乔叟、狄更斯等都埋葬在这里。由于教堂里的墓地比较小,想埋葬在这里的人很多,于是就把棺材竖起来埋在地下。

这座教堂里有一块圣公会主教的墓志铭,全文是:“当我年轻的时候,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当我成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进入暮年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是不可能。当我现在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对于这个墓志铭,各有各的解读。有人认为主要是告诫人们不要好高骛远,要从小处做起,然后才可能一步步做大。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就是这个意思。我理解读,这个墓志铭告诉我们:一个人一定要有理想、有信念,否则,人与动物就没什么区别了。但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首先必须从改善自己做起,要先学会如何做人,然后一步步去实现理想。同时,这个墓志铭也告诉我们:一个人要改造世界,首先必须从改造自己做起,然后去改善你的家庭,去改善你的团队或者你管理的单位,这样才有可能实现你心中的目标。

中国古代哲人的观点

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古之欲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致知,致知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礼记·大学》

古代那些要想在天下弘扬光明正大品德的人,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要想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先要修养自身的品性;要想修养自身的品性,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思,先要使自己的意念真诚;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后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意念才能真诚;意念真诚后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后才能修养品性;品性修养后才能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管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天下才能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再完整一点: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并非是五件事,只为一件,便是正心。心正了,其它自然而成。“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当然只是对统治者而言,就是说,统治者自心端正了,国家自然就治理了。端正自心,离不开克己。克己去欲,有欲则有为,无欲方无为。无为而天下治,便是大舜了。克己,用现在话来讲,就是多作自我批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用鲁迅先生的话说“自我解剖”,曾子言“三省吾身”,是自己与自己为敌,首先就需要有很大的勇气正视自己的缺点,更需要勇猛之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所以说克己很难,人多喜克人,不喜克己。平常百姓且不喜克己,拥有最高权力的统治者地位处人之至尊,则更加不喜克己了,理之必然。这应该是儒家的理想不能真正推行的原因所在吧。

篇3:威斯敏斯特教堂

中国岭南地区,作为近代中国基督宗教传入和发展活动的重点地区,为教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是研究基督教教堂建筑的极具代表性的切入点。1583年,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 来到广东肇庆,希望得到一小块地建一座住屋和教堂,在其中祈祷、学习、孤寂冥想,以度时光[1]。利玛窦十分具有前瞻性地意识到,基督教面临的是以儒释道为核心的强大的中国传统文化,如果以完整的西式建筑直接植入,并未见得可以十分好地得到接受。于是,在建筑教堂时,他也首先放弃了欧式的建筑风格,采用了中西合璧方式去指导对中国化的教堂神圣空间之营造。由此,也拉开了岭南近代教会建筑在本土发展的大幕。

以往,对岭南近代教堂建筑的研究,一是由建筑学的角度,从形式上,从风格艺术上对建筑物的布局,装饰和结构等进行讨论。二是多由历史学家,在近代历史发展的角度,讨论其在岭南的建造过程,以及其影响。这两种方式,多注重于建筑的形式和功能,以及历史地位。却对教堂建筑本身所最重要的神圣空间之营造的本质没有过多的探讨,忽略了教义在其中的各种细节的体现,以及教会要传达的宗教精神,亦较少把信众在这些神圣空间中活动的心理感受作为讨论的重点。

建筑物往往被看成是它所建造的特定时代的反映,这种反映长期以来被人类的信念所确定。在近代中国的岭南,便有着其极具本土气息的信念,虽然基督教是外国的传入,但是丝毫不会影响在岭南有独具特色的宗教精神的发展。这种宗教的精神,是通过教堂为载体,进入普通民众的内心。通过一系列的建筑手法,营造特殊的神圣空间。本文希望更多从宗教学的角度去切入研究岭南教堂,不拘泥于其建筑形式和风格的分类和总结,而是更多地去关注建筑与人的关系,建筑与本土文化的关系,以及建筑所体现的宗教精神和教会意志。

选取作为重点案例分析的广州圣心大教堂,由巴黎外方会在1888 年建成,是天主教广州教区的主教座堂。在当时,巴黎外方会是岭南传教势力最大的天主教会,管辖着天主教粤桂监牧区(管辖范围两广地区)。近代广州作为岭南广府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又是通商口岸,对于各传教组织来说,一直是从澳门或香港这两个传教基地进入内地传教的首选城市。他们在广州的传教工作的起伏,也见证着整个教会真正融入内地传教之事业的兴衰成败。另一个案例——基督东山堂所在地的广州东山口地区,则是美南浸信会19 世纪以来在广州开展整个宣教事业的基地,这个以全新传教理念作为支撑的新教教派组织以教堂为中心,建立了一大批社会福利机构,把神圣空间的概念扩展到整个社区。选取这两个处于同时代同地域的案例——分别属于天主教会和基督教在广州建立的教堂作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岭南教堂神圣空间有一定的代表性。两所教堂风格截然不同,不仅体现了教会传教理念和方式的不同,通过深入的分析和对比,也可以找到神圣空间在不同教堂空间中的定义和历史演化。

1 神圣空间的定义及其广延解读

神圣空间中的“神圣”总是被拿与“世俗”做对立面而讨论。宗教学家伊利亚德(M.Eliade) 认为,“每一个神圣空间都意味着一个显圣物,都意味着神圣对空间的切入。这种神圣的切入把一块土地从其他周围的宇宙和环境中分离出来,并使它们有了品质上的不同[2]。”神圣空间不是自然存在的,而是人通过其文化、经验和欲求,在界定、限制和描绘它时赋予其神圣性。总之,神圣空间是与外部世界完全不同质的空间,凡接近它,都必须遵守许多禁忌,并且常常伴随着一种特殊的仪式来规范人们在神圣空间面前的行动举止。而神圣空间的影响力往往成辐射状,向周围散射并逐渐减弱[3]。

把神圣空间的概念想象成这种辐射状的系统,在其核心部分,也就其狭义上的意义,我们可以理解为我们最为熟悉的那些祭祀场所的固化。“原先以显圣物为中心的神圣空间的模糊边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被人工建筑的围墙廓清,宏伟的宗教建筑把神圣与世俗分开[3]。”这种狭义的神圣空间是在如教堂、佛寺、清真寺等宗教建筑中呈现的。在近代岭南的教堂中,我们可以看到其神圣空间通过建筑的平面布局,空间和造型设计,内部装饰,配合光影处理和声乐的使用来营造。教会的宗旨和理念,通过对宗教活动的组织,神职人员的布道得以在此神圣空间中展现和传播。

对于个人体验而言,从进入教堂前面敞开的广场,面对带有宗教符号装饰的教堂的正门,神圣空间呈现的序列开始展开,穿过作为过渡的广场空间,进入教堂的内部,也进入了世俗内外分割的围墙。能感受到光线的变化,阳光从穹顶或侧窗射入,照在内部宗教雕塑或装饰上,整个人被严肃静谧的宗教氛围笼罩。十字架竖立于圣坛中央,信徒在座位上祈祷,聆听神职人员的布道和环绕教堂的宗教音乐,配合最神圣的圣餐仪式,把气氛推向最高潮。这一系列实物空间把神圣感植入内心,而内心的燃起的神圣感又强化了心理的崇拜,并通过宗教仪式表达出来。

然而,在狭义意义上那道神圣空间定义的围墙无论是实体的还是精神上的,它既是分割神圣与世俗的门槛,也必须是神圣与世俗世界得以沟通的桥梁,因为神圣空间的使用必须回归和落实到人。我们已经远离百般禁忌的巫术时代,在后世的宗教神圣空间中,信众必须在其中进行日常的宗教活动。而如穆斯林在走向圣城麦加的朝拜之路,神圣空间在此时对于信徒个人已经走出围墙,神圣空间存在于这个教徒的心中。这说明,神圣空间还有其广延上的存在意义,存在于在核心概念之外的辐射区。而且随着信徒在宗教范畴内的活动,神圣空间脱胎于巫术——宗教意义的概念,还有世俗化的发展脉络,也是人文意义上的神圣空间。在这个角度,神圣空间的概念可以放射到人内心自我认同的有神圣含义的任何空间,包括天地神祗,信众团契,甚至故国家园。当然,“这种神圣空间只是维系于个体情感的,并没有凝固于集体表象,但是它却从侧面揭示了人文意义的神圣空间存在的普遍性,以及人文意义的神圣空间信仰本质上是维系于人类情感的产物[3]。”

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教堂和整个教区的辐射关系也对应着神圣空间概念的定义与广延关系。在岭南教会建筑及其神圣空间的讨论中,本文将从狭义的概念(即基督教堂和天主教堂)出发,然后逐渐探索其概念在世俗化脉络下的定义,如教会世俗功能的建筑,还有信众情感在教会建筑中,甚至在团契氛围中的表达。在这些层面探讨神圣空间存在的可能以及意义。

2 巴黎外方会与广州圣心大教堂及其神圣空间的表达

2.1 建造背景

广州圣心大教堂是中国现存最大的花岗岩石构筑的哥特式天主教堂,广州市民喜欢称之为“石室”大教堂。该教堂遵循严格的天主教礼仪,其神圣空间设计综合了平面形制、圣坛布置、红砖十字拱天花、彩色玻璃窗、音乐等多种要素。在建筑艺术形式上也汇集了几乎所有哥特式教堂的元素,包括指向苍天的双尖塔,大量的石雕,入口透视门,另外还有哥特式建筑典型的尖拱窗,令人惊叹的飞扶壁,优雅的石束柱等。圣心大教堂的建筑风格让其享誉“远东巴黎圣母院”之称,该堂的建立对天主教在广州的发展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教堂的选址在现今海珠广场附近的一德路,是城市一个重要的节点,自古便是广州城的繁华地带,商贾云集,宋朝这条街被称为“卖麻街”,清朝时期两广总督府部堂衙门位于此地(图1)。

主持建造圣心大教堂的是巴黎外方会传教士明稽章(bishop Philippe François Zéphirin Guillemin,1814~1886),他是当时广州教区的宗座监牧。巴黎外方会是法国天主教的男性使徒生活团,1659 年成立于巴黎。大批传教士借助法国殖民势力进入岭南传教,于康熙年间进入广州。以后,广州天主教一直由该会管辖,教区历任主教均由罗马教廷任命该会会士担任。巴黎外方会也成为岭南传教势力最大的天主教会。1861 年,法国明稽章看中了1857 年刚被英法联军夷为平地的两广总督府行署所在地,要建设圣心大教堂,他依仗法国侵略军势力,由最高长官出面写信威胁两广总督,逼使两广总督劳崇光永久出租两广总督行署基址,在得到拿破仑三世50 万法郎专款后1861 年破土动工,聘请两位法国工程师进行建筑设计,1888 年建成,该教堂建成后,一直是天主教广州教区的主教座堂[4]。

2.2 神圣空间的营造

圣心大教堂南面正门前布置开阔的广场,便于信众聚拢,对于整个教堂神圣空间的营造十分重要,它既是一种世俗向神圣的过渡,又提升了圣心大教堂神圣的地位和震撼感。教堂的平面采用拉丁十字平面,这种十字平面在等边的希腊十字的教堂平面的基础上改革发展而来,在圣心大教堂中,十字的短边也只是象征性地突出了一点,在形式上隐喻着耶稣背负十字架的故事,也表达了天主教的正统观念。左右的两个侧厅相当于两臂;圣坛所在的十字交叉位置,相当于人的胸部,是心脏部分;而中殿及两侧的侧廊,相当于身体的下半部分。后堂则象征人的头部和大脑。后堂代表着天主教圣灵的精神性空间,而教堂的其余部分,则代表着世俗世界的物质性空间[5]。圣心大教堂的主祭台在正殿的平面交叉处,特别是祭台顶部的空间,尖拱形穹顶在此处上空交汇,显出腾升向上的气势。按照天主教礼拜的需要,主祭台后面还设有半圆形的宽廊道,称祭衣房,用作弥撒前的准备。由于天主教同时尊奉圣母,所以分别设有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瑟小祭台,呈品字形布局,主祭台和小祭台又构成一个平面十字架,宗教意味非常明显(图2~4)。

石室教堂内部保持了简单朴素装饰效果,充分显示了石材的天然本色。在一个狭长而高大的中殿空间里,超乎寻常的比例尺度使前来礼拜的教徒感到自己如此渺小[6]。彩色玻璃窗通过阳光的投射和折射,把神秘而多彩的光线布满整个神圣空间,配合唱诗班或宗教音乐的奏起,在高大的神坛空间混响,仿佛是天主的回响。整个神圣空间原汁原味地在远东呈现了和在法国哥特教堂一样的效果,这种效果也是巴黎外方会所要追求的,对于广州的信众,它真实的传达了教会正宗的传统,而对于远道而来传教士,仿佛让他们回归到了熟悉的怀抱。

2.3 本土化措施

而这仅仅是圣心大教堂所为欧式天主教堂的体现,作为岭南中心的天主教堂,则另有乾坤。石室其实有很多本土化的表现,其中有许多中国元素。真正指挥教堂完成建造的工程师是广东揭阳的石匠蔡孝,这也是教堂施工工艺的本土化的原因,蔡孝用岭南传统建筑的桐油灰浆作为石头之间的粘缝剂,用糯米灰浆来砌砖,不但稳固而且节约成本。把穹顶空心砖的双孔用铁枝穿起来,使之更牢固。坡屋顶做法采用中国工匠熟悉的乌烟辘筒盖瓦;还有材料上的本土化,诸如祭衣间铺设了广东大阶砖,其防潮性能比石地面好,更适合广州本地的气候特征,还有门上的广式木雕[7]。关于教堂主正面定位朝南,正好符合两广总督府的用地特征。主持测绘和修复工作的汤国华教授认为:“在巴黎,天主教堂也大多根据选址的马路情况来确定朝向。”“当年的珠江一派繁华景象,可谓船来船往,外国船只一进珠江,即可看到教堂,这对天主教的传播大有好处;此外,基于艺术展示,坐北朝南,上下午的阳光均能投射到彩色玻璃窗,光影在石柱上移动,五彩缤纷[8]。”

这一系列的本土化措施让圣心大教堂更好地把营造的神圣空间融入当地,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相比于强大的符号性的植入,这些小改变和利玛窦小心翼翼用中国文化包裹西方文化的那个时代已经相去甚远,在殖民主义的社会大潮下,巴黎外方会可以把巴黎精美绝伦的建筑艺术直接摆在广州而不受排挤。圣心大教堂所呈现的神圣空间更多是凌空下降到广州本土的,对本土民众内心的震撼是极大的,民众的心情也是复杂的。

2.4 巴黎外方传教会营造教堂理念背景分析

在利玛窦时代,明朝或者说文艺复兴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最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平等。16 世纪的中国还处于整体国力比较强大的时代,西方仍盛传着马可波罗对中国的仰慕。因此,那时的读书人中既没有晚清知识分子的因山河破碎所造成的中西文化关系上的焦虑之感,也没有后来五四精英们的那种紧张感,如陆象山所说:“东海西海,此心此理同也。”从容自如,大度气象一言尽之[9]。早期的传教士在华活动,多少还带有中西文化主动融合的意思,但是“礼仪之争”彻底暴露出在融合背后的某些实质问题[6]。有位传教士写道:“全体传教士将会接受这样的心情,即不仅要追求我们的条约权利,而且,如果需要,还要追求条约以外的权利,如果不被容许,我们有权照会中国容许。如果条约过于限制我们,我们可以越过条约,而且必须越过。[10]”虽说传教工作出发点是为了传播福音而不是征服,但是由于处于当时这种特殊的社会背景,本土民众面对西方文化输入时产生的特殊心理,依然值得我们去关注。

建筑符号所隐喻的社会意义是极其强大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巴黎外方会没有选择过多的中西合璧的做法,而是直接把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宗教建筑符号直接放在广州最显眼之处,一方面是维系了教会的传统,另一方面也在某种程度上宣告了在中国传教事业的胜利。这放在利玛窦时代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当年利玛窦在肇庆的建的仙花寺,经常遭受当地百姓从旁边崇禧塔上扔来的石头[9]。如今,在圣心大教堂建造时期,却可以命令把周围所有看得见施工场地的居民窗户全部封死,以体现教堂的尊严[9]。在面对西方高超的建筑技艺营造的神圣空间的时候,我们必须看到,加入教会的信众除了赞叹其空间的惟妙惟肖,臣服于上帝势力的强大,也必有对本土文化在那个时代挥之不去的无奈和不自信。

图3圣心大教堂2

图4圣心大教堂首层平面图

3 美南浸信会与基督东山堂的演讲堂式神圣空间营造

3.1 建造背景

为继续探讨教堂内部神圣空间的感受,引出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教堂——基督东山堂和圣心大教堂作为对比。该堂由美南浸信会始建于1909 年5 月,比圣心大教堂的竣工晚了近20 年。1844 年,美国美南浸信会罗孝全(I.J. Roberts)、叔未士(Rev.J.L.Shuck) 两牧师相继从香港抵广州,在联兴街鸭栏铺设简易讲堂传道,并组织教会。1906 年,他们选择了东山口地区作为传教活动基地[11]。教会组织连同几所已经建立好的女校,把整个浸信会的首脑机构从长堤搬到东山。基督东山堂也作为服务于整个社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得以建立。对比于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统传教观念,在建立基督东山堂时,美南浸信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考虑。两所教堂在神圣空间营造方式之截然不同的背后,体现的是整个传教组织理念以及出发点的不同。

自从1906 年到1908 年间,美南浸信会办的传道学校,培道女中,培正学堂和培贤圣经女学校逐渐搬到东山,为了使学校师生及附近的信徒有崇拜的地方,教会便把五仙西的福音堂卖掉,搬到东山,先是在传道学校,后在培道女学内设“祈祷室”,1908 年在寺贝通津9 号现址搭棚崇拜,当时称“广州东山浸信教会”。 1908、1909 年连续由于遭受台风破坏,便筹建一层砖木结构的礼拜堂,大门朝东,地方狭小,当时浸水礼是在培道女中东侧水塘举行。1923 年因座位不够,美南浸信会差会和信徒出资将旧堂址拆上去盖,加建一层,增加700 余座位,正门改朝南。1926 年建成现今二层楼的东山堂,屋顶为木质结构。1935 年为防白蚁,拆除大堂木顶改建为钢架铁皮屋顶[12]。

3.2 神圣空间分析

现状的东山堂主教堂的南正门前并没有很广阔的广场,建筑入口与道路贴得很近,教堂西侧和北侧留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教堂东侧和南侧入口被精心设计的园林围绕。西南侧紧贴教堂的墙体则设计了一个开阔的室外仪式空间,可以作为举办教徒婚礼的室外场地。巨大的十字架竖立在场地中央,下方有 “耶稣爱你”的标语,十字架旁边加建了一个木结构六角形平面的空中露台,配合场地中央的拱形花圈和整齐的室外座位,把室内神圣空间温馨地延伸出来。教会附属建筑环绕在主教堂西北东三面,包括副堂,牧师楼,售书室等。在近几年的教堂维修过后,基本上将教堂和附属在东面的售书室在二层高度搭建起了空中连廊。教堂主堂除了南面,其他三面也都被新建的连廊环绕,一方面方便信徒在下雨天可以于连廊下避雨行走,一方面也供婚礼晚宴等仪式可以在二层的空中连廊或露台举行。这条三面连廊虽然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立面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却反映了教会对教堂的改造有着以人为本的重心。东山堂的总平面设计和圣心大教堂相比亦少了一份规整和肃穆感,但却拉近了与人的距离,教堂本身在这种园林和连廊设计的包裹下不再那么突出,而让人更多地感受到了整个堂址空间的围合,以及给内心带来的的亲和感(图5)。

东山堂原来采用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经扩建后成为现在的两层楼房, 基本上改作了小型讲演堂的形式, 只有已变形的钟楼和局部构图元素还保留了原有的宗教建筑形象[2]。但是从测绘平面图上看,依然可以看到有十字平面的影子。现今演讲堂的位置类似于剧院舞台,比地面抬高几个台阶,延伸进教堂北侧的装饰性尖拱下。布道台在演讲堂正中央,背后是唱诗班的阶梯站台,背景是圆形玫瑰窗下的十字架。正门和大阶梯位于南面,首层和二层的座位全部以演讲堂为中心,以扇形排开布置(图6、7)。

对比于圣心大教堂给人的庄严肃穆的磅礴感,带来内心的渺小和谦虚感,东山堂类似于剧院的座位布置平面是一种温馨的围合感,一种被包裹的舒适感。从两所教堂的平面图的对比,我们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他们在空间表达上的不同之处,石室圣心大教堂是拉丁十字平面,代表着受难的耶稣,十字形的交汇处是教堂最核心的圣坛,信徒在十字的长轴处就坐,圣坛分隔了普通信众和神职人员的活动区域,这是一种较为明显的有严格宗教制度的教会的体现,也是天主教堂十分普遍的做法。而东山堂,在一定意义上由于历史的原因,已经演化为一个演讲的空间,这种向心地具有凝聚力的空间模式,让布道和颂歌的氛围容易迅速升温,达到集体的共鸣(图8)。

从垂直的角度来分析对比,圣心大教堂这种经典的哥特式尖顶是一种追求人与上帝联通的向上提升的感觉。在基督教建筑中,穹顶就是代表拉丁文的Caelum( 天堂Heaven),穹顶的高度代表人类可以触摸到天国的高度。这种从世俗世界到上帝之国的超越,也是哥特式教堂极力要表达出来的内容。而在基督东山堂的立面上看,是一种倾向于水平延伸的建筑体量围合而上升的模式,不再是挑战天际线的做法。这种空间带来的是一种注重内心而朴素的个人祈祷模式,这也正印证了马丁路德对天主教的宗教改革以来,新教教会提倡因信称义的一种内在和上帝交流的模式。它摆脱了教会给予人们的禁锢,把人和神圣的交流归还给个人内心的信仰,导致了从宗教理论,宗教情感,宗教仪式到宗教神圣空间的新变革(图9)。

3.3 社会福音运动对神圣空间营造方法的影响

当时的美南浸信会,作为美国新教教派中的一支,受到了19 世纪90 年代在美国发起的“社会福音运动”大潮的影响。“社会福音运动”强调福音既有个人意义也有社会意义,必须像拯救个人一样去拯救社会[13]。强化了基督教与社会的结合,基督教开始关注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慈善,教育,医疗和公共卫生等。不仅如此,教会对教堂建筑和改良和对崇拜仪式新的实践也在相应继续进行。众多的演讲堂性质或者剧场化的教堂开始出现,在内部和外部装饰上,更加简洁朴素,对宗教符号和上帝形象的描绘点到即止,没有过多繁复的手法。宗教仪式则摒弃过度神秘和压抑的氛围,设计更加通透和明亮的空间,神父的布道更加生动活泼,和信众的互动更加频繁。教堂中还出现了演唱流行音乐的乐队,取代了严肃的传统唱诗班,整个礼拜过程更加轻松和欢快,更多的人愿意走进这种摆脱了昏暗和沉闷的教堂。

“社会福音运动”伴随着海外传教运动传入中国,传教士开始有意识地运用社会福音运动开展传教工作,他们将“基督教的种种教义与中国民间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加以贯通式的理解,使基督福音借助世俗化的手段在中国社会中逐步具备本土化的特征,从而真正在日常生活层面而非精英化的层面对中国人的思想与行为施加影响。”中国基督徒也在此期间经历了由文化取向关怀向社会取向关怀的转变[14]。

图6基督东山堂1

图7基督东山堂2

图 9 垂直空间分析图

图 8 平面空间分析图

在这样的传教氛围下,美南浸信会对基督东山堂的空间营造走向世俗化也符合当时的理念。当他们把工作中心从当年的五仙西迁到东山时,伴随的实际上是要将学校、医院及孤、老、盲人院等慈善机构集中建设管理,力图建立浸信会东山传教区,是一个整体的考虑。反映回基督东山堂的内部空间,这种演讲堂式的布道场所更加亲民,更加自由活跃,可以和整个教区的使用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过分强调其宗教功能和世俗功能的内外的分割,容易受到当地群众的支持和欢迎,也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比于巴黎外方会,他们通过这种社会取向的关怀在全方位开展传教工作。东山口地区在此环境下,也逐渐吸引了大批华人华侨,达官贵人的入住,大大加快了乡村到城区的转变,并逐渐发展成广州的高尚住宅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们这种传教模式,对地域环境的影响更加深远和扎实(图10)。

4 对神圣空间营造形式的选择之争

在宗教层面上,教会建筑的世俗化和人性化是当代基督教变革和宗教世俗化的必然结果。传统的教堂建筑作为一种神圣空间和精神世界的象征,表现的是一种宗教的神秘感和神圣感,在那里人们通过对建筑本身所表达出的这种宗教氛围来感知上帝的存在,这种宗教氛围在哥特教堂中达到了极致,因为教堂“是神的居所,是神的神秘的形态和诸如与虔诚信众传达教堂之间的感应等神奇现象的物质形式”[15]。“教堂不应该是亲切的,具有人情味的,它所应该展现的是奥托所指的神圣感——宗教体验中最独特的东西,一种既畏惧又向往神圣的情感,也即是敬畏[16]。”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哥特教堂巨大的空间,高耸的尖塔和神秘的气氛的必要性了。但是如基督东山堂这种更近乎世俗化的新教教堂,是对天主教会的一种革命。我们可以从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得到解释,在我们身边,也可以从这两座我们熟悉的岭南教会建筑的对比得到切实的体会。

那是否在意味着新教教会在中国所建立的教堂就更加会倾向于世俗化和本土化呢?从历史角度看来,实际上,在本土化方面,天主教走得比新教更加的早。当1583 年利玛窦抵达肇庆的时候,“与其他的传教士粗野而急躁之情绪不同,利玛窦表现出一种沉稳的心态,他所在的耶稣会传教区清楚地认识到首先要赢得统治阶级的好感,于是他们学习中国的儒家文化,一开始更多是以一位哲学家的身份来面对大众。只要得到统治阶级或者是说皇帝的认可,一切以宗法等级社会为基础的中国将会给天主教提供一个绝佳的环境[17]。”于是在开始阶段,利玛窦提倡不开设任何教堂,而是以讲学堂或是书院的模式来进行文化传播,而弥撒的地点只是开设在另外一件小小的秘密教堂。正是这种谦逊和退让让他打开真正的破冰之旅。

图10美南浸信会在东山口地区基督东山堂周边兴建的部分教会建筑区位分析

图11 1997年东山堂青龙坊聚会姊妹圣诞颂唱

图12 1997年东山堂儿童班圣诞献唱

然而随着鸦片战争和对中国沿海地区殖民时代的开始,在礼仪之争的大环境下,许多天主教的传教士逐渐摒弃了这种观念,更直接的建筑符号开始进入中国,更加以西方为主的神圣空间也在主导着教会的工作的展现。这种做法也引来许多争议,第一任罗马天主教宗座驻华代表刚恒毅主教(Cardinal Celso Costantini)提出要从艺术融入中国文化,而不是符号化。他明确指出:“建筑对我们传教的人,不只是美术问题,而是吾人传教的一种方法。我们既在中国传福音。(建筑)理应采用中国艺术,才能表现出吾人尊重和爱好这广大民族的文化、智慧的传统。采用中国艺术也正是肯定了天主教的大公精神[18]。”这些对立的看法一方面引起了广泛的讨论,但是也催生了很多大胆的建筑风格的尝试。然而天主教一直以来都有严密的制度,教会十分强调中心生活,我们更容易看到本土化后的天主教堂依然和西方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真正通过社会人文关怀进入中国民众社会各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再加以宗教的影响的,却是在美国福音运动大潮下进行改革的更加世俗化的新教传教团体。相比于天主教会,他们对本土化的建筑形式更加包容,也更加愿意做形式上的妥协。因为他们一开始的工作重点恰恰不是在以教堂为主的神圣空间中展开,而是在教区其他社会功能建筑中展开,因为形式上的对西方传统的坚持并不利于对环境的融入和发展。

5 神圣空间在心理层面的反响以及在教会世俗化道路上的广延解读

基督教宗教仪式包括布道、礼拜、祈祷、忏悔等内容,核心的部分是圣餐。神圣的仪式进行时,营造的氛围使祈祷者形成极其强烈的心理空间的反响,这种心理空间由外界实体空间的感受和自身的宗教情感共同作用而成,它展现在对空间的归属和认同,也展现在内心感受上帝的蒙恩。这种心灵空间一方面强化信徒的心理崇拜,又会通过宗教行为表达出来。

比利时籍天主教传教士格里森在讨论到教堂建筑中国化时,碰到一些中国祭拜仪式和西方的矛盾,而且必须做出妥协和改变,但他说道:“教堂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容纳虔诚的教徒,应使教徒产生某种联想,从而对礼拜仪式的神圣庆典感到亲切。换言之,教堂只是向教徒们提供一个领受圣餐、进行祈祷和听神父宣讲上帝福音的最佳场所[19]。”教堂神圣空间的实质和关键问题可归结到仪式本身和人的内心,甚至比仪式进行的空间形式和地点更重要。

于是,即使离开了教堂范围内所举行的宗教仪式和信众宗教聚会活动,依然存在神圣空间概念的广延意义。没有固定的建筑物或者空间给予使用,没有与世俗空间明显的分割线,没有特别严格而且充满禁忌的仪式,并不能代表其神圣空间性质的减弱和消逝。近代岭南的新教组织即使在社会条件不利的时期,依然诞生了形式各异的简陋的新教教堂和聚会点,后来还发展了家庭教会。神圣空间在宗教聚会活动进行的那一时那一刻对个人情感而言其存在感是非常强烈的。我们一开始从形式去讨论和分析教堂建筑,但是到了最后,确恰恰必须脱离开这些形式,而去关注到教会组织的聚会氛围本身,这也是教义传播和渲染最浓墨重彩和深刻的一幕(图11、12)。

另一方面,神圣空间的广延意义亦定位于整个教会社区。天主教会传入近代岭南地区时,也有一些教区教育福利机构的设置。比如在圣心大教堂周边,1860年由明稽章在大新路创办的圣心书院,1861年创建的广州第一间孤儿院[20],于1904年创办的圣心中学(前身是圣心书院)和1931年于圣心大教堂西侧创立的明德女子中学[4]。基督教会的教区福利机构设置则更加广泛深入。从美南浸信会在东山口整个教区的建设和发展来看,教堂在一开始并不是其最核心的部分,也不是教会工作最开始的重点,而更倾向于一种为社区配套服务的功能。由于整个教会工作方向世俗化发展,我们也看到神圣空间在世俗化层面的一种广延,即神圣空间溢出教堂,随着信众辐射到整个教区。教会开办的医院,学校和其他慈善机构等这些世俗空间会归属在一种由教会统领的宗教氛围中。这个广义上的神圣空间的概念,既落实到信众内心的归属感,也散布在整个群体性的场所中。没有了原始宗教那种绝对的禁忌和神秘感,但是却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生命力(图13)。

在当代岭南地区,尽管随着大批岭南基督教堂筑在历史大流中的消逝,原有的基督教神圣空间已经大面积萎缩。但是,即使狭义上的那些神圣空间已经消失,人文意义上的神圣空间在这种世俗化的大浪潮中,虽不能说不受影响,但是由于本质上它就是世俗化的。故这类神圣空间仍旧广泛存在,其存在的方式和存在的类型都在不断地变化[3]。

6 结语

近代岭南地区有着对多元文化十分包容的地域特性,这种特性孕育了大量的教堂建筑的产生。在此期间,天主教会和基督新教团体都经历了各自的对于教会和教会建筑本土化解读的变化和发展的阵痛。从巴黎外方传教会建造的广州圣心大教堂和美南浸信会在东山口建立的基督东山堂的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和地域间文化融合的差异,不同的教会由于在营造神圣空间的出发点和理念不同,导致形式上的风格各异,甚至产生了功能化的转变和世俗化的倾向。特别是基督新教教会,相比于天主教会更多地投入到了世俗教会建筑的建设中,在另一个方向全面打开传教的工作,在更广义的意义上影响着以教堂为核心的地域中的群众。

于是,在对教堂建筑形式进行建筑学意义上的分析和探讨的基础上,对教堂建筑营造的神圣空间的解读应该从多方面,多维度进行。首先在历史层面,必须寻找建筑建立的历史人文背景和教会思想在国际宗教改革大潮下的变化。其次,在对神圣空间的概念的定义上,也不应该局限于传统意义上上的严格的教堂空间,更要从人文意义上的神圣空间进行广延的分析。研究的对象不应该仅仅是建筑艺术和功能本身,更应该去触碰到信众群体的组织和个人心理层面,才能真正理解教堂建筑,才能读懂其营造的神圣空间的本质。

图片来源

图1、4、8、9: 源自:汤国华. 岭南历史建筑测绘选集[M]. 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图5 :源自基督东山堂正门告示牌;

图10:作者绘制,其中历史资料源自:广州宗教志编纂委员会. 广州宗教志[M]. 广州:广东省人民出版社,1996.

图11、12:源自广州市基督东山堂复堂廿周年纪念专刊;

篇4:威斯敏斯特——英国皇家大教堂

“一日为萧晨,百卉俱靡,秋人寡欢之时,余在惠斯敏司德寺游憩可数句钟。当此荒寒寥瑟之境,益以阴沉欲雨之秋天,可云雨美合矣!

余一入寺门,已似托身于古昔,与地下鬼雄款语。门内列甬道至修广,上盖古瓦,阴森如履地洞;修墉之上作圆宝通漏光。是中隐隐见一僧,衣黑衣,徐行若魅。余一人既入是中,决所见必皆历栗之状,即亦无怖。墙壁年久,莓苔斑驳,泥土亦渐削落;壁上碑版,隐隐亦悉为苔纹所封,而镌刻之物,觚棱渐挫,但模糊留其形式而已。黄日布地,四围仍阴悄动人。高墉修直,仰望蔚蓝,直类井底观天;而本寺塔尖直上,半在云表……”

林纾,字琴南,号畏庐,福建闽县人,是清末民初有名的古文家。他少年敏而好学,青年时博览群书,喜读《左传》、《史记》、《汉书》以及韩愈和欧阳修的文章,是推重桐城派的古文大家。他一生研究古文,兼作诗画,著有《闽中新乐府》、《畏庐文集》、《畏庐笔记》、《畏庐漫录》、《畏庐诗存》等传世,晚年翻译英、法、德、俄、希腊、挪威、比利时、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十多国的名家小说一百八十余种。他虽然不懂外文,但凭深厚的古文字功底,与友人合作:由通外文的人将原著向他细细讲述,他边听边译,用他自己的话说,能“耳受手追,声已笔止”。虽然,林纾的翻译严格地说只是一种译述,但在一百多年前那个闭关锁国的时代,林译小说风行海内,如一股新风,吹散浑噩阴霾,影响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

《游英伦大寺记》的原作者是19世纪的美国作家华盛顿·欧文。欧文是著名的散文家,他的文笔自然优雅,深受读者喜爱,是美国第一位赢得国际声誉的文学家。他自幼喜漫游,曾旅居欧洲20年,热爱欧洲历史,与欧洲文化保持着不断的血脉联系。他特别喜爱英国美丽的乡村风景,曾写下优美的散文《英国的乡村生活》,他文化的根是深埋在英国的土壤里的。欧文著有《纽约外史》、《阿尔罕伯拉》、《草原游记》、《华盛顿传》等作品,他的散文随笔集《见闻札记》尤受人推崇,其中包含多篇关于英国生活的观感,如林纾翻译的这篇原题为《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游记。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始建于公元10世纪,原是一座本笃会隐修院,13世纪开始大规模改建,它正面的双钟楼哥特式造型有法国巴黎圣母院和兰斯市圣母大教堂的风格,最初的设计师便是来自法国兰斯的建筑师亨利。英语中与教堂有关的几个常用词都与拉丁语或希腊语有关:abbey意为“大修道院,大教堂”,源于拉丁语的abbatia;monastery是修士们居住的隐修院,minster是重要的大教堂,如英国中部的约克大教堂,这两个词都来源于拉丁语中的monasterium;church源于希腊语,是基督徒们做礼拜的教堂,这种教堂最早出现在地中海地区,随着基督教的发展,人们需要更大的教堂,于是便有了cathedral,即教区的主教堂或重要的大教堂,cathedral源于希腊语kathedra,原意为seat(座位,座席),这种大教堂中设有主教座,如坎特伯雷大教堂中大主教坐的石椅。

传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原是泰晤士河一座小岛上的西隐修院(west minster),它今天的名称便可能由此而来。林纾将Westminster Abbey译为“惠斯敏司德寺”,可能是按韦氏音系的发音方法翻译;旧译“西敏寺”是意译(West,Abbey)和音译(minster)的结合,有古雅的中国韵味;现今通用的译名“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则基本上按音译,汉语发音与英文接近,字形也能赋予读者丰富的联想:征服者威廉在此加冕,使巍峨的大教堂更有帝王气派。英国教会有三个重要的大主教:坎特伯雷大主教是全英首席主教,约克大主教是处于第二位的全英格兰首席主教,而威斯敏斯特大主教则是英国罗马天主教教会的领袖。西方大教堂的历史和教堂建筑多可追溯到中世纪或更早的时期,它们在文明的发展中曾起过巨大的作用。然而,在今天科技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在繁华的大都市里,教堂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与它昔日的威严和光彩已不可同日而语。尤其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大教堂可能更是一种神化的宗教象征,代表了超脱尘世的道德力量。今天,人们来到庄严的大教堂是要在这精美的建筑里去回忆一个民族的历史、信仰与文化。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常被人们称为英国的皇家教堂,这一方面是因为自征服者威廉在这里加冕为王后,历代英国国王均在此举行加冕礼;同时也因为这里是许多英国国王和女王的最后安息之地。大教堂的设计为典型的十字形结构,穿过教堂北门,进入北耳堂,耳堂两侧墙壁上是十多位英国政治家的纪念雕像:左边有曾任英国外交大臣和首相的乔治·坎宁像,坎宁毕业于牛津大学,以推行自由主义政策而著称,执政期间使英国脱离了欧洲神圣同盟;右侧有查塔姆伯爵威廉·皮特的雕像,皮特出身名门,求学于牛津,崇尚古典学术,曾两度出任英国首相,使英国赢得了七年战争(1756-1763)的胜利而成为强大的帝国。出耳堂左拐,大教堂东侧依次排列约十个祈祷室,摆放着13世纪至17世纪的国王和女王的石棺墓室:爱德华一世和三世、亨利三世、五世和七世、女王伊利莎白一世、玛丽一世等都在这里长眠。在祈祷室里和通道上,先代圣贤的石雕塑像或立或卧,有的雕像表层已脱落斑驳,有的石棺上仰卧着主人雕像,棺两侧有仆人像跪于垫子上作侍奉状。地上镶嵌着一块块黑色的大理石板,板上刻有文字或图案,或雕饰凸出的镀金字,说明死者生卒年、生平或立像者的名字。祈祷室环绕的中心是国王的加冕宝座,这个木制的高背加冕椅是1301年为爱德华一世制作的,椅子下面过去曾有一块古代苏格兰国王加冕时坐的大石头,爱德华一世于1296年命人将石头运回伦敦,安置于威斯敏斯特加冕椅之中。如今这块石头已回归苏格兰,因为它是苏格兰民族的象征。加冕椅用褐色木板做成,木板上刻有花纹,椅子的四脚雕刻昂首的雄师,椅背上部呈三角形尖顶状,有威严的气派。椅子正面台阶下左右侧各两排约70把木椅,可能是贵族武士们的座位,这些椅背上装饰着印有彩色精美图案的贵族家族盾形纹章,可以想像出加冕时国王的威仪和典礼仪式之隆重。自1066年以后,除13岁被废黜的爱德华五世和为娶辛普森夫人而自愿逊位的温莎公爵爱德华八世外,英国历代国王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的这把椅子上加冕登基。

走出帝王的墓茔,便来到南耳堂内著名的“诗人角”(Poets' Conner)。英文poet意为诗人,但广义上也指有诗人才气和想像力、能用优美的语言表达深刻思想的人。英国许多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埋葬在诗人角中,或在这里竖碑受后人仰慕敬拜,他们依据死时的地位或身份,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中享受不同的待遇:或雕像立于墙上,或只将名字嵌在地板中。进入诗人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桂冠诗人德莱顿和美国诗人朗费罗的半身石雕胸像:德莱顿一脸愁苦,目光无神;朗费罗则表情蔼然庄重,作沉思状。朗费罗晚年获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他是在诗人角中立像的第一位美国诗人。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在诗人角没有雕像,只有一个外观像壁炉一样的墓穴做在墙上,乔叟安葬在这里并非因为他是诗人,而是因为他曾担任过王室的重要官职,而且他逝世前已租下大教堂庭园里的一间房子居住。布朗宁、丁尼生、劳伦斯和女作家艾略特的纪念碑只是嵌在地上的一块块黑色的大理石碑版,或显示诗人埋葬的地点,或仅为建碑纪念而已,有趣的是,劳伦斯碑版上雕刻了一只鹰。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纪念碑是一块写有简单文字的白色石板,简朴的设计与诗人的声名不符,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权贵不能接受他那放浪不羁的生活与独立的思想。接下来是诗人角的中心,在朝西的一面墙壁上,装饰着众星捧月的诗人群像:莎士比亚全身像位于中央,左上角和右上角分别是济慈和雪莱的碑版;中层左侧有桂冠诗人骚塞和作家兼文学评论家约翰逊博士的胸像。约翰逊为后世留下了划时代的《英语辞典》和充满机智妙语的《莎士比亚集》、《英国诗人列传》等作品,他早年求学于牛津,因贫困而辍学,但终因世人公认的学术成就而荣获牛津大学和都柏林大学的博士学位。中层右侧是苏格兰诗人彭斯的胸像和汤姆逊的全身像。左下角和右下角分别镶嵌着女作家简·奥斯丁和勃朗特姐妹的碑版。湖畔诗人华兹华斯的全身像立于莎翁像左下角。地上还有几块黑色的碑版,其中有英国演员欧文爵士的纪念牌。欧文因演莎士比亚的戏剧而闻名于世,他普及莎士比亚的戏剧功不可没,于1895年被授予爵士头衔,是获此殊荣的第一位演员。诗人角中还有斯宾塞、琼森、弥尔顿、狄更斯、哈代等文学巨匠的墓碑和纪念碑。西南角竖立着深受英国大众喜爱的音乐家韩德尔的全身像,据说他下葬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时,3000人参加了隆重的葬礼。韩德尔是巴罗克后期著名的音乐家,出生于德国,后移居伦敦并入英国籍,传世作品有多部歌剧和以《圣经》故事为主题的清唱剧。他的音乐反映了英国民族的特性,已融入英国民族的文化中,其中最受英国人喜爱的清唱剧《弥赛亚》描述耶稣诞生、受难和复活的故事,圣诞节时人们常演出《弥赛亚》,赞美基督战胜罪恶,拯救世界而永生。

诗人角西南边有一个大回廊,这是中世纪修士们生活的地方;东南边有牧师堂,修士们在这里聚会聆听隐修院的规章。大教堂西侧是宽敞的中殿,正对大教堂西门,这里有无名战士纪念碑和温斯顿·丘吉尔纪念碑。在这座十字结构的教堂中,东西南北四翼环抱的中央有圣爱德华的圣祠、内殿、高坛和一排排装饰精美的靠背椅,与国王加冕宝座一起构成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中心,王室成员的葬礼、婚礼和国王加冕礼都在这里举行。大教堂西门外有战争受难者纪念碑,西面墙上的四个塑像分别代表真理、正义、仁慈、和平,教堂拱形门的上方是20世纪10位殉难者的浮雕像。

篇5:威斯敏斯特教堂

纽约有一位心理医生,执业多年,成绩卓著,在他即将退休时,写了一本医治各种心理疾病的专著。这本书足有1000页,书中有各种病情的描述及其治疗方法。有一次,他应邀到一所大学讲学,在课堂上,他拿出厚厚的著作,说:“这本书有1000页,里面有治疗方法3000种,药物1万类,但所有的内容只有几个字。”在学生的惊愕的目光中,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如果,下一次”。这位医生说,造成自己精神折磨的莫不是“如果”这两个字。“如果我考上了大学”,“如果我当年不错过她”,“如果我当年能换一项工作”„„医治方法有上千种,但最终的办法只有一种,那就是把“如果”改为“下一次”,“下一次我有机会再去进修”,“下一次我不会错过我爱的人”„„造成自己心理障碍的,影响一个人幸福观念的,有时候,并不是因为物质上的贫乏或丰裕,而取决于一个人的心境改变。如果把心灵浸泡在后悔和遗憾的水中,痛苦就必然占据你的整个心灵。分析:在人的一生中,懊悔就像一剂慢性毒药,在无休无止中磨灭你的意志,在不知不觉中消耗你的快乐,降低你成功的几率。它又像一些蛰伏在我们生命长堤上看似渺小的蚁群,总有一天,我们会被自己造成的薄弱点吞噬。去掉“如果”,改说“下一次”,你就找回了真实的自己,它就是你的财富,包括阳光、空气和水,还有你心底的喜悦和脸上的微笑。这一切对谁都非常重要,只因为它构成了使你成功的要素。

张黎刚,舍得之美16年前,当即将得到复旦大学生物系学位时,他退学了。9年前,当即将获得哈佛大学遗传学博士学位时,他回国了。8年前,当即将升任搜狐第一个副总裁时,他离职了。4年前,当6000万资金即将注入e龙网时,他不干了。这就是张黎刚。在他的人生过程中,几乎一帆风顺,良机无数,如果他选择了其中任何一条路走下去,今天都可能是叱咤风云的商业巨子。但是张黎刚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如果我按照那些路线走下去,现在可能已经是很强的人,但是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道理,现在的我只能是现在这样,我只是追逐自己的梦想,并没有遗憾。”张黎刚现在有一个小女儿。他说对女儿只有三个期望:第一,是成为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第二,是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第三,是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另外,英雄只有一种,那就是人性的英雄。”他严肃地说。分析:有舍才有得,得到的不一定是金钱,比金钱更重要的是一种勇于追求的精神与良好的心态。这是一个人价值观的最好体现。

野田圣子37岁就当上了日本内阁的邮政大臣,在重男轻女的日本,成为无数现代职业女性的精神动力和学习楷模。她为什么能够如此突出?在一次演讲中她说,这全得益于她刚进入社会时的一次培训。圣子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帝国酒店做管理,不过培训期间,她却被安排去打扫厕所,每天都要把马桶抹得光洁如新才算合格。当时,圣子的心情非常槽糕,以至到后来,她一碰到马桶就想吐。这一切都被领班看在眼里。一天,领班做示范擦完马桶后,居然盛了满满一大杯厕水,当着圣子的面一饮而尽。然后,领班告诉圣子:“你擦得并不是不干净,但是,如果你想做得出类拔萃,你就得永远比别人多擦一遍,让擦过的马桶里的水都可以喝!”圣子大吃一惊,从此,她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培训结束的那一天,圣子在擦完马桶后,也盛了满满的一大杯厕水,并自豪地喝了下去。与圣子成功的原因相同,在欧洲,德国汽车普遍比法国汽车受欢迎。经著名管理大师马歇尔·多普顿深入工厂一线调查,终于发现了一点:在拧螺丝时,德国人会比标准要求的多拧一圈,而法国人由于天性浪漫,却往往是少拧一圈。积少成多,产品质量的最终差异也就出来了。马歇尔·多普顿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例发现,取得突出成就的人与取得一般成就的人几乎做了同样多的工作,他们努力的差别很小——优秀的人就是“多拧了一圈”,但是最后,他们取得的成就和大多数人比起来却有天壤之别。这被马歇尔·多普顿总结为“多一圈定律”。分析:世间的事就是如此,没有谁比谁强多少,关键是能否用心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一丝不苟。这既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也是一个人更容易成功的保证。

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它就是你的屈辱。一次聚会,一些堪称成功的实业家、明星谈笑风生,其中就有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艾顿向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回忆起他的过去——他出生在一个偏远小镇,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将他抚育成人。但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撵到了舅舅家,舅妈更是刻毒,在他读书时,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刚工作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怎么没有听你说过这些?”艾顿笑道:“有什么好说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受苦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了很久的汽车商又说:“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不再受苦。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骄傲的一笔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也不觉得你是在念苦经,只会觉得你意志坚强,值得敬重。但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说什么呢?在别人听来,无异于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这个时候你能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在苦难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吗?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玩精神胜利、自我麻醉。”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重新修订了他“热爱苦难”的信条。他在自传中这样写道:苦难,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时,它就是你的财富;可当苦难战胜了你时,你就是它的屈辱。分析:当我们战胜了苦难的时候,它才是我们的财富;可当我们被苦难战胜的时候,它却是我们的屈辱。这句话实在深刻。由此看来,某些时常把受苦受难的经历挂在嘴边的人,只是在展示他的屈辱。

誉满全球的道格拉斯飞机公司的创业老板唐·道格拉斯,非常希望东方航空公司能购买他制造的首架喷气式飞机,因此去拜访东方航空的总裁雷肯巴克。雷肯巴克告诉他:他的飞机可以同波音707抗衡,可这种两种飞机的噪音都太大,假如道格拉斯能保证降低噪音,就可以取得订购合同。这笔生意对道格拉斯来说相当重要,假如他能签约,他就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反之,他或许就从此在行业内消失了。道格拉斯同工程师经过一番认真讨论后,再次去见雷肯巴克,头一句话就是:“老实说,我不能确保把噪音降低。”“我也不能,”雷肯巴克说,“但我希望知道的是,你是不是对我诚实无欺。”最终,道格拉斯得到了1.65亿美元的订单。由于“诚实无欺”,道格拉斯的公司声名远播,他不断改进飞机的质量,信守对客户的诺言,事业越做越大。分析:诚信是事业发展的先决条件,你可以做得不好,但你不能欺诈。

最近,湖北网监处在浙江、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一举侦破了制作传播“熊猫烧香”病毒案,抓获李俊(男,25岁)、雷磊(男,25岁)等8名犯罪嫌疑人。这是中国破获的国内首例制作计算机病毒的大案。据李俊交代,其于2006年10月16日编写了“熊猫烧香”病毒并在网上广泛传播,并且还以自己出售和由他人代卖的方式,在网络上将该病毒销售给120余人,非法获利10万余元。经病毒购买者进一步传播,导致该病毒的各种变种在网上大面积传播,对互联网用户计算机安全造成了严重破坏。现年25岁的李俊从1999年开始自学电脑课程,并在武昌电脑一条街打工。后来开始热衷于编写计算机病毒程序,并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嫌犯王磊通过贩卖“熊猫烧香”,获利后已购买一辆吉普车,他对外宣称:“用身体养活自己,还不如用大脑养活自己!”此案中6名制作和传播“熊猫烧香”病毒非法牟利的嫌犯,全部是20多岁的年轻人。他们总觉得互联网浩瀚无边,网上身份虚无缥缈,这使得网络犯罪日益猖獗。李俊等富有才华的年轻人,最初的梦想或许只是用自己聪慧的大脑换取财富,但由于法律知识和法制意识的双重缺失,才一步步滑向了犯罪的泥潭。分析:才华是用来创造财富的,而不是用来犯罪的。才华一旦用于犯罪,哪结果只有一个:更快地失败。

秋子,女,23岁,河南商丘人,艾滋病公益活动志愿者。2006年11月,她应聘到上海一家培训机构当英语(论坛)老师。因为被该机构下属一学校负责人认为“长相有问题”,拒绝让她上班。2007年2月5日,秋子找到了上海徐汇区劳动仲裁委员会。秋子说,如果仲裁结果不能让她满意,她将会走上法庭。秋子因此被称为中国反击“相貌歧视”第一人。没有一个女子愿意承认自己丑,秋子也一样。和所有遭受相貌歧视的女孩一样,秋子被用人单位拒绝,少见的是她被对方明确指斥相貌有问题。可是与多数人的沉默不同,秋子选择了反击,她获得了录音证据并四处寻求媒体支持。她要向用人单位索赔精神损失费。前外交部部长李肇星有过一次与网友论相貌的对话。他做客一家网站时,有网民调侃说:“李部长,您的才华我们很佩服,但您的长相我们不敢恭维。”李肇星幽默地回答:“我妈不这样认为!”这是一个多棒的回答啊,成了“相貌问题”的经典美谈。在权利面前,没有丑陋的相貌,只有歧视者难看的心灵。当今社会中,不光是存在相貌歧视,还有例如艾滋病歧视、乙肝歧视、性别歧视、年龄歧视、地域歧视等各种各样的歧视。“许多人像我一样遭遇过歧视,大多数人都忍气吞声承受这种伤害,我希望我这次的行动能够使全社会关注歧视现象对人的严重伤害,使得更多受到歧视伤害的人能够意识到自己有平等的权利,有对歧视说‘不’的权利!平等权利的获得,需要斗争争取。”值得欣慰的是,该机构与秋子进行了和解,秋子的权益得到了维护,伤害得到了弥补。更使我们受到鼓舞的是,该机构发表了国内企业第一个反歧视声明,在反歧视的长征中意义深远。分析:宽容相貌、尊重人格,是一个社会进入文明形态的重要标志。但以貌取人,却是人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劣根性。

1944年,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现重大转折。在太平洋战场,美军全面转入反攻。就在盟军制定“地毯式轰炸”日本计划前夕,司令部来了一位特殊的中国客人。盟军作战室的布朗森上校热情地接待了这位中国客人,但随即对客人提出的要求感到纳闷:他居然要求盟军在轰炸之前,在军用地图上标注出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一批建筑文物的位置,务必尽全力保护这些古迹。也正是这位中国人,6年前,他的故乡北京宛平城、团河行宫等历史名城、名苑惨遭日军的炮火摧残,被迫举家逃亡。在长沙,他一家人又险些在日军的空袭中丧命。随后,他的亲弟弟,在“淞沪会战”的硝烟中英年早逝;他的内弟接着在1940年保卫成都的空战中壮烈殉国。布朗森上校怎么也无法理解,就是这样一位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中国人,为什么要倾力保护敌国的古建筑呢?中国人平静地解释说:“要是从我个人感情出发,我恨不得将整个日本夷为平地,但优秀建筑绝不是某一个民族的私有财产,它属于全世界、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一旦炸毁,是无法补救的。”在这位中国人的据理力争下,日本古都京都和奈良在盟军的猛烈轰炸中奇迹般得以保全,遍布二都的宫殿、城墙和寺院也毫发无损。这位为日本名胜古迹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人,便是著名建筑师梁思成。40多年后,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曾刊发了题为“古都的恩人是中国学者”的文章,盛赞了梁思成的义举。日本建筑权威福山敏男也满怀感激地说:“梁思成先生是我们日本的大恩人,是他在二战中向美国提出了保护奈良和京都的建议,我们的古都才得以免遭滥炸而保存下来,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世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分析:爱是没有国界的。当爱心融进了智慧和情感,它就会超越恩怨和时空。这种爱是一种纯粹理性的爱。梁思成用他博大的包容,书写出了人类文明史上最精彩、最动人的传奇。选择适合你的

一位公司总裁曾这样总结他拥有的财富和他获得财富的方法:我的生活很节制,因而获得了健康。我不贪求;我只渴望那些在我活着时让我活得有意义的东西。

这是甜蜜的财富,这是温暖的财富,这是幸福的财富。并不是所有的财富都能使人幸福。有的财富使人恐惧,有的财富使人不安,有的财富使人整天提心吊胆,有的财富把人送上法庭,有的财富把人送进监狱,有的财富把人送上断头台。这是使人痛苦的财富,是使人招来灾难的财富。

不会选择自己的活法,于是便有很多人活得很痛苦;选择错了活法的人,于是便活得很累。如果你活得很痛苦,如果你活得很累,如果你活得很无奈,如果你活得很没意思,如果你活得很糟糕,如果你活得很无聊,那么,你一定是不会选择或者选择错了。如果你是鱼,那就选择游泳,那就生活的水中。如果你是鸟,那你就选择翱翔,那就生活在天空中。可悲的是,本来是鱼却选择翱翔、向往蓝天;本来是鸟,却选择游泳、向往大海。不是骆驼就不要选择沙漠,不是雪莲就不要选择雪山。既然是骆驼就不要进驻大都市,既然是雪莲就不要盛开在赤道上。

如果你是花,就选择美丽的开放。如果你是树,就选择一方水土一束阳光,快乐的生长。

适合你的,就是最佳选择。

选择离你最近的,是最美的选择、最智慧的选择、最成功的选择、最幸福的选择。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题目:“如果有一天卢浮宫突然起了大火,而当时的条件只允许从宫内众多艺术珍品中抢救出一件,请问:你会选择哪一件?”在数以万计的答案中,一位答案被认为是最好的——选择离门最近的那一件。我们的行动最佳选择往往不是最绚丽最诱人的那一个目标,而是离你最近的那一个,那一个最真实的,那一个最接近成功。

我们往往因为太多的欲望污染了我们纯净的心灵天空,我们往往因太多的欲望搅乱了我们静美的心灵。贪念,使得我们离成功越来越远。贪念,使得我们离幸福越来越远。

幸福,其实离你并不远。幸福就在不远处。我们总是感到不满足,好像生活永远是那样存有缺陷,使得我们感觉不到幸福。浮躁的世界里,有没有景致更为开阔的人生?有没有令一颗心更乐意更快慰的通途?什么是我们值得奉守的东西?对自己的超越,对肉身的超越,精神,追求,是你的人生阳光。心,是自己永远的家。我们的物质生活显然在提高,但是许多人却越来越不满了。于丹教授认为,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去,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同内心相连。这种把脉似的诊断,使得我们警醒,它唤醒了我们的内心世界。心灵困惑的心灵处方是那么的简约。关爱内心,关爱心灵,心灵便会关爱我们的一切,幸福便会弥漫在我们的生命之中。

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抛弃的幸福。很多时候,我们是自己远离幸福。

有一位女士,她一身素洁,面带微笑,总是给人以恬静的感觉。我几乎没见过她什么时候焦躁过,没见过她和谁面红耳赤过。优雅,是她的写照。在这个时代里,人们行色匆匆不断奔忙,有的为了利益而不择手段,人们的贪婪欲望越来越大,使得自己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但是她却始终保持一种优雅的生活姿势,这让我们好生疑惑,是什么让她保持如此优美的的心境?她淡淡一笑:“人得学会知足,要量力而行,要做适合自己的事情,要过适合自己的生活。过自己真实的生活,过一种有香味的生活。”

过一种有香味的生活,一生该是多么美丽!

马未都曾去过新疆阿克苏,他路过一片杏树林,满树大白杏,杏树下坐着一维族老汉,身边有几个铁皮桶,马未都诧异地问他:“杏多少钱一斤?”老汉说:“两毛钱一脚。”马未都当时还诧异两毛钱是两角,怎么是一角(脚)呢,当马未都弄清两毛钱允许向杏树踹一脚时,马未都惊喜天下有这样让人兴奋的买卖。马未都给了老汉两毛钱,拎起一支桶,走向杏林深处。马未都选择一棵硕大无朋、枝头低垂的杏树,铆足了劲儿,背过身像马尥蹶子一样,猛踹杏树,脚腕子都快肿了,结果是一颗杏未落。马未都刚想再接着踹,老汉说:“再交两毛!”这时,马未都才选择了一棵细弱的小树,不轻不重地踹了一下,掉下的杏也捡了半桶。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认清你自己,量力而行,及时调整人生的航向,不贪心,不虚妄,在最可能成功的地方行动。

城市里,有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有一闪而过的脸庞,也有忧愁抑郁的目光。生活中的快节奏在机器的喧嚣中沉积,人的精神也在疾驰而过的汽车中变得空虚。但倘若能够在纷繁中建造一间自己的精神小屋,便能吟叹“心远地自偏”了。

我有一间属于自己的精神小屋,与其真善美的人为邻。与他们为邻,我受益匪浅。借此机会,我想向他们表达我的感情。

透过左边的窗子,我看到了与清茶为伴,与书籍为伴的季老。季老,您是一代“国学大师”,是“学术泰斗”,是“国宝”。可是您把这三顶帽子都辞掉了,您说“环顾周遭学问之深者大有人在,国学大师岂不折煞老身?”作为您的邻居,我了解您的淡薄,明白您睿智的目光背后所经历的沧桑。不过是想专心致志地翻译《罗摩衍那》,不过是想尽心尽力地保护一些经典的文化,您却在“文革”中屡遭打击。是天欲摧人吗?我抱着疑问,却从您巍然的笑中找到了答案。是啊!当上天赐给你荒野时,意味着他要你成为高飞的鹰。季老,您知道吗?以您为邻,我受益匪浅。您是我精神的邻居,用您一生的淡然与执著告诉了我什么是淡泊,又告诉了我“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真的,我想谢谢您!

透过右边的窗子,我看见了躺在病床上打点滴的您——莫里老人。莫里老人,请容我像您的学生一样喊您一声“师傅”。您虽患重病,但作为您的邻居,我知道您并不会自怨自艾,也不会自我放纵自我绝望。您在昔日那般疯狂地随歌舞蹈,舞出您的生命奇迹;您在得知病症消息时仍那么珍惜生命,坚持以乐观旷达的情绪感染身边每个人,其中包括我。您知道吗?曾经让绿叶嘲笑颓废的我因与您为邻,受您的乐观熏染,我也勇敢面对阳光了。谢谢您!

在我心里,还铭记着泰戈尔的哲言:“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而我已飞过”与您为邻,我学会了很多;与您为邻,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终于,在喧嚣的城市中,我找到了属于我的蓝天!

与你为邻,与真善美的人为邻!“余”味绵长

没完没了的会议,从早到晚的宴会,城市繁华喧嚣,畸形滋长的欲望,都使我们的生命很满而生活很空。

丹麦人和孟子有一个共同的智慧——将小鱼放回大海,经过成长繁殖,反而能带来更多的鱼。

其中的道理并不深奥,可我们实行的并不好,“余”仿佛一张通行证,贯穿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有余,自然才得以平衡和谐。羊群吃草时懂得要一片一片地吃,不断迁移,使新草生长;虎豹捕猎,常常挑些老弱病残者,使猎物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不至于自己断粮。而我们人类,似乎将“有余”的哲理视为小儿科,对地下矿产无止地挖掘,对北极熊残害、杀戮。我不禁呐喊,贪婪的人类,请放下手中的猎枪,咽下对野味的垂涎吧!如今频发的灾害,不正是大自然对人类无尽抢夺,不留余地的“回报”吗?

季羡林曾将和谐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他人,人和自己的和谐。对待人生,我们切不可抱着“悬肉为林,以酒为池”的贪欲占有人生,毋宁说人生是占有不了的,因为我们迟早要将它交还。为生活留下一片“余”的天空,能让我们更豁达地玩味人生。当有人提出为钱学森盖将军楼时,他委婉拒绝,回到生活中从容的“余”;当塞林格因《麦田的守望者》走红全美时他却躲回乡间一隅,因为那是他心灵宁静的余地。留有余地,我们才能更好地前进;留有余地,是生活中的平淡和从容,更是灵魂上的丰盈和豁达,留有余地,不仅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存观,还应成为一个社会的发展观,中国的GDP正在高速增长,然而,与其一同增长的是人们的腰围,下跌的不仅有股票,还有人们的幸福指数。人们的房子越住越大,而在家中的时间越来越少,因为都被迫成了房奴在外奔波,人们会在市场购物时斤斤计较,却对最珍贵的生命毫不珍惜。在中国,物质和精神的矛盾已经成为大家关注并着力解决的问题,从民生的建设到前几天长江中华鲟的放生,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我们正在学会如何留有余地!

面对时代的进步,尤其是所处的这个国家取得的进步,我欣然落笔,化作墨痕,虽然前路或有许多艰辛,但只要我们对自然、对人生、对发展都留有余地,那么我们定会向阳光的方向生长。卡梅隆的智慧

篇6:威斯敏斯特教堂

教堂2008年奠基,于2010年4月4日复活节首次礼拜,5月28日举行献堂典礼。教堂主体采用哥特式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5619平方米,分为主堂、牧师楼和钟楼三部分。主堂二楼可容纳千人,一楼设有四间小礼堂,每间可容纳200余人。教堂的彩绘玻璃颇具特色,华美的画面诠释了基督教的文化元素。钟楼高51米,安置有大小各异的5口铜钟,即可演奏教堂乐曲,亦可和声报时。矗立在独墅湖的水中十字架是教堂的创举,高6.6米,宽3.15米;矗立在教堂广场中心的耶稣像为青铜材质,高6米,重达3吨,安放在1.8米高的汉白玉大理石底座上。独墅湖隧道入口,湖面下面是车来车往,好神奇噢。

“很偶然的一次邂逅!本是有一些烦人的琐碎小事才会去到独墅湖那边,结果却被我们无意间撞见了这么个好地方。心情一下子就快乐起来了。有好多对新人在那边拍照,超美的。环境也非常的安静,去到那边感觉整个人就恬静了起来!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带上相机,没有拍上几张照片,下次去一定要记得!”(网友眼中的独墅湖教堂,之后标注双引号的皆同此类)

“位于独墅湖边的白鹭园内,是一座很欧式的建筑,来这里会觉得好像来到了欧洲,有一个很大的耶稣铜像,还有一个位于水中的十字架,很多新人来此拍摄婚纱照,晚上亮灯后也很漂亮,总的来说这里还是很不错的。”

“很有味道的教堂,比市区那个好哦!如果结婚仪式在这举办,一定超灵,得找到牧师,哈哈!还有童鞋在外面COSPLAY,值得逛逛。”

“很美的一个地方。冬天去时,万物凋零,彩色玻璃窗蛮有味道,湖上的十字架很有气魄,可惜不是基督徒,只能远远观望”。

——独墅湖教堂[图片]

2013-8-8 9:23:00

“环境很美,紧挨着独墅湖。旁边的小公园设计得很好,在那散步很美。教堂是哥特式的建筑,能容上千人,每周有中英文双语礼拜。”

“一座位于独墅湖水边的欧式建筑﹐很漂亮﹐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位于水中的十字架。每次来这里﹐总能遇到一对对前来拍摄婚纱照的新人﹐最多的一次﹐不下10对。教堂前面有一个不大不小的荷花池﹐每当夏天荷花开放的时候﹐到此拍照﹑钓鱼﹑还有写生的人很多﹔荷花池边上有一片桃林﹐春天桃花开的时候﹐真的很美﹔还有一大片的芦苇荡﹐走在被高高的芦苇半遮掩的蜿蜒的水中吊桥上﹐有时候只能听到周围人时近时远的说话声﹐却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那教堂没怎么深究,只是周围的环境很好,很契合基督教堂的氛围,尤其是傍晚时的十字架,在那斜阳的照耀下,竟显得那么庄重、肃穆!周围的环境使人很好的放空……”

“有人评价这里是苏州最美的教堂,但我以为远远不止。在这里建筑和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如果硬说什么不完美的话,就是建筑的。质量有点毛糙了。譬如矗立在湖中的十字架,造的就比较山寨了。

——独墅湖教堂[图片]

2013-8-8 9:23:00

“这教堂建的太有诗意了!湖景和教堂建筑融为一体,非常美!今后拍婚纱照这里是必选之地啊!如果能在这拍个写真也不错!”

上一篇:进学生会宿管部自荐信下一篇:如星子滑过夜空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