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2024-05-03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共10篇)

篇1: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The Wisconsin School of Business)在1900年开始提供正式的商学教育,是第一批全美5所开设商科项目的学校之一。2007年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商学院(The Wisconsin School of Business at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受到历史上最大的一笔捐款,8500万美元,用于改善学院的教学环境。2010年2007年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商学院MBA项目在U.S. News & World Report MBA项目排名为29名。

尽管该校技术条件和MBA入学标准都大大提高,该校仍未能进入全美前25名。原因很简单:尽管该校致力于跨入最好的学校之列,在有些方面它也是达到了这个水平,但在general management和申请者水平上都不能和UCLA、North Carolina或Texas这样的学校相比。该校差不多20%的入学者的工作经验还不到一年,平均工作经历只有3.3年;在顶尖学校GMAT分数普遍提高的形势下,Wisconsin的GMAT平均分数却降到了597,比1994年的603分还低,该校是入学者GMAT分没有过600的前50所学校中的5所之一。

据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大多理工科专业都很好的,商科专业也不错,本科商科在2011年USNEWS排名全美14位,研究生商科排名全美27位

学术声誉

威斯康星大学教授 詹姆斯·汤姆森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是美国顶级的公立研究型大学,位列“公立常春藤”,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威斯康星思想”的发源地,拥有的院士、美国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人数以及诺贝尔奖、普利策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数量在美国大学中名列前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生物学领域声名卓著,其教授詹姆斯·汤姆森是第一个成功分离胚胎干细胞的科学家,其在数学、化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以及教育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等学科方面享有盛誉,拥有极强实力和丰厚底蕴,这些学科在2015年U.S.News排行榜上均位列前15名,其社会学更是常年雄踞榜首。根据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委员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研究结果,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有20多个学科位列全美前十名。在2013年上海交通大学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名列全球第19名。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是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Universities)的十二个创始会员之一,这十二所大学包括: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哈佛大学(Harvard University)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

密歇根大学(University of Michigan)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其中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和密歇根大学为公立大学,其余均为私立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已有21位教授或校友获得诺贝尔奖。在获奖校友中,还有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著名凝聚态物理学家John Bardeen。以下是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或校友名单:

Joseph Erlanger:194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Herbert S.Gasser:194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ohn Bardeen:195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Joshua Lederberg: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Edward L.Tatum:195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Eugene.P.Wigner:196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Har G.Khorana:196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Stanford Moore: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

John Bardeen:197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Howard Temin:197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Saul Bellow: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

John H.Van Vleck:197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Theodore W.Schultz: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Erwin Neher:199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Paul D.Boyer:1997年诺贝尔化学奖

Guenter Blobel: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ack S.Kilby:200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Alan G.MacDiarmid: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

Oliver Smithies:200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Jonathan Patz: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

Ellen J.Sirleaf:2011年诺贝尔和平奖

William C.Campbell: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篇2: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立思辰留学360介绍,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是美国最受尊敬的名校之一,在各个学科和领域均享有声誉,产生了2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8位普利策奖获得者,12位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获得者。该校拥有87位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26位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61位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8位美国国家医学院院士。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研究经费常年高居全美前四,近几年来每年更是高达11亿美元。

一百六十多年以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威斯康星思想”的发源地,对美国和世界的教育、科技、经济及社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并依靠其卓著的学校声誉,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科研实力,强大的校友网络,多元的文化生活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一流学子到此深造。

著名校友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在华人地区亦培养出许多在法,政,经,文化学术界活跃人物。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台湾部分

政治界

连战:前中华民国副总统

薛香川:前中华民国行政院秘书长

田弘茂:前中华民国外交部部长,驻英代表

葛永光:中华民国监察委员,台湾大学国家发展研究所所长

城仲模:前中华民国司法院副院长,大法官

黄碧端:中华民国文建会主委

薛承泰:台湾政务委员福建省省主席

吴泰成:台湾考试院考试委员.林岱桦:台湾立法委员

张昌财:前台湾立法委员

张国城:前民主进步党中国事务部主任

高成炎:台湾绿党活动家,前召集人

高希均:天下远见杂志创办人

教育界

邓之鑂:中国海事商业专科学校董事长,中华两岸文教工商事业促进会副理事长,世界邓氏宗亲总会理事长

邓之嘉:IBM高级行政主管,关系型数据库技术的先驱,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统计学博士

赖鼎铭:世新大学校长

康宏佑:长庚大学教授,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内分泌学博士

李明仁:国立嘉义大学校长

黄宇翔:国立成功大学特聘教授,工业与资讯管理研究所所长

门福国:国立中正大学教授

谢哲胜:国立中正大学教授,台湾财产法暨经济法研究协会理事长,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法学博士

吕世源: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开执中: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胡宇光: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梁正宏: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施纯宽: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郑博泰:国立清华大学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电脑工程博士

潘永宁: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廖运炫: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谢淑华:国立台湾大学教授

徐保罗:国立交通大学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机械博士

王启旭:国立交通大学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工程博士, IEEE Fellow

苏朝琴:国立交通大学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电机电脑工程博士

李安谦:国立交通大学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机械工程博士

余清祥:国立政治大学教授,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统计学博士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中国大陆部分

姚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经济学最高奖孙治方经济学奖获得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经济学博士

付贤智:中国工程院院士,福州大学校长,中国光催化之父,中共十七大代表

朱云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CICC)总裁,CEO

何炳松:暨南大学校长

朱文鑫:著名天文学家

李培根: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著名机械工程学专家,教育家,中共十七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博士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香港部分

曹宏威:全国人大香港地区代表

周松岗:港铁行政总裁

篇3: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人们普遍认为, 发酵液中含有大量的菌丝体、蛋白质和肽类等大分子物质, 是引起溶媒萃取时严重乳化的主要原因[1,3], 这些蛋白质分散成微粒, 呈胶体状态, 用溶媒萃取时, 能在溶媒相和水相界面上形成保护膜, 使乳化液变稳定。

工业上已有几种方法用于解决乳化问题。 最常用的方法是萃取前就加入破乳剂来减轻或避免乳化现象, 另一种就是用高速离心机进行两相分离。传统使用的破乳剂主要有二种: 一种是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五烷基吡啶 (PPB) 和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3]; 另一种是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吡啶 (CPB) 或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 。这些破乳剂根据发酵液的性质不同, 破乳效果也不尽相同, 破乳剂的价格较昂贵, 且本身有一定毒性, 排放含有破乳剂的废液会污染环境[4]。

近年来, 一些抗生素生产企业正在寻找毒性低、价格较低廉的新型破乳剂,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5]。

还有一些抗生素生产企业与专业的萃取剂制造商合作, 设计生产出专门用于某种抗生素提取的新型萃取剂, 既避免使用破乳剂, 又方便回收利用[6]。

高速离心萃取机的使用可谓“历史悠久”, 但有时并不能将油水两相完全分开, 耗能也十分巨大, 而且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也相对较差。

针对发酵液中含有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引起乳化的问题, 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截留分子量为10 000 的超滤膜滤除发酵液中的大分子蛋白质, 结果既克服了乳化现象, 又提高了产品收率和质量[2,4]。但是, 超滤膜的一次性投资较大, 运行一段时间后还会出现浓差极化和膜污染等问题。

去除发酵液中的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的另一条思路就是利用蛋白酶将蛋白质大分子水解成氨基酸或肽类。国外有人用无花果朊酯酶、菠萝朊酶及木瓜酶来破除青霉素、链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等提取过程中的乳化现象, 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 本文即选用AS1.398 中性蛋白酶对麦迪霉素提取时的严重乳化现象进行破乳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AS1.398 中性蛋白酶 (5 万单位/g, 山东龙元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 ;醋酸丁酯 (工业级) ;草酸 (工业级) ;烧碱 (工业级和化学纯) ;磷酸二氢钠 (化学纯) ;活性碳 (药用级) ;麦迪霉素发酵液, 由本实验室培养所得。

1.2 方法

1.2.1加酶试验麦迪霉素放罐发酵液中加入草酸搅拌、酸化至适当p H后, 用尼龙布袋悬吊过滤, 滤液装入1 000 m L烧杯中, 用烧碱调至一定p H, 置于水浴锅中, 维持恒定温度, 加入一定量的AS1.398中性蛋白酶, 电动搅拌一段时间后, 立即转入分液漏斗中, 加一定量醋酸丁酯, 用烧碱调p H至8.8~9.0, 充分振摇, 静置约15 h (过夜) , 分层, 分去下层水相, 溶媒层倒入量筒计量澄清醋酸丁酯的体积和总体积, 然后将此溶媒层进行真空抽滤, 得到的醋酸丁酯提取液用磷酸二氢钠-草酸缓冲液抽提, 抽提液 (水相) 经活性碳脱色、过滤后, 滤液用氢氧化钠 (C.P) 调p H至7.0, 结晶得到麦迪霉素湿粉, 烘干后得成品。

1.2.2对照试验放罐发酵液加草酸酸化、过滤后, 所得滤液不加入AS1.398中性蛋白酶, 直接用醋酸丁酯抽提, 其余步骤同1.2.1。

1.2.3 麦迪霉素发酵滤液和成品效价的测定采用生物检定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酶反应条件的正交试验采用正交试验, 考察发酵滤液中加入AS1.398 中性蛋白酶水解蛋白质时, 影响酶反应的酶加量 (En) 、温度、p H和搅拌时间四个主要因素。 表1 为因素水平表。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 (见表2) :S3>S2>S1>S4, 可以看出, 在试验所考察的范围内, p H和温度对AS1.398 中性蛋白酶的作用影响较大, 其次是酶加量和搅拌时间。同时表明:破乳效果最好的酶反应条件为:A2B1C3D3, 即酶加量0.15%, 温度37 ℃, p H7.0, 搅拌时间90 min。

注:澄清BA百分率为萃取后溶媒相中上层澄清醋酸丁酯所占的体积百分率。

2.2 最佳酶反应条件的调整

2.2.1 酶加量的调整从表2 可以看出, M11与M3l相差0.16, 而M2l与M11只相差0.08, 说明当酶加量 (En) 从0.05%提高到0.10%时, 萃取时的乳化程度减轻较明显, 而酶加量再由0.10% 继续增加到0.15%时, 乳化程度减轻不那么明显。 为了尽量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 使酶反应的条件更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将上述酶反应条件中的酶加量 (En) 调整为0.10%。

2.2.2酶反应时间的调整酶反应时, 搅拌时间较长会使麦迪霉素发酵滤液中的单位损失增加。搅拌时间在30~60 min, 麦迪霉素单位损失不多 (小于3.5%) ;搅拌时间达到90 min时, 单位损失在50~80 U/m L (约4.5%~6.4%) , 见表3。为了缩短工业生产中的操作时间, 尽量减少麦迪霉素单位损失, 保证提取收率, 将相对次要的搅拌时间调整为60 min。

2.2.3最佳酶反应条件的验证为了确认最佳酶反应条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利用调整后的最佳酶反应条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 经过调整后的最佳酶反应条件, 能保证稳定地减轻麦迪霉素发酵滤液溶媒萃取时的绝大部分乳化现象, 见表4。

2.2.4 酶反应对成品质量、收率及成本的影响利用最佳酶反应条件, 比较加酶和不加酶两种情况下麦迪霉素的提取收率、成品质量和醋酸丁酯单耗。由表5 可以看出, 采用AS1.398 中性蛋白酶后, 提取收率和成品质量基本不受影响, 而醋酸丁醋单耗却比不加酶时降低28%。

AS1.398 中性蛋白酶的价格为15.5 元/kg, 按表5 中的试验数据计算, 每批试验的酶加量为2 g (2 L滤液) , 增加成本0.031 元。 每批活性产量平均为l.238 g, 则单位活性成本增加0.0250 元/g。

而使用中性蛋白酶后, 需要通过真空抽滤或离心机离心破乳的乳化层的量很少, 操作时间大大缩短, 醋酸丁酯单耗下降8.8 m L/g, 即每克成品醋酸丁酯用量下降7.766 g。 其价格按5.10 元/kg计, 则单位成本降低0.0396元/g。所以, 使用中性蛋白酶后, 原材料成本实际降低0.0146元/g, 折合每千克成品降低14.6元。

综上所述, 既能保证破乳效果, 又能保证成品质量、收率不受影响, 而原材料成本却降低的最佳酶反应条件为:酶加量 (En) 0.10%, 温度37 ℃, p H7.0, 搅拌时间60 min。

3 讨论

1) 在麦迪霉素发酵滤液中加入AS1.398 中性蛋白酶保温水解一段时间, 可大大减轻醋酸丁酯在萃取时的乳化现象, 成品质量和收率不受影响。

2) 由于乳化程度大幅度减轻, 萃取所得溶媒相的绝大部分为澄清溶媒, 可不经过离心机离心 (小试验则不需要抽滤) 而直接分离出来, 剩下的乳化液量少, 需用离心机离心破乳的时间短, 可降低溶媒损耗, 同时还大幅度节省了离心机破乳时的电力消耗, 并且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改善了环境。

3) 互不相容的有机溶媒与水在一定强度的搅拌、振荡或混合操作下均能产生乳化现象, 但是, 只要没有乳化液稳定剂的存在, 乳化液就不会稳定, 静置一段时间就会重新分离成界面清晰的油、水两相。在抗生素发酵培养过程中, 由于培养基中所含大量蛋白质未被微生物彻底代谢利用, 微生物在培养过程中还会合成各种蛋白质类代谢产物, 在溶媒萃取之前若未被去除, 就将成为乳化液的稳定剂。

乳化液的稳定性与稳定剂的分子大小有关。Sandra Lennie等曾报道, 出芽短柄霉 (Aureobasidium pullulans) 发酵液经过离心去除菌丝后的澄清滤液用醋酸丁酯等三种溶媒萃取时形成稳定的乳化液。当发酵液用截留分子量为10 000 的超滤膜过滤后, 超滤液的乳化稳定性仅比蒸馏水稍微强一些。 由此推断, 使乳化液稳定化的是发酵液中的大分子, 而这些大分子可能就是蛋白质[1]。

4) AS1.398 中性蛋白酶是一种枯草芽孢杆菌 (Bacillus subtilis) 产生的蛋白酶, 能在中性p H条件下作用于蛋白质的肽键, 将蛋白质水解成多肽和氨基酸[7,8,9]。 这种酶对于被作用的肽健的两端没有严格的要求, 只要求组成肽键的氨基端有一个疏水基团。因此, 能水解具有这种结构的所有蛋白质。而对于不含这种肽键结构的蛋白质就不能起水解作用。 根据抗生素发酵所使用的氮源的不同, 以及微生物对这些氮源的分解代谢和合成情况的差异, 放罐发酵液中残留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也不相同, AS1.398 中性蛋白酶的水解效果就不同。另外, 这种酶对于非蛋白质因素所引起的乳化现象不能起破乳作用, 所以, 在应用时, 尚有少量乳化层。

参考文献

[1]Sandra Lennie, Peter J Halling, George Bell.Causes of Emulsion Formation during Solvent Extraction of Fermentation Broths and its Reduction by Surfactants[J].Biotechnology and Bioengineering, 1990, 35:948-950.

[2]冯建立, 许振良, 王学军, 等.超滤去除红霉素发酵液乳化现象的研究[J].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 32 (3) :150-153.

[3]杨智发, 于淑秋, 陈家镛, 等.从发酵液中萃取青霉素时用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作破乳剂的研究I:阳离子表面活性剂[J].化工冶金, 1992, 13 (4) :302-307.

[4]李锡源, 栾宝林, 韩贵安.超滤法在抗生素提炼中的应用[J].水处理技术, 1996, 22 (4) :213-216.

[5]李伯良, 孙建敏, 戴焰明.新型高效破乳剂在红霉素萃取中的应用研究[J].医药工程设计杂志, 2005, 26 (1) :10-12.

[6]胡麦霞, 文美乐, 郑飞, 等.新型萃取剂在红霉素提炼中应用研究[J].医药工程设计杂志, 2005, 26 (4) :7-8.

[7]许波, 黄遵锡, 陈金全, 等.枯草芽孢杆菌AS1.398中性蛋白酶基因的克隆及其在毕赤酵母中的高效表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25 (3) :51-56.

[8]Mc Conn J D, Tsuru D, Yasunobu D T.Bacillus subtilis neutral proteinaseⅠ:A zinc enzyme of highspecific activity[J].J Biol Chem, 1964, 239:3706-3715.

篇4: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一个典型的游戏可能会占用一学期中3~6周的上课时间。根据斯奎尔教授的说法,如此安排主要是利用从游戏中学习的最主要优势之一——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斯奎尔教授说:“游戏是一种很好的向学生介绍教学主题及提高其学习兴趣的方式,前提是学生玩的游戏与教学主题有相关性。”

在模拟游戏中,每位学生都会收到一本公开发行的游戏本,内容包括历史背景介绍、相关背景文章与游戏章节中的部分角色介绍。当学生完成初步背景阅读及角色介绍后,游戏即开始,而教师将退居幕后,让学生们自由发挥。不过,教师需观察并确保学生的模拟游戏是否在正确的轨道上,必要时,教师也会介入游戏。教师还需要对学生在模拟游戏课程中的表现作出评价,最实质的评分来自学生对游戏中角色所作的演说与文章撰写,部分教师则以更全面的角度进行评量,如记录学生在辩论、会议等活动中的贡献等。

斯奎尔教授强调,只有教师将开放、好奇心等精神带入教学中,模拟游戏教学才能成功。

篇5: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院系设置

院系设置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下属21个学院,除了传统的文理学院、工程学院、商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外,它还设有音乐学院、护理学院和药学院。

文理学院由39个系和5个职业部门组成,涵盖了文学、人类科学、自然科学生物和社会科学等领域。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拥有人文科学研究所、埃尔维耶姆艺术博物馆、科勒艺术图书馆、米尔斯音乐图书馆、自然科学实验室、空间科学与工程中心、威斯康星临床癌症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中心、农业试验研究所、食品研究所、酶研究所、植物园、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贫困问题研究所、罗伯特-拉福莱特公共事务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和发展中心、环境研究所、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中心、工业关系研究所、USDA林产品实验室、国立大气研究中心、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等一大批知名的科研教学设施。

院校概况

篇6: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校园环境

在威斯康星州首都的市中心,有一个相当有名的曼多塔湖,而靠着这个湖畔一千英亩的地方,就是美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学校的实际面积有一万零六百四十九英亩,共有八百五十栋建筑物,其中还包括植物园、健康科学中心。

威斯康星大学的主校区部分坐落于曼多塔湖(Lake Mendota)和莫诺那湖(Lake Monona)间的地峡上,以麦迪逊市区的街道为界。

主校区占地三点七八平方公里,而包括全州各地所有研究中心的话共有四十三平方公里的面积。主校区的不少建筑都由建筑师詹宁斯(J.T.W.Jennings)和皮博迪(Arthur Peabody)设计,被认为是全美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

大学拥有自己的警察,食堂,医院,运动场馆,博物馆,发电厂和奶制品厂。在城市的西边,还有一座展示本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园。

院校概况

拥有一个庞大的学生群体无疑让UW-Madison学生的课余生活无比丰富。竞技层面,UW-Madison的男子篮球队和橄榄球队分别赢得过17个和14个Big-Ten冠军头衔。据立思辰留学360了解,每当比赛日来临,你会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作为一个UW-Madision成员的能量与荣耀。2013年,Princeton Review将UW-Madison列为全美13个Party校之一;而与此同时,PaySale根据毕业生起薪与职业发展,将它列为全

819个

篇7: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与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哪个好?咨询立思辰留学360。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也称为 UCD、UC Davis 或 Davis),是设在加州的戴维斯(Davis),位于萨克拉门托(Sacramento)西部的一所世界顶尖的研究型大学,隶属于著名的加州大学系统。该校是Tier-1(最高级别)全美最顶尖大学之一,公立常春藤之一。

根据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U.S.News & World Report),UC Davis在美国公立大学中全国排行第8名,美国大学综合排名第38。UC Davis在2015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名中被排名全球37名,2015年泰晤士高等教育(THE)世界大学排名全球第44名,在2015年世界大学声誉排行榜排名全球第45名。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篇8:绿意麦迪逊

小城景色

早就听说麦迪逊非常漂亮,不久前走进这里,切切实实感到此言不虚。

漫步市内,到处绿意盎然,街道两旁,高楼大厦的市政设施和一栋栋民居别墅、公寓的房前屋后,都铺着绿茵茵的草坪,这些草坪,或大或小,修剪得特别整齐,犹如一块块毛茸茸的翠绿色地毯。很多大块草坪里,还因地制宜建有长方形、椭圆形、菱形等形状各异的花卉小品,栽着郁金香、月季、薰衣草等名目繁多的鲜花,赤橙黄绿蓝紫白,色彩斑斓,艳丽夺目,不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每每有路过的游客情不自禁放慢脚步,一边慢慢享受视觉美景,一边细细品味花香。

城中红花绿草最集中的地方是植物园,麦迪逊的植物园,对外免费开放。这里姹紫嫣红,汇集了世界各地的奇花异草。很多娇艳欲滴的鲜花在阳光照耀下纷纷绽放笑脸,争奇斗艳,竞吐芬芳,为整个城市送来扑鼻的花香。当地朋友告诉我,每年夏季百花盛开之际,植物园里便会经常举办各种风格的音乐会,供市民消暑纳凉。可以想象得出,当夜幕低垂,花灯初上时,人们头顶满天繁星,置身于花团锦簇的园林中,沐浴着清凉的晚风,欣赏着美妙的音乐,那份愉悦一定透彻身心,惬意无比。

行走中,街道上一种奇特的观光车吸引了我的眼球。车子是四面敞开式的,上面一个与车身同长的遮阳棚,车中间固定着一张木质长桌,桌子两侧是12把类似酒吧吧凳的座椅,每一凳子下有一对像自行车脚蹬子一样的踏板,踏板带动的链条与桌下一个传动装置连在一起,车子运行时,由坐在车尾长桌顶端的人掌握方向,其他人则像骑自行车一样不住踩踏,车子有一定速度后,大家便一面品尝桌上的冰镇饮料、美味小吃,悠闲地观赏着沿路风光,一面随意踩踏,保持车速。这种观光车不烧燃料,没污染,既环保,又为城市增添了一抹亮色,我走过国内外很多城市,还是第一次见到,实在是富有创意的佳作。

湖泊风光

城市两侧烟波浩渺的湖泊,是麦迪逊风景最美之处。

伫立湖边,放眼望去,近处湖水不断拍打着湖岸,发出有节奏的叭叭声,仿佛有人在为一首美妙的乐曲打节拍,溅起的水花,则犹如一颗颗断了线的珍珠,挣脱束缚,四处飞散。一群群水鸟在湖边自由自在地游弋、嬉戏着,它们根本不怕人,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态,显然这是它们与当地人长期和谐相处的结果。远处碧波荡漾的湖面上,大大小小的游艇穿梭来往,每条游艇驶过,艇尾都会留下一条如同玉带般的白色航迹,激起一片涟漪,很多游艇上如花似玉的姑娘们身着艳丽的时装、泳装,或随激昂的音乐翩翩起舞,或躺在甲板上沐浴着阳光,成为湖面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沿着湖边行走,我发现,除了临湖留有一条供人行走的步道外,步道外侧全是满目青翠的绿化带,碧绿的草坪,排列整齐的树木,随着湖岸蜿蜒的走向,曲曲弯弯伸展开去,依离公路远近不同时宽时窄,窄处数米,宽处达一二十米,甚至更宽。湖边这葱茏的大片绿色与湖中五光十色的游艇以及围绕游艇上下翻飞的白色水鸟动静结合、相映成趣,不仅把整个湖区装点得如同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也为麦迪逊这座北方小城平添了一丝南方城市的灵动与柔美。

秀美的湖光水色,不仅赏心悦目,也为莘莘学子们提供了优质的学习环境。依湖而建的威斯康辛州立大学麦迪逊分校,校区离湖畔最近处仅百米之遥。每年一到大地返青,百花盛开的季节,傍晚或周末、假日,三三两两的学生就会陆陆续续来到湖边,面对大湖,找一块大树遮掩下的僻静草坪,拿出书本,或坐或卧地阅读起来,那种孜孜以求、埋头苦读的认真劲儿,与大自然美景水乳交融,人为景增色,景为人添彩,构成了一幅唯美的求学图。

建筑韵味

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麦迪逊的建筑也很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州政府大楼。大楼建成于1917年,白色大理石筑成,总高度60多米,外部造型高大伟岸,气势恢宏,样子非常像华盛顿白宫。内部装饰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共采用了选自全球众多国家的43种石料及装饰性浮雕、壁画、玻璃镶嵌饰品和手工雕刻家具等。大楼里中央圆形大厅十分壮观,其花岗岩穹顶如同一把张开的大伞,罩着整个大厅,容积之大,在全美国同类风格建筑中位列第一。圆顶天花板上是一幅彩色壁画,画面由几位妇女组成,正中一位,右手握着一束小麦,左手持一块代表威斯康辛州委会的盾形纹章,其周围其他几位妇女则分别拿着矿石、谷物、水果和烟叶等,她们个个充满活力,神态超然,寓意威斯康辛州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地方。圆形大厅周围是4个五层楼的箱形侧厅,每个厅的大门都是用名贵树木建造的,高大而厚重,上面全是手工雕刻的美丽图案,尽显华贵,各个厅的墙上则装饰着古典式浮雕,每一幅都古色古香,透着典雅,堪称艺术精品。

大楼2层矗立着一座石碑,简洁又不失庄重,上面雕刻着历任州长的头像,头像下是扼要的文字说明,石碑两侧立有美国国旗和威斯康辛州州旗等8面旗帜,这头像、文字和旗帜,虽静立无声,但站在它面前,我却感受到了小城主人对历史的尊重。

令我没想到的是,作为一州权力机构的这座政府大楼,一年四季竟对外开放,大门没有警卫,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进入参观。更令我没想到的是,每到周末,大楼四周就成了露天集市,一大早卖蔬菜、水果,鲜花及各种农副产品等的小商小贩和市民们便从四面八方云集于此,随之叫卖声、讨价还价声骤起,此起彼伏,不绝于耳,一个个临时搭起的简易摊位则与身后高大庄重的州政府大楼形成鲜明差,悄无声息地勾勒出一幅独特,但却包含了另一种美的画面。

篇9: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位于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市,是威斯康星大学系统的旗帜性学校。该校是一所驰名世界的一流大学。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下属20个学院。除了传统的本科和研究生院系如商业、工程、教育、农业和文理外,它还设有法学院、医学院、兽医学院和药学院。文理学院由39个系和5个职业学院组成,是大学中最大的一个学院。它承担了在生物、天文、历史、地理和社会学等广泛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任务。几乎一半的本科生属于文理学院。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拥有人文科学研究所、埃尔维耶姆艺术博物馆、科勒艺术图书馆、米尔斯音乐图书馆、自然科学实验室、空间科学与工程中心、威斯康星临床癌症研究中心、生物技术中心、农业试验研究所、食品研究所、酶研究所、植物园、材料科学研究中心、贫困问题研究所、罗伯特-拉福莱特公共事务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和发展中心、环境研究所、人口统计学和生态学中心、工业关系研究所、USDA林产品实验室、国立大气研究中心、伍兹。霍尔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等一大批知名的科研教学设施。

篇10:我看马伯里诉麦迪逊案

周沂林

两百多年来,有无数的中外学者研究和点评过这个判例。而我今天再次关注此案的焦点在于:司法的权威和力量不仅仅来源于制度的安排,优秀法官的杰出劳动不断地在改变司法独立的的状况,而这种劳动的最终成果体现在判决书中。所以,我呼吁中国司法改革应该从判决书做起。

从司法角度来看,本案堪称法律史上最伟大的判例。因为它奠定了近代司法权真正的权威,该权威来自“法治”的本质,但却由名垂青史的约翰•马歇尔大法官在一个荒诞、离奇而又复杂的政治性案件中创制的。这一被称为“司法审查”制度的创制,看似在一个不无狡诘和诡辩嫌疑的判决书中得以确立具有偶然性,但在经历了两百多年和全世界70多个国家的效法的时空检验后,不能不说是具有伟大的意义。

美国人常说自己的国家不是打出来的,而是开会开出来的。这是指美国历史上著名的制宪会议,即“费城会议”。1787年5月在费城进行了近3个月的秘密讨论后通过了取代已执行了8年的《邦联条例》的美国宪法,经各州批准生效后,美国才真正成为联邦制的统一国家。从邦联到联邦,从制宪会议到批准宪法的全部过程中,充满了激烈的辩论。美国人自豪的地方在于:整个立国的过程是开会、辩论、智慧和“伟大的妥协”的精神,而不是诉诸武力。这个立国和制宪传统贯彻至今、无处不有,乃至于如托克维尔所说:在美国“简直是没有一个政治事件不是求助于法官的权威的”(注1)。本案被马歇尔大法官形容的“微妙”、“新奇”和“困难”,正是一个典型的党派政治斗争事件却必须由堂而惶之的司法程序来解决的写照。

本案发生于十八、十九世纪交替时,也是美国第二、三届总统交接时。第二届总统是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1800年大选,民主共和党的托马斯·杰斐逊击败亚当斯任第三届总统。这期间两党斗争日趋激烈。最初的争论是围绕财政经济政策进行的。著名的《联邦党人文集》作者之一汉密尔顿在第一届华盛顿政府担任财政部长,他主张建立稳定的国家信贷、建立国家银行、征收进口税、集中权力于联邦政府,并要求从宽解释宪法赋予联邦政府的权力。这些主张遭到时任国务卿的杰斐逊的反对,杰斐逊认为应从严解释宪法,使各州和地方政府能够分享到较多的权力。两派意见在国会形成了两个投票集团,进而组成了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和以杰斐逊为首的共和党(1794年改称民主共和党)。本案主角、被告、《联邦党人文集》作者之一麦迪逊曾经是联邦派(还未成为有组织的政党时)的核心人物,现在则与杰斐逊联盟,所以杰斐逊上台后即任命麦迪逊为国务卿。

面临大选失败的联邦党当然不甘心。他们在失去行政和立法主导权力的情况下,将眼光自然放在了司法权的争夺上,因为司法权并不受大选的直接影响。1800年12月,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因健康原因辞职,尚未离任的亚当斯总统任命国务卿马歇尔接任首席大法官。1801年1月27日,该任命获参议院通过。2月4日,马歇尔就任首席大法官,但并未辞去国务卿职务,直至1801年3月3日亚当斯政府任期届满。与此同时,仍由联邦党人控制的国会也赶在其任职终了前匆忙通过了两部关于联邦法院组织的法律,即1801年2月13日的《巡回法院法》和1801年2月27日的《哥伦比亚特区组织法》。前者将巡回法院的数量从三个增加到六个,新增16名法官;又在华盛顿特区增加了五个地区法院,每个地区还增加一名检察官和一名联邦执法官。后者在人口稀少但临近首都的各县设立42名治安法官。前者设立的官职都已由忠诚的联邦党人顺利赴任;后者设立的42名治安法官由于时间紧迫直到3月3日,即亚当斯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天才予任命。按照规定,这些任命必须在当天午夜前经参议院同意、总统签署、国务卿盖章后才能生效。马歇尔国务卿在这天夜里忙得团团转,在最终确认42名法官都已盖章完成了任命手续后,他将送达的事务交给了他的弟弟詹姆士。但由于时间仓促,直到第二天仍有17份任命状未及送出。

第二天,即1801年3月4日,杰斐逊就任美国第三届总统。以他为首的民主共和党对于联邦党人在离任前的做法十分痛恨。因此一旦权力到手,立即开始回击。首先,杰斐逊立即命令他的国务卿麦迪逊扣押尚未送出的17份委任状,将它们象垃圾一样的处理了。接着,新一届国会于1802年3月8日成功地废除了《巡回法院法案》,以此削弱联邦司法权。最后,为了防止马歇尔控制的最高法院的对抗,新国会以法令的形式迫使最高法院从1801年12月至1803年2月关闭了14个月之久。

这真是一场奇特的政治斗争,似乎一切都是在法律的范围内进行,但实际上还是谁有权谁说了算。你可以在你的任期内任命,我可以在我掌权时不送达并且象垃圾一样处理任命状。在一般国家里,这样的政治事件只能是不了了之,因为政治权力毕竟是最有实力的,法律的力量还差得远。台湾李敖曾痛骂国民党当局将所有法律问题政治化,正是表明法律在这样的社会中只能是政治权力的附属物。可是本案发生在美国,这就注定了事情不可能不了了之。终于有人跳出来,通过司法程序向政治权力挑战,要讨个说法。他们是本案的原告,马伯里及其他三个已获得任命却未接到任命状的倒霉者。依据1789年的《司法法》第13条,原告直接向联邦最高法院起诉国务卿麦迪逊,请求法院发出“强制执行令”,“强制”麦迪逊交出任命状。

马歇尔大法官在上任之初就面临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因为根据前述《司法法》,最高法院必须而且有权受理此案。(注2)马歇尔历来认为在美国三权分立的结构中,司法权尤其是联邦司法权处于绝对弱势,现在正是加强司法权的绝佳时机,同时也可充分发挥自己非凡的才智。

从理论上讲,分立的三权中,司法肯定是最弱的。首先,司法权按其本身性质是被动的,不告不理,不可能主动出击;

第二是它“既无军权、又无财权”,无法支配社会力量;第三它要强制实施判决必须“借助于行政部门的力量”。因此,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设计了一系列保证司法独立,制约行政、立法权的措施,其中就有“法院必须有宣布违反宪法明文规定的立法为无效之权”(注3),但宪法中未明确法院有此权。

从现实上看,美国建国初期的联邦司法权比理论上估计的还要弱。当时的美国最高法院无所事事,据说在最初的十年里只判过一个案子,也很快被宪法第11条修正案否决了。最高法院第一任首席大法官约翰·杰伊,《联邦党人文集》作者之一,一个绝非等闲的人物,因不堪忍受无所事事辞职去做了州长。1800年,当他再次被提名任此职时,他写信给亚当斯总统说,他“离开了这个法院,并完全确信,在一种有着如此缺陷的制度下,它将不会获得必不可少的活力、力量和威望。”(注4)说来令人难以置信,堂堂的最高法院毫无权威可言,它甚至连固定的办公场所都没有。“当政府的所在地迁到华盛顿时,最高法院被挤进参议院会议厅下面地下室中一间有损尊严的屋子里。当时有一个人写道:‘一个陌生人,在国会大厦黑暗的通道上转上一个星期,恐怕也无法找到这个管理着美利坚共和国司法机构的偏僻角落。’”(注5)

马歇尔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上任的,而面临的头一个案子就是要直接抗衡行政权。不难想象他当时处境的微妙和困难:一方面他非常想利用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建立联邦最高司法权威,乘机也教训政治对手。但他也深知如果对方不理睬,判决将成为历史的笑柄;另一方面如果不予审理,则无论最高法院还是他本人将更难以面对国人。本案堪称绝妙的判决就产生于这两难境界之中。

马歇尔首先作了一个试探:要求麦迪逊国务卿解释不发任命状的理由。果不其然,被告根本不予理睬。如果强行判决,后果当然也是如此。所以马歇尔作出了一份斩钉截铁而又不需要任何人执行或者“理睬”的判决。他的逻辑是:第一、申请人有权得到委任状,因为任命程序合法,拒发委任状不是法律授权的行为,是侵权;第二、被侵权的人应该得到法律的救济。“合众国政府被宣称为法治政府,而非人治政府。如果它的法律对于侵犯所赋予的法律权利不提供救济,它当然就不值得这个高尚的称号。”;第三、由于司法法违宪,最高法院无权发出强制执行令。这里的妙处在于:它自认无权却是在有权审查国会通过的法律是否合宪的前提下作出的。那么,是谁赋予法院有权通过司法来审查法律呢?宪法确实没有明文规定,但司法权天生就有这个职责,马歇尔在判决中写道:“应该强调的是,确定法律是什么是司法部门的权限和职责。那些把规则适用于具体案件的人们,必定有必要对规则进行阐释和解释。假如两个法律相互冲突,法院必须决定哪一个适用。所以,假如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假如法律和宪法都适用某一具体案件,法院必须确定,要么该案件适用法律,而不顾宪法;要么适用宪法,而不管法律。法院必须决定这些相互冲突的规则中哪一个管辖该案。这就是司法职责的本质。”

由此,本案判决奠定了“司法审查”制度的理论原则和实践基础。事实上,当时美国政治斗争的两党领袖和骨干们几乎都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他们的斗争是次要的,而在共和、民主、法治等问题的理念上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往往能在政治上达成“伟大的妥协”,这才是历史的主流。马歇尔正是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作出如此伟大的判决。他以回避政治上的正面冲突换得了司法权威的真正确立。他的智慧足以流传千古,而这体现在下面的判词中。鉴于版权方面的考虑,我只能给出中文译本的链接。请读者点击。真诚的希望大家欣赏原文,而这比任何二手的介绍好得多。

http://

【注释】[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引书馆1993年版109页。我国一些法学家在评论本案时认为马歇尔在管辖问题上违背了“司法常规”。如苏力:“其次,为了便利‘公报私仇’,马歇尔特意在司法判决的写作上‘不远万里’,绕了一个很大的弯子,他以超过4/5的篇幅论证杰弗逊当局的行为非法,仅以不到1/5的篇幅认定自己无权管辖,还“搂草打兔子”式地创立了司法审查的先例。如果他真是为了维护宪法的权威,如果他真的仅仅是试图创立司法审查的先例,那么无论就逻辑上看还是就司法惯例上看,那么他完全可以、甚至必须直接了当地从讨论管辖权开始(管辖通常是司法首先要讨论的问题),并宣布1789年《法官法》第13款违宪。但如果是这样照章办事,那就不是他马歇尔了。因此,几乎是在完全讨论了马伯利案的实体问题并作出了‘判决之后’,他才开始讨论程序,并淡淡地说了一声,‘哦,对不起,这里没有我说话的份’。”(《制度是怎样形成的》,载中国宪政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

上一篇:盐的复习教学反思下一篇:催款函之回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