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争创一流事迹

2024-05-19

银行争创一流事迹(精选8篇)

篇1:银行争创一流事迹

##银行文化引领发展,争创一流业绩

银行##市分行,认真践行总行“至诚服务,有效发展,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的核心理念,以企业文化建设为抓手,强化支农职能,推进工作创新,优化经营管理,构建特色文化,形成了业绩优良、管理规范、队伍和谐的良好发展态势。从2008年起连续三年获得“全省银行经营绩效考核先进单位”,先后荣获“支持新农村建设突出贡献奖”、“支持##市经济社会发展金融单位二等奖”,所辖机构获得全国金融系统“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建功立业竞赛活动金融服务先进集体称号,并先后获得了“第十届省级文明单位”、“全省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人民群众满意服务窗口”、“先进党支部”、“全省存款十大增长行”、“2010年度县级支行十大进步行”和省分行“金融服务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行内16名员工被总行、省分行评为“青年岗位能手”、“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金融服务能手”、“优秀客户经理”。

一、以支持新农村建设为天职,突出企业文化建设主线。充分发挥农业政策性银行的职能优势,大力支持地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银行企业文化的根基。近年来,##银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积极履行好支持粮棉收购、保护农民利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职能,有效对接##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规划,开创了农村基础设施、农业综合开发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2008年以来,累计发放支农贷款65.48亿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7.55亿公斤、棉花11.63万担,支持农村路网、水利设施、中心镇建设项目21个,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地方苎麻、水果种植和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的形成;有效引导了社会资金和财政资金投向新农村建设,全市涌现出省级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3家,其中2家跻身为国家级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成为##省“双十”企业之一;进一步带动就业岗位增加和农民增产增收,树立了银行“建设新农村的银行”的全新社会品牌形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充分肯定该行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方面所做出的积极贡献。市委李安泽书记批示:“银行##市分行积极探索新形势下金融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新举措、新方法,主动开展政策性金融服务,不断拓宽政银、银企合作领域,创新服务方式,为我市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特别是“三农”的快速发展,为促进全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以优化金融服务为载体,打造企业文化建设品牌。优化金融服务既是银行立行之本,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市分行立足打造优质服务文化品牌,在优化金融服务和强化社会服务上下功夫。一方面突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完善了一体化查询机、幕墙电子屏及VIP大客户室等硬件设施;开办了国际业务,为客户提供了本外币“一站式”的服务;拓展了银行承兑、贴现、保险、金融咨询等业务领域,为客户提供政策、信息咨询、保值增值服务;推广了支票影像交换、支付业务统计等系统,引进了牡丹金山卡、网上银行等先进的支付结算方式;统一了员工着装,规范了窗口文明用语,展现了良好的金融服务风貌;通过向客户公布服务承诺,发放征求意见表、问卷函,加强员工业务技能教育培训等,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质量。另一方面,认真履行社会责任,强化社会服务,坚持做好挂点困难乡镇、街道的帮扶工作;发动员工对汶川地震灾区、西南旱区捐款捐物;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等等。2008年以来,该行向社会捐款捐物累计突破15万元,得到了上级行、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

三、以创新经营管理为动力,激发企业文化建设活力。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始终坚持团结、务实、创新的党委领导班子,在##市分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市分行党委坚持把创新作为企业文化的生命线,不断结合自身实际进行经营管理方式的创新,激发出企业文化建设旺盛的生机和活力。2008年,该行率先在全省进行了二级分行基础平台建设的试点改革、县支行精品银行的创建,促进了全行整体发展和竞争实力的有效提升;按照“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建立了从行长到员工、从部门到岗位的“四位一体”内控管理监督机制,形成一种强化制度执行,提升制度合力,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通过一系列改革创新,到2011年10月底,全行人均贷款5419.93万元,人均日存款1770.75万元,人均税后利润117.77万元,各项指标均处全省前列。三年来,全辖未发生任何经济刑事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在全省银行经营绩效考评中名列前茅。

四、以构建和谐幸福家园为根本,丰富企业文化建设内涵。同许多先进的企业文化一样,##市分行企业文化也是建立在“以人为本”的思想基础之上。市分行领导班子坚持把提升全行员工的幸福指数作为全行经营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努力为全行员工搭建民主的平台、学习的平台、成长的平台。通过行务会、职代会、内部局域网等及时公开行务;通过建立定期的行长接待日制度,公开行长热线、信箱,召开员工思想分析会等形式,及时听取员工意见和建议;对员工普遍关心的干部选拔、固定资产购置、贷款项目审批等事项,坚持集体决策,阳光操作;采取举办培训班、组织收看网络视频培训、推荐参加上级行的各类培训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强化员工培训,并出台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参加社会各类培训和考试来获得更高的学历和更多的从业资格;在涉及干部职工婚姻、子女升学就业、疾病困难职工帮扶救助等问题时,积极穿针引线,尽力解决员工的后顾之忧;利用青年员工多的优势,组织开展新春游艺会、拓展活动、“三•八”妇女节团体活动、读书演讲比赛、拔河比赛、登山活动等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围绕员工切身利益,三年来,##市分行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员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50余件,举办各类业务培训近3500人次,举办各类文体活动30余次,全行共8人取得了国家二级理财规划师证书,32人通过了银行业从业资格考试,极大地提高了全行员工的整体素质,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和执行力,激发了广大干部职工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2:银行争创一流事迹

近年来,××××供电局××分局先后获得××省文明单位标兵、××省一流县供电企业等40多项荣誉,并连续3年在全县行风评议中名列前茅,多次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先进单位”,“人民满意的县级部门”。在创建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进程中,××分局锐意创新,努力超越,在莽莽秦岭中

谱写着“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农电发展战略的华章。好范文版权所有

锐意进取创一流

××地处洛河上游,中国自古黄河、洛河并称,相传上古仓颉造书于此,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近年来,××电力以服务县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文明为宗旨,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市第一个实现乡乡通电,第一个实现村村通电,在县区分局中第一个成为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第一个成为省电力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

2006年初,××分局确立了争创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的目标。

建设国家电网一流县供电企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分局领导班子审时度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他们制定了符合企业实际的发展战略和目标规划,以锐意改革、开拓创新的姿态,加快了管理创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步伐。

××分局深入开展了“三标一体化”工作,坚持各项工作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在同业对标创一流工作中,建立管理标准199个、工作标准59条,进行了两次修订,今年又组织了第三次修订,每次修订都是对管理行为、管理理念的重新审视和突破,是对标准的一次学习宣贯。修订后的制度、标准更加精细、完备,操作性强,有力地促进了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实现。

在全面完成了乡镇电管站体制改革、率先在全省实现变电站、供电所、电管站“三站合一”农村用电管理新模式的基础上,××分局又在创建学习型班组,加强班组建设,提高供电所现代化管理水平上狠下功夫。今年4月份,引进改造四川双流供电局农村供电所标准化管理系统,开始建设全国一流的供电所管理系统。截至6月15日,该系统运行所需要的硬件设备全部到位,分局机关到各供电所的广域通信网正在紧张建设,各供电所操作人员正在录入系统运行要求的各类基础档案、数据和台账,并积极参加培训。该系统具有网域传输、性能开放、与县调自动化系统、综合管理(mis)系统数据共享、实现供电所营业管理集中核算等特点,使分局和供电所管理层次分明,实现模块化。该系统投运后,供电所将成为专业化站所,大大提高农电管理水平。

如今,××分局创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工作已经全面展开。1月份,把创一流工作分解,量化、细化,加强日常督促检查,发通报,限期整改,严格考核。2月份调整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创建规划,组织标准培训。3月份召开了全局创一流动员大会,统一思想,形成合力。并计划在7至11月份,完成国家电网公司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工作,完成供电所标准化管理系统的建设运行。9月30日前完成“户户通电”工程。12月份各项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标准,迎接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考评组检查验收。

众志成城谋发展

近年来,××分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坚强保障,以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为坚实基础,极大地调动了全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员工成长,努力建设有××特色的供电企业文化。××分局广泛开展系列文明创建活动,培育先进的企业文化,先后创办了《××电力简讯》、“员工学习园地”,分局和各供电所都定期出黑板报,及时传播工作经验,讴歌员工先进事迹,反映工作动态和员工建议,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起到凝聚人心、激励干劲、催人奋进的作用,激发了全局员工为××电力事业拼搏奉献的工作热情。××分局还把提高员工自身素质,作为企业持续发展进步的一项重要内容。早在2002年3月,就建成24个供电所员工培训夜校,自编教材,请能者讲课,请师傅传艺。并选送31名所长、42名骨干,参加××省公司和××供电局举办的培训班。专门为基层供电所举办计算机培训班,从2003起开始为供电所配备计算机,结束了手工开电费发票的历史。分局的mis系统建成后,为实现办公自动化、打造数字型企业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进行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人性化安全教育,建设安全文化。分局党、工、团以科室、班站所为单位,建设“员工小家”,开展安全大讨论。在员工中开展“安全我一人、幸福我一家”健康和谐生活征文活动,开展“春送平安、夏送清爽、秋送关爱、冬送温暖”活动,收效较好,在员工中培育起“风险可以防范,失误必须避免,事故能够控制”的爱心安全理念,为保持长周期安全生产良好局面提供了重

要保障。

三是建立大服务的理念,营造企业服务文化。为全面促进市场营销工作、强化优质服务,××分局着力营造“家”的温馨,为基层供电所的员工办起了员工灶,让每一个员工都享受到主人的待遇,所容整洁,冷暖有人关心。到分局办事,来有迎声,去有送声,困难限时解决。关心员工的心理健康,加强学习交流,发挥社区和局域网功能,进行心理咨询,转载心理知识,及时疏导员工家属情绪,解惑释疑,保持员工身心健康,一心一意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新服务。员工有困难,关爱在身边,使每一位员工都感受到组织的关爱,为顺利完成售电量、线损率、电费回收等各项技术经营指标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四是让群众用好电、安全用电。这是××分局安全文化建设中的又一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有针对性的农村安全用电宣传,与全县700余所学校联合在10万余名在校学生中开展安全用电常识教育。向全县12万余用电户发放《用电服务手册》、《安全用电常识》宣传画,指导、帮助全县电力用户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多措并举,保证农村“三夏”安全用电。配电台区总保护和家用漏电保护器安装率、投运率100,下大力气逐步整治农村危及人身安全的线路、设施。特别在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中,对新通电户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力度,普及安全用电常识,构建和谐的农村供用电环境,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电网先行夺双赢

××县的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藏34种。黄金年产量超过1500千克,钾长石储量居全国第一。近年来,××的钼矿已逐渐成为县财政收入的又一支柱。××电力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先行官”,抢抓机遇,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电力保障。

××分局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形成了县内有330千伏线路过境、110千伏线路双电源环网供电,35千伏变电站遍布农村布局合理的主网架结构。他们先后完成了一、二期农网改造和县城电网建设改造任务,新建10千伏线路231.33千米,改造10千伏线路280.60千米,新增配变307台共20585千伏安,更换高耗能配变191台共18110千伏安,安装真空开关47台,新增10千伏电容器2460千乏,改造0.4千伏线路950.364千米,“一户一表”改造56372户。建成投运了××县调自动化系统和mis系统,建立了设备先进的计量表库系统,建成投运了县调综合楼和9个供电所,建筑面积1万余平方米。通过电网改造,优化了××电网结构,供电可靠性提高到99,供电能力大幅度提高,能满足未来5~10年××经济发展的需求。

“两改一同价”方案,惠及洛河两岸,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进千家万户,年均减轻群众负担320余万元。“十五”期间,××县经济年均增长9.6,“十五”末,全县人均生产总值3126元,比“九五”末净增1176.6元。2005年,××县财政收入突破亿元,经济文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促使全县人均用电量水平不断提高,2001年的人均用电量152千瓦时,到2005年,增长到326千瓦时。

今年,××分局把实施“户户通电”工程,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3月份,对未通电户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类,制定了实施计划。××分局党支部了解到有270家用户特别困难,无钱安装户内线路灯具,于6月13日,向全体员工发出“献爱心、送光明,真情连接新农村”捐款倡议,短短两天,373人共捐款9390元,使“户户通电”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目前,××分局克服一切困好范文版权所有难,正在紧张施工。到目前为止,已有150户通上了电,计划9月30日前实现××县“户户通电”目标。

6月24日,××发生特大风灾,使配电线路和设备遭受严重损失,造成大面积停电。面对突发的灾情,××分局的广大党员和职工发扬不畏艰险、敢打硬仗的顽强作风,顶风冒雨,拼搏奋斗,努力抢修损坏线路和设备,及时恢复正常供电,受到了政府和人民群众的称赞,树立了电力行业的良好形象。

最近,××省电力公司调研组充分肯定了××分局创一流工作,认为××分局环境整洁,工作有序,领导班子工作思路清晰,干部员工的精神状态饱满,士气旺盛,创一流工作的热情很高,亮点很多,特别是自主引进开发的农村供电所管理系统,为县供电企业创新管理方式开了个好头。

篇3:银行争创一流事迹

一、改进班子建设, 争创一流班子

一是文化引领导班子建设。坚持首先, 树好班子的“八种”形象。不懒不闲, 勤奋好学的形象;不浮不虚, 求真务实的形象;不偏不倚, 公道正派的形象;不松不散, 精于组织的形象;不蛮不横, 民主团结的形象;不骄不躁, 谦虚谨慎的形象;不奢不惰, 艰苦创业的形象;不愁不怨, 乐观自信的形象。第二, 把好班子的“决策”环节。对客观情况不明了时, 不主观臆断;班子成员未形成共识时, 不急于研究;对问题没有充分把握时, 不抢先定调;意见分歧较大时, 不简单决议;与自己意见相矛盾时, 不压抑异议;和上级规定相违背时, 不搞变通。第三, 体现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把关领航的导向作用;决定队伍强弱的关键作用;团结协调的凝聚作用;科学决策的主导作用;组织实施的指挥作用;勤政廉洁的表率作用。

二是整改提升班子建设。为提高班子民主生活会质量, 支行班子及成员从“群众意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意见、领导辅导意见”三个方面不断端正整改态度。首先, 对待职工群众意见———诚心诚意, 采取“具体落实”的办法抓好整改;第二, 对待民主生活意见———诚实诚恳, 采取“逐项提高”的措施抓好整改;第三, 对待领导点评辅导———诚学诚改, 采取“不断改进”的措施抓好整改。总行纪委转发中央纪委《关于深刻领会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质进一步改进纪检监察机关工作作风的通知》印发以来, 呈贡支行党组, 结合昆明中支纪委工作部署, 采取了“三增三减”措施进行学习贯彻。昆明中支《纪检监察信息 (2013年第4期) 》进行了报道。

二、改启内在动力, 争创一流队伍

一是延升班子处事文化。在干部职工中培育“事不在大小, 而在于感人”的处事文化理念。首先, 树立一起相处讲缘分:要有相处难得、相处短暂、相处一心的意识;其次是同志同事重情分;新老之间重情分, 正副之间重情分, 得失之间重情分, 远近之间重情分;第三是为人规矩守本分, 提倡老实一点, 提倡吃亏一点, 提倡想开一点, 提倡坦荡一点。

二是提升履职价值观文化。在工作中贯彻支行“金融百业, 央行调控, 预见在先, 融畅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建强履职文化, 树牢“不等不靠、一行一策、主动作为”和“年龄服从本领, 资历服从能力, 文凭服从水平”理念, 活跃支行职工履职氛围;加强履职精神提炼, 形成了支行坚守当好基层央行中层干部“做中层要有导演意识, 工作要守演员本分、做事要有劳模风范”的精神准则, 形成了具有支行特色的“导演意识、演员本分、劳模风范”干部精神;注重培养和调动党员骨干、青年骨干和业务骨干“三支骨干”力量, 发挥他们先锋带头、年轻热情、专业成熟的优势, 带动全行执行力大幅提升。认真学习贯彻总行2012年新颁的行员考核办法和昆明中支补充通知, 保障考核办法既实现“奖优罚劣”, 又帮助行员改进绩效, 促进行员成长和发展。

三是提升和谐共事文化。在支行不断培育“互重谦逊, 举荐亚贤;以我为主, 乐于担当”的共事文化。8月, 在中层干部竞聘上任前, 支行党组、纪检监察室, 贯彻上级“改文风、转作风”精神, 通过“兼文载道, 谈廉政;兼想载方, 谈廉洁;兼思载德, 谈廉明;品情载谊, 话廉责”的“三兼一品”的做法, 提升支行中层干部任廉政谈话文化内内涵, 促进党风廉政工作同业务工作同干部队伍思想建设有效融合, 做到同步思考同步贯彻, 为新任干部履好“一岗双责”奠定方略坚固信念。昆明中支《纪检监察信息 (2013年第12期) 》进行了报道。会后, 有新任中层干部表示, “这次任前廉政谈话, 激发了我真情实意待人做事的心”。

三、改革建设模式, 争创一流业绩

一是发挥组织功能。充分发挥好党团工会等组织的管理育人作用。3月, 组织金融机构20人参加呈贡区“精彩南博志愿呈贡”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启动仪式。6月, 召开支部党员大会, 开展“改进作风, 服务群众, 促进履职”主题讨论。坚持“平时走访、生病看望、节日祝贺”等制度, 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提纲》专题学习活动。成立“基层央行民主管理领导小组”, 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各项要求。8月, 开展合理化建评, 征集建议20件, 评选出优质建议8件, 逐一整改落实。

二是拓视野增才干。引入和制作幻灯片等多媒体教案, 丰富和生动中心组理论扩大学习活动, 拓宽干部职工宏观视野。每半月编发一期呈贡《金融参考信息》, 为职工提供丰富的案例学习和工作参考。

三是优化履职条件。加大先进技术引进和培训, 提高各项工作技术化、信息化、自动化水平。10月, 召开专题研讨提升县支行履职能力问题讨论会, 形成了“调整履职分工、改进技术手段、改革工作流程、拓宽管理半径”等4项具体措施。

四、改新建设理念, 争当“排头兵”

一是争当技术领先的排头兵。在全省县支行中第一家申请开通了《云南省金融信息交互平台》, 借助该平台软件, 支行进行了二次开发和运用搭建, 实现平台功能和效用最大化, 把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成为地方党委政府、人民银行、银监办、地方金融办、辖内商业性银行业金融机构等的信息交互通道和枢纽。拓宽了对外履职的信息主导权, 进一步强化了基层央行在县域金融业中的核心地位。

二是争当管理文化的排头兵。7月, 呈贡区人大副主任尹宏同志率区人大经科委、法工委的同志一行5人, 到支行调研上半年全区金融工作情况;就“钱荒”等当前金融热点话题进行了咨询、探讨;对人民银行呈贡支行编发的半月刊《金融参考信息》提出“参考价值确切”的好评, 并申请增加3本投放到区人大系统供参阅学习。应《关于邀请驻地金融机构参加昆明阳宗海风景名胜区银政合作洽谈暨融资项目推介会的函》委托, 协调呈贡辖区银行业机构21名领导, 由人民银行呈贡支行率队参会。根据呈贡新区境内资源禀赋状况、生产力布局现状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加强对全区金融机构的分类指导, 加强与新区党工委政府的对接联系, 主动服务出谋划策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按季牵头组织呈贡区金融联席会, 促进政、银交流, 深化管理与服务。一年来, 为区委、政府和银企对接建言9条, 被采纳执行4条, 产生了积极的经济社会效应, 在地方树立了基层央行的良好形象。

三是争当智库文化的排头兵。在全省县支行中, 第一家搭建智库信息平台, 建设智囊服务型县区支行。结合地处城市新区的央行特点, 总结提炼支行的核心价值观为“金融百业, 央行调控, 预见在先, 融畅发展”, 并以“央行视角, 解读分析, 追踪热点, 服务地方”为办刊宗旨, 开设“专题分析、决策参考、央行调控、监管动向、区域金融、政策快递、创新述评、市场信息”等8个栏目, 融会全国各类对呈贡党委政府、金融机构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的创新做法和最新经济金融信息, 创办呈贡区《金融参考信息》, 版面设计新颖, 决策参考信息及时、实用, 首刊即得到分管金融的李俊民副区长、辖区相关单位和金融机构好评。在相关工作会议上, 区领导还专门对信息的参考价值作了肯定并推荐各机构参阅。区人大副主任尹宏同志在支行调研期间, 专门申请增加3本投放到区人大系统供参阅学习。开展金融支持呈贡新区创业园发展调查和创业案例分析, 形成的《金融支持大学生创业园区发展面临制约及建议》的专报, 昆明中支《信息专报 (2013年第38期) 》进行刊报, 并被云南省政府信息刊物刊用。

五、改变风险意识, 争做安全标杆

一是强守全安底线。5月, 全省人民银行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后, 着眼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教育、一人一事的安全管理、一人一事的意外防范、一人一事的岗位廉政工作, 强化安全生产与案件防范是全省人民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意识。采取按“供电系统、供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车辆安全、计算机网络安全、重要凭证及保密系统、岗位廉政防范”等9个系统, 分别梳理排查系统诸要素和全环节中“短板”的方法, 对可能的薄弱环节, 采取实验验证可靠性的方法, 确保系统功能健全可靠。一年来, 及时化解安全管理隐患7起, 进行技防和管理改进, 增强部位安全的可靠性6处。

二是强化要害管理。着力强化制度执行力, 注重用好已有制度、已有通道、已有办法, 强化对要害岗位人员监督、检查、考核, 以此带动和促进支行全员、全岗风险防控工作落实。在日常工作中, 注重对重点对象、重点事项、重点环节和重点行为进行重点监督, 为支行持续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底线”。第一, 注重制度执行, 做到有规必循。严格依据《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要害岗位工作人员管理暂行办法》 (成银发[2004]237号) 和《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要害岗位工作人员管理考核实施细则》 (昆银考委[2004]2号) 等规章实施管理与考核;第二, 注重真检真查, 做到有规严循。年内, 组成业务交叉检查小组, 开展例行检查1人次, 突击检查4人次, 发现问题3个, 提出整改要求5条。创新业务管理技术, 提前化解潜在风险问题2个。第三, 注重警示教育, 做到有规乐循。如:4月16日, 支行组织观看了人民银行宣化支行“12.11”案件警示教育片《警戒线》。使要害岗位业务人员, 身临其境, 在片中对自己的岗位角色和风险隐患“对号入座”, 反思工作中制度执行不到位的风险, 增强警示效果。一年来, 支行要害岗位工作人员管理不断加强, 制度执行力明显提升, 业务差错有效降低, 风险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年内, 在落实要害岗位人员谈话制度过程中, 因相互交流互受启发, 支行领导与要害岗位人N员共同探讨, 实现解决业务风险管理问题3个。

六、改建履职生态, 创新发展的思考

一是加强对外履职, 需找准新的需求点。当前, 大部分县域, 经济正由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农业, 也有一些相对发达的县区, 经济建设急需打造升级版。对金融的需求已由较低层次的存贷款、支付结算等, 向更高层次的风险投资、票据融资、理财规划、托管代理等。地方政府、金融机构与社会各界对人民银行的需求也从传统的统一监管与服务, 向能发挥县域金融核心作用, 牵头做出“一地一策”的金融发展规划、金融微观配套政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民间金融风险监管等方向转变。因此, 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履职, 必须按当地经济社会状况, “一行一策”地主动调整履职作为的重点。既要疏通传导全国性宏观性的货币政策, 又要保证切合地方微观实际, 在宏观与微观的结合部上履职, 在微观的创造性上为地方党政出谋划策, 牵头协调, 努力解决县域资金、资本投入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 特别是对就业、小微企业、重点项目的金融扶持。

二是加大对内管理, 需找到新的管控点。央行, 作为金融核心和金融信息流的交互枢纽。需要不断强化安全意识和底线意识, 保障各项业务系统安全运转, 保障各项风险不断得到管控和化解。必须在过程管理上下工夫, 着力推进业务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科学化。当前, 业务风险的识别与管控还存在“依据不足、经验不稳定、整改阶段性、人走政息屡查屡犯”等诸多薄弱环节, 急需导入ISO国际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的理念、原则和方法, 制定业务规范和操作标准, 使风险管理真正建立在“管控点”上, 这样, 才能保证真实有效、持续改进才有可能。

三是加深改革培养, 需找出新的增长点。第一, 建立差别分配岗位制度。对县支行所有岗位进行标准化、单元最小化改造确认。然后, 据工作量、工作难度、风险等级、工龄等进行标准化计算, 确定“一岗一系数”的岗位工资, 以此为基准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在岗位标准化后, 就能出台《岗位称职标准》和《晋升等级制度》, 促使行员不断找到差距, 学为所用, 而不是考个文凭职称吃老本、学用脱节, 在更实的基础上建设“五型”干部队伍, 实现多劳多得, 提拔优秀。第二, 创新行员结构管理。对人力资源实行“一行两制”管理, 分“正式行员”和“合同制行员”。在岗位标准化后, 上级行就能依据各县区业务量大小的不同, 补充对等数量的“合同制行员”, 交由“正式行员”领导其完成操作性强、无风险或风险低的工作。第三, 拓宽用人视野。促进基层与机关交流任职、交换人才、交互培养, 把县支行建设成为人才培养训练的基础平台, 把机关建设成为优秀人才选拔与使用的双平台, 促进各级别人员拓宽视野、丰富实践、提高胆识, 提升交流任职意愿。

四是加紧全面建设, 需找寻新的激励点。第一, 调增利益增量, 构建全员式的激励机制。通过增机会、增预期, 分别预置不同的利益机制, 促进各层级、各年龄段行员, 争先恐后奋发有为。可调增机关基层“双向交流”任职, 构建不进则退机制, 形成只有竞争的危机意识;调增40、50后的“非领导岗位”性质的任职机制, 构建乐于付出机制, 形成还有奔头的持续意识;调增基层到机关的“二次选拔”任职, 构建满怀希望机制, 形成还有机会的创业意识。第二, 调整层级分工, 构建全维式的衔接机制。进一步区别机关基层、不同业务履职中的任务分配, 形成制度化、程序化和实操化的运行模式。第三, 调细能力结构, 构建全程式的内控机制。加大定责追责力度, 防止对风险隐患“见怪不怪、视而不见、听之任之”的麻木作风。着眼人才的系统性、层次性、多样性和风险识别经验性的基本特征, 调剂懂技术、人严谨、擅管理的人员, 到各层级安全管控岗位和环节中去, 不拘一格调增风险应急人才支撑。

篇4:银行争创一流事迹

2011年末,分行全口径存款余额2786亿元,一般性存款余额262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407亿元,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15.12亿元,实现考核利润38.43亿元。分行拥有网点379个,从业人员总数达到了8676人。形成了“乐得家”个人住房贷款、“e路通”电子银行、“速贷通”小企业信贷等一大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金融服务品牌,基础设施融资等业务不断迸发出新的活力,以电子银行等为代表的新业务正在成为享誉三秦大地的建行新名片。连续三年。分行在省政府对全省金融机构的考核中位居商业银行第一,并被授予“优秀金融机构”的称号。

主体业务突飞猛进,存贷增幅名列前茅。2011年,分行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巩固传统优势、强化基础建设、求知求新求变、从零谋划发展,全力确保传统业务系统与同业“两个不降低”和新兴业务“领先一步”。全口径存款较年初新增347亿元,新增额同业第一;一般性存款较年初新增367亿元,新增额同业市场第一。各项贷款较年初新增215亿元,贷款余额和新增均位居当地同业第一,增速18%;中间业务净收入当地同业排名第二,达到了预期经营目标。

增强薄弱领域资金投入,为全省经济均衡发展保驾护航。2011年,分行先后在金融空白县域和经济新兴地区增设营业网点10多个,组建了陕西安塞建信村镇银行。针对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在陕西同业中首家成立了小企业信贷工厂,引入外部担保机构、联贷联保、政府机构设立风险补偿基金等,破解融资难题。2011年分行新增社会融资规模331亿元,占到了全省新增的1/10还要强,连续三年贷款新增四行第一。其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达68亿元,实现连年翻番,新增幅位居同业第一。小企业信贷工厂全程专业化、流程化运作,前台发散、后台集中,集群式拓展,规模专项配置,人员费用单独切块,“速贷通”和“成长之路”两大小微企业信贷品牌享誉陕西。

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多方式支持实体经济增长。积极发展投资银行业务,发挥建设银行集团优势,综合运用理财产品、融资租赁、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方式对接金融市场,累计为本省20户重点企业解决了114亿元的融资需求。主动加大对陕西具有优势的果汁等农业龙头企業的扶持,积极介入农村电网改造,全力争取建设银行总行新农村建设贷款产品试点资格。无论是支持实体经济中的大企业、大行业,还是服务国民经济薄弱的中小企业、三农等,建行陕西省分行始终都是想方设法、全力以赴。

全面履行企业责任,积极创造社会效益。2011年,分行累计投入信贷资金150多亿元支持陕西教育、医疗、水利、文化等民生事业。同时,主动介入保障房建设,加大自主性个人住房贷款的信贷力度。近几年,累计向陕西保障房、普通商品房建设投入资金420亿元,帮助10余万户家庭圆了住房梦。先后向陕西地震洪涝灾区、安康定点扶贫地区和教育领域捐赠资金1000余万元,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加强企业人文管理。增强企业内部活力。分行在加强业务建设的同时,不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建立起注重长效激励的年薪制人员业绩档案,增强了各级领导班子的活力和战斗力。分行十分注重人的全面发展,高度关注员工的精神层面需求。组织开展了全行范围的“先进单位”、“优秀领导人员”、“百佳客户经理”、“优秀员工”等创先争优评比活动:积极探索并推进“跟班培训”、“菜单培训”等机制。全年培训人数达到21270人次,全行人均培训超过10天。同时。分行多方搭建“创先争优”的平台。推出“比技能,争创优质服务品牌”、“比作风,争创优质服务单位”、“比业绩,争创优秀服务标兵”等“三比三创”活动,推动“创先争优”不断深入。

篇5:银行争创一流事迹

学习观看“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先进典型事迹报告录像后,结合12名先进典型的鲜活事迹,我认真查找工作中自身存在的差距,分析自己向优秀共产党员行列迈进道路上的障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弥补短板、移除诟病,总结心得如下:

民防系统工作是紧张有序、繁复精密的,为了更好的胜任民防工作,我围绕本职岗位及自身特点明确了“一树、一需、两要”的改进方向。“一树”即树立个人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才会有目标,正确理想信念犹如雾海灯塔指引我们准确的登上新大陆。通过观看先进典型的事迹报告,我树立的个人信念是——“走复合型人才路线,当好新时代民防人”。在疏散所的两年时间里,其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办工室做文案工作,一半的时间在新疏散基地参加工程建设,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作使我深刻的体会到在飞速发展的xx民防工作,要趴下能干,站起能说,坐下能写,只有成为新时期的复合型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动群众为民防事业的明天艰苦奋斗。

篇6:银行争创一流事迹

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复兴大武汉而努力奋斗

——《“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学习体会

我支部于2015年9月15日至17日三天,利用工作间隙,组织观看《‚立足岗位、争创一流‛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录像,随后开展了‚三严三实‛专题民主生活会并进行学习讨论。现结合我支部观看录像和展开讨论的情况,摘录心得体会:

坚持每日入户,十年记下30余本‚民情本‛的社区民警王文启;为了圆群众住房梦,推行多项全国首创政策使得公积金惠民生落到实处的张颖;树立‚科技兴业‛理念,将濒临生存困境的房产测绘中心起死回生,再创佳绩的郑汉举……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先进典型事迹感人肺腑,发人深省,激人奋进。我们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了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奋斗不懈的饱满精神,看到了我们大武汉复兴的腾飞未来,同时也深刻领会到:要想创得一流业绩,必须要拥有一种情怀,树立一种意识和怀揣一种精神。要想创得一流业绩,必须要有公仆情怀。社会救助、群众矛盾调解、垃圾治理……这些先进典型都站和人民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社会矛盾最为激化的战场上。他们之所以能够一往无前并坚守阵地,正是因为他们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深深地映入脑海,刻进心里。

要想创得一流业绩,必须要有卓越意识。‚全国首创‘商贷转公积金贷款’‛、‚总结的判案裁判规则入选最高法院全国指导案例‛、‚实现房产测绘领域综合实力位居国家前三甲‛……这些让人欢欣鼓舞的荣誉背后是先进典型们追求卓越的牢固信念,也正是这种信念将我们大武汉社会创新带进全国领先水平。

要想创得一流业绩,必须要有担当精神。临危受命的郑汉举,前行脚步不辍的‚朱调解‛,每日坚持入户的王文启……勇于担当这一特质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畏艰险,顶得住压力,抗得住非议,干得出事业,用‚担当‛二字在平凡的岗位上攻坚克难,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篇7:争创一流物业 打造一流品牌

**公司现有职工2049名,担负着油田机关地区14个住宅小区和11个办公楼宇的物业管理服务工作。较周边单位相比,服务对象和区域存在着文化层次高、业主需求高、社会关注高和流动人口多、不稳定因素多等特点,我们物业服务水平的高低与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着3.2万户居民10万多职工家属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更关系着平安和谐示范矿区建设和油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公司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油田党委“五个一”系统工程为主线,认真履行“保障生产、服务生活、维护稳定”的职责,精心打造第一品牌,努力为构建平安和谐示范矿区做出积极的贡献。几年来,公司多次荣获。

一、创新举措,完善制度,以强化管理求突破、创品牌 品牌在创更在管,品牌能否尽善尽美,关键在管理能否细致、细微、细心。今年以来,公司从管理上抓严细,通过完善落实一系列管理、考核、检查、奖惩制度,坚决避免管理的无序、缺位、弱化现象,从管理源头上把好关,为品牌的创建明确坐标尺。

健全考核激励机制,推行检查常态化运作。强化完善基层单位基础工作考核,重新调整了考核的重心,纵向下移到岗位、到员工,加大了日常考核和现场考核的比重,突出“环卫绿化、业主服务中心、保安、保修”四项常规服务考核,坚持日检查、月考核与季兑

现相结合,建立了相应的奖惩机制,真正做到了“罚不心软,奖不心疼”。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公司坚持以效率、服务和业绩率作为考核标准,严格把握分配尺度,对于苦、脏、累岗位及贡献突出的人或站队重比例进行奖励,营造出积极的争先创优氛围。

坚持三防措施并举,构筑小区安全化氛围。一是以“人防”为根本。坚持抓好“两级领导夜查制”,“基层领导带班制”,保洁岗位“一岗双责制”,设臵“夜间护送点”,与辽河公安局共同开展“警企联防”活动,适时启动“青年志愿者夜巡活动”,随着季节变化调整领导带班和夜查的时间,确保全年全天候人防无空档。二是以物防为保障。不断加大保安设施完善和维修的投入,先后增加了对讲机、巡逻用自行车、录音电话,增设了路灯、庭院灯、小区围栏,率先在物业系统开展了水、电、气、暖安全检查服务活动,上门入户进行安全服务,建立业主安全档案,投入40多万元免费更换液化气管线44083米,保障居民的户内安全。三是以技防为手段。加强对技防人员专业技能培训,对技防监控设施的维护检查,建立技防维修流程,确保完好率保持在100%。通过“三防”并举,各种案件发案率以每年25%的速度递减,公司先后评为辽河油田奥运安保先进单位、国庆安保先进单位和辽宁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明确物业管理标准,提升服务规范化品质。全力提高服务标准。公司先后编制完善了《物业管理手册》、《小区居民公约》等具体操作手册,并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挂牌上岗制、质量投诉查处制、质量考核制、首问负责制、干部跟班制、用户回访制,对日常维修、计量与收费、保洁、绿化养护等10项工作利用板报、橱窗等形式公开向居民进行承诺,接受监督。同时,规范服务行为。设立并公布投诉电话和以体现“灵、快、优、情”为特色的“440”热线便民服务电话,严格服务过程中的每一个动作,统一着装,统一文明用语,统一工作纪律,脚套塑料袋,身背工具兜,维修后留下跟踪服务意见单,并进行质量回访,直到用户满意为止。

二、加强培训,强身固本,以提升素质求突破、创品牌 结合企业发展及新知识、新技术在物业管理上的广泛应用,公司开展了创建学习型企业,争做学习型员工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员工的素质教育和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品牌的创建打造生力军。

一是转变观念,提升理念。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公司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围绕中心工作,利用巡回宣讲、演讲比赛、宣传专栏等方式方法,积极开展形势任务教育和服务观念引导教育,结合实际讲形势、讲政策、讲机遇、讲发展,帮助职工认清形势、明确任务、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坚持一手抓职工观念的转变,一手抓积极性的调动,将虚功做实,实功做细,使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信念、经营理念,服务观念有了质的飞跃,实现了“超值服务、创新服务”、“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成绩”、“用户的需要就是服务,用户的满意就是标准”、“围绕用户,贴近住户,住户至上”等服务理念的新提升。

二是借鉴前沿,提高品质。与国内知名的深圳长城物业达成长

期的培训指导意向,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调研”、“学回来实践”的方式,让油城百姓享受到高品质的物业服务。自去年以来,已先后3次将他们的资深专业人员请进来进行集中培训,现场检查、诊断,并形成“清单”式诊断报告。先后派科级干部、班队长150多人次到北京去学习,班站长与长城物业人员一同做班、上岗,实地实习。目前,通过学习已经在规范服务程序、化解业主矛盾、规避服务风险等方面都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建立了“答客问”、“案例分析”、“业主分级沟通”等一些新理念、新方法,并已应用于实际服务中,并初见成效。

三是培育人才,用好人才。今年来,公司落实“人才兴企”的方针,以加大培训工作力度为提升素质的重要举措,从培训制度的健全上、培训内容的丰富上、培训方式的创新上、培训考核的落实上均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半年来,公司共举办从业人员规范、服务礼仪、物业管理法规、保安军事化训练等内容的培训达 期 人次。结合“五定”工作,在人才的任用上加大力度,采取了管理岗位考核、竞聘、轮岗等办法,对于公司近名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对于不合格人员严格落实“下岗”制度,并在全公司内开展管理岗位竞聘上岗工作,为职工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创造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在上报近30多名的竞聘人员中,有4名优秀人才分别竞聘到安全员、劳资员管理岗位。六月,在总结管理岗位竞聘工作的基础上,对公司近150名站队长进行了竞聘,竞聘采取知识答题、竞聘演说等内容,全面考查了竞聘人员素质,结合基层单位的任用需

求,最终近135名站队长竞聘上岗。通过这种机制,使得更加有责任心、有能力的人才为公司的服务做贡献,有效地提升了物业服务水平。

公司对全部安全员、劳资员进行了民主测评,按照“公正、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原则组织了部分安全员和劳资员的竞聘,逐步搭建了发现、选拔、使用人才的平台,为公司发展储备了人才,初步形成了较为科学的评聘竞争任用机制,实现了管理岗位精干的目标,营造了人尽其才、人才脱颖而出的浓厚氛围,激发了操作岗位员工中蕴藏的活力。

三、把握需求,知行合一,以特色服务求突破、创品牌 按照油田公司提出的 “三优三化”和“七型矿区”目标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不断满足业主的需求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百分之百的满意才是真正的满意、百分之百的精细服务才是真正的品牌服务”理念,准确把握业主需求,扎扎实实地推进服务品牌的培育和创建,努力为业主提供高品质、全方位、人性化的物业服务,为品牌的创建赢得好口碑。

一是实施延伸服务,由浅入深、由点到面。通过建立和完善业主档案,进行分类管理,把日常服务延伸到重点业主和一线职工家庭,根据他们需求和工作性质推出入户保洁、维修预约、定时送罐、托幼延时等服务;在此基础上,今年我们又把服务向“两头”延伸,就是突出做好“一老一少”的特色服务。“一老”,就是通过建立老年人档案、完善老年人信息,推出了一早一晚电话问侯,中介式服

务,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老年人去逝送花圉等一些人性化服务。目前,“老年人服务”活动已在老年比例最大的幸福小区进行试点,并形成可行性方案全面推开。同时,不遗余力地做好“3个托幼园所、**多名幼儿的保教保育保安工作。尤其是今年4月份以来,结合全国严峻的幼儿园安全形势,提前动手部署,分别在各幼儿园增设了保安,由原来的一名增加到3名,安装配备了监控设施,架高围墙、安装刺线、维修大门,配备防割手套、警棍等各种防范工具设施,目前已投入30多万元。为了保证安全,公司领导每天都有一人早、晚在孩子接送高峰期深入各园进行巡回检查,切实做到了防患于未然,幼儿家长非常满意、放心。

二是落实增值服务,物有所值、物超所值。此外,我们不仅做好份内之事,更注重增加服务的附加值。从08年开始,我们每年投入4万元,通过移动公司的MAS平台进行手机短信服务,在每个小区大门口处安装了24小时滚动的LED显示屏,由最初简单的节日祝福、紧急通知、天气预报,到目前推出的生活小常识、应知法律法规、安全警示、公益宣传等,让居民得到越来越丰富实用的各种信息,目前已无偿向居民发送各类信息60多万条。在办公楼宇的物业服务中,我们坚持“冬季送姜茶、夏季送冷饮、节日送祝福”,一个“平安果”、一枝康乃馨让对方切实感受到振兴物业的物超所值!

三是注重品牌服务,以人为本、以行树形。坚持一个员工就是一张名片、一个岗位就是一个窗口的理念。坚持选树各行各岗先进典型,开展一年一度的双文明标兵、感动“振兴”人物和“岗位明

星”的评选。通过还结合“五型五好班组”创建和矿区系统的“星级评比”活动,开展了 “准军事化”试点、品牌示范站队和明星示范楼评选等活动。为了发挥榜样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我们通过“劳模、标兵事迹报告会”、“岗位明星”流动座谈会、经验交流会,组织到油田内外的优秀住宅小区参观学习活动,不断培养岗位职工精品意识和争优创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年以来,振兴液化石油气灌装站、辽河石油广场先后被命名为辽河油田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企业文化建设示范点。五型五好班组建成率达到80%。在技术比赛中荣获了 名次。

强化业主服务中心、监控中心人员的能力培养,实施好业主熟知制度,逐步达到“人人都是小区百事通,人人都是小区活档案”,对小区基本情况、车辆、关键业主熟知、熟记 ;加大物业系统服务礼仪培训,规范物业服务人员的言行、举止、着装,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

四、责任共担,和谐共建,以文化引领求突破、创品牌 创建物业服务品牌,是持续改进、持续完善、持续提升的渐进过程,为此,必须调动企业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为创建物业服务品牌这一目标共同奋斗。为品牌的创建提供助推器。

强化沟通协作,提高公众的亲和力。品牌建设不仅需要物业单位与广大居民共建共创,更需要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近两年来,我们通过定期召开居民座谈会和楼栋长会议的形式,及时掌握居民的所需所求所愿,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近两年,我们应居民意见和建议,暂停施工、更改施工方案近20余次,改变垃圾

箱摆放位臵、大小门关闭时间等。我们还借助建立MAS手机短信平台和在小区大门处安装LED显示屏、每个单元的“温馨提示栏”等,将服务信息、紧急通知、应知法律法规、节日祝福、安全警示等内容在第一时间及时传递给每位业主,落实居民的知情权。针对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做出承诺,如居民反映较明显的雨季房屋漏雨的问题,我们做出了“不因资金的问题让一户居民漏雨”的承诺,今年,我们还专门聘请22位物业服务义务监督员,监督指导我们的日常服务,有效的增进了与广大居民的亲和力。

强化文化引导,提升品质的感召力。品牌战略离不开特色文化的引领。近年来,按照油田“家”文化的整体要求和部署,我们结合物业行业的实际,积极培育独俱行业特色的物业“家”文化,形成了服务文化、共建文化、安全文化、感恩文化、楼道文化等多个子文化。一年一度内容涵盖电影巡展、消夏晚会、文艺节目展演、游泳比赛及各种球类比赛等内容“缤纷夏日”系列活动;经常活动在大街小巷、各个小区、居民家中的“青年志愿者”;建管一体、活动丰富、百姓喜爱的辽河石油广场都已深深地走了了油城百姓的视野里,并亲身感受、亲身参与“振兴物业”的多元化服务。

开展小区办报工作,逐步摸索、试点,形成经验和规模后,公司将开办振兴物业报,宣传物业服务知识。

丰富职工生活,增强队伍的凝聚力。近年来,公司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为了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营造健康的氛围,公司建立了大型的文体活动室和卡拉OK演歌室,以满

足不同层次职工的兴趣、爱好和需要。每逢重大纪念日、节庆日,公司积极举办演讲比赛、卡拉OK比赛、球类和棋类比赛、扑克比赛、拔河比赛等,丰富了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展现了职工的才华,培养了团队精神,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干劲,打造了一支经得起时代考验的品牌队伍。调动广大员工创品牌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使之振奋精神、勤奋工作,为创建品牌做贡献。

篇8:继往开来争创一流

一、认清形势, 勇敢担当

形势决定任务, 认识决定行动。只有准确地把握形势才能准确地定位, 只有准确定位才能与时俱进, 负起责任。从当前看, 质监工作面临的形势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 使全系统不能有任何的懈怠。“十二五”时期, 我省将在建设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过程中,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再造一个新山西。在这期间, 全省各条战线都在先行先试, 奋发向上, 你追我赶, 互不相让, 质监系统如不集中精力谋发展, 自加压力, 负重前行, 争先创优, 将错失发展机遇, 在全省各行各业中, 就难以取得应有地位。同时, 全国各地质监系统都在实施五年发展规划, 他们大多基础好于我省, 发展效应正在累计中爆发和加速, 我们与他们已有差距, 有些方面还落后很多。如果在五年期间不超常规发展, 五年之后差距更大。所以, 这五年是全省质监系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五年基础是今年, 能否开好局, 起好步, 不仅事关今年, 而且事关未来五年发展。这就要求全省质监系统必须从现在开始, 把每一天的光阴都牢牢抓住, 走好每一步, 勤思勤为, 奋力争先, 切实为“十二五”时期质监事业实现跃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切实在“十二五”期间大有作为。二是质监事业的独特性, 使全系统面临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质监工作是执法性、敏感性、群众性和服务性工作, 涉及领域多, 接触面广, 关系千家万户。同时, 质监工作又是高风险工作, 稍加不慎或工作稍不到位, 就会酿成事端。这几年这方面不乏其例。特别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质量问题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问题, 而且成为社会关注度很高的民生问题。由于质监工作的阶段性特征, 在我们面前凸显着严峻的矛盾:一是人民群众追求安全健康的生活质量与我们目前的质量安全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二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我们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保障与我们工作难以完全到位的矛盾。这些矛盾随着累积, 不断爆发, 外在表现为不时出现的食品和各种产品质量问题, 以及各种安全问题。这些问题, 加上现代传媒的放大效应, 使质监系统经常成为舆论的热点和焦点, 一次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党委和政府、群众和媒体, 方方面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高度地、集中地在关注和监督着质监工作, 全系统面临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繁重。面对这种现状, 只有加强工作, 没有别的选择。

二、明确目标, 负重前行

目标是前进的动力, 目标是向党和人民交的答卷。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全系统必须确立明确的奋斗目标。综合考虑当前的形势任务要求和全省质监系统的实际, 经省局党组研究, 全省质监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全省一流、全国一流。就是要经过一年努力, 进入省直年终考核先进行列;经过三到五年努力, 进入全国质监系统先进行列。

之所以确定这样的发展目标, 是因为:第一, 它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殷切期望。省委、省政府对质监工作高度重视。袁纯清书记多次强调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指示我们要抓好队伍, 抓好工作, 抓好落实, 为我省转型跨越提供服务和保障。王君省长指示质监部门要保山西平安, 保老百姓平安。其他省领导都是期望厚重。我们如果不争创一流, 就辜负了省委、省政府的期望, 这不仅是工作失职, 也是政治上不合格。争创一流, 这是全系统的必然选择。第二, 它承载着国家总局的殷切期望。作为行业主管部门, 国家总局非常期望我省质监部门各项工作都走在当地和全国前列。尤其是总局支树平局长特别期望我们争当全省、全国的排头兵, 在全国为山西争光, 在山西为质检争光。全系统只有争创一流, 才是对国家总局的最好回报。第三, 它承载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望。人民群众通过党和政府把保障社会产品质量安全的重任交给我们, 把相应的职权交给我们, 把相应的报酬发给我们, 不是让我们享受尊荣, 而是让我们执法为民, 做好人民的守护神;为民造福, 当个人民的好公仆。如果我们不努力工作, 就会有负于人民;如果我们工作出现严重失误, 就会有愧于人民。所以, 争创一流, 只能是全系统的不二选择。

以上这争创一流的目标, 是省局党组严肃决定的。实现这一目标, 具备的有利条件是:首先, 我们有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其次, 我们有总局的大力支持。第三, 我们有人民群众的监督帮助。第四, 我们有一支高素质的质监干部职工队伍。第五, 我们有多年来打下的良好基础。只要全系统上下努力, 全员奋斗, 咬定目标不放松, 负重前行不懈怠, 争创一流的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我们必须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

三、强化职能, 主动作为

当前, 在质监工作面临十分有利条件的同时, 也确实存在着不少困难。比如, 编制不足, 尤其是基层人员少, 工作头绪多, 任务繁杂, 责任直接;经费不足, 工作条件差, 保障措施不到位;一些地方和企业理解支持度低, 执法难度大等等。诸如此类的困难, 省局将积极努力, 协调各方, 逐步解决, 但这是一个过程, 不可能一步到位, 也不可能完全心想事成。即使旧的问题解决了, 也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 矛盾将无所不在, 无时不在。我们不能等问题都解决了才工作, 而是在工作中解决问题。要想有地位, 必须有作为, 这是一句至理名言, 应当成为全系统基本的工作准则。

为此:第一, 要靠主动作为争取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质监系统尽管实行条条管理, 但离不开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否则, 将很难有所作为。因此, 努力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是全系统必须坚持的基本方略。其一, 必须在认识上处理好条块关系。条条管理的优势是集中统一性强, 便于克服地方保护主义, 但如果条条至上, 关门工作, 也容易导致地方党委政府降低对质监工作的支持度, 增加我们工作的难度。因此, 全系统必须坚持条块结合的基本思路, 不能搞条块分割。处理好条块关系, 既能发挥好条条的作用, 又把我们的工作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之下, 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得到重视和支持。这就实现了利用社会政治和经济资源的最大化, 形成工作合力。其二, 在工作上要克服坐等重视和支持的无为和无谓做法。只要是党和人民的事业, 党和政府都是重视和支持的。之所以在一些地方存在着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 问题多数出在部门方面。党委政府工作范围覆盖各个方面, 一个部门, 不汇报, 不反映, 怎么能了解你、体谅你、支持你?因此, 坐等支持不靠谱、不正确、不足取。同时, 取得重视和支持, 也是一个过程, 有些重大问题不是一下就可解决, 这也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 不能简单化, 由一个问题没有马上解决, 就断言党委政府不重视和不支持, 这是错误的。从实际工作来看, 凡是工作成效明显的地方, 都善于主动加强同当地党委政府的联系, 都善于主动争取当地党政领导的支持, 都善于主动向当地领导请示汇报, 形成良性发展局面。问题的关键是, 我们要多汇报, 多请示, 多反映。在这方面, 主动性至关重要。其三, 在实践中要靠我们优异成绩争取重视和支持。我们只要积极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积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 开拓工作, 保障到位, 服务到位, 效果明显, 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就会油然而来。反之, 我们工作不努力, 成效不明显, 就难赢得支持, 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一条基本经验。要定期不定期地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 宣传质监工作的重要性, 量体裁衣式地安排党政领导参加必要的活动, 更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工作融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争取当地党政领导更多更大的支持。

第二, 要靠强化职能破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在我们履行职责的过程中, 不少同志都感到工作难做, 像监管对象不理解、不配合、企业主体不到位等等, 这是客观存在的。因为, 企业的趋利性与政府的社会性、公众性目标趋向往往不会一致, 监管与被监管, 始终是一对矛盾, 经常不可能高度统一。解决这一问题, 有效的办法是严格执法, 让法律法规说话, 靠强化职能来打开局面。为了保证质监工作顺利开展,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 其中赋予了质监部门相应的行政许可、执法监督、行政处罚、停产整顿、产品召回、吊销证照等诸多权力, 这是我们工作的法律保障和有力武器。实践充分证明, 执法不到位, 企业主体责任就不会到位;执法不到位, 产品质量就不会到位;执法不到位, 质监地位和形象就不会到位;执法不到位, 群众满意度就不会到位。要做到执法到位, 一是要依法许可, 不徇私情。生产许可是我们工作链条中的第一道关口, 直接影响到之后的行政监管、行政处罚等多个环节的工作。如果不符合条件的企业取得了生产许可证, 那么这种企业生产出的产品必然会存在质量问题。所以, 必须依法依规严格生产许可管理, 决不能因人情关系、甚至是小恩小惠, 就放宽条件、放低门槛、放松审核、放弃原则, 最后放出问题。二是要依法监管, 堵塞漏洞。监管要十分严格, 要用技术标准的模式, 制定出科学的监管标准、监管流程, 不循情顾面, 不打折扣;监管要抓住关键, 把功夫下在容易发生问题的关节点, 抓住牛鼻子, 牵一发动全身;监管要经常化、长期化、制度化、规范化, 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们必须全面查找监管漏洞, 积极开动脑筋、想方设法、拓宽思路, 切实采取有效措施, 提升监管水平。三是要依法处罚, 敢于碰硬。要敢于拿起法律武器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 维护质监部门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第三, 要靠人民群众编织平安网络和延伸工作触角。近年来, 由于利益驱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心理失衡等因素作用, 各种质量违法行为屡屡发生, 而且越来越隐蔽, 花样翻新, 屡打不死。面对这种情况, 仅靠质监部门自身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我们把专门工作同群众路线结合起来, 依靠人民群众扩大我们的视野, 延伸我们的触角。充分借助人民群众的强大力量,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 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质量安全监管的积极性、主动性, 与我们共同形成打击质量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和严密网络。比如, 可以通过当地主要媒体向社会公布企业质量安全承诺书, 由全社会共同监督企业履行承诺的情况, 使企业的各项承诺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有效避免企业承诺变为“一纸空文”, 而且也为守法企业做了宣传。再比如, 可以通过建立网上12365举报平台、公布质量安全有奖举报办法、聘用质量安全协管员、发动系统内部离退休人员担任质量安全义务监督员、深入乡村社区开展质量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发放质量安全调查问卷等多种形式, 弥补监管人员不足的缺陷, 提高工作成效。在这方面, 需要全系统多动脑筋, 集思广益, 根据工作实际和自身需要, 积极探索尝试更有针对性、更具科学性、更富实效性的方法措施, 真正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质量安全平安网络, 打一场质量安全监管的人民战争。

四、整体推进, 突出重点

在全年工作中, 各项工作都要再上新台阶, 以充分发挥质监系统质量、标准、计量、认证认可、食品质量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等对我省转型跨越发展和综改试验区建设的保障、服务、促进等综合作用。但在工作联动中, 重中之重是要抓好安全工作。

安全问题, 人命关天, 是所有质监工作中的头等大事、头等要事、头等急事。安全方面出了问题, 不仅行业形象受损, 更重要的是有愧甚至有罪于人民。党委和政府对我们处理得再重, 一般也不会剥夺我们的生命, 但事故受难者却永远不会死而复生。因此, 全系统必须树立强烈的安全危机意识, 始终绷紧安全这根弦, 始终信守所有发展中安全发展是最硬的发展, 始终秉持所有指标中安全指标是最硬的指标, 把质量安全监管特别是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两个安全”监管作为整体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 时刻高度重视, 时刻警钟长鸣, 时刻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松懈和马虎。要严格资质许可管理, 加快构建以分类监管机制和区域监管责任制为基础的长效监管体系, 深入开展各类专项整治, 严厉打击各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要以食品质量和特种设备安全为突破口, 建立实施以预防为主的质量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机制, 把风险分析作为维护质量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全面建立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制度, 探索实施定期风险评估报告工作, 对重大质量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 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要建立质量安全风险管理技术支撑体系, 探索建立产品伤害监测制度, 及时搜集风险信息, 进行科学研判, 有针对性地制定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提高工作有效性。今年在安全方面绝不能再出现较大事故, 这要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哪个地方出了问题, 首先追究那个地方的领导责任。

除了重点保证安全外, 全系统还要搞好服务和强化基层, 省局提出了“保安全, 促发展, 强基层”的9字工作重点, 对此, 要牢牢抓在手上, 按照各个专项工作方案要求, 认真抓好落实。

五、上下同心, 共铸辉煌

要实现质监事业的新跨越、新发展, 铸就质监事业的新辉煌, 必须依靠系统上下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 九牛爬坡、个个出力。

一是要振奋精神, 负起责任。首先, 全系统人人都要有责任感。所谓责任感, 就是每个人都要明白, 自己的岗位任务, 是职务行为, 不是个人行为, 不是自己可干可不干的问题, 是必须干好的问题。因为你占着位置, 别人想干也不能干。你如果不干, 影响的不是你的事, 而是党和人民的事业。因此, 在什么岗位就要谋什么岗位的事, 干啥想啥, 心无旁骛, 不用组织督促, 不用别人监督, 靠内生动力自行, 任何时候都做和自己身份、职责相称的事;就是对自己负责的工作, 始终放不下, 不敢放, 如履薄冰, 如临深渊, 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 始终对自己工作感到不满意, 始终对工作不马虎、不懈怠;就是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到高于一切的位置, 始终以党性和良心、良知干事, 干不好工作, 始终自责不已, 有强烈的负疚感。其次, 全系统人人都要认真履职。各单位对每个人都要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 不能有闲人, 千斤担子大家挑, 人人头上有责任。对连续3年考核不及格的坚决予以辞退。每个人对自己负责的工作, 都要尽职尽责。拿钱就要干事, 干事就要干好, 这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良知、良心和品德。人们都有各种快乐, 工作快乐是其中一个重要方面, 全系统每个人都应把工作当作快乐的事来做, 在工作中体味人生的乐趣。如果不想干、不愿干、不干好, 那就请你离岗走人, 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影响到一个方面的工作。再次, 要敢抓敢管。各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 要坚决克服好人主义、无为而治的想法和做法, 严字当头, 严格带队伍, 抓工作, 判是非。每个执法人员, 要大胆依法行使职权。如果由此带来问题, 组织上要勇于承担责任, 不能由个人承担。

二是要改变作风, 真抓实干。我们党长期以来大力提倡真抓实干。毛泽东同志号召“实事求是、力戒空谈”;邓小平同志强调“不干, 半点马克思主义也没有”;江泽民同志指出“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胡锦涛同志强调“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所有这些, 其核心就是“实干”。实干是成事之道、发展之基。首先, 要实干就不能满足现状, 不思进取。纵向比, 进步大, 横向比, 差距大, 这是我省质监工作的基本状况。我们只有在奋斗拼搏中才可能缩小差距, 盲目乐观毫无依据, 抱残守缺毫无出路。其次, 要实干就不能坐而论道, 空喊口号。口号最易喊, 会说话的小孩教上几遍都会跟着喊, 难点是落实。落实的症结在于能否把概念任务变成可以具体操作的办法, 变成实现任务的载体和途径, 变成有效的工作方法。实践证明, 不具体就不落实, 一具体就落实。再次, 要实干就不能华而不实, 搞形式主义。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 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 切实增强实干意识, 靠实干立身, 凭实绩进步, 把心思花在谋事业上, 把劲头使在抓工作上, 把精力用在促发展上, 把权力放在惠民生上。做到在思想上想干事, 在能力上会干事, 在履职上善谋事, 在效能上干成事, 在用权上不出事。

三是要严明纪律, 令行禁止。没有铁的纪律, 我们这支队伍就不可能打胜仗。首先, 要严明政治纪律。全系统每个人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其次, 要严明组织纪律。严禁行贿受贿, 跑官要官, 买官卖官, 非组织程序提拔和使用干部;严禁不听招呼, 不听指挥,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 各行其是。第三, 要严明廉政纪律。全系统每位同志都要认真对照有关规定, 查找自己是否存在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 甚至利用检验检测、执法打假、产品抽查等职务之便吃拿卡要、贪赃枉法、损害群众利益等违法违纪问题。如果存在这些方面问题, 最好自我纠正, 立即纠正, 彻底纠正。如果省局接到举报, 就要严厉查处。在这方面, 省局党组态度非常明确, 那就是不护短, 不袒护, 不姑息。如果涉嫌司法处理, 我们也积极支持, 全力配合。我们不能因为个别人影响大家的士气, 败坏单位的风气, 损害系统的形象。第四, 要严明工作纪律。每个人都要清楚, 八小时工作时间是属于人民的, 必须用来为人民干事。个人有点事难免, 但必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工作上。

四是要严格管理, 风清气正。管理出成绩, 管理提效率, 管理正风气。各级各单位要以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为抓手, 大力加强内部管理, 切实形成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以制度管权的管理体系。同时, 省市两级局要把督查督导作为严格管理的重要手段, 通过开展定期不定期的全面检查、重点抽查、督查通报、情况点评等多种方式, 及时、深入、准确地发现并解决基层单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漏洞, 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在风气方面, 要形成勤于学习的良好风气, 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崇尚先进的良好风气, 团结和谐的良好风气, 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 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坚决反对坐而论道、谋人不谋事、歪曲事实的匿名告状、散步流言蜚语、挑拨离间等问题。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 也是党组织使用干部的重要标准。省局党组是靠工作来识别干部、靠实绩使用干部的。好干部是干出来的, 不是跑出来的, 更不是吹出来的。全系统每位同志一定要把思想精力集中到工作上, 不要老想组织上亏欠我什么, 而应当经常想想我为组织做了什么。

五是要严格考核, 奖惩分明。今年省局要参照省委、省政府对各市各单位年初定目标、年底考核排队、奖惩兑现的办法, 对各市局、省局各处室、各直属单位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工作好差分明, 奖惩有标准, 使用干部有依据, 干好干坏不一样。

六是要重视舆情, 创造环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 信息传递和获取越来越快捷, 尤其是网络等新型媒体迅猛发展, 传播方式发生重大变革, 舆论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大。准确掌握舆论动态, 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也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而紧迫的要求。全系统必须充分认识舆论宣传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时时保持主动, 处处抢占先机。一方面, 要大力加强舆情监测, 随时掌握舆情动态。另一方面, 要有针对性地加强舆论引导。要自觉借助媒体宣传质监工作, 依靠媒体监督质监工作。要大力加强同新闻媒体的沟通、联系和协作, 主动学会与媒体打交道, 善于应对和引导舆论, 占据法理道义制高点, 树立质监系统良好形象, 为质监事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上一篇:各类学生抽烟检讨书下一篇:期中家长会中学生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