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成功的花有感

2024-05-09

读成功的花有感(精选8篇)

篇1:读成功的花有感

读《成功的花》有感

官伟松

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成功的花》这首诗,心里感慨万千。

这首诗是这样的: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的确,我们的现实生活不也如此?哪个人的成功不是经历过奋斗的泪泉, 牺牲的血雨而得来的艰苦成果?

就像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一样。难道他不是经过奋斗才有他的成就吗?如果他有向命运屈服的话,他还有今天的成就吗?大家设想下,一个正值青年的小伙子,病魔突然向他袭来,使他不能遨游在数学的海洋中。可他却不向命运屈服,不但要忍受病痛,还要在家自学„„他就像在暴风雨中独自漂流在海洋中的小舟,经过艰难险阻,才爬上世界的巅峰。

还有如凿壁偷光的匡衡、为中华而崛起的周总理、为科学而奋不顾身的诺贝尔„„他们哪一个不是经历过努力的奋斗、艰辛地拼搏而走上了成功的彼岸吗?

读了冰心奶奶的这首诗,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奋斗历程。

每当我为了实现目标而奋斗时,途中的磨难折磨得我气喘吁吁,身心疲惫,当我想要放弃时,三个人爬山的文章让我又有了斗志:如果你知难而退的话,那恭喜你,你不用为你目标而奋斗,你永远也品尝不到成功的果实;如果你半途而废的话,那恭喜你,你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如果你完成了你的目标,那你对爬上山顶的那个人的行为更加深刻,因为在高山上“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很好,成功也就向你张开了双手。

我就凭着这股斗志,完成了自己的梦想,虽然花费了过多的精力,但我不后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别人在事后也问我:“你这样是不值得的。”我斩钉截铁地说:“不,你错了,只有自己奋斗过,才知道这果实来之不易。”

读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很深,明白了只有奋斗,才有收获,就像:“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也明白了奋斗的过程中,不要被挫折吓倒,就有首歌说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篇2:读成功的花有感

成功是自私的`,它不会将一丝的辉煌施舍给懒汉;成功又是大方的,它会毫不保留地把成功的光芒照耀在那些奋斗者的身上。

在花成功之前,它或许还是一株毫不起眼的芽苗,任人践踏,在这种与生俱来的自卑中生活着,它虽然渺小,但也有自己的梦想,它会去努力会去奋斗,自强不息,终于,花儿成功了,人们早已忘记它的奋斗,只看得到它成功后的美丽,可是谁也不知道它是如何在煎熬中度过的。

我觉得不只是花,人也是一样,要成功就得付出,像那朵花一样,努力奋斗,坚持不懈的可贵品格,居里夫人终日烟熏火燎,总算提炼出了0。1克镭,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她以身体为代价得来的成果。

篇3:读成功的花有感

细观他的成功之路, 我发现他具有成为一位非常优秀“班主任”的能力。若曾国藩从事教育的话, 以他的管理才能, 他一定是一位非常优秀的教育管理者。我个人认为他的很多成功经验, 在对学生的管理方面都有非常好的借鉴作用。

一、曾国藩“德育为首”, 选择班干部以德为首

识才、用才是他成事的第一秘诀。历史上有识才、用才本事的人物不少。如刘邦著名的“三不如” (汉高祖刘邦有段名言:“夫运筹帷幄之中, 决胜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镇国家, 抚百姓, 给饷馈, 不绝粮道, 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 。曾国藩成功的重要一条也是在于他有杰出的识才、用才的本事:以德为主, 次看学识, 再看才具。他识别后, 将他们一一合理使用。这就如同于我们班主任在选择班干部时要注意的问题。

选好一个班干部, 组成一个好的班集体, 就可以带好一个班级, 是班主任的好助手, 是一个好的副班主任。可以减轻班主任的很多压力。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在管理班级时不是也有一套选择班干部、培训班干部、使用好班干部的方法么?

曾国藩有两句名言“扬善与公庭, 规过于私室”。这也给我们班主任一个很好的启示:就是对学生和班干部的好事要大肆宣传表扬, 起到以积极的影响;对于班干部所犯的错误, 要在私下里批评教育, 这样既树立了班干部的良好形象, 又维护了他们的自尊。有利于班干部进一步在班级中开展工作, 当然必要的时候可以因时而变。

二、曾国藩“适时教育”, 抓住机会, 完善自己, 教育学生

他抓住机遇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改变曾国藩命运的机遇就是在太平军冲出广西, 向江南进军时, 朝廷在江南各省任命了四十三为团练大臣。这四十三位团练大臣, 后来死的死, 走的走, 几乎都没有成什么大事, 唯一一个成就大业的就是曾国藩, 他抓住了这一机遇, 因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他的这一理念很是适合我们班主任针对学生进行“适时教育”的教育方法。

“适时教育”就是抓住合适的机会, 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法, 教给学生适当内容的知识, 或培养适当的技能。让学生在这特定的氛围下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和行为, 完善自己, 接受老师的教育和管理。

三、曾国藩“因材施教”, 不能总用一种眼光来关注学生

他交错使用儒、法、道三家学说, 依时而变。中国的传统文化并非孔、孟儒家, 而是诸子百家的共同智慧。曾国藩他精通儒、法、道三家学说, 并适时而用, 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曾国藩的这一成功之道, 说明我们班主任不能老用一种眼光来看学生、一种方式来教育学生、一种方法运用于教学。要做到因人而异, 因时而异。时代在发展, 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较以前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你若再仍用老一套的眼光来对待、教育和管理学生, 那一定会“老眼昏花”的, 跟不上社会的快节奏。

那么我们班主任就应顺应社会的进步, 积极地学习和改变, 做到“因人而教, 因时而变”, 才能“变则通, 通则达, 达则成”, 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工作。

篇4:读《成功在久不在速》有感

这本书教育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一味追求成效,贪图眼前利益,要平心静气地努力拼搏,才能离成功的峰顶更近。

失败乃成功之母,但是不能只记住这句话,其实坚持不懈才是最重要的。就如王羲之,他之所以成为晋代大书法家就是因为他非同常人的耐心和随时随地的练习,这就是坚持不懈。

还记得那是三年级发生的一件事,那是我去学书法的第一天,我早早地来到了教室,老师先教我们握笔的姿势:大拇指、食指按在钢笔两边,中指托住笔杆,无名指、小指握紧。身体要坐正,写字时钢笔要与本子对齐……老师一边讲着还一边亲切地微笑着。看我们都学好后,便给我们讲写字的基本笔画,并写出了几个鲜红的大字让我们练习。其中,第一个字就是“木”,我用钢笔谨慎地写了起来,可没想到第一笔便写歪了。这时我便想:万事开头难,第二遍肯定写得好。于是,我又一丝不苟地写出了第二个。谁知,第二个照样写歪了。我看着这两个不美观的字,心里又烦又急,埋怨道:为什么我就写不好,我该怎么办?这时,老师走到了我跟前,细心地指点着,并给我在本子上写了几遍标准字体,鼓励我说:“第一天已经很不错了,继续练习。”之后,我又加倍专心地写了好几个“木”字,终于一次比一次规整美观,老师看后便夸我进步很大,让我回家继续练习。我点了点头。

人生是条漫漫长路,要想成功,就应该不怕困难,斗志昂扬地向前跑,坚持到底。

这本书也让我明白了“立志欲坚不欲锐,成功在久不在速”的意思:立下的志向不在于多么伟大,而重要的是决心。成功在于持之以恒,短暂的成功不算什么,能够长久才算真正的成功。

篇5:读成功的花有感作文500字

作者:黄思嘉

“成功”这两个字眼是是多么动听,而成功背后却经历了千辛万苦,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努力了,不一定能成功;但放弃,就一定会失败。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的《成功的花》这篇诗歌,内容十分简单,却包含着深刻的意义。花儿的美丽与娇艳,都来自于成功背后的奋斗。奋斗,为生命而奋斗,为成功而奋斗。然而当初的芽儿。如此弱小。而在她那拼搏,付出,努力,奋斗之下,坚强的她终于成功了。当人们惊羡她的美丽与明艳时,又有多少人想到她成功背后的泪呢?花会奋斗,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像花儿一样的奋斗过?

所有人都想成功,但所有人都必须从没有路的地方践踏出来,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才能成功。大明星周杰伦从小父母离异,因此性格孤僻,但对音乐却情有独钟。成年之后,周杰伦来到吴宗宪的公司打工。他不断地谱写乐曲,希望能被吴宗宪采用,但谱写好的乐曲不是被放置在一边就是被当面扔进垃圾桶。周杰伦并没有气馁,他继续写歌,终于吴宗宪被周杰伦的精神感动了,吴宗宪提出一个条件——让周杰伦十天写五十首歌,再自己挑选出十首,自己出专辑,费用由他自己来出。周杰伦答应了,他费尽心思写了五十首歌,有按照要求自唱歌。就这样第一张专辑诞生了,很快又出了第二张。这两张专辑使周杰伦一下子名噪四方、一步登天了。现在,许多人崇拜他,羡慕他,但谁也没想到这个走着阳光大道的人,曾经过风霜雨雪,但他就像一壶茶,被烘烤了很久,却越烘越回甘。

周杰伦有完美的外表,如一只蝴蝶,而每一只漂亮的蝴蝶,都是自己冲破束缚它的茧之后才变成的。曾经有一个小孩,相貌丑陋,说话口吃,为了矫正自己的口吃,这孩子模仿古代一位有名的演说家,嘴里含着小石子讲话。看着嘴巴和舌头被石子磨烂的儿子,母亲心疼地抱着他流着眼泪说:“不要练了,妈妈一辈子陪着你。”懂事的他替妈妈擦着眼泪说:“妈妈,我要变成一只美丽的蝴蝶。后来他长大了,他既有优异的成绩,还获得了良好的人缘。1930年,他参加全国大选。他的成长经历被人们知道后,赢得了选民极大的同情和尊敬。他说的“我要带领国家和人民成为一只美丽的蝴蝶”的竞选口号,使他以高票当选为,人们亲切称他为“蝴蝶”,而他的梦想也实现了。他就是加拿大第一位连任两届的让•克雷蒂安。是的,有些东西我们无法改变,比如低微的门第,丑陋的相貌。这些都是我们生命中的“茧”。但有些东西则人人都可以选择,比如自尊、自信、毅力,它们是帮助我们穿破命运之茧、由蛹化蝶的生命之剑。

篇6:读成功的花有感

“Icouldseethesunshineandtheskywithoutcloud,IwillneverbeunhappywhenIamliving!”——“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这是整本书中,对于我来说印象最深,感受也是最深刻的一句话。这个和我们一般大的犹太少女安妮·弗兰克,就因为生在那个年代,而过着为了逃避迫害躲藏在密室里的隐蔽生活。难道这都是命运吗?那个也不过15岁的少女,眼里尽是对盖世太保的恐惧、对这种躲躲藏藏的生活的绝望。看似稍有倦意的眼里,却依旧清澈纯净。虽然她遭遇不幸,但她依然是个被上帝宠爱的孩子。安妮依然保留着少女原有的天真想法,那种对世界的乐观。或许,对于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来说,“只要能活着,只要能见到阳光、天空,就是一种幸福”,实在是有点荒谬,我们要的远远不止这些。我从来不觉得以前的人就这么一个一个的死去很可怜,只是觉得很悲哀罢了,我体会不到那种感觉。我也不觉得现在的我们有多么的幸福,每当大人感叹现在的幸福生活时,都会被我用一句“这只不过是时代在进步”而草草带过。——这时,我还没有认真去读过这本看起来再平凡不过的《安妮日记》。如果不是因为去读过、不是因为去查过资料,我根本不认为这些话,是出自一个还不到16岁就已经离开人世的少女。她的话中透露出的是对这种生活的绝望,平淡却又真实的话语,展露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悲惨。我知道,我永远也无法体会那种惨痛以及凄凉。

日记本,随处可见。我曾经因为觉得好玩而下定决心开始写日记,但不到一个月就停止了。安妮的日记本是她13岁的礼物,她从那时就开始写日记,直到伤寒夺去她的生命为止。我不知道是因为我的生活平淡如水,家、学校两点一线,每天往往复复,还是因为安妮的生活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使她不得不把这种暗无天日的生活记录下来。安妮过的是隐蔽式的生活,但她的日记中记录的却几乎是密室外发生的事。我不想知道安妮是怎么知道的,我甚至在想,如果安妮一直不去了解这些事,或许她就更会像一个普通的少女。但我清楚的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在二战时,犹太人是被排斥的,被认为是出卖耶稣的人。只要是人,都会有自尊,当你的自尊、你整个家族的自尊被别人践踏在脚下时,那种愤怒、那种不甘,那种拼了命都要和对方争个你死我活的情绪,从安妮的日记中就能感受到,但我却迟迟不能完全体会。这种痛,没有经历过,又有谁会知道,会去关心?

当一名记者——这是安妮一生的志向。但这个志向,对当时的安妮来说,却是如密室外的天空一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安妮没有放弃,攥着手中的笔,写下她用双眼看到、双耳听到的一点一滴。在二战期间,她乐观,她坚强,她执着。二十一世纪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去选择放弃?哪怕只是碰到了字数多一点的题目,都曾头痛过的我,有什么理由避开“羞愧”之词。《中国达人秀》中的那个缺失了双臂的男孩,用双脚弹着钢琴,演绎着一场绮丽的华尔兹的男孩,曾经说过:“我人生中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就精彩地活着!”我的生活,我的人生至少在现在可以说是幸福的,没有一点坎坷的。

所有人都在努力,安妮在努力,那个断臂的男孩也在努力。我们四肢健全,生活在和谐的时代,受到父母近乎于百分之百的宠爱,那么我们为什么还要选择还没开始,就先放弃,轻而易举的被困难击败,遇到一丁点儿的不顺,就选择自怨自艾?

我们不能这样做,更没有权利这样做!虽然努力了,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努力,就一定会失败!

愿望、理想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实现,但安妮,这个正处于花季的少女,已经无法实现做一名记者和作家这个愿望了。虽然其中有对母亲的不满,但安妮依旧选择了竭尽全力。安妮不屈不挠,顽强的与困境作斗争,最后却被人出卖。唯一逃脱的奥图·弗兰克——安妮的父亲,传扬着女儿的日记,并编纂成书。

安妮说:“我经常心情沮丧,可是从来不绝望。”安妮没办法逃离这种生活,因为身为被西欧仇视的犹太人,所以被迫接受着不平等待遇。

安妮说:“我希望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安妮的日记被世人传颂,通过日记,了解到了纳粹的恐怖,安妮以不一般的方式仍然活着。

安妮说:“我们不能够只是荷兰人或英国人或是其他国家的人,我们应当在此之外还永远是犹太人,而我们也愿意以这样的身份存在。”安妮以她的尊严,为后人留下了一种身为犹太人的不屈不挠而又乐观坚强的精神。

篇7:五年级读《小兔的花伞》有感作文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一本好书会使你获益匪浅,在今个寒假里,我读了一篇让我敬佩的文章---《小兔的花伞》。

这篇文章价讲的是:某一天,小兔拿着花伞出去玩,突然下起了雨,于是小兔就撑着花伞回了家,在回家的路上,小兔看到小猴和孔雀在躲雨,于是小兔就对他们说:“我有雨伞,我们一起回家吧。” 小猴和孔雀说:“好的,谢谢!”然后他们就开开心心地一起回家了。

读了这篇文章后使我明白到:我们应该有一颗助人为乐的心,如果看到有需要帮助的人,我们都应该帮助他,这样大家都会开心的。

在我的生活里,也有不少助人为乐的事例:有一个星期天,我和妈妈经过西南公园的天桥时,看见一个女学生在唱歌卖艺,这个学生唱得十分用心,在她的面前就放着一张介绍她的`情况的纸,于是我就好奇地走向前去,只见她的纸上写着:她的母亲得了重病,家里经济困难,付不起医药费,于是她就出来卖艺挣钱给母亲治病。这时有一个好心人毫不犹豫地给了她一百块钱,我看了非常感动,我也忍不住问妈妈要了10块钱给了她。突然之间自己觉得非常开心。

篇8:读成功的花有感

关键词:赏识,成功,秘诀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读了一篇《欣赏, 打开学困生心门的金钥匙》的文章, 感触很深, 也颇受启发, 真正领悟到了:赏识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作者在文章中列举何正状这个顽皮、做事拖沓、课堂纪律差等有很多坏毛病的典型例子。作者经过细心观察发现他有不少优点:课外知识丰富、对班级的事热心、喜欢看航空航天的图片和连环画。于是作者经常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喜欢读书, 说老师欣赏他的知识储备, 并叫他小宇航员, 给他封了个头衔———班级公物委员, 负责关窗锁门。细致的教育和鼓励、不断地去发现他的优点和长处并及时的给予肯定和赞赏, 最后使何正状慢慢地改了自己坏毛病, 学习劲头也越来越足。正是赏识教育使何正状从一个学困生变成一个好学生, 作者就是以欣赏作为打开学困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

我们从这个事例中可以看到欣赏的力量是何等神奇, 有时它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一个赏识的微笑, 就像阳光照耀在含苞待放和花束上。对一个渴望赏识的孩子而言, 这很可能是孩子一生的转折点。老师的一句肯定的话语、欣赏的语言对学生是多么的重要, 可以使教育走出困境, 峰回路转, 这就是赏识教育的作用。著名教育家林肯说:“人生最美好的东西, 就是别人给予你的赏识。”

教育活动中, 充分发掘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长处, 不断地加以赏识、激励、引导, 使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状态, 激发学生内在的强烈追求知识的欲望, 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 使学生的内在潜能迸发出来, 从而极大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觉性, 使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要求, 变成一种内在的需要, 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将学习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要从关心、爱护、挽救、帮助学生的角度出发, 通过赏识学生的优点、长处、激励学生不断发扬优点长处, 学会赏识自己, 使学生不断奋发向上。这样既能使学生容易改正错误, 接受老师的教育, 搞好师生关系, 又能促进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赏识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 使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这就是赏识教育给我带来的收获, 正是赏识使我的教育教学获得成功, 赏识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我尝到了赏识教育的甜头, 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我更坚信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把赏识教育进行到底!

我们作为中职的老师面对的都是一些素质不是很高的学生:纪律性、行为习惯等较差, 像何正状这样的学生普遍存在。如何把这些学生改造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 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的话题。赏识教育给我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多鼓励赏识、少批评讽刺, 要用放大镜、显微镜从他们身上找优点和长处, 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如特长、兴趣爱好、与人合作精神等, 并找机会及时给予表扬、肯定,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可是有的老师面对学困生总是抱怨、批评, 有的甚至讽刺挖苦, 粗暴对待。其实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我看过周弘所著的《赏识你的孩子》一书, 书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没有种不好的庄稼, 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庄稼种不好, 我们未看到哪位农民双手叉腰, 怒不可遏地在田边抱怨:‘我起早贪黑, 吃了多少苦, 流了多少汗, 仁至义尽了吧!你们为什么长不高?’”老师就像农民, 学生就像庄稼, 学生出问题, 我们不应一味地去责怪学生。我奉劝这些同行们:改变自己的教育方法, 尝试赏识教育吧。

一句鼓励的话塑造一个成功的人生, 一句贬责的话则可能毁掉一个天才。一句理解鼓励的话, 能改变孩子的一生, 这不是神话也不是童话, 适时地关怀, 呵护和鼓励, 就宛如给他一团火焰, 温暖地感染他, 让他产生努力奋进、积极向上的力量, 请给他一句发自内心的关怀鼓励的话语吧, 照亮他的内心, 也照耀他的前程。

上一篇:中心学校校长工作汇报下一篇:消防安全例会会议记录